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第089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八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八十九卷
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九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八十九卷目录

 文学名家列传七十七

  元四

  揭傒斯      黄溍

  柳贯       吴莱

  欧阳元      谢端

  苏天爵      曹鉴

  张翥       周伯琦

  刘诜龙仁夫刘岳申陈旅程文陈绎曾

  李孝光      宇文公谅

  杜本       张枢

  吕徽之      张天雨

  吾衍       陈云峤

  王幼学      吴仪

  金原举      杨维翰

  苏大年      何失

  郑元祐      陆友

  郭彦章      周志远

  段所       邓祥甫

  杨璲       申屠澂

  李存       李翼

  陈璪       堵简

文学典第八十九卷

文学名家列传七十七[编辑]

元四[编辑]

揭傒斯[编辑]

按《元史》本传:“傒斯,字曼硕,龙兴冨州人。父来成,宋乡 贡进士。傒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 为师友,由是贯通百氏。早有文名。大德间,稍出游湘 汉,湖南帅赵淇雅号知人,见之惊曰:‘他日翰苑名流 也’。程钜夫、卢挚先后为湖南宪长,咸器重之,钜夫因 妻以从妹。延祐初,钜夫、挚列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 院编修官。时平章李孟监修国史,读其所撰《功臣列 传》,叹曰:“是方可名史笔,若他人直誊吏牍尔。”陞应奉 翰林文字,仍兼编修,迁国子助教,复留为应奉。南归 省母,旋复召还。傒斯凡三入翰林,朝廷之事,台阁之 仪,靡不闲习。集贤学士王约谓与傒斯谈治道,大起 人意,授之以政,当无施不可。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 为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文宗时幸阁中,有所 咨访,奏对称旨,恒以字呼之而不名。每中书奏用儒 臣,必问曰:“其材何如揭曼硕?”间出所上《太平政要策》 以示台臣,曰:“此朕授经郎揭曼硕所进也。”其见亲重 如此。冨州地不产金,官府惑于奸民之言,为募淘金 户三百,而以其人总之,散往他郡采金以献,岁课自 四两累增至四十九两。其人既死,而三百户所存无 什一,又贫不聊生,有司遂责民之受役于官者代输, 民多以是破产。中书因傒斯言,遂蠲其征,民赖以甦 冨,州人至今德之。与修《经世大典》,文宗取其所撰《宪 典》读之,顾谓近臣曰:“此岂非唐律乎?”特授艺文监丞, 参检校书籍事,且屡称其纯实,欲进用之,会文宗崩 而止。元统初,诏对便殿,慰谕良久,命赐以诸王所服, 表里各一,躬自辩识以授之。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 士,阶中顺大夫。先是,儒学官赴吏部铨者,必移集贤 考较其所业。集贤下国子监,监下博士,吏文淹稽,动 逾累月。傒斯请更其法,以事付本院属官,人甚便之。 奉旨祠北岳、济渎、南镇,便道西还。时秦王伯颜当国, 屡促其还,傒斯引疾固辞。既而天子亲擢为奎章阁 供奉学士,乃即日就道,未至,改翰林直学士。及开经 筵,再陞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以对品进,阶中奉大 夫。时新格超陞不越二等,独傒斯进四等,转九阶,盖 异数也。经筵无专官,曰领,曰知,多宰执大臣,故微辞 奥义必属傒斯订定而后进。其言往往寓献替之诚, 务以裨益治道。天子嘉其忠恳,数出金织文段以赐。 至正三年,年七十,致其事而去。诏遣使追及于漷南。 寻复奉上尊谕旨,还撰《明宗神御殿碑》。文成,赐楮币 万缗,白金五十两,中宫赐白金亦如之。求去,不许,命 丞相脱脱及执政大臣面谕毋行。傒斯曰:“使揭傒斯 有一得之献,诸公用其言而天下蒙其利,虽死于此, 何恨?不然,何益之有!”丞相因问方今致治何先?傒斯 曰:“储材为先,养之于位望未隆之时,而用之于周密 庶务之后,则无失材废事之患矣。”一日,集议朝堂,傒 斯抗言当兼行新旧铜钱,以救钞法之弊,执政言不 可,傒斯持之益力,丞相虽称其不阿,而竟莫行其言 也。诏修辽、金、宋三史,傒斯与为总裁官。丞相问:“修史 以何为本?”曰:“用人为本。有学问文章而不知史事者 不可与,有学问文章知史事而心术不正者不可与用人之道,又当以心术为本也。”且与僚属言:“欲求作 史之法,须求作史之意。古人作史,虽小善必录,小恶 必记,不然何以示惩劝?”由是毅然以笔削自任,凡政 事得失,人材贤否,一律以是非之公。至于物论之不 齐,必反复辨论,以求归于至当而后止。四年,《辽史》成, 有旨奖谕,仍督早成《金》《宋》二史。傒斯留宿史馆,朝夕 不敢休,因得寒疾,七日卒。时方有使者至自上京,赐 宴史局,以傒斯故,改宴日。使者以闻,帝为嗟悼,赐楮 币万缗,仍给驿舟护送其丧归江南。六年,制赠护军, 追封豫章郡公,谥曰文安。有勋爵而无官阶者,有司 失之也。傒斯少处穷约,事亲菽水粗具,而必得其欢 心。暨有禄入衣食稍逾于前,辄愀然曰:“吾亲未尝享 是也。”故平生清俭,至老不渝,友于兄弟,终始无间言。 立朝虽居散地,而急于荐士,扬人之善,惟恐不及;而 闻吏之贪墨病民者,则尤不曲为之掩覆也。为文章, 叙事严整,语简而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 廷大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殊方 绝域,咸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云。

按《辍耕录》:揭曼硕先生未达时,多游湖湘间。一日泊 舟江涘,夜二鼓,揽衣露坐,仰视明月如昼,忽中流一 櫂,渐近舟侧,中有素妆女子,敛衽而起,容仪甚清雅。 先生问曰:“‘汝何人’?答曰:‘妾商妇也。良人久不归,闻君 远来,故相迎耳’。”因与谈论,皆世外恍惚事。且云:“‘妾与 君有夙缘,非同人间之淫奔者,幸勿见却’。先生深异” 之,迨晓,恋恋不忍去,临别,谓先生曰:“君大富贵人也, 亦宜自重。”因留诗曰:“盘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 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庭前一树紫荆花。”明日,舟阻 风,上岸沽酒,问其地,即盘塘镇。行数步,见一水仙祠, 墙垣皆黄土,中庭紫荆芬然。及登殿,所设像与夜中 女子无异。余往闻先生之侄孙立礼说及此。亦一奇 事也。今先生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可知神女之言不 诬矣。

黄溍[编辑]

按《元史》本传:“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母童氏,梦大星 坠于怀,乃有娠,历二十四月始生溍。溍生而俊异,比 成童,授以书诗,不一月成诵。迨长,以文名于四方。中 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台州宁海丞。县地濒盐场,亭户 恃其不统于有司,肆毒害民。编户隶漕司及财赋府 者,亦谓各有所凭,横暴尤甚。溍皆痛绳以法,吏以利” 害白,弗顾也。民有后母与僧通而鸩杀其父者,反诬 民所为。狱将成,溍变衣冠阴察之,具知其奸伪,卒直 其冤。恶少年名在盗籍者,而谋为劫夺,未行,邑大姓 执之,图中赏格,初无获财左验,事久不决,溍为之疏 剔,以其狱上,论之如本条,免死者十馀人。迁两浙都 转运盐使司石堰西场监运,改诸暨“州判官。巡海官 舸,例以三载一新,费出于官而责足于民,有馀则总 其事者私焉。”溍撙节浮蠹,以馀钱还民,驩呼而去。奸 民以伪钞钩结党与,胁攘人财,官若吏听其谋,挟往 新昌、天台、宁海、东阳诸县,株连所及数百家,民受祸 至惨。郡府下溍鞫治,溍一问皆引伏。官吏除名,同谋 者皆杖遣之。有盗系于钱塘县狱,游民赂狱吏私纵 之,假署文牒,发其来为向导,逮捕二十馀家。溍访得 其情,以正盗,宜傅重议,持伪文书来者,又非州民,俱 械还钱塘,诬者自明。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 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国子博士。视弟子如朋交,未始 以师道自尊,轻纳人拜,而来学者滋益恭,业成而仕, 皆有闻于世。时欲增设礼殿配位,四配位合东坐而 西向,学官或议分置于左右,同列不敢争,溍独面折 之,事乃止。出为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溍年始六十七, 不俟引年,亟上“纳禄侍亲”之请,绝江径归。俄以秘书 少监致仕,未几,落致仕,除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 国史,寻兼经筵官,执经进讲者三十有二。帝嘉其忠, 数出金织纹段赐之。升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同知经筵事,阶自将仕郎,七转至中奉大夫。旋上章 求归,不俟报而行。帝闻之,遣使者追还京师,复为前 官。久之,始得谢南还,优游田里间凡七年,卒于绣湖 之私第,年八十一。赠中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参知政事、护军,追封江夏郡公,谥曰“文献。”溍天资介 特,在州县唯以清白为治,月俸勿给,每鬻产以佐其 费。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钜公势人之门,君 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勿污。然刚中少 容触物或弦急霆震,若未易涯涘,一旋踵间,煦如阳 春。溍之学,博极天下之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 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旁引曲证,多先儒 所未发。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 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 渊然之光自不可犯。所著书有《日损斋槁》二十三卷, 《义乌志》七卷、《笔记》一卷。

柳贯[编辑]

按《元史黄溍传》:“贯字道传,浦阳人。器局凝定,端严若 神。尝受性理之学于兰溪金履祥,必见诸躬行。自幼至老,好学不倦。凡六经、百氏、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 教外书,靡所不通。作文沉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 诵之。始用察举为江山县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 与溍及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 杰。”所著书,有《文集》四十卷、《字系》二卷、《近思录广辑》三 卷,《金石竹帛遗文》十卷。年七十三卒。

吴莱[编辑]

按《元史黄溍传》:莱字立夫,浦阳人,集贤大学士直方 之子也。辈行稍后于贯。溍天资绝人,七岁能属文,凡 书一经目辄成诵。尝往族父家,日易《汉书》一帙以去。 族父迫扣之,莱琅然而诵,不遗一字,三易他编皆如 之,众惊以为神。延祐七年,以《春秋》举上礼部,不利,退 居深袅山中,益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六卷、《春秋 世变图》二卷,《春秋传授谱》一卷,《古职方录》八卷,《孟子 弟子列传》二卷,《楚汉正声》二卷,《乐府类编》一百卷,《唐 律删要》三十卷,《文集》六十卷,他如《诗传科条》《春秋经 说》《胡氏传证误》,皆未脱。槁莱尤喜论文,尝云:“作文如 用兵,兵法有正有奇。正是法度要,部伍分明,奇是不 为法度所缚,举眼之顷,千变万化。坐”作进退,击刺一 时俱起。及其欲止,什伍各还其队,元不曾乱。闻者服 之。贯平生极慎许与,每称莱为绝世之才。溍晚年谓 人曰:“莱之文崭绝雄深,类秦、汉间人所作,实非今世 之士也。吾纵操觚一世,又安敢及之哉!”其为前辈所 推许如此。莱以御史荐,调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年 仅四十有四。君子惜之,私谥曰“渊颍先生。”

欧阳元[编辑]

按《元史》本传:“元字原功,其先世家庐陵,与文忠公修 同所自出。至曾大父新,始迁居浏阳,故元为浏阳人。 幼岐嶷,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 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 岁有黄冠师注目视元,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 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 急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元以诸生见,命赋 《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 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 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 研究,伊、洛诸儒源委,尤为淹贯。延祐元年,诏设科取 士,元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 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元察 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元断之从良贡 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 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 犯顺。元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 顾失色,计无从出。元即日单骑从二人,竟抵其地谕 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元名,弃兵仗,罗 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其事于县,县官不为 直,反以繇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 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元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 人遂安。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 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元领印摄院事, 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既而改 元天历,郊庙、建后、立储、肆赦之文,皆经撰述。复条时 政数十事,实封以闻,多推行之。明年初置奎章阁学 士院,又置艺文监隶焉,皆选清望官居之。文宗亲署 元为“艺文少监”,奉诏纂修《经世大典》,升太监,检校书 籍事。元统元年,改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翰林直学士, 编修《四朝实录》,俄兼国子祭酒。召赴中都议事,升侍 讲学士,复兼国子祭酒。重纪至元五年,足患风痹,乞 南归以便医药。帝不允,拜翰林学士。未几,恳辞去位。 帝复不允,免其行朝贺礼。至正改元,更张朝政,事有 不便者,集议廷中,元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 元尤力争之。未几南归,复起为翰林学士,以疾未行。 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 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议论不公者,元不以 口舌争,俟其呈槁,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 表奏,皆元属笔。五年,帝以元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 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及入 奏,上称快者再三。已而乞致仕,帝复不允。御史台奏 除福建廉访使,行次浙西,疾复作,乃上休致之请,作 南山隐居,优游山水之间,有终焉之志。复拜翰林学 士承旨,元屡力辞,不获命,奉敕定《国律》。寻乞致仕,陈 情恳切,乃特授湖广行中书省右丞,致仕,赐白玉束 带,给俸赐以终其身。将行,帝复降旨不允,仍前翰林 学士承旨,进阶光禄大夫。十四年,汝、颍盗起,蔓延南 北州县,几无完城。元献《招捕之策》千馀言,凿凿可行, 当时不能用。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 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元久病不 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 十二月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中书以 闻,帝赐赙甚厚,赠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 柱国,追封楚国公,谥曰“文元。”性度雍容,舍弘缜密,处己俭约,为政廉平。历官四十馀年,在朝之日殆四之 三。三任成均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修 《实录大典》。三史皆大制作。屡主文衡,两知贡举及读 卷官。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诰多出元 手。金缯上尊之赐,几无虚岁。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 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碑,得元文辞以为荣。片言只字, 流传人间,咸知宝重。文章道德,卓然名世,羽仪斯文, 赞卫治具,与有功焉。元无子,以从子达老后复先元 卒。有《圭斋文集》若干卷,传于世。

谢端[编辑]

按《元史》本传:“‘端字敬德,蜀之遂宁人。宋末,蜀士多避 兵江陵,因家焉。端幼颖异,五六岁能吟诗,十岁能作 赋。弱冠与尚书宋本同师,明性理,为古文。又同教授 江陵城中,以文学齐名,时号谢宋史’。杠宣慰荆南,数 加延礼,荐之姚枢。枢方以文章大名自负,少所许可, 以所为文视端,端一读即能指擿其用意所在,枢叹” 奖不已,语人:“后二十年,若谢端者,岂易得哉!”用荐者 署校官,不报。科举法行,就试河南行省,中其举,以内 艰不会试。延祐五年,乃擢进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 路同知湘阴州事。岁满,入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 盗入太庙,失第八室黄金主,坐罢去。端礼官非典守, 不当坐亦不辨。寻除翰林修撰,升待制,以选为国子 司业,遂为翰林直学士,阶大中大夫。端善为政,筮仕 湘阴,猾吏束手,不敢舞文法,豪民无赖者远避去。部 使者行部,旁郡滞讼皆委端谳,端剖决如流,绩誉籍 然。其文章严谨有法,宁约近瘠,无奢滋驳。居翰林久, 至顺、元统以来,国家崇号,慈极升祔先朝,加封宣圣 考妣,制册多出其手。预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 及累朝功臣列传,时称其有史才。初,文宗建奎章阁, 搜罗中外才俊置其中,尝语阿荣曰:“当今文学之士, 朕惟未识谢端。”亡何,文宗崩,竟不及用端。端又与赵 郡苏天爵同著《正统论》,辨金、宋正统甚悉,世多传之。 至元六年卒,年六十二。元世蜀士以文名者曰虞集, 而谢端其次云。

苏天爵[编辑]

按《元史》本传:“天爵,字伯修,真定人也。父志道,历官岭 北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和林大饥,救荒有惠政,时 称能吏。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 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功德使司 照磨。泰定元年,改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 文字。至顺元年,预修《武宗实录》。二年,升修撰,擢江南” 行台监察御史。明年,虑囚于湖北。湖北地僻远,民獠 所杂居。天爵冒瘴毒,遍历其地。囚有言冤状者,天爵 曰:“宪司岁两至不言,何也?”皆曰:“前此虑囚者,应故事 耳。今闻御史至,当受刑,故不得不言。”天爵为之太息, 每事必究心,虽盛暑犹夜篝灯治文书无倦。江陵民 文甲无子,育其甥雷乙,后乃生两子而出乙。乙俟两 子行卖茶,即舟中取斧,并斮杀之,沉斧水中,而血渍 其衣,迹故在。事觉,乙具服,部使者乃以三年之疑狱 释之。天爵曰:“此事二年半耳,且不杀人,何以衣污血? 又何以知斧在水中?又其居去杀人处甚近,何谓疑 狱?”遂复寘于理。常德民卢甲、莫乙、汪丙同出佣,而甲 误堕水死。甲弟之为僧者,欲私甲妻不得,诉甲妻与 乙通,而杀其夫。乙不能明,诬服击之死,断其首弃草 间,尸与仗弃谭氏家沟中。吏往索,果得髑髅,然尸与 仗皆无有,而谭诬证曾见一尸,水漂去。天爵曰:“尸与 仗纵存,今已八年,未有不腐者。”召谭诘之,则甲未死 时,目已瞽,其言曾见一尸水漂去,妄也。天爵语吏曰: “此乃疑狱,况不止三年俱释之。”其明于详谳,大抵此 类。入为监察御史,道改奎章阁授经郎。元统元年,复 拜监察御史。在官四阅月,章疏凡四十五上。自人君 至于朝廷政令,稽古礼文,闾阎幽隐,其关乎大体,系 乎得失者,知无不言。所劾者五人,所荐举者百有九 人。明年,预修《文宗实录》,迁翰林待制,寻除“中书右司 都事,兼经筵参赞官。后至元二年,由刑部郎中改御 史台都事。三年,迁礼部侍郎。五年,出为淮东道肃政 廉访使,宪纲大振,一道肃然。”入为枢密院判官。明年, 改吏部尚书,拜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复为吏部尚 书,升参议中书省事。“是时,朝廷更立宰相,庶务多所 弛张,而天子图治之意甚”切,天爵知无不言,言无顾 忌,夙夜谋画,须发尽白。至正二年,拜湖广行省参知 政事,迁陕西行台侍御史。四年,召为集贤侍讲学士, 兼国子祭酒。天爵自以起自诸生,进为师长,端己悉 心,以范学者。明年,出为山东道肃政廉访使。寻召还 集贤,充京畿奉使宣抚,究民所疾苦,察吏之奸贪,其 兴除者七“百八十有三事,其纠劾者九百四十有九 人,都人有包、韩”之誉,然以忤时相意,竟坐不称职,罢 归。七年,天子察其诬,乃复起为湖北道宣慰使、浙江 道廉访使,俱未行。拜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江浙财赋, 居天下十七,事务最烦剧,天爵条分目别,细钜不遗。 九年,召为大都路都总管,以疾归。俄复起为两浙都转运使。时盐法弊甚,天爵拯治有方,所办课为钞八 十万锭,及期而足。十二年,妖寇自淮右蔓延及江东, 诏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总兵于饶、信,所克复者一 路六县,其方略之密,节制之严,虽老帅宿将,不能过 之。然以忧深病积,遂卒于军中,年五十九。天爵为学, 博而知要,长于纪载,尝著《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文 类》七十卷。其为文,长于序事,平易温厚,成一家言,而 诗尤得古法,有《诗槁》七卷、《文槁》三十卷。于是中原前 辈,凋谢殆尽,天爵独身任一代文献之寄,讨论讲辩, 虽老不倦。晚岁复以释经为己任,学者因其所居,称 之为滋溪先生。其他所著文,有《松厅章疏》五卷,《春风 亭笔记》二卷,《辽金纪年》,黄河源委,未及脱槁云。

曹鉴[编辑]

按《元史》本传:“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 儿既冠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用翰林侍讲 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 中丞廉恒辟为掾史。丁内艰,复起补掾史。除兴文署, 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问难倡和,应答如响,使者叹 服,以为中国有人。至治二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员” 外郎。明年,奉旨括释氏白云宗田,稽检有方,不数月 而事集,纤毫无扰。泰定七年,迁湖广行省左右司员 外郎。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 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 宜居风纪,不报。天历元年,调江浙财赋府副总管。属 淮、浙大水,民以菑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 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元统二年,升同佥太常礼仪 院。鉴习典故,达今古,凡礼乐度数名物,罔不周知。因 集议明宗皇后祔庙事,援礼据经,辩析详明,君子多 之。至元元年,以中大夫陞礼部尚书。俄感疾卒,年六 十五。追封谯郡侯,谥文穆。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 周恤恐后。历官三十馀年,僦屋以居。殁之日,家无馀 赀,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鉴为诗赋尚《骚》《雅》,作 文法西汉,每篇成,学者争相传诵。有文集若干卷,藏 于家。鉴任湖广员外时,有故掾顾渊伯以辰砂一包 馈鉴,鉴漫尔置箧笥中。半载后,因欲合药剂,命取视 之,乃有黄金三两杂其中。鉴惊叹曰:“渊伯以我为何 如人也。”渊伯已殁,鉴呼其子归之。其廉慎不欺如此。

张翥[编辑]

按《元史》本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 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库副使。翥少时负 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踘,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 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 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 生。存字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 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 先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 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 及门甚众。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 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朝 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 应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 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 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 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 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旨诣中书集 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 平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 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 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 仕,阶荣禄大夫。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 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 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 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 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 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 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 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尝语人曰:“吾于文 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它日翰林 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 终不就。沙剌班曰:“先生于文岂犹未化耶?何思之苦 也。”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 人失笑,一座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 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其遗槁不传。其传 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 之人为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

周伯琦[编辑]

按《元史》本传:“伯琦,字伯温,饶州人。父应极,至大间,仁 宗为皇太子,召见献《皇元颂》,为言于武宗,以为翰林 待制。后为皇太子说书,日侍英邸。仁宗即位,迁集贤 待制,终池州路同知总管府事。伯琦自幼从宦游京 师,入国学为上舍生。积分及高等去,以荫授将仕郎南海县主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改奎章阁” 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伯琦为宣文阁授经郎, 教戚里大臣子弟,每进讲辄称旨,且日被顾问。帝以 伯琦工书法,命篆“宣文阁宝”,仍题扁宣文阁,及摹王 羲之所书《兰亭序》、智永所书《千文》,刻石阁中。自是累 转官皆宣文、崇文之间,而眷遇益隆矣。帝尝呼其字 “伯温”而不名。会御史奏风宪宜用近臣,特命佥广东 廉访司事。八年,召入为翰林待制,预修《后妃功臣列 传》,累陞直学士。十二年,有旨令南士皆得居省台。除 伯琦兵部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 士之望,一时荣之。时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以大军 南讨,而失律丧师,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刘希曾等十 人共劾奏之,伯琦乃劾希曾等越分干誉,希曾等皆 坐左迁,补郡判官,由是不为公论所与。十三年,迁崇 文太监,兼经筵官,代祀天妃,丁内艰。十四年,起复为 江夏肃政廉访使。长枪锁南班陷宁国,伯琦与僚佐 仓皇出见之,寻遁走至杭州。除兵部尚书,未行,改浙 西肃政廉访使。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余观纠言伯琦 失陷“宁国,宜正其罪。”十七年,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 睦尔承制假伯琦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士诚 既降,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亦辩释伯琦罪,除同知太 常礼仪院事。士诚留之未行,拜资政大夫、江浙行省 左丞,于是留平江者十馀年。士诚既灭,伯琦乃得归 鄱阳,寻卒。伯琦仪观温雅,粹然如玉,虽遭时多艰,而 善于自保。博学工文章,而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 尝著《六书正讹》《说文字原》二书,又有诗文槁若干卷。 按《列朝诗集》,伯温为士诚所羁,留平江十馀年,坚卧 不出。吴亡,伯温与陈敬初俱获免。

吴宽《平吴录》云:“伯琦被留于吴,张氏为造第宅于乘 鱼桥北,厚其廪给,日与诸文士以文墨留连,因亦忘 归。”

刘诜龙仁夫刘岳申[编辑]

按《元史儒学传》:“诜字桂翁,吉安之庐陵人。性颖悟,幼 失父,知自树立。年十二,作为科场。律赋论策之文,蔚 然有老成气象。宋之遗老钜公,一见即以斯文之任 期之。既冠,重厚醇雅,素以师道自居,教学者有法,声 誉日隆。江南行御史台屡以教官、馆职遗逸荐,皆不 报。诜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不” 露其踔厉风发之状。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其所为 诗文曰《桂隐集》。桂隐,诜所号也。至正十年卒,年八十 三。同郡龙仁夫,字观复,刘岳申,字高仲,其文学皆与 诜齐名,有集行世。而仁夫之文,尤奇逸流丽,所著《周 易》,多发前儒之所未发。岳申用荐者为辽阳儒学副 提举,仁夫江浙儒学副提举,皆不就。

陈旅程文陈绎曾[编辑]

按《元史儒学传》:“旅字众仲,兴化莆田人。先世素以儒 学称。旅幼孤,资禀颖异。其外大父赵氏学有源委,抚 而教之。旅得所依,不以生业为务,惟笃志于学,于书 无所不读。稍长,负笈至温陵,从乡先生傅古直游,声 名日著。用荐者为闽海儒学官,适御史中丞马雍,古 祖常使泉南,一见奇之,谓旅曰:‘子馆阁器也,胡为留 滞于此’!”因相勉游京师。既至,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 其所为文,慨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 矣。”即延至馆中,朝夕以道义学问相讲习,自谓得旅 之助为多。与祖常交口,游誉于诸公间,咸以为旅博 学多闻,宜居师范之选。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又力 荐之,除国子助教。居三年,考满,诸生不忍其去,请于 朝再任焉。元统二年,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至元四 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至正元年,迁国子监丞,阶文 林郎。又二年,卒,年五十有六。旅于文,自先秦以来,至 唐、宋诸大家,无所不究,故其文典雅峻洁,必求合于 古作者,不徒以徇世好而已。有《文集》十四卷。旅平生 于师友之义尤笃,每感虞集为知己。其在浙江时,集 归田已数载,岁且大比,请于行省参知政事孛木鲁 翀,亲奉书币,请集主文乡闱,欲为问候计,乃冲冒炎 暑,千里访集于临川。集感其来,留旬日而别。惓惓以 斯文相勉,惨然若将永诀焉。集每于学者语,必以旅 为平生益友也。一日,梦旅举杯相向曰:“旅甚思公,亦 知公之不忘旅也,但不得见尔。”既而闻旅卒,集深悼 之。同时有程文、陈绎曾者,皆名士。文,字以文,徽州人, 仕至礼部员外郎。作文明洁而精深,集亦多称之。绎 曾字伯敷,处州人。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 疏多能成诵,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煜如也。官至国子 助教。论者谓二人皆与旅相伯仲云。

李孝光[编辑]

按《元史儒学传》:“孝光,字季和,温州乐清人。少博学,笃 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 誉日闻。泰不华以师事之。南行台监察御史阖辞,屡 荐居馆阁。至正七年,诏征隐士,以秘书监著作郎召, 与完者图、执礼、哈琅、董立同应诏赴京师,见帝于宣

文阁,进《孝经图说》。帝大悦,赐上尊。明年,升文林郎、秘
考证
书监丞。卒于官,年五十三。孝光以文章负名当世,其

文一取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以措 辞。有文集二十卷。

宇文公谅[编辑]

按《元史儒学传》:“公谅字子贞,其先成都人。父挺祖,徙 吴兴,今为吴兴人。公谅通经史百氏言,弱冠有操行, 嘉兴富民延为子弟师。夜将半,闻有叩门者,问之,乃 一妇人,公谅厉声叱去之。翌日,即以他事辞归,终不 告以其故。至顺四年,登进士第,授徽州路同知婺源 州事。丁内艰,改同知馀姚州事。夏不雨,公谅出祷,辄” 应,岁以有年,民颂之,以为“别驾。”雨。摄会稽县,申明冤 滞,所活者众。省檄察实松江海涂田,公谅以潮汐不 常,后必贻患,请一概免科,省臣从之。迁高邮府推官, 未几,除国子助教,日与诸生辩析诸经。六馆之士,资 其甄陶者,往往出为名臣。调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 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以病得告。后召为国子监丞,除 江浙儒学提举,改佥岭南廉访司事,以疾请老。公谅 平居,虽暗室必正衣冠端坐。尝挟手记一册,识其编 首曰:“昼有所为,暮则书之,其不可书即不敢为,天地 鬼神,实闻斯言。”其检饬之严如此。所著述有《折桂集》 《观光集》《辟水集》《以斋诗槁》《玉堂漫槁》《越中行槁》,凡若 干卷。门人私谥曰纯“节先生。”

杜本[编辑]

按《元史隐逸传》:“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后徙天台,又 徙临江之清江,今为清江人。本博学,善属文,江浙行 省丞相忽剌木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为御 史大夫,力荐于武宗,尝被召至京师。未几,归隐武夷 山中。文宗在江南时,闻其名,及即位,以币征之,不起。 至正三年,右丞相脱脱以隐士荐,诏遣使赐以金织” 文币,上尊酒,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 修官。使者致君相意,趋之。行至杭州,称疾固辞,而致 书于丞相曰:“以万事合为一理,以万民合为一心,以 千载合为一日,以四海合为一家,则可言制礼作乐, 而跻五帝三王之盛矣。”遂不行。本湛静寡欲,无疾言 遽色,与人交尤笃于义。有贫无以养亲、无资以为学 者,皆济之。平居书册未尝释手,天文、地理、律历、度数 靡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所著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 《十原》等书。学者称为“清碧先生。”至正十年卒,年七十 有五。

按《遂昌杂录》:“江右杜君讳本,字原父,号清碧。先生苦 志于学,经史多手写成集,沉默寡言笑。尝一再游京 师,王公贵人多乐与之交。已得武夷詹君景仁,由三 公掾授浙东宪府照磨,延先生南入武夷,且买房置 田,为久远计。已而朝廷修三史,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各举一处士,君以南人处士征授翰林待制奉议大” 夫出至钱塘,以病归。其殁于至正十年秋八月,道远 不能吊,令人感念云。

按《辍耕录》:杜清碧先生本应召,次钱塘,诸儒者争趋 其门。燕孟初作诗嘲之,有“紫藤帽子高丽靴,处士门 前当怯薛”之句,闻者传以为笑。用紫色棕藤䌸帽而 制靴,作高丽国样,皆一时所尚。“怯薛”则内府执役者 之译语也。

杜清碧先生,本字伯原,有所编《五声韵》,自大小篆、分 隶、真草以至于外蕃书,及国朝蒙古新字,靡不收录, 题曰《华夏同音》。至正壬午,中书奏修三史,以翰林待 制聘。先生起至武林,辞疾不行,盘桓久之。浙省平章 康里子山公巎巎时来访,一日语及声律之学,因问 国字何以用可侯?此喉音也有音无字字为首。先生曰:“正如婴 儿初堕地时,作此一声,乃得天地之全气也。”平章甚 悦服。

张枢[编辑]

按《元史杜本传》:张枢子长者,婺之金华人,亦屡征不 起。枢幼聪慧,外家潘氏蓄书数万卷,枢尽取而读之, 过目辄不忘。既长,肆笔成章,顷刻数千言,有问以古 今沿革,政治得失,宇宙之分合,礼乐之兴废,以至帝 号官名、岁月先后,历历如指诸掌。其为文,务推明经 史,以扶翼教道。尤长于纪事,尝取三国时事,撰《汉本 纪列传》,附以《魏吴载记》,为《续后汉书》七十三卷。临川 危素称其“立义精密,可备劝讲。”朝廷取其书,寘宣文 阁,浙东部使者交荐之,前后章凡九上。至正三年,命 儒臣纂修辽、金、宋三史,右丞相脱脱以监修国史领 都总裁,辟枢本府长史,力辞不拜。七年,申命史臣纂 修本朝后妃、功臣传,复以翰林修撰、儒林郎、同知制 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召枢,俾与讨论,复避不就,使者 强之行,至杭州,固辞而归。尝著《春秋三传归一义》三 十卷,《刊定三国志》六十五卷,《林下窃议》《曲江张公年 谱》各一卷,《弊帚编》若干卷。至正八年卒,时年五十有 七。

吕徽之[编辑]

按《辍耕录》:“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 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 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 ‘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 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 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 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服。邀先 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 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 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二鼠啮枯藤。鹜鹅声乱功 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和“昙”字韵诗,又随笔写 云:“万里关河冻欲含,浑如天地尚函三。桥边驴子诗 何恶,帐底羔儿酒正酣。竹委长身寒郭索,松埋短发 老瞿昙。不如乘此擒元济,一洗江南草木惭。”写讫,便 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 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 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 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 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 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 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 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 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 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 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 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 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 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 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 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馀 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 传,又三十馀事。”治中深敬之。

张天雨[编辑]

按《辍耕录》:道士张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尝从 王溪月真人入京。初,燕地未有梅花,吴闲闲宗师全 节时为嗣师,新从江南移至,护以穹庐,扁曰漱芳亭。 伯雨偶造其所,恍若与西湖故人遇。徘徊既久,不觉 熟寝于中。真人终日不见,伯雨深以为忧,意其出外 迷失街道也。梦觉,日已暮矣。归道所由,嗣师笑曰:“伯 雨素有诗名,宜作诗以赎过。”伯雨遂赋长诗,有“风沙 不惮五千里,将身跳入仙人壶”之句,嗣师大喜,送翰 林集贤尝所往来者,袁学士伯长、谢博士敬德、马御 史伯庸、吴助教养浩、虞修撰伯生和之。他日,伯雨往 谒谢诸公,惟虞先生全不言儒者事,只问道家典故, 虽答之或不能详。末问能作几家符篆?曰:“不能。”先生 曰:“某试书之,以质是否。”连书七十二家,伯雨汗流浃 背,辄下拜曰:“真吾师也。”自是托交甚契,故与先生书, 必称弟子焉。伯雨,杭州人。

按《浙江通志》:“天雨,字伯雨,钱塘人,宋文忠九成之裔。 早弃妻子,从开元宫王寿衍为徒。风裁凝峻,见者知 其为方外高士。工书,善诗歌,文益奇古。与吴兴赵孟 𫖯、浦城杨载、蜀郡虞集、豫章揭傒斯、清江范梈、金华 黄溍交甚善。尝屏居修《茅山志》,因自号曰句曲外史。”

吾衍[编辑]

按《辍耕录》:“吾子行先生,衍大末人。大父为宋太学诸 生,因家钱塘。先生疏旷,故高,不事之节。其所厌弃者, 或请谒,从楼上遥谓曰:‘吾出有间矣’。顾弹琴吹洞箫, 抚弄如意不辍。求室委巷,教小学,常数十人与客对 笑谈,喧楼上下,群童一是肃安。”其所著述,有《尚书要 略》《听元集》《造元集》《九歌谱》《十二月乐谱》。《辞重正卦气》 《楚史》《梼杌》《晋文春秋》,兼通声音律吕之学,工篆书。初, 先生年四十,未娶,所知宛丘赵君天锡为买酒家孤 女为妾。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 逮妾父母。父母至客先生家,又伪楮币。事觉,因言舍 主人,先生弗知。因逻捽辱先生,南出数百步,录事张 君景亮识先生,叱逻曰:“是不知情,摄之何为?”即解纵 遣归。先生不胜惭。明日持元绦缁笠诣仇山村先生 别。值晨出,因留诗一章,诗有“西泠桥外断桥边”之句, 意将从灵均于斯。明日,有得遗履于桥上者,后卫大 隐以六壬筮之,得亥子丑顺流象,曰:“是其骨朽渊泥 九十日矣。”西湖多宝院僧可权从先生学,闻先生之 死,哭甚哀。乃葬先生遗文于后山,与其师骨塔相对 曰:“皆吾师。”仍乞铭于胡石塘先生,庶几先生有后世 名。《铭》曰:“生弗渎,死弗辱,贞哉白!”余习篆书,极爱先生 翰墨,得一纸半幅,如获至珍,以故于书法颇有助。偶 与郑遂昌先生谈先生之始末,就识之。竹房、竹素、贞 白,皆先生号也。

按《旧浙江通志》:“衍字子行,仁和人。操行高洁,博览坟 典,工篆隶,谙音律,不求荣进,隐居教授。居一楼,坐学 童楼下,遣高弟子递授之。客至,童子辄止其登,使登 乃登,与客笑谈楼上,而楼下群童肃如也。元时,廉访 使徐琰闻衍名,访之,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也,愿明日走谒谢’。琰笑而去,明日竟不谢。人咸” 重之,称为“贞白先生”而不名。

按《新浙江通志》:“衍字子行,号贞白,开化人。元初寓于 杭,好古博学,凌物傲世。尝与赵魏公相厚,善精篆书, 律以石鼓,当代独步,兼通音律。”

陈云峤[编辑]

按:《辍耕录》云:“峤柏,泗州人,性豪宕,结客其祖平章故 宋制置即龙麟洲题琵琶亭以讥之者。凡积金七屋, 不数年散尽。尝为侍仪、舍人、馆阁诸老,朝省名公,莫 不折辈行与交,咸称之曰‘公子’。其妻,銕大保女也。恃 富贵近戚,偶一言骄之,遂终身不见。尝被命监铸祭 器于杭,无锡倪元镇慕其名,来见之,张燕湖山间,罗” 设甚至,酒终为别,以一帖馈米百石。云峤命从者移 置近所,举巨觥,引妓乐驺从者而前,悉分散之。顾倪 曰:“吾在京时即熟尔,名云南,士之清者,它无与比。其 所以章章者,盖以米沽之也。请从今日绝交。且骂诸 尝誉之者。”时张伯雨在坐,不胜跼蹐,其豪气类如此。 尝《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诗云:“少年不解事,买骏轻 千金。何如小黄犊,踏雪空山深。小小双牧童,吹笛穿 松林。醉拜南宫墓,地下有知音。”言世上无知音也。平 日喜居钱塘,好古有馀,而治才不足,又不乐小官,怒 骂宰相,年逾六十,不得志而死。其毕命时,作偈云:“前 身本是泗州僧。”

王幼学[编辑]

按《安庆府志》:“幼学,字行卿,居慈湖。生于宋季,资识高 敏,笃志力学。幼罹北兵俘掠,至河南,陈氏得之,养以 为子,乃命之学。其家蓄书万卷,幼学不惮寒暑,手不 释卷,由是学识大进。元世祖至元间,年六十始归。葺 望江旧业,躬耕慈湖之坂,与同志讲道不辍。成宗大 德三年己亥,取朱子《纲目》悉为训诂,引喻证释。至仁” 宗延祐五年戊午,纂述成书,计五十九卷,名曰《通鉴 纲目集览》。凡七易槁,垂二十年而后成,今行于世。当 时名公如宣城翰林贡奎章辈皆为序。至正间,年九 十三终于乡。人称之曰“慈湖先生。”

吴仪[编辑]

按《江南通志》:“仪字明善,金谿人。博极群书,海内兵起, 无意仕进,远近学者,争集其门,随资器训迪之。所释 皆《五经》大义。尤精《春秋》,著三书,曰《春秋裨传》,曰《春秋 类编》,曰《五传论辨》,多先儒所未发。虽盛暑隆寒,必正 容端坐。学者闻其謦欬,辄肃然起敬,人称东吴先生”, 即伯宗父也。

金原举[编辑]

按《江南通志》:“原举,盐城人。美仪容,善吟咏,博通经史, 尤工楷书篆草。弱冠为郡学录,后参赞总兵,廓平山 东,升吏部掌铨科,历州郡守。元末归乡,后荐授江西 南康令,终于家。有《云谷集》。”

杨维翰[编辑]

按《太平清话》:“杨铁崖之兄,名不著,尝读其墓志,公讳 维翰,字子固,自号方塘,喜读史,与维桢攻学,无寒暑, 抵夜以漏分为度,睡则以水沃面。筮仕郡文学,初帅 府檄为慈谿校,已迁天台校。其文议论高古,有气焰 可畏。晚年游戏墨兰竹石极精妙,兴至挥洒,人求者 无贵贱悉作。时柯九思推逊之曰:‘方塘、竹云诗号《光 岳集》’。”考经有《穉穧录》,书画有《艺游略》。

苏大年[编辑]

按《畿辅通志》:“大年,真定人。年十五,游学广陵,因家焉。 硕学鸿才,不受辟举,文辞翰墨,绝出时辈。至正间,上 书于朝,官编修。平生著述甚多,自号西坡,又号林屋 洞主。”

何失[编辑]

按《畿辅通志》:失,昌平人。负才气,能诗文。至正间,名公 交荐之,以亲老不就。揭傒斯尝推重云:“心事巢、由,上 文章陶阮间。”虞集见其所作,叹曰:“当序而传之,使后 之作者亦知世有斯人。”

郑元祐[编辑]

按《处州府志》:“元祐,字明德,遂昌人。天资颖悟,十五能 诗赋,与平章廉公为忘年友。父卒,徙居姑苏,从学者 众。省台宣阃宪府交荐,至正十七年,授平江路儒学 教授,升浙江提举。所著有《遂昌山人杂录》并《山居文 集》,祀于学。”

陆友[编辑]

按《苏州府志》:友,字友仁。父业贾友,攻苦于学,为邻里 所窃笑。及长,贤士大夫多造访之。善诗,尤长于五言 律,兼工隶楷。又博鉴古物,凡三代而下钟鼎铭刻,法 书名画,一入友目,真赝立辨。尝至上都,柯九思、虞集 一见服其识,并善其书,交荐于朝,未及任用,而二人 皆去职。友乃归吴,辟斗室扁曰“志雅斋。”庭植花竹,傍 树湖石,室中惟置古今名集图史,客至,煮茗清谈不 倦,自号“砚北生”,著《砚史》《墨史》,得古玉印,并著《印史》,有 《把菊轩稿》《吴中杂志》。

===郭彦章===按《吉安府志》:彦章,吉水人。与刘桂隐、刘申斋讲学,有 诗名。《题庐陵义士传》诗云:“淮海风回吹血腥,青原不 改旧时青。中朝将帅论功赏,不及江南一白丁。”《题新 淦刘贞女》诗云:“百年节义仗英豪,一死翻怜女子高。 不敢高歌题卷上,转喉恐触旧官曹。”其他吟咏,皆有 警句,为时传诵。

周志远[编辑]

按《吉安府志》:“周志远,吉水人。凝重寡言,笃学,尤工五 七言诗。以危大朴荐,说书太子宫。一日,母以书召之 归,志远飘然南去。志远生元仕元,然其心若有不自 得者。尝自赞其像曰:‘十年尘土变形容,惟有丹心日 月同。北海子卿羝不乳,未应已在画图中’。”

段所[编辑]

按《吉安府志》:所字原中,永新人。性峭直高朗,善诗。隐 居山中,凿池架屋,日吟咏自适其间,人称舫轩先生。 所著有《鹭股集》,龙心源序之。摘其“露冷铜盘秋色老, 天际银河一丝小”之句,谓可追李长吉遗调云。

邓祥甫[编辑]

按南昌郡乘祥甫,进贤人。与九江黄楚望并精《易》理, 尤深于天文术数之学。元世,青田刘基为高安县丞, 祥甫见而奇之,遂以其学授焉,基后为佐命功臣。

杨璲[编辑]

按《绍兴府志》:“璲字元度,馀姚人。喜学问,师事柳待制 贯,与海内博洽者辩说,数困之。注《诗传》《名物类考》侍 御史姚黻剡文上之。后以乡贡历宁海、缙云及本州 学官。值南北盗起,乃避地之梅川,以著述终。兄瑛,弟 瑀,孙轼、同皆有名,而轼、同尤以诗显于景泰、天顺之 间。”

申屠澂[编辑]

按《绍兴府志》:“澂字仲敬,诸暨人。父性,受业黄文献公 之门。澂与兄溶,得其渊源。谨言端行,并为乡里所敬 惮,而澂尤寡合,贱而贤者礼之,贵而言或少偏,雅如 不闻,望之容色毅然。至有所请,则温然愉惋,辨析必 尽。工古文词,舂容简奥,精篆籀小楷,足配秦晋。辟本 路教授,辞疾不行,晚节益坚。所著有《孝全摭言》数卷。”

李存[编辑]

按《饶州府志》:“存字伯远,更字仲公,安仁人。颖悟该博, 深明性理之学。与通邑吴尊光、舒元易、贵溪祝蕃远 从上饶陈静明游,邑令延为师,郡守聘典文衡,三以 高蹈丘园举。中丞文献公、右丞乌古孙交章论荐,李 秘书举以自代,相国京兆公奏补翰林,屡不起,乃葺 书院,受学者如翰林承旨张仲举、危大朴辈,皆出其” 门,时以为“江东四大儒。”著有《俟庵》诸集。子卓,字立卿, 天资高迈,通经传子史,为文畅而腴,不求仕进。里中 子弟多从游,人以其克继父志,称为竹庄先生。

李翼[编辑]

按《太平府志》:“翼字仲羽,叙次子也。自幼清爽英发,与 兄习师事舅氏姚和。中。延祐七年,中浙江乡试,与浦 江吴莱、馀姚方九思、临川傅斯正吊古酣歌,自谓有 司马子长遗风。寻以论议不合于礼部,退归田里,益 肆力问学,诸经子史靡不该洽。至元元年,试江浙行 省考官,得其《龙马图赋》一唱三叹之音,取为赋魁。明” 年罢科举,以列两举者得诸路教授。卒年六十一。子 洙、汶。洙字宗泰,志学而行端,最为忠宣公《余阙》所礼。 当时河南薛超吾出守太平,为其兄弟建坊,名曰“双 桂。”今小石坊尚存。

陈璪[编辑]

按《金华府志》:“璪字仲饰,永康人。清修苦学,淹贯经传, 文词典雅。至正间,县尹丁从政辟为县学训导。所著 有《质庵槁》若干卷。其门人胡仲勉、卢谊、林维亦皆以 文学知名于时。”

堵简[编辑]

按《江南通志》:“简字无傲,金坛人。学诗于学士虞集,历 官江浙行省检校官。张士诚陷松江,平章庆童击之, 署简为检校官。部从以行,为贼所执,简不屈,遂遇害。 叶万户为舆尸归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