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卷0082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八百二十二 永乐大典
卷之八百二十三
卷之八百四十九 

永乐大典卷之八百二十三 二支

诗话六十五

编类诗三百篇。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秦汉之歌。三变而为五言七言乐府。辞虽不同。音节亦异。而风雅之气犹存。东晋以后。渐有琢句之风。以

巧丽对律相夸尚。于是古意失。而律诗兴于梁沈约。永明八法。至唐杜子美律诗之体成。而大行于世。乐府自潢至唐。变而为词。至宋金而淫冶之

风盛。但知发乎情。而能止乎礼义者鲜矣。此诗之沿革。而历代相尚之所以不同也。然离骚为词赋之祖。而尚有六义之体。绝句出于律诗。金元之

曲出于词。而古意失之益远。盖由世道日益降。古风日益泯。时俗日益薄。人心日益荡。以日降之道。日泯之风。日薄之俗。日荡之心。而欲复古。不亦

难哉。然今之作者。苟能以三百篇存诸心。而以为之师。以两汉盛唐为之友。正心立志。措意遣辞。虽不及古。必能远过时人矣。 古诗无题。以诗中

首句二字为题。至乐府而始有题。自谢眺。沈约。席上各咏一物。始有分题。至唐而又有分韵。用韵。次韵之法。而盛行于宋金元之世。是不述已志。而

牵合从人。汉魏犹有赠答倡和之法。犹是各言已志。后世倡。和宛如拓本临帖。与人写真。果保阙于自己哉。此诗之所以愈不若古也。 杜子美诗

云。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观自字。空字。未字。先字。多少感慨。然深味之。则先主之敬礼武侯。武侯之事先主。以及后主。终始如一。而各尽其道。非子美其熟能知之。是虽律

诗。古意存焉。他人又曰。伯仲之间见伊吕。以其人品与其心而言也。指挥若定失萧曹。以才能事功而言也。运移汉柞终难复。志决身殱军务劳。天

命已去汉矣。武侯虽有人品之高。过人之才。亦不能善其后。宜乎食少事多。而终不能久于世也。百世之下。知武侯之心者。其惟子美乎。 凡文章

之有音韵者。如铭。箴。颂。赞。辞。赋。皆古诗之流。体制虽不同。而理则一也。唐虞之际有赓载歌。夏有五子之歌。殷之亡。周之兴也。有麦秀采薇之歌。赓

载之歌著子经。麦秀采薇见于史。孔悝之鼎铭。正考父之鼎铭。三缄其口铜人铭。亦皆纪录于方策。学诗者苟能触类而推。一以贯之。则古今之诗

道毕矣。 李太白才气高迈。故其诗多是乘。兴而成。清丽痛快。洒落有馀。而沉郁顿挫处却不足。杜子美工夫缜密。故其诗多是苦。思鍜錬而成。穷

违悲欢。各尽其趣。庄重与雅山野富丽。农厚纤巧随其所遇。各造其极。后之人学杜不成。犹在法度之内。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学李不成。出

外规矩之外。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韦应物诗。得渊明之冲淡。而情思自然。柳子厚诗。得渊明之句法。而志趣抑郁。盖其心忧愁实名。而强排

遣之也。惟其所遇有不同。故其诗亦有不同也。陶韦。柳。虽是三家。其实只是一体。学之者。舍其异。而会其同。则可以得三子之妙处。 凡作长律。如

作大文字之法。句虽排比。意实圆转。虽要先立肙头。钳尽一篇之意。中间抑扬开合。节节有序。后而结尾。超出意外。须要盛水不漏。方是好诗。若句

排。意亦排。如画甲乙账。正成何等模样耶。 陶渊明诗云。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违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

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此诗是拟曹子建诗也。感时运之易失。叹青春之不再。其自悼之意。为何如哉。子建诗云。南国有佳人。荣

华若桃李。朝浮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俛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词语无一字蹈袭。其意度绝相似。善于拟古者也。 郭泰

机杂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法涕零如雨。盖心有所思。而不得见。故不能成章而悲也。此与采采卷

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佊周行之意同。其孤臣怀君之心平。又曰。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未河汉清浅而易涉。可以

与之语矣。乃脉脉不得语马。发乎情。止乎礼义也。此又与河广之旨相似。此则比也。河广则兴尔。 古诗伤歌行云。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忧人

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飏。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春乌翻南飞。翩翩独翺翔。悲声命俦匹。哀呜伤

我肠。感物怀所思。泣涕忽霑裳。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而不著作者姓名。自今观之。性情柔弱。音节凄侧。感春乌之命俦悼中宵之独寐。似是班

倢伃之诗也。班倢伃怨歌行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䄂。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𩙪夺炎热。弃损箧笥

中。恩情中道绝。以美材而成美器。既得御于君所矣复恐过时而弃捐也。盖婕妤有宠于成帝时又。有赵飞燕。及昭仪姊妹二人新幸捷杼恐其夫

宠。故作是诗也。其后果以衰。供养长信宫。则知怨歌行。作子未失宠之前。伤歌行。作于既失宠之后。二诗实相表里非捷杼之诗而何怨歌行得六

义之比体。伤歌行。则赋也。姑存是说以俊。识者监之。 李太白拟古诗云。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南

远天。相思无由见。账望凉风前。此诗是拟古诗十九首也。古诗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同

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然古诗沉著。而意味深远。太白痛快。而俊气烨然。又如谢玄晖玉阶怨云。夕殿下朱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繨罗衣。思君此何

极。太白玉阶怨云。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玄晖何尝如是俊巧来。然玄晖虽质。而意却深远。太白虽巧。而意却浅近矣。

今之学诗者。徒尚其华。而不求其实。此所以愈不若古也。 诗本音律之文。古乐府音律。世远莫传。学者按解题而拟其意。至于音律则非矣。然余

有一说马。昔荆轲。歌易水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然则可以为征亦可以为羽岂有一定之律哉顾歌

之者如何耳论其大要。不失首浮声切响而已。唐诗人拟古名家者。陈子昂。李太白。为称首。子昂之感寓。太白之古风。皆自文选中来。往往有逼真

处。惟杜子美熟精文选理镕会变化。自成一家虽出文选。然无一字蹈袭。此子美所以为高欤。是知不以摸拟为难。而以变化为难。如蜂之酿蜜。百

花无不采焉者。及其蜜之成也。人但知味之为甘。而不知河花之所为也。虞伯生学士。论作文以煮肉为喻。取汁而弃肉。亦是此意。此可与知者道

难与俗人言也。程以文。尝评余文。琢句已到。但意义短促不敢放开。恐久则局束而不得伸也。杨大中曰。汝文患。气不扩充。宜熟读孟子。揭伯防曰。

汝文气充意足。但琢句欠精耳。余以三说质之于危太朴。太朴曰。三子之说。皆非也。作文特患入门路头不正。汝入门处。路头已正。但有生熟之分

耳。久久成熟。自然知变。不拘拘于规矩。而自不外于规矩矣。凡为文。博学而约取之。正本之于经史。傍参之于子集。慎言其所当言。勿言其所不当

言也。学之至。则可以追迹于圣贤。未至。亦不失为君子儒矣。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诚以此语为主。则其立言不朽。而必可以传于世。不然。夸多而

斗靡。亦何益于世道哉。学诗之体有六。一曰命意。二曰体制。三曰气魄。四曰情思。五曰字句。六曰音节。命意要有理。合乎风雅之旨趣。体制要成

一家之言。如学古诗十九首。一篇首尾不杂别样句法。气魄要浑厚。而不至于浮薄浅露。情思要七情所发出于至诚。婉转含畜。有馀不尽。字句要

鍜炼精切。浑然天成。音节要转换铿锵。如浮声切响。双声叠韵之类。六法一有不备。则非作者之诗矣。学诗。要得三百篇六义体制。汉。魏。西晋。宛然

有此意度。东晋以后。渐趣于巧。如三谢诗。造语益工。而古意益失矣。学诗之法有七字。真情实景生成句也。汉魏西晋之诗。如空山道人。草衣木食。

而服气导引。外面无可观者。而其中神气极盛。江左以后之诗。如病妇艳妆。外固可以恱人。其中之气则馁然矣。汉高祖。楚霸王皆不文之主。然亦

能作大风鸿鹄垓下账中之歌。苏武李陵。皆将家子。然亦能作五言之诗。其在当时。孰称其为诗人乎。但后世学之而不能及。遂宗之以鸟法也。古

人之诗。事切情真。出于至诚。如喜而笑。怒而叫。哀而哭泣。痛而呻吟。皆非勉强为之。故其诗自好。苏武李陵之诗是也。后人为诗者。往往为人题卷。

事情不切于已。旋立意思。旋琢语句。如不喜而强笑。不痛而呻吟。皆非至诚。皆非自然。神气皆不浑全。所以不好。古诗意远。每恨其句之不工。律诗

句工。每恨其意之不远。意远甚宜潜玩。句工。止可咏歌。学诗者。其才各有偏长。故亦各有一偏之。好焉。苟能兼取而并用之。不亦彬彬之君子乎。昔人

有言曰。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以用功所至而言也。又曰。学诗如学禅。要自悟其理。以识见所得而言也。用功所至。或可必。识见所得。不可必

也。待其神会而心得之。然后可与言诗矣。故学之非难。悟之为难也。凡作诗叙情。则真情。叙景。则真景。触于目。而感于心。则景与情合。神与事会。自

然有趣。有态。有气。有神。流动充满。随遇而得。无拘无阂。潬然天成。自然得到古人佳处。其视区区斗钉牵合而成者。天渊不侔矣。凡作诗。先将情景

涵泳于胸中。使其兴趣。神气。充足有馀。然后发之于诗。自然一气浑成。而非思索鍜炼之所可及也。诚如是。则神会心得之妙。有非浅近之所龙知

者矣。吾于四时。最喜秋。尤喜秋之夜。每风清月明。星稀。河淡。秋声在树。蛩吟在宇。莫不神气冷然。毛骨竦竖。揽衣徘徊。达旦无寐。至为歌诗累月。不

能措一辞者。一夕尽得之。如是者。盖有年矣。至正九年春。吾在燕京北城。得倪仲恺之旧馆于教忠里。乃卜居焉。其中门之外。一室尤清。架曲薄以

承尘。而四壁饰以素楮。莹然可爱也。遂因之而不革。朝则与宾友周旋揖让。暮则偃息其中。一窗南出尤明。至秋之夜。纤云不兴。天宇空碧。明月在

庭。流光满室。四壁尽白。诗。兴清发。吾乃抱膝长吟。神游意适恍如乘云御风。翺翔乎白玉之京。而周览乎八极之外。盖无爽于昔之所得者焉。呜呼。

人之精神。与天地通。故其神交气感。妙合至道。而况于诗乎。昔人所谓文章得江山之助。信不虚矣。是用纪其所得于天者。以与一二同志共乐焉。

或曰。宋人诗虽不及唐。尚与唐人为宾主。今人诗句句学唐。何异唐人之臣仆。吾应之曰。以唐人之诗法。形容自已之性情。譬犹使之将命耳。吾但

见以唐人为仆。未见臣仆于唐人也。今人作诗有三病。才高者。好生新意。往往琢奇句。押险韵。而不可读。学博者。好用隐僻故事。往往艰深晦滞。而

不可晓。甚至不祖古人规矩。而欲自成一家。往往撰为不经之语。以眩惑后生。而与古人吟咏性情之旨。于是乎失之远矣。凡作诗须慎写题。古诗

题不可吟律诗。律诗题不可吟古诗。押韵须平。易。不可艰险。愈艰险愈不自然。而反伤其意趣矣。凡作诗不可多用故事。多用故事。则客意胜主意

矣。用故事。须要隐然不可显。然须要我去使他。不可教他使我。知此。则无拘滞牵合之病矣。古诗。青青河畔草。以。兴绵绵思远道。乃兴体也。盖曰

河畔之草。则青青矣。远道之思。则绵绵矣。然远道之人。不可得而思。徒有夙昔梦见而已。适梦见在我之傍。忽然梦觉时。则在他乡矣。他乡又各异县

焉。是以展转不可见也。此句。此意多少曲折。又曰。枯桑知天风矣。海水知天寒矣。今入门之人乃各自取媚于其君。而征人之苦。谁肯相为言哉。感物

兴怀。其责同朝之人也深矣。盖物本无情。人自有心。言无情之物尚知时。而有情之人反不我顾。不如枯桑海水之有知也。唐书新语苏味道使岭

南。闻崔马二侍御入省。因寄诗曰。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荪。冠去神

羊影。车连瑞雉群独怜南斗外。空仰列星文。味道富才华代以文章著称。累迁凤阁侍郎知政事。与张锡俱坐法。系于司刑寺。所司以二相之贵。所

坐事轻。供侍甚备。味道终不敢当。不乘马步至系所。席地而卧。蔬食而已。锡乘马至寺。舍三品院。气色自若。帷屏饮膳。无忝平居。则天闻之。原味道。

而放锡于岭南。吕太一。拜监察御史。里行自负才华。而不即真。因咏院中丛竹。以寄意焉。其诗曰。濯濯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

成竿。同列张沋。和之曰。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后迁户部员外。与吏部邻司。吏部移牒户部令墙宇悉竖棘。已防令史

交通。太一牒报曰。眷佊吏部。铨综之司。当须简要清通。何必竖篱插棘。省中赏其俊㧞。陆馀庆孙海。工于五言。甚为时人所重。性悛。不附权要。出

牧潮州。但以诗酒自适。不以远谪介意。题奉国寺诗曰。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磬竹林里。千灯花塔西。题龙门寺诗曰。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

中。更筹中有会。炉烟满夕风。时人推其警策。 郑繇。少工五言。开元初。岐山范为岐州刺史。繇为长史。范失白鹰。深所爱惜。因为失白鹰诗以致意

焉。其诗曰。白锦文章乱。丹霄羽翮齐。云间呼暂下。雪里放还迷。梁苑惊池鹜。陈仓拂野鸡。不知辽郭外。何处别依栖。甚为时所讽咏。于讅亦以文章

知名。 张宣明。有胆气。富词翰。尝山行见孤松。赏玩久之。及赋诗曰。孤松郁山椒。肃爽凌半霄。既挺千丈翰。亦生百尺条。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

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凤阁舍人梁载言赏之曰。文之气质。不减于长松也。宣明为郭振判官。使至三姓咽面国赋诗

曰。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岂不厌艰险。只思清国仇。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东都日窅窅。

西海此悠悠。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时人称为绝唱。 玄宗朝张说。为丽正殿学士。常献诗曰。东壁图书府。西垣翰墨林。讽诗闻国体。讲易见天

心。玄宗深佳赏之。优诏答曰。得所进诗。甚为佳妙。风雅之道。斯焉可观。并据才能。略为赞述。具如别纸。冝各领之。玄宗自于彩笺上。八分书说赞曰。

德重和鼎。功逾济川。词林秀发。翰苑光鲜。其徐坚已下。并有赞述。文多不尽载。 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

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

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味道诗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檂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

禁夜。玉漏莫相㒛。利贞曰。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漫唯愁晓。周旋不问家。更达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液曰。今年春

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正可怜。𫛛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多不尽载姑苏笔记唐人闺怨绝句二首。王昌龄云。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

上翠楼。为见陌头杨柳绿。悔教夫婿觅封侯。李频云。红妆女儿窗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频梨山集五十七言

有佳句。此诗视昌龄不无钝贼之愧。 余客汴。有蒲城人申子宁。诵绝句。云。寒食清明忆去年。兴衣沽酒醉花前。今年花酒浑如旧。憔悴春衫不直钱。

以为徐明之者所赋。颇似唐人。庚子岁九月无锡同虚观壁间。见一道题绝句云。万壑千岩归去路。七闽二浙倦游身。朝来点检行装看。除却鸟藤

剩得贫。予方倦游。怃然有感于吾心。 韦文公题楚昭王庙云。丘园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罗涧谷作

汉庙诗。可谓善用退之者。秋到咸阳天亦愁。五陵无叶寄寒飔。人心毕竟江南好。夜夜篝灯入汉祠。 尝爱陆放翁一联云。正欲清言闻客至。忽逢

美酒报花开。偶见司空表圣。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之句。方知古今诗人妙趣。一也。但琢句不同耳。 薛昂赋蔡京君臣庆会阁诗云。逢时可谓

真千载。拜赐应须更万回。时人谓之薛万回。柳子厚觉衰一首。起语云。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陈简斋房州避难。起语云。久谓事当尔。岂意身

及之。事不同而情同。有吻合如此。 刘方平赋铜雀台妓。前四句云。遗令奉君王。颦蛾强一妆。岁移陵树色。恩在舞衣香。刘后村绝句云。先帝宫人

总道妆。遥瞻陵柏泪成行。君恩恰似蔷薇水。滴在罗衣到死香。后村南岳集诗。全学唐。此可谓青于蓝矣。朝野遗事工部在京山。又有寒食日经秀

上人房诗云。花时懒看花。来访野僧家。劳师撃新火。劝我雨前茶。其诗篆书。刻石在县多宝寺中。甘棠魏野亦有诗曰。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

访僧家。辛勤旋觅新钻火。为我亲烹岳麓茶。盖诗人寓。兴多同。仁宗嘉祐末。宴群臣赋赏花钓鱼诗。群臣奉。和丞。相韩魏公诗曰。轻阴阁雨迎天仗。

寒色留春送寿杯。唐罗邺诗曰。春排北极迎仙驭。日捧南山入寿杯。 郑武仲侍郎尝从刘宾学。宾有父尤善于诗尝云。人从别浦经年去。天向平

芜尽眼低。郑诗有江横塞外悠悠去。天落秋边处处低。语句惊人。盖出于蓝矣。庆历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之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其馀不尽记也。然长吉才力奔放。不惊众绝俗不下笔。有雁门大守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安石曰。是儿言不相副也。方黑云

如此。安得向日之甲光乎。 王安石作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世不独啇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词意清㧞。高出古人议

者。谓二世致斋望夷宫。在鹿马之后。又长城之役。在始皇时似未尽善。或曰。槩言秦乱而已。不以辞害意也。王安石。集四家诗。不取韩公符读书

城南何也。予曰。是诗教子以取富贵。宜荆公之不取也。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渊明独不免子美之讥。况示以取富贵哉。乐道以为然。闽中鲜

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莆田迎仙镇。乃其出处。予按部过之。驿左有祠。谓之通应祠。下有水。

曰通应溪。潮汐上下。土人以咸淡水不相入处。鱼最美。比见士人诗多曰通印安石送元厚之。知福州诗曰。长鱼俎上通三印。新茗斋中试一旗。闽

人谓茶芽。未展为枪。展则为旗。至二旗。则老矣。王铚性之。尝。为予言曰。王荆公尝集四家诗。蔡天启尝问何为下太白。安石曰。才高而识卑。其中

言酒色。盖什八九。 鼎州武陵县北二十里。有甘泉寺。行人多谒焉。寇莱公往雷州。凡题三十字曰。庚申年秋九月。平仲南行至甘泉院。僧以诗板

视予。征途不暇吟咏。代记年月。后丁晋公謪朱崖过寺题云。翠影踈踈渡。波光瑟瑟凝。帝家金掌露。仙府玉壶冰。晓钵侵星汲。霄厨向月澄。岂惟蠲

肺渴。灌顶助三乘。因而至寺者。多所赋咏。如殿中丞范讽诗云。平仲酌泉曾顿辔。谓之礼佛向南行。山堂下瞰炎蒸路。转使高僧薄宠荣。又刑部郎

中崔峄诗云。二相南行至道初。记名留咏在精庐。甘泉不洗天涯恨。留与行人鉴覆车。可谓言婉而意达。 慈圣光献皇后以元丰庚申十月二十

日上仙。是夕永裕召执政近臣入视圣容。其年春上幸西池。慈圣以珠盘蹙马鞍。遗上。上自池乘以归。慈圣。好植花。多乘小辇游苑。上常扶侍之。所

居殿。曰庆寿。在福宁之东。是夜毁香阁垣为门。百官入听遗告。庭中有二小亭。金书牌曰。赏蟠桃。赏大椿明年三月将奉山陵。诏百官各进挽词二

首。故。相王珪曰。谁知老臣泪。曾泣见珠襦王存时为从官曰。珠鞯锡御恩犹在。玉辇亲扶事已非。子亦例进曰。春风三月暮。寂寞大椿庭。百官有云。

东朝盖斥庆寿也。 永叔早朝诗曰。月在苍龙阙角西甚美。然予按汉之四阙。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苍龙。西曰白虎。今永叔诗意。盖以当前门

阙状苍龙。故云月在西也。盖不用汉阙耳。 南丰曾阜子山。尝宰蕲之黄梅。数十里有乌牙山甚高。而上有僧舍。堂宇宏壮。梁间见小诗曰。李太白

也。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布衣李白。但不知其字太白所书耶。取其牌归于丞。相吴正宪公。李集中无之。如安陆石岩

寺诗亦不载。 权文公。多用州县日辰之类为诗。近见人亦为药名诗者。如诃子缩纱等语。不唯真致。兼是假借太不工耳。里人史思远善诗。用药

名则祈而用之。如夜坐句曰。坐来夜半天河转。挑尽寒灯心自知。此乃鲁望离合格也。思远幼孤。从先生学诗。有唐人风格。赠惠秀云。坐禅猿鸟看。

谈易鬼神听。又题朱氏园云。花分先后留春久。地带东南见月多。故寿阳朱炎节判尝赠诗曰。古人不到处。吾子独留心。 吾友顿隆师。尝言颜延

年五君咏。至阮始平曰。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去也。咸为山涛麾。出杜牧之首把一麾江上去。即旄也一盖误矣。余以为麾。即毛也。子美亦曰。持

旌麾之句。杜牧不合用一麾耳。 朱元瑜长官好为诗。予少时闻人诵嚼梅香袭齿。攀柳绿藏中。予欲纂乡人诗。恨无朱诗。廖献卿大夫谓子曰。某

少尝同笔砚。得其诗二百馀篇。当录以奉寄献卿。别未几。不幸且卒。自予还里。屡访诸廖。所谓朱令诗者。莫得之。 世言七言诗。肇于柏梁。而盛于

建安。考之岂独柏梁哉。鄌风曰。送我乎淇之上矣。王风曰。知我者谓我心忧。郑风曰。还予授子之粲兮。齐风曰。遭我乎𤜬之间兮。又曰。尚之以琼华

乎而。魏风曰。胡取未三百廛兮。豳风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小雅曰。 王升之。善诗极精致。喜宾客。醖法高妙。刘跂斯立字曰玉友。

且书小写。几日愁围未解纷。一杯聊以鼓吾军。酒坛久设无人将。玉友于今始策勲。又作悲愁引。有昔时携手两。少年。君死我衰俱可怜。及波间罗

袜今无有。梦里行云果是非之句。余赴甘陵。升之以长诗见送。闻余作鉴堂。又作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十章尤奇。丹杨遇寇失之可惜。刘斯立

哀其不达。为谏哭之妙甚。其略云。伟君高门。一世楷模。遗烈言言。休声吴吴。逢辰清明。建斾礼舆。畴或柅旃。罔所适徂。名列士版。身佚里闾。毓草艺

木。畦畹踌躇。良朋萃止。殽设醴。退察其𥝠。盎不宿储。又云。休文革带。计日有馀。幼安絮巾。当暑不除乳石断下。糜粥充虚。长为散人。庶以全躯。云

何远行。旅舍窘拘。东野后事。孝权遗书。岂无他人。顾以属予。呜呼哀哉。文多不能尽忆。观斯立之言可以知其人也。升之年四十。终奉议郎。汝阴丞

客死京师。二子孟慱孟公。皆沦落彦祖之后。遂微可念哉。 黄鲁直元祐间。与宣城院诸公往来甚欢。一日雪中过七叔祖静之题诗酒库云。北风

吹雪满都城。晓踏骅骝访玉京。相引糟头看春酒正流三峡夜泉声。宣和间。其书壁犹存老杜诗。天𣗥梦青丝。说者不一。余在靖康。见李衡州舍人

璆。言往任陈州教授。文潜出东坡杂书。内一帖云。天𣗥。胡梵语。柳也。又古歌。湖上春风舞天𣗥。信知柳无疑矣。独不晓梦字。疑是弄字。而或以谓蔓

字也。更当慱求之李少师端愿。嘉祐丁酉暮春。作新堂会。翰林赵叔平。欧阳永叔。王禹玉。侍读王原叔。舍人韩子华。永叔命名来燕堂。原叔八分

题榜因联句赋之刻于石贤侯谢郡归从游乐吾堂。林泉富馀地。卜筑踈林莽。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槩得名因笑谈。

挥墨粲题榜。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人心乐且闲。鸟意颉而颃。吟尊敞花轩。醉枕卷风幌。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网。红䄃生暗香。清弦泛馀响。

林深隐飞盖岸曲迟去浆。波光栏槛明。竹气衣巾爽。娃虚容凉樾入。影与文涟荡。晨飙转绿蕙。夕雨滋膏壤。嘉辰喜盍朋。命驾期屡往。觞咏陶淑真。

世俗岂吾仿。得以为胜游。萧然散烦想。公子固。好士。世德复可象今此大基成不图专奉养。美哉风流存。来叶足师仰。绛可以想见文物之盛。太

平无象。端在于此宰相令复痴聋陆游务观云王性之谓苏子瞻作王莽诗。讥介甫云入手功名事事新。又咏董卓云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

起相图。只言世上无徤者。岂信车中有布乎盖饥介甫党争市易事。自相叛也。车有布。借吕布以指惠卿姓曾布名。其亲切如此。又云。曾吉甫侍郎。

藏子瞻和钱穆父诗真本。所谓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寘我二刘间者其自注云。穆父尝草某答诏。以歆向见喻故有此句。而广川董彦远待制。乃

讥子瞻不当用高光事过矣。与务观同作刘信叔大尉挽词。予诵鲁直哭宗室公寿诗云。昔在熙宁日。葭莩接贵游。题诗奉先寺。横笛宝津楼。天

网恢中夏。宾筵禁列侯。但闻刘子政。头白更清修。意深语到。可想见宗室前肆后拘气象。务观云。韩子苍尝见鲁直真迹第三联改云。属举左官律。

不通宗室侯。以此为胜而曾吉甫独取前作。 刘贡父诗话录云。皇甫湜诗无闻。韩退之有读公安诗。讥其掎摭粪壤间。人韩集虽有次韵湜陆浑

山火之篇。而湜诗俱不传。予尝得湜永州祁阳元次山唐亭诗碑题云。侍御史内供奉皇甫湜其诗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絜

多馀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于诸作者间。㧞戟成一队中行。苏预虽冨剧。粹美君可盖。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全而神。上与千年对。李

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槩。文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啼素瀬。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赖。后见洪迈容斋随

笔亦载此诗谓风格无可米。非也苏文忠公诗。文少重复者。惟人生如寄耳十数处用。虽。和陶诗亦及之盖有感于斯言。此句本起魏文帝乐府。厥

后高僧传。载王羲之与支道林书祖其语尔。朱翌新仲猗觉寮杂志。乃引高僧传及南齐刘善明似未记魏乐府予为大和萧人杰秀才作。如寄斋

说。引文忠公诗甚详。 四方声音不同。形于诗歌往往多碍。其来久矣如北方以行为刑。故列子直以太行山。为太形。又如居姬与以高俄等音。古

今文士皆作恊韵。虽释文亦然。礼记何居注云居音姬列子何姬却注云音居其它诗文与以吕累之类尤多近世士大夫颇笑闽人作赋协韵云

天道如何。仰之弥高。殊不知苏子由。蜀人也文集第一卷严颜碑长韵。磨讹高豪何。曹。河戈。亦相间而用云诸儒鸣道集古人作诗所以吟咏性情。

如三百萹是也。后之作者。往往务为艰深之辞若出于不得已而为之者。非古人吟咏之意也。 文选。谢宣远戏马台诗造语虽工。然已不及建安

七子有正气矣。如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岂曰不工。何如子建云。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宣远咏张子房诗。有息肩缠民思。灵鉴集未光。伊

人感代工。聿来扶兴王又曰爵仇建萧宰定都护储皇。又曰。鉴旌历颓寝饬象荐嘉尝。又曰。飧和忘微远。延首咏大康。此等诗句皆刻画。殊无三百

篇风致。 颜延年诗最平易。至应诏诗乃作梗涩语。略无风雅。岂以谓应诏当如此耶。如北湖田收诗云。帝晖膺顺动清跸巡广廛。又云。开冬春徂

物。残粹盈化先。又云自飨报嘉岁周急戒无年。此何等语也。迄至于今此体犹在 谢元晖游东田诗曰。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情辞闻暇佳句

也。 王仲宣赠蔡笃。有瞻望遐路。允企伊伫。又有虽则追慕。予思罔宣。瞻望东路。惨怆增叹之语。又有中心孔悼。涕泗涟洏。嗟尔君子。如何勿思之

语。大有变风之思。杂之卫诗中。何有不可 刘公干赠从弟二诗。兴寄幽雅。有国风馀法。嵇叔夜送秀才入军诗。闲雅俊豫。有古诗人之风。如良

马既阑。丽服有晖。又如习习谷风。吹我素琴。胶胶黄鸟。顾畴弄音。又如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之句。想见其风致。 沈休文咏湖

中雁云。涣流牵弱藻。剑翮带馀霜。群动浮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其形容物态如此。亦巧妙矣。 文

字雕琢。则伤正气。作诗亦然。如陶靖节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真得三百篇之遗意。

予友施彦轨读杜诗。至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而有得。予读毛诗。至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而有得。广川书跋酆都宫阴真人祠。刻诗三

章。唐贞元中刺史李贻孙书。元丰四年转运判官许安世。即其祠不尽阅其石。谓此三诗。真阴氏作。如还丹等。皆后人记之。乃属知夔州吴师益书

既成送观中。于是尽破䃣。其馀石故今世不得传。余尝得旧本然独存此也。真人名长生。新野阴民。本儒生有才思善著书。其学类左元放。尝授太

清神丹。故世传其丹经赞文甚古雅异。亦东汉时人。不知尝为此诗也。此诗虽然与汉人异。不知安世何据而知。余益知前所毁弃。未必皆非长生

所述。葛洪曰。长生服金液半齐。其止世间几千年然后仙去。殆古强所谓。洪亦不省也。 李卫公武昌诗其间谓牛羊具特俎。则指牛僧孺羊嗣复。

叹夫朋党之怨至于如此。虽一话言间且不能忘。必求其诋訾以逞其憾。安得公平天下而无𥝠好憎之心哉。德裕学优而材胜。其操术近正。但悁

忿少容。以及于祸。昔牛崇为陇西主簿。羊喜而郡功曹。马文渊为大守凉州云三特备具德。裕尝编牛羊日历。皆取于此。 李邦彦出会稽宝林寺

诗。黄庭坚书其后曰。法士多坏能。乃是僧为鳖尔。孤岫龟形在。谓山有穴而特。不可谓山。余评曰。此诗未有工处。特以书贵季海书名唐世。而此石

乃公平生书。不得不尚。如高阁无恢炱。乃诗人会意误处。黄子抉而警之是一快事。谓瑰能孤岫。不害于诗。黄子求人已细。张子曰因进拒襄。表贤

选能。冯相观祲。禳禳攘灾。古人已如此音。况能有所合。谓之能。自有据耶。尔雅曰山有穴岫。不必谓如神瀵。凡山有窍可穿者皆是。故谢康乐言窗

间列远岫。玄晖言云表吴岫彻。杜甫言自多穷岫雨。韩愈言默默露数岫。岂尽失也。若白居易言岫合云初吐。则不可谓山耸而出者。世人多托人

见闻以为已是。黄子说尝胜人亦未深考。余不得不辨。政和元年四月十三日。





永乐大典卷之八百二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