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热河志 (四库全书本)/卷06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十七 钦定热河志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六十八
  山四
  各属有名无考诸山
  按承徳府属境内名山有载在史𫝊今古殊称者即往证今虽形势方位粗有可指而称名不符未宜牵率亦不便删略彚编如左以俟审证云
  鲜卑山 后汉书鲜卑𫝊鲜卑者东胡之支别依鲜卑山杜佑通典柳城有鲜卑山在县东南二百里棘城之东塞外亦有鲜卑山在辽西之北一百里未详孰是
  按通典于鲜卑山二说并存在杜佑时已莫定所在太平寰宇记诸书皆两仍其说一统志原本据后汉书鲜卑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谓辽之中京大定府在饶乐水南则古鲜卑山当相去不远饶乐水为今英金河流经赤峰建昌朝阳三县地则鲜卑山方位究难据以审定
  赤山 后汉书乌桓𫝊渔阳赤山乌桓数寇上谷按唐张九龄有贺赤山北无贼状渔阳与今承徳府滦平丰宁县相直是赤山当在今承徳府本境及滦平丰宁二县境内而诸处俱无之达昌县境有赤山及大赤山但其方位不合难以傅会
  牛尾谷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段兰攻柳城慕容汗及封奕等救之与兰遇于牛尾谷
  按柳城属今建昌县牛尾谷当在建昌县南境
  马兜山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慕容皝以段辽将复至于柳城左右设伏以待之遣封奕率骑数千伏于马兜山
  按汉书地理志称马首山在柳城西南段氏之伐柳城必从西南而至疑马首山即马兜山盖马首与头同义头与兜又音近耳太平寰宇记谓柳城县有马首山渡辽之要路据此当在今建昌县南境
  黄榆谷 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慕容宝宿广都黄榆谷清河王会夜诣宝行十馀里复走赴其军勒兵攻宝宝帅骑驰二百里晡时至龙城
  按龙城为今朝阳县治黄榆谷当在今朝阳县治南二百馀里
  索莫汗陉 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慕容宝自石城还龙城至索莫汗陉去龙城四十里
  按索莫汗陉当在朝阳县治南四十里
  板陉 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李旱弃军奔走至板陉复还
  按此当在今建昌县境
  突门岭 魏书太宗纪魏主东巡至于濡源及甘松遣精骑袭冯䟦于和龙魏主屯突门岭待之按方舆纪要谓突门岭在大宁西南当在今平泉州南境
  鸡鸣山 魏书地形志昌黎郡广兴县有鸡鸣山按魏昌黎郡广兴县地属今朝阳县山当在朝阳县东南境
  鹿头山 魏书地形志昌黎郡定荒县有鹿头山按水经注谓白鹿山即白狼山元和郡县志又谓白狼山一名鹿首山是鹿首山白鹿山皆即白狼山之互相称此鹿头山与鹿首同义或疑即古白狼山但魏书别载白鹿山祠于石城县而鹿头山在定荒县当非一山以定荒县方位求之当在今朝阳县西境
  善玉山 魏书勿吉𫝊自和龙北二百馀里有善玉山
  按和龙即今朝阳县治其北二百馀里当在今奈曼旗境
  九庄山 水经注鲍邱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迳九庄岭东
  孟广𡶭 水经注孟广𡶭水出𡶭下𡶭甚嶒峻峩峩冠众山之表
  孔山 水经注道人谿水南流迳孔山西又孟广𡶭水西迳孔山南上有洞穴开明
  按水经注称九庄岭孟广𡶭及孔山皆与鲍邱水即今潮河相近方舆纪要谓九庄岭在密云县北三十里又以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古北口外之雾灵山为古孟广𡶭然水经注之九庄岭在鲍邱水初发源之时尚不在边内至于雾灵山本即水经注之伏凌山以音近而讹水经注于鲍邱水所合之三城水下已详列之亦不应又指为孟广𡶭是方舆纪要之说未可为据今以水经注所列形势审之鲍邱水发源塞上即迳九庄岭东似即指今丰宁县属上黄旗汎西南诸山而言其所谓孟广𡶭者疑即今大阁儿东南之龙泉山所谓孔山者疑即今大阁儿东南之白云洞盖潮河本流经龙泉山及白云洞之东境而龙沟水亦由此会入潮河即以之当左入鲍邱之道人谿水其方位亦相似特古今异名故附识于此
  丁原山 水经注五渡水北出安乐县丁原山按北魏安州无安乐县疑即永乐县之讹详见建置沿革门山当在今承徳府南境滦平县东南境
  石城山 水经注石城川水出西南石城山按北魏石城县属今建昌县山当在今建昌县南境
  黄麞谷 唐书武后纪登封元年张元遇曹仁师麻仁节等及契丹战于黄麞谷
  按此山契丹𫝊亦载之于今方位无考
  都山 唐书元宗纪开元二十一年幽州副总管郭英杰及契丹战于都山元一统志都山在恵州东南二百里其上林木畅茂
  按元恵州地属今平泉州山当在平泉州东南境方舆纪要又谓都山在临潢南境则当在今赤峰县北境存以备考
  捺禄山 唐书元宗纪开元二十五年张守珪及契丹战于捺禄山败之
  按方舆纪要谓捺禄山在朵颜卫境今方位无考
  天门岭 唐书安禄山𫝊讨契丹至吐䕶真河昼夜行三百里次天门岭
  按唐书契丹𫝊载此事曰大战潢水南古吐䕶真河即今老河是天门岭当在老河之北潢河之南赤峰县境内
  松陉岭 唐书地理志营州西北百里松陉岭其西奚东契丹曽公亮武经总要兴中府西北至松陉岭百里
  按唐营州在建昌朝阳二县境内其奚与契丹分界当在建昌县兴中府为今朝阳县岭当在今建昌朝阳二县间也
  冷陉山 唐书奚传盛夏必徙保冷陉山契丹传阻冷陉以自固
  按唐时冷陉为奚契丹两部接壌处后燕慕容熙袭契丹至陉北即冷陉之北唐显庆中以阿史徳枢宾为冷陉道行军总管讨叛奚又延和初幽州都督孙佺等及奚战于冷陉山皆指此当在今平泉州建昌县之北境方舆纪要谓在潢水之南黄龙之北奚契丹依阻此山以自固者是也唐书又谓冷陉山直妫州西北考唐初契丹之地本在潢水左右距妫州绝远即奚王牙帐亦附近土河与营州相接而不在妫州至辽初始以别部徙妫州为西奚唐书所称冷陉直妫州西北者盖两冷陉也
  摘星岭 唐书契丹传契丹入冦幽蓟刘仁恭穷师逾摘星岭讨之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死五代史契丹传刘守光岁使人逾摘星岭烧荒契丹马无所食
  按明史一统志谓摘星岭在顺天府西三百馀里若在内地又隔西奚一部何由得困契丹盖未足为据方舆纪要谓在大宁南境
  双山 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有双山
  按辽中京在今平泉州则双山应在平泉州地
  九宫岭 辽史地理志泽州有九宫岭
  九宫岭在恵州南一百五十里
  按元之恵州即辽之泽州为今平泉州地则九宫岭当在平泉州南境唐书地理志渔阳郡下注自古卢龙北经九荆岭卢龙塞在今潘家口外九荆岭在卢龙塞北当即辽史之九宫岭也
  石子岭 辽史地理志泽州有石子岭元一统志石子岭在恵州北八十里
  按此当在今平泉州境又考王曽行程录曰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与北方位相合又唐书地理志曰经九荆岭受米城张洪隘度石岭至奚王牙帐唐之奚王牙帐即辽之中京度石岭与奚王牙帐相近当即辽史之石子岭唐书作石岭也
  平顶山 辽史地理志高州有平顶山
  平顶山在高州北五里
  按辽元时之高州在今赤峰县今丰宁县属之正蓝旗镶黄旗皆有平顶山方位偏西乃辽北安州界非高州境也
  黄柏岭 辽史地理志武安州有黄柏岭
  按辽时武安州地属今朝阳县岭当在朝阳县西境
  雕窠岭 辽史地理志宋王曽上契丹事曰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
  按思乡岭今十八盘岭偏枪岭今偏岭皆在滦平县雕窠岭在思乡岭之北偏枪岭之南亦当属滦平县境
  芹菜岭 辽史地理志宋王曽上契丹事曰过墨斗岭度云岭芹菜岭
  按墨斗岭为今广仁岭芹菜岭当在广仁岭北王曾行程录墨斗岭亦名度云岭应是一山故不复列
  牛山 曽公亮武经总要北安州有牛山亦作牛岭
  按今承徳府本境滦平县丰宁县皆北安州地明成宗寔录永乐元年命新昌伯唐云引军自小兴州大兴州东接牛岭会州塔山龙山诸处屯种北勿出会州西勿过千户塞则牛岭当在兴州之东会州之南为今平泉州南境
  鹿儿峡 辽史地理志宋王曽上契丹事曰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
  按此牛山馆当即武经总要所载北安州之牛山鹿儿峡在牛山北八十里亦当在平泉州境又考方舆纪要谓鹿儿峡在遵化州北塞外明初常遇春追元兵出遵化度鹿儿岭至会州即此会州故城在今平泉州南二十里则此岭当更在会州之南方舆纪要又谓此岭一名鹿路岭或讹为路儿岭元史顺帝纪至正二十四年博罗特穆尔旧作字罗帖木儿今改正遣兵向阙太子率侍卫兵东走古北口趋兴松至路儿岭诏追及之还宫即此地也
  虾蟆岭 辽史地理志宋王曽上契丹事曰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
  按此则岭在鹿儿峡馆之北亦当在今平泉州境
  会仙石 曽公亮武经总要北安州有会仙石按此当在滦平县丰宁县境
  器仗山 曽公亮武经总要建州东南至器仗山三十里
  按辽建州为今朝阳县地山当在今朝阳县东南境
  唱叫山 契丹国志中京东过小河唱叫山道北奚王避暑庄有亭台元一统志唱叫山在大宁县东北三十里
  按明一统志乌梁海下亦载此名当在今平泉州境与大宁故城相近
  奚王岭 青岭 瓢岭 金史完颜宗翰𫝊宗翰至奚王岭与都统杲会杲军出青岭宗翰军出瓢岭
  按宗翰与杲约于奚王岭会议在既取北安州之后奚王岭当在丰宁县西境青岭瓢岭亦应相近
  呼碧峪 元史食货志有龙山呼碧峪
  按呼碧峪与龙山相近当在今朝阳县境
  盘龙山 元一统志盘龙山在大宁县东南十里摩云山 元一统志摩云山在大宁县西南三十里相传常有云气覆其巅故名
  香台峰 元一统志香台峰在大宁县西一百里辽建昊天寺金泰和六年杜元撰碑文云万壑千崖群峰争出咸不相让惟香台峰玉立特秀迥出霄汉之外故以香台名
  有福山 元一统志有福山在大宁县西北三十里以其在福徳之地故名
  按元时大宁路大定县为今平泉州治东北境后改名大宁也盘龙摩云香台有福四山均应在今平泉州境
  溜石山 元一统志溜石山在金源县西南四十里山有二峰其形似驼
  按元史载穆瑚黎旧作木华黎今改正进兵临兴中先遣乌叶尔旧作吾也而今改正攻溜石山盖即此山也当在今平泉州东境
  干山 元一统志干山在恵州西南二百五十里辽金采伐林木运入京畿修盖宫殿及梵宇琳宫元置提举司
  按此当在今平泉州最南境
  圣水山 元一统志圣水山在高州东南三十里上有一泉
  福徳山 元一统志福徳山在高州西北三里以其山居福徳位故名旧名五福山辽人谓之榆山金大定间兵乱此山见神兵解危遂名福徳山有石洞号为集贤洞有石环二丈曽有仙游谓之会仙石
  按元高州地属今赤峰县圣水山福徳山俱当在赤峰县境
  望京山 元一统志望京山在松州东八十里上有古寺石佛像又有石洞宝塔
  香台山 元一统志香台山在松州南八十里有石洞寺周围松树茂林
  按松州属今赤峰县望京山香台山俱当在赤峯县西南境
  五峰山 元一统志五峰山在松州西南九十里有古寺石井周围松林
  按此亦当在今赤峰县境又考今丰宁县属镶白旗之东北有五峰山为元兴州松州交界处或即为松州之五峰山未可定也
  梓木山 元一统志梓木山在和众县东南二十里以山多梓木故名
  按元和众县地属今建昌县山当在建昌县南境
  熊山 元一统志熊山在龙山县南六十里俗𫝊辽主临山畋猎获一白熊因号熊山上有熊山寺石柱山 元一统志石柱山在龙山县南八十里山中有方圆石柱辽时有僧建寺于此后寺废柱础犹存
  按元龙山县地属今建昌县熊山石柱山俱当在建昌县南境
  富山 元一统志富山在龙山县南一百三十里一水通流内有寺曰龙泉
  按此亦当在今建昌县境今平泉州境有富山与此方位不合建昌县境内诸山名为巴颜者颇多亦莫定所在
  龙山 元一统志龙山在龙山县北八里山如卧龙俗𫝊曽有龙见故名
  按此与前燕慕容皝所筑龙城东之龙山别龙城东之龙山在今朝阳县境此当在建昌县境
  鞍山 元一统志鞍山在龙山县北十三里势若马鞍故名
  按此亦当在今建昌县南境
  云窦山 元一统志云窦山在利州东四十里山有穴窦天欲阴雨必有云气覆其巅故名
  按元利州地属今建昌县山当在建昌县南境
  金山 元一统志金山在利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山有金洞因以为名绝顶有古寺曰云峰
  凤凰山 元一统志凤凰山在利州南十三里相𫝊凤凰尝止其上故名
  按金山凤凰山俱当在今建昌县南境今朝阳县之凤凰山即古龙山乃元兴中州地与利州方位不合
  竞秀山 元一统志竞秀山在兴中州南三十里金山 元一统志金山在兴中州北三十里按元兴中州地属今朝阳县竞秀山金山俱当在朝阳县境
  独山 元一统志独山在川州南一百四十里其山屹然一峰故名
  白云山 元一统志白云山在川州北十五里时有白云覆其上故名
  按元川州地属今朝阳县独山白云山俱当在朝阳县境
  荆山 元一统志荆山在建州东北十里其山多荆故名
  按建州地属今朝阳县山当在朝阳县南境
  丁山 元一统志丁山在恵和县南五十里一峰如丁改名
  按元恵和县地属今建昌县山当在建昌县北境
  大王山 元一统志大王山在武平县东八里其山高耸列岫峥嵘
  香炉山 元一统志香炉山在武平县南三十里其山孤高形若香炉故名山中有水一泓澄澈可爱名曰圣水池
  按元武平县地属今朝阳县大王山香炉山俱当在朝阳县境
  毡帽山 明史李文忠𫝊洪武七年帅师攻大宁高州克之追奔至毡帽山
  按高州地属今赤峰县山应在赤峰县境





  钦定热河志卷六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