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第201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二百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一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二百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一卷目录。

 《文庙祀典部,汇考四》

  明二。成祖永乐五则 宣宗宣德一则 英宗正统五则 景帝景泰三则 英宗天顺

  一则 宪宗成化五则 孝宗弘治五则 武宗正德二则 世宗嘉靖四则 穆宗隆庆二

  则 神宗万历三则 熹宗天启二则 愍帝崇祯三则

《礼仪典》第二百一卷。

文庙祀典部汇考四

[编辑]

明二

[编辑]

成祖永乐元年遣官释奠并建新庙于故址

[编辑]

按《春明梦馀录》:“永乐元年八月,遣官释奠,仍改称国 子监孔子庙,寻建新庙于故址中为庙南向,东西两 庑,丹墀西为瘗所,正南为庙门,门东为宰牲亭。神厨 西为神库持敬门,门正南为外门。正殿初名大成殿, 永乐四年幸学行礼。”

按《续文献通考》:永乐四年三月辛卯朔,幸学。先是敕 谕礼部曰:‘朕惟孔子帝王之师,帝王为生民之主,孔 子立生民之道,三纲五常之理,治天下之大经大法, 皆孔子明之以教万世。天下不可一日无生民,生民 不可一日无孔子之道。朕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 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膺君师亿兆之任, 正中夏文明之统,复衣冠礼乐之旧。渡江之初,首建 学校,祀孔子。御经筵讲《书》,守帝王之心法,继圣贤之 道学,集其大成,以臻至治。朕承鸿业,惟皇考之成宪 是遵。今春时和,躬诣太学,如皇考故事,称朕崇儒重 道、治安天下之意。布告群臣,咸使闻之。尔礼部择日 举行。其合行礼仪,礼部详议以闻’。”故敕。礼部尚书郑 赐言:“宋制,谒孔子,服靴袍再拜。”上曰:“见先师礼不可 简,必服皮弁,行四拜礼。”于是进视学仪注,即洪武中 所定也。是日,上亲行释菜礼。命吏部尚书蹇义、户部 尚书夏原吉、翰林院学士解缙、祭酒胡俨分献十哲 两庑。毕,上御彝伦堂,命坐讲。祭酒胡俨讲《尚书·尧典》, 司业张智讲《易·泰卦》。大臣及翰林院词官皆赐坐。讲 毕,宣谕曰:“《六经》圣人之道,弥纶天地,昭揭日月,垂宪 万世,率由彝训。与卿等皆勉之。”遂命光禄寺赐百官 茶。次日早,祭酒胡俨等上表及笺称谢。赐祭酒以下 宴于奉天门,监生宴于丹墀。仍赐俨及司业张智纻 丝罗衣人二袭;学官王峻用等三十五人纻丝衣人 一袭;监生朱琎等三千七十四人钞各五锭。时礼部 会试举人,中式者琎第一,故琎为诸生班首云。壬辰, 命工部修《太祖高皇帝诏书碑亭》,礼部奏立“《视学之 碑》,上亲为制文。

永乐八年,正“文庙圣贤绘塑衣冠,令合古制。”

按《明会典》云云。

《永乐》十四年、新孔庙,并遣官致祭

按《阙里志》:“洪武初,奉诏修孔庙。至永乐十四年,又撤 其故而新之。是年,遣官祭阙里。”

永乐十九年,命祭酒行礼于南监。

按《明会典》:“永乐十九年,北京国子监既定。其南监春 祭,命祭酒行礼,称‘皇帝谨遣’。”

宣宗宣德元年遣官诣阙里祭告

[编辑]

按《阙里志》:“宣德元年,宣宗皇帝登极,遣太常寺寺丞 孔克准诣阙里祭告。自先师而下四配、十哲、两庑凡 九坛,俱用太牢。”

英宗正统元年定从祀名爵位次遣官祭告阙里

[编辑]

按《明会典》。“正统元年。刊定从祀名爵位次。颁行天下。” 按《阙里志》。“正统元年。英宗皇帝登极。遣国子监司业 赵琬。诣阙里祭告。”

正统二年,以宋胡安国、蔡沈、真德秀从祀。

按《明会典》云云。

正统三年,禁祀孔子于释老宫,并定祭丁品物 按《明会典》,“正统三年禁祀孔子释老宫。令祭丁品物。 非其土产者,鹿以羊代,榛枣以所产果品代。”

正统八年,追封元吴澄为“临川郡公”,从祀。

按《明会典》云云。

正统九年幸太学,《敕定礼仪》。

按《续文献通考》正统九年幸学仪注,“先是二月十五 日敕礼部曰:‘国家建学,丕隆文教,以图化理。今太学 新成,朕将祗谒先师孔子,劝励师生。尔礼部其择日 具礼仪以闻。礼部具上仪注,前期一日,太常寺整理 祭仪,国子监洒扫殿堂。锦衣卫设御幄于大成门东, 上南向,设御座于彝伦堂正中,鸿胪寺设经案于堂’” 内之左。至日,置书于上,设讲案于堂西南。锦衣卫设 卤簿,教坊司设大乐,俱于午门外。百官朝退,先诣国 子监门外迎驾,陪祀官先诣国子监,具祭服伺候行 礼。驾出,卤簿《大乐》以次导,行乐设而不作。是日早,太 常寺陈设祭仪于各神位前,设酒、樽、爵如常仪。设“上 拜位于先师神位前正中。”其日,学官率诸生迎驾于成贤街。驾至学宫,学官及诸生跪,俯伏叩头,兴,学官 陪祀行礼。诸生先由太学东西小门入,列堂下,东西 序立。驾入棂星门,《卤簿大乐》止门外。上至大成门,入 御幄。礼官入奏请具皮弁服,次奏请行礼。导引官导 上出御幄,由中道诣大成殿陛下。典仪唱:“执事官各 司其事。”执事官先酌酒于爵,候导引上至拜位。赞奏 “就位”,百官各就位,四配、十哲分献官各诣殿陛东西 阶下,两庑分献官各诣应前,俱北向立。赞奏上鞠躬, 拜,兴,拜,兴,平身。赞百官行礼同。赞奏“搢圭”,上搢圭。执 事官跪进爵,上受爵。献毕,复授执事官。执事官奠于 神位前。奏“出圭”,上出圭。四配、十哲、两庑分献官以次 诣神位前奠爵讫,仍以次出殿外,东西向立。赞奏“上 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百官行礼同。导引官导上由 中道出,分献官以次退。上入御幄,易常服讫,礼官奏 请幸彝伦堂。上升舆,礼官前导,由棂星门出,从太学 门入。学官先分列于诸生前。驾至,学官、诸生跪候驾 过,然后起,仍前序立。百官分列堂外,稍上,左右侍立。 上至彝伦堂,升御座。赞学官、诸生行五拜叩头礼,东 西序立。堂下三品官以上及翰林院学士升堂,执事 官各以次序立。赞进讲,祭酒、司业以次升堂,由东西 小门入,至堂中,执事官举案于御前。礼官奏“请授经 于讲官”,祭酒跪受。上赐讲官坐,乃以经置讲案,叩头, 就西南隅几榻坐讲。上赐武官都督以上、文官三品 以上及翰林院学士坐,皆叩头序坐于东西,诸生圜 立以听。祭酒李时勉讲《帝庸》作歌与皋陶赓歌一章, 讲毕,叩头退就本位。司业赵琬进讲《周易文言》,如仪 毕,出堂门复位。赞唱“有制。”学官诸生列班,俱北面跪 听。宣谕曰:“圣人之道,具在《六经》,躬行图治,君臣所同, 尚能勉之!”宣谕毕,赞行五拜叩头礼毕,学官诸生以 次退,先从东西小门出,仍于成贤街右列班伺候。尚 膳监进茶御前,上命光禄寺赐各官茶毕,各官退列 堂门外,叩头序立。驾兴,升舆,由太学门出升辇,卤簿 《大乐》前导,乐作。驾出太学门,学官诸生俟驾至,跪叩 头退。百官常服,先诣午门外,伺候。驾还,卤簿《大乐》止 于门外。上御奉天门,鸣鞭,百官常服,鸿胪寺致词行 庆贺礼。鸣鞭毕,驾兴,还宫,百官退。明日,国子监祭酒 率学官、监生上表谢恩。上具皮弁服御奉天殿,锦衣 卫设丹陛驾,百官朝服侍班行礼毕,上易服于奉天 门。礼官引奏,赐祭酒、司业及学官衣服,诸生钞锭。祭 酒、司业纻丝衣一袭、罗衣一袭,“诸学官纻丝衣一袭, 监生每人钞五锭。”驾还,是日,上亲御奉天门,赐武官 公、侯、驸马、伯、都督以上、文官三品以上及翰林院官、 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宴。”又明日,祭酒、 司业率学官、监生复谢恩。

景帝景泰元年遣官阙里祭告

[编辑]

按《阙里志》:“景泰元年,景帝登极,遣翰林院侍讲吴节 以香帛诣阙里祭告。”

景泰二年,幸学谒庙。

按《续文献通考》:景泰二年二月初三日幸学前期月 日,敕礼部:“朕惟帝王之道,莫先于宗孔子。朕将祗谒 庙庭,躬修祀礼,退临太学,劝励师生,以丕隆文教于 天下。尔礼部其择日具仪注以闻。”本年正月初八日, 礼部择日具仪注题奏,奉圣旨:“是。讲官并学官添与 纱帽带,监生每人添与绢一疋。著陈懋、于谦、王直、陈” 循、高谷、江渊、商辂、刘铉分献。于是钦天监选择景泰 二年二月初三日辛未,宜用卯时吉。馀同前。是日,祭 酒萧镃讲《书经皋陶》篇“天聪明”一章,司业赵琬讲《周 易》泰卦象辞。

景泰六年,增两庑祭品。

按《明会典》。“景泰六年奏准以两庑祭品俭薄,增豕四 只,枣、栗各五十斤,黍稷各一斗,形盐五十斤。南京国 子监一体增设。”

英宗天顺元年遣官诣阙里祭告

[编辑]

按《阙里志》:“天顺元年,英宗复位,遣工科左给事中孙 昱诣阙里祭告。”

宪宗成化元年遣官阙里祭告取衍圣公及三氏子孙观礼

[编辑]

按《阙里志》:“成化元年,宪宗皇帝登极,遣吏部右侍郎 尹旻诣阙里祭告。又驾幸太学,释奠孔子,遣官取衍 圣公弘绪并三氏子孙赴京观礼,命衍圣公分献沂 国公。”此遣官钦取之始。

成化二年,封董仲舒等四人为“伯。”

按《明会典》:“成化二年,封董仲舒为广川伯,胡安国建 宁伯,蔡沈崇安伯,真德秀浦城伯。”

成化十二年,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

按《明会典》云云。

按《续文献通考》:成化十二年国子监祭酒周洪谟等 题,“臣近言孔子封号冕服笾豆佾舞等事,礼部尚书 邹干等参称洪武年间新创南京太学,止用神主,不 设塑像。今国子监有塑像者,不过因前元之旧,亦非 圣朝之制。”臣以为不然。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因所当因,革所当革。太祖高皇帝正祀典,百神封号,凡 前代所封者,尽行革去,惟孔子封号仍存其旧。天下 郡县皆有元时三皇庙像,以民间不可亵渎,亦皆革 去。惟孔子塑像,除南京太学用神主外,天下府州县 学,元时塑像,悉存其旧。所因所革,皆以定一代之规, 垂万世之法。岂可谓所革者为圣朝之制,而所因者 非圣朝之制乎?又谓谥号器数之加否,不足为孔子 重轻所贵乎?孔子之道者,在身体力行,乃为尊崇之 实。臣以为孔子之道不外乎礼乐,今欲体孔子之道, 亦莫先乎礼乐,若不能备其礼乐,则无以将其诚敬。 报本之义既疏,体道之功安在?臣查得唐开元中,始 封孔子为文宣王,被以衮冕,乐用宫县,当时衮冕之 名,通乎上下。天子之衮冕,十二旒、十二章;一品之衮 冕,九旒九章。宫县者,天子之乐也。乐既用天子之宫 县,服必用天子之衮冕,是唐之奉孔子者,已用天子 之礼乐矣。今冕服既用天子礼,而舞佾则用诸侯之 乐。以礼论乐,则乐不备;以乐论礼则礼为僭。礼既不 明,乐又不称,孔子在天之灵,必所不享。夫礼乐之因 于前“元者,既有缺略,则法制之明于圣朝者,当为釐 正。若事因循,不加厘正,后世君子,必见非笑。如蒙准 言,乞敕内阁大臣并六部三法司、六科十三道等官 计议,首则正其封号。”合无表明孔子周人,当用周制, 其所封乃当时天王之王,非后世国王之王。故从前 代以来,皆用天子冕服。封号既正,则冕服“与封号相 称,而礼不为僭矣。次则增其器数,合无将十笾、十豆 增为十二笾、十二豆、六佾之舞增为八佾之舞。器数 既加,则佾舞与冕服相称,而乐不为缺矣。礼明乐备, 则可以格神灵,可以厚风化,可以补前代缺略之典, 可以备圣朝尊崇之制,诚为便益。缘系建言文庙礼 乐事理,未敢擅便。”本监官于奉天门题奏。奉圣旨:是。 尊崇孔子。是朝廷盛典。准他奏。笾豆增为十二。六佾 增为八佾。通行天下。该衙门知道。

成化十三年释奠,始用八佾,笾、豆十二,羽舞居下。 按《春明梦馀录》:成化十三年闰二月丁丑释奠,初用 八佾,笾、豆各十二。先是,周洪谟请加笾、豆、佾舞,又言: “古者鸣球琴瑟在堂上,笙镛柷敔在堂下,千羽舞于 两阶。今舞羽居上而乐器居下,非古制也。”礼部尚书 邹干驳之,诏以尊崇孔子,国家盛典。从洪谟之言,而 羽“舞始居下”云。

成化二十二年,以上丁次日释菜。

按《明会典》:“成化二十二年二月朔,当释菜,值上丁,令 以次日释菜。”

孝宗弘治元年遣官祭告阙里幸太学行释奠礼

[编辑]

按《阙里志》:弘治元年,孝宗皇帝登极,遣太常寺少卿 田景贤诣阙里祭告。又驾幸太学,释奠孔子。以吏部 尚书王恕言,诏先师位加币用太牢,改“分献”为“分奠”, 遣官取衍圣公并三氏子孙观礼,命衍圣公分奠兖 国公。礼毕,钦赏弘绪及观礼族人,各纻丝衣一套,又 赐宴于礼部。

弘治六年,命孔彦绳为翰林世袭《五经》博士,主衢州 孔子庙祀。

按:《明通纪》云云。

弘治九年,以宋杨时从祀,又命增孔庙《乐生》。

按《明会典》:弘治九年,封宋杨时为将乐伯从祀。 按《阙里志》:弘治九年二月,太常寺卿崔志瑞请天子 之乐,该用乐器人数七十二名,先师孔子原旧乐生 四十六名,同天子之乐,该添乐生二十六名等因到 司,案呈到部。看得礼备乐全,诚为盛世之典。况舞佾 既增,乐亦须称。合行太常寺将先师孔子祭祀合用 乐器人数,照数增益。其乐器如有缺少,合行该衙门 置造,及通行天下,照例施行。弘治九年二月初二日 该本部尚书倪岳等于奉天门题,奉圣旨:“是。钦此。” 弘治十二年孔庙灾,诏重建。

按《明会典》:“弘治十二年六月,曲阜孔庙灾,遣翰林学 士李杰祭告。”

按《明通纪》:“弘治十二年,曲阜孔庙火。题准取旁近各 省及各抽分厂银重修。”

按《兖州府志》:“弘治十二年,阙里至圣庙灾,遣翰林侍 读学士李杰祭告,出帑金十五万两,命守臣重建。 弘治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遣官祭告。”

按《明通纪》:“弘治十七年闰四月,曲阜重建孔庙落成, 遣大学士李东阳祭告。”

按《阙里志》:“弘治十七年,重建庙成,遣大学士李东阳 以香帛并御制碑文,诣阙里祭告。”

武宗正德元年视学谒孔子取三氏子孙至京观礼按阙里志正德元年武宗皇帝视太学谒孔子遣礼部主事张潜取衍圣公闻韶并三氏子孙赴京观礼

[编辑]

命衍圣公分奠沂国公、以禫服未除辞。命吏部右侍 郎梁储代。钦赏。赐宴照前例。

正德八年、遣官祭告

按《阙里志》:“正德八年,因流贼犯阙里,遣山东巡抚都御史赵璜祭告。”

世宗嘉靖元年遣官祭告阙里驾幸太学

[编辑]

按《阙里志》:“嘉靖元年,世宗皇帝登极,遣吏部尚书石 瑶诣阙里祭告。本年驾幸太学,诣庙至棂星门外,即 降辇步入,礼毕,仍步出棂星门外升辇,遣评士吕祚 取衍圣公闻韶并三氏子孙希瑄、公举彦佐、弘仁、闻 义赴京观礼外,有乞恩观礼三氏学生员彦隆、承概、 承绪等三名,亦准观礼,钦赏赐宴照前例。”

嘉靖九年,厘正《文庙祀典》。始为木主,题“至圣先师孔 子神位。”

按《明会典》,嘉靖九年厘正祀典,始为木主,题曰“至圣 先师孔子神位。”改大成殿为先师庙,殿门为庙门。四 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之 位。十哲以下及门弟子,皆称先贤某子之位。左丘明 以下,称先儒某子之位。申党即申枨,祀止存枨公、伯 寮、秦冉、颜何、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 弼、杜预、吴澄十三人俱罢祀;林放、蘧伯玉、郑众、卢植、 郑元、服虔、范甯七人各祀于其乡;后苍、王通、欧阳修、 胡瑗、陆九渊增入从祀。凡笾豆乐舞之数,皆更定焉。 其内臣降香亦罢。令南京国子监祭用十笾、十豆, 天下府、州、县学八笾、八豆,乐舞各止六佾。凡六品以 下官不陪祭者,先一日赴庙瞻拜。 月朔释菜仪。其 日清晨,执事者各司其事,分献官、各官分列于大成 门内。监生排班,俟献官至。通赞唱:“排班,献官以下各 就位。”通赞唱:“班齐,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引赞“诣献官 前。”唱:“诣盥洗所。”献官盥手、帨手讫,引赞唱:“诣酒尊所。” 司尊者举羃酌酒讫。引赞唱:“诣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前,跪。献爵,俯伏,兴,平身。”执事者行事并同。引赞唱:“诣 复圣颜子神位前”,宗圣曾子神位前,述圣子思子神 位前,亚圣孟子神位前,仪并同。十哲两庑分献官一 同行礼毕,引赞同唱:“复位。”引赞导献官、分献官至原 拜位立。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礼毕。 启圣祠 祭仪,嘉靖九年,令两京国子监并天下学校,各建启 圣公祠,中祠叔梁纥题称“启圣公孔氏之位”,以颜无 繇、曾点、孔鲤、孟孙氏配,俱称先贤某氏之位。程珦、朱 松、蔡元定从祀,俱称先儒某氏之位。每岁仲春、秋上 丁日,遣国子监祭酒行礼,南监司业行礼。一,陈设正 位:羊一、豕一、笾豆各八,簠簋各二、铏二、爵三、帛一、篚 一。东配:豕一、爵三、帛一、篚一。每位簠簋各一、笾、豆各 四。西配同,东西从祀同。一正祭,是日三更,赞引导遣 官至盥洗所,搢笏、出笏。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遣 官就位,迎神四拜,两庑分献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 献礼。”遣官由庙左门入。赞“诣启圣公孔氏神位前”,搢 笏、献爵、出笏,诣读祝位,跪,读讫,俯伏,兴、平身。两庑分 献官同。赞“诣先贤颜氏神位前,献帛、献爵。”诣先贤曾 氏、先贤孔氏、先贤孟孙氏各神位前,仪并同前。两庑 分献官同。献帛、爵讫,复位。典仪唱“行亚献礼”、终献礼, 仪同初献。典仪唱“彻馔讫。”唱“送神四拜。”两庑分献官 同。典仪唱“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瘗位。”唱 “望瘗”,捧祝帛馔官至瘗所,赞引赞“诣望瘗位。”赞“礼毕。” 按《续文献通考》,嘉靖九年,上用大学士张孚敬等议, 厘正祀典,撤去塑像,改大成至圣文宣王为至圣先 师孔子神位。木主高二尺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 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朱地金书。四配为复 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神位,木主 各高一尺五寸,阔三寸二分,厚五分;座高四寸,长六 寸,厚二寸八分。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皆止称“先贤 某子神位”,木主各高一尺四寸,阔二寸六分,厚五分; 座高二寸六分,长四寸,厚二寸。左丘明以下称“先儒 某子神位”,木主各高一尺三寸四分,“阔二寸三分,厚 四分;座高二寸六分,长四寸,厚二寸,俱赤地黑书。”“申 党、申枨二人”,疑以据《论语》为证,乃存“枨”去“党。”而公伯 寮、秦冉、颜何、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 弼、杜预、吴澄十三人俱罢从祀;林放、蘧瑗、郑元、郑众、 卢植、服虔、范甯七人,令各祀于其乡。后苍、王通、欧阳 修、胡瑗四人增入从祀,用故詹事兼翰林院学士程 敏政之言也。寻用行人薛侃议,增陆九渊。于是东庑 从祀四十七位,为澹台、灭明、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 开、司马耕、有若、巫、马施、颜、辛、曹恤、公孙龙、秦、商、颜、高 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蒧、颜祖、句井彊、秦 祖、公祖、句兹、县成、燕、汲、乐、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颜之 仆、施之常、秦非、申枨、颜哙、《穀梁》赤、高堂生、毛苌、后苍、 杜子春、韩愈、程颢、邵雍、司马光、胡安国、张栻、杨时、陆 九渊、许衡。西庑从祀四十四位,为宓不齐、公冶长、公 晳、哀高柴、樊须、公西赤、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哆、 漆雕徒父、商泽、任不齐公、良儒、公肩定、鄡单罕父、黑 荣、旗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叔仲会、邽巽公西舆,如 陈亢琴、张步叔乘、左丘明、公羊高伏胜、孔安国、董仲 舒、王通、周敦颐、欧阳修、张载、程颐、胡瑗、朱熹、吕祖谦、 蔡沈、真德秀,凡旧封公、侯、伯、爵,尽皆革去。仍改大成 殿为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时徐阶疏辨改号易像为非宜,帝怒,切责之。既而复疏曰:“圣谟洋洋,非臣所 能窥测。”上谓其谀佞,谪延平推官,且立《佞人碑》。十一 月奉诏行两京国子监,责令祭酒等官通行改正,以 称崇儒重道之意。于是车驾重幸太学,仍行南京,遣 官祭焉。

按《春明梦馀录》:“嘉靖九年,大学士张璁请正祀典,从 之。因制《祀典说》曰:‘孔子之道,王者之道也。特其位,非 王者之位焉。孔子当时诸侯有僭王者,皆笔削而心 诛之,其生也如是。今不体其心而加之以号,岂善于 尊崇者哉?又若增乐舞用八,佾笾豆用十二,牲用熟, 而上拟乎事天也,无忌之甚者矣。若夫颜回、曾参、孔 伋以子而并配于堂上;颜路、曾晳、孔鲤以父从列于 下,此名之不正者也。纲领既紊,至有宋程颐,遂主英 宗不父濮王之礼,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璁也。为名 分也,为义礼也,非谀君也,非灭师也。兹所正者,亦以 防闲于万世之下也’。”于是通行天下学校,改大成至 圣文宣王为至圣先师。孔子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 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 称先贤某子,左丘明以下称先儒某氏。悉罢封爵。 嘉靖十年行释奠礼。

按《春明梦馀录》:“嘉靖十年,以厘正祀典,服皮弁,谒庙 用特奠帛。行释奠礼。迎神、送神各再拜,乐三,奏文舞 六佾。配享、从祀及启圣祠分奠用酒脯,亦遣官致祭 于南监及阙里。从大学士张璁议也。”

嘉靖十二年幸太学,取衍圣公并族人观礼。

按《阙里志》:“嘉靖十二年,复幸太学,遣官取衍圣公闻 韶并族人孔谨公祯承、祯、弘器、闻达、观礼,钦赏赐宴, 俱照前例。”

穆宗隆庆元年遣官阙里祭告幸太学

[编辑]

按《阙里志》:“隆庆元年,穆宗皇帝登极,遣尚宝司卿刘 奋庸诣阙里祭告。本年八月初一日,驾幸太学,遣礼 部主事刘继文取衍圣公尚贤并三氏子孙孔謑、承 读、承元、承字弘立,观礼钦赏赐宴,俱照前例。又以分 奠大臣,特赐衍圣公羊一只,酒十瓶,钞三千贯。家长 孔謑,吏部给与冠带。”

隆庆五年,以本朝薛瑄从祀。

按《明会典》云云。

按《续文献通考》:“先是户科给事中魏时亮于隆庆元 年十月请录真儒,以彰道化,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均 得圣学真传,宜从祀孔庙。”先是给事中赵请帮助识别此字。御史周 弘祖请以故礼部侍郎薛瑄从祀,御史耿定向亦请 以故新建伯兵部尚书王守仁从祀。下礼部议覆:“薛 瑄潜心理道,励志修为。言虽不专于著述,而片言只 简,动示楷模;心虽不系于事功,而伟节恢猷,皆可师 法。王守仁质本超凡,理由妙悟;学以致良知为本,独 观性命之原;教以勤讲习为功,善发圣贤之旨。但瑄 则相去百年,舆论共服。守仁则世代稍近,不无异同。 请敕翰林院、国子监儒臣广咨博访,撰议进览。仍下 本部会同集议,以俟圣断。”从之。六科韩楫等、十三道 御史马三乐等,于五年交章请以瑄从祀,下礼部会 廷臣杂议。至是议曰:“臣等谨按:瑄,山西河津县人。方 幼年,一见濂、洛诸书,即叹曰:‘此道学正脉也’。”遂弃去 词赋,专心于是。其学以复性为的,以居敬穷理为功, 以反躬践履为实。潜心体究,至老弥精,充养之纯,超 然自得。此学问之大原也。平生言动举止,悉合于矩, 辞受取与一揆诸义。居家则孝友无间,与人则乐易 可亲。中正足以矫枉辟邪,刚直足以廉顽立懦,此行 履之大略也。所著有《读书录》,有《河汾集》,虽不专以述 作为事,而只简片言,皆可师法,微词奥义,悉合圣谟, 至今学者莫不尊信而诵习之,此著述之大旨也。至 于立朝行己之际,不折节于权门,不谢恩于私室,不 屈法于贵近,不慑志于临刑,荣辱无以关其心,死生 无以易其操,此树立之大节也。故一时信从者有“河 东夫子”之称,一代真儒之许,至今无异议焉。间有疑 其著述之寡,不知学贵心得,道在躬行。矧瑄所著书 且十馀万言,不为不多。又有言“宋时罗从彦、李侗诸 儒尚未遍祀,瑄不应独祀者。不知从彦等皆讲学于 大明之日,而瑄乃兴起于既绝之后,课其难易,功实 倍之。惟陛下博采人言,俯加临决,早赐施行,于世教 士风,非小补也。”于是命瑄从祀神主,序于先儒吕祖 谦之下。祭酒马自强以从祀告于先师孔子,行释菜 礼。仍通行天下学校,一体遵行。

神宗万历元年遣官祭告阙里

[编辑]

按《阙里志》:“万历元年,神宗登极,遣尚宝司司丞张孟 男诣阙里祭告。”

万历四年,幸太学,释奠先师。

按《阙里志》:万历四年,神宗皇帝驾幸太学,释奠先师。 遣礼部主事张程取衍圣公尚贤并三氏子孙公宁 公源、承倜、弘昹、贞樗、观礼,钦赏赐宴,俱照前例。 万历十二年,以本朝王守仁、陈献章、胡居仁从祀。 按《明会典》云云按《春明梦馀录》:礼部尚书请独祀居仁。大学士申时 行等言:守仁知众论之不与,则著《朱熹晚年定论》之 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者乐其任意,或流于清 谈,庸鄙者借其虚声,遂敢于放肆,传习转讹,悖谬日 甚。其门人为之标榜,至谓“杖之不死,投之江,不死以 上渎圣聪,几于无忌惮矣。若夫剿捕軬贼,剪除逆濠, 据事论功,诚有可录。是以当陛下御极之初,即拜伯 爵,虽出于杨廷和豫为己地之私,亦缘黄榜有封拜 侯伯之令。夫功过不相掩,宜免夺封爵,以彰国家之 大信;申禁邪说,以正天下之人心。”上曰:“卿等议是。”守 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虚声附和,用诈任 情,坏人心术。近年士子传习邪说,皆其倡导。至“于逆 濠之变,与伍文定移檄举兵,仗义讨贼,元恶就擒,功 固可录。但兵无节制,奏捷夸张,近日掩袭塞夷,恩威 倒置。所封伯爵,本当追夺,但系先朝信令,姑与终身。 其没恤典,俱不准给。”都察院仍榜谕天下:“敢有踵袭 邪说,果于非圣者,重治不饶。”当日申饬严切如此。及 入祀时,无一人言及,以彼时良知之说盛行也。

熹宗天启元年遣官祭告阙里

[编辑]

按《阙里志》:“天启元年,熹宗皇帝登极,遣顺天府府丞 姚士慎诣阙里祭告。”

天启五年,幸太学,释奠先师。

按《阙里志》:“天启五年二月初六日,熹宗皇帝幸太学, 释奠先师,遣中书舍人杨中极取衍圣公孔引植并 四氏子孙族人彦干、弘颗、弘毅、闻庆,生员闻范、闻谟、 贞祚,衍圣公遂以观礼乞恩,奉圣旨准以恩贡入监。 圣旨既称圣裔,该部优选。”中书孔闻诗、行人孔闻謤 并乞恩观礼,赐宴赐衣,并如前代,尤加。次年孔闻诗 俸。未及期,奏以“特恩”准考选吏科给事中。

愍帝崇祯二年幸太学释奠先师

[编辑]

按《阙里志》:“崇祯二年正月二十日,帝驾幸太学,释奠 先师。遣中书舍人梁招孟取衍圣公孔引植子孙族 人彦干、彦凤、弘毅,生员闻俊、贞芳、尚皓、尚逊,照例送 监读书,赐宴赐衣,俱照前例。”

崇祯六年,复行释奠礼。

按《春明梦馀录》:“崇祯六年辛巳八月复行释奠礼,礼 部先以八月初四日请,已,报可。是日丁未,适与丁祭 相值。旧例,丁祭遣阁臣行礼,乃改是月十八日躬行 释奠,而初四日仍遣阁臣行礼。辛巳八月十八日卯 初刻,驾从长安左门出,自崇文街至成贤街入庙,祭 酒司业吉服,率学官诸生于成贤街左跪迎。驾至棂” 星门外,降辇,礼部与鸿胪卿导上步入门,登大成门 中阶,入御幄,坐定,具皮弁冠服出。太常寺官导由大 成中门道入,盥洗,诣庙中陛,上奏迎神乐,上两拜,遂 行释奠礼。太常寺卿跪进帛于上右,上搢圭,立受帛。 献毕,少卿跪进爵于上右,立受爵。献毕,上出圭,奏《送 神乐》,上复两拜。礼毕,上仍至御幄,更翼善冠、黄袍,幸 彝伦堂,诸生列于堂下,祭酒各官列于诸生之前,跪, 候驾过,起,北向立。上至彝伦堂,百官行一拜三叩头 礼,祭酒以下及诸生行一拜三叩头礼。有顷,内赞赞 进讲,祭酒从东阶由东小门入,至堂中,北向立。执事 官举经案于御前,礼部官奏“请授经于讲官。”祭酒跪, 礼部以经立授祭酒,置于讲案,复至中堂北向立,一 拜三叩头。上谕讲官坐,祭酒承旨就讲案边坐。上谕 官人,每坐,百官承旨,武官都督以上、文武三品以上 及学士一拜三叩头坐。祭酒讲《皋陶谟》。讲毕,退出堂 外。司业罗大任从西阶由西小门入,一如祭酒礼。讲 《易·咸卦》。讲毕,传制官称“有制”,宣谕云:“圣人之道,如日 中天”,凡四语。祭酒、司业、学官习礼、公、侯、伯、诸生五拜 三叩头。尚膳监进茶,上谕官人每吃茶。茶毕,出百官 一拜三叩,赐五府、六部、都察院及衍圣公羊酒甜食。 盒上入彝伦堂后敬一亭,观世宗所立程子《四箴》诸 碑。又令将庙内各碑及石鼓俱摹榻进览。

崇祯十四年,诏加崇周、程“诸子。”

按《春明梦馀录》:崇祯十四年八月谕:“朕览我圣祖命 儒臣纂辑《五经四书大全》,其中作述、传注、引证等项, 惟宋儒周子、两程子、朱子、张子、邵子为多。可见理学 大明于宋,而周、程诸子大有功于圣门,然与周、秦、汉、 唐诸儒并称先儒,窃为不安。兹欲特加崇隆,是否可 行?著礼部、翰林院、太常寺、国子监、礼科等衙门会同” 详议来说。十月,部议以“周、程六子宜称先贤,并请汉 儒董仲舒、隋儒王通俱称先贤,且宋从祀至十八人, 今止四人为太少,宜以吴与弼、罗伦、蔡清、陈真晟、陈 琛、吕柟、王艮、章懋、罗洪先、邓元锡、顾宪成等”,令候旨 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