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604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六百四卷 |
第六百四卷目录
叙州府部汇考二
叙州府关梁考
叙州府封建考
叙州府公署考
叙州府学校考
叙州府赋役考
叙州府风俗考
叙州府祠庙考〈寺观附〉
职方典第六百四卷
叙州府部汇考二
[编辑]叙州府关梁考 总志
[编辑]本府。〈宜宾县附郭。〉
摸索关 在城南三百里。
落杆关 :在城南五百里。
闹造关 在城西南五百里。
二郎关 在治东南隔江,其上建有川主神庙。惠政桥 在城东三十里。
谒仙桥 在仙侣山下。有杨仙洞,故名。
龚家桥 在治西四里。龚居士暮年卖棺成之。苏黄桥 在治北三里。崖石有山谷手书“涪溪” 二大字。稍前为桥,以东坡、山谷同游于此,故名。石梁 在治西三里。有石刻“叙郡枢轴” 四大字。大石盘 在治北三十里。中为大河,隔岸上有抚院乔壁星手书“丹山碧水” 四大字。
庆符县
迎祥桥 在治西
四世桥 在祥溪上。邑人严友直、严秋等建。锁江津 在治北一里。西岸大石屹立,置锁于江以备寇。岸石鑴“锁江津” 三字。
富顺县
太平桥 在治西
鳌溪桥 在治北
双石桥 去治北四十里。宋时建。
东津桥 :在治东南,跨金川。
通远桥 在治北四里,邑人王铎建。
水帘桥 在城西五里
锡溪桥 在治东南七十里。
富来井桥 去治六十里。
南溪县
梅溪桥 在治北二十里。岸多梅。
集庆桥 在治东
迎祥桥 在治西
大溪桥 在治左
桂溪桥 与“大溪桥” 相对。
鱼符津 ,在治北三十里。津有鸳鸯圻,唐真人张真船覆,求尸不得,妻黄氏仰天叹,遂沉于江。积十四日,持真手出滩下。
长宁县
通秀桥 在治北
仙津桥 在治西
永济桥 在治东
普济桥 在治西南
高县 筠连县 珙县 隆昌县 ,《关梁》俱未载,无考。
兴文县
惠政桥 在治东
思政桥 在治南一里
附建武
铁锁桥 在治前。两涧湍流相合,乱石森立。春夏之交,洪涛汹涌。昔以铁锁造桥阁,板成梁,覆以瓦椽。甲申变后,铁为悍将取去。今不复重建。
叙州府封建考 总志
[编辑]明
庆符恭僖王 ,名《友墂》,和王第六子。天顺八年封。弘治十八年薨,长子卒,次子端顺王申镦嗣。镦薨,子恭和王宾沾嗣。宾沾薨,长子卒,次子康定王《让檥》嗣。檥薨,子承。嗣隆昌王, 名奉爵,“端王”第七子。万历二十四年封。
富顺王 ,名至深,嗣王第二子。万历四十四年。
封
叙州府公署考 总志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
叙州府治 在西门内,南向。明洪武初建,正德癸酉重修。
通判署 在城东北,南向。
经历司 照磨所 俱在府治内,今裁。
司狱司 在府治内
都察院 在城东北,南向。
分守道署 在南门内。今毁。
分巡道署 在府治左后,南向。
叙永管粮厅 在永宁城内。明天启中,段流建。宣化巡检司 在治西北二百八十里。今立马站。
横江巡检司 在府治西南八十里,今裁。汝川水驿 在治东北。
博济仓 在治东北
《叙南卫 》在治东,今裁。
僧纲司 在大觉寺右
道纪司 在安静观左
宜宾县治 :在府城东。知县谢开宠重建头门、二门、大堂、二堂、内署略有可观。
典史署 在治内
真溪水驿 在治西北二百八十里,今立水站。月波水驿 在治西北二百四十里,今水站“外县。”
庆符县治 在中坊乡
“沙河公馆 ” 在治东,立站。
富顺县治 旧踞神龟山南。明洪武十年,知县锺铉迁于北街。十三年因水冲激,主簿丁翁归请复旧治。正统十二年,知县李真、嘉靖十二年,知县杨登、童纶、周夔相继修建。中为正厅五间,左右为六房。吏舍在六房之后。厅前为戒石亭,又前为仪门。仪门外为寅宾馆,左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官库在典史宅内。架阁库在正厅右。知县宅在后堂之北。明末贼毁,治基瓦砾。
皇清底定,官至僦,居民舍。康熙八年,知县金肖孙始。
买官房,重建县治,以为听事之所。
县丞宅 在后堂东
主簿宅 在后堂西北
典史宅 在官库后
赵化镇巡检司 ,在治东五十里,裁。
税课局 在治西
富义盐课司 在治南
通邮马驿 在治西八十里。
柳沟公馆 在治东五十里。宋时李文润建。预备仓 在西司房后。万历五年,知县刘方建。南溪县治 ,明末毁无存。
皇清康熙三年,知县李呈芳复建立“县署”三层。
典史宅 康熙五年,典史喻崇恭建衙署二层。龙腾水驿 在治西。
长宁县治 在通济门内。
《东溪公馆 》《在旌孝坊右》。
《高》县治 在山路乡。
江口巡检司 在治南四十里。
筠连县治 ,历代建置无考,明末建,有大堂三间。
皇清康熙十年,知县孙如芝建二堂、茅屋三间,后堂
茅屋五间,十九年,圮坏无存。二十四年,知县郑录勋建西隅茅屋三间,迎宾馆三间,仪门三间大门一座。
典史宅 在大堂东,詹光相建,茅屋三间,《圮》三岔。巡检司 在治南,裁。
三土巡检司 在治南
珙县治 邑治久废,今于县衙旧址建“厅室” ,共二层。
典史宅 共二层
盐水坝巡检司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即歇马坝,今圮。
都宁驿 在县南八十里。东南通建武,南通镇雄。万历初置,今废。
兴文县治 原系三层,知县王璋重建。
典史宅 久圮
两河口巡检司 今毁
隆昌县治 ,明隆庆初建,被毁。
皇清知县祝大年修复。
典史宅 《闻凤腾》修复。
建武守御千户所治 ,在府南二百里。万历元年,都御史曾省吾平蛮后建。今裁,设游击。安边厅署 在城内。明万历初创建。又有兵备道等公署。
游击署 :康熙四年建。
中军守备署 在城内,万历二年创建。裁洞门巡检司 在城内。明万历初自珙县徙建。
叙州府学校考 总志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
叙州府学 旧在府治南,明永乐间重建。万历中,知府陈大壮、曾可耕相继以湫隘改建于治东旧藩府基。宜宾学初附后迁。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内,知府颜敩、何源濬、知县平廷。
鼎相继重建
孝节书院 在治西二里。有孝子陈相、吴顺、吴审、节士任永、费贻孙镕像。今废。
翠屏书院 在府西翠屏山上,又名“五贤祠。” 有濂溪、横渠、明道、伊川、晦庵像。今毁。
涪翁书院 在治北,有《黄山谷像》。
宜宾县学 旧在古戎州治东南,宋庆历间建。明洪武间,始迁今治。万历中,改建于二南门内之中。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平廷鼎、学博饶桂阳重建。
蟠龙书院 在越溪之上。宋龙图阁大学士程公许读书处也。程公兄弟三人,公硕、公说,皆中南宋进士。今木主尚存。本乡进士副使周爻为之序,重新其宇。尹方伯题其祠曰“宋程文忠祠” ,题其院曰“蟠龙书院。” 以其山水蟠结,若龙然也。外县。
庆符县学 在治东。元大德间建于城外。明洪武三十二年,改建城内县后。崇祯六年,知县殷逄世重修。今仅存正殿、棂星门。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丁林声修建。
富顺县学 在治东。宋庆历间建。明洪武三十二年重建。弘治中增修。嘉靖中,知县周夔重修泮池。崇祯末寇毁。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县钱绍隆重建。
射圃 在儒学东
柳沟书院 在治东九十里。宋李文渊建,今圮。西湖书院 在治西,有李见读易洞。嘉靖四年知县周夔于洞前建书院,又有亭楼书室,俱废。南溪县学 旧在治西。宋熙宁间建,明永乐间重建。万历三年,知县陈忠改建于凤凰山,即杨发书院遗址。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知县王大麒“修理墙垣门屏。”
云台书院 在治北云台山上有石鑴此四大字。元廖蜀望诗:“窗外翠摇莺唤柳,檐前影动鹤翻松,昼闲对景无馀事,一曲瑶琴奏午风。” 今毁。南溪书院 在治西北。唐杨发读书处,今毁。长宁县学 在治西。洪武七年建。成化间知县李重修。明末毁。
皇清知县常绍先重修正殿三间。
东溪书院 在旌孝坊,今废。
高县学 在治东,明洪武八年建。
筠连县学 在治西,明洪武七年建。
皇清知县孙如芝重建正殿三间,明伦堂五间、“泮池。”
石坊
珙县学 在治南,元建,洪武二十二年重建。兴文县学 旧在县治南,元至元间建,明洪武间重修。万历中,知县王慎、凌亮相继改建于治北。
皇清康熙十年,知县王兴贤请改于南门外“柏香坝。”
隆昌县学 明隆庆初建。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钱振龙重修。
建武学 在北关内,万历年间建。后因地形下湿且倾圮,改建城西南隅。
皇清裁所治儒学,归并叙州府
叙州府赋役考 总志县志合载
[编辑]府总
实在民户三千三百二十六户,男妇七千六十一口。
实熟民田地共三百四十六顷九十二亩七分九釐七毫五丝一忽八微七尘。内除叙、永管粮厅并九姓司原系征银征米并无载粮外,馀共载粮二百九十八石七斗九升三抄六撮三圭八粒三粟。
总共应征丁粮条银七百七十二两六钱六分三釐一毫一丝八忽一微三尘九纤二沙。本色京斗米九百七十四石四斗三升二合六勺一抄八撮一圭八粒。
宜宾县
实在民户二百九十九户:
实在民田上、中、下共三十三顷五十七亩八分三釐八毫二忽。
共载粮五十六石三斗三升五合六勺八抄二撮一圭二粒。征丁银一十三两七钱一分七釐五毫七丝一忽九微三尘七纤。
《征粮》银五十两零五分九釐三毫四丝四忽三微六尘六纤。
《征条》银二十三两六钱九分五毫二丝六微二尘四纤。
以上《丁粮条》,共征银八十七两四钱六分七釐四毫三丝六忽九微二尘七纤。
《正条》粮内遇闰年加增银二两六钱八毫八丝四忽一微四尘七纤。
康熙二十一年内,奉文为《逆孽既平等事》一案,勘丈叙马营弁兵自守上中、下田二十五亩八分九釐一毫八丝七忽八尘七纤,征丁银九分五釐二毫九丝八忽五微二尘六纤。
《征条》银一钱六分四釐五毫八丝二忽三微六尘五纤。
征粮银三钱四分七釐七毫七丝一忽四微。遇闰年加增银一分八釐六丝八忽八微二尘。见征鱼课银四钱。
庆符县
自康熙二年清丈起,至今止,土著并招徕新垦,共熟田六顷六十一亩六分四釐四毫四丝四忽,共载粮一十石二斗二升一合三勺七抄三撮六圭八粒。
《人丁》一十二丁,九斗七升七合七勺九抄一撮九圭七粒。
共征:条,银一十四两五钱七分七釐五毫七丝二忽七微一尘八纤。
富顺县
康熙二年,编户一百六十六,口九百八十八。丈亩上、中、下田地共五十四顷七十八亩七分六釐七毫三丝一忽。
共载粮一百一石四斗六升七合五勺六抄六撮四圭。
《人丁》三十六丁二斗八升六合六勺五抄五撮三圭三粒九粟。
《丁粮条》,共征银一百六两九分四釐四毫八丝五忽五微六尘七纤。
应额地丁课银三百三两二钱。
《小井》课银共九百二两八钱。
又额井七十八眼,煎锅一百六十三口,岁征课六百七十三两。
南溪县
实在奉丈上、中下田六顷七十八亩四分八釐七毫一丝三忽,人丁五口。
《丁粮条》,共征银一十五两九钱二分八丝四忽三微八尘六纤。分为南北二里。
长宁县
自康熙二年奉丈“汉彝土著上、中、下田一” 十七顷七十三亩四分六釐二丝一忽,见在课粮二十五石九斗一升九合八勺一抄七撮三圭四粒。
《人丁》二十三丁三升四合二勺八抄四撮九圭九粒。
实征丁条银二十九两六钱六分九釐三毫八丝六忽六微六尘七纤七沙。
筠连县
《人丁》三十二丁六斗四升九合一勺六抄二圭。田亩一十一顷七十四亩七分一厘七毫八丝五忽。
正赋二十七石七斗九升一合三勺七抄八撮六圭四粒。
自康熙二年奉丈上、中下田共载粮二十石征。
银二十七两七钱六釐四丝二忽五微九尘零。《珙县》。
康熙二年丈亩,上、中下共田十顷二十五亩三分九釐四丝一忽。
共载粮十六石一斗零四合三勺九撮九圭零,该征银十二两零六釐八毫四丝三忽九微八尘六纤。
该征《条粮》银六两二钱七分八釐三毫六丝二忽六微二尘。
共人丁二十七丁,九斗四升九合七勺八抄二撮八圭。
该载丁银十一两三钱一厘一丝六忽三微一尘一纤。
以上“丁粮条” 银,岁共征二十九两五钱八分六釐二毫二丝二忽九微一尘七纤,加闰在外。《兴文县》:
康熙二年,奉丈田粮一十八石六斗八升零。中、下田一十三顷四十五亩。
《人丁》一十五丁,编户四里。征解条银二十两二钱零。
隆昌县
实在上、中、下田共七顷一十二亩三釐五毫三丝六忽。
额粮一十六石八斗九升七合六勺六抄一撮六粒。
《人丁》三丁四斗六升三合六勺二抄五撮一圭。《丁粮条》共征银一十八两三分九釐五丝六忽七微一纤。
《高县志》阙
[编辑]建武
自康熙二年奉行“清丈。”
中田二顷六十一亩三釐六毫八丝八忽,每亩载粮二升,共载粮六石二斗二升七勺三抄七撮六圭。
下田二顷二十一亩五分九釐一毫七丝三忽,每亩载粮一升二合,共载粮二石六斗五升九合一勺七圭六粒。
中下田,共四顷八十二亩六分二釐八毫六丝一忽,共载粮七石八斗七升九合八勺三抄八撮三圭六粒。
每粮一石,征本色京斗米五斗,折色银三钱五分,共征本色京斗米三石九斗三升九合九勺一抄九撮一圭八粒,共征折色银二两七钱五分七釐九毫四丝三忽四微二尘六纤。
叙州府风俗考 总志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宜宾县附郭。〉
《寰宇记》:“彝夏杂居,风俗各异。”
宋李宗《承园记》:“其士静而有文,其民朴而易治。” 庆符县
盗息讼寡
民风淳朴,俗称“古老” ,耕读而外,鲜有逐末。《富顺县》。
《寰宇志》:“淳厚,守礼,重农好文,善邑也。”
民力于穑士竞于学
宋黄庭坚《祠堂记》:“州以涪翁重诗礼之泽,渐渍至今。”
钱士开《泮水巷记》:“俗悫而愿,且知礼。” 逊《宋史周湛传》:“俗不知医。”
南溪县
地瘠俗淳
人心淳庞风俗古朴
长宁县
士习淳正,有古君子遗风。
民俗朴茂力于耕织
高县
其人诚质
筠连县
彝俗顿变
习俗俭素,不尚华侈。士敦节义,民勤稼穑,而“官中无侮文之吏,百工无淫巧之习。但民贫易迁,当策所聚去也。”
珙县
士勤学问,农习耕耨,尚气而好礼。
兴文县
士渐华风彝尚旧习
“山高水浅,士朴民淳,水耕火耨,勤俭守业。” 《隆昌县》
地当冲衢,耕读务本,“士固穷而竞于文,民困役而力于穑,土瘠俗厚,敦重诚朴,尚存古道。”
叙州府祠庙考 总志县志合载
[编辑]本府。〈宜宾县附郭。〉
社稷坛 在治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治南。
郡厉坛 在治北
文昌祠 在府治西
城隍庙 在府治北
关圣庙 在北城外
东岳庙 在江北
川主庙 在治南隅
土主庙 在治北
黄文节公祠 在治北,祀黄庭坚。
“五贤祠 ” ,在治西翠屏山上。有濂溪、明道、伊川、横渠、晦庵遗像。
孝节祠 在治西二里。有孝子隗相、吴顺、吴审、节士、任永、费贻孙𬭎像。
顺利庙 在府南。蜀牂牁大守陈立有功于民,郡人立庙祠之。
萧公庙 在治东合二城门之中。江西王懋泰重建。
马神庙 在治西。康熙乙丑年,游戎陈焰重建。三圣庙 在治西。
武侯祠 ,在江北,与山谷祠并。
涪翁祠 在江北
曾公祠 在北门内
江主庙 在治东南合江门外,俯两江会合处,祀汉丞相参军马谡,岁久而圮。康熙乙丑年,内经历袁朝鼎率楚商重建。
杨公庙 在治内
杨四将军庙 在北关。临江,守戎张明德建,庆符县。
社稷坛 在治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治南。
邑厉坛 在治北
江主庙 在治北,祀汉马谡。
土主庙 在治西,祀陈公。
于公庙 在下桥
东岳庙 在拱极门外
城隍庙 在治南
武侯祠 在治内,今圮。
崇功祠 祀抚军曾省吾,因平九丝蛮有功德于民,故祀之。今圮。
五公祠 肖明县令周璧、吴国玉、李嘉会三像于中。后万历三十五年,县令葛楚士、万历四十年,县令宋进儒教养兼善。士民添塑于内,扁曰《五公遗爱》。今圮。
富顺县
社稷坛 旧在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旧在南门外。
“无祀鬼神坛 ” 旧在南门外。
关帝庙 在治西
吕光庙 在治西,祀后梁王吕光。
金川庙 ,《九域志》云:“盐井神也,神姓王,井主梅泽。梅本彝人,见石上有泉,饮之咸,遂凿石百丈,泉上出,煎之成盐。梅死,庙祀之。”
城隍庙 在治东北稍后,嘉靖七年建。
庞士元祠 在治东一里。
土主庙 在治西。其神姓卞。秦惠王时,擒鳌治水有功。
“川主崇应祠 ” 在治东。
升泽庙 在治西,旱祷辄应。
寿亭侯庙 在东门外
南溪县
社稷坛 在治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治北。
烈女黄帛氏祠 在县治前,嘉靖中重建,今毁《长宁县》。
社稷坛 在县东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门外。
邑厉坛 在县西
忠祐祠 在治东北。宋建隆、乾德年间,柳光熙为南彝巡检,恩威并著,摄服蛮彝,身后屡著灵应。宋封为长宁土主之神。元封为崇应侯。明永乐中,加封灵济福灵显惠公。政和六年,建祠三层于东郭外。乡人崇祀,至今不衰。详见《李永通碑记》。后祠殿倾圮。
皇清康熙元年,知县杨炜重建正殿三间。
关圣祠 在治北郭外,后汉建,寇乱焚毁。
皇清康熙八年,典史赵自体重建正殿三间,周围墙。
垣楼门,知县常绍先装塑圣像及左右将帅。东岳庙 ,乱后毁。
皇清康熙十年,知县常绍先重建正殿三间。筠连县
社稷坛 在县北门外一里许。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一里许。
邑厉坛 在治北
城隍庙 在县西
报功祠 在治东。祀巡抚马昊,守备何卿、推官劳辅相。
文昌祠 在城南
浪庙 在治北,万历六年重修。
土主庙 在城东
东岳庙 在城东
川主庙 在城东
五显庙 在城东
关帝庙 在城北
五灵祠 在城北
龙王庙 在治北
珙县
社稷坛 在县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
邑厉坛 在县西
柳公祠 在治西
关帝祠 在治西
兴文县
社稷坛 在东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北。
梅峰山 、岱宗庙 俱在治东。
晋王庙 在治东城外
隆昌县
社稷坛 在治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 ” 在治北。
邑厉坛 在东门外
文昌祠 毁
城隍庙 在城东
关圣庙 在城东
马王庙 在城东
五皇庙 在城北
土主庙 在城外南关
常公祠 毁
建武
社稷坛 在所西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北门外一里许。
厉坛 在城西南
城隍庙 ,开辟建武时设,虽经重葺,庙貌俨然。“关圣庙 ” 在东关外,殿宇重新,金像庄严。东岳殿 重修。
“三义祠 ” 在南关外。
《高县志》阙
[编辑]寺观附
[编辑]本府。〈宜宾县附郭。〉
大觉寺 :在治东,元延祐间建。凡正殿经楼,规模弘广,廊舍繁密。寺前坊额曰:“第一禅林。” 因流寇之变,尽毁,僧人联极重新之。
寿昌寺 在治东,宋淳祐中建。
佛祖寺 ,在翠屏山。释子《澹月》重建。
孝子寺 在治东,汉孝子隗相建。
北塔寺 在治江北十里,唐建。
崇报寺 在治内东北隅。
观斗寺 在治东梁山之巅。
会龙寺 “在治城内。”
石凤庵 在治东江外,三壁皆石,面临水上。石龙庵 在治城外西南。
无等院 在治西。宋黄庭坚寓此,作“槁木庵” ,陆游有诗。今毁。
无量殿 ,在师来山顶,真武殿后,僧人如元、性朗创建。
安静观 在治东
文清观 在治西南
元都观 在治西,元至元间建。
庆符县
天宁寺 在治右
云平寺 在治东
集庆寺 在城东
圆通寺 ,高僧普仙卓锡于此。
三台寺 在治前“三台山” ,今圮。
迎祥寺 在治右挂榜山。
西江寺 “在治西半月山” ,今圮。
文殊寺 按《明一统志》:“在治东,宋绍兴间建,明洪武中重修。”
紫极观 在治东
东华观 在治东一里
真武观 在治后
富顺县
万寿寺 在治东,唐天授元年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
圣登寺 在治南
大定寺 在治南
东山寺 在治东一里。宋淳熙丙午建。明洪武、宣德中,相继重修。今存。
资国寺 在治北二里,旁有罗汉洞,唐大历十三年建,宋太平兴国二年重修。
隆兴寺 在治南五十里。宋皇祐六年建,淳熙中重修。
碧云寺 在治西四十里,宋淳祐间建,明永乐二年重修。
崇果寺 在治东北八十里葛仙山,宋淳熙甲辰建。明永乐二年重修,有“葛仙炼丹台。”
兴教寺 在治西一里,明正统二年建。
毘卢寺 在治南十里
斗牛寺 在治西二十里。
妙觉寺 在之溪镇,西去县五十里。宋时建,明宣德四年重修。
仙峰寺 在治西南三十里。
金井寺 ,在治西南青山峡右,寺有“八景。” 南山寺 ,在治南一里。
安福寺 在治南六十里。
东林寺 在治西南四十里。
净明寺 在治西七十里。
宝乘寺 在治西五十里。
罗汉寺 在治西七十里。
云隐寺 按《明一统志》:“在治东,宋淳熙间建,洪武十二年重修。”
元妙寺 ,在治后,明洪武十六年,设“道会司。” 梓潼寺 ,在治西北一里。
云峰观 在兜子山
三清观 在治东北,宋淳熙间建。
南溪县
龙庆寺 在治东,元至元间建。
万寿寺 在治南,宋时建。
永峰寺 在治北
积庆寺 在治西
龙岩寺 按《明一统志》:“在治东二十五里,元至元中建,明永乐中重修。”
长宁县
圣兴寺 在治东,明洪武中建。
报恩寺 在治东北
西明寺 在治西
龙泉寺 在治西北
西明禅寺 在治东佛来山顶。
昊天观 在治西北
刘真人观 在平盖山顶。相传刘景鹤修炼之地。
宁真观 在治北
高县
观音寺 在治北
筠连县
万寿寺 在城南
光明寺 在治南二十里。
海会寺 在治北十里
海南寺 在治北十里
元真观 在治西北
珙县
观音寺 在治南
显寺 在治西
马鞍山寺 在治南
兴文县
南寿寺 在治南,元至元间建。
霖寺 在北门外废
慈化寺 在治北
东岩寺 在治东废
三清观 在治南废
真武观 在治东废
隆昌县
龙威寺 在治西五十里,宋时建。
高洞寺 在治南三十里,万历时建。
圣灯寺 在治南二十里,万历时建。
建武
《万寿寺 》,在南关外。殿阁巍峨,金像庄严。朝阳寺 ,在东关外,四山朝拱,厥位向阳,殿宇倾圮。
龙泉寺 在北关外。泉水甘洌,一乡田亩,资其灌溉。
真武观 在玉屏山下,殿阁崔巍,重修。。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