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30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三十卷
博物汇编 禽虫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录

 龙部纪事三

 龙部杂录

禽虫典第一百三十卷

龙部纪事三

[编辑]

《宋史五行志》:“太祖从周世宗征淮南,战于江亭,有龙 自水中向太祖奋跃。”

乾德五年夏,京师雨,有黑龙见尾于云际,自西北趋 东南。占主“大水。”明年,州府二十四水坏田庐。

开宝六年四月,单父县民王美家龙起井中,暴雨,飘 庐舍,失族属,及坏旧镇廨舍三百五十馀区,大木皆 折。

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堕于城北门楼,有物抱东 柱,龙形,金色,足三尺许,其气甚腥。旦视之,壁上有烟 痕爪迹三十六。

《茅亭客话》:郭请帮助识别此字。者,忘其名,以其语声高大,因谓之曰。 请帮助识别此字。本成都豪族,不事生业,唯好畜鹰鹞,常募能以鹰 犬从禽兽者为伍焉。雍熙中,将鹰犬猎于学射山,鹰 拏一雄雉,救之得活。其雉每足有二距,徒侣皆异之, 以巾包而负之,觉其渐煖,行一里间如火。彷徨间俄 而阴晦,乃风雷震雹,林木摆簸,不知所归,遂弃雉于 涧下,奔及至真观避之。时雨如注,中宵方霁,不胜其 惊,因尔时有范处士者闻其说,即云:“雉者,龙也,龙为 五虫之长,无定形,寄居十二位,为鸡猪牛马之属。斯 龙为雉服也,自贻其患。苟无风雨之变,亦难逃鼎俎 尔。”

《宋史礼志》:“咸平二年旱,诏有司祠雷师、雨师。内出李 邕祈雨法,以甲乙择东方地作坛,取土造青龙,长吏 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糍饵,率群吏、乡 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雨足,送龙水中。馀 四方皆如之,饰以方色。大凡日干及建坛取土之里 数,器之大小,及龙之修广,皆以五行成数焉。诏颁诸” 路。

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 法,择潭洞或湫泺林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 史、守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筑方坛三 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 植竹枝,张画龙。其图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元 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波,有龟左顾吐 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旛,刎鹅颈血 置槃中,柳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 龙投水中。”

《山西通志》:“祥符元年,五龙跃于丹水。”

《馀干县志》:“大中祥符元年五月,龙坠李梅峰西麓,大 七十五围,长一十五丈,黑质白文,骨节脱,七日不死。 里人章豹闻之于官,屠之,风雨大作。”

《山西通志》:祥符四年,八龙见,荣光溢河。是年祀后土, 司天监言,“黄气绕坛,月重轮,太角光明。祀毕,銮舆还 县东北十五里,见八龙垂象,宛然八羊,俄顷不见。又 荣光溢河。”

《归德府志》:“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五月,二龙见,奉迎圣 祖于谷熟舟中,幢节上得之。”

《江宁府志》:“陶隐居称茅山龙池右有方池丈馀,育龙 子。宋祥符间,遣中使致祭,使祷取一龙以献。因取其 二,缄闭器中,中道风雨,遂失其一。语具御制《观龙歌》 中,今祷雨皆验。闽黄孝翌游茅山,使道人导行,披蒙 翳中,得小池,有小黑龙游藻间,色如漆,头类蜥蜴,腹 下如丹砂,五爪微白。神物变化,信自古有之。人谓龙 子,非至虔莫睹。”孝翌获观,甚以为异。

《玉海》:“祥符中,召辅臣于崇政殿北观。中使任文庆于 茅山郭真人池所获龙,体长二寸许,腹如玳瑁。” 《宋史程颢传》:“颢调鄠上元主簿,茅山有池产龙,如蜥 蜴而五色。祥符中,尝取二龙入都,半涂失其一,中使 云:‘飞空而逝。民俗严奉不懈,颢捕而脯之’。”

《茅亭客话》:益州城西北隅有龙女祠,即开元二十八 年长史章仇公兼琼拔平戎城,梦一女曰:“我此城龙 也,今弃番陬,来归唐化。”投问诸巫,其言不异。寻表为 立祠,锡号会昌祠,在少城旧迹,近扬雄故宅,每旱潦 祈祷,无不寻应。乾符中,燕国公高骈筑罗城,收龙祠 在城内,工徒设板,至此骤有风雨,朝成夕败,以闻于 高公。公亦梦龙女曰:“某是西山龙母池,龙君今筑城, 请将某祠置于门外,所冀便于往来。”公梦中许之,及 觉,遂令隔其祠于外而重葺之,风雨乃止,城不复坏 焉。继之王孟二主,甚严饰之,祈祷感应,封睿圣夫人。 天禧己未岁,自九月不雨,至庚申岁二月,寺观诸庙祷祈寂无影响。知州谏议大夫赵公稹躬诣其祠冥 祷,未至郡,甘泽大澍达旦,属邑皆告足。是岁丰登,民 无札瘥。遂奏章新其祠宇焉。

《后山谈丛》:夏英公既卒,其家客鄢陵,邻之谨僧,有学 解。客尝问之曰:“英公贪而喜杀,其报如何?”曰:“以教言 之,当为龙尔。”未以为然也。他日至京师,遇夏氏故吏, 语近某生曰:“狂梦遇公于涂,气貌枯悴,白衣故暗。问 其所在,曰:‘为庐山东潭龙尔’。”客始惊。其后复至京师, 遇其故人于兴国寺,其邻有相语曰:“庐山东潭龙已” 去矣,客又大惊,往问之,曰:“东潭隐密,人所不至。往岁 木皆立槁,人始至其上,潭水清澈,有白龙在焉。夏日 之中,水沸而龙死,夜则复生,冬结冰。数岁有僧十馀, 结庐其上,为之诵经。又数岁而龙去,草木复生。英公 奉释,故当困厄,复能致僧,为之作福。”

《南墅闲居录》:丁谓有小山,高才数寸,苍翠嵌空,盛夏 常设盆水,置小山其中。一日张宴,有客掬水洒之。须 臾云雾自窍中出,有光如电,细视之,蜿蜒小龙如线, 挂云雾中。已而散绎蜿蜒,亦莫知所之。众客惊异,谓 曰:“此龙精石也。龙交海上,流精于石。”

《春渚纪闻》:萧注从狄殿前之破蛮洞也,取其宝货珍 异,得一龙,长尺馀,云是盐龙,蛮人所豢也。藉以银盘, 中置玉盂,以玉著摭,海盐饮之。每鳞甲中出盐如雪, 则收取用酒,送一钱匕,专主兴阳。而前此无说者,何 也?后因蔡元度就其体舐盐而龙死,其家以盐封其 遗体,三数日用亦大有力。后闻此龙归蔡元长家云 谈。请帮助识别此字。郑毅夫未第时,梦浴池中化为大龙,池边小儿 数十,拍手呼为“龙公来。”既觉,犹见其尾曳床间。卒于 安州,十年贫不克葬。滕元发为郡,一日梦毅夫来,但 见轿中一白龙,身首即毅夫也。元发因出俸营窆。 《宋史礼志》:天圣三年九月,帝宣谕近内臣,南中勾当 回,言诸处名山洞府,投送金龙玉简,开启道场,颇有 烦扰,速令分祈投龙处。不得开建道场。

《梦溪笔谈》:“天圣中,近辅献龙卵,云得自大河中。诏遣 中人送润州金山寺。是岁大水,金山庐舍为水所漂 者数十间,人皆以为龙卵所致,至今匮藏。予屡见之, 形类色理都如鸡卵,大若五斗囊,举之至轻,唯空壳 耳。”

《闻见后录》:“仁皇帝幸天章阁,召两府以下观瑞物十 三种,其十二龙卵,有紫斑而小。”

《宋史陶弼传》:“弼字商翁,永州人。少俶傥,放宕吴中。行 山间,有双鲤戏溪水上,伫观之傍一老父顾曰:‘此龙 也,行且斗,君宜急去’。去百步许,雷大震,而两岸圮木 拔。又出大云,仓卒遇风暴怒,二十七艘同时溺,独弼 舟得济。人以是异之。”

《墨客挥犀》:滑州韦城县有庙曰龙王,庙中有井曰豢 龙井,其泓澄,人莫敢汲,汲则井有怪,不然水且沸,汲 者病。《图经》曰:“春秋时,周侯治滑病,目久不愈。医者曰: ‘当得龙肝,治之乃平复,舍此不可治’。周侯询左右,皆 曰:‘龙蟠韦城池中,岁旱民祷皆有应,屠而取其肝可 矣’。”侯下令俾人取之。是日惊雷怒风,化作龙由南而 去,冲其城缺补之,复坏如故。庆历年,有知县门客马 存秀才,因醉入庙,乃以砾投井,试其灵异。俄有金雀 自井底飞出,至井口化为烈焰。存须发俱爇尽无孑 遗。卧病岁馀方愈。

《渑水燕谈录》:皇祐二年,陈珙知邕州。冬至日,珙旦坐 厅事,僚吏方集,有白虹贯庭,自天属地。明年五月,龙 斗于城南江中,驰逐往来,久之,水暴涨。未几,侬智高 陷二广。前此陶弼以诗贻杨畋,请为备云:“虹颜穿府 署,龙角陷城门。”

《东坡志林》:扶风有大白山,至灵祷无不应。天宝中,封 为灵应公,后奏改为济民侯。自此祷遂不验,因复改 原号,修其庙。祀之日,有白鼠长尺许馀,历酒殽上齅 而不食。父老曰:“龙也。”是嘉祐七年。

《戊辰杂抄》:“有大龙蜕于太湖之湄,其鳞甲中出虫,顷 刻化为蜻蜓,朱色。人取之者病疟。”今人见蜻蜓朱色 者,谓之龙甲,又谓之龙孙,不敢伤也。

《青箱杂记》:丁咸序应举时,梦唱“我已过”,续有一龙蜿 蜒腾上,有一骆驼继之,不知其然。比唱名,有龙起、骆 起二人在其后。

《闻见后录》:庞孝祖言:“昔提举成都茶马,夏日坐后圃 堂上,忽闻其后铁锁锒铛之声,遽窥窗外,一物自小 池中出,龙形面如猫,曳其尾石砌上,鳞甲有声,少顷 雷雨暴作,失去。”孝祖疑世所画龙皆非是。予读《华严 合论》,龙类最众,有如猫者,岂孝祖所见乎?

《泊宅编》:“奉议李畤,婺州人。守官江外,得替北归,次金 陵,忽小龙见于舟中,急以铜盘盛之,整衣冠,焚香设 拜。明日视之,小龙已僵死盆中。畤寻病,至真州卒。” 《梦溪笔谈》:“北狄黑山,予奉使尝帐宿其下。山下黑水 之西有连山,谓之夜来山,极高峻。契丹坟墓皆在山 之东南麓,近西有远祖射龙庙,在山之上,有龙舌藏 于”庙中,其形如剑彭蠡小龙,显异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熙宁中, 王师南征,有军仗数十船,泛江而南。自离真州,即有 一小蛇登船,船师识之曰:“此彭蠡小龙也,当是来护 军仗耳。”主典者以洁器荐之,蛇伏其船,乘便风,日棹 数百里,未尝有波涛之恐,不日至洞庭,蛇乃附一商 人船回南康,世传其封域止于洞庭,未尝逾洞庭而 南也。有司以状闻,诏封神为顺济王,遣礼官林希致 诏,子中至祠下,焚香毕,空中忽有一蛇坠祝肩上,祝 曰:“龙君至矣。”其重一臂,不能胜,徐下至几案间,首如 龟,不类蛇首也。子中致诏意曰:“使人至此,斋三日,然 后致祭。王受天子命,不可以不斋戒。”蛇受命,竟入银 香奁中,蟠三日不动。祭之日,既酌酒,蛇乃自奁中引 首吸之。俄出,循案行,色如湿胭脂,烂然有光,穿一翦 彩花,过其尾尚赤,其前已变为黄矣,正如雌黄色。又 过一花,复变为绿,如嫩草之色。少顷,行上屋梁,《乘纸》 请帮助识别此字。脚,以行轻若鸿毛,倏忽入帐中,遂不见。明日,子中 还,蛇在船后,送之逾彭蠡而回。此龙常游舟楫间,与 常蛇无辨。但蛇行必蜿蜒,而此乃直行,江人常以此 辨之。

《春渚纪闻》:“横海清池县尉张泽,居于郓州东城,夜自 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不分道行,遇道傍木枝煜然 有光,因折以烛路,至家插壁间,醉不复省也。晨起怪 而取视,则枝间一龙蜕,才大如新蝉之壳,头角爪尾 皆具,中空而坚,扣之有声如玉石,且光莹夺目。遇暗 则光烛于室。遂宝之于家,传玩好事。”沈中老云:“绍圣 间,其从兄为青州幕官,因修庭前葡萄架,亦得一蜕 形,体皆如张者,独无光彩耳。神龙变化,故无巨细,但 不知有光无光,又何谓也。”

《挥麈后》录黄太史鲁直本传及文集序云:“太史罢守 当涂,奉玉隆之祠,寓居江夏,尝作《荆南承天寺塔记》。 湖北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采摘其间数语,以为幸 灾谤国,遂除名,编隶宜州。时崇宁三年正月也。”明清 后阅徽宗诏旨云:“大观二年二月壬午,淮南转运副 使陈举奏,‘臣巡按至泗州临淮县东门外,忽见一小’” 蛇,长八寸许,在臣船上,寻以烛照之,已长四尺有馀。 知是龙神,以箱复金纸迎之,遂入箱中,并箱复送至 庙中。知县黄巩差人报称:所有箱内揭起金纸钱,已 失小蛇,止有“《开通元宝》钱一文,小青虫一个。”次日早, 差人赍送臣船。臣切思之,神龙之示人以事,必以其 类。以臣承乏漕事,实主财赋,不示以“别物而示以钱 者,以其如泉之流行于天下而无穷也。不示以别钱 而示以开通元宝”,以其有开必有通而无壅也。示之 以青虫一者,其虫至微,背首皆青,腹与足皆金色。青, 东方色也,示其有生意;金,西方物也,示其有成意也。 臣切以谓神龙。伏见陛下复修神考漕运与盐法,使 内外财赋,丰羡流通,不滞一方而无有壅塞,公私通 行,靡有穷竭,故见斯异。臣不隐默,谨述事由,并开通 元宝钱一文,及小青虫一个,盛以涂金银合子。谨专 人诣阙进呈,奉圣旨“陈举,特罚铜二十斤。其进开通 钱并青虫儿涂金银合封,并于东水门外,投之河中, 以戒诡诞。”

《异闻总录》:“太原府二龙,威灵甚著,庙貌特雄,府帅每 至,必修整焉。常化形为青蛇,人目为大青、小青、小青, 极暴猛,人不可犯。政和间,李祐普臣为帅,既至,不肯 致谒,寮属共请不对。方白昼视事,霹雳一声,烟雾冥 晦,咫尺不可见,有小窍,柙与袱皆穿,开视印已亡矣。 李莫知所为,搜求浃旬不获,众以为无云而雷,必神 物所致,知必二龙骋怒,力请往祷之。”李不得已,诣其 庙焚香控恳,且谢不敏。方拜跪间,雷自神帐中出,直 抵印柙处,遂绝。即开柙,印在如初,李自是不敢慢。 《铁围山丛谈》:江湖间小龙号灵异,见诸传说甚悉。崇 宁中,淮水暴涨,而汴口樯舟不能进。一日昧爽,小龙 者出运纲之舟尾,有柂工之妇不识也,谓是蜥蜴,拨 置之,则又缘柁而上。妇怒,举火柴击其首,随击霹雳, 大震一声,汴口官私舟般七百只,皆自相撞击,俱碎 死数十百人。朝廷闻而不乐,第命官为赈恤焉。会发 运使上计,而小龙者又复出。大漕甚窘惧,乃焚香祝 之:“愿与王谐上计,入觐天子,可乎?”龙即作喜悦状,因 举身入香奁中不动。大漕遂携至都辇,先以示鲁公, 得奏闻,上遣使索入内,为具酒核以祝之,龙辄跃出 奁中两爪据金杯饮几釂。于是天子异之,取大琉璃 合贮龙,为龙,加封识焉。降付都城汴水之都门外小 龙祠中。一夕,封识宛如故,视缶中龙,则已变化去矣。 上喜,加封四字王,仍大敞其祠宇。大观末,鲁公谪东 南,舟行始抵汴口,而小龙又出迓鲁公。然小龙所隶 南北当江湖间,素不至二浙也。政和壬辰,鲁公在钱 塘,居凤山之下私第,以正月七日小龙忽出佛堂中, 于是家人大小咸叹异,疑必有故。明日而召命至,复 加六字王。及靖康之初家破,鲁公贬岭外。吾从行至 江陵,将遵陆出鼎澧间。公畏暑,因改舟行,下江陵,憩 渚宫之沙头。一仓官廨舍,才弛檐,则龙复出见。鲁公为之泣下,且感念龙神乃不忘恩旧如此。吾戏公曰: “固知小龙之必来尔。”公谔询其故,吾曰:“此亦出公之 门也。苟每加意于是无世情者,则今日必来。使此龙 一出世间有世情,当又不来,是乌足辱人怀抱耶?”公 乃收泪而笑。

《宋史五行志》:“宣和元年夏雨,昼夜凡数日。及霁,开封 县前茶肆中有异物如犬大,蹲踞卧榻下。细视之,身 仅六七尺,色苍黑,其首类驴,两颊作鱼颔,而色正绿, 顶有角极长,于其际始分两岐,声牛鸣,与世所绘龙 无异。茶肆近军器作坊,兵卒来观,共杀食之。已而京 城大水,讹言龙复仇云。”

《挥麈后录》:宣和中,燕诸王于禁中。高宗以困于酒,倦 甚。小愒幄次,徽宗忽询康王何往乎,左右告以故。徽 宗幸其所视之,甫入即返,惊愕默然。内侍请于上,上 云:“适揭帘之次,但见金龙长丈馀,蜿蜒榻上,不欲呼 之,所以亟出。”叹息久之,云:“此天命也。”由是异待焉。 《江西通志》:石壁龙潭,在南城县东四十里,父老相传, 潭中常有龙见。绍兴丙子,雷电晦冥,忽有物鸣闻数 里,如是者月馀,人以为“龙吟。”

《宋史五行志》:“绍兴初,朱胜非出守江州,过梁山,龙入 其舟,才长数寸,赤背、绿腹、白尾、黑爪,甲,目有光。近龙 孽也。”

绍兴二十五年六月,湖口县赤龙横水中,如山,寒风 怒涛,覆舟数十艘,士卒溺者数十人。

乾道五年七月乙亥,武宁县龙斗于复塘村,大雷雨, 二龙奔迯珠坠,大如车轮,牧童得之。自是连岁有水 灾。

《浙江通志》:“江山县徐王山有青云洞,宋乾道间,里人 凿石,遇一穴,多白骨,皆龙所蜕也。”

《宋史汪纲传》:纲提点浙东刑狱,祷雨龙瑞宫,有物蜿 蜒朱色,盘旋坛上者三日。纲曰:“吾欲雨而已,毋为异 以惑众。”言未竟,雷雨大至,岁以大熟。

《括异志》:“景德禅院,去县五里,在城西门外之焚化院, 昔有白毫高数丈,民以为祥,乃作寺。有白龙潭在寺 前,以白龙穴于此,行人多漂溺,居人作塔,埋金剑镇 之,后遂无害。今人谓之三塔湾寺。三伽蓝,顺德龙王 也。淳熙大旱,知县李伯时以搅龙事告太守,以长绳 系虎骨,缒于龙潭中,遂得雨。取之稍迟,雷电绕厅事”, 亟令人取之乃止。

陈山在县东北四十里。高八十一丈,周围二十五里。 有白龙湫、显济敷泽龙王庙。山顶有龙穴,深不数尺, 春夏不涸。百姓遇旱则祷于穴,必有异物见,因取其 水祀之,雨即滂沛。又有龙母冢在焉。每岁常在七月, 多风雨,人谓“龙洗墓”云。

《老学庵笔记》:张真甫舍人为成都帅,未至前旬日,大 风雷,龙起剑南西川门,揭牌掷数十步,外坏“南”字,爪 迹宛然,人皆异之。

《齐东野语》:“吴兴漳南朱教授尝江行,舟人忽报小龙 见,请祷之。朱出视之,小蛇也。以箸夹入沸汤中,蛇跃 出,自投于江,却行波面,盼朱再四乃没。有顷,片云霹 雳,烟雾蔽舟。既而舟上一窍如钱,朱已毙于舟中矣。” 又“王村芮祭酒煜,初任仁和尉,长河堰有龙王庙,每 祭则有小蛇出,或止香炉,或饮于杯,往来者谨事之”, 堰岁数坏,人以为龙所为,芮疲于修筑之役,一日,焚 香设奠,《蛇果》出炉上。芮端笏数之曰:“有功于民者,乃 得祀龙,庙食于此,未尝有功,而岁数坏堰,劳民之力, 为罪多矣。无功有罪,于国,法当杀。”即举笏击之,应手 碎。是夕,宿于近地,疾风甚雨,大木尽拔,土人大恐,而 芮处之自若。后卒为名臣。其幸不幸也如此。

《茅亭客话》:蜀有蚕市,每正月至三月蚕将兴,以为名 也。因是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草药什物,有鬻龙骨。 叟与孙儿辈将龙骨齿角头脊之类凡数担,至暮货 之亦尽。因问所得之处,云:“某住灵池县分栋山,山去 府城七十馀里,北连秦陇,南接资泸。山阜冈岫之间, 溪洞土穴之内,有能兴云雨之处,即有龙蜕骨焉,齿 角头足皆有五色者,有白如绵者,有年深朽腐者,大 十数丈,小三五丈,掘而得之甚多。龙之蜕骨与蝉蜕 无异。又闻龙有五苦,谓生时、眠时、淫时、怒时,蜕骨时 也。”每年秋夏中一两度,愚遥见分栋山上阴云勃起, 其间一物白色拖尾,及夭矫入云,如曳练,长七八十 尺。时濯锦江桥上,千人纵观,食顷方拏奋而没。旋有 暴雨滂沱,雷震数声,倏忽开霁,得不为蜕骨者龙乎? 世传乖龙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 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鸱甍中,须为雷神捕之。若在 旷野,无处逃避,即入牛角或牧童之身,往往为此物 所累,遭雷震死。

慈母池亦云滋茂池去永康军入山七八十里,池水 澄明,莫测深浅,每至秋风摇落,未尝有草木飘泛其 上,或坠片叶纤芥,必有飞禽衔去之。每晴明,水面有 五色彩,如舒锦焉。或以木石投之,即起黑气,雷电雨 雹立至,或岁旱祭祷,无不寻应。休复曾见道门访龙经水有五色及沙在石上者,皆是龙居之处也。 《青浦县志》:“淳熙甲辰岁大风,有二龙战于淀湖殿宇, 浮屠为之飞动。顷之,一龙蟠护其上,远近皆见。” 《丽水县志》:“宋绍定戊子六月二日,郡守高似孙持香 丽阳祠,至第二殿,有龙见扇上,初如飞萤熠熠,俄成 金色,长出扇外,顷又化五色,晶采异常,群自惊悚。似 孙赋诗皈拜丽阳峰:轻烟锁乱松。一香通有象,五色 化成龙。但只飞灵雨,须教慰老农。平生知己处,神独 最于侬。”

《江西通志》:“抚州府化龙池,在崇仁县治北,宋乐史家 池傍有巨蟒,鳞甲爪距如金。一日风雨大作,史登科 正此日也,以是得名。”

黄土潭在庐陵紫琼山下,有龙潜焉。宋文革斋尝梦 潭中龙即居,随产文山,云雾暝室,潭日浅塞,及燕市 全节。土人复梦有乘舆拥入潭中者,旦大雷电风雨, 潭涨复旧。

《癸辛杂识》:广王貌类,理宗即位之日,有黑龙见,两足 一尾,改号“祥兴。”

壬辰,水祸已作,往往龙物示现,多至十馀。湖州土山 有富人命数仆驾舟往田所点视。塍岸至漾中,忽舟 若凑,浅不能进,极力撑挽,略不为动,意必为暗石所 碍。及令仆下水负,乃知舟正阁龙脊上,而篙亦正刺 龙鳞间。惊窘无策,遂舍舟,急令仆善水者负之登岸, 急逃归。再片时,龙跃而起,凡其处田畴数百亩,皆为 巨浸。其人归舍,皆卧病,一人死焉。

吴子明居杭之横塘,晚年闲步水滨,忽见泥中一物 蠕动,疑为蛇类,细视之,乃一鸟卵,大可如拳,心异之, 遂取归,寘之圣堂净水盂中。旋即涨大,忽发大声,穿 屋而出,或以为龙卵云然。吴竟以此惊悸,成疾而殂。 乙未岁五月,宜兴近湖之地,忽有二龙交斗,俱坠于 湖,其长无际。顷刻,大风驾水高丈馀而至,即有火块, 大如十间屋者十馀,自天而坠,二龙随即而升。盖天 恐其为祸,驱神火逐之,使少缓,须臾则百里之内皆 为巨壑矣。余向者舟经德清之桃园,其稻田皆焦黑, 凡数十亩。遂舣舟问其里人,云“昨午有大龙自天而 坠下,随即为地火所烧而飞去。”盖龙之所畏者火也。 《金史·太祖本纪》:收国元年九月,克黄龙府,遣辞剌还, 遂班师。至江,径渡如前。丁丑,至自黄龙府。己卯,黄龙 见空中。

《五行志》:“熙宗天眷元年夏,有龙见于熙州野水,凡三 日。初于水面见一苍龙,良久而没。次日见金龙一爪 承一婴儿。儿为龙所戏,略无惧色,三日如故。”

皇统九年四月丁丑,有龙斗于利州榆林河上,大风 坏民居官舍十六七,木瓦人畜皆飘扬十馀里,死伤 者数百,同知州事石抹里压死。

海陵正隆六年六月壬戌,大风坏承天门鸱尾。是岁, 世宗居贞懿皇后忧,在辽阳。一日方寝,有红光照其 室,及黄龙见于室上,又夜有大流星入其邸。八月,复 有云气自西来,黄龙见其中,人皆见之。

世宗大定十四年八月丁巳朔,次糺里舌。日午,白龙 见于御帐之东小港中。既而乘雷云而上,尾犹曳地, 良久北去。

章宗明昌五年七月丙戌,天寿节,先阴雨连日,至是 开霁,有龙曳尾于殿前云间。是月,河决阳武故堤,灌 封丘而东。

六年八月,大雨雷电,有龙起于浑仪鳌趺台匆,中裂 而摧,仪仆于台下。

宣宗贞祐二年六月壬戌,上次宜村,有黄龙见于西 北。

《夷坚志》:“吴兴郑伯膺监楚州盐场,曹局与海绝近,尝 观龙挂,或为黄金色,或为青,或赤,或白或黑,蜿蜒夭 矫,随云升降,但不觌其头角。土人云:最畏龙窠,每出 则必有涨潦,大为盐卤之害。一旦忽见之,乃平地出 一巨窟,傍穿深窍,盖龙出入处也。场众往视,无复踪 迹,满穴皆龟鳖螺蚌壳。”

潼州白龙谷陶人梁氏,世世以陶冶为业,其家极丰 腴,乃立十窑,皆烧瓦器,惟一窑所成最善。馀九窑每 断火取器,率窳邪不正,及鬻于市,则人争售之,凡出 尽然,莫知其所以。谷中故有祠曰白龙庙,盖因谷得 名。灵响寂寂,不为乡社所敬。梁梦龙化为人来见曰: “吾有九子,今皆长立,未有攸处,分寄身于汝家窑下。” 前此陶甑时,往往致力阴助于汝。梁曰:“九窑之建,初 未尝得一好器物,何助之云?”龙曰:“汝何不悟,器劣而 获厚利,岂非吾儿所致耶?”梁方悚然起拜谢。龙曰:“汝 苟能创庙,异时又将大获福矣。”许之而觉。即日呼匠 治材,立新祠于旧址。其后以亢阳祈雨,不择日而降。 梁之生理益厚于昔矣。

元氏《掖庭记》:大德间,尾洒夷于清源洞得一物如龙 皮薄可相照,鳞鳞攒簇,玉色可爱。又间成花卉之形, 或白或绿,暑月对之,凉气自生。遣人进贡,时无识者。 有一胡僧言曰:“此斑花玉虬壳也《归安县志》:天圣寺殿柱塑有二龙。一日老僧晓起,见 二龙戏于池。僧叱之,二龙复蟠于柱。但东西相错,非 复旧处。赵松雪读书其中,因作《错龙盘殿记》。

《辍耕录》:徐彦璋云:“商人某,海舶失风,飘至山岛,匍匐 登岸。深夜昏黑,偶坠入一穴,其穴险峻,不可攀缘。比 明,穴中微有光,见大蛇无数,蟠结在内。始甚惧,久稍 与之狎,蛇亦无吞噬意,所苦饥渴不可当,但见蛇时 时䑛石壁间小石,绝不饮啖。于是商人亦漫尔取小 石噙之,顿忘饥渴。一日,闻雷声隐隐,蛇始伸展,相继” 腾升,才知其为神龙,遂挽蛇尾得出,附舟还家,携所 噙小石数十至京城,示识者,皆鸦鹘等宝石也。乃信 神龙之窟多异珍焉,自此货之致富。彦璋亲见商人 道其始末如此。

檇李郭元之言,“至正乙未秋七月三日,城东马桥上 白龙挂烈风怪雨,天暗黑若深夜然,坏民居五百馀 所,大木尽拔,木自半空坠下,悉折为二,杂以万瓦乱 飞,溪水直立,人皆叫号奔走,不暇顾妻子。龙由马桥 历城北北丽桥,望太湖而去。时方在家,家去城可三 里许,如闻万屋齐压。急出户四望,黑云汹涌,失府城” 所在。经一、二时,方乃开霁。不一年,为战斗之地。凡龙 所过处,荆棘寒烟,衰草野燐。视昔时之繁华,如一梦 也。

《浙江通志》:“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六月晦,龙斗于乐清 江中,有光如球,上下飓风大作,死者万馀人。”

《广西通志》:“元至正二十四年,象州清规院旁一池,其 中有龙寺钟自脱入,与龙斗,夜去晓回,胜则声振林 木,不胜则一日不回。僧往视之,见龙雄据钟于池,寺 寻废。值冬水落,清彻犹见其形。”

《翦胜野》闻太祖在滁,尝濯手于柏子潭,有五蛇扰而 就之,因祝之曰:“如天命在予,汝其永附焉。”一日战毕, 群坐藉土,蛇忽蜿蜒其侧,帝乃掩以兜鍪,顷复报战, 亟戴兜鍪而往。是日手刃甚众。军法:战胜必祭甲胄, 众推帝功居多,乃置其兜鍪于前。甫奠,忽霹雳大震, 白龙夭矫,自兜鍪中出,挟雷声,握火光,腾空而去,诸 将自是畏服。

《震泽纪闻》:宣宗一日于禁中阅画,见龙有翼而飞者, 讶之,间诣阁下问三杨诸公,皆不能对。上顾翰林诸 臣曰:“有能知者否?”继时官在下,对曰:“龙有翼。”曰:“应龙。” 上问何出,曰:“见广雅。”命取《广雅》视之信。上甚悦, 悬笥琐探。天顺七年九月十六日,予自嵩县赴汝州, 见一物于中天淡白,垂长数丈,尾微曲,少顷不见,忽 又垂出,闪闪若动,细如数百丈线,人言此龙也。十月 二日,自南阳赴邓,将至白马寺,时微雨且晴,忽见西 南有黑物在薄云间,蜿蜒如圈者,其首尾莫可辨,惟 身显然,若艸书“云”字之状。忽又有一白物在其下,如 “乙”字,然相去尺许,久之始灭。人皆言龙斗云。

成化五年六月初五日,河决杏花营,水及堤。明日,三 司以牲醴致奠。既归,有一卵浮于河,大如人首,下锐 上圆,质青白,微具五色,又多黧黑点。渔者得之,守河 者以十匹布易焉。因驰以告,始观甚恐,以手撼之,中 汨汨作水声,又甚重,气煖而润泽,不知何祥也。或曰: “龙卵。吾闻龙有胎,未闻卵生。”或曰:“蛇亦卵生,此固其” 类也。越三日,予遇和佥宪于州桥西,见图其状于壁, 且书其上曰:“《元珠占法》,江湖见龙卵,主大水。”又闻前 一日卵送开封府,皆惧不敢收。守与判相却之门,坠 于地中,惟水而已。

《陜西通志》:成化二十一年,郃阳民王兴,左拇甲出龙。 先是甲内见红纹如线纡曲,每雷雨辄旋动,小苦,兴 数欲剔去之,后梦一男子,形容甚异,谓兴曰:“余乃龙 也,谪托君体,三日后当去,幸勿讶。”至期雷雨大作,自 牖出其手,裂甲飞去。

《江西通志》:“鱼蜦山龙潭在南城县东九十里,其深莫 测,人呼为海眼,有龙居焉。侧有龙王庙,岁旱以铁符 投潭,雨随如注。”明成化间,有巫者主潭,命儿投铁符 于潭,雷雨暴至,一黑犬迫儿甚,随死焉。或曰:“龙怒而 伤之。”

《见闻录》:弘治最为盛世,而一时奇变。如“九年六月初 五日,宣府镇南口墩天雨降,火光明发,腰刀鞘内,龙 起炼化刀尖一处,烧伤军人二名,及损坏军器什物。 龙者阴物,其潜也渊,其飞也天,出入有时。今起自边 墩,刀鞘之间,近龙孽也。”

《三才图会》:斗牛龙类,甲似龙,但其角弯,其爪三。嘉靖 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形类虬螭,遇阴雨能作云雾,常 蜒蜿道傍,及金鳌玉𬟽之上。世皇斋居西内,宫女换 班过此,见必惊仆,或有奔溺水中者。宫监以闻,上曰: “此畜只宜在山后,何为在此骇人乎?”是夜但闻跋浪 跳掷之声,平旦视之,湖水破裂,逶迤一道,盖已徙去 矣。自是出没,不过在《万岁山》后。

《猗氏县志》:“明万历十八年七月大水,乌停村有二龙 斗浃旬,县西百里店滩获一巨卵,甚馨,中摇硁硁置 县前,鲜能辩者,送黄仪古刹,后复大水,载去。咸谓龙所遗也。”

《济南府志》:“范瑟字孔和。生十馀岁,读书芙蓉山。尝有 二龙头窥于牖,诸生辟易,去公不动。亡何,复天乐作 云中声殷于庭。二十二举于乡,壬辰进士,选庶吉士。” 《山栖志》:“太白中峰绝顶有一僧,不知几百岁,眉已长 数寸,常持《楞严经》。遇西湫有毒龙,久而为患,而僧以 器贮之。”

《瀛涯胜览》:“满剌加旁海有龟龙患。其龙高四尺,四足, 身皆鳞甲,露长牙,遇之则啮。”

《太平清话》:“西川有一孽龙,似马,日行千里。南海有一 虬龙,与驽骀交之,遂生一兽,前二足如龙,后二足如 虎,有肉翅,飞而食。”

《霏雪录》:“山东民间妇人右臂有物隐然,肤中屈结如 蛟龙状。妇喜,以臂浸盆水中。一日雷电交作,妇自牖 出臂,一龙擘云而去。”

尝有缝人坐一室,忽垩壁中瑟瑟有声,少间垩罅处 一小蛇随出随大,俄风雨化龙而去。

《泽州志》:明崇祯戊辰夏,阳城西隅民家见一龙头面 如羊,俯饮瓮中水,饮讫乘雾上升,形渐长大。将近屋 脊,邻妇新产,登楼望之,龙蜿蜒不能去,垂首檐际者 数。大雷一声,火光烂烂,始入云际。语云:“龙忌产妇。”其 信然乎。

《淮安府志》:“‘安东长乐北乡,地名团墟,民有张姓者,家 甚富,畜牛至百只,入林则失其一,归则如数。张疑之, 一夕梦中告云:吾已成龙,与桑墟湖龙斗不胜,但角 上少刃,可系以助之’。梦觉至旦,起视群牛中一牛最 大,验之腹下有鳞,乃知其异,以刃系角而去,遂与斗 胜之。桑墟湖龙伤目而遁,牛自是不归,竟化为大湖” 之龙。每岁一次风雨作于团墟,鱼虾随至为验。至今 人过大湖讳“牛”字,过桑墟湖讳“瞎”字,否则风涛骤作。 《青州府志》:安丘海边人家有室女及笄者,夏月大雨, 女两手作掬,接檐溜濯手后,右手拇甲内若有红线 寸许,作盘屈之状,年馀不减,亦无所苦。女伴戏而恐 之曰:“得非龙乎?”女信之,心恍惚不安。明年夏,雷雨,女 出其手于窗外,忽震雷砰訇,从窗间起,有龙自女手 甲中出,腾空而去。但甲分裂,馀无恙。

《鄱阳县志》:峡山李氏妇孀居,忽中堂地裂水涌,有物 蜒起。妇取红锦挂其角曰:“龙耶好去,毋坏吾庐。”龙若 俛伏渐去,竟无漂没。太守李荣有记。

《江宁府志》:“高淳李溪有虞媪者,因骤雨,以杯承檐间 水,水中浮红丝缕,饮之遂孕。及期产一蛇,身具五色, 媪怖裹而投之溪。每至溪浣洗,蛇辄来就乳,乳亦涌 射蛇以咽承之。既而厌之,斫以刀,正中其尾,忽变头 角,巨干绛章,风雨大作,掉母入溪,壅土成墩,而媪已 葬其中矣。龙出溪去,行辄回首顾,凡回者二十有四”, 而成二十四湾,俗称为“望娘湾。”因湖达江,不知所往。 自后每岁寒食及冬首,必有风雷绕葬处,雨雹交下, 皆云龙祭扫。至则河鱼上拥,居民持网以俟,有一人 而获鱼数石者。至今犹然。

《诸城县志》:“王生存义,高士也。城南九仙社人言曾于 夏月行九仙山后,天微阴未雨,见一龙赤色从东来, 距地不高止二三丈许,首正如马,一角四爪攫空,按 步而行,如履平地,鳞甲翕张出火。须臾,又一黑龙从 西来,行步亦如赤龙相遇初若相悦,交颈而靡,俄而 若怒,相啮而斗,口若有声。俄黑云渐浓蔽之,二龙皆” 不见。已而风霆大作,雨下如注。

《登州府志》:“蓬莱羽山,有龙自天而下,一时力田之人 多聚观之。旋入石壁,人从其尾割肉,旋割旋缩。其肉 似鱼,土人有食之者。”

《新泰县志》:“龙池在龙堂山下,两崖如削,壁立数仞,阔 三尺,亘二十里许,源发恶沟,上口为大龙池,水势湍 急,石峡陡峻,喷激如珠,吼声如雷,绕百馀步,有石突 起如龙门,中有大渊,深不可测,为小龙池,相传龙潜 此,土人以荼取鱼,雷电交作,电灼若龙飞,渔者尽仆, 始名龙池。明末,土人姚典取鱼,以火烧石,滚入云烟”, 陡起,雨大滂沱,龙腾而去。典数日而毙,池遂塞。

龙部杂录

[编辑]

《易经乾卦》:“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程传阳气在下、君子处微、未可用也。大全厚斋冯氏曰:龙 在田,则雨泽膏润之象,故曰“德施普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 德,不可为首也。大全进斋徐氏曰:“大人造”者,圣人作也。 龙飞而在天,犹大人作而居位。云峰胡氏曰:《干》上九 阳之盈,盈则必消,故不可久。《坤》上六阴之虚,虚则必 息,故称“龙”焉。东莱吕氏曰:《干》者万物之首,非有心于首万物也。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程传《龙 德》之“潜隐”,乃圣贤之在侧陋也。本义在下故隐。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 中者也。程传在卦之正中。本义不潜而未跃之时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大全临川吴氏 曰:《贵》释九之为龙,“高”释上之为亢。“无位”者,阳不得阳 位,“无民”者,纯阳无阴。九三之贤在下而敌体不应,是 “无辅也”,此所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程传以在下未可用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程传随时而止也。

“飞龙在天”,上治也。程传得位而行,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程传穷极而灾至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本义“虽不在 上位”,天下已被其化。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本义唯有是德,乃宜居是位。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程传时既极,则处时者亦极矣。 《书经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 会。”蔡注《龙》取其变也。

《礼记礼运》:“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故凤凰麒麟皆 在郊陬,龟龙在宫沼。”

《礼器》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

《周礼:地官》:“掌节,泽国用龙节。”

《春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订义《郑锷》曰:“衮之为言卷也, 画升降二龙。”

司常,交龙为旗。

《冬官》“画缋之事,水以龙。”订义赵氏曰:“龙,水中神物。画水 不画龙,则无以见变化之神。”

《仪礼乡射礼》:“于竟则虎中龙旃。”“画龙于旃”,尚文章 也。

《易乾凿度》:“帝王始兴将起,河洛龙见,皆察其首,黑者 人正,白者地正,赤者天正。”

《孝经左契》:“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

《管子水地篇》:“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 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龙于水 被五色,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 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 时,谓之神。”

《形势》篇:“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 则神废。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家语困誓》篇:“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

《文子精诚篇》:“精诚内形气动于天,景星见,黄龙下。” 《道德》篇:“积道德者,凤凰翔其庭,麒麟游其郊,蛟龙宿 其沼。”

《上德》篇:“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 焉。”

《韩子·说难》篇:“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 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吕氏春秋·举难篇》孔子曰:“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 乎清而游乎浊,鱼食乎浊而游乎浊。今丘上不及龙, 下不及鱼,丘其螭耶?”

《新书》:龙也者,人主之辟也。亢龙往而不返,故《易》曰:“有 悔,悔者凶也。”潜龙入而不能出,故曰“勿用。”勿用者不 可也。龙之神也,其惟兹能乎?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 与高高,能与下下,吾故曰:“龙变无常,能幽能章。” 《易林》:“苍龙单独,与石相触,摧折两角,室家不足。 黑龙吐光,使阴复阳。”

六龙共怒,战于陂下。苍黄不胜,旅人艰苦。

龙游凤舞,岁乐民喜。

《淮南子览冥训》:“今夫赤螭青虬之游冀州也,天清地 宁,毒兽不作,飞鸟不骇。入榛薄食荐梅噆,味含甘。步 不出顷亩之区,而蛇鱓轻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江 海之中。若乃至于元云之素,朝阴阳交争,降扶风,杂 冻雨,扶摇而登之,威动天地,声震海内。蛇鱓著泥百 仞之中,熊罴匍匐,丘山磛岩。虎豹袭穴而不敢咆,猿” 狖颠蹶而失木枝,又况直蛇鱓之类乎? 《说林训》“神龙不匹,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 奉之。”

《泰族训》蛟龙,伏寝于渊,而卵割于陵。《蛟龙乳于陵》 而伏于渊,其卵自孕。

公孙弘《答东方朔书》:“譬犹龙之未升,与鱼鳖为伍,及 其升天,鳞不可睹。”

《说苑辨物篇》:“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 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 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 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於戏允哉君子辟 神也。观彼威仪,游燕幽闲,有似凤也。”

《法言问神篇》:“龙蟠于泥,蚖其肆矣。蚖哉蚖哉,乌睹龙 之志也欤?”或曰:“龙必欲飞天乎?”曰:“时飞则飞,时潜则 潜,既飞且潜,食其不妄,形其不可得而制也欤?”曰:“圣人不制,则何为乎羑里”曰:“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 手为圣人。”

班固《答宾戏》:“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而不睹。其能 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故夫泥蟠而天 飞者,应龙之神也。”

《论衡奇怪篇》:“谶书言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 尧。”《高祖本纪》言:“刘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 雷电晦冥,太公往视,见蛟龙于上,已而有身,遂生高 祖。”其言实虚妄也。尧、高祖实龙之子,子性类父,龙能 乘云,尧与高祖亦宜能焉。母之怀子,犹土之育物也。 尧高祖之母受龙之施,犹土受物之播也。物生自类 本种。夫二帝宜似龙也。且夫含血之类,相与为牝牡。 牝牡之会,皆见同类之物,精感欲动,乃能施受。今龙 与人异类,何能感于人而施气?野出感龙,及蛟龙居 上,或尧、高祖受富贵之命,龙为吉物,遭加其上,吉祥 之瑞,受命之证也。

《江表传》,孙策教曰:“龙欲腾翥,先阶尺木。”

《博物志》:“人食燕肉,不可入水,为蛟龙所吞。”

《抱朴子嘉遁》篇:“潢洿足以泛龙鳞,岂事乎沧海?” 《逸民》篇:“漉鱼鳖之池,则神虬遐逝。”

《贵贤篇》:“渊虬之天飞者,云雾之阶也。”

《名实》篇:“窃华名者,蝼蜥腾于云霄;失实贾者,翠虬沦 乎九泉。”

《尚博》篇:“夫应龙徐举,顾盼凌云,汗血缓步,呼吸千里。 而蝼螘怪其无阶而高致,驽蹇患其过己之不渐也。” 《博喻》篇:“翠虬无翅而天飞。”

《广譬篇》:“设象于槃盂,而翠虬降于元霄。”

《登涉篇》: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辰日称雨师 者,龙也。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

《古今注》:“苍龙阙,画苍龙。”

孙兴公问曰:“世称黄帝炼丹于凿砚山,乃得仙,乘龙 上天,群臣援龙须,须坠而生草。曰:‘龙须有之乎’?”答曰: “无也,有龙须草,一名缙云草,故世人为之妄传。至如 今有虎须草,江东亦织以为席,号曰西王母席,可复 是西王母乘虎而堕其须也。”

《新论知人》篇:“龙之潜也,庆云未附,则与鱼鳖为邻。” 《云仙杂记》:“取蜕龙牙一枚,手握之,临局自然机变横 出。”

《酉阳杂俎》:“畜生有三十四亿种龙,住阎浮提者,五十 七亿龙于瞿陁尼不降浊水,西州人食浊水则夭。单 越人恶冷风,龙不发冷。”

“龙与蛇”师为亲家。

龙血入地为“琥珀。”

《避暑录话》: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不知 其何据。前此夏雨时行,雨之所及必广,自分龙后,则 有及有不及,若有命而分之者也。故五六月之间,每 雷起云簇,忽然而作,类不过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三 二里间亦不同。或浓云中见,若尾坠地,蜿蜒屈伸者, 亦止雨其一方,谓之“龙挂。”深山大泽,龙蛇所居,其久 而有神,宜有受职者,固无足怪。屋庐林木之间,时有 震击而出,往往有隙穴,见其出入之迹。或曰:“此龙之 懒而匿藏者也。”佛老书多言龙行雨甚苦,是以有畏 而迯。以是推之,龙之类盖不一,一雨分役,亦若今人 之有官守长贰、佐属,其勤惰材不材为之长者,各察 而治之耶。

《游宦纪闻》:“诸香中龙涎最贵重,广州市真者每两不 下百千,次亦五六十千,系蕃中禁榷之物。出大食国。 近海,傍常有云气罩山间,即知其有龙睡在其下。或 半载,或二三载,土人更相守视,俟云散则知龙已去, 往观必得龙涎。或五七两,或十馀两,视所守人多寡 均给之。或不平,更相仇杀。”或云“龙多蟠于洋中,大石” 卧而吐涎,鱼聚而噆之,土人见则没而取焉。又一说: 大海洋中有涡旋处,龙在下涌出,其涎为太阳所烁 则成片,为风飘至岸,人则取之纳官。予尝扣泉广合 香人云:“龙涎入香,能收敛脑麝气,虽经数十年,香味 仍在。”《岭外杂记》所载:龙涎出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 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采之,以“为至宝。新者色 白,稍久则紫,甚久则黑。”又一说云,“白者如百药煎而 腻理,黑者亚之,如五灵脂而光泽。其气近于臊,似浮 石而轻。”或云异香,或云气腥,能发众香气,皆非也。于 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则 翠烟浮空,积而不散,坐客可用一剪以分烟缕。所以 然者,蜃气楼台之馀“烈也。”又一说云:“龙出没于海上, 吐出涎沫,有三品:一曰汎水,二曰渗沙,三曰鱼食。汎 水轻浮水面,善水者伺龙出没,随而取之。渗沙乃被 涛浪飘泊洲屿,凝积多年,风雨浸淫,气味尽渗于沙 土中。鱼食乃因龙吐涎,鱼竞食之,复化作粪,散于沙 碛,其气腥秽。汎水香可入香用,馀二者不堪。”曲江邓 颢就三说较之,《后说》颇是。诸家之论不同,未知孰当。 以愚见,第一说稍近。

《癸辛杂识》:龙之名有三:龙见而雩,此谓东方七宿为苍龙;蛇乘龙,此谓岁星木精。木为苍龙,故岁星亦以 龙名,并见《左传》。又《淮南子》青龙为天之贵神,即太岁 异名。王莽《铜权铭》“岁在大梁,龙集戊辰”者,以岁为岁 星,龙为太岁也。魏文昌殿《锺簴铭》:“岁在丙申,龙次大 火。”是则以岁为太岁,龙为岁星,义得而通。若《张纯传》 所谓“摄提之岁,苍龙甲寅。”按是岁太岁而言驳。右见吴斗 南两汉刊误补遗今按:龙集者,岁星所集也,魏铭所指星也, 《莽铭》乃易置为太岁。今世皆以太岁为龙集,盖名用 莽铭而实用魏铭也。若《张纯传》语则叠指太岁,其误 甚矣。又“苍龙甲寅在东宫”,此以岁在寅,德与甲相值, 甲位在东方故也。《王莽传》亦云:“苍龙癸酉,德在中。”注 云:“癸德在中宫。”按杜钦云:“戊土,中宫之部”,今癸北宫, 而云中宫者,以癸为戊妃也。此与《纯传》小异。《莽传》又 云:“今年刑在东方”,是岁壬申,申刑寅故也。欧阳公《集 古录》载隋《李康碑》云:“岁在亥,大将军在酉。”公谓出于 阴阳家,前史所未见。按此即张晏所谓岁后二辰为 太阴者也。《抱朴子》有诺皋太阴将军之称,碑用其说。 大宾辱语,龙寿万年不死,今之龙骨,或以为脱也,见 《本草》。按《造化权舆》云:龙易骨,蛇易皮,麋鹿易角,蟹易 螯。由此言之,信乎龙之骨、脱骨也。

《长松茹退憨憨子》曰:“龙为鳞虫之长,孰不宾焉。然长 而有欲,则人可以豢之。豢之者,犬豕也。今龙亦可豢 之,岂真龙也哉?”

《太平清话》:“龙性极懒,道士行雨,禹步吹炁,驱而出之, 则雨沸遽走,大水即随其后。”

广庄龙屈伸不测,龙能为鳅、为蟹、为蛇、为蛙、为诸虫 蚓,故虽方丈涔蹄之中,龙未尝不溯鳞濯羽也。龙能 为鲤、为鲸、为蛟,故江淮河汉诸大水族,龙未尝不相 嘘相沫也。龙之为龙,一神至此哉!

《跋难陀》,龙无耳而闻,虬听以掌,牛以角耳果可常乎 哉?

《田家杂占》:龙下便雨,主晴。凡见黑龙下,主无雨,纵有 亦不多。白龙下雨必到水。乡谚云:“黑龙护世界,白龙 坏世界。”

龙下频主旱,谚云:“多龙多旱。”

《龙阵雨》始自何。一路只多行此路,无处绝无。谚云:“龙 行熟路。”

《玉笑零音》,神龙无毈卵。

《书》“蕉福龙优乐,过逾于人。薄福诸龙日苦,热沙抟身, 为诸小虫之所唼食。又如人间畜生,驱策鞭打,担轻 负重,驰骋走使,不得自在。”

珍珠船:四分律文中说:“诸龙初生时,睡时、嗔时、行欲 时,不能变形,馀时皆能变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