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德云南志/卷1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正德云南志
◀上一卷 卷十二 下一卷▶

云南志卷十二 志十二[编辑]

北胜州[编辑]

东至马剌长官司界二百五十里,西至鹤庆军民府顺州界二十里,南至大理府云南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澜沧卫浪蕖州界五十里,东北到四川行都司盐井卫五百里,东南到姚安军民府大姚县四百里,西南到邓川州五百里,西北到丽江军民府一百五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一千二十五里,至应天府八千三百里,至顺天府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

建置沿革[编辑]

唐南诏时,鐡桥西北有施蛮者。贞元中,异牟㝷始开其地,名北方赕。徙弥河、白蛮及罗落、么㱔诸蛮以实其地,号剑羌,名其地曰成偈赕,又改名善巨郡。宋时,大理叚氏以高大惠治此郡,改为成纪镇。元宪宗三年,其酋高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立为施州。十七年,改北胜州。二十年,升为府,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本朝洪武十五年,改为州,属鹤庆军民府。二十九年,改隶澜沧卫。正綂六年,改直隶云南布政司。编户一十五里。

郡名[编辑]

北胜元名

山川[编辑]

  • 拜佛台山 在州治西。
  • 乌洞山 在州西二里。上列五峯,下有一洞,广丈馀,深不可测。
  • 东山 在州东三里。石壁间刻释迦、观音二像,题曰唐吴道子笔。
  • 甸头山 在州北三十五里,群峯耸列,林木森蔚,土人于此牧羊,又名牧羊坪。
  • 澜沧山 去城西南二里,与拜佛台相连,高二百馀丈,俯视陈海,一碧如鉴,卫因以名。
  • 九头山 一名九龙山,在呈海西,高可万丈,于麓仰视,则九山皆齐,登顶俯瞰,则八山皆在其畔,四顾千里。相传昔有老父携香纸至顶,而忘持火,纸忽自焚,自是人常祷之。
  • 大坡难岭 在州东南百馀里,约高二万馀丈,顶阑五十馀里,草色萎黄,有龙湫,但闻人声,则风雹立至。
  • 金沙江 源自丽江府,由西而东,环州治,一名丽江,即古丽水也。
  • 桑园河 源自云南县,经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桑园村,流入金沙江。
  • 大港子河 在州北五里,源自四川马剌郷,入州境。
  • 五浪河 在州五十里。盟庄坝。源自四川盐井卫,入州境,西入金沙江。
  • 呈湖 在州南五十里,灌田亩,下流入金沙江。
  • 呈海 一名陈海,在州南四十里,周八十里,相传本陆地,有姓陈者居此,一夕沉为海,故名。海之西有龙王庙。
  • 峎峩海 在州东南三十五里。
  • 春水泉 在州西北五里,水清白,每岁三月,居民携酒馔赴泉畔为燕乐,汲泉和盐梅诸物饮之,谓之吃春水。
  • 温泉 有二,一在州南枯木村,一在州南沙田村。
  • 龙潭 在州西十五里,泉有九眼,溉田万馀亩,下流入金沙江。

形胜[编辑]

  • 一江外绕,三关内固 云南志。
  • 山川险厄 郡志:地广人稀,山川险厄。

土产[编辑]

  • 紫铜 出盟庄坝,色紫而亦。
  • 鐡 出南山关。
  • 降香 产于州治山后,锯之或有人物蝴蝶之文。
  • 花羊角 本州崀峩村出,文如玳瑁,可以为带。
  • 白鱼 陈海出,状如鲤鱼而色白。
  • 攀枝花 状如绵花,可铺褥,亦可为布。
  • 乌木 性坚色黒,可为噐用。
  • 桑木 生于石上者为上,可为弓材。
  • 山鸡
  • 荏苒
  • 松子
  • 竹鼠 即竹䶉。
  • 细鳞鱼 出五浪河,头小鳞细而身肥,大者至二三十斤。
  • 蜜桶 状如橙而色黄,味固于蜜。
  • 狮头柑 即蜜桶之类,状如狮头而色黄,有大如碗者,味最甘。
  • 金橘 色黄而味甘。
  • 茯苓
  • 破故纸
  • 知母

户口[编辑]

  • 户 二千六百三十八。
  • 口 一万五千九百九十四。

田粮[编辑]

  • 田 官民田地三百五十二顷八十六亩六分。
  • 粮 夏税正耗小麦一千四十二石六斗九升九合五勺。秋粮米正耗一千五百三十一石三斗一升六合六勺。

屯田[编辑]

  • 境内有五十百户屯田,散在纳期、海口、盟庄坝、片角等村,皆澜沧卫官军。

风俗[编辑]

  • 气习朴野 郡志:七种杂处,气习朴野。七种:盖弥河、白蛮、罗罗、么㱔、冬门、㝷丁、俄昌诸蛮也。
  • 勤于耕织 云南志:境内白蛮与么㱔蛮少异,而妇人尤勤于耕织。
  • 巢处山林同上:有蛮栗㱔,亦罗罗别种,巢处山林,猎取禽兽以给食。
  • 人物勇厉 旧志:人物勇厉。大槃与丽江府同。

公署[编辑]

  • 金沧道 洪武间建。
  • 布政司分司 弘治十年建。
  • 都司分司 弘治八年建。
  • 州治 在澜沧卫城北门外,洪武十七年建,内有吏目厅,所领有宁畨巡检司,在州东二百里万剌郷。充实仓在城内西南隅。

学校[编辑]

  • 州学 在澜沧卫城内西隅,正綂十年,以顺州学移置于此。有夫子殿,东西两厅,明伦堂主信徙义。崇德三齐弘治十三年,兵备副使吴球重修文庙,内有古铜炉、瓶、烛台一付,共八百馀斤,䂓模竒古。正德二年,土官同知高聦献置于此。

驿堡[编辑]

  • 澜沧驿 在城南,洪武二十九年建。
  • 清水驿 在州南七十五里,洪武二十九年建。

哨戌[编辑]

  • 黄草哨 在南山关下,去州四十里,弘治八年建。
  • 荅旦哨 去州南一百五十五荅旦村,成化二十三年建。
  • 李子园哨 在城东观音箐,去州五里,弘治十四年建。俱隶本州。

铺舎[编辑]

  • 总铺 在州前。
  • 观澜铺 在州南一十五里。
  • 海口铺 在清水驿。
  • 罗门铺 在金沙江边。
  • 片角铺 在荅旦村二十里片角川

关梁[编辑]

  • 南山关 在州南三十五里。
  • 北山关 在城北三十五里。
  • 西山关 在城西五里。
  • 桑园桥 去州南一百五十里,跨桑园河之上,关八尺,长五丈。
  • 延寿桥 在州西一里,跨四城郷之溪,阔一丈许,长四丈馀,上为屋四楹以覆之。
  • 永安桥 在城西二十里,跨大港子河之上,上覆以屋。

台榭[编辑]

  • 观音阁 在城东四里许,唐政光间建,林壑秀丽,有乌龙潭、香炉峯,遇盛夏,人多游赏于此。
  • 尊经阁 在儒学后,正德二年,提学副使周季鳯命土官高聦建,聦祖父世崇畨、僧剌麻等教构佛堂于私宅,事之甚谨。其堂规制宏大,所费不赀,内有古铜炉、瓶、烛台,重八百馀斤。聦得季鳯崇正默邪檄,幡然梅悟,请以前佛堂拆建阁,及以炉、瓶置于文庙,季鳯报可,仍移文奖劳之。聦感悟愈深,尽䟽境内淫祠请毁之,盖亦土官中之翘楚者也。

祠庙[编辑]

  • 城隍庙 在洲北。
  • 社稷坛 在州西。
  •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南。
  • 厉坛 在州北。

古迹[编辑]

  • 磨崖碑 在州东山涧中。壁上有磨崖碑,字讹莫辩。
  • 崀峩故城 在州南五十里崀峩村。蒙氏时所筑,遗址尚存。
  • 小吉都故寨 在州东五里。元时士酋高斌祥驻兵于此。
  • 大德古钟 叚氏时铸,在大德寺前建楼以栖之。境内有风雹,撃之可止。
  • 呈海磁枕相传普有渔者纲得一磁枕,色青碧,土人呼为龙枕。每岁首验其润燥,以占岁之丰㐫。今在龙王庙。

宦迹[编辑]

  • 高斌祥
  • 章吉帖木 俱北胜知府。
本朝
  • 杨渤 福建莆田人,正德知州。
进士
  • 谭昇 公照,澜沧卫官生,登成化丙戍进士,历官合州知州。

新化州[编辑]

东至临安府嶍峨县界二百二十里,南至元江军民府界二百七十里,西至者乐甸长官司界三百四十里,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四百三十里,东北到云南府易门县三百一十里,东南到临安府石屏州二百八十里,西南到镇沅府三百五十里,西北到𥔲嘉县三百二十里。日州治至布政司五百里,至应天府七千八百里,至顺天府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五里。

建置沿革[编辑]

旧为马龙、他郎二甸。马龙山,砦名,今马龙山是也。他郎,蛮语也。和泥,蛮曰阔孔阁落甸。马龙在元江北,他郎在元江西,诸蛮自昔据之,不通中国。宋宝祐二年,附于元,立二千户所,属宁州万户府。至元十三年,并立马龙、他郎、沙才、泥大等甸管民官,于他郎置司,领五甸,属元江路。本朝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直隶云南布政司。弘治间,改为州,置流官,知州隶仍旧。

山川[编辑]

  • 迤陑山 在州治东,山势来自昆阳,连属不绝。
  • 迤阻山 在州治西,与迤陑山对峙。
  • 彻崇山 在州治北五十里,林木翁郁,岩石峻险,延长一百五十里。
  • 矶阁山 在州北一百里,五峯耸秀,峯北一泉下注。
  • 马笼山 在州一百里,高二百馀丈,旧名马笼。蛮酋尝结寨其上,号马笼部。
  • 陀崆山 在马笼山北,峻㧞,上有砦,土酋居之。
  • 法龙山 在陀崆山北,亦险峻,土酋居其上,遗砦犹存。
  • 摩沙勒江 源自大理白崖城,流经本甸东南八十里,东注元江,入交阯界。夏秋潦涨,饮者辄中瘴疠,惟百夷男女四时浴其中。
  • 温泉 在撤崇山下,其热如汤,路险,人迹罕到。

形胜[编辑]

  • 群山夹江 云南志:马龙诸山在江之右,迤阻诸山在江之左,群山夹江,其隘如峡。

土产[编辑]

莎罗布以绵花为之,阔仅八寸,岁输子官。 杉桤 熊 豹 䗲 蛇胆,可觧诸药毒。 孔雀有雌雄,其雄者文彩尤佳。 鹦鹉 珊瑚鸟各甸山中多产之。

户口[编辑]

  • 户 一千三百九十。
  • 口 二万六千一百六十四。

田粮[编辑]

  • 田 官民田二十四顷四亩五分四厘。
  • 粮 秋粮米正耗四百二十二石六斗五升一合九勺。

风俗[编辑]

  • 女劳男佚 百夷种不一,而居本甸者曰歹摩,即大百夷也。大抵男子少治产业,而耕种率以妇人,终岁勤动,不辄有孕。将产,方得少睱。既产,则抱儿浴于江,归付其夫,动作如故。尤以时事蚕桑,或随其夫捕鱼。
  • 居高食力 境内有蒲蛮之别种,曰车苏者,即蒲刺也。居高山之上,垦山为田,艺荞稗,不资水利。然山地硗薄,一岁一移其居,以就地利。暇则猎兽而食之。噐用木,大略与罗罗风俗同。

公署[编辑]

  • 州治 即旧长官司治,在迤阻郷。洪武二十六年建,弘治间改为州治。内有吏目。厅和丰仓所领摩沙勒巡猃司,去州西南一百里。

铺舎[编辑]

  • 州前铺

祠庙[编辑]

  • 城隍庙 在州治东。
  • 社稷坛 在州治西。
  •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州治南。
  • 厉坛 在州北。

宦迹[编辑]

  • 成采 湖广石首人,正德知州。

者乐甸长官司[编辑]

东至新化州界三百四十里,西至镇沅府界八十里,南至钮兀长官司界三百二十里,北至景东府界一百里,东北到楚雄府𥔲嘉县三百里,东南到元江军民府三百五十里,西南到威远州二百八十里,西北到定边县二百九十里。自司治至布政司一千一百七十里,至应天府八千二百十五里,至顺天府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五里。

建置沿革[编辑]

本马龙他郎甸猛摩之地,夷名者岛。本朝洪武三十一年,分置长官司,隶云南布政司。

山川[编辑]

  • 者岛山 在司治北。
  • 蒙乐山 在司东二百里,巍然高峻,行一日方至其顶。详见景东府志。
  • 景来河 源自景东府,流经本甸,下入马龙江。
  • 毒泉 在蒙乐山间,人畜饮之即死。

形胜[编辑]

  • 㩀山附水 云南志:民皆据山附水,亦险僻之处。

土产[编辑]

  • 藤果 状如荔枝,味酸。
  • 羊桃 夷称抺猛。见元江志。

风俗[编辑]

  • 更代为市 境内皆百夷蛮,交易用金银,或五日或十日一集,旦则妇人,日中则男子,更代为市。以毡布茶盐贸易有无,凡宴会,妇人皆不与焉。
  • 𥙊祝酋馘 百夷酋长与其同类有隙,则互相戕杀。凡有斩首置于楼下,酋蛮毕集,结东甚武,头插雉尾,手执兵戈,绕馘而舞,仍杀鸡以𥙊,使亟祝曰:尔酋长人民速来归我,不然尔魂取尔徒来。论功明赏罚,饮酒作乐而罢。攻破城寨,不杀其王,全家逐去,或因之至死。酋长死,非其子孙别立者,众共击之。

公署[编辑]

  • 司治 在者岛山下,永乐元年建。

祠庙[编辑]

  • 城隍庙 在司治东。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编辑]

东至姚安军民府大姚县界四百里,西至鹤庆府顺州界二十里,南至大理府云南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未宁府界二百一十里,东北到四川行都司盐井卫五百里,东南到姚州二百三十里,西南到邓川州五百里,西北到丽江军民府一百五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一千二十五里,至应天府八千三百里,至顺天府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

建置沿革[编辑]

元为北胜州地。本朝洪武中,属鹤庆府。二十九年,于州南筑城,置今卫司,领北胜、蒗蕖、永宁三州。永乐四年,以永宁州陞为府。正统六年,以北胜州直隶布政司。今本卫领州一,隶云南都指挥使司。

蒗蕖州 在卫城北一百八十里。唐时地名罗共赕,罗落、么㱔三种蛮世居之。元宪宗时内附。至元中,以罗共赕置蒗蕖州,属丽江路,后改属北胜府。本朝洪武十五年,属鹤庆军民府。二十九年,改属本卫。编户三里。

山川[编辑]

  • 白角山 在蒗蕖州西北白角郷。
  • 绵绵山 在蒗蕖州西南绵绵郷。
  • 罗易江 源自蒗蕖州,东合数溪,北流入永宁府。
  • 白角河 源自绵绵郷,经白角郷入西蕃界。

形胜[编辑]

  • 山势峻峭 云南志:境临极边,与西戎相后,山势峻峭,一夫当要,则百夫莫有越者。
  • 据丽江之东 元志:蒗蕖据丽江之东,在北胜、永宁南北之间。

土产[编辑]

麝香 鹿 葺毡 松子 山鸡 𣯛牛俱蒗蕖州出。

户口[编辑]

蒗蕖州。

  • 户 三百九十四。
  • 口 九千二百五十一。

屯田[编辑]

  • 本卫五十百户屯田,散在北胜州境内。

风俗[编辑]

  • 俗尚争竞,善战喜猎 云南志。
  • 习俗勇厉 旧志,馀同北胜州。

公署[编辑]

  • 金沧道布政司分司 见北胜州志。
  • 司治 在北胜州治南,洪武二十九年建。内有经历司,所领有卫、镇抚、左、右、中、前、后、中、左六千户所。其千户所,各领所、镇抚一,百户十。蒗蕖州,治在卫城北一百八十里罗古郷。

城池[编辑]

  • 澜沧城 洪武二十九年建。周围五里二百九步,启东、西、南、北四门,南门外有教场。

关梁[编辑]

  • 白角桥 在蒗蕖州白角郷,跨白角河之流。

祠庙[编辑]

  • 旗纛庙 在南门外教场,每岁霜降,本卫官祭之。
  • 城隍庙 同北胜州。

宦迹[编辑]

本朝
  • 李福 饶州人,澜沧卫指挥佥事。
  • 陆兴 鹏举直隶。合肥人,澜沧卫指挥佥事,后陞云南都指挥佥事。

云南志卷十二

◀上一卷 下一卷▶
正德云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