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第149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一百四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四十九卷
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一百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目录

 圣门诸贤部列传二

  孔伋       孟轲

  闵损       冉耕

  冉雍

学行典第一百四十九卷

圣门诸贤部列传二

[编辑]

孔伋

[编辑]

按《史记孔子世家》:“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 于宋。子思作《中庸》。”

按《孔丛子记问篇》:“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 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 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瞻,亟闻夫 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 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 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子思问于夫子曰:“为人君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 不能用贤,何故?”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任能者,由 于不明也。其君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贤者不居焉。” 子思问于夫子曰:“伋闻夫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 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 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 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 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 任法,终必乱成矣。”

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 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疑,周 其所察,圣人难诸。”

《杂训篇》: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 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 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 又何请?”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思而莫之得 也,于学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也,登高则睹 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县。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 时,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是谓圣 道事仁爱乎?吾未谕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 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 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 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珮,妇女舍珠瑱,巷 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 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 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 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 曰:“善。”县子曰:“其然。”

孟子车尚幼,请见子思。子思见之,甚悦其志,命子上 侍坐焉,礼敬子车甚崇,子上不愿也。客退,子上请曰: “白闻士无介不见,女无媒不嫁。孟孺子无介而见大 人,悦而敬之。白也未喻,敢问。”子思曰:“然。吾昔从夫子 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而别。命子路将束 帛赠焉,以其道同于君子也。今孟子车,孺子也,言称” 尧舜,性乐仁义,世所希有也。事之犹可,况加敬乎?非 尔所及也。

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 伏读,然后与使者晏。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 授使者,既受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 上南面立,授臣书,事毕送臣。子上中庭拜,授臣书而 不送,何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 鲁人有同姓死而不吊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吊; 不”吊,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吊也?答曰:“吾以其疏 远也。”子思闻之曰:“无恩之甚也。昔者季孙问于夫子 曰:‘百世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姓,义无绝也。故 同姓为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废其亲,所以崇 爱也。是以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婚姻不通,忠笃 之道然也’。”

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得嗣先君之业二年矣, 未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先君之 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思答 曰:“以伋所闻,舜、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情之 细,不如公义之大,故弗敢私之云耳。责以虚饰之教, 又非伋所得言。”公曰:“思之可以利民者。”子思曰:“顾有 惠百姓之心,则莫如一切除非法之事也。毁不居之 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赈困匮。无令人有悲怨, 而后世有闻见,抑亦可。”公曰:“诺。”

《县子问子思》曰:“颜回问为邦,夫子曰行夏之时。若是 殷周异正为非乎?”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 殷周之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时之改耳,故不相因也。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 于天者则革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然也。三统 之义,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

穆公问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答曰:“有之,在《周公 之典》。”公曰:“昔文王舍适而立其次,微子舍孙而立其 弟,是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质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 文而亲其亲,故立子,亦各其礼也,文质不同,其礼则 异,文王舍适立次,权也。”公曰:“苟得行权,岂唯圣人,唯 贤与爱立也。”子思曰:“圣人不以权教,故立制垂法,顺” 之为贵,若必欲犯,何有于异?公曰:“舍贤立圣,舍愚立 贤,何如?”子思曰:“唯圣立圣,其文王乎?”不及文王者,则 各贤其所爱,不殊于适,何以限之?必不能审贤愚之 分,请父兄群臣卜于祖庙,亦权之可也。

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 民,亦仁义,固所以利之乎?”子思曰:“上不仁则下不得 其所,上不义则乐为乱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 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 者也。”

《居卫篇》:子思居卫,言苟变于卫君,曰:“其材可将五百 乘。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卫君曰:“吾 知其材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 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 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 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 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卫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须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 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须眉于先生 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 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繈负之列,其”荣多矣。若无 此须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实圣。 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 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须眉 美鬣为称也。人之贤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性无须 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 之不卲美也,不病毛鬓之不茂也。

子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 焉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 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太牢,所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 节者,则知足矣。苟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巡守于诸侯,夫子未 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 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人有宜也。当吾 先君,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 行其道,不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 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 亡”之秋也。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 贱吾。舜禹揖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子思在齐,尹文子生子不类,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 非吾子也。吾妻殆不妇,吾将黜之。”子思曰:“若子之言, 则尧、舜之妃,复可疑也。此二帝,圣者之英,而丹朱、商 均不及匹夫。以是推之,岂可类乎?然举其”多者,有此 父斯有此子,道之常也。若夫贤父之有愚子,此由天 道自然,非子之妻之罪也。《尹文子》曰:“先生止之,愿无 言文留妻矣。”

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 “彼,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滋滋 焉,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者乎?” 子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异 而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高其行,则人莫能 阶也;远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 交”于人,人不敢侮。“其唯高远乎。”

《申祥问》曰:“‘殷人自契至汤而王,周人自弃至武王而 王,同喾之后也。周人追王大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独 否,何也’?子思曰:‘文质之异也。周人之所追大王,王迹 起焉’。又曰:‘文王受命,断虞芮之讼,伐崇邦,退犬戎,追 王大王、王季,何也’?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 而问焉,曰:‘狄人何来’?耆老曰:‘欲得菽粟财货’。大王曰: ‘与之’’。”与之至无,而狄人不止。大王又问耆老曰:“狄人 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大王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 稷乎?”大王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者,亡 民也。”耆老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大王曰:“宗 庙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 乎岐下,豳民之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 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成王于是追而王之。王 季,其子也,承其业,广其基焉。虽同追王,不亦可乎?” 羊客问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 之二伯。周自后稷封为王者后,子孙据国,至大王、王 季、文王,此固世为诸侯矣,焉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 闻诸子,夏、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珪 瓒鬯之赐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以诸侯为伯犹周召之君为伯也。

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朔曰:“《尚 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于秦,费效尧舜之言 耳,殊不如也。”子思答曰:“事变有极,正自当耳。假令周 公尧舜不更,时异处,其书同矣。”乐朔曰:“凡《书》之作,欲 以喻民也,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 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 雅也,曰:“昔鲁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答之曰:“‘道为 知者传,苟非其人,道不传矣’。今君何似之甚也?”乐朔 不悦而退,曰:“孺子辱吾!”其徒曰:“鲁虽以宋为旧,然世 有仇焉,请攻之。”遂围子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 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 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 十九篇。

《巡狩篇》: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见古天子 巡狩之铭,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禅之世”,子 思曰:“子不欲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以齐之众, 连邻国,以辅文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晋文之事 不足言也。”陈子曰:“非不悦斯道,力不堪也。子圣人之 后,吾愿有闻焉。敢问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礼,可得闻 乎?”子思曰:“凡求闻者,为求行之也。今子自计必不能 行,欲闻何为?”陈子曰:“吾虽不敏,亦乐先王之道,于子 何病而不吾告也?”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子将巡狩, 必先告于祖祢,命史告群庙及社稷圻内名山大川, 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币,申命冢宰,而后 清道而出。或以迁庙之主行载于斋车,每舍奠焉。”及 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 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 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侯。有功 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退,以 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价,察民之 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 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君免。 山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教者则君 退。民淫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疆。土地垦 辟,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遂南巡五月,至于 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 北岳。其礼皆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 祖祢,用特命有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 后入听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礼也。陈子曰:“诸侯朝 于天子,盟会霸主,则亦告宗庙山川乎?”子思曰:“告哉!” 陈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诸侯盟会不越邻国,则 其礼同乎异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 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 封者,则其礼与巡狩朝会无变。其不越封境,虽行如 国。《陈子》曰:“古之义也。吾今而后,知不学者浅之为人 也。”

《公仪篇》:鲁人有公仪僭者,砥节砺行,乐道好古,恬于 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 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三分鲁国而与之一,子 其言之。”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以不至 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饮水伋亦愿在 下风。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意。公仪 子之智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蹑乎君之 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荡守节之 士也。”

闾丘温见田氏将必危齐,欲以其邑叛而适鲁。穆公 闻之,谓子思曰:“子能怀之,则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常 宗。”子思曰:“伋虽能之,义所不为也。”公曰:“何?”子思对曰: “彼为人臣,君将败,弗能扶而叛之;逆臣制国,弗能以 其身死而逃之,此罪诛之人也。伋纵不能讨,而又要 利以召奸,非忍行也。”

穆公问子思曰:吾闻龙栏氏子不孝,其行何如?对曰: 臣闻明君之为政,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则四方 之内,孰敢不化,若夫过行是细人所识,不治其本而 问其过,臣不知所以也。公曰:“善。”

穆公谓子思曰:“子之书所记夫子之言,或者以谓子 之辞。”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 于人者,虽非正其辞,然犹不失其意焉,且君之所疑 者何?”公曰:“于事无非。”子思曰:无非,所以得臣祖之意 也。就如君言,以为臣之辞,臣之辞无非,则亦所宜贵 矣。事既不然,又何疑焉?

穆公谓子思曰:“县子言子之为善,不欲人誉己,信乎?” 子思对曰:“非臣之情也,臣之修善欲人知之,知之而 誉臣,是臣之为善有劝也,此所愿而不可得者也;若 臣之修善而人莫知,莫知则必毁臣,是臣之为善而 受毁也,此臣所不愿而不可避者也。若夫鸡鸣为善, 滋滋以至夜半,而曰:‘不欲人之知,恐人之誉己’,臣以” 谓“斯人也者,非虚则愚也。”

胡母豹谓《子思》曰:“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盍亦随时 乎?”子思曰:“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行道也。毁道以求容,容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 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子思居贫,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一车焉。或献樽酒束 修,子思弗为当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是辞 少而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之,何 也?”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贫于财,至乃困乏,将恐绝先 人之祀。夫以受粟为周之也,酒脯则所以饮宴也。方 之于食而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分哉?度义而行 也。”或者担其酒脯以归,

穆公问子思曰:“吾国可兴乎?”子思曰:“可。”公曰:“为之奈 何?”对曰:“苟君与大夫慕周公、伯禽之治,行其政化,开 公家之惠,杜私门之利,结恩百姓,修礼邻国,其兴也 勃矣!”

子思曰:“吾之富贵甚易,而由不能。”夫不取于人谓之 富,不辱于人谓之贵。不取不辱,其于富贵庶矣哉! 《抗志》篇:“曾申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 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 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 则不愧于道’。”

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 之曰:“鳏鱼,鱼之难得者也,子果何得之?”对曰:“吾始下 钓,垂一鲂之饵,鳏过而勿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 之矣。”子思喟然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 以死禄矣。”

子思居卫,鲁穆公卒,县子使乎卫,闻丧而服。谓子思 曰:“子虽未臣鲁,父母之国也。先君宗庙在焉,奈何不 服?”子思曰:“吾岂爱乎?礼不得也。”县子曰:“请问之。”答曰: “臣而去国,君不扫其宗庙,则为之服寄。公寓乎是国 而为国服,吾既无列于鲁,而祭在卫,吾何服哉?是寄 臣而服所寄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也。”县 子曰:“善哉!吾未之思也。”

卫君言:计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 观所为,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 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 谋,况和非以长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之赞己, 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 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弗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 矣。”

子思谓卫君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君曰何故?对曰: 有由然焉。君出言皆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 非,卿大夫出言亦皆自以为是,而士庶莫敢矫其非。 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 矫之则逆而有祸,故使如此,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卫之君臣乎, 卫君问子思曰:“寡人之政何如?”答曰:“无非。”君曰:“寡人 不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子思曰:“希旨容媚,则君 亲之,中正弼非,则君疏之,夫能使人富贵贫贱者,君 也,在朝之士,孰肯舍所以见亲,而取其所以见疏者 乎。是故竞求射君之心,而莫敢有非君之非者,此臣 所谓无非也。”公曰:“然乎,寡人之过也,今知”改矣。答曰: “君弗能焉。口顺而心不怿者,临其事必疣。君虽有命, 臣未敢受也。”

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 改葬,缌,既葬而除。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无服, 无服则吊而加麻。《文子》曰:‘丧服既除,然后乃葬,则其 服何服’?”答曰:“三年之丧,未葬服不变,除何有焉?期大 功之丧,服其所除之服以葬,既葬而除之,其虞也,吉 服以行事也。”

公叔木谓《申详》曰:“吾于子思,亲而敬之。子思未吾察 也。”申详以告曰:“人求亲敬于子,子何辱焉?”子思答曰: “义也。”申详曰:“请闻之。”答曰:“公叔氏之子爱人之同己, 慢而不知贤。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以人 口而亲敬吾,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申详曰:“其不 知贤奈何?”答曰:“有龙穆者,徒好饰美辞说,观于坐席”, 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而公叔子交之。 桥子良修实而不修名,为善不为人之知己,不撞不 发,如大钟然,天下之深人也,而公叔子与之同邑而 弗能知。此其所以为爱同己而不知贤也。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 以卫之偏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子思曰:“臣羇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荜门,其荣 多矣。欲报君以财币,而君之府藏已盈,而伋又贫,欲 报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听也。顾未有可 以报君者,唯进贤尔。”卫君曰:“贤固寡人之所愿也。”子 思曰:“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曰:“必用以治政。”子思 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答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 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曰:“虽然,愿闻先 生所以为贤者。”答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 君曰:“必以实。”子思曰:“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 者也。”君曰:“其祖父何也?”答曰:“世农夫也。”卫君乃胡卢 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 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 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 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臣之问 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 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爱,则君取士,果信 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

卫君曰:“夫道大而难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学术,何如?” 子思曰:“君无然也。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而无 功。古之笃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动之,死 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怨之,故明于死生之分,通于 利害之变,虽以天下易其胫毛,无所概于志矣。是以 与圣人居,使穷士忘其贫贱,使王公简其富贵。君无 然也。”卫君曰:“善。”

齐王谓子思曰:“今天下扰扰,诸侯无伯,吾国大人众, 图帝何如?”子思曰:“不可也,君不能去君贪利之心。”王 曰:“何害?”子思曰:“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汨之,人之性安 而嗜欲乱之。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 有名誉者必无以名誉为者也。达此则其利心外矣。” 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 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 称,礼也。”

《费子阳》谓子思曰:“吾念宗周将灭,泣涕不可禁也。”子 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夫能以智知可知,而不能 以智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之不 治,而泣涕不禁,是忧河水之浊而以泣清之也,其为 无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纪季入齐,良知时也。唯能 不忧世之乱而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

齐王戮其臣不辜,谓《子思》曰:“吾知其不辜而适触吾 忿,故戮之。以为不足伤义也。”子思曰:“文王葬枯骨而 天下知仁,商纣斮朝涉而天下称暴。夫义者不必遍 利天下也,暴者不必尽虐海内也。以其所施而观其 意,民乃去就焉。今君因心之忿,迁戮不辜,以为无伤 于义,此非臣之所敢知也。”王曰:“寡人实过,乃今闻命, 请改之。”

卫公子交见于子思曰:“先生圣人之后,执清高之操, 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虽不敏,窃慕 下风,愿师先生之行,幸顾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 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意,择天下之至 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子绍康叔之绪,处战伐之世, 当务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臧否,立规检,修匹” 夫之行之时也。

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 之欢,而辱先生之洁也。先生久降于鄙土,盖为宾主 之饩焉。”子思曰:“伋寄命以来,度身以服卫之衣,量腹 以食卫之粟矣。且又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赐,衣食 已优,意气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虽有 爵,赐人不逾父兄,今重违公子之盛旨,则有失礼之” 僭焉,若何?公子曰:“交已言于君矣。”答曰:“不可。为人子 者,三赐不及车马。”公子曰:“我未之闻也,谨受教。” 穆公欲相子思,子思不愿,将去鲁。鲁君曰:“天下之王 亦犹寡人也,去将安之?”子思答曰:“盖闻君子犹鸟也, 疑之则举。今君既疑矣,又以己限天下之君,臣窃为 言之过也。”

齐王谓子思曰:“先生名高于海内,吐言则天下之士 莫不属耳目。今寡人欲相梁起,起也名少,愿先谈说 之也。”子思曰:“天下之士所以属耳目者,欲伋之言是 非当也,今君使伋虚谈于起,则天下之士必改耳目 矣。耳目既改,又无益于起,是两有丧也,故不敢承命。” 齐君曰:“起之不贤何也?”子思曰:“君岂未之知乎?厚于 财物,必薄于德,自然之道也。今起以贪成富闻于诸 侯,而无救施之惠焉;以好色闻于齐国,而无男女之 别焉。有一于此,犹受其咎,而起二之,能无累乎?”王曰: “寡人之言实过,愿先生赦焉。”

子思见老莱子。老莱子闻穆公将相子思,老莱子曰: “若子事君,将何以为乎?”子思曰:“顺吾性情,以道辅之, 无死亡焉。”老莱子曰:“不可顺子之性也。子性刚而傲, 不肖又且无所死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故人之 所傲也。夫事君道行言听,则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 听,则亦不能事君,所谓无死亡也。”老莱子曰:“子不见 夫齿乎,齿坚刚,卒尽相磨;舌柔顺,终以不敝。”子思曰: “吾不能为舌,故不能事君。”

按《阙里志》:子思居卫,缊袍而无裘,三旬九食。田子方 使人遗以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曰:“吾假人遂忘 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焉。曰:“伋闻之,妄与不如 遗于沟壑。伋虽贫不忍以身为沟壑也。”子思卒,年六 十二岁,葬祖墓之南。宋崇宁元年,封沂水侯。端平二 年,诏以子思升祀堂上,列于十哲之闲。咸淳三年,封 沂国公,配享先圣。元至顺二年,加赠述圣公。明正德 元年,始诏“衍圣公次子世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一人,

奉子思祀
考证

孟轲

[编辑]

按《史记孟轲传》:“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 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 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 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 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 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 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

按《孔丛子杂训篇》:“孟子车尚幼,请见子思。子思见之, 甚悦其志,命子上侍坐焉,礼敬子车甚崇,子上不愿 也。客退,子上请曰:‘白闻士无介不见,女无媒不嫁。孟 孺子无介而见,大人悦而敬之。白也未喻,敢问’。子思 曰:‘然。吾昔从夫子于郯,遇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 而别。命子路将束帛赠焉,以其道同于君子也。今孟’” 《子车》,孺子也。言称尧舜,性乐仁义,世所希有也。事之 犹可,况加敬乎。非尔所及也。

按《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 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 “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 孟子不复諠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 “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 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 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 不欺也。

孟子说齐宣王而不说,淳于髡侍。孟子曰:“今日说公 之君,公之君不说,意者其未知善之为善乎?”淳于髡 曰:“夫子亦诚无善耳。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伯 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鱼、马犹知善之为善,而况君人 者也?”孟子曰:“夫电雷之起也,破竹折木,震惊天下,而 不能使聋者卒有闻;日月之明,遍照天下,而不能使 盲者卒有见,今公之君若此也。”淳于髡曰:“不然。昔者 揖封生高商,齐人好歌;杞梁之妻悲哭,而人称咏。夫 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夫子苟贤,居鲁而鲁 国之削,何也?”孟子曰:“不用贤,削何有也?吞舟之鱼,不 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夫蓻,冬至必凋,吾亦时 矣。”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 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 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将 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 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 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按:《书传正误》《孟氏谱》,孟子以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 二日生,即今之二月二日;赧王二十六年正月十五 日卒,即今之十一月十五日,寿八十四岁,误也。定王 在位二十八年而崩,无三十七年;即以定王二十七 年生至赧王二十六年卒,共计一百五十四岁,无是 理也。陈士元氏辨之甚详,但云“周定王在位二十一 年而崩”,亦误。定王在位实二十八年也。又云:“定王二 十一年乙亥至赧王二十六年壬午,凡二百九十八 年”,亦误。定王二十一年壬辰,非乙亥也。赧王二十六 年壬申,非壬午也。自定王二十一年至赧王二十六 年,共一百六十二年,非二百九十八年也。

按《阙里志》,孟子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鲁公族孟孙 之后也。世居于邹,故为邹人。传世至激公宜,娶仉氏, 梦神人乘云攀龙凤自泰山来,将止于峄,凝视久之, 忽见片云坠而寤,时闾巷皆见五色云覆孟氏居而 孟子生焉。三岁丧父母,有贤德,挟其子以居,始舍近 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闲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 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其嬉戏,为贾衒事。母曰:“又 非所以居子也。”遂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 揖让进退。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孟子道既 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 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娶于田氏,生子睾, 尝从学于公孙丑。自孟子之后不可详考。宗系所传, 自有图记。至宋景佑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孟子墓, 得于邹县东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阳。宋神宗元丰七 年,诏以孟子配享孔子庙庭,位次“颜子。”元世祖中统 元年,诏访求孟氏子孙,并复其家,官其胄子。武宗即 位,诏兖国、邹国二公配享孔子庙庭。仁宗延祐三年, 追封亚圣邹国公。文宗至顺三年,加赠孟子为“邹国 亚圣公。”明嘉靖二年,改称“亚圣《孟子》。”

闵损

[编辑]

按《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闵损,鲁人,字子骞,少孔子十 五岁,以德行著名,夫子称其孝焉。”

《执辔篇》: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 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 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子 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 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 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 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 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 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怀之。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 其政美,其民和,而众称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 无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 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用永厥世 而丰其年。”不能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 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 辟,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 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 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莫知念忠,上下俱无道故也。今 人言恶者,必比之于桀纣,其故何也?其法不听,其德 不厚,故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朝夕祝之,升闻于天, 上帝不蠲,降之祸罚,灾害并生,用殄厥世。故曰:“德法 者,御民之本。”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总治焉:冢宰之 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 之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礼。六 官在手以为辔,司会均仁以为纳。故曰:“御四马者执 六辔,御天下者正六官。”是故善御马者,正身以总辔, 均马力,齐马心,回旋曲折,唯其所之,故可以取长道, 赴疾急。此圣人所以御天地与人事之法则也。天子 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六官为辔己,与三公“为执六官, 均五教,齐五法”,故亦唯其所引,无不如志。以之道则 国治,以之德则国安,以之仁则国和,以之圣则国平, 以之礼则国定,以之义则国乂,此《御政》之述也。过失 人情,莫不有焉。过而改之,是为不过。故害属不理,分 职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纪曰乱。乱则饬冢宰,地利 不殖,财物不蕃,万民饥寒,教训不行,风俗淫僻,人民 流散,曰“危”;危,则饬《司徒》。父子不亲,长幼失序,君臣上 下,乖离异志,曰“不和。”不和,则饬《宗伯》。贤能而失官爵, 功劳而失赏禄,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不平,则 饬《司马》。刑罚暴乱,奸邪不胜,曰“不义”;不义,则饬司寇; 度量不审,举事失理,都鄙不修,财物失所,曰“贫”;贫,则 饬《司空》。故御者同是车马,或以取千里,或不及数百 里,其所谓进退缓急异也。夫治者同是官法,或以致 平,或以致乱者,亦其所以为进退缓急异也。古者天 子常以季冬考德正法,以观治乱。德盛者治也,德薄 者乱也。故天子考德,则天下之治乱可坐庙堂之上 而知之。夫德盛则法修,德不盛则饬。法与政咸德而 不衰。故曰:“王者又以孟春论吏之德及功能。”能德法 者为有德,能行德法者为有行,能成德法者为有功, 能治德法者为有智。故天子论吏而德法行,事治而 功成。夫季冬正法,孟春论吏,治国之要。

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闲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 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按《孔丛子记义》篇:“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闵子自 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 至道。今也更为幽沈之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 贪得之所为施,夫子何所之感而若是乎?吾从于入 而问焉’。”曾子曰:“诺。”二子入问夫子,夫子曰:“然,女言是 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女 二人者,孰识诸?”曾子对曰:“‘闵子’。夫子曰:‘可与听音矣’。” 按《韩诗外传》:闵子骞始见于夫子,有菜色,后有刍豢 之色。子贡问曰:“子始有菜色,今有刍豢之色,何也?”《闵 子》曰:“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夫子内切磋以孝, 外为之陈王法,心窃乐之。出见羽盖龙旗,旃裘相随, 心又乐之。二者相攻胸中而不能任,是以有菜色也。 今被夫子之教寖深,又赖二三子切磋而进之,内明 于去就之义,出见羽盖龙旗,旃裘相随,视之如坛土 矣,是以有刍豢之色。”

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 学往教,致师而学。不能礼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 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 “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

按《阙里志》:闵损,幼丧母,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 之以代絮,其所生二子,则衣以绵。父知之,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为感悟。长以孝闻。 唐开元二十七年赠费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封琅邪 公。咸淳三年改封费公。

冉耕

[编辑]

按《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耕,鲁人,字伯牛,以德行著 名,有恶疾。孔子曰:‘命也夫’!”

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耕者,字伯牛,孔子以为有 德行。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矣 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按《阙里志》:冉耕,郓人也。尝从厄于陈蔡之闲,以德行 著。《尸子》曰:“仲尼志意不立,子路侍,仪服不修,公西华

侍,礼不习,子游侍,辞不辩,宰我侍,亡忽古今。颜渊侍
考证
节小物。伯牛侍,曰:‘吾以六子自厉也’。”孔子为鲁司寇,

以伯牛为中都宰,有恶疾,孔子痛惜之。唐开元二十 七年赠鲁侯。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东平侯。咸淳二 年封“郓公。”

冉雍

[编辑]

按《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雍字仲弓,伯牛之宗族,少 孔子二十九岁,生于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孔子称 其可使南面。”

《刑政篇》: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 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 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 政刑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 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 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颛五刑必即天伦,行刑罚 则轻无赦。刑,侀也;侀,成也。壹成而不可更,故君子尽 心焉。”仲弓曰:“古之听讼尤罚,丽于事,不以其心,可得 闻乎?”孔子曰:“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 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悉其聪明,正其忠爱,以尽之。”《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 狱,狱必三讯焉。有指无简,则不听也。”附从轻,赦从重, 疑狱则泛,与众共之,疑则赦之,皆以小大之比成也。 是故爵人必于朝,与众共之也;刑人必于市,与众弃 之也。古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也。士遇之涂,以 弗与之。言屏诸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与政弗欲生之 也。仲弓曰:“听狱,狱之成,成何官?”孔子曰:“成狱成于吏, 吏以狱成告于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 于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 成疑于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所以重之也。 《仲弓》曰:“其禁何禁?”孔子曰:“巧言破律,遁名改作,执左 道以乱政者,杀;作淫声,造异服,设伎奇器,以荡上心 者,杀;行伪而坚,言诈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惑 众者,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者杀。此四诛者, 不以听。”仲弓曰:“其禁尽于此而已。”孔子曰:“此其急者。 其馀禁者,十有四焉:命服命车,不粥于市;珪璋璧琮, 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兵车旍旗,不粥于市; 牺牲秬鬯,不粥于市;戎器兵甲,不粥于市;用器不中 度,不粥于市;布帛精麤不中数,广狭不中”量,不粥于 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文锦珠玉之器,雕饰靡丽, 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果实不时,不粥于市; 五木不中伐,不粥于市;鸟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凡执此禁以齐众者,不赦过也。

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雍者,字仲弓。仲弓问政,孔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 无怨’。”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 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 舍诸’?”

按《孔丛子刑论》篇:“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 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 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书》曰: ‘伯夷降典,折民维刑’。谓先礼以教之,然后继以刑折 之也。夫无礼则民无耻,而正之以刑,故民苟免。 《书》曰:‘哀矜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听讼 者,察’’”贫穷,哀孤独及鳏寡、老、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 其情,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若老而刑 之谓之悖,弱而刑之谓之克,不赦过谓之逆,率过以 小罪谓之枳。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 也。《书》曰:“大辟疑赦。”又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按《阙里志》:冉雍,伯牛之族。唐开元二十七年赠薛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封下邳公。咸淳三年改封薛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