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30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三百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三百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三百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七卷目录

 平阳府部汇考一

  平阳府建置沿革考

  平阳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平阳府星野考

职方典第三百七卷

平阳府部汇考一

[编辑]

平阳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古帝尧建都之地,以其地在平水之阳,故名。春秋时,韩康子食邑。后三家分晋,而魏都安邑,其地又属魏。秦汉皆为河东郡地。魏始置平阳郡。晋分为二,曰平阳,曰河东。刘渊亦都于此。后魏复为平阳郡,兼置东雍州。孝昌中,改唐州。建明初,改晋州,置总管州仍为郡。东魏、北齐、后周皆为重镇。隋改平河郡,寻废为州。大业初,改为临汾郡。义宁初,复改平阳郡。唐武德初,分晋、绛、蒲、隰、慈五州,而晋州即今府治。天宝初,仍改平阳郡。乾元中,复为晋州,属河东道。五代梁开平中,复为晋州,属河东道。五代梁开元中,置定昌军,以节度使领之,后改建宁军。后唐同光初,为建雄军。宋仍旧。政和中,升为平阳府。金属河东南“路总管。元初,为平阳路,置录事司。大德中,改为晋宁路总管府。” 明洪武二年,复为平阳府。万历二十三年,因改汾州为府,割灵石县属焉。万历四十二年,又以石楼县属汾州,易灵石隶府。领州六,县二十八。

皇清因之。

临汾县:附郭。

周,春秋时韩康子食邑。汉置平阳县,属河东郡。三国魏置平阳郡,县属焉。晋因之。南北朝魏兼置唐州于此,又改晋州。隋置平河郡,改县亦曰平河。后郡罢,以县属晋州,寻改县曰临汾。大业中,州废,置临汾郡,县仍属。唐分置西河县,寻省入临汾,属晋州。五代皆因之。宋改晋州为平阳府。金属河东南路。元改为平阳路总管,府县俱附郭。明为平阳府,附郭。

皇清因之,编户。旧一百五十一里,今六十七里。

襄陵县

周晋大夫郤犨食邑,以晋襄公、赵襄子俱葬于此,因名。汉始置襄陵县,属河东郡。王莽改为干昌。后汉复旧。三国魏属平阳郡。南北朝魏析置擒昌县。北齐移擒昌治此。隋置晋州,县在封邑,复改襄陵县。唐徙治汾水西之宿水店,隶绛州。后改隶河中府,寻复隶晋州。五代晋初属绛州,改为河中府。宋移治晋桥店,即今治,属晋州。金属平阳府。元仍旧。明为襄陵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七十二里,今二十九里。

洪洞县

周春秋时,杨侯国。晋灭之,以赐大夫羊舌肹。秦属河东郡。汉置杨县,属晋州。三国魏、晋俱属平阳郡。南北朝魏改属永安郡。隋属临汾郡,后改洪洞县,因县北有洪洞镇云。唐析洪洞、临汾置河西县,隶晋州。宋以赵城县省入,寻复分置。至和六年,升晋州为平阳府,县属焉。金、元皆仍旧。明仍为洪洞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八十九里,今四十六里。

浮山县

唐、虞为丹朱食邑。周春秋时属晋。秦河东郡。汉、三国魏、晋属平阳郡。后刘聪以其地入襄陵县。南北朝魏别置葛城县,并襄陵入擒昌。后周取故葛城为郭城县,隶晋州。隋复入襄陵县。唐武德二年,又析置浮山县,属晋州,寻改神山县。五代唐自《郭域》移今治。宋因之。金复为浮山县,属平阳府。元隶晋宁路。明仍为浮山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十八里,今八里。

赵城县

周穆王封造父之地。春秋时,赵简子居之。秦属河东郡。汉为河东郡、彘县地。隋为霍邑县地,后始分置赵城县,属霍山郡。唐初属吕州,后属晋州。麟德元年,徙治县西南三十里,即今治。宋省入洪洞县,寻复置。政和中,升庆祚军。金复为赵城县,属平阳府。元割属霍州。明洪武三年,改为赵城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七里,今一十五里。

太平县

汉河东郡临汾县地。南北朝魏始置《太平县》,因

在太平故关城云,属平阳郡。后周避讳,改曰大平。隋初,属晋州,寻徙置关东北,属绛州。唐贞观间,复徙敬德堡中,即今治,仍属绛州。五代宋、金、元皆仍之。明仍为太平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五十四里,今二十七里。

岳阳县

汉上党郡谷远县地。南北朝魏置安泽县,属义宁郡。隋属沁州。大业初,改岳阳县,以在霍岳之南云,属临汾郡。唐属晋州,移治东池堡,寻徙今治。宋、金属平阳府。元省冀氏、和川二县入本县,及和川并入冀氏,为上党地。后废冀氏,复立岳阳县。明仍为岳阳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八里,今七里。

曲沃县

周春秋时,晋新田地,又为栾氏食邑。汉为河东郡绛县地。东汉加一“邑” 字,为绛邑县。晋改晋邑县,属平阳郡。南北朝魏置曲沃县,属正平郡。后周移治乐昌堡。隋属绛州,移治绛邑故城北,即今治。唐属河东道。宋属平阳郡。金属河东南路。元初属平阳路。大德中,改属晋宁路。明为曲沃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六十八里,今三十六里。

翼城县

周春秋时为晋之绛邑,后改曰翼。汉为绛县,属河东郡。三国魏、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置北绛郡及北绛县。隋初郡废,为晋州,寻改翼城县,因县东有古翼城云,属绛州。义宁初,别置翼城郡县属焉。唐初郡废,置浍州。后州废,复为翼城县,属绛州。天佑二年,复名浍州。五代唐徙治王逢寨,即今治。宋复改为翼城县。金改翼州,又置隆化县隶焉。元为翼城县,属绛州。明为翼城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八十四里,今二十里。

灵石县

汉太原郡介休县地。隋开皇中,巡幸,傍汾水开道,至此得瑞石,有文曰“大道永吉” ,因置灵石县,属介州。义宁初,属霍山郡。唐初,属吕州。贞观中,州罢,以县属汾州。宋金仍旧。元属霍州。明为灵石县,属霍州。万历二十三年,改汾州为府,割灵石属焉。四十二年,又以石楼改隶汾州府,灵石改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二十五里,今五里。

汾西县

汉彘县地,属河东郡。东汉为永安县。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置临汾县及汾西郡。隋初郡废,改县汾西,属汾州。大业初,属临汾郡。义宁初,属霍山郡。唐初,属霍山郡,后属吕州,复改晋州。开元后,徙县治于厚义村,仍为汾西。宋归复旧治,隶建雄军节度。金属平阳府。元属晋宁路。明仍旧名,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五里,今六里。

蒲县

上古蒲子国。周春秋时为晋之蒲城。汉为河东郡蒲子县地。南北朝魏置石城县。后周置石城郡。周末郡废,仍置蒲子县。隋以蒲子移治县东北故箕城,大业初,移治新城,改蒲县属龙泉郡。唐移今治,置昌州。后州废,仍为蒲县,属隰州。宋、金因之。元省入隰州,县寻复置,属隰州,后割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改为浦县,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九里,今三里。

蒲州

古蒲坂,虞舜所都。周初,为同姓魏芮之地,后属晋。战国时属魏。秦为河东郡。汉为蒲坂县地。三国魏分置平阳郡,晋仍之。南北朝魏为河东郡,兼置雍州。孝武西迁,改秦州。后周改蒲州,亦兼置河东郡。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改河东郡治河东县。唐罢郡,置蒲州,属河东道,寻置总管府。开元中,改河中府,升中都,寻罢都,复为蒲州。天宝初,改河东郡。乾元初,仍为蒲州,寻改河中府。五代梁置护国军节度。宋仍旧属陕西路。金为蒲州。天德初,复为河中府,属河东南路。元因之。明洪武三年,复为蒲州,以河东县省入,领县五,隶平阳府,置千户所守御。

皇清因之,编户。旧八十七里,今四十八里。

临晋县

周春秋时晋桑泉地。秦筑垒以临晋地,因名临晋。汉为河东郡解县地。南北朝魏改北解县。后周改绥化县。隋置桑泉县,属蒲州。唐析置温泉县,寻省入桑泉。天宝中,复名临晋,属河中府。五代、宋、金皆仍旧。元以虞乡县省入。明为临晋县,隶平阳府蒲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六十三里,今仍旧。

荣河县

古纶地,为夏后少康邑。周、战国时,为魏汾阴地。汉置汾阴县,属河东郡。晋时,刘渊省入蒲坂县。南北朝魏复置,属汾阴县。隋属河东郡。唐初属秦州,改属蒲州。开元中,改宝鼎县。宋真宗祀汾阴,有荣光溢河之瑞,改曰荣河县,置庆成军,寻废军,以县属河中府。金置荣州。元仍为荣河县。明为荣河县,隶平阳府蒲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八里,今一十三里。

猗氏县

周为文王子《郇伯》国。春秋时晋令狐地。战国时属魏。汉置猗氏县,因猗顿居此云。属河东郡。三国魏、晋皆因之。南北朝魏为桑泉。后周复为猗氏县,属汾阴郡。隋属蒲州,自故城徙今治。唐属河中府。宋、金仍旧。元以万泉县并入,后复分置。明为猗氏县,隶平阳府蒲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五十一里,今二十七《坊里》。

万泉县

汉河东郡汾阴县地。南北朝魏移治后土城,后移治薛通城。隋属河东郡。唐武德中,即薛通故城置万泉县,因县东谷中多泉云,属秦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绛州。大顺二年,改属河中府。宋、金因之。元省入猗氏县,后复置。明为万泉县,隶平阳府蒲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里,今十一里。

河津县

古耿国,殷王祖乙所都。周春秋时,晋大夫赵夙采邑。秦置皮氏县。汉属河东郡,王莽更曰延平。东汉复名皮氏。三国魏晋皆属平阳郡。南北朝魏为龙门县,及置龙门郡。隋郡废,以县属绛州,后割属蒲州。唐置秦州,县属焉。贞观中,复属绛州。元和初,属河中府。宋宣和初,改河津县。金属荣州,后复属河中府。元以旧县圮于河水,徙治西北一里,即今治。明为河津县,隶平阳府蒲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八里,今一十八里。

解州

虞舜畿内地。周、春秋时晋之解梁城。战国时属魏。秦为河东郡。汉为解县,属河东郡。南北朝魏析治安定县。西魏改南解县,属绥化郡。隋改虞乡县,属蒲州。唐改虞乡曰解县,属虞州,别置虞乡县于蒲州界。贞观初,省入虞乡,后复置,属河中府。五代汉置解州,治解县。宋为防御,属河东路,后改属陕西路。金于州置解梁军,后改宝昌军节度使,属河东南路。元仍为解州,隶晋宁路总管府。明以解县省入州,改解州,隶平阳府。领县五:

皇清因之。旧三十二里,今十二里。又四盐里。

安邑县

夏禹营安邑,即此地。周、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为安邑县,河东郡治此。汉因之。隋置虞州,大业初,属河东郡,后改置安邑郡。唐武德初,改虞州,寻虞邑县属陕西。大历中,复名安邑县,属河中府。五代汉割安邑属解州。宋、金、元仍旧。明仍为安邑县,隶平阳府解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九十五里,今四十一里。

夏县

夏禹所都之地。周封毕公高于此。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秦为河东郡。汉为安邑县境。南北朝魏太和中,别置南安邑县,始置夏县,以禹旧都名。隋初属虞州,后属河东郡。唐属绛州。五代汉改属陕州。宋仍旧。金、元属解州。明仍为夏县,隶平阳府解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六十六里,今二十四《坊里》。

闻喜县

夏禹都安邑,县在左,名曰左邑。商桐宫,即伊尹放太甲之地。周曲沃,即昭侯封文侯弟成师之地。东三十里为周阳侯城。秦仍为左邑,分置桐乡。汉武帝将幸缑氏,至左邑之桐乡。开破南粤,改曰闻喜。王莽改曰洮亭。东汉废左邑,移治闻喜。南北朝魏属正平郡。后周移治柏壁。隋属绛州,寻移治甘谷。唐复徙治桐乡,故城,名“闻喜。” 五代汉割属解州。宋、金、元仍旧。明仍为闻喜县,隶平阳府解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六十六里,并为四十四里。今二十

四坊里又有四盐里

平陆县

古虞国。周封仲章于此,是为虞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为吴城。秦为河东郡地。汉为大阳县地。东汉置河北县。南北朝魏置河北郡。隋初罢郡,以县属蒲州。唐贞观初,改属陕州,天宝初

考证

因开漕渎,得古刃,有篆文曰“平陆” ,遂改平陆县。宋属陕州。金割属解州。元并入芮城,后复分置。明为平陆县,属平阳府解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五十五里,今八里。又二盐里。

芮城县

古芮国,周封同姓于此,是为芮伯。晋分属魏。秦为河东郡。汉置河北县。南北朝后周始置芮城县,后改曰长乐,寻并入永乐县,置永乐郡。隋省郡,以县属蒲州。唐改芮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陜州。宋因之。金割属解州。元至元间,并平陆县入焉。元贞初,复分置,仍旧属。明为芮城县,隶平阳府解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四里,今十里。

绛州

周。春秋时属晋,即古绛与新田之都,后分属魏。秦属河东郡。秦末魏豹尽有其地。汉为河东郡、临汾县地。三国魏、晋属平阳、河东二郡。南北朝魏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后周改为绛州,累徙治于稷山之玉璧。隋初郡废,徙州治东雍州城即今治。大业初,改绛郡治正平郡。唐复为绛州,置总管府,属河东道。宋因之,置防御。金置绛阳军节度,后改晋安府,又置宣抚司。元复为绛州,隶平阳路总管府。大德中,改平阳为晋宁路,州属焉。明以正平县省入,改为绛州,领县三,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五十二里,今三十坊里。

稷山县

周春秋时,晋侯治兵于稷,即此。本高梁邑。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南北朝魏置高梁县,属龙门郡。后周移治玉璧,寻改勋州。隋复置高梁县,属绛州,寻迁治汾水之北,即今治,改曰稷山县。唐改魏山县,属河中府,寻属绛州。宋金元皆仍旧。明为稷山县,隶平阳府绛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七十三里,今一十九里。

绛县

周春秋时,晋都新田地。秦属河东郡。汉为绛县。东汉为绛邑县。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置南绛县及南绛郡,移治车箱城。后周罢郡为绛县。隋改为绛州,后州废,复为绛县。唐自车箱徙今治,属浍州。后州废,仍属绛州。宋金仍旧。元以垣曲并入,后复析置仍旧。明为绛县,隶平阳府绛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里,今三十里。

垣曲县

周、周、召分陕之处。汉为河东郡垣县地。南北朝魏置邵郡及白水县。西魏改郡置州。后周兼置邵州,改县曰亳城。隋废州,改垣县属绛郡。义宁初,置邵原郡。唐改为邵州。贞观初州罢,以县属绛州。宋改为垣曲县。金仍旧。元省入绛县,寻复置。明为垣曲县,隶平阳府绛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二十七里,今五里。

霍州

《禹贡》“岳阳” ,即此地。周彘地,厉王奔此。春秋时,晋封大夫吕氏于此。战国属韩,后属赵。秦为河东郡。汉为彘县,属河东郡。东汉改为永安县。三国魏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初省,后复兼置永安郡,两徙治赵城,复还今治。隋初罢郡,置汾州,又改吕州,并改县曰霍邑。大业初,州罢,以县属临汾郡。义宁初,置霍山郡。唐罢郡,复置吕州。贞观中,州罢,以县复属晋州。宋属平阳府。金陞霍州,置霍邑县附郭。元因之。明以霍邑县省入,改霍州,隶平阳府。

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里,今五里。

吉州

周,春秋时晋屈邑献公子夷吾所居。战国时属魏。汉为北屈县,属河东郡。三国魏、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置定阳郡及定阳县。东魏置南汾州。北齐改西汾州。后周改汾州。隋为吉阳郡,后罢郡为吉昌县,又改耿州。大业初,置文成郡。唐初为西汾州,寻改南汾州治吉昌。后改慈州,复改文成郡,又为慈州。宋熙宁中,州罢,以县属隰州,寻置吉乡军,复置慈州。金初为耿州,寻复改吉州。元仍旧,以吉乡县省入。明为吉州,隶平阳府。领县一:

皇清因之,编户。旧二十四里,今七里。

乡宁县

春秋时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汉河东郡临汾县地。南北朝魏析置太平县,又分太平置昌宁县,属定阳郡。隋累改州郡,后以县属文成郡。唐三改州,后属慈州。五代唐改乡宁县。宋元祐间,以吕乡县并入。金仍旧。元省入吉州,后复置,隶吉州。明为乡宁县,隶平阳府吉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六里,今六里。

隰州

周。春秋时晋之蒲城。战国时属魏,为西河地。秦属河东郡。汉为河东郡蒲子县。晋为刘渊所据,后置大郡辖之。南北朝魏改长寿县,属仵城郡。太和间,置南汾州。后周置龙泉郡。隋初郡废,复置西汾州,寻改为隰州总管府及改县曰隰川。大业初,复为龙泉郡。唐初复为隰州,后改大宁郡。乾元初,仍为隰州,属河东道。宋因之,置团练使,割温泉县属石州。金改南隰州,后去“南” 字,仍旧名。元隶晋宁路。至正间,以隰川县省入,寻复置。明洪武二年,并隰川县省入,为隰州,隶平阳府,领县三。万历四十二年,改石楼属汾州府,领县二:

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一里,今一十里。

大宁县

周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汉为北屈县,属河东郡。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置仵城县,寻废,又置仵城郡,改北屈县为仵城。后周改为大宁县。隋省入仵城郡。唐复置大宁县,以仵城郡为中州,县属焉。贞观初,州罢,以县属隰州。宋、金仍旧。元初省入隰川县,后复置,属隰州。明仍为大宁县,隶平阳府隰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十里,今三里。

永和县

汉河东郡狐讘县地。三国魏始析置永和县,以西南有永和关云。晋属平阳郡。南北朝魏废。北齐于狐讘城置临河郡临河县,隋初,罢郡为临河县,后改曰永和,属石州,又属龙泉郡。唐改永和州,寻改北楼县,隶隰州。贞观初,改楼山县,寻复为永和县,后移治仙芝谷,即今治。天宝初,改大宁郡。乾元初,复为永和县,隶隰州。宋、金、元皆仍旧。明仍为永和县,隶平阳府隰州。

皇清因之,编户。旧一十一里,今二里。

河东运司

周为郇城地。汉为河东郡。隋大业初,虞州地,属河中府,后改安邑郡。唐改虞州为虞邑县,属陕州,后复名安邑,属河中府、晋州。宋属河东路,后改属陜西路。金改宝昌军,又为丰宝、兴宝二军。元属晋宁,置都转运盐使司。明为河东盐运司。

皇清因之。

平阳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平阳府疆域图

平阳府疆域图

本府总

本府

东至泽州沁水县界,一百九十五里。

南至平陆县黄河岸,三百六十五里。

西至吉州黄河岸乌仁关,三百一十里。

北至汾州孝义县,三百二十里。

东西广四百六十五里,南北袤六百八十五里。自府治六百里,至省城一千八百里,至

京师正东到泽州沁水县地界,正西到陕西“黄河。”

地界正南到河南黄河地界,正北到汾州府介休县地界,东南到河南怀庆府地界,东北到潞安府长子县地界,西南到陕西朝邑县地界,西北到汾州府石楼县地界 。按《通志》,东至沁水界一百五十五里。

临汾县附郭

东至浮山县韩村界,五十五里。

南至襄陵县下靳村界二十八里。

西至蒲县张村界,九十里。

北至洪洞县天井村,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三里 。按《县志》,“东到浮山县八十里。东南到翼城县一百二十里。南到襄陵县三十里。西南到乡宁县一百八十里。西到蒲县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汾西县一百八十里。北到洪洞县六十里。东北到岳阳县一百二十里。” 东南到南京二千四百里。东北到

京师一千八百里

襄陵县

东至浮山县高村界,六十里。

南至太平县故城界,三十八里。

西至乡宁县水泉槽界一十五里。

北至临汾县北陈村界二里。

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四十里。自县治东北至府城三十里,到省城六百三十里 。按《县志》,“东至浮山县一百一十五里,西至乡宁县一百五十里,南至太平县六十里,北至临汾县三十里,东南至翼城县一百里,西南至稷山县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蒲县一百七十里,东北至岳阳县一百二十里。”

洪洞县

东至岳阳县偏村店界,三十五里。

南至临汾县韩村界,三十里。

西至蒲县分水岭界,五十里。

北至赵城县成公村界一十五里。

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自县治南至府城六十里,北到省城五百五十里 。按《县志》,“东到岳阳县五十里,西到蒲县一百三十里,南到临汾县五十五里,北到赵城县三十五里,东南到浮山县九十里,西南到襄陵县九十里,东北到沁源县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汾西县一百一十里。” 自县治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

浮山县

东至沁水县贺家岭界,七十五里。

南至翼城县南朱村界四十里。

西至临汾县官雀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岳阳县东池村界四十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八十里。自县西至府城七十里,北到省城六百五十里 。按《县志》,“东到沁水县一百二十里,南到翼城县七十里,西到临汾县七十里,北到岳阳县一百里,东南到阳城县二百里,西南到太平县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洪洞县八十里,东北到岳阳旧县村七十里。” 赵城县

东至岳阳县马家庄界,六十里。

南至洪洞县苗村界,二十五里。

西至蒲县上下本村界六十里。

北至霍州辛置镇,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五十里。自县治南至府城九十里,北到省城五百一十五里 。按《县志》,“东抵岳阳县七十里,西抵蒲县一百三十里,南抵洪洞县三十五里,北抵霍州五十里。东南到浮山县一百五十里,西南到隰州二百五十里,东北到沁源县二百一十里,西北到汾西县九十里” ,北到

京师一千七百六十五里。南至江宁二千三百三

十五里

太平县

东至曲沃县蒙城驿界,四十里。

南至绛州义泉村界,三十里。

西至乡宁县溅堆村界一十五里。

北至襄陵县故关镇二十五里。

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县治东北至府城九十里,北至省城六百九十里 。按《县志》,“东到曲沃县高阳村三十里,南到绛州五十五里,西南到绛州苏村三十五里,西北到乡宁县铺头村三十五里,西到乡宁县一百二十里,北到襄陵县五十五里,东北到襄陵县安柴村三十里。”

岳阳县

东至屯留县良马村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浮山县杨村河界,七十里。

西至赵城县马家庄沟界,一十五里。

北至沁源县杨子村界一百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自县治西南至府城一百一十里,北至省城五百六十里。按《县志》:东南至泽州沁水县红庄沟界,计二百一十里。西南至洪洞县铁口村,界,二十里。西北至霍州尖阳山界,九十里;东北至沁州沁源县胜佛岭界,九十里。北达

京师一千七百二十里。南达江南二千五百二十

曲沃县

东至翼城县樊店村界二十五里。

南至绛县步坑村界,三十里。

西至绛州狄庄界,四十里。

北至太平县豫让桥界,四十里。

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县治北至府城一百二十里,至省城七百二十里。

按《县志》,“东北至浮山县一百三十里,东南至垣曲县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闻喜县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太平县五十里” ,东北至

京师一千九百二十里

翼城县

东至沁水县东乌岭界,六十里。

南至绛县陈景村界,二十里。

西至曲沃县秦冈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浮山县北朱村界三十里。

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五十里。自县治西北至府城一百三十里,北至省城七百二十里。按《县志》,东南垣曲,西南闻喜,西北临汾、襄陵,东北岳阳。

汾西县

东至霍州马岭界,二十五里。

南至蒲县公峪镇界八十五里。

西至隰州风吹岭界,七十里。

北至灵石县南关镇界三十五里。

东西广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县治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东北至省城四百五十里 。按《县志》,“东至霍州五十里。南至蒲县公峪镇五十里,到县一百三十里。西至隰州一百六十里。北至灵石县九十五里。东南至赵城县卫涧村界七十里,到县二十五里。西南至蒲县龙门村界八十里,到县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隰州南天庄界六十里,到州二百二十里。东北至灵石上庄村界四十里,到县九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

灵石县

东至沁源县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霍州白道村界五十五里。

西至隰州界一百里

北至介休县义棠镇界五十五里。

东西广二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里。自县治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北至省城三百六十里。按《县志》,“西南至汾西界六十五里,西北至孝义界六十五里,东北至介休侯堡村四十里,南至平阳府二百四十里,北至”

京师一千四百五十里

蒲县

东至本县黑龙关界,六十里。

南至吉州放马岭界,四十五里。

西至隰州张村界,五十里。

北至汾西县安生村界八十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自县治东至府城一百五十里,北至省城七百五十里 。按《县志》,“正东距洪洞县一百五十里,正南距吉州一百五十里,东南距临汾县一百四十里,西南距大宁县九十里,西北距汾西县一百三十里,东北距赵城县一百三十里。” 自县治距

京师一千九百八十里

蒲州

东至临晋县高望村界,四十里。

南至潼关黄河岸,六十里。

西至朝邑县黄河西岸一里。

北至临晋县姚庄界五十里。

东西广四十一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州治东北至府城四百四十里,至省城一千四十里。按《州志》:“东至解州一百二十里,西至朝邑县三十里,南至潼关卫七十里,北至乡宁县三百里,东南至芮城县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华阴县八”

十里。东北至稷山县二百四十里。西北至韩城县一百五十里,至

京师二千一百里

临晋县

东至猗氏县下任村界二十里。

南“至中条山横岭” 九十里。

西至黄河岸四十里

北至荣河县王显村界四十里。

东西广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自县治西南至蒲州七十里,东北至府城三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六十里 。按《县志》自县治东北至

京二千二百里

荣河县

东至猗氏县张宜村界,四十里。

南至临晋县潘西村界三十五里。

西至黄河岸九十里

北至河津县双营镇界五十里。

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县治南至蒲州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府城三百里,至省城九百里 。按《县志》,“东抵万泉县七十里,西抵韩城县三十里,南抵临晋县六十里,北扺河津县七十里,东南抵解州一百三十里,西北抵稷山县一百四十里,东北抵闻喜县一百九十里。” 抵

京师二千四百里

猗氏县

东至安邑县张岳村界,一十八里。

南至解州小侯村界三十五里。

西至临晋县任尚村界,二十二里。

北至万泉县小桃村界三十五里。

东西广四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县治西南至蒲州一百一十五里,北至府城三百三十里,至省城九百四十里 。按《县志》,“东至安邑县治六十里,东南至运城五十里,南至解州治六十里,西南至蒲州治一百一十五里,西至临晋县治四十里,西北至荣河县治一百二十里,北至万泉县治六十里,东北至闻喜县治” 一百一十里。“至”

京师二千里

万泉县

东至闻喜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荣河县杨家庄界二十里。

南至猗氏县杨庄界,三十五里。

北至河津县长乐村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县治西南至蒲州一百九十里,东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至省城八百四十里。按《县志》,“东至闻喜县九十里,东南至安邑县八十里,西至荣河县七十里,南至猗氏县六十里,北至河津县六十里,东北至稷山县七十里。”

河津县

东至稷山县史社界,三十里。

南至万泉县大赵村界四十里。

西至陕西韩城县界,二十里。

北至乡宁县北山界,三十里。

东西广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县治西南至蒲州二百一十里,东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至省城八百六十里 。按《县志》,“东南至闻喜县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荣河界四十里,东北至太平县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吉州一百八十里。” 至

京师二千里

解州

东至安邑县下铺头村界,三十里。

南至芮城县东柏社界,二十里。

西至临晋县樊谷堰界,二十五里。

北至猗氏县大范村界三十里。

东西广五十里,南北袤五十里。自州治东北至府城三百五十里,至省城九百五十里。

安邑县

东至夏县裴介村界,三十里。

南至平陆县青石槽界,五十里。

西至解州下铺头界三十五里。

北至万泉县薛村界六十里。

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县治北至府城二百八十里,至省城八百八十里。按《县志》,“东抵夏县四十五里,南抵平陆县一百一十里,西扺解州五十五里,北抵万泉县一百一十里,西南抵芮城县一百三十里,西北抵猗氏县五十五里,东北抵闻喜县九十七里。” 距

京师二千二百里。东南距江南二千一百里。

夏县

东至闻喜县堰长村界,三十里。

南至平陆县清水涧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安邑县三家庄界四十里。

北至稷山县徐家庄界七十里。

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自县治西南至解州城一百里,东北至府城二百六十里,至省城八百六十里 。按《县志》,“东抵黄河一百里,西扺稷山县徐家庄,七十里,南抵安邑县李庄村三十里,北抵闻喜县涑滨里,四十五里。” 达

京师一千九百里

闻喜县

东至绛县横水镇界五十五里。

南至夏县泊头村,界十里。

西至夏县义门头界二十里。

北至绛州兰村界三十五里。

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自县治西南至解州城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府城二百一十里,至省城八百一十里 。按《县志》,“东至曲沃县界五十五里,东南至绛县界五十五里,南入条山至垣曲县界九十里,西南至夏县界十里,西至解州一百四十里,至蒲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稷山县界四十里,北至绛州” 界四十里。东北至

京师二千二百里

平陆县

东至垣曲县瓦石滩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陕州黄河岸三里

西至芮城县仪家沟界,五十里。

北至安邑县青石槽界,七十里。

“东西广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七十三里。自县治西北至解州城九十里,东北至府城三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六十里 。” 按《县志》,“东至垣曲县二百四十里,西至芮城县一百里,南至陕州六里,北至安邑县一百里,直抵运城一百二十里,东南七十里为硖石驿,西南六十里为灵宝县,东北一百里为夏县,西北八十里” 为“解州。” 自县治东北达

京师二千二百里。东南达江南江宁。县二千三百。

芮城县

东至平陆县仪家沟界,五十里。

南至阌乡县界黄河南岸二十里。

西至蒲州陈家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临晋县中条山岭三十里。

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县治东北至解州城八十里,至府城四百五十里,至省城一千五十里 。按《县志》:“东南至灵宝县五十里,西南至潼关卫八十里,西北至蒲州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山西省城一千里。” 至

京师二千二百里

绛州

东至曲沃县张王村界,一十二里。

南至闻喜县苏店村界,三十里。

西至稷山县杨赵村,界三十里。

北至太平县杨威村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四十二里,南北袤五十五里。自州治东北至府城一百五十里,至省城七百五十里。按《州志》:“东南到绛县九十里,到垣曲县一百八十里。” 东北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

稷山县

东至绛州王村界,二十五里。

南至夏县牛庄界,五十五里。

西至河津县薛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乡宁县马壁峪界三十里。

东西广五十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县治东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七百八十里 。按《县志》:“东抵绛州五十里,西抵河津县五十里,南抵夏县一百二十五里,北抵乡宁县一百二十里,东北九十里为太平,东南八十里为闻喜,西北七十里为龙门,西南八十里为万泉。”

绛县

东至翼城县松罗峪界四十五里。

南至垣曲县雕儿村界,五十里。

西至闻喜县清源界,二十五里。

北至曲沃县景明村界二十五里。

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县治西北到绛州一百里,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七百八十里 。按《县志》,东到沁水县一百四十里,东南到济源县三百里,西到闻喜县八十五里,西北到绛州一百里,南到垣曲县一百三十

里。西南到夏县一百四十五里。北到曲沃县五十里。东北到翼城县七十里。东北距

京师二千里

垣曲县

东至河南济源县界,一十五里。

南至河南渑池县阳壶村界五里。

西至绛县横岭关界,八十里。

北至阳城县西红村界,一百二十里。

东西广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自县治西北至绛州城二百二十里,北至府城三百三十里,至省城八百八十里 。按《县志》,“东到济源县一百六十里,东南到河南府一百八十里,南到渑池县九十里,西南到夏县一百九十里,西到闻喜县一百九十里,西北到绛县一百三十里,北到沁水县二百五十里,东” 北到阳城县,二百二十里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

霍州

东至岳阳县,七里,缠界六十里。

南至赵城县乱石滩界,二十五里。

西至汾西县牌峪界二十五里。

北至灵石县大会铺界四十五里。

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自州治南至府城一百四十里,北至省城四百六十里 。按《州志》,“东至岳阳县一百八十里,西至汾西县五十里,南至赵城县五十里,北至灵石县一百里,东南到浮山县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蒲县界二百三十里,东北到沁源县绵上镇一百五十里,西北到乡宁县界一百里,北至”

京师一千七百里

吉州

东至放马岭界,九十里。

南至宽井河界,六十里。

西至黄河七十里

北至平渡关界,一百里。

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自州治东至府城二百七十里,东北至省城八百四十里 。按《州志》:“东至蒲山县地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黄河六十里,南至乡宁县六十里,北至黄河并大宁县地界一百二十里。”

乡宁县

东至襄陵县界一百一十里。

南至稷山县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黄河龙尾碛” ,一百里。

北至吉州界三十里

东西广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自县治北至吉州城六十里,至府城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七百八十里 。按《县志》,“东至襄陵县一百五十里,通平阳府;西至黄河一百里,通陕西韩城县;西南至稷山县一百三十里,通绛州;北至吉州六十里,通大宁县;东南至太平县一百二十里,通曲沃县;东北至蒲县一百” 六十里,通隰州。西南至河津县一百二十里,通蒲州。西北至黄河岸一百里,通陕西宜川县。东南至江宁府二千五百里,东北至

京师二千里

隰州

东至汾西县青山界,九十里。

南至吉州川庄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永和县许家原界,五十里。

北至宁乡县庆丰峪界,一百六十五里。

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五里。自州治东南至府城二百七十里,东北至省城五百五十里 。按《州志》,“东至汾西县一百六十里,东南至蒲县一百二十里,南至吉州二百四十里,西南至大宁县九十里,西至永和县九十里,西北至石楼县九十里,北至宁乡县二百四十里,东北至孝义县二百七十里” ,至

京师一千七百里

大宁县

东至隰州胡城铺界三十里。

南至吉州川庄村界,四十里。

西至马斗关黄河岸,七十里。

北至永和县山头村界三十里。

东西广一百里,南北袤九十里。自县治东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至省城八百四十里 。按《县志》:“东南距太平县二百里而遥,西北距永和县一百里而遥,西南距吉州一百二十里而遥,东北距隰州、正东距蒲县各九十里而遥,东北抵山西布政司七百三十里” ,抵

京师、顺天府一千八百里

永和县

东至隰州罗真铺界五十里。

南至大宁县西“索街” 界,七十里。

西至永和关黄河界,七十里。

北至石楼县赵家沟界,五十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县治东至府城三百六十里,东北至省城五百六十里 。按《县志》,“东至隰州九十里,南至大宁县一百里,西渡黄河” ,即陕西延安府延川县延绥关,北至石楼县九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七百二十里

形胜附

[编辑]

《三国志杜畿传》:“被山带河,天下要地。”

柳宗元《晋问》:“太行掎之,首阳起之,黄河迤之,大陆靡之。”

《平阳志》:“东距太行,西界黄河,南接梁、宋,北连大卤,有表里山河之固。”

卢毓《冀州论》:“圣贤之渊薮,帝王之宝地,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

《舆图备考》:“背冈面岭,被山带河,北接汾、晋,西连同、华,负关陕,阻大河,水陆形势,天下要地。” 《临汾县志》:“平阳古帝尧都,后为晋封地,临汾实其附邑。东峙浮山,西盘姑射,汾河襟带,平涝潆洄,形势雄奇,风气完美,诚三晋之要冲,一方之重镇也。”

襄陵县左障汾流,右凭姑射,前收晋绛之雄,后拥洪霍之固。村墟鳞次,土沃风饶 。按《通志》:襄陵县南依崇山,西据姑射,汾流经其中 。按县旧志,“南瞰绛稷之墟,北凭霍岳之雄。”

《洪洞县志》:“东跨箕山,西环舜岭,南连姑射,北拱霍岳。汾川襟带,涧水潆洄,洪厓嵯峨,古洞幽邃,河山险固,势雄万夫。唐太宗屯兵南羊关,中失其险。刘元海窃据范阳,三晋在其握。允矣。晋阳之屏蔽,河东之保障也。”

《浮山县志》:“龙角峙于前,黑水绕于后,中条环其左,浮山列其右,山川阻深,林木蓊郁。”

赵城县霍岳镇其东,汾水潆其西,原隰陂陁,气象完固。

太平县“左带河汾,右邻姑射,前襟冈阜,后接岩关。晋国旧疆,河东胜地。”

岳阳县地居万山之中,倚太行,枕霍岳,涧河潆绕,有险可恃。

曲沃县前凭紫岫,后压乔峰。浍横其襟,汾引其带,山川盘结,风气攸锺 。《明一统志》:“介两河间,翼城县原隰纡回,河山表里。翔皋覆釜,屹若崇墉。”

汾西县深壑峻岭,断壁巉崖,虽无关隘,而天险足凭。后为汾、晋之屏垣,前作郡城之藩篱。灵石县南有郭家沟之天险,北有灵石口之岩关。汾川襟带,绵山拱峙,扼塞咽喉,南北阃隩,实晋阳保障,河东要辖焉。

蒲县南北山环,东西川绕,崇冈错列,曲径纡回。按《县志》,“龙关雄镇于东,鹿山高据于北,群河险阻于西,峻岭横峙于南,亦胜地哉。” 又曰:“南北皆山,其势隆阜,东西川涧,径路险隘。”

《蒲州志诗传》云:“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

按《元史》:“北负关陜,南阻大河。”

按《金史》,“北接汾、晋,西连同华。”

按《旧志》:“西阻大河,东倚太行,潼关在其南,龙门在其北。”

按唐元载《中都议》:“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势,壮关河之气色。”

按:宋王钦若云:“全晋列藩,三河外屏,条山峙其左,紫源居其右,前瞻巨岳,却眺隆脽,唐虞之所兴,神祗之攸馆。”

临晋县:“中条峙于前,峨眉拱于后,东连涑水,西距黄河。”

荣河县,“峨嵋东环,洪流西带,北连汾水,南接百谷。远峙孤山之秀,近依脽土之雄。”

猗氏县北枕嵋原,南凭涑水,田庐错绣,桑柘铺棻。境内无名山大川,而远岫重谿,俱归襟带。居山河之腹心,当秦、晋之咽喉。

万泉县南阻孤山,北绕汾水,连山带谷,地势倾欹。

河津县河流环绕,山势屈盘,险扼龙门西河要地。

按《县志》:紫金北镇,峨岭南横,襟带河汾,控连雍、豫。左姑射,右韩梁,秀丽雄深,一方之胜概也。解州面石门之岭,背鸣条之冈,外据砥柱之险,内收盐池之饶。

《安邑县》,南距中条,北倚神稷,沃壤绣错,陆海霜凝,河东财赋之地也。

夏县东据条山,西连涑水,南临鹾海,北倚鸣条,沃衍之壤。

闻喜县南有美阳,北有晋原。中条峻拔而蜿蜒,涑水奔腾而旋绕。

《平陆县志》:“条山峙其北,大河潆其南,左翼太行,右跨雷首,要冲千里,雄据三藩,总水陆之形势,壮山河之气色。”

按《新志》:“负山面水,地势崎岖。”

芮城县负山面河,土腴地僻,以横岭为南北门户,吭扼中条。

按《县志》,“条山北列如屏,黄河南绕如带。”

稷山县左连故绛,西抵龙门,南带汾河,北通鄂垒。《玉壁》之霸气犹存,高梁之雄风宛在。

按《县志》,背据藐姑射之山,面稷峰以为嶂,汾水襟带其中。

绛县。绛山横岭,浍水华池,城郭青环,川原绿绕。《绛州志》:北枕九原,南襟峨岭,姑射雄峙于西北,汾浍环绕于东南。在前晋为都会之处,在李唐为六雄之一,乃河东奧区,山右名都。昔人谓“‘西山凤舞天边去,北水龙飞掌上来’,讵不信夫。” 《垣曲县志》:“北倚太行,南距大河,东有王屋山为左辅,西有中条山为右弼,卲原关” 扼其左险,横岭关扼其右险。峰峦叠嶂,涧谷幽阻,《孟子》所云“舜之居深山之中” ,即此地也。山河表里,形胜可凭,美景点缀,大地奇观。

霍州。“大岳峙其东,汾水经其西。襟以彘川,环以龙阜。山河表里,形势雄蟠。”

《吉州志》:“西跨黄河之险,东连鄂垒之雄,龙门崄巇障其前,庖山蜿蜒卫其后,而层峦叠𪩘,环峙罗列者,又不可胜计也。道路崎岖,车骑不能并进,自昔称乐土焉。”

《乡宁县》西枕洪流,东连姑射,诸峰罗立,各出其峥嵘之势,以危险相尚。羊肠、鸟道,石磴、《螺行》,《隰州》冈原盘绕,道路崎岖,可以犄角河东,屏藩并、冀。

大宁县北拥孔山,南拱翠微,左潆昕水,右带黄河,深山峻坂,为河东西鄙要地。永和县万山之中,崎岖险阻。黄河西下,可以外控延、夏,内卫并、汾。

平阳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周礼》:“保章氏实沈晋也。”

《左传》:郑公孙侨对叔向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及武王灭唐而封太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国语》,董因对晋文公曰:“实沈之虚,晋人是居” ,所以兴也。

《帝王世纪》:“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 ,实沈之次,今晋、魏分野。

《春秋纬文耀钩》:“太行以东至碣石、王屋、砥柱、冀州属枢星。”

《汉志》:“魏地,觜觿参之分野。”

《后汉郡国志》注:“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实沈之次,于辰在申,谓之涒滩,于律为中吕,斗建在已” ,今晋、魏分野。

《晋·天文志》:魏郡入昴一度,河东入张一度。《唐书天文志》:“觜觿参伐实沈也。” 初毕十度,馀八百四十一秒四之一,中参七度。终东井十一度,得汉之河东及古晋、魏地。

星纪魏地毕觜参

《寰宇志》:“平阳,觜参之次。”

《图书编》:“平阳觜参分野”

“明列郡分野” 平阳府。“古冀州觜参分野。”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