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第072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七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七十二卷目录
法帖部汇考十三
宋黄伯思法帖刊误〈第一帝王书 第二汉魏吴晋人书 第三晋宋齐
人书 第四梁陈唐人书 第五杂帖 第六王会稽书上 第七王会稽书中 第八王会
稽书下 第九王大令书上 第十王大令书下 记与刘无言论书 记石经与今文不同
汉简辨 鹞雀赋辨 王敬武书辨 汝州新刻诸帖辨〉
字学典第七十二卷
法帖部汇考十三
[编辑]《宋黄伯思法帖刊误》
[编辑]《第一帝王书》
[编辑]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谓之草,犹古隶 之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然本无章名,因汉 建初中杜操伯度善此书,章帝称之,故后世目焉。今 此卷首帖偶章草,便以为章帝书,误矣。然此书亦前 代作,但录书者集成《千字》中语耳。米径以此辩之,未 中其病。米云“晋武书当是孝武”,非也。仆案《省启帖》与 后《谯王帖》,虽在《疑录》,似非一家书。《续帖》中《炎报帖》颇 与此笔法同。炎,晋武名,非孝武也,然皆后人依仿。此 帖末云“故遣信还”,古者谓使为信,故逸少帖云:“信遂 不取”答《真诰》云:“公至山下,又遣一信见告。”《谢宣城传》 云:“荆州信去倚待。”陶隐居帖云:“明旦信还,仍过取反。” 凡言信者,皆谓使人也。近世犹有此语,故《虞永兴帖》 云:“事已信人口具。”而今之流俗,遂以遣书馈物为信, 故谓之书信,而谓前人之语亦然,不复知魏晋以还, 所谓信者,乃使之别名耳。
《阿史病转差帖》云:“晋宣帝亦未然。”
安军破堈数朝,三草书笔势纠绕若一,其伪不疑。仆 幼时,尝观世传《七贤书》,末有白字,皆连名作点,七人 所作,了无小异。虽当时笔法传授或同,然人书不同, 亦如面焉,不应乃尔无别,固疑其伪。是时宿辈长者, 或谓不然。后观窦𣳻《书赋》,始知《七贤帖》果李怀琳伪 作,此三帝草书亦是类也。
米云:“梁高当是齐高”,非也。此帖末云“萧衍正梁武名。” 梁武庙号高祖,此书目误以“祖”为帝耳。
《宋明帝帖》云:“报休祐、休范二家。”内人知祐晋平王也, 范,桂阳王也。《宋史》以休祐为休祜,盖册牍转写之讹, 当以祐为是。
《吊江叔帖》,非唐文皇书。案高宗永隆元年七月丙申, 江王元祥薨,即此帖所谓江叔也。高宗多以国呼诸 父,如滕叔不须赐,谓滕王元婴犹以元祥为江叔,此 正高宗书也。《叔艺韫多材帖》亦高宗书,中云“聊以示 蔼”,谓鲁王灵夔之子范阳王蔼也。灵夔亦高宗叔,史 称其笃学善草隶,此帖所谓“叔艺韫多材,慈深善诲。” 蔼,夙奉趋庭之训,早擅临池之工者以此。后有“《答进 枇杷》并《移营五桥南》”二帖,皆高宗书,此数段并误入 《太宗帖》中。
陈文帝谓宣帝:“我名子以伯,汝宜以叔。”此㢧陈永阳 王伯智书误录在长沙王叔怀后。又据《陈史》,长沙王 但有叔坚,而无叔怀,其晜亦无此名。观帖尾作名处, 疑是叔慎。叔慎,陈岳阳王也。盖摹传之变。
《第二汉魏吴晋人书》
[编辑]唐文皇《右军传赞》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当是 时,远购冥搜,古帖毕出,而御府所畜,其富无伦,尚无 伯英书,后世岂可复得”,非特唐也,晋世见者亦寡,故 庾翼《与右军书》云:“昔得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 叹妙迹永绝。”此卷章草芝白一帖差近古,亦疑先贤 摹放也。前《知汝殊愁》以下五帖,米云“皆张长史书”,信 然,但帖中有云“数往虎丘,祖希时面。”祖希,张元之字 也。元之与大令同时,虎丘地在江左,当是长史书二 王帖辞耳。
《崔子玉书》云:“数附书知闻,以解其忧。”唐人书也,字亦 非汉。
《尚书宣示锺书》真迹,本在王丞相导家。导过江时藏 衣带中,以遗逸少。逸少以遗王修,修死,其母以修平 日所宝并入棺,真迹遂绝。此本右军所临者。
《白骑遂帖》,乃王大令临,唐开元中在滑台人家,并逸 少临《宣示帖》藏之,故误录在锺部。《长风帖》,乃逸少早 年书,殊未变锺体,故亦误寘。此“长风范母子”等语,二 王帖间多有。米云“齐梁人书”,非也。
《皇象文武帖》,盖写汉《东观挍书郎中高彪,送幽州督 军御史第五永箴》耳,结字亦古。史本云“吕尚七十”,此 云“师尚七十。”史本云“明其果毅”,此云“昭其果毅”,盖作 史者避晋讳,当以此为是。五将“三门”下,当云“地有九 变,丘陵山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 询。无曰己能,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勿谓时 险,,不正其身。勿谓无人,莫识己真。忘富遗贵,福禄乃 存,。枉道依合,后无所观。先公高节,永越可遵。佩藏斯
戒,以厉终身。”时蔡邕辈并赋诗送永,独彪作此箴,邕等甚美之,以为莫尚也。全章见《东汉书》,此段轶之。象书人间殊少,惟建业有《吴时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 字势雄伟,相传乃象书也。张怀《瓘目》以“沈著痛快”,真 得其笔势云:《皇象后章草》一表,盖唐人伪作,其体正 与世传曹植书《鹞雀赋》同,皆非真迹。至若孙皓《上晋 武表》,亦章草书,字画高古,与此有间矣。王小令《此年 帖》,本唐人所畜,与二锺、虞松三帖为一。《㢧珉帖》末云: “辅国司马君,笔势婉雅。”与此有间矣。亦无后五字。 谢安后一帖,传摹远真,米以为伪者,盖以“惶恐再拜”, 当时罕用,然施于尊老或有之。陶《华阳真诰》中有帖 云:“许元惶恐再拜”,正晋世体也。
王世将《二十四帖》,与第一㢧数朝等伪帖字势无异。 惟后两表极古,信能传锺氏笔意,而右军学之也。表 中有云,“顿乏勿勿。”按《颜氏家训》云,“世中书翰,多称勿 勿”,相承如此,莫原其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阙耳。 《说文》“勿者,州里所建之旗,盖以趋民事,故匆据者称 勿勿。”仆谓颜氏以《说文》证此字为长,而今世流俗,又 妄于勿勿字中斜益一点,读为匆字,弥失真矣。按《祭 义》云:“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注:“勿勿,犹勉勉也,悫爱 之貌。”杜牧之诗:“浮生长勿勿。”是知勿勿出于祭义,唐 人诗中用之,不特称于书翰耳。
《第三晋宋齐人书》
[编辑]《庾亮书》云:“奉告书箱,先为媞子作。”案江淮之间,谓母 曰“媞”,此云媞子,未知目何戚也。〈尔疋云媞媞安也〉 《庾翼帖》称“故吏从事中郎。”按翼尝为陶侃太尉府从 事中郎,此当是与侃启也。
杜预《十一月二十四日帖》云:道远书问,又简间得来, 况非当时尺牍中语,或是江左人书,不特亲故帖伪 也。亲故末云:“数附书信,以慰吾心”,亦近世流俗语耳。 晋刘超为人慎密,自以书类元帝,不敢与外书,此帖 不应尚传,又字势与元帝大别,其伪甚矣。谢庄首终 仕宋,而题曰晋,大误。王著叙王坦之书,列于逸少诸 子间,意以名皆从之。殊不知坦之乃述子,自太原王 耳,非琅琊族也,非通古甚那至尔。〈川本去此七字意非字下有不字〉 刘瓌之乃东晋时善八分者,大令既不肯书太极殿 榜,谢安石遂令瓌之以八分题之。今此草帖非真,与 王廙《二十四日帖》无异。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皆 真帖。逸少七子上四人与子敬书具传,惟元之、肃之 遗迹未见,馀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是善学逸少书 者。犹颜延年对宋文帝论其诸子,自谓“竣得臣笔,测 得臣文,㚟得臣义,跃得臣酒”,书亦犹是也。仆今以拟 王氏诸子,则逸少之书,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 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然而大令之书 特知名,而与逸少方驾者,盖能本父之书,意所循者 大故也。真行则法锺,草圣则师张,二家之法,逸少所 自出,从而效之,所以特高于诸王,犹鲁堂诸子。由赐、 商偃皆以儒称,卒之得其传者,子渊而已。
索靖《七月二十六日帖》,本七纸。晋王平南廙,每宝玩 之。值永嘉乱,乃四叠缀衣中以渡江。唐蒲州桑泉令 豆卢器得之,叠迹犹存。今所录惟一纸耳,摹传失真, 无复意象。
《纪瞻帖》中有云:“贫家无以将意”,所谓物微意全也。观 此语,不待见笔迹,可判其伪矣。山涛启事与李怀琳 所撰《七贤书》中涛书自相戈盾,但此启事文是而书 非,《七贤帖》中笔语皆妄也。
此卷伪帖甚众,如庾翼后一帖,与沈嘉、王循、司马攸、 刘穆之、王劭、王𫷷、张翼、陆云、羊欣、卞壸、谢发,与前杜 预一帖/,及刘超、刘瓌之、纪瞻、山涛等帖,皆伪作。 孔琳之帖有“恨,恨脚中转剧,近明散未觉”,“益”十二字 偏小,盖行侧注字,摹帖者妄以入行耳,当依本为胜。 王僧虔两启皆佳,结字与《拟王琰乞江郢所统郡启》 同,书声信不虚得。
《第四梁陈唐人书》
[编辑]齐豫章王嶷孙,确子范之子,在梁位司徒右长史。此 云“征南将军”,不知何据,恐是梁邵陵王纶之子确也。 其书《孝经》一章,亦伪体,非江左书。阮研帖亦然。 萧子云有章草史孝山《出师颂》一章,甚古雅,与此卷 正书《列子》远矣。纸中王濛笔下徐偃《信笃论》也。 陈逵者,晋西中郎将也。此云“陈朝陈逵书”,误矣。 褚河南《潭府帖》末云“舅遂良报薛八侍中,前外舅张 知常以为河南谪潭时,无有薛姓为侍中者。”仆尝考 之,信然。按遂良以高宗永徽六年贬潭州都督,前此 上至神尧时为侍中者,裴矩、齐王元吉、杜如晦、王珪、 魏元成、杨师道、刘洎、张行成、高季辅、宇文节、韩瑗,凡 十一人,未有薛姓者。至仪凤中,薛元超始作相,既在 遂良,后又不作侍中,当时在外镇,未有兼此官者。及 观字势,亦学褚作妩媚态,其伪必矣。后家侄至一帖, 乃真河南《得意书》,翩翩有逸敬体,以前帖视之,犹蓬 葭倚瑶林也。
《山河帖》,乃褚河南所书,《枯树赋》中钞出耳。此庾子山 作而褚书之。后“褚遂良述”四字,后人妄益《虞永兴大运帖》,《欧阳率更比年帖》,皆集二公碑中字 为之。
柳少师《与弟帖》,末云:“诚悬呈。”人多疑之。以颜籀注《汉 书丞相衡传》云:“字以表德。”岂人所自称,柳不当称字。 然尝观逸少《敬谢帖》,自云:“王逸少白”,《庐山远公集》卢 循《与远书》,自云:“范阳卢子先叩头。”则古人称字,盖或 有之。
《陆柬之帖》云:“近得告,为慰,上下无恙。不得吴兴近问, 悬心。得药书散势,耿耿尝也。”殊不类唐人语,当是临 晋宋人帖不尔,效其语作此耳。
薄绍之,宋世为丹阳尹,《书》与羊欣齐名,时号“羊薄。”此 卷目为“唐人”,谬甚矣。
《第五杂帖》
[编辑]自苍颉至程邈书,皆伪史籀书,传世者岐、鼓耳。今此 书云扬州裴易德系字,殊无三代体,与其辞皆唐人 笔也。李斯书,米云不知何人书。仆按其文云“田畴耕 耨,为政期月而致法令,使父子为邹鲁。”乃李阳冰篆 王密所撰《明州刺史河东裴公纪德碣》中字也。其碑 略云“惊逋复田畴,辟教以耕耨,故为政可期月而致” 宽之,则法令非行,公之化裔俗为邹鲁,使父子长幼 各得其宜。此帖乃摹田畴等十八字为斯书,与碑中 篆无铢黍差。而米云不知何人书,盖未见此碑耳。 程邈在秦云阳狱作“隶”字,乃今汉碑中字是也。有此 隶,方生今正书,不应邈已作之。
宋儋,唐明皇帝时人。学锺书,但作侧戾,殊失天势。王 著录此书,不知乃唐士,意为远古人,故与斯邈并列, 其误至此。儋有《嵩山圭禅师》等碑传于世,字亦不甚 工。
《卫夫人帖》,盖唐初李怀琳作,事见窦𣳻《述书赋》。如《续 帖》中嵇康《绝交书》,世传《七贤帖》,皆怀琳伪迹也。此与 师帖尤疏谬。按梁萧子云答武帝敕云:“臣昔不能拔 赏,随时所贵”,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 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 许年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状洞彻,字体始变。 “子敬全范元常,逮尔已来,自觉功进。”此伪帖云:“但卫 随世所学,规摹锺繇,遂历多载。年二十,著《诗论》草隶。” 又云:“笔势洞精,字体遒媚。”皆窃取子云启中语,欲小 改之,遂失其句读。今世高识,岂无何不悟此?又卫夫 人乃晋李矩妻李充母,名铄,字茂猗。既与师书,自当 著名,不但称夫族及姓也。以数事考之,其伪不疑。又 前辈论此帖,以其“敕”字从“力”,“馆”从“舍”为伪,未中其病。 盖自二王以来,讹字甚多,“陈”为“阵”,“策”为“䇲”,皆二王辈 自制,不可据此定真伪也。
隋诏书中“敬”字缺其波,盖淳化中摹此书时,特省去 避讳耳。或指此目为伪帖,非也。梁武帝《书评》,乃命袁 昂作者,其《答启》云:“奉敕遣臣评古今书,臣愚短,岂敢 辄量江海,但天旨诿臣,斟酌是非,谨品字法如前。”此 云梁武评书,误矣。袁昂不以书名,而评裁诸家,曲尽 笔势。然论者以其《评张芝书》云:“如汉武爱道凭虚,欲” 仙,则欲仙而已。至况薄绍之书,乃云“如仙人啸树,则 真仙也。”为比拟失伦,此亦一病也。写此者字法局束, 天然太少,疑非智果书。果号得右军骨,借誉浮其实, 亦不至尔。
何氏书,若云何人耳。或以为何姓,非也。米以二帖为 欧阳率更书,良是。
《敬祖》《鄱阳》二帖,大令部中已有,此重出耳。敬祖,王导 子武冈侯协也,与大令不同时,恐非其书。
孤,不度德量力,与亮白,董卓以来二帖,皆《诸葛传》中 与昭烈问答语,有一段自“孙权据有江东”以下,与此 文相接,误寘?第十卷《王大令部》中,皆章草书,虽字画 大小微异,而笔势若一,大是全写《亮传》首语。此文虽 出亮言,亦史家润色之。又中云“亮曰亦史家所记。”米 遂谓亮书差千里矣。仆谓此帖当是逸少书,盖与此 公《章草豹奴帖》笔法同。
“《移屋》有意适”、《闲旷》二帖,真羊中散书,与唐薛邕家所 畜《笔精帖》字势同,与法帖本部中《三月六日帖》殊不 类,彼《六日帖》,乃伪也。《笔精帖》,真羊公得意书,或以为 逸少,则过矣。
《第六王会稽书上》
[编辑]《自适》得书,至慰驰疏。〈或作竦〉耳。中间诸帖,除《穆松》及《秋 中》二帖差似逸少书,馀并近世不工书者伪作耳。非 特笔无晋韵,又《宅上静眠》,“过此如命”等,乃今流俗语, 不待观笔迹已可辩之。
酸感至“比加。”〈一作和〉下“及宰相并啖豆鼠”,伏想嫂等亦 伪作。盖以《逸少别帖》垂三十年,比加下。等语厕其 间。或云宰相《安和帖》,乃郗愔书。谓宰相者,简文作相 王时也。殷生者,殷浩也。然此或是书《郗愔帖》语耳,而 结字实近世人伪作。愔书,与逸少早年抗衡,而此 帖了无晋韵,其非审矣。
《鲤鱼帖》,“敬”字,《行成帖》“殷”字皆缺,语在第五章夫人及 蔡家二帖,亦后人依放。贾曾《送张说赴朔方序》中云“备官而行成旅比从”下云:“有诏具寮,爰开祖宴。且申 后命,宠以蕃锡。”此卷有此文,自“行”字上“祖”字下皆亡 之,而作草书多不缀属,当是集逸少书写此序耳。先 辈以为张说《送贾至》文,非也。米亦以“自是月下”为伪, 殊不知“自行成下”已伪,盖此帖失其首尾,而米未尝 考贾曾文也。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帖》,末云:“遇信匆遽,万不一陈。”字 既甚恶,而笔语乃尔,非逸少书无疑。吾昨得一日一 起帖,米以为张长史书有之,但米论书多以草字差 大者为非。二王书一概求之,理恐未竟。
《追寻帖》。米以为大令书,非也。字势圜紧,既非献之体, 而中云“吾老矣,馀愿未尽,惟在子辈耳。”案大令寿四 十三,初无后嗣,与此不合。又《法书要录》逸少帖内有 此语,固宜在此卷。
《二十日以下》二帖,结体虽疏,词笔皆有王氏风气,殆 是唐人纵笔临放,非摹拓也。
不得《临川问帖》,亦非逸少书,庾子嵩非同时人也。 《朱处仁帖》在十七帖间,其中有云:“往得其书信,遂不 取。”答谓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耳。而世俗 遂误读为“往得其书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自连 下语,非若今之所谓书信也。第一篇《晋武帖》中已详 辩之。
《第七王会稽书中》
[编辑]得都下《九日帖》中云:蔡公者蔡谟也,仁祖者谢尚也。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公破姚襄至洛,故此云“久 当至洛。”是时将以谢尚镇司州,以病止,故此云得仁 祖二十六日问疾,更委笃,与陶谷家所畜逸少《破羌 帖》中所书事正同。其帖云:“知虞帅云桓公以至洛,即 摧破羌贼,贼重命,想必擒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 慨深。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 叹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 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仆尝跋之云,晋穆帝永 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襄于伊水,遂至洛,时将以谢 尚镇之,属病不行。所云桓公摧破羌贼及仁祖小差, 正当时事也。是时逸少去会稽内史已岁馀,方遁迹 山水间,宜不复以世务经怀,而此书乃“叹宣武之威 略,悲旧都之始平,忧国嗟时,志犹不息,惜其一愤远 引,使才猷约结,弗光于世,独区区遗翰见宝,后人览 之,深为兴叹。”此帖草法极工,惜不载《法帖》间,故附见 此条。
与足下意政同,“政”当作正,盖逸少祖尚书郎名正,故 王氏作书,“正月”或作“初月”,或作一月。他正字皆以政 代之。后人相承敩之,非也。 自初月二日至前《从洛帖》,皆伪如初月,有云“羲之呈 耳”,愿知心素,致使如然也。愿足下莫见责,乃俗人伪 作,第恐是著书。观其所补永禅师《千字格韵》与此正 同。
十月七日帖,米以为集成,予谓昨见君帖亦然,盖二 帖字意皆不相属,而《十月帖》颇取《十七帖》中,足慰。前 可令必达,以副此志,“远想慨然”等帖中语厕其间,如 云足下尚停数日,得告,承长平未佳,足下大小佳也。 知比得丹阳书,热日更甚,期已至旦,反想至七帖皆 后人依放,中有云不易,可得过夏,知有患者,早乘凉 行,皆非当时人语。承足下还来,一帖不论,可见其伪。 《荀侯帖》云“安好音”,信明公还得归洛也。词笔皆如《初 月帖》。〈刘次庄释云安好音信那可遇得归洛也〉 深以自慰,“晚复毒热”,二帖,唐文皇所临者,羲之《白耳 帖》不论,可见其伪。
仆近修《小园子》殊佳帖,米以为子敬书。仆谓“处动静” 以下方是子敬笔,前两行乃唐人书《字势帖》语与后 回殊。
《第八王会稽书下》
[编辑]羲之死罪,小大悉佳,帖书殊恶,末云“因缘不多”,亦近 代所为耳。
足下各如常,亦唐人作,比《初月帖》差胜,中云“淡闷干 呕”,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 干作干,非也。据此,当亦非今人所作。
《阔转久,帖》末云“卒未近,缘如何”,非晋士语,阮公故尔。 一帖非逸少书。
《蒸湿帖》,米云“大令代父书”,非也。盖结字殊不同词亦 异晋体。
修龄,王胡之也;重熙,郗昙也;安西,庾翼也。其云“一昨 得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说,故不复付送。”《让都督 表》,亦复常言耳。按翼之镇荆州,以石虎凶暴,屡表请 北伐,康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孙绰辈亦致书谏之, 则逸少所见之表,殆亦论北伐事也。翼之此举,朝论 弗以为然,故逸少以为常言。及闻其迁襄阳,乃云“稚 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也。”则始虽同群议, 而终以为当,犹赵充国之计罕、羌,初是之者十三,中 十五,最后十八。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无足 怪也。然翼有志无年,徒奋十倍之气,而蔑一统之功此志土所嗟慨者。逸少所书《进镇帖》,唐张彦远载于 书录,今闻在王仲修家。
《月半帖》虽晋人语,字不合作,盖后人写二王尺牍中 语耳。
《此郡帖》,米谓《与王述书》,非也。逸少与蓝田方隙而为 属郡,既检察苛急,主者疲于课对,正救过不暇,岂复 尺牍间自彰其逋滞哉!此帖官本传摹,甚失真,如以 “就劳”为“能”,“劳”“小”却为“小都”,皆转失草法也。
“适欲遣书”,帖非逸少书。
逸少《十七帖》,本唐正观御府中书。张彦远云:“王草书 中烜赫著名帖也。”仆谓当时书卷首帖有十七日字, 故诸帖总谓之十七耳,非帖数也。本二十七条,今官 法帖有其十五,散寘。逸少书三卷中,又《续法帖》有五, 而“邛竹杖”、“丝布衣”、“汉讲堂”、“诸葛颙”、“天鼠膏”、“四果种”、“虞 安吉”七条不载,当是亡轶,而世有完卷者,传摹殊精, 非此比也。此卷有帖云:“周益州送此邛竹杖,卿尊长 或须今送。”仆按《十七帖》有云:“去夏足下致邛竹杖皆 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 至。”以前帖观之,即知此帖盖与周益州矣。自昔相传 《十七帖》乃逸少与蜀太守者,未必尽然。然其中问蜀 事为多,是亦应皆与周益州书也。但《来禽》一帖,则或 以为与桓温而已。本朝僧邦者,有《寄李昌武翰林》诗 云“来禽简寄桓宣武。”不知何据?案此帖有云:“今在田 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逸少视桓公, 位殊𨖚绝,与书不当尔耳。然当时真长、子猷辈犹嫚 侮桓公,彼亦能容逸少作书若交友,盖无足怪。温飞 卿诗云:“画图惊畏兽,书帖得来禽。”此帖垂宝,非一世 也。
《第九王大令书上》
[编辑]此卷《王大令部》,伪者最少,相过无复日借,非献之韵 自可赏。
鹅,还慰姊意帖,鹅者,王氏子姓之小字耳,犹袁羊顾 虎之类,或以此鹅即逸少所爱之鹅,甚可鄙笑/。《二十 九日帖》云,“昨遂不奉恨深”,此近世人语,非子敬书。《静 息帖》云:“赖消息,内外极生冷”,“内外”二字,本行旁注,故 字差小,而昧者摹填著行中,非也。当依本为胜。诸帖 中此例甚多,如《十七帖》中“远想慨然”、《孔琳之帖》“恨恨 ‘脚中转剧’”等字,本皆侧注,后人摹以入行,虽失格体, 犹于理未害。至于读《兰亭叙》者,以“不知老之将至”,旁 一“僧”字为逸少作“曾”字之误,借使摹入行中,则害理 矣。案《古兰亭叙》本二十八行至第十四行间特阔者, 盖接纸处而不与“知”字,适在此行之末。梁舍人徐僧 权于其旁著名,当时谓之“押缝。”梁御府中法书率如 此,而此帖“僧”字下亡其“权”字。近世人殊不知此乃云 僧者“曾”之误,因读为“曾不知老之将至”,非也。又案《晋 史逸少本传》及《书录》第十卷皆载此叙,但云“不知老 之将至”,而无“曾”字,益可是正。乃知善摹帖者,勿问其 黵灭注缺、横斜、细大,一放其本而不小异,乃不失真 矣。今法帖多妄更易之,至以注字入行,大小既殊,体 不缀属。后人不晓,从而效之,一行之中,洪纤顿异,号 “子母体”,如第五卷近世伪作《释智果书》是也。每一观 之,使人深慨。
《静息帖》云:“礜石深”是可疑事。兄憙患散辄发痈,散者, 寒食散之类,散中盖用礜石,是性极热有毒,故云深 可疑也。刘表在荆州与王粲登障山,见一冈不生百 草,粲曰:“此必古冢,其人在世服生礜石,热蒸出外,故 草木焦灭。凿看果墓,礜石满茔。”又今洛水冬月不冰, 古人谓之温。洛下亦有礜石,今取此石置瓮水中,水 “亦不冰,又鹳伏卵以助煖气,其烈酷如此,固不宜饵 服。”子敬之语实然,聊附于此。
《异苑》:魏武北征,逾顿,升岭眺瞩,见山冈不生百草。王粲曰:“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礜石,而石生热蒸出外,故草木焦灭。”即令发看,果得大墓,内有礜石满茔。〈此段《本草》误列在礜石部。〉此云:“刘表登障山”,当别有出
《授衣帖》,历世所传,自为一卷,《法帖》中亡,其帖尾政在 此耳。下当云:“当今可复使不万全,不愿以其多筭难 易,得之,便自可令不为因絫耳。比者忉怛,当不可言, 当不可言!献之死罪。”《法帖》无此四十三字。又其间多 有燥笔及鱼食处,而官帖不复依本,其失多矣。 《奉对帖》云:“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 反至此?当是与郗家帖也。案子敬病笃,请道士上章, 法应首过。子敬曰:“不忆馀事,惟省与郗家离婚。”子敬 前室郗昙女也。郗氏自太尉鉴后,为江左名族,其姓 读如𫄨绣之𫄨,而世人以俗书郗字作郄,因读为郤 诜之郤,非也。郤诜乃《春秋》晋大夫郤縠,郗鉴乃汉御 史大夫郗虑之后。姓原既异,音读迥殊。后世因俗书 相乱,郗郤二姓,遂不复辩,亦近代氏族及小学,二家 之学不讲故也。陆鲁望博古矣,其诗云“一段清香染 郄郎”,亦误读也。今因《郗氏帖》,聊尔及之,以纠俗缪。 梁中书郎虞龢表云:“逸少为会稽,子敬为吴兴,故三 吴之地,偏多遗迹,又是暮年遒美之时。”今此卷中亦时有《吴兴帖》。然《大令帖》传于世,佳者尚多,如《乞假表》 《庾公帖》《周姊帖》《洛神赋》,刘氏所藏十二字等帖,官帖 中皆遗之。仆顷以韵语题河南王氏所藏《子敬帖》云: “君家大令书盈纸,笔势翩翩趣多媚。虽云沓拖如少 年,岂至拘挛同饿隶。会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风概尤 超诣,《太极璇题》犹重书。”〈谓不书太极殿榜〉“一时凛凛标英气, 半袖精裓众争求。数幅新裙世尤贵,当时亲遇得已 难。况复传今仅千岁,龙珠归浦剑还津。”“此帖君藏真 得地,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硬黄响拓 若传吾。完碧摹刊愿垂世。”《聊尔以记。大令书事,漫附 于》此。
《元度时来》一帖,米以为无名人作。仆谓此真晋人语, 但笔势疏缓,多失落耳。谓大令书则非,盖中云“仁祖 欲请为军司。”案献之以晋孝武太元十一年年四十 三卒,上推谢尚于穆帝升平元年卒,时献之方年十 三,请军司,又在升平前,大令是时才十许岁,安得已 作书论时事,殆是穆帝时他人书。后“元度何来迟”,亦 此类。
薄冷、益部二帖,米以为《欧率更书》实然,但米误以“益 部”字为“益郎”,盖下接《耆旧传》字。此帖盖借陈寿所著 《益部耆旧传》也。
《咏史诗》“郁郁涧底松”数句,乃集大令书。
《一月二十九日黄门帖》,亦王氏书,而非“大令”也。
《第十王大令书下》
[编辑]“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帖。”米以为张长史书,虽未必然, 要非大令书也。案:此帖不至恶,但纵任近俗,无晋世 清韵,真非大令书,但殊不知亦写右军帖词耳。张彦 远《右军帖》录有此语,此卷亡其半,其上略云:“汝决欲 来下。”〈张录于来下之字下有三十九字续帖略同〉《上方大枋》想汝不过数 枋足人方足。〈张录云人力当粗足〉不果尔可白吾,当托桓《江州》 助汝。
《续帖》逸少部中有前段结字,殊应模矩。盖王氏子弟 临逸少书,胜此远矣。
“疾不退”,至《分张帖》,诸大草字语类江表人“元度何来”, 亦似逸少语,其字皆张长史藏真辈伪作,或自书《二 王帖》语耳。与第二卷“知汝殊愁”及藏真,长史部中诸 帖一手也。豹奴,桓嗣也,王氏甥,故二王帖中时及之, 如云“豹奴晚归家”之类。然此豹奴惟省一书帖,亦后 人依放。
极热敬,惟《府君帖》云,“来时几得问,希此消息,极闷闷。” 又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云云,极济事耶?又《服油帖》 云,“不至绝艰辛也。”皆近世俗言,字势亦不至佳,非王 氏帖明甚。〈帖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邪〉 “七月二日献之白”七字人伪作也。下章草云“孙权据 有江东,以历三世”,亦《蜀志》中语,与第五卷章草不可 争锋也。语相接,字虽大小异,乃一人书语已见本章。 此段“世”字阙中画,盖唐人临摹时去之以避讳,犹今 集法帖时“殷敬”二字,多省其波也。但“东连吴会”与“用 武之国”,“连”“武”二字章草体差相乱,摹者谬互,置之 复面《悲积》《宋、齐人书》。
嫂等帖,王氏书,亦非。大令。
《鹅群帖》,前辈谓此墨帖乃大令真笔。仆观此书殊不 恶,但怒张狂劲,无晋诸贤韵味。而前辈乃云,“此帖笔 势险远,如从空中数丈外掷下,恐是真笔。”此非仆之 所敢知也。又此帖词云“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 献之等须向彼谢之。”亦非当时尺牍体。盖以大令父 逸少尝书《道德经》换鹅,而山阴昙“村道士,举群赠 之”,故以此事傅会作是帖耳。案崇虚馆乃宋明帝泰 始四年建。子敬晋人,相去亡虑五十馀年,何得已称 之,其伪可无疑。又按魏收《释老志》,太和十五年,诏立 道家寺宇于桑干之阴,名崇虚寺,去晋愈远矣。予前 所校量诸书,讵敢自谓竟理,要非臆决目论。盖书虽 小道,亦六艺之一,能之既艰,知亦匪易。然天下理当 为天下士言之。真赏难遇,岂独论《书》哉。
《记与刘无言论书》
[编辑]刘宪御史焘无言来,予与论书。刘因言:“政和初,人于 陕西发地,得木竹简一瓮,皆汉世讨羌戎驰檄文书, 若今吏案行遣皆章草书,然断续不缀属,惟邓骘永 初二年六月一篇成文尔。今宗室仲忽及梁师成家 尚多得之,石本乃就简上摹得者。”予因言:“见汉魏间 人章表,亦多用章草书,今犹有存者,如司马孚、孙皓” 《表奏》,世或传之,疑所谓章草,上章用之,不因汉章帝 好之,因谓之“章草”也。盖此虽草书,而有波磔,若正书 之有分隶,既不颠放易晓,又可赴急,宜汉人以作檄 书也。刘言《续帖》中,李怀琳所书《绝交书》,多有古字,若 鯾鲗鲩。鯹虾鳄鳊。“等字,宜有所受,非怀琳自能 作也。”予云:“张彦远言,昔嵇叔夜自书《绝交书》数纸,人 以右军数帖来易,惜不与之。”则叔夜书,唐世尚有之, 疑怀琳尝见之,故仿焉,决非自能作也。盖怀琳尝伪 作《卫夫人》及《七贤帖》,不逮此远矣。故窦𣳻云:“乃有怀 琳,厥迹疏壮,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则知《绝交书》诚有所仿也。其卷尾云“右军书”,盖误云。今世有 萧子云章草书《出师颂》,甚古雅,与子云他书全不类, 疑亦仿汉人书也。盖东汉人喜作分隶与章草,他书 传世者鲜矣。予言《淳化法帖》中,有南唐人一手伪帖 颇多,如伪作山涛、崔子玉、谢发、卞壸,皆是一手写古 人帖语耳。第三卷最多,今秘阁有数匣尚存,皆澄心 堂纸书,分明题曰“仿书”,不作传摹与真迹。而当时侍 书王著编汇殊不晓,特取名以入录,故与真迹混淆, 却多有好帖不入,殊可惜也。予《法帖正误》中论之甚 详。刘言、邓骘简书,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 寅。而《东汉纪》是年七月复有丙寅,恐史误也。简书当 时文字又有月朔不应差云。又云:“欧阳询举世呼为 率更传,亦书其终于率更,而有八分书一碑,乃银青 光禄大夫,为给事中,史未尝书也。”予云:“此例甚多,如 《唐史·王方庆传》云:‘自褒至方庆五世,封石泉’。而今《宝 章集》中方庆官云:‘琅琊县开国子’,则是方庆尝封琅 琊,后徙石泉也,亦史误云。至于世之称谓则不常,如 杨凝式终太子太傅,而今人”但呼杨少师之类。刘云: “杨书赛过《珊瑚树》”一帖,乃在洛中一僧房中,于书 上写之,即俗所谓书襻者。予云:洛阳文潞公家有杨 书《诗帖》十一纸,字与《珊瑚帖》相类,今洛亦有石本,而 不能尽载也。杨多书僧壁,而传于楮素者甚少,今壁 书亦自少,洛阳惟有广爱寺西禅院两壁、胜果院一 壁、天宫寺一壁而已,因甲子岁大水,损失者多矣。刘 言瀛州有《邢峦碑》,甚完。金陵有唐高正臣书本,埋没 “圃中,其父宜翁令人发出立之,今易致其字画,殊有 虞、褚法也。”又云:“续帖中春朝微雨一帖,乃陆柬之书。” 余云:“法帖中有柬之一帖,乃晋人语,恐柬之临学者。” 予又云:“裴行俭以书知名,而世人罕传之。尝见一帖, 写兵法字甚怪放,恐非真也。”刘云:“尝见行俭所书千 字,亦工云。”又云:“《宝章集》题者小字,乃”锺绍京书。予云: “《绍京碑》今有存者,盖师薛稷也。”予又云:“《焦山鹤铭》俗 传王逸少书,非也。一小书中载云‘陶隐居书,此或近 之。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 瓒书,抑瓒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刘曰:“尝亲至彼观, 疑即瓒书也。下有云‘皇山樵人逸少书,非王逸少也。 盖唐有此人,亦号逸少耳’。”又云:“作锺鼎须用竹笔书 乃佳。”予云:“不然,今锺、鼎字,若季妇鼎、伯、戋盦字,皆两 头纤纤,若使竹笔,何能如此?”刘又言:顷谒苏子容丞 相,未出间,见传唐人一书,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 用真草,惟名不得草。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 朵云是也。此书偶忘其名,有朝士施结者,喜收古今 人押“字,不远千里求之,所藏甚多,类而成书矣。尝欲 为作序,偶忘此事所出,遂不用。”予云:“魏晋以来法书, 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唐怀充、沈炽文、姚怀珍等 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或谓之押缝,或谓之押尾,祇 是谓书名耳。后人花押,乃以草书记其自书,故谓之 押字,或谓草字”,盖沿习此耳。唐人及国初前辈与人 书牍,或只用“押”字,与名用之无异,上表章亦或尔。近 世遂施押字于檄移,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形模,非 也。
《记石经与今文不同》
[编辑]《临汉石经》与《今文》不同者殊多,今略记之。书“女毋翕 侮成人。”〈今本女无侮老成人〉《保后胥高》。〈保后胥戚〉女永劝忧,〈汝诞欢忧〉《女》 有近,则在乃心,〈今近作戕〉《女比》犹念以相从。〈今作女分猷〉各翕 中。〈各设中〉尔惠“朕曷祗,动万民以迁。”〈尔谓朕曷震动〉天既付命, 〈今付作孚〉曰:“陈其五行。”〈今汨陈〉严恭寅畏,天命自亮,以民祇 惧。〈今亮作度以作治〉怀保小人,惠于矜寡。〈今人作民于作鲜〉《毋兄》曰: 〈无皇曰〉则兄自敬德。〈兄作皇〉旦以前人之微言。〈今作徽言〉是罔 显哉厥世。〈今哉作在〉文王之鲜光。〈今作耿光〉通殷就大命。〈达殷作大 命〉《论语》:“意与之与。”〈今意作抑〉《孝于惟孝》,〈今于作乎〉朝闻道,夕死 可也。〈今也作矣〉“是鲁孔丘与?”曰:“是。是知津矣。”〈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是知 津矣〉“《耰》不辍”,子路以告,子怃然。〈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置其 杖而耘。〈今置作植〉其斯以乎?〈其斯而已矣〉譬诸宫墙。〈今诸作之〉《贾诸》 贾之哉。〈今贾作沽〉又《论语》每篇各计其章数,其最后云:凡 二十篇,万五千七百一十字。又记诸家异闻之语,若 曰“在于萧墙之内”,盖毛包周氏于今《论语》无盖氏,毛 氏书。此石刻在洛阳,本在洛宫前御史台中,年久摧 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若骐骥一毛,虬龙片甲。今 张焘龙学家有十版最多,张氏婿家有五六版,王晋 玉家有小块,洛中所有者止此。予皆得其拓本。《论语》 之末,题云“诏书与博士臣左立。”〈刘本无立字〉郎中臣书上 臣下皆缺,当是著书者姓名。或云此即蔡邕书,姓名 既亡,无以辨之,独刻者陈兴姓名甚完,何其幸与!又 有一版《公羊》,不知谁氏所得,其末云:“谿典谏议大夫 臣马日䃅、臣赵”议郎臣刘弘、郎中臣《张文》、臣苏陵、 臣傅桢《杂》。〈杂未详〉下谿上缺,“谿上当是堂”,谓堂谿,典也。 此盖《鸿都一字石经》。然《经》各异手书,不必皆蔡邕也。 三字者不见真刻,独此一字者乃当时所刻,字画高 古精善,殊可宝重。开元中,尝藏拓本于御府,以“开元”
二字小印印之,与法书名画同藏。盖唐世以前,未录前代石刻,独此见收,其可宝如此。〈立字杂字按石经古本皆有之〉《汉简辨》
[编辑]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往 往散乱不可考。独《永初二年讨羌符》,文字尚完,皆章 草书,书迹古雅可喜。其词云:“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 二十日丙寅,得车骑将军莫府文书,上郡属国都中 二千石守。”〈此五字古本阙〉“丞廷义、县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 受印绶,发夫讨畔羌,急急如律令。”按范晔《后汉书安 纪》,永初“元年夏,先零种羌畔,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 校尉任尚讨之。”二年正月,骘为羌所败于冀西。七月 戊辰,诏有“羌貊畔戾,夙夜克己”之语。其年十月庚寅, 任尚与羌战于平襄。十一月辛酉,拜骘大将军,召还。 则此简所谓车骑将军者即邓骘也;所讨叛羌者即 先零也。然以《纪》所书日月及汉简参考之,简云“六月 丁未朔”,则二十日正得丙寅,而戊辰乃此月二十二 日也。六月末既有戊辰,则七月不应复有之,而《安纪》 是年复有戊辰之诏,盖《纪》误也。又据《安纪》,是年七月 之后,继书闰月,闰月有辛丑,九月有庚子,亦当复有 辛丑,则是年闰当在七月。据《汉》简六月丁未朔,则后 百二十日得两丁未,故《简》又云“十月丁未”,正合也。而 据《纪》于七月闰,则丁未当在九月矣。又与简不相合, 亦《纪》误也。又《纪》书永初元年夏羌畔,遣骘讨之。二年 冬始召还。而骘本传云:“永初元年夏羌畔,于是诏骘 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及诸部兵击之”,西屯汉阳。冬, 召骘班师。据《纪》,讨羌在元年夏,召骘在二年冬,汉简 亦有“二年”之文,正与《纪》合。而《传》云“元年召还班师”者, 亦误也。简书甚明,乃当时文字,又日月首尾相应,非 如史之先后差谬,宜以简所书为正。於戏!千载之下, 幸是简偶存,得以考正《范史》所书之误。是以君子贵 乎博学而多识也。
《鹞雀赋辨》
[编辑]顷传长安人有得思王真迹《鹞雀赋》者,及得张芸叟 侍郎所刻本观之,乃近代伪帖也。按草法亦如真、行, 孳乳寖多,故后代草字,有唐以前所无者,如“于”字、“必” 字之类。魏、晋、六朝人草,此字止如行书䲡必。〈如此作〉至 隋唐以来,始省为〈如此作〉故前辈云:“于字必字无 草书”是也。今伪书《鹞雀赋》三字,皆如唐人草法,此一 妄。又赋之首既书赋目,复冠以“曰”字,此殆妄人录《类 书》中,子建此赋书之,故妄去。〈去字未详何本以妄为志〉曰字,其陋 如此。今《艺文类聚》亦有此赋,此二妄。末有武攸暨题 字,乃作今市井人所作俗古篆,仍云以永其传,此近 人语,唐世未之有也,此三妄。又数印章云唐人印乃 与今市肆所作印篆形模字画无异,及末有“静华”二 字,乃摹法帖子敬字中动静,及“华新妇”字,此四妄。其 末又有子建画像,神气甚俗,衣冠笔势,亦“若今画院 画史所为,前人画不如此也。”此五妄既作伪帖,又画 其像,而伪章题署甚多,汲汲然恐人之不信也。其陋 至此而不悟,以为笔法在二王上,使人骇叹,是知非 书之难知者亦难。此与俗传石本王摩诘所画《四时 山水》,上有“摩诘”、“薛邕”等印同科,盖亦今浅俗所为,见 之令人鄙吝,生而士大夫或收藏,甚者张之墙壁,是 可叹也。
《王敬武书辨》
[编辑]太医丞乐君珍畜唐人一帖,题云“委曲付师范。”跋之 者以后有《彭城私记》,为刘梦得书,以中云“大驾归定”, 为德宗自兴元还时,皆非也。余按,此乃唐平卢节度 使王敬武与其子师范书也。纸背有王珙署衔甚详, 上云“谨上相公”,下云“从侄保义军节度陕虢观察等 使”珙状封此珙与敬武书,敬武 就其纸作家问,寄师 《范耳》。大驾归定。
盖僖宗自凤翔还时也。按中和元年。
王铎为都统征黄巢,制授敬武平卢节度使。三年,进 敬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而光启三年,王重盈入河 中,留其子珙领陕虢节度事,光启在中和后,此珙所 以呼敬武作相公,自题“保义节度”衔也。敬武书此帖 后一载,龙纪元年卒,师范始为留后。余以此考之,是 帖非梦得书明甚。又梦得自以系出中山,常著其望, 而此印章乃彭城弥知非是。珍以相示。《聊为辨之》。
《汝州新刻诸帖辨》
[编辑]顷在洛中,闻汝州新镌诸帖,谓之汝刻,其名已弗典 矣。意谓其汇择必佳,及见之乃大不然,杂取法帖、《续 帖》中所有者,时载之,又珉玉闲簉,不能辨也。此犹亡 害。至其集古帖及碑中字萃为伪帖,并以一帖省其 文,别为帖语及强名者甚多,稍识书者便可别之。如 以《逸少帖》《春秋》辄为患,“不得北军问远近清和”等语, 乃摘取“北军”“远近”“春秋”等字,集为一帖,强为王衍书, 以续帖中诸县。故佳字强名为《王桢之书》,取汝州《东 汉州辅碑》中数字,强名为《蔡中郎书》,取卫州魏孝文。 《吊比干文》中数行,强名为崔浩书,如《北齐碑》,便目为 温子升,《后魏碑》便目为沈法会。如此者甚多。且如《吊 比干文》,魏孝文作,而崔浩之死在太武时乃目为浩 书,其不稽古如此。至若《张华帖》内,杂以《宝章集》中“王慈”字,《薛稷帖》中杂以《法帖》内“子敬”字,皆集成之,字意 全不相属,取《王筠帖》中“和南清豫”一帖。〈疑有阙文〉“如是者 不可具载。幸世尚多古帖,极有未传者,自可刻其全 篇,何必区区作伪,以误后学,但贻识者嗤笑耳。汝州 既以石十馀刻之,而越州复传其本又刻之,二州之 石,殊可吊也。信知识真者少,何足怪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