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0226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二 永乐大典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三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四 

永乐大典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三 六模

西湖杭州西湖杭州府志西湖。在州之西。周三十里。山川秀发。景物华丽。映带左右。自唐以来。为东南游赏胜处。旧称西湖十景。曰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峯落照。南屏晓锺。面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按旧志云。源出于武林钱唐。李必引湖水

入城中为六井。以便民汲。白居易记云。遇岁旱。可溉田千顷。宋元祐五年四月二十九日。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奏开西湖。状元杭

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馀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

捐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杭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年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堙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

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杭州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臣愚无知。窃谓西湖有可废者五。天禧中故相王钦若始奏。以西

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析福。自是以来。每四月八日。郡人数万会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计。皆西北向稽首。仰祝千万岁寿。若一旦堙

塞。使蛟龙鱼鳌同为涸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一也。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

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此

西湖之不可废者。二也。白居易作西湖石函记云。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顷。每一放时。可溉五十顷。若蓄泄及时。则濒河千顷可无凶岁。今

虽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茭菱榖米。所获不赀。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三也。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于湖水。若湖水不足。则必取足于江潮。湖

之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不出三岁辄调兵夫十馀万工开浚。而河行市井中。盖十馀里。吏卒搔扰泥水狼藉。为居民莫大之患。此西湖之不可

废者。四也。天下酒税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馀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若湖渐浅狭。水不应沟。则劳人远取山泉。岁不下二十万工。此

西湖之不可废者。五也。臣目睹西湖。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废之忧。岂得安岁月不任其责。辄已差官打量湖上葑田。计二十五万丈。度用夫二十

馀万工。若史得度牒百道。则一举募民除去净尽。不复遗患矣。轼。尝有诗。谓西湖天下景。又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好把西湖比西

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轼开湖时。筑堤其上。自孤山抵北山。夹道植柳。后人思其德。因名曰苏公堤。其后禁苏氏学士大夫多媚时。好。郡守吕惠卿

奏毁之。乾道中。孝宗命作新堤。自南山净慈寺前新路口。直抵北山湖。分为二。游人大舟往来。第能循新堤之东崖。而不能至北山。绍兴中。始造二

高桥。出北山达大佛。而舟行往来始无碍。堤上有亭宇。为游人赏息处。旧有三贤堂。东坡苏轼。香山白居。易。和靖林逋。临安志在郡西。旧名钱塘湖。

源出于武林泉。周回三十里。自唐及宋号游观胜地。中兴以来。衣冠之集。舟车之舍。民物阜蕃室钜丽。尤非昔比。庆历初。守郑戬发属县丁数万人

尽辟。豪族僧寺规。占之地。仁宗嘉之。降诏奖谕。仍命岁常修导。绍兴十九年。以西湖近来秽浊堙塞。诏郡守阳鹏举措置。遂用工开撩。及修砌六井。

阴窦水口。增置斗门闸板。量度。水势。通放入井。且条具事宜。一。检淮绍兴九年八月指挥。许本府招置厢军兵士二百人。见管止有四十馀人。今已

措置拨填。辏及元额。盖造寨屋。舟船专一撩湖。不许他役。一。契勘绍兴九年八月指挥。钱塘县尉管兼开湖职事。臣今欲专差武臣一员。知通逐

时俭察。庶几积日累月开撩。不致依旧堙塞。一。契勘西湖所种茭菱。往往于湖中取泥。葑夹和粪秽。包根坠种。及不时浇灌秽污。绍兴七年六月

申明。今后水不许请佃栽种。今来又复重置莲荷。填塞湖港。臣已将莲荷租课官钱并已除放讫。如有违犯之人。科罪追赏。有官人。具申朝廷取旨施

行。乾道五年。周安抚淙奏。臣窃惟西湖。所贵深阔。而引水入城中诸井。尤在涓洁。累降指挥禁止。抛弃粪土。栽植茭菱。及澣衣洗马。秽污湖水。罪赏

固已严傋。旧招军兵二百人。专一撩湖。委钱塘县尉主管后来废阙。见存止三十五名。而有力之家。又复请佃湖面。转今人户租赁。栽种茭菱。因缘

包。占增叠堤岸。日益填塞。深虑岁久。西湖愈狭。水源不通。臣近已重修诸井。沟口了毕。今欲增置撩湖军兵一百人。修盖寨屋。置造舟船。就委钱塘

县尉。并本府壕寨官一员。于衔位内带主管开湖事。专一管辖军兵开撩。不许人户请佃种植茭菱。及因而包。占增叠堤岸。或有违戾。许人告提。以

违制论。旨从之。自后时有申明。淳祐丁未大旱。水尽涸。诏郡守赵节斋开濬。仍奉朝命。自六井至钱塘门上船亭西林桥。北山第一桥高桥苏堤三

塔。南新路柳州寺前。凡菱荷茭荡。一切薙去之。梦梁录杭城之西。有湖曰西湖。旧名钱塘湖。周三十馀里。自古迄今号为绝景。唐朝白乐天守杭时。

再筑堤捍湖。宋庆历间。尽辟豪民僧寺𧠺占之地。以广湖西。元祐时。苏东坡守杭。奏陈于上。谓西湖如人之眉目。岂宜废之。遂拨赐度牒易钱米。募

民开湖。以复唐朝之旧。绍兴间。辇毂驻驿。衣冠纷集。民物阜蕃。尤非昔比。郡臣汤鹏举。申明西湖条划事宜于朝。增置开湖军兵。差委官吏管领。任

责盖造寨屋。舟只专一撩湖。无致堙塞。修湖六井。阴窦水口。增置斗门水闸。量度。水势。得其通流。无垢污之患。乾道年间。周安抚淙奏。乞降指挥禁

止官民。不得抛弃粪土。栽植荷菱茭。植秽污。填塞湖港。旧招募军兵。专一撩湖。近来废阙。见存者止三十馀名。两乞填刺补额。仍委尉司官。并本府

壕寨官。带主管开湖职。专一管辖军兵开撩。无致人户包占。或有违戾。许人告捉。以违制论。自后时有禁约。方得开辟。淳祐丁未大旱。湖水尽涸。郡

守赵节斋奉朝命开濬。自六井至钱塘上船亭西林桥。北山第一桥苏堤三塔。南新路长桥柳洲寺前等处。凡种菱荷茭荡。一切薙去。方得湖水如

旧。咸淳间。守潜皋野亦申请于朝。乞行除拆湖中菱荷。毋得存留秽塞。侵占湖岸之间。有御史鲍度劾奏。内臣陈敏贤。刘公正。包。占水池。盖造屋宇。

濯秽洗马。无所不施。灌注湖水。一以醖酒以祀天地。飨祖宗。不得蠲洁。而亏歆受之福。次一城黎元之生。俱饮污腻浊水。而起疾疫之灾。奉旨降官

罢职。令临安府。日下拆毁屋宇。开辟水港。尽于湖中。降拆荡岸。得以无污秽之患。官府除其年纳利租官钱。消灭其籍。绝其所莳本根。勿复萌蘖矣。

且湖山之景。四时无穷。虽百画工莫能摸写。如映波桥侧。竹水院涧。森竹茂盛。密荫清爽。委可人意。西林桥。即里湖内。俱是贵官园囿。凉堂画阁。高

台危榭。花木奇秀。灿然可观。有集芳御园。理庙赐与贾秋壑为第宅家庙。往来游玩舟只。不敢仰视。祸福立见矣。西林桥外孤山路。有琳宫者二。曰

四圣延祥观。曰西太乙宫。御圃在观侧。乃林和靖隐居之地。内有六乙泉。金沙井。闲泉。仆夫泉。香月亭。亭侧山椒环植。梅花亭中。大书于照屏之上

云。踈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又有堂扁曰。挹翠。盖挹西北诸山之胜耳。曰清新亭。面山而宅其麓。在挹翠之后。曰射圃。曰玛珈坡。曰

陈朝桧。皆列圃之左右。旧有东坡庵。四照阁。西阁。鉴堂。辟支塔。年深废久。则名不可废也。曰苏公堤。元祐年东坡守杭。奏开浚湖水。所积葑草筑为

长堤。故命此名。以表其德云耳。自南迄北。横截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置六桥。建九亭。以为游人玩赏驻足之地。咸淳间。朝家给钱命守臣

增筑堤路。㳂堤亭再治一新。补植花木。向东坡尝赋诗云。六桥横接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鹭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曰。南山第一桥。

名映波桥。西偏建堂。扁之先贤。宝历年。大资𡊮京尹韶请于朝。以杭居吴。会为列城冠。湖山清丽。瑞气扶舆。人杰代生。踵武相望。祠祀未建。实为阙

文。以公帑求售居民园屋。建堂。奉忠臣孝子。善士名流。德。行节义。学问功业。自陶唐至宋。本郡人物。许箕公以下三十四人。及孝节妇。孙夫人等五

氏。各立牌刻表世旌哲而祀之。堂之外堤边有桥。名𡊮公桥。以表而出之。其地前挹平湖。四山环合。景象窃深。虽堂滨湖入其门。一经萦纡。花木蔽

翳。亭馆相望。五六来者。繇振衣。历古香。循清风。登山亭。憩流芳。而后至祠下。又徒玉晨道馆。于祠之艮隅。以奉洒扫。易扁曰。旌德。且为门便其往来。

直门为堂。扁仰高。曰第二桥。名锁澜桥。西建堂。扁湖山。咸淳间。洪帅焘买民地创栋宇雄杰。面势端闳。冈峦奔趋。水光滉漾四浮。图矗四围。如武士

相卫。回眸顾眄。繇后而望。则芙蕖菰蒲。蔚然相扶。若有逊避其前之意。后二年。帅臣潜皋墅。增建水阁六楹。又纵为堂四楹。以达于阁。环之栏槛。辟

之槛牗。盖迩延远挹。尽纳千山万景。卓然为西湖堂宇之冠。游者争趋焉。曰第三桥。名望山桥。侧有堂扁三贤。以奉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三先生

之祠。𡊮大资请于朝。切惟三贤。道德名节。震耀今古。而祠附于水仙庙东庑。则何以崇教化厉风俗。遂买居民废花坞。改造堂宇。以奉三贤。实为

尊礼名胜之所。正当苏堤之中。前挹湖山。气象清旷。背负长冈。林樾深窃。南北诸峰。岚翠环合。遂与苏堤贯联也。盖堂宇参错。亭馆临堤。种植花竹。

以显清槩。堂扁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曰。北山第二桥。名东浦桥。西见一小矮桥过水。名小新堤。于淳祐年。赵节斋尹京之时。筑北堤至曲

院。接灵隐三竺梵宫。游玩往来。两岸夹植花柳。至半堤。建四面堂。益以三亭于道左。为游人憩息之所。水绿山青。最堪观玩。咸淳再行高筑堤路。凡

二百五十馀丈。所费。俱官给其劵工也。曰。北山第一桥。名涵碧过桥。出街东有寺名。广化。建竹阁。四面栽竹万竿。青翠森茂。阴晴朝暮。其景可爱。阁

下奉乐天之祠焉。曰寿星寺。高山有堂。扁江湖伟观。盖此堂。外江内湖。一览目前。淳祐赵尹京。重创广夏。危栏显敝虚旷。旁又为两亭。巍然立于山

峰之顶。游人纵步往观。心目为之豁然。曰。孤山桥。名宝祐。旧呼曰断桥。桥里有梵宫。以石刻大佛。金装。名曰大佛头。正在秦皇缆丹石山。游人争睹

之。桥外。东有森然亭。堂名放生。在石函桥西。昨于真庙朝。天禧年间。平章王钦若出判杭州。请于朝建池。次年守臣王随记其事。元祐东坡请浚西

湖。谓每岁四月八日。邦人数万集于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皆西北向。稽首祝万岁。绍兴以銮舆驻跸尤宜涵养。以示渥泽。仍以西湖为放

生池。禁勿采捕。遂建堂扁德生。有亭二。一以滨湖。为祝网纵鳞之所。亭扁泳飞。一以枕山。凡名贤旧刻。皆峙焉。又有奎画戒烹宰文。刻石于堂。上曰

玉莲。又名一清。在钱塘门外。菩提寺南沿城。景定年。尹京马光祖建。次年魏克愚徙郡。治竹山阁。改建于此。但堂宇爽恺。花木森森。顾盻湖山。蔚然

堪画。曰丰豫门外有酒楼。名丰乐。旧名耸翠楼。据西湖之会。千峯连环。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间。而游桡画船。棹讴堤唱。往往会于楼下。为

游览最。顾以官酤喧杂。楼亦卑小。弗与景称。淳祐年。帅臣赵节斋再撤新割瑰瑰丽特高楼云霄为湖山壮丽。花木亭榭。映带参错。气象尤奇。缙绅

人。乡饮团拜。多集于此。更以钱塘门外望楼。又名看经楼。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曰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丰豫门外有有湖堂

三处。俱废之久。名贤遗迹不可无传。故书之。使后贤不失其名耳。曰湖边园圃。如钱塘玉壶。豊豫渔庄。清波最景。长桥庆乐。大佛雷峯。塔下小湖。斋

宫甘园。南山南屏。皆台榭亭阁。花木奇石。影映湖山。兼之贵宅宦舍。列亭舒于水堤。梵刹琳宫。布殿阁于湖山。周回胜景。言之难尽。东坡诗云。若把

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谓是也。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晚。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岸闻莺。花港观

鱼。雷峰落照。而两峯插云。南屏晚锺。三潭印月。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亦无穷

矣。武林旧事四水潜夫辑西湖游幸。郝人游赏淳熙间。寿皇以天下养。每奉德寿三殿。游幸湖山。大龙舟。宰执。从官以至大珰。应奉诸司。及京府弹

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膏。皆无所禁。画楫轻舠。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闲竿。花篮。画扇。彩旗。

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叚。犀钿髹漆。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罗列。如先贤堂。三贤堂。四圣。观等处最盛。或

有以轻桡趁逐求售者。歌嬩舞鬟。严妆自衒。以待招呼者。谓之水仙子。至于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踘分茶。弄水蹚踏

混。木拨盖杂艺。散耍。讴唱。息器。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道术。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緫谓之赶趁人。盖耳目不暇给焉。御舟四垂

珠帘锦幕。悬挂七宝珠翠。龙船梭子。闸竿。花篮等物。宫姬韶部。俨如神仙。天香浓郁。花柳避妍。小舟时有宣唤。赐。予如宋五嫂鱼羹。尝经御赏。人所

共趋。遂成富媪。朱静佳六言云。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往往修旧京金明池故事。以安太上之心。岂特事游

观之美哉。湖上御园。南有聚景。真珠。南屏。北有集芳。延祥。玉壶。然亦多幸聚景焉。一日御舟经断桥。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

词于上。光尧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宾醉笔也。其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斯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上笑曰。此词甚

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緫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

盛焉。承平时。头船如大绿。间绿。十样锦。百花宝胜。明玉之类。何翅百馀。其次则不计其数。皆华丽雅靓。夸奇竞好。而都人凡缔姻。赛社会。送葬。经会

献神。仕宦恩赏之经营。禁省台府之嘱托。贵珰要地。大贾豪民。买笑千金。呼卢百万。以至痴儿𫘤子。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

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龙舟十馀。彩旗叠鼓。交午曼衍。粲如织锦。

内有曾经宣唤者。则锦衣花帽。以自别于众。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内珰贵客。赏犒无算。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

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讙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冷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升阳老人

有词曰。看画船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盖记实也。既而小泊断桥。千舫骈聚。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牵剪

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爆仗。起轮。走线。之戏。多设于此。至花影暗而月华生。始渐散去。绛纱笼烛。车马争门。日以为常。张武子诗云。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舡。最能状景。茂陵在御。略无游幸之事。离宫别馆。不复增修。黄洪诗云。龙舟

太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理宗时。亦尝制一舟。悉用香楠木。抢金为之。亦极华侈。然终于不用。至景定间。

周汉国公主得旨。偕驸马都尉杨镇泛湖。一时文物亦盛。仿髴承平之旧。倾城纵观。都人为之罢市。然是时先朝龙舫。久已沉没。独有小舟。号小乌

龙者。以赐杨郡王之故尚在。其舟平底有拖。制度简朴。或传此舟每出。必有风雨。余尝屡乘。初无此异也。能改斋漫录郑文肃复西湖旧堤 郑文

肃天休。仁宗时。知杭州。郡中西湖环三十里。溉湖上良田千顷。唐李泌即湖中。作阴窦引水灌城中六井。以资没者。武肃置撩清军。以䟽其恶。自钱

氏纳土至公居郡时。凡六十馀年。而湖秽不治。豪夺以耕。僧侈其宇。浸淫蠹食无有已时。公按旧记复故堤。程工无虑十万。调境内丁夫辟之。湖利

大兴。四朝闻见录杨沂中冗西湖言者䟽奏。沂中擅灌西湖水入私第。上徐晓言者曰。朕度南之初。虏人退而郡盗起。朕重困赤子。遂用议者羁

縻之策刻印尽封群盗。大者郡王。小亦节钺。朕所自有者。惟浙数郡。计犹豫未次。会诸将尽平群盗。朕已发顾除土地之外。凡府库金帛。俱寘不

问。沂中故有馀力。以给泉池。若以诸将平盗之功。锥尽以西湖赐之。曾不为过。沂中此事。唯卿容之。言者惶恐而退。临安志杭州有西湖。而颕亦有

西湖。皆为游赏之胜。而东坡连守二州。其初得颕也。有颕人在坐云。内翰但只消游湖中。便可以了郡事。盖言其讼简也。秦少章因作一绝献之云。

十里荷花菡蓞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宋苏东坡大全集奏乞开西湖状一首臣闻天下所在陂湖河渠之利。

废兴成毁。皆若有数。惟圣人在上。则兴利除害。易成而难废。昔西汉之末。翟方进为丞相。始决坏汝南鸿隙陂。父老怨之歌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

豆羹羊魁。反乎覆。陂当复。谁言者。两黄鹄。盖民心之所欲而托之天。以为有神下告我也。孙皓时吴郡上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忽开通。长

老相传。此湖开。天下平。皓以为已瑞。已而𣈆武帝平吴。由此观之。陂湖河渠之类。久废复开事关兴运。虽天道难知。而民心所欲天必从之。杭州之

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湖溉田千馀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废

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葑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堙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已来。水浅葑横。如云

翳空。倏忽便蒲。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臣愚无知。窃谓西湖有不可废者五。天禧中。故。相王钦若始奏。以

西湖为放生池。某捕鱼鸟。为人主祈福。自是以来。每岁四月八日。郡人数万会于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皆西北向稽首仰祝千万岁寿。若

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一也。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自唐李泌始引湖

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当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

散。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二也。白居易作西湖石函记云。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顷。每一放时。可溉五十顷。若蓄泄及时。则濒河千顷可无凶

岁。今虽不及千顷。而下湖数十里间。茭菱榖米所获不赀。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三也。西湖深阔。则运河可以取足于湖水。若湖水不足。则必取足于

江潮。潮之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不出三岁辄调兵夫十馀万工开浚。而河行市井中。盖十馀里。吏卒搔扰泥水狼藉。为居民莫大之患。此西湖

之不可废者。四也。天下酒官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馀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若湖渐浅狭。水不应沟。则当劳人远取山泉。岁不下二

十万工。此西湖之不可废者。五也。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西湖有必废之渐。五不可废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辄已差官打量湖上葑田。

计二十五万馀丈。度用夫二十馀万工。近者伏蒙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以本路饥馑。特宽转运司。上供额斛五十馀万石出粜。常平米亦数十

万石约敕诸路不取。五榖力胜税钱。东南之民所活不可胜计。今又特赐本路度牒三百。而杭独得百道。臣谨以圣意增价召人中米。减价出卖。以

济饥民。而增减耗析之馀。尚得钱米。约共一万馀贯石。臣辄以此钱米募民开湖。度可得十万工。自今月二十八日兴工。农民父老纵观太息。以谓

二圣既捐利与民。活此一方。而又以其馀弃。兴久废无穷之利。使数千人得食其力。以度此凶岁。盖有泣下者。臣伏见民情如此。而钱米有限。所募

未广。葑合之地尚存太半。若来者不嗣。则前功复弃。深可痛惜。若更得度牒百道。则一举募民除去净尽。不复遗患矣。伏望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

下。少赐详览。察臣所论西湖五不可废之状。利害卓然。特出圣断。别赐臣度牒五十道。仍敕转运提刑司。于前来所赐诸州度牒二百道内。契勘赈

济支用不尽者。更拨五十道价钱与臣。通成一百道。使臣得尽力毕工半年之间。目见西湖复唐之旧。环三十里际山为墀。则农民父老。与羽毛鳞

介。同咏圣泽。无有穷已。臣不胜大愿。谨录奏闻。伏候敕旨。贴黄。目下浙中梅雨。葑根浮动。易为除去。及六七月大雨时行。利以杀草芟夷蕴崇。使不

复滋蔓。又浙中农民皆言。八月断葑根。则死不复生。伏乞圣慈早赐开允。及此良时兴工。不胜幸甚。又贴黄。本州自去年至今开浚运河。引西湖水

灌注其中。今来开除葑田。逐一利害。臣不敢一一烦渎天听。别具状申三省去讫。申三省状轼于熙宁中通判杭州。访问民间疾苦。父老皆云。

若运河淤塞。远则五年。近则三年。率常一开浚。不独劳役兵民。而运河自州前至北郭。穿阛阓中盖十四五里。每将兴工。市肆汹动。公私骚然。自胥

吏壕寨。兵绂等。皆能恐喝人户。或云当于某处置土。某处过泥水。则居者皆有失业之忧。既得重赂。又转而之他。及工役既毕。则房廊邸店。作践狼

藉。园圃隙地。例成丘阜。积雨荡濯。复入河中。居民患厌。未易悉数。若三五年失开。则公私壅滞。以寸尺水。行数百斛舟。人牛力尽。跬步千里。虽监司

使命。有数日不能出郭者。其馀艰阻。固不待言。问其所以。频开屡失之由。皆云龙山浙江两闸。日纳潮水。沙泥浑浊一汛一淤。积日稍久。便及四五

尺。其势当然。不足怪也。轼又问。言潮水淤塞。非独近岁。若自唐以来如此。则城中皆为丘阜。无复平田。今验所在堆叠泥沙。不过三五十年。所积耳。

其故何也。父老皆言。钱氏有国时。郡城之东有小堰门。既云小堰。则容有大者。昔人以大小二堰。隔绝江水。不放入城。则城中诸河。专用西湖水。水

既清澈。无由淤塞。而馀杭门外。地名半道洪。昔亦有堰。名为清河。意亦爱惜湖水。不令。走下。自天禧中。故相王钦若知杭州。始坏此堰。以快目下舟

楫。往来今七十馀年矣。以意度。之。必自此后湖水不足于用。而取足于江潮。又况今者西湖日就堙塞。昔之水面半为葑田。霖潦之际无所潴畜。流

溢害田。而旱干之月。湖自减涸。不能复及运河。谨按。唐长庆中。刺史白居易浚治西湖。作石函记。其略曰。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河田者。皆放湖

入河。自河入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顷。每一放时。可溉五十顷。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则濒湖千顷无凶年矣。由此观之。西湖之水。尚能自运河入

田。以溉千顷。则运河足用。可知也。轼于是时。虽知此利害。而讲求其方未得要便。今者蒙恩出典此州。自去年七月到任。首见运河干浅。使客出入

艰苦万状。榖米薪刍。亦缘此暴贵。寻刬刷捍江兵士。及诸色厢军。得千馀人。自十月兴工。至今年四月终。开浚茆山盐桥二河。各十馀里。皆有水八

尺已上。见今公私舟船通利。父老皆言。自三十年已来。开河来有若此深快者也。然潮水日至。淤填如旧。则三五年间前功复弃。轼方讲问其策。而

临濮县主簿。监在城商税苏坚建议曰。江潮灌注城中诸河。岁月已久。若遽用钱氏故事以堰闸却之。今自城外转过。不惟事体稍大而湖面葑合

积水不名。虽引入城。来可全恃。宜参酌古今。且用中策。今城中运河有二。其一曰。茆山河。南抵龙山浙江闸口。而北出天宗门。其一曰。盐桥河。南至

州前碧波亭下。东合茆山河。而北出馀杭门。馀杭天宗二门。东西相望。不及三百步。二河合于门外。以北抵长河堰下。今宜于铃辖司前创置一闸。

每遇潮上。则暂闭此闸。今龙山浙江潮水。径从茆山河出天宗门。候一两时辰。潮平水清。然后开闸。则盐桥一河过䦴阓中者。永无潮水淤塞。开淘

搔扰之患。而茆山河纵复淤填。乃在人户稀少。村落相半之中。虽不免开淘。而泥土有可堆积。不为人患。潮水自茆山河。行十馀里至梅家桥下。始

与盐桥相通。潮已行远。泥沙澄坠。虽入桥河。亦不淤填。自来潮水入茆山益桥二河。只淤填十里。自十里以外。不间开汹。此已然之明效也。茆山河

既日受潮水。无缘涸竭。而盐桥河底。抵茆山河底四尺。梅家桥下。量得水深四尺。而碧波亭前水涤八尺。则盐桥河。亦无涸竭之理。然犹当过虑以

备乏水。令西湖水贯城。以入子清湖河者。大小五道。一。暗门水斗门一所。一。涌金门外闸一所。一。集贤亭前水视一所。一集贤亭后水闸一所。一。菩提

寺前斗门一所。皆自清湖河而下。以北出馀杭门。不复与城中运河相灌输。此最可惜。宜于涌金门内小河中。置一小堰使暗门。通全门。二道。所引

湖水皆入法慧寺东沟中。南行九十一丈。则凿为新沟二十六丈。以东达于承天寺东之沟。又南行九十丈。复凿为新沟一百有七丈。以东入于猫

儿桥河口。自猫儿桥河口入新水门。以入于盐桥河。则咫尺之近矣。此河下流则江潮清水之所入。上流则西湖活水之所注。永无乏绝之忧矣。而

湖水所过。皆阛阓曲折之间。颇作石柜贮水。使民得汲用澣濯。且以备火容。其利甚慱。此所谓参酌古今。而用中策也。轼寻以坚之言。使通直郎知

仁和县事黄僎相度。可否。及率僚吏躬亲验视。一一皆如坚言。可成无疑也。谨以四月二十日。兴功开导。及作堰闸。且以馀力修完六井。杭州城中

多卤地。无甘井。唐刺史李泌始作六井。皆引湖水注其中。岁久不治。熙宁中知州陈襄与某同擘画修完。而功不坚致。今复废坏。某今改作瓦筒。又

以砖石培甃固护。可以坚久。皆不过数月。可以成就。而本州父老农民。睹此利便。相率诣轼陈状。凡一百一十五人。皆言西湖之利。上自运河。下及

民田。亿万生聚饮食所次。非止于游观之美。而近年以来堙塞几半。水面日减。茭葑日滋。更二十年无西湖矣。劝轼因此尽力开之。轼既深愧其言。

而患兵工寡少。费用之资无所从出。父老皆言。窃闻朝廷近赐度牒一百道。每道一百七十贯文。为钱一万七千贯文。本州既高佑米价召人入中。

减价出粜。以济饥民。消折之馀。尚有钱米。约共一万贯石。若支用。此亦足以集事矣。适会钱塘县尉许敦仁建言。西湖可开状。其略曰。议者欲开西

湖久矣。自太守郑公戬以来。苟有志于民者。莫不以此为急。然皆用工灭制。又无以善其后。盖西湖水浅。茭葑壮猛。虽尽力开撩。而三二年间。人工

不继。则随手葑合。与不开同。窃见吴人种菱。每岁之春芟除捞漉。寸草不遗。然后下种。若将葑田变为菱荡。永为茭草堙塞之患。今乞用上件钱米。

雇人开湖。候开成湖面。即给与人户量出课利。作菱荡租佃。获利既厚岁加功若稍不除冶。微生茭葑。即许人刬赁。但使人户常忧。刬夺自然尽力。

永无后患。今有钱米一万贯石。度。所顾得十万工。每工约开葑一丈。亦可添得十万丈水面。不为小补。若量破钱米。召募饥民兴役。必不济事。若每

日破米三升钱五十五文。足雇一强壮人夫。然后可使。虽云强状。然艰食之岁。使数千人得食其力以度四年。亦归于赈济也。轼寻以敦仁之策。参

考众议。皆谓允当。已一面牃本州依敦仁擘画。支上件钱米雇人。仍差捍江船务。栖店务。兵士共五百人。船载葑草。于四月二十八日兴工去讫。今

来有合行起请事件。谨具画一如左。一。今来所创置铃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船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

肯端坐以待闭闸。兼更有茆山一河自可通行。以此实无阻滞之患。而能隔截江潮。径自茆山河出天宗门。至盐桥一河。永无堙塞。门淘搔扰之患。

为利不小。恐来者不知本末。以阻滞为言。轻有变改。积以岁月。旧患复作。今来起请新置铃辖司前一闸。遇潮上闭讫。方得开龙山浙江闸。候潮平

水清。方得却开铃辖司前闸。一盐桥运河岸上。有治平四年提刑元积中所立石刻。为人户屋舍侵占牵路。已行除拆外。具载阔狭丈尺。今方二

十馀年。而两岸人户复侵占牵路。盖屋数千间。却于屋外别作牵路。以致河道日就浅窄。准此据理并合拆除。本州方行相度。而人户相率经州。乞

据逐人家后丈尺。各作木岸以护河堤仍据所侵占地。量出赁钱官为桩管。准备修补木岸。乞免折除屋舍。本州已依状施行去讫。今来讫请应占

牵路人户。所出赁钱并送通判厅收管。准备修补河岸。不得别将支用。如违。并科违制。一。自西湖水面。不许人租佃。惟茭葑之地。方许请赁种植。

今来既将葑田开成水面。须至结与人户请佃种菱。深虑岁久。人户日渐侵。占旧来水面种植。官司无由觉察。已指挥本州候开湖了日。于今来新

开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为界。亦须至立条约今来起请应石塔以内水面。不得请射及侵。占种植。如违。许人告。每丈支赏钱伍贯省。以犯

人家财充。一。湖上种菱人户。自来脔割葑地。如田塍状。以为疆界。缘此即渐葑合。不可不禁。今来起请应种菱人户。只得标插竹木为四至。不得

以脔割葑为界。如违。亦许人刬赁。一本州公使库。自来收西湖菱草荡课。利钱四百五十四贯充公使。今来既开草葑。尽变为菱荡。给与人户租

佃。即今后课利亦必稍增。若拨入公使库未为穏便。今来起请。欲乞应西湖上新旧菱荡课利。并委自本州量立课额。今后永不得增添。如人户不

切除治。致少有草葑。即许人刬赁。其刬赁人特与权免三年课利。所有新旧菱荡课利钱。尽送钱塘县尉司收管。谓之开湖司公使库。更不得支用。

以备逐年顾人间葑撩浅。如敢别将支用。并科违制。一。钱塘县尉廨宇。在西湖上。今来起请。今后差钱塘县尉。衔位内带管开湖司公事。常切点

检。才有茭葑。即依法施行。或支开湖司钱物雇人开撩。替日。委后政点检交割。如有茭葑不切除治。即申所属点检。申吏部理为遗阙以上六条。并

刻石置知州。及钱塘县尉厅上。常切点检。右谨件如前。勘会西湖葑田共二十五万馀丈。合用人夫二十馀万工。上件钱来约可顾十万工。只开

得一半。轼已具状奏闻乞别赐度牒五十道通成一百道。充开湖费用。外所有逐一子细利害。不敢一一紊烦天听。伏乞仆射。相公。门下侍郎。中书

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特赐详览前件所陈利害。及起请六事逐一敷奏。立为本州条贯。早赐降下依禀施行。无画成地图一面随状纳上。谨具

状申三省。谨状。开湖。祭祷吴山水仙五龙王庙。祝文。杭之西湖。如人之有目。湖生茭葑。如目之有翳。翳久不治。目亦将废。河则神之职。方此东

作。敬荐其洁。锡之丰岁。以昭灵德。尚响。播芳大全集开西湖告庙祝文抗之西湖。如人之有目。湖生茭篈。如目之有医。翳久不治。目亦将废。河渠

有胶舟之苦。鳞介失解网之惠。大池化为眢并。而千顷无复丰岁矣。是用因赈恤之馀资。兴开凿之利势。百日奏功。所患者淫雨。千夫在野。所忧者

疫疠。庶神明之阴。相。与人谋而恊济。鱼龙前导以破坚。菰苇解折而迎锐。复有唐之旧观。尽四山而为际。泽斯民于无穷。宜事神之益励。我将大合

乐以为报。岂徒用樽酒之薄祭也。周益公大全集记西湖登览壬午三月己亥。晴与芮国器程泰之。蒋子礼。出暗门。上风篁岭。酌龙并。入寿圣寺。

拜赵清献公。苏翰林。僧辨才画像。观乙亥二月。与张德庄。周孟觉。同游时题字。寺有海棠一株。盖苏公手植。僧颇有能道。元祐间诸公谈。论。自言得

于其师云。午饭后。过长耳相院。泰之读书处也。与国器奕于山亭。小酌而去。道傍有六通院。无足观。遂繇支径扣邓氏时思庵。庵僧导至石屋。嵌空

可爱。进寻水乐洞声。如琴筑音节天成。以路僻。人罕知者。舍马上烟霞岭。国器子礼至中道惮其险。予乃与泰之自往。至寺亦惫矣。少休。秉烛入洞。

深十二丈。上下平阔。近城郭不。易得也。归饮净慈食鸡甚美。征事戏为联句数十韵。如日膳双月攘一之数语甚工。夷坚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

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庸雇负担远适。绍熙四年春。在家病疫死。胸臆尚暖。家未忍瘗。越三昼夜奋而起说。初死时觉魂从脑门出。见本身

卧床上。妻儿叫哭作声相呼。更无应者。有一神人称将军。领去过别病家。歆享酒食。既醉。唤我前曰。我闻得杭州西湖境致极好。常恨平生不曾到。

今欲因巡历游玩一遭。倩尔引导。候看了当放尔。即命监守者捉我寘布袋中。携以先行。沿路遇人家受供献。则挂袋于户檐下。丁宁莫要喘气。尽

将食物收拾挈去。忽忙不少停。又诣一家。一日须十馀处。昏暮入庙宇。将酒肉分给人。从。亦自就位饱食。如此五日。到临安游湖。天竺灵隐。市肆园

林。逐一行遍。只不敢入道观。复从海岸抵福建。回建昌。抚州。至白干查家歇。憩坐未稳。一急脚走报曰。速去速去。俄闻霹雳霍闪震动天地。一道士

戴星冠。伏剑捧水诵咒。念到火发烧屋处。众扶拥将军。以下奔出更相踏践。我依前在布袋内。不觉攧落地。元来却只卧此间。自是遂活。是日洛阳

康羲仲来翟氏庄。目撃其事。及秋末康与翟同往踈山。经白干。专谒查家。访动静。云。今春举家染时疾。得道士行五雷法。祛之而愈。正合陈五所言。

福建西湖三山志旧记西湖。在福州西三里。为闽时湖。周回十数里。筑室其上。号水晶宫。其后尽为民田。淳熙年。侍制赵公汝愚奏。请兴复开浚。

朝廷从之。今尽复旧制。公奏曰。契勘本州元有西湖。在城西三里。迤逦并城南流接大壕。通南湖。潴滀水泽。灌溉民田。事载闽中记甚详。父老相

传。旧时湖周回十数里。天时旱暵。则发其所聚。高田无干涸之忧。时雨泛涨。则泄而归浦。卑田无渰浸之患。民不知旱涝。而享丰年之利。后来人户

夤缘请射。岁纳些小课利。谓之池户。官中但见其丝毫之入。而不知其为民户永远之害。岁月浸久填淤殆尽。各立封畛以为已物。或塞为鱼塘。或

筑成园囿。甚至于违法。立劵相售如祖业。然西湖南湖不复相通。而古人积水利民之地。尽为豪民猾户所有。虽潮水不住往来。而上下阻隔无由

通济。臣照得本州。地狭民贫。全仰岁事丰登。田畴广殖。小有荒歉。难以技捂。况田并湖弥望。尽是负郭良田。自从水源障塞之后。稍遇旱干。则西北

一带高田凡数万亩。皆无从得水。至春夏之交积雨霖霪。则东南一带低田。发泄迟滞。皆成巨浸。致使一方人户。白纳税租。而所谓池户者。公然坐

享重利。第以圭撮偿官。其为利害大不相侔矣。今来若不申明朝廷。诚恐向后转见堙废。难以兴复。并湖之民永被其害。欲乞圣慈特降指挥。行下

本州。告示有田之家。许于农事之隙。稍循旧迹开浚。今附城为壕上下流注。虽未能尽复古来丈尺。庶几西湖与南湖通接。负郭之田尽沾水利。而

长享有年之效。兼照得本州旧无放生池。如蒙朝廷许从今来所请。仍乞将上件西湖。至南湖一带。尽充本州放生池。禁止采捕。仰祝西宫无疆之

寿。其每岁不过捐本州公使库。所入池户花利钱数百缗。而为一方人户无穷之利。且与户部诸司钱物全不相妨。无捐于公而有济于私。诚非小

补。圣旨依奏。公又取其节目而为之记。福州背负崇山。其东西南三面地皆平衍。无险可恃。𣈆严高。始。并城凿湖。引水为固。且以灌溉。其念深矣。岁

久堙废。惟西湖之旧迹仅存。湖中岁有菱芰之属以助公帑。租户因之自分塍界。潮路壅隔。农始病之。堙废之由实本诸此。兹既被旨开浚稍复旧

观。聊记数事以告后之君子。幸垂听焉。谨列于后。一。西湖伏准旨挥。不许栽种。亦不许租田。其中莲菱茭葑之属。犹有锄治未尽去处。幸因农隙

以渐除去。自迎仙桥至南湖。及上斗池。惟许种莲。不得别种他物。虽许人租佃。然须每岁正月捡举召人实封。姑至岁终为界。若循旧例。秪令一家

租佃。则因仍岁久。认为已业。将复有前日堙塞之弊。此不可不戒。一。西湖之路。自鹿顷门北。至凤池桥。长三百七十三丈二尺。自凤池桥。西至鼋

潭官路口。长四百六十七丈七尺。自鼋潭官路口。南至水仙宫。周围绕出新堤至迎仙桥。长六百二十六丈六尺。自迎仙桥东至鹿项门。长三百五

丈。总计一千七百七十二丈五尺。以上系用乡尺。若以官尺为准。每丈实计八尺七寸。维之以石各高五尺。堤上有路各阔二丈。水仙宫堤面。各阔

一丈五尺。一。上斗池四围堤路。共长二百八十三丈。堤面各阔一丈。一西湖闸七座。鹿项门闸。高八尺。长一丈六尺八寸。闸板高七尺五寸。

长九尺八寸。右系。使君甘棠二闸。潮水入湖之处。闸在城中。限隔内外。常用扄锁。不可妄启。大中寺看管。恱济闸。高七尺六寸。长一丈五尺。板四片。

高四尺。长九尺。右系欧治池水循子城壕入湖之处。定以四板为准。平时宜常滀水以备缓急。以利灌溉。遇雨泽泛溢。则听其自板上流过入湖。不

须启闭。乾九寺看管。迎仙桥闸。高一丈一尺。长六丈二尺。板二重。各四片。高三尺九寸。长一丈六尺。右系西湖潮水出入之地。最为要处。并湖民田

高低不等。水大高。则低田被浸。大低则高田难于汲引。今定以四板为准。平时不可妄启。过雨泽小有泛溢。则听其自板上流过。惟积雨霖霪。山水

盛涨。则量启一板。或二板。以泄水势。纵鱼入海。水落复旧。西禅寺看管。开化闸。高七尺五寸。长三丈四尺。板二重。各三片。高三尺三寸。长一丈四尺

五寸。右系白灶浦潮水出入之地。可以行舟至迎仙桥下卸。遇大潮。候日初三十八。宜候潮水将平尽。启闸板。令客舟往来。纵鱼入海。潮退复旧。香

严显报二寺看管。金斗闸。高八尺二寸。长一丈四尺七寸。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四寸。长一丈四尺七寸。右系弥陁浦潮水出入之地。平时不可妄

启。神光寺看管烧灰闸。高八尺五寸。长四丈。板二重各三片。高三尺。长一丈五尺。右湖水入海此闸最为径便。每月大潮日初三十八。专差使臣一

员。守候潮长略与湖平。即尽起闸板。纵鱼入海。潮退复旧。南报恩寺看管。九仙桥闸。高八尺三寸。长二丈五尺。板二重各三片。高三尺。长九尺。右湖

水入海此闸亦为径便。平时不可妄启。惟遇积雨霖霪。山水盛涨。迎仙桥闸。启板之时。即同开化。金斗。烧灰。三闸。各启一板。或二片以泄水势。纵鱼

入海。水落复旧。仁王寺看管。东湖闸。五座。第一闸。高五尺八寸。长一丈九尺。板二重各四片。高三尺八寸。长九尺。石泉寺看管。第二闸。高六尺五寸。

长三丈二尺。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长一丈六尺。越山寺看管。第三闸。高七尺。长二丈四尺。板二重各五片。高五尺。长一丈一尺六寸。开元寺看管。

第四闸。高六尺。长二丈三尺。板二重各六片。高四尺五寸。长九尺。安国寺看管。第五闸。高六尺五寸。长三丈五尺。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长一丈七

尺。东禅寺看管。右五闸。各以板数为准。滀水灌溉常宜扄锁。不可妄启。惟大潮。候日初三十八。遇有小舟乘载往来。听启闸一次。一。凤池桥堰一

座。高五尺。长二丈四尺。遇上斗池涸竭。听民户从便车湖水入池。以助灌溉。一。西湖巡铺屋三所。凤池桥鼋潭三桥。每所差延祥寨兵士四人守

宿。十日一替。近湖居民以农为业。并不许置捕鱼网具。一。西湖新买官地。砧基簿十本。内四本藏之本州。及三县架阁库。六本藏之雪峯。鼓山。东

禅。西禅。支提寺。紫极宫。常住永远照用。一。三县承食水利民田。总计一万四千四百五亩。西湖闽县。三千五百九十八亩。候官县。一千六百八

十三亩。怀安县。二千三十亩。东湖怀安县。七千九十四亩。一。浦三道凤池桥浦。阔一丈五尺。道士洋官亭下浦。阔五尺。道士洋房廊屋后浦。阔

一丈七尺。右系引水灌田之处。各有水窗禁鱼出入。闽中记西湖。在西门三里。蓄水成湖。可䕃民田。伪闽时。又益广之。号水仙宫。迤逦南流接城西

大濠。直通南莲池。相传云。无诸王时此湖有山。一夕飞去往临海郡。元一统志西湖。元和志云。在闽县西二里。陈长卿诗云。凿开百顷碧溶溶。颕上

钱塘约略同。杨柳两堤连绿䕃。芰荷十里馥香风。波涵翠𪩘层层出。潮接新河处处通。舆诵载途农事起。从今岁岁作年丰。舆地广记云。在闽清县。

其湖中有锺鼓。清漳志西湖在漳浦县治之西。行半里许。嘉熙辛丑。令郑师申。以县治有臂水归庚申。于风水不便。始易民田为湖。以潴水作亭其

上。尉吕桥自书扁。越二年邑之士。联镳棘闱。明年魁捷兰宫。胪唱枫陛。好事者作为歌诗以侈之。初湖亭成温陵王大博南一作诗并序。余曩客武

安。令始到紫微。五峯环其左。层塔标其右。登高峙某前。西湖潴其中。天然胜境。得之一目。率尔八句。非惟纪实。以为邦人尧。翠𪩘嵯峨插斗牛。仙家

风景自清幽。从来此县传佳谶。就筑西湖占上流。层塔可梯升后进。五峰有路达前修。邦人接踵登科去。我亦京华共宦游。后七年。王君添倅是

邦。复志前事。以侈作诗之验。志云。辛丑岁。余客武安访旧游馆紫极。时陈君皋父。郑君辰仲。携杯相问劳。徜徉览胜。溪山缭绕。意其蹑云衢。探月窟

者緫緫。可之未有应是者。酒酣耳热。私窃感慨。岂地灵如此。而人杰未兴邪。因留小诗以刻于石。甲辰陈君梦立亚魁兰省。廷对巍占甲科。而吴君

遇聘联名擢第。丁未国学谕张君汉杰乡荐。杨君美相继登榜。时至气应。人物当兴。而识者以是诗实为之兆。戊申余赘辰。是邦旧友相访。拈出一

叚奇话。余安敢掠美。心窃自叹羡。喜不能胜嗣。此联芳续美。必有等而上之者。又当大书特书不一书。郡丞王南一志。今赵与坦。为之跋。跋云。世率

谓渡野水。负囊书等诗。为前贤达宦之谶。虽然前贤之诗恃自谶耳。与坦始至泰邑。谒神紫极宫。邑人指召门。有温陵王君太博之诗为一佳。太博

之为诗也。升后进达前修。品题湖山之胜槩。人物之晶光。诗后八年君通守是邦。及见邑人踵踵登科。则又着语以识于前诗之后。盖周人尹卿。尝

作诗以赠嵩岳之贤。曰。惟岳降神。生甫及申。自此诗一倡。而蒸民韩奕。江汉诸诗。尹卿又继作焉。今君既又许邑人以大书特书不一书。而邑人亦

既信君言之验矣。详见县丞方正子记。西湖。在城西隅四里。湖水自金仙院。南流至白莲院。乃东折潴为绕湖兰。若八十馀所。今无几矣。上有左翼

军教场。绍兴初。统制陈敏屯兵。日驱军士运薪木填塞几平。今所存者乃路东一泓水耳。古有西湖平之谶。盖谓此。并湖颇有佳致。端明蔡襄有诗。

西湖。在漳浦县西门外。崇真道院之侧。乃旧隆福院。泥淤邑中众水所汇之地。赵师缙凿湖筑岸。创立水门。以时蓄泄。周围五百一十五丈。灌溉

民田。舆地纪胜西湖泉极甘美。可以辟瘴疠。蔡襄有诗云。湖上山光一望青。佛宫高下倚岩扄。烟收水曲开尘匣。春送人家入画屏。元一统志西湖。

在福建将乐县南五里。旧名野水湖。湖面广可十亩。潴水不涸。暑月有荷花。彷佛类西湖。颕州西湖舆地要记云。颕州有西湖浅而狭。晏元献

公殊来知颕州。开浚有十顷之阔。既作北渚。又阙西溪。名胜游赏。题咏甚众。惟欧阳修脍炙人口。晚岁自政府罢归。退居汝阴。尝与诸友高会。作西

湖燕语。欧公初至颕州。领郡事于西湖。因晏公开展之。旧种莲及黄杨等花。又因荷花之盛。赏馀作赋云。又王真方诗话云。杭有西湖。而颕州亦有

西湖。皆为游赏之胜。东坡苏子瞻连守二州。其初得颕也。有颕人在坐云。内翰但只须游湖中。便可了公事。言其讼简也。秦观少游作一绝献之云。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后东坡到任。有谢执政启。事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州。辄为

西湖之上。凤阳府图经志颕州古迹。西湖。在西门外。宋欧阳文忠公游息之地。文忠公游西湖诗。况西湖之胜槩。擅束颕之佳名。子由持文忠公宴

西湖诗。城上乌栖暮蔼生。银缸画烛照湖明。苏颂诗和梁签判颕州西湖十三题。涵春圃。射堂。碧澜堂。野翠堂。西湖。飞盖桥。临胜

阁。清风亭。撷芳亭。四望亭。去思亭。西溪。女郎台。苏东坡诗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饶曰。此亦颕州西湖。使君不用山麹䓖。饥民自

投泥水中。𬙂曰。左传申叔展。语还无社。中有麦麹乎。无有山麹䓖乎。曰无河鱼腹疾奈何。杜预注。麦麹䓖。所以御湿。欲使无社逃泥水中。军中不敢

正言。故作隐语也。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援曰。扬雄清净寡欲。家无甔石之储。晏如也。西湖虽小亦西子。次公曰。先生在杭州有诗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緫相宜。今言西湖虽小。亦西子。则指颕州西湖也。萦流作态清而丰。千夫馀力起三闸。见先生末句自注中。焦陂上与

长淮通。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㾗空。王孙本是有仙骨次公曰。神仙传神告墨子曰。子有仙骨。又杜诗。自是君身有仙骨。平生宿卫明光宫。

次公曰。汉武帝太初四年秋。起明光宫。园三补黄园载三秦记云。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华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昼夜光明。又云武帝

求仙。起光明宫。发燕赵美女二千充之。今总其籍。一行作吏人不识。厚曰。文选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云。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

此事便废。正似云月初朦胧。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子仁曰。白乐天诗。数茎班鬓对秋风。定须却致两黄鹄。投曰。前汉翟方进为丞相。请

坏汝南鸿隙陂。父老怨方进歌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羹芋魁。反乎覆。陂当优。谁言者。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𬙂曰。后汉建武中。汝南太守邓

晨。欲修复鸿陂。闻许扬晓水脉。召与之议。扬曰。昔先帝用翟方进之言。寻而自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故败我濯龙渊。是后民失其利。多致饿困。明府

今兴立废业。国富民安。童谣之言。将证于此。湖城君归侍帝侧。灯花已缀钗头虫。坡曰。去岁颕州灾伤。子奏乞罢黄河夫。万人开本州沟渎。从之以

馀力作三闸。通焦陂水。浚西湖。援曰。退之灯花诗。囊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翁。田间决水鸣幽幽。插秧未遍麦已秋。相携烧

笋苦竹寺。却下踏藕莲花洲。子仁曰。杜诗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次公曰。诗生民。烝之浮浮。临风饱食得甘

寝。肯使细故胸中留。君不见。壮士憔悴时。饥谋食。渴谋饮。功名有时无罢休。又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饶曰。此颕州西湖。壶中春色

谓洞庭春色也。饮中仙。次公曰。饮中仙。用杜诗。饮中八仙也。骑鹤东来独惘然。𬙂曰。太平广记有客相从。各言其志。或曰。愿为杨州刺史。或曰。愿骑

鹤上升。其一人曰。正欲骑鹤赴杨州。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厚曰。后汉郭林宗游洛阳。见李膺大奇之。遂相友善。后归乡里。诸儒送至

河上。车数千两。林宗独与膺同舟。人望之以为神仙。在颕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杨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太山秋毫

两无穷。次公曰。庄子内篇。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又云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钜细本出相形中。次公曰。老子曰。物形之势成之。

言因钜而有细。因细而有钜。特相形尔。大千起灭一尘里。𬙂曰。佛言三千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而况我在此空花起灭之中。次公曰。退之云。下

视寓九州。一尘集毫端。未觉杭颕谁雌雄。坡曰。来诗云。与杭争雄。我在钱塘柘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援曰。诗。子之昌兮。子之丰兮。六桥横绝天汉

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次公曰。子由先生墓志。杭州西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先生既去葑田。葑田如云乃积之湖中为长堤。一以通南

北。六桥。则湖上所创之桥也。甄曰。按先生作堤。疏流跨流为桥者。凡六。并在今苏公堤上。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𬙂曰。先生奏修杭州

西湖状云。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熙宁中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尔。至今遂塞其半。已打量湖上葑田。计二十五万馀丈。度

用二十馀万工。朅来颕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𬙂曰。李华吊古战场文云。河水萦带。昭灵宫。张龙公祠堂也。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膧胧。

厚曰。酉阳杂俎。唐大和中郑仁本。游嵩山失道。忽于丛棘中。见一人枕幞而腄。呼之问其所自。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一

数也。开幞有斤斧数事。王屑饭两裹。二十四桥亦何有。𬙂曰。杜牧杨州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王人何处学吹箫。换此十顷玻璃风。子任曰。永叔西湖

诗。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雷塘水干禾黍满。宝钗耕出馀鸾龙。次公曰。雷塘。在杨州东北十里。炀常所葬处。炀帝平昔游之。多从宫人。

故时耕出宝钗焉。鸾龙则宝钗之饬也。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坡曰。德麟见约来杨寄。居亦有意求杨倅。苏颕滨集陪欧阳。少师永叔。

燕颕州西湖。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归来筑室傍湖东。胜游还与邦人共。公年未老发先衰。对酒清欢似昔时。功成业就了无事。令

名付与他人知。平生著书今绝笔。闭门燕居未尝出。忽来湖上寻旧游。坐令湖上生颜色。酒行乐作游人多。争观窃语谁能呵。十年思颕今在颕。不

饮奈此游人何。祖龙学集九日。陪旧参政蔡侍郎。宴颕州西湖。秋晚西湖胜槩多。台轩来此驻鸣珂。沙鸥散去惊丝竹。烟柳低垂间绮罗。乱掷金

钱和露菊。狂揺钿扇倚风荷。下僚幸接曹尊末。率尔翻成撃著歌。朝奉大夫上柱国致仕张徽。闻龙学平昔曾游颕州西湖有诗以寄之。河势

横斜带地形。碧油丹斾昔常经。驿名未改风尘黑。碑字犹存雨苏青。荐福寺名园林僧沓渺。撷芳亭名洲渚妓娉婷。汝南一值贤人降。分野于今占

德星。欧阳公集初至颕州西湖。一作到颕治事之明日。行西湖上。种瑞莲黄杨。一作曰。与郡官。小酌其上。聊书所见。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许主客。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一作鸣禽似与游人语。明一本作好月闲撑野一作小艇随。每到最

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西湖念语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槩。擅东颕之佳

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

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已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簿枝。聊佐清

欢。孔方平诗陪李端叔游颕昌西湖三首霜风吹老菊离离。水外秋云送雁飞。来伴谪仙闲杖屦。满林丹叶衬斜晖。楼影揺波到碧空。拒霜无数

隔堤红。只应明夜关山月。怜我相思不寐中。与世相踈行路难。不禁尘土便思山。山中独念故人远。雪舞清声窗竹闲。宋景文公集咏西湖上寄

颕州相公湖边烟树与天齐。独爱湖波照影时。岸蒋渚𬞟春披靡。佛楼僧阁暝参差。相君万一来湖上。手弄潺湲更忆谁。金正叔集和永叔颕州

西湖名游无似郡城西。况是棠阴讼简时。信马桑间春去后。榜舟湖面夜归迟。烟波际目无穷乐。沙鸟留人逐处随。应为独醒须强醉。浩歌风月

倒千卮。元杨叔能诗颕州西湖曲岸奁明镜。微风皱碧罗。谁将比西子。我独忆东坡。亭古落涂塈。露凉荒芰荷。放生仁号在。鱼鳖赖恩波。济南

府西湖元一统志西湖。在济南府城西丰。曾巩守郡日有诗。宋熙宁六年八月。李师中。字诚之。宝章阁侍制自文登来。守济南。明年二月移守河南。

与其僚宴西湖上。苏辙子由。时为掌书记。和诚之诗序曰。待制李公来守兹土。慕其山川石泉之胜。慨然有久留之意。此邦之人拜公之惠。亦欲于

此。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厥明年春之仲。诏书移牧河间。邦父老悼其去。虽公亦欲留。而不可得焉。于是数。与其僚宴于

湖上曰此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酒酣赋诗以别。而作者三人。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遂相与刻于石。以慰

邦人之思。诗曰。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谈笑万事毕。尊罍与客俱。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坐使羁游士。皆忘岁月徂。纵观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亦近湖。安边本馀事。清赏俟良图。应是兹园好。流泉海外无。严州西湖严州府志西湖。在严州建德县西门外。广袤五百四十

三丈。唐咸通中。刺史侯温开置。见方干集。有侯郎中新置西湖诗云。一夕机谋万古存。宋靖康元年。知州凌唐佐浚。寿昌西湖图经志西湖。在寿

昌县西。广袤二百里。申请为放生池。至今不废。十步有飞桥跨其上。唐景福二年。县令戴筠开。温州西湖元一统志晏殊类要云。西湖在温州南

一里。文选云。𣈆谢灵运游西湖诗云。永嘉郡西湖。西湖在长兴州西南五里。周回七十里。一名吴越湖。傍溉田三万顷。有水门二十四所。引方山源

注焉。旧记云。昔吴王筑吴城。辇土于此。遂成湖。宁波府西湖宁波府志西湖。在宁波府州南。湖中有汀洲岛屿。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

菊花洲。日岛。松岛。花屿。竹屿烟屿。四时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赏特盛于春夏。飞盖成阴。画船荡漾。无虚日。四明续志舒亶西湖记湖在州城之西南

隅。南隅废久矣。独西隅存焉。今西湖是也。其纵南北三百五十丈。其横东西四十丈。其周围总七百三十丈有奇。其中有桥二。绝湖而过曰。憧憧。天

橲间。直馆李夷庚之所建也。然僻在一隅。初无游观。人迹往往不至。嘉祐中。钱侯君倚始作而新之。总桥三十丈。桥之东西有廊。总二十丈。廊之中

有亭。曰众乐。其深广几十丈。其前后有庑。其左右有室。而又环亭以为岛屿。植苍木。于是遂为州人胜赏之地。方春夏时。士女相属。鼓歌无虚日。亭

之南小洲。前此有屋才数椽。乃僧定安守桥之所。后浸广。今遂以为僧院。寿圣。是也。其西又有佛祠四。并其东皆卿士大夫之所居。其北有红莲阁。

太中祥符中。章邭公尝倅是州。实创之。有记在焉。阁之北即郡酒务。故时使人即湖以汲水。劳费甚。乃堤湖之中。畜清流。作楼于其上。以辘轳引而

注之。至今以为便。然是湖本末图志。所不载其经始之人。与其岁月。皆莫得而考。盖尝闻之父老。明为州。濒江而带海。其水善泄。而易旱。稍不雨。居

民至饮江水。是湖之作。所以南引它山之水。畜以备旱岁。始末之信也。熙宁中。岁大旱。阖境取给于其中。湖为之竭。既又冗为井。置庐以守之。鄞令

虞君太宁尝记其事。刻石于寿圣院。乃知父老之传不诬也。钱侯去。距今几三纪矣。而湖辄浸废不治。其亭南既堤以为放生池。濒湖之民又缘堤

以植菱芡之类。至。占以为田。淀淤芜没。几不可容舟。元祐癸酉。刘侯纯。父来守是邦。适岁小旱。乃一切禁止。而䟽浚之。增卑倍薄。环植松柳。复因其

积土广为十洲。而敞寿圣之阁。以其名名之。盖四明之景物具焉。湖遂大治。然其意初不在游观也。古人于事盖不苟作。惟其利害伏于久远难知

之中。所以后世贵因循者或莫之省。而好功之士。至乐为之纷纷也。明有数湖。危于废者。不特是湖也。若刘侯可谓有志于民矣。故其论之。以寇诸

图。庶来者有考焉。元祐甲戌三月记。舒亶。和西湖。即席三首。金碧楼台阁暮烟。彩虹双影卧漪涟。云铺物外无尘地。月满人间不夜天。细柳千

门维画舸。华灯两岸度鸣弦。清狂亦有黄寇客。不负仙人载酒船。十洲风籁韵笙箫。疑有仙人燕碧桃。影逼银河星半堕。气吞月窟免争豪。九秋

波浪沙鸥狎。万古功名钓艇高。却恨何须明似镜。空令志士泣霜毛。四明太守爱西湖。想像桃源旧日图。不放尘埃生水面。为传风月到皇都。花

开别屿千机锦。稻熟僯田万斛珠。闻说儿童骑竹马。至今昂首望通衢。周锷西湖三首晓镜初开淑景明。史君风味一般清。舟从菡蓞林中过。

人在鲸鲵背上行。妙舞屡翻红药燕。清词时啭紫薇莺。赓歌久矣虚前席。肯向樽前恋麹生。史君修褉与民游。千里笙歌水面浮。动地雄风云外

起。截天雌霓雨中收。登台已有难并乐。撃壤宁无寡和忧。却忆内家新赐火海棠无数出墙头。牛鞭初动啭新莺。魂觉池塘选胜行。水镜光中千

骑合。山屏影里万艘横。云从布榖原头过。雨向催诗笔下生。藻绘升平知有待。阁梅先已赋调羹。鄮县西湖新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明州鄮县东

二十五里有西湖。溉田五百顷。天宝二年。令陆南金开广之。成都西湖元一统志西湖。在成都彭州。元符三年。太守李侯序西湖曰。唐太中元年。

望雪楼记。载王仆射潜。萧桂州祐。继守此郡。于西湖布列台岛。罔不妙绝。二公之守是邦。皆元和时也。则西湖之作。其在元和时乎。铅山西湖上

镜志西湖。在铅山县西一里。周回一里馀。内生芰荷。傍多高柳。古木修竹。曲折景趣潇洒。一名江家湖。永平志和邵倅刘推。铅山西湖韵。水中山

影浸鹅湖。混混泉源注一隅。十顷寒光接杭颕。二郡皆有西湖千年杰句次欧苏。二公知杭颕雪蟾斫就玻璃界。花木铺开锦绣图。派出江西模写

妙。诗坛二将压孙吴。琼州西湖琼台郡志西湖。在琼州薛村。距城十五里。莫测其深。俗传古有富家居于地。多行不义。一夕风雨暴作。居陷为湖。

后乡人遇旱。每祷则雨。因名龙潭。潮州西湖潮州三阳志湖山之下有西湖。久已湮塞。居民。占田。庆元已未。林侯㟽从邦人之请开浚之。沿湖栽

柳种莲。作亭于湖。以为放生祝圣之所。湖心有亭。曰。湖平。以应古谶。山麓有亭。曰。倒景。曰云路。曰立翠。曰东笑。植松弥山。映带湖光。最为胜景。湖山

久堙塞。亭亦废。孙侯叔谨。复加䟽治。筑湖心故亭。扁以瀛岛。丙午陈侯珪。重建放生亭。寻皆颓圮。开庆已未。林侯光世浚旧湖。开新湖。亭馆相望。遂

为登览之胜处。舆地纪胜潮州西湖。萦绕于州之大平桥下。径湖以桥建亭其中。曰倒景。曰云路。曰立翠。曰东笑。宋辛骞重辟潮州西湖记 西湖。

古放生池也。有山崭然。据湖傍古号湖山。则知湖之来非一日。异崖层出。轻波纹平。水影岚光。为南州杰观。岁月既久。湖亦莽为蔬蹊。而榛荆丛生。

盖童然一山矣。庆元己未夏。太守林侯㟽。叚成。聚风月。山椒秀丽。始发越。因慨谓湖山并名。岂有山。独无湖。贰车廖侯德明力赞其决。于是剖耨壤

繁秽。引清流潴而广之。南北相距。倍于昔。立三亭。滨于南曰。放生。介于中曰。湖平。跨于山之侧曰。倒景。绕湖东西古无路。诛茅穿苏。插柳植竹。间以

杂花。盘纡诘曲。与湖周遭。横架危梁翼以红阑。镜奁平开。虹影宛舒。数步之内。祠宫梵宇。云蔓鳞差。浮云女墙。粉碧相映。中造小舟。邀宾命酒。荷香

逦迤。时度管弦中。邦人乐公德。公每游。柳边竹下。草际苔中。涌觞繁肴。席而坐公。酒未竟。终不去。山与水相接。民与守相忘。骞。尝游泳于中。即叹曰。

湖山之乐。古风流骚。雅士往往以此写幽兴。寄啸咏。于君民之际或略焉。若使身安江湖。心忘魏。主意上宣。王泽下壅。是湖也。欲乐得平。峣榭岑

青。里闬潇条。画艎宫羽。稚耋怫郁。是湖也。欲乐。得乎。我公莅止。奉天子教条。独行岭海。又欲以及民者及物。虽天子万年不待祈。又欲鳞介羽毛皆

涵圣恩。以期圣寿。与湖山相无穷。则公于是乎乐在君也。稻香月白。春色满城。我公政暇。停舻举白民亦熙熙陶陶。鸣涛缀赏。藻野缛州。如屏如堵。

如绮如雾。人在鉴中。舟行画图则公于是乎乐在民也矧夫山啸湖平。公卿之谶。百年遗迹。一旦还旧。将见缨绥绅佩。洋洋迭山。一以祈君寿。二以

同民乐。三以振地灵。起人物。一废举而众美具。骞。是用踊跃。而书镵于湖滨之崖石。三阳志游西湖附郭水连山。公馀独往还。踈烟鱼艇远。斜日

寺楼闲。系马芭蕉外。移舟菡蓞间。天涯逢此景。谁信自开颜。于九流和陈倅游西湖高城连水石。对景未能还。白日临流坐。清风伴我闲。纵心

移棹去。半醉入花间。未必逢僧语。莲香已解颜。潮州图经西湖州之西旧有湖。祝圣放生亭在焉。庆元己未。林侯㟽。尝兴是役。民至今思之。越数

年湮塞如故。甲子一周。开庆己未。刑部林侯光世。拈起前话。重新浚筑。抑天运也。兴工于是年二月。浚河筑堤计伍伯叁拾馀丈。费公帑缗钱贰阡

叁伯肆拾伍贯。寓公乳源令赵时憺董之。㦳花种柳。隐映蕖荷。彩舫往来其间。夹岸游人。观者如织。湖以北。水光轩豁。亭桥间错。视前己未景象。已

不侔矣。初湖之南。田属豪户三十八家。倅未。易得掷节。郡计浮费。依元直售之。计缗钱叁千叁伯八十一贯足。田种若干棱。详附左方故不书。豪

户乐。此田为增。湖设相率而从申。命前揭阳尉。兼佥胡似翁董其事。浚筑费较。初役倍焉。堤丈尺周围。计九百七十有奇。荷臿之夫群趋相役。复于

堰尾设一闸。以防湖水之浅。侯虑及此。可谓周矣。是年季商讫工。自北而南。湖光一色。周环绵亘。不知几里。舟行盘桓。亭庵堂宇。先后参峙。金碧汇

飞。恍然夺目。湖间风景。了无尽藏。方之杭颕。识者莫辨。侯之意非特为游观。设深池高垒。亦可壮一方堡障。自为记云。凤凰山朝。鳄鱼潭空。

祝网旧址。 地不满弓。 小臣光世。 职勤华封。 易浅而深。 即庳而崇。 爰作飞桥。 仰像流虹。 爰立巍宇。 虎拜乔嵩。 谘尔草木。 施

及昆虫。 游泳至仁。 硕大且丰。 山川之气。 斯焉会通。 美归天子。 谶应三公。天子若曰。 民物性同。 民物俱乐。 斯为无穷。 小臣

拜舞。 领会宸聦。 爰筑修堤。 尽护西墉。 导合众流。 至于坤宫。外固吾圉。远折遐冲。 回环十里。 蘝滟空濛。 宜晴宜雨。 宜月宜

风。 帝城景象。 俨在目中。 谁谓潮州。 亦广之东。 叨恩召还。 湖山匆匆 匪余弃汝。 君命是恭。 骚人墨客。 缙绅华宗。 遨游千年。

母忘衰翁。 开庆初元。 霄中露浓。 保魁憺尹。 实肇濬功。 雷州西湖元一统志西湖。旧之罗湖也。在雷州府海康县西。夏有荷花五里许。

郡守帅僚属。与民有游赏之乐。东坡兄弟皆有诗。秦少游云。坡公所至有西湖。雷阳志西湖。在雷州府自城门外。导流而东。至东桥。会特侣塘水。长

七百五十五丈。阔一丈。深七尺。戴公渠久塞。薛守后再开。多非故道。羊城陈大震号蘧宽西湖。有湖光处有山多。独此平坡玉一窝。天下比来几

西子。水中曾见百东坡。下随巨浸熏为瘴。肯为飞廉鼓作波。莫作无根潢潦看。两支流出万囷禾。惠州西湖杨诚斋南海集惠州丰湖。亦名西湖。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峯出没水中央。峯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颕水更罗浮。东坡元是西湖长。下到罗浮便得

休。许州西湖张芸叟杂记许下西湖一州之冠。始沮洳未广。自宋公序开拓。遂弥漫。蒎鱼稻米不赀。于是以诗落成。人多诵美。西南水心有观音

堂。昔乃四门亭子。常有大蛇居之。不敢近。其后改置此像。蛇不复出。像乃慈圣。光献御容云。石林诗话许昌西湖。与子城密相附。缘城而下。可策杖

往来。不涉城市。云是曲环作镇。将取土筑城。因以其他。导潩水潴之。略广百馀亩。中为横堤。初但有其东之半耳。其西广于东增倍。而水不甚深。宋

莒公为守时。因起黄河春夫浚治之。始与西相通。则其诗所谓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者也。其后韩持国。作大亭水中。取其诗之名曰。

展江。然水面虽阔。边终易湮塞。数十年来。公厨规利者遂涸以为田。岁入才得三百斛。以佐酿酒。而水无几矣。丁为守时。复以还旧。稍益开浚。渺然

真有江湖之趣。莒公诗。更有一篇中云。向晚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木便生烟。尤风流有味。而世不传。往往但记前联也。石林老人避暑录乐。饮西湖

在许昌。见故老言。韩持国为守。每春常日设十客之具于西湖。旦以郡事委僚吏。即造湖上。使吏之湖门。有士大夫过。即邀之入。满九客而止。辄与

乐。饮终日。不问其何人色。曾存之尝以问公曰。无乃有不得已者乎。公曰。汝。少年安知此。吾老矣。未知复有几春。若待可与饮者而后从。吾之为乐

无几。而春亦不吾待也。余时年四十三。犹未尽以为然。自今思之。乃知其言为有味也。苏东坡诗许州西湖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来从古城

角。夜半传新响。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纷纷具畚锺。闹若蚁运壤。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惟有落残梅。标格苦矜爽。游人坌己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颕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刘公是先生集

许州西湖。羁旅怀江湖。氛埃愿皋壤。及慈已俱适。初意恨独往。楼观踊参差。轩棂豁高爽。清光见毛发。众影兼俯仰。昔者廊庙客。于兹濯尘网。䟽源

不惮远。胜事日以广。美矣流水意。当为知音赏。李方叔济南集己卯春。许昌湖上。酬王实仲弓作。紫荷媚曲塘。青秧舞平畦。晨光泫晞露。众木含华

滋。咸警勿外慕。归休及良时。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几处秋千愁日暮。一声𫛸鳺唤春归。红稀绿尽寻常事。不用长绳系

落晖。草已芊绵柳已柔。落花重。叠不须愁。风光流转等闲过。又是一年春事休。百物争春竟可怜。青池绿静但沉天。浮萍细碎从渠长。憎见差

池点荇钱。西畴新买数塍田便扫空囷俟有年。欲坐瓜庵吹豆叶。风翻黄浪麦秋天。风头皱浪开还促。雨点圆纹乱更多。何似无风亦无雨。碧

天千里在澄波。痴儿插地栽杨柳。杨柳无根插便生。我亦无根常作客。四年漂泊大梁城。股大如腰立已忧。不须登阁始三休。道人尊足元无

病。莫取形骸向里求。梦为胡蝶恣飞飞。飞入花丛处处迷。不是提壶强呼起。尚应栩栩展江西。诗翁诗思与春争。落笔风雷纸上生。雪𣗥满頥

心尚壮。君看岩电射人明。池南池北乱蛙声。不问官私处处鸣。昨夜一犁新雨足。无烦科斗更滋生。梅圣俞宛陵集许昌晚晴。陪。从父自城上过

西湖。因咏谢希涤𬞟风诗。怆然有怀。踈云漏斜照。残雨叶间明。飞盖城头去。澄湖水正平。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公独思康乐。临流诵句清。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己息机。又登许昌城望西湖试望许西偏。湖

光浸晓烟。岸㾗添宿雨。草色际平田。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人闲绿波静。幽鹭插头眠。蜀州西湖范石湖大全集蜀州西湖。荷花正盛。开水月。

登舟亭。湖阴亭外别有白莲尤奇。蜀中无菱。至此始见之。闲随渠水来。偶到湖光里。仍呼水月舟。径度云锦地。谁云不解饮。我已荷香醉。湖阴玉

婵娟。夐立绿妆外。何须东阁梅。悠然自诗思。惊风入午暑。水竹有秋意。采菱不盈掬。兴与莼鲈会。遥知新津宿。魂梦亦清丽。桂林西湖桂林郡志

西湖。在桂城西三里。西山之下。环浸隐山六洞。阔七百馀亩。在唐。名其源为蒙泉。其流为蒙溪。见隐山六洞记。湖久废。宋乾道间。经略张维。筑斗门

复旧观。淳熙间。经略张栻以为放生池。鲍同复西湖记桂林西湖。今经略使徽猷张公所复也。旧曰蒙溪。去城里许而近。胜槩为一郡甲。按唐御

史吴武陵所作隐山记。又有韦宗卿者。亦作六峒记。皆述溪潭可以方泳。盖其故迹也。然中废为田。历久无能知。厥自记中所载。靡容辨识。尚可考

者。特一潭二池。池有芰荷。广皆不逾寻丈。馀尽耕稼之畦垄矣。初公游山中得二记。按之以求。莽不知所取。既而询知为公田。其租则为帅。与曹两

司之入。后读吴记。至走方舟泛画鹢。渺然有江海趣。则叹曰。利彼租入郁兹观美。可谓杀风景者矣。遂有修复旧观之意。属与宪台滕公。漕台姚公。

同集。从容及是。漕遽欣然曰。愿捐圭赋就斯胜。特宪随赞曰。使此邦耆老以吾人今日夸语来者。岂非千载一叚风流哉。公前已默计胸中。厥田居

山之麓众泉所会。中偃而四穹。兹盖天成。非假人力。第留泉使不得去。则湖可坐而复。于是相所从泄。作斗门以闸之。未畿水遂盈衍。若潭若池。澶

漫。为横径将数十顷焉。望之苍苍茫茫。渊澄皎澈。千峯影落。霁色秋清。如玉鉴之新磨。如浮图之倒插。境物辉焕。转盻一新。然吴记以为溪。而云作

亭北牗之北。夹溪潭之间。韦记以为池。而云北牗峒口。有田砥平。可施阑槛。以知昔时犹有浅陆。水所不及之处。而今洪深为过之矣。其中流平沙

隆出波面如岛屿。因筑亭其上。命之曰。瀛州。植卉蓻竹。映带远近。南附招提。面隐山为亭。每游览则忆家山。因命之曰。怀归。北依茂林。俯流为阁。用

老杜湖水林风之句。命之曰。相清。放船集宾于此乎。在环山循趾。引水䟽渠。缭绕萦回。于缓篙倚楫。客与逶迤。索奇讨幽。得新洞二。命之曰。潜。而别。

之以南北。南潜则蹊其背腹。乍隐乍显。为亭于其阳。直西南命之曰。望崐。是皆出乎六峒之外。发前人之遗逸。增往课之未载。遂使初至者。翛然如

立尘寰之表。常游者嘹然如刮肤翳之目。江浙所称。亦未能远遇焉。一日公饰彩舰载宾。佐以从酒。半客起言曰。公不动一民。不亡铢金。不终日而

中兴此景。以与来者。居者。仕者。同其安荣。萧散之乐。非为政不能。是恶可以无述诸从事。蒙成绩参胜践。又莫记之得无愧乎。敢请。公命曰。众志不

可虚也。宜属别驾母辞。同离席进曰。公受寄一面。尧绥靖蛮貊。下予粤人按堵。上宽朝廷顾忧。铃阁燕清。徒以谈笑。复湖山之槩。间引宾客酌酒。赋

诗其上。任大重而居闲暇。众人何以识此。𣈆羊叔子镇襄阳。边人怀附。羊公唯轻裘缓带。日洊憩岘山以为常。式日再往。若无所事。而平吴之功。皆

祐方略。人岂知夫岘首之为羊公幕府即。今之西湖。又庸知不为羊公之岘山也。众客皆曰。然。既退。遂以书之。乾道五年十二月丙戌。左宣教即通

判军府事鲍同记。刘后村诗泛西湖桂湖亦在西。岂减颕与杭。舟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休沐陪胜践。轩盖何炜煌。停桡藕花中。一目千红裳。

讵知白画永。但觉朱夏凉。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虽无丝管乐。谈。

论谐宫商。诸君敏于诗。援笔如蜚翔。顾子之华藻。山鸡追鸾凰。颇能读古碑。所恨侵夕阳。明发复扰扰。前游未可忠。新定西湖新定续志西湖。在

城西南。祝圣放生在焉。景定二年秋七月暴雨。仁安山洪流迸出。决湖趋江。湖涸遂芜。今侯钱可则亟以冬隙堤之。明年正月。祝尧之日。放生于湖。

如常年。碧波溶溶。鳞介咸遂。邦人乐其有爱君之心焉。恭倅东阳。楼晏为之记。郡城。岸江枕山泉味甘。冽旧为井者九。曰桂泉。在双桂坊。曰清泉。

在子城外西北。曰华泉。在夔率寺西百步。曰甘泉。在军门内西。曰酿泉。在郡圃。今连筒。入公库资岁酿。曰秀泉。在添差通判衙东。曰海底泉。在和平

门内西。曰白龙泉。在安泰门外。曰碧波泉。在嘉贶门外。或谓甘泉秀泉。不列于九井。然皆未有考马。其他。缏汲之所尚多。如奴井。在善教坊南小巷

中。蟹黄泉。在樊家山下。舍人井。在舍人桥东。丁家井。在濠塍坎下路北。龙泉。在锦砂冈西。今连筒。入三务资岁酿。是皆宜书。昌平县西湖昌平县

志西湖景。在县西南伍拾里青龙桥社。玉泉山东。其湖广袤约一顷馀。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莆茭莲芡。拟江浙西湖之盛。故名今存。一漫陂而

已。即今顺天府。大名府西湖元一统志西湖。在大名路濬州之西。乃故城之地。去州二十里。金时引水灌浸。常不今竭。即今居民塞其通河水口。

以盗种田畴。然有潦谥已为渰矣。吉水西湖吉水志西湖。在州西南五十步。又按耆老所记。发源自州南。至州皆。通大江。湖中多藕花。宋绍兴中。

邑宰陈公臧孙为亭。曰云锦。后为要津亭。今俱决为江矣。谶记云。巽水决湖玹。文江出状元。宋宝祐四年。周焱廷对策第一。后屈为第五。人以为应

此谶。又刘次云。戊辰甲科及第。汉州西湖唐李卫公集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丞。相鸣琴地。何年闭玉徽。房公以好琴。闻于海内每因明月

夕。重敞故楼扉。桃李蹊空在。芙蓉云暂依。南史。安陆候。与王仲宝长史。庾杲之。书称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谁怜济川楫。长与夜舟归。晚日临

寒渚。微风发棹讴。凤池波自阅。鱼水运难留。亭右思宏栋。川长忆夜舟。想公高世志。秪似冶城游。又奉和兵部侍郑澣。太尉留琴地。时移重可

寻。徽弦一掩抑。风月助登临。荣驻清油骑。高张白雪音。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静对烟波夕犹思栋宇精。卧龙空有处。驯鸟独忘情。顾步襟期

远。参差物象横。自宜雕乐石。爽气际青城。又奉。和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士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县玉钩。旌旗还外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

前事。神交如旧游。琮琴久已绝。松韵自悲愁。薛许昌诗题汉州西湖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

清。尽得幽人趣。犹嫌守吏迎。重餐逢角暮。百中喜诗成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前安抚副。使。曾此赋诗寻自南宫。有相潭之命。因以吟叹。宋敬放

翁诗游汉州西湖房公一跌丛众毁。八年汉州为刺史。绕城凿湖一百顷。岛屿曲折三四里。小庵静院穿竹入。危榭飞栖压城起濛濛烟雨媚松

楠。颠倒风霜老葭苇。日月苦长身苦闲。万事不理看湖水。向来爱琴虽一癖。观过自足知夫子。画船载酒凌湖光。相公乐饮千万场。叹自风流今未

泯。两川名醖避鹅黄。鹅黄汉中酒名。蜀中无能及者。祖龙学集寄题汉州西湖。兼简知郡马屯田。房相留遗爱。清风湖水长。人思浴池凤。谁识济

川航。白雪微音远。太厨善于弹琴。洪钧道化光。还闻继高躅。新有。召公棠。严公弼诗题汉州西湖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见说凤池

推独步。高名何事滞川中。舆地纪胜汉州西湖杂咏温公集。有何济川汉州西湖杂咏十七首。曰清风台。行月亭。药园。竹鳿射堋。玉徽亭。书楼。朔会

堂。浮觞亭。清燕亭。流芳桥。睨景亭。假山。探花桥。桥。轩。堂。枇把洲。婺源西湖新安志婺源灵顺庙。右有水一带。亦号西湖。李唐时。大溪由湖直出。名

曰蚺蛇港。县治在清化。欲迁今地。乃画图呈上李王。王令。水围绕县城。用铁牛北筑港口。南筑港尾。中潴水为湖。溪遂环县而出。绍定辛卯。县尉赵

崇沆命工甃砌湖堤。植以桃柳。湖内种荷。高下相映。来阳西湖衡阳志西湖。一在衡州来阳县西六里。周回十里。深二丈。一在衡阳县。在城西

县学前。沔阳西湖沔阳志西湖。在州之东南一百五十里。湖州西湖唐书地里志湖州长城。有西湖。溉田三千顷。其后堙废。正元十三年。刺史于𬱖

复之。人赖其利。会要同。于𬱖传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溉田三千顷。久荒废。𬱖行县命。修复堤阏。岁获杭稻蒲鱼虑万计。湖州志西湖。在县西南五

里。周回七十里。山墟名云。一名吴越湖。傍溉田子万亩。有水门二十四所。引方山源注焉。湖。见统记。图经旧编。山墟名云。昔吴王阖闾筑吴城。使百

姓辇土于此。浸而为湖。阖闾弟夫槩。因而创之。吴兴记云。夫槩所立。吴志云。孙皓封乌程侯就国。有西湖人景养。相皓当大贵此地人也。湖中出佳

莼。尝旨。塘高一丈五尺。唐刺史于𬱖修。亦呼于公塘。后李词立于公塘碑。元和中。范传正复令县。权逢吉去塘内田。及决堰以复古迹。或通中刺史

源重重建。县令潘䖍重修。云南西湖云南志西湖。在云南府城西。湖方五里。蒲藻长青。土人多泛舟游赏。新城西湖新城志西湖。在冰壶口之

西。方广数十丈。上有龙王庙。华县西湖华县志西湖。见郡志图。去县西二里。𣈆为陆瑁养鱼池。宋为放生池。由𣈆迄元。水汪汪无变易。南有一洲

上建书院。元知府张之干记有曰。若唇之吐。鳌之贞。龙之居。泰定以后渐至湮塞。而为平陆。至正末筑城。遂横亘其上。名虽存。而故道不可迹矣。已

上自官绍塘急水港。至此系之。近年所考。邛州西湖元一统志西湖。在邛州大邕县。距城八里。中峯下四九坳石。安期诗云。先生宴坐西湖曲。水

上青山削寒玉。日光浮动山影来。酿作一壶春酒绿。宝庆府西湖舆地纪胜西湖。在宝庆府。湖上有罗汉寺。郡守史化尧。有十咏西湖诗。邵阳

西湖邵阳志太守郑安恭探梅过西湖郊坰一到眼偏明。古寺寂无锺磬声。共上篮舆寻胜事。独先冠盖愧双旌。探梅载酒成幽趣。纵步登山喜

晚晴。自顾遨头最哀老。不才何幸守边城。知县张栋次韵亭亭水质照溪明。㶁㶁如闻环珮声。衯讶玉妃游月绝。但无他仗引霓旌。使君再约

殷懃赏。天意从教烂熳晴。诗律清严谁敢犯。七言今始见长城。金方正位凿平湖。物景堪将入画图。两岸两垂杨柳重。一汀沙立鹭鸾孤。泓澄良

夜摇明月。潋滟高秋蘸碧芦。寓目潇湘徒有约。残偒归去独踌躇。







永乐大典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