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德云南志/卷1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正德云南志
◀上一卷 卷十四 下一卷▶

云南志卷十四 志十四[编辑]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东至元江府界七百三十里,南至宁远州界一千四百里,西至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界五百六十里,北至元江府界。自司治西北至布政司一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蛮名。车里、倭泥、貉、𣗋、蒲剌、黒角诸蛮杂居,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命将兀良吉䚟伐交阯,经其所部,悉降之。大德中,云南省言: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势均力敌。今大彻里胡念已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多相杀掠。胡念日与相怇,不得离,遣其弟胡伦入朝,指画地形,乞别立彻里军民宣抚司,择通习蛮夷情状者为之帅,招其来附,以为进取之地。乃立彻里军民总管府,领六甸。后又请置耿冻路耿当、孟弄二州。本朝洪武十七年,改置车里军民府。十九年,改宣慰使司。

山川[编辑]

  • 猛永山
  • 沙木江
  • 澜沧江 下流入金卫界。
  • 鹧鸪江

形胜[编辑]

在浪沧江南,接南海、交阯 清类分野。

土产[编辑]

犀 象 𨱎 盐 金 银 鐡丝 石 铜 木香 沉香 乳香 安息香 㯽榔 楜椒 苏木 莎罗被 红手帕俗云吊幔。 白檀香

风俗[编辑]

  • 民性颇淳 郡志:民多白夷,性颇淳。额上剌一旗为号,作乐以手拍羊皮长鼓,而间以铜铙、铜鼓、拍板。其郷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
  • 髠发文身 旧志:境内百夷,髠发文身。又有和泥、蒲剌,习俗大抵多同。

宦迹[编辑]

  • 寒赛 彻里路总管。
本朝
  • 刀砍 洪武十七年归附,立车里军民府,以刀砍为知府。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东至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界,南至束克剌蛮界,西至缅甸宣慰使司界,北至芒市长官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三十五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旧名孟都,一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领三甸。本朝洪武十五年,改木邦府,后改木邦军民宣慰使司,领安抚司一。

孟密安抚司成化间建。初,思柄法叛木邦,占夺孟密等处地方,建年用兵不息。时巡抚都御史程宗奏于孟密立安抚司,以思柄法为安抚。

土产[编辑]

响 锡 楜椒

风俗[编辑]

  • 男贵女贱 郡志:其夷类数种,男子皆衣白衣,文身髠发,摘髭须,修眉睫。妇人则上衣白衣,下围桶裙,耳带大金圏,手贯象牙镯。男贵女贱,虽下民,视其妻如奴仆。耕织、贸易、差徭之类皆系之。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东至金沙江,南至缅甸宣慰使司界,西至古剌界,北至干崖宣抚司界。自司治北至布政司三十七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地名香柏城。元贞元二十六年,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本朝洪武十五年,改为云远府。十七年,改孟养军民宣慰使司。

山川[编辑]

  • 鬼窟山 在司境,极为险隘,夷人㩀为硬寨。

土产[编辑]

琥珀 碧瑱 马矮小者如骡。 䗲巨蠎也。有四足胆,可觧诸毒药。

风俗[编辑]

  • 民性生野,多为楼居 郡志:其民皆百夷,性生野,小有衅隙,即构兵相杀。其土下湿,夜寒画热,多濒江为竹楼以居,一日数浴。馀俗与木邦同。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东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南海,西至戛里界,北至川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古西南夷,不知何种。其地旧有江头、大公、马采、安正国、蒲甘、缅王五城。元至元中,屡讨之。后于蒲甘缅王城置邦牙等处宣慰使司。本朝洪武二十九年,始归附,立缅甸军民宣慰使司。

山川[编辑]

  • 金沙江 郡志:地势广衍,有金沙大江,阔五里馀,水势甚盛,缅人恃以为险。

土产[编辑]

象 犀 马 椰子 石油石油自石缝流出,臭恶而色黑,可涂毒疮。 白氎布 兜罗锦 树头酒树类棕,高五六丈,结实大如掌,土人以曲纳罐中,以索悬其罐于实下,划其实取汁流于罐以为酒,名曰树头酒,或不用曲,惟取其汁熬为白糖。其叶即贝叶,写缅书用之。

风俗[编辑]

  • 有屋庐以居,舟筏以济 元史:其人有城郭屋庐以居,有象马以乘,舟筏以济。其文字进上者,用金叶写之,次用纸,又次用㯽榔叶,所谓缅书是也。今诸夷多习之。
  • 性柔而诈 郡志:缅人形陋体黒,性柔而许,其酋号曰小剌浪。男子善浮水,夏热穿洗白窄䄂单衣,冬寒穿白兜罗绵衣,仍用莎罗布二幅合之,纒于上以为饰。其富者出入著大䄂白布衫,男子绾䯻于顶前,用青白二色布纒之。妇人绾髻于后,不施脂粉,男女皆和白檀、麝香、当归、姜黄末涂于身及头靣以为竒。其酋长出入乘平轿或骑象,坐则在前,从者围后,皆席地。
  • 事佛敬僧 同上:缅人专事佛敬僧,立阿瓦刹、城邦、哑直根等寺,妆严甚整,有大事则抱佛说誓,质之僧然后决。

古迹[编辑]

  • 江头城 在腾衡西南十五日程。
  • 太公城 在江头城南十日程。
  • 马来城 在太公城南八日程。
  • 安正国城 在马来城南五日程。
  • 蒲甘缅王城 在安正国城西南五日程,去大理五十馀程。所谓缅中五城也。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东至老挝宣慰使司界,南至波勒蛮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艮府界,自司治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世传其土酋有妻八百,各领一寨,因名八百媳妇。亘古不通中国,蒙叚亦不能服。元初征之,道路不通而还。后遣使招附。元綂初,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本朝洪武二十四年,其酋来贡,乃立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山川[编辑]

  • 南格刺山 在车里、八百之界。山上有河,其南属八百,其北属车里。

土产[编辑]

土酋畜之骑坐,凡战闘用,为前阵。 犀 白檀香 安息香

风俗[编辑]

  • 相见把手为礼 郡志:民皆百夷,性颇缓,剌花样于眉目间,其男女服饰皆与木邦同,但与客相见则把手为礼,事佛亦同缅人。

老挝军民宣慰使司[编辑]

东至水尾界,南至交阯界,西至宁远界,北至车里宣慰使司界。自司治西北至布政司六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俗呼曰挝家,自古不通中国。本朝永乐三年,其酋备方物入贡,始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土产[编辑]

犀 乳香 西木香 鲜子 诃子

风俗[编辑]

民性犷悍 郡志:民皆百夷,衣服饮食类木邦,性犷悍,身及眉目皆剌花。其酋长有三等,大曰招木弄,次曰招木牛,又次曰招化,而为宣慰者即招木弄也。居高楼,其上宽广,见人不下楼,部属见之则所至之地各为等限,使客亦然,而设通事引之以至其地,不差尺寸。

孟定府[编辑]

东至威远界,南至木邦宣慰使司界,西至陇川宣抚司界,北至镇康州界。自府治西北至布政司二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旧名景麻。元至元二十六年,立孟定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隶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司。本朝洪武十五年,攺置孟定府,编户五里。正綂间,思任发叛,土官知府刀禄猛失其地,后不知所终。有罕郭法者,木邦之族,从征麓川有功,靖远伯王骥署守其处。

土产[编辑]

香橼 比之南安州者为尤大。

风俗[编辑]

男戴竹帽,女衣文绣 《郡志》:民多百夷,男子光头赤脚黑齿,著白布衣,戴细竹丝帽,以金玉等宝饰其顶,遍插翠花翎毛之类,后垂红缨。妇人出外,载漆藤大笠,状类团牌,顶尖,身衣文绣,节以珂贝。

孟艮府[编辑]

东至车里宣慰使司界,南至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界,西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北至孟琏界,自府治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蛮名孟指,自古不通中国。本朝永乐四年始归附,置孟艮府。

风俗[编辑]

木邦百同

南甸宣抚司[编辑]

东至金齿潞江安抚司界,南至陇川宣抚司界,西至干崖宣抚司界,北至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二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旧名南宋。元至元二十六年,置南甸路军民总管府,领三甸。本朝洪武十五年,改南甸府。永乐十二年,改南甸州。正綂八年,以征麓川功陞宣抚司。

山川[编辑]

  • 丙弄山 在司东一十里。相传昔有僧自大理来,坐化于此,变为石人。后经兵毁,止存其头,人咸奉祀之。
  • 蛮干山 在司东一十五里。土酋恃其险阻,世居其上。
  • 温泉山 在司东二十五里。层峯叠嶂,连亘二十馀里。林木阴森,下有温泉。
  • 沙木笼山 在司南一百里。上有关,立木为栅,周围一百里。
  • 南牙山 在司西一百八十里。山甚高,延袤一百馀里。树木阴翳,官道经之。上有石梯,夷人以此为险。又有清泉,下流入南牙江。
  • 小梁河 在司东北三十里。源有二:一出腾冲赤土山麓,一出腾冲缅箐山麓,至此合为一。西南流至干崖,为安乐河,而合于大盈江。其在司境,流经南牙山西南,又谓之南开江。
  • 孟乃河 在司东南一百七十里,即腾冲龙川江之源。
  • 大盈江 源出腾冲,流至司境,过镇西入缅甸。
  • 南甸河
  • 南宋河 俱在司境,四时不竭。

土产[编辑]

孔雀 叫鸡昼夜依时而鸣。 红藤蔑夷妇用为腰饰。

风俗[编辑]

  • 结亲用糓茶为礼 郡志:民皆百夷,俗与木邦同。其结亲则用谷茶二长筒,鸡卵五七笼为聘礼。客至则以谷茶供奉,手拈而食之。

公署[编辑]

  • 司治 正綂八年建,所领有木䌸、邦哈、孟弄、鸠陇卯四巡检司。

驿堡[编辑]

南甸驿 罗卜思庄驿 孟哈驿

关梁[编辑]

  • 黄连坡关 在司南三十五里。
  • 小龙川关 在司东北八十里。

干崖宣抚司[编辑]

东至南甸宣抚司界,南至陇川宣抚司界,西北俱至南甸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其地旧名干赖赕,曰渠澜赕,白夷居之。在柔远路正西,东隔麓川。元中綂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置镇西路,隶金齿等处宣抚司,领二甸。本朝洪武十五年,改为镇西府,后为干崖长官司。正统七年,征麓川有功,升宣抚司。

山川[编辑]

  • 云晃山 在司南一十五里,上有瀑布泉,即云晃河之源也。
  • 云笼山 在司东二十五里。
  • 白莲山 在司北六十里,中有一峯,林峦耸㧞,土官居其麓。牂白莲池。
  • 剌朋山 在司西一百馀里,林木阴森,四时苍翠。
  • 云晃河 在司治南,源出云晃山,下流与云笼河合,溉田千馀亩。
  • 安乐河 源出腾冲,经南甸,迤逦至云笼山之麓,亦名云龙河。沿至司治北,折流而西一百五十里,为㯽榔江。至比苏蛮界,注金沙江,入于缅中。
  • 止西河 在司东北三十里,源出云笼山,流十五里,与云笼河合。

土产[编辑]

土锦 白氎布 白莲花 竹䶉大如兔,至肥可食。

风俗[编辑]

  • 四时皆蚕 郡志:境内甚热,四时皆蚕,以其丝染五色,织土锦充贡。

驿堡[编辑]

甸头驿 古剌驿 雷弄驿

陇川宣抚司[编辑]

东至芒市长官司界,南至木邦宣慰使司界,西至干崖宣抚司界,北至南甸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六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旧为麓川地,在芒市路东。其地曰大布茫,曰赕头附赛,曰赕中弹吉,曰赕尾福禄培,皆白夷所居。元中綂衯,内附。至元十三年,置麓川路,隶金齿等处宣抚司。本朝洪武十七年,归附,置麓川平缅宣慰司。正綂三年,其土酋思任发叛,大军平之,遂革其司。十一年,置陇川宣抚司于陇把。

山川[编辑]

  • 马鞍山
  • 摩梨山
  • 罗木山 俱在境内,极高大,夷人恃以为险。
  • 汤泉 从石鏬流出为河,热如沸汤。

土产[编辑]

大者长一尺二三寸。 孔雀 毫猪 紫胶 大药 鲜子 鳞蛇 鹦鹉

风俗[编辑]

与南甸同。

驿堡[编辑]

戛赖驿

威远州[编辑]

东至新化州界,南至孟琏界,西至孟定府界,北至景东府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一十九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唐南诏银生府之地,旧为濮落杂蛮所居。大理时,为白夷所有。一名孟磨,又名惠蒙陇。元至元中,立碌必陇管民头目,后改为威远州。本朝因之,编户四里。

山川[编辑]

  • 乐蒙山
  • 南堆江
  • 谷宝江 自遮遇甸流至州境,下流合澜沧江。

土产[编辑]

境内莫蒙寨有河水,汲而浇于炭火上,炼之则成细盐。凡交易无秤斗,止以小篾箩计多寡而量之。

风俗[编辑]

  • 男女勇捷,走险如飞。白蛮习俗朴野 俱旧志。

湾甸州[编辑]

东至大侯州界,南至镇康州界,西至金齿施甸长官司界,北至顺宁府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蛮名细赕。元中綂初内附,属镇康路。本朝洪武十七年,置湾甸州,编户五里。

土产[编辑]

  • 茶 境内有孟通山,所产细茶名湾茶,谷雨前采者为佳。
  • 芭蕉 开花结实,味甘可食。

风俗[编辑]

与镇康州同。郡志。其民亦百夷,妇人贵者以象牙作筒,长三寸许,贯于䯻,插金鳯蛾,其顶络以金索,手带牙镯,以𥿈毡带束臂纒头,衣白衣,窄䄂短衫,黒布捅裙,不穿耳,不施脂粉。馀俗与镇康同。

镇康州[编辑]

东至孟琏界,南至孟定府界,西至金齿路江安抚司界,北至大侯州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蛮名石赕。本黒僰所居,在柔远路之南,兰江之西。元中綂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镇康路军民总管府,领甸三。本朝洪武十五年,改为镇康府。十七年,改为州,编户六里。

土产[编辑]

  • 大药 有大如斗者,味极甘美。
  • 鲜子 大如枣,味酸。
  • 䗲胆 可觧诸毒药、
  • 水乳香

风俗[编辑]

卜用鸡骨,病专𥙊鬼 僰蛮。形恶体黒,以青白布为衣,跣足,荆棘中走如飞。男子出,妇人闭户静坐,以待夫至。遇有事,签鸡骨,卜吉㐫。病不服药,专务𥙊鬼。死则刳木为棺殡之,坟上植一树为识。

大侯州[编辑]

东至景东府界,南至镇康州界,西至湾甸州界。北至顺宁府界。自州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蛮名孟祐,白夷所居。元中綂初内附,属麓川路。本朝洪武二十四年,置大侯长官司,后改为州。编户四里。

山川[编辑]

  • 昔弥山 在州东六十里。
  • 蛮赖山 在州西六十里,其山多竹。
  • 八剌山 在州北八十里。
  • 蛮弥山 在州南二百五十里,林木阴森,崖石壁立。
  • 阿轮山 在州西南三百里,连峯叠𪩘,四时苍翠。
  • 澜沧江 在蛮弥山东南之麓。
  • 孟祐河 在州治东。
  • 孟赖河 在州南八十里。

土产[编辑]

  • 垂丝竹 其枝叶软弱,皆下垂。
  • 金刚纂 其色青,状如剌筒,性最毒。
  • 诃子 秋熟,味苦又甘。

风俗[编辑]

  • 民有百夷、蒲蛮 百夷俗与湾甸同。蒲蛮俗与顺宁同。

钮兀长官司[编辑]

东至元江军民府界,南至车里宣慰使司界,西至威远州界,北至临安府甸长官司界。自司治北至布政司一十六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蛮名也兀,自古不通中国。本朝宣德七年,始归附,置钮兀长官司。

风俗[编辑]

见人无拜礼。郡志:其民皆倭泥,类蒲蛮。男子绾髻于顶,白布纒头。妇人盘头露顶,以花布为套头。见人无拜礼。

芒市长官司[编辑]

东至镇康州界,西南俱至陇川宣抚司界,北至金齿潞江安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二十三程,转达于京师。

建置沿革[编辑]

其地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旧曰怒谋,曰大枯𧸘,曰小枯赕,即唐史所谓芒施蛮也。元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芒施路军民总管府,领二甸。本朝洪武十五年,置芒施府。正统九年,改置芒市长官司。

山川[编辑]

  • 青石山 在司治南。峭㧞千仭,竒怪万端。又司境有永贡干、孟契二山,皆高大,夷酋立寨居之,以为险要。下有芒河。
  • 麓川江 在司西。源出昌娥蛮境,流至司境,又至缅地,合大盈江。
  • 金沙江 源出青石山,流入大盈江。
  • 大车江 源自腾冲,流经青石山下,至江头城,名大盈江,入缅地蒲甘城界。

土产[编辑]

金沙江出。 香橙 橄㰖 芋 蔗 藤

风俗[编辑]

男衣缯布,妇女衣皮 唐书:芒市蛮,男子衣缯布文,分发直额,为一髻垂后,跣而衣皮。

车里靖安宣慰使司[编辑]

所领有经历司、盐井巡检司,馀俱未详。

八寨长官司[编辑]

孟琏长官司[编辑]

瓦甸长官司[编辑]

茶山长官司[编辑]

麻里长官司[编辑]

摩沙勒长官司[编辑]

大古剌宣慰使司[编辑]

底马撒宣慰使司[编辑]

云南志卷十四

◀上一卷 下一卷▶
正德云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