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陵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十八
毘陵集 卷第十八 唐 独孤及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赵氏亦有生斋刊本
|
毘陵集卷第十八
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及
策书
对诏策
敕与吐蕃赞普书〈永泰二年〉
荅杨贲处士书
策秀才文三道
对诏策
问大𧰼无体元功阴骘虽禀生之类万殊而含道之源
一致是以至人垂训将以利物演为真宗贻厥后学包
括六艺周流八表或因事以立言或寓言而〈英华作以〉诠意
至如交乐于天交食于地不相与为事不相〈英华作期〉与为
谋善无所私恶无所弃施之于教何所〈英华作以〉劝勉经曰
不争善胜不言善应正如绳平易如水常务斯道曷
〈英华作何〉往不臻又曰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祭祀不
辍斯言信矣昔放勋钦明光宅天下人歌击壤政叶雍
熙可谓善乎建抱免〈英华作善〉乎拔脱宜其帝系〈英华作緖〉蕃远
贻厥孙谋绵绵瓜瓞迈德垂裕何丹朱之不祀而祭祀
辍乎〈此下当有讹脱〉又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若以天下观天下
岂有二君乎夫君为元首臣为股肱君无贤臣谁与共
理粤若舜举八元致垂拱之化汉用三杰成霸王之业
夏殷之末任佞弃〈英华作去〉贤宗社沦亡为无匡辅经称不
尚贤者其旨何哉〈英华作也〉圣人立教专气致柔故形不欲
劳性不欲竭深根固蒂可以常存则有固穆肆枉〈英华作朝〉
〈穆肆任〉劳逸过度促龄损性都〈英华作却〉以为然又有惟静惟
清守真守朴二经之说何取则焉又闻善摄生者动与
吉会武不措爪兵难容刃单豹岩居水饮身代俱损寿
永色孺不免噬搏何卫生之不异而利害之顿殊子既
洞晓元经探微索隐矛盾若此何以会明侧席虚心伫
闻启沃
对臣闻道之为物无名无形盖圣人酌而用之推而宏
之取其精以修身用其麤以拔〈英华作顿〉物从本降迹散朴
为器于是有可道之道忘言之言其大略虽以冲寂为
宗虚极为体然妙用无眹故不可致诘今陛下诘其体
探其宗岂不欲因言演教于教遗〈一作奚〉有夫长风吹而
众窍号则大无不动细无不应况陛下用大道为〈英华作用〉
〈为大道非〉风以鼓群有臣则吹万之一音也敢不唱于众窍
之末臣谨按天有施地有利用天之施以处其和谓之
交乐分地之利以养其正谓之交食夫相与生于有为
有为生于有事有事则谋名存矣善恶生于公私公私
生于用用则廉〈英华无廉字〉弃名立矣然圣人有为不为焉
有事无事焉有谋不谋焉有善无善焉有恶无恶焉泯
善恶于一致合同异于万殊则妙门可存教父斯在〈英华〉
〈一作立〉臣又按道德经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常有司杀
者杀之此不争善胜之应也文宣王称天何言哉四时
行焉百物生焉此不言善应之验也周书云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此正如绳之效也经又云居善地心善泉
与善人〈英华作仁〉言善信此平易如水之证也陛下宏〈英华作垣〉
其言挹其道以为天下式四〈英华作三〉十有二载矣且复推
功外名不有不恃考言询事若冲若缺诏臣等曰常务
斯道曷往不臻臣鲰生也焉知其辨虽然有一于此愿
陛下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使神不远于人人不远于天
天人合契〈英华作幷〉如影响交应则甚夷之道焉往而不臻
夫有国者必善建皇极善抱至道道之不存倾其宗迁
其社之谓拔桀奔〈英华作放〉南巢受死牧野是也极之不建
失其器丧〈英华作亡〉其国之谓脱太康去洛汭幽王败骊山
厉王流彘是也至如尧知天历在躬故以至公官天下
天下戴之而不辞知丹朱不肖又以至公禅天下天下
去之而不怨可谓迈德矣其后裔更霸迭王重之以御
龙唐杜之代禄可谓垂裕矣陛下兴废继绝立五帝祠
节〈英华作即〉春秋僃其祭典〈英华有亦字〉可谓祭祀不辍矣方之
拔脱臣谓不同经曰不尚贤使民不争大哉圣人之知
微知彰乎夫尚贤者国家之所当先然古先圣王〈王字英华〉
〈作人日〉虽求贤审官其用未始不无为也而圣人能无为
于求贤不能使无为无迹存则有为者尚之以为利于
是有饰智以惊愚修身以明污其渐起于一时之名其
弊存乎千载之后不尚贤者非谓废股肱之任绝匡辅
之力也盖欲因时致功功成则遣〈英华作遗〉而遗之因义立
事事遂则有而无之无之则迹灭迹灭则争息争息则
于为无为于事无事虽八元以翼唐弼虞三杰之勘秦
灭项其无为无事一也若夫齐天地冥万物莫大于全
真专气致柔全真之本也惟清惟静全真之中也各然
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全真之末也设教者三合其道一
以贯之虽逍遥与道养殊途然性情〈英华作静〉与力命同辙
苟因其合〈英华作命〉而较其分则子产不得不劳于𠛬政朝
穆不得不逸于肆任若矫其肆任之性以徇𠛬政之端
是续凫截鹤𧇾其全矣故圣人以大猷御六气之辩以
大方合二经之旨明应变无方立言不一学者宜忘言
以究其体统不可执言以滞于〈英华作其〉筌蹄经不云乎返
〈老子作及〉者道之动惟动而常静静可以取则权足以合义
义无反经凡养生者以本为精以物为麤闭其外慎其
内迹不践凶危之境故兵不能容其刃心不居冯暴之
地故武安得措其爪苟守其精而遗其觕故得于内而
丧于〈英华作其〉外外内无以持其分则卫生之经悖矣谓之
不异臣窃异之至如希微大体徼妙元键陛下得黄帝
之遗珠久矣虽广成无所陈其至精傅说无所用其舟
楫启沃之问岂臣及之有黩𧇖谋惧殒越于下谨对
敕与吐蕃赞普书〈永泰二年〉
敕吐蕃赞普外甥朕共赞普代为与国自我元宗至道
大明孝皇帝与生〈疑当作甥〉赞普和亲结好将六十年仰思
当时之约岂为一朝之故实欲相恤灾患永同休戚使
代代子孙为兄弟甥舅如手足之相卫唇齿之相依自
尔使息戎罢兵二境无征战之苦金玉绮绣问遗往来
道路相望欢好不绝赞普宁忘之乎自我国家有安禄
山史思明之难朕谓言赞普必有恤邻救患之意岂知
乘我之舋恣其侵轶煞略河湟之人争夺陇之地又
与朕叛臣仆固怀恩共扇诱回纥等诸蕃同恶相济犯
我都邑三年之闲三至城下此实赞普苟窥分寸之利
自弃一家之信不念㛰姻之好忍绝甥舅之欢累代亲
邻一朝倂弃有目有耳者皆为赞普羞之夫以小国伐
大国且劳师袭远而助叛臣有是三者神宜悔怒果然
怀恩自毙回纥来降羌浑诸蕃内难外散天实有眼心
可负乎朕顷以背盟不祥绝亲不义宁人负我我不负
人所以含垢数年未忍致讨既不得已方思用师正欲
悉天下精兵长驱西向吊人问罪然后凯旋上以雪宗
庙之仇耻下以释将士之愤怒自料以德征暴以大攻
小以信讨诈以义罚不义当如沸汤沃雪猛火焚枯人
神同力何往不济筹议之次适会彼国使来云愿修前
好复如旧日览书见意良用怃然欲不许则人来归我
欲许则信不可恃是以遣御史中丞杨济往谕朕意且
探诚款九月济与彼国宰相某乙等同到得所寄书然
后知事皆由衷言无虚谬再披来旨朕甚嘉之何者自
非圣哲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亦古人之所善追思六十
年之舅甥有先祖先赞普之誓约言在史𠕋信结天地
岂以小不忍而隳大体使百姓疲于甲兵两主遂为仇
仇贰过迁怒朕所不取敬依来请彼此结和而今而后
不复念恶已令内外屯戍罢柝解严凡我二国洗瑕迁
善经略封疆素有分地各守土宇尔无有侵永为亲好
复如开元中故事昊天上帝山川鬼神实闻朕言无谓
不信冬寒赞普外甥比平安遣书指不多及
荅杨贲处士书
上德无为其次为而不扰及为邦岁期〈英华作暮〉而人疲如
初终〈英华无终字〉日以贡赋不入获谴于上官遂以州比不
调之琴思解更张之义算口征赋〈英华作输〉以代他征意
欲因有为以成无为为未著而人已吿怨迹其所以然
无德故也夫导政齐𠛬民犹免而无耻况权道以反经
为用去德逾远使无𨒪𧩂末由也已所喜幸苟有过吾
子知之贻书见让以谅相益商也起予孟孙爱我吾
子兼之矣愧辱嘉贶顾无以当之三复白圭欲罢而不
能然来书所陈富人出万今易以千贫人出百今亦数
倍富倍优贫倍苦窃详雅旨事或未然昨者据保簿数
百姓幷浮寄戸共有三万三千比来应差科者唯有三
千五百其馀二万九千五百戸蚕而衣耕而食不持一
钱以助王赋诗不云乎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在于
是矣每岁三十一万贯之税悉锺于三千五百人之家
谓之高戸者岁出千贯其次九百八百其次七百六百
贯以是为差九等最下兼本丁租庸犹输四五十贯以
此人焉得不日困事焉得不日戚其中尢不胜其任者
焉得不襁负而逃若以已困之人已竭之力杼轴不巳
恐州将不存苟以是为念安敢不夙兴夕惕思有以拯
之方今为口赋诚非𢑴典意欲以五万一千人之力分
三千五百家之税愚谓之可复〈英华无复字〉使多者用此以
为裒少者用此以为益损有馀补不足之道实存乎其
中富人贫人悉令均减倍优倍苦何从而生窃料动摇
不安以遁逃相扇者不过以规避之戸与寄客耳此辈
浮食偸安〈英华有以字〉久漏差科恶同均赋税之名秪思苟
免若编戸地著者虽驱之使逃亦固不从今已择吏分
官以辨其等差〈英华作差等〉量分入赋其数悬𤗒以示之信
若信之不明分之或过等差之不均官吏之不仁困而
后去谁曰不可乃未及知敛之薄厚辩之济否望风聆
声遽吿劳而逃斯岂为政者之过乎顾礼义之不愆孰
能恤叛者之言耶天下无不食王土之臣宁有不输王
赋之民此辈饮国之泽食地之利将薄敛以助逋赋则
曰挈妻子而去之是与〈英华作知〉鸟兽蛮貊无以异矣其来
既不可以奉征税其去亦何足以病州县违之一邦亦
犹是也等不为用又焉能资邻然计斯人之徒亦未必
悉然固或有不去者焉庶几其所济犹大但不防之于
微拙诚有之奉教三省〈英华作省躬〉敢不知罪子产铸𠛬书
作兵〈疑当作𠀌〉赋以救郑国而获讥于叔向及才不如子产
口算不如兵赋〈英华有而字〉吾子之言过于叔向之中心
藏之何日忘之簿领拘限莫由诣展未见君子驰诚无
极不宣舒州刺史独孤及顿首
策秀才文三道
问儒有安身以全德有杀身以成仁有徇名以行已有
忘名以救物虽俱出于儒墨而用之不同圣人立言岂
其无持操欤夫魏颗违命申生受赐伍尚赴郢伍胥如
吴四者孰孝比于死之〈英华作而〉微子去之太公投竿伯夷
采薇四者孰义石戸窜于海上伯阳隐于柱下范蠡汎
舟于〈五字英华作䲭夷子去〉越三者孰洁今欲考其本末度长以
挈大较其去就合异以为同渴闻贯之之道辩之之说
问黄帝氏以无为为政垂衣裳而天下顺周人三千其
仪亦克用乂舜诛四罪天下咸服而成康恭已𠛬措不
用致化之本岂不同源而文质殊贯损益相反以古范
今何去何〈二字英华作为去〉就孔子用钺两观而鲁至于道而
宓子贱鸣琴愔愔单父亦化〈英华作宓子贱鸣琴单父而民亦自化○又愔愔二〉
〈字英华注云集作培帜非〉宽猛之际大小不〈三字英华作小大奚〉侔比权量实
其义焉在敷畅厥旨敬伫嘉言
问传曰其君斋明精洁则神飨人听故明神降之夫天
地烟煴冲气为人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至如晋祟〈英华作崇〉
实沈崧生申甫编传谷城之老言发魏楡之石梼杌杜
伯与商周而存亡黄熊白毛将晋虢而兴败是何祥也
根本焉在二三子贲然来斯宜究乎天人之终始其悉
数以对
毘陵集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