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第072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七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七十二卷《目录》。
《云霞部》选句。
《云霞部纪事一》
《乾象典》第七十二卷,
云霞部选句
[编辑]楚屈原《九歌》:“纷吾乘兮元云。”〈又〉表独立兮山之上,云 容容兮而在下。
《九章》“云霏霏其承宇。”〈又〉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兮 不将。〈又〉吵远志之所及,怜浮云之相羊。
《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又〉淹浮 云而上征。〈又〉“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 《九辩》仰浮云而永叹。〈又〉何泛滥之浮云兮,猋廱蔽此 明月。〈又〉愿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汉贾谊《旱云赋》“惟昊天之大早兮,失精和之正埋,遥 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滃澹澹而妄止,运清浊之澒洞 兮,正重沓而并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时仿佛而有似, 屈卷轮而中天兮,象虎惊与龙骇,相抟据而俱兴兮, 妄俪倚而时有,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若 飞翔之从横兮,扬波怒而澎濞。”
董仲舒《雨雹对》:“太平之世,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 成霱。” 魏曹植《幽思赋》:“望翔云之悠悠,羌朝霁而夕阴。” 晋左思《蜀都赋》:“舒丹气而为霞。”
孙绰《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
宋谢惠连《雪赋》,“寒风积,愁云繁。”〈又〉河海生云,朔漠飞 沙。连氛絫霭,掩日韬霞。
齐孔稚圭《北山移文》:“高霞孤映。”
梁萧统《七召》:“绮霞映水。”〈又〉《十二月启》“愁云拂岫,带枯 叶以飘空。”〈又〉《彤云垂四面》之叶。
元帝《荡妇思秋赋》,“秋云似罗。”
江淹《知己赋》:“采耀秋月,文丽冬霞。”〈又〉《恨赋》“陇雁少飞, 代云寡色。”
庾信《司马裔碑铭》:“谷寒无日,山空足云。”
卢思道《纳凉赋》:“火云赫而四举。”
唐文宗《祭北岳文》:“绝壁千寻,孤峰万仞。桂华侵月,松 萝挂云。”
张九龄《龙池圣德颂序》“阳春播泽,触类皆滋。泰山起 云,无远不遍。”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青霞起而照天。”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骆宾王《冒雨寻菊序》:“参差远岫,断云将野鹤俱飞。” 陈子昂《金门饯序》:“残霞将落日交辉。”
张说《诏宴薛王山池序》:“玩峰云之映沼。”〈又〉《元武门侍 射诗序》:“繁云覆城,大雪飞苑。”
韩休《奉和圣制喜雨赋》:“九光之霞,冠于云日。五色之 气,映于岩谿。”
宋昱《日暮碧云合赋》“夕望兮,见碧云之出岑,过太液, 拂上林。混苍苍之正色,垂漠漠之轻阴。西陆月弦,南 山风落。轻浓象似,倏忽龙蠖。集高议之台,连寓直之 阁。亭亭广陌,异公子之飞盖。裔裔长空,如美人之卷 幕。”
王𬤇《南至云物赋》“云散黄光,天浮喜气。金柯郁郁而 蔽野,玉叶飘飘而委地。”〈又〉佳气从龙,遥连渭北;非烟 拂日,俯对终南。
李华《高宗康颂》:“油油时云,雨厥百谷。”
独孤及《马退山茅亭记》:“手挥丝桐,目送还云。”
韩愈《贺雨表》:“中使才出于九门,阴云已垂于四野。” 郭遵《南至郊祭司天奏云物赋》:“度青霄而匪徐匪疾, 向丹阙而乍合乍分。应乎一阳之始,焕乎五彩之文。 氤氲摇曳,去来无际。望之虽曰崇朝,庆之知其嗣岁。 谁谓其有叶,本乎触石而来。谁谓其无心,偏舒捧日 之势。”
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排空乍直,捧日初圆。兽蹲 而龙鳞熠熠,鸟跂而凤翼翩翩。羽盖凝而轩皇暂驻, 风马驾而王母欲前。影带其彩,疑错绣之遥属;光照 乎物,比摛锦之相连。”
王起《五色云赋》:“露表嘉瑞,国昭元吉。发五色以斯呈, 掩百祥而非匹。辉光骇目,知泛滟之惟新;变化殊姿, 觉凄清之有失。若非泽无不被,化无不率,则何以感 之于寥天,荣之于圣日。尔其寂历地表,希微天宇,无 声有零,有色斯睹。始暧空而杂糅,俄泫草而周普。霑 于衣也,皆成黼黻之衣;润于土焉,更为苴茅之土。且 其白能受彩,朱则孔扬。青映苔而转丽,元点漆而有
光。既炫耀于众彩,终错杂于中黄。傥在瑠璃,味无沗于甘醴;如浮葭菼,色讵变于凝霜。何湑兮之膏润,有焕乎之文章。固可以扶寿而愈疾,俗泰而时康。” 张何《早秋望海上五色云赋》:“懿夫腾碧海,瑞皇家,金 柯玉叶兼杂花。文璀璨,光纷华。况夫罗帏”锦帐绕香 车,双虹宛转萦翠霞。及夫倏而聚,忽而散,霓裳羽旆 相陵乱。倚长空,浮迥岸,宛若琼楼金阙横天半。美人 濯锦春江畔。
乔潭《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秦称百二,镇为太 一,合沓横空,嵚岑蔽日。岂瓌宝之攸产,盖云雷之自 出。宜其密尔王甸,雄兹帝京。败叶风轻,高秋气清。时 雨多歇,归云晚晴。俯枕曲水,前临直城。山半隐而半 见,云乍低而乍倾。其趣可赏而不极,其容可状而难 名。尔其沈阴始解,霭䨴初归,回日犹重,因风则飞。其 始也,峨峨巍巍,千岩万岭,稠叠而相委。其渐也纷纷 霏霏,齐童赵女,并舞而垂衣,忽天澄而地廊,郁氛氲 于翠微,别有容与之势,轻盈之状。日下空笼,天边引 飏。始悠悠于绿野,渐羃羃于青嶂。洛川神女何以逾, 巫峡佳人不能上。”虽更仆而非久,仍移景而堪望。落 日将矄,山衔断云。绿气阴郁,岚光氤氲。横截高岩,惊 数峰之顿失;却临幽石,与残雪而俱分。
无名氏《庆云抱日赋》“外浮相焕,中映成文。郁郁昱昱, 缤缤纷纷。始流形于孤岳,终垂象于九围。丽碧霄以 增媚,捧金乌而徐飞。”〈又〉运叶尧年,灵符舜日。灿玉叶 以繁布,抱金轮而半出。
《五色卿云赋》:“其为状也,乃从龙以分气;其为势也,若 抟鹏之垂翼。荟蔚非触石而兴,缥缈盈画工之饰。葱 翠炯晃,萧索氛氲,回合斐亹,散聚分文。转光风则动 而愈出,冲霁日则灿然皆分。”〈又〉光浮碧落,夺虹彩于 太虚;影下清潭,照锦色于曲浦。
《白云无心赋》“翘玉叶以缭绕,耀金柯而陆离。其兆无 形,其质罕一。匪润础以上升,或从龙而迥出。”〈又〉抱翠 石以流彩,入清池而写文。或假势于重岭,或隔阂于 孤山。挺奇峰于天末,亘横阵于岩间。顺细雨以低举, 随轻风而往还。
明屠隆《五色云赋》,“厥状瑰丽,元黄杂俎,或如元圭,或 如玉珂,或如灵芝,或如玉禾,或如绛绡,或如紫紽,或 如文杏之叶,或如含桃之颗,或如秋原之草,或如春 湘之波,澹修眉之连蜷,呈冶态而婀娜,又如万花竞 开,百鸟齐飞,奇姿窈窕,秀色离披,威凤之彩葳蕤,锦 鸡之翼差池,屑屑霏霏纚纚褷褷,纷乎若缬,矗乎若 髢。”又如仙人制锦,借色云君。濯彼天河,五彩成文。丹 霞失丽,明星载昏。
费元禄《转情集晚霞》,“乍紫乍红,如浣蜀江贝锦。或朝 或暮,真开海市蜃楼。微步凌波,射练裙而成绮;登高 送目,变素面而为绯。孤鹜齐翔,南浦晴江之上;建标 一色,天台流水之间。”〈又〉王母昆仑,未奉长年寿酒;汉 家陵阙,依然残照西风。唱新词而欢不见,织回文而 字难成。好景无多,造次投来新月。征夫未息,须臾隔 断疏林;临水孤村,尚辨灭明鸦背;连天野草,尽驱闲 冗车轮。舒卷如金支翠旗,变化若白衣苍狗。窗明枫 叶,洞富松花。海上病神仙,何物遂能却扫山中,贫道 士,此时正好休粮。
夏后铸鼎繇逄逄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 仲长统诗:“春云为马,秋风为驷。按之不迟,劳之不疾。” 〈又〉《朝霞润玉》。
《古乐府》:“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又〉“苍霞扬东讴。” 古诗“日暮秋云阴。”
魏文帝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又〉丹霞夹明月, 晋傅元诗。“纤云时髣髴。” 陆机诗。“阴云兴岩侧。”
张载诗:“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张协诗:“腾云似涌烟。”〈又〉《行》云:“思故山。”
顾凯之诗:“夏云多奇峰。”
陶潜诗:“依依旧楚,渺渺西云。”〈又〉飘飘西来风,悠悠东 去云。〈又〉朝霞开宿雾。〈又〉“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宋颜延之诗:“流云蔼青阙。”
《谢庄诗》:“隐暧松霞被。”〈又〉“夕天霁晚气,轻霞澄暮阴。” 谢灵运诗:“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谢瞻诗》:“轻霞冠秋日。”
《谢惠连诗》:“霏云生翠岭。”
《鲍照诗》:“鳞鳞夕云起。”〈又〉聚云屯高岸。〈又〉岩云起乱山。 〈又〉薄暮塞云起。
《谢朓诗》:“浮云去欲穷。”〈又〉轻云霁广甸。〈又〉积水照赪霞。 〈又〉馀霞散成绮。〈又〉川霞旦上“薄。”〈又〉苍云暗九重,北风 吹万籁。
梁简文帝诗:“流霞乍断续。”
《沈约》诗:“时云霭空远。”
《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又〉浅霞兮駮云,一 合兮一分。〈又〉红霞旦夕生。〈又〉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 鲜。〈又〉丹霞蔽阳景,〈又〉崦嵫生暮霞。〈又〉朱霞入窗牖。〈又〉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山。〈又〉萧条晚秋景,旻云承景 斜。
庾肩吾诗:“同云暗九天。”〈又〉寒云间石起。〈又〉阴云助麦 寒。〈又〉云积似重楼。
《吴均诗》:“山上万重云。”〈又〉沈云“隐《乔木》”:
《何逊》诗:“日斜迢递雨,风起嵯峨云。”〈又〉夕阳已西度,归 霞亦半消。〈又〉早霞丽初日。〈又〉重霞映日馀。〈又〉水底见 行云。〈又〉薄云“严际宿。”
北魏温子昇诗:“丹霞起暮阴。”
北周王褒诗:“东西御沟水,南北会稽云。”
隋卢思道《诗》:“晚霞浮极浦。”
《薛道衡》诗:“石湿晓云浓。”
唐太宗诗:“霜天散夕霞。”
元宗诗:“丹霞助晓光。”
《李百药诗》:“薄云回空尽。”
宋之问诗“陇暗积愁云。”〈又〉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又〉《山杂夏》云“多。”
《张九龄诗》:“照烂阴霞上。”
王勃诗:“颓云萧索见层空。”〈又〉画栋朝飞南浦云。〈又〉天 云渐作霞。
张说诗:“凉云生竹树。”〈又〉春山挂断霞。
张均诗:“汀霞变秋色。”
沈佺期诗:“北阙彤云掩曙霞。”〈又〉霁云无处所,台馆晓 苍苍。
王维诗:“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李颀诗:“山云覆阴谷。”
綦毋潜诗:“曈昽原上霞。”
储光羲诗。“流霞明楚岸。”〈又〉“落日烧霞明,农夫知雨止。” 《王昌龄诗》:“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又〉山长不见秋 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常建诗》:“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孟浩然诗:“微云淡河汉。”
李白诗:“窗落敬亭云。”〈又〉奇峰出奇云。〈又〉红霞朝夕变, 〈又〉残霞飞丹映江草。〈又〉寥落暝霞色。
韦应物诗:“隔林分落景,馀霞明远川。”〈又〉残霞照高阁。 〈又〉流云吐华月。
《柳恽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又〉寒云晦沧洲。 岑参诗:“江楼暗寒雨,山郭冷秋云。”〈又〉“潭树暖春云”, 《李嘉祐诗》:“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
高适诗:“隔岸春云邀翰墨。”
杜甫诗:“泄云无定姿。”〈又〉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又〉 《低》空有断云。〈又〉《江东日暮云》:〈又〉寒深北渚云。〈又〉云:“在 意俱迟。”〈又〉峡云笼小树。〈又〉宫云“去殿低。”〈又〉《关》云“常带 雨。”〈又〉热云“初集黑。”〈又〉四海八荒同一云。〈又〉山篱带白 云。〈又〉含风翠壁孤云细。〈又〉荒戍密寒云。〈又〉松浮欲尽 不尽云。〈又〉山云低度墙。〈又〉野云低度水。〈又〉川云:“自去 留。”〈又〉崔嵬晨云白。〈又〉落落出岫云。〈又〉晴天养片云。〈又〉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倏变如苍狗。
钱起诗:“迥云随去雁。”
皇甫冉诗。“积水长天随远客,孤舟极浦足寒云。” 顾况诗。“孤霞上泬寥。” 耿𣲗诗。“晓日上春霞。”
《卢纶诗》:“月露浩万下,河云凝不流。”〈又〉“阴霞发海光。” 《李益诗》。“江亭万里云。”
韩愈诗:“晴云如擘絮。”〈又〉皎洁当天月,葳蕤捧日霞。〈又〉 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
刘禹锡诗:“江上诗情为晚霞。”〈又〉暮霞千万状。〈又〉馀霞 张锦帐,
《孟郊诗》:“古路无人到,新霞吐石棱。”
张籍诗:“湘云初起江沉沉。”〈又〉“晓来江气连城白。” 李贺诗:“海云初生石城下。”〈又〉银浦流云学水声。〈又〉飞 雨《过凉云》。
白居易诗“《兽形》云不一。”〈又〉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 天行白云。〈又〉徘徊去住云。〈又〉南山云起北山云。 《姚合诗》:“山近满厅云。”〈又〉云攲《落照红》。〈又〉懒云轻似絮。 李群玉诗:“闲云触石轻。”
杜牧诗:“晴云如絮惹低空。”〈又〉《娇》“云《光占岫》。”〈又〉洞云《生 片断》。
《许浑》诗:“风卷曙云飘角远。”
李商隐诗:“高云不动碧嵯峨。”〈又〉《千里火》云“烧益州。”〈又〉 曙霞星斗外,〈又〉《江上》晴云杂雨云。〈又〉“斋钟不散”《槛前 云》。
《马戴诗》:“馀霞媚秋汉。”〈又〉沙云气尽黄。
《崔橹诗》:“湿云如梦雨如尘。”
温庭筠诗:“闲云无定貌。”
张乔诗:“山郭入楼云。”〈又〉《独岛伴馀》云:
方干诗:“冻云愁暮色。”〈又〉断霞转影侵西壁。
《罗隐诗》:“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韩偓诗》:“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又〉雨晴 云叶似连钱。
无名氏诗:“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宋寇准诗:“暮天寥落冻云垂。”
王禹偁诗:“新晴淡淡霞。”
《林逋诗》:“水痕天影蘸秋霞。”
范仲淹诗:“归云识旧峰。”
《赵抃》诗:“横红数抹霞。”
苏舜钦诗。“娇云浓暖弄春晴。” 王安石诗。“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又归山。”〈又〉蔼 蔼当窗一炷云。〈又〉云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于 云。
苏轼诗:“江云有态清且媚。”〈又〉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 顽云拨不开。〈又〉蔼蔼青城云,〈又〉微微出岫云。〈又〉《新诗》 蔼蔼岭头云。〈又〉岭上晴云披絮帽,
文同诗:“漠漠岭头云。”
范成大诗:“海气烘晴入断霞,半空云影界山斜。”〈又〉朝 暾不与同云便,烘作晴空万缕霞。
陆游诗:“痴云不散常遮塔。”〈又〉残霞明水面。〈又〉十里织 成无罅锦,半天留得未残霞。〈又〉《数峰当户》云:〈又〉浓云 夜护霜。〈又〉晴云蹙细鳞。〈又〉孤云寒不飞。〈又〉湿云《春易 族》。〈又〉云轻无力护清霜。〈又〉云气平沈一面山。〈又〉云气 将归别起峰。〈又〉日落云全碧。
杨万里诗。“当面峰头些子云。坐看吹作雨纷纷。” 僧惠崇诗。僧定石沈云。
元杨载诗:“微霞衒近空。”
《萨都刺》诗:“落日澹霞收未尽。”〈又〉冻云欲雪风吹散,望 出西山一半青。〈又〉落日奇峰挂赤霞。
倪瓒诗:“泖云汀树晚离离。”
明吴兆诗:“江云度岭闲。”
《小青诗》“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云霞部纪事一
[编辑]《春秋孔演图》“黄帝将兴,黄云升于堂。”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注〉应劭 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官也。春官为青云,夏 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古今注》:“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 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 有黄云覆其上。”
《尚书中候》:“尧沉璧于河,白云起。”
《竹书纪年》:“帝舜十四年,卿云见。”〈注〉于时和气普应,庆 云兴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百 工相和而歌《庆云》,帝乃倡之曰:“庆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群臣咸进,顿首曰:“明明上天,烂 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帝乃载歌曰:“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 褰裳去之。”
《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而龙。”登元云:
《帝王世纪》:“主癸之妃曰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 日生汤,故名履,字天乙,是谓成汤。”
《春秋孔演图》:“汤将兴,白云入房。”
《拾遗记》:“周武王东伐纣,夜济河,时云明如昼,八百之 族皆齐而歌。”
《尚书》中候成王观于洛河,沉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 昧,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洛。
《列子殷汤》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 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左传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 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 故也。
《列仙传》:“李老君之母玉女,尝昼寝,梦五色霞光入户, 结如弹丸,流入玉女口中,吞之,遂有孕,后生老君。” 关尹子题辞:“关尹者,函谷关尹也,名喜,姓无可考。周 末,老子西游,尹望云气,候之于关,去吏从学焉。请著 道德五千言。”
《孟谱》:孟子生时,母梦神人乘云自泰山来,母凝视久 之,忽片云坠而寤,里巷皆见有五色云覆孟氏居。 《水经注虞氏记》云:赵候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 山。又于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下阴山河曲 而祷焉。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火光在其 下。武侯曰:“此为我乎?”乃即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 也。
《江西通志》饶州府,五彩山,在馀干县西南八十里,战国时,吴申自鄱阳徙居,生子芮,五彩云见,故名。 《汉书高祖本纪》:“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吕后与人俱 求,常得之。高祖怪问吕后,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 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又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 者矣。”
《香案牍》:“王探师、司马季主与人行身散云雾。”
《洞冥记》:“汉武帝未诞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 入崇兰阁,帝觉而坐于阁下,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 户牖,望中有丹霞蓊郁而起。”
《汉书·郊祀志》:“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见地 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怪之 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验问,巫得鼎 无奸诈,迺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上行荐之,至中山, 晏温,有黄云焉,有鹿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
天子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封禅祠,其夜若有光, 昼有白云出封中。
《汉武故事》:上幸梁父祠地,上亲拜用乐焉,其日上有 白云,又有呼万岁者,禅肃然,白云为盖。 《十洲记》:天汉三年,月氏国献神香,使者曰:“国有常占, 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知中国有 好道之君,故贡神香。”
《东方朔别传》,有赤云如冠珥,上以问朔,朔曰:“不大雨, 即日晕。”后数日,果大雨。
《汉书外戚传》:“孝武钩弋赵倢。伃,昭帝母也,家在河间。 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 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 幸,号曰拳夫人。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 安,葬雍门。拳夫人进为倢伃,居钩弋宫,大有宠。元始 三年,生昭帝。”
《拾遗记》:“元凤二年,于淋池之南起桂台,以望远气。” 《后汉书·光武本纪》论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 阳,遥望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汉官仪》:“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东巡狩,二月十九日 之山虞,国家居亭,百官布野。此日上山,云气成宫阙, 百姓皆见。”
《后汉书方术传》:樊英隐于壶山之阳,尝有暴风从西 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向西漱之, 乃令记其日。时客有从蜀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 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
《长沙耆旧传》:“祝良为洛阳令,时大旱,告诚引罪,紫云 沓起。”
《宋书符瑞志》:“孙坚之祖名锺,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 色上属天。父老相谓此非凡气,孙氏其兴矣。”
《搜神记》:“孙策渡江袭许,与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 厉,催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见将吏多在 吉许,策因此激怒,遂杀之。将士哀惜,共藏其尸。天夜 忽兴云覆之,明旦往视,不知所在。”
《蜀志》:先主儿时,戏于桑树下,上有云覆如车盖。 《魏志卞皇后传》:“后生齐郡白亭,有黄气满室,移日,父 问卜者王旦,旦曰:‘此吉祥也’。”
《文帝本纪》:“文皇帝中平四年冬,生于谯。”〈注〉帝生时,有 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 贵人之证,非人臣之气。
《谢氏诗源》:“更嬴之妻能作锁云囊”佩之。陟高山,有云 处,不必开囊,而自然有云气入其中。归至家,启视,皆 有云气,白如绵,自囊而出,囊大如蚕茧而可以开合。 更嬴善射,每言能仰射入云中。其妻不信,因以一囊 系箭头,令射之。及坠验之,果有白云在内,因名箭曰 “锁云。”
《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 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 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 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 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 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 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 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 曰:“欲屈君为宰,密其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 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 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拾遗记》:晋太康元年,白云起于灞水,三日而灭。有司 奏云:天下应太平。帝问其故,曰:“昔舜时黄云兴于郊 野,夏代白云蔽于都邑,殷代元云覆于林薮,斯皆应 世之休征,殊乡绝域,应有贡其方物也。”果有羽山之 民献火浣布万疋。
《晋书冯跋载记》:“跋三弟皆任侠,不修行业。惟跋恭慎, 勤于家产,父母器之。所居上每有云气若楼阁,时咸 异之。”
《册府元龟》:宋高祖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 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帝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谓曲阿、 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
南齐太祖居武进时,彭山冈阜相属,数百里不绝,其 上常有五色云。
《隋书律历志》:后齐参军信都芳,深有巧思,能以管候 气,仰观云色。尝与人对语,即指天曰:“孟春之气至矣。” 人往验管,而飞灰已应。每月所候,言皆无爽。
《南史梁武帝本纪》:“武帝所居室中,常若云气,人或遇 者,体辄肃然。”
《物类相感志》:梁武帝丁嫔,初嫔魏益德,帝登城见丁 氏出游,有五色云如龙盖其上,遂临以金,兼赂益德 而取之。竟生昭明简文焉。
《陈书徐陵传》:“陵字孝穆,东海郯人。母臧氏梦五色云 化为凤,集左肩,已而诞陵焉。”
《册府元龟》:“高贵乡公以正始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生, 其日天气清朗,堂上黄云照耀,久之乃散。”
《周书。太祖本纪》,太祖德皇帝之少子也。母王氏,初孕 五月,梦抱子升天,不至而止。寤以告德皇帝,帝喜曰: “虽不至天,贵亦极矣。”及太祖生,有黑气如盖,下覆其 身。
《隋书高祖本纪》:高祖母吕氏,生高祖于冯翼般若寺, 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 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皇妣常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 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 下。”
《册府元龟》:“高祖既举义师之日,太宗所居处,有紫云 当其上,俄变为五色,状如飞龙。所居弘义宫中有一 大池,常时有佳气,郁郁数百尺,太宗独异之。至九年, 其气转盛,上属于天。”
《天中记》:“唐高祖起太原,次临汾,去绛郡二十馀里,有 紫云如华盖楼阁之形,正临高祖之上。”
《传灯录》:“道信大师武德中登庐山绝顶,望破额山紫 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
《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为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 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 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韦巨源传》:“景龙二年,韦后自言衣笥有五色云,巨源 倡其伪,劝中宗宣布天下。帝从其言,因是大赦。” 《中宗庶人韦氏传》:“神龙三年,禁中谬传有五色云起, 后作图以示诸朝,因大赦天下,赐百官母妻封号。” 《大唐新语》:崔希高以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为 邺县丞,芝草生所居堂,一宿而葩盖盈尺。州以闻,迁 监察御史,转并州兵曹、冯翊令。贫乏之徒,荷其仁恤。 时有云气如盖,当其厅事,须臾五色错杂,遍于州郭。 以状闻,敕编入史。
《旧唐书元宗本纪》:“明皇兼潞州别驾,州境有黄龙白 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从者望而得之。” 《宝记》:“唐开元中,李氏者为尼,号曰真如。天宝元年七 月七日,忽于寺庭见五色云坠,视之,一囊中有五物, 乃宝玉也。真如献于朝。”
《唐实录》:“开元十九年,兴庆宫亲耕三百馀步,既而有 青光紫气覆地。”
《册府元龟》:天宝元年六月乙未,陇右节度皇甫惟明 奏:“龙支县人库狄孝义有马生龙驹,经九旬有九日, 身有鳞而不生毛。臣就简视,有庆云五色,遥覆马上, 久而不散。伏望宣付史官,以光实录。”从之。
《宣和书谱》:“怀素晚精意于翰墨,追仿不辍,秃笔成冢。 一夕观夏云随风,顿悟笔意,自谓得草书三昧。” 《唐书肃宗本纪》:“肃宗自奉天而北,夕次承寿,有白云 起西北,长数丈,如楼阁之状,识者以为天子之气。” 《册府元龟》:“代宗宝应元年四月己巳即位,其日有庆 云见。初,帝至飞龙厩,座前有紫云见,云中有三白鹤 徊翔,又有喜鹊鸣。”及将即位,仗卫宿设。夜分云雾四 合,不辨咫尺。既晓,朝呼“万岁”,天地清朗,非烟满空,黄 气抱日。咸以为圣感。
《杜阳杂编》:“代宗广德元年,吐番犯便桥,上幸陕,王师 不利。常有紫气如车盖,以迎马首。”
大历中,日林国献龙角钗,上因赐独孤妃。与上同游 龙舟池,有紫云自钗上而生,俄顷满于舟楫,上命置 之掌内,以水喷之,遂化为二龙,腾空东去。
《浙江通志》:嘉兴府:“紫云山,在嘉兴县西南三十六里, 唐建中时,有村女出耕,紫云辄覆之。后诏入宫,山以 此名。”
《册府元龟》:德宗兴元元年八月,宋亳观察使奏,“先天 观元元皇帝太后陵槐树上有灵泉涌出。六月,忽有 灵气五色,见于泉上。”
《云仙杂记》:白乐天烧丹于庐山草堂,作飞云履,元绫 为质,四面以素绡作云朵,染以四选香,振履则如烟 雾。乐天著示山中道友曰:“吾足下生云,计不久上升 朱府魏郡开成中大旱,遍祷山岳,或言西沈陆先生道行 精明,请之必验。太守以下乃携杏酒青羊以备牲醪, 告于山中。先生受礼讫,对太守呼吸数过,五指连拂 之,爪甲间皆出云烟之气,惟中指气象甚盛。先生曰: “郡中雨得足,诸县皆获八分,亦可小稔。”已而其说不 诬。
《酉阳杂俎》:“史论作将军时,妻蚤妆开奁,奁中忽有五 色龟,大如钱,吐五色气,弥满一室。后常养之。”
《云麓漫抄》:“梁瑄不归,弟璟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 然久之。”
《稽神录》:周太祖为枢密时,北征如澶渊,旭旦,日边有 紫光,当太祖马首之上,高不及百尺,从官异之。至邺 都,一夕在亭院斋,忽有黄气起于前,缭绕而上,遽际 于天。太祖于黄气中仰见星文,紫微、文昌烂然在目。 骇曰:“予在室中而见天象,不其异乎!”密告知星者,乃 拜贺曰:“坐见天衢,物不能隔,至贵之祥也。”异日,又于 署衙中,有紫气起于旛竿龙头之上,凡二日,观者异 之。及讨李守真于河中,守真登陴瞰阵,气色不怿,独 言曰:“是何妖变?”后城中人言,见太祖军上有紫气,如 楼阁车盖之状故也。
《辽史》:“穆宗皇后萧氏,父知璠,内供奉翰林承旨。后生 云气,馥郁久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