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通典 (四库全书本)/全览5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全览4 钦定续通典 全览5 全览6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一
  州郡
  等谨案杜佑作州郡典以后世郡国推而上之附于古之九州因以考历代郡县沿革之故诚可为稽古之助宋马端临撰舆地考亦仿此例惟杜书以九州为纲以其时之州郡为目由唐而上逆溯之以会于唐虞马书以九州为纲以朝代为目由唐虞以降顺推之以逮于宋此其所以异也本馆续修二书止于明代其舆地考自可依例序辑若此书标目竟用有明州郡实义无所取又九州之名始三代以前分合可考秦置郡县陇西内史属雍而郡以南入梁钜鹿上谷属冀而郡以东入兖齐郡属兖而南境入青南郡属荆而北境入豫三川南阳砀皆属豫而三川之北入冀南阳之东入荆砀之东北入兖其馀诸郡莫不彼此参互犬牙相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平帝复袭九州之名而徐之临淮其南侵扬兖之泰山其南侵徐牂牁梁分而东北侵荆西河冀分而西南侵雍汉中分属梁豫江夏分属荆扬弘农一郡实为雍扬豫三州之域晋魏以下更置弥繁愈分愈离殊难牵合杜氏限于体例遂致一郡之地析载数州而历代土疆转难详核至如蟠木交阯古登图籍而杜氏以州无所属别为化外揆之大一统之义亦未允协今稍变其体例以代相属自五代迄明谨为续辑云五代
  唐之盛时以天下为十道洎其衰也置军节度号为方镇兵骄则逐帅将强则叛上而其势以分僖昭以来日益割裂当是时天下别为十一南有吴浙荆湖闽汉西有岐蜀北有燕晋而朱氏仅有七十八州以为梁庄宗灭梁臣岐破蜀合一百二十三州以为唐石氏入立献十有六州于契丹合一百九州以为晋刘氏代晋合一百六州以为汉郭氏代汉合一百一十八州以为周此中国五代之大略可记其沿革焉其馀外属者闽最先亡而存者七国自江以下二十一州为南唐自剑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为蜀自湖南北十州为楚自浙东西十三州为吴越自岭南北四十七州为南汉自太原以北十州为东汉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合中国所有二百六十八州而军不在焉又自唐有方镇而史官不录地理之书后世因习以军目地而没其州名且置军者徒以虚名升建为州府之重此不可以不书也其外属于闽与七国与契丹诸州则随其时而附于五代云唐自黄巢肆虐群雄逞凶四方擅命者南有吴浙荆湖闽汉西有岐蜀北有燕晋朱温据汴遂成篡弑僭号曰梁西至泾渭南逾江汉北濒河东际海有州凡七十八案朱梁尽得河南境内诸州亦兼有关内河东河北山南之境然镇冀易定两镇仍各有其地魏博阮得而旋失朔方定难诸镇亦仅同羁属所云七十八州非实有其地也谨附识
  汴 唐汴州宣武军节度梁太祖开平元年受唐禅都此升为开封府建名东都以开封浚仪为赤县尉氏封邱雍邱陈留为畿县三年以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曺州之考城更名戴邑许州之扶沟鄢陵陈州之太康九县来属仍俱升为畿县按以九县来属五代史职方考以为开平元年考册府元龟开平三年敕东都云自升州作府建邑为都未广邦畿颇亏国体其滑州酸枣长垣等九县并割属开封府仍升为畿县王溥五代会要亦作三年今并据之
  洛 唐东都置河南府梁开平元年建名西都
  雍 唐上都置京兆府昭宗迁洛废为佑国军节度梁开平元年改京兆府为大安府长安县为大安县万年县为大年县仍置佑国军三年改永平军按职方考但云改京兆府为大安府不载县名沿革今据五代会要
  兖 泰宁军节度
  沂
  密 开平二年改辅唐县为安邱县按五代史密州胶西故曰辅唐梁改曰安邱不言何年今据五代会要
  青 平卢军节度
  淄
  
  棣
  
  莱
  徐 武宁军节度
  宿
  郓 天平军节度
  曹
  
  宋 唐属宣武军节度德宗兴元初宣武军移治汴州梁开平元年以汴州为东都因徙宣武军于此割濮郓颍三州隶之四年以辉州楚邱县还属按职方考无割濮郓颍三州之文楚邱还属亦不言何年今并据五代会要
  亳 开平四年升为防御按此据马端临舆地考
  辉 唐昭宗光化二年朱全忠以宋州之砀山虞城单父曹州之成武表置辉州徙治单父三年置崇徳军按职方考云属县置徙传记不同今领单父砀山成武鱼䑓四县后又云楚邱故属单州梁割隶宋州新唐书注又有虞城县是所领四县乃就宋地理言之而五代时不仅此也又舆地考及乐史太平寰宇记并云后唐以兖州鱼䑓来属则鱼䑓县梁时尚属兖州也今据新唐书注而并识其异同于此
  
  陈
  
  许 唐忠武军节度梁开平二年改匡国军开平二年据五代会要
  汝 开平四年升为防御按此据乐史太平寰宇记
  郑 防御按此据舆地考
  滑 唐义成军节度以避梁王父讳改曰宣义按梁太祖父名诚因讳改义成为宣义考梁本纪唐大顺元年以梁王兼宣义军节度则讳改军额在唐昭宗时故犹称梁王又按当时州县军额多有以犯嫌名改者然如河阳三城军及韩城澄城等县亦未尽改谨于初见处附识之襄 唐山南东道节度唐梁之际改忠义军后以延州为忠义军复曰山南东道
  
  房
  邓 唐属山南东道节度梁开平三年破赵匡凝分邓州置宣化军节度割泌随复郢四州隶之复置淅川县按职方考无四州割隶之文今据五代会要又欧阳忞舆地广记云五代时复置淅川县属邓州河南通志亦云梁于故淅川县地置淅水县后唐晋汉周因之是县固梁置而淅水淅川未知孰是谨附识
  随 改唐城县为汉东县
  郢
  泌 唐唐州昭宣帝天祐三年朱全忠徙治泌阳表更名复 太祖乾化二年以监利县入江陵乾化二年据五代会要安 开平元年改应城县为应阳县置宣威军按改应阳县据太平寰宇记
  
  蒲 䕶国军节度以同州郃阳澄城韩城三县来属按五代会要后唐同光三年河中府奏韩城郃阳澄城三县伪梁割属当府其澄城县今请却隶同州韩城郃阳县且属当府从之寰宇记舆地考并云梁以韩城郃阳澄城属河中府今据之又按新唐书注韩城县天祐二年更名韩原疑梁初即复旧名谨附识
  孟 河阳三城军节度
  怀
  晋 唐属䕶国军节度梁开平四年置定昌军节度割绛沁二州隶之末帝贞明三年改曰建宁按职方考无绛沁割隶之文今据五代会要
  
  陕 唐保义军节度梁开平二年改镇国军开平二年据五代会要
  
  华 唐镇国军节度梁改感化军
  
  同 唐匡国军节度梁改忠武军以京兆府同官奉先二县来属按职方考无奉先县五代会要云开平三年以京兆之同官奉先属同州舆地考亦云以同官奉先属同州而不言何年新唐书同州奉先县注云天祐三年来属疑为开平元年所割亦如职方考于磁州云梁改惠州新唐书以为天祐三年也又按职方考云美原县故属同州李茂贞置鼎州而治之梁改为裕州考新旧唐书美原县并属京兆府无割属同州之文舆地考于同州亦云后唐废裕州以美原来属是美原在梁时实属京兆后唐始割属同州也谨附识
  崇 岐 本华原县唐末属李茂贞建为耀州置义胜军梁末帝时茂贞养子温韬以州降梁诏改耀州为崇州义胜军曰静胜军
  邠 岐 静难军节度
  宁 岐
  庆 岐 唐末李茂贞建安定军节度梁改武静军按职方考不载庆州军名沿革今据寰宇记及舆地考
  衍 岐
  鄜 岐 保大军节度
  坊 岐 唐末李茂贞以鄜城县置翟州梁开平三年改曰禧州改县为昭化县按职方考不载鄜城县沿革五代会要云开平三年改鄜城县为昭化寰宇记云李茂贞建为翟州开平三年改曰禧州又改县曰昭化今并据之
  丹 岐
  延 岐 唐属保大军节度梁置忠义军
  夏 定难军节度
  银
  
  宥
  灵 朔方军节度
  盐
  魏 唐故曰大名府置天雄军节度梁因之
  博 改高唐县为鱼邱县按此据寰宇记
  
  卫
  
  相 贞明元年以平卢军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分其相澶卫州为昭德军改永定县为长平县天雄军乱遂入于晋按职方考于相州下云故属天雄军节度梁末帝分置昭德军考梁本纪云分其相澶卫州为昭德军当是昭德军治相而兼领澶卫今从本纪改永定县据寰宇记
  邢 唐属昭义军节度昭义所统泽潞邢洺磁五州唐末孟方立为昭义军节度使徙其军额于此而泽潞二州入于晋方立但有邢洺磁三州故唐末有两昭义军梁晋之争或入于梁或入于晋开平二年以邢洺磁三州为保义军
  
  磁 改曰惠州按新唐书注天祐三年以慈磁声一更名
  镇 唐成徳军节度梁改曰武顺又改行唐县为彰武县按改彰武县据王圻续舆地考
  
  深
  
  易
  
  定 义成军节度开平三年改唐县为中山县按此据续舆地考
  附外属州谨按五代外属诸州沿革职方考不载今谨据十国春秋寰宇记及各省志书修入
  凤翔陇 泾彰义原 渭 武 干李茂贞置治奉天县后为威信军以上入岐
  岐雄武蜀天雄成 阶 凤蜀武兴 以上入岐蜀
  乾化二年改为顺化军景 徳 莫 瀛 幽卢龙涿 檀 蓟顺 营 平 蔚 朔振武大同应 新 妫 儒
  武 忻 代雁门改唐林县为白鹿县岚 石 宪 麟 府 并河东汾 慈 隰 泽 潞昭义梁末帝龙德三年改为匡义军以李继韬归顺故也管沁 辽唐仪州梁开平三年以兖州管内有沂州其仪州复为辽州 以上入后唐
  唐淮南节度杨吴改为江都府楚 泗 滁 和 光 黄 舒蕲 庐 夀忠正改盛唐县为灊山县海 濠 润 常 宣宁国歙鄂武昌唐玄宗天宝中鄂州置唐年县吴顺义七年改为崇阳南唐复为唐年其地唐末已属杨吴而
  朱梁于郡国志尚存其空名改为临夏县升为金陵府池 饶 信 江 洪镇南梁时改丰城县为吴皋县抚 袁 吉 䖍 以上入吴
  王审知改唐延平县为延平镇汀 漳 泉 福武威梁乾化元年升梅溪场为闽清县又改福唐县为永昌县 以上入闽
  镇海钱镠奏改临安县为锦衣军寻改为安国县又改新城县为新登县唐山县为金昌县以湖州武康苏州嘉兴二县来属又于嘉兴置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焉又割钱塘盐官各半置钱江县割富春二乡入钱江又改富阳曰富春县镇东开平三年钱镠奏置吴江县梁改长城县为长兴县静海钱镠奏改乐成县为乐清县德化钱镠奏改乐安县为永安县又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开平三年钱镠奏置望海县又改鄮县为鄞县钱镠奏改松阳县为长松县元瓘奏改白龙县钱镠奏改信安县为西安县须江县为江山县龙邱县为龙游县钱镠奏改浦阳县为浦江县复武成县为武义县 以上入吴越
  荆南梁以监利县来属 入南平
  武雄归 峡 益成都汉 彭开平二年改永昌县为归化县析青城地置永康县绵 眉 嘉 剑 梓剑南东川武信果 阆 普陵 资 荣 简 卭 黎 雅永平维 茂 文 龙黔武泰施 夔镇江忠 万 兴 利昭武开 通 涪
  渝 泸 合 昌 巴 ⿺辶𦮔 集 壁 渠梁置潾山县戎梁山南西道武定 以上入蜀
  武安衡 澧 朗武平岳 道 永 邵 辰 融 郴连 昭 宜 桂静江梁开平元年复慕化县为归化县贺 梧 蒙严 富 柳梁置龙城县象 以上入楚
  宁远建武端 康 封刘岩改封川县为封兴县废开建县并入封兴恩 春新 高梁改茂名县为越裳县窦 雷 化 韶 藤 白
  廉 钦 广清海梁乾化中改州为兴王府改南海县为咸宁常康二县横 賔浔 循刘岩析循州置正州改罗阳县为博罗领归善博罗海封河源四县徙循州治雷乡领雷乡齐昌二县郁林 琼省儋州之富罗县并入临高义伦二县来属省琼州之曽口颜罗二县并入澄迈来属儋 万安省富云博辽二县罗 潘 勤 泷改镇南县为岭南县梁改为勲州寻复旧 以上入南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二
  州郡
  五代后唐
  晋发愤仇雠既克燕孽遂翦朱梁改晋称唐又西并鳯翔南収巴蜀及同光之乱两川复失东际于海南至淮汉西逾秦陇北尽燕代有州一百二十三按职方考庄宗初起并代取幽沧有州三十五后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十一州以灭梁岐王称臣得七州同光破蜀已而复失惟得秦鳯阶成四州而营平二州已䧟于契丹其増置州一合为一百二十三州今考后唐以同光三年破蜀而孟知祥僣号在长兴应顺之间是时山南诸州尚未尽入于蜀其仅有秦鳯阶成四州盖石晋时事又考同光二年瓜沙入贡命权知归义留后曹义金为刺史节度使长兴初凉州亦来附四年又置保顺军于洮州兼领鄯州是后唐所有州殆不仅如职方考所称而已又职方考既云一百二十三州而谱内统营平二州为一百二十五州似当删去谨附识
  洛 庄宗同光元年为洛京三年复为东都以避庙讳改福昌县为福庆县复阳邑县为告成县明宗天成中升新安县为次赤县以奉庄宗陵按职方考但云唐为洛京考本纪同光三年以洛京为东都五代会要三年详定院奏云近以中兴大业以魏州为东京权名东都为洛京今后以洛京为东都又舆地广记以避讳改福昌县为福庆又告成县天祐二年更名阳邑后唐复故会要又云天成中升新安县为次赤县以奉庄宗陵今并据之
  雍 同光三年废永平军额复为西都复大安府为京兆府大安县为长安县大年县为万年县以乾州之好畤武功醴泉同州之奉先四县还属按职方考不载县名沿革考寰宇记好畤县唐昭宗乾宁中割属威胜军后唐天成三年还属京兆武功县乾宁中割属威胜军后唐同光中割属鳯翔明宗长兴元年却还京兆醴泉县乾宁中割属威胜军后唐同光中还属京兆五代会要云奉先县梁开平三年割隶同州后唐同光三年却隶京兆府今并据之又按薛居正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同光元年诏改永平军大安府复为西京京兆府谨附识
  汴 同光元年复为宣武军节度二年改长垣县为匡城县复戴邑县为考城县按职方考不载复考城县改长垣县亦不言何年今并据五代会考
  
  沂
  密 同光元年复安邱县为辅唐县同光元年据五代会要青 改博昌县为博兴县按此据舆地广记
  
  齐
  棣 同光三年以沧州阳信县来属按此据寰宇记
  
  莱 改昌阳县为莱阳县按此据舆地广记
  
  宿
  郓 改须昌县为须城县按此据舆地广记
  曹 天成四年升济阴县为次赤以奉景宗陵按此据五代会要
  
  宋 同光元年改归德军节度二年以汴州襄邑县还属按襄邑还属据五代会要
  亳 团练唐天祐二年以避梁王父讳改城父县为焦夷县后唐同光元年复旧按此据新唐书及寰宇记
  单 同光二年改辉州为单州以兖州鱼台县来属按鱼台来属据舆地考及寰宇记
  
  陈 同光二年以汴州太康县还属同光二年据五代会要
  许 同光元年复为忠武军节度二年以汴州鄢陵县还属改许昌县为许田县同光元年二年并据五代会要改许田县据舆地广记汝 同光二年以许州之叶襄城二县来属同光二年据五代会要
  郑 同光二年以汴州中牟县还属同光二年据五代会要滑 同光元年复为义成军节度二年以汴州酸枣县还属改灵昌县为灵河县同光元年二年并据五代会要改灵河县据舆地广记
  
  房
  邓 同光元年改威胜军节度同光元年据五代会要
  随 复汉东县为唐城县
  郢
  唐 梁改为泌州后唐同光初复旧
  
  安 同光元年改安远军节度复应阳县为应城县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按方舆纪要唐天祐二年改应城县为应阳县后唐复旧舆地广记以避讳改孝昌县为孝感县今并据之
  
  蒲
  
  怀
  晋 同光元年改建雄军节度同光元年据五代会要
  绛 同光二年以河中府稷山县来属同光二年据寰宇记陜 同光元年复为保义军节度同光元年据五代会要
  
  华 同光元年复为镇国军节度同光元年据寰宇记
  
  同 复为匡国军节度废裕州以美原来属同光三年以河中府澄城县还属天成元年以韩城郃阳二县还属按四县割属据五代会要
  耀 同光元年复为耀州改顺义军节度华原县属焉二年降为团练三年以京兆府之富平三原云阳同州之同官美原五县来属按降团练据五代会要富平三原云阳三县据舆地考及寰宇记
  
  宁
  
  衍
  鄜 同光元年复坊州昭化县为鄜城县还属按此据五代会要
  
  丹
  延 同光元年改彰武军节度同光元年据舆地考
  
  银
  
  宥
  
  盐
  岐 唐末为李茂贞所据后唐同光初始内附仍为鳯翔军节度按此据方舆纪要
  陇 复华亭县置仪州按职方考不载置仪州舆地广记华亭县唐宪宗元和三年省入⿰氵幵 -- 汧源后唐复置兼置仪州今据之
  泾 平凉故属泾州唐末渭州䧟吐蕃权于平凉置渭州而废县后唐废帝清泰三年以故平凉之安国耀武两镇置平凉县
  原 临泾故属泾州唐末原州䧟吐蕃权于临泾置原州而泾州兼治其民后唐清泰三年来属
  
  武
  秦 长兴三年复置天水陇城二县按舆地考以岐州清水来属考新旧唐书并云清水县宣宗大中二年权隶鳯翔三年来属五代会要长兴三年秦州奏见管长道成纪清水三县外有十一镇征科并系镇将今请以归化怨水五龙黄土四镇就归化镇复旧置陇城县赤砂染坊夕阳南冶鐡务五镇就赤砂镇复旧置天水县则清水自大中来属以后并未有更改通考或传写误也又唐书尚有上邽伏羌二县会要不载其废时他无可考今并附识
  成 梁改为汶州末帝贞明初地入于蜀后唐同光中复曰成州清泰三年置栗亭县按改为汶州据寰宇记清泰三年据五代会要阶 唐武州地改置阶州后唐长兴三年移就故武州为理按此据寰宇记
  鳯 唐属山南西道节度蜀升为武兴军节度后唐降为防御按此据寰宇记
  干 唐末李茂贞置治奉天县后为威胜军节度后唐同光中改为刺史属鳯翔府按职方考不详乾州沿革今据寰宇记又按新唐书京兆府奉天县注乾宁二年以奉天县置乾州及覃王出镇又以畿内之好畤武功盩厔醴泉隶之又鳯翔府盩厔县注乾宁中隶乾州天复元年来属则乾州自朱梁以来领奉天好畤武功醴泉四县后唐以好畤武功醴泉还属京兆是乾州仅领奉天县也谨附识
  魏 唐大名府天雄军节度梁因之贞明末军乱入于晋后唐同光元年庄宗即位于此升为东京改元城县曰兴唐县贵乡县曰广晋县都督府曰兴唐府以贝州临清县来属又改昌乐县为南乐县三年以洛京为东都复改东京为邺都按职方考伹云后唐建邺都改兴唐府考本纪云同光元年以魏为东京三年改东京为邺都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并云改元城为兴唐贵乡为广晋舆地考云以贝州临清来属舆地广记云改昌乐县为南乐今并据之又按五代会要长兴三年中书门下奏据十道图旧制以王者所都之地为上本朝都长安遂以关内道为上今宗庙宫阙皆在洛阳请以河南道为上关内道第二河东道第三河北道第四剑南道第五江南道第六淮南道第七山南道第八陇右道第九岭南道第十又奏案十道图以关内为上遂以鳯翔为首河中成都江陵兴元为次中兴初升魏州为兴唐府镇州为真定府皆是创业兴王之地请升二府于五府之上合为七府仍以兴唐为首真定鳯翔河中成都江陵兴元为次并从之谨附识博 复鱼邱县为高唐县按此据寰宇记
  
  卫
  
  相 梁昭德军节度后唐庄宗入魏却为属郡仍隶魏州天雄军复长平县为永定县按此据寰宇记
  
  洺
  磁 复曰磁州以邢洺滋三州为安国军节度
  镇 同光元年升为北都寻罢都复为成德军节度复彰武县为行唐县按此据本纪及寰宇记
  冀 复蒲泽县为唐阳县按此据寰宇记
  
  赵
  
  祁
  
  沧 同光元年复为横海军节度按此据五代会要
  
  德 改平昌县为德平县按此据舆地广记
  
  莫
  幽 卢龙军节度长兴三年改北平县为燕平县按改燕平县据五代会要
  𣵠
  
  蓟
  
  营
  平 唐末刘仁恭以营平二州遗契丹后唐庄宗灭 -- 濊 ?仁恭而取其地既灭 -- 濊 ?梁旋失之按此据舆地考
  蔚 安边县唐肃宗至德中改兴唐县梁改隆化县后唐复曰安边又析置广灵县据此据方舆纪要
  朔 振武军节度
  寰 本朔州马邑县晋王存朂于此置兴唐军天成初改置寰州领寰清县按此据方舆纪要
  云 同光二年复为大同军节度以应州隶之按此据五代会要
  应 故属大同军节度天成四年以潜龙乡里升州为望州金城雁门为望县浑源为上县寰清为次县置彰国军以兴唐军为寰州以隶之按此据五代会要
  新 同光元年置威塞军节度以妫儒武三州隶之按隶三州据五代会要
  
  儒
  武 长兴元年改为毅州按此据舆地广记
  
  代 雁门军节度
  
  石
  
  麟
  府 唐末河西蕃界之地于此置府谷镇麟州土人折太山折嗣伦代为镇将后唐庄宗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乃升府谷为县八年按后唐庄宗即位仅纪同光四年而此云八年或即其初称唐天祐之八年也因系通考旧文姑仍存之谨附识麟州刺史折嗣伦男从阮招回纥归国诏以府谷县建府州按此据舆地考
  并 同光元年建为西京寻改为北都其军仍曰河东按职方考不载建西京考本纪同光元年以太原为西京十一月以太原为北都今据之
  
  慈 改吉昌县为吉乡县昌宁县曰乡宁县按此据舆地广记
  
  潞 改安义军节度复潞子县为潞城按职方考不载复潞城县方舆纪要云潞城县天祐二年更名潞子后唐复曰潞城今据之
  
  辽
  附外属州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楚后唐天成三年升为顺化军节度置静淮军滁 和 光 黄舒 蕲 庐 寿后唐同光初复灊山县为盛唐县海 濠 润 常宣 歙 鄂同光初复临夏县为唐年县昇 池改秋浦县为贵池县至德县为
  建徳县饶 信 江升蒲唐场为德安县洪 抚置昭武军即度袁 吉䖍后唐长兴二年升昭信军节度 以上入吴
  王延翰改延平镇为永平镇寻升为龙津县汀 漳 泉后唐天成四年以唐大同场置同安县长兴四年以隋桃林场置桃源县后唐同光元年复永昌县为福唐县长兴四年升州为长乐府改福唐县为福清以罗源场为永贞县感德场为宁德县归化场为德化县改闽县为长乐县旋又改候官县为閟兴县长乐县为候官县清泰二年复旧 以上入闽
  后唐同光初复金昌县为唐山县越 苏 湖 温 台同光初复天台县为唐兴县明 处 衢 婺 睦 以上入吴越
  荆 归 峡 以上入南平
  金 益 汉 彭后唐同光初复归化县为永昌县蜀 绵 眉 嘉剑 梓 遂 果 阆后唐天成四年置保宁军节度普 陵 资荣 简 邛 黎 雅 维 茂 文 龙 黔
  施 夔天成二年改曰宁江军忠 万 兴 利同光三年改为益州又改益昌县曰益光县开 通 涪 渝 泸 合 昌 巴 蓬集 壁 渠 戎 梁 洋 以上入后蜀
  潭 衡 澧 朗 岳 道 永 邵 辰 融 郴改义昌县为郴义县连 昭 宜 桂后唐同光初复归化县为慕化县贺 梧𫎇 严 富 柳 象 以上入楚
  容 邕 端 康 封 恩后唐清泰元年升为防御州春 新高后唐同光初复越裳县为茂名县窦 雷 化 韶 藤 白 廉钦 广 横 賔 浔 循 郁林 英刘䶮割广州之浈阳
  置治浈阳刘䶮割韶州之保昌置治保昌琼 崖 儋 万安 罗 潘勤 泷 辨 以上入南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三
  州郡
  五代
  石敬瑭初为后唐河东节度使废帝清泰三年移镇郓州拒命诏讨之敬瑭求援于契丹契丹册立敬瑭国号晋尽得后唐故地以燕云十六州入于契丹后得蜀金州又増置威州有州一百有九
  汴 高祖天福三年升为东京复置开封府以开封浚仪为赤县馀为畿县复以酸枣中牟襄邑鄢陵太康五县来属并升为畿县按分县为赤畿据五代会要及册府元龟
  洛 天福三年改为西京
  雍 天福三年废唐西京为晋昌军节度改雍邱县为𣏌县
  
  沂
  密 天福七年以避国讳改辅唐县为胶西县天福七年据五代会要
  青 出帝开运元年降为防御与登莱淄并属京以杨光远叛命初平故也按此据五代会要
  
  齐
  
  登
  
  徐
  宿
  郓
  曹 故属宣武军节度开运二年置威信军
  
  宋
  亳 防御按此据舆地考
  
  颍
  陈 天福六年升为防御开运二年置镇安军节度按此据寰宇记及五代会要
  
  许
  
  郑
  滑 以卫州黎阳县来属按舆地考云以卫南县属澶州以卫州黎阳县来属职方考无卫南改属之文于黎阳县云故属滑州晋割隶卫州新旧唐书黎阳县并属卫州寰宇记云通利军本黎阳县地唐属卫州晋天福中割隶滑州疑职方考有误今据改正
  襄 天福七年降为防御直属京所管均房二州割隶邓州以安从进叛命初平故也按此据五代会要
  
  房
  金 故属山南东道节度唐末置戎昭军已而废之遂入于蜀晋天福四年置怀徳军寻罢按 天 福 四年 据 五 代会要
  
  随 复唐城县为汉东县
  
  唐 复为泌州按此据舆地考
  复 天福五年升为防御改竟陵县为景陵县按防御据舆地考及寰宇记
  安 天福五年罢安远军为防御所管新州割隶许州以李金全叛命故也按此据五代会要
  
  蒲
  
  怀
  
  绛
  
  虢
  
  商
  
  耀
  
  宁
  
  衍
  威 天福四年置割灵州之方渠宁州之木波乌𡽹三镇为属而治方渠隶灵武按隶灵武据五代会要
  
  坊
  
  延
  
  银
  
  宥
  
  盐
  
  陇
  
  原
  渭 天福五年以泾州平凉县来属按此据寰宇记
  
  秦
  
  阶
  
  干
  魏 天福二年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复兴唐县为元城县三年复升为邺都以广晋元城两县为赤县其馀属县为畿县按复县升县据五代会要
  博 改堂邑县为河清县寻复旧改高唐县为齐城县按此据方舆纪要
  贝 天福三年置永清军节度以博冀二州隶之按隶二州据五代会要
  
  澶 故属天雄军节度天福三年升为防御移理所于徳胜军九年建镇宁军节度以广晋府之临清濮州之濮阳二县来属又于顿邱县置徳清军按升防御属二县据五代会要及舆地考又舆地考于滑州下云以卫南县属澶州而他书无可互证未敢増入谨附识
  相 天福三年置彰徳军节度以澶卫二州隶之按此据五代会要
  
  邢
  
  镇 天福七年改为恒州顺徳军节度改行唐县为永昌县以冀州堂阳县来属按改州县名割属堂阳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深
  
  易
  
  定 改唐县为博陵县按此据寰宇记
  
  景
  徳 天福五年移就长河县为理所按此据舆地广记
  
  代 改白鹿县为广武县按此据方舆纪要
  
  石
  
  麟
  按职方考晋置永安军汉罢之周复考五代会要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升为永安军节度𨼆帝乾祐三年降团练周世宗显徳元年复旧军额而舆地考亦云晋高祖赂契丹以云中河西之地契丹欲迁西河之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折从阮因保险厄之少帝绝契丹诏析从阮出师从阮乃深入㧞十馀砦汉时从阮归命升府州为永安军周显徳元年复建府州为节度仍以永安为额是永安军之置实在汉初职方考疑误谨附识并 天福六年以沁辽二州还隶按此据五代会要
  
  慈
  
  泽
  潞 天福五年复为昭义军节度割沁辽二州隶之按此据五代会要
  
  辽 天福三年改置昭义军节度于此兼领沁州四年废按此据方舆纪要
  附外属州
  瀛 莫契丹于清苑县置泰州晋开运元年克复泰州二年以满城县路当冲要宜立郡庭其泰州宜移理于满城其旧泰州复为清苑县满城所置泰州寻废契丹改为燕山府建为燕京以辖檀顺景蓟涿易六郡号为燕京路𣵠 檀 蓟 顺 营 平契丹改为兴辽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号为平州路蔚 朔 云契丹号为西京应 新契丹改为奉圣州契丹改为可汗州儒 武契丹改为归化州寰 以上入契丹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南唐于天长县置建 武军于六合县置雄州按资治通鉴周显徳三年获南唐涟州刺史秦进崇注唐盖置州于涟水考唐志涟州太宗贞观初废是唐省而南唐复置也谨附识泗 滁南唐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和 光 黄 舒 蕲 庐南唐置昭顺军清淮晋天福中改盛唐县为来化县寻复旧海 泰南唐昇元元年升东都海陵县为州割盐城泰兴如皋兴化为属又改吴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子县为永正县来隶南唐保大元年升为定远军润 常南唐于江阴县置江阴军宣 歙 鄂天福初改唐年县为临江县又升鲇鱼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嘉鱼县升永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永安县 按宋史地理志兴国军大冶县注云南唐县自鄂州来隶是南唐鄂州有大冶县也谨附识昇元中改为江宁府保大初侨置和州于当涂谓之新和州寻改为雄远军又改广徳县为广徳制置司复置芜湖繁昌二县又以池州义安旧县置铜陵县来属昇元二年升为康化军南唐置永平军昇元四年于弋阳上饶二县析五乡以为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保大中升为铅山县昇元三年升赤乌场为瑞昌县保大中以彭泽二乡析置湖口县改浔阳县为徳化县又升广东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东流县昇元中升靖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县仍析建昌奉新武宁三县地以益焉又升㴋滩镇为清江县不隶州抚 袁 吉保大元年析泰和县四乡置龙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后升为县䖍 剑保大三年于建州延平津置剑州改剑州之龙津县为剑浦县及汀州之沙县来隶 按职方考于州下注李景置三字今据南唐书増修汀 建晋天福中王□置镇安军旋改为镇武军以将乐县置镛州改邵武县为昭武县南唐保大三年升为永安军节度留从效南唐保大四年伪刺史董思安以其父名章改名南州留从效晋天福三年改桃源县为永春县八年以唐武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置长泰县 以上入南唐
  晋天福初闽改福清县为南台县以长乐县为安昌县后复旧开运二年闽为东都四年入于吴越天福中改唐山县为横山县后复旧天福五年析剡县十三乡为新昌县改剡县为赡县苏 湖温天福四年升为静海军节度从钱元瓘请也天福七年改唐兴县为台兴县明 处衢 婺天福四年升为武信军节度睦 秀本苏州嘉兴县地天福四年钱元瓘奏置秀州仍割嘉兴海盐华亭三县并置崇徳县属焉以上入吴越
  荆 归 峡 以上入南平
  益 汉晋天福初改金堂县曰汉城县后复故晋天福初改永昌县为彭山县后复故蜀绵 眉 嘉 剑 梓 遂 果 阆 普 陵 资
  荣 简 卭 黎 雅 维 茂 文 龙 黔 施夔 忠 万 兴 利 开 通 涪 渝 泸
  合 昌 巴 蓬 集 壁 渠 戎 梁 洋 以上入后蜀
  潭 衡晋省临武县澧 朗 岳 道 永 邵 全马希范置以潭州之湘州县为□湘县又割灌阳县为属而治济湘辰 融 郴 连 昭宜 桂以全义县置溥州晋天福八年析灵川县地为义宁镇后升为县马氏奏置贺 梧蒙 严 富 柳 象 以上入楚
  容 邕天福七年以避讳改为诚州 按晋高祖父名绍雍盖避其嫌名也谨附识端 康封 恩 春 新 高 窦 雷 化 韶 藤
  白 廉 钦 广 横 賔 浔 循 郁林 英雄 琼 崖 儋 万安 罗 潘 勤 泷 辨以上入南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四
  州郡
  五代
  晋高祖天福六年以刘知远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自出帝立与契丹绝盟及契丹入汴知远称晋天福十二年以号令四方远近争应之契丹留其臣萧翰守大梁遂北去时潞州及晋陜皆来附知远遣师从晋陜而东萧翰遁去河南遂定契丹适有内变晋之旧境悉归于汉有州一百有六按职方考云一百六州而谱内乃一百十州考后蜀世家契丹灭晋汉高祖起于太原中国多故雄武军节度使何建以秦成阶三州附于蜀昶因遣孙汉韶攻下凤州于是悉有衍故地是秦成阶鳯四州汉初即入蜀而职方考误以为汉有也今据删正谨附识
  汴 东京
  洛 西京
  雍 隐帝乾祐元年改为永兴军节度其京兆府仍旧二年改商州乾元县为乾祐县来属复𣏌县为雍邱县乾祐元年二年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沂
  密 防御按此据舆地考
  青 天福十二年复为平卢军节度按此据五代会要
  
  齐
  
  登
  
  徐
  宿
  郓
  曹 天福十二年废威信军降为刺史按降为刺史据五代会要
  
  亳
  
  颍 防御按此据舆地考
  陈 天福十二年废镇安军降为刺史按降为刺史据五代会要蔡 防御按此据舆地考
  
  汝
  
  滑
  襄 天福十二年复为山南东道节度按此据五代会要
  
  金 天福十二年降为防御按此据五代会要
  邓 乾祐元年以避庙讳改临湍县为临濑县乾祐元年据五代会要
  随 复汉东县为唐城县
  郢
  唐 复泌州为唐州按此据寰宇记
  
  安 天福十二年复置安远军节度天福十二年据五代会要
  
  孟
  怀
  晋
  
  陜
  
  华
  
  同
  耀
  解 乾祐元年九月置割河中之闻喜安邑二县为属而治解
  
  宁
  
  衍
  
  鄜
  
  丹
  
  夏
  
  绥
  
  灵
  
  岐
  
  泾
  
  渭
  
  干
  魏 乾祐元年复为大名府以广晋县为大名县仍曰邺都
  博 改齐城县为高唐县按此据方舆纪要
  
  卫
  澶 乾祐元年移就徳胜寨按此据寰宇记
  
  邢
  
  磁
  镇 天福十二年复为成徳军节度真定府以赵州之元氏栾城二县来属复永昌县为行唐县按属县改县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深
  
  易
  
  定 复博陵县为唐县按此据寰宇记
  
  景
  
  忻
  
  岚
  
  宪
  
  府 天祐十二年升永安军节度乾祐三年降为团练按此据五代会要及舆地考
  并 天福十二年高祖即位于太原宫以太原为北京按此据本纪及册府元龟
  
  慈
  
  泽
  
  沁
  
  附外属州
  瀛 莫 幽 涿 檀 蓟 顺 营 平 蔚 朔云 应 新 妫 儒 武 寰 以上入契丹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楚 泗 滁 和 光 黄 舒 蕲 庐 夀海 泰 濠 润 常 宣 歙 鄂 昇 池
  饶 信 江 洪 抚 袁 吉南唐保大八年割庐陵水东十一乡置吉水县䖍 建复以镛州为将乐县昭武县为邵武县汀 剑乾祐元年以建州永顺场置顺昌县来隶又取福州之尤溪县来隶留从效留从效乾祐二年升为清源军 以上入南唐
  福 杭 越 苏 湖 温 台 明 处 衢 婺睦 秀 以上入吴越
  荆 归 峡 以上入南平
  秦 成 阶 凤 益 汉 彭 蜀 绵 眉 嘉剑 梓 遂 果 阆 普 陵 资 荣 简
  邛 黎 雅 维 茂 文 龙 黔 施 夔 忠万 兴 利 开 通 涪 渝 泸 合 昌
  巴 蓬 集 壁 渠 戎 梁 洋按秦成阶凤四州据后蜀世家以上入蜀
  乾祐三年马希范置龙喜县衡 澧 朗 岳 道 永 邵全 辰 以上入楚
  融 郴 连 昭 宜 桂 贺 梧 𫎇 严 富柳 象 容 邕 端 康 封 恩 春 新
  高 窦 雷 化 韶 藤 白 廉 钦 广 横賔 浔 循 郁林 英 雄 琼 崖 儋 万
  安 罗 潘 勤 泷 辨 以上入南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五
  州郡
  五代
  汉隐帝乾祐三年以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会汉主诛僇大臣幷及于威威遂举兵趋汴寻即帝位代汉称周世宗奋其雄略西克阶成南收江北北奠三关有州一百十有八
  汴 东京
  洛 西京省告成县入登封按省告成县据方舆纪要
  雍 太祖广顺元年降京兆府同五府长安万年县为次赤县按此据五代会要
  兖 广顺二年罢泰宁军降为防御以慕容彦超叛命初平故也按此据五代会要
  
  密
  
  淄
  
  棣
  
  莱
  
  宿
  郓 广顺二年以兖州中都县来属按此据五代会要
  曹 广顺二年升为彰信军节度以郓州隶之按隶郓州据五代会要
  
  济 广顺二年九月以郓州钜野县置割兖州任城中都单州金乡等县隶之十二月又割郓州郓城县隶之中都县却隶郓州按此据五代会要
  
  亳
  
  颍 广顺二年复为圑按此据寰宇记
  陈 广顺元年升为防御二年复为镇安军节度以颍州隶之按升防御隶颍州据五代会要
  蔡 升为防御按此据寰宇记
  
  汝 世宗显徳三年废临汝县按此据五代会要
  
  滑
  襄 显徳六年废乐乡县入宜城按显徳六年据五代会要
  
  房
  
  邓 广顺二年以避讳改为武胜军节度显徳三年废菊潭向城二县按此据五代会要
  
  郢
  唐 显徳三年废慈邱县按显徳三年据五代会要
  
  安 显徳元年废安远军降为防御以沔州汉川县来属按降为防御据五代会要
  
  蒲
  
  怀
  
  绛
  
  虢
  华 显徳元年罢镇国军降为刺史直属京三年以雍州渭南县来属按此据五代会要
  商 以华州洛南县来属
  同 广顺二年废匡国军降为刺史按此据寰宇记
  耀 显徳二年罢顺义军降为刺史直属京按此据五代会要环 广顺二年改威州曰环州显徳四年降为通远军邠 显徳五年废衍州为安平县来属寻属宁州按此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宁 以邠之安平县来属按此据寰宇记
  庆 废延庆合水二县
  解
  鄜 显徳三年废咸宁县按显徳三年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丹
  
  夏
  
  绥
  
  灵
  
  岐
  
  泾
  
  渭 显徳五年废武州为潘原县来属按此据五代会要
  
  阶 晋末契丹内侵秦成阶三州叛入蜀周显徳二年阶州归顺按此据寰宇记
  凤 显徳六年以固镇置雄胜军按此据五代会要
  
  魏 显徳元年废邺都依旧为天雄军以贝州之永济宗城径城相州之内黄咸安洹水博州之清平七县来属其大名府额仍列在京兆府之下按此据舆地考及寰宇记博 显徳三年废武水县入聊城按显徳三年据五代会要
  贝 显徳元年降为防御按此据五代会要
  
  澶
  
  邢
  
  磁
  
  冀 以堂阳县还属按此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深 置静安军节度以冀州武强县来属按此据寰宇记
  
  祁
  定 显徳四年以深州博野县来属按此据五代会要寰宇记以为六年与此异
  沧 显徳二年废景州为定远军以县来属三年废长芦乾符二县入清池五年以无棣县置保顺军六年并弓高县入东光按此据五代会要
  徳 显徳二年废景州为定远军割其属安陵县来属按此据五代会要
  滨 显徳三年置以其滨海为名初五代之际置榷货场于海傍后为赡国军周因置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为属而治渤海
  
  莫
  雄 显徳六年克瓦桥关置州治归义割易州之容城为属
  霸 显徳六年克孟津关置州治永清割莫州之文安瀛之大城为属
  府 显徳元年复为永安军节度按显徳元年据五代会要
  慈 显徳三年废仵城吕乡二县
  
  泽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唐大都督府淮南节度吴改江都府置兴化县南唐以兴化属泰州又升天长县为军六合县为雄州周复故
  楚 吴顺化军节度周显徳五年降为防御
  泗 唐末为杨行密所据周世宗伐南唐而取之滁
  
  光
  
  舒
  
  庐 吴昭顺军节度周世宗克淮南置保信军按寰宇记作后唐昭顺军当是先属吴继属南唐寰宇记讹为后唐耳
  夀 唐忠正军节度南唐改曰清淮周世宗平淮南复曰忠正显徳三年降为防御四年移治颍州下蔡县仍以为倚郭以旧夀州为夀春县按降防御移治改县据五代会要及寰宇记
  泰 本唐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海陵县南唐置州以扬州之兴化楚州之盐城来属周为圑按此据舆地考
  
  通 唐海陵之东境南唐置静海制置院周世宗克淮南升为静海军节度后置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门二县为属而治静海
  附外属州
  幽 涿 檀 蓟 顺 营 平 蔚 朔 云 应新 妫 儒 武 寰 以上入契丹
  忻 代 岚 石 宪 麟 并 汾 沁 辽按宋史地理志平太原得州十军一无麟州有隆州又有宝兴军与职方考异谨附识 以上入东汉润 常 宣 歙 鄂唐沔州废入鄂州周显徳五年平淮南以汉阳汄川隶安州以汉阳县置汉阳军仍析汉阳地置汉川县以属焉昇 池 饶 信 江 洪南唐交泰二年建为南都南昌府抚 袁 吉 䖍南唐保大十一年析信丰县置龙南县析䖍化石城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置石城县又升上犹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上犹县保大十年李景分洪州高安县置州以清江万载上高为属而治高安周显徳五年升归化场为归化县又升松源镇为松源县汀 剑 漳留从效留从效周显徳二年以唐小溪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置清溪县按宋史地理志平江南得州一十九无漳泉二州而职方考统二州为二十一州盖其时二州为留从效所据仅羁属南唐非能实有其地也谨附识以上入南唐
  广顺元年升为彰武军杭 越 苏 湖周显徳六年升为宣徳军温 台明 处 衢 婺 睦 秀 以上入吴越
  荆 归 峡 以上入南平
  益 汉 彭 蜀 绵 眉 嘉 剑 梓 遂 果阆 普 陵 资 荣 简 邛 黎 雅 维
  茂 文 龙 黔 施 夔 忠 万 兴 利 开通 涪 渝 泸 合 昌 巴 蓬 集 壁
  渠 戎 梁 洋 以上入蜀
  潭 衡 澧 朗 岳 道 永 邵 全 辰按宋史地理志平湖南得州十五曰朗 澧潭岳衡永辰道邵全奖诚锦溪溆得监一曰桂阳职方考不载奖诚以下各州疑有遗漏谨附识 以上入周行逢
  融 郴 连 昭 宜 桂 贺 梧 蒙 严 富柳 象 容 邕 端 康 封 恩 春 新
  高 窦 雷 化 韶 藤 白 廉刘𬬮増置常乐州钦广 横 賔 浔 循刘𬬮升齐昌县为府郁林 英 雄 琼崖 儋 万安 罗 潘 勤 泷 辨按唐末岭南道有州
  七十南汉时惟交武峩笼环瀼岩古爱长驩峯汤十二州没于安南南汉僭位除増置英雄二州外又析循州置正州析潮州置敬州后又析廉州置常乐州析循州置齐昌府宋史地理志云平广南得州六十疑南汉所有实不仅四十七州而职方考或有遗漏谨附识以上入南汉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
  州郡
  京畿路 京东路 京西路 河北路 河东路
  宋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按舆地考云宋太祖受周禅凡州府军监一百三十九县六百六卜一与宋史异谨附识太祖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江陵府归峡县一十七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潭衡邵郴道永全岳□朗奖辰锦溪叙桂阳监县六十六干徳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益彭眉嘉卭蜀绵汉资简梓遂黎雅陵戎泸维茂昌荣果阆渠合龙普利兴文巴剑蓬壁夔忠万集开渝涪黔施达洋兴元府县一百九十八按舆地考作县二百四十与宋史异谨附识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广韶潮循封端英连雄恭恵康恩春泷勤新高潘雷罗辨桂贺昭梧蒙龚象富融宜柳严思唐邕澄贵峦横賔钦浔容牢白廉党绣郁林藤窦义禺顺琼崖儋万安振县二百一十四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昇宣歙池洪润常鄂筠饶信虔吉袁抚江汀建剑江阴雄远建昌县一百八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漳泉县十四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杭苏越湖衢婺台明温秀睦福处衣锦县八十六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幷汾岚宪忻代辽沁降石宝兴县四十按舆地考作县四十一与宋史异谨附识七年按宋史本纪李继捧献地系太平兴国七年事志作五年误谨改正李继捧来朝得州四夏银绥宥雍熙元年复以四州授继捧自后不复领职方 按陜西路有绥徳军即绥州熙宁三年收复隶延州元符二年改为军又有银州银川城俱详见史志是绥州银州复领职方所不领者夏州宥州耳注未晰载谨附识县入是时天下既一未入职方氏者惟燕云十六州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析为十八神宗元丰又析为二十三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梓利夔曰福建曰广南东西徽宗崇宁四年复置京畿路大观元年别置黔南路三年幷黔南入广西以广西黔南为名四年仍旧为广南西路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大约繇建隆初讫英宗治平末州郡沿革无大增损神宗熙宁以来始务辟土而种谔取绥州韩绛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砦迨哲宗元祐后以葭芦等四砦给赐夏人而分画久不能定绍圣遂罢分画督诸路各乘势攻讨进筑凡陜西河东建州一安西军二晋宁绥徳关三龙平会宁金城城九安西平夏威戎兴平定边威羌金汤白豹会川砦二十八平羌平戎殄羌暖泉米脂克戎安疆横山绥远宁羌灵平高平西平新泉荡羌通峡天都临羌定戎龛谷大和通秦宁河弥川宁远神泉乌龙按注内仅列二十七砦于数不合疑有脱误堡十开光通塞石门通会大和通泰宁河弥川宁川三交
  又取青唐邈川宁塞龙支宗哥等城徽宗建中靖国时悉还吐蕃故壤崇宁中变前议蔡京任童贯王厚更取湟鄯廓三州二十馀垒陶节夫锺传邢恕胡宗囘曽孝序之徒又相与凿空驾虚驰骛于元符封域之表讫于重和复立靖夏泾原制戎鄜延制羌西宁三城盖自崇宁以来益梓夔黔广西荆湖南北迭相视效斥大土宇靡有宁岁凡所建州军关城砦堡纷然莫可胜纪厥后建燕山云中两路粗阅三岁祸变旋作职方所纪漫不可考高宗南渡驻跸吴会中原陜右尽入于金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今据宋史元丰所定幷京畿为二十四路首之以京师终之以燕云而宋之土宇大略著见矣
  京畿路仁宗皇祐五年以京东之曹州京西之陈许郑滑州为辅郡隶畿内幷开封府合四十二县置京畿路至和二年诏京畿毋领辅郡崇宁四年又于京畿四靣置四辅郡颍昌府为南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建拱州于开封襄邑县为东辅并属京畿大观四年罢四辅废拱州复以襄邑县隶开封府政和四年襄邑县复置拱州并以颍昌府郑州开徳府复为东南西北辅宣和二年罢四辅颍昌府郑州开徳府各还旧隶拱州隶京东西路旧开封府界依旧为京畿
  开封府宋因周之旧为都曰东京县十六开封祥符赤东魏浚仪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尉氏陈留雍邱封邱中牟阳武延津畿旧酸𬃷县政和七年长垣畿隋匡城县宋建隆元年改为鹤邱后又改东明畿本东昏镇干徳元年置 按太平寰宇记东明镇在东昏城之东建隆四年于本镇置县仍以东明为名与宋史异谨附识扶沟鄢陵考城崇宁四年与太康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来隶太康宣和二年复隶拱州六年仍隶京畿咸平畿旧通许镇隶陈留真宗咸平五年置县
  京东路至道三年以应天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淮阳军广济军清平军宣化军莱芜监利国监为京东路熙宁七年分为东西两路以青淄潍莱登密沂徐州淮阳军为东路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西路元丰元年割京西路齐州属东路割东路徐州属西路元祐元年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并为京东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并为京西路其后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八
  青州北海郡按舆地广记北海郡政和元年改 为齐郡宋史不载疑系脱略谨附识镇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太宗淳化五年改军名仁宗庆历三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县六益都夀光临朐博兴千乘临淄
  密州高密郡按宋史阙郡名今据王存元丰九域志増入防御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后降防御六年复为节度县五诸城安邱望唐辅唐县梁改安邱县晋改胶西县宋开宝四年复今名高密胶西元祐三年以板桥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 按胶西县宋史□注望𦂳等字谨仍其旧后凡阙注者仿此济南府济南郡兴徳军节度按李攸宋朝事实治平二年升为兴徳军节度宋史脱去升建年分谨附识本齐州按齐州宋史误作济州考济州自属西路此当作齐州今据舆地广记元丰九域志诸书改正先属京东路咸平四年废临济县元丰元年割属京东东路政和六年升为府县五历城𦂳禹城𦂳章邱中真宗景徳三年以章邱县置清平军熙宁二年废军即县沼置军使 按宋朝事实咸平四年省临济县入章邱宋史不载谨附识长清至道二年徙城于刺榆临邑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壤城三年移治孙耿镇政和元年升为望
  沂州琅琊郡防御县五临沂沂水新泰
  登州东牟郡防御县四蓬莱文登牟平𦂳有乳山阎家口二砦
  莱州东莱郡防御县四掖莱阳胶水即墨潍州团练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干徳二年升为州按舆地广记政和元年曰北海郡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三北海昌邑望本隋都昌县后废宋建隆三年置 按宋朝事实建隆三年析北海县地置昌邑县与宋史异谨附识昌乐𦂳本唐营邱县后废宋干徳中复置安仁县后又改
  淄州淄州郡军事县四淄川长山邹平中下景徳元年移治济阳废县高苑景徳三年以县置宣化军熙宁三年废军为县隶州即县治置军使淮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为军幷以宿迁县来属县二下邳宿迁
  西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四十三
  应天府河南郡归徳军节度本唐宋州宋至道中为京东路景徳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宁五年分属西路按宋志京东路称熙宁七年分郓兖齐濮曹济单州南京为西路此云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熙宁五年分属西路前作熙宁七年此作五年彼此互异谨附识县六宁陵畿与楚邱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复来隶政和四年又拨隶拱州宣和六年复来隶宋城榖熟下邑楚邱虞城
  袭庆府鲁郡泰宁军节度按舆地广记唐泰宁军周降为防御宋建隆元年复泰宁军宋史未详谨附识本兖州大中祥符元年升为大都督政和入年升为府县七瑕大观四年以瑕邱县为瑕县奉符上本汉乾封县宋开宝五年移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改 按汉乾封县据舆地广记当云汉博县唐高宗乾封元年更名乾封县泗水大观四年以龚邱县为龚县仙源中魏曲阜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 按方舆纪要云汉置鲁县晋为鲁郡治宋及后魏因之隋文帝开皇三年改县日汶阳十六年又改曰曲阜则是曲阜之名隋始有之注云魏曲阜县魏字疑误谨附识莱芜下煕宁五年省为镇入仙源元丰七年监一莱芜主铁冶
  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属京东路元丰元年割属京东西路县五彭城𦂳𦂳监二宝丰元丰六年置铸铜钱八年废利国主铁冶
  兴仁府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建中靖国元年改赐军额曰兴仁崇宁元年升为府大观二年以拱州为东辅升督府政和元年罢督府复为辅郡县四济阴宛亭元祐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 按舆地广记大观二年改为宛亭县与宋史异谨附识乘氏南华
  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庆历三年初置京东西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抚使于应天府宣和元年改为东平府县六须城阳榖景徳三年徙孟店中都夀张东阿平阴监一东平宣和三年政和三年
  济州济阳郡防御县四钜野任城金乡郓城
  单州砀郡建隆元年升为圑练县四单父砀山成武𦂳鱼台
  濮州濮阳郡团练县四鄄城雷泽𦂳临濮拱州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为州赐军额为东辅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宁陵楚邱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政和四年复为州又复为辅郡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京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六年又以宁陵归南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属县二襄邑按此似亦畿县史失注柘城
  广济军本汉定陶县唐为镇隶曹州按本汉定陶县以下据舆地考増入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四年割曹澶濮济四州地复置县隶焉熙宁四年废军以县隶曹州元祐元年复为军县一定陶
  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复分南北两路
  南路府一州十军一县三十一
  襄阳府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五襄阳𦂳邓城榖城𦂳宜城中下中庐中下隋义清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绍舆五年省入南漳
  邓州南阳郡武胜军节度旧为上郡政和二年升为望郡建隆初废临瀬县按宋朝事实建隆初废临濑县入穰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五穰南阳中下䖍历四年废方城县为镇入焉元丰元年改为县隶唐州内乡中下淅川中下 按淅川县宋史失载今据舆地广记増入顺阳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随州汉东郡崇信军节度干徳五年升为崇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改今名县三随熙宁元年废光化县为镇入焉唐城中下枣阳中下
  金州安康郡干徳五年改昭化军节度按宋朝事实改节度下有复为防御四字谨附识县五西城洵阳中干徳四年废渚阳县入焉 按渚阳当作淯阳汉阴石泉平利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西城元祐复
  房州房陵郡保康军节度开宝中废上庸永清二县按元丰九域志废上庸永清二县并归竹山宋史未详谨附载雍熙三年升为军县二房陵竹山
  均州武当郡武当军节度本防御干徳六年移入上州防御宣和元年赐军额县二武当郧乡上 按舆地广记干徳六年废丰利县入郧乡宋史不载谨附识
  郢州富水郡防御县二长寿京山
  唐州淮安郡建隆元年升为圑开宝五年废平氏县县五泌阳中下湖阳中下有银埸比阳中下桐柏方城下后魏县庆历四年废为镇入邓州南阳县元丰元年复为县隶州
  光化军同下州干徳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析榖城县三乡置干徳县隶焉熙宁五年废军改干徳为光化县隶襄州元祐初复县一干徳
  北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六十三
  河南府洛阳郡宋因梁晋之旧为西京熙宁五年分隶京西北路县十六河南洛阳熙宁五年省入河南元祐二年永安赤奉陵寝景徳四年升镇为县偃师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置省缑氏县为镇隶焉颍阳畿庆历二年废四年复熙宁五年省入登封元祐二年复置 按舆地广记洛阳偃师颍阳三县皆云熙宁八年省与宋史异谨附识崇宁四年割隶郑州宣和一年还隶府新安福昌畿熙宁五年省入夀安元祐元年复为县伊阳畿熙宁二年割栾川治镇入虢州卢氏县五年废伊关县为镇入河南六年改隶伊阳渑池畿仁宗景祐四年改铁门镇曰延禧永宁长水寿安畿庆历二年废为镇四年复河清开宝元年移治白佊镇熙宁八年置铁监登封监一阜财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府崇宁四年为南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复为辅郡宣和二年复罢辅郡依旧隶京西北路县七长社次赤熙宁四年省许田县为镇入焉郾城次畿阳翟次畿长葛次畿临颍次畿舞阳次畿中元隶汝州崇宁四年来隶
  郑州荥阳郡奉宁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为镇入管城原武县为镇入阳武元丰八年复州元祐元年还旧节度崇宁四年建为西辅大观四年罢辅郡政和四年又复宣和二年又罢按宋史于郑州称辅是终为辅郡矣宣和二年又罢之后不知何年又复史无明文疑有脱略县五管城荥泽原武新郑荥阳𦂳 按以上五县及滑州所领之县通考俱入开封
  滑州灵河郡太平兴国初改武成军节度熙宁五年废州县并隶开封府元丰四年元祐元年还旧节度县三白马熙宁三年废灵河县隶焉 按舆地广记治平三年省灵河县入白马与宋史异瑾附识韦城昨城𦂳 按昨城当是胙城
  孟州河阳三城节度政和二年改济源郡县六河阳济源汜水上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大中祥符四年改武牢国曰行庆河阴王屋熙宁五年自河南来隶 按舆地广记王屋县庆历三年来属与宋史异谨附识
  蔡州𦂳汝南郡淮康军节度按宋朝事实景祐二年升淮康军节度宋史脱去升建年分谨附识县十汝阳上蔡新蔡褒信遂平新息确山中隋朗山县宋大中祥符五年真阳西平平兴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政和三年改辅为上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五宛邱𦂳项城商水中按宋朝事实建隆元年改溵水镇为商水县宋史末详谨附识西华南顿中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二县元祐元年
  顺昌府汝阴郡旧防御后为圑练本颍州开宝六年复为防御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政和六年改为府县四汝阴开宝六年移治于州城东南十里泰和望 按舆地广记开宝六年析汝阴之百尺镇置万寿县舆地考万寿县注云宣和后改为泰和县宋史未详谨附识颍城𦂳沈邱𦂳汝州临汝郡陆海军节度本防御政和四年赐军额县五梁襄城𦂳鲁山宝丰中旧名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鲁山元祐元年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
  信阳军同下州唐义阳郡本申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废锺山县按宋朝事实开宝九年省锺山县入义阳宋史未详谨附识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信阳军县二信阳中下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元年改义阳县为信阳县宋史未详谨附识罗山中下开宝九年废太宋雍熙二年复置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三州十一军五县五十七按东路府州军共领县五十六史作五十七误
  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徳博滨棣通利保顺军熙宁六年分属河北东路县十二元城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二年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内黄成安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次畿馆陶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又焉寻以永济改隶临清县临清次畿夏津清平畿宋初自博州来隶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冠氏宗城熙宁五年省临清县为镇入焉当年后旧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开徳府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府按舆地广记大观元年升开徳府与宋史异谨附识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县七濮阳观城皇祐元年省入濮阳顿邱四年后置 按舆地广记雍熙四年省临黄县入观城宋史不载谨附识临河𦂳清丰中庆历四年徙清丰县治徳清军即县置军使隶州熙宁六年省顿邱县入清丰卫南朝城畿旧隶大名府崇宁四年与南乐同来隶南乐徳清军见上
  沧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县五清池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 按元丰九城志熙宁五年省饶安县与宋史异谨附识无棣望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州盐山𦂳乐陵𦂳熙宁二年徙治成平镇南皮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保顺军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二十里宋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隶沧州冀州信都郡旧圑练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县六信都南宫皇祐四年升新河镇为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 按宋史既称皇祐四年废南宫而又有六年省新河县为镇入之语疑六年复置南宫故仍省新河以入之但据舆地广记又称皇祐四年省当阳县入南宫则似并未尝废而舆地考称堂阳县元丰间省为镇又与舆地广记互异谨附识枣强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信都十年复置武邑衡水
  河间府河间郡瀛海军节度本瀛州防御至道三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关南太平兴国元年改名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十州军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县三河间望雍熙中置平虏砦景徳二年改为肃宁城乐寿至道二年自深州来隶熙宁六年省景城为镇入焉束城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河间元祐元年
  博州博平郡防御县四聊城高唐堂邑博平熙宁二年割明灵砦隶北京清平
  棣州乐安郡防御建隆二年升为圑练俄为防御县三猒次商河阳信
  莫州文安郡防御熙宁六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莫县入任邱元祐二年复莫县㝷又罢为镇县一任邱上有马村王家二砦宋政和三年改马村砦曰定安王家砦曰定平
  雄州防御本唐涿州瓦桥关宋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易阳县二归信中有张家木埸三桥双柳大涡七姑垣红城新垣八砦 按舆地广记周世宗显徳六年置雄州治归义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为归信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容城建隆四年复置按五代史职方考雄州周显徳六年克瓦桥关置治归义割易州之容城为属㝷废宋史但载建隆复置而不原始废之时似未详晰谨附识
  霸州防御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置益津关周置霸州以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宋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永清县二文安景祐二年废永清县入焉有刘家涡刀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隶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大城
  徳州平原郡军事宋初省归化县景祐二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省徳平县为镇入安徳县二安徳平原𦂳
  滨州军事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大中祥符五年废蒲台县按舆地广记大中祥符中省蒲台县入渤海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二渤海招安上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年复为县 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俱云析渤海县地置招安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恩州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为防御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县三清河望太宗端拱元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焉武城历亭𦂳至和元年废漳南县入焉
  永静军同下州唐景州周降为通远军宋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来属景徳元年改军名县三东光𦂳将陵景祐元年移治于长河镇阜城中仁宗嘉祐八年省为镇入东光熙宁十年复为县
  清州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䧟契丹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宋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以永安县之范桥镇置乾宁县与宋史异谨附识大观二年升为州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各书并云大观二年河清七昼夜因改为清州宋史未详谨附识政和三年赐郡名曰乾宁县一乾宁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崇宁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砦六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
  信安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景徳二年改为信安按曽巩隆平集作景徳元年与宋史志异考史真宗本纪景徳元年十二月甲辰改威虏诸州名是时新与契丹讲和故有是事则信安军自当与保定军同为元年所改志盖误也谨附识砦七周河刀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元丰四年霸州鹿角砦始隶军 按刀鱼鹿角二砦并见前霸州文安县注此注祇云鹿角砦元丰四年始隶军与前文安县注称元丰四年割鹿角隶信安军之说合独刀鱼不详何时来隶而前后两载谨附识
  保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归信县按归信县三字据舆地广记补入新镇建平戎军景徳元年改为保定军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百户隶军宣和七年废军为保定县隶莫州㝷依旧砦二桃花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砦曰安宁西路府四州九军六县六十五
  真定府次府常山郡唐成徳军节度本镇州宋开宝六年废九门石邑二县端拱初以鼓城隶祁州淳化九年以东鹿隶深州庆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磁相邢赵洺六州县九真定次赤稿城次畿栾城次畿元氏次畿井陉次畿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威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谷三砦获鹿次畿平山次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相岭黄岗洪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拱东临山西临山十五砦行唐次畿灵夀次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有赤陉飞吴二砦砦一北砦咸平二年熙宁八年析行唐县二郷隶砦天威军见上
  相州邺郡彰徳军节度县四安阳𦂳熙宁五年省永和县入焉 按舆地广记天圣七年改永定县曰永和熙宁六年省并安阳宋史未详谨附识汤阴𦂳宣和三年以汤阴县隶濬州㝷复来隶临漳𦂳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林虑
  中山府次府博陵郡本定州建隆元年以易北平来属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为府改赐名曰中山县七安喜𦂳 按舆地广记仁宗康定元年省唐昌县入安喜宋史不载谨附识无极𦂳 按舆地广记唐昭宗景福二年属祁州宋景徳元年来属宋史不载谨附识曲阳望都新乐北平中下砦一军城隶曲阳县北平军庆历二年以北平砦建军四年复隶州即北平县治置军使隶州
  信徳府次府钜鹿郡后唐安国军节度本邢州宋宣和元年升为府县八邢台宣和二年改龙岗县为邢台沙河尧山平郷熙宁六年省平郷县为镇入钜鹿元祐元年内邱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焉元祐元年南和中熙寕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钜鹿
  濬州平川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为军按方舆纪要云黎阳县唐属卫州五代晋改属滑州宋初因之雍熙中改属澶州端拱初建通利军据此则当云以澶州黎阳县为军宋史作滑州疑误谨附识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利四年以卫州卫县隶军熙宁三年废为县隶卫州元祐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濬川军节度改今额县二卫熙宁六年废为镇入黎阳后复黎阳
  怀州河内郡防御建隆元年圑练俄为防御县三河内𦂳熙寕六年省武徳县为镇入焉修武上熙寕六年省为镇入武陟元祐元年武陟
  卫州汲郡防御县四汲新郷𦂳煕寕六年废为镇入汲元祐二年获鹿天圣四年自怀州来隶共城监一黎阳熙寕七年置铸铜钱
  洺州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御熙宁三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祐二年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两县县五永年肥郷平恩𦂳鸡泽曲周深州饶阳郡防御雍熙四年废陆泽县县五静安望本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隶俄复焉宋太平兴国七年又隶静安军雍熙二年军废还属三年县废四年复置改今名束鹿望淳化中自真定来属安平饶阳武强
  磁州滏阳郡圑𦈌旧名慈政和三年改作磁按唐地理志惠州本磁州昭宣帝天祐三年以慈磁声一更名五代史梁改惠州唐复曰磁州不知何年复为慈州至宋政和三年始改作磁别无可考谨附识县三滏熙宁六年省昭徳县为镇入焉邯郸武安上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砦
  祁州蒲阴郡圑练端拱初以镇州鼓城来属景徳元年以无极隶定州熙宁六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元祐元年复县三蒲阴鼓城𦂳深泽
  庆源府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大观三年升为大藩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元年升为府县七平棘宁晋临城上唐县宋熙寕元年省隆平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高邑中熙寕五年省柏郷赞皇二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皆复隆平中 按舆地广记唐昭庆县宋开宝五年改为隆平宋史未详谨附识柏郷赞皇
  保州军事本莫州清苑县建隆初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建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清苑县一保塞太平兴国六年析易州满城之南境入焉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年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安肃军同下州本易州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建为静戎军析易州遂城三郷置静戎县隶焉景徳元年并县改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知县事仍兼军使㝷依旧县一安肃
  永宁军同下州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县建宁边军景徳元年改永宁军按舆地广记景徳元年改永定军天圣四年改永寕军宋史不载永定军改永宁军又误为景徳时事谨附识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县一博野
  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虏军景徳元年改广信军县一遂城
  顺安军同下州本瀛州高阳关砦太平兴国七年置唐兴砦淳化三年建为顺安军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阳县来属熙宁六年省县为镇十年复县一高阳
  河东路府三州十四军八县八十一按河东路府州军共领县八十二史作八十一误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降为紧州按宋朝事实作降为并州与宋史异谨附识军事废太原县按元丰九域志废太原县归榆次宋史未详谨附识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旧领河东路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县十阳曲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太谷次畿榆次次畿寿阳次畿次畿交城次畿开宝元年自大通监来隶文水次畿次畿清源次畿平晋熙宁三年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复 按舆地广记建隆四年以平晋县为平晋军太平兴国四年废军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监二大通永利
  隆徳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昭徳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徳旧节县八上党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长子黎城天圣三年徙治渉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祐元年
  平阳府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县十临汾洪洞襄陵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隶焉有雕掌豹尾二砦神仙上有韩买安国史壁叠头等堡赵城熙宁五年省为镇隶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汾西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霍邑冀氏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岳阳中下和川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祐元年复为县务二炼矾矾山庆祚军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绛州绛郡防御县七正平曲沃太平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隶太平稷山翼城稷山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垣曲下有铜钱一监
  泽州高平郡县六晋城高平阳城端氏陵川沁水中下关一雄定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钦宗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雁门郡防御景徳二年废唐林县按舆地广记省唐林入崞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县四雁门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五台中下繁畤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治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忻州定襄郡圑练县二秀容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祐元年定襄复为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定襄中下
  汾州西河郡军事县五西河望有永利西监平遥介休灵石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孝义上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介休元祐元年
  辽州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元祐元年复置榆社和顺平城县县四辽山下有黄泽砦和顺榆社中下平城宪州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按此下疑脱之静乐三字县遂废军又废按又废二字疑衍楼烦改隶岚州按宋史所载宪州沿革未详据隆平集宋朝事实并云咸平三年以岚州静乐塞为静乐军五年改静乐军为宪州元丰九域志云废静乐军置宪州以楼烦县隶州谨附识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乐县隶岚州十年复宪州仍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名县一静乐咸平五年废天池元池二县入焉
  岚州楼烦郡军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隶岢岚军县三宜芳中有飞鸢堡合河中下有乳浪砦楼烦咸平五年自宪州来隶石州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隶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哲宗元符二年升葭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隶晋宁军县三离石平夷中有伏落津砦方山
  隰州大宁郡圑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隶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隶焉元祐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县六隰川温泉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降三砦大宁石楼中有上平永宁二砦永和
  慈州圑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以吉乡县隶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隶焉又以乡宁入晋州襄陵县元祐元年复吉乡军为慈州县一吉乡
  麟州新秦郡干徳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西军节度县一新秦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塞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大和砦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大和堡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府州靖康军节度夲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五年赐郡名曰荣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之县一府谷下有安丰宁府百第三砦河滨斥堠靖安西安三堡宁川堡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宁边砦地名端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名宁疆堡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震威城宣和六年铁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庆历元年元昊攻䧟州地嘉祐七年以府州萝泊川掌地复建为州夲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砦二永安保宁
  咸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按隆平集作太平兴国二年与宋史异谨附识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并云并沁州入焉宋史未详谨附识县四铜鞮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武乡上熙宁七年废辽州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隶沁源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隶绵上中下仁宗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徙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绵上县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平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年以并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县二平定中唐广阳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乐平中有静阳砦 按方舆纪要乐平县宋干徳初伐北汉取之升为平晋军旋复故改属平定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岢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县一岚谷熙宁三年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同下州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四年析岚州地置宁化县五年于县置军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一宁化熙宁三年元祐元年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火山军同下州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按舆地广记以岚州雄勇镇建为军宋史未详谨附识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四年废之按宋朝事实熙宁四年县废宋史脱误谨附识砦一下镇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橰䕶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祐六年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橰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徳军同下州淳化四年析岚州按舆地考作宪州谨附识地置定羌军景徳元年改津二大堡沙谷
  晋宁军夲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年并吴堡砦并隶石州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年以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隶焉知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定胡县来隶县二定胡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临泉中下旧领克胡葭芦二砦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陵军神泉砦地名榆木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三交堡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堡毕工赐名乌龙砦元符二年进筑赐名通秦砦地名星罗岭元符二年赐名宁河砦地名库实页岭元符二年赐名弥川砦地名弥勒川元符三年赐名通秦堡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宁河堡地名哥厓岭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弥川堡地名小红厓元符二年同砦赐名靖川堡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州郡
  陜西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陜西路庆历元年分陜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陜西又分永兴建熙河并前四路为六路共三十四州军按王应麟地理通释康定二年分陜西为四路秦鳯泾原环庆鄜延熙宁五年陜西又分永兴建熙河并前四路为六路宋史俱混入熙河当有错误
  永兴军路府二州十五军一县八十三其后延州庆州改为府又増银州醴州及定边绥徳清平庆成四军凡府四州十五军五县九十按永兴军路脱去丹州及鄜州所领四县得州十四县七十八今増入丹州及鄜州四县则州十五县八十二加后増置清平军定边军各一县醴州五县共县八十九内醴泉武功二县重见实得县八十七宋史有误
  京兆府京兆郡永兴军节度本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和二年诏称京兆府县十三长安次赤樊川次赤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次畿蓝田次畿咸阳次畿泾阳次畿栎阳次畿高阳次畿 按高阳当作高陵兴平次畿临潼次畿唐昭徳县宋大中祥符改 按昭徳当作昭应醴泉次畿武功次畿政和八年同醴泉拨入醴州乾祐次畿监二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河中府次府河东郡䕶国军节度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改䕶国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旧兼提举解州庆成军兵马巡检事县七河东次赤熙宁三年省西河县六年省永乐县为镇入焉临晋次畿猗氏次畿虞乡次畿万泉次畿龙门次畿元祐二年置铸钱监二荣河次畿旧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以荣河隶府即县治置军使庆成军大中祥符中以荣河为庆成军寻废
  解州防御县三解闻喜安邑𦂳
  陜州大都督府陜郡太平兴国初改保平军节度旧兼提举商虢州兵马巡检事县七陜中熙寕六年省硖石县为石壕镇入焉平陆灵宝熙宁四年省湖城县入焉芮城中下湖城中下元丰元年复置县阌乡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与湖城县同来隶监二熙宁三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商州上洛郡军事县五上洛商洛中下洛南中下丰阳上津中下
  虢州虢郡军事县四卢氏中熙寕二年以西京伊阳县栾川治隶焉虢略中唐宏农县宋建隆初改常农至道三年改今名熙宁四年省玉城县为镇入焉朱阳中干徳六年废入常农太平兴国七年复置栾川元祐二年以乐川治为镇崇宁三年改为县
  同州冯翊郡定国军节度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升定国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县六冯翊𦂳澄城𦂳朝邑𦂳郃阳熙宁四年省夏阳县为镇入焉白水韩城元祐二年置铸钱监监一沙苑
  华州华阴郡建隆初为镇国军节度按舆地广记云后唐改镇国军与宋史异谨附识皇祐五年改镇潼军节度县五郑下邽蒲城望唐奉先县宋开宝四年改建隆中自京兆隶同州真宗天禧四年自同州来隶华阴𦂳渭南熙宁六年省为镇入郑元丰元年复为县旧自京兆府来隶监二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耀州𦂳华原郡开宝五年为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感徳军县六华原富平三原云阳同官美原
  清平军本凤翔府盩厔县清平镇大观元年升为军后置终南县隶京兆府清平军使兼知终南县县一终南按终南县史失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延安府中都督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本延州元祐四年升为府旧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统延鄜丹坊州保安军后増置绥徳军银州银州寻废县七肤施熙宁五年省丰林县为镇金明县为砦并入焉有金明龙安二砦安塞一堡元丰四年又收复塞门砦宣和二年改龙安曰徳安砦延川中熙宁八年省延水县为镇入焉有丹头绥平怀宁顺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黒水三堡及永宁关元丰四年收复置浮图义合米脂三砦七年以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徳城元符二年废顺安白草丹头三砦延长门山临真敷政中有招安万安二砦元符二年废招安砦为驿甘泉中下城二治平四年收复绥州熙宁中改为绥徳城四年置罗鄂特城抚宁宾草二堡寻废元丰五年置永乐城赐名银川砦寻废青涧城元符三年隶绥徳城绥徳城元符二年改为军监一熙宁八年置铸铁钱塞门砦延州北蕃部旧砦至道后与芦关石堡安远砦俱废元丰四年收复仍隶延州□施县平羌砦地本克胡山砦绍圣四年赐名威戎城地本升平塔绍圣四年赐名平戎砦地本杏子河东山绍圣四年赐名开光堡绍圣四年修筑元符元年赐名二年隶绥徳城殄羌砦地名纳木宁山元符元年进筑赐名威羌砦地名白洛觜元符元年进筑赐名御谋城崇宁三年进筑赐名石堡砦崇宁三年进筑赐名威徳军五年复为砦初尝置城至道后废之制戎城政和八年赐鄜延路天降山新城改今名新砦芦移堡 屈丁堡 万安堡 丹头堡 青石崖堡科尔罗堡
  鄜州洛交郡保大军节度县四洛交𦂳熙宁七年省三川县入焉洛川鄜城直罗中下 按宋史失去鄜州所领各县及丹州沿革而以丹州之宜川县属之鄜州考舆地考鄜州属永兴军路建炎三年入金领洛交洛川三川直罗鄜城五县舆地广记领县四无三川云熙宁七年省入洛交据金史地理志亦作四县洛交县下云镇一三水三水犹之三川也熙宁并省此为明证舆地考失注耳今据増正
  丹州咸宁郡军事按舆地广记上丹州唐天宝元年曰咸宁郡金史地理志云宋咸宁军事今据増入县一宜川上后魏义川县宋太平兴国中改名以鄜州废咸宁县入焉熙宁三年省汾川县七年省云岩县为镇八年析同州韩城县新封乡并入焉
  坊州中部郡军事县二中部𦂳宜君熙宁元年省升平县为镇入焉有矾场
  保安军同下州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二年以延州永安镇置军宋史未详谨附识砦二徳靖 顺宁按舆地广记徳靖砦天禧四年初建子城天圣元年改为徳靖砦顺宁砦庆历四年置宋史未详谨附识堡一园林 金汤城旧金汤砦在徳靖砦西南元符二年进筑威徳军保安军之北两界上有洑流名藏底河夏人近是筑城为要害必争之地政和七年知庆州姚古克之绥徳军唐绥州宋熙宁三年收复按本纪熙宁二年十月丙申城绥州此作三年疑误废为城隶延州元丰七年以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徳城元符二年改为军暖泉砦元符二年进筑赐名米脂砦本西夏砦元丰四年收复为米脂城后复为砦隶延州延州县七年改隶绥徳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元符元年收复仍赐旧名开光堡绍圣四年修筑元符元年赐名二年自延安府来属义合砦本夏人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徳城怀宁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克戎城本西人细浮图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徳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赐名临夏城地名罗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果岭元符元年筑城赐今名绥平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割隶青涧城延州旧城永宁关延州延川县旧关白草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废后复置顺安砦延州延川县旧砦元符二年废后复置嗣武砦旧罗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城属延州元丰四年置寻废崇宁三年修复赐名龙泉砦宣和二年改名通泉寻复故清边砦 镇边砦 龙安砦本属延安府肤施县不详何年来属海末堡海末至柏林十六堡黒水安定安塞本延安旧堡窟儿堡 大厥堡花佛岭堡 临川堡 定远堡 马栏堡 中山堡黑水堡 安定堡 佛堂堡 唐推堡 双林堡 安塞堡 浮图堡 柏林堡
  银州银川郡五代以来为西夏所有宋元丰四年收复五年即永乐小川筑新城赐名银川砦崇宁四年为银州五年废为银川城
  庆阳府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建隆元年升团练干徳元年复为军事政和七年升为节度赐军额曰庆阳宣和七年改为府旧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统庆环邠宁干凡五州其后废乾州置定边军已而复置醴州凡统三州按三字当是五字之讹一军县三安化中有大顺一城府城东谷柔远人顺四砦元丰四年废府城砦金村堡平戎镇五年收复礓诈砦赐名安疆砦元祐元年复平戎镇 按舆地广记唐肃宗至徳元载改安化为顺化宋干徳二年复曰安化省同川县入焉宋史未详谨附识合水熙宁四年始置省华池乐蟠二县为镇七年改华池镇为华池砦有东华池西华池二砦荔原一堡彭原熙宁二年自宁州来隶 按彭原县史缺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安疆砦本西人礓诈砦元丰五年收复赐名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又隶定边军横山砦地名锡卜察伊特元符元年进筑赐名通塞堡元符元年进筑定边城元符二年修筑后别为定边军白豹城旧属西界元符二年修复赐旧名别见定边军绥远砦地本骆驼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按绥远砦亦见定边军宁羌砦地本萌门三岔元符元年进筑赐名镇安城政和六年进筑麦川堡本名麦经岭政和六年赐名系环庆路未详属何州军姑附于此威宁堡本名衡家堡政和六年赐名系环庆路未详属何州军姑附于此矜戎堡 府城砦元丰二年废不知何年修复金村堡同上胜羌堡 定戎堡 威边砦 怀威堡环州军事旧降为通远军淳化五年复为州县一通远上有乌仑肃远洪徳永和平远定边□堡安塞八砦按宋朝事实天圣四年改方渠县为通远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兴平城地名灰家觜元符元年筑赐名清平关地名之字平元符二年建筑赐名安边城地名徐丁台崇宁五年筑赐名罗沟堡未灰台至绥远砦中路地名火罗沟及阿原烽政和三年建筑赐名阿原堡地名见罗沟堡政和三年赐名朱台堡本朱灰台政和三年建筑赐名安边砦 大拔砦元丰二年废不知何年修复方渠砦 流井堡 归徳堡 木瓜堡 麝香堡 通归堡 恵丁堡邠州𦂳新平郡静难军节度县五新平宜禄三水定平𦂳熙宁五年隶宁州政和七年自宁州来隶淳化淳化四年升耀州云阳黎国镇为县熙宁八年置铸钱监元丰三年宣和元年自耀州来隶 按黎国镇隆平集作黎园镇宋朝事实作梨园镇互有异同谨附识
  宁州彭原郡兴宁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县三定安𦂳襄乐真宁
  醴州本京兆府奉天县旧置乾州熙宁五年政和七年复为州更名醴八年割属环庆路县五奉天次畿永夀下干徳三年自邠州来隶熙宁五年废乾州永夀及麻亭常宁二砦俱隶邠州政和八年复来隶武功醴泉二县本属京兆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属好畤本属凤翔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属
  定边军元符二年环庆路进筑定边城后改为军县一定边政和六年白豹城元符二年进筑赐旧名已见庆阳府东谷砦旧砦已见庆阳府安化县绥远砦地名骆驼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按绥远砦已见庆阳府神堂堡大观二年进筑赐名观化堡 通化堡 九阳堡 鸡觜砦按庆阳府安疆砦注云又隶定边军此不列安疆砦疑有脱误
  秦凤路府一州十二军三县二十八其后増积石震武怀徳三军西宁乐廓西安洮会六州又改通远军为巩州凡府一州十九军五县四十八按秦凤路府州军元领县四十三后増置会州敷文䡗州永宁宁远三县共领县四十六宋史误
  秦州下府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旧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统秦陇阶成凤五州通远军其后割通远军属熙河县四成纪上有渭水三阳上蜗牛下蜗牛堡子伏归小三阳照川上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远近湫定西小定西下硖注鹿原上硖圆川伏羌得胜榆林大像菜园探长新水谷旧水谷柽林丙龙石人铺駞项永宁盐泉小永宁冷水泉双泉新土旧土三十九堡陇城中有静戎永固定平长山白榆林郭马安塞七堡清水中有弓门铁窟斫鞍堡子小弓门坐交得铁治坊桥子李子古道永安四顾威塞𢇲穰镇边和戎安远挟河定川中城东城西城静边临川徳威广武宁远长樵二十九堡天水监一太平城二伏羌熙宁三年废丹山纳克舒干川三堡増伏羌砦为城有得胜榆林大像菜园探长新水柽林丙龙石人駞项旧水一十一堡甘谷熙宁元年置有吹藏大甘陇诺三堡四年置尖竿陇阳二堡砦七治平四年置鸡川熙宁元年改攃珠堡为通渭堡五年改古渭砦为通远军废咱达克本当七麻三堡改通渭堡为砦割永宁宁远威远熟羊来远并隶军寻改绥远定边二砦为镇隶陇州定西领宁西牛鞍上硖下硖注鹿原圆川六堡三阳领渭滨武安上下𧍪斗□喜伏归硖口照川土门四顾平戎赤崖湫西青远近湫十四堡弓门领东鞍安人斫鞍上下铁窟坐交得铁冶坊七堡静戎领白榆林长山郭马静塞定平永固彭磋宁塞长樵九堡安远 陇城 鸡川 堡三熙宁三年改𢇲穰为镇五年改冶坊砦为冶坊堡八年改𢇲穰镇为堡𢇲穰领白石古道中城东城西城定戎定安雄边临川徳威广武定川挟河镇边一十四堡冶坊领桥子古道永安博望威塞李子六堡达隆 堡川城政和六年于秦凤东西川口进筑赐名甘泉堡别见渭州安远砦吏部通用酬赏格泰州又有安远等五砦定边绥远二砦熙宁八年废为镇属陇州其后复为砦定边砦 绥远砦 小落门砦 保安砦 弓锺砦 董哥平砦按成纪陇城清水三县所有诸堡后俱复出盖由当时创建之初各县分隶各堡其后随时増损因地制宜袭旧更新名号不一作史者前详后复势有不能尽稽如成纪县中之三阳定西伏羌陇城县中之静戎清水县中之弓门冶坊𢇲穰安远等其后俱别立为城为砦为堡而分领诸堡若成纪之小三阳小定西盐泉小永宁冷水泉双泉新土旧土陇城之安塞清水之小弓门四顾和戎静边宁远又不复为伏羌等所领不知仍属之三县耶抑或别有所属耶或后时更名不可考耶至若定西砦之宁西牛鞍三阳砦之武安闻喜硖口弓门砦之东鞍安人静戎砦之静塞彭磋宁塞𢇲穰堡之定戎定安雄边冶坊堡之博望则前三县注中俱所未见或后时増筑或更易前名或刊本前后互异皆不可知史无明文无从考证谨附识
  凤翔府次府扶风郡凤翔军节度干徳初置崇信县淳化中割崇信属仪州熙宁五年废乾州以好畤县来隶政和八年又以好畤隶醴州县九天兴次赤岐山次畿扶风次畿盩厔次畿大观元年以县清平镇置军次畿有铁冶务宝鸡次畿次畿麟游次畿普润次畿监一司竹
  陇州汧阳郡防御县四汧源望有古道银场熙宁八年改秦州定边砦为陇西镇隶县汧阳𦂳吴山陇安中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县 按隆平集宋朝事实并作开宝元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成州中下同谷郡开宝六年升为团练县二同谷上有骨鹿马邑赤土平泉滔山湖桃六砦栗亭
  凤州河池郡本防御干徳元年降为团练县三梁泉河池𦂳开宝五年移治固镇有水银务两当至道元年移治唐乡镇监一开宝建隆二年于两当置银冶开宝二年升为监治平元年罢置官以监隶两当县元丰六年
  阶州中下武都郡军事本唐武州陷西戎宋得其地改置焉县二福津中下领贴峯硖武平沙滩三砦围城堡平定关将利中下砦一故城本故城镇不知何年建为砦
  渭州陇西郡平凉军节度本军事政和七年升为节度旧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泾原渭仪州徳顺镇戎军属焉熙宁五年废仪州崇宁三年又以熙河路会州来属县五平凉中有瓦亭砦潘原安化熙宁七年废制胜关移县于关地以旧地为镇崇信中 按舆地广记干徳元年以旧崇信军地置崇信县属鳯翔府淳化中属仪州熙宁五年州废来属宋史不载殊属脱略谨附识华亭中下熙宁五年废仪州与安化崇信同来隶靖夏城政和六年赐泾原路席苇平新城名曰靖夏不知属何州军姑附此甘泉堡崇宁五年泾原路经略司于甜井子修筑守御赐名未详属何州军姑附此别见秦州 按唐志渭州有二一系陇西郡之渭州属陇右道一系原州平凉县所置之行渭州属关内道其陇西郡之渭州领襄武陇西鄣渭源四县平凉郡之渭州领平凉一县考唐时渭州原州皆陷吐蕃先于徳宗贞元十九年徙治行原州于平凉继于宪宗元和四年置行渭州于平凉而徙行原州于临泾于是平凉始有渭州之治今据宋志称渭州领县平凉乃是唐时平凉郡所置之行渭州首称陇西郡者误也又考唐志原州平高县注云有石门制胜石峡等关南有瓦亭故关宋志平凉县注云有瓦亭砦又安化县注云熙宁七年废制胜关移县于关地又镇戎军有平夏城本原州平高县之地为旧石门城有石门峡有石门堡皆与唐志平高县注合是平凉与平高虽同属原州之邑而宋志渭州所领之平凉实唐时原州之平高也五代史云平凉故属泾州唐末权置渭州而县废后唐清泰三年以故平凉之安国耀武两镇置平凉县属泾州是沿及五代之世原州与平凉皆改置之泾州而故原州之境仍为渭州所侨治史志沿袭旧文未经分晰谨附识
  泾州安定郡太平兴国元年改彰化军节度县四保定望有长武砦灵台良原长武咸平四年升长武镇为县五年省为砦属保定县大观二年复以砦为县 按王应麟玉海太平兴国七年以泾州直属京宋史未详谨附识原州平凉郡军事县二临泾彭阳中唐丰业县太平兴国初改至道三年自宁州来隶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元年改宁州丰义县为彭阳至道三年属原州考唐书志宁州有丰义县此云唐丰业县误镇二新城熙宁三年废截原砦入焉柳泉领耳朵城一砦砦五开边熙宁三年废新门砦入焉西壕 平安 绥宁领羌城南山颠倒三堡靖安领中普齐罗岔中岭张嵒常理新勒鸡川立马城杀獐川九堡安羌堡 新城堡徳顺军同下州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县一陇干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 按陇干县史失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城一水洛领王家城石门堡砦五静边别见镇戎军得胜领开边堡隆徳 通远 治平治平四年置领牧龙堡怀远砦 中安堡 威戎堡
  镇戎军同下州本原州高县之地至道三年建为军按宋朝事实至道元年以故平高县地置镇戎军宋史脱平字又元年三年互异谨附识城一彭阳 砦七治平四年置信岔堡凉棚堡熙宁元年置熙宁砦硝坑堡东西水口堡元丰四年废东水口堡六年置故砦堡东山 乾兴 天圣有信岔凉棚二堡三川 高平有故砦堡定川 熙宁有硝坑堡堡二开远 张义熙宁四年废安边堡入开远五年置张义平夏城旧石门城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升为怀徳军灵平砦旧好水砦绍圣四年赐名太观二年割属怀徳军镇羌砦绍圣四年赐名高平堡元符元年修复赐旧砦名威川砦政和七年赐名本密多台飞泉砦政和七年赐名本飞井坞飞井堡乾兴砦管下狼井堡熙宁砦管下狼井安远实信梅谷开疆凡五堡安远堡 窦信岔堡 梅谷堡 开疆堡 李家堡 肃远堡 埈地平堡 镇西堡 水口堡 怀远城别见徳顺军徳靖砦保安军旧有徳靖砦属鄜延路静边砦天禧旧砦属徳顺军
  会州元符二年进筑割安西城以北六砦隶州崇宁三年置县曰敷文隶泾原路县一敷文按敷文县史失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安西城旧名汝遮绍圣三年建筑赐名属熙河路平西砦绍圣四年赐名⿰本青石硖属熙河路会宁关旧名颠耳关元符元年建筑赐名通会未畿改今名属秦凤路会川城旧名齐讷纳森元符二年建筑赐名属秦凤路新泉砦旧名□必啰勒默元符元年赐名属秦凤路怀戎堡崇宁二年筑属秦凤路徳威城政和六年筑清水河新城赐名属秦凤路静胜堡会川城管下政和六年赐清水河新城接应堡名静胜通泉堡属秦凤路新泉砦管下水泉堡系怀戎堡管下正川堡系徳威城管下
  怀徳军本平夏城绍圣四年建筑大观二年展城作军名曰怀徳増置将兵与西安镇戎互为声援应接萧关初名威徳又改今名 荡羌砦故没烟后硖元符元年建筑赐名通硖砦故没烟前硖元符元年建筑赐名灵平砦故好水砦绍圣四年赐名大观二年自镇戎军来属硖口堡 东河湾堡 古高平堡 恵民堡 结沟堡系通硖砦管下五堡镇羌堡 九羊砦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建筑赐名石门堡故石门硖东塔子觜元符元年建筑赐名通远砦 龙泉堡通远砦管下胜羌砦萧关崇宁四年建筑临川堡 通关堡 山西堡系萧关管下西安州元符二年以讷默奎新城建 荡羌砦地名没烟硖元符元年建筑赐名后属怀徳军通会堡元符元年赐名系熙河兰会路修筑地名结萨恰谷口不知何年拨属泾原路西安州天都砦元符二年洒水平新砦赐名临羌砦元符二年秋苇平新砦赐名横岭堡系天都砦管下甯韦堡 定戎堡地本碱隈川元符二年赐名劈通川堡 罗玛宁堡 北岭上堡 山前堡 高峯堡 宁安砦崇宁五年武延川固卜珠隆山下新砦赐名囊啰勒默堡 寺子岔堡 石棚泉堡 通安砦崇宁五年乌鸡三岔新砦赐名同安堡系通安砦管下绥戎堡管下秋苇川口堡锹䦆川中路堡征通谷中路东水泉堡皆不详建置始末秋苇川堡 锹䦆川中路堡 征通谷中路东水泉堡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本武胜军熙宁五年收复改名寻为州初置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统熙河洮岷四州通远军后得兰州因加兰会字会州割属泾原改为熙河兰廓路宣和又改熙河湟廓路兰廓西宁震武积石等州军相继来属县一狄道中下熙宁六年置九年省元丰二年复置砦一康乐熙宁六年置康乐城为砦省马骔砦堡九熙宁五年置庆平通谷渭源北关六年改刘家川为当川置南关南川七年置结河元丰七年置临洮通谷 庆平 渭源 结河 南川 当川 南关 北关 临洮 安羌城宣和六年赐熙河兰廓路新建溢机堡名为安羌城不知属何州军姑附于此广平堡
  河州安乡郡军事熙宁六年收复县一宁河熙宁六年置枹罕县九年省崇宁四年升宁河砦为县旧香子城城一定羌熙宁七年改河诺城为定羌城砦一南川熙宁七年置南山堡寻改为南川砦堡四熙宁七年置东谷八年置□精元丰三年置西原北河二堡东谷 阎精 西原 北河 关一通会熙宁七年循化城旧一公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大通城旧达南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安疆砦旧名当摽城崇宁二年收复改今名别见乐州怀羌城崇宁三年收复来羌城崇宁三年收复讲朱城元符二年收复河南讲朱一公错凿当摽彤撒东迎六城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错凿城 彤撒城 东迎城 宁河砦崇宁四年已升宁河砦为县别有宁河砦来同堡旧名甘扑堡崇宁三年筑赐名通津堡旧名南达堡崇宁三年赐今名南山堡元丰九域志属原州绥宁县安乡关旧城桥关元符二年赐名临滩堡
  巩州本通远军熙宁五年以秦州古渭砦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州县三陇西元祐五年增置永宁 宁远崇宁三年升永宁宁远二砦为县城一定西元丰四年以兰州西使城为定西城五年改为通远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属通远军崇宁二年废定西城管下熨斗平堡通西砦管下榆木岔堡并安西城别见兰州砦六熙宁五年割泰州永宁宁远威远通渭熟羊来远六砦隶军六年置盐川砦八年废威远砦为镇元丰五年收通西砦七年废宁远砦为镇属永宁崇宁五年通渭县复为砦未详何年以砦为县永宁 宁远崇宁三年与永宁同升为县通渭 熟羊 盐川熙宁六年九月置砦后改为镇通西堡七熙宁五年割秦州三岔密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广吴渭川哑儿五堡隶军七年以岷州遮羊堡来隶元丰元年
  羊复隶岷州五年置榆木岔熨斗平二堡七年废密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广吴渭川哑儿四堡三岔熙宁四年榆木岔崇宁二年熨斗平崇宁二年置 按上文定西城注云崇宁二年废定西城管下熨斗平堡通四砦管下榆木岔堡此二堡注俱云崇宁二年置当有讹误别无可校姑仍原文咱达克堡秦州熙宁五年改古渭砦为通远军废咱达克本当七麻堡今通渭乃领七麻堡不知何年复置咱达克本当堡七麻堡 本当堡 普尔玛隆堡
  岷州和政郡团练熙宁六年收复县三祐川唐县宋崇宁三年大潭建隆三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县隶秦州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长道𦂳熙宁七年自秦州来隶砦五秦州临江砦熙宁六年割隶州七年置荔川𢇲川闾川又置宕昌临江 荔川 𢇲川 闾川 宕昌 堡三熙宁六年以秦州马务堡隶州七年置遮羊堡十年置铁城堡遮羊 谷藏熙宁七年铁城 监一滔山熙宁九年置铸铁钱
  兰州金城郡军事元丰四年收复县一兰泉崇宁三年置倚郭砦一元丰四年置龛谷吹龙二砦七年割吹龙属阿千堡龛谷元祐七年绍圣三年修复堡二元丰四年置皋兰堡巩哥关五年置西关胜如质孤堡六年改巩哥关作东关堡废西关胜如质孤堡置阿千堡七年废皋兰堡元祐五年复修胜如质孤二堡寻废东关 阿千有阿千水定西城元丰四年置五年改为通远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属通远军别见巩州定远城元祐七年筑旧名季诺平本龛谷砦因地窄及无水故废之改筑为定远军城金城关绍圣四年进筑京玉关本号把拶桥元符三年赐名通川堡元符三年新筑赐名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别见乐州按后乐州通涅砦注云别见兰州此不列通涅砦疑有脱误
  洮州唐末陷于吐蕃号临洮城宋大观二年收复改临洮城仍旧为洮州三年升团练 通岷砦
  廓州元符二年以州为宁塞城崇宁三年弃之是年收复仍为廓州大观三年为防御 虏公城旧名结罗城崇宁三年收复改今名绥平堡旧名保敦谷崇宁三年兴筑赐名米川城旧米川县崇宁三年修筑宁塞砦 同波堡
  乐州旧邈川城元符二年收复建为湟州建中靖国元年弃之崇宁二年又复大观三年加向徳军节度宣和元年改为乐州 通湟砦故罗鄂特密克通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别见兰州宁洮砦故瓦吹砦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安陇砦故伦珠卜喀尔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安川堡故巴噶尔堡在巴金岭上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宁川堡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绥远关旧名洒金平崇宁二年进筑赐今名来宾城旧名结当川崇宁三年赐名大通城旧名达南城 按大通城别见河州循化城旧名一公城别见河州安疆砦旧名当摽砦崇宁二年改别见河州徳固砦旧名胜铎谷崇宁三年筑赐名临宗砦崇宁三年赐名通川堡崇宁二年收复别见兰州南宗堡元符二年收复寻弃之后再收复峡口堡与通川南宗堡皆崇宁二年收复
  西宁州旧青唐城元符二年罗藏降建为鄯州仍为陇右节度三年弃之崇宁三年收复改为西宁州赐郡名曰西平升中都督府三年加宾徳军节度 龙支城旧宗哥城元符二年改今名寻弃之崇宁三年收复宁西城旧名林金城清平砦旧名且凌宗堡保塞砦旧名安儿城以上城砦皆崇宁三年收复赐名宣威城旧名𣯛牛城崇宁三年改今名绥边砦旧名宗谷崇宁三年建筑后改今名怀河砦旧名丁令谷崇宁三年置砦赐名又隶积石军制羌砦政和八年赐名地名结正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震武军政和六年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军 通济桥政和六年赐名善治堡政和六年赐名大同堡本名古骨龙城应接堡政和六年赐名徳通城本霞克凌果城政和七年进筑赐名石门堡霞克凌果城北地名石门子政和七年赐名
  积石军本锡勒噶尔城元符间为吐蕃希巴乌所据大观三年建军 怀和砦已见西宁州 按怀和西宁州作怀河顺通堡临松堡
  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为两路寻合为一九年复分十年复合府二州十二县七十九按两浙路府州军共领县八十此云七十九误南渡后増庆元一县共县八十一南渡后复分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四府安吉常严三州江阴一军为西路绍兴庆元瑞安三府婺台衢处四州为东路
  临安府大都督府本杭州馀杭郡淳化五年改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高宗建炎元年帯本路安抚使领杭湖严秀四州三年升为府帯兵马钤辖绍兴五年兼浙西安抚使县九钱塘望有盐监仁和望梁钱江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绍兴中兴钱塘并升赤馀杭临安望钱镠奏改衣锦军宋太平兴国四年改顺化军县复旧名五年军废富阳𦂳于潜𦂳新城上梁故新登宋太平兴国四年复旧名淳化五年升南新场为县熙宁五年省南新县为镇入焉盐官昌化中唐唐山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有紫溪盐场以上七县绍兴中并升畿
  绍兴府大都督府本越州会稽郡镇东军节度太观元年升为帅府旧领两浙东路兵马钤辖绍兴元年升为府县八会稽山阴望旧剡县宣和八年改 按宣和止七年此云八年盖误无别本可校姑仍原文诸暨望有龙泉一银坑馀姚上虞萧山𦂳新昌𦂳孝宗乾道八年以枫桥镇置义安县淳熙元年
  平江府吴郡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江军节度本苏州政和三年升为府绍兴初节制许浦军县六吴长洲昆山常熟吴江嘉定上宁宗嘉定十五年析昆山县置以年为名镇江府丹阳郡本润州开宝八年改镇江军节度按镇江军系钱俶所改宋史未晰谨附识政和三年升为府建炎三年置帅四年加大使兼沿江安抚以浙西安抚复还临安县三丹徒𦂳有圜山砦丹阳𦂳熙宁五年省延陵县为镇入焉金坛𦂳
  湖州吴兴郡景祐元年升昭庆军节度理宗宝庆元年改安吉州县六乌程归安太平兴国七年析乌程地置县安吉长兴徳清𦂳武康太平兴国三年自杭州来隶
  婺州东阳郡淳化元年改保宁军节度县七金华义乌永康𦂳武义浦江上唐浦阳县梁钱镠奏改兰溪东阳
  庆元府本明州奉化郡建隆元年升奉国军节度本上州大观元年升为望绍兴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以浙东安抚使兼制司十一年罢隆兴元年复置光宗绍熙五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县六鄞奉化慈溪定海象山昌国熙宁六年析鄞县地置有盐监绍兴间升望
  常州毗陵郡军事县四晋陵武进宜兴望唐义兴县宋太平兴国初改无锡
  江阴军同下州熙宁四年废为县隶常州建炎初复绍兴二十七年废三十一年复按舆地广记淳化元年军废以县属常州三年复置军与宋史互异谨附识县一江阴
  瑞安府本温州永嘉郡太平兴国三年降为军事政和七年升应道军节度建炎三年罢军额度宗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为府县四永嘉𦂳有永嘉盐场平阳望有天富盐场瑞安𦂳有双穗盐场乐清上唐乐成县梁钱镠改
  台州临海郡军事县五临海黄岩望有于浦杜渎二盐场宁海𦂳天台仙居上唐乐安县梁钱镠改永安宋景徳四年改今名
  处州缙云郡军事县六丽水龙泉宣和三年改为剑川县绍兴元年复故有高亭一盐场 按盐场多置于沿海州军龙泉在万山之中地不产盐安有置场之理查宋制鬻盐者皆谓之亭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而食货志所载处州食盐皆取给于黄岩其他盐场又别无高亭之名龙泉诸山虽有银坑钱冶而高亭则又似非坑冶之名图籍所载无从参考姑附疑义于此松阳上梁钱镠奏改长松钱元瓘奏改白龙宋咸平二年遂昌上有永丰银场缙云青田南渡后増县一庆元中宁宗庆元三年分龙泉松源乡置县因以年纪名
  卫州信安郡军事县五西安礼贤𦂳本江山县南渡后改龙游上唐龙邱县宋宣和三年改为盈川县绍兴初复改信安中本常山县咸淳三年开化太平兴国六年升开化场为县 按宋朝事实干徳四年以常山县地置开化场太平兴国六年升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建徳府本严州新定郡遂安军节度本睦州军事宣和元年升建徳军节度三年改州名军额咸淳元年升府县六建徳淳安望旧青溪县宣和初改淳化南渡后改今名桐庐太平兴国三年自杭州来隶分水遂安夀昌监一神泉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
  嘉兴府本秀州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嘉禾庆元元年以孝宗所生之地升府嘉定元年升嘉兴军节度县四嘉兴华亭𦂳海盐上有盐监沙腰芦沥二盐场崇徳
  淮南路旧为一路熙宁五年分为东西两路按玉海皇祐三年分淮南为东西与宋史异谨附识
  东路州十军二县三十八南渡后州九军四按东路州军南渡后増置广陵五河清河三县而亳州与所领之谯县等七县宿州与所领之符离等四县则并入于金所领共三十县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大都督府广陵郡淮南节度旧领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升帅府四年为真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镇抚使寻罢嘉定中淮东制置开幕府于楚州仍兼安抚县一江都𦂳熙宁五年省广陵县入焉南渡后增县二广陵𦂳泰兴中旧隶秦州绍兴五年来属十年又属秦州十二年又来隶 按泰兴县系改属不可谓之増置宋史未晰谨附识于此
  亳州谯郡本防御大中祥符七年建为集庆军节度县七谯城父永城卫真望唐真源县宋大中祥符七年鹿邑𦂳蒙城按蒙城县史阙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宿州符离郡建隆元年升防御开宝元年建为保静军节度元领县五绍兴中割虹县隶楚州按下文泗州虹县注云绍兴九年自宿州来隶此云隶楚州盖误县四符离临涣𦂳大中祥符七年割隶亳州天禧七年来隶灵壁元符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
  楚州𦂳山阳郡团练干徳初以盱眙属泗州开宝七年以盐城还隶熙宁五年废涟水军以涟水县隶州元祐二年复为涟水军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绍兴三十二年涟水复来属绍兴五年废涟水军为县当仍属楚州至三十二年则仍为军似不当有复来属之语疑宋史脱误谨附识嘉定初节制本路沿边军马十年制置安抚司公事县四山阳望建炎间没于金绍兴元年收复理宗绍定元年升淮安军改县为淮安盐城上有九盐场建炎间入于金绍兴元年收复隶涟水三年复来属淮阴绍兴五年废为镇六年复嘉定七年徙治八里庄宝应𦂳宝庆三年升为宝应州而县如故
  海州东海郡团练景定二年置西海州县四朐山𦂳怀仁沭阳东海中 按元丰九域志开宝初升朐山县东海监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泰州海陵郡本团练干徳五年降为军事建炎四年置通泰镇抚使县二海陵如皋中下开宝七年以海陵监移治泗州临淮郡建隆二年废徐城县干徳元年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信来属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元年始改招义县为招信县则干徳元年不得便称招信宋史系误谨附识建炎四年复属濠州绍兴十二年入金后复县三临淮上 按舆地广记建隆二年省徐城县为镇入临淮宋史不载谨附识绍兴九年自宿州来隶淮平绍兴二十一年地入于金析临淮地置今县南渡后有淮平无盱眙盖盱眙即招信军
  滁州永阳郡军事建炎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县三清流全椒𦂳来安望唐永阳县南唐改宋绍兴五年废入清流十八年复乾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
  真州军事本上州干徳三年升为建安军至道二年以扬州之六合来属大中祥符六年为真州按宋朝事实云以圣像成功升为真州谨附识大观元年升为望政和七年赐郡名曰仪真建炎三年入于金寻复县二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中本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永正县之白沙镇南唐改为迎銮镇宋建炎元年升军四年废为县绍兴十一年复升军十二年复为县 按五代史吴世家顺义四年杨溥至白沙以白沙为迎銮镇又按祝穆方舆胜览亦云伪吴置迎銮镇宋史作南唐疑误谨附识六合通州中 按舆地广记天圣元年改曰崇州明道二年复故宋史未详谨附识军事政和七年赐郡名曰静海建炎四年入金寻复县二静海望周属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析其地为县与海门同来隶海门监一利丰掌煎盐
  高邮军同下州高沙军事开宝四年以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高邮县为军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元祐元年复为军建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置镇抚使绍兴五年废为县复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以知县兼军使三十一年复为军县二高邮兴化𦂳旧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改隶泰州建炎四年来隶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九年复县隶泰州乾道二年还隶寻又隶泰州淳熙四年复旧
  安东州本涟水军太平兴国三年以泗州涟水县置熙宁五年废为县隶楚州元祐二年复为军绍兴五年废为县三十二年复为军绍定元年属宝应州按此当是复废为县属宝应宋史未晰谨附识端平元年复为军景定初升安东州县一涟水
  招信军本泗州盱眙县建炎三年升军四年为县隶濠州绍兴二年复隶泗州七年仍旧隶京东十一年隶天长军十二年复升军以天长来属宝庆三年入于金绍定四年复仍号招信县二天长望旧天长军至道二年军废为县隶扬州建炎元年升军绍兴中为县招信建炎四年隶濠州绍兴四年复十一年隶天长军十二年复来隶 按招信县史阙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淮安军本泗州五河口咸淳七年六月置军县一五河咸淳七年置有浍泾沱漴淮五河故名按五河县史阙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清河军咸淳九年置县一清河按清河县史阙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西路府一州七军二县三十三南渡后府二州六军四按南渡后増荆山县无仙居县所领仍三十三县
  夀春府𦂳夀春郡忠正军节度本夀州开宝中废霍山盛唐二县政和六年升为府八年以府之六安县为六安军绍兴十二年升安丰为军以六安霍邱夀春三县来隶三十二年升夀春为府以安丰军隶焉按夀春自政和六年升为府之后不知何年罢置府至绍兴三十二年复升为府宋史未晰疑有讹脱乾道三年罢夀春复为安丰军县四下蔡𦂳安丰霍邱夀春𦂳绍兴中隶安丰三十二年为府乾道三年为倚郭
  六安军政和八年升县为军绍兴十三年废理宗景定五年端平元年又废按端平年号在景定之前史云景定五年端平元年又废盖误别无可考姑仍原文后复为军县一六安中 按舆地广记唐盛唐县宋开宝六年改为六安宋史未详谨附识
  庐州庐江郡按宋史失载郡名今据元丰九域志各书补入保信军节度大观二年升为望旧领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建炎二年兼本路安抚使绍兴初寄治巢县乾道二年置司于和州县三合肥舒城中本慎县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今名
  蕲 望州蕲春郡防御县五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元祐八年以蕲水县石桥镇为罗田县按罗田县史阙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和州历阳郡防御南渡后为姑熟淳熙二年兼管内安抚县三历阳𦂳有梁山栅江二砦含山中有东关砦乌江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
  安庆府本舒州同安郡徳庆军节度本团练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政和五年赐军额建炎间置舒蕲镇抚使绍兴三年舒黄蕲三州仍听江南西路安抚司节制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景定初改筑宜城旧属沿江制置使司县五怀宁桐城宿松望江太湖监一同安熙宁八年置铸铜钱
  濠州锺离郡团练县二锺离定远
  光州弋阳郡光山军节度本军事宣和初赐军额按方舆胜览以神宗潜邸升光山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绍兴二十八年避金太子光瑛讳改蒋州县四定城固始望 按元丰九域志建隆初改殷城县为商城县后省为镇归并固始宋史不载谨附识光山中下同上避讳改期思寻复故仙居中下南渡无
  黄州齐安郡军事建炎中隶沿江制置副使司县三黄冈黄陂端平三年□治青山矶麻城端平三年治什子山
  无为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以巢庐江二县来属建炎二年入于金寻复景定三年升巢县为镇巢军县三无为熙宁三年析巢庐江二县地置县至道二年移治郭下绍兴五年废六年复十一年隶庐州十二年复来属景定三年升军庐江望有昆山□场
  怀远军理宗宝祐五年五月置县一荆山按荆山县史阙载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江南东西路建炎元年以江宁府洪州并升帅府四年合江东西为江南路绍兴初复分东西两路
  东路府一州七军二县四十三按东路州七宣徽江池饶信太平南渡后州五徽池饶信太平是江州未南渡以前实隶东路所领五县自当入数此云四十三误四十三系南渡后县数南渡后府二州五军二
  江宁府开宝八年平江南复为昇州节度按昇州节度节度二字当衍宋朝事实作降为昇州谨附识天禧二年升为江宁府建康军节度旧领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统太平宣徽广徳高宗即府治建行宫绍兴八年置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三十一年为行宫留守乾道三年兼沿江军县五上元次赤江宁次赤句容次畿天禧四年改名常宁溧水次畿溧阳次畿
  宁国府本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节度乾道二年以孝宗潜邸升为府县六宣城南陵宁国𦂳旌徳𦂳太平𦂳
  徽州新安郡军事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县六歙休宁祈门婺源绩溪
  池州池阳郡军事建炎四年分江东西置安抚使领建康太平宣徽饶广徳后以建康路安抚使兼知池州县六贵池青阳上开宝末自昇州与铜陵并来隶铜陵建徳上唐至徳县吴改石埭东流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江州来隶监一永丰铸铜钱饶州鄱阳郡军事县六鄱阳馀干浮梁乐平徳兴𦂳安仁中开宝八年以馀干县地置安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端拱元年升为县监一永平铸铜钱
  信州上饶郡军事县六上饶玉山弋阳淳化五年升弋阳之宝丰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县景徳元年废为镇康定中复庆历三年又废贵溪铅山中开宝八年平江南以铅山直属京后还隶永丰中旧永丰镇隶上饶熙宁七年升为县
  太平州军事开宝八年改南平军按方舆纪要云南唐置新和州寻改雄远军宋开宝九年改平南军与宋史异谨附识太平兴国二年升为州县三当涂芜湖中开宝末自建康军与繁昌同隶宣州太平兴国三年与繁昌复来隶繁昌
  南康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江州星子县建为军本隶西路绍兴初来属县三星子太平兴国三年升星子镇为县七年与都昌同来隶建昌太平兴国七年自洪州来隶都昌上以县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故名绍兴七年自江州来隶按星子县注云太平兴国七年与都昌同来隶此作绍兴七年误也舆地广记诸书皆作太平兴国七年谨附识广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四年以宣州广徳县建为军按舆地广记唐徳县南唐属昇州宋开宝八年属宣州太平兴国四年建广徳军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二广徳望开宝末自江宁府隶宣州建平望端拱初以郎步镇为县来隶
  西路州六军四县四十九南渡后府一州六军四按南渡后以江州来隶领五县又増置新城广昌二县共五十六县
  隆兴府本洪州都督府豫章郡镇南军节度旧领江南西路兵马钤辖绍兴三年以淮西屯兵听江西节制兼宣抚舒蕲光黄安复州寻罢四年止称安抚制置使八年复兼大使孝宗隆兴三年以潜藩升为府县八南昌新建太平兴国六年置县 按元丰九域志云析南昌县地置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奉新望唐新吴县南唐改丰城分宁望建炎中升义宁军寻复武宁𦂳靖安中南唐改进贤崇宁二年以南昌县进贤镇升为县按进贤县史阙载上𦂳等字今仍其旧
  江州浔阳郡开宝八年降为军事大观三年升为望郡旧隶江南东路建炎元年升定江军节度按方舆胜览大观元年升定江军节度与宋史异谨附识二年置安抚制置使以江池饶信为江州路绍兴元年复为二路本路置安抚大使理宗嘉熙四年为制置副使县五徳化望唐浔阳县南唐改徳安𦂳瑞昌湖口彭泽监一广宁铸铜钱
  赣州本䖍州南康郡昭信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建炎间置管内安抚使绍兴十五年罢复置江西兵马钤辖兼提举南安军南雄州兵甲司公事二十二年改今名县十赣望有蛤湖银场䖍化绍兴二十三年改宁都有宝积铅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兴国望太平兴国中析赣县之七乡置信丰雩都会昌望太平兴国中析雩都六乡于九州镇置有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按方舆纪要会昌县本雩都县之九洲镇太平兴国七年析置绍定四年升为军咸淳五年复旧宋史未详谨附识瑞金望有九龙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石城𦂳安远龙南中南唐县本名龙南宋宣和三年改䖍南绍兴二十三年复故
  吉州庐陵郡军事县八庐陵吉水雍熙元年析庐陵县地置安福太和龙泉宣和三年改泉江绍兴复旧永新至和元年祈吉水县地置 按方舆纪要云永新县本汉庐陵县地三国吴宝鼎三年析置永新县属安城郡隋废郡省县入太和唐高祖武徳五年复置县属南平州八年州废县复并入太和高宗显庆三年复分置县属吉州考之唐志语与此合据此则应云析太和县地而非吉水也谨附识永丰望 按舆地广记至和元年以吉水县报恩镇置永丰县宋史未详谨附识万安熙宁四年以龙泉县万安镇置
  袁州宜春郡军事县四宜春分宜雍熙元年置有贵山铁务按宋朝事实雍熙元年以宜春县地置分宜县方舆纪要云分宜县本宜春县之安仁镇雍熙元年析置宋史未详谨附识萍乡万载𦂳开宝未自筠州来隶宣和三年改名建城绍兴元年复今名抚州临川郡军事建炎四年隶江南东路绍兴四年来隶县五临川𦂳绍兴十九年析恵安颖秀二乡入崇仁崇仁宜黄望开宝三年升宜黄场为县金谿𦂳开宝五年升金谿场为县乐安绍兴十九年置割崇仁吉水各四乡隶之后以云盖乡还隶永丰 按方舆纪要乐安县本崇仁县及永丰县地地名詹墟绍兴十九年析置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瑞州本筠州军事绍兴十三年改高安郡宝庆元年避理宗讳改今名县三高安上高新昌太平兴国六年析高安地置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三年以高安县监步镇置县与宋史异谨附识
  兴国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三年改今名县三永兴大冶𦂳南唐县宋自鄂州与通山并来隶有富民钱监铜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磁湖铁务通山太平兴国二年升羊头镇为县绍兴四年又为镇五年复 按舆地广记通山县五代时置属鄂州太平兴国二年来属方舆纪要亦云五代杨吴武义中于永兴县新丰乡置羊山镇周显徳六年南唐置通山县与宋史互异谨附识
  南安军同下州淳化元年以虔州大庾县建为军县三南康望有瑞阳锡务大庾淳化元年自䖍州与上犹南康并来隶上犹上有上田铁务嘉定四年改南安
  临江军同下州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江建为军县三清江新淦淳化三年自吉州来隶新喻淳化三年自袁州来隶
  建昌军同下州旧建武军太平兴国四年改县二南城淳化二年自抚州来隶有太平等四银场南丰望 按舆地广记南丰县唐属抚州淳化二年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南渡后增县二新城绍兴八年析南城五乡置按方舆纪要新城县乃南城县之黎滩镇宋史未详谨附识广昌绍兴八年析南丰南境三乡置
  荆湖南北路绍兴元年以鄂岳潭衡永郴道州桂阳军为东路鄂州置安抚司鼎澧辰沅靖邵全州武冈军为西路鼎州置安抚司二年罢东西路仍分南北路北路府二州十军二县五十六南渡后府三州九军三按南渡后无应山县共五十五县
  江陵府次府江陵郡荆南节度旧领荆湖北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本路及施夔州兵马巡检事建炎二年升帅府四年置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绍兴五年罢置安抚使兼营田使六年为经略安抚使七年罢经略止除安抚使淳熙元年还为荆南府未几复为江陵府县八江陵次赤公安次畿 按方舆纪要公安县建炎中升为公安军寻复为县宋史不载谨附识潜江次畿干徳二年升白伏巡为县 按隆平集作干徳三年与史异又元丰九域志云分江陵县地置潜江县宋史未载谨附识监利次畿至道三年以玉沙隶复州熙宁六年废复州以玉沙县入监利县寻复旧松滋次畿石首次畿枝江次畿熙宁六年省入松滋元祐元年建炎四年江陵寄治绍兴五年还旧建宁次畿干徳三年升白臼巡为县并置万庾县万庾寻废熙宁六年省建宁入石首元祐元年复南渡后省
  鄂州𦂳江夏郡武昌军节度初为武清军至道二年建炎二年兼鄂岳制置使四年兼江南鄂州路安抚寻改鄂州路安抚绍兴二年改兼荆湖北路安抚六年管内安抚十一年罢嘉定十一年置沿江制置副使理宗淳祐五年兼荆湖北路安抚使九年罢景定元年改荆湖制置使咸淳七年罢县七江夏𦂳崇阳望唐县宋开宝八年改今名 按方舆纪要唐唐年县五代吴曰崇阳梁曰临夏晋曰临江南唐复曰唐年宋开宝八年仍为崇阳此云唐县当是脱唐年二字谨附识武昌蒲圻咸宁中 按宋朝事实景徳四年改永安县为咸宁县宋史未详谨附识通城熙宁五年升崇阳县通城镇为县绍兴五年废为镇十七年复嘉鱼熙宁六年析复州地入焉监一宝泉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南渡后升武昌县为夀昌军
  徳安府安陆郡安远军节度本安州建隆元年为建安军开宝中废吉阳县宣和元年升为府按方舆纪要云熙宁初升为徳安府以旧为潜邸故也考神宗本纪英宗即位授安州观察使据此则熙宁初升府为确谨附识县五安陆熙宁二年省云梦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应城孝感中建炎中移治紫资砦应山中下云梦绍兴七年移治作落市后复旧南渡后无应山按方舆纪要云应山县嘉定中改属随州考宋史随州下初无应山来属之文疑有脱误谨附识
  复州景陵郡防御建炎四年置徳安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县二景陵𦂳晋县宋熙宁六年废州以景陵属安州元祐初复玉沙至道三年自江陵来隶宝元二年废沔阳入焉熙宁六年又隶江陵元祐初复 按舆地广记玉沙县干徳三年以白沙院置谨附识
  常徳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徳军节度干徳二年降为团练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名政和七年升为军建炎四年置鼎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领鼎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罢乾道元年以孝宗潜藩升府八年依旧提举五州县三武陵桃源望干徳中析武陵地置龙阳中大观中改辰阳绍兴三年复旧五年升军使移治黄城砦三十年复县南渡后増县一沅江中下自岳州来隶 按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各书并云乾宁中复朗州桥江县曰沅江属岳州宋史不载县名沿革而广记等书所称乾宁宋代无此年号据舆地考云宋析武陵置桃源县又置沅江县则沅江县当与桃源县同为干徳中所置也谨附识
  澧州澧阳郡军事县四澧阳安乡中下石门中下有台宜砦慈利下有索口安福西牛武口澧州五砦
  峡州中峡字旧从硖今从山 按方舆胜览云峡州西魏为拓州后周以地扼三峡之险改拓为峡隋改夷陵郡唐改峡州国朝因之是改硖从山不始于宋也又考唐书地理志本作峡州与方舆胜览合宋史注误谨附识夷陵郡军事县四夷陵中有汉流巴山麻溪鱼阳长乐梅子六砦及铅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按舆地广记开宝八年省巴山县入夷陵宋史不载谨附识宜都长杨中下有汉流飞鱼二
  盐井元丰五年废新安长阳二砦 按长杨县唐书地理志及舆地广记诸书皆作长阳谨附识远安中下岳州巴陵郡岳阳军节度本军事宣和元年赐军额建炎间岳鄂二州各帯沿江管内安抚司公事绍兴二十五年改州曰纯改军曰华容按方舆胜览云英宗潜邸领岳州团练使升岳阳军节度又方舆纪要云秦桧以州名与岳飞姓同改纯州军曰华容宋史未详谨附识三十一年复旧县四巴陵华容望有占楼砦平江临湘淳化元年升王朝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县寻改 按舆地广记临湘县本巴陵县之王朝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淳化中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改为临湘县宋史未详又淳化元年舆地考作五年谨附识
  归州巴东郡军事建炎四年隶夔路绍兴五年复三十一年又隶夔淳熙十四年复明年又隶夔县三秭归熙宁五年省兴山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有拨礼砦青林盐井巴东下有折叠砦兴山下开宝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徙香溪北
  辰州卢溪郡军事太平兴国七年置招谕县熙宁七年以麻阳招谕二县隶沅州县四沅陵溆浦中下有悬鼓砦元丰二年置龙潭堡辰溪下有龙门铜安二砦卢溪城一会溪熙宁八年砦三池蓬镇溪黔安嘉祐三年置池蓬熙宁三年置镇溪八年置黔安
  沅州潭阳郡军事本懿州按宋史地理志序云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注云潭衡邵郴道永全岳澧朗奖辰锦溪叙桂阳监考其中奖锦溪叙四州唐书地理志奖州龙溪郡即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地锦州卢阳郡即辰州之麻阳县地溪州灵溪郡析辰州地置叙州潭阳郡即辰州之龙标县地亦曰沅州据宋志沅州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是即唐之叙州也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是即唐之锦州也故麻阳县注云有锦州砦卢阳县注云有奖州铺是即唐之奖州也惟溪州在宋志沿革无考要亦与麻阳招谕同为辰州所分析而并合于沅州是沅州一境兼有奖锦溪叙四州之地明矣然宋志于卷首序内则以四州皆为建隆四年平湖南所得于志中沅州条下则云本懿州熙宁七年收复未尝云建隆中平湖南所得方舆纪要亦但云宋初没于蛮蛮号懿州并无确系何年没蛮之明文而纪要诸书亦无马氏及高氏据有之始末不知湖南全境归朝之后何以四州不能据守为蛮所侵抑或在高氏时本已为蛮所占归朝之日虚列版图史志荒远䕼稽无从详晰姑存疑义谨附识于此熙宁七年收复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以辰州麻阳招谕二县隶州八年废招谕县入麻阳元丰三年并镇江砦人户入黔江城为黔阳县五年升旧渠阳砦为县元祐六年省为砦崇宁二年复为县县四卢阳下有奖州西县八洲长宜迥溪镇江龙门怀化八铺麻阳下有锦州砦龚溪龙家竹砦虚踵齐天义溪六铺龚溪砦熙宁六年赐名其后为铺未详黔阳下有竹砦烟溪无状木州洪江五铺渠阳砦八熙宁间复硖中腾云鹤绣胜五州富锦圆三州六年以硖州新城为安江砦富州新城为镇江砦七年废慢水砦龙家堡以辰州龙门镇安二砦隶州寻废为铺宣和元年复置铜安砦元丰三年置托口砦四年以古诚州贯保新堡为贯保砦奉爱丰山新保为丰山新堡小由长渡村堡为小由砦安江有洪江铜安二铺托口有竹滩一铺元丰八年贯保元丰三年置六年隶诚州元祐六年崇宁二年复置渠阳元祐三年以渠阳军改来隶竹滩洪江元祐五年置隶黔阳若溪崇宁三年便溪崇宁三年以奖州改
  靖州军事熙宁九年收复唐溪洞诚州元丰四年仍建为诚州五年沅州贯保砦改为县总治本砦并托口小由丰山四堡砦户口以渠阳县为名隶州六年移托口小由两砦却属沅州析邵州莳竹县隶州移渠阳为州治七年小由砦复隶州寻废小由砦丰山堡元祐二年废为渠阳军三年废军为砦属沅州元祐五年复以渠阳砦为诚州崇宁二年改今名大观元年为望郡县三水平下本渠阳县崇宁二年改名绍兴八年移入州会同下本三江县崇宁二年通道下本罗蒙县崇宁二年砦四狼江收溪贯保罗蒙元丰六年置收溪复以沅州贯保来隶七年置罗蒙元祐三年废收溪罗蒙崇宁二年又置若水丰山二砦堡五石家浐村多星大由天村元丰四年置石家浐村六年置多星七年置大由天村元祐三年废多星大由天村崇宁三年复置又置羊镇堡木砦堡大观二年又置飞山堡政和三年又置零溪堡八年置通平堡荆门军开宝五年长林当阳二县自江陵来隶熙宁六年废军以县属江陵府元祐三年按隆平集开宝五年以荆门镇为荆门军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二长林次畿当阳次畿绍兴十四年废入长林十六年复汉阳军同下州熙宁四年废为县以汉川县为镇属鄂州元祐元年复置绍兴五年又废为县七年复为军县二汉阳𦂳汉川太平兴国二年自徳安来隶绍兴五年废七年复 按舆地广记唐武徳四年析汉阳置汊川县属沔州州废属鄂州五代周属安州宋太平兴国二年改曰汉川县属汉阳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夀昌军本鄂州武昌县嘉定十五年升夀昌军使续升军按方舆胜览云嘉定十五年升为军使以与鄂州节镇之名相类因玉宝夀昌文锡名夀昌军宋史不载谨附识县一武昌上以武昌山为名南渡后为江州治所后复故
  南路州七军一监一县三十九南渡后増茶陵军按南路州军监共领县三十七此云三十九误南渡后升邵州为宝庆府置茶陵军升桂阳军増兴宁桂东临武酃四县共府一州六军三县四十一
  潭州长沙郡武安军节度干徳元年降为防御端拱元年复为军旧领荆湖南路安抚使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建炎元年复为总管安抚司绍兴元年兼东路兵马钤辖二年复为安抚司县十二长沙望开宝中废长丰县入焉衡山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岳州湘阴并来隶有黄簳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安化熙宁六年置改七星砦为镇入焉废首溪砦元祐三年置博易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按宋朝事实熙宁六年以益阳县置安化县宋史未详谨附识醴陵𦂳湘乡湘潭益阳中 按方舆记要益阳县宋初属鼎州寻还属宋史未详谨附识浏阳中有永兴及旧溪银埸湘阴中干徳三年自鼎州隶岳州俄而来隶宁乡中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二年析长沙县置宁乡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善化元符元年以长沙县五乡湘潭县两乡为善化县 按善化县史阙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衡州衡阳郡军事县五衡阳𦂳有熙宁钱监耒阳常宁中下熙宁六年废常宁县奖中砦有茭源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安仁中下干徳二年升安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县 按隆平集作干徳三年与宋史异谨附识茶陵南渡后升为茶陵军
  道州江华郡军事干徳三年废大历县按宋朝事实云废大历入永明宋史未详谨附识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县四营道𦂳熙宁五年省永明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 按舆地广记营道县唐元宗天宝元年改为宏道县宋建隆三年复旧名宋史未详谨附识江华𦂳有黄富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按隆平集建隆四年以潭州江华县隶道州宋史未详谨附识宁远𦂳唐延唐县宋干徳三年改永明
  永州零陵郡军事县三零陵祁阳东安雍熙元年升东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县有东安砦
  郴州桂阳郡军事绍兴初改隶荆湖东路二年仍来属县四郴𦂳有新塘浦溪二银坑桂阳中唐义昌县后唐改郴义宋太平兴国初又改有延夀银坑宣章中唐义章县宋太平兴国初改永兴中旧高亭县熙宁六年南渡后増县二兴宁嘉定二年析郴县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后改今名 按二年舆地考作四年谨附识桂东本郴县地嘉定四年析桂阳之零陵宜城二郷置今县于上犹砦
  宝庆府本邵州邵阳郡军事大观九年升为望郡宝庆元年以理宗潜藩升为府淳祐六年升宝庆军节度县二邵阳新化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砦金州军事绍兴元年听广西路经略安抚司节制县二清湘望有香烟禄塘长乌羊洑峡石磨石获源七砦灌阳中有洮水灌水吉宁砦茶陵军绍兴九年升县为军仍隶衡州嘉定四年析康乐云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按方舆胜览云中兴以来湖南路安抚提刑奏升军额知县曰茶陵军使兼知茶陵县事仍隶衡州领县一茶陵考方舆胜览序云作于嘉熙己亥系理宗嘉熙三年嘉定乃宁宗年号自嘉定四年下逮嘉熙己亥相距二十九年若嘉定四年已置酃县不应方舆胜览中尚称茶陵旧名恐嘉定四年系宋史之讹谨附识亦尝隶衡州县一酃下因酃湖为名桂阳军同下州本桂阳监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三年升军按方舆胜览作绍兴二十二年据载乞升军额奏状云内辖三县外抚五峒若三年则临武县尚未増置不得云三县明系升军在増县之后增县既在绍兴十一年则升军自当以二十二年为是宋史当有讹脱谨附识县二平阳上隋县晋废宋天禧三年置有大富等九银坑 按隋县当作唐县蓝山景徳三年自郴州来隶 按三年舆地考作元年谨附识南唐后増县一临武中自石晋废宋绍兴十一年
  武冈军崇宁五年以邵州武冈县升为军县三武冈中有山塘一砦熙宁八年废白沙砦置关硖武阳城步三砦元祐四年置赤木砦绍圣元年置神山砦崇宁二年置通峡大观元年置峡口砦绥宁中本邵州莳竹县地熙宁九年废崇宁九年复绍兴十一年移治武阳砦二十五年还旧后废临冈来入临冈本莳竹县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县隶邵州六年置临口砦崇宁五年改砦为县隶武冈军南渡后废临冈増新宁下汉夷地宋绍兴二十五年于水头江北立今县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八
  州郡
  福建路 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 利州路䕫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燕山府路
  福建路州六军二县四十七南渡后升建州为府福建大都督府长乐郡威武军节度旧领福建路钤辖建炎三年升帅府县十二闽侯官福清古田望唐县有宝兴银场古田金坑永福望有黄洋保徳二银场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永福本唐永太县宋崇宁元年改今名谨附识长溪望有王林银场及盐场长乐𦂳有海坛山盐场罗源中旧永贞县闽清宁徳中王审知时置怀安太平兴国五年析闽县置连江
  建宁府本建州建安郡旧军事端拱元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以孝宗旧邸升府县七建安望汉县有北苑茶焙龙焙监库及石舍永兴丁地三银场浦城望有余生蕉溪觔竹三银场嘉禾望本建阳县有瞿岭等四银场景定元年改今名松溪𦂳崇安淳化五年升崇安场为县政和咸平三年升关隶镇为县政和中改关隶为政和县有天受锡场瓯宁望熙宁三年废元祐四年复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治平三年析建安建阳浦城置瓯宁县宋史不载谨附识监一丰国咸平二年置铸铜钱
  泉州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县七晋江望有盐亭一百六十一南安同安中有安仁上下马栏庄坂四盐埸惠安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置县有盐亭一百二十九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淳化五年置县与宋史异谨附识永春中五代闽桃源县有倚洋一鐡场安溪下有青阳鐡场徳化下有赤水鐡埸
  南剑州剑浦郡军事太平兴国四年加南字县五剑浦𦂳旧龙津县南唐改有大演石城二银埸雷文等五茶焙将乐上大平兴国四年自建州来隶有石牌安福二银埸顺昌上南唐升永顺埸为县中有龙泉银埸尤溪上有尤溪宝应等九银埸漳州漳浦郡军事县四龙溪望有吴惯沭犊中栅三盐埸漳浦望有黄敦盐埸龙岩望有大济宝兴二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长㤗太平兴国五年自泉州来隶
  汀州临汀郡军事淳化五年以上杭武平二埸并为县元符元年析长汀宁化置清流县县五长汀望有上宝锡埸归禾㧞口二银务莒溪铁务宁化望有龙门新旧二银坑上杭上有锺寮金埸天圣二年徙治锺寮埸东乾道四年徙治郭下武平清流案清流县史阙载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南渡后增县一莲城本长汀莲城堡绍兴三年升为县
  邵武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建为军仍以归化建宁二县来属县四邵武望有黄土等三盐埸龙湏铜埸宝积等三铁埸光泽太平兴国六年析邵武置县有太平银埸新安鐡场泰宁望南唐归化县宋元祐元年改为泰宁有螺⿰金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江源银埸建宁望有龙门等三银埸
  兴化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游洋百丈二镇地置太平军寻改今名县三莆田望自泉州与仙游同来隶 案舆地广记云太平兴国四年来属宋史不载谨附识仙游兴化太平兴国四年析莆田置县
  成都府路府一州十二军二监一县五十八南渡后府三州十一
  成都府次府本益州蜀郡剑南西川节度太平兴国六年降为州端拱元年复府淳化中降为节度嘉祐中复为府后复节度县九成都次赤华阳次赤新都次畿次畿熙宁五年省犀浦为镇入焉䨇流次畿温江次畿新繁次畿汉繁县前蜀改广都次畿熙宁五年废陵州以贵平籍二县为镇入焉灵泉次畿旧名灵池天圣四年
  眉州通义郡至道二年升为防御县四眉山望隋通义县宋太平兴国初改彭山丹棱青神
  崇庆府𦂳本蜀州唐安郡军事绍兴十年以高宗潜藩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县四晋源新津望唐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永康望蜀析青城地置县江源望本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今名 案宋史缺江源县今据舆地广记各书増入又按史新津县注云唐唐安县宋开宝四年改与此同据舆地考称新津后周县当是史文误载谨附识于此
  彭州濛阳郡军事县三九陇望唐县宋熙宁二年置堋口县四年省为镇入焉有鹿角砦堋口木头二茶埸崇宁望唐唐昌县宋崇宁元年濛阳
  绵州巴西郡军事县五巴西彰明魏城𦂳罗江盐泉
  汉州徳阳郡军事县四雒什邡绵竹徳阳嘉定府本嘉州犍为郡军事干徳四年废绥山罗目玉津三县庆元二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开禧元年升嘉庆军节度县五龙游宣和元年改曰嘉祥后复故熙宁五年省平羌县入焉洪雅淳化四年自眉州来隶夹江峩眉犍为大中祥符四年移治惩非镇监一丰远铸铁钱
  邛州临邛郡军事县六临邛望熙宁五年省临溪县为镇入焉并入依政蒲江火井依政安仁望有延贡砦大邑望有思安砦蒲江上有盐井监盐井砦火井中开宝三年移治平乐镇至道三年复旧监一惠民铸鐡钱建炎三年
  简州阳安郡军事县二阳安平泉
  黎州汉源郡军事县一汉源下庆历六年废通望入焉旧废飞越县有博易务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庆历七年省通津县与宋史异谨附识领羁縻州五十四罗岩州索古州秦上州合钦州剧川州辄荣州蓬口州柏坡州博卢州明川州胣䏢州蓬矢州大渡州米川州木属州河东州诺筰州甫岚州昌化州归化州粟川州丛夏州和良州和都州附木州东川州上贵州滑川州北川州吉川州甫萼州北地州苍荣州野川州邛陈州贵林州䕶川州牒琮州浪弥州郎郭州上钦州时蓬州俨马州橛查州邛川州䕶邛州脚川州𨳩望州上蓬州北蓬州剥重州久䕶州瑶剑州明昌州
  雅州卢山郡军事县五严道中有碉门砦卢山上有灵关砦名山熙宁五年省百丈县为镇入焉元祐二年荣经中下百丈中下州城内一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熙宁九年领羁縻州四十四当马州三井州来锋州名配州钳㤗州隶恭州画重州罗林州笼羊州林波州林烧州龙蓬州敢川州惊川州福眉州木烛州百坡州当品州严城州中川州钳矣州昌磊州钳并州百颇州会野州富仁州推梅州作重州福林州金林州诺祚州三恭州布岚州欠马州罗蓬州论川州让川州远南州卑卢州夔龙州辉川州金川州东嘉梁州西嘉梁州
  茂州通化郡军事熙宁九年即汶川县置威戎军使以石泉县隶绵州县一汶山砦一镇羌熙宁九年置南渡后增县一汶川下有博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领羁縻州十珰州直州时州涂州远州飞州乾州可州向州居州春祺城本羁縻保州政和四年建为祺州县曰春祺宣和三年废为城隶茂州寿宁砦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建夀宁军八年废为砦宣和三年废砦为堡又废敷文关为敷文堡延宁砦本威戍军熙宁中建政和六年重筑军城改名延宁宣和三年废为砦隶茂州四年又废砦及夀宁堡入汶川县
  威州维川郡军事本维州景祐三年以与潍州声相乱改今名案舆地广记诸书并云景祐三年改为威州宋史误作景徳三年今改正县二保宁下唐薛城县南唐改通化天圣元年改金川景祐四年治平三年省通化军隶县有博易埸案金川宋史误作途川今据舆地广记诸书改正领羁縻州二保州羁州嘉会砦本羁縻霸州政和四年建为亨州县曰嘉会宣和三年废州以县为砦隶威州通化军熙宁中建政和三年重筑军城宣和三年省军使为监押隶威州
  永康军同下州本彭州导江县灌口镇唐置镇静军宋干徳四年改为永安军太平兴国三年改为永康军县二导江望干徳中自彭州来隶熙宁五年军废复隶彭州后复于此置有博易埸青城望干徳中自蜀州来隶熙宁五年军废还隶蜀州不知何年复来隶
  仙井监同下州本陵州至道三年升为团练咸平四年废建始县熙宁五年废为陵井监宣和四年改为仙井监隆兴初改为隆州县二仁夀井研中下南渡后增县二贵平中下熙宁五年废入广都乾道六年中下废复同上镇一大安旧永安镇崇宁二年盐井一
  石泉军本绵州石泉县政和七年建为军割蜀之永康绵之龙安神泉来隶宣和三年降为军使县皆还旧隶七年复为军额县三石泉神泉上有石关砦龙安上有三盘砦及茶埸宣和元年改龙安曰安昌后复故宝祐后为军治所 案宋朝事实绵州下注云熙宁五年省西昌县入龙安宋史不载谨附识堡九徽宗重和元年置会同靖安嘉平通津横望平陇陵霄耸翠连云潼川府路府二州九军三监一
  潼川府梓潼郡剑南东川节度本梓州干徳四年改静戎军太平兴国中改静安军重和元年升为潼川府县十郪有三十四盐井中江望隋元武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有盐井涪城望有四镇二十七盐井射洪紧有盐井盐亭𦂳熙宁五年省永泰县为镇入焉有六盐井通泉上有三鐡冶飞乌中有五盐井铜山中有铜冶东关中下有四盐井 案舆地广记宋朝事实并云干徳四年以蜀招葺院置县宋史不载谨附识永泰中下本尉司南渡后为县
  遂宁府都督府遂宁郡武信军节度本遂州政和五年升为府宣和五年升大藩端平三年兵乱权治蓬溪砦县五小溪望隋方义县宋太平兴国初改蓬溪长江𦂳端平三年以下三县俱废青石𦂳遂宁中唐县宋熙宁六年省青石县入焉七年复置
  顺庆府本果州南充郡团练宝庆三年以理宗初潜之地升为府县三南充熙宁六年省流溪县为镇入焉绍兴二十七年复为县西充流溪
  资州资阳郡军事干徳五年废月山丹山银山清溪四县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州后复故淳祐三年废县四盘石𦂳有一十八盐井一鐡冶资阳𦂳龙水中下内江下有六十六盐井普州安岳郡军事干徳五年废崇龛普慈二县案舆地广记诸书并云崇龛入安居普慈入乐至宋史不载谨附识宝祐以后并废州县三安岳中下熙宁五年废普康县入焉 案宋朝事实熙宁作干徳与宋史异谨附识安居乐至
  昌州昌元郡军事县三大足昌元咸平四年移治罗市永川
  叙州南溪郡军事干徳中废开边归顺二县本戎州政和四年改县四宜宾中唐义賔县宋太平兴国元年熙宁四年省旧奋入僰道为镇政和四年改僰道为宜宾南溪中干徳中移治旧奋城有盐井宣化唐义宾县宋太平兴国元年改熙宁四年改为镇隶僰道宣和元年复以镇为县改今名庆符本叙州徼外地政和二年建为祥州置庆符来附二县宣和三年州废并来附县入庆符砦五柔远乐从清门石门怀远靖康元年废柔远乐从二砦隶怀远羁縻州三十建州照州献州南州洛州盈州徳州为州移州扶徳州播浪州筠州武昌州志州啇州驯州浪川州骋州恊州切骑州靖州曲江州可陵州品州牱违州碾卫州滈州从州播陵州钳州泸州泸川郡泸川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中赐军额县三泸川江安中有宁远安夷西宁远南田武宁安远等砦合江中有遥坝青山安溪小溪带头使君六砦大观三年以安溪砦为县隶纯州后废纯州复为砦宣和三年废遥坝四年复南渡后增县一纳溪皇祐二年纳溪复置砦绍定五年升为县监一南井城三乐共城元丰四年置堡砦四江门砦镇溪堡梅岭堡大洲堡九支城大观二年建纯州置九支安溪两县及美利城宣和二年废纯州及九支县为九支城以安溪美利城为砦改慈竹砦为堡武都城大观三年建滋州置承流仁怀两县宣和三年废州为武都城以仁怀为堡承流县并入仁怀安远砦元丰三年大观四年政和五年博望砦政和七年板桥堡政和堡政和六年绥远砦前隶武都城宣和三年隶州领羁縻州十八纳州薛州晏州巩州奉州悦州思峩州长宁州能州淯州浙州定州宋州顺州蓝州溱州高州姚州
  长宁军本羁縻州熙宁中置淯井监隶泸州政和中建为长宁军砦堡六梅洞砦政和五年清平砦旧隶祥州政和二年建赐名宣和三年废祥州以砦隶军武宁砦熙宁七年置旧名小溪口十年改今名元丰四年废五年复置政和四年建长宁军以武宁为倚郭县宣和二年废县为堡四年复为砦宁远砦皇祐元年置三江砦三年改今名宣和二年以砦为堡四年复为砦安夷砦熙宁六年置旧名婆娑大观四年政和六年石笋堡政和五年置初名梅赖后改今名南渡后増县一安宁嘉定四年升安夷砦为县有武宁宁远二砦
  合州巴川郡军事淳祐三年移治于钓鱼山县五石照中魏石监县宋干徳三年改汉初巴川赤水中下铜梁中下熙宁四年省赤水入焉七年复置
  荣州和义郡军事干徳五年废和义县案舆地广记诸书并云省入威远宋史不载谨附识县四荣徳中下旧名旭川治平四年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焉有盐监一端平三年威远资官中有盐井应灵中下有盐井
  渠州邻山郡军事宝祐三年徙治礼义山县三流江𦂳西魏县宋景祐三年废大竹县入焉绍兴三年复分置邻水下唐县宋干徳四年移治崑楼镇邻山下梁县宋干徳三年移治故邻州城南渡后增县一大竹案大竹县史阙载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怀安军同下州干徳五年以简州金水县建为军县二金水金堂乾隆五年自汉州来隶
  宁西军同下州开宝二年建为军名广安咸淳中改军名县三渠江中开宝二年自渠州来隶岳池𦂳开宝二年自果州来隶新明中开宝二年自合州来隶六年移治单溪镇南渡后增县一和溪开禧三年升镇为县
  富顺监同下州本泸州富义县干徳四年升为富义监太平兴国初改今名领镇十三盐井一
  利州路府一州九县三十八关一南渡后府三州十二军二
  兴元府次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县四南郑次赤城固次畿褒城次畿西次畿至道二年割隶大安军三年还隶有锡冶一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熙宁八年置南渡后增县一廉水次畿绍兴四年析南郑县置
  利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旧昭武军景祐四年绍兴十四年分东西两路绍熙五年复合为一庆元二年复分嘉定三年复合十一年又分县四绵谷葭萌嘉川中下咸平五年自镇州来隶熙宁三年省平蜀县入焉昭化下后周益昌县宋开宝中改
  洋州洋川郡武康军节度旧武定军景祐四年改县三兴道西乡真符
  阆州阆中郡干徳四年改安徳军节度案宋朝事实云后唐升保宁军节度宋史未晰谨问识县七阆中绍兴十八年省玉井镇入焉苍溪𦂳南部𦂳新井𦂳奉国熙宁四年省岐平县为镇入焉 案宋朝事实熙宁四年作干徳五年与宋史异谨附识新政西水中下熙宁四年省晋安县为镇入焉
  隆庆府本剑州普安郡军事干徳五年废永归县隆兴二年以孝宗潜邸升普安军节度绍熙元年升府县六普安熙宁五年省临津县为镇入焉梓潼阴平武连普成中下剑门中下熙宁五年以剑门关剑门县复隶州有小剑白绵(⿰石巳)砍粮谷龙聚托溪六砦巴州清化郡军事干徳四年废盘道归仁始宁三县县五化城中下熙宁五年废集州以清化县为镇入焉难江上旧隶集州恩阳中下熙宁三年省七盘县为镇入焉曾口下熙宁五年省其章县为镇入焉通江熙宁五年废壁州以白石符阳二县入焉
  文州中下阴平郡军事县一曲水中下西魏县有重石昆谷张添磨蓬留劵罗移思村戎门披波绥南十砦水银务一
  沔州顺政郡军事本兴州开禧三年改今名县二顺政开禧三年改为略阳长举中下监一济众铸铁钱
  蓬州咸安郡军事干徳三年废宕渠县案宋朝事实云省宕渠县入良山宋史未晰谨附识县四蓬池仪陇营山中唐朗池县宋大中祥符五年改熙宁三年省蓬山县为镇入焉伏虞中下熙宁五年省良山县为镇入焉 案良山宋史作渠山今据舆地广记诸书改正南渡后增县一良山中下建炎二年相如望宝祐六年自兴州来属
  政州江油郡军事本龙州政和五年改为政州绍兴元年复为龙州县二江油中有干坡砦清川下本马盘唐改今名宋康定初増戍兵端平三年兵乱地废
  大安军本三泉县旧属兴元府干徳三年平蜀以县直属京至道二年建为大安军三年废军仍旧属京绍兴中复升军镇二金牛青乌南渡后复置三泉县隶军金州安康郡昭化军节度县五西城汉阴中下绍兴二年迁治新店以旧县为镇嘉定三年升滶口镇为县有饶风镇洵阳石泉平利南渡后増县一上津中下本平利县地绍兴十六年以鹘岭关卓驮平为界阶州中下武都郡军事旧隶秦鳯路绍兴时来属县二福津中下将利中下
  同庆府中下同谷郡军事本成州隶秦鳯路绍兴十四年来属宝庆元年以理宗藩邸升同庆府县二同谷栗亭西和州和政郡团练本岷州旧隶秦鳯路绍兴十七年改西和州县三长道𦂳大潭祐川案祐川县史阙载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鳯州河池郡团练旧属秦鳯路绍兴十四年来隶县三梁泉两当河池𦂳
  天水军同下州绍兴初秦州入于金分置南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升军县一天水绍兴中废成纪陇西二县来入
  夔州路州十军三监一县三十二南渡后府三州八军三监一
  夔州都督府云安郡宁江军节度县二奉节巫山中下绍庆府本黔州黔中郡军事武泰军节度绍定元年升府县二彭水嘉祐八年废洪杜洋水都儒信孚四县入焉有洪杜小洞界山难溪四砦黔江下有白石门䦨佐水永安安乐䨇洪射营右水蛮冢浴水潜平鹿角万就六堡白水土溪小溪石柱高望木孔东流李昌仆射相阳小村石门茒田木栅虎眼二十九砦羁縻州四十九南宁州远州犍州清州蒋州知州蛮州袭州峩州邦州鹤州劳州义州福州儒州令州郝州普州宁州縁州那州鸾州□州邛州敷州晃州侯州焚州添州瑶州䨇城州训州乡州缺州茂龙州整州乐善州抚水州思元州逸州思州南平州勲州姜州棱州鸿州和武州晖州毫州鼔州悬州 案志称羁縻州四十九而注中所载凡五十有一州当有讹误今无可考证姑仍其旧南渡后羁縻州五十六
  施州清江郡军事县二清江中下有歌罗永宁细沙宁边尖木夷平六砦熙宁六年省施州永兴砦置夷平砦元丰二年废永宁砦置行廊安确二砦建始中下有连天一砦监一广积绍圣三年置铸鐡钱
  咸淳府本忠州南宾郡军事淳化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县三临江中下垫江中下熙宁五年省贵溪县入焉南宾南渡后增县二丰都龙渠
  万州南浦郡军事开宝三年以梁山为军县二南浦下有平云砦武宁
  开州盛山郡军事县二开江上庆历中废新浦县入焉清水中旧名万岁县后改
  逹州通川郡军事本通州干徳三年改五年废阆英宣汉二县熙宁六年省三冈县七年省石鼔县分隶通州新宁永睦三县县五通川巴渠永睦下隋永穆县宋改新宁东乡南渡后增县一通明下旧通明院
  涪州涪陵郡军事熙宁三年废温山县为镇县三涪陵下有白马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乐温武龙宣和元年改为枳县绍兴元年依旧
  重庆府本恭州巴郡军事旧为渝州崇宁元年改恭州后以高宗潜藩升为府县三巴中有石英峯王监溪新兴四镇江津中下干徳中移治马鬃镇璧山羁縻州一溱州领荣懿扶懽二县后隶南平军云安军同下州开宝六年以夔州云安县建为军县一云安望有思问捍挍平南三砦玉井盐埸团云盐井监一云安熙宁四年以云安监户口析置安义县八年户还隶云安县复为监
  梁山军同下州高梁郡开宝二年以万州丕氏屯田务置军县一梁山中下
  南平军同下州熙宁八年收西畨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县二南川中下熙宁八年省入隆化元丰元年复置有荣懿开边通安安稳归正五砦溱川堡隆化下熙宁八年自涪州来隶有七渡水砦大观四年砦废砦一溱溪本羁縻溱州宣和二年以溱溪砦为名隶南平军
  大宁监同下州开宝六年以夔州大昌县盐泉所建为监县一大昌中下端拱元年自夔州来隶
  珍州大观二年建县二乐源绥阳本羁縻夷州大观三年建为承州领绥阳都上义泉宁夷洋川五县宣和三年废州及都上等县以绥阳隶珍州砦一遵义大观二年建遵义县宣和三年废州及县以遵义砦为名隶珍州案以上二县史俱阙载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思州政和八年宣和四年绍兴元年复县三务川安夷卭水宣和四年与务川安夷并废隶黔州绍兴二年复 案以上三县史俱阙载望𦂳等字今仍其旧
  播州乐源郡大观二年建为州宣和三年嘉熙三年复咸淳末以珍州来属县一乐源中有遵义砦开禧三年升军嘉定十一年复为砦 案比乐源县即上文珍州所领者一地不宜两繋以文义揆之当是县自咸淳末自珍州改属而宋史志仍误载之珍州下耳别无可校姑仍原文而附识于此
  广南东路府一州十四县四十三南渡后府三州十一广州都督府南海郡清海军节度开宝五年废咸宁番禺蒙化游水四县案宋朝事实云省游水县入怀集宋史未详谨附识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县八南海望隋县后改常康宋开宝五年复 案宋朝事实开宝五年省咸宁常康二县入南海县宋史作后改常康开宝五年复未知孰是谨附识番禺上开宝中废入南海皇祐三年复置有银炉铁埸增城清远中有大富银埸静定鐡埸钱纠铅埸怀集中有大利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东莞中下开宝五年废入増城六年复置有桂角等三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静康等三盐埸海南黄田等三盐栅新会下有千岁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海晏等六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信安下本义宁县开宝五年废入新会六年复置太平兴国初改信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新州新兴县元祐元年复为县绍圣元年复省为镇后复为县还隶广州南渡后无信安增县一香山绍兴三十二年以东莞香山镇为县
  韶州始兴郡军事县五曲江望有永通钱监灵源等三银埸中子铜埸翁源望有大湖银埸大富铅埸乐昌中有黄坑等二银埸太平铅埸仁化中开宝五年废入乐昌咸平三年复置有大众多田二鐡埸多宝铅埸建福宣和三年以岑水埸析曲江翁源地置县 案宋朝事实宣和三年作崇宁元年谨附识南渡后无建福增县一乳源乾道二年折曲江之乐昌依化乡于州头津置监一永通
  循州海丰郡军事县三龙川望有大有铅埸宣和三年改龙川曰雷江绍兴元年复旧兴宁望晋县宋天禧三年移治长乐有夜明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长乐上熙宁四年析兴宁县置有罗翊等四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潮州潮阳郡军事县三海阳望有海门等三砦三河口盐埸丰济银埸横衡等二锡埸潮阳中下本海阳县地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八年复揭阳宣和三年割海阳三郷置揭阳县绍兴二年废入海阳八年复移治吉帛村是谓三阳
  连州连山郡军事县三桂阳望有同官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阳山中有铜坑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连山绍兴六年废为镇十八年复
  梅州军事本潮州程乡县南汉置恭州案恭州本敬州宋避翼祖讳改谨附识宋开宝四年改名熙宁六年元丰五年宣和二年赐郡名义安绍兴六年废州为程乡县仍带程江军事十四年复为州县一程乡中有乐口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石坑铅埸龙坑鐡埸南雄州本雄州军事开宝四年加南字宣和二年赐郡名保昌县二保昌望 案宋朝事实改浈昌县为保昌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始兴中旧隶韶州开宝四年来隶
  英徳府本英州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曰贡阳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县二贡阳望有锺峒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礼平铜埸 案贡阳当作浈阳浛光上开宝四年自广州隶连州六年自连州来隶有贤徳等三银埸
  贺州临贺郡军事开宝四年废荡山封阳冯乘三县本属东路大观二年五月割属西路县三临贺紧有太平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富川桂岭
  封州临封郡军事本下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绍兴七年省州以二县隶徳庆府十年复旧县二封川开建下开宝五年废入封川六年复置
  肇庆府高要郡肇庆军节度本端州军事元符三年案宋朝事实作建中靖国元年升兴庆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下为望重和元年赐肇庆府名仍改军额县二高要中有沙利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浮芦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案宋朝事实宋开宝五年省平兴县入高要县宋史失载谨附识四会中旧隶广州熙宁六年来属有
  金埸银埸
  新州新兴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平兴县案宋朝事实云省永顺县入新兴县平兴当作永顺谨附识县一新兴
  徳庆府本康州晋康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州及悦城晋康都城并入端溪以隶端州寻复大观四年升为望郡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为府十四年置永庆军节度县二端溪下有云烈锡埸泷水下旧隶泷州州废来隶有罗磨䕶峒二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案宋朝事实云开宝六年废泷州入康州省废泷州镇南安遂建水三县入泷水县舆地考云以泷州之开阳建水岭南三县并入龙水为一县彼此互异谨附识
  南恩州恩平郡军事旧恩州开宝三年废恩平杜陵二县案宋朝事实作开宝五年与此异又云省二县入阳江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庆历八年以河北路有恩州乃加南字案舆地考云庆历八年改河北路贝州为恩州乃加南字谨附识县二阳江中有海口海陵博腊遂训等四砦有锡埸阳春下熙宁六年废春州并铜陵县入阳春来隶有揽径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惠州下 案宋朝事实天禧五年改浈州为惠州舆地考亦云以犯仁宗御名故改宋史未详谨附识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博罗县四归善中有阜民钱监酉平流坑二银埸永吉信上永安三锡埸三丰鐡埸淡水盐埸海丰下有云溪杨安劳谢三锡埸古龙石桥二盐埸河源𦂳有立溪和溪永安三锡埸博罗中有鐡埸
  广南西路州二十五军三县六十五南渡后府二州二十军三
  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大观元年为大都督府又升为帅府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县十临桂𦂳嘉祐六年废慕化县入焉兴安望唐全义县晋置漙州宋干徳元年州废太平兴国初改今名案宋朝事实云太平兴国三年改名宋史未详谨附识灵川荔浦永福
  中熙宁四年废修仁为镇入荔浦元丰元年义宁中下本义宁镇马氏奏置宋开宝五年废入广州新会六年复置理定永宁中唐丰水县宋熙宁四年废为镇入荔浦元祐元年南渡后无永宁县
  容州都督府普宁郡宁远军节度开宝五年废欣道渭龙陵城三县县三普宁上开宝五年废绣州以常林阿林罗绣三县并入焉陆川中开宝五年废顺州省龙豪温水龙水南河四县入焉九年移治公平淳化五年又徙治于旧温水县案龙水当作龙化北流中开宝五年废高禺州以峩石扶莱罗辨陵城四县地入焉
  邕州都督府永宁郡建武军节度开宝五年废朗宁封陵思龙三县案宋朝事实云省朗宁思龙二县入宣化县省封陵县入武縁县宋史未详谨附识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县二宣化景祐二年废如化县入焉武縁景祐二年废乐昌县入焉砦一太平旧领永平太平古万横山四砦元丰九域志止存太平一砦金埸一镇乃熙宁六年羁縻州四十四县五洞十一忠州冻州江州万丞州思陵州左州思诚州谭州渡州龙州七源州思明州西平州上思州禄州石西州思浪州思同州安平州员州广源州勤州南源州西农州万崖州覆利州温弄州及武黎县罗阳陀陵县永康县武盈洞古甑洞凭祥洞樽洞卓洞龙英洞龙耸洞徊洞武徳洞古佛洞八耽洞并属左江道思恩州□州思城州勘州归乐州武峩州伦州万徳州蕃州昆明州婪鳯州侯唐州归恩州田州功饶州归城州武笼州及龙川县并属右江道初平安州曰波州皇祐元年元祐三年又改怀化洞为州 案思城州二统志作恩城州覆利州一统志作养利州又一统志有全茗等州史俱失载
  融州融水郡清远军节度本军事州大观二年升为帅府三年罢帅府赐军额又升为下都督府崇宁四年即融水县王口砦置平州政和元年废平州仍为王口砦与融江文村浔江临溪四堡砦来隶寻复故绍兴四年复废平州为王口砦观州为高峯砦县一融水中开宝五年置罗城县熙宁七年废武功罗城二县为镇来隶砦一融江南渡后增县一怀远绍兴四年州废复为砦来隶十四年复为县有临溪文村浔江三堡高峯砦羁縻州一乐善州象州象郡景徳四年升防御县四阳夀中下来賔中下旧隶严州州废来属开宝七年又以废严州之归化入焉武化熙宁七年废武化县入来賔元祐元年武仙南渡后无武化县
  昭州平乐郡军事开宝五年废永平县县四平乐立山中熙宁五年废蒙州以连区蒙山二县入焉 案连区一统志作速区龙平中开宝五年废富州以县来隶又以思勤马江入焉熙宁八年又隶梧州元丰八年复来隶宣和中改昭平淳熙六年复今名恭城
  梧州苍梧郡军事县一苍梧下熙宁四年省戎城县为镇入焉 案一统志宋改孟陵入苍梧不止戎城也宋史未详谨附识
  藤州感义郡军事开宝三年废宁风感义义昌三县县二镡津岑溪下熙宁四年废南仪州为县隶州
  龚州临江郡军事开宝五年废阳州武陵案武陵一统志作武林随建大同四县政和元年州废隶浔州三年复绍兴六年复废仍隶浔州县一平南中开宝五年以思明州之武郎来属嘉祐二年废武郎县入焉
  浔州浔江郡军事开宝五年废皇化县俄又废州以桂平隶贵州六年复置县一桂平
  柳州龙城郡军事县三马平洛容嘉祐四年废象县入洛容桞城中梁龙城县宋景徳三年
  贵州怀泽郡军事县一郁林中下隋郁平县宋开宝四年改
  庆远府本宜州龙水郡庆远军节度旧军事州景祐三年废崖山县宣和元年赐军额河池县不详何年并省案一统志本羁縻智州宋初置河池县隶宜州以富力县省入大观初即县置庭州改县曰怀徳寻废州复改为河池县隶宜州元因之则宋时固未省也谨附识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庆远府县四龙水淳化五年以桞州洛曹来隶嘉祐七年废入龙水熙宁八年废羁縻怀远军古阳县为怀远砦迷昆县为镇并思立砦并入焉有怀远思立二砦后故宜山天河大观元年以天河县并徳谨砦堰江堡隶融州靖康元年复来隶有徳谨砦忻城中下庆历三年以羁縻芝忻归恩䊸等州地置县思恩下熙宁八年自环州来隶省镇宁州礼丹县入焉有普义带溪镇宁三砦南渡后增县一河池下有银埸羁縻州十军一监二温泉州环州镇宁州蕃州金城州文州兰州安化州迷昆州智州怀远军富仁富安二监旧领思顺归化二州庆历四年并入桞州马平县
  賔州安城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州及琅琊石城二县以领方隶邕州六年以领方复置州县三领方迁江中本邕州羁縻州天禧四年置 案宋朝事实云废思刚州为迁江县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上林中下开宝五年自邕州来属废澄州止戈贺水无虞入焉
  横州宁浦郡军事开宝五年废乐山从化二县案宋朝事实废二县入宁浦宋史未详谨附识又以废峦州永定来属县二宁浦永定下开宝六年废峦州武罗灵竹二县入焉熙宁四年省入宁浦元祐三年复置后更名永享化州陵水郡军事本辩州太平兴国五年改开宝中废陵罗县县二石龙下 案宋朝事实开宝五年省陵罗龙化二县入石龙宋史未载谨附识吴川下本属罗州州废开宝四年来隶 案宋朝事实云省罗州之廉江斡水零縁三县入吴川宋史未载谨附识南渡后增县一石城乾道三年析吴川西乡置因石城冈为名高州高凉郡军事开宝五年废良徳县案宋朝事实开宝五年省良徳保定二县入电白县宋史未详谨附识景徳元年并入窦州三年复置县三电白信宜中下唐信仪县宋太平兴国初改信宜熙宁四年废窦州以信宜县来隶有银埸 案宋朝事实开宝六年省怀徳县潭峩县亮县入信宜宋史未详谨附识茂名下开宝五年自潘州来隶
  雷州海康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徐闻遂溪二县县一海康下有冠头砦南渡后复二县遂溪绍兴十九年复置徐闻乾道七年复置
  钦州宁越郡军事开宝五年废遵化钦江内亭三县案宋朝事实云省三县入灵山宋史未详谨附识县二灵山望有咄步砦安远下唐保京县宋初改安京景徳中改今名有如洪如昔二砦
  白州南昌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南昌建宁周罗三县政和元年废州以其地入郁林三年复南渡后复废入郁林县一博白中南渡后隶郁林州
  郁林州郁林郡军事州开宝中废郁平兴徳二县政和元年废白州博白来隶三年复置白州以博白还旧隶南渡后废白州以博白来隶县二南流中下旧隶牢州州废来隶又以废牢州之定川宕川党州容山怀义抚康善劳入焉兴业下以废郁平兴徳入焉
  廉州合浦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封山蔡龙大廉三县案宋朝事实省三县入合浦宋史未详谨附识移州治于长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置石康县太平兴国八年改太平军移治海门镇咸平元年复县二合浦上有二砦石康下本常乐州并为县
  琼州琼山郡靖海军节度本军事州大观元年以黎母山夷峒建镇州赐军额为靖海政和元年镇州废以其地及军额来归县五案五宋史作四今据下文所载县改正琼山中熙宁四年省舍城入焉有感恩英田埸二栅澄迈下开宝五年废崖州与舍城文昌并来隶文昌临高乐会下唐置环以黎峒寄治南管宋大观三年割隶万安军后复来属
  南宁军同下州本儋州熙宁六年废州为昌化军绍兴六年废昌化万安吉阳三军为县隶琼州十三年为军使十四年复为军以属县还隶本军后改今名县三宜伦下隋义伦县宋太平兴国初改昌化下熙宁六年省元丰三年复有昌化砦感恩下熙宁六年省元丰四年复 案宋朝事实云熙宁六年省昌化县感恩县为镇入宜伦元丰三年复置昌化县四年复置感恩县省洛阳县入感恩宋史未详谨附识
  万安军同下州旧万安州万安郡熙宁七年废为军绍兴六年废军为万宁县以军使兼知县事隶琼州十三年复为军县二案二宋史作三今据下文所载县改正万宁下后复名万安陵水熙宁七年为镇元丰三年绍兴六年隶琼州十三年复来隶 案宋朝事宽云熙宁七年省陵水县为镇入万安宋史未详谨附识
  吉阳军同下州本朱崖军即崖州熙宁六年废为军绍兴六年废军为宁远县十三年复后改名吉阳军镇二临川藤桥熙宁六年省宁远吉阳二县为临川藤桥二镇宁远即临川南渡后县二宁远绍兴六年复县隶琼州十三年复来隶吉阳熙宁六年废为藤桥镇隶琼州绍兴六年平州崇宁四年于王口砦建军以怀远为名寻改怀远军为平州仍置倚郭怀远县宣和二年赐平州郡名曰怀远绍兴四年废平州仍为王口砦隶融州十四年复以王口砦为怀远县
  从州崇宁四年于中古州置格州及乐古县五年改格州为从州政和初废从州为乐古砦
  允州崇宁四年于安口隘置允州及安口县政和初废庭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河池县置倚郭县曰怀徳四年废庭州
  孚州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倚郭县曰归仁四年废政和七年复置宣和三年复废
  溪州大观元年以宜州思恩县带溪砦置四年废镇州大观元年于黎母山心置倚郭县曰镇宁升为都督府赐静海军额政和元年
  延徳军崇宁五年置延徳县于朱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大观元年改为军又置倚郭县曰通远政和元年废延徳军为感恩县昌化军通远县为通远镇隶朱崖军六年置延徳砦又以通远镇为砦
  地州崇宁五年纳土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孚州文州崇宁五年纳土大观元年置绥南砦绍兴四年兰州崇宁五年纳土
  那州崇宁五年纳土
  观州大观元年以南丹州为观州置倚郭县大观四年以南丹州还莫公晟复于高峯砦置观州绍兴四年废观州为高峯砦存留木门马台平洞黄泥中村等堡砦
  隆州
  兑州政和四年置隆州兑州并兴隆县万松县宣和三年废隆州及兴隆县为威远砦兑州及万松县为靖远砦二州先置思忠安江鳯麟金斗朝天等五砦并废各隶新砦仍并隶邕州
  燕山府路府一州九县三十宋宣和四年诏山前收复州县合置监司以燕山府路为名山后别名云中府路燕山府唐幽州范阳郡卢龙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契丹建为南京又改号燕京金灭契丹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二十四县来归宋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又改郡为广阳节度曰永清军领县十二析津广平 都市赐名广宁昌平 良乡 潞 武清 安次永清 三河 香河赐名清化 漷阴
  涿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涿水升威行军节度县四范阳 归义同安 新城赐名威城檀州隋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横山升镇远军节度县二密云 行唐赐名威塞
  平州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䧟改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宋宣和四年赐郡名渔阳升抚宁军节度县三卢龙赐名卢城石城赐名临阙马城赐名安城
  易州唐置宋雍熙四年䧟于契丹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遂武防御县三易水 涞水 容城
  营州隋置后唐时为契丹所䧟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平卢防御县一都城赐名镇山
  顺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顺兴团练县一怀柔
  蓟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曰广川团练县三渔阳赐名平卢三河 玉田
  景州契丹置宋宣和四年收复赐郡名滦川军事县一遵化
  经州本蓟州玉田县宋宣和六年建为州
  云中府路
  云中府唐云州大同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号为西京宋宣和五年始得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州所谓山后九州也
  武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收复六年筑固疆堡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后唐置彰国军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朔州唐置后唐为振武军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蔚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奉圣州唐新州后唐置威塞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奉圣州宋宣和五年来降
  归化州旧毅州后唐改为武州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归化州宋宣和五年来降
  儒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宋宣和五年来降
  妫州唐置石晋以赂契丹契丹改为汗州宋宣和五年来降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九
  州郡
  上京道 东京道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世居辽泽南控黄龙北帯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至唐达呼哩氏蚕食扶馀室韦奚靺鞨之区地方二千馀里唐太宗贞观三年以其地置元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徳济部曰峭落州赫伯部曰弹汗州都呼部曰无逢州芳阿部曰羽陵州图勒彬部曰日连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卓津部曰万丹州富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达呼哩氏库克为使持节十州军事迨于五代契丹约尼氏益强辟地东西三千里辽太祖以徳哷勒部之众代约尼氏起临潢建皇都更约尼氏八部曰达尔结部伊斯珲部舍珲部诺尔威部丕勒摩部讷古济部济勒锦部实衮部属县四十有一每部设刺史县置令又西兼突厥东并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太宗援立石晋取燕云十六州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上京道
  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案汉书辽东郡统襄平新昌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渎居就高显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番汗沓氏等县辽志多无可考谨附识辽太祖取天梯必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案本纪天显无十三年十三年即太宗会同元年也本纪书此在会同元年谨附识辖军府州城二十五领县十临潢辽太祖天赞初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名长泰本渤海国长平县民辽太祖伐大諲譔先得是邑迁其人于京西北定霸本扶馀府强师县民辽太祖下扶馀迁其人于京西圣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长宁宫保和本渤海富利县民辽太祖破龙州迁居京南圣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本幽州潞县民天赞元年太祖破蓟州掠县民布于京东隶崇徳宫易俗本辽东渤海民圣宗太平九年大延琳 叛围守经年乃降尽迁于京北置县居之迁辽本辽东诸县大延琳叛择其谋勇者置之左右后以城降戮之徙其家属于京东北故名渤海本东京人因叛徙置兴仁圣宗开泰二年宣化本辽东神化县民太祖破鸭渌府尽徙其民居京之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
  祖州天成案本记天成作天城盖误节度本辽右八部实默里地太祖秋猎多于此始置西楼后因建城号祖州以祖考所生地故名隶弘义宫领县二城一长霸本龙州长平县民迁于此咸宁本长宁县破辽阳迁其民置越王城太祖伯父裕悦王舒噜西伐党项吐浑俘其民放牧于此因建城在州东南二十里
  怀州奉陵军节度本唐归诚州辽太宗行帐放牧于此天赞中从太祖破扶馀城下龙泉府俘其人筑寨居之会同中掠燕蓟所俘亦置此太宗崩葬西山曰怀陵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隶永兴宫领县二扶馀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馀县降户于此世宗置县显理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世宗置县
  庆州元宁军节度本太保山黒河之地穆宗建城号黒河州统和八年州废圣宗秋畋爱其竒秀建号庆州兴宗景福元年隶兴圣宫领县三元徳本黒山黒河之地兴宗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孝安 富义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此兴宗重熙元年降义丰县后更名隶弘义宫
  泰州徳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黒鼠族屡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二乐康倚郭兴国本山前之民因罪配递至此兴宗置县
  长春州韶阳军节度本鸭子河春猎之地重熙八年置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一长春本混同江地燕蓟犯罪者流配于此
  乌州静安军刺史本乌丸之地辽北大王布拉占为牧建城后官收隶兴圣宫领县一爱民布拉王从军南征俘汉民置于此永州永昌军观察承天皇太后所建太祖于此置南楼景宗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哈巴墓侧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东巴纳隶彰愍宫领县三长宁本显徳府县名太祖平渤海迁其民于此义丰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于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又尝改富义县属㤗州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 案富义县属庆州辽史于此作泰州盖误慈仁太宗以皇子济色古尔亡置慈州坟西重熙元年州废改今县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回鹘诺果苏居之至四世孙翁科乌里生应天皇后舒噜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舒新以所生之地置州隶长宁宫领县一广义本回鹘部牧地应天皇后以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来远县十三年并入龙化州兴国军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契丹始祖竒善汗居此称龙庭太祖于此建东楼唐昭宗天复二年太祖为徳哷勒部额尔竒木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太宗升节度隶彰愍宫兵事属北路女直兵马司刺史州一未详领县一龙化太祖以东征南掠所俘建城置邑
  降圣州开国军刺史本大部落东楼之地太祖春月行帐多驻此应天皇后梦神人金冠素服执兵仗异兽十二随之中有黒兔跃入后怀因而有娠生太宗穆宗建州先属延昌宫后隶彰愍宫领县一永安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建县
  饶州匡义军节度本唐饶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辽太祖完葺故垒建州隶延庆宫领县三长乐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临河本永丰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于潢水之曲安民太宗以渤海诸邑所俘杂置
  徽州宣徳军节度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二百里北至上京七百里
  成州长庆军节度圣宗女晋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懿州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
  渭州高阳军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尚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五十里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
  壕州本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国舅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居之因置州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
  原州本辽东北安平县故地国舅金徳俘掠汉民居之因置州在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福州本辽东北安平县故地国舅萧宁南征俘掠汉民居之因置州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
  横州故辽阳县地国舅萧克忠部下牧人居之因置州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
  鳯州本稿离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
  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
  丰州本辽泽大部落约尼氏赛音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
  顺州本辽队县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城居之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闾州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
  松山州本辽泽大部落横帐布库王牧地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
  豫州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
  宁州本达呼哩氏克特山横帐固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案自徽州以下至此俱投下军州辽制投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投下惟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又案辽志此下尚有静州镇州维州防州河董城静辽城皮被河城招州搭懒主城皆辽国西北界防边城因屯戍而立务据形胜不资丁赋今附识东京道
  东京辽阳府本朝鲜之地后为渤海大氏所有号中京显徳府辽太祖建国攻渤海俘其王大諲譔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托云为人皇王以主之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平郡为防御州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升为南京十三年改为东京府曰辽阳辖州府军城八十七领县九辽阳本渤海国金徳县地汉𬇙水县高丽改为勾丽县渤海为常乐县仙乡本汉辽队县渤海为永丰县鹤野本汉居就县地渤海为鸡山县析木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 案后铜州析木县注云初隶东京后来属则此处不应仍载析木县今仍其旧而附识于此紫蒙本汉镂芳县地后佛宁国置东平府领紫蒙县后徙辽城并入黄岭县渤海复为紫蒙县 案镂芳县汉书地理志作镂方谨附识兴辽本汉平郭县地渤海改为长宁县唐宪宗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置郡邑遂定今名肃慎以渤海户置归仁 顺化
  开州镇国军节度本濊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都督庆盐穆贺四州事故县六曰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皆废垒石为城周围二十里辽太祖平渤海徙其民于大部落城遂废圣宗伐新罗周览城基复加完葺开泰三年迁双韩二州千馀户实之号开封开远军节度更名镇国军隶东京留守兵事属东京统军司领州三县一开远本栅城地高丽为龙原县渤海因之辽初废圣宗东讨复置 盐州本渤海龙河郡故县四海阳接海格州龙河皆废 穆州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故县四会农水岐顺化美皆废领县一会农按穆州下既载会农废县又云领县一会农应是仍旧县名而复置耳辽史未晰谨附识 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皆废
  定州保宁军高丽置州按 盛京通志定州高丽置渤海因之属定理府辽史未晰谨附识统和十三年升军隶东京留守司领县一定东高丽所置辽徙辽西民居之
  保州宣义军节度高丽置州圣宗以高丽王询擅立问罪不服开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统和末高丽降于此置榷埸隶东京统军司领州军二县一来远高丽所置辽初徙辽西诸县民实之又徙奚汉兵七百防戍焉 宣州定远军刺史开泰三年徙汉户置 怀化军刺史开泰三年
  辰州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渤海改为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辽徙其民于祖州初曰长平军隶东京留守司领县一建安
  卢州元徳军刺史本渤海杉卢郡故县五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皆废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一熊岳案辽志此下有来远城亦为防戍而设今附识
  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渤海置州故县四位城河端苍山龙珍皆废领县一汤池兴州中兴军节度本汉海宜县地案海冝县汉书地理志作海溟谨附识渤海置州故县三盛吉蒜山铁山皆废
  汤州本汉襄平县地故县五灵峯常丰白石均谷嘉利皆废
  崇州隆安军刺史本汉长岑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崇山沩水绿城皆废领县一崇信
  海州南海军节度本沃沮国地高丽为沙卑城渤海号南京南海府都督沃晴椒三州故县六沃沮鹫岩龙山滨海升平灵泉皆废辽太平中大延琳叛南海城坚守经岁不下别部酋长皆被擒乃降因徙其民于上京置迁辽县移泽州民来实之领州二县一临溟 耀州刺史本渤海椒州故县五椒山貂岭澌泉尖山岩渊皆废领县一岩渊按耀州下既载岩渊废县又云领县一岩渊应是仍旧县名而复置耳辽史未晰谨附识 嫔州柔远军刺史本渤海晴州故县五天晴神阳莲池狼山岩皆废
  渌州鸭渌军节度本高丽故国渤海号西京鸭渌府都督神桓丰正四州事故县三神鹿神化剑门皆废大延琳叛迁馀党于上京置易俗县居之在者户二千隶东京留守司领州四县二弘闻 神乡 桓州高丽中都城故县三桓都神乡淇水皆废 丰州渤海置盘安郡故县四安丰渤恪隰壤硖石皆废 正州本沸流王故地国为公孙康所并渤海置沸流郡领县一东那本汉南耐县地 按汉书地理志乐浪郡有东暆县无东耐县辽志耐字疑误谨附识 慕州本渤海安远府地故县二慕化崇平久废
  显州奉先军节度本渤海显徳府地辽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穆宗应历元年葬世宗于显陵西山隶长宁积庆二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领州三县三奉先本汉无虑县即毉巫闾幽州镇山辽世宗析辽东长乐县民以为陵户隶长宁宫山东本汉望平县辽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宫归义初置显州渤海民自来助役辽世宗嘉悯因籍其人户置县隶长宁宫 嘉州嘉平军刺史 辽西州阜城军刺史本汉辽西郡地辽世宗置州隶长宁宫领县一长庆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康州刺史世宗迁渤海率宾府人户置初隶长宁宫后属积庆宫领县一率宾本渤海率宾府地
  宗州刺史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以所俘汉民置圣宗建州初隶文忠王府后属提辖司领县一熊山本渤海县地
  乾州广徳军节度本汉无虑县地辽统和三年置以奉景宗乾陵隶崇徳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四奉陵本汉无虑县地括诸落帐户助营山陵延昌析延昌宫户置灵山本渤海灵峯县地司农本渤海麓郡县并麓波云川二县入焉 海北州广化军刺史世宗以所俘汉户置初隶宣州后来属领县一开义贵徳州宁远军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汉公孙度所据辽太宗时察克以所俘汉民置后以弑逆诛没入焉圣宗建贵徳军后更名隶崇徳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领县二贵徳本汉襄平县渤海为崇山县奉徳本渤海缘城县地尝置奉徳州沈州昭徳军节度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沈州按 盛京通志唐时渤海置州属定理府辽史未晰谨附识故县九皆废辽太宗置兴辽军后更名初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兵事隶东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二乐郊太祖俘蓟州三河民建三河县后更名灵源太祖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后更名 岩州白岩军刺史本渤海白岩城辽太宗拨属沈州初隶长宁宫后属敦睦宫领县一白岩渤海置
  集州怀众案怀众金史作怀远谨附识刺史古陴离郡地汉属险渎县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领县一奉集渤海置广州防御汉属襄平县高丽为当山县渤海为铁利郡辽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开泰七年以汉户置领县一昌义
  辽州始平军节度本佛宁国城渤海为东平府辽太祖伐渤海先破东平府迁民实之故东平府都督伊蒙陀黒北五州共领县十八皆废太祖改为州军曰东平太宗更为始平军隶长宁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州一县二辽滨 安定 祺州祐圣军刺史本渤海蒙州地辽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檀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庆云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
  遂州刺史本渤海美州地辽采访使耶律佛徳以部下汉民置穆宗时佛徳嗣绝没入焉隶延昌宫领县一山河本渤海县并黒川麓川二县置
  通州安远军节度本扶馀国王城渤海号扶馀城辽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景宗保宁七年以黄龙府叛人燕颇馀党千馀户置升节度领县四通远本渤海扶馀县并布多县置安远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归仁本渤海强师县并新安县置鱼谷本渤海县韩州东平军刺史本稿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鄚颉二州渤海因之辽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韩州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柳河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双州保安军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久废额哩森王从太宗南征以俘镇定二州之民建城置州察克弑逆诛没入焉初隶延昌宫后属崇徳宫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双城本渤海安夷县地
  银州富国军刺史本渤海富州辽太祖以银冶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三延津本渤海富夀县境有延津故城更名新兴本故越喜国地渤海置银冶尝置银州永平本渤海优富县地辽太祖以俘户置旧有永平寨
  尚州镇远军节度按金史地理志铜山县注载辽同州镇安军辽志疑误今仍原文而附识于此本汉襄平县地渤海为东平寨辽太祖置州军曰镇东后更名隶彰愍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州一未详县二东平本汉襄平县地产铁拨户三百采炼随征赋输永昌本高丽永宁县地咸州安东军节度本高丽铜山县地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候城县北渤海龙泉府南山险多盗乃招平营等州客户数百建城居之初号浩里太保城开泰八年置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咸平唐安东都䕶元宗天宝中治营平二州间即此辽太祖㓕渤海复置安东军开泰中置县
  信州彰圣军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案金史地理志作怀远军谨附识辽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州案金史地理志作开泰七年建谨附识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领州三未详县二武昌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定武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名定功县
  宾州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辽统和十七年迁乌舍户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后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馀府辽太祖平渤海还至此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领州五县三黄龙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迁民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永平渤海置益州观察领县一静远 安远州怀义军刺史 威州武宁军刺史 清州建宁军刺史 雍州刺史案辽志龙州宾州误为一条今订正
  湖州兴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领县一长庆案唐书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辽废盖自辽太祖以龙州为黄龙府遂废龙泉府而以湖渤二州属东京也辽史未晰谨附识
  渤州清化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领县一贡珍渤海置
  郢州彰圣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延庆
  铜州广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兵马司领县一析木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初隶东京后来属
  涑州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南兵马司按唐书渤海传涑州以其近涑沫江盖即粟木水故名谨附识
  率宾府刺史故率宾国地按唐书渤海传渤海于古率宾国地置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谨附识
  定理府刺史故挹娄国地案 盛京通志定理府故挹娄国地唐时渤海大氏建府领沈定二州辽因之谨附识
  铁利府刺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府
  长岭府
  镇海府防御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一平南冀州防御圣宗建升永安军
  东州以渤海户置
  尚州以渤海户置
  吉州福昌军刺史
  麓州刺史渤海置
  荆州刺史
  懿州宁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道宗清宁七年宣懿皇后进入改今名领县二宁昌本平阳县顺安
  媵州昌永军刺史
  顺化城向义军刺史开泰三年以汉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
  宁州观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渤海降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领县一新安
  衍州安广军防御以汉户置初刺史后升军兵事属东京统军司领县一宜丰案 盛京通志辽置衍州安广军领冝丰一县属辽阳府辽史未详谨附识
  连州徳昌军刺史以汉户置兵事属东京统军司领县一安民
  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一归胜
  稣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辽兴宗置州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二来苏 怀化
  复州怀徳军节度辽兴宗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领县二永宁 徳胜
  肃州信陵军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复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领县一清安
  安州刺史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
  荣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清宁中置初防御后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一混同
  河州徳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领县一怀徳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
  州郡
  中京道 南京道 西京道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汉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魏武北征降者一十馀万去之松漠其后拓跋氏乘辽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懿宗咸通以后契丹始大奚族不复敢抗辽太祖建国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领州十县九大定白霫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长安本汉賔从县以诸部人居之富庶本汉新安平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劝农本汉賔从县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文定开泰二年析京民置升平开泰二年析京民置归化本汉柳城县地神水本汉徒河县地辽开泰二年金源本唐青山县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怀徳军刺史本汉新安平县地辽太宗建州开泰中以渤海户实之初隶永兴宫后来属领县一恩化辽开泰中以渤海人户置 惠州惠和军刺史本唐归义州地辽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麛山下创城居之置州领县一惠和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帐户置 高州观察唐信州之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以契丹伊斯珲部置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以俘户置领县一三韩辰韩为抉馀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 武安州观察唐沃州地辽太宗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曰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领县一沃野利州观察本中京阜俗县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
  州开泰元年升领县一阜俗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后置州仍隶焉○按统和二十六年金史作十六年谨附识榆州高平军刺史本汉临渝县地后隶右北平骊城县唐武后载初二年析镇州置黎州处靺鞨部落后为奚人所据辽太宗南征横帐嘉哩以所俘镇州民置州开泰中没入领县二和众本新黎县地永和本汉昌城县地统和二十二年 泽州广济军刺史本汉土垠县地辽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开泰中置州领县二神山 滦河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北安州兴化军刺史本汉女祁县地属上谷郡晋
  为冯䟦所据唐为奚王府西省地辽圣宗以汉户置州领县一利民本汉且居县地 潭州广润军刺史本中京之龙山县开泰中置州领县一龙山本汉交黎县地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松江州胜安军刺史辽开泰中置领县一松江本汉
  文成县地辽开泰二年
  成州兴府军节度晋国长公主以媵户置军曰长庆初隶上京后改军名来隶领县一同昌
  兴中府本霸州彰武军节度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皝迁都于此改为龙城县元魏为辽西郡隋平高宝宁置营州炀帝废州置柳城郡唐高祖武徳初改营州总管府寻为都督府后为奚所据辽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节度统和中制置建霸宜锦白川等五州寻落制置隶积庆宫后属兴圣宫重熙十年升兴中府领州二县四兴中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置霸城县重兴中置府更名 按辽无重兴年号兴字当是熙字之讹谨附识营丘析霸城置象雷开泰二年以麦务川置初隶中京后属闾山本汉无虑县辽开泰二年以罗家军置隶中京后属 安徳州化平军刺史以霸州安徳县置来属领县一安徳统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山徒河境户置隶乾州更属霸州置州来属 黔州阜昌军刺史本汉辽西郡地辽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隶黒水河提辖司安帝置州析冝霸二州汉户益之初隶永兴宫更隶中京后置府来属领县一盛吉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此因置县
  宜州崇义军节度本辽西絫县地兴宗以定州俘户建州隶积庆宫领县二弘政世宗以定州俘户置闻义世宗置初隶海北州后来属
  锦州临海军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皝置西乐县辽太祖以汉俘建州隶弘义宫领州一县二永乐安昌 严州保肃军刺史本汉海阳县地辽太祖平渤海迁汉户杂居兴州境圣宗于此建城隶弘义宫来属领县一兴城
  川州长宁军节度本唐青山州地辽太祖弟明王安图置会同三年诏为白川州安图子察克以大逆诛没入省曰川州初隶崇徳宫统和中属文忠王府领县三弘理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咸康 宜民统和中置
  建州保静军节度唐武徳中置昌乐县辽太祖完葺故垒置州初属武宁军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领县二永霸 永康本唐昌黎县地
  来州归徳军节度本唐瑞州故地辽太平元年改置初刺史后升隶永兴宫领州三县一来賔本唐来远县地 隰州平海军刺史慕容皝置集宁县辽圣宗括帐户迁信州大雪不能进建城于此置州隶兴圣宫来属领县一海阳本汉县滨海地多碱卤置盐场于此 迁州兴善军刺史本汉阳乐县地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来属领县一迁民 润州海阳军刺史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宁州之民居此置州领县一海滨本汉阳乐县地迁润州本东京城内渤海民户因叛移于此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幽州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阳节度使五代晋以辽有援立之功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辽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府曰幽都军号卢龙开泰元年落军额按金史志云辽会同元年升为南京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辽史未详谨附识领州六县十一析津本晋蓟县改蓟北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宛平本晋幽都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 按方舆纪要唐徳宗建中元年析蓟县置幽都县辽志作晋幽都县盖误又开泰元年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作统和二十二年未知孰是谨附识昌平本汉军都县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元魏置东燕郡反昌平县郡废县隶幽州 按续舆地考昌平五代唐改为燕平石晋复旧辽史未晰谨附识良乡燕为中都县汉改今名旧属涿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唐武后圣历元年改固节镇神龙元年复旧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徳二年置元州贞观元年州废复为县安次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徳四年徒至东南五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今县西五里常道城元宗开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桥行市南永清本汉益昌县隋置通泽县唐置武隆县改会昌天宝初改今名武清汉雍奴县属渔阳郡唐天宝初改今名香河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香河潞三县户置按辽以前未有香河县此云析武清香河等三县置疑误谨附识玉河本泉山地刘仁恭于大安山创
  宫观司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因割蓟县分置以供给之漷阴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按金史志漷阴县辽太平中以漷阴村置辽史未详谨附识 顺州归化军刺史本隋置唐武徳初改燕州武宗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初军曰归宁后更今名领县一怀柔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元四年置松漠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县肃宗乾元元年复今名 按辽志以顺州为隋置考隋书粟末靺鞨内附止云居之柳城而已太平寰宇记云炀帝大业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统之亦未有置顺州之文也新唐书贞观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于幽灵之境顺州之置实在此时谨附识 檀州武威军刺史本燕渔阳郡地汉为白檀县元魏创密云郡兼置安州后周改为元州隋高祖开皇十八年割燕乐密云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檀州辽加今军号领县二密云本汉白檀县后汉以居斤奚元魏置密云郡领白檀要阳密云三县高齐废郡及二县来属行唐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隶彰愍宫 涿州永泰军刺史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徳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代宗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祖领县四范阳本汉涿县唐武徳中更名固安本汉方城县唐武徳四年属北义州贞观二年来属新城本汉新昌县唐大历四年析固安县置后省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复析范阳县置归义本汉易县地齐并入□县唐武徳五年置北义州州废复置县来属 易州高阳军刺史汉为易故安二县地隋置易州隋末为上谷郡唐武徳四年复为易州天宝元年仍为上谷郡乾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隶定州节度使辽会同九年孙方简以其地来附应历九年为周世宗所取后属宋统和七年攻克之升今军领县三易本汉县齐显祖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六年于故安城西北隅置县容城本汉县先属涿郡唐武徳五年属北义州贞观元年还来属圣历三年改全忠县天宝元年复旧涞水本汉道县周静帝大象十八年改今名按汉书地理志涿郡有逎县别无道县之名辽史盖误又按方舆纪要涞水宋初省入易县辽复置史文未详谨附识 蓟州尚武军刺史秦渔阳右北平二郡地隋文帝开皇中徙治元州总管府炀帝改渔阳郡唐武徳元年废入幽州开元十八年分置领县三渔阳本汉县属渔阳郡晋省复置元魏省唐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来属三河本汉临朐县地唐开元四年析潞州置 按前后汉书地理志上谷涿郡无临朐县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徳二年析潞县置临朐县贞观元年开元四年更置三河县当以新唐书为是谨附识玉田本汉无终县唐万岁通天元年更名属幽州开元八年属营州十八年来属 景州清安军刺史本蓟州遵化县重熙中置领县一遵化本唐平州买马监为县来属
  平州辽兴军节度秦为辽西右北平二郡地汉因之隋文帝开皇中改平州大业初复为郡唐武徳初改州天宝元年仍北平郡后唐复为平州辽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领州二县三卢龙本春秋肥如国汉晋属辽西郡元魏为郡治兼立平州北齐属北平郡隋开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今名安喜本汉令支县地久废辽太祖以定州安喜县俘户置望都本汉海阳县久废辽太祖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 滦州永安军刺史本古黄洛城秦为右北平汉为石城县后名海阳县晋以后属辽西石晋割地在平州之境辽太祖以俘户置州领县三义丰本黄洛故城汉属辽西郡久废唐季入契丹世宗置县马城本卢龙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县以通水运辽来属石城汉置属右北平郡久废唐贞观中于此置临渝县万岁通天元年改名 营州邻海军刺史本秦辽西郡地汉为昌黎郡元魏立营州后周为高宝宁所据隋开皇置州大业改辽西郡唐武徳元年复为营州万岁通天元年始入契丹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改曰柳城郡后唐复为营州辽太祖以居定州俘户领县一广宁汉柳城县属辽西郡万岁通天元年入契丹中宗神龙元年移幽州界开元四年复旧辽改今名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战国属赵武灵王始置云中郡秦属代王国后为平城县魏属新兴郡晋仍属雁门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于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为司州牧置代尹迁都洛邑改万年又置恒州高齐文宣帝废州为恒安镇寻复恒州周复恒安镇改朔州隋仍为镇唐武徳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移云中定襄县于此永淳元年摩多为民患移民朔州开元十八年置云中州天宝元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曰云州五代后唐同光三年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石晋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为赂初仍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曰大同领州二县七大同本大同川地重熙十七年西夏犯边析云中县置云中赵置沿革与京府同天成本极塞之地魏道武帝置广牧县唐武徳五年置定襄县辽析云中置长青本白登台地辽始置县奉义本汉陶林县地辽析云中置怀仁本汉沙南县元魏废隋开皇二年移云内于此大业二年置大利县属云州改属定襄郡隋末陷突厥辽改今名 案金史地理志载辽析云中置与此异谨附识怀安本汉夷舆县地历魏至隋为突厥所据唐克颉利县遂废为怀荒镇高勲镇燕奏分归化州文徳县置初隶奉圣州后来属 弘州博宁军刺史东魏静帝置北灵丘县唐初陷突厥开元中置横野军安边县天宝乱废后为襄阴村辽统和中以寰州近边为宋将潘美所破废之乃于此置弘州初军曰永宁领县二永宁 顺圣本魏安塞军五代兵废高勲镇幽州奏景宗分永兴县置初隶奉圣州后来属 徳州刺史唐会昌中以西徳店置州辽开泰八年以汉户复置领县一宣徳本汉桐过县地属云中郡后隶定襄郡汉末废高齐置紫阿镇唐会昌中置县 按金史地理志反山西通志并云徳州昭圣军辽史不载军名谨附识
  丰州天徳军节度秦为上郡北境汉属五原郡自晋怀帝永嘉之乱属赫连勃勃后周置永丰镇隋开皇中升为县改丰州大业七年为五原郡恭帝义宁元年改归顺郡唐武徳元年为丰州总管府六年省贞观四年分灵州境置丰州都督府领蕃户天宝初改九原郡乾元元年复丰州后入囘鹘会昌中克之后唐改天徳军辽神册五年攻下更名应天军复为州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领县二富民本汉临戎县辽改今名振武本汉定襄郡盛乐县元魏尝都于此唐武徳四年克突厥建云中都督府高宗麟徳三年改单于大都督府圣历元年又改安北都督开元七年割隶东受降城八年置振武军节度使会昌五年为安北都䕶府后唐庄宗以兄嗣本为振武节度使辽神册元年伐吐浑还攻之尽俘其民以东唯存乡兵三百人防戍后更为县
  云内州开远军节度本中受降城地辽初置代北云朔招讨司改云内州道宗清宁初升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按方舆纪要及续舆地考等书并云辽置开远军清宁初改云内州谨附识领县二柔服 宁人
  天徳军本中受降城唐开元中废横塞军置天安军于大同川乾元年改天徳军辽太祖破天徳尽掠吏民以东后置招讨司渐成井邑乃以国族为天徳军节度使宁边州镇西军刺史本唐隆镇辽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
  奉圣州武定军节度本唐新州后唐置团练使总山后八军庄宗同光二年升威塞军石晋割献辽太宗改升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州三县四永兴本汉涿鹿县地矾山本汉军都县龙门 望云本望云川地景宗于此建潜邸后置县隶彰愍宫 归化州雄武军刺史本汉下洛县元魏改文徳县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后唐太祖复武州明宗又为毅州潞王仍为武州石晋割献辽改今名领县一文徳本汉女祁县地元魏置县
  汗州清平军刺史本汉潘县元魏置北齐置北燕郡改怀戎县隋废郡属涿郡唐武徳中复置北燕州县仍旧贞观八年改妫州五代时奚王去诸以数千帐次妫州自别为西奚号汗州辽因之领县一怀来本怀戎县太祖改儒州缙阳军刺史唐置后唐同光二年隶新州辽
  太宗改奉圣州仍属领县一缙山本汉广寗县地唐天宝中割妫州县置蔚州忠顺军节度本代郡周宣帝始置蔚州隋开皇中废唐武徳四年复置至徳二年改兴唐县乾元元年仍旧石晋献地升忠顺军后更武安军统和四年入宋寻复之降刺史隶奉圣州升观察复忠顺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县五灵仙唐置兴唐县梁改隆化县后唐同光初复置晋改今名定安本汉东安阳县地久废辽置今县飞狐后周大象二年置广昌县于五龙城隋仁夀元年改今名灵丘汉置后汉省东魏复置属灵丘郡隋开皇中罢郡来属大业初改隶代州唐武徳六年仍旧广陵本汉延陵县隋唐为镇州后唐同光初分兴唐县置石晋割属辽 按金史地理志广灵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山置与辽志异谨附识
  应州彰国军节度唐武徳中置金城县后改应州后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彰国军节度兴唐军寰州隶焉辽因之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县三金城本汉阴馆县汉末废为阴馆城大业末陷突厥唐始置金城县浑源唐置河阴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辽清宁中来属
  朔州顺义军节度本汉马邑县地元魏始置朔州葛荣乱废高齐天保六年复置周武帝置朔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改马邑郡唐武徳四年复朔州辽升顺义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三鄯阳本汉定襄县地献帝建安中置新兴郡元魏置桑干郡高齐置招远县郡仍旧隋开皇三年罢郡来隶大业元年改今名宁远天保六年于朔州西置招远县唐乾元元年改今名马邑汉置属雁门郡唐开元五年析鄯阳县东三十里置大同军倚郭置今县 武州宣威军刺史赵惠王置武川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改毅州辽重熙九年复为武州号宣威军领县一神武魏置晋改新城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
  东胜州武兴军刺史隋开皇七年置胜州大业五年改榆林郡唐贞观五年于南河地置决胜州故谓此为东胜州天宝七年又为榆林郡乾元元年复为胜州辽神册元年破振武军胜州之民皆趋河东州废石晋割代北来献复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领县二榆林河滨
  金肃州重熙十二年伐西夏置割燕民三百户防秋兵一千实之属西南面招讨司
  河清军西夏归辽开直路以趋上京重熙十二年建城号河清军徙民五百户防秋兵一千人实之属西南面招讨司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一
  州郡
  上京路 咸平路 东京路北京路 西京路 中都路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林蜜雅呼逹噶境北自扶馀路之北三千馀里和罗和博穆昆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博勒果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逾黄河复西历葭州及米脂寨出临洮府会州积石之外与生羌地相错复自积石诸山之南左折而东逾洮州越盐州堡循渭至大散关北并山入京兆络商州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为表里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间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后复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是以金之京府州凡百七十九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关百二十二镇四百八十八东极海西逾积石北过阴山南抵淮汉地方万馀里
  上京路即哈尔呼之地金之旧土也国初称为内地太宗天眷元年号上京海陵贞元二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世宗大定十三年七月复为上京府一领节镇四防御一县六镇一
  会宁府初为会宁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熙宗天眷元年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后置上京海兰等路提刑司领县三会宁倚与府同时置曲江初名镇东大定七年置十三年更今名宜春大定七年
  肇州防御使旧珠赫店也太宗天会八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天眷元年十月置防御使隶会宁府海陵时尝为济州支郡章宗承安三年升为节镇军名武兴五年置漕运司以提举兼州事后废军宣宗贞祐二年复升为武兴军节镇置招讨司以使兼州事领县一始兴倚与州同时置
  隆州利渉军节度使本辽黄龙府金天眷三年改为济州置利渉军海陵天德二年置上京路都转运司四年改为济州路转运司大定二十九年嫌与山东路济州同更今名贞祐初升为隆安府领县一利渉倚与州同时置镇一与县同时置
  信州彰信军刺史本渤海怀远军辽圣宗开泰七年建取诸路汉民置领县一武昌本渤海怀福县地镇一八千戸扶馀路国初置万戸海陵例罢万戸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
  海兰路置总管府贞元元年改总管为尹仍兼本路兵马都总管承安三年设兵马副总管
  率賔路节度使辽时为率賔府置刺史金天会二年以扎兰路都贝勒所居地瘠遂迁于此以海陵例罢万戸置节度使因名率賔路节度使大定十一年以扎兰率賔相去千里既居率賔然不可忘本遂命名亲管明安曰扎兰明安承安三年设节度副使
  哈斯罕路置节度使天会七年徙治宁州尝置都统司章宗明昌四年
  和啰噶路国初置万戸海陵例罢万戸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置节度副使
  乌克苏喇统军司后升为招讨司与扶馀路近
  咸平路府一领刺郡一县十
  咸平府总管府安东军节度使本辽咸州金初为咸州路置都统司天徳二年八月升为咸平府后为总管府置辽东路转运司东京咸平路提刑司领县八按元史地理志金咸平府领平郭安东新兴庆云清安归仁六县与金史异谨附识平郭倚旧名咸平大定七年铜山辽同州镇安军辽太祖时以东平寨置因名东平军曰镇东金大定二十九年以与东平重故更新兴辽属银州富国军金熙宗皇统三年废州更名来属庆云辽属祺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州密云后更名清安辽肃州信陵军金皇统三年降为县荣安 归仁辽旧隶通州安远军本渤海强师县辽更名玉山承安三年以穆苏集平郭林河之间相去六百馀里之地置贞祐二年升为节镇军曰镇安
  韩州刺史辽置东平军本渤海鄚颉府领县二临津倚未详何年置柳河本渤海粤喜县地辽以柳河名县
  东京路府一领节镇一刺郡四县十七镇五
  辽阳府东京留守司本辽东京金天会十年改南京路平州军帅司为东南路都统司之时尝治于此以镇高丽后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徳二年改为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领县四案元史地理志金领辽阳鹤野二县当是遗去宜丰石城二县谨附识镇一辽阳鹤野 镇一长宜哈斯罕在其地宜丰辽旧衍州安广军金皇綂三年废为县石城宣宗兴定三年九月以县之灵岩寺为岩州名其倚郭县曰东安置行省
  澄州南海军刺史本辽海军天徳三年改州名领县二镇一临溟 镇一新昌析木辽同州广利军附郭县也金皇綂三年废州来属案同州辽史地理志作铜州谨附识
  沈州昭徳军刺史本辽定理府地辽太宗时置军曰兴远案辽史地理志远作辽谨附识后为昭徳军置节度案元史地理志云金为昭徳军又更显徳军谨附识明昌四年改为刺史与通贵徳澄三州皆隶东京领县五乐郊辽太祖俘三河之民建三河县于此后改今名章义辽旧广州金皇綂三年䧏为县来属辽滨辽旧辽州东平军辽太宗改为始平军金皇綂三年废为县挹楼辽旧兴州兴中军常安县尝置定理府刺史于此本挹楼故地金大定二十九年章宗更名䨇城辽䨇州保安军也金皇綂三年䧏为县章宗时废
  贵德州刺史辽贵德州宁远军金初废军降为刺郡领县二贵德奉集辽属集州怀远军 案辽史地理志作怀众军与金史异谨附识
  盖州奉国军节度使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金明昌四年罢哈斯罕建辰州辽海军节度使六年以与陈同音更取盖葛牟为名领县四镇二汤池辽属铁州建武军镇一神乡建安辽县镇一大宁秀岩本大宁镇明昌四年升为县泰和四年仍废为镇贞祐四年复置熊岳辽属卢州元徳军
  复州刺史辽怀远军节度案辽史地理志作怀徳军节度与金史异谨附识明昌四年䧏为刺史领县二镇一永康倚旧名永宁大定七年化成辽苏州安复军金皇统三年降为县来属贞祐四年升为金州兴定二年升为防御镇一归胜
  来远州旧来远城本辽熟女直地金大定二十二年升军后为州
  博索府路金初置统军司天徳二年置总管府贞元元年与海兰路总管并为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此路皆明安戸
  北京路府四领节镇七刺郡三县四十二镇七寨一堡五十六
  大定府北京留守司辽中京金初因之贞元元年更为北京置留守司都转运司警巡院领县十一镇二大定倚辽县旧名镇一恩化长兴案方舆纪要云契丹置长安县今改为长兴县金史未详谨附识富庶 镇一文安松山辽松山州胜安军松山县开泰中置刺史太祖天辅七年置观察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复 案辽史地理志作松江州松江县与金志异据辽志大定府注云有松山松江县注同似当从金志为是谨附识神山辽属泽州金承安二年尝置惠州升孩儿馆为滦阳县以隶之泰和四年罢州及滦阳县惠和皇统三年以辽惠州惠和县置金源唐青山县辽开泰二年置以地有金甸为名和众辽属榆州金皇统三年罢州来属武平辽筑城杏埚初名新州圣宗綂和间改为武安州金皇綂三年䧏为武安县来属大定七年更名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复来属静封承安二年以和锡务置隶全州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来属三韩辽伐高丽迁马韩辰韩弁韩三国民为县置高州金天辅七年以高州置节度使皇綂三年废为县承安三年复升为高州置刺史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静封三县隶焉泰和四年
  利州刺史辽统和十六年置领县二镇一寨一阜俗统和四年置金因之龙山辽故潭州广润军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寨一兰州镇一漆河
  义州崇义军节度使辽宜州金天德三年更州名领县三镇一弘政 开义辽海北州广化军县金皇綂三年废州来属镇一饶庆同昌辽成州兴府军县金初隶川州大定六年罢川州隶懿州承安二年复隶川州泰和四年来属锦州临海军节度使旧隶兴中府后来属领县三永乐本慕容皝西乐县地安昌 神水开泰二年置金皇统三年废为镇大定二十九年复升为县
  瑞州归德军节度使本来州天德三年更为宗州泰和六年以避睿宗讳谓本唐瑞州地故更今名领县三镇一瑞安旧名来賔唐来远县也金明昌六年更为宗安泰和六年复更今名海阳辽润州海阳军故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镇一迁民海滨本辽隰州海平军故县金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广宁府散下镇宁军节度使本辽显州奉先军金天辅七年升为府因军名置节度天会八年改军名镇宁天德二年隶咸平后废军隶东京泰和元年七月来属领县三旧有奉先县天会八年改为锺秀县镇六寨四镇二欢城辽西广宁旧名山东县大定二十九年更名有辽世宗显陵镇寨二闾城兔儿窝望平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渔务置镇一闾阳辽乾州广徳军奉陵县金天会八年废州更名来属有辽景宗乾陵镇一闾阳衡家
  大斧山北川
  懿州宁昌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庆懿又为广顺复更今名金因之先隶咸平府泰和末来属领县二大定六年罢川州以宜民同昌二县来属承安二年复以二县隶川州泰和四年罢川州以宜民隶兴中同昌隶义州顺安 灵山本渤海灵峰县地
  兴中府散下本辽霸州彰武军兴宗重熙十一年升为府更今名金因之领县四镇三兴中本唐柳城地镇一黔城永德辽安徳州化平军安德县金大定七年更今名镇一阜安兴城辽严州保肃军县金皇统三年废州隶锦州宜民辽川州长宁军会同中尝名白川州天禄五年去白字金初因之与同昌县皆隶焉大定六年降为宜民县隶懿州承安二年复置川州改徽川寨为徽川县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罢州及徽川县来属镇一咸康辽县也金初废为镇
  建州保靖军刺史辽初名军曰武宁后更金因之领县一永霸本唐昌黎县地
  全州盘安军节度使承安二年置改和锡务为靖封县案方舆纪要云寻废靖封县以卢川县属临潢府金史不言靖封之废谨附识黑河铺为卢川县拨北京三韩县拉呼等五明安以隶焉贞祐二年尝侨置于蓟州领县一安丰承安元年改丰州铺为安丰县隶临潢府三年置全州盘安军节度使治
  临潢府总管府辽为上京金初因之天眷元年改为北京天徳二年改北京为临潢府路以北京路都转运司为临潢府路转运司三年罢贞元元年以大定府为北京后但置北京临潢路提刑司大定后罢路并入大定府路贞祐二年尝侨置于平州领县五堡三十七大定间二十四后增临潢长泰 卢川承安二年以黒河铺升隶全州后复来属宁塞泰和元年长宁辽永州永昌军县金天辅七年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庆州元宁军刺史境内有祖州天会八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废境内有辽怀州旧置奉陵军天会八年更为奉徳军皇统三年废领县一旧有孝安县天会八年改为庆民县皇统三年朔平有榷场务 案辽史地理志庆州领元徳孝安二县金史言废孝安而不及元德据方舆纪要云改置朔平县废元徳县入焉当以方舆纪要为是谨附识
  兴州宁朔军节度使本辽北安州兴化军兴化县金承安五年升为兴州置节度军名宁朔改利民寨为利民县拨密齐显河图们必罕宁江苏玛拉三明安隶焉贞祐二年侨置于密云县领县二又有利民县承安五年以利民寨升泰和四年兴化倚辽旧县金皇统三年䧏兴化军置隶大定府承安五年建兴州于县为倚郭宜兴本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升为县
  泰州昌徳军节度使辽时本契丹二十部族牧地海陵正隆间置昌德军隶上京大定二十五年罢之承安三年复置于长春县以旧泰州为金安县隶焉领县一旧有金安县承安三年置寻废堡十九长春辽长春州韶阳军金天徳二年降为县隶肇州承安三年来属
  西京路府二领节镇七刺郡八县四十镇九
  大同府西京留守司辽西京大同府金因之皇统元年以燕京路隶尚书省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徳二年改置本路都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司及中部西京路提刑司领县七镇三大同倚辽析云中置镇一奉义云中晋旧县宣宁辽徳州昭圣军宣德县金大定八年更名镇一窟龙城怀安晋故县天城辽析云中置白登本名长清大定七年怀仁辽析云中置金贞祐二年升为云州镇一安七疃
  丰州天徳军节度使辽尝更军名应天寻复金因之皇统九年升为天徳总管府置西北路招讨司以天徳尹兼领之大定元年降为天徳军节度使兼丰州管内观察使以元管部族直萨军马公事并隶西南路招讨司领县一镇一富民晋旧名镇一振武
  弘州刺史辽名军曰博宁本襄阴村统和中建金初置保宁军后废军领县二镇二襄阴倚本名永宁大定七年顺圣本安塞军故地辽应历中置金因之镇二阳门贞祐二年升为县大罗
  浄州刺史大定十八年以天山县升为丰州支郡刺史兼权机察领县一天山旧为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大定十八年置为倚郭
  桓州威远军节度使军兵隶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七年改置刺史领县一清塞明昌四年以罢录事司置
  抚州镇宁军节度使辽秦国大长公主建为州金明昌三年复置刺史为桓州支郡治柔远四年置司候司承安二年升为节镇军名镇宁拨西北路招讨司所管密齐显必喇温都必喇纳琳卓果斯桑噶锡徳珲四明安以隶之领县四柔远大定十年置于燕子城隶宣德州明昌三年来属集宁明昌三年以春市场置丰利明昌四年以泥泺置威宁承安二年以新城镇置
  德兴府辽奉圣州武定军节度金初因之大安元年升为府名德兴领县六镇一德兴倚旧名永兴县大安元年更名妫川本晋妫州辽尝名汗州县旧曰怀戎更名怀来金明昌六年更今名缙山辽儒州缙阳军县金皇统元年废州来属崇庆元年升为镇州 案方舆纪要延庆州注云皇统初州废崇庆初复置镇州旋废缙山废县注云金州废县属徳兴府金史未晰谨附识镇一永安望云本望云川地辽主尝居号曰御庄后改为县金因之矾山晋故县金初隶弘州明昌三年来属龙门晋县金初隶弘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徳州
  昌州天辅七年降为建昌县隶桓州明昌七年以狗泺复置隶抚州案方舆纪要云明昌七年复置昌州属德兴府与金史异谨附识后来属领县一宝山
  宣德州刺史辽改晋武州为归化州雄武军金大定七年更为宣化州八年复更为宣德领县二宣德旧文徳县大定三十九年更名宣平承安二年以大新镇置以北边用兵尝驻此地
  朔州顺义军节度使贞祐三年七月尝割朔州广武县隶代州领县二鄯阳晋故县马邑晋故县金贞祐二年升为固州武州边下刺史大定前仍置宣威军领县一宁远晋故县应州彰国军节度使领县三金城晋故县山阴本名河阴大定七年以与郑州属县同故更焉贞祐二年升为忠州浑源晋县金贞祐二年升为浑源州 案元史地理志云升为浑源州仍置浑源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蔚州忠顺军节度使辽尝更为武安军寻复领县五灵仙 广灵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仙置灵邱晋县金贞祐二年升为成州四年割为代州支郡定安晋县金贞祐二年升为定安州飞狐晋县
  云内州开远军节度使天会七年徙奚第一第三部来戍领县二镇一柔服 镇一宁仁旧县也大定后废为镇云川本哈逹罕后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复废为哈逹罕大定二十九年复升更今名
  宁边州刺史金初置镇西军贞祐三年隶岚州四年二月升为防御领县一宁边正隆三年
  东胜州边下刺史金初置武兴军领县一镇一东胜 镇一宁化
  中都路辽太宗会同元年为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金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府一领节镇三刺郡九县四十九镇七
  大兴府辽南京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金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时属河北东路贞元元年更今名领县十镇一大兴倚辽名析津贞元二年更今名镇一广阳宛平倚本晋幽都县辽开泰二年安次晋旧名漷阴辽太宗太平中以漷阴村置永清晋旧名 案方舆纪要云永清县宋初为霸州治景祐二年并入文安县金复置金史未详谨附识宝坻本新仓镇大定十二年置以香河县近民附之承安三年升置盈州为大兴府支郡以香河武清隶焉寻废州香河辽以武清县之孙村置昌平 武清晋县良乡
  通州刺史天徳三年升潞县置以三河隶焉兴定二年升为防御领县二潞晋县三河晋县
  蓟州刺史辽置上武军案辽史地理志上作尚谨附识领县五旧有永济县大定二十七年以永济务置未详何年废又有黎豁县废置皆未详镇二渔阳遵化辽景州清安军镇一石门丰润泰和间置 案续舆地考云本玉田县之永济务金升为丰润县金史未详谨附识玉田 镇一韩城平峪大定二十七年以渔阳县大王镇升
  易州刺史辽置高阳军领县二易 涞水
  涿州刺史辽为永泰军领县五镇一范阳倚晋县镇一政满固安晋县新城 定兴大定六年以范阳县黄村置割涞水易县近民属之奉先大定二十九年置万宁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更今名案续舆地考云金析良乡宛平范阳三县地置万宁县金史未详谨附识
  顺州刺史辽置归化军领县二温阳旧名怀柔明昌六年更名密云辽檀州武威军
  平州兴平军节度使辽为辽兴军金天辅七年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四年复为平州尝置军帅司十年徙军帅司治辽阳府后置转运司贞元元年以转运司并隶中都路贞祐二年置东面经略司寻罢领县五镇一卢龙抚宁本新安镇大定二十九年海山本汉海阳故城辽以所俘望都县民置故名望都金大定七年更名迁安本汉令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置因名安喜金大定七年更今名镇一建昌昌黎辽营州邻海军以所俘定州民置广宁县金皇统二年䧏州来属太定二十九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名
  滦州刺史本黄洛故城辽为永安军金天辅七年因置节度使领县四镇二义丰石城 镇一榛子马城乐亭案方舆纪要乐亭县大定末置金史未载谨附识镇一新桥
  雄州天会七年置永定军节度使赐名易阳郡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领县三归信倚 案方舆纪要金并辽涿州所领之归义县入归信为雄州治金史未详谨附识容城泰和八年割隶安州贞祐三年隶安肃州保定宋保定军后废为县 案宋史地理志本涿州新镇地太平兴国六年置平戎军景徳初改保定军宣和七年降为保定县属莫州方舆纪要云宋属莫州金属雄州金史未晰谨附识
  霸州刺史辽益津郡隶河北东路金贞元二年来属领县四益津大定二十九年创置文安 大成 信安金初因宋为信安军大定七年降为信安县隶霸州宣宗元光元年升为镇安府
  保州顺天军节度使宋旧军事金天会七年置顺天军节度使隶河北东路贞祐二年来属海陵赐名清苑郡领县二清苑倚宋名保寨金大定十六年满城大定二十八年以清苑县塔院村置
  安州刺史宋顺安军治高阳金天会七年升为安州隶河北东路后置高阳军大定二十八年徙治葛城因升葛城为县作倚郭泰和四年改混泥城为渥城县来属八年移州治于渥城以葛城为属县领县三渥城泰和四年葛城大定二十八年高阳泰和八年改隶莫州寻复故
  遂州刺史宋广信军金天会七年改为遂州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号龙山郡泰和四年废为遂城县隶保州贞祐二年复置州领县一遂城
  安肃州刺史宋安肃军金天会七年升为徐州军如旧隶河北东路贞元二年来属天徳三年改为安肃州军名徐郡军大定后降为刺郡废军领县一安肃按金初州郡志雄霸保安遂安肃六州皆隶广宁府太宗纪载天会七年分河北为东西路则隶河北东路岂以平州为南京之后以六州隶广宁也不然则州郡志误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二
  州郡
  南京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南京路金初曰汴京贞元元年更号南京府三领节镇三防御八刺郡八县一百八镇九十八
  开封府留守司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天德二年罢行台尚书省置转运司提刑司寻置统军司领县十五镇十五开封东附郭镇一延嘉祥符西附郭镇三陈桥八角郭桥阳武 通许宋名咸平金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咸平府重更名泰康镇一崔桥中牟 镇四嗣田阳武万胜白沙宋雍丘县杞国也金正隆后更今名镇一围城鄢陵 镇一马棚桥尉氏 镇二朱家曲宋楼扶沟 镇二建雄义店旧有赤仓头陈留 延津贞祐三年升为延州 按河南通志贞祐三年升为延州寻废州复置县谨附识洧川贞祐二年置惠民仓兴定二年以尉氏县之宋楼镇升长垣封邱
  睢州刺史宋拱州保庆军金初犹称拱州天德三年更名领县三镇一襄邑 镇一重华考城宋隶南京金正隆前隶曹州复来属柘城
  归徳府散中宣武军故宋州宋南京应天府河南郡归徳军金初置宣武军领县六镇四睢阳宋名宋城金承安五年更名镇一葛驿宁陵大定二十二年徙于汴河堤南古城下邑按续舆地考金改下邑为夏邑省志亦云当作夏邑为是谨附识镇一会亭虞城 榖熟 镇二营城洛场楚邱金初隶曹州海陵后来属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单州
  单州刺史宋砀郡金贞祐四年升为防御兴定五年置招抚司以安集河北遗黎领县四单父 成武 鱼台 砀山兴定元年以限河不便改隶归徳府
  寿州刺史宋隶寿春府金贞元元年来属泰和六年升为防御领县二镇一下蔡 蒙城宋隶亳州金初来属镇一蒙馆
  陜州防御使宋陜郡保平军节度金皇统二年降为防御贞祐二年升为节镇领县四镇七陜镇一石壕灵宝 镇二干壕关束湖城 镇二三门集津阌乡 镇二张店故镇旧又有曹张镇恐误
  邓州武胜军节度使宋南阳郡尝置榷埸领县三按元史地理志金旧领穰城南阳内乡浙川顺阳五县据续舆地考云金省浙川县入内乡河南通志云金省顺阳县为镇盖元志误也谨附识镇六穰城镇四顺阳新野穰东板桥南阳按元史地理志云金升南阳县为申州续与地考云金初置阳管县后始置镇平县属申州金史皆不载谨附识镇一张村内乡 镇一峡口
  唐州刺史宋淮安郡尝置榷场领县四镇四泌阳镇一明阳比阳 镇一羊棚湖阳贞祐元年镇一罗集桐柏大定十年始置正官兴定五年镇一许封大定二十八年命规措界壕于唐邓间
  裕州本方城县泰和八年升置以方城县为倚郭割汝州叶县许州舞阳隶焉领县三镇四方城镇一平台本隶汝州泰和八年来属镇一临坟舞阳本隶许州泰和八年来属镇二吴城北舞河南府散中宋西京河南府雒阳郡初置德昌军金兴定元年升为中京府曰金昌领县九正隆郡志有寿安县纪录皆无镇四洛阳倚 按宋史地理志河南府治河南县河南通志云金正隆二年省河南入洛阳谨附识镇一龙门沔池按元史地理志云金升为韶州谨附识登封 孟津贞祐三年升为淘州十二月复为县镇一长泉旧有河清镇后废芝田宋名永安金贞元元年更名新安 偃师 镇一缑氏宜阳按河南通志云金改夀安县为宜阳县谨附识巩 镇一洛口
  嵩州刺史旧名顺州天徳三年更名领县四按元史地理志云金领伊阳福昌二县与金史异谨附识镇四伊阳宋隶河南府镇一鸣皋旧有伊□镇后废永宁宋隶河南府金正隆六年以前寄治于府后即镇为县镇一府店福昌宋隶河南府镇二韩城三乡长水宋隶河南府
  汝州刺史宋临汝郡陆海军节度金初为刺郡贞祐三年八月升为防御领县四镇二梁 郏城宋隶许州按宋史地理志改汝州郏城县为郏县隶许州盖金复为郏城县来隶谨附识镇一黄道鲁山 宝丰 镇一汝南
  许州昌武军节度使宋颍昌府许昌郡忠武军领县五镇七长社镇二许由椹涧郾城 镇二驼口新寨长葛 临颍 镇二合流繁城襄城本隶汝州泰和七年来属镇一颍桥
  钧州刺史旧阳翟县伪齐升为颍顺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仍名颍顺二十四年更今名领县二镇一阳翟新郑宋隶郑州镇一郭店
  亳州防御使宋谯郡集庆军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金贞祐三年升为节镇军名集庆领县五镇五旧有福宁马头二镇镇一双沟鹿邑镇一郸城卫真 镇一谷阳城父 酂 镇一酂阳永城兴定
  五年升为永州以下邑砀山酂县隶焉镇一保安
  陈州防御使宋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领县五镇二宛丘 项城 南顿 镇一殄冦商水本激水宋避宣祖讳改西华镇一长平
  蔡州防御使宋汝南郡淮康军金泰和八年升为节度军曰镇南尝置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领县六镇二汝阳 镇一保城遂平 上蔡 西平 确山 镇一毛宗平舆
  息州本新息县泰和八年升为息州以新息为倚郭割真阳褒信新蔡隶焉为蔡州支郡领县四镇一新息镇一王务真阳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褒信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新蔡本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
  郑州防御使宋荥阳郡奉宁军节度领县七镇三管城贞祐四年更名故市荥阳 密 镇二大騩鏁水河阴 原武镇一陈桥汜水 荥泽
  颍州防御使宋顺昌府汝阴郡尝置榷场金正隆四年罢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领县四镇十一旧有万善镇后废汝阴颍上元光二年改隶寿州镇十永宁漕口王家市栎头永清椒陂正阳江陂界沟斤沟泰和 沈丘镇一永安
  宿州防御使宋符离郡保静军节度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金初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贞祐三年升为节镇军曰保静领县四镇八旧有荆山镇符离镇三曲沟符离黄团临涣 镇三柳子郸泽桐墟灵璧元祐元年镇一西固蕲 镇一静安
  泗州防御使宋临淮郡金正隆四年正月罢鳯翔府唐邓颍蔡巩洮等州并胶西县诸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但置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于泗州先隶山东西路大定六年来属领县四镇六淮平旧盱眙县明昌六年以宋有盱眙军故更虹 镇二千仙通海临淮 镇四安河吴城青阳翟家湾睢宁兴定二年以宿迁县之古城置又有淮滨兴定二年以桃园置元光二年河北东路天会七年析河北为东西路各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一节镇二防御一刺郡五县三十镇三十八
  河间府总管府瀛海军宋河间郡瀛海军金天会七年置总管府正隆间升为次府置瀛州瀛海军节度使兼总管置转运司后复置总管府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提刑司领县二镇三河间镇三䇿城永宁北林肃宁
  蠡州刺史宋永宁军金天会七年升为宁州博野郡军天德三年更为蠡州领县一镇一博野镇一新桥莫州刺史宋文安郡军防御治任丘金贞祐二年降为鄚亭县领县一镇一任丘 镇一长丰
  献州刺史本乐寿县天会七年升为寿州天德三年更今名领县二镇十乐寿交河大定七年以石家圈置镇十景城南大树刘觧槐家参军贯河北望夹滩䇿河沙涡
  冀州宋信都郡金天会七年仍旧置安武军节度使领县五镇六信都镇一来远后废南宫 镇三唐阳后増宁化七公二镇衡水 武 镇一观津后废枣强 镇一广川后废
  深州刺史宋饶阳郡防御金初为刺郡领县五镇一静安镇一下博束鹿 武强 饶阳 安平
  清州宋乾宁郡军金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领县三镇一会川本名乾宁贞元元年更名镇一范桥兴济本隶沧州大定六年来属靖海明昌四年以清州窝子口置
  沧州横海军按元史地理志作临海军谨附识节度使宋景城郡金贞元二年来属领县五镇十一清池 镇五长芦新饶安旧饶安乾符郭疃旧有郭桥后废无棣 镇一分水盐山 镇四海丰海润后増利丰扑头二镇南皮 镇一马明乐陵旧有会宁河永利东中三镇后废
  景州刺史宋永静军同下州治东光金初升为景州贞元二年来属大安间避章庙讳更为观州领县六镇四东光镇一建桥阜城 将陵 吴桥按续舆地考云金于将陵县之吴川镇置县金史未详谨附识宋隶冀州宁津按续舆地考云本保安镇金置宁津县金史未详谨附识镇三西保安广平会津
  河北西路天会七年析为西路府三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五县六十一镇三十三
  具定府总管府成德军宋常山郡镇州成德军节度金正隆间依旧次府置本路兵马都总管府转运司领县九镇三真定槀城 平山 栾城 获鹿兴定三年升为镇宁州权河北西路以经略使武仙驻马行唐 镇二嘉祐北镇旧有行台新年二镇后废阜平明昌四年以北镇置灵寿 镇一慈谷元氏
  威州刺史天会七年以井陉县升置陉山郡军后为刺史领县一井陉
  沃州刺史宋徽宗升为庆源府赵郡庆源军治平棘金天会七年改为赵州天德三年更为沃州盖取水沃火之义军曰赵郡军后废军领县七镇一平棘临城高邑 赞皇 宁晋 镇一奉城柏乡 隆平
  邢州安国军节度使宋信德府钜鹿郡安国军节度金天会七年降为邢州仍置安国军节度领县八镇四邢台 唐山按宋史地理志无唐山县据方舆纪要云本柏人县唐元宗天宝初改为尧山县宋因之金改为唐山金史未详谨附识内丘 平乡 镇一道武任 镇一新店沙河 镇一綦村南和 钜鹿 镇一团城
  洺州防御使宋广平郡治永年金天会七年以守边置防御领县九镇四永年 镇一西临洺广平本魏县金大定七年宗城按宋志宗城县属大名府当是金时改属洺州金史未详谨附识新安 成安肥乡 镇一新安鸡泽 曲周 镇二平恩白家滩洺水按方
  舆纪要云宋初置洺水县寻废金复置金史未详谨附识
  彰德府散下宋相州邺郡彰德军节度治安阳金天会七年仍置彰德军节度明昌三年升为府以军为名领县五镇五安阳镇三天祐永和丰乐林虑旧林虑镇贞祐三年升为林州置元帅府兴定三年升为节镇以安阳县水治村为辅岩县隶焉汤阴 镇一鹤璧临漳 镇一邺镇辅岩本水治村兴定三年
  磁州刺史宋滏阳郡金初置滏阳郡军领县三镇八滏阳 镇四台城观城昭德后废二祖増临水镇武安 镇一固镇邯郸镇三大赵北阳邑城士民须知惟有邯山镇
  中山府宋府金天会七年降为定州博陵郡定武军节度使后复为府领县七镇二安喜新乐 无极 永平贞祐二年升为完州 按续舆地考云北平县宋升北平军金更永平县金史未详谨附识庆都按方舆纪要本望都县金改为庆都县金史未详谨附识曲阳镇一龙泉唐 镇一军城
  祁州刺史宋蒲阴郡金初置蒲阴郡军领县三蒲阴鼓城 深泽
  濬州防御使宋大邳郡通利军又改平川军金天会七年以边境置防御使皇统八年嫌与宗隽音同更为通州天德三年复领县二镇二黎阳 卫 镇二卫桥淇门
  卫州河平军节度使宋汲郡金天会七年置防御使明昌三年升为河平军节度治汲县以滑州为支郡大定二十六年以避河患徙于共城二十八年复旧治贞祐三年徙治于宜村新城以胙城为倚郭领县五镇二汲 新乡 苏门本共城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河平避显宗讳也明昌三年又改今名贞祐三年升为辉州兴定四年置山阳县隶焉镇一早生获嘉 镇一大宁胙城本隶南京海陵时割隶滑州泰和七年复隶南京八年以限河来属贞祐三年为卫州倚郭增置主簿兴定四年以修武县重泉村置县来隶
  滑州刺史宋灵河郡武成军本南京属郡金大定六年割隶大名府领县二镇二白马 镇二卫内武城内黄本隶大名府大定六年来属
  山东东路为京东东路治益都府二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七县五十三镇八十三
  益都府总管府宋镇海军金初仍旧置军置南青州节度使后升为总管府置转运司大定八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领县七镇三益都 临胊 穆陵贞祐四年升临朐之穆陵置寿光 镇一广陵有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博兴 镇二博昌淳化临淄乐安按山东通志云今改千乘县为乐安县谨附识镇四新镇高家港清河王家
  潍州刺史领县三镇一北海镇一固底昌邑 昌乐
  滨州刺史宋军事领县四镇十渤海 镇五丰国宁海滨海蒲台安平利津明昌三年以永和镇升置蒲台按宋朝事实云省蒲台县入渤海县当是金时复置谨附识镇二安定合波霑化本名招安明昌六年镇三永丰永阜永利
  沂州防御使宋琅邪郡领县二镇三临沂镇三长任向城利城
  密州宋为密州高密郡安化军节度领县四镇七诸城镇三普庆信阳草桥安丘 镇一李文高密 胶西 镇三张仓梁乡陈村
  海州刺史领县五镇四朐山 赣榆本怀仁大定七年镇二荻水临洪东海 涟水本涟水军皇统二年降为县来属镇二太平金城按金志海州领县五而所列止有朐山赣榆东海涟水四县考宋元二史地理志海州并有沭阳县续舆地考云金海州领胊山赣榆东海涟水沭阳五县盖金志脱去沭阳字也谨附识
  莒州刺史本城阳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更今名领县三镇二莒 日照按山东通志哲宗元祐二年置日照镇属密州金升为县来属谨附识镇一涛洛沂水 镇一沂安旧有扶沟洛镇二镇后废
  棣州防御使宋安乐郡领县三镇九厌次 镇五清河归化达多永利脂角阳信 镇二钦风西界商河 镇二归仁官口
  济南府散上宋齐州济南郡初置兴德军节度使后置尹置山东东西路提刑司领县七镇二十九历城 镇六盘水中宫老僧口上洛口王舎人店遑墙临邑 镇三新镇安肃新市齐河按山东通志云宋于禹城县之耿济镇改置齐河镇金大定八年升镇为齐河县谨附识镇三晏城刘宏新孙耿章丘 镇四普济延安临济明水禹城 镇三新安仁水寨黎济寨长清镇六赤荘莒镇李家庄归德丰济阴河济阳按山东通志云金天会七年始割章丘之标竿镇及临邑之故著县置济阳县谨附识镇四回河曲提旧孙耿仁丰
  淄州刺史宋淄川郡军领县四镇六淄川镇三金岭张店颜袖店长山 邹平 镇三淄乡介东孙家岭旧有崖店镇后废 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中于邹平之□岩口置齐东镇又云哀宗天兴二年以唐青城镇为青城县寻废谨附识高苑
  莱州定海军节度使宋东莱郡领县五镇一掖莱阳 镇一衡村旧有海仓西由移风三镇即墨 胶水 招远按山东通志云金天会中于掖县之罗峯镇置招远县谨附识
  登州刺史宋东牟郡领县四镇二蓬莱 福山按山东通志云金于唐两山镇置福山县谨附识镇一孙大川黄 镇一马亭栖霞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中始于阳疃镇置栖霞县谨附识
  宁海州刺史本宁海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中于牟平县置宁海军后改军为州谨附识领县二镇二牟平 镇一汤泉文登镇一温水
  山东西路府一领节镇二防御二刺郡五县三十七镇四十八
  东平府天平军节度使宋东平郡旧郓州后以府尹兼总管置转运司领县六镇十九须城 东阿 镇五景德木仁关山铜城阳刘阳糓 镇二乐安定水汶上本名中都贞元元年更为汶阳泰和八年更今名镇一柴城寿张大定七年河水坏城迁竹口镇十九年复旧治镇一竹口平阴 镇十但欢安宁宁乡翔鸾固留滑口广里石横澄空傅家岸
  济州刺史宋济阳郡旧治钜野金天德二年徙治任城县分钜野之民隶嘉祥郓城金乡三县领县四镇二任城镇一鲁桥金乡 镇一昌邑嘉祥旧有合来山口二镇后废 按山东通志云金皇统中析钜野山口镇置嘉祥县谨附识郓城大定六年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宋彭城郡金贞祐三年改棣河南路领县三镇五彭城镇三吕梁利国下唐又有厥堌镇元光二年升为永固县萧 镇二白土安民旧有晋城双沟二镇
  邳州刺史宋淮阳军金贞祐三年改隶河南路领县三下邳 兰陵本承县明昌六年更名贞祐四年徙治上娄村 按山东通志云金明昌初改唐承县为兰陵县兴定中置峄州治此谨附识宿迁元光二年
  滕州刺史宋滕阳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滕阳州二十四年更今名贞祐三年为兖州支郡领县三镇一滕旧名滕阳大定二十四年沛 镇一陶阳宋棣泰宁军
  博州防御使宋博平郡领县五镇十一聊城镇二王馆武水堂邑 镇二回河侯固博平 镇一博平茌平按东昌府志云唐省茌平入聊城县宋因之金天会中复置谨附识镇二广平兴利高唐 镇四固河齐城灵城夹滩
  兖州泰定军节度使宋袭庆府鲁郡旧名泰宁军金大定十九年更领县四嵫阳本瑕丘曲阜宋名仙源 按山东通志云金天会中复名曲阜谨附识泗水 宁阳旧名龚县大定二十九年以避显宗讳改
  泰安州刺史本泰安军大定二十二年升领县三镇二奉符镇二太平静封莱芜 新泰
  德州防御使宋平原郡军领县三镇七安德 镇四磁博向化盘河德安平原 镇一水务德平 镇二怀仁孔家镇
  曹州刺史宋兴仁府济阴郡彰信军本隶南京金泰和八年来属大定八年城为河所没迁州治于古乘氏县领县三镇一济阴镇一濮水定陶本宋广济军神宗熙宁间废为定陶县东明初避南京后避河患徙河北冤句故地后以故县为兰阳仪封有旧东明城 按元史地理志汴梁路有兰阳仪封二县河南通志兰阳县注云金析东明六乡为县取其首乡曰兰阳以为名仪封县注云汉为东昏县地后魏为孝阳县北齐废金复置改曰仪封县与金史以故县为兰阳仪封之说正合是曹州所领当增入兰阳仪封为五县谨附识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三
  州郡
  大名府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京兆府路 鳯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 临洮路
  大名府路宋北京魏郡府一领刺郡三县二十镇二十二金贞祐二年十月置行尚书省
  大名府天雄军案府志云金贞祐二年改武安军金史未详谨附识旧有散府先置统军司天徳二年罢以其所辖民户分隶旁近总管府正隆二年升为总管府附近十二明安皆隶焉兼漕河事领县十镇十三旧有柳林候固二镇大名镇一 元城镇二安定安贤魏县 冠氏 镇四普通清水博宁桑桥南乐案宋史地
  理志南乐朝城二县并以崇宁四年改属澶州金时盖自澶州还属大名耳金史未详谨附识镇一南乐馆陶 镇一馆陶夏津 镇一孙生朝城 镇一韩张清平镇一清平莘 镇一马桥
  恩州刺史宋清河郡军事治清河今治历亭领县四镇六历亭镇四漳南新安乐旧安乐王杲武城 镇一武城清河临清 镇一曹仁
  濮州刺史宋濮阳郡领县二镇三鄄城镇二临濮雷泽皆旧县贞元二年为镇范 镇一定安
  开州刺史宋开徳府澶渊郡镇宁军节度降为澶州金皇统四年复更今名领县四镇一濮阳清丰 观城 镇一武乡长垣本隶南京泰和八年以限河不便来属
  河东北路宋河东路金天会六年析河东为南北路各置兵马都总管府一领节镇三刺郡九县三十九镇四十堡十寨八
  太原府上武勇军宋太原郡河东军节度金初依旧为次府复名并州太原郡河东军总管府置转运司领县十一镇八阳曲倚 案山西通志云大定间割榆次之西北乡属焉金史未详谨附识镇五阳曲百井赤塘关天门关陵井驿太谷案山西通志云兴定四年于清源置晋州以太谷隶焉金史未详谨附识平晋贞祐四年兴定元年复置镇二晋宁晋祠清源 徐沟本清源县之徐沟镇大定二十九年升 案山西通志云兴定四年改隶晋州金史未详谨附识榆次祈案山西通志云贞祐中以尚书左丞胥鼎议于县东国柏镇置⿰州县属焉州寻废兴定中隶晋州金史未详谨附识镇一圑文水 交城 盂兴定中升为州听綘州元帅府节制置刺史寻复寿阳兴定二年尝割隶平定州
  晋州兴定四年以寿阳县西张寨置
  忻州刺史旧定襄郡军领县二镇四秀容 镇四忻口云内徙合石岭定襄
  平定州刺史本宋平定军金大定二年升为州兴定二年为防御十一月复降为刺郡领县二镇三平定倚镇二承天东百井乐平兴定四年升为皋州镇一净阳
  汾州宋西河郡军事金天会六年置汾阳军节度使后又置河东南北路提刑司领县五镇二西河 镇一郭栅孝义 介休 镇一洪山平遥 灵石贞祐三年割隶霍州四年复来属
  石州旧昌化军刺史兴定五年复隶晋阳从郭文振之请也领县六镇四离石镇一石窟方山贞祐四年徙治于积翠山孟门宋隶晋宁军金明昌六年镇二吴保天泽温泉贞祐四年改隶汾州临泉宋隶晋宁军 案元史地理志金名临水县谨附识镇一克眀宁乡旧名平夷明昌六年葭州刺史本晋宁军贞元元年隶汾州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晋宁州二十四年更今名在黄河西兴定二年以河东残破改隶延安府案元一统志云葭州金初为夏人所践皇统三年复立军治后为州领通秦弥川太和建宁吴堡凡五县考五县多宋时堡砦疑金末并升为县谨附识领寨八堡九神泉寨永祚堡乌龙寨康定堡宁河寨宁河堡太和寨神木寨通秦寨弥川寨䕶川堡强川堡清川堡通秦寨通秦堡晋安堡吴堡寨已上皆在黄河西临西夏界
  代州宋雁门郡防御金天会六年置震武军节度使贞祐二年侨置西面经略司寻罢领县五镇十三雁门镇三雁门西陉胡谷崞 镇一楼板五台贞祐四年升为台州镇二兴⿱石觜广武贞祐三年来属繁畤贞祐三年升为坚州镇七茹越大石义兴麻谷瓶形梅回宝兴隩州本宋火山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后更今名兴定二年改隶岚州四年以残破徙治于黄河滩许父寨领县一镇一河曲贞元元年镇一邺镇
  宁化州刺史本宁化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领县一镇一宁化 镇一窟谷
  岚州宋楼烦郡军事金天会六年置镇西节度使领县三镇四宜芳 镇一飞鸢合河案元史地理志合河金升兴州隶太原路谨附识镇三合河津乳浪塩院渡楼烦
  岢岚州刺史本宋岢岚军金大定二十二年为州贞祐三年升为防御四年升为节镇寻复为防御领县一堡一岚谷 堡一寒光
  保徳州刺史本宋保徳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元光元年升为防御领县一保德大定十一年
  管州刺史本宋宪州静乐郡金天徳三年更兴定三年升为防御领县一静乐
  河东南路府二节镇三防御一刺郡六县六十九镇三十关六
  平阳府宋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初为次府置建雄军节度使金天会六年升总管府置转运司兴定二年以残破降为散府领县十镇一临汾天会六年定临汾为次赤馀并次畿置丞簿尉各一襄陵镇一故关洪洞 赵城 霍邑贞祐三年升为霍州以赵城汾西灵石隶焉兴定元年升为节镇军曰镇定汾西 岳阳 浮山旧名神山大定七年更为浮山兴定四年更名忠孝和川 冀氏
  隰州刺史宋大宁郡圑练旧大宁郡军刺史金天会六年改为南隰州以与北京隰州重也天徳三年去南字领县六关四隰川仵城兴定五年升以隰川之仵城镇置兴定五年升为蒲州以大宁隶焉大宁 关一马门关永和 关一永和关石楼按通志云金为镇西州谨附识关二永宁上平陶
  吉州宋置圑练旧名慈州金天徳三年改为耿州置成郡军明昌元更今名领县二吉乡 乡宁
  河中府散上宋河东郡旧置䕶国军节度使金天会六年降为蒲州置防御使天徳元年升为河中府仍旧䕶国军节度使大定五年置陜西元帅府领县七镇四河东镇二永乐合河荥河贞祐三年升为荣州以河津万泉隶焉镇一北郎虞乡万泉 镇一胡壁临晋 河津 猗氏
  绛州宋置绛郡防御金天会六年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三年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县八镇五关一正平倚剧镇一泽掌曲沃镇二柴村九王稷山 翼城兴定四年升为翼州以垣曲县隶焉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翼安太平 垣曲 镇一皋落关一行台绛 镇一绘交平水兴定四年徙置汾河之西从平阳公胡天祚之请也
  解州刺史宋庆成军防御金初置解梁郡军后废为刺郡贞祐三年复升为节镇军名宝昌兴定四年徙治平陆县领县六镇四解平陆 镇一张店芮城宋隶陜州案宋史地理志夏县属陜州当是金时改属金史未详谨附识镇一曹张安邑 闻喜镇二东镇刘庄
  泽州刺史宋高平郡金天会六年以与北京泽州同加南字天徳三年复去南字贞祐四年隶潞州昭义军后又改隶孟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忠昌领县六镇二晋城镇二周村巴公旧又有星轺镇端氏 陵川 阳城元光二年升为⿰州高平 沁水
  潞州宋隆徳府上党郡昭徳军节度使金天会六年节度使兼潞南辽沁观察处置使领县八镇四上党镇一八义壶关 屯留 镇一寺底长子 镇一横水潞城襄垣 镇一禠亭黎城 渉贞祐三年升为崇州以黎城县隶焉四年以残破复为县兴定五年复升为州
  辽州刺史本宋乐平县刺史金天会六年以与东京辽州同加南字天徳三年复去南字领县四镇一关一辽山镇一平城旧县也贞元间废为镇属辽山县及废旧芹泉镇关一黄泽榆社和顺 仪城旧为平城县贞元二年废入辽山为镇贞祐四年复升为县更今名
  沁州锦山郡宋威胜军金天会六年升为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义胜领县四镇一铜鞮武乡 镇一南关沁源元光二年升为糓州绵上
  怀州宋河内郡防御金天会六年以与临潢府怀州同加南字仍旧置沁南军节度使天徳三年去南字皇统三年置黄沁河堤都大管勾司大定五年置行元帅府兴定五年置招抚司领县四镇六河内镇四武徳柏乡万善清化修武 镇一承恩山阳兴定四年以修武县重泉村为山阳县隶辉州武陟镇一宋郭
  孟州宋济源郡节度金天会六年降河阳府为孟州置防御守盟津宣宗朝置经略司案续舆地考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城徙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谨附识领县四镇二河阳镇二糓罗流河王屋 济源 温
  京兆府路宋为永兴军路金皇统二年省并陕西六路为四曰京兆曰庆原曰熙秦曰鄜延府一领节镇一防御一刺郡四县三十六镇三十七
  京兆府宋京兆郡永兴军节度金皇统二年置总管府天徳二年置陕西路统军司陕西东路转运司领县十二镇十旧又有中桥临泾二镇从废长安镇一子午咸宁倚本万年后更名泰和四年废寻复 案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云咸宁县大定二十一年改名金史未详谨附识镇二鸣犊乾祐兴平 泾阳 临潼 镇一零口蓝田 云阳 镇一孟店高陵 镇二毗沙渭城终南宋清平军镇一甘河栎阳 镇一栗邑鄠 镇一秦渡咸阳
  商州刺史宋上洛郡军事金贞祐四年升为防御寻隶陕州兴定二年复来属元光二年改隶河南路领县二镇二旧又有西市黄川青雪三镇后废上洛 镇二商洛澧阳皆旧为县贞元二年废为镇洛南
  虢州刺史宋虢郡军事金贞祐二年割为陜州支郡以备潼关领县三镇五虢略 镇三靖远王城朱阳卢氏 镇二社管滦州旧为县贞元二年废为镇朱阳海陵时尝废后复置
  乾州刺史宋尝改为醴州金天徳三年复领县四镇三奉天 镇一薛禄醴泉 镇一甘北武亭本武功大定二十九年以嫌显宗讳史镇一长宁好畤
  同州宋冯翊郡定国军节度治冯翊后改安国军节度使领县六镇九冯翊镇二沙苑并蓝朝邑 镇四朝邑新市延祥洿谷白水 郃阳 镇一夏阳澄城 韩城贞祐三年升为祯州以郃阳县隶焉镇二寺前良辅
  耀州刺史宋华原郡感徳军节度金皇统二年降为军事后为刺史州领县四镇二华原 同官 镇一黄堡美原案富平县志云金省富平入美原县金史未详谨附识三原 镇一龙桥华州宋华阴郡镇潼军节度治郑金初因之后置节度使皇统二年降为防御使贞祐三年升为节镇军曰金安以商州为支郡领县五镇六郑镇一赤水华阴镇二关西敷水下邽 镇二素化新市蒲城 镇一荆姚渭南鳯翔路宋秦鳯路治秦州府二防御二刺郡二县三十三城一堡四寨十六镇十六
  鳯翔府宗扶风郡鳯翔军节度金皇统二年升为府军名天兴大定十九年更军名为鳯翔大定二十七年升总管府领县九镇四旧有横水驿店雀横麻务长清五镇后废鳯翔倚旧名天兴县大定十九年更 案鳯翔县志云金大定中以天兴县与庆衍殿字音相同改为鳯翔谨附识宝鸡镇一武城虢 镇一阳平郿 盩厔贞祐四年升为恒州以郿县隶焉
  金初作扶兴 案雍大纪云贞祐元年隶京兆府镇一岐阳岐山 镇一马迹普润 麟游
  徳顺州刺史宋徳顺军金初隶熙秦路皇统二年升为州大定二十七年来属贞祐四年升为防御㝷升为节镇军曰陇安领县六寨四堡一旧有上接镇通安寨王家城牧龙城同家堡后废陇平水洛本中安堡城堡一中安威戎本威戎堡城隆徳本隆徳寨通边本通边寨寨三静边旧为县得胜寕安治平本治平寨寨一怀远平凉府散中宋渭州陇西郡平凉军节度旧为军后置陜西西路转运司陜西东西路提刑司金大定二十六年来属领县五镇五寨一平凉潘源 崇信 镇一西赤城华亭 化平本名安化大定七年镇四安化安国白岩河耀武寨一瓦亭
  镇戎州刺史本镇戎军大定二十二年为州二十七年来属领县二堡三寨八东山本东山寨三川本三水寨堡三彭阳乾兴开远寨八天圣飞泉熙宁灵平通峡荡羌九羊张义
  秦州宋天水郡雄武军节度后置秦鳯路金初置节度皇统二年置防御使隶熙秦路大定二十七年来属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镇远领县八案元史地理志金秦州领六县无西宁甘谷二县谨附识城一寨三镇二旧有甘谷城甘泉城结藏城定西寨西顾堡后废成纪冶坊 甘谷 清水宋旧县鸡川 陇城 寨一陇城西宁贞祐四年升为西宁州以甘谷鸡川治平三县隶焉秦安 城一伏羌寨二三阳务弓镇二静戎床穰
  陇州宋汧阳郡防御金海陵时隶熙秦路大定二十七年来属领县三镇五汧阳镇二安化新兴汧源 镇三吴山定戎陇西 案元史地理志金陇州领县四有吴山县续舆地考云金大定二十七年升吴山镇为县金史不载疑为县未几复废为镇谨附识陇安泰和八年以陇安寨升 案宋史地理志太祖开宝二年析汧阳县四乡置陇安县疑开宝以后或废为寨至金复置谨附识
  鄜延路府一领节镇一刺郡四县十六镇五城二堡四寨十八关二
  延安府宋延安郡彰武军节度使金皇统二年置彰武军总管府领县七镇一寨五堡二肤施镇一乐盘延川 寨一永平延长案张廷桢筑城记云延长古高奴地大定二十二年勘定延长县治西北依山陇东南为平城谨附识临真 甘泉 敷政 门山 堡二安定置第六正将安寨寨四万安兴定二年废徳安置第五副将招安永平有丹阳驿
  丹州刺史宋咸宁军事金初因之领县一镇一关一宜川 镇一云岩关一乌仁
  保安州刺史宋保安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领县一寨三镇二堡一城一保安大定十一年以保安军置寨三徳靖顺宁平戎镇二静边永和堡一园林城一金汤
  绥徳州刺史唐绥州宋绥徳军金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领县一案元史地理志金绥徳州领绥徳嗣武米脂绥平怀宁定戎清涧义合凡八县考八县多宋时堡砦或金末并升为县谨附识寨十城一堡一关一清涧本宋清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寨十暖泉义合清边临夏白草米脂置第二将怀宁镇边绥平克戎置第四将城一嗣武堡一□光关一永宁
  鄜州宋洛交郡康定军节度金初因之置保大军节度使领县四镇一洛交镇一三水直罗 鄜城 洛川
  坊州刺史宋中部郡军事领县二镇一中部 宜君镇一王华
  庆原路旧作陜西西路府一领节镇二刺郡三县十九镇二十三城二堡四寨十六
  庆阳府宋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军事金初改安国军后置定安军节度使兼总管皇统二年置总管府领县三城二堡一寨三镇七安化彭原 镇二董志赤城合水 镇五金柜怀安华乐五交景山城二白豹大顺 寨三安强华池柔远堡一万原
  环州刺史宋军事金初因之大定间升为刺郡领县一堡三寨六镇三通远堡三木瓜归徳兴平旧有惠丁射香流井三堡后废寨六定边平远永乡浜徳乌偷安边 案宋史地理志环州通远县注有洪徳乌仑等寨金志作浜徳乌偷盖误谨附识镇三合道马岭木波
  宁州刺史宋彭原郡兴宁军节度金初因之皇统二年降为军仍加西字天徳二年去西字为刺郡领县四镇五安定倚本名定安大定七年镇一交城定平 镇二枣社大昌真宁镇二要关山河襄乐
  邠州宋新平郡靖难军节度使金初因之领县五镇三寨一新平淳化 宜禄 镇一亭口永寿宋隶醴州镇一永寿旧有邵寨镇后割隶泾州寨一常宁三水 镇一清泉
  原州刺史宋平凉军事金大定二十七年为泾州支郡后复军事领县二镇三寨五临泾彭阳 镇三萧镇柳泉新城寨五绥宁平安清安开边西壕
  泾州彰化军节度使本治泾川元光二年徙治长武领县四寨一镇二泾川本保定县大定七年寨一官地长武 良原 灵台 镇二百里邵寨
  临洮路皇统二年改熙州为临洮府置熙秦路总管府大定二十七年更今名府一领节镇一防御一刺郡四县一十五镇六城七堡十二寨九关二
  临洮府宋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后更为徳顺军金皇统二年置总管府领县三镇一城一堡四狄道镇一庆平城一景骨当川 堡一通谷康乐 堡三渭源临洮南川积石州刺史本宋积石军溪哥城金大定二十二年为州领县一城三堡三 怀羌 城三循化大通来羌堡三通津临滩来同
  洮州宋尝置团练刺史旧军事领堡三通祐临宋界无民户置军守铁城临宋界无民户置军守
  兰州刺史宋金城郡军事领县三镇三城二堡三关一定远兼第十将龛谷宋旧寨 案元史地理志云金州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金志不载谨附识阿千宋旧寨城二宁远安羌堡三东关质孤临夏边兼第八将西关临黄河夏边镇三原川猪嘴纳来关一京玉
  巩州节度宋通远军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通远军节度使领县五寨四镇一陇西宋旧县通渭 定西贞祐四年升为州以通西安西隶焉镇一盐川县有赤嘴镇后废通西 安西 寨四熟羊临宋界来远去宋界二十五里旧为镇永宁去宋界三十里南川旧有平西宁远二寨及南三分堡
  会州刺史宋前旧名汝遮案元史地理志云金置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金志不载谨附识领县一旧有会川城寨二关一保川寨二平安通安关一会安旧作会宁
  河州防御宋安乡郡军事金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防御贞祐四年十月升为节镇军曰平西领县二城一寨三镇一枹罕金初废贞元二年复置宁河 城一安乡关寨三南川通会关定羌城镇一积庆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四
  州郡
  
  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臣高丽定南诏太宗六年灭金得中原州郡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图踵辽金故迹仍都于燕立中书省一綂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陜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
  中书省綂腹里之地为路二十九州八属府三属州九十一属县三百四十六各路立站总计一百九十八处
  大都路金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初为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设左右二院分领坊市民事领县六州十州领十六县大兴宛平赤与大兴分治郭下良乡永清宝坻至元十六年于县立屯田所收籽粒赴太仓及醴源仓输纳昌平 涿州元太宗八年为涿州路世祖中綂四年复为涿州领二县范阳下倚郭房山下金奉先县元至元二十七年改今名 霸州金置信安军元仍为霸州领四县益津下倚郭中綂四年省至元二年文安大城保定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四年置按金史地理志保定县属雄州当是元初来属谨附识 通州领二县潞倚郭三河 蓟州金为中都元太祖十年定其地仍为蓟州领五县渔阳下倚郭丰润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当冲要复置二十一年立丰润署领屯田八百三十七戸玉田遵化平谷至元二年省入渔阳十三年复置 漷州辽金为漷阴县元初属大兴府至元十三年升漷州割大兴府之武清香河二邑来属领二县香河武清 顺州金有温阳县元废县存州按金史地理志顺州领温阳密云二县元志不言密云疑有讹脱谨附识 檀州 东安州本安次县元初隶大兴府太宗七年隶霸州中綂四年升为东安州隶大都路 固安州旧为固安县金隶涿州元宪宗九年隶霸州又改隶大兴府中綂四年升固安州 龙庆州金为缙山县元至元三年省入怀来县五年复置本属上都路宣徳府奉圣州仁宗延祐三年以诞生之地割缙山怀来来隶大都升缙山为龙庆州领一县怀来上都路金平契丹置恒州元初为扎拉尔部乌噜郡王营幕地宪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为巨镇中綂元年为开平府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路总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置警巡院一领县一府一州四州领三县府领三县二州州领六县开平上 按续舆地考至元初因东阳古城置县寻省入兴州后复置谨附识
  顺宁府金为宣徳州元初为宣宁府太宗七年改山东路总管府中綂四年改宣徳府仍隶上都路至元三年以地震改顺宁府领三县二州宣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本府之录事司并龙门县并入焉二十八年又割龙门去属云州宣平顺圣下旧隶弘州今来属 保安州辽奉圣州金为兴徳府按金史地理志作徳兴府治徳兴县元志误谨附识元初因之旧领永兴缙山怀来矾山四县至元二年省矾山入永兴三年省缙山入怀来仍改为奉圣州隶宣徳府寻以地震改名保安州五年复置缙山延祐三年以缙山怀来仍隶大都领一县永兴下倚郭 蔚州至元二年省州为灵仙县隶弘州其年复改为蔚州隶宣徳府领五县灵仙灵邱下 按金史地理志灵邱县宣宗贞祐二年升为成州四年割为代州支郡当是元时复为灵邱来属元史未详谨附识飞狐定安广灵 兴州金初为兴化军隶北京后为兴州元中綂三年属上都路领二县兴安至元二年宜兴至元二年置 按金史地理志云宜兴本兴化县白檀镇章宗泰和三年升为县是宜兴为金县元志云至元二年置盖绿上文兴安县注而误也谨附识 松州金为松山县隶北京大定府路元中统三年升为松州仍存县至元二年省县入州 桓州金置桓州元初废至元二年复置 云州契丹置望云县金因之元中统四年升县为云州治望云县至元二年州存县废二十八年复升宣徳之龙门镇为望云县隶云州领一县望云
  兴和路金置柔远镇后升为县又升抚州属西京元中统三年以郡为内辅升隆兴路总管府建行宫领县四州一高源下倚郭中统二年隶宣徳府三年来属怀安下元初隶宣徳府中统三年来属天成下元初隶宣徳府中统三年来属咸宁下元初隶宣徳府中统三年来属 宝昌州金置昌州元初隶宣徳府中统三年隶本路置盐使司延祐六年改宝昌州
  永平路金为兴平军元太祖十年改兴平府中统元年升平滦路置总管府设录事司成宗大徳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卢龙下倚郭迁安至元二年省入卢龙县后复置抚宁至元二年与海山俱省入昌黎三年复置四年又与海山俱入昌黎七年复置仍省昌黎海山入焉十一年复置昌黎以属滦州今昌黎属本路昌黎至元十一年复置仍并海山入焉详见抚宁县 滦州金领义丰马城石城乐亭四县元至元二年省义丰入州三年复置先以石城省入乐亭其年改入义丰四年马城亦省领二县义丰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州三年复置乐亭下元初尝于县置漠州寻废复为乐亭县隶滦州
  徳宁路领县一徳宁
  浄州路领县一天山
  泰宁路领县一泰宁
  集宁路领县一集宁
  应昌路领县一应昌
  全宁路领县一全宁
  宁昌路领县一宁昌
  砂井总管府领县一砂井
  以上七路一府八县建置皆阙
  保定路金顺天军元太宗十一年升顺天路置总管府至元十二年改保定路设录事司领县八州七州领十一县清苑中附郭满城下金隶定州后来属庆都下元初隶真定府太宗十一年来属行唐下 按金史地理志行唐县属真定府应是元初与庆都来属谨附识曲阳中金属中山府元初改恒州立元帅府割阜平灵夀行唐庆都唐县以隶之逮移镇归徳隶中山府复为曲阳县后隶保定新安下金置安州渥城县元至元二年州县俱废改为新安镇入归信县四年割入容城九年置新安县来属博野至元二十一年立 按金史地理志博野县属蠡州本志后蠡州注云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县入州十七年直隶省部二十一年仍属真定路疑至元二十一年改蠡州隶真定时仅领司候司而以博野来属元史未晰谨附识 易州元太宗十一年割隶顺天府至元十年隶大都路二十三年还隶保定领三县易中倚郭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复置涞水定兴下金隶涿州元来属 祁州金属真定路元至元三年立附郭蒲阴县及以束鹿深泽二县来属隶保定领三县蒲阴中倚郭深泽至元二年并入东鹿县三年又来属束鹿 雄州金为永定军元太宗十一年割雄州三县属顺天路至元十年改属大都路十二年改属顺天路为保定路二十三年复以雄州隶之领三县归信容城下金隶安肃州今来属新城太宗二年改新泰州七年复为县属大都路十一年隶顺天路至元二年隶雄州十年隶大都二十三年复来属 安州金置治渥城县元初移治葛城至元二年废为镇入高阳县后复改安州隶保定领二县葛城下倚郭高阳遂州金遂城县隶保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安肃州为镇后复置州而县废隶保定 安肃州下 按金史地理志安肃州领安肃一县续舆地考云元时县废州存谨附识 完州金为永平县又改完州元至元二年改永平县后复为完州
  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真定路元初改真定府为路置总管府领中山府赵邢洺磁滑相濬卫祁威完十一州后割磁威隶广平濬滑隶大名祁完隶保定又以邢入顺徳洺入广平相入彰徳卫入卫辉又以冀深晋蠡四州来属设录事司领县九府一州五府领三县州领十八县真定中倚郭稿城中太宗六年为永安州无极宁晋新乐平𣗥四县隶焉七年废州为稿城县属真定栾城元氏获鹿中太宗在潜邸改西宁州既即位七年复为获鹿县隶真定平山灵夀阜平元初为崇州隶真定路后废州复置涉县至元二年省入磁州后复来属 中山府本定州金为中山府旧领祁完二州元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隶顺天府后为散府隶真定领三县安喜新乐无极 赵州唐赵州金为沃州元仍为赵州旧领平棘临城栾城元氏高邑赞皇宁晋隆平柏乡九县太祖十五年割栾城元氏隶真定领七县平棘宁晋隆平临城柏乡高邑赞皇至元二年并入高邑七年复置 冀州领五县信都中至元初与冀州录事司俱省入冀州后复置三年省录事司入焉为冀州治所南宫枣强武邑新河中太宗四年置 按明史地理志新河县宋以新河镇地置后省入南宫元复置元史未详谨附识 深州元初隶河间置帅府太宗十年隶真定路领饶阳安平武疆束鹿静安五县后割安平饶阳武疆隶晋州束鹿隶祁州以冀州之衡水来属领二县静安衡水 晋州唐宋皆为鼓城县元大祖十年改晋州太宗十年立鼓城等处军民万戸所中统二年复为晋州领四县鼓城中倚郭饶阳安平太祖十九年为南平州于此行千户总管府事领饶阳一县太宗七年复改为县隶深州宪宗在潜邸隶鼓城等处军民万戸府中统二年改立晋州仍为安平县隶焉武疆下元初创立东武州领武邑静安太宗六年废州复为县改隶深州十一年割属祁州宪宗在潜邸隶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中统二年置晋州县隶焉 蠡州元初隶真定领司候司博野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县入蠡州十七年直隶省部二十一年仍属真定
  顺徳路金为邢州元初置元帅府后改安抚司宪宗分洺水民戸之半于武道镇置司总管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并以来属中统三年升顺徳府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来属二年洺磁自为一路以顺徳为顺徳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九邢台中倚郭钜鹿内邱至元二年并唐山县入焉后复置平乡广宗宪宗五年中统三年以后属顺徳府至元二年省入平乡县后复置 按续舆地考唐置广宗县金改宗城属洺州元宪宗时复为广宗县元史未详谨附识沙河至元二年省南和县入焉后复置南和唐山任县至元二年省入邢台县后复置
  广平路旧洺州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总管府以邢磁威隶之宪宗二年为洺磁路止领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广平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二州领六县永年中倚郭曲周肥乡鸡泽下元初并入永年后复置广平磁州金隶彰徳府元太祖十年升为滏源军节度
  隶真定路太宗八年隶邢洺路宪宗二年改邢洺路为洺磁路至元二年以真定之涉县及成安县并入滏阳武安县并入邯郸止以滏阳邯郸二县及录事司来属后复置涉县归真定以滏阳武安邯郸成安录事司隶焉三年并录事司入滏阳县十五年改洺磁路为广平路总管府磁州仍隶焉领四县滏中倚郭武安邯郸成安 威州金置元太宗六年割隶邢洺路以洺水县来属宪宗二年隶洺磁路徙州治于洺水领二县洺水中倚郭太宗八年隶洺州定宗二年改隶威州宪宗二年徙威州治此井陉下威州本治此宪宗二年移州治于洺水县井陉为属县
  彰徳路金为彰徳府元太宗四年立彰徳总帅府领卫辉二州宪宗二年割出卫辉以彰徳为散府属真定路至元二年复立彰徳总管府领怀孟卫辉四州及本府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五县四年又割出怀孟卫辉仍立总管以林虑升为林州复立辅岩县隶之六年并辅岩入安阳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一安阳至元六年并辅岩入焉汤阴临漳 林州本林虑县金升为州元太宗七年行县事宪宗二年复为州至元二年复为县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仍以州隶彰徳路
  大名路金安武军元因旧名为大名府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三州领六县元城中倚郭至元二年并入大名县后复置大名中倚郭太宗六年立县治宪宗二年迁县事于府城内至元二年省元城来属寻析大名元城为二县九年还县治于故所南乐清河本恩州地太宗七年籍为清河县隶大名路 按金史地理志本有清河县不知何时并省至是复置谨附识 开州元割开封之长垣曹州之东明来属领四县濮阳上倚郭东明中太宗七年割隶大名路至元二年来属长垣中初隶大名路至元二年始隶开州清丰 滑州领二县白马上为州治所内黄 濬州元初隶真定至元二年隶大名
  怀庆路金初为怀州后置沁南军元初复为怀州太宗四年行怀孟州事宪宗六年世祖在潜邸以怀孟二州为汤沐邑七年改怀孟路总管府至元元年以怀孟路隶彰徳路二年复以怀孟自为一路延祐六年以仁宗潜邸改怀庆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一州领三县河内修武武陟 孟州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今城徙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宪宗八年复立上孟州河阳济源王屋温四县隶焉设司候司至元三年省王
  屋入济源并司候司入河阳领三县河阳济源下太宗六年改济源为原州七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三年省王屋县入焉
  卫辉路金河平军元中统元年升卫辉路总管府设
  录事司领县四州二汲下倚郭新乡获嘉胙城下旧以胙城为倚郭宪宗元年还州治于汲以胙城为属邑 辉州金升苏门县为辉州置山阳县属焉元至元三年省苏门县废山阳为镇入本州 淇州唐宋金并为卫县之域曰鹿台乡元宪宗五年以大名彰徳卫辉籍馀之民立为淇州因又置县曰临淇为倚郭中统元年隶大名路宣抚司至元三年立卫辉路以州隶之而临淇县省
  河间路金河间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间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州六州领十七县河间中倚郭肃宁至元二年废为镇入河间县后复置齐东宪宗三年隶济南路至元二年还属河间路 按山东通志金明昌中于邹平县之赵严口置齐东镇元太宗七年升为县谨附识宁津宪宗三年属济南路至元二年隶河间临邑下本属济南府太宗七年割属河间宪宗三年还属济南至元二年复属河间青城下本青平镇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置县隶济南中统置青城县隶陵州至元二年隶河间 沧州金为临海军元复为沧州领五县清池乐陵
  无棣至元二年并入乐陵县以县治入济南之棣州寻复置盐山 景州金观州元至元二年复改景州领五县蓚中旧属观州元初升元州后复为蓚县故城中元初隶河间路至元二年并为故城镇属景州是年复置县还来属阜城东光吴桥 清州金为乾宁郡元太宗二年改清宁府七年又改清州至元二年以靖海兴济两县及本州司候司并为会川县后复置清州领三县会川靖海兴济 献州金为夀州又改献州元至元二年以州并入乐夀直隶河间路未几复旧领二县乐夀中附郭交河至元二年入乐夀未几如故 莫州下 按金史地理志莫州治任邱贞祐二年降为鄚亭县元志未详谨附识至元二年省入河间寻复领二县莫亭下倚郭至元二年与任邱俱省入河间县后复置任邱 陵州本将陵县隶景州宪宗三年割隶河间府是年升陵州隶济南路至元二年复为县三年复为州仍隶河间路东平路金东平府元太祖十五年严实以彰徳大名磁洺恩博濬滑等戸三十万来归以实行台东平领州县五十四实没子忠济为东平路管军万户总管行总管府事至元五年以东平为散府九年改下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须城下为东平治所东阿阳谷汶上夀张平阴至元十三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徳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隶济宁路以平阴为下县仍属东平
  东昌路本博州金隶大名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改东昌路仍置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聊城中倚郭堂邑中宋隶大名府元割以来属博平茌平下本为镇隶曲周至元二年并入堂邑二十六年山东宣慰司言邱县并入堂邑差税词诉相去二百馀里往复非便平恩有户二千七百升县为宜遂立邱县隶东昌
  济宁路周为济州元太宗七年割属东平府至元六年以济州还治钜野仍析郓城之四乡来属八年升济宁府治任城寻还治钜野十二年复立济州治任城属济宁府十五年迁府于济州却以钜野行济州事其年又以府治归钜野而济州仍治任城但为散州十六年济宁升为路置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七州三州领九县钜野中倚郭金废属郓州元至元六年复立郓城上金以水患徙置盘沟村元至元八年复来属肥城宋金为平阴县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阴辛镇寨东北十五里旧城改设今县 按前东平路平阴县注称至元十三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徳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属济宁路是肥城县之设乃在至元十四年此作十二年疑误谨附识金乡下初隶济州至元二年来属砀山金为水荡没元宪宗七年始复置县治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戸口稀少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 按金史地理志砀山县属单州元志云至元二年并入单父是至元二年以前仍属单州也谨附识虞城下金圯于水元宪宗二年始复置县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三年复立县属济州八年隶济宁路唐属徐州元宪宗二年属济州至元二年以沛县并入丰县三年复立沛县八年以丰县直隶济宁路 济州金为济州治任城元至元二年以户不及千数并隶任城六年迁州于钜野而任城为属邑八年升州为济宁府治任城复还府治钜野十二年以任城当江淮水路冲要复立济州属济宁府而任城废十五年迁府于济州以钜野行济州事其年复于钜野立府仍于此为州二十三年复置任城隶州领三县任城倚郭鱼台太宗七年属济州至元二年并入金乡三年复故八年属济宁府十三年来属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宪宗二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二年省入丰县三年复置八年隶济宁府十三年来属兖州唐初为兖州金改泰定军元初复为兖州属
  济州宪宗二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总管府领四县嵫阳 曲阜 泗水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复置宁阳至元二年省入嵫阳大徳元年复置 单州金隶归徳府元初属济州宪宗二年属东平府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领二县单父下倚郭元初与单州并属济州宪宗二年隶东平府至元二年复立单父县三年还属济州今属单州嘉祥旧属济州宪宗二年割隶东平路至元三年还属济州今为单州属县
  曹州金为曹州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二年直隶省部领县五济阴成武定陶禹城楚邱中案金史地理志成武县楚邱县并属单州禹城县属济南府不知何时改属谨附识
  濮州金为刺史州元初隶东平路后割大名之馆陶朝城恩州之临清开州之观城来属至元五年直隶省部领县六鄄城朝城中初隶东平府至元五年来属馆陶中初属东平路至元三年来属临清 观城下金属开州元初来属下初属东平府路至元二年来属高唐州旧高唐县属博州元初隶东平路至元七年升州案升州以下疑有阙文当云升为州直隶省部谨附识领县三高唐夏津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武城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
  泰安州宋奉符县金置泰安州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省新泰县入莱芜县五年析隶省部三十一年复立新泰县领四县奉符长清中旧属济南府元初来属莱芜新泰金为泰安州元至元二年省入莱芜三十一年复立
  徳州金属山东西路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割大名之清平济南之齐河县来属领五县安徳平原下齐河金置隶济南府元至元二年来属清平宋金隶大名府元初来属徳平
  恩州金隶大名府路元初割清河县隶大名府以武城隶高唐惟存历亭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二年县及司俱省入州七年自东平析隶省部
  冠州旧冠氏县金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隶省部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金为益都路总管府元设录事司领县六州八州领十五县益都中倚郭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县并入三年又并临淄临朐二县入焉十五年割临淄临朐复置县 案山东通志至元二年割淄川之孝归怀徳二郷入益都谨附识临淄临朐高𫟍下旧属淄州乐安夀光 潍州
  属益都路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昌邑 胶州金为胶西县属密州元太祖于县置胶州领三县胶西即墨下宋金皆隶莱州元太祖二十二年来属 按本志莱州沿革又称至元二年省即墨入掖胶水似是太祖时以即墨属胶州至世祖至元二年仍省入莱州之掖胶水二县也但明史志胶州领县仍有即墨并无废省复置之文莱州条所云乃属疑义谨附识高密下宋金并隶密州 密州元初以胶西高密属胶州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诸城县隶益都领二县诸城州治所安邱 莒州金为莒州隶益都路元因之领四县莒下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沂水日照蒙阴下元初因旧名为新泰县中统三年以李璮乱人民逃散省入沂水仁宗皇庆二年复置为蒙阴县 沂州金属山东东路元属益都路领二县临沂中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滕州金为滕州属兖州元隶益都路领二县滕宪宗二年省司候司入焉 峄州金兰陵县于县置峄州元初以峄州隶益都路至元二年省兰陵入本州博兴州金为博兴县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州
  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
  济南路金为济南府元初改济南路总管府旧领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莱路陵州割入河间路又割临邑县隶河间路长清县入泰安州禹城县隶曹州齐河县入徳州割淄州之邹平县来属置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州领七县历城中倚郭章邱邹平上唐宋皆属淄州元至元间来属济阳 棣州元初滨棣自为一道中统三年改置滨棣路安抚司至元二年与滨州俱隶济南路领四县厌次中倚郭初立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县商河阳信无棣下宋金属沧州元初割无棣之半属沧州半以来属 滨州金隶益都元初以棣州为滨棣路至元二年省路为州隶济南路领三县渤海中初设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县利津霑化般阳府路旧淄州金属山东东路元初太宗在潜邸置新城县中统四年割滨州之蒲台来属先是淄州隶济南路总管府五年升淄州路置总管府是岁改元至元割邹平属济南路高苑属益都路二年改淄州路为淄莱路二十四年改般阳路取汉阳以为名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州领八县淄川中倚郭长山中初属济南路中统三年来属新城中本长山县驿台太宗在潜邸以人民完聚创置城曰新城以田索二镇属焉蒲台下金属滨州元初隶滨棣路中统五年属淄州至元二年改属淄莱路升中县 莱州金定海军属山东东路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属淄州路至元二年改淄莱路省录事司入掖县又省即墨入掖与胶水二十四年仍隶般阳路领四县掖中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析即墨县入焉胶水至元二年析即墨县入焉招远莱阳 登州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置淄州路以登州隶之至元二十四年属般阳路领四县蓬莱福山下伪齐以登州之雨水镇为福山县杨疃镇为栖霞县栖霞
  宁海州伪齐刘豫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二县立宁海军金升宁海州元初隶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隶省部领县二牟平文登
  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
  大同路辽为西京大同府金改总管府元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为大同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八州领四县大徳四年于西京黄华岭立屯田六年立万戸府所属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宁武凡七屯大同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西县入焉 案辽金二史地理志大同府均无西县之名或系元初始置旋于至元二年省入大同耳谨附识白登至元二年废为镇属大同县寻复置宣宁平地下本号平地袅至元二年省八丰州二年置县曰平地怀仁下 案金史地理志怀仁县贞祐二年五月升为云州当是元初复为怀仁县元史未详谨附识 弘州金领襄阴顺圣二县元至元中割顺圣隶宣徳府惟领襄阴及司候司后并省入州 浑源州唐浑源县金升为州仍置县在郭下并置司候司元至元四年省入州案明一统志云元初改浑源县曰恒阴元史不载谨附识 应州领二县金城下州治所山阴至元二年并入金城后复置 案金史地理志山阴县贞祐二年五月升为忠州当是元初复为山阴县元史未详谨附识 朔州领二县鄯阳至元四年省录事司入焉马邑下 案金史地理志马邑县贞祐二年升为固州当是元时复为县谨附识 武州至元二年割宁边州之半来属旧领宁边一县案金史地理志宁边作宁远谨附识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丰州金为天徳军元为丰州旧有录事司并富民县至元四年省入州东胜州金初属西夏后复取之元至元二年省宁边州之半入焉旧有东胜县及录事司四年省入州 云内州金领云川柔服二县元初废云川设录事司至元四年省司县入州
  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
  冀宁路金为太原府元太祖十一年立太原路总管府大徳九年以地震改冀宁路设录事司领县十州十四州领九县阳曲中倚郭文水平晋下旧隶晋州后州废隶太原路榆次至元二年隶太原路太谷清源夀阳交城徐沟 汾州金置汾阳军元初立汾州元帅府割灵石县隶平阳路之霍州仍析置小灵石县后废府至元二年复行州事省小灵石入介休三年并温泉入孝义领四县西河孝义至元三年割温泉县之半置巡检司隶本县平遥下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介休下元初置隶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仍省小灵石县入焉 石州中统二年省离石县入本州三年复立至元三年省温泉入孝义以临泉为临州旧置司候司后与孟门方山俱省入离石领二县离石下倚郭宁乡下太宗九年隶太原府定宗三年隶石州宪宗九年又隶太原府至元三年复来属 忻州金隶太原府元因之领二县秀容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复置 案山西通志秀容县元初改九原谨附识定襄 平定州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乐平二县入本州七年复立乐平案山西旧志云元初开元帅府统皋和辽仪威孟邢晋等处至元二年辽仪和入平阳威入广平孟隶太原邢入顺徳元史不载谨附识领一县乐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县为乡入本州立巡检司七年复立 临州金临水县案金史地理志作临泉县盖误谨附识隶石州元中统二年改临泉县直隶太原府三年升临州 保徳州本岚州地宋始置州旧有倚郭县元宪宗七年废县至元二年省隩州芭州入本州三年又并岢岚军入焉四年割岢岚隶管州隩州仍来属 崞州本崞县元太宗十四年升崞州管州金为静乐郡又改为管州元太祖十六年以岚州之岢岚宁化楼烦并入本州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岚隶岚州而宁化楼烦仍入本州案金史地理志管州领静乐一县当是元时省入州谨附识 代州唐置代州总管府金改都督府元中统四年并雁门县入州 台州金升代州之五台县为台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兴州金升岚州之合河县为兴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坚州金升代州之繁畤县为坚州隶太原路元因之 岚州唐宋并为岚州金升镇西节度元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复立盂州本盂县金升为州元因之
  晋宁路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徳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临汾中倚郭襄陵洪洞浮山下 案金史地理志浮山县宣宗兴定四年更名忠孝当是元时复旧名谨附识汾西岳阳下本冀氏县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年以县当东西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复改为岳阳县 案冀氏元史误作猗氏今改正 河中府元宪宗在潜邸置河解万户府领河解二州河中府领录事司及河东临晋虞乡猗氏万泉河津荥河七县至元三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戸府而河中府仍领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隶平阳路河中止领五县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领六县河东下府治所万泉猗氏荥河下金隶荥州元初废荥州复为荥河县临晋河津 绛州本绛州金改晋安府元初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七县正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入焉太平曲沃翼城下金为翼州元初复为翼城县隶绛州稷山至元二年省垣曲县入焉十六年复立垣曲县绛县如故垣曲 潞州旧潞州元初为隆徳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至元三年以涉县割入真定府以录事司并入上党县领七县上党壶关长子潞城屯留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十五年复置襄垣黎城至元二年并涉县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泽州本泽州金为平阳府案金史地理志泽州宣宗元光二年升为节镇军曰忠昌元志误谨附识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城高平阳城沁水端氏陵川六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县入晋城省端氏入沁冰后复置陵川领五县晋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至元三年省入晋城后复置 解州五代汉隐帝乾祐中于解县置解州金升宝昌军元至元四年并司候司入解县领六县解安邑闻喜平陆下 案山西通志元至元间并平陆县入芮城成宗元贞初复分置元史未详谨附识芮城 霍州金为霍州元因之领三县霍邑下倚郭赵城旧属平阳府灵石下旧属汾州 隰州元以州隶晋宁路领五县隰川中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大宁仵城温泉三县入焉 案史志缺仵城二字据金史地理志隰州有仵城县折隰川置元志无之当在所省三县之内谨附识大宁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复置石楼永和 沁州金为沁州元因之领三县铜鞮下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录事司武乡县入焉案金史地理志沁源县元光二年十一月升为榖州当是元初复为县谨附识沁源至元十年省绵上县入焉武乡至元三年省入铜鞮后复立 辽州元隶晋宁路领三县辽山下倚郭榆社至元三年省入辽山六年复立和顺至元三年省仪城县入焉 吉州元初领司候司吉乡乡宁二县中统二年并司候司入吉乡县至元二年省吉乡三年又省乡宁并入州后复置乡宁领一县乡宁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总管府
  和宁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喇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郡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分都元帅府于金山之南和林止设宣慰司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徳十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罢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和林总管府武宗至大二年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四年罢尚书省复为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总管府为和宁路总管府本省立站图尔根摩琳纳琳等一百一十九处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五
  州郡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𢓺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
  辽阳路金辽阳府领辽阳鹤野二县按金史地理志辽阳府领辽阳鹤野宜丰石城凡四县元志云二县其宜丰石城不知何时并省谨附识后复改为东京宜丰澄复盖沈贵徳州广宁府来远军并属焉元初废贵徳澄复州来远军以广宁府博索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至元六年置东京总管府降广宁为散府隶之十五年割广宁仍自行路事直隶省十七年又以博索府懿州盖州来属二十四年始立行省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博索府为巡检司领县一州二辽阳下倚郭至元六年以鹤野县警巡院入焉 盖州初为盖州路至元六年并为东京支郡并熊岳阳池案阳池金史地理志作汤池谨附识二县入建安县八年又并建安县入本州 懿州初为懿州路至元六年为东京支郡所领豪州及同昌灵山二县省入顺安县后入本州案金史地理志泰和四年以同昌隶义州不知何时复来属谨附识
  广宁府路金为广宁府元封布尔古特为广宁王旧立广宁行帅府事后以地远迁治临潢立总管府至元六年以户口单寡降为东京路总管府属郡十五年复分为路行总管府事领县二闾阳下初立千户所至元十五年以户口繁伙复立行千户所后复为□阳县望平至元六年省锺秀县入焉十五年为望平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县肇州按哈喇巴图尔传至元三十年世祖谓哈喇巴图尔曰纳延故地曰阿巴拉呼者产鱼吾今立城而以元苏尔罕哈努森竒尔济苏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为宣慰使既至定市里安民居得鱼九尾皆千斤来献又成宗纪元贞元年立肇州屯田万户府以辽阳行省左丞阿萨尔领其事而大元一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知其所属所领之详今以广宁为纳延分地故附注于广宁府之下纳延布尔古特之孙也
  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司
  大宁路金北京路大定府元初为北京路总管府领兴中府及义瑞兴高锦利惠川建和十州中统三年割兴州及松山县属上都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七年兴中府降为州仍隶北京改北京为大宁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后复为大宁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年改置录事司领县七州九大定中统二年省长兴入焉龙山下初属大定府至元四年属利州后复来属富庶至元三年省入兴中府后复置和众金源惠和武平 义州 兴中州元初因旧为兴中府后省至元七年又降府为州 瑞州高州 锦州 利州 惠州 川州 建州
  东宁路本高句骊平壤城元至元六年李延龄等以府州县镇六十城来归八年为东宁府十三年升东宁路总管府设录事司割静州义州麟州威远镇隶博索府馀城堙废不设司存今姑存旧名土山县 中和县鐡化镇 都䕶府自唐之季地入高丽置府州县镇六十馀城此为都䕶府虽仍唐旧名而无都䕶府之实至元六年李延龄等以其地来归后城治废毁仅存其名 定远府 郭州抚州 黄州领安岳三和龙冈咸从江西五县长命一镇 灵州 慈州嘉州 顺州 殷州 宿州 徳州领江东永清通海顺化四县宁
  远柔远安戎三镇 昌州 铁州领□戎一镇 泰州 价州 朔州 宣州领宁朔席岛二镇 成州领树徳一镇 熙州 孟州领三登一县椒岛椵岛宁得三镇 延州领阳岩一镇 云州
  沈阳路金为沈州昭徳军又更显徳军后皆毁于兵火元初平辽东高丽国麟州神骑都领洪福源率西京都䕶龟州四十馀城来降各立镇守司设官以抚其民后高丽复叛洪福源引众来归授高丽军民万户徙降民散居辽阳沈州初创城郭置司存侨治辽阳故城中统二年改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及高丽举国内附四年又以质子淳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分领二千馀户理沈州成宗元贞二年并两司为沈州等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仍治辽阳故城
  开元路金之旧土也号上京会宁府金末其将富森鄂诺据辽东元师伐之生禽鄂诺师至开元率宾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于此初立开元南京二万户府治黄龙府至元四年更辽东路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开元路领咸平府后割咸平为散府俱隶辽东道宣慰司咸平府金领平郭安东新兴庆云清安归仁六县按金史地理志咸平府领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归仁玉山凡八县与元志异谨附识元初因之海兰府硕达勒达等路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抚镇北边一曰屯一曰和啰噶一曰鄂多里一曰托果琳一曰布固江各有司存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府七州一属州三十四属县一百八十二本省陆站一百六处水站九十处
  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汴梁路金为南京旧领归徳府延许裕唐陈亳邓汝颍徐邳嵩宿申郑钧雎蔡息卢氏行襄樊二十州元至元八年令归徳自为一府割亳徐邳宿四川隶之升申州为南阳府割裕唐汝邓嵩卢氏行襄樊隶之九年废延州以所领延津阳武二县属南京路统蔡息郑钧许陈雎颍八州开封祥符倚郭而属邑十有五旧有警巡院十四年改录事司二十五年改为汴梁路三十年升蔡州为汝宁府属行省割息颍二州以隶焉领县十七州五州领二十一县开封下倚郭祥符下倚郭中牟原武下旧以此县隶延州元初隶开封府后复为延州县如旧至元九年州废来属 按金史地理志原武县属郑州本志后郑州注亦云元初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新郑密荥泽八县及司候司后割新郑密属钧州荥泽原武隶开封府则原武宝自郑州来隶志云旧以此县隶延州盖误谨附识鄢陵荥泽下旧隶郑州至元二年来属封丘中金世宗大定中河水湮没迁治新城元初新城又为河水所坏乃因故城遗址稍加完葺而迁治焉扶沟阳武下旧隶延州至元九年州废来属𣏌中元初河决城之北靣为水所圯遂为大河之道乃于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筑新城置县继又修故城 号南𣏌县延津下旧为延州隶河南路至元九年州废以县来属兰阳下 按金史地理志载曹州东明县因避河患徙治后以故县为兰阳仪封是兰阳原隶曹州应系元初改属谨附识通许尉氏太康洧川陈留 郑州元初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新郑密荥泽八县及司候司后割新郑密属钧州荥泽原武隶开封府并司候司入管城领四县管城下倚郭荥阳氾水河阴 许州金为昌武军元初复为许州领五县长社长葛郾城襄城临颍 陈州元初领宛丘南顿项城商水西华清水六县至元二年南顿项城清水皆废后复置南顿项城领五县宛丘 西华 商水至元二年省南顿项城入焉后复置南顿 项城 钧州至元二年割郑州密县来属领三县阳翟新郑 雎州领四县襄邑下倚郭考城仪封下 按金史地理志载曹州东明县因避河患徙治后以故县为兰阳仪封是仪封原隶曹州应系元初改属谨附识柘城
  河南府路金为中京金昌府元初为河南府旧领洛阳宜阳永宁登封巩偃师孟津新安黾池九县后割黾池隶陜州设录事司领县八州一州领四县洛阳 宜阳永宁下 按金史地理志永宁县属嵩州当是元初改属又下嵩州注云元初以福昌隶河南而此无福昌县疑有讹误谨附识登封孟津新安 偃师陜州领四县陜灵宝至元三年省入陜县八年废虢州为虢略隶陜州并虢略治灵宝以虢略为巡检司并朱阳县入焉阌乡至元二年省湖城县入焉黾池下金升为韶州置黾池司候司元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八年省韶州复为县隶河南府路后割以来属
  南阳府旧南阳县金升为申州元至元八年升为南阳府以唐邓裕嵩汝五州隶焉二十五年改属汴梁路后直隶行省领县二州五州领十一县南阳下倚郭镇平下按王鸿绪明史槀镇平县本汉安众县后废为穰县北乡地元置县谨附识 邓州金属南京开封府旧领穰县南阳内乡淅川顺阳五县按金史地理志无淅川顺阳二县惟穰县有顺阳镇内乡县有淅水疑金末分二县地置县谨附识元初以淅川顺阳省入内乡旧设录事司至元二年并入穰县领三县穰下倚郭内乡至元二年以顺阳来属新野下 按明史槀新野汉县唐省入穰县元复置谨附识 唐州旧唐州金改裕州按金史地理志云唐州中刺史无改为裕州之文元志疑误谨附识元初复为唐州至元三年废湖阳比阳桐柏三县领一县泌阳倚郭 嵩州金领伊阳福昌二县按金史地理志嵩州领伊阳永宁福昌等县永宁县注云宋隶河南府海陵正隆六年以前寄治于府后即镇为县本志以永宁属河南于此云领伊阳福昌二县疑有讹误谨附识元初以福昌隶河南至元三年省伊阳入州领一县卢氏至元二年隶南京路八年属南阳府十一年来属 汝州至元三年废郏城宝丰二县入梁县后复置郏县领三县梁鲁山 裕州唐初置北澧州又改鲁州后废为县属唐州金升为裕州旧领方城舞阳叶县元初即叶县行随州事就置昆阳县为属邑至元三年罢州并昆阳舞阳二县入叶县后复置舞阳领三县方城下倚郭舞阳汝宁府唐蔡州上蔡西平确山遂平平舆为属邑元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舆入汝阳隶汴梁路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巴延言蔡州去汴梁地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遂升汝宁府直隶行省以息颍信阳光四州隶焉复置遂平县领县五州四州领十县汝阳下元初废后置蔡州治此仍复置县上蔡西平确山遂平下元初省入汝阳后复置 颕州金领汝阴泰和沈邱颍上四县元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州后复领三县太和下 案明史槀太和县宋以汝阴县之百尺镇地置万夀县寻改曰泰和洪武初改泰为太元志作太字当系传写之讹谨附识沈邱颍上 息州金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元中统三年以李璮叛废州四年复置至元三年以四县并入州后复领二县新蔡真阳 光州宋光山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二年同蕲黄等州直隶行省三十年隶汝宁府领三县定城 固始下宋末兵乱徙治无常元至元十一年复旧治光山下兵乱地荒至元十二年复立旧治 信阳州宋信阳军元至元十四年改立信阳府领罗山信阳二县十五年改为信阳州二十年以罗山县当驿置要冲徙州治此而移县治于西南号曰罗山新县领二县罗山倚郭信阳
  归徳府宋南京应天府金为归徳府金亡宋复取之旧领宋城宁陵下邑虞城榖熟砀山六县元初与亳之酂县同时归附置京东行省未几罢至元元年以虞城砀山二县在枯黄河北割属济宁府又并榖熟入雎阳酂县入永州降永州为永城县与宁陵下邑隶本府八年以宿亳徐邳并隶焉设知府治中府判各一员直隶行省领县四州四州领八县雎阳下倚郭唐曰来城亦曰雎阳金曰雎阳宋曰宋城元仍曰雎阳永城下邑宁陵 徐州宋武宁军金属山东西路金亡宋复之元初归附至元二年降为下州旧领彭城萧永固三县按金史地理志无永固县据方舆纪要萧县有永固废县注云元置后废为镇谨附识及录事司至是永固并入萧县彭城并录事司并入州领一县萧至元二年并入徐州十二年复立 宿州宋保静军金置防御使金亡宋复之元初隶归徳府领临涣蕲灵壁符离四县并司候司至元二年以四县一司并入州四年以灵壁入泗州十七年复来属领一县灵壁 邳州宋置淮阳军金复为邳州金亡宋暂有之元初以民少并三县入州至元八年以州属归徳府十二年复置雎宁宿迁两县属淮安十五年还来属领三县下邳下州治所宿迁雎宁下 按金史地理志邳州有兰陵县无雎宁县考明史槀云雎宁县金析宿迁之古城置谨附识 亳州宋集庆军金复为亳州金亡宋复之元初领县六谯酂鹿邑城父卫真榖熟后以民户少并城父入谯卫真入鹿邑榖熟入雎阳酂入永城其雎阳永城去隶归徳后复置城父领三县谯鹿邑下城父
  襄阳路宋为襄阳府元至元十年兵破樊城襄阳守臣吕文焕降立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更襄阳府为散府未几罢省十一年改襄阳府为总管府又立荆湖等路行枢密院十二年立荆湖行中书省后复罢十九年割均房二州光化枣阳二县来属设录事司领县六州二州领四县襄阳下倚郭南漳宜城榖城光化至元十三年南伐明年设官置县属南阳十九年来属枣阳至元十四年属南阳十九年来属 均州宋为武当军元至元十二年江陵归附割隶湖北道宣慰司十九年还属襄阳领二县武当下兵乱迁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下兵后侨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 房州宋置保宁军恭帝徳祐中知州黄思贤纳土命千户镇守仍令思贤领州事元至元十九年隶襄阳路领二县房陵竹山
  蕲州路宋为防御州元至元十二年立淮西宣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蕲春中倚郭蕲水广济中宋理宗嘉熙兵乱徙治大江中洲归附后复旧治黄梅中嘉熙兵乱侨治中洲后复旧罗田下兵乱县废归附后始立
  黄州路宋为团练军州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立总管府十八年又为黄蕲州宣慰司治所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设录事司领县三黄冈中州治所黄陂下兵乱侨治郑州青山矶归附还旧治麻城下兵乱徙治什子山归附还旧治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庐州路宋为淮西路元至元十三年设淮西总管府明年于本路立总管府隶淮西道二十八年以六安军为县来属后升六安县为州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三州领八县合肥上倚郭舒城 和州宋隶淮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降为州隶庐州路旧设录事司后并入州领三县历阳上倚郭含山乌江 无为州宋以光州城口镇置无为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八年降为州罢镇巢州为县以属焉按明史槀巢县宋镇巢军元改为州寻降为县元志未晰谨附识领三县无为上倚郭庐江六安州宋六安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二十八年
  降为县隶庐州路后升为州领二县六安英山安丰路宋为夀春府又以安丰县为安丰军继迁安丰军于夀春府元至元十四年改安丰路总管府十五年定为散府领夀春安丰霍丘三县二十八年复升为路以临濠府为濠州与下蔡蒙城俱来属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一州领三县夀春中倚郭安丰霍丘下蔡至元十三年隶夀春府二十八年罢府与蒙城皆来属蒙城 濠州宋为团练州初隶淮南路后隶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归附设濠州安抚司十五年定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革怀远为下县来属领三县锺离下倚郭定远怀远下宋为怀远军领荆山一县元至元二十八年以军为县隶濠州省荆山入焉
  安庆路宋为安庆府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安庆路总管府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设录事司领县六怀宁宿松望江太湖桐城灊山英宗至治三年初立 按续舆地考灊山县本怀宁县之清朝玉照二乡地宋为四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三年始立县谨附识
  淮东道宣慰使司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路宋为淮东路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十四年改为扬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淮东道宣慰司本路属焉十九年省宣慰司以本路总管府直隶行省二十一年行省移杭州复立淮东道宣慰司止统本路属淮安二郡而本路领高邮府及真滁通泰崇明五州二十二年行省复迁宣慰司遂废所属如故后改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汴梁路复立淮东道宣慰司割出高邮府为散府直隶宣慰司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五州领九县江都上倚郭泰兴 真州宋置建安军又升为真州元至元十三年初立真州安抚司十四年改真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扬子上倚郭至元二十年省录事司入焉六合 滁州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总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三县清流至元十四年省录事司入焉来安全椒 泰州至元十四年立泰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改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海陵上倚郭如皋通州宋静海郡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静海上倚郭海门崇明州本通州海滨之沙洲宋建炎间有昇州句容县姚刘姓者因避兵于沙上其后稍有人居焉遂称姚刘沙宁宗嘉定间置盐场属淮东制司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
  淮安路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四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沭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领县四州三州领八县山阳至元十二年安东州归附以本县马罗军寨作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盐城桃园下 按明史槀金以宿迁县之桃园镇地置淮滨县后省元复置桃园县谨附识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海宁州唐海州宋隶淮东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复改为海宁府未几降为州隶淮安路初设录事司二十年与东海县并入朐山领三县朐山沭阳赣榆 泗州宋隶淮东路元至元十三年降为下州旧领临淮淮平虹灵壁睢宁五县十六年割睢宁属邳州十七年割灵壁入宿州以五河县来属二十一年并淮平入临淮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以盱眙天长二县隶焉领五县临淮五河下初隶临淮府十七年来属 按宋史地理志度宗咸淳七年于泗州五河口置淮安军领五河县当是元初废军为县谨附识旴𣅿上宋昭信军元至元十三年行招信军安抚司事领旴𣅿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明年升昭信路总管府十五年改为临淮府十七年以五河县在淮之北改属泗州二十年并招信入旴𣅿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为旴𣅿县天长 安东州
  高邮府唐县宋升为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高邮路总管府领录事司及高邮兴化二县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又并录事司改高邮路为府属扬州路今隶宣慰司领县三高邮兴化宝应上旧为实应军至元十六年为安宜府二十年废府为县来属本府
  荆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中兴路宋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总管府设录事司文宗天历二年以潜藩改为中兴路领县七江陵公安石首松滋枝江潜江监利中宋末兵乱民散收附后始复旧
  峡州路本峡州宋隶荆湖北路后徙治江南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七年升为峡州路领县四夷陵中宋末随州迁治不常归附后复归江北旧治宜都长阳远安
  安陆府唐郢州宋隶京西路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升为安陆府领县二长夀京山中兵乱移治汉滨至元十二年还旧治
  沔阳府本复州宋理宗端平间移州治于沔阳镇元至元十三年归附改为复州路十五年升为沔阳府领县二玉沙中倚郭景陵中兵乱徙治无常归附后还旧治
  荆门州唐为县宋升为军理宗端平间移治当阳县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四年升为府十五年迁府治于古城降为州领县二长林当阳
  徳安府唐安州宋为徳安府咸淳间徙治汉阳元至元十三年还旧治隶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罢宣慰司直隶鄂州行省为散府后割以来属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安陆孝感应城云梦 随州宋为崇信军又为枣阳军后因兵乱迁徙无常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即黄仙洞为州治领二县随应山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六
  州郡
  
  陜西诸道行御史台
  陜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一处
  奉元路宋分陜西秦鳯熙河泾原环庆鄜延为六路金并陜西为四路元中统三年立陜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初并云阳县入泾阳栎阳县入临潼终南县入盩厔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陜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徳元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陜西行台皇庆元年改安西为奉元路设录事司领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咸宁长安咸阳下 按续舆地考咸阳县元省入兴平寻复置谨附识兴平临潼蓝田泾阳至元二年并入高陵县三年复立高陵盩厔下旧为郿州添置柿林县至元元年省郿州为郿县废柿林 同州唐为同州宋为定国军金因之元仍为同州按同州志云至元六年省冯翊县入同州谨附识领五县朝邑白水郃阳下 按金史地理志贞祐四年以郃阳隶祯州明一统志云郃阳县元初隶祯州后仍旧谨附识澄城韩城下唐宋为郃城县金曰祯州元至元元年州废二年再立六年州又废止设县 华州旧华州金金安军元复为华州按陜西通志云元省郑县入州谨附识领三县华阴蒲城下 按华阴县志蒲城县元中统初省至元二年复置谨附识渭南下 按渭南志元省下邽县入渭南谨附识耀州宋为感义军又改感徳军又为耀州如故金因之元至元元年并华原县入州又并美原入富平领三县三原富平同官 乾州至元元年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复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夀来属后又改奉天为醴泉领三县醴泉武功下 按续舆地考武功县金改为武亭县元复旧谨附识永夀下宋金属邠州元至元十五年徙县治于麻亭 商州领一县洛南
  延安路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改延安路领县八州三州领八县肤施甘泉下 按元一统志云至元二年并临真县入甘泉谨附识宜川下元初置司候司至元六年省入宜川 按元一统志云至元六年并丹州入宜川县陜西通志云元省门山县入宜川谨附识延长延川安定下本宋旧堡元初升为安定县至元元年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本县安塞下本金旧堡元初升为县 按安塞县志云元省敷政县入安塞谨附识保安下金为保安州元至元六年降为县 鄜州旧领洛交洛川鄜城直罗四县至元四年并鄜城入洛川又并洛交直罗入州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洛川中部宜君 绥徳州唐绥州宋为绥徳军金为州领八县元初并嗣武入米脂绥平入怀宁至元四年并定戎入米脂怀宁入青涧又并义合绥徳入本州领二县青涧米脂 葭州宋为晋宁军金改为葭州元至元六年并通秦弥川葭芦入州并太和入神木建宁入府谷领三县神木下元初创立云州于古麟州之神木寨至元六年废州为县吴堡下 按元一统志云吴堡县元至元元年省二年复置谨附识府谷下后唐为府州元初建州治至元六年废为县
  兴元路宋为兴元府元立兴元路总管府久之以鳯金洋三州隶焉宋时领南郑西县褒城廉水城固五县后废廉水入南郑元初割出西县属沔州以洋州西乡县来属领县四州三南郑城固褒城西乡下按续舆地考云西乡县宋端平中废元复置谨附识 鳯州宋为团练州元至元五年以在郭梁泉县并入州隶兴元路 洋州至元二年省兴道真符二县入州 金州宋为金房开达四州路元为散州按续舆地考云平利洵阳汉阴石泉元并省入金州谨附识陜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鳯翔府元初割平凉府秦陇徳顺西宁镇宁州隶巩昌路废恒州以所领盩厔县隶安西府路寻立鳯翔路总管府至元九年更为散府领县五鳯翔扶风岐山宝鸡下 按明一统志云元省虢县入宝鸡谨附识麟游下 按明一统志云元废普润县入麟游谨附识
  邠州领县二新平淳化至元七年并三水入本县
  泾州宋为彰化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四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川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总帅府或隶平凉府陜西省所隶不一今直隶省领县二泾川下泾州治此即保定灵台至元七年并归泾川十一年复立以良原并入而长武仍并于泾川
  开成州本原州金为镇戎州元初仍为原州至元十年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仍视上都号为上路至治三年降为州领县一州一开成 广安州本镇戎地金升为县隶镇戎州经乱荒废元至元十年安西王封守西土既立开成路遂改为广安县募民居止未几戸口繁伙十五年升为州仍隶本路
  庄浪州下沿革阙大徳八年二月降庄浪路为州
  巩昌等处总帅府
  巩昌府宋巩州金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五府及秦陇会环金徳顺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龙大安褒泾邠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二十七州又于成州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割安西州属图沙玛路总管府六年以河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七年并洮州入安西州八年割岷州属图沙玛路十三年立巩昌路总管府十四年复行便宜都总帅府事其年割隆庆府利巴大安褒沔龙等州隶广元路二十一年又以泾邠二州隶陜西汉中道宣慰司而帅府所统者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凡四秦陇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会环金徳顺徽金洋州凡十有五设录事司领县五陇西宁远下 按金史地理志巩州安西县有宁远寨当是元时升为县谨附识伏羌下本旧寨至元十三年升县通渭下宋名盐川寨金为镇元至元十七年置今县
  平凉府元初并潘原县入平凉化平入华亭隶巩昌帅府领县三平凉崇信华亭
  临洮府至元十三年复以渭源堡升为县领县二狄道渭源
  庆阳府金为庆源路元初改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并安化彭原入焉领县一合水
  秦州旧领六县元至元七年并鸡川陇城入秦安冶坊入清水领县三成纪清水秦安
  陇州宋金置防御使旧领四县元至元七年省吴山陇安入汧源十三年罢防御使为散郡领县二汧源中按仁宗本纪云延祐四年并汧源县入陇州谨附识汧阳
  宁州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真宁
  定西州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倚郭通西二塞并置县来属元至元三年并三县入本州按四川通志云元因地震改为安定州谨附识
  镇原州本原州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之东山三川二县来属至元七年例并州县遂以临泾彭阳及东山三川四县入本州
  西和州旧领县三大潭祐川军兴久废惟有长道一县元至元七年亦并入本州
  环州金隶庆阳府元初为散郡旧领通远一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金州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元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静宁州宋徳顺军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永洛按永洛宋金史志并作水洛元志盖误谨附识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县一隆徳
  兰州元初领阿千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七年并司县入本州
  会州宋置敷文县金置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元初弃新会州迁于所隶西宁县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徽州元兵入蜀鳯州二县首降以鳯州仍治梁泉别置南鳯州治于河池后又升永宁乡为县与两当同为属邑至元元年改为徽州七年并河池永宁二县入州领县一两当
  阶州旧领福津将利二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成州旧领同谷栗亭二县元初以田世显挈成都府归附令迁于栗亭行栗亭管民司事不隶成州割天水县来属至元七年并同谷天水二县入州
  金洋州本隶兴元路元初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土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九年于土蕃西界立宁河站
  河州路领县三定羌宁河安乡
  雅州下宪宗攻破雅州石泉守将赵顺以城降领县五石山泸山百丈荣经严道
  黎州领县一汉源
  洮州领县一可当
  贵徳州
  茂州领县二文山汶川
  图沙玛路
  岷州
  铁州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等处宣抚司至元二年授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虎符高保四言碉门旧有城邑中统初为宋人所废众依山为栅去碉门半舎欲复戍故城便于守佃敕秦蜀行省彼中缓急卿等相度须得其宜城如可复当助成之三年谕四川行枢家院遣人于碉门岩州西南沿边丁宁告谕官吏军民有愿来归者方便接纳用意存恤百姓贫者赈之愿徙近襄城邑者以屋舎给之礼店文州蒙古汉军民元帅府自河州以下至此多阙其馀如朵甘斯乌斯藏积石州之类尚多载籍疏略莫能详录也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九府三属府二属州三十六军一属县八十一蛮夷种落不在其数本省陆站四十八处水站八十四处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十二处俱盐井所出井凡九十五眼在成都夔府重庆叙南嘉定顺庆广元潼川绍庆等路所管州县万山之间
  西蜀四川道廉访司
  成都路宋为益州路又为成都府路元初抚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至元十三年领成都嘉定崇庆三府眉卭隆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后嘉定自为一路以眉黎卭隶之二十年又割黎雅属吐蕃招讨司降崇庆为州隆州并入仁夀县隶本府领县九州七州领十一县成都下唐宋为成都府治所元至元十三年以本县元管大城内西北隅并入录事司华阳新都温江双流下 按四川通志元省广都县入双流谨附识新繁仁夀下唐为陵州宋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以州地荒民散并为仁夀县隶成都府路金堂下宋属怀安军元初升为怀州而县属如故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县隶成都府路 彭州下 按四川通志元至元十三年省九陇县入州谨附识领二县濛阳崇宁汉州唐为徳阳郡又为汉州自唐至宋苦于兵革民不聊生元中统元年复立汉州按四川通志元省雒县入州谨附识领三县什邡徳阳至元八年升为徳州十三年仍为县隶成都路十八年复来属绵竹至元十三年以户少并入州后复置 安州唐置石泉县宋升为军元中统五年升为安州领一县石泉 灌州宋为永康军后废为灌口寨元初复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导江青城二县户少省入州 崇庆州宋为崇庆军元至元十二年立总管府二十年改为崇庆州并江原县入州领二县晋原新津 威州唐维州宋改威州领保宁通化二县元至元十九年并保宁入州领一县通化 简州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而本州有平泉以地荒竟废之
  嘉定府路宋为嘉定府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设录事司旧领龙游夹江峨眉犍为洪雅五县二十年并洪雅入夹江领县四州二州领三县龙游夹江峨眉犍为 眉州至元十四年隶嘉定路领二县彭山青神 卭州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兼行州事二十一年并临卭依政蒲江三县入州领一县大邑
  广元路宋为利州路端平后地荒民散元宪宗三年立利州治设都元帅府至元十四年罢帅府改为广元路领县二府一州四府领三县州领七县绵谷昭化下元初并葮萌入焉 保宁府唐隆州又改阆州又为阆中郡后唐为保宁军元初立东川路元帅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宁府二十年罢元帅府改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又并奉国入苍溪县新井新政西水总入南部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领三县阆中下倚郭苍溪南部 剑州宋为普安军又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改剑州领二县普安至元二十年并普城剑门入焉梓潼 龙州本龙州元宪宗时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并江油清川二县入焉 巴州宋领化城难江恩阳曽口上通江下通江六县元至元二十年并难江恩阳二县入化城上下通江二县入曽口按四川通志至正四年复置通江县谨附识领二县化城曽口 沔州至元十四年隶广元路二十年废褒州止设铎水县迁沔州而治焉领三县铎水下倚郭大安下本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以来属 按元一统志并三泉县入大安县谨附识略阳至元二十年并长举及西县入焉顺庆路宋为顺庆府元中统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南充至元二十年并汉初入焉西充至元二十年并流溪旧县入焉 广安府宋为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渠江下倚郭岳池 ⿺辶𦮔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辶𦮔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辶𦮔州领三县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营山至元二十年并良山入焉仪陇至元二十年⿺辶𦮔池伏虞入焉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流江大竹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宋为静戎军又改安静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郪下倚郭中江射洪盐亭 遂宁州宋为遂宁府元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辶𦮔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小溪⿺辶𦮔 绵州元初隶成都路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改隶潼川府领二县彰明罗江
  永宁路下阙领州一 筠连州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慰司济逊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洞五十六有旨济逊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遣使行视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达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济逊领一县腾川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
  重庆路宋为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卢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领县三州四州领十县巴下倚郭江津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济逊田民百八十戸于江津县南川下 按四川通志元至元十一年废南平军及隆化县改置南川县谨附识 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江安纳溪合江 忠州唐为忠州宋为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县临江南賔丰都下 按四川通志元至元中并垫江县入丰都谨附识 合州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改为州按四川通志元并昌州及所领永川昌元大足入合州谨附识隶重庆路领三县铜梁下元初并巴川入焉定远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石照 涪州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武龙
  绍庆府宋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府领二县彭水黔江
  怀徳府领州四 来宁州 柔远州 酉阳州 服州
  夔州路宋为帅府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总管府以施云安万大宁四州隶焉二十二年又以开达梁山三州来属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七州领五县奉节巫山 施州旧领清江建始二县至元二十二年并清江入州领县一建始 达州至元十五年隶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隶夔州路领二县通川新宁 梁山州宋为梁山军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领一县梁山 万州宋为浦州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为万州领一县武宁 云阳州宋置安义县元至元十五年立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并云阳县入焉 大宁州旧大昌县宋置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并大昌县入焉 开州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州路本戎州宋为上州属东川路后易名叙州咸淳中城登高山为治所元至元十二年郭汉杰挈城归附十三年立安抚司未几毁山城复徙治三江口罢安抚司立叙州十八年复升为路隶诸部蛮夷宣抚司领县四州二宜賔庆符南溪宣化 富顺州宋富义监后改富顺县元至元十二年改立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高州唐开拓边地于本部置高州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元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内附十七年知州郭安复行州事蛮人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汉唐以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其民散居山箐无县邑乡镇领军一州一长宁军宋长宁军立安宁县元至元十二年郡守黄
  立挈城效顺二十二年设录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 戎州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唐时置晏州元至元十三年济逊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谕十七年本部官得兰纽来见授以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
  附蛮夷种落
  上罗计长官司领蛮地罗计罗星古夜郎境为西南种族前代置之化外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各命之官其后分姓他居遂有上下罗计之分元至元十三年蛮夷部宣抚济逊引本部夷酋得赖阿当归顺十五年授为得赖阿当千户十八年黎州同知李竒以武略将军来充罗星长官二十二年夷人叛诱訹上罗星夷行枢密院讨平之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
  下罗计长官司领蛮地近乌蛮与叙州长宁军相接均为西南夷族与上罗计同至元十二年长宁知军率先内附十三年济逊引本部夷酉得颜个诣行枢密院降奏充下罗计蛮夷千户二十二年诸蛮皆叛惟本部无异志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梦符向南抵定州古夜郎之属唐羁縻定州之支江县也元至元十三年収附于庆符县侨置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 山落牟许满吴 么落财 么落贤 腾息奴 屯莫面 落搔 么落梅 么得幸 上落松 么得会 么得恶落魂 落昧下村 落岛 么得享 落燕 落得卢 么□了 么腾斛 许宿 么九色 落搔屯右么得晏 落能 山落寡 水落寡 落得擂 么得具 么得渊 腾曰彯 落昧上村 赖扇 许焰腾郎 周头 卖落炎 落女 爱答洛 爱答速么得奸 阿郎头 下得辛 上得辛 爱得娄
  落鸥
  秦加大散等洞以下各设蛮夷官秦加大散等洞 斜崖冒朱等洞 陇堤纣皮等洞 石耶洞 散毛洞 彭家洞 黑土石等处 市备洞 乐化兀都剌布白享罗等处 洪望册徳等族 大江九姓罗氏 水西 鹿朝
  阿永蛮部至元二十一年酋长阿泥入觐自言阿永邻境乌蒙等蛮悉隶皇大子位愿依例附属诏从其请以阿永蛮隶宫府有师壁洞安宣抚司 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 阿者洞以下各设蛮夷官阿者洞 谢甲洞上安下坝 阿渠洞下役洞 驴虚洞 钱满等处 水洞下曲等寨必藏等处 酌宜等处 雍邦等寨 崖笋等寨 冒
  朱洞 麻峡柘歌等寨 新附嵬罗金井 沙溪等处 宙窄洞 新容米洞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本省马站六处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甘州路唐为甘州又为张掖郡宋初为西夏所据改镇夷郡又立宣化府元初仍称甘州至元元年置甘肃路总管府八年改甘州路总管府十八年立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
  永昌路宋初为西凉府真宗景徳中陷入西夏元初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领州一 西凉州
  肃州路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所据元太祖二十一年西征攻肃州下之至元七年置肃州路总管府
  沙州路唐为沙州又为炖煌郡宋仍为沙州仁宗景祐初西夏陷瓜沙肃三州尽得河西故地金因之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以隶八都大王至元十四年复立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隶焉沙州去肃州千五百里内附贫民欲乞粮沙州必须白之肃州然后给与朝廷以其不便故升沙州为路领州一 瓜州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额齐讷路汉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总管府
  宁夏府路唐末有拓跋思恭者镇夏州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真宗天禧间传至其孙徳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之后升兴庆府又改中兴府元至元二十五年置宁夏路总管府至元八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元贞元年革宁夏路行中书省并其事于甘肃行省领州三 灵州唐灵武郡宋初陷于夏国改为翔庆军 鸣沙州隋鸣沙县宋没于夏国仍旧名元初立鸣沙州 应理州与兰州接境东阻大河西据沙山考之图志乃唐灵武郡城其州地未详建立之始元初仍立州
  山丹州唐为删丹县宋初为夏国所有置甘肃军元初为阿济格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删讹为山二十二年升为州隶甘肃行省
  西宁州唐置鄯州理湟水县肃宗上元间没于土蕃号青唐城宋改为西宁州元初为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立西宁州
  乌拉海路太祖四年由黒水城北乌拉海西关口入河西获西夏将高令公克乌拉海城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七
  州郡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馀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马站七十四处水站四处 案云南至元始隶版□州郡沿革悉照元志详注比他处特繁縁宋志所不载故也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大徳三年罢云南行御史台立肃政廉访司中庆路唐姚州阁罗鳯叛取姚州其子鳯伽异増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劵丰祐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宗羇縻而已案明史稿云南府本滇国地汉置益州郡隋为昆州后废唐复置寻为南诏蒙氏所据五代时大理段氏为善阐府谨附识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宪宗五年立万户府至元七年改为路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逹噜噶齐并总管十三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遂改善阐为中庆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四州领八县昆明中倚郭唐置元宪宗四年分其地立千戸二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领昆明县二十一年州革县如故 案明史槀昆明本汉滇池县地谨附识富民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戸十二年即黎灢立县案明史稿富民本唐西宁州地谨附识宜良下唐匡州即其地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元宪宗六年立太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治太池县二十一年州罢为县后废太池来属 嵩明州州在中庆东北治沙札卧城乌蛮车氏所筑白蛮名为嵩明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汉人尝立长州筑金城阿葛二城蒙氏兴改长州为嵩盟部案明史稿云唐时南诏置长城郡宋时大理改嵩盟郡谨附识段氏因之元宪宗六年立嵩明万户至元十二年复改长州十五年升嵩明府二十二年降为州领二县杨林下在州东南治杨林城乃杂蛮枳氏车氏斗氏麽氏四种所居之地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元宪宗七年立羊林千戸至元十二年改为县卲甸下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城名为束甸以束为卲宪宗七年立卲甸千戸至元十二年改为县 晋宁州唐晋宁县蒙氏段氏皆为阳城堡部元宪宗七年立阳城堡万戸至元十二年改晋宁州领二县 呈贡下西临滇泽之滨在路之南州之北其间相去六十里有故城曰呈贡世为些莫强宗部蛮所居元宪宗六年立呈贡千戸至元十二年割诏营切龙呈贡雌甸塔罗和罗忽六城及乌纳山立呈贡一县归化下在州东北呈贡县南西滨滇泽地名大吴龙昔吴氏所居后为些莫徒蛮所有世隶善阐宪宗六年分隶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大吴龙安江安⿰立归化县昆阳州在滇池南僰獹杂蛮所居有城曰巨桥案明史稿昆阳州注云唐置河东等州没于南诏大理筑巨桥城谨附识今为州治阁罗鳯叛唐令曲嚩蛮居之段氏兴隶善阐元宪宗并罗畐等十二城立巨桥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昆阳州领二县三泊至元十三年于那龙城立县易门下在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段 -- 𠭊 or 叚 ?氏时高智昇治善阐奄而有之至元四年立洟门千户十二年改为县 安宁州唐初置安宁县隶昆州案明史槀本滇国螳螂川地汉益州连然县谨附识阁罗鳯叛唐后乌白蛮迁居𫎇氏终善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高氏互有其地元宪宗七年隶阳城万戸至元三年立安宁千户十二年改安宁州领二县禄丰下在州西治白村其地瘴热非大酋所居惟乌杂蛮居之迁徙不常至元十三年割安宁千户之碌琫化泥骥琮笼三处立禄丰县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琫译谓碌为石琫为甑讹为今名罗次下在州北治压磨吕白村本乌蛮罗部地险俗悍至元十二年因罗部立罗次州隶中庆路二十四年改州为县二十七年隶安宁州
  威楚开南等路为杂蛮耕牧之地蛮名俄碌历代无郡邑后爨酋威楚筑城俄碌睒居之唐时蒙舎诏阁罗鳯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今镇南州是也后阁罗鳯叛于本境立郡县诸爨尽附𫎇氏立二都督六节度银生节度即今路也及段 -- 𠭊 or 叚 ?氏兴银生隶姚州又名当箸验及高昇泰执大理国柄封其侄子明量于威楚筑外城号徳江城传至其裔长夀元宪宗三年征大理平之六年立威楚万戸至元八年改威楚路置总管府领县二州四州领一县威楚下倚郭至元十五年升威州仍立富民浄乐二县二十一年降州为威楚县革二县为郷来属定远下在路北地名目直睒杂蛮居之诸葛亮征南中经此睒后号为牟州唐蒙氏遣爨蛮酋抬萼镇牟州筑城曰耐笼至高氏専大理国政命云南些英徒酋夷羡徙民二百戸于黄蓬阱其台萼故城隶高氏元宪宗四年立牟州千户黄蓬阱为百戸至元十二年改为定远州黄蓬阱为南宁县后革县为乡改州为县隶本路 镇南州州在路北昔朴落蛮所居川名欠舎中有城曰鸡和至唐时蒙氏并六诏征东蛮取和子鸡和二城置石鼓县又于沙却置俗富郡沙却即今州治至段氏封高明量为楚公欠舎沙却皆隶之元宪宗三年其酋内附七年立欠舎千戸石鼔百户至元二十二年改欠舎千户为镇南州立定边石鼔二县二十四年革二县为乡仍隶本州 南安州州在路东南昔黑爨蛮祖瓦晟吴居之不隶他部至高氏封威楚方隶焉元宪宗立摩刍千戸隶威楚万戸至元十二年改千戸为南安州隶本路领一县广通下县在州之北旧名路睒杂蛮居之南诏阁罗鳯曽立路睒县至段氏封高明量于威楚其后宜州酋些莫徒裔易裒等附之至高长夀遂处于路瞍易裒去旧堡二十里山上筑城白龙戏新栅宪宗七年长夀内附立路睒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广通县隶南安州 开南州州在路西南其川分十二甸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自南诏至段氏皆为徼外荒僻之地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开南州 威远州州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朴和泥二蛮所居至蒙氏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其后金齿白蛮酋阿只步等夺其地元中统三年征之悉降至元十二年立开南州及威远州隶威楚路
  武定路军民府唐隶姚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历刂)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隶威楚至元八年并仁徳于矢入本部为北路十二年割出二部改本路为武定领州二州领四县 和曲州州在路西南蛮名叵簉甸僰𤡊诸种蛮所居元宪宗六年改叵簉甸曰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为州领二县南甸下路治本县蛮曰瀼甸又称洟陬笼至元二十六年改为县元谋下旧名环州元治五甸至元十六年改为县 禄劝州州在路东北甸名洪农碌劵杂蛮居之至元二十六年立禄劝州领二县易笼下易笼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立县石旧下县在州东有四甸曰掌鸠曰法块曰抹捻曰曲蔽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凡数十渡故名今讹名石旧至元二十六年立县鹤庆路军民府府治在丽江路东南大理路东北蛮名其地曰鹤川样共昔隶越析诏汉唐未建城邑唐元宗开元末阁罗鳯合六诏为一称南诏徒治羊苴城地近龙尾鹤柘今府即其地也文宗太和中蒙劝封祐于样共立谋统郡𫎇氏后经数姓如故元宪宗三年内附为鹤州七年立二千戸仍称谋统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罢谋统千戸复为鹤州二十年为燕王分地隶行省二十三年升为鹤庆府领一县剑川下县治在剑川湖西亦名罗鲁城旧案唐史南诏有六节度剑川其二也初蒙氏未合六诏时有浪穹诏与南诏战不胜遂保剑川更称浪剑徳宗贞元中南诏撃破之夺剑共诸川地其酋徒居剑睒西北四百里号剑羌蒙氏终至段氏改剑川为义督睑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戸立剑川县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元贞二年
  彻里军民总管府大徳中置大徳中云南省言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势均力敌今大彻里胡念已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每多相杀掠胡念日与相拒不得离遣其弟胡伦入朝指画地形乞别立彻里军民宣抚司择通习蛮夷情状者为之帅招其来附以为进取之地乃立彻里军民总管府广南西路宣抚司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汉越巂郡西徼地昔么蛮些蛮居之遂为越析诏二部皆乌蛮种居铁桥唐徳宗贞元中其地归南诏元宪宗三年征大理从金沙济江么些负固不服四年春平之立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立宣慰司十三年改为丽江路立军民总管府二十二年府罢于通安巨津之间立宣抚司领府一州七州领一县北胜府在丽江之东唐南诏时铁桥西北有施蛮者
  贞元中为异牟寻所破迁其种居之号剑羌名其地曰成偈睒案明史稿云唐时南诏始开其地名北方睒及么些诸蛮居之号成偈睒互有异同谨附识又改名善巨郡蒙氏终段氏时高智昇使其孙高大恵镇此郡案明史稿云段氏改成纪镇谨附识后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其酋高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立为施州十七年改为北胜州二十年升为府 顺州在丽江之东俗名牛睒昔顺蛮种居剑川共唐贞元间南诏异牟寻破之徙居铁桥大婆小婆三探览等川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牛睒至十三世孙自瞠犹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五年改牛睒为顺州 蒗蕖州治罗共睒在丽江之东北胜永宁南北之间罗落么些三种蛮世居之至元九年内附十六年改罗共睒为蒗蕖州 永宁州昔名楼头睒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睒世属大理元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至元十六年改为州 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睒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夺而有之世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其二十三世孙麦良内附中统四年以麦良为察罕章管民官至元九年其子麦兀袭父职十四年改三睒为通安州 兰州在兰沧水之东汉明帝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兰沧水置博南县唐为卢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元宪宗四年内附隶察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兰州 宝山州在雪山之东案明史稿宝山州本汉邪龙县地谨附识昔么些蛮居之其先自楼头徙居此二十馀世元世祖征大理自卞头济江由罗邦至罗寺围大匮等塞其酋内附名其寨曰察罕呼鲁罕至元十四年以大匮七处立宝山县十六年升为州 巨津州昔名罗波九睒北接三川铁桥西邻吐蕃么些大酋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于九睒立巨津州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领一县临西下县在州之西北旧名罗裒间居民皆么些二种蛮至元十四年立大理州县于罗裒间立临西县以西临吐蕃境故也
  东川路至元二十八年
  茫部路军民总管府领州二 益良州 强州孟杰路自东川路以下阙元泰定帝泰定三年八百媳妇蛮请官守置木安孟杰二府之地普安路治在盘町山阳巴盘江东古夜郎地秦为黔中地两汉隶牂牁郡蜀隶兴古郡隋立牂州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𫎇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于矢部世为酋长元宪宗七年其酋内附命为于矢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普安路总管府明年更立招讨司十六年改为宣抚司二十二年罢司为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戸府曲靖二州在汉为夜郎味县地蜀分置兴古郡隋初为恭州协州唐置南宁州东西爨分乌白蛮二种自曲靖州西南昆川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通谓之东爨乌蛮太宗贞观中以西爨归王为南宁都督袭杀东爨首领盖聘南诏阁罗鳯以兵胁西爨徙之至龙和皆残于兵东爨乌蛮复振徙居西爨故地世与南诏为婚居故曲靖州元宗天宝末征南诏进次曲靖州大败其地遂没于蛮元宪宗六年立磨弥部万戸至元八年改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总管府二十年以隶皇太子二十五年升宣抚司领县一州五州领六县南宁下倚郭唐以西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治石城及阁罗鳯叛州废蒙氏改石城郡至段氏乌蛮磨弥部酋据五城元宪宗三年内附六年立千户隶磨弥部万戸至元十三年升南宁州二十二年革为县 陆凉州即汉牂牁郡之平夷县案明史稿云晋于汉之平夷县置平夷郡唐属盘州谨附识南诏叛后落温部蛮世居之元宪宗三年内附立落温千户属落𫎇万户至元十三年改为陆凉州领二县芳华河纳下治蔡村 越州在路之南其州名鲁望普么部蛮世居之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立千戸隶末迷万戸至元十二年改越州隶曲靖路 罗雄州与溪洞蛮獠接壤历代未尝置郡其地为塔敝纳夷甸俗传盘瓠六男其一曰蒙由邱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曰罗雄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隶普么千戸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为罗雄州隶曲靖路 马龙州地名曰撒匡昔僰刺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至罗苴内附于本部立千戸元至元十三年改为州即旧马龙城也领一县通泉下在州西南与嵩明州杨林县接壤纳垢之孙易陬分居其地元初为易龙百户隶马龙千戸至元十三年改名通泉县隶马龙州 霑益州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唐初置州案明史稿云霑益州汉宛温县地属牂牁郡唐初置西平州改盘州谨附识天宝末没于蛮为僰刺二种所居后唐弥部夺之元初其孙普垢(⿰历刂)内附宪宗七年以本部隶曲靖磨弥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霑益州领三县交水下治易陬龙城其先磨弥部酋蒙提居之后大理国高䕶军逐其子孙据之宪宗五年内附至元十三年即其城立县石梁下系磨弥部又名伍勒郎其酋世为巫居石梁原山至元十三年为县罗山下亦名落蒙山乃磨弥部东境
  澂江路治在滇池东南唐属牂州隶黔州都督府开元中降为羁縻州其地曰罗伽甸初么些蛮居之后为僰蛮所夺南诏蒙氏为河阳郡至段氏么些蛮之裔复居此甸号罗伽部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戸至元三年改万戸为中路十六年升为澂江路领县三州二州领三县河阳下内附后为千戸至元十六年为河阳州二十六年降为县江川下在澂江路南星云湖之北蒙氏叛唐使白蛮居之至段 -- 𠭊 or 叚 ?氏些么徒蛮之裔居此城更名步䧺部其后弄景内附即本部为千户元至元十三年改千戸为江川州二十年降为县阳宗下在本路西北明湖之南昔么些蛮居之号曰强宗部其酋卢舍内附立本部千戸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新兴州汉新兴县唐初隶牂州后南诏叛降为羁縻州案明史稿云汉青蛉弄栋二县地梁没于西爨唐羁縻求州谨附识𫎇氏为温富州段氏时么些蛮分居其地内附后立为千戸元至元十三年改新兴州案明史稿云元置部傍千户所改休纳县又置新兴州寻省县入州谨附识隶澂江路领二县普舎下在州西北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具龙城次曰普舎据普札龙城二城之西有白城汉人所筑二酋屡争其地莫能定后普舎孙苴(⿰历刂)内附立本部为千戸至元十三年改千戸为普舎县治普札龙城隶新兴州研和下么些徒蛮步雄居之其孙龙钟内附立百戸至元十三年改为县路南州州在本路之东木名路甸有城曰撒吕黑
  爨之裔落蒙所筑子孙世居之因名落蒙部元宪宗朝内附即本部立万戸至元七年并落蒙罗伽末迷三万戸为中路十三年分中路为二路改罗伽为澂江路案前澂江路注云宪宗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户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升为澂江路与此处年分不合考云南通志至元十三年赛音谔徳齐以改定云南诸路名号来上凡为路三十七澂江之升当在此时前作十六年盖误谨附识落蒙为路南州隶澂江路领一县邑市至元十三年即邑市弥歪二城立邑市县弥沙等五城立弥沙县二十四年并弥沙入本县隶路南州
  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大徳七年改为路仁徳府昔僰刺蛮居之其部曰仲札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案明史稿云南诏为寻甸部谨附识宪宗五年内附明年立本部为仁地万户至元初复叛四年降之仍为万戸十三年改万戸为仁徳府领县二为美下县治在府北地夕溢浦适侣瞍甸即仁地故部至元二十四年置县归厚下县治在府西地名易浪湳龙旧隶仁地部至元二十四年分立二县曰倘俸曰为美二十五年改倘俸曰归厚
  罗罗𫎇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建昌路本古越巂地唐初设中都府案唐书地理志作中都督府元志盖误治越巂肃宗至徳中没于吐蕃贞元中复之懿宗时蒙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其后诸酋争强不能相下分地为四推段兴为长其裔浸强遂并诸酋自为府主大理不能制传至阿宗娶落兰部建蒂女沙智元宪宗朝建蒂内附以其婿阿宗守建昌至元十二年析其地置总管府五州二十三建昌其一路也设罗罗宣慰司以总之本路领县一州九州领县一中县治在住头囘甸盖越巂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县隶建昌路 建安州即总府所治建蒂既平分建昌府为万戸二又置千戸二至元十五年割建乡城十四村又建蒂四村立宝安州十七年改本千戸为建安州二十六年革宝安州以其乡村来属 永宁州在建昌之东郭唐时南诏立建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元至元九年西平王平建蒂十六年分建昌为二州在城曰建安东郭曰永宁俱隶建昌路 泸州州在路西昔名沙城睑即诸葛武侯擒孟获之地段氏立城名洟笼隶建昌元宪宗时建蒂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十五年改洟笼为泸州 礼州州在路西北所治日笼么城南诏末诸蛮相侵夺至段氏兴并有其地裔孙阿宗内附复叛元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戸十五年改为礼州领一县泸沽县在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其裔蒲徳遣其侄建蒂内附建蒂继叛杀蒲徳自为酋长并有诸部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戸十三年升万户十五年改县 里州唐隶巂州都督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元宪宗时其酋纳空随建蒂内附中统三年至元十年其子耶吻效顺隶乌𫎇十八年设千户二十二年同乌蛮叛奔罗罗斯二十三年升军民总管府二十六年府罢为州隶建昌路阔州州治密纳甸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
  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僰罗内附至元九年设千户二十六年改为州 卭部州州在路东北大渡河之南越巂之东北唐立卭部县后没于蛮至宋岁贡名马土物封其酋为卭都玉今其地称为卭部川治乌弄城昔么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元宪宗时内附中统五年立卭部川安抚招讨使隶成都元帅府至元十年割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为州 隆州州在路之西南与汉卭部县接境案汉书地理志越巂郡有卭都县元志作卭部盖误唐会川县之西北蒙氏改会川为会同逻立五睑本州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四年设千戸十七年改隆州 姜州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閟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罗落蛮世居焉阿罗𢯦高氏之势攻㧞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元宪宗时随閟畔内附因隶焉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蒂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后又属建昌
  徳昌路军民府汉卭都县地唐没于南诏路在建昌西南所居蛮号屈部元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为昌州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入徳昌路治本州葛鲁城领州四 昌州路治本州初乌蛮阿屈之裔寖强用祖名为屈部其孙乌则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改本部为州兼领普济威龙隶定昌路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隶徳昌 徳州在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城曰亦苴龙所居蛮苴郎以远祖名部曰赪𫄧宪宗时内附至元十二年立千户十三年改为徳州隶徳平路二十三年改隶徳昌 威龙州州在路西南本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鸟鸡泥祖三曰娲诺龙菖蒲皆獹鲁蛮种也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威龙州隶徳昌 普济州州在路西北本名玗甸昔为荒僻之地獹鲁蛮世居之后属屈部至元九年随屈部内附十五年于玗甸立定昌路案前徳昌路注云至元十二年立定昌路此处作十五年疑误二十三年路革改隶徳昌
  会川路路在逮昌南唐移卭部于此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天宝末没于南诏立会川都督府又号清宁郡至段氏仍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内附十四年立会川路治武安州领州五 武安州蛮称龙泥城至元十四年立管民千戸十七年改为武安州 黎溪州蛮云黎𫸩讹为今名初乌蛮与汉人杂处及南诏阁罗鳯叛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蛮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至元九年其裔阿夷内附改其部为黎溪州 永昌州在路北治故归依城即古会川也唐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至蒙氏改会同府置五睑徙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十二姓于此以赵氏为府主居今州城赵氏弱王氏据之及段氏与高氏专政逐王氏以其子高政治会川元宪宗三年征大理高氏逃去九年故酋王氏孙阿龙率众内附至元八年以其男阿禾领会川十四年改管民千户十七年立永昌州隶会川路 会理州州在会川路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川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閟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十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路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 麻龙州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閟畔东川后普恐迁苖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蒂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戸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閟畔部
  柏兴府汉为定笮县隶越巂郡唐立昆明县天宝末没于吐蕃后复属南诏改香城郡元至元十年其盐井摩沙酋罗罗将𤡊鹿茹库内附十四年立盐井管民千户十七年改为闰盐州以𤡊鹿部为普乐州俱隶徳平路二十七年并普乐闰盐二州为闰盐县立柏兴府隶罗罗宣慰司领县二闰盐下倚郭以县境有盐井故名下县在府北汉越巂郡北境与吐蕃接元至元十五年立为金州后降为县以县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戸府
  临安路唐隶牂州按明史槀云古句町国汉句町县属牂牁郡唐羁縻牂州地谨附识天宝末没于南诏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氏改为秀山郡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以本部为万户至元八年改为南路十三年又改为临安路领县二千户一州三州领二县河西下县在𣏌𪋤湖之南又名其地曰休腊昔庄𫏋王其地唐初于姚州之南置西宗州领三县河西其一也天宝后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易渠夺而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七年即阿蛮部立万户休腊隶之至元十三年始为河西州隶临安路二十六年降为县蒙自下县界南邻交趾西近建水州县境有山名自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白蛮所筑即今县治下临巴甸南诏时以赵氏镇守至段氏阿僰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继叛七年平之立千戸隶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阿僰万户为临安路以本千户为县 舍资千户蒙自县之东阿僰蛮所居地昔名褒古又曰部袅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内附后隶蒙自千户至元十三年改蒙自为县其地近交趾遂以舍资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戸隶临安路建水州在本路之南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又称步头亦云巴甸每夏秋溪水涨溢如海蛮谓海为恵大为(⿰历刂)故名恵(⿰历刂)汉语曰建水历赵杨李段数姓皆仍旧名些么徒蛮所居内附后元立千户隶阿僰万戸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隶临安路 石平州下 按云南通志石平州平当作坪谨附识在路之西南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为州隶临安路 宁州在本路之东唐置黎州案明史稿云唐分南宁州地置西宁州于此后改黎州谨附识天宝末没于蛮地号浪旷蛮语谓旱龙也步雄部蛮些么徒据之后属爨蛮酋阿㡬以浪旷割与宁酋豆圭元宪宗四年宁酋内附至元十三年改为宁州隶临安路旧领三县通海嶍峨西沙西沙在州东宁部蛮世居之其裔孙西沙筑城于此因名西沙笼宪宗四年其酋普提内附就居此城为万戸至元十三年立为西沙县二十六年以隶宁州至治二年并入州领二县通海下倚郭元初立通海千户隶善□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通海县隶宁海府二十七年府革直隶临安路今割隶宁州嶍峨下县在河西县之西旧属滇国昔嶍猊蛮居之后阿僰酋逐嶍猊据其地至其孙阿次内附以其部立千戸至元十三年改为州领卭洲平甸二县二十六年降为县并二县为乡隶临安路今割隶宁州
  广西路东爨乌蛮弥鹿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寖盛𫎇氏段氏莫能制元宪宗七年二部内附隶落蒙万戸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立广西路十八年复为民领州二 师宗州在路之东南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至元十二年立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弥勒州在路南昔些么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至元十二年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元江路古西南夷地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案明史稿云元江唐时南诏属银生节度𢓺白蛮十姓戌之后和泥据之居罗槃甸宋时为么些徒蛮阿僰诸部所有谨附识宪宗四年内附七年复叛率诸部筑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遥立元江府以羁縻之二十五年命云南王讨平之割罗槃马笼步日思么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十二部于威远立元江路步日部在本路之西蒙氏立比甸徙白蛮镇之名步日睑马笼部因马笼山立寨在本路之北所居蛮阿僰元初立为千户属宁州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隶元江万戸二十五年属元江路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大理路军民总管府本汉楪榆县地案汉书楪榆作叶榆谨附识唐于昆明之㺯栋州案汉书梇栋作弄栋谨附识置姚州都督府治楪榆洱河蛮案明史稿云汉为益州永昌二郡地蜀汉属云南郡晋属宁州唐羁縻匡州地谨附识后蒙舎诏皮罗阁逐河蛮取大和城至阁罗鳯号大蒙国云南先有六诏至是请于朝求合为一从之𫎇舎在其南故称南诏徙治太和城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乖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其后郑赵杨三姓互相篡夺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万户至元七年并二万戸为大理路设录事司领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领二县太和倚郭宪宗七年于城内外立上中下三千户至元二十六年即中千戸立录事司上下二千户立县 案明史稿云本汉叶榆隋时洱河蛮居此置太和城元收大理国地置理州及河东县寻省州改县曰太和谨附识 永昌府唐时蒙氏据其地历段氏高氏皆为永昌府案明史稿古哀牢国地汉置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唐属姚州后入于蛮谨附识宪宗七年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戸至元十一年立永昌州十五年升为府隶大理路领一县永平下县在府东鹿沧江之东即汉博平县唐𫎇氏改胜乡郡属永昌元至元十一年改永平县 案后汉书永昌郡有博南县永平中置疑博平县系博南县之讹谨附识 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睒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睒逐诸蛮有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酋高救内附至元十一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改腾冲府二十五年罢州县府如故 邓川州在本路北蛮有六诏邆睒其一也唐置邆川州治大釐蒙氏袭而夺之后改徳原城隶大理段氏因之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徳原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徳原城为邓川州领一县浪穹下本名弥茨乃浪穹诏所居之地唐初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不胜保剑川更称浪剑贞元中南诏破之以浪穹施浪邆睒总三浪为浪穹州元宪宗七年内附立浪穹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降为县隶邓川州 𫎇化州本蒙舎城唐置阳瓜州天宝间鳯伽异为州刺史段氏为开南县元宪宗七年以蒙舎立千戸属大理上万戸至元十一年立蒙化州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年降为州复隶大理路 赵州昔为罗落蛮所居地蒙氏立国有十睑赵州睑其一也蛮为睑若州皮罗阁置赵郡阁罗鳯改为州段氏改天水郡元宪宗七年立赵睑千户隶大理下万戸至元十一年改为州又于白崖睑立建宁县隶本州即古勃弄地二十五年县革入州隶大理路姚州唐于弄栋川置姚州都督府天宝间阁罗鳯叛取姚州附吐蕃终段氏为姚州案明史稿云南诏置弄栋府大理段氏改曰姚府谨附识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大姚堡千戸至元十一年罢统矢立姚州隶大理路领一县大姚下唐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南接姚州统县四一曰青蛉即此地夷名大姚堡与弄栋川相接元宪宗七年立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大姚县隶姚州 云南州唐以汉云南县置郡蒙氏至段氏并为云南州元宪宗七年立千戸案云南通志唐初置云南州贞观中改匡州又于州东南置镜州蒙氏为云南睑改品甸县宋段氏复为云南州元立品甸千戸史志未详谨附识隶大理下万戸至元十一年立云南州蒙怜路军民府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管府蒙莱甸为蒙莱路军民总管府其馀阙
  蒙莱路军民府
  金齿等处宣抚司其地在大理西南兰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白夷曰僰曰峨昌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元宪宗四年平定大理继征白夷等蛮中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司十二年改西路为建宁路东路为镇康路十五年改安抚为宣抚立六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罢两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
  柔远路在大理之西永昌之南其地曰潞江曰普坪睑曰申睑僰寨曰乌摩坪僰蛮即通典所谓黒爨也中统初僰酋阿八思入朝至元十三年与茫施镇康镇西平缅麓川俱立为路隶宣抚司
  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其地曰怒谋曰大枯睒曰小枯睒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中统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康路在柔远路之南兰江之西其地曰石睒亦黒僰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镇西路在柔远路正西东隔麓川其地曰于赖睒曰渠澜睒白夷蛮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平缅路北近柔远路其地曰骠睒曰罗必四庄曰小沙摩弄曰骠睒头白夷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麓川路在茫施路东其地曰大布茫曰睒头附赛曰睒中弹吉曰睒尾福禄培皆白夷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南睒在镇西路西北其地有阿赛睒午镇睒白夷峨昌所居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隶宣抚司
  附各甸寨军民府
  乌撒乌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畔部其东西又有茫布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元宪宗征大理累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
  木连路军民府以下阙
  蒙光路军民府
  木邦路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名孟都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孟定路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名景麻元至元二十六年改孟定路军民总管府谨附识谋粘路军民府案方舆纪要孟定府有废谋粘路元至元中置谨附识
  南甸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名南宋元至元中立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六难路甸军民府
  陋麻和管民官
  云龙甸军民府案续舆地考云旧云龙甸元至元末立军民总管府谨附识
  缥甸军民府
  二十四寨逹噜噶齐
  孟隆路军民府
  木朵路军民总管府至元三十年以金齿木朵甸户口増置立下路总管府其为长者给两珠虎符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孟爱等甸军民府至元二十一年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其子来朝即其地立军民总管府
  蒙兀路
  通西军民总管府大徳元年蒙阳甸酋领缅吉纳款遣其弟阿不剌等赴阙进方物且请岁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逐立通西军民府
  木来军民府至元二十九年云南省言新附金齿适当蒙古图鲁默色出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拟立为木来路中书省奏置散府以巴拜为逹噜噶齐用其土人马列知府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八
  州郡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本省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宋为临安府元至元十三年平江南立两浙都督府又改为安抚司十五年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二十一年自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迁江淮行省来治于杭改曰江浙行省置左右录事司按元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八年改江淮行省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与志互异谨附识领县八州一钱塘仁和上与钱塘分治城下馀杭临安新城富阳于潜昌化 海宁州元贞元年升盐官县为盐官州天历二年改海宁州湖州路唐为湖州宋改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升湖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一乌程归安上与乌程皆为倚郭安吉德清武康 长兴州元贞元年升长兴县为州
  嘉兴路宋为嘉禾郡又升嘉兴府元改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一州二嘉兴上倚郭 海盐州元贞元年升海盐县为州 崇徳州元贞元年升崇德县为州平江路宋为平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四吴长洲上与吴县并为倚郭 昆山州元贞元年升昆山县为州 常熟州元贞元年升常熟县为州 吴江州元贞元年升吴江县为州 嘉定州元贞元年升嘉定县为州
  常州路本常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二晋陵中倚郭武进中倚郭 宜兴州宋宜兴县元
  至元十五年升宜兴府二十年仍为县二十一年复升为府仍置宜兴县以隶之元贞元年府县俱废止立宜兴州 无锡州元贞元年升无锡县为州
  镇江路宋为镇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为镇江路设录事司领县三丹徒中倚郭丹阳金坛
  建德路宋为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建德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建德中倚郭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寿昌
  松江府宋为华亭县属秀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以隶之领县二华亭上倚郭上海上本华亭县地至元二十七年以戸口繁多置上海县属松江府
  江阴州宋为江阴军元至元十二年依旧置军行安抚司事十四年升为江阴路总管府后降为江阴州按宋史地理志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当是元时省并谨附识
  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元治婺州大德六年移治庆元
  庆元路宋为庆元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置宣慰司十四年改为庆元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二鄞上倚郭象山慈溪定海 奉化州元贞元年升奉化县为州 昌国州至元十四年升昌国县为州仍置昌国县以隶之后止立昌国州
  衢州路宋为衢州元至元十三年改衢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西安中倚郭龙游江山下 按宋史地理志礼贤县注云本江山县南渡后改续舆地考云元复礼贤为江山县谨附识常山下宋改信安今复旧名开化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婺州路宋为婺州保宁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婺州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州一金华上倚郭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 兰溪州元贞元年升兰溪县为州
  绍兴路宋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设录事司领县六州二山阴会稽中与山阴俱倚郭上虞萧山新昌 馀姚州元贞元年升馀姚县为州诸暨州元贞元年升诸暨县为州按浙江通志云至正十九年
  诸暨州为诸全州二十六年仍为诸暨县谨附识
  温州路宋为瑞安府元至元十三年置温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二永嘉上倚郭乐清 瑞安州元贞元年升瑞安县为州 平阳州元贞元年升平阳县为州
  台州路宋为台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州一临海上倚郭仙居宁海天台 黄岩州元贞元年升黄岩县为州
  处州路宋为处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处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七丽水中倚郭龙泉松阳遂昌青田缙云庆元
  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
  宁国路宋为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宁国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宣城上倚郭南陵宁国旌徳太平
  徽州路宋为徽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一歙上倚郭休宁祈门绩溪婺源州元贞元年升婺源县为州
  饶州路宋饶州元至元十四年升饶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三鄱阳上倚郭德兴安仁 馀干州元贞元年升馀干县为州 浮梁州元贞元年升浮梁县为州 乐平州元贞元年升乐平县为州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集庆路宋为建康府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升建康路初立行御史台于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既而徙杭州又徙江州又还杭州二十三年自杭州徙治建康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二上元中倚郭江宁中倚郭句容 溧水州元贞元年升溧水县为州 溧阳州至元十六年升溧阳县为溧阳路二十七年复降为县后复升为州
  太平路宋为太平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太平路设录事司领县三当涂中倚郭芜湖繁昌
  池州路宋为池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六贵池下倚郭即秋浦县吴改为贵池青阳建德铜陵石埭东流
  信州路宋为信州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五上饶上倚郭玉山弋阳贵溪永丰广德路宋为广德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广德中倚郭建平
  铅山州宋铅山县元至元二十九年割上饶之乾元永乐二乡弋阳之新政善政二乡来属升为铅山州直隶行省
  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大德元年
  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
  福建路宋为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为福州路十八年迁泉州行省于本州十九年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本州二十二年并入杭州设录事司领县九州二州领二县闽中倚郭侯官中倚郭怀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 福清州元贞元年升福清县为州 福宁州元升长溪县为福宁州领二县按福建通志升州在至元二十三年谨附识宁德福安
  建宁路宋为建宁军元至元二十六年升为路设录事司领县七建安瓯宁中与建安俱倚郭浦城建阳中按宋史地理志嘉禾县注云本建阳县理宗景定元年改当是元初复旧名建阳谨附识崇安松溪政和
  泉州路宋为平海军元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路十九年复还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路按福建通志云大德二年改为泉宁府谨附识设录事司领县七晋江中倚郭南安恵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
  兴化路宋置太平军又改兴化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化路设录事司领县三莆田中宋置兴化军迁治莆田元至元十三年割左右二厢属录事司县如故仙游兴化下军治元在此后移于莆田此县为属邑
  邵武路宋邵武军元至元十三年为邵武路设录事司领县四邵武中倚郭光泽泰宁建宁
  延平路宋为南剑州元至元十五年升南剑路后改延平路按福建通志云大德六年改为延平路谨附识设录事司领县五南平中倚郭 按宋史地理志无南平县据福建通志云元大德间改剑浦县为南平县谨附识尤溪顺昌将乐
  汀州路宋为汀州隶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汀州路设录事司领县六长汀中倚郭宁化清流下 按福建通志云宋哲宗元符元年置清流县理宗绍定中废元复置谨附识连城下 按福建通志云元改莲城为连城谨附识上杭武平
  漳州路宋为漳州元至元十六年升漳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五龙溪下倚郭漳浦龙岩长泰南靖下本南胜改今名 按福建通志云至治中析龙溪漳浦龙岩三县地置南胜县顺帝至正十六年改为南靖谨附识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一十八州九属州一十三属县七十八本省马站八十五处水站六十九处
  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
  龙兴路宋为龙兴府元至元十三年设行都元帅府及安抚司仍领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奉新靖安分宁武宁八县置录事司十四年改元帅府为江西道宣慰司本路为总管府立行中书省十五年立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司移省于赣州十六年复还隆兴十七年并入福建行省止立宣慰司十九年复立罢宣慰司隶皇太子位二十一年改龙兴府为龙兴路领县六州二南昌上倚郭至元二十年割录事司所领城外二厢东南两关来属新建上倚郭进贤奉新靖安武宁至元二十三年置宁州县为倚郭大德八年于分宁置宁州武宁直隶本路富州本丰城县宋属隆兴府元至元十九年隶皇
  太子位二十三年升为富州 宁州本分宁县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宁县置宁州武宁为倚郭县大德八年割武宁直隶本路遂徙州治于分宁
  吉安路宋为吉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元贞元年改吉州为吉安路领县五州四庐陵上倚郭永丰万安龙泉永宁下至顺间分永新州立 按名胜志云永宁县本永新州之胜业乡元至顺初守土官以乡去州城道险而遥民罢征役乞别置县从之谨附识吉水州元贞元年升吉水县为州 安福州
  贞元年升安福县为州 太和州元贞元年升太和县为州 永新州元贞元年升永新县为州
  瑞州路宋为瑞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一高安上倚郭上高 新昌州元贞元年升新昌县为州
  袁州路宋为袁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总管府设录事司隶湖南行省十九年升路隶江西行省领县三州一宜春上倚郭分宜万载 萍乡州元贞元年升萍乡县为州
  临江路宋临江军隶江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隶江西行都元帅府十四年改临江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一州二清江上宋即县治置临江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而县为倚郭 新淦州元贞元年升新淦县为州 新喻州元贞元年升新喻县为州
  抚州路宋为抚州元至元十四年升抚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五临川崇仁金溪宜黄乐安
  江州路宋为定海军元至元十二年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行省十四年罢都督府升江州路隶龙兴行都元帅府后置行中书省江州直隶焉十六年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复隶行省设录事司领县五德化中唐浔阳县瑞昌彭泽湖口德安
  南康路宋为南康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南康路隶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割属江西设录事司领县二州一星子下南康治所都昌 建昌州元贞元年升建昌县为州
  赣州路宋为赣州元至元十四年升赣州路总管府十五年设录事司隶江西省领县五州二州领三县赣上州治所兴国信丰雩都石城 宁都州大德元年升宁都县为州按寰宇通志云元升宁都为州以石城属之领二县龙南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复置安远至元二十四年省入会昌县至大三年复置会昌州大德元年升会昌县为州领一县瑞金下旧
  属䖍州大德元年来属
  建昌路宋为建昌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路总管府置录事司领县三南城新城广昌
  南安路宋为南安军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路总管府割大庾县在城四坊设录事司十六年废录事司领县三大庾中倚郭南康上犹下南康为上犹宋改南安元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复为上犹 按江西通志云元至元五年改永清六年复旧名与元志异谨附识
  南丰州至元十九年升南丰县为州直隶行省广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司
  广州路宋为广州升帅府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五年立广东道宣慰司立总管府并录事司领县七南海番禺下与南海俱倚郭东莞増城香山新会清远
  韶州路宋为韶州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五年立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曲江中元初分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属录事司乐昌仁化乳源
  惠州路宋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总管府领县四归善下倚郭博罗海丰河源
  南雄路宋为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总管府领县二保昌下本浈昌宋改今名始兴
  潮州路宋为潮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十六年改为总管府二十二年设录事司领县三海阳下倚郭潮阳揭阳
  德庆路宋为德庆府元至元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立德庆路总管府后仍属广东道领县二端溪泷水
  肇庆路宋为肇庆府元至元十六年广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隶广西十七年改为下路总管府仍属广东领县二高要中倚郭四会
  英德州宋为英德府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立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按广东通志云英德路至元十五年置领贞阳浛光二县二十三年降为州隶广东元帅府废二县谨附识大徳五年复为路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县一翁源大徳五年置 按广东通志翁源县旧属韶州至元十五年省入曲江大徳五年复置来属延祐六年又并入曲江谨附识
  梅州宋为梅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六年置总管府二十三年改为散州领县一程乡
  南恩州宋为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领县二阳江阳春
  封州宋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归附隶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总管府后又降为散州仍属东道领县二封川开建
  新州宋为新州元至元十六年置新州路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领县一新兴
  桂阳州至元十九年升桂阳县为散州割连州阳山县来属初隶湖南道宣慰司后隶广东道领县一阳山
  连州宋为连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直隶行中书省十七年废安抚司升为连州路总管府隶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为散州隶广东道领县一连山循州宋为循州博罗郡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散州领县三龙川兴宁长乐下 按广东通志云元贞元年以长乐县属惠州路泰定元年还属谨附识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九
  州郡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州三十府三安抚司十五军三属府三属州十七属县一百五十管畨民总管一本省陆站一百处水站七十三处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武昌路宋为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一年权州事张晏然以成降自是湖北州郡悉下是年立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并本道安抚司十三年设录事司十四年立湖北宣慰司改安抚司为鄂州路总管府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十八年迁潭州行省于鄂州移宣慰司于潭州十九年随省处例罢宣慰司本路隶行省大德五年以鄂州首来归附又世祖亲征之地改武昌路领县七江夏中倚郭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武昌下宋升夀昌军以其为江西冲要地也元因之至元十四年升散府治本县后革府以县属本路
  岳州路宋为岳阳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立岳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一巴陵上倚郭临湘华容 平江州元贞元年升平江县为州常德路宋常德府元至元十二年置常德府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一州二州领一县武陵 桃源州元贞元年升桃源县为州 龙阳州元贞元年升龙阳县为州领一县沅江下本属朗州后来属澧州路宋为澧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澧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州二澧阳上倚郭石门安乡 慈利州元贞元年升慈利县为州柿溪州
  辰州路宋为辰州元改辰州路领县四沅陵辰溪卢溪叙浦
  沅州路宋为镇远州按宋史地理志无以沅州为镇远州之文疑宋志或有讹脱谨附识至元十二年立沅州安抚司十四年改沅州路总管府领县三卢阳黔阳麻阳
  兴国路宋为兴国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国路总管府旧隶江西三十年自江西割隶湖广设录事司领县三永兴下倚郭大冶通山
  汉阳府宋为汉阳军咸淳十年郡守孟琦以城来归元至元十四年升汉阳府领县二汉阳至元二十二年升中县汉川
  归州宋为归州德祐初归附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归州路总管府十六年降为州领县三秭归下倚郭巴东兴山
  靖州路宋为靖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明年改靖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永平会同通道
  湖南道宣慰司
  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
  天临路宋为潭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立行省改潭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鄂州徙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七长沙上倚郭善化倚郭衡山宁乡安化 醴陵州元贞元年升醴陵县为州浏阳州元贞元年升浏阳县为州 攸州元贞元年升攸县为州 湘乡州元贞元年升湘乡县为州湘潭州元贞元年升湘潭县为州 益阳州
  贞元年升安化县为益阳州 湘阴州元贞元年升湘阴县为州
  衡州路宋为衡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衡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湖南宣慰司以衡州为治所十八年移司于潭衡州隶焉设录事司领县三衡阳上倚郭安仁
  道州路宋为道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道州路为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营道中倚郭宁远江华永明
  永州路宋为永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永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零陵上倚郭东安祈阳
  郴州路宋为郴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郴州路总管府设事事司领县六郴阳中倚郭旧为敦化县至元十三年改今名宜章永兴兴宁桂阳桂东
  全州路宋为全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全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二清湘上倚郭灌阳宝庆路宋为宝庆府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宝庆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二邵阳上倚郭新化
  武冈路宋为武岗军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武冈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武冈上倚郭新宁绥宁
  桂阳路宋为桂阳军元至元十二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桂阳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平阳临武蓝山
  茶陵州宋为茶陵军复为县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耒阳州至元十九年升耒阳县为州
  常宁州至元十九年升常宁县为州
  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静江路宋为静江军元至元十三年立广西道宣抚司十四年改宣慰司十五年为静江路总管府元贞元年并左右两江宣慰司都元帅府为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元帅府仍分司邕州设录事司领县十临桂上倚郭兴安灵川理定义宁修仁荔浦阳朔永福
  南宁路宋为邕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为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洞镇抚泰定元年改为南宁路设录事司领县二宣化武縁
  梧州路宋为梧州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梧州路总管府领县一苍梧
  浔州路宋为浔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浔州路总管府领县二桂平平南
  柳州路宋为柳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柳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柳城下倚郭马平洛容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宋为庆远府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元年立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领县五宜山忻城天河思恩河池
  平乐府宋为昭州元改为平乐府领县四平乐下倚郭㳟城立山龙平
  郁林州宋为郁林州元至元十四年仍行州事领县三南流兴业博白
  容州宋为容州宁远军元至元十三年改安抚司十六年改容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普宁北流陆川象州宋为象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五年改象州路总管府领县三阳夀来宾武仙
  宾州宋为宾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下路总管府领县三岭方下倚郭上林迁江
  横州宋为横州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十六年改总管府领县二宁浦下倚郭永淳
  融州宋为融州清远军元至元十四年置安抚司十六年改融州路总管府二十二年改散州领县二融水怀远
  藤州宋为藤州元至元十三年仍行州事领县二镡津岑溪
  贺州宋为贺州元至元十三年仍行州事领县四临贺下倚郭富川桂岭怀集下宋属广州至元十五年以隶本州
  贵州宋为贵州元至元十四年领郁林县大德九年省县止行州事
  思明路
  大平路
  田州路军民总管府
  来安路军民总管府
  镇安路以上并阙 案以上五路元志注并阙今考明史地理志思明府志云元为思明路上思州忠州上下石西州西平州禄州思明州江州思陵州凭祥州注并云元属思明路太平府注云元为太平路永康州太平州思城州全茗州镇远州龙英州结安州结伦州都结州茗盈州左州养利州注并云元属太平路田州注云元为田州路归徳州思恩军民府泗城州果化州向武州都康州注并云元属田州路镇安府注云元为镇安路上映州注云元属镇安路又田州注云西有废来安路谨附识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年
  雷州路宋为雷州元至元十五年归附置安抚司十七年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改安抚司为总管府隶宣慰司领县三海康徐闻遂溪
  化州路宋为化州元至元十五年立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领县三石龙吴川石城
  高州路宋为高州元至元十五年置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领县三电白茂名信宜
  钦州路宋为钦州元至元十五年置安抚司十七年改总管府领县二安远灵山
  廉州路宋为廉州元至元十七年设总管府领县二合浦下倚郭石康
  乾宁军民安抚司宋为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元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乾宁军民安抚司领县七琼山下倚郭澄迈临高文昌乐会会同下 按明史地理志云元至元二十九年置谨附识定安下 按明史地理志元至元二十九年置天历二年升为南建州谨附识
  南宁军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领县三宜伦昌化感恩
  万安军至元十五年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领县二万安下倚郭陵水
  吉阳军至元收附后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领县一宁远
  附西南诸畨
  八畨顺元蛮夷官罗畨遏蛮军安抚司 程畨武胜军安抚司 金石畨太平军安抚司卧龙畨南宁州安抚司 小龙畨静蛮军安抚司 大龙畨应天府安抚司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韦畨蛮夷长官 洪畨永盛军安抚司 方畨河中府安抚司 卢畨静海军安抚司 卢畨蛮夷军民长官定远府领桑章龙必化小罗四州 下思同州领朝宗上轿新安麻峡瓮蓬小罗章龙乌山华山都云博罗十一县
  管番民总管自小程番以下各设蛮夷军民长官小程番中嶆百纳等处底窝紫红等处瓮眼纳八等处独塔等处客当刻地等处 天台等处  梯下 党兀等处勇都朱朱古𤬪等处 大小化等处 洛甲洛屯等处 低当低界等处 独石寨 百眼佐等处 罗来
  州 那历州 重州 阿孟州 上龙州 峡江州罗赖州 桑州 白州 北岛州 罗那州 龙里等寨 六寨等处 帖犵狫等处 本当三寨等处 山齐等处 羡塘带夹等处 都云桑林独立等处 六洞柔逹等处 竹古弄等处 中都云棺水等处 金竹府 都云军民府 万平等处 南宁 丹竹等处陈蒙 李稍李殿等处 阳安等处 八千蛮 恭焦溪等处 都镇 平溪等处 平月 李崖等处
  阳并等处 卢山等处 垂西军民府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雍真垂西葛蛮等处 葛蛮雍真等处 曽竹等处 龙平寨骨龙等处 㡳寨等处 茶山百纳等处 纳埧紫江等处 磨坡雷波等处 漕泥等处 青山远地等
  处 木窝普冲普得等处 武当等处 养龙坑宿征等处 骨龙龙里清江水楼雍眼等处 高桥青塘鸭水等处 落邦札佐等处 平迟安德等处 六广等处 贵州等处 施溪様头 朵泥等处 水东 市北洞
  思州军民安抚司镇远府 楠木洞 古州八万洞偏桥中寨 野鸡平 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 思印江等处 石千等处 晓爱泸洞赤溪等处 卑带洞大小田等处 黄道溪 省溪埧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等处 金容金远等处 台蓬若洞住溪等处 洪安等处 葛章葛商等处 平头著可通达等处 溶江芝子平等处 亮寨 沿河 龙泉平 祐溪 水特姜 杨溪公俄等处 麻勇洞 恩勒洞 大万山苏葛辨等处 五寨铜人等处 铜人大小江等处 德明洞 乌罗龙干等处 西山大洞等处 秃罗 浦口 高丹 福州 永州 迺州 銮州 程州 三旺州 地州 忠州 天州 文州 合鳯州 芝山州 安习州 𦭘罗等团 荔枝 安化上中下蛮曹滴等洞 洛卜寨 麦著士材 衙廸洞 会溪施容等处 感化州等处 契锄洞 腊惹洞 劳岩洞 驴迟洞 来化州 客团等处 中古州乐墩洞上里坪 洪州泊李等洞 张家洞
  沿边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军民安抚使黄平府 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水车等处 石粉罗家永安等处六洞柔远等处 锡乐平等处 白泥等处 南平綦江等处 珍川思宁等处 水烟等处 溱洞涪洞等处 洞天观等处 葛浪洞等处 寨埧垭黎焦溪等处 小姑单张 倒柞等处 乌江等处 旧州草堂等处 恭溪杳洞 水囤等处 平伐月石等处 下埧 寨草 横坡 平地寨 寨劳 寨勇 上塘塞坦 㖗奔 平莫 林种密秀 沿河祐溪等处
  新添葛蛮安抚司南渭州 落葛谷鹅罗椿等处 昔不梁骆杯密约等处 干溪吴地等处 哝耸古平等处 瓮城都桑等处 都镇马乃等处 平普乐重墺等处 落同当等处 平族等处独禄 三陂地蓬等处 小葛龙洛邦到骆豆虎等处罗月和 麦仿大小田陂带等处 都云洞 洪安□剂等处 谷霞寨 剌客寨 吾狂寨 割利寨必郎寨 谷底寨 都谷郎寨 犵狫寨 平伐等处安剌速 思楼寨 落暮寨 梅求望怀寨 甘长桑州郎寨 永县寨 平里县寨 锁州寨 思母双隆 各丹 归仁 雍郎客都等处 木当 栖求等处仲家蛮 雍门犵狫等处 乐赖蒙囊吉利等
  处 娄木等处 华山谷津等处 青均望怀甘长不列独娘等处 光州 者者寨 安化思云等洞 北遐洞茅难思风北郡都变等处 必际县 上黎平潘乐盈等处 诚州富盈等处 赤畬洞 罗章特团等处 福水州 允州等处 钦村 硬头三寨等处颜村 水历吾洞等处 顺东 六隆图 推寨橘叩寨 黄顶寨 金竹等处 格慢等处 客芦寨地省等寨 平魏 白崖 雍门客当乐赖蒙囊大化木瓜等处 嘉州 分州 平珠 洛河洛脑等处甯溪 瓮除 麦穰 孤顶得同等处 瓮包 三陂 控州 南平 独山州 木洞 瓢洞 窖洞大青山骨记等处 百佐等处 九十九寨蛮 当桥山齐朱谷列等处 虎列谷当等处 真滁杜珂等处杨坪杨安等处 棣甫都城等处 杨友□ 百也客等处 阿落𫝊等寨 蒙楚 公洞龙木 三寨猫犵剌等处 黒土石 洛宾洛咸 益轮沿边蛮 割和寨王都谷浪寨 王大寨 只蛙寨 黄平下寨林拱章秀拱江等处 密秀丹张 林种拱帮 西罗剖盆 杉木筲 各郎西 恭溪望成崖岭等处 孤把 焦溪笃住等处 草堂等处 上桑直 下桑直米坪 令其平尾等处保靖州 特团等处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领府二司一劝课使五大徳三年立征东行省未几罢至治元年复立
  沈阳等路高丽军民总管府
  征东招讨司
  各道劝课司庆尚州道 东界交州道 全罗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罗军民总管府大德五年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九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
  州郡
  
  明太祖奋起淮右首定金陵西克湖湘东兼吴会然后遣将北伐并山东収河南进取幽燕分军四出芟除秦晋讫于岭表最后削平巴蜀収复滇南禹迹所奄尽入版图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縻诸司又置十五都指挥使司以领卫所番汉诸军其边境海疆则増置行都指挥使司而于京师建五军都督府俾外都指挥使司各以其方附焉成祖定都北京乃以北平为直隶又増设贵州交趾二布政使司仁宣之际南交屡叛旋复弃之外徼终明之世为直隶者二曰京师曰南京为布政使司者十三曰山东曰山西曰河南曰陜西曰四川曰湖广曰浙江曰江西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其分统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县千一百三十有八羁縻之府十有九州四十有七县六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馀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候尉羁属者不在此数京师元直隶中书省明太祖洪武元年四月分属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二年三月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成祖永乐元年正月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行在十九年迁都北京罢布政使司为直隶英宗正统六年八月罢称行在定为京师统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顺天府元大都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正月升为北京改府为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大兴宛平良乡 固安元固安州明洪武元年十二月降为县永清 东安元东安州明洪武元年十二月降为县香河元属漷州明洪武十年二月省入州十三年二月复置改属府 通州洪武初以州治潞县省入领县四三河 武清元属漷州明洪武十二年宋属元漷州明洪武十四年二月降为县来属宝坻元直隶大都路明洪武十年二月来属 霸州洪武初以州治益津县省入领县三文安 大城 保定洪武七年九月省入霸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涿州洪武初以州治范阳县省入领县一房山 昌平州元昌平县直隶大都路明武宗正徳元年七月升为州旋罢八年复升为州领县三顺义元顺州明洪武九年十二月改为顺义际属府正徳元年七月来属怀柔洪武元年十二月分密云昌平二县地置属府正徳元年七月来属密云元檀州后置县为州治明洪武元年十一月省县入州十二月复置县省州入焉属府正徳元年七月来属 蓟州洪武初以州治渔阳县省入领县四玉田 丰润 遵化 平谷洪武十年二月省入三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保定府元保定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九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三县十七清苑满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庆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安肃元安肃州明洪武二年七月降为县西有遂州元属保定路明洪武初降为县八年二月省定兴元属易州明洪武六年五月改属府新城元属雄州明洪武初属北平府六年五月改属元雄州明洪武二年七月省州治归信县入焉七年四月降为县容城元属雄州明洪武七年四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唐 庆都 博野元直隶保定路明洪武元年改属祁州六年五月还属元蠡州属真定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八年正月降为县元完州明洪武二年七月降为县 祁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蒲阴县省入领县二深泽 束鹿 安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葛城县省入七年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领县二高阳元属安州明洪武六年五月改属府寻属蠡州八年正月省入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新安元直隶保定路明洪武七年七月省人安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 易州洪武初以州治易县省入领县一涞水河间府元河间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二县十六河间元献州明洪武初省州治乐夀县入焉八年四月降为县阜城元属景州明洪武七年改属府肃宁任丘元属莫州明洪武七年改属府北有莫州元治莫亭县属河间路洪武七年七月州县俱省
  交河元属献州明洪武八年四月改属府十年五月省入献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元清州明洪武初以州治会川县省入八年四月降为县寻改清为青兴济元属清州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属府静海元曰靖海属清州明洪武初更名八年四月改属北平府十年五月来属宁津 景州洪武初以州治蓚县省入领县三吴桥 东光洪武七年七月省入阜城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故城 沧州洪武初以州治清池县省入领县三南皮 盐山庆云洪武六年六月析山东乐安州北地置来属
  真定府元真定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正月属山东三月来属领州五县二十七真定井陉元属广平路威州明洪武二年来属获鹿 元氏 灵夀 稿城 栾城 无极元属中山府明洪武初废四年七月复置属定州七年四月改属府平山 阜平 行唐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二年属定州正统十三年十月直隶真定府 定州元中山府明洪武二年正月改曰定州三年以州治安喜县省入领县二新乐 曲阳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二年来属 冀州洪武二年以州治信都县省入领县四南宫 新河 枣强 武邑 晋州洪武二年以州治鼓城县省入领县三安平 饶阳 武强 赵州洪武元年以州治平棘县省入领县六柏乡 隆平洪武六年九月省入柏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高邑临城 赞皇 宁晋 深州洪武二年以州治静安县省入领县一衡水
  顺徳府元顺徳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县九邢台沙河 南和 任 内丘 唐山 平乡 钜鹿 广宗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平乡钜鹿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平府元广平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县九永年曲周 肥乡 鸡泽 广平 成安元属磁州明洪武初废四年六月复置来属元威州顺帝至正时省州治洺水县入州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邯郸元属磁州明洪武元年来属清河元属大名路明洪武六年九月来属
  大名府元大名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领州一县十元城大名元与元城县同为大名府治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魏县十五年二月复置魏 南乐 清丰元属开州明洪武七年三月改属府内黄元属滑州明洪武七年三月改属府元溶州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元滑州明洪武二年四月省州治白马县入焉七年三月降为县 开州洪武二年四月以州治濮阳县省入领县二长垣 东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及长垣县孝宗弘治三年九月复置属府神宗万历时仍属州
  永平府元永平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为永平府领州一县五卢龙迁安 抚宁 昌黎 滦州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义丰县省入领县一乐亭延庆州元龙庆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初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寻废永乐十二年三月置隆庆州属北京行部十八年十一月直隶京师穆宗隆庆元年改曰延庆州领县一永宁本永宁卫洪武十二年九月置永乐十二年三月置县于卫城保安州元属上都路顺宁府明洪武初废永乐二年闰九月置保安卫十三年正月复置州于卫城属北京行部十八年十一月直隶京师
  万全都指挥使司元顺宁府属上都路明洪武四年三月府废宣宗宣徳五年六月置司于此领卫十五蔚州延庆左永宁保安等卫俱设于本州县守御千户所三广昌美峪二所亦设于本处堡五宣府左卫元宣徳县为顺宁府治明洪武四年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属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四月改为宣府䕶卫属谷王府三十五年十一月罢宣府护卫复置徙治保定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五年六月还故治改属宣府右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与左卫同城属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四月改为宣府护卫属谷王府三十五年十一月罢宣府护卫复置徙治定州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五年六月还故治改属宣府前卫洪武二十六年置治宣府城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五年六月改属万全左卫元宣平县属顺宁府明洪武四年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徙治山西蔚州永乐元年二月徙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寻还故治宣徳五年改属万全右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与左卫同城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徙治山西蔚州永乐元年二月徙治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二年徙治徳胜堡宣徳五年改属怀安卫元怀安县属兴和路明洪武三年属兴和府旋改属山西大同府寻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五年六月改属保安右卫永乐十五年置于顺圣川直隶后军都督府十七年移治西沙城二十年徙怀安城内宣徳五年六月改属怀来卫元怀来县属龙庆州明洪武二年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寻废三十年正月置怀来守御千户所永乐十五年改为怀来左卫明年曰怀来卫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五年六月改属延庆右卫本隆庆右卫永乐二年置于居庸关北口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五年六月来属徙治怀来城隆庆元年更名开平卫本独石堡宣徳五年筑六月自闲平故城移卫置于此龙门卫宣徳六年七月置于故龙门县兴和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十年自兴和旧城徙宣府城内宣徳五年六月改属龙门守御千户所宣徳六年七月置于李家庄长安岭堡永乐九年置弘治二年置守御千户所于此雕鹗堡 赤城堡宣徳五年六月置又有镇宁堡弘治十一年置云州堡元云州属上都路明洪武三年七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宣徳五年六月置堡景帝景泰五年置新军千户所于此又有镇安堡宪宗成化八年马营堡宣徳七年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二十二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景帝景泰四年泰宁等三卫乞居大宁废城不许英宗天顺后遂入于三卫大宁卫元大宁路治大定县属辽阳行省明洪武十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寻废二十年八月置卫九月分置左右中三卫寻又置前后二卫二十八年四月改左右后三卫为营州左右中三护卫永乐元年二月省又徙中前二卫于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东北有恵和县又有武平县东有和众县元俱属大宁路明洪武中皆废新城卫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富峪卫本富峪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二十四年五月改为卫永乐元年二月徙置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会州卫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木榆卫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永乐元年全宁卫元全宁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中废二十二年四月置卫永乐元年营州左屯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徙治顺义县属大宁都司营州右屯卫元建州属大宁路明洪武中州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徙治蓟州属大宁都司营州中屯卫元龙山县属大宁路明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永乐元年三月徙治平谷县西属大宁都司营州前屯卫元兴州属上都路明洪武三年七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二十六年置卫永乐元年徙治香河县属大宁都司西南有兴安县元属兴州顺帝至元五年四月废营州后屯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徙治三河县属大宁都司兴州左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玉田县直隶后军都督府兴州右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迁安县直隶后军都督府兴州中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良乡县直隶后军都督府兴州前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丰润县直隶后军都督府兴州后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三河县直隶后军都督府开平卫元上都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为府属北平行省寻废府置卫永乐元年二月徙卫治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四年二月还旧治宣徳五年迁治独石堡改属万全都司后废西北有宁昌路东北有应昌路北有泰宁路又有徳宁路元俱直隶中书省西有桓州元属上都路明洪武中皆废开平左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于七合营永乐元年开平右屯卫洪武二十九年置于军台永乐元年开平中屯卫洪武二十九年置于沙峪永乐元年二月徙治真定府直隶后军都督府寻徙治滦州西石城废县开平前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于偏岭永乐元年开平后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于石塔永乐元年兴和守御千户所元隆兴路直隶中书省后改名兴和路明洪武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四年府废三十年正月置所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二十年为阿噜台所攻徙治宣府卫城而所地遂虚西有集宁路元直隶中书省西北有宝昌州元属兴和路又有高原县元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中俱废宽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遵化县仍属大宁都司又侨置宽河卫于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宜兴守御千户所元宜兴县属兴州寻升为宜兴州明洪武二年兼置卫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六月改卫为守御千户所五年七月州废存所永乐元年所废
  南京元以江北地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江南地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明太祖丙申年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洪武元年八月建南京罢行中书省以应天等府直隶中书省卫所直隶大都督府十一年正月改南京为京师十三年正月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寻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所领直隶中军都督府永乐元年正月仍称南京统府十四直隶州四属州十七县九十有七
  应天府元集庆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申年三月曰应天府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师永乐元年仍曰南京领县八上元江宁句容 溧阳元溧阳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溧水元溧水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高淳弘治四年以溧水县高淳镇置江浦本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洪武九年六月改为县析和滁二州及江宁县地益之六合元属真州明洪武二年直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府二十二年二月来属
  凤阳府元濠州属安丰路明太祖吴元年升为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建中都置留守司于此六年九月曰中立府七年八月曰凤阳府领州五县十三凤阳洪武七年八月析临淮县地置为府治十一年又割虹县地益之临淮元曰锺离为濠州治明洪武二年九月改曰中立三年十一月改曰临淮七年为府属怀远 定远 五河元属泗州明洪武四年二月来属元属泗州明洪武七年来属 夀州元安丰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丙午年曰夀春府吴元年曰夀州属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还属后以州治夀春县省入北有下蔡县南有安丰县俱洪武中省领县三霍丘 蒙城 泗州元属淮安路明太祖吴元年属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还属府后以州治临淮县省入领县二盱眙 天长 宿州元属归徳府明洪武四年二月来属领县一灵璧 颍州元属汝宁府明洪武四年二月来属领县二颍上 太和 亳州元属归徳府明洪武初以州治谯县省入寻降为县属归徳州六年属颍州弘治九年十月复升为州东南有城父县洪武中废
  淮安府元淮安路属淮东道宣慰司明太祖丙午年四月为府领州二县九山阳清河 盐城 安东元安东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桃源元曰桃园明洪武初更名沭阳元属海宁州明洪武初改属海州元曰海宁州明洪武初复曰海州以州治朐山县省入领县一赣榆 邳州元属归徳府明洪武初以川治下邳县省入四年二月改属中都十五年来属领县二宿迁睢宁
  扬州府元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路属淮东道宣慰司明太祖丁酉年十月曰淮海府辛丑年十二月曰维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府丙午年正月曰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府领州三县七江都倚元末废明太祖辛丑年复置仪真元真川治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子县明洪武二年州废改县曰仪真泰兴 高邮州元高邮府属淮东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闰七月降为州以州治高邮县省入领县二宝应 兴化 泰州洪武初以州治海陵县省入领县一如皋 通州洪武初以州治静海县省入领县一海门
  苏州府元平江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吴元年九月曰苏州府领州一县七吴长洲吴江元吴江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昆山元昆山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常熟元常熟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泰昌改元避讳曰尝熟嘉定元嘉定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 太仓州本太仓卫明太祖吴元年四月置弘治十年正月置州于卫城析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益之领县一崇明元崇明州属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路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改属苏州府弘治十年正月来属
  松江府元直隶江浙行省明太祖吴元年正月因之领县三华亭上海 青浦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四月以今县东北之新泾巡检司置析华亭上海二县地益之三十二年废为青龙镇仍置新泾巡检司万历元年复于唐行镇置县常州府元常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丁酉年三月曰长春府旋改曰常州府泰昌改元避讳曰尝州府领县五武进倚东为晋陵县元时同治郭内明太祖丁酉年三月改武进县曰永定晋陵县曰京临寻以京临省入永定壬寅年八月仍改永定曰武进无锡元无锡州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宜兴元宜兴州明太祖戊戌年十月曰建宁州寻复曰宜兴州洪武二年降为县江阴元江阴州直隶江浙行省明太祖甲辰年曰连洋州寻复曰江阴州吴元年四月降为县来属靖江成化八年九月以江阴县马驮沙置
  镇江府元镇江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申年三月曰江淮府十二月曰镇江府领县三丹徒丹阳 金坛庐州府元庐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甲辰年七月为府置江淮中书行省于此寻罢领州二县六合肥倚东北有梁县明洪武初省舒城 庐江元属无为州明洪武初改属府 无为州明洪武中以州治无为县省入领县一巢 六安州洪武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以州治六安县省入十年改属领县二英山 霍山本六安州故埠镇巡检司明弘治二年改为县
  安庆府元安庆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辛丑年八月曰宁江府壬寅年四月曰安庆府领县六怀宁桐城 潜山元末废明洪武初复置太湖 宿松 望江
  太平府元太平路属江浙行省江东道明太祖乙未年六月为府领县三当涂芜湖 繁昌
  池州府元池州路属江浙行省江东道明太祖辛丑年八月曰九华府寻曰池州府领县六贵池青阳 铜陵 石埭 建徳 东流
  宁国府元宁国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丁酉年四月曰宁国府辛丑年四月曰宣城府丙午年正月曰宣州府吴元年四月仍曰宁国府领县六宣城南陵 泾宁国 旌徳 太平
  徽州府元徽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丁酉年七月曰兴安府吴元年曰徽州府领县六歙休宁 婺源元婺源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祁门 黟 绩溪
  徐州元属归徳府明洪武四年二月属中都路临濠府十四年十一月直隶京师领县四萧 沛元属济宁路明太祖吴元年来属元属济宁路明太祖吴元年来属砀山元属济宁路明太祖吴元年来属滁州元属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清流县省入七年属凤阳府二十二年二月直隶京师领县二全椒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安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和州元治历阳县属庐州路明洪武初省州入县二年九月复改县为州仍属庐州府七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东北有乌江县洪武初省领县一含山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徳州元广徳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丙申年六月曰广兴府洪武四年九月曰广徳州十四年四月以州治广徳县省入直隶京师领县一建平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州郡
  山东 山西
  山东元直隶中书省又分置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司治益都路属焉明洪武元年四月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治济南府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卫治青州府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属州十五县八十九
  济南府元济南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州四县二十六历城章丘 邹平 淄川元般阳路治此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淄川州县仍为附郭二年七月州废来属长山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新城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七年十二月省入长山高苑二县后复置齐河元属徳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齐东元属河间路明洪武初来属济阳 禹城元属曹州明洪武二十年来属临邑元属河间路明洪武初来属长清元属㤗安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肥城元属济宁路明洪武二年七月来属青城元属河间路明洪武二年省人邹平齐东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元徳州治安徳县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省安徳县八州七年七月移州于故陵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陵县 㤗安州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来属以州治奉符县省入领县二新㤗 莱芜明洪武初改属济南府二年仍来属 徳州元属河间路陵州明洪武元年降为陵县属济宁府二年七月改属徳州七年七月省陵县移徳州治焉领县二徳平 平原 武定州元棣州治厌次县属济南路明洪武初州县俱废六年六月复置州改名乐安宣徳元年八月改为武定州领县四阳信元属棣州海丰洪武六年六月析乐安州南地置属滨州后来属北有无棣县元属棣州明洪武初省乐陵旧属沧州明洪武元年改属济宁府二年来属商河 滨州明洪武初以州治渤海县省入领县三利津 霑化 蒲台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七年二月来属
  兖州府元兖州属济南路明洪武十八年升为兖州府领州四县二十三滋阳倚元曰滋阳明洪武初省入州十八年复置成化间改为滋阳曲阜 宁阳 邹元属滕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泗水 滕元滕州治滕县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县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元峄州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属济宁府后来属金乡元属济宁路明洪武十八年来属鱼台元属济州明洪武元年属徐州二年七月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元单州属济宁路明洪武元年省州治单父县入州二年七月仍降州为县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城武元属曹州明洪武四年属济宁府十八年来属 济宁州元任城县为济州治至正八年罢济州徙济宁路治此明太祖吴元年为济宁府十八年降为州以州治任城县省入领县三嘉祥元属单州明洪武二年来属钜野元为济宁路治至正八年徙路治任城县以县属焉郓城 东平州元东平路直隶中书省明太祖吴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属济宁府以州治须城县省入十八年改属领县五汶上 东阿洪武八年徙治故榖城县平阴 阳榖 夀张洪武三年省入须城阳榖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济宁府后来属 曹州正统十年十二月以曹县之黄河北旧土城置领县二曹元曹州治济阴县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省济阴县入州四年降为县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置州以县属焉东南有楚丘县元属曹州明洪武初省定陶元属曹州明洪武元年属济宁府十年五月省入城武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仍属济宁府正统十年十二月来属 沂州元属益都路后省州治临沂县入州明洪武元年属济宁府五年属济南府七年十二月属青州府十八年来属领县二郯城明洪武初置
  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聊城堂邑 博平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茌平 莘清平元属徳州明洪武元年属恩州二年七月属高唐州三年三月省寻复置改属元冠州直
  隶中书省明洪武三年降为县来属 临青州元临清县属濮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弘治二年升为州领县二丘元直隶东昌路明弘治二年改属馆陶元属濮州明洪武二年七月属东昌府三年三月省寻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改属 高唐州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初以州治高唐县省入来属领县三恩元恩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降为县来属夏津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武城 濮州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以州治鄄城县省入来属领县三范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观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朝城洪武三年三月省寻复置
  青州府元益都路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太祖吴元年为青州府领州一县十三益都临淄 博兴元博兴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高苑 乐安 夀光 昌乐元属潍州寻省后复置仍属潍州明洪武初改属临朐 安丘元属密州明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诸城元为密州治属益都路明洪武二年七月州废属府蒙城元属莒州明洪武二年七月改属府 莒州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入领县二沂水 日照
  莱州府元莱州属般阳路明洪武元年升为府六年降为州九年五月复升为府领州二县五掖 平度州元胶水县明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置领县二潍元潍州属益都路明洪武元年以州治北海县省入九年属莱州府十年五月降为县二十二年正月改属州昌邑元属潍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潍县二十二年正月复置来属 胶州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胶西县省入九年来属领县二高密元属胶州明洪武元年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寻复属州即墨元属胶州明洪武初属青州府九年五月属莱州府十年五月仍属州
  登州府元登州属般阳路明洪武元年属莱州府六年直隶山东行省九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蓬莱倚明洪武初废九年五月复置黄 福山 栖霞 招远元属莱州明洪武九年五月来属莱阳元属莱州明洪武九年五月来属 宁海州元直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初以州治牟平县省入属莱州府九年改属领县一文登元属宁海州明洪武初改属莱州府九年五月属登州府后仍属州
  辽东都指挥使司元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治辽阳路洪武四年七月置定辽都卫六年六月置辽阳府县八年十月改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治定辽中卫领卫二十五州二十年府县俱罢定辽中卫元辽阳路治辽阳县明洪武四年罢六年复置十年复罢十七年置卫定辽左卫 定辽右卫俱明洪武六年十一月置定辽前卫洪武八年二月置定辽后卫本辽东卫明洪武四年二月置八年二月改东宁卫本东宁南京海洋草河四千户所明洪武十三年置十九年七月改置 自在州永乐七年置于三万卫城寻徙 以上五卫一州同治都司城内海州卫本海州明洪武初置于旧澄州城九年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盖州卫元盖州属辽阳路明洪武四年废州五年六月复置九年十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复废复州卫本复州明洪武五年六月复置十四年九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金州卫本金州明洪武五年六月复置八年四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州废广宁卫元广宁府路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五月置卫北有懿州元属辽阳路明永乐八年废东北有望平县元属广宁路西北有川州元属大宁路又东北有顺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属东宁路俱明洪武中废广宁中卫 广宁左卫俱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广宁右卫本治大凌河堡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废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 以上三卫俱在广宁卫城广宁前卫 广宁后卫俱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后俱废义州卫元义州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州废二十年八月置卫广宁后屯卫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于旧懿州永乐八年徙治义州卫城广宁中屯卫元锦州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州废二十四年九月置卫广宁左屯卫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置于辽河西后徙广宁中屯卫城广宁右屯卫元广宁府地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于十三山堡二十七年迁于旧闾阳县之临海乡广宁前屯卫元瑞州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属永平府七年七月州废二十六年正月置卫宁远卫宣徳五年正月分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置治汤池沈阳中卫元沈阳路明洪武初废三十一年闰五月置卫沈阳左卫 沈阳右卫俱明洪武中置建文初废寻复置后仍废沈阳中屯卫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置建文中废寻复置属北平都司后属后军都督府寄治北直河间县鐡岭卫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以古鐡岭城置二十六年四月迁于古嚚州之地即今治也东南有奉集县即古鐡岭城也接高丽界明洪武初置县寻废又有咸平府元直隶辽东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为县洪武初废三万卫元开元路明洪武初废二十年十二月置三万卫于故城西二十一年徙卫于闻元城辽海卫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于牛家庄二十六年徙三万卫城安乐州永乐七年置在三万卫城
  山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治大同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冶太原路三年十二月置太原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五直隶州三属州十六县七十九
  太原府元冀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二月改为太原府领州五县二十阳曲太原元曰平晋明洪武八年更名太原榆次 太谷 祁 徐沟 清源 交城文水 夀阳 盂元盂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静乐元管州明洪武二年改为
  静乐县河曲元省明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平定州领县一乐平忻州明洪武初以州治秀容县省入领县一定襄 代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复升为州领县三五台元台州明洪武二年改为五台县八年二月来属繁峙元坚州明洪武二年改为繁峙县八年二月来属元崞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来属 岢岚州本岢岚县明洪武七年十月置八年十一月升为州领县二岚元岚州明洪武初降为县元兴州明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十一月来属保徳州洪武七年降为县八年十一月属岢岚州九年正月复升为州
  平阳府元晋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改为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临汾襄陵 洪洞浮山 赵城元属霍州明洪武二年改属太平元属绛州明洪武二年改属
  阳 曲沃元属绛州明洪武二年改属翼城元属绛州明洪武二年改属汾西蒲元属隰州明洪武二年改属灵石旧属霍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还属府蒲州元河中府明洪武二年改为蒲州以州治河东县省入领县五临晋 荥
  河 猗氏 万泉 河津 解州明洪武初以州治解县省入领县五安邑 夏 闻喜 平陆 芮城 绛州明洪武初以州治正平县省入领县三稷山 绛 垣曲 霍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霍邑县省入吉州领县一乡宁 隰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隰川县省入领县二大
  宁 永和
  汾州府元汾州属冀宁路明洪武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升为府领州一县七汾阳倚元曰西河明洪武初省入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复置更名孝义 平遥 介休 石楼旧属隰州万历四十年改属元临州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降为县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来属 永宁州元石州属冀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离石县 省入隆庆元年更名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来属领县一宁乡
  潞安府元潞州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二月升为潞安府领县八长治倚元上党县明洪武二年省入州嘉靖八年二月复置更名长子 屯留 襄垣 潞城 壶关 黎城 平顺嘉靖八年二月以潞城县青羊里置析黎城壶关潞城三县地益之
  大同府元大同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为府领州四县七大同怀仁 浑源州 应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金城县省入领县一山阴 朔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鄯阳县省入西有武州元属大同路洪武初省领县一马邑 蔚州元属上都路之顺宁府至大元年十一月升为蔚昌府直隶上都路明洪武二年仍为州四年来属以州治灵仙县省入领县三广灵 广昌元曰飞狐明洪武初更名灵丘
  泽州元泽州属晋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晋城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四高平阳城 陵川 沁水
  沁州元属晋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铜鞮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三十二年仍直隶布政司领县二沁源武乡
  辽州元属晋宁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辽山县省入二年直隶行中书省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二榆社 和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同都卫明洪武四年正月置治白羊城八年十月更名寻徙治大同府领卫二十五宣府左右前万全左右怀安等卫改属万全都司后领卫十四朔州卫治州城安东中屯卫寄治应州城大同前卫洪武七年二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大同后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寻罢二十六年二月复置大同中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大同左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镇朔卫城大同右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永乐元年九月复置七年徙治定边卫城镇朔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蓟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左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云川卫来同治定边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七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阳和卫元白登县属大同路明洪武初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宣徳元年徙高山卫来同治天成卫元天成县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五月改属大同府县寻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卫后徙镇虏卫来同治威远卫正统三年三月以净水坪置平远卫成化十七年置与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西北有云内县本元云内州属大同路明洪武五年废宣徳中复置县属丰州正统十四年复废又有平地县元属大同路明洪武中废领千户所一井坪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十年七月置云川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镇朔卫城与大同左卫同治而卫城遂虚玉林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旧定边卫城与大同右卫同治而卫城遂虚镇远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元年还旧治仍属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徙治天成卫城与天成卫同治而卫城遂虚高山卫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内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徳元年徙阳和卫城与阳和卫同治仍属行都司而卫城遂虚嘉靖二年九月置高山守御千户所于此属大同前卫宣徳卫元宣宁县属大同路明洪武中县废二十六年二月置宣徳卫后废东胜卫元东胜州属大同路明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二十五年八月分置东胜左右中前五卫属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后三卫永乐元年二月徙左卫于北直卢龙县右卫于北直遵化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三月置东胜中前后三千户所于怀仁等处守御而卫城遂虚正统三年九月复置后仍废西北有丰州元属大同路明洪武中废宣徳元年复置正统中内徙复废又有浄州路元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中废领千户所五实保齐千户所 五花城千户所 格尔和诺克千户所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珠千户所 翁吉喇特千户所俱明洪武四年正月置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二
  州郡
  河南 陜西
  河南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治汴梁路洪武元年五月置中书分省治开封府二年四月改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直隶州一属州十一县九十六
  开封府元汴梁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元年五月为开封府八月建北京十一年京罢领州四县三十祥符倚东为开封县元时同治郭内明洪武中省陈留 杞 通许 太康尉氏 洧川 鄢陵 扶沟 中牟 阳武 原武东南有安城县明洪武初置正统中废封丘 延津 兰阳 仪封故属雎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南阳府后来属新郑故属均州穆宗降庆五年改属 陈州明洪武初以州治宛丘县省入领县四商水明洪武初废四年七月复置西华 项城东北有故城今治本南顿县之殄冦镇也宣徳三年沈丘故属颍州明洪武初废弘治十年改乳香台巡检司置来属北有南顿县洪武初废 许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长社县省入领县四临颍襄城 郾城 长葛 禹州元曰均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阳翟县省入万历三年四月避讳改曰禹州领县一密 郑州明洪武初以州治管城县省入领县四荥阳 荥泽元直隶汴梁路明洪武中改属河阴 汜水
  河南府元河南府路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三洛阳偃师 巩 孟津 宜阳 永宁 新安 渑池元属陜州明洪武中改属登封 嵩元嵩州属南阳府明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来属卢氏元属嵩州明洪武元年四月属南阳府三年三月属陜州万历初改属府 陜州元属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四月改属南阳府以州治陜县省入领县二灵宝 阌乡
  归徳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元年五月降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升为府领州一县八商丘倚元曰睢阳明洪武初省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复置更名宁陵 鹿邑元属亳州明洪武中改属夏邑元曰下邑明洪武初更名永城洪武元年五月属开封府十一月来属虞城元属济宁路明洪武二年来属 睢州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初属开封府以州治襄邑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嘉靖二十四年六月来属领县二考城元末省明洪武四年八月复置属开封府十年五月复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州柘城元末省明洪武四年八月复置属开卦府十年五月省入宁陵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州
  汝宁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初因之领州二县十二汝阳倚明洪武初县废四年七月复置真阳元属息州明洪武四年省入汝阳县弘治十八年十二月仍置县上蔡明洪武初废四年五月复置新蔡元属息州后废明洪武四年五月复置改属西平 确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汝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成化十一年九月改属信阳州弘治二年八月仍属府遂平 信阳州元为信阳县属信阳州后废明洪武元年十月置信阳州于此属河南分省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七年八月改属十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一年九月复升为州领县一罗山元信阳州治后州县俱废明洪武元年十月置州于旧信阳县复置罗山县属焉十年五月直隶汝宁府成化十一年九月还属州 光州明洪武初以州治定城县省入四年二月改属中都临濠府十三年仍来属领县四光山 固始 息元息川明洪武四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寻降为县属颍州七年仍来属商城成化十一年四月析固始县地置
  南阳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洪武初因之领州二县十一南阳镇平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南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洪武三年以故比阳县地置泌阳元为唐州治明洪武二年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州废复置县桐柏本唐县之桐柏镇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置县南召成化十三年十二月以南阳县南召堡置邓州元治穰县明洪武二年二月县废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县十四年五月复省入州领县三内乡 新野 淅州成化六年析内乡县地置 裕州明洪武初以州治方城县省入领县二舞阳 叶
  怀庆府元怀庆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领县六河内济源元属孟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修武 武陟 孟元孟州明洪武初以州治河阳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元属孟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属府
  卫辉府元卫辉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八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县六汲胙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汲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新乡 获嘉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元淇州后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十二月降为县元辉州后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十二月降为县彰徳府元彰徳路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闰七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州一县六安阳倚元末县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临漳元末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汤阴元末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元林州后废明洪武元年九月复置二年四月降为县 磁州元治滏阳县属广平路后州县俱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州属广平府二年四月来属领县二武安元末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元属真定路后废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复置属真定府二年四月来属
  汝州元属南阳府明洪武初以州治梁县省入成化十二年九月直隶布政司领县四鲁山 郏 宝丰成化十一年四月析汝州地置伊阳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汝州之伊□故县置析嵩及鲁山二县地益之陜西元置陜西等处行中书省治奉元路又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甘州路洪武二年四月置陜西等处行中书省治西安府三年十二月置西安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陜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属州二十一县九十有五
  西安府元奉元路属陜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三月改为西安府领州六县三十一长安咸宁咸阳 泾阳兴平 临潼 渭南旧属华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蓝田 鄠盩厔 高陵 富平旧属耀州万历三十六年改属府三原旧属耀州弘治
  三年十一月改属府醴泉旧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华州领县二华阴 蒲城 商州洪武七年五月降为县成化十三年三月仍为州领县四商南成化十三年三月以商县之层峯驿置雒南元曰洛南属商州明洪武七年五月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三月复来属天启初改洛为雒山阳本商县之丰阳巡检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为县镇安景泰三年以咸宁县野猪坪置属府成化十三年三月改属州 同州领县五朝邑旧属蒲州明洪武九年八月来属郃阳 韩城 澄城 白水 耀州领县一同官 乾州领县二武功 永寿 邠州元直隶陜西行省明洪武中来属以州治新平县省入领县三淳化 三水成化十三年九月析淳化县地置长武万历十一年三月以邠州宜禄镇置
  鳯翔府元属陜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三月因之领州一县七鳯翔 岐山 宝鸡 扶风 郿元属奉元路明洪武二年来属麟游 汧阳旧属陇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陇州元属巩昌总帅府延祐四年十一月省州治汧源县入州明洪武二年来属
  汉中府元兴元路属陜西行省明洪武三年五月为府六月改名汉中府领州一县八南郑褒城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南郑县后复置城固 洋元洋州明洪武三年降为县十年六月省入西乡后复置西乡鳯元鳯州明洪武七年七月降为县元沔州属四川广元路明洪武三年改属汉中府省州治
  铎水县入州七年七月降为县十年六月省入略阳后复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属宁羌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仍属府西南有大安县洪武初废 宁羌州本宁羌卫明洪武三十年九月以沔县之大安地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置州属府领县一略阳元属沔州明洪武三年属府成化二十一年六月改属
  延安府元延安路属陜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五月为府领州三县十六肤施安塞 甘泉 安定 保安宜川 延川 延长 青涧旧属绥徳州嘉靖四十一年改属府 鄜州领县三洛川 中部 宜君 绥徳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府后复置领县一米脂 葭州洪武七年十一月降为县属绥徳州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属府领县三吴堡元属州明洪武七年十一月改属绥徳寻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神木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府谷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庆阳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一县四安化倚元省明洪武中复置合水 环元环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初降为县来属真宁旧属宁州万历二十九年改属府 宁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中来属
  平凉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三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七平凉崇信 华亭 镇原元镇原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初降为县来属隆徳旧属靖宁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府 泾州元直隶陜西行省明洪武三年以州治泾川县省入来属领县一灵台 静宁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中来属领县一庄浪元庄浪州直隶陜西行省明洪武三年属鳯翔府八年三月降为县来属 固原州本固原守御千戸所景泰三年以故原州城置成化四年升为卫弘治十五年置州属府南有开成州元直隶陜西行省治开成县明洪武二年省州以县属平凉府成化三年废县又东南有广安州元属开成州明洪武二年省西北有西安守御千戸所成化五年以旧西安州置
  巩昌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四月直隶行省领州三县十四陇西安定元定西州属巩昌总帅府至正十二年三月改名安定州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会宁元会州属巩昌总帅府至正十二年三月改为会宁州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通渭 漳 宁远 伏羌 西和元西和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元成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十年降为县属府 秦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属府省州治成纪县入州领县三秦安 清水 礼元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十一月置礼店千戸所十一年属岷州卫十五年改属秦州卫成化九年十二月置礼县于所城属州 阶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复为州领县一文元文州至元九年十月置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降为县属府十年六月改属州二十三年三月省成化九年十二月复置仍属州 徽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十年六月降为县属府后复升为州领县一两当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徽县后复置属州
  临洮府元临洮府属巩昌总帅府泰定元年九月改为临洮路明洪武二年九月仍为府领州二县三狄道渭源 兰州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九月降为县来属成化十三年九月复为州领县一金元金州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九月降为县属府成化十三年改属州 河州元河州路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河州卫属西安都卫六年正月置河州府属陜西行中书省七年七月置西安行都卫于此领河州朵甘斯乌斯藏三卫八年十月改行都卫为陜西行都指挥使司九年十二月行都指挥使司废卫属陜西都指挥使司十年分卫为左右十二年七月府废改左卫于洮州升右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成化九年十二月置州属府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西北有积石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改置积石州千戸所西南有贵徳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八年正月改置归徳守御千戸所又南有宁河县东北有安乡县元俱属河州路明洪武三年废六年复置十二年复废
  灵州元属宁夏府路明洪武三年罢弘治十三年九月复置直隶布政司
  兴安州元金州属兴元路万历十一年八月更名二十三年直隶布政司领县六平利元末省明洪武三年置属四川大宁州五年二月来属十年六月复省后复置石泉元末省明洪武三年置属四川大宁州五年二月来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还属州洵阳元末省明洪武三年复置五年二月来属汉阴元末省明洪武三年复置十年六月省入石泉县后复置属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还属州白河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洵阳县白河堡置属湖广郧阳府十三年九月来属紫阳正徳七年十一月以金州紫阳堡置初治紫阳滩之左嘉靖三十五年迁于滩右
  洮州卫元洮州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洮州军民千戸所属河州卫十二年二月升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陜西都司
  岷州卫元岷州以旧祐川县地置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岷州千戸所属河州卫十一年七月升为卫属陜西都司十五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二十四年又置州改军民指挥使为卫四十年闰五月州废仍置军民指挥使司东北有铁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正月置铁城千戸所属河州卫后废领所一西固城守御军民千戸所本西固城千戸所明洪武七年三月置属巩昌府十五年四月改置来属
  榆林卫成化六年三月以榆林川置
  宁夏卫元宁夏府路属甘州行省明洪武三年为府五年府废二十六年七月置卫二十八年四月罢永乐元年正月复置领千戸所四灵州守御千戸所洪武十六年十月置弘治十三年九月复置灵州于所城兴武守御千戸所正徳元年以兴武营置韦州守御千戸所弘治十年以故韦州置平虏千戸所嘉靖三十年以平虏城置宁夏前卫在宁夏城内明洪武十七年置 宁夏左屯卫 宁夏右屯卫亦俱在宁夏城内明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置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
  宁夏后卫本花马池守御千戸所成化十五年置正徳元年改卫
  宁夏中卫元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明洪武三年州废永乐元年正月置卫东南有鸣沙州元属宁夏府路明洪武初废
  靖虏卫正统二年以故会州地置属陜西都司
  陜西行都指挥使司元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甘州路明洪武五年十一月置甘肃卫二十五年罢二十六年陜西行都指挥使司自庄浪徙置于此领卫十二守御千戸所四甘州左卫倚元甘州路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十二月置甘州左卫二十七年十一月罢二十八年六月复置甘州右卫 甘州中卫俱明洪武二十五年三月置甘州前卫 甘州后卫俱明洪武二十九年置以上四卫俱与甘州左卫同城肃州卫元肃州路属甘肃行省明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置卫山丹卫元山丹州直隶甘肃行省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九月置卫属陜西都司后来属永昌卫元永昌路属甘肃行省至正三年七月改永昌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初废十五年三月置卫属陜西都司后来属凉州卫元西凉州属永昌路明洪武九年十月置卫属陜西都司后来属镇番卫本临河卫明洪武中以小河滩城置三十年正月更名建文中罢永乐元年六月复置庄浪卫洪武五年十一月以永昌地置十二年正月置陜西行都指挥使司于卫城二十六年行都司徙于甘州建文中改卫为守御千戸所寻复改所为卫属陜西都司后来属西宁卫元西宁州直隶甘肃行省明洪武初废六年正月置卫宣徳七年十一月升军民指挥使司属陜西都司后来属碾伯守御千戸所本碾北地明洪武十一年三月置庄浪分卫七月改置碾北卫后废而徙西宁卫右于戸所于此成化中更名沙州卫元沙州路属甘肃行省明洪武初废永乐元年置卫正统间废镇夷守御千戸所洪武三十年以甘州卫地置建文二年永乐元年复置古浪守御千戸所正统三年六月以庄浪卫地置高台守御千戸所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高台站置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一百四十三
  州郡
  四川 江西
  四川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成都路又置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治建昌路属云南行中书省明洪武四年七月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九月置成都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四川都指挥使司领招讨司一宣慰司二安抚司五长官司二十二及诸卫所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直隶州六宣抚司一安抚使一属州十五县百十一长官司十六
  成都府元成都路明洪武四年为府领州六县二十五成都华阳双流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华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郫 温江 新繁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成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新都 彭元彭州明洪武十年五月降为县东有故濛阳县元属彭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崇宁元属彭州明洪武四年属府十年五月省入灌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元灌州明洪武中降为县金堂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仁寿 井研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十年五月省入仁夀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明玉珍置资州明洪武初降为县内江明洪武中置元安州明洪武中降为县简州洪武六年降为县正徳八年又升为州领县一资阳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
  府十年五月省入简县成化元年七月复置仍属府正德中改属州 崇庆州元治晋原县明洪武中省县入州西北有永康县东南有江源县明玉珍复置洪武初省领县一新津 汉州明玉珍复置雒县为州治明洪武四年省县入州领县三什邡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绵竹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绵竹 德阳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汉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绵州元属潼川府明洪武三年来属十年五月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领县二罗江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入绵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彰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绵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茂州元治汶山县属陜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明洪武中省县入州十六年复置县后复省领县
  一汶川 威州元以州治保宁县省入明玉珍复置县明洪武二十年五月复省县入州东有通化县洪武三年领县一保洪武六年分保宁县地置
  保宁府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四年直隶行省领州二县八阆中苍溪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阆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南部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闽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广元元广元路治绵谷县明洪武四年改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来属以绵谷县省入十三年十一月复置绵谷县二十二年六月降州为县复省绵谷县入焉昭化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广元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府 剑州元属广元路明洪武六年以州治普安县省入来属九年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领县一梓潼 巴州元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四月以州治化城县省入又改州为县来属正徳九年复为州东有曽口县元属州后废领县二通江旧属府正徳九年改属州南江正徳十一年
  顺庆府元顺庆路明洪武中为府领州二县八南充西充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南充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蓬州元属顺庆路明洪武中以州治相如县省入领县二营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蓬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仪陇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蓬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广安州元广安府属顺庆路明洪武四年降为州来属十年五月以州治渠江县省入领县四岳池 渠元渠州属顺庆路至元二十六年五月省州治流江县入焉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邻水成化元年七月置大竹元属渠州明洪武九年来属
  夔州府元夔州路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直隶布政司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府领州一县十二奉节倚明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巫山 大昌洪武十三年十一月置大宁元大宁州明洪武九年降为县云阳元云阳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降为县元万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降为县西有武宁县明洪武四年元开州明洪武六年八月置九月降为县梁山元梁山州治梁山县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州存县十年五月改属忠州后来属新宁元属逹州明洪武三年改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省入梁山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建始元属施州明洪武中来属 达州元治通川县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省通川县入焉正徳九年复升为州领县二东乡成化元年七月置太平正德十年析东乡县地置
  重庆府元重庆府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洪武中为府领州三县十七巴江津 壁山成化十九年三月析巴县地置永川洪武六年十二月置荣昌洪武六年十二月置西北有昌宁县明玉珍置洪武七年大足明玉珍置属合州明洪武四年改属府安居成化十七年九月析铜梁遂宁二县地置綦江元綦江长官司属播州明玉珍改为县明洪武中来属南川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綦江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长寿洪武六年九月置属涪州寻改属府黔江元属绍庆府明洪武五年十二月省入彭水县十一年九月置黔江守御千戸所十四年九月复置县来属 合州元治石照县明玉珍省县入焉领县二铜梁 定远 忠州元治临江县明洪武中以县省入领县二酆都元曰丰都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涪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曰酆都东南有南宾县洪武中省垫江明玉珍置属州 涪州领县二武隆元曰武龙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彭水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曰武隆彭水元绍庆府治此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四年府废改属重庆府洪武十年五月来属
  遵义军民府元播州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五年正月改属四川十五年二月改属贵州都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置遵义军民府领州一县四遵义倚元播州总管明洪武五年正月改为播州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县桐梓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旧夜郎县望草地置 真安州元珍州思宁长官司明玉珍改真州明洪武十七年置真州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改置领县二绥阳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旧绥阳县地置仁怀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以旧怀阳县地置
  叙州府元叙州路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至元二十三年正月降为县明洪武六年六月置府领州一县九宜宾倚西北有宣化县明洪武中省南溪 庆符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宜宾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富顺元富顺州明洪武中降为县长宁元长宁军属马湖路泰定二年十月改为州明洪武五年降为县兴文元戎州属马湖路明洪武四年降为县来属万历二年二月改曰兴文隆昌本富顺县隆桥马驿隆庆元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 高州元属叙南宣抚司明洪武五年降为县属府正徳十三年四月复为州领县二筠连元筠连州冶腾州县属永宁路寻废县存州明洪武四年降州为县属叙州府六年十二月改属绵州寻仍属叙州府十年五月省入高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仍属叙州府正徳十三年四月来属元下罗计长官司属叙南宣抚司明玉珍改为珙州明洪武四年降为县十年五月省入高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府正徳十三年四月来属龙安府元龙州属广元路明玉珍置龙州宣慰司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龙州十四年正月改松潘等处安抚司二十年正月仍改为龙州二十二年九月改龙州军民千户所二十八年十月升龙州军民指挥使司后复曰龙州宣德七年改龙州宣抚司直隶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改曰龙安府领县三平武倚本名宁武万历十入年四月置后更名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明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来属江油元省明玉珍复置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梓潼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剑州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来属石泉元属安州明洪武中州废改属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来属马湖府元马湖路属叙南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十二月为府领县一长官司四屏山倚本泥溪长官司明洪武四年十二月置万历十七年三月改县平夷长官司洪武四年十二月置蛮夷长官司洪武四年十二月置沐川长官司元置明洪武四年十二月改为州寻复雷坡长官司洪武四年十二月置二十六年省
  镇雄府元芒部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四月改府名万历三十七年五月罢称军民府北有益良州强州元俱属芒部路明洪武十七年后废又有阿头易溪易娘三蛮部元属乌撒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芒部府十七年又改阿头部为阿都府属四川布政司后俱废领长官司五白水江𥳽酬长官司正徳十六年十一月置怀德长官司本却佐寨威信长官司本母响寨归化长官司本□良寨安静长官司本落角寨四司俱嘉靖五年四月改置
  乌蒙军民府元乌𫎇路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北有归化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属府寻废乌撒军民府元乌蒙路属四川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元东川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六月废二十六年五月复置
  潼川州元潼州府直隶四川行省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栖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七射洪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盐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中江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盐亭遂宁元遂宁州明五珍省州治小溪县入焉明洪武九年四月降州为县蓬溪元属遂宁州明
  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遂宁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安岳洪武四年于县置普州九年州废乐至成化元年七月置属州正徳九年改属简州嘉靖元年四月还属
  眉州元属嘉定府路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直隶布政司领县三彭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眉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丹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眉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属青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还属卭州元属嘉定府路明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县仍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复为州直隶布政司领县二大邑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卭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还属蒲江元省入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属嘉定府成化十九年二月还属
  嘉定州元嘉定府路明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龙游县省入直隶布政司领县六峩眉 夹江 洪雅元省入夹江明成化十八年五月复置犍为 荣本荣州明洪武六年十二月置九年四月降为县威远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荣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泸州元属重庆路明洪武六年直隶四川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三纳溪 江安 合江
  雅州元属陜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四年以州治严道县省入九年直隶布政司领县三名山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东北有百丈县元属州明洪武中省荣经明玉珍省入严道县明洪武中复置芦山元曰泸山后省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复置改为芦山
  永宁宣抚司元永宁路明洪武七年为永宁长官司八年正月升宣抚司天启三年废地属叙州府领长官司二九姓长官司元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千戸明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天启六年改属泸州太平长官司元大坝军民府明洪武中废成化四年四月改置
  天全六畨招讨司元六番招诏使明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直隶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二月改隶都司松潘卫元松州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初因之十二年四月兼置松州卫十三年八月罢卫末几复置卫二十年正月罢州改卫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罢军民司止为卫北有潘州卫明洪武中以故潘州置二十年省入领千户所一长官司十六安抚司五小河守御千戸所宣徳四年正月置占藏先结簇长官司 蜡匝簇长官司 白马路簇长官司 山洞簇长官司 阿昔洞簇长官司 北定簇长官司 麦匝簇长官司 者多簇长官司 牟力结簇长官司 班班簇长官司 祈命簇长官司 勒都簇长官司 包藏先结簇长官司以上十三司俱明洪武十四年正月置阿用簇长官司宣徳十年五月置潘斡寨长官司正统五年七月置别思寨长官司宣德十年五月置八郎安抚司永乐十五年二月置麻儿匝安抚司宣徳二年三月以阿乐地置阿角寨安抚司 芒儿者安抚司二司俱正统五年七月置思曩日安抚司正统十一年七月置
  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本叠溪右千户所明洪武十一年以古翼州置属茂州卫二十五年改置直隶都司领长官司二叠溪长官司 郁即长官司永乐元年正月置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本黎州长官司明洪武九年七月置十一年六月升安抚司直隶布政司万历二十四年降为千户所直隶都司东北有黎州属陜西行省吐蕃宣慰司元属陜西明洪武五年省州治汉源县入州永乐后废
  平茶洞长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八年正月置属酉阳宣抚司十七年直隶布政司溶溪芝蔴子坪长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明洪武八年改置属湖广思南宣慰司十七年五月直隶四川布政司
  安宁宣抚司成化十三年二月置领长官司二怀远长官司 宣化长官司成化十三年二月与宣抚司同置
  酉阳宣慰司元酉阳州属怀徳府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四月仍置酉阳州兼置酉阳宣慰司州寻废八年正月改宣慰为宣抚司属四川都司永乐十六年改属重庆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领长官司三石耶洞长官司元石耶军民府明洪武八年正月改为长官司邑梅洞长官司元佛乡洞长官司明玉珍改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明洪武八年正月改置麻兔洞长官司洪武八年正月置
  石柱宣慰司元石砫军民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明洪武八年正月为宣抚司属重庆卫嘉靖四十二年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升为宣慰司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元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治建昌路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罢宣慰司二十七年九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冶建昌卫领卫五所八长官司五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元建昌路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兼置卫属云南都司十月卫府俱改属四川二十五年六月府废升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领守御千户所四长官司三东有建安州永宁州又东有里州东南有润州西南有泸州隆州元俱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属建昌府东有北社县元属永宁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寻改为碧舍县又西有徳州元属徳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徳昌府二十七年后府州县俱废守御礼州后千户所 守御礼州中中千户所元礼州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建昌府兼置二守御所属卫二十七年后州废北有泸沽县元属礼州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亦二十七年后废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置守御德昌千戸所洪武十五年置南有徳昌路元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七年后废昌州长官司元属徳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徳昌府永乐二年七月改置威龙长官司元威龙州属徳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以龙为隆属徳昌府永乐二年七月改置普济长官司元普济州属徳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徳昌府永乐二年七月改置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元苏州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建昌府二十一年十月兼置苏州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五年六月州废升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二十六年更名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东有中县元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属永宁州十七年改属苏州后废领千户所一守御冕山桥后千户所正统七年以冕山堡置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五年七月置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领千户所一长官司一镇西后千户所弘治中置卭部长官司元卭部州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建昌府二十七年四月升军民府后仍为州属越巂卫永乐元年五月改为长官司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元柏兴府治闰盐县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属云南布政司二十四年二月降为州省闰盐县入焉二十六年六月州废置卫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北有金县元属柏兴府明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十七年后废领千户所一长官司一打冲河守御中左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马刺长官司永乐初置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本会川守御千戸所明洪武十五年置属建昌卫二十五年六月升军民千户所十一月升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来属北有会川路元属罗罗蒙庆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月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六年四月府废堕其城二十七年四月复置府后复废又西有永昌州南有武安州又有黎汉州元俱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属会川府十月俱改为县二十四年二月复俱为州东南有姜州元属建昌路又有会理州元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俱改属东川府北有麻龙州元属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属东川府又有麻龙县明洪武十七年改属麻龙州二十七年后府州县俱废领千户所一守御述易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置
  江西元置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龙兴路明太祖壬寅年正月因之正月治吉安府二月还治洪都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江西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州一县七十七
  南昌府元龙兴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正月为洪都府癸卯年八月改曰南昌府领州一县七南昌新建丰城元富州明洪武九年十二月改为丰城县进贤 奉新 靖安武宁 宁州元分宁县为宁州治明洪武初改县为宁县省州入焉弘治十六年升县为州
  瑞州府元瑞州路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为府领县三高安上高 新昌元新昌州明洪武初降为县
  九江府元江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辛丑年为九江府领县五徳化徳安 瑞昌 湖口 彭泽
  南康府元南康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辛丑年八月为西宁府壬寅年四月改曰南康府领县四星子都昌建昌元建昌州明洪武初降为县安义正徳十三年二月析建昌县安义等五乡置
  饶州府元饶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辛丑年八月为鄱阳府隶江南行省寻曰饶州府来隶领县七鄱阳馀干元馀干州明洪武初降为县乐平元乐平州明洪武初降为县浮梁元浮梁州明洪武初降为县德兴 安仁 万年正徳七年以馀干县之万春乡置析鄱阳乐平及贵溪三县地监之
  广信府元信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庚子年五月为广信府领县七上饶玉山 弋阳 贵溪 铅山元铅山州直隶江浙行省明洪武初降为县永丰 兴安嘉靖三十九年八月以弋阳县之横峯寨置析上饶贵溪二县地益之
  建昌府元建昌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正月为肇庆府寻曰建昌府领县五南城南丰元南丰州直隶江西行省明洪武初降为县新城 广昌 泸溪本南城县泸溪巡检司万历六年十二月改为县
  抚州府元抚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正月为临川府寻曰抚州府领县六临川崇仁 金谿 宜黄 乐安 东乡正徳七年八月以临川县之孝冈置析金谿进贤馀千安仁四县地益之吉安府元吉安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壬寅年为府领县九庐陵泰和元太和州明洪武二年正月改为泰和县吉水元吉水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永丰 安福元安福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龙泉 万安永新元永新州明洪武二年正月降为县永宁
  临江府元临江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癸卯年为府领县四清江新淦元新淦州明洪武初降为县新喻元新喻州明洪武初降为县峡江木新淦县之峡江巡检司嘉靖五年四月改为县析新淦县六乡地益之
  袁州府元袁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庚子年为府领县四宜春分宜 萍乡元萍乡州明洪武初降为县万载
  赣州府元赣州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乙巳年为府领县十二赣雩都 信丰 兴国 会昌元会昌州明洪武初降为县安远元属宁都州明洪武初改属府宁都元宁都州明洪武初降为县瑞金元属会昌州明洪武初改属府龙南元属宁都州明洪武初改属府石城元贞元年十一月属宁都州明洪武初改属府定南隆庆三年三月以龙南县之莲莆镇置析安远信丰二县地益之长宁万历四年三月以安远县之马蹄冈置析会昌县地益之
  南安府元南安路属江西行省明太祖乙巳年为府领县四大庾南康 上犹元永清县明洪武初更名崇义正徳十四年三月以上犹县之崇义里置析大庾南康二县地益之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