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122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二十二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录

 天台山部汇考二

  考

山川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天台山部汇考二

[编辑]

[编辑]

按《天台县志古迹考》:“汉高察读书堂在县北二十里 砩陇之东,今废。”

吴葛元丹灶在桐柏山。《志要》云:“元筑坛修炼于此,丹 成仙去,遗灶尚存。” 晋王右军墨池,在华顶峰。王羲之尝与支遁游天台 山,临池取水作书,今池水犹黑。

黎护将军刘伭宅在县西五十步永坊。《赤城志》云:“伭 因遇雨,有金钱之异,遂舍宅为阐法寺。后寺徙溪南, 伭庙食其地。”

南齐处士顾欢宅在县东北二十里十一都欢溪。今 “普庆寺”即其地,有读书故址。

唐太白书堂在华顶峰。李白尝游天台,读书华顶,为 建“书堂。”今废。

寒拾灶在国清寺前。 孟简歇亭在县北十五里大慈寺西北,当华顶石桥 之冲。简尝廉察浙东,捐俸以建,为游人憩息,今废。 柳刺史泌宅,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元和十二 年,泌于此修筑药室,号“紫霄仙居。”其中多植灵芝翠 茎,修竹奇葩。又有曲池环沼,药院丹炉,今废。

宋贺元枢允中宅,在县东四十五里兴化墺,今废。 曹开府勋宅,在县北城外二十步太坊。又县西二里 有“松隐园。”

黄待制宜宅在县东一里九都东门外,有园,号“南园 奇观。”今废址为农田,俗呼“黄府园。”

徐竹溪书院在县东南六里。溪南下黄,见《天台志要》。 又有竹溪钓台在其侧。

金波亭在县南墨湖上。许仁建,今废。

《探花》裘淳宅在县东门。

“稽古”亭:“裘淳建。”

宋阁学之瑞宅在县西十五里十九都三里。有樵隐 园,今废。

贾制置涉宅,在县北一百二十步。后为社稷坛,坛徙 为民居。申详变价。

林公善利亭在县西北桐柏岭上有石臼,泉注其中, 久旱不竭,清甘可爱。旧柱上有题云:“建炎四年拱卫 大夫、博州防御使前充高丽国信使韩衍记。”

瀑布溅珠亭旧志载天台观碑阴刻文云:“建安游茂 先游福圣观溅珠亭观瀑布”,绍兴四年九月题,又名 喷雪亭,今废。

览众亭在万年寺。宋淳熙中,僧营西建。

玉霄阁,宋陆游有诗,未详所在。《方舆胜览》云:“在天台 寺”,即国清寺也。《一统志》云:“在天台山。”

明志复亭在国清寺之东冈。永乐二年,邑令康彦民 出郊观稼至此,乐其山川之胜,作亭其上,扁曰“志复。” 以见时平岁丰而志前盛之已复也。因自为记,今废。 徐文肃公善述宅,在县东八里八都下白园。

鲁端毅公穆宅在县治西南“太坊。”

范少宰理宅在县治西十字巷,有“天曹大臣坊。” 杨氏养亲园在县东五里。邑人杨守善种椒养亲,宋 潜溪为之记。

伴菊轩在妙山。陈伯杰仕柳州,中梦作诗云:“多年种 得渊明菊,留向窗前伴幽独。”遂致仕归,筑此轩以自 娱。

藏器轩李宗鲁建,方希直记。

知学斋,徐一夔建,王子充“记。”

玉仙亭在县东五里,今废。

广仁亭裘多艺建,冯甦记。

明德楼,张可敬建,周伯温篆额,徐一夔记。

凭远楼韩茂常建,王原彩记。

拙存斋,朱望建,夏原吉记。

《志》学书院在佑圣观东,后废。崇祯三年旧址变价充 兵饷。

喜雨亭知县胡来聘立,杨守勤“记。”

“流芳”亭为知县王孙熙立。

见霞亭在赭溪,夏𬭤建,自为《记》。

朝宗楼:知县胡来聘建,今废。

三皇堂在县北后郭,今废。

涵玉亭杨三省建,在《利济门外杨园》,今废。

张氏茅园有“书种堂”,在涣文门三里张氏“度予亭”在县西巷内。

《寺观考》:国清寺在县北十里十一都,旧名天台,隋开 皇十八年僧智𫖮建。先是𫖮修禅于此,梦定光佛告 曰:“寺若成,国即清。”大业中,改名国清。五峰耸峙,双涧 环流,为四绝之一。唐会昌中废于兵火,大中五年重 建。柳公权书“大中国清之寺”六字。宋景德二年改景 德国清寺。后被兵燹,三朝御书数百卷俱焚,独𫖮所 题《莲经》与西域《贝多叶经》一卷及隋栴檀佛像、佛牙 仅存。建炎二年重修之。有三贤堂,谓丰干、寒山、拾得 也。又有兜率台、锡杖泉、香积厨、诃罗大神寺,前有新 罗园,东南有祥云峰、拾得岩、清音亭,其最高处有更 好亭。后岩瀑布循涧而下,尤为奇胜。元至正辛巳,邑 人胡荣甫建山门,僧勖宗冕建雨华亭,筑“万工池。”明 洪武甲子,大风雨,佛殿、钟楼、御书阁尽毁。后寺僧稍 继补葺,然非昔比矣。雨峰亭隆庆庚午重建,今废。大 雄殿万历乙未,郡节推刘启元,劝旧檀越许均庄、孙 汶棐等,捐赀助建。

大慈寺在县北二十九里十一都,旧名修禅,或名禅 林。南齐中兴二年僧智𫖮建,盖即定光佛所示银地 也。门之巽隅号佛垄,𫖮第二宴坐处。隋创国清,乃更 寺为道场。唐会昌中废,咸通八年重建。宋大中祥符 元年改今额,其法堂曰“净名”,以𫖮尝讲是经故也。又 有𫖮所供《普贤》及手书《陀那尼经》。隋所赐宝冠。有漱 “玉亭”,又有虞世南所书《华严经》,绍兴中为秦桧取去。 明洪武十七年八月,殿宇为风雨所坏,僧德兴重建, 临海梅畋为之记。张性中《游佛垄记》有高丽铜铃杵, 永乐初尚存。

天封寺在县北五十里十一都,陈大建七年,僧智𫖮 建。初,𫖮入山,见一老父,告云:“师卜庵,遇磐石可止。”其 后果如所告,遂结庐焉。因自号灵墟,盖第五思修地。 其注《涅槃经》处,号智者岭。中有卓锡泉,北望一峰摩 云,即华顶也。隋开皇五年,赐号灵墟道场。汉乾祐中, 改智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寿昌寺。治平三年改 今额。旧有“瑞云阁”,今废。

石桥寺在县北五十里十五都。旧传五百应真之境, 又有方广寺隐其中。宋建中靖国元年建,后毁于火。 绍兴四年复新之。中有应真阁、妙音亭、先照亭俱废, 惟昙花亭独存。

万年报恩寺在县西北六十里十五都天台山下。唐 太和七年僧普岸建。《图经》云:“隋大业二年建”,初晋兴 宁间僧昙猷憩此,四顾八峰回抱,双涧合流。八峰谓 明月娑罗,香炉大舍,铜鱼藏像,烟霞应泽,以为真福 田也,遂经始焉。会昌中废。大中六年号镇国平田。梁 龙德中改福田。宋雍熙二年改寿昌。建中靖国初毁, 崇宁三年重建,号天宁万年。绍兴九年,改报恩广孝。 后改广孝为光孝,今复为万年。先是,宋太平、天禧中, 累赐朱衣、宝盖,及御袍、曳履诸珍玩甚众,故有亲到 堂。以仁宗赐衣时有“如朕亲到”之语,故名。有妙莲阁、 览众亭。淳熙十四年,日本国僧荣西建山门西庑仍 开大池香积有釜,极深广,世传阇提首那首者所铸。 东南十里有岭曰“罗汉”,巨杉偃蹇絜之,大百围,凡供 五百大士,于是邀请。寺后过溪,有西天大师庵,生身 尚存。明万历十五年,李太后赐藏经,知县毛鹤腾建 经阁。

善兴寺在县东北六十里十一都,旧名华顶圆觉道 场。晋天福元年僧德韶建。盖僧智𫖮尝宴坐于此,故 上有降魔塔、伏虎坛、鬼叠石、太白书堂、甘泉先生居, 岁久芜翳。旧传又有葛元茶圃、王羲之墨池,然无所 据。宋治平三年改今额,明洪武四年毁,僧宗济建。 宝华寺在县东六十里天台山麓。旧名“太平”,唐乾符 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禅林寺在县西南一十五里天台山麓,旧号龙山集 云院。隋僧智𫖮建。唐天宝六年,改龙山为“始丰。”宋干 德二年,号龙山崇修院。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后废。 明崇祯间复建。

东安隐寺在县东六十里天台山麓,旧名“隐嶴。”汉干 祐三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普庆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天台山麓,旧名“保兴福庆 院。”晋天福四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慧明寺在县东北六十里五都华顶峰上。旧名“慧日”, 俗又呼东峰。梁乾化元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后 废。今之“慧明”,不知其所始,岂华顶废后更徙于此耶? 大智寺,在县东五十里四都天台山下。宋开宝七年 建。太平兴国初赐号“大明”,治平三年改今额。

护国寺在县西北三十里十四都天台山麓。旧名般 若,周显德四年建,盖僧德韶第九道场。宋大中祥符 元年改今额。后钱太师忱家乞为香灯院,加广恩。 白岩寺在县西北三十里十四都天台山内。宋末僧 普耀初憩此地,有神江白郎告曰:“此吾居也,以师德 业尊广,愿推此室相奉。”遂呼白岩。隋大业中,僧纯陀 徙平地五十步。唐贞观十年赐号白岩寺,会昌中废咸通二年重建加咸通。宋大中祥符六年改赐“妙智 寺”,今复为白岩。旧有列秀亭及王羲之墨池。

大同寺在县东北九十里十一都,天台山下。旧在嶴 西,名“菩提大同。”周显德五年建,后徙今地。宋治平三 年改大明院,今复为大同寺。

太平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十一都天台山内白云 峰侧,旧名“云峰”,梁乾化元年建。前对香炉峰,又有晏 坐峰、石鼓、石床、看经台,皆𫖮经行处也。旧有雷峰堂, 宋太平兴国五年改今额,明洪武初年废,今重新之。 无相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二十三都天台山南。旧 在瑞岩北,名“戏龙”,唐咸通二年建。时有僧师简以杖 叩卧龙起雨,故名。《远近胜概》凡十:瀑布潭、石门径、咸 水涧、瑞龙、天柱、香炉、紫凝、应泽五峰,宝陀、罗汉二岩。 宋祥符元年改今额,治平中徙今处。

寒岩寺在县西七十里三十六都寒石山。旧名“崇福”, 梁开平元年建,盖寒山子栖遁处。周显德中改圣寿, 昭仪孙氏重新之。由明岩北五里而上,四山耸秀,水 流乱山间,锵如珮环。院宇周阿,并置岩下。窗扇轩户, 开阖于烟云紫翠中。故南山之标胜者,推寒、明二岩。 宋大中祥符二年,改福善院,今为寒岩寺。

明岩寺在县西南七十里三十三都,天台山下。旧名 云光院,号暗岩。周显德四年,吴越昭仪孙氏舍赀,俾 天台镇将陈希靖建。即僧全宰栖禅处,更名“明岩。”介 居岩谷间,道狭不容轨,入门,两石夹峙,号“石门。”前对 幽石,横厂飞阁,岩窦嵌空,堂宇半居岩下,大概如寒 石山。宋开宝七年,升为寺。祥符元年改大梵寺。明初 归并,今复为明岩寺。寺有十景:云栖洞、摄石、八守岩、 初来庵、瀑布、水索、幽石、重岩、洞门、响岩。旧传寒山拾 得隐身之地,今岩中有人迹髣髴,俗称闾丘太守云。 净慧寺,在县西九十里天台山下。旧名“宝慈”,唐乾化 元年僧景瑫建,盖天台十八刹之一也。旧为隋高僧 飞锡处,及是瑫卓庵,已而造寺,燃柏香密祷,以烟至 处为址焉。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旧传葛元尝植 芦数本,故今寺前有芦峰。

澄深寺在县北一百三十里十一都天台山内。旧名 “澄明”,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真觉寺在县北二十三里十一都天台山内。隋开皇 十七年建,僧智𫖮葬焉。龛前置双石塔,号定慧真身 塔。院有绘像与所赐方袍,今无。宋祥符元年改今额。 高明寺,在县东北二十里十一都天台山内。按《旧经》 本名高明,唐天佑七年建。今考所藏钱氏遗墨,乃清 泰三年号智者幽溪道场。今殿前有石经幢,刻云“天 福二年舍入幽溪禅院”,可验也。宋大中祥符元年改 净明,不知何时复今额。相传谓𫖮居佛垄,讲净名经, 忽经为风飘,翩翩不下,乃杖锡披荆,寻经所诣。行五 里,风息而经坠。此𫖮遂即其地营刹。万历间,僧传灯 作幽溪讲堂,著《天台山方外志》若干卷。徒孙寒月重 修楞严坛钟鼓等处,台山称首刹焉。

通圆定慧寺在县北三十五里十一都天台山内。周 显德四年建,盖德韶国师第一道场也。宋大中祥符 元年,改净名院。明天启壬戌,释圆悟重兴。仍旧额。今 重修。

慈圣寺在县西北八十里十五都天台山内。旧名“圣 迹。”宋治平三年改今额,后废。今重建。

九明寺在县东北三十里十都天台山内。汉干佑二 年建,盖僧智𫖮宴坐九持道场。宋治平三年改仁寿 院,今复为“九明寺。”

大觉寺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六都天台山南。宋乾德 三年建,初号“华严道场”,治平三年改今额。政和甲午, 有谢道人者,精于阴阳,尝欲以寺之支垄就乡豪易 田,数顷不售,遂谓寺僧为藏基,香积不绝,灵应如响, 缁流仰给,异哉!明初废而复兴。弘治中有谋为葬地 者,倩人焚之,遂废。今复兴。

资福寺在县东四十五里一都,天台山东麓。旧名“清 化”,赤乌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兴化。”隆兴初参政贺 允中乞为香灯院,改今额。明初废重兴。

长寿寺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十一都天台山麓。唐清 泰元年建,宋祥符元年改普光院,永乐初废复兴。 阐法寺在天台山南,晋黎护将军刘元舍宅建,名建 平。旧传元因遇雨感金钱之异建寺。原在县南五十 步,后有鸽子和尚徙今地,号鸽子道场。寺侧有灵龟 峰,又有缀石,坡陀罗迤逦,草木蒙茂,左右溪流萦带, 民居皆桃花,熙春弥望,如绮错焉。宋祥符元年改今 额。绍定四年,县令潘晋孙篆额。洪武初废,后许源平 捐赀助建。

宁国寺在天台山西南麓,县西二十九都。梁普通三 年僧智达斩荆结庐,每诵经则群鹤翔空,紫云覆顶, 故山名“紫凝。”后建寺名“栖禅。”唐会昌中废,大中五年 重建。宋祥符元年改今额。天圣四年僧居昱新之,名 法华寺。明初废。今重新。

慈云寺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天台山麓。旧名“安国云居院。”晋天福元年建,盖僧德韶第二道场。大 中祥符元年改今额。隆兴初并入护国。有双松亭,今 圮。明季寺废,今新之。

广严寺在县西四十里二十九都,天台山下。旧名“长 垄”,唐光启三年,檀越徐八长史凌舍建。凌生平乐善 好施,与僧道荣交善。一日,僧恳凌袈裟地,凌遂将石 冢嶴屋基,建立宝殿法堂,置佛安僧,以为植福之地。 所舍产业,悉载《徐氏家谱》。每年祭品,住持备办,俟徐 氏子孙拜扫,至今不朽。宋治平三年,改今额。旧传寺 铸一钟,屡不就,有老妪施一钱,投于冶中,钟成而钱 宛在,号“贫婆钟。”

天宫寺在县西三十里十二都天台山下,旧名栴檀 瑞像院。吴越时僧德韶建,号“第十一道场。”宋祥符元 年改今额。明废,今重兴。

东广福院在县东二十五里七都天台山下。旧名灵 水庵,唐刺史奚承芳香灯庵。宋宝元二年建。治平三 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一年改今额。明废,今复兴 水陆寺在县西三十里二十三都天台山下。太平兴 国四年建,熙宁三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一年,避高庙 尊号,改西广福寺。今复为水陆寺。

翠屏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天台山下。唐乾符二年 建。先是吴赤乌中,有周禅师居此,以山如屏峙,名“翠 屏庵。”宋治平三年改净安院,今为翠屏寺。

开岩寺在县西南四十里天台山下。梁普通三年建。 初有异僧擘开此岩,六瑞缤纷如雪,遂赐额曰“天花 尊者开岩院。”唐会昌中罢。周显德六年西土长臂尊 者全泰重建,改泗洲禅院。宋祥符元年改镇国院。明 洪武中废。今重兴复为开岩。

文殊寺在县西五十里天台山下。晋天福二年建。宋 治平三年改“禅智”,明初废。今复为“文殊”,今废。

永福寺在县西六十里天台山下。唐咸通四年建,旧 名“灵瑞。”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明洪武初废,后重 新之。

崇善寺在县北五里赤城山下。晋太元元年建。先是, 兴宁中,僧昙猷依岩造寺,号“中岩。”后以多赤蚁,徙平 地。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崇善。政和八年,改玉京观。未 几仍旧,放生池在焉。明永乐中,僧一元重建。佛殿、山 门、廊庑近为大风雨所坏,僧徒逃散,田地悉为豪右 所占,则无复重兴之望也。

普光寺在县西北三十里天台山内,盖僧德韶第十 三道场,旧名“大觉普光塔院。”宋祥符元年改“慧觉”,后 复为普光,后废。今复兴。

西安隐寺在县东北四十里天台山东麓。旧名“臻福。” 宋建隆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前有双溪五 峰,颇为幽胜。今废。

清心寺在县东十里十一都天台山麓,有山名“招隐”, 下有石泓如釜。昔智𫖮放螺溪中,旧号螺溪院。今有 螺如巨蛎,或出没焉。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崇报寺,在县东北二百五十步天台山,旧号接待院。 绍兴五年,内侍陈良弼乞为荐福之地,赐“显宁崇报 院。”后废,遂不复兴焉。

传教寺在县东北一十里十一都天台山。宋乾德元 年建。五代时,僧希寂于此演天台教,故名。大中祥符 元年改“东定慧院。”邑西有普贤院,亦号定慧,呼为“西 定慧”,今废。

宝相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十三都天台山麓,旧名 “宝国华严院。”吴越钱王时,僧德韶建。宋大中祥符元 年赐额,今废。

鹫峰寺在县西五十里天台山下。旧名“峆岭庵。”唐大 中三年僧怀玉建。宋咸平三年改额,今废。

证教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麓,旧名“无量寿 塔院。”宋建隆元年建,盖僧德韶第十道场,后于此示 寂。祥符元年改额,今废。

瀑布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十二都,瀑布之侧。宋元嘉 二年,僧法顺建,久废。

隐岳寺在县东五里六都,天台山内凤凰山之西。梁 大同元年西域梵僧建。隋大业元年废,唐贞观元年 重修,建今废。

白马寺在县西十里天台山麓,陈时建,唐会昌罢。 飞霞寺在赤城山腹。梁岳阳王建立,其后僧定光居 之。梁亡,寺废。

佛窟寺在天台山之三并西峰上,不知建自何时。唐 会昌中废,后为昭庆院。元复为佛窟寺,今又废。 宝相寺,在县西南二十五都天台山南。旧名“弥陀塔 院”,盖僧德韶第七道场。周显德中建,宋大中祥符元 年赐额,后废,今复兴。

西竺院在县西北五十里十一都,天台山麓,旧名“国 泰”,唐大中十年建,盖僧智𫖮著止观之地。前有溪流, 亦号“幽溪道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今废。

赤岩寺在天台山南。旧名“宝寿观音院。”周广顺初建。 宋治平三年改明圣院,后为赤岩寺,今废金绳院在县西二十八都天台山麓,实栖禅支院。宋 庆历中赐额,今废。

秀岩寺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一十四都天台山中。旧 名“西云”,晋天福八年建,盖僧德韶第三道场。宋祥符 元年改额,今废。

永宁院在县东北十五里十一都,天台山下。旧名“普 宁。”周显德四年吴越王建。今废。

西定慧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天台山下。汉 干佑元年建,盖僧德韶第四道场。宋祥符元年改额, 今废。

净居院在县西北十三里三十三都天台山下。旧名 “华严庵。”宋咸平三年改额,今废。

金文藏院在县西北六十里十五都天台山下。盖万 年支院。汉干佑三年建,宋咸平二年赐今额。太宗尝 赐《大藏经》五千二百卷,护饰甚伟。建中靖国初毁。 景福院在县西二十五里十四都天台山下。周显德 七年建,俗呼“茶院”,盖僧德韶施茗处。宋开皇三年赐 号“崇福”,大中祥符元年改额,今废。

普慈院旧在莲花峰顶,名“大慈院。”开宝七年建。治平 三年改额。熙宁三年徙县西北二百步,今废基为豪 右所占。

景福禅院在县西三十里天台山中。万历五年,九都 裘子静舍建。

金地庵在县北二十五里十一都天台山中。晋开运 三年建,以梁大同初僧定光卓庵居之。巽峰有枯石 数片,屹然林莽间,谓之“招手石。”《古语》云:“定光金地遥 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其庵久废,今所遗者惟茅茨 而已。

头陀庵在县西九十里二十五都,天台山西。隋开皇 十八年建。初,国清有《圣者头陀》,诣雷马山伐木建殿, 相距绝远。圣者一夕致雨,瀑涨,木蔽流而下。后人为 卓庵焉。今废。

宝福庵在县西三十五里十六都天台山麓,今废。 石桥道场在县北七十里十五都天台山内。宋开宝 元年建,今废。

莲社在崇报寺西。宋嘉泰元年,旱不雨,县令丁大荣 率缁徒诵《莲经》于公宇。继时雨作,因度地建堂,名“莲 社。”仍榜门之外曰“为民祈福之所”,凡水旱祈祷于此。 后废基,为豪右所占。

观音堂在县东一里九都天台山。旧有观音堂,在山 川坛之右,仁寿坊侧。

“临清堂”在天台山南。

正觉禅院,在县西利济门外天台山下。僧普闻系孝 廉夏增之后,自幼祝发,矢志清修。因旧址扩为精舍, 延名僧讲《楞严经》,听者千馀人。附郭斋舍之清幽者, 必推此为首云。

信行庵在西门外天台山麓。明季有僧寂信、寂行结 茅华顶山数十馀年,戒律精严。因台山无接众处,遂 跣足叩首通衢,募建此庵。日饭僧数百馀人,后相继 坐化,人谓“寒拾再来”也。

长生庵在县北五里天台山内,与国清寺相近。明崇 祯间建。

奇龙庵在县东十里天台山麓。

崇善庵在县东二十五里天台山下。旧有灵溪馆,邑 人奚蒙建。

延寿禅院在县北六十里华顶之上。其山高耸,去天 尺五,因名天柱峰。文穆王时,延寿禅师卓庵居之,有 习定基及碑塔在焉。宋太平兴国元年赐额“寿宁院。” 明洪武三年改今额。后毁于火,今复兴。

佑圣观在县东一百步妙山上。即元帝庙。旧系城隍 庙基。宋南渡后,曹开府勋建观,而境民崇奉,香火不 废。韩择木《断碑》在焉。

元明宫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天台山内。徐灵府《小录》 云:“由桐柏北上,一峰可五里许。”唐长庆元年,灵府定 室于此。宝历元年,赐号方瀛。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额。 今废。

洞天宫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玉霄峰。唐咸通间,道士 叶藏质创道斋,号石门山。居十三年,奏为玉霄宫。周 广顺元年,朱霄外建三清殿。徐灵府《小录》云:道士陈 寡言尝隐于此,号华琳。有经钟二楼,《经》皆咸通十一 年书。后题云:“上清三洞弟子叶藏质为姚刘四娘造, 永镇玉霄藏中。”宋祥符元年改今额。有禹钟,高二尺, 状如铎,上有隐文。又一大钟,汉干佑二年铸,今废。 仁靖、纯素二宫,俱在天台山内桐柏观左右。元至正 间,桐柏道士王足庵遇世祖宣授仁靖纯素真人,遂 于其右旧白云观基建纯素宫,又于其左崦曹开府 冲啬庵基建仁靖,今废。

迎真宫在县东十步天台山内,宫今废。

福圣观在县西北十五里天台山内瀑布岩下。吴赤 乌二年为葛元建,初号“天台”,额乃元飞白书,王右军

评其书如乌鹊,势𬸣巑屼。东北连丹霞洞,有仙人拍
考证
掌。岩西北枕翠屏,上有三井,号三绝之一,泄为瀑布,

蔽崖而下,状似垂蜺数百丈。有溅珠亭,观前对灵溪, 观中引瀑布,萦绕廊院,灌注池塘。宋元嘉尝于此刱 瀑布。寺东一百五十步,有柳泌使君宅,号紫霄山居, 今皆芜没。惟《玉清行》刻流水岩,明洪武间大水泻出, 而字多不辨矣。又有隐真中峰,盖梁徐则所居之处。 唐咸通中,刺史姚鹄因建老君殿,得玉简上之,刻曰: “海水竭,台山阙,皇家宝祚无休歇。”诏付史馆。宋大中 祥符四年改今额。天圣五年,遣内侍投金龙。有布衣 孟合附诗以进,重新之。绍兴十一年,置九天仆射祠。 按《众真记》:夷齐死为九天仆射,治天台山之说。三十 年,杨侍郎偰妻赵,以老君殿建三清殿。陈古灵襄皇 祐间来游瀑布,命名习养,有记。嘉泰二年,邑令丁大 荣立碑,刻“习养之瀑”四字于石崖上。明初并入桐柏 观。

白云昌寿观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内桐柏观 西。唐大中六年建,旧名“白云庵。”宋乾道四年,内侍邝 守宁弃官入道,乞改庵为“观”,遂赐今额。邝后于观侧 自刱“白云庵。”今俱废。

玉京观在赤城玉京洞天之右。宋政和八年赐额建 观,未几中亡。嘉熙改元,朝廷设醮祈祷,天使诣投龙 简,籍地行礼,殊亏昭事。时冲静大师高惟几辟田度 址,兴建观宇。观妙演道大师范善迁同盟助就。郡守 张号奏拨公田以助堂厨。御前宣赐沉香斗、真钟磬 及御书观额。拱辰殿扁:安镇观门。正殿崇奉徽宗本 命圣君,名“清平万寿殿。”县令姚德辉叙其事,今废。 净元观在县东三十里五都天台山麓,今废。

圣寿院在天台山内,桐柏观西。旧名“延寿。”周广顺元 年,朱霄外建。宋治平三年改额,今废。

妙乐院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天台山内,即王 乔仙坛,吴赤乌二年建。殿前有石泉,名醴泉。泉南有 上贞亭,去坛东二十步有八角井,坛东有太子庵,西 有朝斗坛,南去百步有吹箫台,北去三十步有瀛峰 室。唐僧灵一有云:“王乔观,傅道士所居。”今无此观。味 其景意,疑即妙乐也。旧有铜钟自桐柏移来,上刻唐 “景龙二年所铸”,今已久废。

法轮院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内。吴赤乌元年 葛元卓庵于此,感三真人降,授以《贞一劝诫法轮妙 经》,遂建台曰“降真。”汉乾祐中,钱氏复新之,仍造檀香 像一百躯。宋祥符元年改今额。元至顺间重修,有翰 林学士虞集记。今废。

法莲院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十二都天台山下。唐咸 通六年道士叶藏质建。以层峦叠出,状似莲花,故号 “莲峰道院。”宋治平三年改额,今废。

昭庆院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下。旧名佛窟,唐 大中六年建,盖僧遗则卓庵之地。唐会昌中废,后道 士刘处静刱圣祖殿,越州刺史李褒奏闻,赐号“道元”, 张仁颖为《记》。院中有七星阁,唐咸通中建。

赤城全真道院在县东二百二十馀步天台山下。今 废。

鹤峰全真道院在县东十五里十都天台山麓。元大 德九年,徐光孚建,今废。

桃源道院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二十都天台山下。至 元间,道士陈贯道建,今废。

熙宁道院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天台山内。宋咸淳七 年,道士徐自明建,今废。

松隐道院在县西二里二十都天台山内。即曹忠靖 公勋“松隐园”,今废。

延真庵在县西七里十二都天台山内。今废。

卧龙庵在县西北三十里十二都琼台之侧。至元间, 道士周正中建,今废。

赤城塔在县北七里赤城山巅。七级,高二十丈。梁岳 阳王妃建。

国清塔在县北十里国清寺前。九级,高五十馀丈。隋 开皇间,智𫖮建。

“双塔”,在县北四里天台山前。各五级,俱高七丈。僧德 韶建。

“白岩塔”,在县西北三十里天台山内白岩寺后山上。 七级,高十五丈。普耀禅师建。

宝华塔在县东三十里天台山内宝华寺前。七级,高 二十丈,唐乾符间建。

万年寺塔,在县北五十里天台山上,释白询建。 “降魔塔”,在华顶峰。相传僧智𫖮降魔之处,后人为之 建塔。

寒山塔在天台山内寒山寺石洞侧。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