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58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五十八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五十八卷目录
蛏部汇考
蛏图
中馈录〈蛏鲊〉
山堂肆考〈蛏〉
西吴枝乘〈德清蛏〉
本草纲目〈集解 肉气味 主治〉
闽书〈闽产蛏〉
直省志书〈福州府蚬〉
蛏部艺文
蛏赞 明张如兰
蚶部汇考
蚶图
尔雅〈释鱼〉
说文〈魁蛤〉
齐民要术〈炙法〉
岭表录异记〈瓦屋子〉
后山谈丛〈蚶益血〉
本草纲目〈魁蛤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壳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蚶部艺文一
啖蚶帖 晋王羲之
水族加恩簿 宋毛胜
蚶子颂 明张如兰
蚶部艺文二〈诗〉
谢张德恭送糟蚶 宋陈造
蚶部纪事
蚶部杂录
蚬部汇考
蚬图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烂壳气味 主治 附方〉
直省志书〈漳州府〉
蚬部纪事
蚬部杂录
禽虫典第一百五十八卷
蛏部汇考
[编辑]释名
《竹蛏》:〈闽书〉 石蛏:〈闽书〉
《玉著蛏》。〈福州府志〉
蛏图
《中馈录》
[编辑]蛏鲊
[编辑]用蛏一斤,盐一两,腌一伏时,再洗净控干,布包石压, 加熟油五钱,姜橘丝五钱,盐一钱、葱丝五分,酒一大 盏,饭糁一合,磨米拌匀,入瓶泥封,十日可供。
《山堂肆考》
[编辑]蛏
[编辑]蛏“生海涂中,穴居,似马刀而壳薄,长二三寸,大如拇 指,外壳内肉。”其性甚寒,能消渴。
《西吴枝乘》
[编辑]德清蛏
[编辑]德清长桥产蛏,然味不及闽中远甚。
《本草纲目》
[编辑]《集解》
[编辑]陈藏器曰:蛏生海泥中,长二、三寸,大如指,两头开。 李时珍曰:“蛏乃海中小蚌也。其形长短、大小不一,与 江湖中马刀𧍧蚬相似。其类甚多。闽、粤人以田种之, 候潮泥壅沃,谓之蛏田。”呼其肉为蛏肠。
肉气味
[编辑]甘温无毒。
《孟诜》曰:“天行病后,不可食。”
《主治》
[编辑]《嘉祐》曰:“补虚,主冷痢。煮食之,去胸中邪热烦闷。饭后 食之,与服丹石人相宜。治妇人产后虚损。”
《闽书》
[编辑]种蛏
[编辑]耘海泥,若田亩然,浃杂咸淡,水乃湿生如苗。移种之他处乃大。长二三寸,壳苍白,头有两巾出壳外。所种 者之亩名“蛏田”,或曰“蛏埕”,或曰“蛏荡”,福州、连江、福宁 州最大。又有竹蛏,似蛏而圆,类小竹节,其壳有文。有 石蛏生海底石孔中,长类蛏,圆尖,上小下大,壳似竹 蛏而更红紫。石孔原小,及蛏生渐大,孔亦随大。海人 用小钱錾凿石取之,出《镇海卫》。
《直省志书》
[编辑]福州府
[编辑]蛏肉白壳薄。更有二种:曰“竹蛏”,似蛏而长大,壳厚;曰 “玉著蛏”,似蛏而小,麦熟时最盛。
蛏部艺文
[编辑]《蛏赞》明·张如兰
[编辑]“其形如淡菜,而其坚也阁阁;其肉如虾蛤,而其味也 泊泊。即不谓之‘腥鲭,亦可谓之‘肉臛。固不尊之为‘大 嚼,亦可谓之为细鳄’’’。”悠悠独酌,三嗅而作。
蚶部汇考
[编辑]释名
《魁陆》:〈尔雅〉 《魁蛤》。〈说文〉
瓦屋子。〈岭表录异记〉《空慈子》。〈岭表录异记〉
瓦垄子。〈本草纲目〉
蚶图
《尔雅》
[编辑]《释鱼》
[编辑]《魁陆》:
〈注〉《本草》云:“魁状如海蛤,圆而厚,外有理,纵横,即今之蚶也。”〈疏〉即魁蛤也。见《本草》。蚶出会稽者可食。
《说文》
[编辑]魁蛤
[编辑]魁蛤一名复累老服《翼》所化。
《齐民要术》
[编辑]《炙法》
[编辑]炙蚶铁。上炙之,汁出,去半壳,以小铜拌奠之。“大奠 六,小奠之八,仰奠,别奠,酢随之。”
《岭表录异记》
[编辑]瓦屋子
[编辑]瓦屋子,盖蚌蛤之类也。南中旧呼为“空慈子”,顷因卢 钧尚书作镇,遂改呼为“瓦屋子。”以其壳上有棱如瓦, 故以名焉。壳中有肉,紫色而满腹,广人尤重之,多烧 以荐酒,俗呼为“天脔炙。”吃多即壅气,背膊烦疼苦,则 其本性也。
《后山谈丛》
[编辑]蚶益血
[编辑]牡蛎固气,蚶子益血,盖蛤属惟蚶有血。
《本草纲目》
[编辑]魁蛤释名
[编辑]李时珍曰:魁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蚶味甘,故 从甘。按:《岭表录异》云:“南人名空慈子,尚书卢钧以其 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广人重其肉,炙以 荐酒,呼为天脔,广人谓之蜜丁。”《名医别录》云:“一名活 东。”误矣。活东,蝌斗也,见《尔雅》。
《集解》
[编辑]《别录》曰:魁蛤,生东海,正圆,两头空,表有文采,无时。 陶弘景曰:“形似纺。”小狭长,外有纵横文理。云是老 蝠所化,方用至少。
韩保昇曰。今出莱州。形圆长似大腹槟榔。两头有孔。 陈藏器曰:“蚶生海中。壳如瓦屋。”
李时珍曰:案:郭璞《尔雅注》云:“魁陆,即今之蚶也。状如小蛤而圆厚。”《临海异物志》云:“蚶之大者,径四寸,背上 文似瓦屋之垄,肉味极佳。今浙东以近海田种之,谓 之蚶田。”
肉气味
[编辑]甘平无毒。
张鼎曰:“寒。”
萧炳曰:“温。”凡食讫,以饭压之,否则令人口干。
李时珍曰:案:刘恂曰:“炙食益人,过多即壅气。”
《主治》
[编辑]《别录》曰:“痿痹泄痢便脓血。”
张鼎曰:“润五脏,止消渴,利关节。服丹石人宜食之,免 生疮肿热毒。”
陈藏器曰:“心腹冷气,腰脊冷风,利五脏,健胃,令人能 食。”
萧炳曰:“温中消食,起阳。”
陈日华曰:“益血色。”
壳修治
[编辑]《日华》曰:“凡用取陈久者,炭火煆赤,米醋淬三度,出火 毒,研粉。”
《气味》
[编辑]甘咸平无毒。
《主治》
[编辑]《日华》曰:“烧过醋淬醋丸服。治一切血气冷气症癖。” 朱震亨曰:“消血块,化痰积。”
李时珍曰:“连肉烧存性,研,傅小儿走马牙疳有效。”
《发明》
[编辑]李时珍曰:“咸走血而耎坚,故瓦垄子能消血块,散痰 积。”
蚶部艺文一
[编辑]《啖蚶帖》晋·王羲之
[编辑]蚶二斛,蛎二斛,前示啖蚶得味,今旨送此,想啖之,故 以为佳。比来食日几许?得味?不具示。
《水族加恩簿》
[编辑]淡然子,蚶菜也 。宋毛胜。
《令殊形》中尉兼灵甘尹《淡然子》体虽诡异用实芳鲜。 可天味“大将军远胜王。”
《蚶子颂》明·张如兰
[编辑]内柔而茹,外刚而错。唯柔乃食其肉,惟刚几磨其壳, 茹其肉,弃其壳。蚶乎蚶乎,其赞食指之甘,而扶糟丘 之酣者乎!
蚶部艺文二〈诗〉
[编辑]《谢张德恭送糟蚶》宋·陈造
[编辑]压倒淤泥白莲藕,半捐介甲露秾纤。玉川水厄那知 此,急具《姜葱》唤《阿添》。
蚶部纪事
[编辑]《荆州记》:“始安郡骇鹿山,山上有石室,凿内辄得骨,并 获蚶。”
《广志》:“巨延州以蚶与行估货。”
《南齐书周颙传》:何引言断食,生尤欲食肉白鱼,䱇脯 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学生议之。学生锺 岏曰:“䱇之就脯,骤于屈伸;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仁人 用意,深怀如怛。至于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 奇;矿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木之不若; 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算。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 竟陵王子良见岏议大怒,引兄点亦遁节清信。颙与 书,劝令菜食。
《唐书元稹传》:“稹为浙东观察使,明州岁贡蚶役邮子 万人,不胜其疲,稹奏罢之。”
《孔戣传》:戣为尚书左丞,明州岁贡淡菜蚶蛤之属,戣 以为自海抵京师,道路役凡四十三万人,奏罢之。历 大理卿、国子祭酒。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 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
蚶部杂录
[编辑]《闽部疏》:陶方伯尝言:“闽中海错定虚得名耳。”余怪,问 何以,曰:“蚶不四明,蛤不扬州。”余大以为然。蚶大而不 种,故不佳。
《泉南杂志》:“蚶大而肥,鲜美特异。”《海物志》名天脔,《尔雅》 名“魁陆”,《本草》名“瓦垄子。”《杂俎》云:“鼎俎之味有蚶酱。” 《山堂肆考》:“棱蛤曰蚶。”
蚬部汇考
[编辑]释名
扁螺。〈隋书〉
蚬图
《本草纲目》
[编辑]《释名》
[编辑]李时珍曰:蚬,𬀪也。壳内光耀,如初出日采也。《隋书》云: “刘臻父显嗜蚬,呼蚬为扁螺。”
《集解》
[编辑]陈藏器曰:处处有之。小如蚌,黑色。能候风雨,以壳飞。 李时珍曰:“溪湖中多有之。其类亦多,大小厚薄不一, 渔家多食之耳。”
肉气味
[编辑]甘咸冷无毒。
陈藏器曰:“微毒。多食发嗽及冷气,消肾。”
《主治》
[编辑]苏恭曰:“治时气开胃,压丹石药毒及疔疮,下湿气,通 乳糟,煮食良。生浸取汁,洗疔疮。”
《日华》曰:“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脚气、湿毒,解酒 毒、目黄。浸汁服,治消渴。”
李时《珍》曰:“生蚬浸水,洗痘痈,无瘢痕。”
烂壳气味
[编辑]咸温无毒。
《主治》
[编辑]陶弘景曰:“止痢。”
苏恭曰:“治阴疮。”
《日华》曰:“疗失精反胃。”
陈藏器曰:“烧灰饮服,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 李时珍曰:“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嗽。烧灰,涂一 切湿疮,与蚌粉同功。”
《附方》
[编辑]卒嗽不止:用白蚬壳捣为细末,以熟米饮调,每服一 钱,日三服,甚效。〈出急救良方〉
痰喘咳嗽:用“白蚬壳多年陈者,烧过存性,为极细末”, 以米饮调服一钱,日三服。〈急救方〉
反胃吐食:用黄蚬壳并田螺壳,并取久在泥中者各 等分,炒成白灰,每二两入白梅肉四个,捣和为丸,再 入砂合子内,盖定泥固煆存性,研细末。每服二钱,用 人参缩砂汤调下。不然,用陈米饮调服亦可。凡觉心 腹胀痛,将发反胃,即以此药治之。〈百一方〉
《直省志书》
[编辑]漳州府蚬
[编辑]壳黄黑色而小,俗呼为蟟。太守舒雄《忆漳南诗》曰:“六 月北溪蟟”,即此耳
蚬部纪事
[编辑]《北史文宣帝本纪》:天保八年“春三月,大热,人或暍死。 夏四月庚午,诏禁取虾蟹蚬蛤之类,唯许私家捕鱼。” 《隋书刘臻传》,“臻性好啖蚬,以音同父讳,呼为扁螺。”其 疏放多此类也。
蚬部杂录
[编辑]《续闻见近录》:京师旧未尝食蚬蛤,自钱司空始访诸 蔡河,不过升勺,以为珍馔。自后士人稍稍食之,蚬蛤 亦随而增盛。
《真腊风土记》:“蛤蚬蛳螺之属,淡水洋中可捧而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