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第08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人事典 第八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八十三卷
明伦汇编 人事典 第八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八十三卷目录

 祸福部总论

  易经坤卦 系辞下传

  书经汤诰 伊训 洪范

  周礼天官

  尔雅释诂 释训

  韩子解老

  春秋繁露郊语

  淮南子人间训

  论衡幸偶篇 福虚篇 祸虚篇

  申鉴杂言

  刘勰新论祸福 贪爱

  西畴常言律己

  渔樵问答论祸福

 祸福部艺文一

  韩世家赞          史记

  黥布传赞          同前

  阴德论         唐李德裕

  窦谏议阴德碑记     宋范仲淹

  三槐堂铭          苏轼

 祸福部艺文二

  变律           唐苏涣

  题杨收相公宅        尹璞

  赐齐州李希遇诗       吕岩

  劝世            前人

人事典第八十三卷

祸福部总论[编辑]

易经[编辑]

《坤卦》
[编辑]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 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 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系辞下传》
[编辑]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 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 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 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 积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书经[编辑]

《汤诰》
[编辑]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大全问:“天道福善祸淫,此理定否?朱子曰:‘如何不定?自是道理当如此’。”问:“或有不如此者,何也?”曰:“福善祸淫,其常理也。不如此,便是失常理。天莫之为而为天,亦何常有意只是理自是如此。且如冬寒夏热,此是常理;冬热夏寒,便是失其常理。”

《伊训》
[编辑]

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洪范》
[编辑]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 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

蔡注极者福之本,福者极之效。极之所建,福之所集也。人君集福于上,非厚其身而已。用敷其福以与庶民,使人人观感而化,所谓“敷锡”也。

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 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 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 其维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 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 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 作汝用咎。

蔡注福者,爵禄之谓。上文指福之全体而言,此则为福之一端而发。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 考终命。”

大全陈氏大猷曰:人莫不好生恶死,寿则生之长者,四代皆尚齿,故五福寿为先,虽寿不可无以养其生,故富次之。寿且富,或不免于忧患,则身心不安,故康宁又次之。形康心宁,安之至也,寿富康宁而不好德,则老而不死,为富不仁,作伪心劳,何足贵哉。攸好德则心逸日休,自求多福,福之本实在此,其为福大矣,故好德又次之。考,成也。诸福备矣,必成其正命,则全而归之,顺受其正,然后为福之至。使年虽寿而死非正,命虽寿何补非福矣,故考终命终焉。此之“五福”,即《皇极畴》之“五福。”五福以“攸好德”为根本。五福之目,虽至第九畴而列,而五福之根本则已于第五畴,而基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是也。好德则必得其寿,“为世耇老,无德而寿罔

“之生也。好德则得禄而富,无德而富,怨之府也。好德则心广体胖,无入不自得;无德则小人长戚戚非安也。至于考终命,又未有不由德而能战兢以全归者。诸福固必本于好德,而好德又岂非本于建皇极哉?” 王氏曰:“富贵人所欲,贫贱人所恶,而福极不言贵贱,何也?” 曰:“五福者,自天子至庶人,皆可使慕而向;六极” 亦皆可使畏而远,若贵贱,则有常分矣。使自公侯至庶人,皆慕贵,欲其至而不欲贱之在己,则陵犯篡夺,何有终穷。《诗》曰:“实命不犹” ,盖王者之世,欲贱者之安其贱如此。顾氏临曰:不言贵,虽以严分,然贵者未必为福,贱者未必为极,故桀纣贵为天子而不得其死,颜回原宪到今称之。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 曰弱。”

蔡注《凶》者,不得其死也。《短折》者,横夭也。祸莫大于凶短折,故先言之。疾者,身不安也。忧者,心不宁也。贫者,用不足也。恶者,刚之过也。弱者,柔之过也。以极之重轻为先后。大全王氏炎曰:“恶者”,小人之刚,自暴者也。“弱者”,小人之柔,自弃者也。

周礼[编辑]

《天官》
[编辑]

《大宰》之职,“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生,以驭其福。”

订义王昭禹曰:“《洪范》以寿居五福之先,则得生足以为福矣。”刘氏曰:“福者,其人本坐死,以亲故功贵者,议而免之,是其福矣。”

尔雅[编辑]

《释诂》
[编辑]

禄、祉、履、戬、祓、禧、禠、祜,福也。

皆福祜也。“福”“禄”对文则小异,散则禄亦福也。《商颂·元鸟》云:“百禄是何。”郑笺:“谓当担负天之多福祉者,繁多之福也。”《周颂·烈文》云:“锡兹祉福。”

《释训》
[编辑]

穰、穰,福也。

言饶多:《执竞》云:“降福穰。穰,众也。”郑笺云:“神与之福又众大,谓如嘏辞也。是言得福饶多也。”

韩子[编辑]

《解老》
[编辑]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 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 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 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 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 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 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 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春秋繁露[编辑]

《郊语》
[编辑]

“人之言,酝去烟鸱,羽去昧慈,石取铁颈,金取火,蚕珥 丝于室而弦绝于堂;禾寔于野而粟缺于仓;芜夷生 于燕,橘枳死于荆。”此十物者,皆奇而怪,非人所意也。 夫非人所意,然而既以有之矣。或者吉凶祸福,利不 利之所从生,无有奇怪,非人所意如是者乎?此等可 畏也。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 言,彼岂无伤害于人,如孔子徒畏之哉?以此见天之 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 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 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无声,潜而 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上罚所以别者,暗与显耳。 不然,其来逮人,殆无以异。孔子同之,俱言可畏也。天 地神明之心,与人事成败之真,固莫之能见也,唯圣 人能见之。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者也,故圣人之言 亦可畏也。

淮南子[编辑]

《人间训》
[编辑]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 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白犊纯色可以为牺牲居 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 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 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其事未究,固 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也。”复 以飨鬼神,归致命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 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 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 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 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视复 明也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 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 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 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不遽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 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论衡[编辑]

《幸偶篇》
[编辑]

凡人操行,有贤有愚,及遭祸福,有幸有不幸,举事有 是有非,及触赏罚,有偶有不偶。并时遭兵,隐者不中, 同日被霜,蔽者不伤。中伤未必恶,隐蔽未必善,隐蔽 幸中伤,不幸俱欲纳忠;或赏或罚,并欲有益。或信或 疑,赏而信者未必真,罚而疑者未必伪。赏信者偶,罚 疑不偶也。孔子门徒七十有馀,颜回蚤夭,孔子曰:“不 幸短命死矣。”短命称不幸,则知长命者幸也,短命者 不幸也。服圣贤之道,讲仁义之业,宜蒙福祐。伯牛有 疾,亦复颜回之类,俱不幸也。蝼蚁行于地,人举足而 涉之。足所履,蝼蚁苲死,足所不蹈,全活不伤。火燔野 草,车轹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夫足所 不蹈,火所不燔,未必善也。举火行有适然也。由是以 论,痈疽之发,亦一实也。气结阏积聚为痈,溃为疽创, 流血出浓,岂痈疽所发,身之善穴哉?营卫之行,遇不 通也。蜘蛛结网,蜚虫过之,或脱或获,猎者张罗,百兽 群扰,或得或失,渔者罾江湖之鱼,或存或亡,或奸盗 大辟而不知,或罚赎小罪而发觉。灾气加人,亦此类 也。不幸遭触而死,幸者,免脱而生;不幸者,不徼幸也。 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则夫顺道而触者 为不幸矣。立岩墙之下,为坏所压;蹈坼岸之上,为崩 所坠。轻遇无端,故为不幸。鲁城门久朽欲顿,孔子过 之,趋而疾行。左右曰:“久矣。”孔子曰:“恶其久也。”孔子戒 慎已甚,如过遭坏,可谓不幸也。故孔子曰:“君子有不 幸而无有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又曰:“君子处《易》以 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佞幸之徒,闳藉孺之辈,无德 薄才,以色称媚,不宜爱而受宠,不当亲而得附,非道 理之宜,故太史公为之作传,邪人反道而受恩宠,与 此同科,故合其名谓之佞幸。无德受恩,无过遇祸,同 一实也。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兽,并“为人。或贵 或贱,或贫或富,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 奴仆。非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俱行 道德,祸福不均,并为仁义,利害不同。”晋文修文德,徐 偃行仁义,文公以赏赐,偃王以破灭。鲁人为父报仇, 安行不走,追者舍之。牛缺为盗所夺,和意不恐,盗还 杀之。文德与仁义同,不走与不恐等。然文公、鲁人得 福,偃王、牛缺得祸者,文公、鲁人幸而偃王、牛缺不幸 也。韩昭侯醉卧而寒,典冠加之以衣,觉而问之,知典 冠爱己也,以越职之故,加之以罪。卫之骖乘者,见御 者之过,从后呼车,有救危之义,不被其罪。夫“骖乘”之 呼车,典冠之加衣,同一意也。加衣恐主之寒,呼车恐 君之危,仁惠之情,俱发于心,然而于《韩》有罪,于《卫》为 忠。骖乘偶典冠,不偶也。非唯人行,物亦有之。长数仞 之竹,大连抱之木,工技之人,裁而用之。或成器而见 举持,或遗材而遭废弃,非工技之人有爱憎也,刀斧 如有偶然也。蒸谷为饭,酿饭为酒,酒之成也,甘苦异 味,饭之熟也,刚柔殊和,非庖厨酒人有意异也。手指 之调,有偶适也。调饭也。殊筐而居,甘酒也;异器而处, 虫堕一器,酒弃不饮;鼠涉一筐,饭捐不食。夫百草之 类,皆有补益,遭医人采掇,成为良药。或遗枯泽,为火 所烁,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铦,同之木也;或梁 于宫,或柱于桥,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均之 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皆之水也。或溉鼎釜,或澡 腐臭物,善恶同遭为人用,其不幸偶,犹可伤痛,况含 精气之徒乎?虞舜,圣人也,在世宜蒙全安之福,父顽, 母嚚,弟象,敖狂无过,见憎不恶而得罪,不幸甚矣。孔 子,舜之次也,生无尺土,周流应聘,削迹绝粮,俱以圣 才,并不幸偶。舜尚遭尧受禅,孔子已死于阙里。以圣 人之才,犹不幸偶,庸人之中被不幸偶,祸必众多矣。

《福虚篇》
[编辑]

《世论》,“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祸福之应,皆天也。人 为之,天应之。阳恩人君赏其行,阴惠天地报其德,无 贵贱贤愚。莫谓不然,徒见行事有其文传,又见善人 时遇福,故遂信之,谓之实然斯言。或时贤圣欲劝人 为善,著必然之语,以明德报或福时适遇者以为然。 如实论之,安得福祐乎?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 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问王“安得此疾也?”王曰: “我食寒葅而得蛭,念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废法而 威不立也,非所以使国人闻之也。谴而行诛乎?则庖 厨监食者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吾恐左右见之也。” 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臣闻天道无亲,唯 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夕也,惠 王之后而蛭出,及久,患心腹之积皆愈。故天之亲德 也,可谓不察乎?曰:此虚言也。按惠王之吞蛭,不肖之 主也。有不肖之行,天不祐也。何则?惠王不忍谴蛭,恐 庖厨监食法皆诛也。一国之君,专擅赏罚,而赦人君 所为也。惠王通谴,葅中何故有蛭,庖厨监食皆当伏法,然能终不以饮食“行诛于人,赦而不罪,惠莫大焉。” 庖厨罪觉而不诛,自新而改后,惠王赦细而活微,身 安不病。今则不然,强食害己之物,使监食之臣不闻 其过,失御下之威,无御非之心,不肖一也。使庖厨监 食失甘苦之和,若尘土落于葅中,大如虮虱,非意所 能览,非目所能见,原心定罪,不明其过,可谓惠矣。今 蛭广“有分数,长有寸度,在寒葅中,眇目之人,犹将见 之,臣不畏敬,择濯不谨,罪过至重。惠王不谴,不肖二 也。葅中不当有蛭,不食投地,如恐左右之见,怀屏隐 匿之处,足以使蛭不见,何必食之?如不可食之物,误 在葅中,可复隐匿,而强食之,不肖三也。有不肖之行, 而天祐之,是天报祐不肖人也。不忍谴蛭”,世谓之贤。 贤者操行,多若吞蛭之类。吞蛭天除其病,是则贤者 常无病也。贤者德薄,未足以言。圣人纯道,操行少,非 为推不忍之行,以容人之过,必众多矣。然而武王不 豫,孔子疾病,天之祐人,何不实也?或时惠王吞蛭,蛭 偶自出,食生物者,无有不死,腹中热也。初吞蛭时,未 死而腹中热,蛭动作,故腹“中痛;须臾蛭死,腹中痛亦 止。蛭之性食血,惠王心腹之积,殆积血也。故食血之 虫死,而积血之病愈。犹狸之性食鼠,人有鼠病,吞狸 自愈。物类相胜,方药相使也。食蛭虫而病愈,安得怪 乎?食生物无不死,死无不出之后,蛭出安得祐乎?令 尹见惠王有不忍之德,知蛭入腹中,必当死出,臣因 再拜贺,病”不为伤。著已知来之德,以喜惠王之心,是 与子韦之言星徙,太卜之言地动,无以异也。宋人有 好善行者,三世不解。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 孔子曰:“此吉祥也,以享鬼神。”即以犊祭。一年,其父无 故而盲。牛又生白犊,其父又使其子问孔子,孔子曰: “吉祥也,以享鬼神。”复以犊祭,一年,其子无故而“盲,其 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 之。此独以父子俱盲之故,得毋乘城,军罢围解,父子 俱视,此修善积行,神报之效也。”曰:“此虚言也。夫宋人 父子修善如此,神报之,何必使之先盲后视哉?不盲 常视,不能护乎?此神不能护不盲之人,则亦不能以 盲护人矣。使宋楚之君合战顿兵,流血僵尸,战夫禽 获,死亡不还。”以盲之故,得脱不行,可谓神报之矣。今 宋楚相攻,两军未合,华元子反结言而退,二军之众, 并全而归,兵矢之刃,无顿用者,虽有乘城之役,无死 亡之患,为善人报者,为乘城之间乎?使时不盲,亦犹 不死,盲与不盲,俱得脱免,神使之盲,何益于善?当宋 国乏粮之时也,盲人之家,岂独富哉?俱与乘城之家 易子析骸,反以穷厄独盲无见,则神报祐人,失善恶 之实也。宋人父子,前偶自以风寒发盲,围解之后,盲 偶自愈。世见父子修善,又用二白犊祭。宋楚相攻,独 不乘城。围解之后,父子皆视,则谓修善之报,获鬼神 之祐矣。楚相孙叔敖为儿之时,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归对其母泣。母问其故,对曰:“吾闻见两头蛇死,向者 出见两头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 对曰:“我恐后人见之,即杀而埋之。”其母曰:“吾闻有阴 德者,天必报之,汝必不死,天必报汝。”叔敖竟不死,遂 为楚相。埋一蛇,获二祐,天报善明矣。曰:此言虚矣。夫 见两头蛇辄死者,俗言也;有阴德天“报之福”者,俗议 也。叔敖信俗言而埋蛇,其母信俗议而必报,是谓死 生无命,在一蛇之死。齐孟尝君田文以五月五日生, 其父田婴让其母曰:“何故举之?”曰:“君所以不举五月 子,何也?”婴曰:“五月子长与户同,杀其父母。曰:‘人命在 天乎?在户乎?如在天,君何忧也?如在户,则宜高其户 耳,谁而及之者’?”后文“长与一户”同,而婴不死,是则五 月举子之忌,无效验也。夫恶见两头蛇,犹五月举子 也。五月举子,其父不死,则知见两头蛇者,无殃祸也。 由此言之,见两头蛇自不死,非埋之故也。埋一蛇获 二福,如埋十蛇,得几祐乎?埋蛇恶人复见,叔敖贤也。 贤者之行,岂徒埋蛇一事哉?前埋蛇之时,多所行矣, 禀天善性,动有贤行。贤行之人,宜见吉物,无为乃见 杀人之蛇,岂叔敖未见蛇之时有恶,天欲杀之,见其 埋,蛇除其过,天活之哉?“石生而坚,兰生而香。”如谓叔 敖之贤,在埋蛇之时,非生而禀之也。儒家之徒董无 心,墨家之役缠子相见讲道,缠子称墨家祐,鬼神是 引。秦穆公有明德,上帝赐之九十年,缠子难以尧、舜 不赐年,桀、纣不夭死,尧、舜、桀、纣犹为尚远,且近难以 秦穆公、晋文公。夫谥者,行之迹也,迹生时行以为死 谥。穆者误乱之名,文者德惠之表。有误乱之行,天赐 之年,有德惠之操,天夺其命乎?案穆公之霸,不过晋 文,晋文之谥,美于穆公。天不加晋文以命,独赐穆公 以年,是天报误乱,与穆公同也。天下善人寡,恶人众, 善人顺道,恶人违天。然夫恶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年 不长。天不命善人常享一百载之寿,恶人为殇子恶 死,何哉?

《祸虚篇》
[编辑]

世谓受福祐者,既以为行善所致,又谓被祸害者为 恶所得,以为有沉恶伏过,天地罚之,鬼神报之。天地所罚,小大犹发;鬼神所报,远近犹至。《传》曰:“子夏丧其 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 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 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于夫子。尔’” 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异闻,尔罪二也;丧尔子,丧 尔明,尔罪三也。而曰“汝何无罪欤?”子夏投其杖而拜 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以久矣夫!”子夏 丧其明,曾子责以罪,子夏投杖拜。曾子之言,盖以天 实罚过,故目失其明;已实有之,故拜受其过。始闻暂 见,皆以为然,熟考论之,虚妄言也。夫失明犹失听也, 失明则盲,失听则聋。病聋不谓之有过,失明谓之有 罪,惑也。盖耳目之病,犹心腹之有病也。耳目失明,听 谓之有罪,心腹有病,可谓有过乎?伯牛有疾,孔子自 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原孔 子言,谓伯牛不幸,故伤之也。如伯牛以过致疾,天报 以恶,与子夏同。孔子宜陈其过,若曾子谓子夏之状, 今乃言命,命非过也。且天之罚人,犹人君罪下也。所 罚服罪,人君赦之,子夏服过,拜以自悔。天德至明,宜 愈其盲。如非天罪,子夏失明,亦无三罪。且丧明之病, 孰与被厉之病?丧明有三罪,被厉有十过乎?颜渊早 夭,子路、葅醢早死,葅醢极祸也。以丧明言之,颜渊、子 路有“百罪也。”由此言之,曾子之言误矣。然子夏之丧, 明丧其子也。子者,人情所通;亲者,人所力报也。丧亲 民无闻,丧子失其明,此恩损于亲,而爱增于子也。增 则哭泣无数,数哭中风目失明矣。曾子因俗之议,以 著子夏三罪,子夏亦缘俗议,因以失明,故拜受其过。 曾子、子夏未离于俗,故《孔子门》叙行,未在上第也,秦 襄王赐白起剑,白起伏剑将自刎,曰:“我有何罪于天 乎?”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 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白起知己前罪,服更 后罚也。夫白起知己所以罪,不知赵卒所以坑,如天 审罚有过之人,赵降卒何辜于天?如用兵妄伤杀,则 四十万众必有不亡。不亡之人,何故以其善行无罪 而竟坑之,卒不得以善蒙天之祐,白起何故独以其 罪伏天之诛?由此言之,白起之言过矣。秦二世使使 者诏杀蒙恬,蒙恬喟然叹曰:“我何过于天,无罪而死。” 良久徐曰:“恬罪故当死矣。夫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径 万里,此其中不能毋绝地脉,此乃恬之罪也。”即吞药 自杀。太史公非之曰:“夫秦初灭诸侯,天下心未定,夷 伤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谏,救百姓之急,养 老矜孤,修众庶之和,阿意兴功,此其子弟过诛,不亦 宜乎?何与乃罪地脉也?”夫蒙恬之言既非,而太史公 非之亦未是。何则?蒙恬绝脉,罪至当死。地养万物,何 过于人?而蒙恬绝其脉,知己有绝地脉之罪,不知地 脉所以绝之过,自非如此,与不自非何以异?太史公 为非恬之为名将,不能以强谏故致此祸。夫当谏不 谏,故致受死亡之戮。身任李陵,坐下蚕室,如太史公 之言,所任非其人,故残身之戮,天命而至也。非蒙恬 以不强谏故致此祸,则己下蚕室有非者矣。己无非, 则其非蒙恬非也。作《伯夷之传》,则善恶之行云。七十 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 卒夭死,天之报施善人如何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 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独 遵何哉?若此言之,颜回不当早夭,盗跖不当全活也。 不怪颜渊不当夭,而独谓蒙恬当死,过矣。汉将李广 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 中而诸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然以胡军攻取侯者 数十人而广不为侯后人,然终无尺土之功以得见 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 念,岂尝有恨者乎!”广曰:“吾为陇西太守羌尝反吾诱 而降之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之独此 矣。”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能侯者 也。”李广然之,闻者信之。夫不侯犹不王者也,不侯何 恨?不王何负乎?孔子不王,论者不谓之有负;李广不 侯,王朔谓之有恨。然则王朔之言,失论之实矣。论者 以为人之封侯,自有天命,天命之符,见于骨体。大将 军卫青在建章宫时,钳徒相之曰:“贵至封侯,后竟以 功封万户侯。卫青未有功,而钳徒见其当封之证。由 此言之,封侯有命,非人操行所能得也。钳徒之言实 而有效,王朔之言虚而无验也。多横恣而不罹祸,顺 道而违福,王朔之说,白起自非,蒙恬自咎之类也。仓 卒之世,以财利相劫杀者众,同车共船,千里为商,至 阔迥之地,杀其人而‘并取其财,尸捐不收,骨暴不葬, 在水为鱼鳖之食,在土为蝼蚁之粮;惰窳之人,不力 农勉商,以积谷货,遭岁饥馑,腹饿不饱,椎人若畜,割 而食之。无君子小人,并为鱼肉,人所不能知,吏所不 能觉。千人以上,万人以下,计一聚之中,生者百一,死 者十九,可谓无道’”,至痛甚矣。皆得阳达,富厚安乐,天 不责其无仁义之心;道相并杀,非其无力作,而仓卒 以人为食,加以渥祸,使之夭命。章其阴罪,明示世人,

使知不可为非之验,何哉?王朔之言,未必审然。传书
考证
李斯妒同才,幽杀韩非于秦,后被车裂之罪;商鞅欺

旧交,擒魏公子卭,后受诛死之祸。彼欲言其贼贤欺 交,故受患祸之报也。夫韩非何过,而为李斯所幽?公 子卭何罪,而为商鞅所擒?车裂诛死,贼贤欺交,幽死 见擒。何以致之?如韩非、公子卭有恶,天使李斯、商鞅 报之,则李斯、商鞅为天奉诛,宜蒙其赏,不当受其祸。 如韩非、公子卭无恶,非天所罚,李斯、商鞅不得幽擒。 论者说曰:“韩非、公子卭有阴恶伏罪,人不闻见,天独 知之,故受戮殃。”夫诸有罪之人,非贼贤则逆道,如贼 贤,则被所贼者何负?如逆道,则被所逆之道何非?凡 人穷达,祸福之至,大之则命,小之则时。太公穷贱,遭 周武而得封;甯戚隐厄,逢齐桓而见官。非穷贱隐厄 有非,而得封见官有是也,穷达有时,遭遇有命也。太 公、甯戚,贤者也,尚可谓有非圣人纯道者也。虞舜为 父弟所害,几死,再三有遇唐尧,尧禅舜,立为帝,尝见 害,“未有非立为帝,未有是,前时未到,后则命时至也。” 案古人君臣困穷,后得达通,未必初有恶天祸其前, 卒有善神祐其后也。一身之行,一行之操,结发终死, 前后无异。然一成一败,一进一退,一穷一通,一全一 坏,遭遇适然,命时当也。

申鉴[编辑]

《杂言》
[编辑]

《损》益之符,微而显也。赵获二城,临馈而忧。陶朱既富, 室妾悲号。此知益为损之为益者也。屈伸之数,隐而 昭也。有仍之困,复夏之萌也;鼎雉之异,兴殷之符也。 邵宫之难,隆周之应也。会稽之栖,霸越之基也。子之 之乱,强燕之征也。此知伸为屈之为伸者也。

刘勰新论[编辑]

《祸福》
[编辑]

祸福同根,妖祥共域。祸之所倚,反而为福;福之所伏, 还以成祸。妖之所见,或能为吉;祥之所降,亦回成凶。 有知祸之为福,福之为祸,妖之为吉,祥之为凶,则可 与言物类矣。吴兵大胜,以为福也,而有姑苏之困;越 栖会稽,以为祸也,而有五湖之霸;戎王强盛,以为福 也,而有樽下之执;陈骈出奔,以为祸也,终有厚遇之 福。祸福回旋,难以类推。昔宋人有白犊之祥,而有失 明之祸。虽有失明之祸,以至获全之福。北叟有胡马 之利,卒有奔坠之患。虽有奔坠之患,以至保身之福。 是以见不祥而修善,则妖反为祥;见祥而不为善,即 祥还成妖矣。昔武丁之时,亳有桑谷拱生于朝,史占 之曰:“野草生朝,朝其亡乎。”武丁恐惧,侧身修德,桑谷 自枯,八纮之内,重译而来,殷道中兴。帝辛之时,有雀 生鸢于城之隅,史占之曰:“以小生大,国家必王。”帝辛 骄暴,遂亡殷国。故妖孽者,所以警王侯也;怪梦者,所 以警庶人也。妖孽不胜善政,则凶反成吉;怪梦不胜 善言,则祸转为福。人有祸必惧,惧必有敬,敬则有福, 福则有喜,喜则有骄,骄则有祸。是以君子祥至不深 喜,逾敬慎,以俭诫其身。妖见不为戚,逾修德以为务。 故招庆于神祇,灾消而福降也。

《贪爱》
[编辑]

“小利”,大利之。“也。小𠫤大祸之津也。苟贪小利则大 利必亡,不遗小𠫤则大祸必至。”昔蜀侯性贪,秦惠王 闻而欲伐之,山谿峻崄,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 金帛,置牛后,号《牛粪金》以遗。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 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 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楚白公胜其 性贪𠫤,既杀子西,据有荆国,积敛财宝,填之府库,不 以分众。石乞谏曰:“今患至国将危,不顾胜败存亡之 机,固以形于胸中矣。不能散财以求人心,则不如焚 之,无令彼众还以害我。”又不能从。及叶公入,乃发大 府之财以与众,出府之宝以赐人。因而攻之,十有九 日,白公身灭。财非己有,而欲有之,以此小𠫤而大祸 “生焉。”寒山有兽,其名曰“‘其角当心,俯而磨之,愦心 而死。”炎州有鸟,其名曰“枭’。伛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 既成,食母而飞。”蜀侯之贪石牛,牛愈近而身转危,何 异磨其角,角愈利而身速亡乎?白公之据财,财愈 积而身愈灭,何异枭之养子,子愈长而身就害也。是 以达人睹祸福之机,鉴成败之原,不以苟得自伤,不 以过𠫤自害。《老子》曰:多藏必厚。《亡。礼》云:“积而能散。”皆 明止足之分,祛贪𠫤之萌也。

西畴常言[编辑]

《律己》
[编辑]

上智安行乎善而无所希避,中人觊福虑祸,故强为 善而不敢为恶,下愚皆不畏祸,故肆为恶而亡所忌 惮。

一毫善行皆可为。毋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 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饮宁浅酌,食必分器,戒乎留残;衣必澣濯,破必缝补, 戒于中弃。”盖万物皆造化所𢌿,予深恶人殄坏之也。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人惟起居饮食,百顺其 常,福莫大焉。昧者不悟其为福,而徒歆慕荣利,不知荣利外物也,顾可常哉?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然世固有多行悖戾而未罹 殃咎者,何也?天有显道,疏网难逃,霖淫浸渍,人固未 之觉,迨雨止则墙𬯎矣。

渔樵问答[编辑]

《论祸福》
[编辑]

樵者曰:“人有祷鬼神而求福者,福可祷而求耶,求之 而可得耶?敢问其所以。”曰:“语善恶者,人也;祸福者,天 也。天道福善而祸淫,鬼神其能违天乎?自作之咎,固 难逃也。天降之灾,禳之奚益?修德积善,君子常分,安 有馀事于其间哉?”樵者曰:“有为善而遇祸,有为恶而 获福者,何也?”渔者曰:“有幸与不幸也,幸不幸,命也,当” 不当,分也。一命一分,人其逃乎?曰:“何谓分?何谓命?”曰: “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当祸,分也,非命也。君子 之遇祸,非分也,有命也;当福,分也,非命也。”

祸福部艺文一[编辑]

《韩世家赞》
史记
[编辑]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 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 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宜乎哉!

《黥布传赞》
同前
[编辑]

太史公曰:英布者其先,岂《春秋》所见“楚灭英六”,皋陶 之后哉?身被刑法,何其拔兴之暴也!项氏之所坑,杀 人以千万数,而布常为首虐,功冠诸侯。用此得王,亦 不免于身为世大。僇祸之兴,自爱姬殖,妒媢生患,竟 以灭国。

《阴德论》
唐·李德裕
[编辑]

陈平称“吾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不 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至曾孙何,国绝,班生著陈平 之言,以为世戒,理当然矣。而邴丞相才及子显,出为 关内侯,至孙昌乃绝。国绝,三十二岁复续,而张汤、杜 周子孙,世有令名,皆在显位,其故何哉?邴丞相于汉 宣之德,可谓至矣。晋荀息以忠贞之故,不敢负献公; 程婴以托孤之义,不忍欺赵氏,所以继之以死,终不 食言。邴丞相于史皇孙,微君臣之分,无亲戚之情,而 保养曾孙,仁心恻隐,置于闲燥,给以私财,介然拒天 子之使,因是全四海之命。又奏记霍光,决定大策,既 而显征卿之美,削士伍之辞,其深厚不伐,古所未有。 夏侯胜以为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是宜笃 生贤人,世济其美。古所谓“有后者”,良谓是矣,焉在传 爵邑而已哉!张、杜有后者,岂用法虽深,而所治者或 能去天下之恶,除生人之害,所以然也。

《窦谏议阴德碑记》
宋·范仲淹
[编辑]

窦禹钧,范阳人,为左谏议大夫致仕,诸子进士登第。 义风家法,为一时标表。初,禹钧家甚丰,年三十无子, 夜梦亡祖亡父谓之曰:“汝早修行,缘汝无子,又寿不 永。”禹钧唯诺。禹钧为人素长者,先有家仆盗用房廊 钱二百千,仆虑事觉,有女年十二三,自写一券系臂 上云:“求卖此女,以偿所负。”自是远逃。禹钧见女券,甚 哀怜之。即焚券留女,嘱其妻善视之。及笄,以二百千, 择良配,得所归。尝因元夕往延寿寺,忽于佛殿后得 金三十两、银二百两,持归。明旦诣寺,候失物主还之。 其同宗及外姻有丧不能葬者,公为葬之,凡二十七 人。有女未能嫁者,公为嫁之,凡二十八人。或与公有 一日之雅,遇其穷困,则择其子弟可委者,随多寡贷 以金帛,俾之兴贩自给。由公而活者数十家,以至四 方贤士赖公举者,不可胜数。于宅南建书院四十间, 聚书数千卷,礼文行之儒主师席。远方寒士有志于 学者,听其自至。凡四方之士由公门登贵仕者,前后 接踵。先是,公梦亡父,后十年复语公曰:“吾尝告汝,三 十年前实无子分,且”年寿短促,今数年以来,名挂天 曹,特延三纪之寿,赐五子各荣显。公益修阴德,享年 八十二岁,沐浴别亲戚,笑谈而终。五子八孙,皆通显 于朝。后之教子,必曰“燕山窦十郎”云。

《三槐堂铭》
苏轼
[编辑]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 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众 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 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 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 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 “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而其定也久 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国之将兴, 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 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 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 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 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 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 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 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券,交手相付,吾以是知天之果 可必也。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 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 将复兴王氏也与?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 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 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信仁厚 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懿敏 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是以录之。 《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 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 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遑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 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 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祸福部艺文二[编辑]

《变律》
唐·苏涣
[编辑]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亦老。倾筐向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题杨收相公宅》
尹璞
[编辑]

祸福从来路不遥,偶然平地上烟霄。烟霄未稳还平 地。门对孤峰占寂寥。

《赐齐州李希遇诗》
品岩
[编辑]

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劝世》
前人
[编辑]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衣食随缘, 自然快乐。筭是甚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昭昭,报应甚速。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