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179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七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七十九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八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七十九卷目录

 乌石山部汇考

  图

  考

 乌石山部艺文一

  三山游乌石记      明杨应诏

 乌石山部艺文二

  中秋乌石山       明傅汝舟

  南峰庵庵径有古榕树悬枝对峙宛若门阙

                前人

  暮春雨集四山堂晚晴登乌石往柬一山古逸

  二子           傅汝楫

 乌石山部外编

 鼓山部汇考

  图

  考

 鼓山部艺文一

  鼓山铭          宋陈烈

  鼓山请雨记        徐鹿卿

  游鼓山记         元吴海

  重游鼓山记         前人

 鼓山部艺文二

  登鼓山         宋赵汝愚

  鼓山            蔡襄

  鼓山灵源洞         李纲

  前题            朱熹

  前题           真德秀

  登鼓山         元黄镇成

  前题            王翰

  前题           明郑阎

 鼓山部纪事

 鼓山部外编

 高盖山部汇考

  图

  考

 高盖山部艺文一

  高盖山记        宋张世南

 高盖山部艺文二

  高盖山二首        宋施常

  龙都峰下石室        陈旸

 高盖山部杂录

山川典第一百七十九卷

乌石山部汇考[编辑]

福建之乌石山

乌石山在今福州府城西南隅,一名“闽山。”山有三十 三奇,后益为五十五,其中若薛老峰、鸦浴池、蟠桃坞、 金蟒穴之类,皆自然天成。

按《方舆胜览》,福建路福州乌石山,在州西南一里,形 如龟,亦曰闽山,其东则九仙山,其北则粤王山。此三 山皆在城里。欧阳光祖《皇华馆记》:“仙人释子之宫,缥 缈于三山烟翠间。”

按《闽书方域志》:乌石山在福州府城西南隅,与闽县 九仙山东西对峙。唐天宝八载,敕改曰闽山。《宋志僧 神解记》“有三十三奇,后益为五十五,曰石龟山,石如 龟,耆旧恐其灵而轻举,窍龟胁焉。”曰射乌山,一云九 日山,相传九日登高,引弓落乌。曰鸦浴池,亦如九仙 山云。曰四圣院,院奉梁武帝志公和尚、娄约法师及 傅大士。曰华严岩,唐嗣圣中,有僧于此持诵《华严经》。 一夕雷雨大震,劈石成室。岩顶刻李阳冰篆《般若台 记》,是篆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县城隍记》《丽水忘归台 铭》,当世宝为四绝。曰盘陀塔,山顶有古砖,塔门忽裂, 现一真身。郡人陈公云:“为儿时见石桥上有盘陀和 尚真身塔记”,末云“大足元年建。”曰南涧寺,在神光寺 东。梁时居士苏清舍宅为之。唐乾宁二年,闽王创天 王殿,三年号南涧护国天王。合庵十二为寺,以居涧 旁,故名南涧。上方有石佛像,唐天宝中雷震而出。欧 阳詹《记》云:“万物阗阗,各繇袭沿。无袭无沿,而忽以然。 苟非妖怪,实为珍庆。”斯石像者,其珍庆欤始?孕灵韫 质,兆朕未见,则峨峨巨石,岩峭山立,镇郡城之前阜, 压莲宫之上界。海若鞭而莫动,天时泐而终固。皇唐 天宝八年五月清昼,忽腾云旁涌,骤雨来集,惊飚环 骇,軯訇杳冥。雄雄者雷,𬴃然中震,迸火喷野,大声殷 空,岑岭躨跜,潭洞簸荡。须臾风雨散,云雷收,顶劈轮 囷,斩然中辟。南委地以秭落,北干霄而碣树,不上不 下,不“东不西,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具,八十 种好,备列侍环卫,品觉有序。庄严供养,文物咸秩,端然慈面,俨矣仪形,似倚雪山而授法,如开月殿以趺 坐。”异矣哉!不曰博闻乎?未聆于既往;不曰多智乎?罔 测其所来。曰神光寺,唐为金光明院,后唐监军孟彪 南庄也。请于朝,舍为寺。宣宗夜梦神人,发光殿庭,览 奏异之,赐名金光明院,后改为大云。有絓月兰若、紫 云禅窟、悫头石诸胜,曰仁王寺。晋天福三年,闽连重 遇造有雨花阁、横山楼,曰五百罗汉寺。贞明五年,王 审知梦梵僧数百奕奕有光。光所至处,有双桧并池 而秀。一僧擎跪前曰:“王能饭吾于此乎?”及旦访得,如 梦中寺而堂之,命池曰浴圣,桧、曰息圣,曰头陀岩,安 文头陀游南涧寺,莽蔓中得一窦,仄足入宴坐其间, 仅可容身。《磨崖》云:“客至不点茶,相看淡如水,白云深 谷中,稳坐浮生理。”普眼庵,亦安文头陀宴作之所。曰 望潮峰,在神光寺后。曰左神策钟。咸通五年与神光 寺额并赐,曰五台山。王审知始创文殊台,并东中、南 北四台,曰王氏像设。王审知建院宇,广设像铸。五代 于竞作《审知德政碑》,所谓“虹梁雕栱,重新忉利之宫; 钿轴牙签,更演毗尼之藏。”此其证也。曰铜像,王氏用 铜六万斤、黄金三百两,铸弥勒像,方三丈六尺。曰百 道阶,王氏所砌阶也。曰金刚迹,峰顶石上有巨迹。曰 般若台,昔有沙门持诵《般若经》于此,今为金粟庵。曰 迦毗罗神,曰涅槃佛、卧佛也,曰石观音。僧广惠于惠 胜堂后得异石,琢之曰大悲院。有僧尝止庐岳三十 年,诵《大悲神咒》,空中言曰:“功已成矣,可去救人。”后归 乡创此,曰僧行道处。相传有僧创塼室西峰,白日宴 坐,清宵经行,一日坐逝。其夕闻爆裂声,诘旦,见一石 塞行道处,曰坐禅石。东峰磐石上有石如笋,微触即 动,又号降睡石,曰霸石,意者以王霸得名。曰天台桥。 东峰岩侧有巨石梁,如天台石梁矣。曰宿猿洞,昔有 隐者畜猿洞中,因以名之。景福三年,《垣在城外,湛郎 中俞弃官》隐此。有《二十五咏。罗源林迥留题》:“几年形 胜晦南州,一旦声名蔼湛侯。夜色并来三岛月,水光 分破五湖秋。荔枝影里安吟榻,红藕香中系钓舟。金 印解还天子后,诏书重起不回头。”曰“金蟒穴”,在宿猿 洞东大石。后唐天成间,巨蟒长可六七丈,鳞甲如黄 金,王氏填而建佛殿焉,今葫芦城是也。曰“谢公浴堂”, 凿井引泉为之。曰“观稼亭。”唐阎济美守郡时,陛辞之 日,德宗喻以农事,且言南方山水之富。到官,首创是 亭,以茂帝宠,曰初阳顶。济美守郡之暇,酷爱此峰,谓 从事曰:“每旦群山犹暝,独此太阳先升。”因题石上曰 落景坪,在初阳。西。曰放鹤亭。唐观察使崔千即寺东 峰创亭,曰四向。亭下畜鹤,一日冲去,遂名放鹤。熙宁 中,守程师孟改曰冲天。曰薛老峰。山顶突起“向阳峰” 三字。周朴诗:“薛老峰头三个字,须知此与石齐生。直 教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薛老,薛逢也。咸通 中为候官令,与僧灵观游,创亭其侧,人书其峰曰“薛 老”云。按逢字陶臣,蒲州人,会昌进士。有《元日田家》诗: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帘晚尽开。蛮榼出门儿妇 去,乌飞迎路女郎来。”想闽中诗也。但《唐书》本传未见 逢令候官尔。灵观住山,扃户罕接,惟一信士,每至食 时,送供方开。伪闽癸卯岁,一夕风雨,闻山上如数千 人喧噪,旦则三字倒立,其年闽亡云。曰幽幽亭,宋候 官令沈邈作台释迦院东北隅曰“峻青”,后重来为守 寺僧并台作亭馆阁,较勘蔡襄名之曰“幽幽”,曰“道山 亭。”守程师孟作请,南丰曾巩为记,而林希书之。巩《记 略》曰:“福州治候官,于闽为土中,地最平广,四出之山 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 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门庭。麓多桀木,而 匠多良能。人以屋室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 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 北曰粤王。三山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 十百,其瓌诡殊绝之状,已尽人力。光禄卿直昭文馆 程公为是州,得山嵚崟之际,为亭其处。其山川之胜, 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尽于四瞩。程公谓:“在 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为道家蓬莱、方丈、瀛洲 之山,故名曰道山之亭,曰长乐台。”宋曹颖叔诗:“蓝挼 水谷与秋辉,疑作危棱磴翠微。向晚山僧苦留我,层 层寒牖乱云归。”曰:不危亭,在山绝顶,曰蟠桃坞。《旧志》 曰:“疑盘陀之误。”曰:跨鳌亭、木雁亭也。孙觉有诗曰:“击 壤亭曰邻霄,一曰凌霄,建时称平材瓦土垩,若魏之 凌云台然。诫曰:‘毋修也,修且坏。后人修之,良久坏矣’。” 蔡襄诗:“子夜看先日,阴崖得后春。三韩空琐碎,万落 自埃尘。”注云:“福人云:高峰晴海可见”新罗岛、曰天章 台、曰清冷台、曰鳞次台、曰笺香台、曰白塔、曰宿云庵、 曰惠安明应王庙。王姓陈,汉太丘二十二世孙也。旧 隐是山,没而显灵。唐元和后始立庙。《庙碑》云:“心游坟 典,性爱山水。身息宿猿之洞,门临落景之坪。”王审知 表其事,累封显应王。宋熙宁八年,改封惠安明应王, 曰“刚显祠。”宋绍兴中建,以祀周朴。朴字大朴,吴人。其 初隐于安溪县南山下,后徙此山,假寺丈室,绝去荤 酒,块然静居。诸僧晨粥卯食,朴亦携巾盂厕其下,毕饭而退。郡中豪富设供,率施僧钱,朴即巡行拱手,各 丐一钱。有以三数钱与者,朴止受其一。既得千钱,以 备茶药费,将尽复然,僧徒亦未尝厌也。寺僧灵观、薛 令逢皆与友善。双峰寺法主李中丞瓒、大沩寺僧懒 安,亦为禅悦之交。朴吟诗写景,搜奇抉思,苟得一联 一句,则忻然自快。尝野逢负薪者,忽持之,且厉声曰: “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掣臂弃薪走,遇游徼卒,以为偷 儿也,执讯之,朴徐往告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其句 云:“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有一士跨驴 遇朴,以其僻于诗句,故敧帽掩头吟朴诗云:“禹力不 到处,河声流向东。”朴闻,遽随其后,士但促驴去,行数 里及之,告曰:“仆诗流向西,何得言东也?”闽中传为笑 柄。黄巢至福州,求得朴,问曰:“能从我乎?”朴曰:“我尚不 仕天子,安能从贼?”巢怒杀之,涌白乳尺五寸,后人立 祠焉,并祀观与逢,曰“三贤。”而双峰寺亦有三贤堂,则 法主李中丞瓒、寺僧懒安及朴也。宋绍兴初,张浚谪 福州,将游双峰,夜梦一僧与一金紫人及白袍士来 谒。翼日登山堂,见三公如梦中,异之。后为帅,游乌石, 至朴祠,叹朴死节三百年未有庙额,乃以奏请,诏赐 号“刚显。”郡人郑昂记而序之曰:“东汉之衰,陈蕃、李固、 孔融之徒,相与标榜,以节义名世。故虽以曹公之阴 贼,终身睥睨汉室不敢取。唐末名节扫地,君子在野, 小人在位。朱温以斗筲穿窬之才,谈笑而攘神器,士 大夫亦欣然与之,莫敢正议。使公得志,其肯以国与 人乎?”乃以诗诒来者,俾歌以祀公。诗曰:“公昔隐居乌 石冈,老观禅师同道”场。“法主懒安共徜徉,李薛咨参 亘击扬。摆脱利欲心清凉,是以能全此至刚。黄巢兵 乱来福唐,公力抗之不肯降。欣然引颈齿剑芒,白乳 上涌如雪霜。老贼自谓暴无伤,才杀人半于南方公。 无爵位至周行,史臣不书名不彰。”后三百年丞相张, 夜梦三贤与迎将,翼日游山登公堂,宛如梦中貌昂 藏再“来为州剡奏章,赐名刚显烈有光。葺祠为庙饰 栋梁,普与州人奉肴觞。于荐荔丹与蕉黄。岁时来享 以为常,我作铭诗刻其旁。千万亿载死未亡。”懒安者, 郡之陈氏子,受业黄蘗山习律乘。尝自念言:“我虽勤 苦,未闻元极。”乃孤锡游方,造百丈礼而问之。自兹领 旨,更不驰求。同参祐禅师,创居沩山,躬耕助道。及祐 归寂,众请接踵住持。有问:“黄巢军来,和尚何处回避?” 曰:“五蕴山中。”曰:“忽被捉著,如何?”曰:“恼乱将军。”及朴被 杀,懒安闻而脱去。贼入塔,以剑砍塔,亦涌白乳三尺。 巢言:自入闽,才杀一人有半而已。故《郑昂庙》诗有“才 杀一人半”之语,曰:尊胜真堂像祀知州孟彪。崔干曰 慈氏阁巡官锺杲建。后弃官出家,以身餧虎。曰道士 井,晋时林氏入闽,有华阳道士谓之曰:“可凿井南山 下,遇磐石则止。”林如言,及磐石,有白豕跃入泉涌出, 曰仙井。仙人任放所凿。曰崔公井。井在尊胜堂,崔干 赏其甘美,曰放生池。

按《八闽通志·山川考》:“乌石山在福州府城西南隅,唐 天宝中,敕改为闽山,与九仙山东西对峙,眉目海上。 唐黄滔《万岁寺碑》有云:‘公府雄雄,坐龙之腹;九仙乌 石,耸龙之角’。”宋蔡襄诗:“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 薛老峰,咸通中,候官令薛逢与神光僧灵观游,创亭 其侧,仍倒书“薛老峰”三字。

坐禅石在山之东峰。劲直若笋,峙于磐石,微触即动 摇,又名“降睡石。”

天台桥东峰岩侧有巨石梁,如天台石桥之状。 仙井,仙人任放炼丹于此。

《宿猿洞》,昔隐者蓄一猿,因以名之。

《金刚迹,峰顶石上有巨迹》。

般若台,今为金粟庵。

初阳顶,阎济美曰:“每旦群峰犹暝,独此峰太阳先升, 因名。”

落景坪,即初阳之西。

鸦浴池,《古记》云:“雷震石坛成一穴丈馀,不知泉脉所 出,夕阳群鸦乱浴,故名。”

华严岩,唐嗣圣十八年,有僧持华严于此。一夕雷雨 大震,擘石为巨室,僧遂宴坐其间。李阳冰篆《般若台 记》,刻于华严岩顶,与《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记》《丽水 忘归台铭》世称“四绝。”

尊胜真堂,知州孟彪、崔干祠像也。

“崔公井”在尊胜堂前,崔干嗜其“甘美。”

《谢乌山》,一云“九日山。”

《谢公浴堂》,凿井引泉为之。

《不危亭》在山危巅。

《蟠桃坞》蟠桃疑“盘陀”之误。

《石像》,“唐天宝八载五月六日骤雨雷震,须臾晴霁,石 上涌出佛像。欧阳詹《记》。”

铜像,王氏用铜六万斤,黄金三百两,铸弥勒佛像,方 三丈六尺。

向阳峰山顶突起三字,曰“向阳峰。”

金蟒穴宿猿洞之东。五代唐天成间,大石穴中有巨蟒,鳞甲如黄金,屈蟠六七丈。王氏命运土塞之,建大 殿以供佛,今葫芦城是也。以上俱三十六奇。中景 鳞次台在山之东麓。

头陀岩安文头陀因游南涧寺,山莽蔓中得岩石,侧 足而入,有一穴,仅可容身,遂宴坐其间,号头陀岩。山 居阛阓,游者络绎。头陀尝《磨石崖》云:“客至不点茶,相 看淡如水。白云深谷中,稳坐浮生里。”

《放生池》按郡邑之有放生池,盖宋天禧、绍兴之制也。 每岁圣节日,郡守率僚属命缁流放生以祝寿。以上 俱在乌石山中。

乌石山部艺文一[编辑]

《三山游乌石记      》明·杨应诏

余性癖山水,自乙酉来三山,迄今凡五到乌石,三十 馀年矣。每游必摅旷怀,肆遐探,所以求快目观者,尚 歉未得其详。余每语于余,同年双山陈子,约与同游, 不果。岁辛酉秋,余乃偕傅子丁戊二谢子天湖、梧溪 往。丁戊导余自南涧、石塔、神光三寺流观至勉斋书 修《三礼》处,已莫辨矣。余迺入书院内,见上有古大梁 将堕,因迤书院东而去。过葫芦城,丁戊指王氏所填 金蟒穴。还憩灵鹫庵,喜藤竹荒古。伫睇去,复迤东石 砧上,石级斗绝。稍顷,迺至华严岩畔,观唐李阳冰所 书般若台,篆刻于崖石上,世称此刻与《处州新驿记》 《缙云城隍记》《忘归堂铭》为天下四绝。览罢,又循岩侧 石磴上,转西至五通祠。少憩,见前石峦间有嵒幄小 祠,灯火荧荧。丁戊曰:“此神女祠也。俗谓能眩惑人。”余 笑曰:“痴汉为色鬼幺么惑者,真英雄然耶?”稍顷,折祠 上,览旧所,见人面竹蓊然森立如人者,今无一存矣。 迤竹坪下瞰,石观音像嵬立岩侧。世传唐天宝八年 五月日,山中雷雨大震涌出者,载《欧阳詹记》中。余因 询伪闽时王氏敛民膏铸铜像,此山中在何处?丁戊 谓不知,但遥见东峰石顶上,传有金刚巨迹存焉。顷 下石坂迤东瞰老佛庵故址,其下有霹雳喦天擘石 室尚存。又东下南望,见石帽山在前,中有宿猿洞。复 东下,遥望,海云自天际来。余与二谢子攀云上,观杜 庠石壁所镵“天地一声钟”句,欢然去。又稍西,迤两石 门进行不数十步,见岩窍中乱崖龈立,忽石扇斗开, 丁戊曰:“此薛老峰也。”崖上有倒书“薛老峰”三字,或谓 薛老古仙,不知何代人。或曰:迺唐候官令薛逢与神 光僧灵观游,创亭于此。稍顷,又越小客寮,下至鸦浴 池。池在石坛上,可一掬,池中水泠泠彻人心骨,下有 石床,余倦甚,因倒卧其上。丁戊云:“此海山佳处。”复旋 西上,至一小庵。丁戊曰:“此唐周朴刚显祠也。”朴善诗, 介特士,当黄巢破闽城,引朴偪官之。朴曰:“余尚不仕 天子,而肯仕贼乎?”竟遇害。后宋张浚请于朝,祠焉。复 招二谢子过寒翠亭,览石上题咏。旋至邻霄堂,台宇 旷然,新醒人目。东望海上,渔舟樵木,其声隐隐。又西 下平沙逶岸。遄,应接不暇。余划然叹曰:“此三山奇 观也。”丁戊曰:“吁!子知吾三山之奇,而不知吾三山之 苦。余老于此者,缅昔兵兴以来,自萧梁迄唐宋元五 代中,巢贼王陈父子,割据纷纷,余不暇枚举。即曩者, 正德己卯,进贵兵乱,寻己未倭夷犯海上,来寇吾城。 此山岩穴石孔间,棱棱皆兵甲猬立,宫宇殄于回禄, 所遗者不过数拳荒石,孤丘鸟道,独在目中。子视今 之势将来者又何如?前小石嶂上,不知何代纪兵变 寇乱语,石刻犹模糊可见。”余闻而酸然不能听。迺自 亭畔迤石砧环观,中有大石屏,面东峙。不数步,转石 梯西折,登乌石绝顶,丁戊四顾苍莽,指无诸城郭。与 余剧谈,直见越王台起城背北下,九仙之观东翥,与 此乌石对蹲,俨如龙虎相盘踞。环三山,直若瀛海,中 浮三青螺然。旗鼓二峰,左右鼎列,咸环拱内向。丁戊 复指西大王山下曰:“此五代时王审知郊天处也。由 大王山下莲花峰一带,挺起民居,鳞碎荒莽中匆又 有石盘斜出,名曰横山楼,楼下覆仁王寺。循楼西上, 至大石坪,又有宋社稷遗坛,在石崖”背,镌三大字。余 览古今王图霸业,瞬息目睫,下为一慨。俯瞰台侧,有 蒋之奇颖叔所刻石壁顶古松,枝干扶疏,半颓落,曰: “此何人所树?”满山童然,犹不意有此老龙骨者。存《丁 戊述》旧有讹言乌石青起刀兵之故。余辗然而下,沿 山麓去,见石峦上有晦庵题名在焉。已复诣南涧,寺 旁有晦翁大书石屋,清隐奇伟甚邃。又迤东,见一大 石块,横峭悬崖,若云幄盖于上,其中有谢宜相所书 “石天”二字。旁由小曲径出,至东峰,遥望前神女祠,直 西上有秀峦崭嵲,两崖壁夹耸,内微露一线天,磔磔在烟霭中可吸,直若飞鸾舞于穹杪。更西下,有历代 所封惠安王祠。又东去至一岩阁,曰天章台。复迤初 阳顶北望,与丁戊欲访唐阎济美观稼之所,邈不知 何处,而昔时所谓崔公井、谢公浴堂、古跨鳌亭,与蔡 端明所题“幽幽境”,俱落落埋没荒荆中,虽欲探而无 所于考也。丁戊复与余谈,伪闽王氏时,此山观刹之 盛,宋谢泌有诗云:“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 灯。”今十弗一存,迺过瞰曾巩所记道山亭,《道书》谓“蓬 莱洞天”者。余犹欲寻昔仙翁任放炼丹井并头陀岩 莽蔓中,凡前所瞰不危,亭降睡石,回视俱冥冥半空 烟际矣。又东下转小径,上见两大石腾腭,如二墙堵 然。中平敞可台榭以游,乌石除邻霄,此为最。两石东 西相去不盈数丈,前东面海门,遥睇五虎山,自海上 奔驰南来,势若六鳌在掌上。然江潮岛溆,汀烟岚紫, 日夕不知几千万状。又循石栈下行数十步,见有石 梁横亘于绝壑,若天台石桥状,巉巉倒跨空畔。桥侧 有“冲天台”,昔传乃崔公放鹤冲天处。台西有蟠桃坞, 石盘陀。磈不省何所云?余曰:“乌石旧传三十六奇, 尽于此乎?”丁戊曰:“还有未尽者。”余兴剧,益不能已。更 往复,尽饱所观,竟日始旋。丁戊曰:“三山之行踪故事, 尽于子矣。”

乌石山部艺文二[编辑]

《中秋乌石山       》明·傅汝舟

良夜孤峰顶,秋天阴复晴。大江烟雨下,低月树边明。 雁过声犹湿,云收意未平。狂歌谁独和,渔笛隔洲鸣。

南峰庵庵径有古榕树悬枝对峙宛若门阙[编辑]

前人

古树上危根,依天巧作门。云飞不在外,虎过定消魂。 野客逢迎少,山僧出入尊。朋游坐不厌,叶落满金樽。

暮春雨集四山堂晚晴登乌石往柬一山古逸[编辑]

二子           :傅、汝、楫。

雨罢山堂宴未休,乌山醉傍晚晴游。隔江云树翻残 照,到石风花减客愁。祠殿草荒中使返,姓名苔蚀古 人留。空伤往事论今夕,倚杖听莺忆酒俦。

乌石山部外编[编辑]

《稽神录》:福州城中有乌石山,山有峰上凿三字,曰“薛 老峰。”癸卯岁一夕风雨,闻山上如数千人喧噪之声, 及旦则薛老峰倒立,峰字返向上,地中石碑皆自转 侧。

鼓山部汇考[编辑]

福州府之鼓山

鼓山在闽县城东三十里。其山延袤数十里,上有石 如鼓,故名鼓山,一名“屴崱山。”相传“在宋时,丁谓、赵汝 愚、李纲及朱子皆尝游于此。”

按《方舆胜览》。福建路福州鼓山在闽县,有石状如鼓, 故名。或云每雷雨作,中若鼓声,上有亭,朱元晦书“天 风海涛”四大字。

按《八闽通志山川考》:鼓山在福州府闽县。或云有石 如鼓,故名。或云每雷雨作,其中簸荡若鼓声,因名。 按《福州府志山川考》:鼓山去城三十里而近,延袤数 十里,郡之镇山也。巅有石如鼓,其峰曰大顶峰。先是 榛莽不通人迹。宋咸平中,丁谓与诸公始披刈以登, 一曰屴崱,登之可望海。朱熹大书“天风海涛”字镌之 石,又刻赵汝愚“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之句。又有小顶峰、香炉峰、钵盂峰、白云峰、双髻峰、狮 子峰,有池,五色鸟浴之,曰浴凤池。有洞曰灵源洞、喝 水岩,五代时,僧神晏诵经于此,恶水声喧,叱之遂西 流,故名。又有将军石、应真台、石门岩、祖师岩、白猿穴、 元公亭。宋嘉祐间,为郡守元绛建望州亭、凤尾台、蹴 鳌桥、忘归石、罗汉泉、龙头泉。梁开平中建涌泉寺。其 下有白云廨院,明嘉靖间毁,独下院存。其别麓有海 音洞,在凤池右白云洞,洞有三天门,云万历丙戌僧 悟宗所开。鼓山之支,曰鼓岐,曰魁崎岭,曰萧湾岭,曰 蓬崎,曰卧牛。蓬崎山多奇石,有蛇洞,南至于江,有石 如剑焉,曰“剑山

鼓山部艺文一[编辑]

《鼓山铭          》宋·陈烈

鼓屴崱峰顶特,穷岛夷。𫖯。封域屏闽东,拱辰北。岁辛 亥,帝司赤,竦神烈,从峭陟。搴若华,揖瑶极,呵蜚霆,蹴 鳌脊。披霄根,殚目力。高者仰,深必惕。谨其至,惟古则。

鼓山请雨记        徐鹿卿[编辑]

绍定壬辰夏六月不雨,至于秋七月,遍走群祀,未效。 大帅番阳李公以“石鼓闽重镇,其下众水所汇,必出 云,为风雨”,乃命属吏南昌徐鹿卿致祷。丙申,诣寺斋 宿。丁酉,黎明登屴崱,礼毕而雨,是夕大雨。戊戌,又大 雨,己亥,雨止。槁者获,涸者流。刻而识之,侈神之休。

游鼓山记         元吴海[编辑]

“福为八闽都会,上四郡皆山,地势局促,不能廓以舒; 下皆濒海,风气疏荡,不能隩以周。惟是州处其中,不 荡不局,得二者之宜。环州之山,惟东石鼓为最高,能 兴云雨,盖州之望也。”岁乙巳秋,郡人黄伯弘约予与 广平程伯宗、建安徐宗度,自河口买舟,顺流而下,抵 白云寺,过东际石桥,桥覆以舟,沿麓稍登,鸣涧在左, 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近里许,有亭曰“乘云。”近亭有 窾泉,行者掬以饮。又里许,到半山亭。亭后小谿,俯瞰 山下。又里许,有阁曰“元通。”阁外疏竹斜映,倚栏平睇。 江流二道,如白虹游龙,萦带长洲。靡焉而东趋,渔歌 互答。西山凝晖,碧翠异状。前登岭路,景射人背。转而 右,见奇光玲珑筛林,若金色点缀树上,如花婴条,如 果,有叶,华彩相映,瑰丽不可名状。转而上,皆幽林清 树。半里许,夹道有小松曰松关。日已下山,促行度圮, 表曰“全闽第一峰。”下小坂皆平途,迤𨓦达寺,已昏黑, 宿超凡阁。明日,经寺右,行蔬畦间,度松林二三百步, 入丛篁中,径傍小竹微露缀其上如珠,时滴人衣,觉 清爽。出篁竹皆微蹊,二里许,登小顶峰,峰直寺后,下 视殿阁,若骑其尾。西望都城,列雉数千,市廛阛阓,台 前府寺,释老之宫,辉霍崇丽,州邑之雄,可谓罕矣。由 小顶而上,又里许至大顶,使僮仆伐莽披棘,拟步而 后可进,若是二百武。少转而南,然后造乎屴崱之巅。 乃拂石刻观晦翁大字,读沈公𥫃铭,摩挲徐鹿卿《请 雨记》,记漫久乃可辩。时晴空景明,万象露呈,幽奇诡 异,不待搜剔,自来献状,使人翛然而尘虑消,澹然而 情境融。极目西北诸峰,若数百里,攒者、骛者、凌者、𩰚 者、攘者、赴者、突者、簉者、特立独出者、龈腭剑戟者。西 南诸峰,若云矗波涌,若车马驰骤。近至数千里之内, 皆周旋徘徊,顿伏妥帖,间之以溪壑,流之“以江河。”盖 自剑、邵来者,至水西旗山而止;自汀、泉来者,至水南 方山而止;自建来者,至是山而止。若夫建、剑、汀、邵之 溪合流至于洪塘,分为二江,南过石头,纳永福之溪 与濑溪出西峡;北过新步,亦分为二。又合而至于长 𬮿,乃西峡江合过石马下洞,受长乐港与敻港,出闽 安镇而入于海。东南弥望浩荡,不可极远。至于琉球, 近而《梅花》《南交》诸岛,咸在五步之内。自“永福”、闽清、长 乐以至福清之境,历历可见焉。回眺附城诸山,前者 若迎、后者若随;左右环辅森列,若大将之治旅;尊严 闲暇,部武整肃,秩然不乱。南州之山,若鸾翔凤翥,丘 垤礧礧,若子之在枰耳。沧溟无波,上下同色;轻飙徐 来,绿皱千里,潮落渚出,平沙衍迤,苍鸢白鸟,共下齐 起,日既暮,乃宿焉。中宵月色如午,刚风忽起联立,东 望扶桑,以候朝旭。奔星矢驰,四面相射,有元云横亘 在海面,高四五丈,不得视其初出之景。须臾,日已上 高山,第见烟水苍茫,远近城邑,隐显迭出,恍然如画 图中,又一奇也。至寺已近午,寺左有灵源洞,石磴垂 梯,两崖崇墉,通以石梁,白云亭其上。坐稍久,洞谷生 风,时来袭人。起观蔡君谟书,有奇石立道侧,号“将军 石。”于是履危栈,度石门,求晦翁题名,赵子直诗抵天 风海涛之亭极焉。孤撑巉岩,凭阑欲堕,川分谷擘,江 面如沼,险绝清旷,遂兼得之。夫升㟝嵝者隘一方,陟 冈阜者薄万里。乃今纵目力于“霄汉,纳溟渤于胸次, 晦冥昼夜,收拾举尽,岂非所处者益高,所见者益远, 所造者益深,则所获益富耶?且是山昔人莫不登之, 近百年来,人迹罕到。自予始登,命樵夫为导,亦不知 其路。”乃缘壑径上颠踣者屡,而后得至其所,忽得旧 路,循之而下,盖宋时所辟,而僧除之。始,绝顶皆短荆, 无林木,今可张幄矣。始寺外多数百岁古树,今但见 新植矣。

重游鼓山记         前人[编辑]

吴子客居董下,出门面鼓山,惟限一水,自初秋即约 数人同登,既而秋雨连月,所与约诸人咸以事违,然 予意独勤念,过此则冬气将厉,寒不能登矣。十月十 一日,风定无云,里中陈坦、彭琅、吴杲从余自蓬𬮿入 荔林,依山右行,暾旭宇霁。道傍野花炫耀黄碧色,霜 林叶如染彩,山果可啖,涧中泉韵琮琤,鸟声啽哢,飞 来近人若相娱。二里许,至岐路,乃绝壑横渡小石杠, 遇数人家,复有岐路当前,右有少年坐石上。绐曰:“宜 行。”左乃左行,由屋后跻石磴,崎岖险峻。近二里许达路,寄衣舄寺中。升数冈,则篁竹深密,不可寻路。右径 趋山后,并崖而进。虽觉微异,然意可得达,遂循之里 许,值穷,见水源而返,盖寺中引泉处“也。退而披篁刊 木,剪伐椔翳,企树而望,向高直上,攀缘蹭蹬三里许, 然后榛莽之中,略有微蹊可辨。”众共进五六百步,果 至峰顶。息良久,尊酌屡行,然后徐起,徘徊瞻眺,意既 适,则又乐而忘罢矣。访予曩年宿处,荒秽特甚,不可 以前下山日将暮,月已升东,不能复览洞中诸胜。出 近南寺,得村氓引导,暝黑穿林中,历畬田,指而详悉。 乃乘月度岭上下缘麦陇中,取道抵灰𬮿,舟从岸来 济,及家将二鼓矣。

鼓山部艺文二[编辑]

《登鼓山         》宋·赵汝愚

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壮哉!江月不随流水 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 已灰。堪叹人生祇如此,虚栏独倚更徘徊。

鼓山            蔡襄[编辑]

郡楼瞻东方,岚光莹人目。乘舟逐早潮,十里登南麓。 云深翳前路,树暗迷幽谷。朝鸡乱木鱼,晏日明金屋。 灵泉注石窦,清吹出篁竹。飞毫划峭壁,势力忽惊触。 扪萝跻上峰,太空延眺瞩。孤青浮海上,长白挂天瀑。 况逢肥遁人,索尚自幽独。西景复向城,淹留未云足。

鼓山灵源洞         李纲[编辑]

“碧海照长江,清波逾练净。我为鼓山游,潮落初放艇。 连峰尽崔嵬,倒影涵玉镜。”舍舟访招提,木末缭危磴。 凌云开宝阁,震谷韵幽磬。乃知大丛林,栖托必深敻。 灵源更瓌奇,岩壑相隐。“森罗并尤物,无乃太兼并。 伟哉造化力,至巧于此罄。烟云互卷舒,变态初不定。 岂惟冠一方,实最东南胜。周行洞峡中,泉石若奔竞。 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莹。当年喝水人,端恐溷观听。 是心如虚空,动寂岂妨并。兵戈正联绵,幽讨亦云幸。 相携得佳侣,散策谢轩乘。媮安朝夕闲,未可笑赵孟。 淹留遂忘归,怅望云海暝。”不负惠询期,更起沧洲兴。

《前题》
朱熹
[编辑]

“灵源有幽趣,临沧擅佳名。我来坐久之,犹怀不尽情。 褰裳步翠麓,危绝不可登。豁然天地宽,顿觉心目明。 洋洋三江汇,迢迢众山横。清寒草木瘦,翠盖亦前迎。 山僧好心事,为我开此亭。”重游见翼然,险道悉以平。 会方有行役,卭蜀万里程。徘徊更瞻眺,斜日下云屏。

《前题》
真德秀
[编辑]

“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疲民未苏醒,还顾空踌躇。 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污。 超然烦溽中,著身在冰壶。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 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 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 令人澹忘归,似到真华胥。忆昨汎莲日,选胜邀朋徒。” 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朱。举觞酹且盟,一节期终初。 重来三十年,恍如隔朝晡。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 有怀子陈子,感叹为欷歔。子抱明月终,我方长涂趋。 颠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 禅伯亦可人,新结峰头庐。我老故倦游,轩冕非所娱。 会须脱尘鞅,来依懒残居。

登鼓山         元黄镇成[编辑]

屴崱峰头万丈梯,上方高与白云齐。青山尽处海门 阔,红日上来天宇低。

《前题》
王翰
[编辑]

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不分沧海色,那识白云心。 瑶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

《前题》
明·郑阎
[编辑]

绝顶临天迥,相携兴里过。岚光移野席,谷籁散林珂。 过雨沾衣湿,闲云入袖多。不知沧海外,《员峤》更如何。

鼓山部纪事[编辑]

《莆田县志》:宋僧祖林司法玠之叔也。其母陈氏梦异 僧遗以明珠,母因问僧从何来,应曰:“余姓黄,名涅槃。” 觉而有娠,以应珠名。相貌奇古,通身毛长二寸许。尝 诣鼓山谒鉴淳禅师,一见而奇之,曰:“此真金老狮子, 异日之法器也。”因出化僧供至黄石。有朱姓者夜梦 黄涅槃登门,迟明乃师至,其人大喜,为道前梦,且施 钱五百缗。师自念山东大乘有狮子峰,佛心禅师实 主之。盍往依栖,以符狮子之名,遂往谒之。佛心喜曰“夜梦狮子入吾室,子其应乎?”佛心往鼓山,请作首座, 众皆惊愕,相顾曰:“珍狮子平日不会开口,纵胸中有 佛法,如何举扬?”一夜秉拂,随机应答,叩击不穷,自是 禅誉大播。后去福之泉州,趺坐而化。

鼓山部外编[编辑]

《莆田县志》:“汉武帝时,何氏居庐江,继徙临川,任侠有 奇气,与淮南王安游。娶张氏,生男九人,女四人。九人 生时目俱盲,独长者一眼朗然如日,为诸真人前行。 九人初亦从父客淮南,已而师大罗学辟谷法,劝父 俱隐,不听,遂相与自九江入闽,始即鼓山居焉。月馀, 复游于莆。莆西故有龙津庙,其中井泉灵异,有胡道” 人修真于此。九人遂往谒之,因饮是水,仙眼尽开。一 日,辞胡曰:“此地非吾所也,吾将去。”胡曰:“子名已登,金 台玉堂不患不仙,子其寻鸡子山往矣。我亦蹑壶山 之巅,以了尘寰。异日当会子于白云清洞。”因留词以 别九人,乃西行六十里,结枫为亭,而处其上。已过九 仙山,经鸡子城,饮其泉,即飘飘欲冲。或谓“岭之东大 有佳处”,遂逾岭入湖炼药。湖中丹成,九鲤化龙,白日 乘之升天。

高盖山部汇考[编辑]

《徐赵二人得仙之高盖山》。

高盖山在今福建福州府永福县城西二十都,峰峦 秀耸,其上常有紫云如盖,故名。

按《广舆记》福建福州府,高盖山,在永福县,“道书第七 福地。”石门插天,松桧昼暝,猿狖清啸,与寒泉答响。尝 有牧儿徐氏饭牛山椒,遇二人弈,遗徐一棋子,叱命 归,遂精手谈,往往与二人遇,得修炼诀。一日将仙去, 埋棋子田中,植牛杖其侧,旋生枝叶,今老树尚存。 按《闽书方域志》:高盖山在永福县境,昔徐赵二仙飞 昇之地,伪闽封此山为西岳。其山双崖对峙,耸拔撑 空,上有东西二石室。东室内有石龟,世传僧叱出之, 岁旱祷雨多应。别峰曰“金支”,秀插天表。中有泉,色如 金。又有玉华峰、宴玉岩、放云岩、水帘洞、龙吟池、飞升 坛、凤立台、龙都峰、螺泉、石龟十景,邑称十奇。

按《八闽通志·山川考》:“高盖山在福州府永福县城西 二十都,峰峦秀耸,其上常有紫云如盖,故名。昔徐登、 赵昺皆升仙于此。伪闽将郊天,尝封为西岳。山有玉 华峰、宴玉岩、放云峰、水帘洞、龙吟池、螺泉、石龟,岁旱 祷雨于此多应。”

按《永福县志地纪》:“高盖山去城四十里,岩壁奇耸,常 有紫云如盖,又名紫盖山。中有泉金色,又名金支。周 回有十奇,曰紫盖峰、宴玉岩、玉华峰、放云峰、水帘洞、 龙吟池、螺泉、龟石、凤立台、飞升坛东西有二石室,东 室前有古桧,枝叶倒生,相传谓慧矩禅师倒植禅杖, 道书称为第七福地。汉徐登、赵炳、齐慧矩、智著皆居” 于此。山下有名山院,不知始建年代。明正统六年,僧 德隆重建佛殿,旋即荒废。嘉靖十三年,候官僧道通 与其徒七人,来居此山,饮水啖草,礼念精勤。六人皆 以不堪引去,独有德员者,与师坚持初念,不少退屈。 十九年,道俗闻之,咸来皈依。乃以其檀施,砌路建屋, 庄严道场,及修葺下院佛殿。三十三年大起下院。遂 成丛林。

高盖山部艺文一[编辑]

《高盖山记        》宋·张世南

福之永福。西山曰高盖,为第七福地。出县郭,陟峻岭, 行五十里而近。最上处有禅刹,曰“名山”,徐真君上升 之处。东西二室,则浙僧归寂所也。朝廷累降御香,有 樵禁,载《曲台祀典》。石门插天,杉桧昼暝,猿狖清啸,与 寒泉响答,真伟观也。徐本牧儿,饭牛山椒。一日闻乐 声出林杪,缘崖造观。至则有二人弈,拱立良久,遗徐 一棋子,叱令归。归即精解手谈,时碎瓦器为子,布地 为局,纵游崖上,往往与二人遇,遂得修行烧炼诀。有 赵真君,不远千里访之,以所得秘密,与之参契。徐喜, 酌酒饮草庐中。时霜月,草木雕空,徐曰:“承远访,无以 为乐。”以馀沥一喷,顷刻林花遍开,今名所居曰林花 庄。徐功行成将仙去,埋棋子田中,壅土成墩,植牛杖 其傍,旋生枝叶,今老树尚存。尝有耕者发墩,致风雷 之变,至今相指为戒。丹成,与兄弟姊妹七人同时上 昇,故其地有七仙亭、徐赵二君祠,云自仙羽化,莫有 诣者。数百年有浙僧携小师来主寺,有《轻身术》。偕至徐君坛,得二石室,乃凿山通道,飞灯自石门中出,始 尽发地秘。四方游者,于是翕集。其东室明洁,前有水 帘,自千仞崖巅垂空而下,如其门之广。山中佳致,可 坐而挹。西则晻霭,亦乏奇观。独去洞数武,有龟与石 棋枰对立,相传云龟旧处室中,徐君叱而出之,其事 颇诞。一日,东室主僧赴邑斋会,小师乘其远出,趋师 床坐逝。主僧即知之,叹云:“叵耐小鬼夺我山中住处。” 亦即“斋席坐逝。其徒议挈归,以登涉之劳,乃茶毘囊 骨归塑西室。虽加丹粉作喜色,每一风雨,即脱落如 旧。或者犹疑二僧禅寂虽高,而贪嗔一念未能了然 者。小师之趋东室也,急欲化去,跏趺不尽一脚。数十 年前,有高僧数其败教之罪,折而正之,言其中如败 炊饼”云耳云。所得梗概如此。高盖为闽中佳山,虽左 僻,然多胜,往往远从游览,吟题甚富。

高盖山部艺文二[编辑]

《高盖山》二首        宋·施常

“曰云来往自闲闲,锁断千山与万山。”仙客已归霄汉 去,虚堂流水漫潺潺。

其二

历尽千山与万山。白云深处叩禅关。晓猿夜鹤相应 笑。笑我劳生几度闲。

龙都峰下石室        陈旸[编辑]

岩顶风云常不散,洞门日日吐烟霞。济时偏解为霖 雨,信是神仙第一家。

高盖山部杂录[编辑]

《闽书方域志》读张世南记,徐、赵俱称真君,而黄叙引 徐登、赵昺实之,盖不同矣。按黄滔为王审知作丈六 金身碑,谓九仙山定光多宝塔之右,仙徐登上升之 地,然则登之上升在九仙山矣。而宋淳熙《三山志》又 云:“高盖山,徐登学道之所也。”按,《汉书登传》云:“登物故 昺,东入章安,章安令恶其惑众,收杀之。”则二人并无 升仙事。“凤立烟霄,桃花碧涧”,殆非汉时人语意叙见 世南所记二姓偶合,而其禁树生荑,喷沥开花,有相 类者,遂牵引之,姑两存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