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0118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一千五十六 永乐大典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七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八 

卦也。庸非画卦为作易之本原书契为人文之一初欤。上古鸿荒之世。风气未开民淳事简。故止以结绳治之。随其事之小大而大小其绳。事有条

理民无纷争天下固无不治也迨及后世风气日开民事日繁。当是之时。尤欲以结绳治之。不几于胶柱而调瑟者乎。圣人于此。思所以神而化之

使民冝之。则不容不以书契易之矣。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于是言有易忘者。则造书以记之。事有可疑者。则造契以信之。书

可以记久而传远。契可以止奸而息讼。书契既用。则天下之事无不决。事无不决则天下之治可立致。是以朝廷百官之众。尊卑上下之异位。轻重

大小之殊职。本未。易治也。庶事咸理。而一无所遗者。以书契而治耳。天下万民之众。公𥝠。好恶之殊见。爱慒取舍之异欲。本未易察也。今也众情洞

达而一无所隐者。以书契而察耳。书契之用大矣。抑圣人何所取而然欤亦曰取诸易中之夬也。大者。决也。卦以五阳决一阴。刚决柔也。君子决小

人也。而圣人用之于书契者但取明决之意焉。书足以记天下之言。书所以为明决也。契足以合天下之信。契所以为明决也。百官非书契。则庶事

不决将何以治。万民非书契。则众情不决。将何以察。是以圣人十三卦之制器尚象。而于书契一事。独有取于夬者此也。始也圣人以夬决之意寓

于书契之间。终者因书契之明决。又足以见其合于易。故曰盖取诸夬者。亦以见其尚象之意云尔。后世圣人造书契之功。其有关于世道生民者。

岂曰小补之哉。虽然世愈降而文愈滋。文愈滋而弊愈甚。伏羲之时。已为上古之后世矣。伏羲而降。其又后世之后世矣。自后世观之伏羲造书契

之时。其又上古结绳之时乎。簿书之繁名。符劵之精密。未有若此之甚者。然虚伪以相尚。文饰以为巧。适有启百官之疑。致万民之争。于是易象明

决之意泯然矣。吁此世道为之也。此习俗成之也。易穷则变变则通。神化冝民之道。唯在圣人一转移间尔。吴说之疑问十三卦制器。前辈多疑易

成于周。而包羲神农黄帝尧舜。皆有制器。则是易成于上古。其辨如何。逍遥公曰。自周以前。未有六十四卦。圣人制器。非取其卦。取其象也。故包

羲民之制器。盖取诸离。神农之制器。盖取诸益与噬嗑。黄帝尧舜垂衣裳。盖取诸乾坤也曰制器之象。偶合卦之象欤。抑卦之象。自然与制器之象

合也。曰。盖取之而已。曰制器尚象。政谓是欤。曰何疑之有。涂溍生易疑拟题十三卦之制作。皆所以利天下也。然于佃渔交易门柝宫室棺椁书契

并不言利。独于耒耜衣裳舟楫牛马杵臼弧矢言利何欤。岂不言利者其利小。言利者其利大而然耶。十三卦之制作尚象。皆以制天下之道然

有言利而不言利者岂无其故哉。盖先儒以为网罟之不如耒耜杵臼。裕万民之食门柝能保其内而不如弧矢之能威天下舟楫牛马无所不通

棺椁书契亦不过送死明决而已。故六者不言利而七者言利也其以此欤十三卦之制作皆制器尚象之事也耒耜舟楫服牛乘马杵臼弧矢。

皆以利言网罟为市撃柝衣裳宫室棺椁书契独不以利言何欤或取其器或取其意弧矢取诸暩。抑以象欤抑以意欤十三卦之制作舟楫独

取诸涣考之于经卦言利涉者凡七爻言利涉者凡二则不独取于涣矣其取象之意果有异欤且诸卦皆言利涉而谦独言用涉何欤或曰不利

涉大川或曰不可涉大川又何欤十三卦之制作尚象之事也然而重门系柝。惟取其豫备之意上楝下宇惟取其壮固之意书契以代结绳惟取

其明决之意至于衣裳弧矢则又惟取其乾坤无为之妙睽垂之时安在其能尚象耶鼎之象曰鼎象也盖谓卦之为鼎法鼎之象岂有制器既取

夫易而作易。又反有取于器耶十三卦之制作皆取夫易之象也。然取其义而不取其象者此书契门柝宫室衣裳之类但取其义也于鼎则易

反有取于器者制器而取于象象已存乎卦而卦不必先器。圣人之制器不待见卦而后知象以众人之不知象也故设卦以示人。卦器之先后不

害于义也知此则其疑可辨矣







永乐大典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