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59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五百九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百九十三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五百九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九十三卷目录

 成都府部汇考九

  成都府古迹考二陵墓附

  成都府羌蛮考

职方典第五百九十三卷

成都府部汇考九

[编辑]

成都府古迹考二       总志

[编辑]

绵竹县

读书台 在县西北十五里。宋张栻读书处。洗墨池 ,张栻洗墨处。按《县志》在城南二里,今池水未涸。

射江 汉孝廉姜诗妻为姑汲水处。按《县志》,“在县东南三十里。”

芦林 姜诗妻庞氏采薪处按《县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孝德观侧。

蝙蝠洞 :治北小蓬山有蝙蝠,大如鸟。

文明楼 在县学西,嘉靖中建,提学姜宝题额。“怀古楼 ” 在县东,隆庆初建,祀诸葛瞻父子,紫岩、南轩二先生。

“三贤堂 ” 在治南,祀翰林杨元素,中允宇文之奇,丞相张德远。

进德堂 在治南,宋淳熙年建。

月波井 在城南里许。汉严君平凿。每晓霞霁月,则井之水纹荡漾,光照夺目,洵奇观也。马跑寺 在县西二十里。寺之侧有异泉,游人往往合手拍之,则泉水应声而沸。

承天寺 在县西无为山,鲁班建。门之开阖,声锵锵拟凤鸣。明万历中,班复以易梁,至柱础之重,动以数十人者,经班手,悉反掌也,人始异之。崇祯十八年,火于贼祇,涌水泉遗迹存焉。武都山 在县西二十里,汉严君平筑宅处。三溪山 按《县志》,在县西南四十里,射水河源也。蜀王提兵至,以士马渴,取三矢祝天,向山足射,俄大水涌出者三。

紫岩书院 在城东里许。明永乐初建,为宋张魏国公浚并子栻祠堂,肖魏公父子像,祀之制台。西野张瀚于嘉靖丙申增修,始扁曰“紫岩书院。” 万历元年,邑令赵时腾复修葺之,额其堂曰“正学。” 旧制:门子一名看守,春秋致祭。

孝德观 按《县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以孝廉姜诗建。

射箭台 在县南十里。蜀王提兵至,士马苦渴。王以三矢祝天,射西北山足。俄大水涌出者三,因筑台,名“射箭。” 今水为“射水河。”

严仙观 在县北二十里。邑人严君平以道成举家飞升。后人据宅基建观,据宅前池建桥。紫微寺 在县北二里,以光武访严子陵至寺,因名。

武侯池 按《县志》,“在武都山上,出白莼菜,甚美,武侯所凿。”

大鹏山 在县北二十里,形拟大鹏之鼓翼。每朝云弥布,烟光缭绕,遥望洵一大鹏垂天而飞。《飞凫》山 在县西北,来绕西南两关上,数形如凫,倘佯而至。

绵州

魏城废县 ,去州东北六十里。

巴西废县 ,去州东五里。本汉涪县地,西魏置巴中县。隋改曰“巴西。”

涪城废县 ,去州东南四十里。

盐泉废县 ,去州东一百十里。唐初,析魏城县治。宋因之。

越王台 在城北

《渔父》故村 ,去州东四里。

越王楼 在州治西北。唐太宗子越王直为绵州刺史时建。杜甫诗:“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江楼 :在州治东,唐建。

扪参阁 去州北二十里,天池山巅,城郭山川,皆承目睫。

六一堂 在州治。宋欧阳观尝为州推官,生子修于此。后人慕之,因以号名堂。

思贤堂 在州治东中绘扬雄、杜甫、李白、樊绍述、苏易简、欧阳修、司马光、苏轼、唐庚九贤之像以祀之。

“十贤堂 ” 在州学东。绘庞统、蒋琬、杜微、尹默、李白、陈该、苏易简、王仲华、欧阳修、黄庭坚十人之

像祀之

旧彰明县治 ,明成化中重修。有盈积仓在治内。阴阳学、医学、申明、旌善亭、僧会司、道会司、养济院俱毁。今以其县归并绵州。

李白故宅 ,去旧彰明县南二十里,碑刻犹存。莲花池 ,去旧彰明县东五里。

文光亭 在旧彰明县治南。元建。

汉王台 :去旧彰明县西北三十里。昔汉王驻兵于此。

读书台 :在旧彰明县治北五十里。李白读书处。

德阳县

绵竹故城 ,去县北三十五里。即诸葛瞻战败处。

瘗金圃 在许旌阳旧公廨后,为许公瘗金处。雒县故城 ,在县西北

来鹤楼 在德阳王府内。楼成,适值册封,有鹤来集,故名。

旧罗江县治 ,明成化中重修。有阴阳学、医学、申明、旌善亭、僧会司、道会司、养济院,俱毁。又有白马关巡检司,在治西十五里,裁。今以其县归并德阳县。

万安城 旧曰“孱亭。” 西魏置万安郡及县。隋罢郡,以县属绵州。

“马驰灵井 ” ,上有《摇亭碑》。

茂州

“横玉楼 ” 在州治内。

列岫堂 在州治内。因“九顶” 列于南屏,凤盘台列于西、巨人、《橐驼》列于东,故名。

雪峰堂 在州治内,有“妙算” 、《遥云》二堂。

练光亭 在城内,取杜甫诗“川虹饮练光” 之句。浮觞亭 ,在西湖侧,宋文同建。

古《羌冉》国      《羌駹》国。

汉汶山郡      。梁《绳州》。

隋蜀州       。唐南会州。

通化郡       “安戎城。”

朋筰守捉城     羊灌田守捉城堕《财主》,古城     韩胡都督府。

刁农都督府     。黑虎寨都督府,石大关巡检司    ,《滴博戍城》。

蓬婆城       积水关巡检司。覃州        荣州

镇羌寨 ,寻改为“毕力寨。”

魏磨关巡检司 今为番城。以上俱隶本州“玉清楼 ” ,明游击李葵建。

玉皇楼 在城内延洪观右。

纯阳楼 在《关帝庙》左。

“观音楼 ” 一在关帝庙右,一在州治北舍棠村。“华光楼 ” 在外城正街,今毁。

川主楼 在州治南宗渠村。

岷山楼 在阜康门外岷山下。

藏经楼 ,在外城海会寺后,今毁。

武安楼 :在关帝庙前。崇祯十二年,兵备副使何闳中建,一曰《壮缪楼》。

读易台 在旧道署内。明嘉靖间,副使奚良辅更名,今废。

大树园 :在参府署内。

宾雪堂 在治西。副使孙元为戍史王元正建,今废。

西亭 在汶江峰侧。李新诗:“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巴蜀接幽阴。” 今废。

《百花亭 》:在大树园,四围环以池。

《萧然》亭 :在州署内。知州黄陛建,今毁。

“长啸亭 ” “在魏磨关” ,今废。

雪心亭 在今道署内,亦废。

枕流轩 在治内

筹笔处 在兵备道署内。副使谢朝宣建,今废。玉垒别业 在驿左,今废。

全胜楼 按《州志》,“今北定门是也。” 明嘉靖十五年,深浅等寨蛮攻茂州,副使朱纨运筹于此取捷,故名。

观风楼 在州治南三里,今废。

阜康楼 在《阜康城》上,今废。

望江楼 在清波门上,今废。

汶川县

石纽村 在境内。《帝王世纪》曰:“禹生石纽邑。” 又《元和志》“禹所生处” ,今名刳儿坪。

广柔废县 ,去县西二十七里。汉置,属蜀郡。《郡志》谓“禹本广柔人。”

率然堂 明谢兵备建,堂毁。

皇清知州黄陛重修

威州

姜维城 ,去州南十里。蜀后主时,姜维、马忠讨汶山叛羌,屯兵于此。

薛城 去州西南二百步。唐置薛城及盐溪县,属维州,后省盐溪,改薛城曰保宁。按《州志》,即今保县,唐名薛城,宋改保宁县,元并入威州,明分为保县。《总志》误。

无忧城 去州西北二百五十里。唐李德裕筑,吐蕃,号曰无忧城。按《州志》:“古维州城,吐蕃得之,号曰无忧城。” 其城三面临江,盖董卜、韩瑚宣慰司与杂谷安抚司界。今为杂谷碉寨。

安远城 去州南半里。宋张若拙米鬲所筑。通化废县 ,去州东一百三十里。隋初置金川县,改曰“通化。” 唐、宋因之。

定廉废县 去州南四十里。唐、宋因之。按《州志》,考唐韦皋收复维州,于此进兵。

小封废县 ,去州南六十里。唐咸亨初,刺史董弁招慰生羌,置此县。

董三湫池 去州东南二百里,岁旱祷雨,辄应。按《州志》,即今州东南十里雁门关,《总志》误。龙洞 ,在州治东,两崖如削,高千馀仞,深五丈,洞水澄清,四时不竭。

飞翠亭 在州治后玉垒山巅。正德初,知州崔哲时建。

滴博岭 唐韦皋经略西川,出西山灵关,破峨和,通鹤定、廉城,逾滴博岭,遂围维州搏鸡栖,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剑山屯,焚之。蓬婆山 ,在雪山外,柘州南三十里。

杨柳坪箐山 按《州志》,“相传禹王生此” ,今有庙,在通化里。

凌云亭 在玉垒山半,前为“半云亭。” 崇祯丙子,知州刘琯改今名。

观风楼 在治西

保县 《古迹》未载,无考。

陵墓附

[编辑]

本府。成都县附郭。

汉昭烈帝惠陵 ,去府城南八里,旁即汉庙。昭烈南面,武侯、关、张北地,王东西配享。前有《窿碑》,乃唐人裴度记,柳公绰书。会城古碑,人称为“三绝。” 康熙六年,巡抚张德地建坊,刻石,覆以亭。蜀端王墓 ,在府东十五里毓灵山。

崇庆王墓 :在府治北威凤山。

关羽墓 在府城外万里桥南。羽既没于吴,昭烈招其魂葬此。

张飞墓 按《明一统志》:“在万里桥南。飞为帐下张达所杀,持其首奔吴” ,此特葬其躯耳。

蜀献王墓 、蜀靖王墓 俱在县天回山。蜀昭王墓 在县东山。

黔江“悼怀王墓 ” 在县李村山。

悼庄世子墓 :在县威凤山。

赵兴墓 ,在县西笮桥侧,有石关二,俗号“石笋。” 许靖墓 ,去县西南七里。

孟知祥墓 ,去县北二十里。

李雄墓 ,去县北七里。

蜀僖王墓 ,在华阳正觉山。

蜀怀王墓 ,在县东二十里东景山。

南川安靖王墓 在县东峰山。

汶川懿简王墓 ,在县灵溪山。

内江王世子墓 在县东晖山。

费贻墓 ,去县东十九里。

范家坟 在县北积善里。宋范镇范百禄家墓。黄庭坚有记。

宋濂墓 在县东十五里。濂没,葬于夔府。明永乐间,蜀献王命迁于此,仍赐田八十亩,以供祭祀。

向洪都督墓 ,在县东五十里。

蜀惠王墓 ,在县芳山。

蜀王开明墓 ,在武担山下。

王建墓 ,在大西门外,有二石幢,旁有太后冢墓,石为人马,甚伟。

温江县

“鱼凫王墓 ” ,在大墓山。

任汉墓 ,去县东十里,《石人马》现存。

梁祖龄墓 ,去县东十五里。

何汉宗墓 ,在县北一里。

祝洪舒墓 ,去县北五里。

梁祖尧墓 ,去县北一里。

赵可教墓 ,去县北十五里。

白马将军墓 ,去县东八里。

新繁县

侯刚墓 ,在县西十里。

永川庄简王墓 在旧彭县大隋山。

金堂县

杜铭墓 在县治东二十里旧金堂之右。铭,成化间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有御祭制诰勒石四通。

敖选墓 在治东玉虹桥。选,万历间广东都御史,有《御祭制诰碑》一通。

仁寿县

蜀定王墓 在县治东东溪山。

虞允文墓 在县西三十里塔山乡。明御史虞公重修,有碑记。又按《县志》,在县治西十五里天池山,墓前有二石柱。

何栗墓 ,在县天池山,墓前有石柱。

程王孙墓 ,在县治北一百一十里金华山上。范雍墓 ,在县治北一里。

陈咸墓 ,在县治北二十里。

新都县

德阳僖安王墓 在县清泉山。

王涣墓 ,去县北十三里。

马超墓 去县南三里。明按察使杨瞻竖碑表之。

杜圭墓 ,去县东北二里。

杨太保春墓 ,去县西一里,敕建。

喻夫人墓 ,去县南二十里,少师杨公配也。杨少师廷和墓 ,去县西一里。

井研县

陈效墓 去治南二十五里,在鸳鸯井。效,明臣内阁陈演之祖,防边有功,奉旨御葬。

郫县

杜宇鳖灵墓 ,去县南一里,二冢相对。

何武墓 去县南二里,宋赵抃为建祠于墓。扬雄墓 ,去县西二十里,土人呼为子云亭。明督学郭子章为题“汉法元先生扬子云墓” ,知府耿定力书。今存。

崇宁王墓 在旧崇宁县朝天山。

严君平墓 在旧崇宁县西南二十里。侧有卖卜井、洗砚池、读书台。

资县

宋右丞相、卫国文定公赵雄墓 在县西十里官坟滩。

状元赵逵墓 ,在县西九十里。

陈留夫人墓 ,在县西七十五里。

明名臣少卿周冕墓 在县西十里。又按《总志》,在资阳县北五里。

灌县

“司马相如墓 ” 、宋汝为墓 俱在县青城。《山安县》

《易解元》墓 在治东凤竹街。易以巽葬此内江县。

明少保赵贞吉墓 在县西二十里三堆峰下。敕建。

何宫保起鸣墓 ,在县南十里玉几山前,敕建。阴宫保武卿墓 ,在县南二十里黄市,敕建。李康和克嗣墓 ,去县东二十里,敕建。

马忠愍炳然墓 ,去县东十里,敕建。

马大司马鸣銮墓 ,在县西十里松林山下。敕建。

资阳县

王褒墓 ,在县治北二十里。世传为“西汉坝。” 右有墨池在焉。

董钧墓 在县治北二十里,与王褒墓隔江,世传为“东汉坝。” 旧有石碑,今俱颓折。成化丁未,知县王澄立大碑一通。

张方墓 在县丁冬,岸左石兽犹存。又按《总志》,“在资县北十里。”

“穆侍郎墓 ” 在县栗林镇,残碑犹存。

简州

宋学士阳安侯刘光祖墓 在治北二十里官坟沟。

长子墓 ,在治北七十里龙泉东新山。

李大全墓 原在州署之左,祠名“赫神。” 有敕封荣禄大夫。神主今现立祠奉祀。

李淳风墓 ,在治西五十里乾封山下,石室丹灶存焉。“怀远将军墓 ” ,在治东南二十里怀远坝。姓名无考。

崇庆州

《汉卓王孙墓 》。“王孙,汉人,司马相如妇翁。” 《新津县》。

庆符恭僖王墓 :在县治木马山。

公孙述墓 ,去旧双流县西四十里。

考证

商瞿墓 ,孔子弟子。在旧双流县南。旧有碑,镌“有先贤商瞿故里。” 墓在应天山下。

汉州

张任墓 在州城北。汉刘璋大将,守雒城县,战败死节,葬此。后封为土主,建庙于东北。

周冕孝子墓 ,在州城南祈水寺。

什邡县

雍齿墓 ,去县西六里。

马融墓 去县西二十里,融汉南郡太守。姜诗墓 ,去县西三十里。又按:《明一统志》,在德阳县西三十里。

绵竹县

汉诸葛瞻墓 ,在县西门外。

宋张咸墓 累赠太师,封秦国公,妻计氏封秦国夫人,并妻任氏、赵氏葬邑西北十五里之浦润乡。今古柏蓊蔚,尚存《碑记》。

宋张浚魏国公墓 ,去县治北二十里。

绵州

蒋琬墓 ,去州西七里。

李膺墓 在旧彰明县治西南二十五里德阳县。

庞统墓 在旧罗江县西鹿头关,今归并德阳县。

茂州 汶川县 、威州 保县 ,陵墓俱未载,无考。

成都府羌蛮考

[编辑]

武帝元狩 年,始定冉駹为汶山郡。

按《史记西南彝传》:“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

索隐曰:案应劭云“汶江郡本冉駹,音亡江反。” 正义曰:《括地志》云:“蜀西徼外羌茂州冉州,本冉駹国地也。” 《后汉书》云“冉駹,其山有六彝、七羌、九蛮,各有部落也。”

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彝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卤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彝为牂牁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南越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冉駹皆振恐,“请臣置吏。” 乃以邛都为《越嶲郡》,筰都为《沈犁郡》,冉駹为汶山郡。

应劭曰:“今蜀郡岷江。”

炀帝大业四年附国遣使入贡。

按《隋书本纪》不载。按《西域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馀里,即汉之西南彝也。有嘉良彝,即其东部。所居种姓,自相率领,土俗与附国同,言语少殊,不相统一。其人并无姓氏,附国王字宜缯。其国南北八百里,东西千五百里,无城栅,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巢而居,以避其患。其巢高至十馀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馀,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巢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 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国有二万馀家,号令自王出,嘉良彝政令,系之酋帅。重罪者死,轻罪罚牛。人皆轻捷,便于击剑。漆皮为牟。甲弓长六尺,以竹为弦。妻其群母及嫂、儿、弟死,父兄亦纳其妻。好歌儛、鼓簧,吹长笛。有死者无服,制死尸高床之上,沐浴衣服,被以牟甲,覆以兽皮。子孙不哭,带甲儛剑而呼云:“我父为鬼所取,我欲报冤杀鬼。” 自馀亲戚,哭三声而止。妇人哭,必以两手掩面。死家杀牛,亲属以猪酒相遗,共饮啖而瘗之。死后十年而大葬,其葬必集亲宾,杀马动至数十匹,立其祖父神而事之。其俗以皮为帽,形圆如钵,或带羃䍦。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梁》山出金银,多白雉。水有嘉鱼,长四尺而鳞细。大业四年,其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明年,又遣其弟子《宜林》率《嘉良彝》六十人朝贡,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以修贡职。炀帝以劳人,不许。嘉良有水,阔六七十丈,附国有水,阔百馀丈,并南流,用皮为舟而济。附国南有薄缘彝,风俗亦同。西有女国,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接于党项。往往有羌。“大小左封,昔卫,葛延,白狗,向人望族,林台,春桑,利豆,迷桑,婢药,大硖,白兰,北利摸。”

徒那鄂当迷、《渠步》《桑悟》《千碉》,并在深山穷谷,无大君长。其风俗略同于党项,或役属吐谷浑,或附附国。大业中,来朝贡。缘西南边置诸道总管以遥管之。

神宗熙宁八年,诏筑茂州城,诸蛮入寇。

按:《宋史》本纪不载。按《蛮彝传》:茂州诸部落,盖涂静、当、直、时、飞、宕、恭等九州蛮也。蛮自推一人为州将,治其众,而常诣茂州受约束。茂州居群蛮之中,地不过数十里,宋初无城隍,惟植鹿角自固。蛮乘夜屡人寇,民甚苦之。熙宁八年,相率诣州请筑城,知州事范百常实主是役。蛮以为侵其地,率众掩至,百常击走之,乃合静、时等蛮来寇,百常拒守凡七十日。诏遣王中正将陕西兵来援,入恭州、宕州,诛杀颇众,蛮乃降。

熙宁九年,范百常筑茂州城,羌蛮来攻,破之按《四川总志》:茂州羌蛮地方数千里,旧领羁縻蛮,自推一人为州将,常在茂州受处分。州旧无城,惟植鹿角,蛮以昏夜入州,掠人畜货卖,遣州将往赎之,习以为常。宋神宗熙宁八年,范百常知茂州,民请筑城,既而蛮长诉称城侵其地,乞罢筑,百常不许。九年三月,始兴筑静州,蛮数百奄至,百常率州兵击斩数人,蛮乃退。百常迁民入牙城。明日,蛮数千人,四面焚鹿角及庐舍,引梯冲攻牙城,矢石雨下,百常悉众乘城拒守,二蛮长为木櫑所伤,蛮兵乃却。茂州南有鸡宗关,通永康军,北有陇东道,通绵州,皆为蛮所据。百常募人间道诣成都,又书木牌数百投江中告急,蜀绵兵救之,蛮始解围誓和,自是蛮人稍定。未几,生羌反,北路遂绝。羌凡和誓,输牛羊,刺耒耜各一,乃缚剑门于誓场,蛮豪皆集,引于剑门下过,刺牛羊,豕血,歃饮之。掘地为坎,缚羌婢坎中,加耒耜及刺于上,投石击婢,以土埋之。巫师诅云:“有违誓者,当如此婢。”

徽宗政和三年,以保州地为祺州,霸州地为亨州。

按:《宋史》本纪不载。按《蛮彝传》,“威州保霸蛮者,唐保、霸二州也,天宝中所置,后陷没,酋董氏世有其地,与威州相错,因羁縻焉。” 保州有董仲元,霸州有董永锡者,嘉祐及熙宁中皆尝请命于朝。政和三年,知成都庞恭孙始建言开拓,置官吏。于是以董舜咨保州地为祺州,董彦博霸州地为亨州,授舜咨刺史,彦博团练使。舜咨寻迁观察使。彦博留后,遂为节度使。诏“成都给居地田十二顷。《二州经费》,岁用钱一万二千一百缗,米麦一万四千七百石,绢二千八百五十疋,䌷布绫绵茶盐银等不预焉。” 后皆为砦。

五年,置寿宁、延宁二军。

按《宋史》本纪不载。按《蛮彝传》,政和五年,有直州将郅永寿、汤延俊、董承有等各以地内属,诏以永寿地建寿宁军,延俊、承有地置延宁军。时威州亦建亨、祺二州,然亨至威才九十里,寿宁距茂才五里,在大早江之外,非扼控之所,未几皆废。

六年,《茂州》彝王《永寿》内附。

按:《宋史本纪》云云。

七年,茂州蛮叛,以孙羲叟节制诸军,大破班师按《宋史》本纪不载。按《蛮彝传》:“政和七年,涂静、时飞等州蛮复反茂州,杀掠千馀人。知成都周焘遣兵马钤辖张永铎等击之,畏懦不敢进,皆坐黜。以孙羲叟节制绵茂军。于是中军将种友直等破其都禄板舍原诸族,蛮败散,其酋旺烈等诣茂州请降,乃班师。授旺烈官” ,月给茶彩。自后蛮亦骄。

重和元年。三月丙申。以茂州蕃族平。曲赦四川按《宋史本纪》云云。

宣和五年,宕、恭、直诸部落入寇。六年,涂静蛮复犯茂州。

按:《宋史本纪》不载,按蛮彝传云云。

正德八年,羌豪张敖等叛,伏诛。

按《四川总志》:“明设茂州以统羌民,设茂州卫以统军伍。军居内城,民居外城。正德八年,羌豪张敖、刘芳、焦拱等诱羌民围城,欲杀指挥万嘉言等,吓银七百两。敖畏罪,反使其党唐茂诬奏,嘉言等受羌民钱,伺勘官至,复聚众围之,杀旗舍廖易受、陶惠等,以胁勘官。自是益横,动辄攻城杀人。十一年,抚按官廉知其状” ,行杨兵备,擒敖等杀之。

万历二年,刁农、窄溪诸寨内附。

按《四川总志》:“万历二年,刁农窄溪、得胜魏门等。”

寨,愿纳款降附。知州张化美侦知其情,条议具报,招抚归顺,量给羁縻,列为编民。

崇祯十八年,土司乘乱据寨。

按《四川总志》:“崇祯末年,土司乘乱占据各寨,羌民构讼,频年不安。”

《皇清》。

康熙六年,以诸蛮永隶“茂州。”

按《四川总志》:“康熙六年,知州黄陛查验前知州张化美给券,遵奉院道批详,给以木牌铁刻,镌石州前,永隶茂州,不许土司侵管,羌民悦服。” 茂州属土官

按《茂州志》:“静州长官司,岳希长官司、陇木长官司,以上三司,皆世袭其职,今其官具在,而其地编为三里。” 考之《边防纪事》,“静州土官,其先董姓,楚麻城人,流寓茂州,土人推以为长,宋元皆官之。洪武四年,有非车者,率众归附。七年,命为世袭长官。” 正德八年,土官节贵同子节孝勾引羌番攻围茂城七昼夜,城中乏水,官军渴甚。节贵有弟车勺,潜于夜分,导引三溪沟水入城,得济危急。兵备副使吴希由擒斩贵、孝父子,议于巡抚许廷光、巡按陈察,奏令车勺袭职。勺故,子法宝袭。调征三沟五寨,著有战功。嘉靖二十二年,宝被节贵子三官保所杀。其子法从武护印调征白草坡,屡立战功。计斩水磨沟捉人恶番,降其四族,馀党效义甚勇。羌人俗以火葬从武。母死,殓用棺椁,筑坟以葬,悉如华制,人羡其善,变管寨十籍,编其羌民土地,当差为静州里。岳希蓬土官。洪武四年,有蒲送者,率众归附。七年命为世袭长官。正德间,土官坤卜与子坤纯当节。贵倡乱,实与其谋,夹攻西城。贵未伏诛,副使吴希由密令部羌乘卜纯饮于哈哈寨,先杀之,以灭其党。今土舍坤安,故土官坤元孙也。从征草坡,俱有战功。管寨六籍,编当差为“水西里” ,后改为“岳希里。”

陇木头土官,洪武四年有也真者,率众归附。七年命为世袭长官。正德十三年,核桃沟蛮叛,巡抚马公昊委指挥何卿领军剿平。时土舍坤儿卜尚幼弱,卿善抚之,白于副使吴希由,为之请袭职。自是感激思报,凡从征,奋勇先登,于五寨、三沟、白草等处,战功居多,赏赉甚厚,卿命从何姓。今其孙何敬国善继乃祖隆庆二年从征草坡,仍立战功,管寨十二,籍编当差,为陇木里、汶川县属阃内世袭土官。

按《汶川县志》:“寒水镇土巡检高小金,原籍顺天府霸州人,元朝世袭万户侯,在汶川未设流官之先,即授前职,看守寒水镇。元末,明玉珍窃据蜀川,阻截水陆二道。明太祖为土官,高小金投诚稍后,降为土巡检,世守寒水镇。天启元年,永宁土司佘崇明反叛,围成都,高小金时援剿有功,题叙加衔。宣抚司每岁给防” 边粮筹八百两,每三年贡马一匹。

汶川县属阃外,“世袭土官。”

按《汶川县志》:“瓦寺,祖籍乌思藏,住居董卜,内地,居惟土房,此寺独盖以瓦,故名。明太祖差平蛮将军丁玉招抚山戎,授南葛以董卜韩胡都指挥之职。正统九年,南葛之孙雍中罗洛斯往西天迎请藏经一千二十部进贡,蒙赐银印诰敕,敕授加渴瓦寺灌顶净觉弘善大国师、钦定都刚喇嘛,番僧头目寨首七百六” 十四员名,三年一贡。十一年,威、保、西沟诸番跳梁汶川、草坡野蛮作乱,奉院、司、道、府议,调雍中、罗洛斯征剿平服,事宁。十二年,颁敕印为“董卜韩胡宣慰使司” ,即令住守威、汶适中之涂禹山,控制远近番彝,防御威、汶灌河西一带地方,每岁司帑给银三千两有零,为守番粮筹。每三年进贡一次,各额“喇嘛番僧等七百六十四员名,备进贡方物七百六十四分,年终回乌思藏,买办氆氌毛货、硼砂、黑香、胡连、盔甲、番刀、弓箭等项,赴京进贡。蒙在京赏三百八十二员名,银一千一百四十六两、表里缎绢二十四疋、熟绢三千七百零八疋、钞二十一担半。回四川,仍于布政司茶课银内赏三百八十二” 员名,共银一千三百七十五两二钱。

皇清顺治九年,瓦寺投诚,缴印。十四年,改瓦寺宣慰。

司为瓦寺安抚司。康熙五年,颁换“瓦寺安抚司” 铜印一颗。

威州属土官

按《威州志》:“打喇司土官,居坝州东门外。今部落雕零,仅备员而已。”

《剿抚威属番寨方略》:

按威州志

皇清顺治十二年,威州龙蒲等寨“逆番”纠合贼党,屠

戮军民,攻城掘冢,势甚猖獗。总督部院李国英檄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副总兵王明德,六路进兵,扫穴平碉,剿抚并用,诸蛮乃服。十四年,杂谷土官桑吉朋、阿日土官巴必太构兵千馀,攻围瓦寺。土官曲翊伸,番砦未下,阑入内地,劫堡断桥,杀戮汶民甚惨,掠去男女四十馀人。监军道佥事程翔凤调集防威守备关天爵、林柯桂等,领劲兵六百,首尾夹攻,生擒凶首阿朋并贼番一十三人。桑吉朋、巴必太各负重伤逃回。六月内,吉朋输款纳甲,以图自新。各番控龥部院,愿献所掠男妇以赎阿朋。及释阿朋归,见吉朋,没其家资,遂成莫解之仇。康熙元年内,水田、星上、曾头三寨贼番听阿朋诱惑,阻路横劫威、保,声息不通。威茂兵备道参政陈子达、松潘副总兵何德成奉令雕剿,四路夹攻,平其寨,斩其渠魁,各番始纳款输赋。听瓦寺、打喇二司土官约束,每岁量给赏需,以示羁縻,诸番悉平。又康熙二年,雕剿阿朋。先是,康熙元年内,阿朋纠阿姜济等逐土官桑吉朋于别思蛮地方,而立其侄,视杂“谷如几上肉也。夫杂谷,乃古维州也。吉朋为贡臣长,无吉朋则无维州,无维州则威、保之藩篱不固矣。” 兵备陈子达遣中军张士龙由董卜接阿朋至省,寻带至汶,示部番以有所归;抚谕阿朋,迎故主以盖前愆。无如阿朋恃恶不悛,断我绳桥,阻我哨道,犹煽动诸番,攻堡日急。康熙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提督郑《蛟麟》衔。

命西征,师次汶川,知瓦寺土官曲翊伸与《阿朋》世戚

其弟博朋与有同盟;适翊伸来谒,遂留之军中,诫之曰:“阿朋与汝有旧,今罪在不赦;若彼奔逸,即斩汝首以徇。且闻此有间道,可袭阿朋寨后。汝令亲信人导吾奇兵往据之,即汝功也。” 翊伸稽首抢地,身请为质,而以弟为乡导,领守备郭存礼,拥精兵二百作番兵状,衔枚而进。提督郑蛟麟建大将旗鼓,严兵直入。阿朋率众数万遍布山谷,鼓噪拒敌。我兵张两翼击之,逆番大败,追斩无算。阿朋奔溃,退入老碉,抵死负嵎,乘高力𩰚,矢石交下,莫敢先登。提督郑蛟麟督阵益力,我兵扶伤奋勇,无不一以当百。急攻两日夜,破其头碉、二、碉三碉。逆番势穷,溃围突出,郭存礼等擒阿朋、阿姜济斩之,馀党披靡,剿抚一百三十馀寨,吉朋仍置维州,安堵如故。顺治十二年,松、叠、茂、威、金川、阿日各土司虽缴印敕,犹怀反侧。巡抚都御史张德地请颁新印,严饬边防,每岁捐重资以充抚赏。

保县属土司

按《保县志》:“保县所辖土司,曰达思蛮,久已故绝;曰杂谷,在雪山内;曰八棱碉;曰金川,曰阿日” ,在雪山外。相去数百里,皆经年不相往来,徒存兼辖之名而已。

设防

按《总志》:“松潘、威、茂皆氐羌地。自汉以来,叛服靡定。明洪武十一年,御史大夫平羌将军丁玉克复其地,设松州、潘州、茂州三卫,叠溪、威州二千户所。洪武二十年,并松潘二卫为松潘卫军民指挥使司。宣德四年,调成都前卫后所为小河千户所,增置城堡,添调成都利保等卫所官军,更番戍守。先年,兵备、提督皆侍郎、都御史。成化初,改设按察司副使,总理松、茂兵粮。后因南路梗塞,茂、松不通龙州,相去遥远,分设松潘威茂安绵道兵备,又设镇守总兵官,以侯、伯、都统充之,挂平蛮将军印。” 成化初,改分守副总兵,协守左右将军,南路、东路二游击,俱以都指挥充之。正德五年,添设石泉坝底守备,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又松潘、漳腊地方相隔六十馀里,皆有隘口,可通北鲁。嘉靖十一年,鲁入为害,巡抚宋沧议于漳腊后山岭建靖鲁墩,西小高岭建靖鲁墩,设戍守之。嘉靖二十年,巡抚刘大谟、巡按王珩奏设守备指挥,亦与都指挥体统行事,增官军二千员名,展修漳腊城堡,建置官厅营房,修筑边墙一万三千五百三十丈,深挖坎阱二千五百六十四口。又于大坝建立一堡,修筑城垣,内建官厅营房。西山平坝更修一墩,以防侵扰之患。万历六年,副使杨一桂以漳、腊所属绝塞,谭那等十七屯堡去松遥远,支粮不便。议于漳、腊旧基修建新仓,改运关支,卒伍便之。天启、崇祯年间,边防犹故,然侵扰猝至,未有宁日。

皇清荡平宇内、百制维新。顺治初,奉裁《茂州卫》叠溪

威州小河等千户所,十年以地方荒残,将安绵道暂停推补。寻奉裁,改松潘道为松龙道提调。

“龙安,十八年仍改为松潘道、威茂道兼摄巡西道。康熙六年,二道俱奉裁。八年,题请复设松威道。松潘仍设分守副总兵,添设城守守备,龙安、威茂仍各设参将,叠溪、小河、漳腊仍各设游击,平番、石泉各设守备,各属要害分兵汛守。” 按松潘旧有四州,三近漳腊。今阿失寨即上潘州,班班簇则下潘州,二州之间则中潘州去松不二三日,故城遗址尚存。惟松州今为卫城屯堡,与漳、腊诸番犬牙相参。自松达茂三百馀里,路循河岸,彝碉棋布山岩,视之如蜂房。保县有堡。过汉索桥,则古维州故城,三面临江,殊陡险,盖董卜韩胡宣慰司与杂谷安抚司交界处。城有李德裕筹边楼。明景泰间为叛彝王永所毁,遗址尚存,州址今为杂谷碉寨,迤北则古无忧城,然皆名存实亡,不复为我有也。大抵松、叠皆彝,威、茂汉彝相半,然皆置重兵备守者。盖松、茂所以扼塞吐蕃,叠则松茂脉络。昔人谓“吐蕃入寇必自黎文,南诏入寇必自沉黎,吐蕃、南诏合人寇必于灌口,灌口失守则长驱干、蜀。” 然则三城为边之藩篱,灌口为叠茂喉襟,威茂为灌口障蔽,岷山又为全蜀之巨屏者也

防守官兵

按《总志》:“茂叠旧设有参将一员,驻札茂州,游击一员,驻札叠溪千户所。各路把守指挥五员,分督关堡。自茂州以北,镇戎堡、椒园堡、长安堡、韩胡堡、松溪堡、长宁堡、穆肃堡、实大关、新堡、马路堡、小关子,抵叠溪千户所,北行至汉关墩、新桥堡、普安堡、太平堡、永镇堡,抵松潘界。又自茂州小东路土地岭堡、镇彝堡、关子” 堡、神溪堡、土门堡、桃坪堡,抵安绵界。又“自茂州南路迁桥墩、大宗渠、黎园头、石鼓村、白水墩、七星关、盐盔头、独脚门楼、瞰远墩、四顾墩、羊毛坪、五里墩、文镇抚村、大宗渠、石鼓村、七星关、青坡堡、雁门堡,抵威州州有千户所” ,至汶川堡、彻底关,抵灌县界。又自威州西路,则保子关、坡底堡、坝州堡、西坪堡、干溪堡、镇彝关、新安堡抵保县,保县堡、四围皆番境。以上关堡并墩台共一百二十处,戍守主客官军、兵快、羌番共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一员名额。坐广备等二十四仓,粮米共一十万三千九百一十七石有奇。因输运不便,后改折色。

《皇清》茂叠仍设。有参将一员、驻札茂州。游击一员、驻

《札叠溪》二营守备千把总官共十一员,共设兵一千七百名。岁额饷银,皆仰给外协饷米,乘时权宜招买,兵饷无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