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07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七十三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七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七十三卷目录

 医部汇考五十三

  黄帝灵枢经七经脉篇第十下

艺术典第七十三卷

医部汇考五十三

[编辑]

《黄帝灵枢经七》

[编辑]

《经脉篇第十》

[编辑]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 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 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 胜金也。

马莳曰:“此言肺绝之证候死期也。肺经之荣在毛,合在皮,正以肺主气,行气以温于皮毛。惟气绝而不荣,则皮毛焦,是皮节之津液亦去,而爪枯毛折,不特皮毛之焦而已。故病至毛折,其毛已死。火日克金,死可必矣。”

张志聪曰:此论三阴三阳之气终也。皮、脉、肉、筋、骨,脏腑之外应也。脏腑者,雌雄之内合也。阴阳六气,本于脏腑之五行所生,气先死于外,而后脏腑绝于内也。“手太阴之气,主于皮毛,是以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手太阴主气,气主熏肤泽毛,故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是以气不荣则皮毛焦。津液者,随三焦出气,以” 温肌肉,淖泽于骨节,润泽于皮肤。气不荣,则津液去皮节矣;津液去皮节,则爪枯毛折矣。毛先死者,手太阴之气先绝于外也。丙笃丁死,肺脏之气死于内也 。尚御公曰:按《上古天元册文》,丹黅苍素元之天气,经于五方,分野,合化地之五行,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五运行论曰:“神在天为风,风生” 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是人之立形定气,本于五行所生,故曰:“其生五,其数三。” 谓生于五行,而终于三阴三阳之数。是以所生病者,脏腑五行之病生于内也。是动者,六气之运动于外而为病也。然是动所生之病,皆终于三阴三阳之气者,脏腑五行之气,本于天之所化,故天气先绝,而后脏腑之气终也 。朱济公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盖人秉天地之气所生,配合天地阴阳运气,能明造化死生之道,则一点灵明,与太虚同体,万劫常存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 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 胜火也。

马莳曰:“此言心绝之证,候死期也。心主脉,又主血,惟心气绝,则血脉俱枯,髦色不泽,面色如漆柴然,水所刑也,此则血已先死,水日克火,死可必矣。” 张志聪曰:“心主血脉,故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随气行者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随脉气流行者也。夫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髦者血气之所生也,故血脉不流,则髦” 色不泽,面如漆柴。少阴气绝,则血先死。壬笃癸死,心脏之火气灭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肉萎人中满;人中满则 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马莳曰:“此言脾绝之证,候死期也。脾主肌肉,唇舌为肌肉之本,故脾气不荣,则肌肉软而舌萎,人中满而唇反,斯则肉已先死。木日克土,死可必矣。” 张志聪曰:“足太阴之气生于脾,脾藏荣而外主肌肉,是以太阴气绝,则脉不荣于肌肉矣。脾开窍于口,主为卫,使之迎粮,故唇舌为肌肉之本。脉不荣则肉萎唇反。太阴之生气绝于外也。甲笃乙死” ,脾脏之气死于内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 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 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 笃已死,土胜水也。

马莳曰:“此言肾绝之证,候死期也。肾主骨,其脉行于冬而濡骨髓。惟肾气绝,则骨枯肉脱,齿槁发焦,其骨已死。土日克木,死可必矣。” 张志聪曰:“足少阴之气主骨,故气绝则骨枯。冬脉者,谓五脏之脉气合四时,而外濡于皮肉筋骨者也。夫谿骨属骨,肉本于骨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于骨,而骨肉不相亲矣。骨肉不” 相亲,则骨气外脱而齿长矣。夫肾主藏精而化血,发者血之馀也。发无泽者,肾脏之精气绝,而骨先死矣。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
考证
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

辛死,金胜木也。阴气之气当作器

马莳曰:此言肝绝之证候死期也。肝之合在筋,其筋下聚于阴器,而上络于舌本,故气绝则筋急引舌与卵,其筋已先死。金日克木,死可必矣。张志聪曰:“足厥阴之气主筋,故气绝则筋绝矣。” 厥阴者肝脉,肝者筋之合,谓厥阴之气合于肝脉,肝脏之气合于筋也。“聚于阴气者,筋气之会于宗筋也。筋聚于阴器,而络于” 舌本。故脉不荣于筋。则筋急而舌卷卵缩矣。厥阴气绝。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而肝脏之木气绝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 志先死。则一日半死矣。

马莳曰:“此言手足阴经之绝者,而有病证死期也。五阴者,心、肝、脾、肺、肾,皆属阴经也。不言心包络经者,以手少阴心经统之耳。目为五脏之精,故五脏绝则目系转而运,此乃志已先死,所以死在一日半也。曰一日半者,盖周五脏之表里,而半日则馀之耳。”

张志聪曰:此总结五脏五行之气,本于先天之水火也。心系上系于目系,目系转者,心气将绝也。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志,神生于精,火生于水,故志死而神先绝,所谓生则俱生,急则俱死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一日半者,一二日之间,阴阳水火之气,终于天地始生之数也。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马莳曰:“此言手足阳经之绝者,而有病证死期也。六阳者,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也。六阳经气绝,则阴经与阳经相离而不相运,致腠理开泄,绝汗如珠,其死在旦夕间也。”

张志聪曰:此言六腑三阳之气终也。《阴阳离合论》曰:“未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阴;已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阳。” 盖三阳之气,根于阴而出于阳,是以六阳将绝,则阴与阳相离矣。离则阳气外脱,腠理发泄,绝汗乃出,而阳将终也。三阳者,应天之气,是以旦占夕死,夕占旦死,不能终天运之一。周 尚御公曰:“此章与本经终始” 篇。《素问诊要经终篇》大义相同。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 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 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 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 先盛,故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 盛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 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雷公曰:“何以知 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 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马莳曰:“此详言经脉不可见,而络脉则可见也。经脉者,如肺经自中府以至少商是也。络脉者,如肺经之列缺,旁行遍历是也。然十二经者,伏行于各经分肉之间,深而不可见。其常见者,仅有脾经之脉,过于外踝之上,与胃脉相通,无所隐焉故耳。凡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又有经络皆盛,其唯饮酒之时,即” 如手之六经,皆有络脉,其手阳明大肠经之络,名曰“遍历” ,手少阳三焦之络,名曰“外关” ,虽在臂腕之间,然皆起于手之五指,手阳明则起于食指,手少阳则起于无名指,上则合于肘中。唯饮酒时,则卫气先行于皮肤,络脉先盛,至卫气已平,营气亦满,而经脉亦大盛。凡经络之脉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邪气者,酒气也,留于手之本末臂指间,设脉不动,则其热实不免,若脉不坚,则其人必虚,脉当陷且空也,大抵饮酒之脉,断宜动而且坚,与不饮酒之众人,其脉不相同也,是以即饮酒时,便可以知其脉起于何指者,系何脉之动也,及《雷公》又以经络之异,何法知之为问,盖欲于不饮酒时而知之” 也。帝言经脉之虚实。当诊气口脉以知之。然隐而不可见者。其常也。络脉则其脉常见。不必于气口知之矣。

张志聪曰:“此申明十二经脉之血气,与脉外皮肤之气血,皆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而各走其道。经脉十二者,六脏六腑,手足三阴三阳之脉,乃荣血之荣行,伏行于分肉之内,深而不见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盖胃腑所生之血气精专者,独行于经隧,荣行于十二经脉之” 中,其出于孙络皮肤者,别行于经别。经别者,脏腑之大络也。盖从大络而出于络脉皮肤,“下行” 者,从足太阴之络,而出于足胻之街。故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上行” 者,从手阳明少阳之络,注于尺肤以上鱼,而散于五指,故曰: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谓行于皮肤之气血。从手阳明少阳之大。

络,散于五指间,复从五指之井,溜于脉中,而与脉中之血气上合于肘中也。夫阴阳六气,主于肤表。《经》云:“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 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盖手太阴主气而外主皮毛,手阳明为太阴之合,故亦为之行气于肤表也。手少阳主气,为厥阴包络之腑,心主包络主行血于脉中,少阳主行血于脉外,是以手阳明少阳之大络,主行胃腑所出之血气,而注于络脉皮肤之间。《玉版篇》曰:“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缪刺篇》” 曰:“邪客于皮毛,入合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是血气之行于脉外者,外内出入,各有其道,故复引饮酒者以证明之。夫酒者,水谷之悍液。卫者,水谷之悍气。故饮酒者,液随卫气而先行皮肤,是以面先赤而小便独先下,盖先通调四布于外也。津液随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此血气之从皮肤而络,络而脉,脉“而经” ,盖从外而内也。如十二经脉之卒然盛者,皆邪气居于脉中也。本末者,谓十二经脉之有本标也。如留于脉而不动则热,不留于脉则脉不坚,而外陷于肤空矣。此十二经脉之流行出入,不与络脉大络之众同也。是以知何脉之动也,以气口知之。气口者,手太阴之两脉口也。此言荣血之行于“十二经脉中者,乃伏行之经脉,以手太阴之气口知之。血气之行于皮肤而见于络脉者,候见于人迎气口也。” 此节凡四转,盖以申明十二经脉之血气,与皮肤之气血,各有出入之道路也。再按十二经脉之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周而复始者,乃荣血之行于脉中也。十二经脉之皆出于井,溜于荣,行于经,入于合者,乃皮肤之气血,溜于脉中,而与经脉之血气,合于肘膝之间,本篇之所谓六经脉,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者是也。《本经》痈疽篇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 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此水谷所生之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渗于孙络,化赤为血,而溢于经脉。本篇之所谓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荣血乃满,而经脉大盛是也。是脉外之气血,一从经隧而出于孙络皮肤,一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化而为赤,是所出之路,有两岐也。其入于经也,一从指井而溜于经荣,一从皮肤而入于络脉,是所入之路,亦有两岐也。其经脉之血气,行于脉外,从本标而出于气街,《本篇》之所谓“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 是也。此血气出入之路,而合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乃《本经》之大关目,故不厌烦赘而详言之,学者亦不可不用心参究者也。夫血气之从经隧而出于孙络,皮肤者,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也;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者,应司天在泉,水随气而运行于肤表也。肤表之气血入于脉中,应天运于地之外,而复通贯于地中。经脉之血气,行于皮肤之外,犹地之百川流注于泉下,而复运行于天表也。此天地上下升降,内外出入之相通也。人合天地阴阳之道,运行不息,可以与天地相参。如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矣。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 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 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 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 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 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 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 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 虚实。其青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 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马莳曰:“此言刺络脉者,必出其血;诊络脉者,必别其色也。凡诸络脉,皆不能经历于大节之间,一如经脉之行也,必行于阻绝之道,而出入之,复合于皮中,如肺经列缺为络,别行于大肠经之遍历,直行似阻而旁行之也。其所会处,皆见于外。故诸经刺络脉者,必即其络脉之上结,而甚有血者以刺之。其间虽然有” 结,亦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若将此血留之,必发之而为痹疾,所以不可留也。然欲诊络脉有色,可据某经络脉之色青者,则寒且痛。某经络脉之色赤者,内必有热。若胃中有寒,则鱼际之络多青,若胃中有热,则鱼际之络多赤;若手鱼之络暴黑,则留之必为久痹。故上文曰:

“当泻其邪而出其血也。若鱼际之脉赤黑,青之兼见者,必为寒热气,若鱼际之脉青而且短者,必正气之衰少,但此寒热气者,理当刺之,刺之者,以其血络之多故也,必间日而一取之,候其血尽而止鍼,随即调其虚实,虚则补而实则泻也。” 至于色青而短,为元气衰少者,病势若甚,切不可泻,泻之则必闷,闷甚则必仆。须于初闷时不得言语,急静坐之,即可以不至于仆矣。

张志聪曰:此复申明上文之义,盖假病刺,以证血气之生始出入。《下经》曰:“先度其骨节大小广狭,而脉度定矣。” 盖十二经脉,皆循于骨节间,而为长短之度,其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绝道者,别道也。盖胃腑所出之血气,行于经别者,从经别而出于络脉,复合于皮中,其血气色脉之会合,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经》云:“病在阴者名为痹。” 盖皮肤络脉之邪,留而不泻,则入于分肉筋骨之间而为痹,与邪居经脉之中,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之不同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有寒,赤则有热,盖浮络之血气,皆见于皮之部也。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胃中热,手鱼之络多赤。” 盖皮络之气血,本于胃腑所生,从手阳明少阳,注于尺肤而上鱼也。气者,三阴三阳之气,胃腑之所生也。少气甚者,泻之则闷,气益虚而不能行于外也。“闷甚则仆不能言” 者,谓阴阳六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而本于先天之水火也。少阴之气厥于下,则仆“而不得言,故闷则急坐之,以启少阴之气,即如上文之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之一法也 。” 高士宗曰:“上节以十二经脉,分别卫气血气之行于皮肤络脉,此节单论皮肤络脉,以复申明上文之义 。” 黄载华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 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是脉外之血气,又从冲脉而散于皮毛,故曰“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谓经别所出之血气,与冲脉所出之血气,会合于皮中,当知皮肤血气所出之道路有三径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 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 请帮助识别此字。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请帮助识别此字。《音去》数。音朔。半寸。 当作“寸半。”

马莳曰:此下十二节,详言十二络穴,而此先以肺经言之也。夫不曰络而曰“别’者,以此穴由本经而别走邻经也。手太阴肺经之别穴,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肉之间,并本经太阴之经,入手阳明大肠经,以直入掌中而散入于鱼际。其病如邪气盛而实,则手之锐掌当热;如正气衰而虚,则小便必遗而且数。凡取此穴者。必觅之。去手腕寸半间。鍼二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三壮。以《列缺》乃别走阳明之穴。正以肺与大肠为表里也。

张志聪曰:经别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别者,谓十二经脉之外,别有经络,阳络之走于阴,阴络之走于阳,与经脉缪处而各走其道,即《缪刺篇》之所谓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不入于经俞,与经脉缪处者是也。《玉版论》之所谓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盖胃腑所生之血气,其精专者独行于经隧,从手太阴肺脉,而终于足厥阴肝经,此荣血之循行于十二经脉之中,一脉流通,环转不息者也。其血气之四布于皮肤者,从脏腑之别络而出,虽与经相干,与经并行,而各走其道,出于孙络,散于皮肤,故手太阴之经,别曰“列缺”,手少阴之经别曰通里,足太阳曰飞扬,足少阳曰光明,与手足之井荣俞经合穴不相干也。曰太阴少阴,曰太阳少阳,与脏腑之经脉,各缪处也。此胃腑之血气,四布于肤表之阳分者,从大络而出于孙络皮肤,从络脉而阴走于阳,阳走于阴,如江河之外,别有江河,江可通于河,河可通于江,与经脉之荣血一以贯通者,不相同也。故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分间者,谓手太阴之经脉,与经别之于此间而相分也;并太阴之经者,并太阴之经脉而行也;散入于鱼际,谓入鱼际而散于皮肤,即上文之所谓诸络脉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见于外也。实则手锐掌热。气盛于外也。虚则欠。请帮助识别此字。小便遗数,气虚于内也。盖肤表之血气,由脏腑经隧之所生也。当取之去腕寸半,即列缺穴间。别走阳明者,阴络之从此而别走于阳也。 尚御公曰:“此篇病证,与《缪刺》篇之不同,《缪刺篇》论邪客于皮肤,孙络溜于大络而生奇病,病从外而内也。此篇论本气之虚实,病从内而外也。故曰:诸络脉必行绝道而

出入 。朱济公曰:如手太阴之列缺,手阳明之通里,虽非井荣俞经,然以系经脉之穴。盖经别之各走其道,布于四末,与经相干,于列缺、通里诸经之间,复别而上行,并经而入掌,散于络脉而合干皮中者也 。张玉师曰:“《皮部论》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阳明之阳,名曰害蜚,视其上下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少阳之’” 阳,名曰枢持;少阴之阴,名曰枢儒。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皮部之络脉,虽以经脉为纪,并循于十二经脉之部,然从大络而出,别走其道,与经脉缪处,故有害蜚。枢持之别名,当于《灵》《素》二经合参,其义始得。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 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马莳曰:此言心经之络穴也。通里去腕一寸半。“半” 字衍文。观掌后一寸,可见别而上行,循本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邪气实,则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正气虚,则不能言,盖心主言,而经别络舌本也。取之当觅掌后一寸,乃别走太阳小肠经之通里穴,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鍼三分,灸三壮。张志聪曰:按心脉“上侠咽,系目系,经别系舌本,属目系。盖经别并经而行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 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 之两筋间也。

马莳曰:此言心包络经之络穴也。夫手厥阴心包络经,而谓之手心主者,以其代心经以行事。《本经》邪客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络。”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其别者,名曰内关,去手腕上廉二寸之两筋间,循本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如心系间邪气盛而实,则心必痛;正气衰而虚,则头必强。取此穴者,觅之两筋间耳。

张志聪曰:手心主之别络,与经相干于内关之间,去腕二寸,别经脉而出于两筋之内,循经并行,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心系与包络之相通也,虚则为头强。盖包络主行血脉,脉气虚,故头强也。按十二经别,皆阳走阴而阴走阳,此不曰“别走少阳” ,或简脱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 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 痂疥,取之所别也。肬音尤痂音加

马莳曰:“此言小肠经之络穴也。支正上手腕外廉五寸,内注于手少阴心经,以心与小肠为表里也。其别行者,上走于肘,络手阳明大肠经之肩髃穴。如邪气有馀而实,则节弛而肘废;正气不足而虚,则大者为肬盖赘瘤之类,小者为指间痂疥之类。凡此疾者,取此别穴而已。” 鍼三分,灸三壮。

张志聪曰:上腕五寸,乃手太阳经之支正。太阳之经别布于四末,与经相干,名曰“支正之间”,内注于手少阴之别络。其别行者,上走肘,络肩髃。手太阳小肠主液,实则津液留滞,不能淖泽于骨,是以节弛肘废。《三因》曰:气虚不行则生肬,小者如指上之痂疥即请帮助识别此字。痤之类,气郁之所生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遍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 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遍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龋丘禹切

马莳曰:“此言大肠经之络穴也。遍历去手腕后三寸,别走入于手太阴肺经;其支别者,上循臂之温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以乘肩髃,上曲颊,入上齿缝中;又其支别者,入耳,合于宗脉也。诸节皆腑合于脏,脏合于腑,此则宗脉是肺经之大脉,犹言大气为宗气也。如邪气有馀而实,则为龋而齿痛,为耳聋;正气不足” 而虚则止,为齿寒,为内痹,为隔塞不便,皆当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去腕三寸,乃手阳明经之遍历。手阳明之别络,布于四末,与经相干于遍历之间,而别入于太阴之经别。其别行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遍络于齿;又其别者,入耳中,合于宗脉。实则气滞,上为齿痛耳聋;虚则齿寒,内为痹隔。盖手阳明主行血气于皮肤,以温肌肉,虚则不行于外,故为齿寒而痹闭阻隔也 。尚御公曰。取之别者。谓遍齿入耳之别络。非遍历也。十二络皆同。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 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三焦经之络穴也。外关去手腕外廉二寸,外绕于臂,注于胸中,以合手厥阴心主之脉,以三焦与心包络为表里也。邪气有馀而实,则为肘挛;正气不足而虚,则手不能收,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去腕二寸,乃手少阳经之外关” ,少阳之

别络布于四未,与经相干于外关之间,外行绕臂,注胸中,合心主之大络。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少阳、厥阴之主筋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 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膀胱经之络穴也。飞扬去足外踝上七寸,别走少阴肾经,以膀胱与肾为表里也。邪气有馀而实,则为鼽而窒,为头与背痛;正气不足而虚,则为鼽为衄,皆当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踝上七寸,乃足太阳经之飞扬穴,足太阳之别络,与经相干于飞扬之间,不入于经俞,别走于足少阴之络,实则鼽” 窒背痛,虚则鼽衄,盖别络并经,而循于头背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 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胆经之络穴也。光明穴去外踝上五寸,别走足厥阴肝经,以胆与肝为表里也。下络足之跗面,即侠谿地、五会、临泣等处也。邪气有馀而实,则气逆而为厥,以肝脉在下也。正气不足而虚,则为痿为躄,虽坐亦不能起,以肝主于筋也。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踝上五寸,乃足少阳经之光明,少阳之大络,与经相会于光明之间,别走于厥阴之别络,下络足跗。” 少阳主初阳之气,实则胆气不升,而逆于下,则为厥气,虚则为痿躄,坐不能起。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 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 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颠,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 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胃经之络穴也。丰隆去外踝上八寸,别走足太阴脾经,以胃与脾为表里也。循胫骨外廉之上下巨虚等穴,上至头项而络之,以合于诸经之气。盖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海也。其头项之下,则络于喉嗌。故胃气一逆,则为喉痹,为卒喑也。邪气有馀而实,则为狂颠;正气不足而虚,则足不能收,而胫亦枯槁” ,皆当取此穴以治之也。

张志聪曰:“去足踝八寸,乃足阳明经之丰隆,阳明之别络,与经相会于丰隆之间,而别走于足太阴之别络。其别行者,并经脉而循于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十五大络之气血,皆本于胃腑水谷之所生,是以足阳明之络,与诸经之气相合。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经别之络于喉嗌也。实则气厥于下,而为颠狂;血气虚” 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 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 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脾经之络穴也。公孙去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别走足阳明胃经,以脾与胃为表里也。其别者,入络于肠胃之中。脾气上逆而厥,则为挥霍扰乱;邪气有馀而实,则为肠中切痛;正气不足而虚,则为鼓胀。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去足大指本节之后一寸,乃足太阴之公孙穴。太阴之别络,分布于足,与经相干于公孙之间,而别走于阳明之络。其别行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为霍乱。气有馀而实,则为肠中切痛。不足而虚,则为鼓胀。当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锺。”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 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 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肾经之络穴也。大锺穴当内踝后绕跟处,别走足太阳膀胱经,以肾与膀胱为表里也。又其别者,并本经脉气,以上走于手厥阴心包络经之下,而外则贯于腰脊间。其病气逆,则为烦心,邪气有馀而实,则为闭癃,以肾通窍于二便也。正气不足而虚,则为腰痛,皆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当踝后绕跟处,乃足少阴经之大锺,少阴之别络,与经相会于大锺之间,而别走于太阳。其别行者,并经而行,上走于心包络之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水气上乘于心也;实则闭癃,别走太阳,而膀胱之气不化也。虚则腰痛。腰者,肾之腑也。” 按: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包络之气,皆本于肾脏之所生,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盖包络之气。生于肾脏。注于络中。并经而上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 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 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肝经之络穴也。蠡沟去内踝上五寸陷中,别走足少阳胆经,以肝与胆为表里也。经于足胫,以上于睾丸,结于茎垂。其病气逆,则睾丸肿胀,而卒成疝气。邪气有馀而实,则睾为挺长;正气不足而虚,则为暴痒。皆当取此穴以治之也。”

张志聪曰:去内踝五寸,乃厥阴经之蠡沟,厥阴之别络,分布于足,与经相干于蠡沟之间,而别走于少阳之络。胫足胻睾睾丸,即阴子也。茎阴茎乃前之宗筋,挺即阴茎也。取之所别者,取别走少阳之络,所谓阳取阴而阴取阳,左取右而右取左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 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任脉经之络穴也。从尾翳下于鸠尾,散于腹中。邪气有馀而实,则腹皮必痛;正气不足而虚,则痒而搔之,皆当取此穴以治之耳。”

张志聪曰:按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所谓尾翳者,即鸠尾之上。盖任脉之别络,出于下极,并经而上,复下于鸠尾,以散于腹。络气实则腹皮急,虚则痒搔,当取之所别络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 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 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马莳曰:“此言督脉经之有络穴也。长强挟脊上项,散于头上,下则当于肩胛之左右,其别者则走于足太阳膀胱经,以入贯于膂筋之间。邪气有馀而实,则脊必强;正气不足而虚,则头必重。且头重难支,必从高而摇之,此皆挟脊之有病所致也,皆当取此穴以治之耳。” 长强在脊骶骨端。张志聪曰:“按督脉起于少腹” 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盖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应天道之绕地环转,是以下行而上者,循茎至篡,从少腹贯齐中央,入喉,上颐环唇系目;其上行而下者,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侠脊抵腰中,而环转于周身之前后也。其督脉之别络,出于长强之分,侠脊上行,散于头上” ,是督脉之行于脊膂者,从头项而下行,别络之从下而上行于头项也。虚实者,本气之虚实。有过者,有过之脉,邪气之所客也 。尚御公曰:“以有过之脉,总结于督脉之后。” 盖申明虚实者,乃本气之虚实,非邪气也 。朱永年曰:按任督之大络,与经脉交相逆顺而行,当知十二别络,虽循经并行,亦往来逆顺者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 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 脾之大络脉也。

马莳曰:“此言脾经又有大络穴也。脾固有公孙穴为络,又有大络,名曰大包,出足少阳胆经渊液下之三寸,布于胸胁之中。邪气有馀而实,则一身尽痛;正气不足而虚,则百节尽皆纵弛。此脉若罗纹之络,其络中必有血,皆当取此穴以治之耳。渊液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取之。”

张志聪曰:“大包,乃脾经之穴名,在足少阳胆经渊液之下三寸。” 脾之大络,循脾经之大包,而四布于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罗络之血” 者,谓大络之血气,散于周身之孙络皮肤,若罗纹之纵横而络于身也。夫脾之有大络者,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灌溉于五脏四旁,从大络而布于周身,是以病则一身尽痛,百节皆纵,而血络之若罗纹以络于周身。足太阴之大络者,止并经而行,散血气于本经之部分,是以足太阴脾脏之有二络也。如曰脾足太阴之脉,兼是动所生而言也,曰足太阴之大络,曰脾之大络,分脾脏经气而言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 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马莳曰:“此结言取络穴之有法也。凡此十五络者,邪气实则其脉必见,正气虚则其脉陷下,若陷下而视之不见,则求之上下诸穴,即其不陷下者,而知此穴之为陷也。盖人之经脉,不见有十二经之分,故络脉之异而别行者,亦有十五络耳。夫以十二经而谓之十五络者,以督任有二,脾有大包,故谓之十五也。按” 此篇以督之长强。任之尾翳。为十五络。《难经》以阳𫏋阴𫏋之络。为十五络。殊不知督脉所以统诸阳。任脉所以统诸阴。还以《灵枢》为的也。

张志聪曰:凡此十五大络之血气充实,则外溢于孙络皮肤,故实则必见;虚则下陷于内之大络,故视之不见也。“求之上下” 者,谓络脉之相交于上下阴阳之间,病在上者求之下,病在下者求之上,病在阴者取之阳,病在阳者取之阴也。夫十五大络,虽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

俞与经脉缪处,故与人之经脉不同,而络脉异所别也 。尚御公曰:“经脉有经脉之络脉,经别有经别之络脉,故曰络脉异所别也。”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