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斋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四十
止斋先生文集 卷第四十 宋 陈傅良 撰 景乌程刘氏嘉业堂藏明弘治乙丑刊本
|
止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序
奉 诏拟进 御制
至尊夀皇圣帝圣政序
臣闻乾坤之文不著无以见太极而太极非有待于文也虞
夏之书不作无以见尧舜而尧舜非有蕲于书也恭惟
至尊夀皇圣帝以妙道治身参之三才而无间以笃行事亲
质之六艺而无缺以深仁厚泽幸斯世极之根荄鳞羽而无
不被宜配雅颂宜袭春秋而临御二十八年之间凡施凡设
归美高庙金石之刻无传名山大川之蔵未暏也夙以神器
授于微身尽遗有迹之累而退托无名之境方将渊乎其蔵
用冲乎其忘言尚友太极法尧而蹈舜矣则圣政之书何容
心哉然而宝章玉册希阔之典储于三宫庙谟宸㫁温厚之
辞施于百辟而咏休威摹写功徳之人又遍天下至于
中原之故老蛮貊之君长怀好音归大号者家有其国有
盟载也岂惟史臣将夫人记之岂惟今日将后世亦记
之则铺陈彚次以作一经盖有孺子弗抑圣父弗得辞者
焉矧惟菲薄膺受重寄蚤夜震惧何以嗣服对天之休亦越
成书是训是式率旧因馀庶㡬底乂是用申命大臣緫领众
作起初濳至于内禅掇其最凡得六百四十一条为五十卷
一言一动皆足以经天纬地垂𥙿无极猗欤盛㢤昔者文王
演易周公繋辞父作子述臣 慕焉于是亲序此书之意以
附篇首上之慈庭副在禁中绍熙三年十二月二日嗣皇帝
臣谨序
进周礼序
王道至于周备矣周之作诰曰上下勤恤惟曰我受天命丕
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商历年处心积虑盖庶㡬兼夏啇之
祚讫于𭧂秦略如其言是道也惟孔孟知之孔子曰周于
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亦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
事是故合族以五世自夏商用之至周则繋之以姓而弗别
虽百世而婚姻弗通诸侯以五服自夏商用之至周九州之
外犹以为夷服镇服蕃服世一见呜呼备矣后之伤今思古
之士往往谓周文弊学者尚论三代要当折𠂻于孔孟且夫
天命之难谌非兢畏不有也人心之同然非恻怛不䏻怀
也文武成康积行累功之勤诚有见于此者读书至刑人杀
人劓刵人君臣相敕甚敬甚惧服念诰教至于旬时至于再
三读诗南雅群臣嘉宾兄弟朋友故旧戍役之际徒一觞豆
皆深致其好备礼盛乐以后妃之尊犹知以酒醴劳慰行役
仆马辛苦夫苟燕乐之即咏歌嗟叹之不足夫苟刑戮之即
战战焉有忧色此非有利为之也畏天命焉耳即人心焉耳
尝縁诗书之义以求文武周公成康之心考其行事尚多
见于周礼一书而传者失之见谓非古彼二郑诸儒﨑岖章
句窥测皆薄物细故而建官分职关于盛衰二三大指悉晦
弗著后学承误转失其真汉魏而下号为兴王颇采周礼亦
无过舆服官名縁饰浅事而王道缺焉尽恭惟本朝纯用
周政千载一时爰自艺祖不忍役一夫之力而养禁旅不欲
使天下一吏得以专政而罢方镇制度文为虽非周旧而深
仁厚泽意巳独至肆我列圣浸以宽大任子及于异姓取士
及于特奏养兵及于剰贠甚者污吏有叙复重辟有奏裁论
议之臣毎不快此而国家世守重于更定盖周衰且千载而
诗书之意于是焉在岂不盛㢤熙宁用事之臣经术舛驳顾
以周礼一书理财居半之售富强之术凡闻基立国之道
斵䘮殆尽而天下日益多故迄于夷狄乱华中原化为左祍
老生𪧐儒发愤推咎以是为用周礼之祸抵排不遗力幸以
进士举犹列于学宫至论王道不行古不可复辄以熙宁尝
试之效借口则论著诚不得已也故有格君心正朝纲均国
势各四篇而为之序如此
嘉邸进读艺祖通鉴节略序
本朝国书有日暦有实录有正史有会要有敕今有御集又
有百司专行指挥典故之𩔗 三朝以上又有宝训而百家
小松史与士大夫行状志铭之𩔗不可胜纪自李焘作续
通鉴起建𨺚元年尽靖康元年而一代之书萃见于此可谓
备矣然篇帙浩繁文字重并未为成书难以观览今略依汉
司马迁年表大事记温公司马光稽古录与焘举要撮取其
要繋以年月其上谱将相大臣除罢而记其政事因革于下
方夫学之为王者事非若书生务多而求虽章句言语皆
不忍舍也诚考大臣之除罢而识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
际考政事之因革而识取士养民治军理财之方其后治乱
成败效出于此斯足以成孝敬广聦明矣故今𠩄节略通鉴
如群臣奏䟽与其他言行与一时诰令出于代言之臣苟非
关于当年治道之大端即不抄录或见于它书实系治軆不
可不闻而通鉴偶遗即㩀某书添入至于通鉴登载万一有
小小违误亦略附著其于下若夫列圣深仁厚泽垂𥙿后
人𫝊之万世当循守者必为之论但存本指不加文采深
有兾于省察也
分韵送王徳诗序
右松风轩分韵送行诗十有四家赵容字叔静翁珽字处度
魏谦光字益之王自中字道父徐谊字子宜项𠃔中字子谦
陈直中字頥刚潘雷焕字省之徐宏字蕴之蔡㓜学字行之
潘霆字材叔潘倩字尚之张东野字孟阜郑志仁字之子
冝省之行之皆与徳为同年进士诸人或与久故或相识
或不相识也之与叔父伯英字去华则以故龙图先生尝
客徳于宣城去华方衰麻故不与分韵事林渊叔懿仲沈
季豊俭夫后至别自为诗予出韵亦不在分中吾乡风俗敬
客而敦师友每一重客至某人主之邻里乡党知客者必至
不知客知某人者亦至往往具觞豆登览山水为乐间相和
唱为诗致慇𤐂或切磋言之于其别又以诗各道𠩄由离合
懽恻之意兾无相忘盖其俗然久矣而未有盛于此会者岂
不以其人哉嗟夫吾见为此诗者多矣去十数年复阅而问
故焉则名字淟没有不知今安在者幸不淟没则流落困穷
希得复合不淟没不穷困时得复合而以势利变故交不终
者有之幸皆不至此然而道不行功业不著家人妇子抱其
遗牍私相以为好而天下无考焉是皆可叹也已余既赋诗
又序诸君诗苟吾徳与凡在此者深知其可叹如此则余
尚可因以不朽云
夏休井田谱序
谓周礼为非圣人之书者则以之者之过尝试之者不得
其传也周礼甚众独郑氏学至今行于世郑经生志以为
之传焉耳于其不合即出已见附会穿凿其举而措之斯
世可不可复古郑虑不及此也故曰之者过自刘歆以其
术售之新室民不𦕅生东都之舆服西魏之官制亦颇采周
礼然往往抵捂至本朝熙宁间荆公王安石又本之为青苗
𦔳役保甲之法士大夫争以为言安石谓俗儒不知古𧨏竟
下其法争不胜自是百年天下始多故矣故曰尝试之者不
得其传也以是二者至非周礼此与因噎食者何异读夏
君休𠩄著井田谱亦有志矣郑氏井邑若𦘕碁然盖祖王制
王制晚杂出汉文帝时以海内尽为九州州必方千里千里
必为国二百一十其后班固食货志亦谓井方一里八家各
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为庐舍盖人二亩半
云凡若此夏君皆不取汉以来诸儒鲜或知之者其畿内
广成万步谓之都不成都谓之鄙虽不鄙即成县者与
之为县成甸者与之为甸至一丘一邑尽然以其不成都
成鄙故谓之间田以其不可为军为师而无𠩄专系故谓之
间民乡遂市官皆小者兼大者它亦上下相摄备其数不必
具其贠岁登下民数于䇿损益之是谓相除之法皆通论也
馀至纎至悉虽泥于数度未必皆叶然其意要与时务合不
为空言去圣人远周礼一经尚多三代经理遗迹世无覃思
之学顾以者缪尝试者复大缪乃欲一切駮尽为慊苟得
如井田谱与近时𠩄传林勋本政书者数十家各致其取
其通如此者去其泥不通如彼者则周制可得而考矣周制
可得而考则天下亦㡬于理矣夏氏书成绍兴间尝上之朝
已而流落久不显吾友楼大防访求得之于治永嘉之明年
刊之郡斋大防博雅好古而知今吾𠩄谓取其通者去其泥
不通者盖其人欤则不但此一书而巳也
丁端叔南征集序
端叔为中都官余以太学诸生识之别二十年余承乏桂阳
而端叔守郴端叔诚少余三四岁然其宦逹久矣之官
同时由浙东西入湖岭各行数千里至之日皆以岁除是岁
苦寒多雨雪每𠩄次舍顾见妻子懔栗无人色辄为之嚬㗤
无聊而端叔又将母起居饮食一不得如在浙中时及读南
征集余浩然叹曰异哉端叔之过人也先是治安丰以最闻
直秘阁寻徙知盱𣅿旴𣅿今要地非有气力者不得端叔
以选得之何其盛哉而竟徙郴亦左次矣余盖晚得官自
丞三山起家为桂阳视同年进士最幸先逹以余幸甚而之
官时会天苦寒尝戚然扵妻子意𠩄不释往往欲为诗辄语
不佳止而端叔官逹早左次如此且将母适数千里外乃𠩄
过山川仙𨼆之居皆为赋诗诗和平无咎言读其诗知其奉
母夫人甚乐也至扵忠愤悲壮亦皆有为而不自其巳出余
不知端叔蕴抱与当世公卿大人短长高下如何以其远
过余以是为过人也端叔岂但是过余哉桂阳盖郴一旧县
每事稽郴而后行大抵郴令逹四境余方治文书模拟其后
而 又终不自满余数数为宾客僚友言端叔才可任大官
世未有知之者余知之顾言语不动人虽然著之篇端以
𥝠相为好是则不得辞也
徐得之左氏纪序
自荀恱𡊮宏以两汉事编年为书谓之左氏体盖不知左氏
扵是始矣昔夫子作春秋极天下之史矣诸不在拨乱世
反之正之科则不录也左氏独有见扵故采史记次第之
某事干某事书某事不书以发明圣人笔削之旨云尔
非直编年为一书也古者事言各有史凡朝廷𭈹令与其君
臣相告语为一书今书是巳之弦谓之乐章为一书今
诗是巳有可蔵焉而官府都鄙习行之为一书今仪礼
周官之六典是巳自天子至大夫士氏族传序为一书若
𠩄谓帝繋书是巳而他星卜医祝皆各为书至编年则必叙
事如春秋三代而上仅可见者周谱他往往见野史竹书穆
天子传之欤自夫子始以编年作经其笔削严矣左氏亦始
合事言 与诸书之軆依经以作传附著年月下苟不可
以彂明笔削之指则亦不录也盖其辞足以传远而无与于
经𧨏则别为国语至夫子𠩄见书左氏有不尽见又阙不敢
为传唯谨如此后作者顾以为一家史軆而读左氏者浸失
其意见谓不释经是书之存亡㡬无损益于春秋故曰𡊮荀
二子为之也由是言之徐子𠩄为左氏国纪可少哉余读
国纪周平桓之际王室尝有事于四方其大若置曲沃伯为
候诗人美焉而经不著师行非一役亦与王风刺诗合而特
书伐郑一事王子頺之祸视带为甚㐮书而恵不书也学者
诚得国纪伏而读之因其𩔗居而稽之经某国事若干某事
书某事不书较然明矣于是致疑疑而思思则有得矣徐子
殆有功于左氏者也余苦不多见书然尝见唐阅左氏史与
国纪略同而无𠩄论㫁今国纪有𠩄论㫁矣余故不复赞而
道其有功于左氏者为之序
张园送客分韵诗序
右张园送客分韵诗为常信二史君作也士立朝则相推先
去国即相怀不忍别此岂直私为好哉而关于当世之故矣
盖闻吉甫有大功于南征其来归饮御之诗自谓及此者张
仲孝友在焉尔逮其季至采萧一日去君侧凛然有三岁
之惧周之盛衰余以是观之石侯叔访黄侯啇伯同时丞太
府皆以欲便私请于朝二三大臣辄留其章不上繇侍从下
暨馆学之士苟见诸公亦辄止之曰柰何使两贤去也而侯
请益力盖久之诸公信以为靡他于是始言上上重其去为
择辅郡𦆵需旬岁之次而叔访得信州啇伯得常州然合朝
方怃然不满饮饯弥日相与咨嗟叹息也最后同院若同僚
若同年家又十人饯之张园两侯之贤天下识之今其去徒
以欲便私无毫发意不自得且旬岁间为善辅郡行矣还阙
可朝发夕至也视前时去者甚宠而同朝犹不忍别如此嗟
乎立今之朝不谓之遭时耶十人者会稽黄文叔清江彭子
夀章茂献永嘉薛𧰼先蔡行之蜀范文叔临川曽无逸章贡
李和卿东莱吕子约与余也会张功父致地主之意亦分一
韵余不𫉬在分中故为之序
义役规约序
古者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𦔳非其俗然也周官之法
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以役国事盖自五家为比家一人至百
人为率是四闾也其必以八闾为联者役者半休者半也役
者给公事休者相与治其家事而又有羡卒有闲民以借𦔳
焉故其民相亲睦而不病扵役今天下上无横敛下无繁征
而民极困扵保正长则以保甲催科之故也民不堪虽叔
伯兄弟相讼以避役久矣叔伯兄弟相讼以避役非其愿相
仇也势使然也虽势使然而非其愿相雠之心不泯扵是义
役兴焉义𭛠非古也而有古人之意何也古者官以义帅民
使之相亲睦今也民以义奉官而私相亲睦其政则殊其俗
不可谓不美也假如自一县一州转而推行之至扵天下尽
然则其俗益美假如上之人有变通飬兵之道而顾役钱可
还以予民则其政美故夫义役者未必非复古之渐也凡
古之美事其初𩔗自人心起耳吾都不过四五望族凡庆吊
问报之事大抵相好而又家务为学人务省事其俗甚厚独
时以役讼失𭞹一旦会集割租以行仁义各以力厚薄无勉
强不得巳之色余故序其规式备道其善以劝其有终焉
谢季泽正事韵𩔗序
始余见李泽扵外舅张氏与诸夹人行论事不下气扵州县
吏长短时事当否辄诵言之无歉则谓季泽但悻直耳久之
见其姻族急难不得季泽议不决议决矣而用不足则或取
具于季泽又久之州闾至委巷每事不可无季泽藉其力者
为多也季泽虽不爱其力至意小不合即以语侵人或强随
和人意亦戏𥬇皆含讥诮𥘉不以吾有力自喜见毫发徳色
而人亦谅其靡他不以为怨余然后益知季泽孔子耻巧言
令色足恭思鲁狂士而𢙣乡原盖自周季士大夫貌胜而质
衰气卑而辨盛孔子亦既有感扵此矣居今之世得见如斯
人者吾固有取也呜呼今亡矣此书季泽𠩄著其家学长扵
诗礼颇欲有𠩄论次未就仅及就此篇其扵字学偏旁训故
学者易入焉季泽㳺学校登进士第调台州司户高邮军教
授以劳绩荐改秩知福州寕徳县未满岁卒官不足行其志
位不其才也韩昌𥠖尝言注尔雅虫鱼非磊落人欧阳公
序韵捴亦曰儒者莫暇精之其有精者往往不乎其他余
方悲季泽官不足行其志位不其才且惧后之人见此书
如二公云云也扵是道其平昔大槩序之篇端焉
谢怀英老子实录序
怀英尝为举子知推尊孔氏矣已而脱儒冠去为道士以其
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扵是为书干卷自开辟以来凡老子
名迹变化及其遗事言散见扵百家摭拾诠次无遗谓之实
录呜呼何其专且博也则诚有功扵道家者儒者筮仕即不
得专志扵书虽专志扵书往往不暇﨑岖及世次年月也或
有暇及此又不敢不务差择则拘扵六经而不得骋故吾夫
子之道与天地相为无穷夫人推尊之愿未有如怀英此书
者向使怀英幸卒旧业不去为道士则此书将为孔氏作其
有功何如㢤虽然昔太史公尝作孔子世家盖有志扵此矣
者反曰夫子之道与天地相为无穷且必与战国汉封
君较久长者则世家似不宜作孔氏之子孙辑𠩄逮闻作家
语孔丛子二三书儒者亦弗甚稍道至羵羊楛矢稍欲以夸
大圣人又或以语神怪不取也然则使怀英幸卒旧学不去
为道士将为书尊孔氏则庶以六㫁百氏必不得骋其博
如此余是以叹息扵怀英其不幸而不得自托扵孔子也夫
其亦幸而得自托扵老子也夫故因以为序云怀英姓谢氏
名守灏永嘉人余同舎生也
送蕃叟弟趍江西抚干分韵诗引
蕃叟入江西幕同饯者十人林宗易自牧沈仲一徐一之朱
榖叔及之黄敬之余兄莘叟分韵赋诗某亦在分中又为之
引宗湛弟侍国风十五篇为别作者居太半道其𠩄历山川
辛苦之状仆马之病而止扵礼义古删诗取焉骚人多怨诽
自骚以降无讥焉尔夫大雅之赠别则异扵是吉甫作颂
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此𠩄谓治世之音也十人
者之诗虽工拙不必论要皆归扵和平而无恨余是以占吾
弟之将有𠩄遭而并乐吾党之䏻易其心而后语也是为序
孙子发微序〈代陈頥刚作〉
自六之道散而诸子作盖各有𠩄长而知兵未有过孙子
者春秋之季天下将趍扵战国矣故武之书多𫞐谋儒者辄
摈弗道间有好其书者又往往为之章句训觧夫兵事尚变
而欲以训诂求之不亦陋乎余自乾道乙酉不于有司之试
端居深念今复岁矣盖𠩄𮗚六经孔孟二氏之遗书由汉以
来诸儒发明之者略备余未有𠩄増益间读十三篇尚多
馀意因以𠩄闻扵先君子与渡江诸将议论兵间事与已见
推武之附次其下嗟乎方天子明圣养晦于外而虏酋盗
中原者五六十载矣士大夫怀安顾耻言兵然则余是书亦
有为为之也
止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