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318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三百十八卷 |
第三百十八卷目录
海部纪事一
山川典第三百十八卷
海部纪事一
[编辑]《淮南子》:“禹凿龙门,辟伊阙,决江濬河,东注之海,因水 之流也。”
《竹书纪年》:“夏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 尾。”
帝芒十三年,东狩于海,获大鱼。
《拾遗记》:“周成王六年,燃丘之国献比翼鸟,经历百有 馀国,方至京师,其中路山川不可记。越铁岘,泛沸海, 沸海汹涌如煎鱼鳖皮骨坚强如石,可以为铠。泛沸 海之时,以铜铺舟底,蛟龙不能近也。”
《韩诗外传》:成王之时,有越裳氏重九译而至。译曰:“吾 受命国之黄发日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 溢也,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于 是来也。
《松江府志》:“周康王东游筑城,南接金山,曰金山城。去 城十里许,当潮势奔猛处,有周公墩,盖古人所筑以 防海者。”
《国语》: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 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 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 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 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 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 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 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 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 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 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彰洪水而殛 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 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 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 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 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 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 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 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宗、祖、 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 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 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 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 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 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 知而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煖。文仲闻柳下 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 为《三䇲》。
《说苑》: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 “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 上而六月不归,彼倘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 景公援戟将斫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 也?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君之贤非此二 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参此二 子者,不亦可乎?”景公悦,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事越王。勾践既灭吴,勾践 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 ‘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 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 奉邑。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彝子皮耕于海 畔。
《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 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注〉《汉 书·郊祀志》云:“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盖曾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 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 山乃居水下临之。患且至,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 云。”世主莫不甘心焉。
《金楼子》:“始皇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椹。” 《淮南子》:“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大阴,入乎元阙,至于蒙 谷之上。”
《搜神》祀鞠道龙善为幻术。尝云“东海人黄公善为幻制蛇御虎,常佩赤金刀,及衰老,饮酒过度。秦末有白 虎见于东海,诏遣黄公以赤金刀往厌之,术既不行, 遂为虎所杀。”
《莱州府志》:“汉王仲,琅琊不其人,隐居不仕,好道术,明 天人。文帝时,避济北王兴居之难,浮海奔乐浪山,家 焉。”
汉元帝初元二年,北海水溢,流,杀人民。
《史记汉武帝本纪》:“方士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于 是上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异,遇蓬莱焉。 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并海上,北至碣石, 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五月返至甘泉。”
《汉书武帝本纪》:“建元三年秋七月,闽越围东瓯,东瓯 告急,遣中大夫严助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之。 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缑氏,遂东巡海上。五年冬,行 南巡狩,至于盛唐,遂北至琅琊,并海。所过,礼祠其名 山大川。”
太初三年春正月,行东巡海上。
天汉二年春,行幸东海。
太始三年二月,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 琊,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
征和四年春正月,行幸东莱,临大海。
《宣帝本纪》:“本始四年五月,凤凰集北海。”
《搜神记》:成帝鸿嘉四年秋,雨鱼于信都,长五寸以下。 至永始元年春,北海出大鱼,长六丈,高一丈,四枚。哀 帝建平三年,东莱平度出大鱼,长八丈,高一丈一尺, 七枚。皆死。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出大鱼二枚,长八 九丈,高二丈馀。京房《易传》曰:“海数见巨鱼,邪人进,贤 人疏。”
《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馀国,以岁时 来献见云。”
《江宁府志》:“李忠字仲都,黄县人。建武六年为丹阳太 守。是时海内新定,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 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之,旬日皆平。”
《述异记》:光武时,南海献珊瑚妇人,帝命植于殿前,谓 之“女珊瑚。”
《南越志》:“马援凿通九真山,又积石为坻,以遏海波,由 是不复过涨海。”
《后汉书孝明帝本纪》:永平十七年:“冬十一月,遣奉车 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 塞,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
《西域传》: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 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 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还迟风亦有二岁者。故 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 亡者。英闻之乃止。”
《益都耆旧传》:张霸,永元中为会稽太守,入海捕贼,遭 疾风晦冥,波水涌起,士卒惊白霸,霸曰:“无得恐太守 奉法追贼,风必不为害。”须臾,风静波止。
《后汉书王景传》:“景八世祖仲,济北王兴居反,欲委兵 师。仲仲惧祸及,乃浮海东奔乐浪山中,因而家焉。” 《广西通志》:“陈茂字君恩,汝南人。容止严恪,须眉甚伟。 仕苍梧为交趾别驾。旧令刺史行部,不涉涨海。汉永 和中,盗贼起,日南、九真海滨皆震。刺史周敞涉海遇 风,船欲覆,茂拔剑诃水神,风即息。人望之以为神明, 莫”不仰畏。
《绍兴府志》:“马臻字叔荐,永和中为会稽守,创筑镜湖, 蓄水溉田。湖高于田丈馀,田又高于海丈馀,旱则泄 湖灌田,潦则闭湖泄田水入海,是以虽遇旱潦而无 凶年。其塘周回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馀顷,民甚赖 之。”
《后汉书质帝本纪》:“本初元年五月庚寅,海水溢。戊申, 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 《江宁府志》:“延熙十四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 深八尺,吴高陵松柏皆拔,郡城南门飞落。”
《后汉书。桓帝本纪》:永康元年“秋八月,六州大水,渤海 海溢。诏州郡溺死者七岁以上钱,人二千。一家皆被 害者,悉为收敛。其亡失糓食,禀人三斛。” 《风俗通义》:“聘士彭城姜肱伯雅、京兆韦著休明。灵帝 践祚,太后临朝,陈、窦以忠见害,中常侍曹节秉国之 权,大作威福,翼宠名贤,以弭己谤。于是起姜肱为犍 为太守,著东”海相肱告其人:“吾以虚获实,蕴藉声价, 盛明之际,尚不委质,况今政在家哉!”遂乘桴浮海,莫 知其极。而著欢以承命,驾言宵征,民不见德,唯戮是 闻。论输左校。
《后汉书灵帝本纪》:“建宁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 熹平二年“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
《山东通志》:“灵帝熹平二年,东莱海出大鱼二枚,长八 九丈,高二丈馀。”
《汝宁府志》:“袁忠,汝南人。初平中为沛相,乘苇车到官, 以清亮称。及天下乱,弃官居会稽。孙策破会稽,遂浮 海投交趾《西京杂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 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 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 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 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馀人。
《吴志孙权传》:“黄龙二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 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 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 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 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 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 千人还。
《魏志邴原传》:“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 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 住郁洲山中。”
《管宁传》注:“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宁之归也,海 中遇暴风,船皆没,唯宁乘船自若。时夜风晦冥,船人 尽惑,莫知所泊,望见有火光,辄趋之得岛。岛无居人, 又无火烬,行人咸异焉,以为神光之祐也。”
《异苑》:管宁字幼安,避难辽东,后还汎海遭风,船垂倾 没。宁潜思良久,曰:“吾尝一朝科头,三晨晏起,今天怒 猥集,过恐在此。”
《宋书符瑞志》:“孙皓天玺元年,临海郡吏伍曜在海水 际得石树,高三尺馀,枝茎紫色,诘屈倾靡,有光采,《山 海经》所载碧玉树之类也。”
《水经注》:晋滕修为刺史,其乡人语修,“虾须长一尺。”修 以为虚,责其人,乃至东海取虾须,长四尺,速送示修。 修始服谢,厚为遣,即龙虾也。
《温州府志》:“惠帝永平元年,海溢。”
《异苑》:晋惠帝时,人有得一鸟毛,长三丈,以示张华,华 惨然叹曰:“所谓海凫毛也,此毛出则天下土崩矣。”果 如其言。
《莲社高贤传》:“寻阳陶侃刺广州,渔人见海中有神光, 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后有商人于海 东获一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然。”
《兖州府志》:“成帝咸康九年,东海有大石自立,旁有血 流。”
晋孙恩,字灵秀,琅琊人。师事钱塘杜子恭。子恭有秘 术。恭死,传恩叔父泰。泰见天下兵起,乃私集徒党。恩 归海上,因其骚动,攻上虞,袭会稽,八郡响应,旬日中 得众数十万,号“征东将军。”朝廷遣将军谢琰、刘牢之 讨之,恩逃于海。及桓元用事,恩复寇临海,临海太守 辛景破之,恩浮海自沉。
《晋书谢安传》:“安尝与孙绰等汎海,风起浪涌,诸人并 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 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 《温州府志》:“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六月,飓风暴雨,海溢 四县,人多溺死。”
《博物志》:“波之神曰阳侯,晋阳国侯溺水,因为大海之 神。”
《宋书符瑞志》:“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甲寅,白雀二见 渤海,获以献。”
废帝永光元年正月丙午白雉见渤海青州刺史王 元谟以献。
《南齐书高帝本纪》:“木衣卉服之长,航海来庭。”
《祥瑞志》:武帝永明三年,越州南高凉俚人海中网鱼, 获铜兽一头,铭曰“作宝鼎,齐臣万年,子孙承宝。” 《五行志》:永明九年,盐官县石浦有海鱼乘潮来,水退 不得去,长三十馀丈,黑色无鳞,未死,有声如牛,土入 呼为海燕,取其肉食之。
《三国典略》:徐之才迁豫章王综国常侍,随综入北。有 人患足肿痛,诸医莫能识,之才视之曰:“蛤精疾也。得 疾时,尝乘船入海,垂脚入水中乎?”疾者曰:“实曾如此。” 之才为剖之,得蛤子二,大如榆荚。
《魏书灵征志》:“世宗正始二年二月癸卯,有黑风羊角 而上,起于柔元镇,盖地一顷,所过拔树。甲辰,至于营 州,东入于海。”
三月,青、徐州大雨霖,海水溢出于青州乐陵之《隰沃 县》,流漂一百二十五人。
《梁书武帝本纪》普通元年“七月己卯,江、淮、海并溢。” 《隋书来护儿传》:“护儿,字崇善,江都人也。除右御卫将 军,封荣国公,帅师渡海,至卑奢城。高丽举国来战,护 儿大破之,斩首千馀级。”
《江南通志》:“张孝征,东海令,筑堰捍海,民免水患。” 《唐书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一年八月,泉州海溢。” 《五行志》:“高宗显庆元年,海水溢,坏安固、永嘉二县。 总章二年六月,括州大风雨,海溢坏永嘉、安固二县, 溺死者九千七十人。”
上元三年八月,“青州大风海溢,漂居人五千馀家。” 《高宗本纪》:“仪凤元年八月,青州海溢。”
《王义方传》:“义方素善张亮,亮抵罪,故贬吉安丞。道南海,舟师持酒酺请福,义方酌水誓曰:‘有如忠获戾,孝 见尤,四维廓氛,千里安流。神其听之,无作神羞’。”是时 盛夏,涛雾蒸涌。既祭,天云开露,人壮其诚。
《陆元方传》:“元方字希仲,苏州吴人。武后时使岭外,方 涉海,风涛惊壮,舟人惧。元方曰:‘吾受命不私,神岂害 我’。趋使济,而风讫息。使还,除殿中侍御史,擢凤阁舍 人。”
《江南通志》:“开元元年,筑捍海塘,起杭州盐官,抵吴淞 江一百三十里。”
《杭州府志》:“开元九年,盐官县重筑捍海塘,阔二丈,高 一丈,长一百二十四里。”
《唐书五行志》:“元宗开元十四年秋,润州大风,自东北 海涛没瓜步。”
《元宗本纪》:“天宝十载八月乙卯,广陵海溢。”
《五行志》:“天宝十载,广陵大风驾潮沈江口,船数千艘。” 《江南通志》:“大历初,李承筑捍海塘,在扬州境,自盐城 入海陵,绵亘百里,障蔽潮汐,以卫田奠民居,为功甚 溥。”
《唐书代宗本纪》:“大历十年七月己未,杭州海溢。” 《广东通志》:“元和七年夏五月,大风雨,南海溢。”
《唐书五行志》:“元和十一年六月,密州大风雨,海溢,毁 城郭、饶州浮梁。”
穆宗长庆元年二月,海州海水冰,南北二百里,东望 无际。
长庆二年正月,海州《海》复冰。
《文宗本纪》:“太和二年夏,越州海溢。”
开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鱼长六丈,自海入淮,至濠 州,招义民杀之。
《广东通志》:“陈听思,润州人。咸通初为雷州刺史。尝密 遣人随海舶往来于闽,得海寇情形,阅兵防御,间攻 其无备,寇不敢至,雷民安之。”
《唐书五行志》:“昭宗天复三年十二月,大雪,江海冰。” 《广东通志》:“韦正贯,字公理,擢岭南节度使,毁淫祠,教 民无妄祈。会海水溢,人争咎之。贯登城沃酒以誓曰: ‘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 之。”
《江南通志》:“杜令昭,海州刺史。值海涨,筑永安堤防民 患。”
《北梦琐言》:“安南高骈奏开本州海路。初,交趾以北拒 南海,有水路多覆巨舟。骈往视,有横石隐隐然在水 中,因奏请开凿,以通南海之利。诏听之,乃召工者,啖 以厚利,竟削其石,交广之利,民至今赖之以济焉。” 《杭州府志》:“开平四年秋八月,吴越筑捍海石塘,亘杭 州城。”
《五代史·吴世家》:“杨溥乾贞二年正月,封东海为广德 王。”
《叚希尧传》:希尧迁谏议大夫,使干吴越。是时江淮不 通,凡使吴越者,皆泛海,而多风波之患。希尧过海遭 大风,左右皆恐惧。希尧曰:“吾平生不欺,汝等恃吾,可 无恐也。”已而风亦止。
《金华子杂编》:“徐太尉彦若之赴广南,将渡小海原,随 军将忽于浅濑中得一小琉璃瓶子,大如婴儿之掌, 其内有一小龟子,长可一寸,往来旋转其间,略无暂 已。瓶子之项极小,不知所入之由也,因取而藏之。其 夕忽觉船一舷压重,起而视之,即有众龟层叠就船 而上。其人大惧,以将涉海,虑致不虞,因取所藏之瓶” 子,祝而投于海中,众龟遂散。既而语于海船之胡人, 胡人曰:“此所谓《龟瑶》也,稀世之灵物。惜其遇而不能 有,盖薄福之人不胜也。”
《宋史李崇矩传》:“崇矩拜右千牛卫上将军,卒赠太尉。 崇矩性仁厚寡言,尤重然诺。尝事史弘肇,及卒,见其 子孙必厚礼之,赈其乏绝。在岭海四五年,恬不以炎 荒撄虑。旧涉海者多舣舟以俟便风,或旬馀,或弥月, 崇矩往来皆一日而渡,未尝留滞,士卒僮仆随者皆 无恙。”
《五行志》:“太宗至道元年十二月,广州大鱼击海水而 出。鱼死,长六丈三尺,高丈馀。”
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福州海上有飓风,坏庐舍。 《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戊辰,青州飞蝗赴海 死,积海岸百馀里。”
《仁宗本纪》:“乾兴元年,苏州水,沧州海潮溢,诏赈恤被 水及溺死之家。”
《五行志》:“真宗天禧元年六月,江淮大风,多吹蝗入江 海。”
十月己酉夜,沧州盐山、无棣二县海潮溢,坏公私庐 舍,溺死者甚众。
《张纶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除江淮制置发运副 使,疏五渠,导太湖入于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 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 锢钜石为十鿎,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 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为涛患息而蓄潦之患兴矣。纶曰:涛之患十 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而失少,岂不可耶?”表三请,愿 身自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卒成堰。
《浙江通志》:“杨纮知鄞县。鄞滨海,恶少贩鱼盐者,群居 洲岛,或掠商人财物入海。纮设方略,使识者质恶少 船,及归始给还,且戒谕之,由是不敢为盗。”
《宋史沈起传》:“起字兴宗,明州郑人。进士高第,知海门 县。县负海地卑,间岁海潮至,昌民田舍,民徙以避弃 其业。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民相 率以归,至立祠以报。”
《扬州府志》:“胡令仪,陈留人。天圣中,任发运使。先是范 仲淹请筑捍海堰,甫役,会大雨雪,惊涛汹涌,役夫有 旋泞而死者。讙言堰不可成,朝命令仪为淮南转运 使,按役之可否。令仪尝令海陵,熟知湖患,力主仲淹 议,堰卒成,民至今利之。”
《浙江通志》:“明道七年,馀姚大风雨,海溢溺民害稼,大 饥。”
《江南通志》:“景祐初,平江范仲淹亲历海滨,开濬五湖, 东南自吴淞入于海,用钱粮一十八万三千五百贯 石。又筑捍海堤,今名范公堤,在扬州府通州。”
《五行志》:“庆历五年七月十四日,广州地震。六年三月 戊寅,青州地震。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 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
六年九月“甲辰,登州有巨木浮海而出者三十馀。” 《绍兴府志》:“谢景初字师厚,阳夏人。庆历中,自大理氶 出知馀姚,视民如子。民所利病相缓急,为设方略,务 令得所。北偏濒海,岁苦海患,为筑堤捍之。”
汪思温,字汝直,鄞人。擢甲科,转令馀姚。姚前令谢景 初所筑海堤,岁久且圮,思温继修其功,并海七乡之 田尽复其故。
《泉州府志》:“林杞字卿材,南安人。天圣五年进士,历知 康、雅、淄、泰四州。在泰州修筑海埭,复良田数千顷。使 者上课最,为淮南第一。”
《江南通志》。“至和中,海门知县沈兴宗筑捍海堤,后人 名为沈公塘。”在扬州府海门县
《仙游县志》:“蔡高字君山,襄弟。景祐元年进士,调长溪 县尉。县有某媪,二子渔于海而亡,媪指某氏为仇,告 县捕贼,县吏难之,皆曰:‘海有风涛,安知其不水死乎’? 高曰:‘媪色有冤,吾不可不为理’。乃阴察仇家,得其迹, 与媪约曰:‘吾与汝宿海上,期十日不得尸,则为媪受 捕盗之责’。凡宿七日,海水潮,二尸浮至,验之皆杀也。” 乃捕仇家,伏法。
《宋史神宗本纪》:熙宁九年“七月,安南行营次桂州,郭 逵遣钤辖和斌等督水军涉海,自广东入,诸军自广 南入。”
《五行志》:“熙宁九年十月,海阳、潮阳二县海潮溢,坏庐 舍,溺居民。”
元丰四年七月,泰州海风驾大雨,漂没州城,坏公私 舍数千楹。
《漳州府志》:“谢伯宜字晞圣,龙溪人。熙宁六年进士。官 至尚书都官郎。秩满家居,因疏通九十九坑之水,筑 海成田,由是八九都皆成沃土。”
《宋史丰稷传》:“稷字相之,明州鄞人。登第,为榖城令,以 廉明称。从安焘使高丽,海中大风,樯折,舟几覆,众惶 扰莫知所为,稷独神色自若。焘叹曰:‘丰君未易量也’!” 《绍兴府志》:“李子筠簿姚,号李水晶。有茶商航海,与海 舶相遭,更疑为盗,相格斗,杀伤十馀人,久系不决。太 守赵抃檄子筠治之。子筠曰:‘犯事不知,在律勿问’。具” 闻于州,杖遣之。抃大称赏焉。
《南昌郡乘》:“王本字观复,分宁人。登元丰进士,知祁门 县,调知海盐县。时导松江入海,民多役死者。明年议 欲再举,本率诸邑请罢之,使者不能夺。”
《八闽通志》:“元祐五年,风大作,海居之民,漂荡万数。” 《武进县续志》:“宋元祐六年,苏轼自杭州归朝,奏三吴 之水,潴于太湖,太湖之水,溢于松江以入海。海日两 潮,潮浊而江潮水清,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驶,随 辄涤去。海口常通,则吴中少水患。”
《梦溪笔谈》:“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 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 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 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 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 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 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嘉兴府志》元祐八年,两浙海潮害田
《八闽通志》:“元祐八年,福建海风驾海潮,害民田。” 《宋史马默传》:“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知登州沙门岛, 囚众,官给粮者才三百人,每益数则投诸海。砦主李 庆以二年杀七百人,默责之曰:‘人命至重,恩既贷其 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里也。汝胡不以乏粮 告,而颛杀之如此’?欲按其罪,庆惧,自缢死。默为奏请更定‘《配岛法》’”凡二十条,溢数而年深无过者移登州, 自是多全活者。
《山东通志》:苏轼至登州,欲见海市父老云:“常出于春 夏,今岁晚不复见矣。轼到五日当去,以不见为恨,祷 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
《宋史毛渐传》:“渐字正仲,衢州江山人。第进士,历提点 江西刑狱,江东两浙转运副使。浙部水溢,诏赐缗钱 二百万以赈之。渐言:数州被害即捐二百万,傥仍岁 如之,将何以继?”乃案钱氏有国时故事,起长安堰至 盐官,彻清水浦入于海。开无锡莲蓉河,武进庙堂港, 常熟疏泾、梅里入大江;又开昆山七耳、茜泾、下张诸 浦,东北道吴江,开大盈、顾,汇柘湖,下金山小官浦以 入海。自是水不为患。
《嘉兴府志》:“绍圣元年秋,秀州海风坏田。”
《琼州府志》:“苏轼与弟辙相别渡海,既登舟,谓曰:‘岂所 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者耶’?”
绍圣初,苏轼与弟辙谪岭南,平生亲旧无复相闻者, 巢谷独慨然徒步往访,既见辙,握手相泣,已道平生 不厌。时谷年七十三,瘦瘠多病,复将见轼于海南,辙 止之曰:“君意则善,第至崖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 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阅其橐中无 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舟行,会有黎隶窃其 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州,遂病死。辙闻,哭 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又惜其不用己言而行 其志也。
《广东通志》:“苏文忠公好石,有北海石。”按苏文《北海十 二石记》:“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 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最近,兀然焦枯,其馀皆紫翠 巉绝,出没涛中,真神仙所宅也。上生石芝草木,皆奇 玮,多不识名者。又多美石,五彩斑斓,或作金色。熙宁 己酉岁,李天章为登守,吴子野往从之游。时解贰卿” 致政,退居于登,使人于诸岛取石,得十二株,皆秀色 粲然。适有舶在岸下,将转海至潮子野请于解公,尽 得十三石以归,置所居岁寒堂下。近世好事能致石 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元祐八年八月 十五日,东坡居士苏轼记。
《南陵县志》:“徐𪟝字元功,举进士,知建平,入为诸王宫 教授,判通州。濒海有堤废不治,𪟝躬率护筑,民赖其 利。”
《宋史徽宗本纪》:“大观四年,夔州江水溢,海水清。” 《处州府志》:“张仁及字彦厚,龙泉人。幼警敏嗜学。登崇 宁进士,初调永嘉县簿,摄乐清县事。海舟篙工持刃 私斗,地方以海盗申,仁及察其情,杖遣之。”
《惠州府志》:“邬大昕字东启,河源人也。政和三年进士, 佥判广州。广之东道滨海,舟楫往来,恒患飘溺。大昕 因规度鹿步深凿之,东起东洲,西接黄木湾,延袤十 馀里,人便之。”
《广东通志》:“袁抗,字立之,洪州南昌人。举进士,累迁提 点广南东路刑狱。浙江叛卒鄂邻掠闽越,转南海,与 广州兵逆战海中,值大风,有告邻溺死者,抗独曰:‘是 日风势趣占城,邻未必死。后果得邻于占城。还为度 支三司判官’。”
《绍兴府志》:“孙椿年字永叔,馀姚人。居乡以孝友见推 置义庄,食亲族之贫者,岁饥辄出粟以赈,又尝助赀 筑堤捍海。”
《宋史曹勋传》:“勋字公显,阳翟人。靖康初,为阁门宣赞 舍人,勾当龙德宫,除武义大夫。从徽宗北迁,过河十 馀日,谓勋曰:‘不知中原之民推戴康王否?翌日,出御 衣书领中曰:‘可便即真,来救父母’。并持韦贤妃、邢夫 人信,命勋闲行诣王。建炎元年七月,至南京,以御衣 所书进入,高宗泣以示辅臣。勋建议募死士航海入’” 金国东京,奉徽宗由海道归。执政难之,出勋于外,凡 九年不得迁。
《宋史高宗本纪》:“建炎三年三月癸巳,张浚命节制司 参议官辛道宗措置海舶。”
十二月壬午,定议航海避兵。禁卒张宝等惮行谋乱, 命吕颐浩等伏兵执宝等十七人,斩之。
《五行志》。“建炎三年三月,车驾发温州航海。乙丑次松 门。海中白雾昼晦。”
《宁波府志》: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二十五日己巳, 高宗车驾发越州,次钱清堰。吕颐浩奏:“金人以骑兵 取胜,今若车驾乘海舟以避狄人,骑必不能袭。江浙 地热,敌亦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入我出, 彼出我入,此兵家之奇也。”上沉思久之,曰:“此事可行, 卿等熟议,来日召侍从、台谏至都堂,参议可否。”庚午, 颐浩晚朝奏事,上曰:“航海之事,朕昨夕熟思之,断在 必行。卿等速寻船。”遂决策趋四明。十二月己卯,车驾 幸四明,驻跸州治。提领海船张公裕奏已得千舟,上 甚喜。壬午,定议航海。
《宋史高宗本纪》:“建炎四年春正月甲辰朔,御舟碇海
中六月壬辰,权密州都巡检徐文率部兵泛海来归。”《桯史》:“建炎航海之役,张俊既战而弃鄞,兀术入之,即 日集贾舟,募濒海之渔者为向导,将遂犯跸。而风涛 稽天,盘薄不得进。兀术怒,躬命巨艘张颿径前,风益 猛。自度不习舟楫,桅舞舷侧,窘惧欲却,而未脱诸口” 也。遥望大洋中隐隐一山,顾问海师:“此何所?”对曰:“阳 山。”兀术慨然叹曰:“昔唐斥境极于阴山,吾得至此足 矣。”遂下令返棹。其日,御舟将如馆头,亦遏于风,不尔, 几殆。盖天褫其魄而开《中兴》云。龙舒在淮,最为殷富。 金人自入中国,江、浙无所不至,独不入其境。说者谓 其语忌,盖以舒之比音为输也。
《苏州府志》:“丘砺子来,字少潜,知海盐县,兴起学宫,筑 捍海堤二十里,代民输逋租。郡有疑狱,率委之平反。 民争先立石,颂其德政。”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年春正月丁丑,登莱山砦统 制范温率部兵泛海来归。”
四年十月丙申,命后宫自温州泛海如泉州。
《松江府志》:“高宗绍兴五年,海水大溢,拥巨䲡卧沙上。 高齐县谯长百丈,颔骨长二丈五尺,脊骨如臼,民脔 其肉,转鬣压死数十人。”
《绍兴府志》:“绍兴五年秋七月,会稽海溢。”
《宋史五行志》:“绍兴八年,广西海壖有海兽如马,蹄鬣 皆丹,夜入民舍,聚众杀之。明日海溢,环村百馀家皆 溺死。”近马祸也。
《宁海县志》:宋绍兴十五年,浮门渔人于海上获一琴, 视其腹,题云:“臣雷某造。”县令张公秀市以献于思陵。 思陵见之泪下,乃建炎时渡海所失物也。
《宋史五行志》:“绍兴十八年,漳浦县崇照盐场海岸连 有巨鱼,高数丈,割其肉数百车,剜目乃觉转鬣而旁 舰皆覆。”
《八闽通志》:“绍兴十八年,渔人获鱼,长二丈馀,重数千 斤。剖之,腹横人骼,肤发如生。”
《嘉兴府志》:“绍兴二十年,海水大溢。”
《福州府志》:“绍兴二十年七月,福州甘棠港有舟从东 南漂来,载三男子、一妇人,沉檀香数千斤。其一男子 本福州人也,家在南台,向入海失舟,偶值一木浮行, 得至大岛上。素喜吹笛,常寘腰间,岛人引见,其主夙 好音乐,见笛大喜,留而饮食之,与屋以居。”
《湖广通志》:“胡铨字淡庵,庐陵人。绍兴间知吉阳军。先 是抗疏和议,愿赴东海而死,诏除名,编管新州。桧死 后,金人以千金购其疏。”
《宋史李宝传》:宝,河北人,尝陷金,拔身从海道来归。金 主亮渝盟,淮、浙奸民倪询、梁简等教金造舟,且为乡 导。金使苏保衡造舟于潞河。明年,以保衡为统军,将 由海道袭浙江。谍闻,高宗谓宰臣曰:“李宝顷因召对, 询以北事,历历如数。且以一介脱身还朝,陛对无一 毫沮慑,是必能事者。”迺受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驻 札平江,令与守臣督海舟捍御。高宗问:“舟几何?”曰:“坚 全可涉风涛者百二十艘。”“兵几何?”曰:“仅三千,皆闽、浙 弓弩手,非正兵也。旗帜甲仗亦粗备。事急矣,臣愿亟 发。”赐宝衣带、鞍马、尚方、弓刀、戈甲及银绢万数。八月 次江阴,先遣其子公佐谓曰:“汝为潜伺敌动静虚实, 毋误。”公佐受命,即与将官边士宁偕往。宝将启行,军 士争言西北风力尚劲,迎之非利。宝下令:敢沮大计 者斩。遂发苏州。大洋行三日,风甚恶,舟散不可收。宝 忼慨顾左右曰:“天以是试李宝邪?宝心如铁石不变 矣。”酹酒自誓,风即止。明日,散舟复集。士宁自密州回, 得敌耗甚悉,且言公佐已挟魏胜得海州。宝喜曰:“吾 儿不负乃翁矣。”士气百倍,众乘机进。适大风复作,海 涛如山,宝神色不为动。风少杀,始纵舟泊抵东海。敌 已云合,围海州,旌麾数十里。宝麾兵登岸,以剑画地, 令曰:“此非复吾境,力战与否在汝等。”因握槊前行,遇 敌奋击,将士贾勇,无不一当十。敌出不意,亟引去。胜 出城迎,宝奖其忠义,勉以共立功名,胜感泣。乃维舟 犒士,遣辩者四出,招纳降附,声振山东。豪杰如王世 修辈,各署旗,集义勇争应援,多者数万人。宝列名上 诸朝,檄所部会密之胶西,命公佐以郡事,𢌿胜与俱 发。至胶西石曰岛,敌舟已出海口,泊唐岛,相距仅至 山。时北风盛,宝祷于石臼神。俄有风自柂楼中来,如 钟铎声,众咸奋,引舟握刃待战,敌操舟者皆中原遗 民,遥见宝船绐敌兵入舟中,使不知王师猝至,风驶 舟疾,过山薄虏,鼓声振叠,海波腾跃。敌大惊,掣矴举 帆,帆皆油缬,弥亘数里,风浪卷聚一隅,窘束无复行 次。宝亟命火箭环射,箭所中烟焰旋起,延烧数百艘, 火所不及者犹欲前拒,宝叱壮士跃登其舟,短兵击 刺,殪之舟中。馀所谓签军,尽中原旧民,皆登岛垠,脱 甲归命,以故不杀。然仓卒舟不获舣,溺死甚众。俘大 汉军三千馀人,斩其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禽倪询 等上于朝,获其统军符印与文书、器甲、粮斛以万计。 馀物众不能举者,悉焚之,火四昼夜不灭,宝将乘势 席卷。公佐切谏,以为“金主亮方济淮,闻通、泰已陷,得远失近,且”有腹背忧。乃还军驻东海,视缓急为表里 援,遣曹洋轻舟报捷,上喜曰:“朕独用李宝,果立功为 天下倡矣。”诏奖谕,书“忠勇李宝”四字,表其旗帜,除靖 海军节度使、沿海制置使,赐金器玉带。亮闻胶西之 败,大怒,召诸酋约以三日渡江,于是内变,杀亮。向微 唐岛之捷,则亮之死未可期,钱塘之危可忧也,宝之 功亦大矣。
《临江府志》:“杨獬字正伯,新喻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累 官司农少卿,以直显谟阁知明州兼制置使。会海寇 劫掠,獬捕禽之,海道平。” 《宋史宗室列传》:“子㴋移知明州沿海制置使,台谏王 十朋、王大宝抗疏留之。帝曰:‘朕委以防海,行召还矣。 初,海寇以赂通郡胥吏,吏反为之用,匿其踪迹,贼遂 大炽,商舶不通。子㴋以礼延’”土豪,俾率郡胥分道入 海;告之曰:“用命者有厚赏;不则杀无贷!”胥众震恐,争 指贼处,悉禽获。凡豪猾为贼囊橐者,穷治之;海道遂 平。
《宋史五行志》:“孝宗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海 溢漂民庐盐场、龙朔寺覆舟溺死二万馀人。”
《温州府志》:“乾道二年夏,海门有蛟出水长丈馀,既而 塔头斗门吼二日,海上结乳成钱。有父老识之曰:‘海 将以钱鬻人也’。至八月十七日,飓风挟雨,拔木飘屋, 夜潮入城,四望如海,四鼓风回,潮退,浮尸蔽川,存者 什一。”
《绍兴府志》:“乾道四年秋九月丁酉、戊戌,馀姚大风雨, 海溢,溺死四十馀人。”
《雷州府志》:“戴之卲,庐陵人。乾道五年知州事,多惠政。 先守何公凿渠引水,外无堤,咸潮时为禾害。之卲继 之,沿海筑圩岸,建桥闸以泄水,并濬二渠之淤塞,自 是外无咸潮,内有灌注,民享永利,名为戴公堤。” 《宋史河渠志》:“乾道六年三月,命两浙运副使刘敏士、 浙西提举芮辉于新泾塘置闸堰,以捍海潮。”
七年,秀州守臣丘崇奏:“华亭县东南大海,古有十八 堰,捍御咸潮,其十七久皆捺断,不通里河。独有新泾 塘一所,不曾筑捺,海水往来,遂害一县民田。缘新泾 旧堰迫近大海,潮势湍急,其港面阔,难以施工,设或 筑捺,决不经久。运港在泾塘,向里二十里,比之新泾, 水势稍缓,若就此筑堰,决可永久。堰外凡管民田,皆 无咸潮之害,其运港止可捺堰,不可置闸,不惟濒海 土性虚燥,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通放盐运,不减,数 十百艘,先后不齐。比至通放尽绝,势必昼夜启而不 闭,则咸潮无缘断绝。运港堰外别有港汊大小十六, 亦合兴修。”从之。
乾道八年,崇又言:“兴筑捍海塘堰,今已毕工,地理阔 远,全藉人力固护。乞令本县知、佐兼带主管塘堰职 事,系衔秩满,视有无损坏,以为殿最,仍令巡尉据地 分巡察。”诏特转丘崇左承议郎,令所筑华亭捍海塘 堰,趁时栽种芦苇,不许樵采。
《五行志》:“乾道八年六月丙辰,惠州飓风,坏海舰三十 馀。时枢密院调广东经略司水军,四舰覆其三,死者 百三十馀人。”
《台州府志》:“淳熙三年八月,浙东、西连雨,台州海涛溪 流合激为大水,决江岸,坏屋,人溺死。”
《宋史五行志》:“淳熙四年九月,明州大风驾海潮,坏定 海、鄞县海岸七千六百馀丈及田庐、军垒。”
《宁波府志》:“淳熙五年,明州大水,秋,飓风驾海潮,害稼。” 《宁海县志》:“淳熙五年八月,铁场港有鱼乘潮而上,长 十馀丈,皮黑如牛,扬鬐鼓鬣喷水至半空成烟雾,人 疑其龙也。潮退阁泥涂中,两日而识者以为海䲡,争 斧其肉煎为油,以其脊骨作臼。其后海滨人多疫焉。” 《宋史河渠志》:“淳熙八年,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赵” 伯昌言:“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 盐城,袤一百四十二里,始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 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圮不存。 至本朝天圣改元,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 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调四万馀夫修 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 得奠居,至今赖之。自后寖失修治,才遇风波怒盛,即 有冲决之患。自宣和、绍兴以来,屡被其害,阡陌洗荡, 庐舍漂流,人畜丧亡,不可胜数。每一修筑,必请朝廷 大兴工役,然后可办。望令淮东常平茶盐司,今后捍 海堰如有塌损,随时修葺,务要坚固,可以永久。”从之。 《文献通考》:淳熙十年“八月,雷州大风激海涛,没濒海 民舍,溺人。九月,福建漳州大风雨,水暴至,濒海聚落 庐舍人舟皆流入海,漳城半没。”
《温州府志》:“黄度字文叔,新昌人,瑞安尉。邑濒海,潮坏 民田,筑堤捍之。”
《松江府志》:“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人。乾道八年 进士。累官太常丞,知徽州,移提举浙西常平。尝论水 利之切于时者曰:‘昔下流不疏而水上溢,故凿直曲 港,还三江故道,开宜兴百渎,所以顺导下流也。惟高原曲径,乃潴堰之尔。昔之言水,如单锷、郏亶皆是也。 今开吴淞江下流,与宜兴百渎属之海者,无虑数十 百所,异时浦港磬折以趋海,今近浦之民,多取径直。 苏、湖、常、秀,旧为泽国,比年雨或后至,种且不入,盖围 田众而疏导多也。小人见利,不畏其害。围于浅水,既 为高田,围于菱荡,既为稻田。二俱不已,复有下脚’。”始 之重陂,大半为平。始之良田,背水自晒。十日不雨,农 废作业。然且仍用旧说,又将疏之,失“利害之实矣。故 旧田沟浍当濬治,围田下脚无辄开,已开未填当捺 合。今之言水者,能行是三说,则高原旧田还为衍沃, 而农不病矣。”入为吏部郎。
《宋史丘崇传》:“崇字宗卿,江阴军人,知秀州华亭县,捍 海堰废且百年,咸潮岁大入,坏并海田,苏、湖皆被其 害。崇至海口,访遗址,已沦没,乃奏刱筑,三月堰成,三 州舄卤,复为良田。”
《五行志》:“光宗绍熙四年七月,兴化军海风害稼。” 《绍兴府志》:“绍熙四年七月,会稽大风,驱海潮,坏堤,伤 田稼。”
五年七月乙亥,馀姚大风,海溢决堤,溺死人。
《江南通志》:“绍熙中,淮东提举陈损之言,楚州高邮间 陂湖渺漫,宜刱堤堰以为潴泄。乃筑堰凿新河,自高 邮入兴化,东至盐城,极于海。”
《桂海蛮志》:“蜑,海上水居蛮也。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 生,且生食之。入水能视合浦珠池蚌蛤,惟蜑能没水 探取。旁人以绳系其腰,绳动摇则引而上。先煮毳衲 极热,出水急覆之,不然,寒栗而死。或遇大鱼蛟鼍诸 海怪,为鬐鬣所触,往往溃腹折支,人见血一缕浮水 上,知蜑死矣。”
《绍兴府志》:“施宿字武子,长兴人。庆元初,知馀姚。姚北 濒海,岁役民修堤,劳费甚。宿更为石堤,建庄田二千 亩,以备增修,功与前令谢景初并称云。”
《宋史五行志》:“宁宗嘉定四年八月,山阴县海败堤,没 民田数十里,斥地十万亩。”
六年十二月,馀姚县风潮坏海堤,亘八乡。
十二年,盐官县海失故道,潮汐冲平野二十馀里,至 是侵县治。庐州港渎及上下管黄湾冈等盐场,皆圮 蜀山,沦入海中,聚落田畴失其半,坏四郡田,后六年 始平。
《河渠志》:“嘉定十二年,臣僚言:盐官去海三十馀里,旧 无海患,县以盐灶颇盛,课利易登。去岁海水泛涨,湍 激横冲沙岸,每一溃裂,当数十丈,日复一日,浸入卤 地,庐洲港渎,荡为一壑。今闻潮势深入,逼近居民,万 一春水骤涨,怒涛奔涌,海风佐之,则呼吸荡出,百里 之民宁不俱葬鱼腹乎况京畿赤县,密迩都城,内有 二十五里塘,直通长安闸,上彻临平,下接崇德,漕运 往来,客船络绎,两岸田亩无非决坏。若海水径入于 塘,不惟民田有咸水淹没之患,而里河堤岸亦将有 溃裂之忧。乞下浙西诸司,条具筑捺之策,务使捍堤 坚壮,土脉充实,不为怒潮所冲。”从之。
十五年,都省言盐官县海塘冲决,命浙西提举刘垕 专任其事。既而垕言:“县东接海盐,西距仁和,北抵崇 德、德清,境连平江、嘉兴、湖州,南濒大海,元与县治相 去四十馀里。数年以来,水失故道,早晚两潮奔冲向 北,遂致县南四十馀里尽沦为海。近县之南元有捍 海古塘,亘二十里,今东西两段并已沦毁,侵入县两 旁,又各三四里,止存中间古塘十馀里。万一水势冲 激不已,不惟盐官一县不可复存,而向北地势卑下, 所虑咸流入苏、秀、湖三州等处,则田亩不可种植,大 为利害。”详今日之患,大概有二:一曰陆地沦毁,二曰 咸潮泛溢。陆地沦毁者,固无力可施;咸潮泛溢者,乃 因捍海古塘冲损,遇大潮必盘越流“注北向,宜筑土 塘以捍咸潮。所筑塘基趾,南北各有两处:在县东近 南,则为六十里咸塘;近北则为袁花塘;在县西近南, 亦曰咸塘;近北则为淡塘。”亦尝验两处土色虚实,则 袁花塘、淡塘差胜咸塘,且各近里,未至与海潮为敌, 势当东就袁花塘、西就淡塘修筑,则可以御县东咸 潮盘溢之患。其县西“一带淡塘,连县治左右共五十 馀里,合先修筑。兼县南去海一里馀,幸而古塘尚存, 县治民居尽在其中,未可弃之度外。今将见管桩石, 就古塘稍加工筑,叠一里许,为防护县治之计。其县 东民户日筑六十里咸塘,万一又为海潮冲损,当计 用桩木修筑袁花塘以捍之。”上以为然。
《五行志》:“嘉定十七年,海坏畿县盐官地数十里。先是 有巨鱼横海岸,民脔食之,海患共六年而平。”
《嘉兴府志》:“嘉定八年甲申,海潮坏堤。”
《绍兴府志》:“理宗宝庆二年秋,馀姚大风海溢,溺居民 百馀家。”
《续文献通考》:“绍定二年秋九月,台州海溢,城坏,死者 二万馀人,天台溪民流没。”
《莆田县志》:“杨梦信,庐陵人。端平中,由国子监丞知郡。 旧有濠塘田以赡学,廪地傍海,数遭巨浸。郡人陈宓尝捐俸钱八十万,筑内堤捍之。既而谋筑长圩抵于 海,乃以塘田勾贷于富人。久之,田没贷主而诸儒生 困。教授颜若愚自状,梦信连出帑金赎之。”
《苏州府志》:“常懋字长孺,武康人。为两浙转运使,修筑 海盐海晏塘。”
《绍兴府志》:“度宗咸淳六年,萧山大风海溢,新林被虐 为甚,岸址荡无存者。”
《八闽通志》:“王序字景礼,晋江人。擢咸淳进士第,授尤 溪尉。历知长泰县,后摄守惠州。濒江无城堡,海寇骚 绎,人有虞心。序浚濠堑,团保伍,郡赖以宁。得代航海 而归。”
《广东通志》:端宗景炎三年“秋八月乙巳,星陨于海。” 《宋史瀛国公本纪赞》:“至元十五年四月庚午,众立卫 王昺为主,以陆秀夫为左丞相。是月,有黄龙见于海 中。”
六月己巳,有大星东南流坠海中,小星千馀随之。 十六年二月,张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 溃,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等解甲降。大军至中军,会 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 断维,以十馀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 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卫王昺投海中,后宫 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馀万人。杨太 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 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 而世杰亦自溺死。
《元史金履祥传》:“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 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 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𢭏虚之 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 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 邬,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清 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 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宋史陆秀夫传》:“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景定元年, 登进士第,累擢至宗正少卿,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 密院事。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 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 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 右无不悲恸者。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与众共立卫” 王。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 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仗剑驱妻子入海, 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翰林学士刘鼎孙亦驱家 属并辎重沉海,不死被执,搒掠无完肤,一夕得脱,卒 蹈海。
《广东通志》:“高桂,汴梁人。从宋幼永为枢密使,与张世 杰经营戎务。厓门兵败,随帝赴海死焉。 茅湘,京口人。从端帝入海岛,为兵部侍郎。厓山兵败, 丞相陆秀夫抱帝赴海。湘与内翰刘鼎孙、吏部侍郎 赵樵、枢密使高桂暨文武并妻子,俱随帝赴海死。史 臣表其忠云。”
《漳州府志》:“陈植字梦立,淳祐四年登进士第,提督岭 南海路兵马。帝昺浮海,植提领海舟,见事危,断维出 港,自以六舟泊梅岭,收亡命,驰檄诸蛮,图立宋。后闻 世杰覆舟,元人索捕急,遂变姓名匿于大岸白叶九 侯间。”
《临海县志》:“张和孙号哲斋,邑人。文丞相自通州汎海 过其家,为题绿漪堂,有‘清风随地到,直节与天高’之 句。且约共举义。公欣然聚海艘,移檄召募,将取明州 不果。后张弘范兵至,见檄捕得之。公曰:‘吾生为宋民, 死为宋鬼’。遂遇害。”
赵缘督先生,名友钦,鄱阳人,盖宋宗室。凡遁甲韬钤、 天文、历算之学,靡不精究。一日游芝山酒肆中,遇一 丈人,方瞳绿发,与饮酒,尽出怀中丹书授之。遂隐处 海滨二十年,注《易》数万言。
《齐东野语》:“吴兴莫汲子及,始受世泽为诠试魁。既而 解试、省试、廷对皆居前列,一时名声藉甚。后为学宫, 以语言获罪,南迁石龙,地并海。子及素负迈往之气, 暇日具大舟,招一时宾友之豪,泛海以自快。将至北 洋,海之尤大处也,舟人畏不敢进。子及大怒,胁之以 剑,不得已从之。及至其处,四顾无际,须臾风起浪涌”, 舟掀簸如桔槔。见三鱼,皆长十馀丈,浮弄日光,其一 若大鲶状,其二状类尢异。众皆战栗,不能出语。子及 命大白连酌,赋诗数绝,略无惧意,兴尽乃返。其一绝 云一:点破碧落界,八面展尽虚无天。柁楼长啸海 波阔,今夕何夕无其仙。
《癸辛杂识》:澉浦杨师亮航海至大洋,忽天气陡黑,一 青面鬼跃入舟中,继有一美妇人至,顾左右取头发, 舟人皆辞以无妇人顾鬼自取之,即于船板下取一 笼,启之皆头发也。妇人拣数束而去。
扬州有赵都统,号“赵马儿”,尝提兵船往援李璮于山 东。舟至登莱,殊不可进,滞留凡数月。尝于舟中见日初出海门时,有一人通身皆赤,眼色纯碧,头顶大日 轮而上,日渐高,人渐小。凡数月,所见皆然。
华亭县市中有小常卖铺,适有一物,如小桶而无底, 非竹,非木,非金,非石,既不知其名,亦不知何用,如此 者凡数年,未有过而睨之者。一日,有海舶老商见之, 骇愕,且有喜色,抚弄不已。叩其所直,其人亦驵黠,意 必有所用,漫索五百缗。商嘻笑偿以三百,即取钱付 之。因叩曰:“此物我实不识,今已成交,得钱,决无悔理, 幸以告我。”商曰:“此至宝也,其名曰‘海井。寻常航海,必 须带淡水自随,今但以大器满贮海水,置此井于水 中,汲之皆甘泉也。平生闻其名于番贾而未尝遇,今 幸得之,吾事济矣’。”
杨大芳尝为明州高亭盐场。场在海中,或天时晴霁 时见如匹练横天。其色淡白,则晴雨中分,土人名之 曰“短篷”,亦蜃气之类也。
李声伯云,“常从老张万户入海,自张家浜至盐城,凡 十八沙。凡海舟阁浅沙势须出米令轻,如更不可动, 则便缚排求活,否则舟败不及事矣。”柁稍之木曰铁 棱,或用乌婪木,出钦州,凡一合直银五百两。其铁猫 大者重数百斤,尝有舟遇风下钉,而风怒甚,铁猫四 爪皆折,舟亦随败,极可异也。凡海舟必别用大木板 护其外,不然则船身必为海蛆所蚀。凡运粮则自莱 州三神山再入大洋,七日转沙门岛,可至直沽,去燕 止百八十里耳。
《鼠璞》,舟师始于吴越,惟曹刘赤壁为大战,南北分境, 仗以防江。建炎南渡,始有防海之说。沈与求言:“敌造 海舟,虑为虚声以惧我。议者多欲于明州向头设备, 闻海舟自京东入海,必由泰州港口、通州料角,东则 通明镇等,次至平江而北洋,次至金山,次至向头料 角,水势湍险,一失水道,舟必沦溺,得沙上水手方转 料,胡人舍马不能有所为,一舟容几马”,可谓至当之 论。绍兴末年,李宝放苏州洋,三日风怒,舟散漫不能 收,酹酒自誓。风止,退泊明州关嶴,追集散舟,浃旬后 方复故。欲乘机速发,而风作,波涛如山,经月不得进。 南人谙海道者也,于舟楫非不便利,犹艰阻如此,况 北人乎?胶西之战,女真在船,葡卜而睡,路不能动。采 石之胜,亦以女真不谙江道,能施放弓箭者,每舟不 过数人,尽死于中流。今人不考本末,此风一警,即湍 湍于海道。予尝询之并海篙工,谓“北舟皆枣诸杂木, 遇咸水多湿,且重滞。登、莱一带,惟平底可用,过料用 尖底,既非一潮可到,必有栖泊之处,船少则无以取 胜,多则一放大洋,岂”能成踪钱塘同时发渡,迟速上 下犹不可必,其能并力以相援乎?使船中皆习水,尚 彼此不相保,况仗篙师欲一举入吾腹心,以全取胜, 决无此理。昔叶义问谓“土豪谙练海道,凭恃海食之 利,能役船户。欲于江海要处分寨以为豪主,使土豪 挠于舟楫之间,官兵扼于塘岸之上,则官无虚费,民 无横”扰,此策甚善。盐城、石港、料角等处皆可举行。近 浙则各屯大军,规摹已备,不必虑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