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第11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十三卷
博物汇编 艺术典 第一百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一百十三卷目录

 医部汇考九十三

  脏腑门一总一

  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 金匮真言论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别论 六节脏象

  论 五脏生成篇 五脏别论 玉机真脏论 脏气法时论 宣明五气篇 宝命全形论

   太阴阳明篇 刺禁论 调经论 示从容论 阴阳类论

  灵枢经九鍼十二原篇 本输篇 邪气脏腑病形篇 本神篇 脉度篇 胀论篇

   五癃津液别篇 五阅五使篇 阴阳系日月篇 本脏篇 五色篇 五味篇 百病始

  生篇 邪客篇 论疾诊尺篇

艺术典第一百十三卷

医部汇考九十三[编辑]

脏腑门一总一[编辑]

《黄帝素问》
[编辑]

《生气通天论》
[编辑]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四时之气。”风寒暑湿也。言四时之邪。匪只病阳阴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盖病久则传化也。

《金匮真言论》
[编辑]

夏气者,病在脏。

夏时阳气发越在外,脏气内虚,故风气乘虚而内薄。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 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 腑者为阳。

夫人之始生也,负阳而抱阴,是以背为阳,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夫外为阳而有腹背之阴阳者,阳中有阴阳也;“内为阴”而有脏腑之阴阳者,阴中有阴阳也。

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皆为阳。

经脉生于地之五行。而上应天之六气。故凡论经脉。先配合五脏五行。而后论及于六腑。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 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 阴中之至阴,脾也。

夫“心为阳脏,位处上焦,以阳居阳,故谓阳中之阳。肺为阴脏,位处上焦,以阴居阳,故谓阳中之阴。肾为阴脏,位处下焦,以阴居阴,故谓阴中之阴。肝为阳脏,位处下焦,以阳居阴,故谓阴中之阳。脾为阴脏,位处中焦,以太阴居阴,故谓阴中之至阴也。”

《阴阳应象大论》
[编辑]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四支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支,而浑浊者归于六腑也。夫脾主四支,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支,浊中之浊者,归于六腑也。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 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天之邪气,由形层而入于里阴,故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感则害皮肉筋脉。夫脏为阴,腑为阳,筋脉血分为阴,皮肉气分为阳。天地之邪,有阴有阳。水谷之气,有热有寒。而病人之形身脏腑,亦有阴阳之别也。

《阴阳别论》
[编辑]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 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夫肝脉传肺,肺传大肠,大肠传胃,胃传脾,脾传心,心传小肠,小肠传膀胱,膀胱传肾,肾传心包络,包络传三焦,三焦传胆,胆传肝。一脏一腑,一雌一雄,阴阳相间,循环无端,如肝之心,心之肺,肺之肾,肾之脾,此皆经气绝而死不治者也。如肺之肾,亦生阳之属,因肺肾为牝脏,以阴传阴,故名“重阴”;以水脏而反传所不胜之脾土。故谓之“辟阴。”此皆不

治之死候也

《六节脏象论》
[编辑]

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形脏者,脏有形之物也。神脏者,藏无形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无形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津液,藏于膀胱,以养五脏之神气,故以形脏神脏合而为九脏,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 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五气,臊焦香腥腐也。在天为气,故食人以五气;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也。天位居高,而包乎地之外,故五气从外窍而内入心肺,心肺居上为阳也,心荣色而华于面,故使五色修明。肺主声,故音声能彰也。地位居下而处乎天之内,故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脏之气,气得味养,则阴阳和而相生矣。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气和津成。而五脏之神乃自生矣。

《五脏生成篇》
[编辑]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 合也。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脏气,故五味为五脏之所欲,无有偏胜,则津液相成,而神自生矣。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 甘,黑当肾咸。

色味之应五脏者,色外而味内也。故曰“白当肺辛”,言辛生肺而肺生白也。

《五脏别论》
[编辑]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 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为是,不知其道,愿闻其 说。”

凡藏物者皆可名“脏”名“腑”,故方士皆自以为是也。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 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地主闭藏而上升,天主化施而下降,言人之脏腑形骸,应象天地阴阳之气,此六者与传化之腑不同,故名曰“奇恒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 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 久藏。

脏为阴,地为阴,地之浊气升于天,天受之而复降于下,故名曰传化之腑。天,主化施也。魄门,肛门也。上合于肺,故名魄门。五脏之浊,从此而出,故亦为五脏之下窍。肠胃之腐秽,从此而泻出,故曰“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也。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 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 “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水谷充实于内,而不得久留,故实而不能满。

《玉机真脏论》
[编辑]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 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 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言五脏之气逆回,失其旋转之机而死也。《平脉篇》曰:“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盖神转而不回者,母行乘子也;回则不转者,子行乘母也。五脏受气于所生之子,而反舍气于所生之母,是生气之逆行也。传之于其所胜,是克贼相传也。是以至其所不胜而死,此皆气之逆行故也。如肝受气于心,而肝气反舍于肾,则肾气盛,肾气盛则火气衰,火气衰则金无所畏而伤肝,所谓舍气于其生,死于其所不胜也。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言必先克贼相传而后病,至其所不胜而后死,故当先治其未病焉。《金匮要略》曰:“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盖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而伤肺;肺受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可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馀。”是其义也。馀脏准此。所谓病之且死,必先传行,上工能治其未病,则不至于死矣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

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 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 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 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 占死生之早暮也。

“复申明五脏之气,逆传至其所不胜而死。昧旦主甲乙,昼主丙丁,日昃主戊己,暮主庚辛,夜主壬癸,一日一夜而五分之。如真脏脉见,至肺而死,死于薄暮,至肾而死,死于中夜,至肝而死,死于昧旦,至心而死,死于日中,至脾而死,死于日昃,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夫逆传至死,有三岁,有六岁,有三月,有六月,有三日有六日,当知日之早暮亦有三,时有六时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 胜。”

言五脏相通,有顺传之次序,如逆传其所胜者,盖因其病而逆之也。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 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 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肝”当作“肺”,“肺”当作“肝”,“悲”当作“思。”夫喜为心志,喜大则伤心。如外因于邪,始伤皮毛,内舍于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其间因而喜大,则心气虚而肾气乘于心矣;怒则肝气伤而肺气乘于肝矣;思则脾气伤而肝气乘于脾矣;恐则肾气伤而脾气乘于肾矣;忧则肺气伤而心气乘于肺矣。如一脏虚而受乘,即相传之五脏,故病有五,五脏有五变,及其传化,则五五有二十五变矣。如喜大而肾气乘心,心即传之肺,肺传之肝,肝传之脾,脾传之肾,是五脏传化,亦各乘其所胜,故曰“传者,乘之名也。”

《脏气法时论》
[编辑]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 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五行,金木、水、火、土也。”言天之十干四时,地之五谷五味,人之五脏五气,皆合于此五者。以此五者而合参之,则成败死生可决矣。“更贵更贱”者,贵贱更互也。间者,持愈之时。甚者,加甚之时也。

《宣明五气篇》
[编辑]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 为“五入。”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味之酸者,入肝以养肝气。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味之辛者,入肺以养肺气。‘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味之苦者,入心以养心气’。”“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故味之咸者,入肾以养肾气。”“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味之甘者,入脾以养脾气。”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欬,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 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

五气所病,谓五脏气逆而为病。噫,不平之气。《本经》曰: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此因胃气上逆于心也。《阴阳应象论》曰:“肺在变动为欬,肝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肝气欲达则为语。”《诊要经终篇》曰:“春刺冬分,邪气著脏,病不愈,又且欲言语。”此言春令之肝气不舒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灵枢经》曰:“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当泻足少阴,补足太阳。”盖少阴之气在下,病则反逆于上则嚏,此肾络上通于肺也。《口问篇》曰:人之哕者,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盖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而肺反还入于胃,胃受肺之寒气所逆,而欲复出于胃,故为哕。胃之逆气,下并于肾则为恐。盖肾与胃戊癸相合也。大肠小肠受盛水谷,变化糟粕,病则不能化物而为泄矣。下焦如渎,水道出焉,病则反溢而为水病。《灵枢经》曰:“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胆为中正之官,性秉刚决,病则气郁而为怒。此病五脏五行之气,而六腑亦配合于五行。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 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并,五脏精气相并也。多阳者多喜,心为阳脏,阴精并之故喜。《本经》曰:神有馀则笑不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虚而肝气并于肺则悲。脾忧愁不解则伤意,肝虚而脾气并于肝则忧,恐惧不解则伤精,脾虚而肾气并于脾则畏。《本经》曰: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阴气少,阳气入阴,阴阳相薄故恐。盖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是以心虚而阴精并之则喜,肾虚而阳气并之则恐,此水火二气,上下交并,其馀三脏,皆所胜之气相并,所谓“气不及则所胜妄行。”“虚而相并”者,申明并者,因虚而相并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 谓五恶。

金木水火土,五脏之本气也。风寒热燥火,五行之所生也。“五脏之气喜于生化,故本气自胜者恶之。心为火脏,故恶热;肺属清金,故恶寒;肝主风木,故恶风;脾为阴土,故恶湿;肾为水脏,故恶燥。三脏恶本气之胜,肺恶肾之寒,肾恶肺之燥。”此亦阴阳变换之道,而肺肾子母之气,互为本末也。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 谓“五液。”

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液,淖注于外窍,化为五液。心主血汗,乃血之液,出于肺窍之鼻而为涕,出于肝窍之目而为泪,出于脾窍之口而为涎。肾络上贯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肾为唾。《经》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又曰: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 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故禁多食。肺主气,辛入肺,故走气,气病而多食之,反辛散而伤气。心主血,润下作咸,咸走血者,水气上交于心也,血病而多食之,则水反胜火矣。肾主骨,炎上作苦,苦走骨者,火气下交于肾也,骨病而多食之,则火气反胜矣。此与“并于心则喜,并于肾则恐”之义相同。盖心肾水火之气,时相既济,故所走互更。其馀三脏,是本脏之味,而走本脏所主之筋肉也。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肝合筋,酸走肝,筋病而多食之,则反伤其肝气。夫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伤其气。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 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为五发。”

肾为阴脏,在体为骨,故肾阴之病发于骨;心为阳中之太阳,在体为脉,故心阳之病发于血;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发于肌肉。肝为阴中之少阳,逆冬气则奉生者少,春为痿厥,故肝脏之阳病发于冬;肺为牝脏,逆夏气则奉收者,少,秋为痎疟,故肺脏之阴病,而发于夏也。夫所谓“阳病发于骨,阴病发于血”者,即《调神论》之所谓“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沈”之义。此因本气自伤而为病也。曰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者,因所生之母,气逆而为病也。阴阳之道,推变无穷,若胶执于心肾,发于骨血肝肺,发于冬夏,又不可与论阴阳矣。五发者,谓五脏皆有所发之处,各有所发之因。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 为“五脏所藏。”

脏藏也,主藏而不泻也。《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是神乃阴精所生,而藏于心脏。并精而出谓之魄,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随神往来谓之魂,肝为阳脏,故主藏魂,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心生血脉,血生脾,故心所之之意,而藏于脾也。心之所之谓之志,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此谓五脏所藏之神。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 为五主。

五脏在内,而各有所主之外合。心主血,故所主在脉;肺主气,气主皮毛,故肺合皮;肝生于肾,筋生于骨,故在脏为肝,在体为筋。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肾藏精髓,而注于骨,故所主在骨。五主者,谓人身之皮腠形层,各属五脏之所主。

《宝命全形论》
[编辑]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脏五行之气,有相胜更立者,如木得金则伐

火得水则灭,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绝。此所胜之气而为贼害也。如土得木而达。此得所胜之气而为制化也。万物之理皆然,而不可胜竭。

《太阴阳明篇》
[编辑]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 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䐜满 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六腑为阳,故阳受之;邪入六腑,五脏为阴,故阴受之。邪入五脏,各从其类也。入六腑者,谓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阳明病则六腑之气皆为之病矣。阳明主肉,故身热。不时卧者,谓不得以时卧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故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气厥,则上为喘呼。入五脏者,谓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太阴病则五脏之气皆为之病矣。脾气逆则胀满,太阴为开,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而为飧泄,久则为肠澼矣。

《刺禁论》
[编辑]

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 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 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五脏有紧要为害之处,肝主东方乙木,肺主西方辛金,是以肝左而肺右也。“曰生曰藏”者,谓脏体藏于内,脏气之从左右而出于外也。心为阳脏而主表,肾为阴脏而主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为之使。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容,故为之市。膈,膈膜也。内之膈肉,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腹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肓即募原之属,其原出于脐下,名脖胦。“中有父母”,谓心居膈之上,肾居肓之上。膈肓之上,其间有阴阳水火之神藏焉。七节之旁,乃膈俞之间,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不可逆刺以伤其心也。脏腑之气,皆从膈而出,惟心气之上出于俞也。从之者,顺其脏气之所出,神转而不回者也。逆之者。逆其脏气回还。而有回则不转之咎矣。

《调经论》
[编辑]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成此形。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 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 经隧”焉。

言五脏所藏之血气,以成此形。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然五脏之道,又皆归于经隧。经隧者,五脏之大络,以行血气者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调治之道,亦守其经隧焉。

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脉支节,各生虚实,其 病所居,随而调之。

五脏内合五行,外合皮脉、肉、筋骨,故得与六腑为表里,以应十二经脉。故五者之虚实,止归五脏。若经络支节,各生其虚实,则随其病处而调之。

《示从容论》
[编辑]

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 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矣。子务明之,可 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肾藏精而为水脏。然津液之生原,出于胃腑水谷之精微。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与肾脏雌雄相合,通于脑髓,出于上窍,而为涕唾哭泣。此人之津水所从行,亦如天之精水在泉,而上通于天也。胆主藏津汁,通于廉泉玉英,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胞者,水之所由泄也。悲哀者。谓心悲志悲。故泣出也。此言肾液又上通于心。而出于上窍也。

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三脏之经脉,外络于形身,上贯于心膈,故皆令人体重烦冤。

《阴阳类论》
[编辑]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 骇。

三阳主开,一阴主阖,二气类聚而太阳脉胜,是一阴不能止其开,则内乱五脏,外为惊骇。盖三阴之气缪通五脏,阴不能内守而从阳外出,是以五脏内乱。《经》云:“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

《灵枢经》
[编辑]

《九鍼十二原篇》
[编辑]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 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 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荣, 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 五腧也。”

夫荣卫气血。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然脉内之血气。而渗

灌于脉外,脉外之气血,从络脉而溜注于脉中,内外出入之相通也。“五脏内合五行,故其腧五;六腑外合六气,故其腧六” ,盖六气生于五行,而有二火也。经脉十二,六脏六腑之经脉也。络脉十五,脏腑之十二大络,及肾脉之长强,任脉之尾翳,脾之大包,凡二十七脉之血气,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二十七气之所行,皆在于五腧。” 盖十二经脉之血气,本于五脏五行之所生,而脉外皮肤之气血,出于五脏之大络,溜注于荣输,而与脉内之血气,相合于肘膝间。此论脏腑经脉之血气出入也。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 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 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 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观其应,而知五 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 “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 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 谿,太谿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 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 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津液者,水谷气味之所生,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发泄于腠理,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润泽皮肤”,是津液注于三百六十五节,而渗灌于皮肤肌腠者也。溢于外则皮肉膏肥,馀于外则膏肓丰满。盖膏者脏腑之膏,膜肓者肠胃之募原也。气味所生之津液,从内之膏肓而淖泽于外,是以膏肥之人,其肉淖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外内之相应也。《痈疽篇》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夫谿谷者,皮肤之分肉,是津液外注于皮肤,从孙络化赤,而注于脏腑之原。故《经》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四关者,两肘、两腋、两髀、两腘,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行者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者,谓脏合腑而腑有原,原有关而关应脏,脏腑阴阳相合,外内出入之相通也。故曰:“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肝心脾、肺、肾,内之五脏也,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五脏之气也。故脏腑有病,取之经脉之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此病在三阴三阳之气而取之气也。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 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 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 说也。

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夫风雨寒暑,大惊卒恐,犹刺犹污,病从外入者也;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犹结犹闭,病由内生者也。千般疢难,不出外内二因。是以拔之雪之,仍从外解,解之决之,从内解也。

《本输篇》
[编辑]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 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 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 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此六脏六腑,阴阳相合,藏货物曰府。六腑受盛水谷,传化糟粕,受藏精汁,故名曰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故为传道之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故为受盛之腑。胆主藏精汁,故为中精之腑。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水谷,故为五谷之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故为津液之腑,少阳三焦也。《水热穴论》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脉在肺,皆积水也。是一肾配少阳而主火,一肾上连肺而主水,故肾将两脏也。三焦之脉,出于中胃,入络膀胱,约下焦而主决渎,故为中渎之腑,水道出焉,而下属膀胱。夫三焦者,少阳之气,水中之生阳也。手厥阴包络之相”火,出于右肾,归于心下之包络而为一脏,三焦为之腑。是两肾以膀胱为腑,三焦归于中胃,为包络之腑,故为孤之腑也。夫两肾者,主天一之水,地二之火,分而论之,犹两仪也。故少阳属肾,肾上连肺,而为两脏,合而论之,阴阳相贯,水火互交,并主藏精,而为生气之原,故皆以膀胱为腑,三焦上合包络,而为孤之腑也。

《邪气脏腑病形篇》
[编辑]

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 阴则溜于腑。

五脏之脉,属脏络腑;六腑之脉,属腑络脏,脏腑经脉之相通也。夫血脉为阴,五脏之所主也。故邪入于经,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散于肠胃。阳明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邪归于阳明之肠胃,而无所复传矣。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荣输所入为合,令何道 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 于内,属于腑者也。”

五脏六腑之气,荣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而为合?安所行过而相连?帝总问五脏六腑者,盖欲访明脏之五输,腑之六俞,所出所入之原流,然已论于《本输篇》内,故伯止答六腑之合,皆在于足之原因。再按脉外之卫气,出于足之阳明,上冲于头面,散行于三阳,脉外之气血,从手阳明之五里,布散于肤表,是手足诸阳之气。皆从上而下。复从足指井入于脉中。从足而交于手。故曰“六腑之经脉。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也。”此阳气之出于地中。运行于天表复从下而贯于地脉经水之中。

黄帝曰:“荣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荣输治外经, 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 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 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 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太阳、少阳、阳明者,三阳之气也,运行于脉外,与六腑之经脉相合。脉外之气,与经脉合于荣输之间,是以荣输治外经,治在外之经脉也。脉内之血气,与三阳之气合于肘膝之间,是以合治内腑。盖脉中之血气,六腑之所出也。取诸外经者,取五脏六腑之荣输也。

《本神篇》
[编辑]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荣,荣舍意,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 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 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五脏各有所藏,五志各有所舍。如五志受伤,则有五志之病,如脏气不平,则见脏气之证。故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也。肝者将军之官,故气虚则恐,气实则怒,脾主四肢,故虚则四肢不用。”土灌四脏,是以五脏不安。腹乃脾土之郛郭,故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者,不转输其水也。夫神慈则悲喜为心志,故心气虚则悲盛,实则笑不休。肺主气以司呼吸,故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满,而不得偃息也。肾为生气之原,故虚则手足厥冷。肾者胃之关也,故实则关门不利而为胀矣。此五脏之气,各有太过不及,而不得安和,当审其所见之气而调之也。

《脉度篇》
[编辑]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 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 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 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 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 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 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 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 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 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夫手足之六阳,内通于六腑,六阴内通于六脏,十二经脉之血气,由脏腑之所生,故虚者饮药以补之,是脏腑之气,荣于脉内者也。此论脏腑之气,通于脉外之皮肤七窍,以应天地之纪。阅,历也。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矣。在内者六腑为阳,在外者皮肤为阳。《本经》曰:“‘阳气有馀,荣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此病从内而外也。故邪在腑者,谓邪在于表;阳则阳脉不和,谓左之人迎不和也。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谓右之气口不利也。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谓关阴于内,阳气不得以和之,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谓格阳于外,阴气不得以和之,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此病因于外也。”是五脏六腑,应天地之五运六气,有升降出入之神机如此。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 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

“卫气之行,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入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脉外之血气相将,妇随夫转,是止荣于五脏,而不荣于六腑也。荣于脉中者,如水之流,运于脉外者,如日月之行,随天道之运行无息,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腠理者,皮肤肌肉之文理,五脏募原之肉理也。

《胀论篇》
[编辑]

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 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 其病各有形状。

“胸腹者,脏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胃主受纳水谷,为太仓,而居中焦,在上为咽喉,主传气而送水谷;在下口为小肠,主传送糟粕津汁。胃之五窍,犹闾里之门户。盖水谷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也,其流溢于下焦之津液,从任”脉而出于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窍。故五脏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也。

《五癃津液别篇》
[编辑]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 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 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 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故 欬而泣出矣。”

心为君主之官,乃五脏六腑之主。耳目者,上之空窍,津液之所注也。“将相卫”者,为君主之臣使也。“肾主外”者,肾主藏津液,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心悲气并”者,心悲则脏腑之气,皆上并于心,听令于君主也。气并于心,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乃心之盖也,肺举则液上溢,肺主气而水随气行也。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下则为欬,上则泣出矣。

《五阅五使篇》
[编辑]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 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 也。

《官》之为言司也,所以闻五臭、别五色。受五谷。知五味、听五音。乃五脏之气,外应五窍,而五窍之各有所司也。

《阴阳系日月篇》
[编辑]

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 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心属火而应日,故为阳中之太阳;肺居高而属金,故为阳中之少阴。肝居下而属木,故为阴中之少阳;肾居下而属水,故为阴中之太阴。脾位中央而主坤土,故为阴中之至阴。”“五脏为阴,而阴中有阳也。”

《本脏篇》
[编辑]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 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 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五脏六腑,本于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而成此形,故宜中正坚厚,以参副天地阴阳之正气。

五脏六腑,邪之舍也。“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 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 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 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 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志意”者也。故小则血气收藏而少病,小则神志畏怯,故苦焦心,大忧愁也。五脏皆大者,神志充足,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此皆因形而情志随之也。和于中则著于外,故得人心。善盗者,贪取之小人,语言反复,不可以为平正人也。

《五色篇》
[编辑]

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 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 “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 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以五色命脏。则五脏各有五者之色。至于肩臂膺背膝胫手足之部。俱各有五脏所合之皮脉肉

考证

“筋骨” 视其五色,则知病在内之五脏,在外合之形层。此五脏内合五行,外见五色。若外因风寒暑湿之邪而见于色者,六气之应于色也。

《五味篇》
[编辑]

五谷: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 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 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 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 宜。所谓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 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 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 桃、葱。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以五色合五味,而各有所宜也。五脏内合五行,外合五色,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以养五脏。故五脏病者,随五味所宜也。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 禁苦。

五味五气,有生有克,有补有泻。故五脏有病,禁服胜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 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 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 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夫色者,气之华也;缓急燥湿,脏气之不和也。五脏有五气之苦,故宜五味以调之,用阴而和于阳也。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而又曰: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盖脾为阴中之至阴,而主湿土之气,乃喜燥而恶寒湿者也,故宜食苦以燥之。然灌溉于四脏,土气润湿,而后乃流行,故又宜食咸以润之。是以《玉机真脏论》曰:“脾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太过,病在外,故宜急食苦以燥之。如鸟之喙者,此为不及,病在中,谓如黔喙之属,艮止而”不行,是以食咸以滋其润湿而灌溉也。盖脾为土脏,位居中央,不得中和之气,则有太过不及之分。是以食味之有两宜也。

《百病始生篇》
[编辑]

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 所生病者也。

此外因于天之风雨,地之清湿,内因于五脏之情志,而成上中下三部之积也。

《邪客篇》
[编辑]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 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 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 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 故病挛也。

《九鍼篇》曰: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两肘、两腋、两髀、两腘,乃关节交会之处,心脏之神气,从此而出,如五脏有邪,则气留于此,而不得布散矣。真气之所过,谓五脏之经脉,各从此而经过,邪气住留,则伤经络,谓邪在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伤经络矣。此言机关之室,在于骨节之交,五脏之血气,从此而出于分肉皮肤。不涉于血脉也。故五脏有邪。则气留于此。如外感于邪气。恶血留滞于此。则骨节机关不得屈伸。而病挛也。

《论疾诊尺篇》
[编辑]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 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五脏之血气,行于脉中而变见于寸口。五脏之气血,变见于色而出于目中。盖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也。黄色不可名者,色黄而有黑白青赤之间色也。胸中,膈中也。五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故所见之色若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