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43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三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四百三十三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四百三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三十三卷目录

 河南府部汇考七

  河南府祠庙考上

职方典第四百三十三卷

河南府部汇考七

[编辑]

河南府祠庙考上    府州县志合

[编辑]

府城:洛阳县附郭。

社稷坛 在府西北郊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南郊。

郡厉坛 在府城北一里。

八蜡庙 在府城西

府城隍庙 :在府西门内。

县城隍庙 在县西关

里社乡厉二坛 。在府城外四乡。

旗纛庙 “在府治东,洪武二年建。”

禹王庙 在龙门口。大禹凿伊阙,通伊水,故建庙祀于此。

汤王庙 在府城南四十五里浥涧。《碑记》云:“系成汤聘伊尹,使停骖处。” 盖伊本嵩产,故以伊水为姓。《志人物》者列伊尹于陈留,岂非误哉!元圣庙 在府东关石堰头,祀商阿衡、伊尹。周公庙 即定鼎堂,在府城西关。嘉靖四年建,太守王来庆重修,同县令井洛如各置有祭田。汉高祖庙 在府南三十里清风岭上。

薄太后庙 在府城东。太后,汉文帝之母,酂阳侯祠 。附城隍庙。太守吕朝佐重修。朱买臣庙 在府城东关。

董令祠 在府治东。祀汉洛阳令董宣、太守汪楫。知县佟学翰重修。

汉寿亭侯庙 在府西北隅。元至正间建,明洪武间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通判朱作舟重修。

贾太傅祠 在东关火烧街,祀汉梁太傅贾谊。明末寇燹后,武攀龙重修。康熙二十八年,太守汪楫重修。

关王冢 庙在洛水南,离城十五里。葬汉左将军关公于此,后人立庙祀之。康熙三十一年,抚军阎兴邦捐俸修献殿置供器。

狄梁公祠 :在白马寺左,祀狄公仁杰。祠毁,春秋搭棚以祭。康熙二十八年,太守汪楫改建“狄梁公书院” 于城内西南隅,奉主以祭。

朱文公祠 在南关竹竿巷,祀朱夫子。晦庵“三贤祠 ” 在大东关,祀闫禹锡、白良辅、刘健。康熙三十四年,知府孙居湜重建。

三圣庙 “三圣” 者,周武王乃洛阳定鼎之君,汉光武乃洛阳建都之君,宋太祖乃洛阳笃生之君。祀三圣于一堂,不为无义,今废。

宋太祖庙 在府城外夹马营,嘉靖三十一年,知府吴相建。

文昌祠 在府东门外

东岳庙 在府城东关

龙神庙 在府城南

二郎庙 在府城西关,祀隋灌州刺史杨煜。煜尝断蛟筑堤,以防水患,故民为立庙焉。

春秋阁 在府城北关,知府孙居湜重修。唐李靖庙 在府城旧旌善坊。

宓妃庙 在府城东关。元至正六年建。

少姨庙 在府城东南。世传是启母之妹,故名“少姨。”

马灵官庙 祀马元帅,在府治后街。

三皇庙 在后察院街。祀伏羲、神农、黄帝,以十代名医配,岁时医卜之辈结社祀焉。

玉皇庙 在府同王街

真武庙 ,在府北门内,一在南门外。傍侍五龙神人以为“五龙庙” 云。

关帝庙 在洛阳县西北隅,初祀于东南隅,今府学街小庙,乃其故处也。乡民因彼处地狭,改祀大像于此,彼地犹存小像,两地皆著灵验。“《三义》庙 ” 在府同王街北,弘治八年河南卫指挥同知王圮建。

三官庙 在洛阳县治东,弘治元年建。伊国王夜梦有火落于东北隅之隙地,因差官侦查,见一道士用砖立一小庙于此,云欲募创建“三元庙。” 王大以为异,因捐资倡率士民喁然向应,不日而成。神像炉瓶之类,皆范铜为之。

考证

五岳庙 在府城东北隅。祀五岳。

济源庙 在府城北三里。因济水之源,在河北之济源县,乡民岁时向彼进香,先于此庙结社焉。

三灵侯庙 在府东关,周大夫唐葛周也。周迁都洛,民因祀之。

金龙四大王庙 一在府南郭外,一在耿公桥,河道神,商贾祀之。

四龙庙 在府西门外

九龙庙 ,在府城东北三里许。庙在台上,游客、骚人多过而观焉。上有一井,深不过台,水在平地,亦一异也。

皇清顺治己丑,武攀龙重修,补建右翼屋三楹。

白龙庙 在县东南陈昌保。宋天圣元年,因白龙潭建庙。明永乐十三年旱,官民祈祷即应。十四年,河南府知府刘麟重修。

范文正公祠 在大西关。明弘治间,都御史徐公恪创建,少傅徐溥记。明末兵燹无遗。

皇清顺治戊子,邑令武攀龙改建于二程祠之右,以

其子忠宣公配焉

裴商庙 在府饮马胡同。宋宣和间,有裴商者,字山夫,能治小儿痘疹,有起死回生之功,活人甚多。卒,乡人立庙祀之。

洪山庙 在府城北一里。

关帝庙 在府东南四十里翟镇街东。

皇清顺治十六年,创建。

后土庙 在府北关。明福府建。

邵康节祠 二一在大西关,一在城南五里许,名为“安乐窝。” 河南守虞廷玺创建。明末兵燹无遗。

皇清顺治戊子,邑令武攀龙重建堂三楹,二门、大门。

如之,仍以其子伯温、孙溥配。康熙壬申,大中丞阎兴邦重建三楹为先贤祠,并添二门、两角门。其武令所建启贤祠,左设九贤祠,右设书院配之。

二程祠 :在府城西,明弘治十一年建,如阙里之制。正殿以祀二程两庑从事门人八十三人。康熙二十六年,

御书扁额“学达性天”四字,悬挂祠堂。二十八年,中丞

阎公、太守汪楫、通判朱作舟、知县佟学翰重修四贤祠 在府学内。景泰间,巡抚王暹建,祀邵康节、程明道、程伊川,名“三贤堂。” 后增司马温公,为“四贤” 云。

“十贤祠 ” 在府城南五里伊洛书院内。祀周惇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朱熹、吕祖谦、张栻、许衡。

“《刘文靖公》祠 ” 祀刘健,专祠原在府学街,今迁于小西关迤西路北。

王襄毅公祠 在旧后察院东,祀王公邦瑞,即今之旗纛庙后。

尤先生祠 在大西关,祀尤时熙。康熙三十三年,知府孙居湜重修。

洛南伯庙 在府城南二里。正德壬申,蓟盗攻洛,总兵冯祯战于洛水之南,中矢而死。事闻于朝,赠“洛南伯” ,因建祠祀之。

董恭敏尧封祠 在东关奎楼东。

给谏陈麟祠 在大西关马尾巷。

“尚书孙应奎祠 ” 旧在大街“伊府” 地,今移。总督张松祠 在河南府迤东。

“曹节妇祠 ” 在东关火烧街,祀曹昴妻张氏。“闫贞女祠 ” 旧在南门月城内,今迁于曹节妇祠内。祀闫氏存姐。

外州县

偃师县

社稷坛 在县城外西南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外南一里。

邑厉坛 在县城外北一里。

八蜡庙 在县东街

城隍庙 旧在县治西北隅。元延祐四年,县尹贾孟渊徙于新民坊,今仍之。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中岳坛 在县城外东南一里。

中岳行祠 在县治南高龙保。宋政和二年创建。明洪武间,民孙成甫等重修。

东岳行祠 在县治南高龙保。宋政和四年创建。明洪武间,民崔士原等重修。

济渎行祠 二“一在西北五里邙山上,始建未详,弘治十年乡人姚清等重修,今废。一在城内西北隅。”

皇清顺治十五年,乡人田《野杞》重修。

伊尹祠 在墓前

古贤祠 在县治东二里许,知县吕纯如修。周公行祠 在县治西石桥保,唐开元二年建。岳渎行祠 在县治东十五里孙家庄保。王辅嗣祠 在墓前,嘉靖三十八年水湮圯。舜帝庙 在县治西北十里首阳山下。永乐三年乡人张文礼等重修。

少姨庙 在县治南少微保古皇甫村,即启母之姨也。

汤王庙 二一在县治南缑氏保,宋祥符九年,民杨进等创建。金明昌六年民梁三重修,明洪武二十年民梁显重修。一在县治北八里邙山上,因久废圯,里人移建于治东北五里邙山之麓,下有池,旱尝祷雨。

文王庙 在县北邙山之麓。

三皇庙 在县治东街,今废。

升仙太子庙 在缑山上。始建莫详。嘉靖初灾,邑人高维诚等重修。内有《则天皇后御制碑记》,及宋谢绛《修大殿碑记》,多古名人题咏石刻,俱毁于火。

薄姬庙 二一在县治西北三十五里,凡蝗入境,祀之即灭。一在县治西南五十里浮山上,宋宣和间创建。薄姬即汉文帝母薄太后也。《真武庙 》三一在北城上。

皇清顺治八年,知县宋中鸿重修。《一》在县治东《凤凰》

《山上》一在县治西三十里邙山上。

关圣庙 二一在县治西,洪武间知县汪可行建,永乐间民王吉安等重修。一在县治北邙山上,崇祯间知县夏士誉创建。

宓妃洛神庙 在县治南少微保。

泰山庙 二一在县治东三里许,民张儒等重修。一在缑氏东,周广顺中,李进建,宋祥符、元祐间重修。

黑龙庙 在县治北北邙山之麓。上有黑白二龙潭,水常不竭,旱祷雨即应,土民立庙以祀之。“金龙四大王庙 ” 在县治东十五里孙家湾。弘治十一年民蔺渊等重修。

三官庙 三一在县治西二里,弘治十三年民周普建。一在县治南一里,一在县治南三十里。裴商庙 二:一在县城内东南。一在县治西二十里。商即宋宣和间人,能治小儿,有起死回生之功者。

五龙庙 在县治东十里。

火神庙 在县南关。天启五年,知县张学周、李希白同修。

巩县

社稷坛 在县西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门外。

邑厉坛 在县北

八蜡庙 在县南关外

城隍庙 在县治南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真武庙 在县治南,今移北门上。

五岳庙 在县南堤东保。

河渎庙 在县北神堤保。

龙王庙 在孝义保

金龙四大王庙 在神堤保。

牛王庙二 :一在县治南,一在县治北。

马王庙 在县治东

关圣帝庙二 :一在西门里,一在东门外。二郎庙 在县北。

府君庙 在东站

巩王庙 在孝义保

成汤庙 在神堤保

薄姬庙 在罗口保

严子陵庙 在县治西

汾阳王庙 在县治西,元至治间建。相传郭子仪尝帅师过邑,刍粮俱乏,征于此。邑人告曰:“草可得,粮不可得。” 公问所以,人曰:“是邑南冈,岁有妖雾害稼。” 明日,公诣冈,指之曰:“四方之乱,予皆扫除妖氛,敢为害耶?” 乃引兵还。自是妖雾不复为害,五谷成熟。土人立庙祀之。

“杜工部祠 ” 在康家店。

孟津县

社稷坛 :在县治西南二里许。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南一里许。

邑厉坛 在县治北

八蜡庙 在县西关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城隍庙 在县西门里北街。

文昌阁 在县南门上

子耕庙 在县治白坡堡。祀冉伯牛。

昌嗣宫 在城隍庙后

三官庙 共七座一在县城内西街,一在县城南,一在县城北,一在《下古镇》,一在旧县,一在扣马村,一在白云观。

真宫土地庙 在三官庙北。

药王庙 在土地庙北

瘟神庙 在三官庙南

火神庙 在县城南。邑绅李公根率众创建。“大王庙 ” 在旧县渡口。

夷齐祠 在县城东。明嘉靖年,邑侯王公尧弼建。

“汉世祖光武皇帝庙 ” 在县西北十五里。关圣帝君庙 共十一座,一在城内北街,馀在各乡。

玉皇庙 在县东

五龙庙 在县西

真武庙 在县北关

泰山庙 在白坡

伏羲庙 在县西负图寺前,晋永嘉四年,改为“河图寺。”

“二圣庙 ” 祀夏禹王、周武王,在东关。

禹王庙 在县西

“汤王庙 ” 共二处,一在西关,一在谷城山上。《周武王庙 》,在扣马村。

冯侯庙 在城南,为汉大树将军、孟津侯冯异建,今废。

裴商庙 在城西

神州庙 在城东南

蚕姑庙 在城西

宜阳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关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县城西南二里铁藻沟内。

八蜡庙 在县城东关

邑厉坛 在县城北关

城隍庙 :在县城中街。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黄帝庙 在县治西。世传轩辕黄帝铸鼎于此,故立庙焉。

女几庙 在县治西女几山。祀晋彭娥。

三结义庙 在县龙屋保。元至正十一年重建。唐太宗庙 在县治西南赵村保。元至正十四年建。

三皇庙 在县治后东北隅。

泰山庙 一在北门内,一在东郊屏山,境内甚多。

关圣帝君庙 在县东关。明末因寇乱增建。城内府厅故址,乡村无处不祀。

德应侯庙 在县西三里。宋熙宁中,咸德军守臣以水旱祷应状闻,诏立庙,封侯爵,享祀。崇宁六年复修。

火德庙 :在社稷坛内。

真武庙三 :一在神峪山,一在福昌阁,一在半壁山。

龙王庙 在县西街,境内甚多。

二郎庙二 :一在西官庄,一在王耀村。《山阜》伯王庙三 :一在县东高桥南,一在赵保东南,即唐太宗庙;一在汴村。

三官庙 一在柳泉东,一在水崖庵,境内颇多。光武庙 在县西上庄保。新莽末,赤眉寇宜阳,光武亲率六军克之。明帝永平元年,邑人追慕其功,因立庙以祀之。

九龙圣母庙 在九龙洞口。

玉仙圣母庙 在圣井沟。

香山庙 在屏山中峰之麓。一在高桥东南山岑。

马村娘娘庙三 :一在县治东,府厅故址;一在黄涧口村;一在岳社村下。唯黄涧口村系原初庙宇,其县中与岳社二庙,皆因祈雨灵异而新建之耳。

夫子庙 在平泉

崔府君庙 在东官庄村。

“齐天大圣庙 ” 在花果山。

都土地庙 在县西湾子白坡。传闻此地旧系南北孔道。后周世宗微时过此,山路崎岖难行,忽出一白发老人,代为拉牵,及至平坦处,跪送于侧。世宗问其故,老人对曰:“臣本山土地也。” 世宗慰之曰:“朕异日果登极,封汝为都土地。” 今庙重新,土人岁时享祀。

三结义庙 在张屋村,至正十一年重建。帝舜庙 在高美店东。

薄太后庙 在河北后庄村。

严子陵庙 在上庄保。宋显庆三年,范文正公建。

成汤庙 在上庄保,永乐十一年建。

马明王庙 在县东养马处。一在马明王洞。《玉皇庙》二 :一在陶公洞;一在岳顶山。

晋高祖庙 在柴家峪。宋开宝六年建,金大定六年重修。

登封县

社稷坛 在县西关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县南关外。

邑厉坛 在县北关外

八蜡庙 在县城外

城隍庙 在县城内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中岳庙 在县治东八里黄盖峰下。自西汉祀之,历唐、宋、元、明。

《皇清》屡加修葺。

许由庙 在县治东南箕山上。

启圣庙 在县治北嵩山麓,启之母也。庙前有启母石井亭。汉武帝祀中岳,见启母石,因建庙焉。

纯孝伯庙 在县治西南,祀颍考叔。

二贤祠 在县学内,祀周甫侯、申侯。

禹庙 在县东关。万历间,知县傅梅创建,以益配之。

周公庙 在告成镇。知府陈宣建,知县侯泰、傅梅重修。

启母庙石阙 ,在启母石正南百步许。汉安帝延光二年,颍山守朱宠等造。阙左有《大传书铭》二篇可辩。

少姨庙 在少室山下,唐高宗敕命重修。颍源庙 在阳干山颍源上,以祀水神。

真武庙 在太室中峰上。

三官庙 在县西关。居民王贡等重修。

迎仙庙 在岳庙西望朝岭上,今以祀火星。裴商庙 在懊来山阴。

扁鹊庙 ,在刘碑村,有“大学士高拱《碑记》。” 九龙庙 ,在嵩山东九龙潭上。

永宁县

社稷坛 在县西郭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郭外。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八蜡庙 在县城东北凤山涧水间。

城隍庙 在县治西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文昌祠 在县城外东南隅。

石神庙 在县东北二里许。祈嗣必有应。禹王庙 在县治西长水镇。昔禹治水成功,洛龟呈瑞,故立庙祀焉。宋淳化六年建。元延祐三年,学士孙友谅修。明正统间重修。

岐伯庙 在县治西,景泰元年重建。

酂阳侯庙 在县治西南。

文潞公祠 在县治西凤翼山下。祀宋丞相文彦博。

五贤祠 在县治洛西书院内,祀康节、温公、横渠、明道、伊川。

二妙祠 在县治洛西书院内。祀宋薛庸及其子友谅。

玉皇庙 在嶕峣山之巅。

真武庙 在时和街之北,倚城起台。

雷神庙 在县西关

五岳庙 一在县东关,一在龙头山。

三官庙 一在县西关,一在王范镇。

嶕峣庙 在嶕峣山

洛河龙神庙 在龙头山。

金山龙神庙 在金门山下。

石神庙 在县城东北二里许。

汤王庙 在原村

薄太后庙 在河南镇

药圣药王庙 在王范镇。

白龙王庙 在县南醴泉上。

新安县

社稷坛 :在县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门外。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八蜡庙 在县东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东。明洪武三年建。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关帝庙 :在县西门内。

河滨大王庙 在县北六十里狂口镇。

后唐庄宗庙 在县东,今废。

甘上卿庙 在县东,今废。

薄姬庙 在县西北二十里薛村南山岭。祀汉薄姬祈子灵应。

韩上柱国庙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庙头村。宋乾德五年重建。太宗太平兴国六年碑封题“隋上柱国阎罗王之祠墓” 在庙后。有人疾笃,忽入其家曰:“我来谒阎罗王。” 擒虎曰:“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足矣。” 因寝疾卒。后人为立庙。今名为韩王庙。

渑池县

社稷坛 在县治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治南。

邑厉坛 在县治北

八蜡庙 在县治内

城隍庙 在县治内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河神庙 在县治南村堡,宋嘉祐间建。

曹学正祠 在县治南,祀学士曹端。正统六年建,天顺五年修。

关帝庙 在县治内

尧帝庙 在县治东刘村。元延祐二年,居民王义等重修。

舜帝庙 在县治西二十里陆甲鳞村。

禹王庙 在县治西三十里,元大德年建。汤王庙 在县治北百十里南村东城外。“五龙庙 ” 在县治东,洪武五年建。

雷公庙 在县治北二十里。唐潞王敕建。真武庙 在县治北二十里。

马神庙 在县治内,新建。

河伯庙 在县治北一百二十里,宋嘉祐间建。玉皇庙 在县治东北一里许。

三清庙 在县治东关外。

三官庙 旧在县治西门外,今移入治内。《泰山庙 》各里一所。

压川都土地庙 在县治东二十五里。五代唐潞王创建。

董公三老祠 :在县治东义昌镇,寇毁。

嵩县

社稷坛 在县北关迤西铁冶坡之下,东向。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关西。

邑厉坛 在县北关外《高都河》东岸。

八蜡庙 在县城南白衣庵前。

旗纛庙 在演武场

城隍庙 在县西关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两程故里祠 在县治东北二十五里耙楼山下。本伊川故宅,今后裔所居。前为祠,前代诏比颜、孟例,起祠殿,庑寝室,计房五十馀间。详载《重修碑记》。鼎革之际,焚毁无存。

皇清顺治六年,嫡裔生员程宗昌援《前代嵩永宜协》

修之例建正殿三间,启贤堂三间,东西庑各三间。康熙九年,复构拜殿三间,“春风” 、《立雪》二亭。康熙三十四年,知府孙居湜募阖省官绅重修九贤祠 ,祀周惇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朱熹、吕祖谦、张栻。

“鲁斋祠 ” 祀许衡。以上二祠俱在县治北鸣皋镇伊川书院内。

邵康节祠 在县治北辛店官厅之西。中为堂三间,以祀康节先生。堂后为皇极书屋,左右有天根、月窟二轩,各三间;堂东西为击壤、弄丸二亭,各一间。二亭之中有小亭曰“行安乐窝。” 窝前为门,题曰“邵子祠。” 俱久废,止存荒祠半壁。康熙二十四年,教谕李滋修葺完固,丹垩未施。康熙二十六年

钦颁御书“学达性天”扁额,知县徐士讷增修《周垣》卷。

棚大门各三楹,藻绘有加,称弘丽焉。

三涂山庙 在县治西南三涂山上。宋熙宁三年建,明洪武十九年重修。

伊尹庙 在县治东

东岳庙 二:一在东门外直北山上济渎庙西,金太和元年建;一在县西关后。

南岳庙四 一在县东北田湖镇,一在鸣皋镇北山上,一在常峪保,一在新店

济渎庙 在县城东门外直北山上,东岳庙东。嘉靖间,王京重建。

商山庙 在济渎庙东,元至正二年建。

四龙庙 在县北关。正德二年,知县顾正建。“玉虚祠” 二 ,一在汤下保,一在梁家屯。

“真武庙” 三 :一在县北门内,一在黑峪五龙山,一在红崖

“三官庙 ” 有十馀处。其在“叠翠山峡” 者,跨桥临崖,可供登眺。

薄太后庙 在县治北

卢氏县

社稷坛 :在西门外路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东关外路北。

邑厉坛 在县北关外路西。

八蜡庙

城隍庙 在县治东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风伯庙 在县治北东郭社。

虢伯庙 在县治东北,宋咸平二年建,元至正五年修。

晋文公庙 在县治北,《东黄社》。

扁鹊庙 在县治东街,宋建宁元年建,元至正五年修。

张令祠 在县治西一里。祀元县令张世英。“关帝庙 ” 在县西门外。

皇清康熙庚午,僧普化“募众重修寝宫两廊”并钟鼓。

二楼

三官庙 在县东门外。古昔建以镇水,今倾圯。泰山庙 在县西门外。

老子祠

火神庙 俱在虢台,俱重修,每岁清明大会。尧帝庙 在县东,咸平二年邑人雍和柔建,元统三年邑人杨友直重修,今废。

禹王庙 在范镇里

太宗庙 :在北山汉川。唐初敕封“丰公老龙” ,历代修葺不一,今邑人遇旱,致祷辄应。

陕州

社稷坛 :在州西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州南关。

郡厉坛 在州北门外

八蜡庙 在州南城西

城隍庙 在州治东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神农庙 在州治东南太阳社。唐天保元年建,明洪武间修。

召公庙 在州治东北

老子祠 在州治东。相传老子尝炼丹于此,后人立庙祀之。

河上公庙 在州治南鸡足山下。公,汉文帝时人。

姚梁公祠 在州治东,祀唐梁国公姚崇。宋元祐八年建,乃崇故居也。

义烈祠 :在州治南。宋知州李彦仙死节,故立庙祀之。

后土庙 在州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里人高大等建。

神农庙 在太阳社,唐太和元年耆老高奉仙建。

禹王庙 在马河社,唐天祐元年,金部郎中长孙操建。

伯王庙二 一在州治西南五十里,一在州治南四十里,即唐太宗

中岳庙 在州治西南曲村社。金贞祐五年,郡人建。

岘山庙 在州治西南五原社。金正隆二年知州徐文建。

雷公庙 在州治东磁钟镇。

龙王庙 在州北门外,对灵湫泉,祷雨辄应。元至正元年建。

旗纛庙 在州城东北隅。明洪武十五年,指挥汪盛建。

关帝庙 旧在州东门外,元至正间,监郡公吉剌绎班建。明末,火焚,猗氏张公璞改建州城西门内。

天齐庙 :在州治东南五十里。赵一社,祈嗣辄应,里人建祀。

名山白龙庙 在州治东百里。旱祷即雨。万历间,敕封“都龙。”

玉皇庙 在州治东南七十里。东二社历代敕祀。

灵宝县

社稷坛 在县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南。

邑厉坛 在县城北

八蜡庙 在社稷坛东

城隍庙 在县治西南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文昌祠 在县学西,知县梁儒建。

考证

龙逢祠 在县治东门外,宋绍圣二年建,明弘治二年修。

汉高祖庙 在县治南项城里。高祖尝驻军于此,后人因之立庙。洪武二十七年重修。

三田庙 在县治南。祀孝子田真、田广、田庆。许襄毅公祠 在县治东街。祀吏部尚书进,以其子户部尚书诰、大学士赞祔焉。

三神庙 在县衙东。祀马王、狱神、土地。

马神庙 在桃林驿,今移三神庙后。

牛神庙 在逓运所。“禹王庙 ,在县城西。”

汉高祖庙 ,在县城西南七十里,即帝与羽持守处。

灵泉庙 在县治西南,宋曲里女郎山上。遇旱,祷雨辄应。

杨后庙 在县城南。后,邑人也。

关帝庙 在县东门外

真武庙 在县治东

双烈祠 在县东门外。祀康、杨二节妇。

阌乡县

社稷坛 在县西关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关。

邑厉坛 在县西关北

八蜡庙 在社稷坛侧,今废。

城隍庙 在县东街

里社乡厉二坛 在各里。

后土祠 在县东关高阜。知县张三省重修。“王将军庙 ” 在县治东,祀晋王濬。

真武庙二 “一在学宫后,弘治二年,训导宋亮建,万历三十年知县黄方重修。” 一在县西南四十里。

关王庙 在南街

《牛王庙 》在逓运所,今废。三官庙 ,在南关东。

灵官庙 在南关东

黄帝庙 铸鼎原上,今废。

九龙庙 在县南十里

显圣庙 在县西三十里。

黑龙庙 在县西十里

梁文贞庙 在县东北十五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