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译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正译
作者:龚自珍 
本作品收录于《定庵别集

第一(正《法华经》秦译)[编辑]

《妙法莲花经》入震旦之一千四百四十四年,为大清道光之丁酉岁,龚巩祚始正之曰:译者误也。误奈何?曰:此书实二部,各有序、正、流通,合并之,误者一。前经十品,后经十一品,无二十八品,今二十八品,其七伪也,其一别行也,误者二。二经各有蔓衍,后经尤杂糅,译者不察,误者三。颠倒失其次,移《安乐行品》于后经之中间,误者四。移《嘱累品》于《药王普门》诸品之上,使已没之宝塔复有言辞,使未离佛侧之文殊来自大海,疑惑众生极矣,误者五。又告之曰:第五事,晋译、隋译不误。

正译第二(正《大品弥陀经》魏译)[编辑]

或问龚巩祚曰:《阿弥陀》四十八愿有之乎?龚巩祚曰:蛆虫师之言也,若非蛆虫师之言,则译者为之。昔者法藏比丘之发愿也,有本有迹,有理有事。本也者,泯一切数,立一切数,一数摄无量数,无量数入一数。若十方,若过去世,若见在世,若未来世,无一色非我愿者,无一香非我愿者,乃至若地,若水,若火,若风,若耳,若眼,若鼻、舌、身,若意,若我愿,若它愿,无非我愿者。是故我愿实不可得;是故我愿实无有数。尽十方众生皆成阿罗汉,测量卜度,欲照明其数,终不可得,如其迹则必有定矣。我在西方,非东,非北,非南,亦非四维,亦非上下。成佛以来,十劫而已。非一劫、二劫,乃至九劫,亦非多劫。娑婆众生,不感我说,释迦代说。自说其迹不定,法藏诳众生矣,代说之不定,释迦诳众生矣,结集之者书其数不定,阿难诳众生矣。梵册贝叶,以意增损,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译者从而受之。《大藏》所见,或以四十八愿,或以三十六愿,或以二十八愿,或以二十四愿。四十八愿,独见流通,乍聋乍眩,讵可信受者乎?

正译第三(正《大本弥陀经》)[编辑]

问:依魏康僧铠译四十八愿,何不可也,讵知非众生因缘,当信受是四十八愿也哉?答:不可也。我为一一正之如左,盍平心察文义矣!

第十七愿,衍文也。十方诸佛说经行道之迹,各各不同。众生因缘不同故,非佛有优劣故;乃言十倍于诸佛,为是十倍谁耶?第二十五、第二十六,只是一愿,非二也。

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愿三段,可并入第二十七愿中。第三十一愿,可并入第二十三愿中。

第三十四愿,衍文也。我刹中人欲生他方,前文明其本愿矣,乃虑堕三恶道,此义不必宣矣。第三十五、三十六愿,皆可并入第二十二愿中。第三十七愿、三十八愿,只是一,非二也。

第四十一愿,衍文。为道场树耶?道树不必当一愿;为菩萨知见耶?菩萨知见,具如上文矣。第四十四愿,衍文。具见上文,且叠见矣。

第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愿凡四段,只是一,非四也。然则法藏本愿如何?曰:佛有愿而已,不胪愿之数也。

正译第四(正《弥陀经》)[编辑]

凡净土众经各各异,发愿多少异,予揭之矣。有明袁居士为《西方释异篇》,有身城大小异释,有寿量多少异释,有花轮大小异释,网其众说,弥缝同异,可谓勤矣。予乃正告震旦曰:不足辩!凡言大小、高卑、延促、多寡之数,十九是西竺注疏小师依托为之。一切经预设架构,言一、言二、言三、言四、言五,乃至言八万四千,此方师笔之书,为《大明三藏法数》篇,以非佛口亲说,是以处处异。又凡言若干那由他,若干恒河沙,若由旬,若劫,若国土,十九以意增益,气喘词窘,无益至教,亦处处异。佛言岂若此其絮絮猥鄙如儿女子语哉?五痛五烧,最不词,《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无是文也。若金口亲宣,曷为有译有不译?于正是译也,发其凡焉。

正译第五(正《大般若经》)[编辑]

龚巩祚曰:唐玉华寺译《大般若经》六百卷十六分,是西土伪经也。第二分,用秦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又模拟此经造四百卷,立初分,又模拟此经造百馀卷,立第三分、四分、五分、六分;又取此经馀滓,造数十卷,立第七分,至第十六分。独第二分是真经也。何以明此真?曰:龙树大士依此造论也。真经不恃唐译,鸠摩罗什、僧叡两大师,先勒成三十卷九十品,流通震旦矣。西土如别有六百卷者,龙树不应不言,罗什不应不见。且夫《摩诃》者,大也,三十卷九十品,已得一称,无容更有繁于此,更得大称者。盖判教诸师,判立三宗,中西并然。相宗、性宗,卷氎繁重,此师习此破相宗,欲敌馀宗,恨文不富,门户小见,渐至僭伪。岂知教纵分三,佛止一佛,矧教纵分三,岂必卷氎相敌,始成三峙耶?龙树大士依三十卷九十品文,作《释论》一千卷,又名《大智度论》,罗什存一删九。龙树之言,圆赅三藏十二部教,不专诂破相。又龙树借此经,广明三藏十二部教,不专执破相。又龙树《释论》论也,十倍原文,体裁可尔,秦二师尚以为广而删之。唐师乃以经为略,又取西土伪经而译之,唐师所见,逊秦师远矣哉!唐圭峰大师曰:“《般若》诸经,一气数百非字,一气数百不字,一气数百无字。”夫佛一代时教,立此一门,显此一境,标此一谛。判三宗者,是破相摄。判三乘者,是大乘摄。判四教者,是别教摄。审三谛者,是真谛依止。修三止者,是体真止依止。修三观者,是空观依止。发此音声,有此卷氎,有此言句矣。此言句者,不同相宗之艰言,不同性宗之辩言,不同小乘经之确言,不同陀罗尼之密言,不同伽陀之文言,最易剽窃,最易模拟,敷衍万倍,登龙宫之华严。求其后义,仍是前义,造作何难?然且校量功德,倍其文焉,然且广明罪报,恫喝挟制,又倍其文焉,使人敢怒而不敢议,我佛岂有是哉?使圭峰知予说,早唾置之矣。乃辟喻说之曰:佛说般若,醍醐也,模彷附益者,水也;醍醐一滴入一钵盂水,水多醍醐少矣,乃至入七钵盂水,水益多醍醐益少;《大般若》六百卷,是取醍醐一滴,入四大海水。

正译第六(正密部、正偈颂)[编辑]

龚巩祚曰:夫称理以况,简及苕帚;就事以诠,则有密部。密部所贵者,声而已矣,声所贵,轻重分寸间而已矣,轻重分寸间,在乎正音与带音之间。正音宜大书,带音宜旁书,二合以济声之穷,三合以济二合之穷,四合以济三合之穷。今回部语用弹舌音,乃至五合,其宜以大字摄细字书。译师无知,用一律书,间用二合矣,而无三合四合,无三合四合,故密部不符佛口,密部不符佛口,故理一事二,疑惑众生。圣清控驭天竺额纳特珂克之地,达赖、班禅额尔德尼、章佳胡士克图,先后来朝,世宗、高宗命译诸陀罗尼以进,爰肖其音,用大摄小,书之镂之,藏板雍和宫,印行以赐天下诸寺。伟矣,迈矣!天龙鬼神八部嗬护,在此不在彼矣。且夫西竺之国,威仪文词之美,古德慕之。凡见佛者,则有呗偈、乐器赞颂;问佛谘义,往往用偈颂。佛说法毕,则有重宣之颂,如东土之有歌诗谐声者也。中西声不同,不可以谐,不如勿译;译焉而拙直,无唱叹之旨,徒复正文而已,不如勿译。震旦人造偈,沿彼译师,承厥讹谬,截割字数,俾就整壹,若四字,若五字,若七字,不叶韵,中西皆无此律令,不知何名,鬛耶角耶?文笔之鬛耶?

正译第七(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编辑]

释迦牟尼之兴也,有语言,无文字,有付嘱法,无付嘱经。释迦既没,阿难结集释迦一代五时之教,五味以判,三藏以位,十二部以分,经之名以起。如是者何也?谓自法也。我,阿难自我也;闻,阿难自闻也。某品某品,皆阿难所定也,阿难不得以记事记言之我,而僭曰佛也;亦犹佛不得预攘记事记言之阿难,而诬曰我也。今之经凡云佛说,是经时追称之词,谓之小不辞;凡云佛说是其品时,谓之大不辞;亦有问答未竟,佛遽唱言持此经功德、谤此经罪报者。日中相不应见日入相。湣哉!西竺既尊佛,国王贵官长者皆事佛,其以名闻相高,必在佛经焉;利禄之门,必在佛经焉;由是门户之争,朋党之立,亦必在乎佛经焉。由是人尊一经,经立一师,家抱一册,户名一偈,各立原委,各造文字,或损改,或颠倒,或附益,犹不售,则又加之以恐喝挟制,校量罪福。罪福之文,十倍其原文矣。由是各经流通分,各各自名经中之王,序分各各造法会,各各名无量会;此文又三十倍其正文。佛清净诲,汩没其中,若存若亡,其言有曰:如遇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此其言为是佛言,为是持经者言,尚待问耶?佛言:“我如师子王,一切无畏,畏师子身自生蛆虫,食师子肉。”(吾本是训,名之蛆虫僧。)译主不察,尽译之以贻震旦,震旦之谤佛,译主之咎。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