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841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八百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百四十一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八百四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四十一卷目录

 滁州部汇考一

  滁州建置沿革考

  滁州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滁州星野考

  滁州山川考

  滁州城池考

  滁州关梁考

  滁州封建考

  滁州公署考

  滁州学校考书院附

  滁州户口考

  滁州田赋考

  滁州漕运考

  滁州风俗考

职方典第八百四十一卷

滁州部汇考一

[编辑]

滁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州

《禹贡》
扬州之域春秋先属锺离继属吴楚之交

[编辑]

战国属楚。秦为九江郡地。汉初,属淮南等国,后属九江郡。三国为魏地。晋属淮南郡。东晋于此侨立南谯郡。宋因置南谯郡。齐改新昌。梁置北谯郡,北魏因之。北齐徙南谯州于新昌郡,又改北谯郡为临滁郡。北周又改临滁为北谯郡。隋初,罢新昌郡,改南谯为滁州。大业初,州废,置清流、滁水二县,隶江都府,寻又改滁水为全椒。唐复置滁州,析清流置永阳。南唐改来安,后入于周。宋为滁州。元初为路,后复为州,属扬州路。明初并清流、全椒、来安三县入州,后为直隶州,复置全椒、来安为属县。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二里。隶“江南省安徽布政使司。”

领县二

全椒县

汉置全椒县,属九江郡。后汉省建阳入之,属如故。三国魏因之。晋属淮南郡。南北朝梁立北谯县,属北谯郡。北魏因之。北齐属临滁郡。北周属北谯郡。隋滁水,大业初,复为全椒,属江都郡。唐属滁州。五代宋、元俱仍旧。明初废,旋复为县,属滁州。

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来安县

汉建阳县,属九江郡。东汉省入全椒。南北朝齐顿丘属新昌郡。隋清流属江都郡。唐改永阳,属滁州。五代南唐置来安县,属滁州。宋废为镇,复置县,属滁州。元因之。明初废,旋复为县,属滁州。

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滁州疆域考         州志

[编辑]

滁州疆域图

滁州疆域图

本州

东至六合县旧义井铺为界,七十里,至六合县,共一百二十里。

西至定远县“九里台” 为界,七十里,至定远县,共一百五十里。

南至和州,后河中流为界,至全椒县五十里,至和州共一百八十里。

北至盱眙县“王店为界,一百三十里至来安县。”

四十里至盱眙县,共一百九十里。

东南至江浦县西葛城铺为界,五十里,至江浦县一百里。

东北至三山、天长、盱眙两界,为界一百五十里,至天长县,共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合肥县盈山三界口为界一百八十里,至庐州府二百八十里。

西北:至定远县“大山岭” 为界,七十里至凤阳府,共一百八十里。

自州至省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师二千二百五里

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全椒县》:

州南五十里为全椒。东至本州界首二十里,自界首至江宁府江浦县七十里。

西至庐州府沙河九十里,自沙河至府一百五十里。

南至和州后河三十里,自“后河” 至州七十里,至省城,陆路一百里,水路三百里。

北至本州“清塘” 二十里,“至”

京师,陆路二千二百里,水路三千里。

东南至和州及江浦县,俱一百里。

东北至本州仁义铺,二十五里。

西南至含山县再安七十里。自“再安” 至县三十里。

西北至凤阳府定远县界牌九十里,自界牌至县五十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五十里。

来安县

州北三十里为“来安” ,东至江宁府六合县界桥三十五里。

西至凤阳府盱眙县嘉山界,五十里。

南至江宁府江浦县三汊河界,六十里。

北至凤阳府盱眙县“长店桥” ,九十里。

东南至江宁府六合县,九十里。

东北至凤阳府天长县,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本州四十里

西北至凤阳府盱眙县,一百五十里。

自县至省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师二千二百里

东西广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

形胜附           通志

[编辑]

本州

《宋史》:“清流,马鞍联络如栅。”

《地理志》:“长江、天堑。”

《州志》:“水口、乌衣二镇棋置西北,诸山绕之,为东南形胜之区。”

“清流雄峙” ,夙号“岩关。”

全椒县清流,灌北,乌江,荡南,庐凤畛接滁和,车辅。

来安县湖山控制为邑,岩险。

滁州星野考      州县志合载

[编辑]

州属总

《明一统志天文斗分野》:按天文家言云,“凡星一度有二千九百二十三里七十二步二尺四寸四分,南斗之度凡二十有五。” 今庐州府有金斗驿,地以斗名滁相距仅三百馀里,其躔斗无疑也。

《全椒县志》:“《汉志》:‘吴地,斗分野。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黄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野’。” 《晋志》:“扬州,九江入斗一度。” 《隋书》:“扬州于《禹贡》为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得其分野。” 《唐志》:“扬、楚、滁、和、庐、寿、舒为星纪分。又: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 《明志》:吴分野:“斗牛在丑,自” 斗三度至女一度,野分丙位,属吴越,分扬州。

《来安县志》:来安属滁,在扬州之域。二十八宿,斗度星纪之次。《春秋元命苞》云:“牵牛流为扬,五星主荧惑。” 汉刘向云:“吴地,斗分野。越地,牵牛,婺女分野。” 汉刘歆《三统历》曰:“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吴分扬州。” 汉蔡邕《月令章句》曰:“扬州起斗六度。” 魏太史令陈卓云:“自南斗十二度至” 须女七度,为星纪之次,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唐僧一行云:“扬州越斗九度” ,明清类天文分野《书》云:“扬、楚、滁、和、庐、寿、舒,为星纪、斗分。”

滁州山川考         州志

[编辑]

本州

琅琊山 在城南一十里。旧《志》云:“晋元帝为琅琊王,避地于此。” 《元和十道志》云:“晋武帝平吴,琅琊王伷出滁中,孙皓送玺,即此地也。” 丰山 ,在城西南五里。《十道志》云:“滁州有丰亭山。” 疑即此山。汉沛丰人侨寓于此,故以名山。龙蟠山 ,在州南一十三里。

蒋山 在州南一里关城内沙河北。土山无石,高数丈。旧《志》云:“昔蒋帝庙基,俗传为蒋山,遇旱祷雨,无不响应。”

清流关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旧《志》云:“南唐置关,地尤险要。”

曲亭山 在州西六十里,俗呼“皇甫山。”

皇道山 ,在州东北一十七里。

永阳岭 在州北三里

常山 ,在州北二十里。

栲栳山 在州南九里琅琊山之东。

盈福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侧菱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

马鞍山 :在州西南三十七里。

石驼山 :在州西北二十二里。

孤山 在州西北二十里。

㪷山 在州西七十里。“小山 ” ,在州西六十里。其山西属定远界。金山 ,在州西四十里。

黄牛山 在州西四十里。

障子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

牛头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与障子山相近。石屋山 ,在州西四十八里,牛头山北。

尖山 在州西二十三里。

猪龙山 :在州西三十五里。

福山 在州西南十五里赤湖桥之南。

大黄山 :在州西南二十里,《尖山》南。

磨拖岭 在州西南一十五里,琅琊山西。秦王拖锹岭 ,在州东北五里。

踏肋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

长岭 在州西北三十五里。

寺基山 :在州西六十五里。

四峰山 在州西十五里。

花山 在州西南二十八里。

戴母山 在州西五十三里。一名“大墓山。” 墓山 ,在州西四十七里。

开荒庄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

石头山 :在州西北四十二里。

豺狗山 ,在州西北五十二里。

琅琊洞 在州西十七里琅琊山后。旧《志》一名圣人洞。按《续志》,和州西梁山有孔穴,从地道中通滁之琅琊山口,蜿蜒二百馀里,即《郡志》所谓琅琊洞者。

“归云洞 ” ,在琅琊山清风亭西。

熙阳洞 ,在琅琊山南塔西,深丈许。

白鸽洞 ,在醉翁亭东百馀步。

偃月洞 在龙蟠山法堂西。

双燕洞 在柏子坑西北,顶上深四五丈。桃花洞 ,在州西南十七里栲栳峰下。

秋山洞 在州西南一十五里磨拖岭西。龙窦洞 ,在州西四十八里石室山西,深十馀丈。

普救洞、蜂洞,俱在州西南五里,地名“婆。”

罗坳明崇祯丙子,民避寇于此。

清流河 在州东二里。又称“北角河。” 源出自清流沛上。

滁河 在州东南六十里。源出庐州旧梁县,入全椒县界。

沙河 在州西一里。源出侧菱山,北过福山,与尖山黄月岭涧水合。

白茅河 在州西北四十里。源出清流沛下,与瓦店河合。

盈福河 在州西北四十里。源出凤阳府界石坂滩,至蒲冲村,与嘉山白道河合而为一,谓之“三汊河。”

瓦店河 在州西三十五里。源出定远县界。南湖河 在州东南三十五里,源出来安县界。白椫河 在州东四十里。源出南湖河东。琅琊溪 在琅琊山中。

菱溪 在州东十里

明月溪 在琅琊山开化寺内童行堂下流入琅琊溪。

玉溪 ,按裴俦《玉溪述》云:“郡城之西北三十里,有寺曰闲林。寺之右隅有溪无名湍伏波回辉”

考证

彩交映群玉于水之上,故名之《玉溪》。

西涧 俗号乌土河。唐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横。” 即此地。

白花冲涧 在州西五十五里。

曲亭前涧 在州西六十里。

落马涧 在州西北三里,源出永阳岭。

冷水涧 在州西南七里。源出琅琊山,流入周公沛。

梁村涧 在州西五十里。源出定远县界。分水涧 在州南一里。源出琅琊山,入同观塘。桃花涧 在州南一十七里龙蟠山之趾,源出虎跑泉。

西羊涧 在州南二十一里。源出侧菱。请帮助识别此字。红沙涧 在州北二十五里。源出来安县双源沛。

石濑涧 在赤湖之北。石生水底,嵯峨突兀,连亘数十丈,水流其间,濴纡洄复。每春夏泛涨,水石相激,澎湃有声,波澜宛转,观者忘倦,为州之异景云。

胡家庄涧 在州西四十里,源出丁野堽。平湖沟 ,在州东十一里。

洪沟 ,在州南一百五十步,龙兴寺西。

新沟 在州东五十六里。

凤凰沟 在州北一十三里。

赤湖 在州西十里

荻港 ,在州西北二十里。

仙居涧 在州西北,大山东南十里。

柏子潭 在丰山西百馀步,上有五龙池。紫薇泉 ,在本州幽谷。按吕元中《记》云:“庆历七年,欧阳修谪守滁上,明年得醴泉于醉翁亭东南隅。一日,会僚属于州廨,有以新茶献者,公敕吏汲泉,未至而汲者仆出水,且虑后期,遽酌他泉以进。公已知其非醴泉也,穷问之,乃得它泉于幽谷山下。文忠博学多识,而又好奇,既” 得是泉,乃作亭以临泉上,名之曰丰乐。当时名公若蔡君谟、苏子美、梅圣俞,皆赋诗以纪其事,由是泉名始盛,闻于天下。元祐二年,郡守陈知新复营葺旧亭,叠石为池,潴水亭下,且以紫薇名泉。虽天时常旸,土木枯槁,而其源不绝,今亭已废。六一泉 在本州醉翁亭侧,《旧志》以为即酿泉也。欧阳修谓“酿泉泻出两峰间。” 疑此非是。白龙泉 ,在琅琊山开化寺佛殿侧。

陈公泉 在幽谷之南。旧《志》云:“又名佛牙泉。” 吕公泉 在陈公泉之西。旧《志》云:“又名新泉。” 金沙泉 在本州幽谷寺法堂后。今涸。

“醴泉 ” ,在琅琊山回马岭之东,今涸。

“蒙泉 ” 在琅琊山磨拖岭下。

观音泉 :在琅琊山寺门外。

虎跑泉 在本州龙蟠山圆会桥之西。

珍珠泉 在州西三十里侧菱山幽栖庵前。游者拊掌则泉水溅射,状若跳珠。庵久废。

全椒县

神山 ,在县西三十里。

桑根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梁时立南谯州,治于此。

苏山 在神山西南十里,有庙。

袁子山 在苏山西南五里。相传袁术据淮南,僭号“仲家” ,曹操击破之。其子孙避地其中,不可考。

铜井山 在袁子山西。山有铜井,广袤数十丈,深叵测,世传于此采铜,有鱼出泉中,色如金。孤山 在铜井山西十里,地势低平,而此山独高,名盖因此。

镇山岭 在孤山西,属合肥县界。

破山 在镇山岭前,旧名“龙山。” 或言其形势有王气,遂凿其山巅,镇以二塔,因名。

独山 在破山西,其山“巀嶪孤峙。”

府城冈 在县西十里。为庐州府孔道,故名。花山 ,一名古寺山,距县二十五里。《胡志》云:“花山,县西北徼也。” 北属滁,南属本县。

庙山 在花山右

泉峰岭 在庙山前

赤扈山 ,“去庙山西北十五里。”

垂石山 近赤扈山,有大石下垂。

马鞍山 在垂石山前,俗传昔有仙人遗鞍其地。

龙桧山 ,在马鞍山前十里。遇旱,祷雨辄应。上有桧如龙形,因名之。

卧龙山 在桧龙山右,形蜿蜒不断。

陡山 在卧龙山前。有天同院,有钓台石。

黑石:请帮助识别此字。 “在陡山前。”《佛子》请帮助识别此字。 《近黑石》。“《孔山》石楼。”请帮助识别此字。 对佛子岭,后有双石,高峙如岑楼。焦山 在石楼请帮助识别此字。右“车毂山”、登科山,二山俱近焦山,相传其

下孙氏尝有登科者

菩萨山 在登科山西北二十里。

《火蓬山 》近菩萨山。

石臼山 在火蓬山左。有路通定远,为襄水源。“祈雨山 ” ,在石臼山右,上有古庙基,邑人祷雨多应。

卓望山 ,在火蓬山前,一名“蜀川岭。” 世传其水西通巴蜀,故名。

五尖山 ,在火蓬山右三十里,终县界。

福山 在黑石。请帮助识别此字。旁有寺。“南冈山”, 在县南二里。

黑龙山 在县西南二里。

覆釜山 在县治中。形如覆釜,故名。县城跨其上,治倚之。

武山 一名“武子山” ,在县东北十里,岭上“焦林山 ” ,在武山北十五里。

“剑舞山 ” 在焦林山北,界滁州。

云南冈 在县东十里

九斗山 ,一名“阴陵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楚项羽兵败,东渡乌江,途经此,与汉兵一日九斗,故名。

乌龙冈 在县南一里

武家冈 在县南十五里。

打石冈 在县东南五里。

襄河 在县城后,源出石臼山之北。

滁河 在县南三十里。源出庐州旧梁县界,至本县石梁头,春秋水涨,舟楫可达其境。

酂湖 在县西北三十里,源出三尖山。

小湖 在县南十里,为古蔡湖之支流,故以“小” 名。在今蔡姥庙之后。

蔡湖 在小湖前

叔伯湖 在县西北十五里。

赤脚湖 ,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破山口古湖滩 ,在县西七十馀里。

鹅阑涧 在县南三十里黄花观。

府城涧 在县西五里府城冈,源出十五里陂。王万承涧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王家河。贺橹涧 在县东二里,源出县北庐陂。

白汪涧 在县西二里,源出义安山。

龙塘涧 在县西二十里。

石潭涧 在县西二十五里三湓河源出高塘山。

螺蚪涧 在县西北二十里。源出土山,下入石口。

火蓬山涧 在县西北七十里,源出独山。沙涧 在县西北一百里,源出火蓬山,白汪涧白杨涧 在县西北一百里,源出石臼山,多螺涧 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莞塘花山,楸塘涧 在县西北三十里黄花观,源出楸花潭。

石臼山涧 在县北二十五里。庙山南至冷水涧。

查涧 在县北五十里,源出花山西。

草山涧 在县北,源出草山孔。

黄师涧 在县西南六十里,入滁河。

白石涧 在县西北五里。

东涧 在县西南一里

水栅涧 在县西南一里。

中栅涧 在县西北六十里。

西栅涧 在县西南一里。

泉水涧 在县西五十里,源出龙山南。

南石涧 在县西五里府城冈,又名“宋村河” ,源出旧梁县。

芦陂涧 在县西五十里,源出破山。

寨子涧 在县西北九十里,源出三尖山下。“北石涧 ” ,在县西北五里孤纲坝。

虎子涧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俗传刘平为邑长,虎皆南渡,因名。源出黑石。请帮助识别此字。社东涧 在县西北二里金家沟源出查岭西南。

查子涧 在县北,源出查岭。

华家潭 在县西三百步,宝林寺后。

石梁潭 :在县北三十里。

铜井 在县铜井山

黑龙泉 在县南一里

来安县

西龙山 在县东二十里。山峻拔,界六合县有东龙山,与此相望。

黄连山 ,在县东三十五里。山下有石。请帮助识别此字。又五里有朱家。请帮助识别此字。界六合县五湖山, 在县东北十八里。

高塘山 在白塔镇西七里长沟村,山下有塘,名“高塘” ,可灌田二百顷。

踏青山 在白塔镇西二百馀步。世俗相传,承平时,白塔镇人烟繁盛,春时居民行乐于此,因名。

王母山 在白塔镇西南四里,有池三丈,旧有庙,久废。

团山 :在白塔镇西北六里。

方山 在白塔镇西北二十里。

向阳山 在白塔镇西北五十里。

荆塘山 ,在白塔镇北一十里,路通盱眙县。“佛子山 ” ,在白塔镇南一十二里,旧有寺及塔,久废。

三山 在白塔镇东二十里,与天长县接境。其山连亘四五里,有三峰攒矗,故名。下为往来要路。

义良山 :在白塔镇北二十五里。

赤山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嘉山 在县西四十里。山之西北,即属盱眙县。八石山 ,在县西南十三里,又名八仙山、磨山 ,去八石山一里许。

乌龙山 在县西南十八里。

网鹰山 在县六十里

雨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

岑湖山 ,在县西北二十二里。

练寺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独山 ,在县西北二十九里。地名“洪村。”

破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

莲荷山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其巅有莲池。北塔山 ,在县北二里白茅村。旧有圣塔寺,久废。

弓子山 以形名,在县北二十里。

马鞍山 以形名,在县北二十里。

盈公山 ,在县北二十里。

乌石山 ,土色黑,在县北二十五里。

舜哥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伏牛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梅子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龙泉山 在县北三十里,又名武宅山。东为龙头山、伏虎岩。

石固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旧《志》云:群山连亘,惟此山独高。上有池,冬夏不竭,三面险峻,惟南阻略可登陟。耆老云:“宋绍兴辛巳岁,居民避兵其上,盖避乱保聚之所也。” 明宣德间,产驺虞,表献于廷。

尖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其山特出,不相连属,下临大涧。

大迪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

卧羊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以形名。

峦楼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峰起如岑楼然。斗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

浮山 ,在县北四十五里。

续村口山 :在县北五十里。

郑家山 在县北六十里。

矾山 ,在县北六十里杜沛村。

马头山 在县北七十里。旧《志》云:“俗传尝有龙经过石上” ,今有人足迹一,马足迹二,土人遇旱祈祷于此。

清河岭 在县北八十里,界凤阳府盱眙县。马岭 ,在县北九十里,上为白禅村,下有白塔廨院,久废。

龙尾桥水 在县东门外,源出县普润塘。“来安水 ” 在县东三里,源出盱眙县界庐山前。大石塘水 在县西北二十里,源出大迪山南三十里。

吴沛水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西龙山太石。请帮助识别此字。水口水, 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来安十里,与清流河合。

双源沛水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源出招信界岭下。

独山水 ,在县北三十五里。源出盱眙县界嘉山乡南。

秋沛水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盱眙县嘉山。以上水在县五湖山之南,下流并入滁河,至瓦梁六合出瓜埠入于江。

常店水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源出五湖山北侧及野塘。请帮助识别此字。打砂涧水, 在县东北六十里,源出雍家。请帮助识别此字。范庄水, 在县东北七十里,源出马岭山戚家请帮助识别此字。彭家湾水 在县东北八十里。源出大山何家。请帮助识别此字。白塔水, 在县北五十五里白塔镇市南。源出赵家请帮助识别此字。长沟水, 在县北六十里,源出戚家。请帮助识别此字。马岭水, 在县北八十里,源出戚家。请帮助识别此字。以上水皆至天长县界,至“吉家步河入石梁”,南过天长河、高邮界入运河,南入于江,北入于海。

滁州城池考         通志

[编辑]

本州

滁州城池 ,唐武德三年筑,明洪武间增廓。周围九里十八步,高一丈七尺。门六:东曰化日,小东曰环漪,西曰永丰,小西曰观德,南曰江淮保障,北曰“拱极” ,跨沙河为池。

皇清知州甯鸣玉、郑邦相、余国𣚴相继修筑。

外县

全椒县城池 在覆釜山南。明成化间,知县张碧建三门,未浚壕树雉。嘉靖间,知县顾逵始为城,以缭县治。周围二里许,高一丈有奇,因河为池。知县杨道臣、吴道昌、方允昌

皇清知县蓝学鉴,前后鸠工修葺。

来安县城池 ,明成化间,知县赵礼始筑土垣。嘉靖三十五年,知县魏大用乃甃以砖,高二丈,壕深三丈,广五丈。知县周之冕、吴志高相继修葺。

滁州关梁考     通志州志合载

[编辑]

本州

清流关 在州城西南二十里。南唐置关,地极险要,其将皇甫晖与周师战败,欲退保滁州,寻被擒,即此地也。

请帮助识别此字。子桥、  “皇姑桥。”  “迎恩桥”、“独”请帮助识别此字。桥。 “乌土河桥。” “赤湖桥。”“珠龙桥。”  “大柳镇桥。”  “广武桥。”

仙居桥以上南北驿路

大桥:即“铜盆村桥。”

“陡冈桥” ,“薄阳坝桥” 以上《全椒驿路》。

五川桥:即“清流桥。”

“双城桥” 吕家营桥以上《六合驿路》。

九坂桥。白庙桥。河村桥以上“江浦、全椒驿路。”

小涧桥 :系来安南路。

腰铺桥 :系来安西路。

龙潭桥  、“龙阳桥 。” “马神庙左桥。”

“薛老桥  ” 、“岳家桥” 以上系“西南山路。”

圆惠桥 在龙蟠路,亦全椒往来路。

《众乐桥  》,《幽栖》桥,系花山路。

教场东桥 ,“教场西桥。”

官庄桥 :去州十五里。

“仙桥” 以上系“马鞍山路。”

金家桥 “山北行路。” 郡人金汝重建。

“凤凰沟桥 ” “山东《北行路》。”

周家桥 马龙山东路

保善桥  、万寿桥 、皇姑坝《水道》。

孔家桥 坝前《水道》。

保生桥在南关月城

南桥 一名“通济桥。” 顺治己丑,郡人张孟捐修。“东阳桥 ” :在小东门沿河。

三元桥 在青云路

丰乐桥 在大东门

洪沟桥 在南桥西

西桥 一名“广惠桥” ,在洪沟桥西。

莲花桥 在南桥西

九流桥 在莲花桥西南。

广惠桥 。一名《赤栏桥》。

通济桥以上二桥俱在州治东“沙土” 上。

东河桥

广利桥 :俗名“司徒桥。” 以上二桥俱在州城西门外。

济川桥 。在州城西三十里。

乌衣桥 :在州城东南三十里。以上“二《桥》俱明

考证

洪武中建

全椒县

积玉桥 在县东百馀步。一名“市石桥。”

奎光桥 在儒学东,尊经阁下。

高公桥 在县东二百馀步。宋绍圣三年,邑民高志密等建,故名。今为“州门桥。”

陈世良桥 在旧儒学巷栅栏外。旧传陈世良建,故名。

贺橹桥 在县东二里。相传贺若弼伐陈,治橹于此,今名“太平桥。”

兴塘坝桥 在县东三里。宋元祐八年,邑民高志密成木桥,今易石。

永安桥 在县东十六里。有永安寺。

朱留桥 在县东十五里。

马家桥 在县东二十三里。有马家庄。

新坝桥 在县东北五里旧小桥。顺治十年,邑民夏子学、萧之屏改建。

年家桥 在云甸冈北。旧土桥,邑民李向荣易石。

湖陂桥 在县东北十五里。向废,今重修。青茂桥 在县东北二十里。木梁见存。

凤凰桥 在县南百步察院西,旧名“珍珠桥” ,通放生池。

三思桥 在县西南四里。

赭涧桥 在县南十五里。邑民盛有钺建。“积善木桥 ” 在杨家港。邑民王纳善建。

宝林桥 在县西半里

寺东“板桥 ” 在宝林寺前,久废。

白汪桥 在县西二里,地有白汪塘。明嘉靖戊午,邑民王镐募造。

王万承桥 在县西六里。久废。

府城冈桥 在县西十里。

枣林桥 在县西十里,久圮。

张家桥 在县西三十五里。

范家桥 在县西三十五里。

六丈桥 在县西四十里,今名“凤凰桥。”

永清桥 在县西六十里,邑民傅高建,又名“傅家桥。”

林家坝桥 在大墅街。旧无桥,山水易涨。顺治十二年,令白惺涵、乡民王大猷募造石桥十三。请帮助识别此字。横丈馀。石梁桥 在县西六十里。

石涧桥 在县西七十里。久废。

鹅栏桥 在县西南十里。

青龙桥 在县西南四十里。

玉桥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路家坝桥 在县西南四十里。明万历中,含山令龙为光倡建。

官坝桥 在县西南六十里。明万历中,邑令刘是建。

东栅桥  、中栅桥  、西栅桥俱县西南四十九里。

拖板桥 在九铺钮家巷,当襄河支流。明万历丙子,邑民吴学、杨崇募建。

石浒桥 在县西北二里关厢外。明里民吴志粹募造。

江家平桥 在县西北十五里袁村河。明万历中,邑人江以东、弟以清建。

石碑桥 在县西北二十里,通定远大路。邑人吴国鼎倡众修理。

来安县

安乐桥 在县治北

南门桥 在南门下。明隆庆三年,知县刘正亨修砌以石。即石砌南门外路三百丈,达佑民祠,名“康衢。”

二里桥 在县西南二里。明万历,邑人夏维垣修,易以石。

三里坝桥 在县西南三里。明万历邑人夏维垣修,易以石。

龙尾桥 在县东门外

毛家桥 在县东四里,通六合。明万历二年,邑人周廷珮募建。

丁家桥 在县东十里,通六合。明万历二年,周廷珮募建。

龙江土桥 在县东南三十里。

赤山湖桥 在县东三十五里。

神霄宫前桥 在县北门外三里许。俗呼为“相公桥。”

库北桥 在神霄宫桥北二里。

兰沛桥 在县南九里,俗名叶家桥。桥在叶氏宅前,故名通浦口。

张二郎庙前桥 在县东三里。

庆成桥 在县西门下

石桥 在西门外三里

小涧桥 在县西九里。明嘉靖十六年建。腰铺涧石桥 ,在县西二十里。明嘉靖十六年知县王倧建。

观风桥 在县东南三十里水口市之西。界首桥 ,在县东三十五里。六合及本县界自桥而分。

甯家桥 在县西十二里。宋元祐七年建。仙人桥 在县北二十里,以石板为之,阔五尺,长倍之。

清溪桥 二一在县东北一里,一在县西北三十里。

九里桥 在县东北九里。

和州桥 在县东北四十里常店之北。一名“香桥。”

白塔桥 ,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白塔市南。石阑桥 ,在县东北六十里。

董家桥 在县东北七十里。

范庄桥 距县七十二里。

木㪷汪桥 ,在县东北七十五里。唐家湾桥 ,在县东北八十里。

莞塘桥 在县南三里

博利桥 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兰堂泾,宋元祐八年建。

白茅桥 在县北二十里。

辽清桥 在县西三十五里。

万善桥 一名“万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练寺山,以万善乡,故名。

马岭桥 在县北五十里。

滁州封建考         州志

[编辑]

《阜陵王 刘延》,世祖子。建国全椒,已贬侯,寻又复之。

南谯王 义宣太祖子建国南谯宣初不才太宗弗善会稽公主为言用为荆州刺史寻悔过勤政。

滁阳王 郭光卿,初起兵附韩林儿,自称“滁阳王” ,寻殁。明太祖以馆甥统其兵,用定天下。王养马公女,即明高皇后幼女为妃,常继马后,总六宫事。生蜀王,追封王。帝特肖像祠之,今久废。

滁州公署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

[编辑]

本州

州治 在子城内,明洪武初建。

大枪岭巡检司 在城西六十里。

阴阳学  医学在三皇庙之东西。

永盈仓 在通济桥之东西,久废。

外县

全椒县治 在市街西北,汉刘平创建。

皇清康熙九年,知县蓝学鉴重修。

阴阳学  、医学俱在县东南。

来安县治 在城中,明洪武十四年建。

阴阳学 “在县东南。”

医学 在县东北

预备仓 在县治东新街西。

义仓 在县大门内东

滁州学校考书院附    通志

[编辑]

本州

滁州儒学 在州治东。旧在子城内,宋景祐间迁于此。元圮。明洪武三年重建。永乐初加修,庙堂、庑斋、桥门、射圃咸备。嘉靖十年制,增启圣祠,建敬一亭,贮《六箴》碑。先后修葺。

皇清康熙十六年,复建明伦堂、魁星阁、门庑、堂舍焕

然一新

外县

全椒县儒学 旧在县南。宋崇宁间,县尹王俞卜地于县治之东创建。至明正德七年,学使黄如金因学基湫隘,乃卜地于白云庵,迁建。庙制年久俱颓。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修葺。

来安县儒学 在县治之东南。建自宋崇宁间,至明洪武十四年重建。成化、弘治间,皆相继修葺。

景濂书院 :在南门外,冏卿周海门承“濂洛之统” ,创建。

滁州户口考         通志

[编辑]

州总

原额人丁四万七千七百一十二丁,内除《编审》开除故绝逃亡人丁外,见在人丁四万一千九百七十三丁五分。

顺治十四年,实在人丁四万一千九百七十三丁五分。

康熙元年审,增实在人丁四万二千四丁五分。康熙六年,实在人丁四万二千四丁五分。康熙十一年审,增实在人丁四万二千二十四丁五分。

康熙十六年,实在人丁四万二千二十四丁五分。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人丁四万二千二十四丁五分。内除优免人丁九百五十七丁,实在当差人丁四万一千六十七丁五分。

盐钞、六千六百七十八口

额外归并省卫原额黄快窜并上中下三则等丁共二万九千三百八十二丁,内除屯丁领佃纳粮不纳丁银并题豁逃亡各丁共一万三千二百五十五丁。

康熙二十二年,实在屯丁一万六千一百二十七丁。

以上实在当差人丁,并归并省卫屯丁共五万七千一百九十四丁五分。

本州

《人丁》一万一千八百九十一丁五分,每丁科银四钱九分二釐零。又归并省卫屯丁七千七百二十七丁:黄丁每丁科银三钱、协济银五分;快丁每丁科银三钱、协济银五分;窜丁每丁科银三钱,无协济。上则官舍闲丁,每丁科银五钱;中则官舍闲丁,每丁科银三钱;下则官舍闲丁,每丁科银二钱;人丁每丁科银二钱六分。

全椒县

《人丁》一万九千九百一十八丁,每丁科银二钱七分。盐钞六千六百七十八口,每口科银七釐四毫零。又归并省卫屯丁四千三百九十八丁,快丁、窜丁并上中、下三则闲丁,俱照滁州“归卫” 科征。《听继丁》每丁科银三钱、协济银五分。来安县

《人丁》九千二百五十八丁,每丁科银二钱九分四釐一毫零。又归并省卫屯丁四千二丁,黄快丁、窜丁无协济并上中、下三则闲丁人丁,俱照滁州归卫科征。又窜丁每丁科银三钱一分五釐。

滁州田赋考         通志

[编辑]

州属总

原额田地、山塘共五千九百二十八顷二十二亩二釐七毫二丝。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又升科田七十一亩三分三釐六毫。又查滁州山塘折实成田,计折去田二百七十八顷四十五亩一分五釐八毫二丝。

顺治十四年,实在成熟并陞科折实田五千六百五十顷四十八亩二分五毫。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又清出溢额陞科折实田三顷二十二亩三分六釐三毫三丝

康熙十七年,实在成熟并溢额陞科折实田五千六百五十三顷七十亩五分六釐八毫三丝。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又开垦陞科田一顷三十七亩六分。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并溢额陞科折实田

五千六百五十五顷八亩一分六釐八毫三丝;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

共该征折色起存银四万六百七十三两四钱五分九釐二毫四丝三忽五微五纤四沙七尘六埃二渺四漠。本色米六百一十六石二斗八升九合八勺五圭三粟六粒一颗九颖一黍六稷,豆八百八十九石六斗二升九勺八抄四圭八粟八颖七黍八稷。

外,不在丁田征解更名田草、圩场租、勋戚、丈增陞科、牛犊匠班等项,共银一千四百七十一两二钱九分二釐三毫四微四纤六沙三尘六埃。额外归并省卫原额屯田共七千八百七十四顷七十九亩三分五釐九毫四丝五忽六微九纤一沙五尘一埃七渺八漠。内有积荒田地,除节年开垦并投诚开垦陞科抵补外,仍有荒田七百三十四顷三十三亩三分一厘三毫四丝一忽二微八纤八沙八尘三埃六渺八漠。又节年清出溢额田二百一十四顷八亩八分一厘九丝三忽八微四纤二沙二埃二渺九漠。康熙二十二年,实在成熟田地七千三百五十四顷五十四亩八分五釐六毫九丝八忽二微四纤四沙,七尘,三渺,九漠。

共该征银七千二百一十七两六钱四分四釐五毫四丝九忽八微八纤八沙七尘一埃八渺六漠。本色米三万五千一百三十六石三斗三升二合七勺七抄一撮三圭三粟四粒八颗五颖五黍三稷折色豆七百二十石七斗七升一合六勺八抄四撮七圭六粟八粒。每石折银七钱,征银五百四两五钱四分一毫七丝九忽三微三纤七沙六尘。

外不在丁田征解房屋地租、楞木火药集租等项,共银一百四十九两五钱九分六釐四丝九忽三微八纤三沙五尘。

本州

原额田地、山、塘四千三十五顷三十亩八分四釐四毫二丝。今实在成熟并溢额折实田三千七百六十一顷四十五亩六分四釐九毫三丝。内山七亩五分折田一亩,塘一亩二分折田一亩。每折实田一亩,科银四分一厘二毫零,科米六勺一抄七撮七圭零,科豆八勺七抄八撮一圭零外不在丁田。征解更名田地银一百七十六两三钱九分四釐六毫九丝九忽六微,祭户人丁银三百一十一两八钱七分八釐二毫九丝,草场租正脚银九十两六钱三分七釐三毫五丝五微四纤六沙三尘六埃,圩租银四十五两四钱一分六釐四毫四丝,勋戚丈增田银一十两四钱五分七毫八丝二忽,匠班正脚银二两二钱七分二釐五毫。又归并省卫原额屯田二千三百五十七顷三十二亩七分一厘五毫六丝六忽三微四纤一沙六尘五埃九渺一漠。除荒外,实在成熟并溢额屯田二千一百五十五顷二十一亩九分五釐四毫四丝六忽八微八沙五尘三埃四渺一漠。内一则比田每亩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一则比田,每亩科耗米八升一合,增协银九釐七丝。一则征麦改豆,比田科正、耗麦八升六合四勺。每麦一石,改豆一石五斗,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一则折征麦,比田每亩科麦折银三分,新增银六釐六毫四丝。一则科田,每亩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一则征麦改豆科田,每亩科正耗麦五升八合三勺二抄;每麦一石改豆一石五斗,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一则征折麦无耗科田,每亩麦折银一分六釐二毫、新增银五釐;一则折征麦有耗科田,每亩科麦折银一分七釐四毫九丝六忽、新增银五釐。增馀二田,每亩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科协济银一厘七毫四丝九忽六微;久荒比田,每亩科米折银二分,新增银六釐六毫四丝;久荒馀田,每亩科米折银一分三釐五毫。投诚官兵开垦比增等田,俱照沙压比田,一则起科,每亩科米折并新增银三分六毫四丝;草场田,一则科银六分,一则科银四分、一则科银三分、一则科银二分、一则科银一分、一则科银五釐、一则科银三釐、一则科银二釐、一则科银一厘,外不在丁田。征解房地租银四十七两二钱二分五釐四毫二丝,楞木银二十七两一钱三分九釐五毫九丝五忽,火药银四两二钱三釐,集租银一十四两二分。

全椒县

原额田一千三十三顷一十三亩。今实在成熟并陞科田一千三十三顷八十四亩三分三釐六毫。内每民田一亩科银一钱三分三釐六毫零;陞科田每亩科银一钱二分三釐三毫六丝。又马田一百七十一顷亩。每亩科银三分九毫九丝零。又桑丝一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每两科银三分六釐二丝八忽零、科米一合八勺二抄三撮零,科豆二合五勺二抄五撮零外不在丁田,征解抚院供应银六十七两七钱五分,草场正脚银一百五两四钱四分五釐三毫二丝五忽一微二纤,圩租并陞科田银六百五两七钱五分七釐一毫五丝一微八纤,牛犊银一两一钱,匠班银一十五两四钱五分三釐。又归并省卫原额屯田三千二百七十九顷六十三亩八分七釐二毫七丝二忽六微五纤八沙三尘五渺二漠。除荒外,实在成熟并溢额屯田共三千二百五顷九十七亩三釐四毫二丝九忽四微四纤六沙三尘七埃七漠。内比田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科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科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增馀二田,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协济银一厘七毫四丝九忽六微。投诚官兵开垦比科等田,俱照“沙压比田” 一则起科,每亩科米折新增银三分六毫四丝。草场田地,一则科银六分,一则科银五分,一则科银四分、一则科银三分、一则科银二分五釐,一则科银二分,一则科银一分五釐,一则科银一分,一则科银八釐,一则科银六釐,一则科银五釐,一则科银四釐,一则科银三釐三毫,一则科银三釐,一则科银二釐,一则科银四毫五丝,一则科银三毫五丝。水坝田地六亩一分四釐零,共征银一分二釐一毫外,不在丁田。征解房地租银二十三两九钱四分四釐四毫,火药银五两七钱八分四釐四毫二丝三忽三微四纤。来安县:

原额田八百五十九顷七十八亩一分八釐三毫,今实在同,每亩科银一钱二分四釐四毫零,科米二合二勺七抄四撮零,豆三合四勺七抄二圭零外不在丁田征解更名田地银二十五两四钱七分二釐六毫六丝三忽,厂地丈出溢额银一两六分七釐九毫八丝,草场租银九两四分六釐一毫二丝,匠班银三两一钱五分。又归并省卫原额屯田二千二百三十七顷八十二亩七分七釐一毫六忽六微九纤一沙五尘五埃三渺五漠。除荒外,实在成熟并溢额屯田一千九百九十三顷三十五亩八分六釐八毫二丝一忽九微八纤九沙七尘九埃九渺一漠。内一则比田每亩科正耗米八升六合四勺,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一则比田每亩科正耗米八升一合,增协银九釐七丝;征麦改豆,比田每亩科正耗麦八升六合四勺;每麦一石改豆一石五斗,增协银九釐二毫三丝二忽;征折麦,比田每亩科麦折银三分,新增银六釐六毫四丝。一则科田每亩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征米麦科田,每亩科正,耗粮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征麦改豆科田,每亩科正、耗麦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增协银六釐七毫四丝九忽六微。征折麦科田,每亩科麦折银一分六釐二毫、新增银五釐。增馀二田,每亩科正,耗米五升八合三勺二抄。协济银一厘七毫四丝九忽六微。起科田每亩科正耗米三升三合四勺,协济银九毫七丝二忽。蓄水官塘坝每亩科正耗米二升九合一勺六抄,协济银八毫七丝四忽八微。投诚官兵开垦比科等田,俱照“沙压比田” 一则起科,每亩科米折并新增银三分六毫四丝。草场田,一则科银八分,一则科“银六分;一则科银五分、一则科银四分五釐;一则科银四分、一则科银三分二釐、一则科银三分、一则科银二分五釐;一则科银二分二釐、一则科银二分一厘、一则科银二分、一则科银一分二釐、一则科银一分、一则科银七釐、一则科银六釐、一则科银五釐,一则科银四釐、一则科银三釐、一则科” 银二釐外不在丁田征解火药银一十两二钱三分二釐一毫六忽四纤三沙五尘,楞木银三两五钱二釐一毫五忽,集租银一十三两五钱四分五釐。

滁州漕运考         通志

[编辑]

州属总

康熙二十二年

额征裁扣书办工食银三百六十三两六钱,人役工食银二百五十两。

《归并》省卫新增等银七千三百五十六两三钱二分六釐三毫一丝三忽六微四纤二沙六尘一埃二渺七漠二逡。除荒外,实征新增等银六千八百四两三钱六分八釐五毫四丝三忽九微二纤九沙四尘二埃八渺一漠九逡。

归并省卫协济银一千六百六十八两一钱七毫五丝五忽三微八纤六沙一尘一埃九逡。除荒外,实征协济银一千六百四十两五钱一分四釐九毫三丝二忽九微六纤三埃九漠九巡省卫漕项南米六百一十六石。

归并省卫屯米六千四百八十五石一斗八升三合四勺六抄六撮四圭五粟二粒八黍二稷四糠五秕。

滁州卫各帮运随俸廪工银二百四十一两四钱一分二釐。

滁州风俗考         通志

[编辑]

本州

《醉翁亭记》:“地僻讼简,其俗安闲。”

《丰乐亭记》: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

《紫微泉记》:虽风俗淳厚,而尚气节,易以德化,难以力服。

《郡志》:“习志勤俭,专力农桑。”

《旧志》:“二县风俗大略相同。”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