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义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法华义疏第一[编辑]

此是大委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

夫妙法莲华经者。盖是总取万善合为一因之丰田。七百近寿转成长远之神药。若论释迦如来应现此土之大意者。将欲宜演此经教。修同归之妙因。令得莫二之大果。但众生宿殖善微。神暗根钝。以五浊障于大机。六弊掩其慧眼。卒不可闻一乘因果之大理。所以如来。随时所宜。初就鹿苑。开三乘之别疏。使感各趣之近果。从此以来。虽复平说无相劝同修。或明中道而褒贬。犹明三因别果之相养育物机。

于是众生。历年累月。蒙教修行。渐渐益解。至于王城始发一大乘机。称会如来出世之大意。是以如来。即动万德之严躯。开真金之妙口。广明万善同归之理。使得莫二之大果。妙法者。外国云萨达摩。然妙是绝粗之号。法即此经中所说一因一果之法也。言此经中所说一乘因果之法。超然绝于昔日三乘因果之粗故称妙。莲华者。外国云分陀利。此物为性花实俱成。此经因果双明。义同彼花。故以为譬也。经者。乃是圣教之通名。佛语之美号。然经是汉语。外国云修多罗。经义者训法训常。圣人之教。虽复时移改俗。前主后贤不能改其是非。故称常。为物轨侧。故云法。然诸经得名不同。或有单法单譬为提。或双举法譬。或单以人名。或双举人法。今此经上言妙法是举法。下言莲华是举譬。双举法譬为提。故云妙法莲华。若具存外国音。应言萨达摩分陀利修多罗也。

夫至圣所说。经无大少。理无丰约。皆以三段明义。一序说。二正说。三流通说。须此三者。众生从来迷尘。神根不利。若卒闻深理。非但不能受行。更生谤心。恐堕恶趣。故第一先现殊常之相。令生欣仰。序相既陈。即物见闻迟受圣音。故第二即有正说。圣人说法。非但当时蒙益。远及末代。同获今利。故第三有流通说也。文处者。此经品凡有二十七品。初一序品。是第一序说。从方便品以下。入分别功德品。讫如是诸人等于是无有疑。凡举十四品半经文。是第二正说。分别功德品从又阿逸陀若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以下。凡有十一品半经文。第三流通说。就第一序说开为二。从初讫退座一面。名为通序。如是等五事。普贯众经。故云通序。从尔时世尊四众围娆以下尽序品。名为别序。言众经现序不同。或有放光地动出大音声而作序。或有献盖现疾作序。或现乞食遣书作序。如今此经。天雨四花。地有六种震动。即诸经种种各异。故称别序。释此通别二序。亦有种种。而今但据一家所习。不烦多记。就第一通序中。即有五事。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住处。五同闻众。虽复五事分为三。如是我闻二事。表传述有本。且表异外道我自然知之过。一时者。欲表感应相称一时而说。故为物有利。住处同闻众二事。证成上我闻。证意至处当释。如是者。释有多种。而今但据一家所习两物相似曰如。一物无非曰是。即谓文如理是。言如来既以金口八向妙音为说此经。而阿难以肉口一音为传。然则口义虽同金肉有别。音义虽似。一八不同。故于文曰如。而所说同是一乘。更无异说。故于理曰是。我闻者。阿难自言。我从佛闻。非自作也。一时者。第二表感应相称一时为说故为物有利。所以须传也。第三举住处同闻二事证成上二义者。虽曰我闻。闻必有处。故云佛在王拾城耆阇崛时。我闻此经也。王舍城事。余疏广释。而今不记。耆阇崛。是外国语。此翻灵鹫山。言彼山顶。似灵鹫鸟啄也。与大比丘众以下。举时同闻众亦为证。言有如是人等共闻闻必非虚。就中有三。第一先列声闻众。第二列菩萨众第三列凡夫众。就第一列声闻众中亦有二。第一先列比丘众。第二从摩诃波阇提以下。列比丘尼众。就第一比丘众中亦有二。第一先列有名闻众。第二从复有以下。列无名闻众。就第一列有名闻众中自有六事。一与大比丘众出类。二万二千人俱唱数。三皆是阿罗汉定位。四从诸漏已尽以下叹德。五从其名曰以下列名。六从如是等以下结数。或云释疑随欲可用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者。叹罗汉不生德。烦恼为受生因。而烦恼尽故不生。逮得己利者叹应供德。罗汉智断两具。应受人供。得为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者。叹杀贼德。杀贼自在唯是是一时。而义自应有始终。故云尽结而得自在也。第二列无名闻众可见。诸比丘得名所以。他疏广释。而此不记。从摩诃波阇提以下。列声闻中之第二。列比丘尼众可见。从菩萨摩诃萨以下。列同闻众中。第二列菩萨众。就中亦有六重。一菩萨摩诃萨者明类。二八万人俱唱数。三皆于阿耨三菩提定位。四从皆得陀罗尼以下叹德。五从其名以下列名。六从如是等以下结数。前三后二可见。但就第四叹德开为四。第一正叹德。第二从供养无量以下叹行。第三从以慈修身以下叹体。第四从名称普闻以下叹名。皆得陀罗尼者。陀罗尼此言总持。乐说辨才者。叹四辩中之一。此二句叹内德。转不退法轮者。轮义是能转佛法。亦能转众生成佛即同世轮故云法轮。释轮义亦有广释。而今不记。此一句叹外化德。从供养以下叹行。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者。出其行本。于诸佛所。殖众德本者。正叹本行。此二句正叹行。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者。引佛叹为证。言行既深妙。故为诸佛叹也。从以慈修身者。正叹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者叹心。佛慧谓真智。大智亦佛俗智。言既以慈为身。以佛智修心。则为诸众生所依明也。叹名可见。从尔时释提桓因以下。列同闻众中。第三列凡夫众。即有七种凡夫。故文自成七。第一列天众。第二列龙众。第三列紧那罗众。第四列乾闼波众。第五列阿修罗众。第六列迦楼罗众。第七列人众。文次即可见。就第一列天众亦有二。第一先列欲界诸天。第二从娑婆世界主以下。列色界诸天。释提桓因者。欲界第二天。此天天上为佛大檀越。故先列之。从名月以下。皆是帝释补臣等。从四大天王以下。列欲界第一天。从自在天以下。列第五化乐天。大自在天。列第六他化自在天。略不列第三淡摩天。第四兜率天。从娑婆以下。列色界天。梵天王者。初禅梵王。尸弃大梵者。二禅梵王。光明大梵者。三禅梵王。紧那罗。乾闼波。即是鬼神。皆为帝释作乐神。四紧那罗为法乐。四乾闼波为俗乐。阿修罗为下善所得。非正鬼神。由其多谄曲故。贬之为鬼。迦楼罗者。是金翅鸟。从违提以下。第七列人众。韦提是阿阇世王母。此中鬼神得名所以。及其本性。他疏广释。而今亦不记。

就第二别序开为五。第一众集序。第二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以下。讫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名为瑞相序。第三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以下。讫神通之相今当问谁。名为疑念序。第四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以下。讫瞻察仁者为说何等。名为发问序。第五从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以下讫品。名为答问序。此五重所由来者。夫说法之义。集众应先故。第一有众集。集众既竟。宜先现瑞。令众迟仰。然后可说。故第二有瑞相序。瑞相既见。则难不疑。故第三有疑念序。疑念则不问难遣。故第四有发问序。发问既来。理宜随答。故第五有答问。第一众集可见。就第二现瑞中。又开为二。第一现瑞于此土。第二从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以下。现瑞于他土。就第一现瑞于此土中。亦开为五。第一明无量义经。第二从说此经已以下现入定。第三从是时天雨以下现雨花。第四现六种地动。第五明大众睹异欢喜。无量义经者。有二解。一云。此明无量万善同归成佛之义。故云名无量义经。但与法华相异者。法华正言无二无三。会同归一。此经直明万善成佛。不言无二无三。将欲明今日一因一果之理故。先以此经为序也。二云此经明空理。不可以边量往求之义。故云名无量义经。二皆好则好矣。但疑者。虽不言无二无三。既言万善同归成佛。则无异今日法华。然则还以法华。为法华作序。理岂其然。明空义者。法华正以万善成佛为宗。亦不宜以空为序。今所须者。直言有大乘经名无量义。为此经作序。其经所说。此不显。故不审。但应尔也。第二须入定者。将欲明一因一果之理。故先须入定。而如来既达三世。有无双照。不宜方须入定。但欲令学地之人。重法尊理。莫以漫散为说。且欲令弥勒致问。文殊使开。将说法花。即以为作序也。第三雨花者。有花必有实。欲表有善必成佛。第四六种动者。欲令有缘皆集听说一因一果也。又云。欲表六道有善皆得成佛。故现六种动。第五大众欢喜者。见瑞即怀。瑞非徒现。必有所由。故内心生喜。从尔时放眉间光以下。现瑞中第二。现瑞于他方。就中开为二。第一为现他方事。先须放光。第二从于此世界以下。正出因光所现事品。放从眉间者。欲表一因一果中道也。但举东者。举一馀三自去故也。亦可。欲表一因一果。故但举一也。本义云。此放光应入此方。故此方事并光即有六事。而今不须。何者。夫光所照。不别彼此。所以后偈中。彼此皆用也。而以义推寻。放光之要应在远物。且临文推求分段之宜。宜入他方。故不须也。就第二正现事品中。即有七事。自为七重。第一见六道众生。第二见诸佛。第三闻说法。第四见二乘人修行。第五见大乘人修行。第六见彼佛灭度。第七见供养舍利。此七事皆是因光得见。文次皆以见为别。可见因缘者。四等六度。庄严佛土之因缘也。信解者。正法之信。相貌者。谓进退诸仪。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以下。第三疑念序。开为二。第一叙弥勒疑念。第二从尔时比丘以下。叙大众疑念。就第一叙弥勒疑念中。凡有三念两疑。今者世尊现神变相者第一念。以何因缘而有此瑞者第一疑。从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以下第二疑。从复作是念以下第二念。然则唯有二念两疑。终成二念一疑。何则第二念。我当问文殊之时。即遣第二当以问谁谁能答之疑。故云终成二念一疑也。一云。分取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用为作念。故始具三念二疑。二皆可去。但世解不同故尔。就第二叙大众疑中。唯有一念一疑。是佛光明神通之相者。总念他方此方五七事。今当问谁者疑。上有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之疑。与当问文殊之念。此二是深故。大众不及也。即问今所集者。岂唯凡夫。亦有圣人。何都不及也。释曰。圣人亦有。然但一会之宜。宜推高明于弥勒。诚为补处故。能知可问之人。所以唯推弥勒而已也。即问。然则若言可问之极。当在于佛。而不问如来。犹问文殊。岂言能知可问。答曰。佛今入定。那得问佛。若待佛出定。出定即说法华。自成正说。无由以弥勒问佛为此经作序也。今问文殊。文殊引古证今而答。仍知佛出定必说法花。所以弥勒问文殊答。皆得为此经作序也。一云。大众亦具二念两疑。但不及当问文殊之念也。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以下。第四发问序。亦开为二。第一经家。叙弥勒发问之意。即有二意。一自为。二为大众。可见。第二从而问文殊以下。正出其问。就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如天树王其华开敷正问。第二从佛放一光以下。举八行偈请答。就第一正问中亦有二。第一举长行略问。第二举五十四行偈广问。就第一长行略问中亦有二。第一总问此方五事。第二从放大光明以下。亦总问他方七事。第二广问中。亦开为二。第一举初四行偈。广问此方五事。第二从眉间光明以下。举五十行偈。广问他方七事。就第一广问此方五事。中。即有四问。第一初一行偈问放光。第二举一行半偈问上雨花。第三举二句问地动。第四举一行偈问大众欢喜。略不问说法及入定。何则入定说法。如来常事。不宜问如来何故说法入定。故略而不问也。导师谓佛。从眉间光明以下。第二广问他方七事。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偈。先问放光。第二从诸世界中以下四十八行半偈。正问因光所现事品。诸句皆应言何其尔也。就中亦开为六。第一初一行半偈。问见六趣众生。次二句问见现在诸佛。从演说经法以下六行半偈。问闻诸佛说法。从文殊师利以下一行半偈。结前开后。从我见彼土以下三十一行半偈。问见大乘人修行。从文殊师又有菩萨以下七行偈。问见佛灭后起塔供养舍利。故大开为六也。但略不问见少乘人修行。不问意难求。但怀者。从若人遭苦以下三行偈。是问见三乘人修行。亦可得耶。第一第二不开。但就第三问见闻说法亦有二。第一直问闻种种说法。第二从若人遭苦以下。明所说与三乘人根性合。第四亦不开。就第五问见大乘人修行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总问见菩萨种种修行。从或有行施以下三十半行偈。别问见菩萨种种诸行。释此中文本义。分重解释。而今但随文直释。不须分重从文殊又有菩萨以下。第六问见彼佛灭后起塔供养舍利。就中亦有三。第一举一行偈。正问见供养舍利。第二从又见佛子以下四行偈。出塔庄严之相第三从文殊以下二行偈释疑。疑者。闻上庄严国界。则怀作塔。但为严国。非为供养舍利也。故释云。作塔正为供养舍利。而国自然严清。如天树王也。本义云。树王。波利质多罗树也。种树本为得果。非为求华严树。而花敷时。其树自然好严。即因严塔。其国自然严清亦尔也。从佛放一光以下八行偈。正问中第二请答。就中亦开为二。第一初三行偈。略举所见正请答。第二从四众欣仰以下五行。释文殊伏难结请。就第一正请答中亦有二。第一二行偈。先举所见。从我等见此以下一行偈。正请答。就第二释伏难结请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释伏难。从文殊当知以下一行结请。伏难有四。一者文殊闻弥勒言佛子文殊愿决众疑。默作伏难。大众若有所疑。即自来问。何劳待汝问也。是故弥勒即释曰。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此光明。瞻我者。欲令问。瞻仁者。欲为答。既有此意。岂得不问。宁言大众无疑也。二者若大众实有疑者。今佛神通现瑞。必有深意。我那得答。宜待如来出定。乃可问也。故弥勒即释曰。如来出定。不知何时出。若今不即答。大众疑弥深。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三者如来神通现瑞。理实难明。然犹欲答者。汝即既是补处。亦应共量为答。何但使我答也。故弥勒即释曰。我那得知。但怀者。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众说耶。为当授记耶。我意唯尔。文殊即难。若尔即应。以此可答。何劳使我答也。故弥勒亦释曰。示诸佛土。众宝严清。及见诸佛。此非少缘。必有大意。那何以我犹预之怀而答也。此伏难。是光宅法师传谢寺次法师。次法师又传江北招法师。既是名匠所传。后生学士。宜实尊奉。从是时文殊以下。别序中第五文殊答问序。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四十三行偈。正答其问第二从诸人今当知以下。有二行偈。开奖物心结答。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举长行答。第二以偈重答。就第一长行答中。亦开为四。第一从初讫演大法义。仿佛而答。言文殊若论其本。既是已登正觉之大圣也。但从一化之宜。现为弟子。则不宜卒明如来现瑞深意。所以一往。茍用仿佛思惟而答也。第二从诸善男子以下。讫故现斯瑞。略引曾见。少分明答。第三从诸善男子如过去以下。讫求名菩萨汝身是也。广举曾见。分明适答。第四从今见此瑞与本无异以下。竟长行。会证古今举实结答。就第一仿佛答中。即有五句。一句欲说大法。谓今日法花经。于昔日为大也。二句雨大法雨者。雨亦譬法花经。雨润万物。令长成实。此经亦能润万善。以为一因。令长法身一果。故以为譬。三句吹大法喙。亦譬此经。外国人将欲改令吹喙而制。此经亦能改昔日三因三果故为譬。四句击大法鼓。亦譬此经。鼓是导军。伐灭怨贼。此经亦能灭烦恼贼故为譬。五句演大法义。大法义谓今日一因一果义。从诸善男子以下。第二略举曾见。少分明答。就中亦有二。第一正举曾见。第二从是故当知以下证今。寻文可见。从诸善男子以下第三广举曾见。分明适答。就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明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就第一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又开为三。第一据最始一佛。明二事同。第二从次复有佛名日月灯明以下。列二万佛。第三从其最后佛以下。据最后一佛。明五事同。就第一据最始一佛明二事同亦有二。第一先出能说二事佛。从演说正法以下。正明所说二事同。言过去佛有二事。今释迦亦有二事也。二事者。一三善同。二三乘教同。三善者初善中善后善。初善谓序说。中善谓正说。后善谓流通说。言如来所说经。序正流通皆善。故云初善中善后善也。从其义深远以下。赞叹三善。其义深远者。谓文下之理。其语巧妙者。理上之文。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者。双结皆尔也。从为求声闻者以下。第二明三乘教同可见。从次复有佛以下。第二列诸佛同可见从其最后佛以下。第三据最后佛。明五事同。五事即为五重。一有子义同。言今释迦亦有罗睺罗。二出家义同。今罗睺罗亦出家。从是诸王子以下是。三现此方五事义同。今释迦亦现此方五瑞也。从是时日月灯明佛以下是。四现他方七事义同。今释迦亦现他方七事瑞也。从尔时如来以下是。五明疑众同释迦亦有疑众也。从弥勒当知以下是。然上诸佛中。唯明二事同。此明五事同。但互举出之。无异意也。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广举曾见。分明适答中。第二明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就中明七事应同。故自为七重。第一明因说经人义应同。言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菩萨说法华。今释迦亦应有因说经人。第二从名妙法莲华以下。明所说经名义应同。今亦应有法花经。第三从六十少劫以下。明劫数义应同。今说法花。亦应有六十少。第四从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少劫以下。明唱灭义应同。今释迦亦应有唱灭。第五从时有菩萨名曰德藏以下。明授记义应同。曾日月灯明佛。记德藏菩萨补处。今释迦亦应记作补处人。第六佛授记已以下。入灭度义应同。今释迦亦应灭度也。第七从佛灭度后以下。明因人流通义应问。曾日月灯明佛。所说法花经。使妙光流通。今释迦亦应有使流通人。即使药王菩萨令流通也。前六不开。但就第七因人流通义应同有三。第一正明流通义应同。第二从日月灯明佛有八子以下。因叹流通人释物疑。第三弥勒当知以下会通古今。第一可见。就第二因叹释疑中有二。第一先举八王子。叹妙光道高。仍扬文殊宜答。第二从八百弟子以下。举八百弟子。叹妙光德广。仍抑弥勒宜问。释疑者。大众疑。今弥勒既是补处。文殊未记。然则文殊应问弥勒。何故弥勒更问文殊耶。所以举八王子。扬文殊宜答曰。燃灯佛。于八子中。第八子。则是释迦本师。今文殊。已于八子佛及释迦作师来久。必其见闻。宁有边量。然则文殊宜答明矣。次举八百弟子。抑弥勒宜问曰。今弥勒。既不入八子。且八百弟子中。犹为下品人。岂得不问文殊。然则弥勒应问明矣。就中以三幡问答作料简。一者问曰今释迦佛时。弥勒发问。文殊为答。以此为例。灯明佛时。亦应有问答之人。何故此不显耶。释曰。灯明佛时应答问者。必是妙光。妙光文殊今自会通。而德藏与弥勒。不得会通。故此不显彼时问答者也。犹不明去。何者。今所谓应同者。岂言昔日八子即今罗睺哉。是乃虽复名体各异。唯取其义相似。故谓之应同也。宁言不得会通故不显也。是故今世师云。有两损故不明也。何者。若此显彼时问答者。则今文殊弥勒但述前人。然则于文殊一无自能答之誉。为弥勒亦无自能问之功。有此妨故不显也。犹不清去。何者。但为文殊犹复可然。而弥勒发问。既在文殊未明此传之前。故为弥勒一无可慊。而未闻穷释。但私怀者。今为弥勒虽无可慊。为文殊有妨。犹不欲显彼时答问。然则发问亦无可显。又若此犹显彼时发问。必大众疑。今此弥勒或曾已闻此传。但故详而问耶。有此妨二皆不显也。二者问曰。灯明佛时。背补处德藏。唯对妙光。而说法花。今释迦。背文殊。对补处弥勒及身子。为说法花。然则那得言因说经人义应同。又灯明佛时。对妙光而说。即使妙光流通。今释迦时。对弥勒及身子而说。别使药王流通。然则那得言因人流通义应同。释曰。今所谓应同者。非言名体即一故应同。唯取其所因义相似故云应同。则如上言昔日八子岂今罗睺罗哉也。三者问曰。灯明佛时。先说法华。说已唱灭。然后授记德藏。今释迦佛。先记弥勒。记已为说法花。说已唱灭。此二相违何也。释曰。此意难知。或从为化所宜。二皆必有所由。非虚设也。从今见此瑞以下。答问中第四会证古今。举实结答。即有二。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者。结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二从是故以下。结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从尔时文殊以下。第二以偈重答。上长行中初有四。第一仿佛思惟为答。第二略举曾见少分明答。第三广举曾见分明适答。第四会证古今举实结答。今不颂第一第二。但颂第三第四。从我念过去以下。讫妙光法师者今即我身是。举四十一行偈。颂第三广举曾见分明适答。从我见灯明佛以下二行偈。颂第四举实结答。上第三分明适答中复有二。第一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今皆颂之。从初讫是事何因缘十八行半偈。颂第一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从天人所奉尊以下二十二行半偈。颂第二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上第一已见事同中已有三。第一据最初一佛明二事同。第二列二万佛。第三据最后一佛明五事同。今但颂第一第三。略不颂第二列二万佛。今初二行偈。颂第一据最初一佛明二事同。从佛未出家时以下十六行半偈。颂据最后一佛明五事同。上第三明五事同中。即有五事。皆颂之。初二句颂有子义同。次二句颂出家义同。从时佛说大乘以下三行半。颂此方五事同。从佛放眉间光以下十行半偈。颂他方七事同。从尔时四部众以下一行半偈。颂疑众同。从天人所奉尊以下二十二行半偈。颂上第二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上中已有七事应同。一因说经人义应同。二经名应同。三劫数应同。四唱灭应同。五授记应同。六灭度应同。七因流通义应同。今皆颂之。初二行半偈。颂因说经人义应同。说是法花经一句。颂经名义应同。从满六十少劫以下一行一句偈。颂劫数义应同。从佛说是法花以下四行偈。颂唱灭义应同。从圣主法之王以下二行半偈。授记义应同。从佛此夜灭度以下二行偈。颂正灭度义应同。从是妙光法师以下十行。颂因人流通义应同。前三不开。但就第四唱灭应同中四行分为三。二行偈。正唱灭。次一行偈。劝修善。次一行偈。明时众闻唱灭愁悲。第五授记。第六正灭。亦不开。上第七因人流通义应同中已有三。第一正明流通义应同。第二因叹释疑。第三会通古今。今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正明流通义应同。从是诸八王子以下八行偈。颂第二释疑。从彼佛灭度后以下一行偈。颂第三会通古今。上第二释疑中已有二。一因叹举八王子。扬文殊宜答。二举八百弟子。抑弥勒宜问。今皆颂之。初三行偈。颂文殊宜答。从是妙光法师以下五行偈。颂弥勒宜问。从我见灯明佛以下二行偈。颂上第四会证古今举实结答。实相义。谓。今日一因一果义也。此中文本义。超文烦释。而今随有宜释而已。从诸人今当知以下。答问中之第二。开将物情结答。即有二。初一行明善事应来。谓显一。后一行。恶事应去。谓所疑也。

方便品第二[编辑]

从此品以下。讫分别功德品。如是诸人等于是无有疑。凡举十四品半经文。是经中第二正说。此品明昔日有三。既是方便。非是实说。从其所说受名。故云方便品。然今此品。并说昔三即是方便。今一为实。则应言方便实相品。何意偏举方便为品目者。凡制品目。是出经者意。非如来语。然所以出经者。偏举方便。为品目者。一乘教。但昔日不显。本来即是实说。今亦自一。更无所改。但三乘教。昔日不名方便。称为实说。但今至此方显非实。故云方便品。而若具为目。亦应言方便实相品。但略而不存也。就此正说。大开为二。第一从此品以下。讫安乐行品。凡举十二品。明因一义。第二从从地踊出品以下。讫入分别功德品。如是诸人等于是无有疑。凡有二品半经文。明果义长远之相。就第一明因义。又开为四。第一从初讫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偈以来。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从尔时会中有诸声闻以下。讫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名大众怀疑致请。第三从佛语舍利佛以下。讫学无学人授记品。凡有七品半经文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从法师品以下。讫安乐行品。凡举四品。别流通因义。此四来意者。夫如来明此法花之大意者。但欲遣昔日三因三果。令得今日一因一果也。然众生神暗根钝。不可卒然显说。是以于开三。一往但略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于显一亦略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第一略说来意尔也。动执生疑者。众生闻昔日有三。执以为实。而今闻既是方便。则动其执。若尔是应非实。又闻要当说真实则生疑。何物谓之真实。故云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来者。众生梦闻略说则执动疑生。执心既动。理有可除之义。疑心既生。可有得解之美。即不可不请。第二怀疑致请来意尔也。第三广开来者。如来深旨。唯在于广不在于略。众请既致。复有何待所以。则举法说。譬喻。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以决众疑。令知实理。第三广开来意尔也。略广二说既竟。因义自圆。宜明流通。故第四劝别流通因义。就第一略说。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唯我知此相十方佛亦然。将欲略开。先叹诸佛权实二智。第二从舍利佛当知以下。有三行半偈。正出略开所以。先叹诸佛二智者。昔日三因三果。则是权智之能。今日一因一果。则是实智之能。然则二智是能。三一为所。将欲明其所。故先叹其能。曰此二智。极深微妙。故能为如是三一也。且欲令大众生疑致请。世尊何意。殷勤称叹二智。欲闻深旨。而若辨二智名义。权智亦言方便智。实智亦言智慧。方便者。善巧为义。此即当体受名。何则此圣智。自有善巧之能。故言方便。权者。假暂为义。此是从境立名。何则亦是圣智。能照权假之境。故云权智。智慧者。鉴照为义。此即当体受名。何则此圣智。自有鉴照万机之能。故言智慧。实者。审实为义。此亦从境得名。何则此圣智。能照审实之境。故言实智。然此四智。若通作论。终日竟夜。即一圣智。更无别体。但从境逐义。故有此四别也。就五时教。辨此权实二智。皆各不同。初教。若照四谛十二因缘为实智。照假实阴入界等为权智。第二波若教。若照真谛为实智。照俗谛为权智。第三维摩教。知病识药为实智。能变药病相宜为权智。第五涅槃教。若照佛果常住为实智。照金刚以还苦无常为权智。今此法花教。若照四一境为实智。照三三境为权智。四一境者。一人以一机感一教令说一理。如来以一教应一机明一理化一人。三三境者。三人以三机感三教。如来以三教应三机化三人。问曰。权实二智。辨其为用。今昔有别者。则此二智。智体虽一。但其智用。便有兴废耶。释曰。但约物为论。故似有兴废。而佛智不随境生灭。故本无兴废。所以名寂常。借虚空譬喻。以释此义也。问曰。若以理一为四一者。亦应有三理可言四三境。何故不尔也。答曰。今昔虽殊。理即是一。本无三理。故不例也。又问。教当能诠。理为所诠。若言本无所诠三理者。能诠三教亦应无也。宁言以三机感三教。答曰。若以远诠一理作论。非无所诠。然只就当时作谈。诚无所诠三理。但教则佛。知众生所乐。随机为说。故有三教。问曰。夫能诠所诠。必相当为起。是理之常。远诠义为论。则此三教。既为一教。故于三教远诠义。无所可论。但疑者。本有三教耶。唯是一教耶。若本无三教。只是一教。但为化物故。有三教者。虽无三理。亦应言有三理。何意不尔。答曰不例。教则虽复本无三教。随语为求。亦可得三。然理则今昔虽异。只是一理。更无异相借譬为明。设有一柱。或教是枷。或教是梁。架言非梁言。梁言非架言。所以教得称三。然柱体不动不移。即是一柱。理无三亦然。就第一先叹二智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将欲叹释迦二智。先总叹诸佛二智。第二从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以下。别叹释迦二智。就第一总叹诸佛二智中亦有三。第一双正叹。第二双释叹。第三从成就甚深以下双结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者叹实智。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者叹权智。其者谓实智。权智呼为门者。门是能通物。此权智三教。亦能通实智一教。及诸求善者。故称为门。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者。举二乘不知作叹。第二双释叹。言既以尊因为得。故二智甚深。难解难入。成就甚深以下。第三双结叹。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者结实智。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者结权智。从吾成佛以来以下。第二别叹释迦二智。就中初开为二。第一寄言叹二智。第二从止舍利弗以下。止言叹二智。就第一寄言中亦有五。第一先叹权智。第二释叹。第三从如来知见以下叹实智。第四如来能种种以下结权智。第五以要言之以下结实智。叹权智中。正释二叹即可见。叹实智中。如来知见广大甚深无量者正叹。从无碍以下亦释叹。应言所以如来知广大甚深无量者何。释言。如来。无碍力无畏禅定解脱三昧诸法皆深成就故。云广大甚深无量。权智佛亦有此法。而只是四无碍十力四无畏八禅定八解脱三三昧。不如实智佛无量无碍力无畏禅定解脱三昧也。然此亦只就化物作论。于佛无别也。此中有五不同。一者若一称诸佛二智。则释迦二智。自入诸佛二智中。若举释迦二智。则诸佛二智亦自去。所以犹有总别二叹者。总叹诸佛二智者。欲明诸佛道同故也。别叹释迦二智者。释迦是一化之主。所以别叹也。二者所以诸佛门。双叹二智。释迦佛门。别叹二智者。诸佛门双叹者。欲明权实二智。二句虽殊。即是一体也。释迦佛门别叹者。欲明体虽是一。功用有别也。三者所以诸佛门。先叹实智。后叹权智。释迦佛门。先叹权智。后叹实智者。诸佛门先实后权者。欲示本末。唯有本故有末。释迦佛门。先权后实者。欲明教化次第。先用权后用实也。四者所以诸佛门。举往因释二智。释迦佛门。即就果诸德明二智者。诸佛门。举往因释者。欲明因能感果。言既有胜因。必感胜果释迦佛门。即就果明者。欲明果从因。既是胜果。必从胜因。五者所以诸佛门。举不知人作叹。释迦佛门。直就诸德作叹。不举不知人者。则无异意。但例上可推故略也。从止舍利佛不须复说以下。叹释迦二智中。第二止言叹实智所以止言叹实智者。众生闻昔日权智所说。执以为实。恐难信今日实智之说。故举止言复叹也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止。第二释止意。第三从诸法实相以下。出二智所照境。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者。以言不可尽故止。非是四句百非。心行所灭。言语道断故止也。第二释。所以不须复说者何。此实智之理。唯诸佛与释迦佛。乃能究尽。其馀因地诸解。非其分故。云不须复说。文不适言因地诸解非分。而既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则诸馀人。不及自从。且后至偈即显也。问曰。所以上寄言总叹诸佛二智中。偏举二乘不知作叹。今此止言叹中。通举因地诸解非分作叹者。上中虽复深妙难知。犹是寄言故。悕求心有寄。所以偏举二乘非分。不言菩萨非分也。是乃良欲从浅至深。深结甚深微妙之义故然也。本义云。从舍利佛如来能种种分别以下。为止言叹。分为三。从能种种以下。讫佛悉成就。先出所叹之法。从止舍利佛以下正止言从所以者何以下。释止意亦好。随欲可用。第三出实智所照境。言非但实智深妙难知。实智所照诸境。亦深妙难知。而此实智。能照难知诸境。则实智深妙难知。亦可自明矣。诸法实相者。谓实智所照。诸法实相境也。即是立章门。从所谓以下释章门。凡有九句。言能照如是诸境。故云实智深妙。非以言可尽也。本义云。诸法谓权智所照。谓三三境中三教。实相谓四一境中一理也。九句分为三初五句。释诸法章门。从如是因以下四句。释实相章门。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句。结两章门。本则举初如是相。末则举后如是作。是结权智章门。究竟等谓一因一果。究竟等是结实相章门。释文亦微细烦广。但愚心难及。故不尽记。即所谓阙所不明。第二偈颂。凡有十七行半偈开为二。初三行偈。颂上总叹诸佛二智。从于无量劫以下十四行半偈。颂上别叹释迦二智。第一可见。但上别叹释迦二智中。初开为二。第一寄言叹二智。第二止言叹实智。今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寄言叹。从如是大果报以下十三行半。颂第二止言叹。而上止言叹实智中亦有三。第一直止。第二释止意。第三出实智所照境。今皆颂之。少不次第。十三行半偈分为五。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此二句颂上第三出实智所照境九句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二句颂上第二释止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而上长行。直就智明如来究尽。今此偈。就境明究尽。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此二句颂上第一直止云止舍利佛不须复说。从诸馀众生类以下十行半偈。义出不知众。证明唯佛佛能究尽之义。即上所谓后至偈即自显也。从又告舍利佛以下一行半偈。亦以义结唯佛佛能究尽。五重皆寻文可见。新发意。谓三中菩萨。及初心以上。六地以还皆是也。不退者。谓七地以上。乃至法云皆是也。初心以上。六地以还。不宜明新发。而其不能体解如来实智之理。皆是一种无异故。皆称新发。然若论其实新发。正在三中凡夫菩萨也。且八地以上法云菩萨。何都不解实智之理。但不及如来之深。故云皆不知也。本义云。新发只谓三中凡夫菩萨。不退亦只言初地以上六地以还也。好则好矣。但若尔。则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之言。不清去也。且文既云不退。然则初心以上。七地以还。犹未免三退之名。那得纯以不退称六地以还。若如本义云。新发是凡夫菩萨者。并内凡耶。若但举外凡。即是三中菩萨。略不举中间三十心菩萨也。但此中疑者。上既云除诸菩萨。信力坚固者。何故此言不退诸菩萨亦不知耶。释曰。上云除诸菩萨者。就仰信作论。则菩萨胜于凡夫。故云除诸菩萨也。而此就体解为论。故不退诸菩萨皆不知也。从舍利佛当知以下三行半偈。略开中第二。正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就中即有二。第一举一行半偈。据诸佛略显一。因此生疑。第二从告诸声闻众以下二行偈。据释迦略开三。因此动执。然所以显一据诸佛。开三据释迦者。即有二意。一者欲令随佛所旨。二者从众生可信不信之宜。欲令随佛所旨者。夫今日之要。欲废昔三令得今一。而众生执三心坚。恐难信一。所以据诸佛。曰今日一者。非但我释迦独说。三世诸佛。皆同无异。可速取也。三即理自非实。若取一则自可废故。但据释迦而开也。二从众生可信不信者。若劝废三引诸佛。众生必可生疑。我等执三来久。而未有傍人劝废。若此三如言。理实可废。诸佛同语者。何曾一无劝废者。犹可不信。所以不引诸佛也。劝取一。唯始今日。未有日数。众生无可生疑。故引诸佛也。又所以先明显一。后明开三者。众生执三为实来久。不可卒言可废。故先劝一是第一可信。于是则自生疑。昔既云三是第一可取。何复有第一耶。故即继曰。昔言三第一者。是我但为化物。以方便说。故可废也。欲从言次所宜故。然非无意也。又所以开三但举二乘者。二乘是昔日之要。亦其执坚故。但举二乘也。从尔时大众中以下。明因义中。第二名大众怀疑致请。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而今不知是义所趣。经家叙大众怀疑之相。第二从尔时舍利佛知四众心以下。正出致请。就第一经家叙中亦有二。第一出能疑众。第二从各作是念以下。出其所疑。千二百人。出无学众。从及发以下。出学众。就第二出所疑中亦有二。第一疑上叹二智。第二从佛说一解脱以下。疑上略开三显一。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者。疑上叹释迦方便知。佛所得法甚深难解者。疑上叹诸佛实智。有所言说意趣难解声闻辟支不及者。疑上叹诸佛方便智。第二疑上略开三显一。一解脱者。有馀无馀二种果。因尽谓有馀。果亡谓无馀。即是灭谛。义者即是道谛。举果明因。三乘之人。就断惑为论。必有正习之别。故论其功用。即有三车之譬。而但其三界因果尽。无为一故。云一解脱言。昔日三乘等因。此谓得究竟处。故云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闻既是方便。又云今当说真实。故云不知是义所趣。义谓道谛。言。不知吾修行道谛所得。必如昔言。只趣解脱耶。复有新究竟耶。从舍利佛知四众心以下。正出致请。就中亦有二。第一经家。叙真子致请。一为众。二为自。第二从而白佛言以下。出正请。就中即有三请二止。从初讫欲闻具足道第一请。直以所疑致请。从尔时佛告以下。第一止。从舍利佛重白以下。第二请。举利根致请。从佛复止以下。第二止。从尔时舍利佛重白以下。第三请。举有解致请。就第一请。亦有长行偈。长行中自有二。第一以自疑致请。第二从今者四众以下。因大众疑致请。二皆只问叹二智。不问略开宗。但后至偈乃问也。第二偈颂。凡有十一行偈分为二。第一初六行半偈。正颂上长行。从于诸声闻众以下四行半偈以义颂问上略开宗。上长行中有二。一以自疑致请。二因大众疑致请。今皆颂之。初三行半偈。颂上以自疑致请。从无漏诸罗汉以下三行偈。颂上因大众疑致请。就第二以义颂上略开宗中。四行半偈。自为二。初一行半偈。问上略开三。上云我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从佛口所生子以下三行偈问上略显一。上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为是究竟法者。问吾所证尽无生二智。为是究竟未究竟。为是所行道者。问吾所行道谛。是为极未极。即所谓因开三动执也。欲闻具足道者。具足道。谓今日一理也。即所谓因显一生疑。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不须复说以下第一止。止意者。若广说此二智之理。必大众惊疑。从重白佛言以下。第二请。即有长行与偈。请意者。今此会中。皆是利根。堪闻佛说。不应惊疑。从佛复止以下。第二止。止意若广说。非但惊疑。更生谤心。必堕恶道也。从重白佛言以下。第三请。亦有长行偈。请亦此会中。非但利根。亦有有解。若闻佛说。必能信受。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以下。明因义中。第三名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就中初开为三。第一从初讫第二卷及见佛功德尽回迥佛道以来。法说广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第二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悔以下讫药草喻品。譬说广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从化城喻品以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明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化下根人。此三段来意者。夫此广说来者。本则如来妙计。近则因上大众致请。何则上略开宗中。将欲略开宗。先叹诸佛及释迦权实二智甚深微妙。后正略开宗曰。昔三是方便。今当说真实。于是大众。因此二说。怀疑致请曰。世尊何故。殷勤称方便。又请问云。何昔三是方便。云何谓之真实。所以今第三举此广说。答大众请曰。上云昔三是方便者。理本无三。但欲化物。故非三而说三故。云昔三是方便。真实者。谓今日一。此一当实非虚。故称真实也。又此先三后一者。亦从物机所宜故。然非徒设也。然则不可疑何不即为说一也。又得作如是先三后一者。即是如来权实二智之能。所以殷勤称叹如来权实二智。又将欲化物。能用二智。先三后一。非但我释迦一。即五佛皆同。所以上亦叹诸佛二智也。众生神根一等。唯是法说亦足。而但众生神根利钝不同。解悟速迟。即有上中下之别。难以一说为化。故举此三说为化也。何则或有众生。闻前维摩教抑扬之言。则执理惑教曰。若如言论。因即是一无相者所得之果。亦应是一。何故犹云有三果之别耶。是名上根。此等必一闻法说。便能可得。所以为此人等。第一用法说为化。又或有众生。执教惑理曰。夫大圣世尊。恒无二语。如言实有三果者。因亦应三。何故只是一无相耶。是名下根。此等必闻法譬宿世三说。方乃可悟。所以为此人等。第三用宿世因缘为化也。又或有众生。执理惑教。即同上根。执教惑理。即同下根。难定是非。踟蹰两楹。是名中根。此等必闻法譬二说。乃可得悟。所以为此人等。第二用譬说为化也。而今所谓上根者。如舍利佛等。中根如须菩提等。下根如富楼那等。而就实为论。今此三人。本是不可思议。不知或是如来分身。或是法云菩萨。然则皆已同达妙有常住之义。岂其未悟一因一果之理也哉。但欲化此三品众生。故示同新述方得证果之类。乃现上中下之异也。然则实而作谈。今发大机。闻此法华者。正在三品外凡实行之类也。就第一法说化上人中。开为四段。第一从初竟此卷。正明法说。化上根人。第二第二卷初一长偈。名上根人领解。第三从尔时佛告舍利佛以下。讫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名如来述成上根人领解。第四从舍利佛汝于来世以下。及见佛功德尽回迥佛道。名赐记上根人。就第一正明法说中。亦开为二。第一正明法说。化上根。第二从此卷末汝等舍利弗以下。有七行偈。劝上根人修同归之理。就第一正明法说中。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亦有三。第一从初讫汝今善听当为汝说。名如来发言许说。第二明真子奉许。第三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正明法说。化上根人。就第一许说中亦有三。第一正许说。第二从说此语时以下简众。第三从舍利弗以下戒听。第一可见。就第二简众中自有二。第一从初讫世尊默然而不制止。明以如来神力遣不应闻众。第二从尔时佛告以下。赞叹应闻众。而佛遣文。此不正显。但后至偈可证也就第一遣不应闻众中亦有三。第一直明退去。第二释退之由。第三明佛不止。皆可见。以此释文摧寻。是则但以其罪业自然而退。如来亦默然不止而已。岂言如来神见令退也。诚言如来神力令生物乐者。何不未发众生令生道乐。犹使迷惑也。释曰。乐道之机。未始故然。见其机始。即教令信。即问。然则物乐之生。唯机为本。非如来也。岂言以佛神力退去乎。释曰。物机虽建。若非如来神力相助。不速发行。故云以佛神力令退也。又问。虽在此坐。若欲不令闻。即以如来神力。如聋如盲。何劳故令遣耶释曰。夫圣人所为。非无因缘。必因遣可利故然也。即所谓下足举足。皆从道场来也。第二赞叹应闻众。第三戒听。皆可见。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者。长行中第二明身子奉许。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长行中第三正开法说。化上根人。就中开为五段。第一从初讫法亦如是。总明五佛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舍利弗过去诸佛以下。讫皆得一切种智。别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第三从舍利弗未来诸佛以下。亦讫一切种智。别明未来诸佛开三显一。第四从舍利弗现在诸佛以下。讫欲令众生入佛智见故。别明现在诸佛开三显一。第五从舍利弗我今亦如是以下竟长行。正明释迦开三显一。此五重皆以六义作释六义。一叹法希有。二叹佛语不虚妄。三开三。四显一。五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六简真伪而敦信。言。五佛皆以此六义。为其常事也。而此六义。开三显一二义为正体。其馀叹法希有。叹不虚妄。五浊所由前三后一。简真伪敦信。此四义。皆为欲证开三显一故来。非是正体。而此六义。今五佛。或有具。或不具。而通为论。五佛亦无不备。但互举出之。上略开宗中。论人直举诸佛与释迦。谈法亦唯明开三显一二义。今此论人则五佛尽举。谈法则六义皆显。然则广略之言。自可明矣。就第一总诸佛开三显一中。但有四义。略无二义。故文自成四。第一叹法希有。第二从舍利弗汝等当信以下。明不虚妄。第三从舍利弗诸佛以下。广开三是方便。第四从舍利弗云何以下。广显一是真实。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者妙法。即是此经中所说一因一果。言诸佛明此一理希。时乃说也。优昙钵花。此言灵瑞花。唯待转轮圣出世乃现。故以为譬从汝等当信以下。第二叹不虚妄。而此叹不虚妄来者。众生执三为实。恐将不信今日一因一果之说。故有此叹不虚妄。问曰。理本无三。而言有三。宁非虚妄乎。释曰。凡虚妄者。非善言善。非恶言恶。欲贼前人是名虚妄。如来虽复非三而三。只欲利物。可言方便。何是虚妄。从舍利弗以下。第三明开三亦有三。第一正开三。第二释难解。第三重显释意。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者。言。随物机宜。非三而说三。所以上开宗。昔三是方便。以遣大众云何昔三是方便之问也。非三能三。亦是如来权智之力。所以上略开宗之初。殷勤称叹诸佛权智。以遣大众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之问也。第二直释难解可见。第三重显释意。标疑云。所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而欲化物于一大事中。方便说三。唯佛与佛乃能。非诸识可得。故云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从舍利弗云何以下。第四明显一。就中即有四一。第一从云何以下。讫故出现于世。明果一。第二从佛告舍利弗以下。明人一。第三从诸有所作以下。明因一。第四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以下。明教一。然因果二一。即是理一。但理一中。分为因果二一也。就第一明果一亦有三。第一牒上事。即是立章门。第二从诸佛世尊以下。正明果一。第三从舍利弗是为以下。结成果一。本义云。从后所以者何以下。明显一。又云。此所以者何。义得释开三之意。而文则属下显一。而今不须。第二正明果一。而义家不同。一云举四时教为释。如来出世虽有四时之说。皆欲令得今日一果。故说非余故也。初教时为开。波若为示。维摩为悟。法华为入。然所以知次第然者。以文可推。开未于示。示未于悟。悟未于入。渐渐从浅至深。故知其次第然也。光宅法师解言。知见只是一众生当来佛果。示为闻慧。悟为思慧。入为修慧。言如来出世。只欲为诸众生。开其当来佛果。令成一果三慧故出也。光宅法师。又于善舍寺解言。明因义中。略开三显一。渐表寿命长远为开。广开三显一。令知寿命长远为示。明果义中。略开近显远为悟。广开近显远为入。言。如来出世。只欲为诸众生演说此四义故出也。从舍利弗是为以下。第三结果义从佛告舍利弗以下。第二明人一。言。会昔三人。成今一人。但教化菩萨者。言。皆是大乘人。无别是小乘人也。从诸有所作以下。第三因一。言。昔日三善。即今一善也。诸有所作。谓诸善。常为一事。谓一因。言。诸善皆为一因善也。唯以佛知见示悟众生者。举果证因一言。修此因。为以一佛知见。示悟众生。然则因一明矣。从如来但以一佛乘以下。第四明教一。言。会昔三教。成今一教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正明教一。第二明诸佛道同。证成教一。可见上略开宗云要当说真实者。即今此明四一。以遣大众何物谓之真实之问。能作四一。亦是如来实智之力。以遣大众世尊何故殷勤称叹诸佛实智之问。而分段云。从此以上。但明诸佛开三显一尔也。然今推寻此中文。释开三即云我以无数方便。释显一中。亦明释迦今事明教一亦引诸佛。则如明释迦开三显一。然是乃但诸佛道同故。然实是诸佛开三显一也。苦辨此中四一。因果二一。即是理一。故以即义为一。不以会为一也。但人教二一。则其立名义各异。且昔少今大。故不以即为一。但以会为一也。虽复同称是一。而其为一之所以不同。问曰。因果二一。理即应尔。人教二一中。少乘人教。亦如言可信。但疑者。大乘人教。本来即大。今亦自大则应云会二归一。不应会三归一也。释曰。昔日只以四等六度之说。称为大教。不言万行之说是名为大。人亦虽复称大。论其心解。昔日不知有善成。故不能遣三之别。所以大乘人教。虽复即大。犹会为一也。又问。上开宗云三三境者。人三教三机三尔也。何故今此。但会人教二三。不会三机。释曰。三机是惑。何劳须会。且机是但物自起。不可以佛语为会。且此机随时即废。虽会不会。何为即。问。机不由佛。故不会者。人亦自成人。非由如来。亦应不会也。释曰。言其形色实非如来。而大少之称。正由如来。故以佛语为会也。且经既云五戒得人身。十善得天身。此五戒十善。亦由如来。以此义为论。应云形色亦由如来也。从舍利弗以下。第二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六义中。但明开三显一。略无四义也。先明开三。从是法皆为一佛乘以下明显一。开三可见。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者。明教一。是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明人一。皆得一切种智。明果一。从舍利弗未来诸佛以下。第三明未来诸佛开三显一。亦六义中。但明开三显一二义。略无四义。亦先明开三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以下。明显一。释文即如上。从舍利佛现在十方以下。第四明现在诸佛开三显一。六义中。亦但明开三显一二义。略无四义。开为四。第一先明开三显一之意。第二从是诸佛亦以以下。正开三。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以下。明显一。从舍利弗是诸佛以下。还举人果二一。结成一义。释文亦如上。三佛中皆不明因一。从舍利弗我亦复如是以下。第五明释迦开三显一。六义中。但明五义。略无叹法希有一义。五义自为五重。第一开三。第二从舍利弗如是以下。明显一。第三从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以下。明五浊所由先三后一。第四从舍利弗若我弟子以下。明简真伪而敦信。第五从舍利弗汝等以下。明不虚妄。今第一开三。种种欲者。现在心所乐。深心所著者。终遂。随其本性者。言。宿习不同。就第二显一。亦有三一。如是皆为一佛乘者。明教一。一切种智。明果一。从舍利弗以下。明因一。略无人一。就第三明五浊所由先三后一中亦有四。第一总唱五浊。第二从所谓以下。列五浊。第三从如是劫浊乱时以下。明五浊所生义。从故诸佛以下。正明先三后一之意。五浊者。一劫浊。二烦恼浊。三众生浊。四见浊。五命浊。浊者浊乱为义。十使之中。五钝使当烦恼浊。五利使当见浊。此二是浊之正体。其馀三浊。相从得名。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是行因得果报浊。但劫浊更无别体。只是时节。但因四种浊。仍名为劫浊也。如年无食名为饥年。而年非饥。劫浊得名亦尔。而此五浊。凡有三种五浊。若上品即是见谛五浊。中品即是思惟五浊。若下品即是习气五浊。此三种五浊。皆障一大乘机。故昔日不为说一理也。问曰。若言三种五浊皆障一大乘机者。外凡之人。其有三种五浊。七种学人。亦有思惟习气。罗汉犹有习气。以此为论。应无能发一大乘机堪闻今日法华。即为何等。而说此法华耶。释曰。以宿习为别。若大乘习强者。不别内外。虽有五浊。不令恒动。或有不障。所以时至。即发大机。堪闻此法华也。若大乘宿习弱者。亦不别内外。五浊恒动。不能发大机。堪闻此法华。从若我弟子以下。第四简真伪而敦信。就中亦有二。第一简真伪。第二从除佛灭度后以下敦信。就第一简真伪亦有三。第一明非真。第二从又舍利弗以下。明是伪。第三从所以者何以下。举真罗汉形释上意。言。真得罗汉。不为如上也。自谓罗汉避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者。言非其分。故都自不闻不知。本义云。虽闻而自言吾不闻不知。自谓已得不求阿耨三菩提者。此明虽闻而不信受。本义亦同。第三形释。亦可见。标疑云。所以此人等作如是者何。言非真罗汉故然也。第二敦信。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敦信。第二释。第三重显敦信之意。除佛灭度后者。言虽复真罗汉。不闻如来在世金口正说。佛灭度后时。能信此法者无也。故云除佛灭度后。所以若乐道者。今佛现在时不可缓也。如是敦信。第二释。标疑云。所以除佛灭度者何。言佛灭度后时。能说此法者。难得故也。第三重显敦信之意。若尔何时得信。必待余佛出。世可得信。乃而不知诸佛亦何时何日出。又佛虽出。亦不知我无缘。然则今佛现在时。可勉自明矣。本义少异。除佛灭度现在无佛者。言今佛灭度后。后佛亦未出间。都无有佛为此罗汉说法华。所以亦无能信者。故云除佛灭度后也。是故今佛在世时不可缓也。如是敦物生信。而物疑云。佛虽灭度。犹有佛贤弟子。此人必为我等说。故即释此疑。标疑云。所以但佛在世时得信者何。释曰。佛灭度后。虽有贤弟子。恶世多难。能说法华者难得。故云佛在世时可进也。于是物犹云。若无能为我说者。我等亦自入无馀涅槃。是故亦释此疑曰。既名罗汉。无有不闻法华而入无馀者。若今释迦时。不闻法华者。必未来遇余佛闻法华。乃后入无馀也。从舍利弗以下。第五明不虚妄可见。从尔时世尊以下。第二偈颂。而上长行。初开为三。第一佛许说。第二真子奉许。第三正明法说。今初四行一句偈。颂第一许说。从诸佛所得法以下百九行三句偈。颂第三正明法说。但不颂第二真子奉许。何则奉许。非是佛语。故佛不颂也。上第一许说中有三。第一正许说。第二简众。第三戒听。今不颂第一正许说。但颂第二简众。第三戒听。上第二简众亦有二。第一简不应闻众。第二赞叹应闻众。初三行半偈。颂简不应闻众。次二句。颂叹应闻众。次一句舍利佛善听。颂许说中第三戒听。上正法说中。本有五佛门。今皆颂之。初三十四行三句偈。颂总诸佛门。从过去无数劫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过去佛门。从未来诸世尊以下。六行半偈。颂未来佛门。从天人所供养以下四行半偈。颂现在佛门。从今我亦如是以下三十六行半偈。颂释迦佛门。上总诸佛门中。即有四义。一叹法希有。今不颂。但颂不虚妄开三显一三义。亦义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义。从诸佛所得法以下十二行一句偈。颂开三。从声闻若菩萨以下六行半偈。颂显一。从若人信归佛以下四行半偈。颂不虚妄。从若我遇众生以下十一行半偈。义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就颂开三即有二。第一八行三句偈。明小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有佛子心清以下三行半偈。明三中大乘教是方便。就第一明少乘教是方便中亦有二。第一五行三句偈。正明少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我设是方便以下三行偈。明昔日须少乘方便教正为令得今日一理故也。就第一正明少乘教是方便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一句偈。明人天乘教是方便。从钝根乐少法以下一行半偈。明二乘教是方便。诸佛所得法者。法谓权智。言以权智力。为说有三也。然上既云若人遭苦厌老病死。此言贪著于生死此二不同。何故尔也。解释有三种。一解言。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厌心。变易之苦。微细难觉。且昔教不明有变易生死无明住地之苦故。物于是苦。不知可厌。故云贪苦也。二解言。故如须陀洹人。若论生死之苦。此即厌苦义。犹有妻子之爱。此即着苦义。三解言。机中有厌。情即有贪也。此三皆是本义所明。然但随言而记。不知其意趣。但私怀者。众生一心上。即有二相。一者闻苦厌生死之相。二者闻少道可求。而不知出生死之相。今者但举一偏为明故不同也。第二明昔须方便之意有三行偈言如来须此方便教者。亦只欲因此令得今日一理。而于时不言我须此方便只欲尔故者。时未故也。可见。从有佛子心清以下三行半偈。第二明三中大乘教是方便。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二行半偈。正明三中大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此等闻得佛以下一行偈。亦明昔须大乘方便教之意。言因闻大道。必有可益故说。亦可见。大乘教犹称是方便者。即如上释。大义未周故也。从声闻若菩萨以下六行半偈。颂显一。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颂显一。第二从佛自住大乘以下二行半偈。证释为说一之意。就第一正颂显一中亦有三。初一行偈颂人一。从十方佛土中以下一行半偈。颂教一。从佛说智惠故以下一行半偈。颂果一可见。第二证释为说一之意。言理既如是。那得不为说也。亦可见。从若人信归佛以下四行半偈。颂不虚妄。就中即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偈。直劝应如是当信不虚妄也。第二从我以相严身以下三行偈。释不虚妄。第一可见。但第二释不虚妄。即有三。初一行偈。明为世所以尊人故不虚妄。次一行偈。明有本誓故不虚妄。次一行偈。明现德如本誓故不虚妄。皆可见。本义云。是非颂不虚妄。但明有解者必能信今日所说一理。以劝时众不信也。从若我遇众生以下十一行半偈义出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就中亦有四。第一初一行偈。明佛出世。正为一事故出。但众生迷惑不信受。第二从我知此众生以下六行偈。明其为五浊所惛。第三是故舍利弗以下二行半偈。正明所以前三后一。第四从我有方便力以下二行偈。劝信今一。第一可见。若有若无者。谓断常二见。就第三正明前三后一中即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明为说二乘道。从我虽说涅槃以下一行半偈。明为说三中大乘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者。谓无相理也。言昔日波若与维摩间。但以无相为三乘因也。从我有方便力以下二行偈。劝信今一。亦可见。本义云。此二行偈。颂上不虚妄。从过去无数劫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过去佛门。上中有二。一开三。二显一。今皆颂之。初二行偈。颂开三。从是诸世尊等以下二十五行半偈。颂显一。开三不开。但就显一亦有三。第一初二行半偈。明教一。第二从若有众生类以下二十二行偈。并明人一因一果一。第三从于诸过去佛以下一行偈。结显一。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者。本义不明。但私怀者。异方便者。是谓波若维摩二教。此二教异于初相教故云异。第一义。谓今日一理。言此二教。亦欲显今日一理故说。非余故也。亦可。今日法华。犹未明常住。故义自方便。异于前三教故云异。第一义亦如前。第二并明三一中。众生是人一。所修善是因一。皆成佛是果一。皆可见。第三结亦可见。从未来诸世尊以下六行半偈。颂未来佛门。上中亦有二。第一开三。第二显一亦皆颂之。初二行半偈颂开三。从诸佛本誓愿以下四行偈。颂显一。开三不开。无一不成佛者。言三中大乘菩萨。无一不成佛也。就第二显一中。四行偈。初一行偈明果一。从未来世诸佛以下一行偈。明教一。从诸佛两足尊以下二行偈。明因一。知法常无性者。知万善法无三乘性。佛种从缘起者。种谓种智。缘谓万善。言佛果由万善而起。此法住法位者。言此万善法住一乘法位也。世间相常住者。言世间取相诸善。亦常住一乘法位也。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者。言已达一理。但方便有三也。从天人所供养以下四行半偈颂现在佛门。上中亦有二。第一开三。第二显一。亦皆颂之。初二行半偈。颂显一。从知众生诸行以下二行偈。颂开三。亦说如是法者。谓一乘法。知第一寂灭者。本义亦不明。但私怀者。谓真谛也。言昔日虽以无相为化。其实但为今日一理也。亦可。一乘法谓第一寂灭。何则寂灭是不动之谓也。三乘法动于一乘。故非寂灭。今日一乘法。更无迁动。故云寂灭。言如来虽达一乘寂灭之理。而用方便者。只欲化物。然其实即为今日一理也。第二开三可见。从今我亦如是以下。三十六行半偈。颂上释迦佛门。上中有五义。一开三。二显一。三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四简真伪而敦信。五明不虚妄。今但不颂简真伪。而敦信一义。馀四义皆颂之。亦义颂长行所无叹法希有。今三十六行半偈。初一行偈颂显一。次一行偈颂开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从如三世诸佛以下。五行半偈。义颂长行所无叹法希有。从汝等勿有疑以下。一行半偈。颂不虚妄。颂显一开三可见。但就第三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中二十七行半偈。开为八重。第一从舍利弗当知以下。讫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有四行偈。正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第二从我始坐道场以下。讫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有六行半偈。明如来不得以大乘化物。第三从寻念过去佛以下。讫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有十一行偈。明以小乘化众生得。第四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偈。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第五从咸以恭敬心以下。二行偈。明三乘人索果。第六从舍利弗当知以下。讫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有一行半偈。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故欢喜。第七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有二句。明众生大乘机已发故。即为说今日一理。第八从菩萨闻是法以下。有一行偈。明三乘众生受大乘修行。就第一见五浊中亦有二。第一三行半偈。直明见五浊。第二次二句。明见五浊而起大悲心。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者明见众生浊。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者。明见命浊。从深著于五欲以下。讫及与断苦法。明见烦恼浊。深着诸耶见以苦欲舍苦者。明见见浊。略无劫浊。而此劫浊更无别体即如上释。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者。第二明见五浊而起大悲心。然起大悲非无意。将欲说法济其所惛故起也。从我始坐道场以下。明不得以大乘化物。言既见为五浊所惛故。欲以大乘为化而大乘非其时故。不得为化也。即所谓起大悲非无意也。就中即有三。第一初二行半偈。明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上略开宗中导义云。二智是能。三一为所。将欲以大乘为化故。先以实智作拟宜也。第二从尔时诸梵王以下。二行偈。明梵王知佛作拟宜恐将不说而已请转法轮。第三从我即自思惟以下。二行偈明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就第一以实智作拟宜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明作拟宜处及日数。第二从我所得智慧以下。一行半偈。正作拟宜。思惟如是事者。即谓下所拟宜事也。我所得智慧者。即谓实智。言用此实智若何。如是作拟宜也。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者。言只有少机也。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者。言不可以实智为化也。第二梵王请可见。而其请不别大少乘。但直请为说。亦可。犹请所拟宜大乘法。所以如来更以大乘教。作拟宜。第三更以大乘教作拟。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者。言若以大乘教为化者。如是作拟宜也。众生没在苦以下。正明不得化。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者。明众生根钝惑重加亦无大机故。虽复为说必可不受。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者。言若违机犹说。非但不能受修。更生谤心。必坠三涂。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者。言与其违机为说令坠三涂。不如不说而已。从寻念过去佛以下。十一行偈。第三明以少乘化众生得。就中即开为二。第一十行偈。正明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二从从久远劫来以下。一行偈。释物疑心。就第一正明以少乘化得。亦有三。第一从初讫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有七行半偈。亦明先以少乘作拟宜。第二从思惟是事已以下。一行半偈正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三从是名转法轮以下。一行偈。明现有三乘名。就第一作拟宜中。亦有四。第一初一行偈。正作拟宜。第二从作是思惟时以下。四行半偈。明诸佛赞叹释迦拟宜得时。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偈。明释迦奉诸佛赞。第四从复作如是念以下。一行偈。定所拟宜。或云见机。而今不须。皆可见。第二正以少乘化得。思惟是事已即就波罗捺者。言将欲以少乘为化故。趣于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者。是谓无相理也。言于时虽欲为说无相。但时未故。以方便为说有相也。本义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者。言万善诸法寂灭。无有三乘之相可说也。从是名转法轮以下。第三明现有三乘名。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者。所谓三转法轮于大千也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者。亦所谓三宝于是现世间也。从久远劫来以下。此一行以少乘化得中。第二释物疑心。物疑。若论三达。诸佛与释迦一种无异。若可用少乘为化。即应自说。何故方顺诸佛耶。若尔释迦不及诸佛耶。是故释云。我从久远来。赞示涅槃可取生死苦可尽。非今顺诸佛也。但化物之义。欲言佛同道故然也。又一解言。涅槃是一乘果。生死苦永尽是一乘因。时众相疑云。理中若无三。如来何烦为说也。是故释言。我从久来。只欲为说一理。但众生无大机。故不说也。相传云。此则密显寿量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偈。明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中。第四明如来见众生大机发。志求佛道者。谓大乘机发。从咸以恭敬心以下。二行偈。亦五浊所由中。第五明三乘人索果。所索者。犹索三界尽无生二智。然今已发大乘机。即应索大果。何故犹索其小果者。大机发则理中自不见其究竟三果故。更本其三果所在也。而此是但理中应索。非发言索也。一云索大。至譬说应释。问曰。二乘人昔是少故。今应发大机。本其小果而大乘人本来即大无应更发大机。则应言二乘人索果。不应云三乘人索果也。释曰。如言实在二乘人。而大乘人犹不免者。就理为论。唯是一大果。而大乘人。昔日但知大果。不知唯是一大果。所以亦本其大果所在也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正明索果。第二从我即作是念以下。一行偈。明如来见三乘人索果。即内怀今者所待时已至。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半偈。亦五浊所由中。第六明如来见三乘人发大乘机故欢喜。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欲明喜于大。故先非少不信。第二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此二句。正明欢喜。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者。言喜于皆作菩萨中也。本义云。从我即作念以下。讫今我喜无畏。第六见发大机故欢喜。亦分为二。初二行偈。明欢喜之由。今我喜无畏一句。正明欢喜。欢喜之由亦分为二。初一行偈。明好事遂故喜。次一行偈。明恶事除故喜。言昔日皆是钝根少智。著相㤭慢。今变为利根大智。非著相㤭慢也。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二句。亦五浊所由中。第七明正为说今日法华也。言今既发一大乘机故。即舍昔方便之说。为说今日正道也。本义云。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尔也。从菩萨闻是法以下。亦五浊所由中。第八明三乘人得一大乘除疑生解。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者。谓三中菩萨。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言二乘人皆为菩萨也。从如三世诸佛以下。五行半偈。颂释迦佛门中。第四义颂叹法希有。就中有三。第一初一行偈。先出所叹法。第二从诸佛兴出世以下。正叹希有。第三从譬如优昙花以下。二行半偈。为能信者作譬。正叹中有四难。一初二句明遇佛出世难。二次二句明虽遇出世遇说法难。三次二句。明虽遇说法正得闻此法难。四次二句。明虽闻而能信难。皆可见。就第三为能信者作譬。即有开合。亦可见。从汝等勿有疑以下。一行半偈。亦颂释迦佛门中第五叹不虚妄。言昔三是方便。今一是真实。皆实非虚。汝等三乘人勿有疑也。就此颂释迦佛门中五义。开三显一二义合为一种法说。第三五浊所由义中八重。自为八种法说。第五不虚妄义。亦自为一种法说。大合作十种法说。为下火宅中十种譬作本其相配至处当释但第四叹法希有一义。略不取。本义云。用譬为譬。作本不宜。故略尔也。然私怀者。或非只尔。必有其意。而至第二卷应释。从汝等舍利弗以下。七行偈。正明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中之第二。劝上根修同归之理。亦开为二。第一初五行半偈。劝行因。第二从汝等皆已知以下。一行半偈。劝慕果。劝行因中有三。第一先出所弘之法。第二从以五浊恶世以下。三行偈。正劝行因。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半偈。通结上二重。第一不开。但就第二正劝行因中。即有二。第一初二行偈明莫为说恶人。何则恐将不信生谤坠于三涂。第二从有惭愧清净以下。一行偈。但为善人说。第三通结上二重。初一行偈。结第一所弘之法。其不习者不能晓了此者。结第二正劝行因。而但结莫为说恶人。不结但为说善人。何者若结莫为说恶人。则应为说善人。不结自去故也。第二劝慕果中有三。初三句明三乘人已得解三一之义。次一句无复诸疑惑者。明惑除。次二句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者。正劝慕果。

法华义疏第一终

法华义疏第二

譬喻品第三[编辑]

举譬说。化中根人故。因为品目也。而此品应在正举譬说化中根人之首。是盖出经者。欲以品使在卷初故尔也。从此下。法说化上根人中。第二名上根人领解。然若例下譬说化中根人。应有四品即名上根人信解品。而此法说。文少不足立别品。故直名方便而已也。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有三。第一上根人自陈得解故欢喜第二从是我等咎以下。自啧其咎。第三从世尊我从昔来以下。结第一自陈得解故欢喜。就第一自陈得解故欢喜中。即有二。第一直言得解故欢喜。第二欢喜。第一不开。但就第二释欢喜中。亦有二。第一明昔悔去故欢喜。第二从我常独处以下。明昔疑去故欢喜。即所谓以理惑教。昔闻者。谓大品时也。无量知见者。谓佛果。言于时不知万善皆成佛也。若尔则此人等。于时已有乐大之心。如来何意不为说者。虽有乐大之心。闻一理时。未故不为说也。从是我等咎以下。第二自啧其咎。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言是我等咎非如来。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亦释。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者。言昔有如是疑悔。只由我等心解怯劣故。佛不为说。非如来故欲令我等疑悔也。第二释。标疑云。所以是我等咎非如来者何。即有二。一不取大是我咎非如来。二从然我等以下。明取少是我咎非如来。所因者。捉佛果望万行。万行是佛果所因。捉万行望大乘教。大乘教是万行所因。今此中所因者。谓大乘教。言昔我等其有可以大乘教令感佛果之机。如来即必为说。第二明取少是我咎非如来。初闻佛法遇便信受者。谓闻初教。思惟取证者。谓二乘有馀。无馀二种果。言我等执初教之心坚故。乃至维摩不为说一也。从我从昔来以下。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即有二。第一明恶事去故欢喜。第二从今日乃知以下。明善事来故欢喜。可见。第二偈颂凡有二十五行半偈。上长行中有三。第一得解故欢喜。第二自啧其咎。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今二十五行半偈分为四。第一初十一行半偈。颂第一得解故欢喜。从我本着耶见以下五行偈。颂第二自啧其咎。从初闻佛所说以下。六行半偈。不颂上长行。以义颂新疑除。从闻佛柔濡音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上第一得解故。欢喜中有二。第一直言得解故欢喜。第二释欢喜。今皆颂之。初一行半偈颂第一直欢喜。上云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从佛音甚希有以下十行偈。颂第二释喜。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者。言从昔有蒙佛教化之力故。今亦得闻此大道也。上第二释喜中有二。一明昔悔去故欢喜。二明昔疑去故欢喜。亦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悔去故欢喜。上云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忧烦则是悔。从我处于山谷以下。九行偈。颂第二昔疑去故欢喜。上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少乘法。而见济度。本义云。初二行半偈。颂第一直喜。从我处于山谷以下九行偈。颂第二释喜。九行偈即分为二。初六行偈。颂第一昔悔去故欢喜。从我常于日夜以下。三行偈。颂第二昔疑去故欢喜。亦好。今九行偈。初八行偈明疑。从今闻佛音声以下一行偈。正明所疑去。我等亦佛子者。三乘人皆从佛教而生。故云亦佛子。非言是大乘子。同入无漏法者。言三乘人皆以无相为因。同共一法中者。言佛果诸德。亦以无相为因。而不得此事者。论因虽一。而二乘不得佛果也。下诸句皆可见。为失为不失者。本义云。以教惑理为失。以理惑教为不失。即所谓踟蹰两楹。但疑者。上云踟蹰两楹者。正是中根人。今此领解者。即是上根。若尔此上根人。亦复踟蹰。岂其然也。所以私怀者。此是上根人。直言已所谓证为失为不失。从我本着耶见以下。五行偈。颂第二自啧。上中有二。第一直啧。第二释。今不颂第一直啧。但颂第二释啧。上释中有二。一不取大是我咎。二取少是我咎。但颂第二取少是我咎。五行分为三。第一初二行偈。正颂上取少是我咎。上云我不解方便初闻佛法思惟取证从而今乃自觉以下。二行偈以义明得解。第三从佛于大众中以下。一行偈。亦以义明悔疑除。从初闻佛所说以下。偈中第三。以义明新疑去。六行半偈分为二。第一初一行偈。出其闻略说怀疑之相。第二从佛以种种缘以下。五行半偈。明闻广说新疑去。第一可见。就第二正明新疑除中。即有二。第一前四行明闻广开三新疑除。后一行半偈闻广显一。新疑得除。皆可见。从闻佛柔濡音以下。二行半偈。第四颂上第三结第一得解故欢喜。上中有二重。第一恶事去故欢喜。第二善事来故欢喜。今皆颂之。初一行半偈。颂第一恶事去故欢喜。上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断诸疑悔决得安隐。后一行偈。颂第二善事来故欢喜。上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以下。举法说化上根人中。第三如来述成上根人领解。就中即有二。第一述其古事。上云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第二从我今还欲令汝以下。述其今事。上云我定当作佛。为天人所敬。转无上法轮。教化诸菩萨。从汝于来世以下。举法说。化上根人中。第四如来赐记上根人。就中初开为二。第一正为舍利弗授记。第二从尔时四部众以下。明大众见舍利弗授记。发随喜心。供养如来。就第一正记舍利弗中。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亦有九重。第一从初讫所行之道记因。从当得作佛以下记果。从国名离垢以下。记己国清净。从花光如来以下。记己成佛说法度物。从劫名以下。记其得佛时劫名。从彼诸菩萨以下。记其国菩萨等行高。从花光佛寿以下。记佛寿长。从花光如来过十二少劫以下。记其佛授记补处。九从花光佛灭度后以下。记其佛灭度其正法像法住世之期。此九重随文。皆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一行半偈。初一行偈。颂上记果。次一行偈。颂记因。次二句颂记劫名。从世界名离垢以下。一行半偈。颂记国清净。从彼国诸菩萨以下。二行偈。颂记菩萨行高。从佛为王子以下。一行偈。长行所无。以义明佛初出家之相。从花光佛住世以下一行。颂记佛寿长。从佛灭度之后以下。一行半偈。颂记正法像法住世之相。从舍利广流布以下一行偈。亦长行所无。以义明供养舍利。从其两足圣尊以下一行偈。亦长行所无。以义会证古今。略不颂记其说法化物及记其补处菩萨。从尔时四部众以下。授记中第二。明时众见舍利弗授记发随喜供养于佛。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明大众见授记皆大欢喜。第二从各各脱身以下。正供养。就中即有二。一先以种种妙华作供养。第二从而作是言以下。发口赞叹。即有长行偈。亦可见。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中有三。第一法说广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第二譬说广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明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化下根人。从此以前。法说广开三显一。化上根人已竟也。从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以下。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中。第二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就中亦有四。第一此譬喻品。正明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领解。第三药草喻品。明如来述成中根人领解。第四授记品。明如来为中根人授记。就第一正明譬说化中根人。又开为二。第一舍利弗请为中根人重说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来正举譬说开三显一答其所请。就第一请中。亦有三。第一舍利弗叙已得解。明请非自为第二从是诸千二百以下。出所为。即是中根人。言此中根。不可只用上法说得悟。故请佛重说。第三从善哉世尊以下。正请重说。今此中根人。难以一往得悟者。有二所以。一佛昔有教。二自执坚。有此二故。今闻佛说。不能即悟。所以为此人等。愿复重说也。即文自显。我见者身见。及有无者。断常二见。等者见取。戒取等。第三正请。可见。就第二如来答请中亦有二。第一一往直言我先已说。不可重说用进中根。第二从舍利弗今当复以下。随请为答。第一可见。就第二随请为答中。亦有三。第一许说。第二从舍利弗若国邑聚落以下。举譬喻广开三显一之义。正答其请。为化中根。第三从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以下。劝中根人修同归之理。第一许说可见。但就第二举譬正答中。亦有长行与偈。就长行亦开合有二。就开譬中。即有十譬。皆为上十种法说作譬。第一从若国邑聚落以下。讫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为宅主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一明释迦怡同诸佛。开三显一作譬。第二从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以下。讫无求出意。名为长者见火起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二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作譬。第三从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以下。讫视父而已。名为长者求子不得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三明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作譬。第四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念以下。讫诤出火宅。名为长者以三车求子得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四明如来以少乘化众生得作譬。第五从是时长者见诸子等以下。讫无复障碍。名为长者见子免难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五明如来见众生发大乘机作譬。第六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二句。名为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此譬超为上十法说中。第七明如来见大乘机发故欢喜作譬。第七从时诸子等各白父言以下。讫愿时赐与。名为诸子索三车譬。此譬退为上十法说中。第六明三乘人索果作譬。第八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以下。讫犹尚不匮何况诸子。名为长者各赐诸子等与大车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八正为说法华作譬。第九从是时诸子各乘大车以下。讫非本所望。名为诸子得车欢喜譬。此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九明三乘人受大乘修同归作譬。第十从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以下。讫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名为长者不虚妄譬。此譬为上十法说。第十明如来不虚妄作譬。今第一宅主譬。就中即有六义。一宅主长者义譬诸佛。二其家广大义譬三界化处。三唯有一门义譬圣教。四有五百人义。譬诸佛所化五道众生。五火起义。譬三界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六有三十子义。譬三乘根性人。国邑聚落。通譬含灵所在处。长者譬佛。言国邑落中。长者为主。譬佛于含灵所在常为化主。此二句明其位。从其年衰迈以下。叹其德。其年衰迈者。言此长者其年久故。即其所见闻广大。譬佛有三达智。此句叹内德。财富无量者。财是荫覆寒困。亦譬如来有四摄四等六度覆救六道受苦众生。多有田宅者。田是养命。譬佛智德。宅是安身。譬佛禅德。僮仆譬声闻避支少心弟子。其家广大者。第二义譬三界。言佛以三界为家。唯有一门者。第三义譬圣教。门是能通物。言长者家虽广。其可出者。唯有一门。譬三界虽广。为由得出唯一圣教。而门有二用。一能内者出外。二能外者入内。论出为五百人。谈入为长者。何者。假设此长者其年弱时。不离室内。但蒙父教。习修礼义。然后出外得升尊位。后闻父没。还入其家。教化家人出外方法。家人受教亦修礼义。然后出外得升尊位。故云论出为五百人。谈入为长者。内合如来作菩萨时。不离三界修行行满。出三界成佛。而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亦以大乘教。还入三界。教化众生。令出三界。问曰。何故长者但入不出。五百人但出不入耶。释曰。长者弱时为求尊位故。从门而出。今既出门。即得尊位。无可复出。所以但入而不出也。五百人本来常在家内。复有何入。所以但出而不入。内合亦然。作菩萨时。为求佛故。从教而出。今既成佛。复有何出。众生本来常在三界内。今复何处入。且众生由教得出三界。是理之常。未有由教没入生死也。多诸人众有五百人者。第四义。言长者家中。有五百人。譬三界五道众生。从堂阁杼故以下。第五义。明长者家火起。譬三界内五浊八苦逼[木*煎]众生。即有二。第一先明火所由出。即譬恶因。第二从周匝俱时以下。正明火起。即譬恶果。言家室不坚故。此火易出。譬众生行因皆恶故恶果易起。堂譬欲界。阁譬色无色二界。言此三果众生行因皆恶故云杼故。墙壁譬四大。言众生因四大。作恶业。应堕恶道故云颓落。柱根譬命。言众生因此命。亦作恶业。应受苦果故言腐败。梁栋譬六识言此六识纵横驰走六尘。作种种恶应堕恶道。故云倾危。周匝俱时以下。第二正明火起。譬恶果起。周匝俱时者。譬八苦逼人一无相榱也。郯然火起者。八苦来逼不预相期也。从长者诸子以下。第六义。言五百人中。随从长者意者。唯有三十子。即譬三乘根性人。然上第一法说。直明释迦怡同诸佛开三显一教化众生。不明五浊八苦逼[木*煎]之义。今此譬中。倍明火起之义。唯此少异。而无大意。此中倍明火起义者。但是外譬故。欲明长者见火。先明火起之本。所以内合亦随去。上则诚是法说故。既一言见众生五浊。则无此浊从何而起。所以直明开三显一。不明五浊起之本也。从长者见是大火以下。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二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作譬。从此譬以下。讫第八等与大车譬别释今释迦一化前三后一之义。而上第二法说。见五浊中有二重。第一直明如来在法身之地见众生为五浊所惛。第二明见五浊而起大悲心。今此譬亦有二。第一直明长者见火。以譬上法说第一直明如来见五浊。第二从即大惊怖以下。明若烧诸子生怖畏心。譬上法说第二明佛见五浊而起大悲心。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者。四面即譬上四浊。譬如来在法身之地。见众生为四浊所惛。而上别列四浊。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者。众生浊。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者。命浊。深著于五欲。如猫牛爱尾。以贪欲自弊。盲冥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以断苦法者。烦恼浊。深入诸耶见。以苦欲舍苦者。见浊。而今此中但直总言四面。不别列也。而此火长者有缘外游之间而起故。长者在外见将欲救而来也。内合如来宿世以大乘为化。于时众生已得大乘解。但化缘尽就化他方。于是众生更着五尘。广起烦恼。失其本解。所以如来在法身地。遥见将欲教化而来也。本义云。四面譬四生众生为五浊所惛也。从即大惊怖以下。第二明见火生怖畏心。譬上第二见五浊起大悲心。上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就中亦有二。第一明长者惊非自为。譬如来起悲亦非自为。第二从而诸子等以下。出所为人言正为诸子生怖。譬如来起悲正为受苦众生。而上云起悲。此言生怖。怖悲虽殊。同在欲救。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者。长者自言。我已出在外故。为我无所怖也。内合亦然。如来亦籍大乘教。既出三界五浊八苦故。为佛无可悲也。而此文亦可得在内。何则此长者有智力故虽复在内遇火。安稳得出。内合亦然。如来虽欲化物常在三界。而不以三界为住也。上既云以教为门。若如此言。教亦被烧耶。释曰。虽就外譬。非门被烧。若门亦烧从何得出。此是但言我虽能于此所烧家之门。非适并门被烧也。内合亦然。我虽能于此三界五浊八苦中之教也。从而诸子等以下。第二出所为人。于火宅内乐着嬉戏者。譬众生贪染六尘。一无可记也。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者。言诸子着戏不知火苦也。内合众生贪着六尘。不知五浊八苦逼[木*煎]也。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者。亦譬不厌六尘无求出三界之意也。然一往火譬五浊八苦。杼家譬恶因。诸子譬行者。外譬为论。此家杼故。火易出被烧。然若如此文。但明杼家被烧。诸子未适被烧。诸子但不知火出之所以。亦不知烧将及己。何则若被烧那得嬉戏。然若从外譬作论。但明恶因被苦果。不适明行者被逼。所言乐着嬉戏不觉不知火来逼身者。此但明其不知八苦之所以亦不知今将逼[木*煎]也。然偏论外譬。杼家非诸子。诸子非杼家。故亦复可然。然就实为论。恶因被苦果。即是行者为八苦所逼[木*煎]。行者与八苦常共不离。无暂不逼。那得不明行者被逼。所以今解言。此明行者被逼但爱着六尘。不知五浊八苦之所以。且终日受苦。妄谓受乐。故云乐着嬉戏不觉不知火来逼身。此解亦好。但内外二文。不一相从。所以又以一义释云。从而诸子等以下。只譬在因不知未来苦。何则家杼故。此火易出。因恶故苦果易起。而诸子乐着嬉戏。不知火出之所以。亦不知烧将及己。众生亦不知五浊八苦之所以。且爱着六尘。不知五浊八苦将逼[木*煎]也。所以诸子未适被烧。亦不明众生适被逼也。若已被烧亦如言。那得嬉戏。亦岂不知其热。所言八苦常共不离者。理即实尔。然若只立因作论。亦可有间。然此譬与上法说有异者。上法说但直言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而不言起悲非自为。今此中别言惊非自为。而无大意。上则诚是法说故。直称如来众生。众生与佛天地有别故义无可慊。并佛为五浊所惛。所以但言为众生。不言不为如来。今此即是外譬故。既云父子。父子义则相关。若既云子被烧。则义慊并父亦被烧。所以别言惊非自为正为诸子也。从舍利弗是长者以下。第三名为长者求子不得譬。为上十法说中第三明如来始不得以大乘化众生作譬。上法说中有三。第一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第二明梵王知佛作拟宜恐都不说而已请转法轮。第三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今此譬只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为火所烧。名为长者将欲求子先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智故力富非其时。譬上第一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第二从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以下。名为长者更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譬上第三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略不为譬第二梵王请转法轮。上第一先以实智作拟宜中有二。第一明作拟宜处及日数。第二正以实智作拟宜。而今略不为譬第一明处日数上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身譬法身。手譬实智。言我有法身实智之力也。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者。衣裓譬一因。机案譬一果。言我用实智一理令出三界。如是作拟宜。至此正譬上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从复更思惟以下。明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譬上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上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者。言长者自思。可用为出者唯有一门。而复狭少。故不可为出也。譬可用为化者唯有一少乘教。而少乘教不足为出三界故云狭少。本义云。大乘教为门。而大乘教于时不能化众生出三界。故义称狭少。亦好。诸子幼稚未有所识者。譬唯有少机而无大机也。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者。譬贪着六尘堕三涂受八苦也。从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以下。第二名为长者更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譬上第三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上云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长者先以畏语作思惟。正譬上以大乘教作拟宜云我即自思惟若赞佛乘也。第二从作是念已以下。言长者如所思惟。就教诸子。内合如来以所拟宜。就照物机。此不适譬上。第三从父虽怜愍以下。正明长者诸子无知故。以畏语。不得求子。譬上云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也。而上直言若但赞佛乘。此中我当为说怖畏之事者。上就大乘劝教。此就大乘戒教。故然也。何者是火者。譬不知苦何者。为舍者。譬不知苦因。云何为失者。亦譬不知失其本大乘解。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者。南北为纵。东西为横。言众生与大理横如东西也。驰骋六尘。一无可记。故云走戏。但远望法身。不蒙利故。云视父而已。本义云。上法说开为三。第一以大乘拟宜。第二明众生无大机。第三明大乘息化。今此譬据劝戒二门为明。故分为二。第一从初讫为火所烧。明以大乘劝教不得化。从我当为说以下。明以大乘戒教不得化。就第一劝教不得化中。即有三。第一初讫从舍出之。譬上第一大乘拟宜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第二从复更思惟以下。譬上众生无机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第三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譬上第三大乘息化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就第二戒教。同上亦重明之。从初讫汝等速出。亦譬上第一以大乘拟宜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从父虽怜愍以下。亦譬上第二众生无大机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东西走戏视父而已者。譬上第三大乘息化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东西走戏者。亦如前释视父而已者唯有感丈六之机。故云视父。无有感说大乘之机。故云而已亦好。随欲可用。但此譬与上法说有异者有三。一者上法说中。有梵王请转法轮。而今此譬中。不见请求子者。释曰。上则诚是法说故直称如来众生。如来是可敬之极。众生是作敬之主。则理不可不请。所以有请说者也。此中既是外譬故。即称父子。父子义相关。不宜待他请方求其子。所以无请求子者也。二者上法说。但直言大乘拟宜不得无以所拟宜就照物机。今此中先以所思惟。就教诸子。释曰。上则亦是法说故。直称如来。如来三世已达。何方达众生可受不受。若一拟宜无劳复照。所以无复以所拟宜就照也。今此亦是外譬故。既称长者。长者难以一达其子闻不闻。所以更以所思惟就教也。三者上法说云众生无大机故。我欲入涅槃。而此中但言子不顺教。而不言不顺故欲背去。释曰。上云欲入涅槃者。若违机犹说恐增恶。故云宁欲不说入涅槃也。此不言欲背去者。虽不顺教父不可弃子于火中而背去故。不言欲背去也。然则虽复欲涅槃。不背去。慈悲一种无差也。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念以下。第四名为长者求子得譬。为上十法说中。第四以少乘化众生得作譬。上中有二。第一明正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二释物疑心。今但为譬第一正以少乘化得。略不为譬第二释疑。上第一正以少乘化得中。本有三。第一先以少乘作拟宜。第二正明以少乘得化。第三明现有三乘名。今此中倍一为四。第一从初讫得免斯害明长者以三车作思惟。譬上第一以少乘作拟宜。上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第二从父知诸子先心以下。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譬如来见三乘人心中所乐。此是上法说所无。但此明之。第三从而告之言以下。明长者正以三车得诱诸子。超譬上第二正以少乘得化。上言思惟是事已。即就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为五比丘说。第四从尔时诸子以下。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譬上第三现有三乘名。上言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此舍已为大火所烧者。舍譬三界。火譬五浊八苦。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者。我譬能化佛诸子譬所化众生。言若不时速修善出三界。必为五浊八苦逼[木*煎]也。问曰。上云诸子亦已被烧。若如此文。但舍被烧。诸子未烧。即当诸子但不知今将烧未适被烧之释也。释曰。上就现时为明。此就未来为说故然。何则若就现在为谈。恶因苦果行者即共一时。所以诸子亦已被烧。然若就未来作论。今日行者。未受未来苦。所以但舍被烧诸子未烧。夫言语之次。处处随宜。何其如一。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者。思惟我以三车诱诸子令出之也。譬如来作拟宜。我以方便。为说三乘令出三界。而上既云父在外故惊非自为。又云假设虽复在内。有智力故。亦无所忧。何故此云我及诸子者。解有二。一印法师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诸子。非言适我也。今法云法师云。父是能诲为譬如来。子是能绍。用譬众生。若众生遂留住三界。断绝善根。即义同能绍之子被烧。如来化道。无绍于众生。亦义同能诲之父被烧。所以言我及也。从父知诸子先心以下。第二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譬如来见三乘人心中所乐。先心者。今日有乐少之心。后必发乐大之心。形于后心故。今心为先心也。各有所好者。譬见三乘人各性所乐也。即是三因。上法说云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三世诸佛。我亦随顺行。一行偈私释。名为定所拟宜。本义云。如来见三乘人。有三乘机。所以本义从父知诸子先心以下。讫情必乐着。即譬上如来见三乘机。知先心者。谓见少机也。又释先心。本义委曲烦广。而今不记也。种种珍玩奇异之物者。亦譬三果也。从而告之言以下。第三明长者正以三车得诱诸子。譬上第二明如来正以三乘化众生得。就中即有四。第一明长者先叹三车。譬如来先叹三果。第二从如是种种以下。明长者示车所在。譬如来示三果今在三界外。第三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者。明长者劝诸子速出火宅取三车。譬如来劝三乘人速修无漏出三界。取彼三果。第四随汝所欲皆当与汝者。明长者许与三车不虚。譬如来与三果不虚。皆可见。从尔时诸子以下。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譬三乘众生受三乘教修行。则义同上第三现有三乘名。何则若不受修行。那得有三乘之名。就中亦有二。第一明诸子喜闻适愿。譬三乘人喜闻有三果。第二从心各勇锐以下。正明诸子信受。譬三乘人正受修行。心各勇锐者譬三乘人因三乘教修行。生外凡善根。互相推排者。譬生内凡夫善根。竞共驰走者。譬入无相治道断结。诤出火宅者。譬出三界各证三果也。然此譬与上法说有异者。有二。一者上法说初开为二。第一正明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二释物疑心。上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今此譬中。但直言求子得。不有释疑。释曰。上法说中。皆引先佛故。理自可疑。若非先佛。今释迦不能如是耶。所以第二即释此疑曰。释迦亦常唯是但化物之义。宜同诸佛故。然今此譬不引先父。故无可为疑。所以无释疑也。二者亦上法说中。有三馀意。一者诸佛赞叹释迦拟宜得时。上言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二者释迦奉叹。上云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深清微妙音。释南无诸佛。三者定所拟宜。云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而今此譬中。皆略不出。释曰。上法说引先诸佛作拟宜故。诸佛亦随喜相叹。既有相叹。亦理不可不奉。所以有奉叹也。非但自计。皆述先人故。恐或有失。所以更定所拟宜也。今此譬中。但直自计。无随先人故无有相叹既无相叹。何有奉叹。亦直自计故。无可更定。然是皆但就外文为论故然。就实为谈。中根之人。不及上根。故闻上法说。或有悟或不语。所以此譬说中。其可悟者。略而不重也。然今此三车。以何为车体者。本义云。夫一判三家果地。凡有二种。一有为果。二无为果。无为果亦有二种。一因尽无为。即是三界因断。二果尽无为。即是三界果亡。昔日直指此二无处。称为三果。而今不取此二无处以为车体。有为果中。亦有功德与智慧。今亦不取功德。唯取智慧。智慧种多。而今唯取尽无生二智。为车体也。何以知者。车有运载用。今论二无处。但直是无。有何运载。此经虽不硕然明常。欲遗昔日断结无处以之为果故。二来车以运载为用。今二种无为。本无运义。故知。非是车体。有为果中。不取功德亦然。功德之用。但是寄境修心。亦无运载。故不为车体。智慧之用。用心照境。所以唯取智慧。以为车体也。然此义。本疏甚广。今但略记也。问曰。常言三乘人一解脱。何故犹有三种宝车。释言。三乘人因断三界正使尽。同得尽智。亦照三界果亡。同得无生智。是故三无学人。二智一种。亦断三界子果两缚故。云解脱义齐。而有羊鹿牛车者。声闻止断正使别相枝条。而习惑故。取譬羊车。缘觉浸断少习。知见少广。取譬鹿车。菩萨断习清尽。知见圆明。运用最胜。取譬牛车。横论知见。即有优劣之异。故有羊鹿牛车之别也。问曰。常言得罗汉明已证尽无生二智。而罗汉时。报身未亡。犹在三界内。若尔此二智。在三界内得证。然则此二智。亦是三界内法。云何言三车在于门外耶。释曰。报身虽在三界。而既证尽无生二智。即成三界外心。故云门外有三车也。从是时长者见诸子等以下。第五名为长者见子免难譬。为上第五法说名如来见三乘人大乘机发作譬。上言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就中开为二。第一明长者见诸子得免火宅。譬三乘人因三乘教修行。断惑出三界。证无学果。第二从皆于四衢道中以下。明长者正见诸子得优。为譬如来正见三乘人大乘机发。四衢譬大乘四摄四等。言三乘人发大乘下化众生之机。露地而坐无复障碍者。露地譬佛地。言佛地不为五浊八苦所阴弊故。云无障碍。言三乘人发大乘上弘佛道之机也。其心泰然欢喜踊跃者。第六明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超上第七法说。名如来见三乘人发大乘机故欢喜作譬。上法说中有二。第一欲明喜于大。先非少不信。上言舍利弗当知钝根少智人。著相㤭慢者。不能信此法。而今不为譬。但为第二正明欢喜。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即所谓可悟者略也。从时诸子等以下。第七明诸子索车譬。退譬上第六法说名三乘人索果。上法说中已有二第一正明索果。上言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第二明如来见三乘人索果内怀今者所待时已至。上言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而今不为譬。但为第一正明索果作譬。父先所许玩好之具愿时赐与者。言诸子在火宅内时。长者许赐门外三车。所以诸子乐得三车。诤出火宅。而今门外不见三车可乘。是故就父白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时赐与。内合如来昔日告三乘人。今三界外有究竟三果。汝等勤修无漏。断三界惑。速出三界。取彼三果。是故三乘人乐得三果。如教修行断结。诤出三界。而今三界外。犹有变易生死无穷。尚有无作四谛应修。然则如来先所许究竟三果。是实非实。若是实者。愿时可赐。然上法说先明发大乘机。次明索果。次明欢喜。今譬说先明欢喜。后明索果。何故尔也。解言。上法说见发大乘机。次即明索果者。欲显发机索果即是一时。虽复一时。正由发机。故索果。非由索果故发机。所以先明发机。后明索果。今此譬中。见发大乘机。次即明如来欢喜者。大乘机发即称如来本意所以用佛欢喜。系于大乘机发。索果即是众生自心。非佛本意。所以系于欢喜后也。今所索者是大是少。解有二。旧义云。即是索大。若其索小。那得与大。今文自言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故知。索大也。新义云。是犹索小。何则自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时赐与。若其索大那得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故知。犹索小也。而今舍其所索少车。而与大车者。索少即是惑情。今欲以大化少故。违索与大也。旧义又云。犹是索大。今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时赐与者。是非适索少车。今诸子既出火宅。即知。无三车可得。而今犹索者。此是故语虽无三车。若犹索必有馀赐。外文虽似索先所许少车。内意即索一大车也。所以亦随其意。与一大车也。内合亦随释。问曰。今三车中。其二车实无。故第二第三二子宜索。而大车即如许实有。故第一子但即乘不应求索。何故皆同索耶。释曰。如上法说中释。第一子在火宅时。但闻三中有大车未闻唯有一大车。今出门外。既不见二车。因何得知此是许我大车。所以亦索曰。何其许我大车也。释索或云。言教中索。或云意中索。或云机中索。未审谁当。但私怀者。或是机中。有如是可索耶。何则若就外譬作论。亦可得言中索。亦可得意中索。然就实为论。三乘人大乘机虽发。如来未明唯一之前。那得知无三。既未知无三。那得言中意中为索也。故云唯机中可索也。

从舍利弗尔时长者以下。第八名为长者等与大车譬。譬上第八法说明如来正为说今日法华。上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就中初开为二。第一明长者以一大车等与诸子。譬如来为三乘人平说今日大理。第二从而作是念以下。释长者平赐之意。譬释如来平为说之意。就第一正明平赐中。亦有三。第一直明等赐。今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是譬如来平等为说一大理。第二从其车高广以下。明车庄严之相。譬今日一果上万德皆备。第三从所以者何以下。释车能庄严。亦释一果能备万德。其车高广者。譬今日一果对昔三果超然高广也。众宝庄校者。譬诸德圆备。周匝兰楯者。譬总持。四面悬铃者。譬四辨又于其上张设轩盖者。譬慈悲二德。亦以种种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譬杂诸德。宝绳校络譬四弘誓。垂诸华缨者。譬四摄四无量六度。重敷婉延者。譬禅德。安置丹枕者。譬藉定发生无相功德。驾以白牛者譬无漏解。肤色充梁者。言此解真实法故云充。即体明净无诸染故言梁。有大筋力者。譬此解能断无明等惑。行步平正者。亦譬此解能会二谛理。其疾如风者。亦譬此解能灭生死速到涅槃地也。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者。譬从佛学理弟子。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三释车能庄严。标疑云。所以此车能得如是庄严者何。释言。是长者大富众宝满藏。故能如是庄严。内合如来万德皆备故。能如是庄严一果可见。从而作是念以下。等与大车中。第二释长者平赐之意。就中即有三。第一明财无极。故平赐。譬如来万德皆备故平为说。第二从今此幼童以下。明子义等故平赐。譬三乘人皆从佛化所生故平为说。第三从今我此物以下。明财无尽故平赐。譬万德无尽故平为说。皆可见也。从是时诸子各乘大车以下。第九名为诸子得大车欢喜譬。譬上第九法说明三乘人受一理修行。上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是时诸子各乘大车者。譬三乘人各受今日一果也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者。譬非本所望一佛果今日忽得也。从佛告舍利佛于汝意云何以下。第十名为长者不虚妄譬。为上第十法说明如来不虚妄作譬。上言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就中即有三。第一如来作不虚妄譬。问真子。第二真子仰答非虚妄。第三从佛告舍利弗以下。如来述真子。结成不虚妄。就事为论。是长者有二可妄。一者舍先所许少车。与大车。是一可妄。二者本无三车。而言门外有三车。是亦可妄。所以如来问言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内合可推。就第二真子仰答中。亦有二。第一明非三许三而非可妄。第二从世尊若是长者以下。明舍三与一亦非可妄。就第一非三许三非可妄。亦有三。第一明与善夺恶故非妄。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与重。第三从况复以下。结许三非妄。第一可见。第二释与重标疑云。何用欲全躯命。释言。身命既全必得大车故也。内合自可推。第三结亦可见。从若是长者以下。仰答中。第二舍三与一。亦非可妄。就中亦有三。第一直言虽不与所许少车非可妄。第二从何以故以下。亦释非妄。标疑云。何故虽不与小车非可妄。释言。称本意故非妄。第三从何况以下。正明结舍三与一非可妄。内合即随自可推。从佛告以下。第三明如来述亦可见。从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以下。第二合譬。上开譬中有十譬。今但合七譬。略不合第六见子免难故欢喜譬第七诸子索车譬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所以然者。既合见子免难。即第六父欢喜。不合自去。第七诸子索车。此是惑情。且非今日之要。又既合第八等与大车譬。即第九诸子得车欢喜。不合亦自去。所以皆略不合也。虽合七譬。文成六重。第一从初讫令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合第一宅主譬。第二从见诸众生以下。讫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合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第三从舍利弗佛见此已以下。讫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合第三明长者求子不得譬。第四从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以下。讫为求牛车出于火宅。合第四明长者以三车求子得譬第五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讫能生净妙第一之乐。双合第五见子免难譬第八等与大车譬。第六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以下。尽长行。合第十不虚妄譬。上第一宅主譬已有六义。一宅主义。二其家广大义。三唯有一门义。四五百人义。五火起义。六三十子义。今皆合。但开文为二。第一从初讫利益一切。别合六义中第一宅主义。第二从而生三界以下。兼合后五义。上宅主义中有二。一出位体。上言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第二叹德。亦皆合。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世间之父者。合第一位体。言佛于一切含灵所在。常为化父。即如长者于国邑中自为主长也。从于诸怖畏以下。合第二叹德。上叹德中即有三。一叹长者内德。上言其年衰迈。二叹外德。上云财富无量多有田宅。三叹眷属。上云及诸童仆。从初讫波罗密。合叹内德。从大慈大悲以下。合叹外德。第三叹眷属。自入兼合五义中故。此不别合也。怖畏衰恼忧患皆是恶果。无明暗弊是恶因。此句叹断德。而此断德上开譬中。不适显。但此义合。从而悉成就以下。叹智德。言如来皆成就一切智力。即如上长者其年久迈则其见闻无量也。从大慈大悲以下。叹外德。言如来以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即义如上长者财富无量多有田宅救诸贫困。从而生三界以下。第二兼合五义。而生三界。合其家广大义。教化合唯有一门义。老病死合火起义。众生合五百人及三十子义。言如来应生三界五浊八苦之中。教化众生。修善灭恶。即如上长者居于杼宅救彼为火见逼五百人及三十子也。从见诸众生以下。合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上开譬中有二。第一正见火起。第二明见火起生怖畏心。今亦皆合。从初讫怨憎会苦。合第一正见火起。从如是等种种诸苦以下。合第二见火起生怖畏心。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者。明见四苦。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者。明见五欲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者。明见求不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者。明见报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因苦者。明见生苦亦见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言如来尽见众生种种诸苦。即如上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也。从如是等以下。合第二见火起生怖畏心。而上开譬中亦有二。第一明惊非自为。上言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第二出所为人。今略不合第一惊非自为。但合第二出所为人言如是受苦众生。虽复没在苦。不知是苦可厌。即如上诸子等在火宅内不知火是苦可避也。从舍利弗佛见此已以下。合第三名长者求子不得譬。上开譬中。初开为二。第一明长者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第二明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今皆合之从初讫令其游戏。合第一以力富作思惟。从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以下。合第二以畏语不得求子。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者。欲以大悲拔苦也。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者。欲以大慈与乐也。言如来如是作拟宜。即如上长者作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也。上有明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上言复更思惟。此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而今略不合。从舍利弗以下。合第二以畏语不得求子。上开譬中有三。第一正以畏语作思惟。第二以所思惟就教。第三明诸子不受从初讫力无所畏者。合第一正以畏语作思惟。从众生不能以是得度以下。合第三明诸子不受但略不合第二以所思惟就教诸子。上言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者。言若用实舍权也。而此句不适合上文。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言如来以大乘教作拟宜也。即如上长者作思惟。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就合第三诸子不受即有三。第一直言不能度。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不能度。第三从何由以下。结不能度。不能以是得度者。言不可以此大乘教为化也。第二释。标疑云。所以不能以大乘为化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者。言无大乘机也。即如上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者。第三结不能度。言既无大机者。因何为说大乘。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合第四名为长者以三车求子得譬。就中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从但以智慧方便以下。正合第四譬。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者。牒第三求子不得譬。但以殷勤方便免济诸子火宅之难者。牒第四求子得譬。然后各与珍宝大车者。牒第八等与大车譬。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者。帖合第三譬。所以但贴合第三譬者。此第四以少乘化来者。正由第三以大乘不得化故来。故但合第三譬也。第八等与大车譬。下自来合。且非以大乘得化故以少乘化来。所以第八譬此不贴合。从但以智慧方便以下。正合。而上开譬中有四。第一长者以三车作思惟。第二明善知诸子心中所乐。第三正以三车得诱。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今此合开为三重。第一从初讫拔济众生。合第一以三车作思惟。第二从为说三乘以下。合第三正以三车得诱。第三从舍利弗若有众生以下。合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但略不合第二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譬如来见三乘人心中所乐。上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今合第一。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者。言如来自拟宜。今众生唯有三乘机。我亦随机。但以方便为说三乘。令出三界火宅。即如上长者自思惟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也。但以智慧方便者。非言正以智慧。是谓但以智慧之方便也。从为说三乘以下。合第三正以三车得诱。上中有四。第一明长者赞叹三车。第二示车所在。第三劝取三车。第四许与不虚。今皆合之。而不次第。为说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者。合第二示三车今在门外。从而作是言以下。合第三劝取三车。从我今为汝以下。合第四许与不虚。从复作是言以下。合第一赞叹三车。为说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者。言如来示三果在三界外。即如上长者言如是种种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也。就合第三劝取三车有二。第一先诫莫着五尘。是非适合上文。从汝等速出以下。正合上劝取三车。汝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者。言如来劝三乘人。汝等勤修无漏断结。速出三界。证彼三果。即如上长者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从我今为汝以下。合第四许与不虚。就中即有二。第一正合。第二从汝等但当以下。劝进。是亦非适合上文。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者。言如来告三乘人与三果必不虚也。即如上长者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第二劝进可见。从复作是言以下。合第一赞叹三车。就中亦有二。第一直叹。即正合上譬。第二从乘此三乘以下。明利是亦非适合上文。不复为惑所生。故言自在。三界惑已尽。故言无系。既证无学。故言无所依求。言如来如是赞叹三果。即如上长者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有悔。第二明利可见。从舍利弗若有众生以下。第三合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上开譬总就三乘人作四阶。今此合别列三乘人作四阶。第一先就声闻作合。就中即有二。第一正合。第二举外譬贴合。若有众生内有知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者。明闻三乘教生外凡夫善根。即如上心各勇锐。殷勤精进者。生内凡夫善根。即如上互相推排。欲出三界自求涅槃者。入无相治道断结。即如上竞共驰走。是名声闻者。出三界证罗汉果。即如上诤出火宅。第二举外譬贴合可见。避支佛菩萨二门。例此可推。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第五双合第五见子勉难譬第八等与大车譬。所以双合者。欲明由大乘机发故得说今日一大理也。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牒二种外譬。第二正合。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者。牒第五见子勉难譬。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者。牒第八等与大车譬。就第二正合即有二。第一先合见子免难譬。第二从如来尔时以下。合第八等与大车譬。上第五见子免难譬有二。第一明长者见诸子勉难。第二明见得优游。从初讫怖畏险道。合第一见诸子免难譬。得涅槃乐一句。合第二见得优游。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者。谓见发大乘机。即如上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也。从如来尔时以下。第二合第八等与大车譬。上开譬中有二。第一正明长者以一大车等与诸子。第二释平赐之意。从初讫皆是我子。合第二释平赐之意。从等与大乘以下。合第一正明以一大车等与诸子。上第二释平赐中有三。第一举财无极为释。第二举子义等为释。第三举无尽为释。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者。合第一举财无极为释。上言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少车与诸子等。是诸众生皆是我子者。合第二举子义等为释。上言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略不合第三举无尽为释。上云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遗何况诸子。从等与大乘以下。合第一正以一大车等与诸子。上中有二。第一直明等与。第二明大车庄严之相。今皆合之。从初讫娱乐之具。合第一直明等与。上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从皆是一相以下。合第二大车庄严。脱三界者者。言发大乘机也。一相者。大乘一理相。一种者。一乘诸善为一佛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者。谓一乘佛果乐也。即如上长者大车皆备种种庄严也。从舍利弗如彼长者以下。第六合第十不虚妄譬。就中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正合。如彼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者。牒第四以三车得诱诸子譬。然后但以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者。牒第八等与大车譬。然所以牒此二譬者。夫此不虚妄来者。正为第四以三车得诱诸子第八等与大车。何则非三许三。是即可妄。舍三与一。是亦可妄。有此二可妄。故此不虚妄来也。所以将合不虚妄之初。亦牒来此二譬也。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者。牒第十不虚妄譬。言非三许三。舍三与一。皆非虚妄也。从如来亦复如是以下。第二正合。上开譬中有三。第一如来举下虚妄。问真子。第二舍利弗仰答不虚妄。第三如来述真子。结成不虚。今但合第二真子仰答。略不合第一如来问第三如来述成。今此合中即有三。第一正合不虚妄。第二从何以故以下。释不虚妄。第三从舍利弗以下。结不虚妄。然上舍利弗仰答不虚妄中有二。第一非三许三。非可妄。第二舍三与一非可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者。合第一非三许三非可妄。而上中有三。第一直言与善夺恶故非可妄。上言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是虚妄。第二释欲全躯命。上言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第三结非三许三非妄。上言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而今但通合不别也。然后但以一乘而度脱之者。合第二舍三与一非可妄。然上中亦有三。第一直言虽不与所许三中最少一车非可妄。上言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少一车。犹不虚妄。第二释舍三与一非可妄。上言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第三结舍三与一非妄。上言况复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而今亦但总合。不别也。从何以故以下。第二释不妄。标疑云。何以故。如来昔不为说一。唯今为说耶。若如来昔日未得大乘道力。但今忽得故尔耶。是故释言。如来本来已有大乘道力。但众生机不能尽受。故不说也。从舍利弗以下。第三结不妄。以是因缘者。谓机未故也。正举譬说化中根人中。有长行与偈。此下第二偈颂。上长行有开合。今从譬如长者以下。有六十五行半偈。颂开譬。从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以下。有三十三行半偈。颂合譬。上开譬有十譬。今但颂九譬。略不颂第十不虚妄譬。所以然者。有二解。一云不虚妄譬是舍利弗所作。如来不宜颂。故不颂也。二云若言是舍利弗所作故不颂者。佛不应合。而佛既合。宁言咸舍利弗故不颂。今不颂者。夫明此不虚妄者。本欲令物成信得解。今时既成信心。不虚妄义其意自显。是故略不颂也。今但颂九譬。故自有九重。第一从初讫毒害火灾众难非一。有三十三行偈。颂第一宅主譬。从是时宅主在门外立以下。有二行偈。颂第二见火起譬。从长者闻已惊入火宅以下。有六行偈。颂第三求子不得譬。从是时长者而作是念以下。有七行半偈。颂第四求子得譬。从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三句偈。颂第五见子免难譬。从坐师子坐而自庆言我今快乐以下。有四行一句偈。颂第六见子勉难故欢喜譬。从尔时诸子知父安坐以下。有三行偈。颂第七诸子索车譬。从长者大富库藏众多以下。有七行半偈。颂第八等与大车譬。从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以下。有一行半偈。颂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然今此九重偈颂。与上长行文。或有相等。或不足。或长行所无以义广出。或意同文异。不悉相同。此是但圣人说法唯从处处所宜故。或以少文总多意。以多文显少意。或以同文辨异意。或以异文明同意。不足为怪也。上第一宅主譬中有六义。一宅主义。二其家广大义。三唯有一门义。四五百人义。五火起义。六三十子义。今但颂宅主义。其家广大义。五百人义。火起义。合四义。略不颂唯有一门义与三十子义。即所谓或有不足。今颂四义故。三十三行偈。初一句譬如长者。颂第一宅主义。上宅主义中有二。一出位体二叹德。今略不颂叹德。亦所谓或有不足。上云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四宅及童仆。从有一大宅以下。有三行一句偈。颂其家广大义。然上但直言其家广大。今此颂中广明其相。即所谓长行所无。以义出之。释文类上。从有五百人以下。有十八行偈。颂五百人义。从是杼故宅嘱于一人以下。十一行半偈。颂火起义。但就颂五百人义十八行偈。分为二。第一初二句正颂上长行。第二从鸱枭雕鹫以下。十七行半偈。以义广明五百人成性不同心行各异。即所谓长行所无以义出之。本义云从鸱枭雕鹫以下。有二十九行偈。皆颂第五火起义。就第二广明五百人成性不同中。十七行半偈。又开为三。第一初六行偈。别出五钝使众生。第二从处处皆有以下。十行偈别出五利使众生。第三从夜叉饿鬼以下。一行半偈。总结上二重。就第一别出五钝使众生中。有二。第一初五行半偈。列五钝使众生。第二其舍恐怖变状如是二句。总结五钝使。鸱枭雕鹫乌鹊鸠鸽者。皆譬慢使众生。从蚖蛇蝮蝎以下。一行半偈。譬瞋使众生。从屎尿臭处以下。一行偈。譬痴使众生。屎尿死尸骨肉。皆譬五尘。从狐狼野干以下。有二行偈。譬贪使众生。斗诤[樝-木+齿]掣啀喍嗥吠此二句。譬疑使众生。未定因果是有是无。如两狗嗥吠未决胜负也。从处处皆有以下。第二别出五利使众生。处处皆有魃魅魍魉者。总出五利使众生。从夜叉恶鬼以下。别列五利使。初三行偈。譬耶见众生。从鸠槃荼鬼以下。有二行半偈。譬戒取众生。从复有诸鬼以下。有一行半偈。譬我见众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者。譬见取众生。从复有诸鬼以下。有二行偈。譬断常二见众生。夜叉恶鬼食啖人肉者。谤无人天因果。如食人肉。从毒虫之属以下。一行半偈。明谤无三涂因果。孚乳产生各自藏护者。三涂因果理非无。而言无故。如夜叉竞来食之。食之既饱恶心转炽者。譬耶见转成上品。斗诤之声甚可怖畏者。譬缘论义生瞋招三涂苦。故云甚可怖畏也。从鸠槃荼鬼以下。出戒取众生。是持鸡狗鹿戒者也。蹲踞土埵者。譬戒取众生。伏三涂结。生人天之中。如居土埵。或时离地一尺二尺者。或时伏欲界结。暂生色界。如离地一尺。或伏色界结。暂生无色界。如离地二尺。往反游行者。伏结往生色无色二界如往。伏结非永。复还三涂。如反。纵逸嬉戏者。譬此戒取劳而无功。捉狗两足扑令失声者。两足譬因果。言嬉戏而后令因果理不通。如捉狗二足扑令失声也。以脚加颈怖狗自乐者。不能通之。后亦谤无因果。如以脚加颈怖狗。释此三句。种种不同。而今烦故不记也。从复有诸鬼以下。出我见众生。其身长大。譬我大色少。裸形黑瘦。譬无惭愧。发大恶声叫呼求食者。譬以我见为性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者。出见取众生。不能自计成他见。是事实余妄语。从复有诸鬼以下。出边见众生。首如牛头者。断常二见。如牛二角。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者。譬或言是常或言是断。头发蓬乱残害凶险者。乱正中道。饥渴所逼叫唤驰走者。譬受苦报。从夜叉饿鬼以下。一行半偈。总结上二重。在苦望乐。义同窥牖。从是杼故宅以下。十一行半偈。颂火起义就中有三。第一初三行偈。直明火起。第二从诸鬼神等以下。七行半偈出被烧。第三从其宅如是以下一行偈。结火起义。是杼故宅属于一人者。先出所烧家主。譬三界皆依如来也。其人近出未久之间者。譬如来此方众生化缘尽就化他方未久之间。此二句明火起缘由。从于后宅舍以下。正明火起。从诸鬼神等以下。第二出被烧。即上五钝使。五利使。十种众生被烧。恶兽毒虫藏窜孔穴者。譬欲界众生厌欲界苦伏欲界结逃生色界。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者。譬色界犹不离苦患也。薄福德故。为火所烧者。明色界亦薄福故犹不离苦患也。共相残害饮血啖肉者。亦言色界众生一无不受苦者也。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者。譬色界众生受苦曾来即然。非适今也。诸大恶兽譬欲界众生。欲界众生不知色界犯受苦。逃来即受色界苦。如竞来食啖也。蜈蚣蚰蜒诤走出穴者。譬色界众生厌色界苦。伏色界结。逃生无色界也。鸠槃荼鬼随取而食者。言无色界苦亦待逼如恶鬼随取食也。从其宅如是以下。一行偈。第三结火起义。从是时宅主以下。二行偈。颂上第二见火起譬。上长行有二。第一长者正见火起。第二生怖畏心。今皆颂之。是时者。谓火起时。即譬八苦起时。在门外立者。譬如来在法身之地。上既云教为门。而未正用教故云门外。闻有人言者。以闻代见。有人譬机。上道见者。是谓以圣智照物机。此言闻者。是明以机感圣智。言物以感圣人之机。来关圣智。如闻有人言也。而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者。譬昔二万亿佛所已受大乘化。于时皆有出生死意。而后起烦恼。失其本大乘解。便成入生死义故。云来入此宅至此颂上第一正见火起。上云长者见此大火从四面起。稚少无知欢娱乐著者。颂上第二生怖畏心。然上中有二。一惊非自为。二出所为人。今但颂第二出所为人。上云而诸子等于火宅内恋着喜戏不觉不知。略不颂第一惊非自为。上云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大乘解弱故云稚少。起烦恼故云无知。从长者闻已以下。有六行偈。颂上第三求子不得譬。上长行初开为二。第一名长者以己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第二复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以畏语亦不得求子。今皆颂之。今六行偈。初一行偈。颂上第一以已力富作思惟。上云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今此一行。正颂彼文。上有馀文。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少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而今不颂。即所谓或有不足。从告喻诸子以下。五行偈。颂第二以畏语作思惟。上中有三。第一先以畏语作思惟。第二如所思惟。就教诸子。第三诸子无知故。以畏语不得求子。今初四行偈。颂上第一以畏语作思惟。上云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而上直言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中列出种种恶鬼毒虫。即所谓以异文明同意。从诸子无知以下。一行偈颂第三诸子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上云父虽怜善言慰诱而诸子等恋着嬉戏不肯信受。上有馀文。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驰走。视父而已而今不颂。即所谓或有不足。又略不颂第二如所思惟就教诸子。上云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从是时长者以下七行半偈。颂第四求子得譬。上长行有四。第一长者以三车作思惟。第二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第三正以三车得诱诸子。第四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今但颂第一第三第四。略不颂第二善知诸子心中所乐。上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即所谓或有不足。初三行偈。颂第一以三车作思惟。从告诸子等以下。有三行偈。颂第三正以三车得诱诸子。从诸子闻说以下。一行半偈。颂第四诸子信受三车之诱。颂第一以三车作思惟中。三行偈即有二。初二行半偈。颂上云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即便思惟设诸方便此二句颂上云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勉斯害。初一行不适颂上文。今此舍宅无一可乐者。颂上云此舍已为大火所烧而诸子等耽勉嬉戏。不受我教将为火害者。颂上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即所谓以异文明同意。从告诸子等以下。颂第三正以三车得诱。上长行有四。第一赞叹三车。第二示车所处。第三劝取三车。第四保与不虚。今一行偈。颂第一赞叹三车。上云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有悔。次三句羊车鹿车大牛之车今在门外者。颂第二示车所在。上云如是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次三句汝等出来吾为汝等造作此车者。颂第三劝取三车。上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次二句随意所乐可以游戏者。颂第四保与不虚。上云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从诸子闻说以下。此一行半偈。颂上以三车求子得中。第四明诸子信受三车之诱。诸子闻说如是诸车者。颂上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从即时以下四句。颂上云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其驰走诤出火宅。而此四句但适颂竞共驰走诤出火宅二句。不颂心各勇锐互相推排二句也。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此三句。颂第五明长者见子勉难。上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从坐师子坐而自庆言以下。四行一句偈。颂第六明长者见子勉难故欢喜。上云其心泰然叹喜踊跃。就中即有三。第一而自庆言我今决乐此二句。正颂上文。而上以内心欢喜。此以发言欢喜。即所谓或有意同文异。第二从此诸子等以下。三行偈。释致喜所由。第三从是故诸人我今决乐二句。结欢喜。此二重上长行所无。但以义出之也。从尔时诸子以下。有三行偈。颂第七明诸子索车譬。上云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尔时诸子知父安坐者。明索车时也。亦长行所无。以义颂之。从长者大富以下。七行半偈。颂第八等与大车譬。上长行初有二。第一直明长者以一大车等与诸子。第二释长者平赐之意。今但颂第一直明等与大车。不颂第二释平赐。所谓或有不足。上第一直明平赐中有三。第一直言平赐。第二明车庄严相。第三释车能庄严。今皆颂之。初一行半偈。颂第三释能庄严。上云是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从庄校严饰以下。五行半偈。颂第二明车庄严相。上云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兰樇。四面县铃。如是好车。等赐诸子二句。颂第一直明平赐。上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从诸子是时以下。一行半偈。颂第九名诸子得车欢喜譬。上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从告舍利弗以下。三十三行半偈。颂合譬。然上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见子勉难故欢喜譬第七索车譬第九得车欢喜譬。虽合七譬。并合第五见子勉难第八等与大车譬。故文成六重。今此颂中合前四譬与第十不虚妄譬。凡五譬如上长行皆颂。又上长行并合第五见子勉难譬第八等与大车譬。而今但颂合第八等与大车譬。略不颂合第五见子勉难譬。又长行不合第九得车欢喜譬。而今以义颂合。故文成七重。第一初六行偈。颂合第一宅主譬。第二而今此处多诸患难二句。颂合第二见火起譬。第三从唯我一人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从是以方便以下。有三行偈。颂合第四求子得譬。第五从舍利弗以下。五行偈。颂合第八等与大车譬。第六从得如是乘以下。三行偈。义颂合第九得车欢喜譬。第七从告舍利弗以下。有十四行半偈。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合第一宅主譬中有二。第一别合宅主义。第二兼合五义。今皆颂之。而上别合宅主义中有二。第一合位体。第二合叹德。今初一行。颂第一合位体。一切众生皆是吾子者。超颂兼合五义中。颂五百人及三十子义。从三界无安以下。二行偈。并颂合其家广及火起二义。但不颂合唯有一门义。从如来已离以下。二行偈。退颂别合宅主义中。第二合叹德。上合叹德中有二。第一合叹内德。第二合叹外德今二行偈。初一行偈颂合叹内德。后一行偈颂合叹外德。上合叹内德中。亦有二。第一叹断德。第二叹智德。如来已离三界火宅者。颂合叹断德。上云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永尽无馀。寂然闲居安处林野。颂合叹智德。上云而悉成就无量智见具足方便波罗蜜。闲谓中道。林譬万德。言佛智优游中道之理。安处万德之林也。后一行偈颂合叹外德。上云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虽复上言求善令利。此言悉是吾子。即是一种无异。何则既是吾子。故求善令利。若非己子。那得如是。即所谓意同文异。而今此处多诸患难者。颂合第二见火起譬。上合中有二。第一正合火起。第二合生怖畏心。今此二句但颂第一合正见火起。上云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害。略不颂第二合生怖畏心。上云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亦不生厌不求解脱虽遭大苦不以为患。本义云。如来已离以下二行偈。颂合第二见火起譬。从而今此处以下。二行偈。颂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亦好。随欲可用。从唯我一人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三求子不得譬。上长行中。有二。第一合以己力富作思惟。第二合以畏语作思惟。今皆颂之。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此二句。颂第一合以己力富。作思惟。上云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从虽复教诏以下。一行偈。颂第二合以畏语作思惟。而上中亦有二。第一合正以畏语作思惟。第二合诸子不受。今但颂第二合诸子不受。略不颂第一合以畏语作思惟。上云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然上第二合诸子不受中有三。第一直言不能以此得度。第二释不能。第三结不能。虽复教诏而不信受。此二句。颂上第一直言不能以此得度。于诸欲染贪着深故。此二句。颂上第二释不能。上云此诸众生未勉生老病死而为三界火宅所烧。略不颂第三结不能。上云何由能解佛之智慧。即所谓或有不足。从是以方便以下。三行偈。颂合第四求子得譬。上长行中初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正合求子得譬。今但颂第二正合。略不颂第一先牒三种外譬。上第二正合中亦有三。第一合以三车作思惟。第二合以三车得诱。第三合诸子信受。今略不颂第一合以三车作思惟。上云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但颂第二合以三车得诱。第三合诸子信受。今三行偈。即分为二。初一行半偈。颂第二合以三车得诱。从是诸子等以下。一行半偈。颂第三合诸子信受。上第二合以三车得诱中有四。第一合示车所在。第二合劝取三车。第三合保与不虚。第四合赞叹三车。是以方便为说三乘此二句。颂第一合示车所在。上云为说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从令诸众生知三界苦以下四句。颂第二合劝取三车。上中有三。第一诫莫着五尘。第二释莫着。第三正劝取。令诸众生知三界苦者。颂第一莫着五尘。上云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香味触也。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者。颂第三正合勤取三车。上云汝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避支佛佛乘。略不颂第二释莫着。上云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今但颂此二重。略不颂第三合保不虚。上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又略不颂第四合赞叹三车。上云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即所谓或不足。从是诸子等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三诸子信受三车之诱。上云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从舍利弗以下。有五行偈。颂合第八等与大车譬。上长行中有二。第一合释平赐之意。第二正合平赐。今不颂第一合释平赐之意。上云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但颂第二正合平赐。上中亦有二。第一正合平赐。第二合大车庄严相。今皆颂之。今初二行偈。颂第一正合等赐。从是乘微妙以下。三行偈。颂第二合大车庄严相。又今二行初一行。颂上云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次一行亦颂上云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如来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次三行偈颂第二合大车庄严相。上云皆是一相一种圣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是皆所谓或有相等。从得如是乘以下。有三行偈。长行所无。但以义颂合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就中即有二。第一初二行偈。正颂合得车欢喜譬。第二从以是因缘以下一行。结成一义。从告舍利弗以下。有十四行半偈。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长行有二。第一先牒三种外譬。第二正合。就中有三。第一正合。第二释合。第三结合。今但颂第一正合。略不颂第二释合第三结合也。今十四行半偈。分为四重。第一初二行偈。会父子义。第二从我虽先说以下。一行半偈。非昔劝今。第三从若有菩萨以下。二行偈。引胜人信解。证成不虚。第四从若人少智以下。九行偈。更释非昔劝今之意。就第一会父子义中。二行偈。即分为二。第一初一行偈。正会父子义。言既云父子。父子之间。岂可用虚。然则不虚妄不言自明。是即颂上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所谓以异文会同意。后一行证成父子。言若非父子。岂能如是累劫救济。第二非昔劝今。言昔日只就免分段故。云得灭度。而今犹有变易。故实不灭也。此明非昔。此即颂上初说三乘引道众生。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者。劝今。即颂上言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从若有菩萨以下二行。引胜人信解。证成不虚。可见。从若人少智以下。九行偈。第四释第二非昔劝今之意。九行偈即分为二。第一初八行半偈。释非昔。第二最后二句。释劝今。就第一释非昔中。八行半偈。又分为二。第一初六行偈。先明昔须说四谛之意。第二从是人于何以下。二行半偈。正释非昔。今六行初二行偈明苦谛。次二行偈明集谛。次一行偈明灭谛。次一行偈明道谛。第二正释非昔。可见。言此四谛昔日是极。皆是随机方便为说。故云非实可舍也。我意不欲令至灭度者。释劝今。言如来本意。非欲终赐其少故。云今所应作唯佛智慧也。本义云。初一行先出不虚之端。不颂上文。从汝等累劫以下。一行偈。明与重夺轻故不虚。即颂上初说三乘只一句。从我虽先说以下。一行偈。称本意故不虚。即颂上引道众生只一句。今所应作唯佛智慧二句。与过望故不虚。即颂上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引证如前。从若人少智以下。广上意。初六行偈。广上与重夺轻故不虚。从是人于何以下。一行半偈。广上称本意故不虚。从佛说是人以下。一行半偈。广上今所应作唯佛智慧。明与过望故不虚。次二句但随文直释。不别称名。亦好。随欲可用。但从若人少智以下六行。广上汝等累劫一行偈。似少不当。举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本有二。第一真子请。第二如来答。答中又有二。第一先呵第二正答。正答中有三。第一直许随请为说。第二广举譬喻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劝中根人信从同归之理。今从我为法王以下。有六十六行偈。第三劝中根人信从同归之理。就中初开为三。第一初二行半偈。先叹所可信之法。第二从若有闻者以下。有八行偈。叹信人福重。即劝自行。第三从又舍利弗以下。五十五行半偈。明流通方法。即是劝外化行。就第一先叹所可信之法。亦有三。第一初一行先出法主之体言既是世间尊人。本义云。此一行入颂合不虚譬。其云结不虚妄。第二次一行出所说之法。言诚是利益世间尊法。第三次二句。诫莫轻。言世间尊人所说尊法。不宜以轻漫为说也。法印者。即谓上所说譬说法也。就第二叹信人福重中。即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叹能信福重。第二从斯法华经以下四行。举不信结叹。就第一正叹中四行。又分为三。初一行直叹。第二从若有信受以下一行半偈。叹宿善。第三从若人有能以下一行半偈。叹未来善。言有宿善故。今能生信。今能生信故。未来亦能遇圣。阿鞞跋致者。此言无退。就第二举不信结叹中。四行即自为四。初一行明下愚迷惑。次一行明声闻非所及。次一行明真子难信。次一行明凡夫非己分。然出此四不信者。但欲举其不信成叹能信也。从又舍利弗以下。五十五行半偈。第三明流通方法。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三十六行半偈明无信不应为说。第二从若有利根以下。十九行偈。明应为说有信就第一莫为说无信。亦有三。第一初二行。直言莫为说无信。第二从若人不信以下。有三十二行半偈。出谤经罪报。第三从告舍利弗以下。有二行。结不应为说无信。第一可见。但就第二出谤经罪报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半偈。略举报相。诫听。第二从其人命终以下二十八行。正明报相。第一亦可见。但就第二正明报相中。亦有三。第一初十二行。明三涂报即是正报。第二从若得为人以下。十行偈。明人报即是余报。第三从常处地狱以下。双结正馀二报。皆可见。从告舍利弗以下二行。明莫说无信中。第三结。亦可见。从若有利根以下。十九行偈。明流通方法中。第二明有信应说。就中亦有二。第一十七行偈。正明有信人应为说。第二从告舍利弗以下。有二行偈。结有信应说。然此中但劝行因。不明慕果。若例上法说化上根人。应有劝慕果。而此不明者。既明劝行因。即慕果。不劝。自去故。不明也。此中作重本义大异。而今不记也。

法华义疏第二终

法华义疏第三

信解品第四[编辑]

此是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第二明中根人领解。仍其得解立品目故。言信解品。就中初开为二。第一经家叙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从而白佛言以下。出其领解。第一可见。就第二领解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六十八行偈。正领解。第二从世尊我今得道得果以下。有十八行半偈。叹佛恩深难报结成领解。就第一正领解中。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亦有二。第一先出其今昔所怀。第二从世尊我等今者以下。正领上十譬及方便品中十种法说。就第一先出其今昔所怀中。即有二。第一出其昔日不求大之所以。第二从我等今于佛前以下。出其今日得大。内心欢喜。就第一出其昔日不求大之所以中。即有二。第一直言有三妨故不求。第二从世尊往昔以下。别释三妨。三妨者。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年朽迈故不求。三自谓已得故不求。言昔日大品座席时。我亲为诸菩萨覆讲大乘因果之理。于时自知大乘之道实尊可求。而不求者。有此三妨故也。一居僧首故不求者。夫少乘之法。执教定宗。位有次第。出入制时。动静须容。今须菩提既为上坐。若欲学大乘轻轻出入不用制者。则诸馀新学声闻。废其戒法日增造非。二年朽迈故不求者。虽居僧首。年时若庄犹可应学。而今年老。无能可得。且不宜并立年庄轻轻出入。三自谓已得故不求者。虽有二妨。若都无得何敢不学。而于时佛言汝等出三界已得涅槃。有此三妨故不求也。就第二别释三妨中。即有二。第一从初讫得涅槃证。释第三自谓已得故不求。第二从又今我等以下。释第二年朽迈故不求。但不别释第一居僧首故不求。本义云。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三菩提者。此释居僧首故不求。说法既久者。闻波若教来既久也。我时在座者。谓波若坐也。从身体疲懈以下。言劳神于少乘无相法中。而不求菩萨大乘道也。从我等今于佛前以下。先出今昔所怀中。第二出今日得大内心叹喜。即可见。不求自得者。谓上三妨不求。今即自得也。本义云。从此以前略领解。从譬若有人以下。广领解。而今不记。从世尊我等以下。长行中。第二正领上十譬及方便品中十种法说。更举譬作领故。就中亦开合有二。然上火宅中本有十譬。而今但领七譬。不领第六见子勉难故欢喜譬。第七诸子索车譬。第十不虚妄譬。所以尔者。既领第五见子勉难。即第六其父欢喜。不领自去。今第七诸子索车此是惑情。且非今日之要。今既能信开三显一之义。则此第十不虚妄譬无应复领。所以此三譬略而不领也。今虽领七譬倍一为八。第一从譬若有人以下。讫坦然决乐无复忧虑。名为父子相失譬。此即领上火宅十譬中第一宅主譬。亦远领方便品十种法说中。第一开三显一。第二从尔时穷子备赁展转以下。讫我虽年朽犹故贪借。名为父子相见譬。此即领上火宅中第二。名长者见火起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二法说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第三从即遣傍人以下。讫往至贫里以求衣食。名为呼子不得譬。此即领上火宅中。第三名长者求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三法说。明如来以大乘不得化众生。第四从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以下。讫然其所止犹在本处。名为呼子得譬。此即领上火宅中第四。名长者求子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四法说明如来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五从世尊尔时长者以下。讫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名为付财物譬。而此譬不领今日上意。远领昔日大品座席意。第六从复侄少时以下。讫自鄙先心。名为见子长大譬。此即领上火宅中第五。名长者见子勉难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五法说。明如来见三乘人大乘机发。第七从临欲终时以下。讫先所出内是子所知。名为付家业譬。此即领上火宅中。第八等与大车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八法说。明如来正说法华。第八从是时穷子以下。讫今此宝藏自然而至。名为穷子得家业故欢喜譬。此即领上火宅中第九。名诸子得车欢喜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九法说。明三乘受大乘修行。今第一父子相失譬。就中有四。第一名子背父而去。以譬众生昔二万亿佛时。曾廪大乘化。而后失大乘流行。第二从其父先来以下。名父觅子不得。以譬如来从众生失解以来。恒觅应机而不得。第三从时贫穷子以下。名子还近父。以譬众生虽失大乘解。犹有感佛出世之机。第四从父每念子以下。名父失子忧念转深。以譬如来见众生虽有感佛出世之机。犹为五浊所惛。起慈弥深。譬若有人者三乘人。自譬己身。年既幼稚者。譬失解不久。舍父逃逝者。譬背佛流行六道。失解后理中蜜有背佛之义。故云逃。问曰众生失大乘解。如来在世而失。就化他方故失耶。答曰如来在时。众生念法心未薄。但就化他方之后而失也。即问。然则应言但父舍子而逃子不背父也。答曰舍父者。但譬其失解后不复向佛。是非正譬失其大乘解也。然若论如来就化他方。正由众生尽感佛在世之机。非如来故欲先舍此而去。然则子先背父犹不离也。又问如来明达众生后必失其大乘解。何劳用大乘为化。答曰夫圣人说法。非但当时即利。远取后益也。何者今言失者。但广起烦恼以覆本解故云失。非谓永绝。所以后发大机时。力其本解为化甚利。然则远取后益明矣。或云年既幼稚者譬大乘解弱。唯由年少无知故。舍父逃逝。若年长大有智云何舍父。故知是譬解弱父则可去。但于义难通。若以幼稚譬解弱者。下言年既长大。亦应譬解强大。如言幼稚无知故舍父者。亦应年既长大时不可舍父。而犹驰骋四方。故知幼稚非譬解弱。久住他国者。大乘教譬己国。人天教为他国。言失解之后久在人天教中修行也。或十二十至五十岁者。明其住他国年数也。譬失解之后迳流五道也。然失解或有但迳人道。仍更值佛得其本解者。或先迳畜生后生人道。仍更值佛得其本解者。故言或十二十。或有备迳五道然后值佛得其本解者。故云至五十岁。未必尽行五道故云或也。经云五戒得人身。十善得天身。若尔既云久在五戒十善教中。何复一生畜生故云二十。答曰此就宿业为论故然。何者虽在五戒十善之中。若其宿业应先受畜生者。必一生畜生。然后得人故云或二十也。年既长大加复穷困者。年长譬失解久。言年少时以少衣食足给。而长时非以少物可堪。故云加复穷困。内合众生失解既久。则非微善愿力可资也。驰骋四方以求衣食者。言各随其业径流四生求觅道理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者。言虽复久住他国。理非永背己国也。譬众生虽复失解久在五戒十善教中。理非永失其本大乘解也。而向本国非即。故云渐渐。从其父先来以下。第二名父觅子不得。内合如来从众生失解以来。恒觅化机不得。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言求子不得。内合直明觅化机不得。第二从中止一城以下。明虽有失子之忧。犹不废其家业大事。内合如来虽一方众生不得应机。而不废其教化常事。中止一城者。一城譬一大乘教。教譬城义即如恒释。言如来恒在一大乘教中也。从其家大富以下。皆譬佛果备有众德。臣譬八地以上。佐譬七地以下。吏譬缘觉。民譬声闻。像譬大乘法。马牛羊譬三乘法。从佛宣如出。化功归己如入。施化非一方故。云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者。商估背贱求贵譬从佛教化诸菩萨也。从时贫穷子以下。第三名子还近父。内合众生远有感佛出世说法之机。就中即有二。第一时贫穷子游诸聚落迳历国邑者。明子近父之由。言游行不已故得近其父。内合众生迳行五戒十善不已故。有感佛出世说法之机。遂倒其父所止之城者。第二正明近父。内合正有感佛出世之机。然是非正感一教。但泛明有如是感教之机也。从父每念子以下。第四名父失子忧念转深。内合如来见众生失大乘解广起烦恼。起慈弥深。就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每忆其子。直言失子忧念。内合如来忧念众生失大乘解。亦可直言失大乘众生忧念。第二从复作是念以下。假设明得子无忧。内合亦假设得大机无忧。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馀岁者。譬失大乘解洷流五道也。然上直言五十岁。此并阿修罗为六道故云余。或云无别阿修罗道只是鬼神道中最胜者。离出詺阿修罗。既被出故言余。若实别有阿罗道。则应言六十岁不言五十馀也。一云不然。别有阿修罗道何则善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罗。但其多谄曲求道甚难。故贬之令在鬼神道中。非无别阿修罗道也。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者。言一应以来。未向声闻辟支等。说众生失其本大乘解事也。但自思惟者。言但佛独思也。心怀悔恨者。悔在于父。恨在于子。何则悔不坚赏。恨不顾生。内合亦然。悔在如来。不坚用大乘为化。恨在众生。都不寻其本大乘解。自念老朽者譬废大乘教来久也。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者。譬大乘教所明佛果众德。无有子息者。言无堪受大乘众生。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者。言由无大机。若就化他方。则大乘道。无利于此众生。是以殷勤每忆其子者。言每忆众生无大机。从复作是念以下。第二假设明得子无忧。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决乐。无复忧虑者。言若得众生大机为说大乘。即称如来本意者。无复忧虑也。所以知此譬必领上火宅第一宅主譬。亦领方便品第一法说开三显一者。此言父即同上火宅长者。亦同方便品今我亦如是。又此言其家大富。财宝无量。多有僮仆。臣佐吏民。即同上火宅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亦同方便品安稳众生故。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但其间亦有少少不从。而其大致不乖也。从尔时穷子以下。第二名为父子相见譬。此譬领上火宅中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亦远领方便品第二。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就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疾走而去。先明子见父。内合众生以人天少机感佛。第二从时富长者以下。明父见子。内合如来见众生有人天少机。然上但言长者见子。不言诸子见长者。内合但明以智照机。不明以机感圣。但此以义倍明。就第一子见父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威德特尊正明见父。内合众生正以人天少机感佛。第二从穷子见父以下。明见父生畏避心。内合众生少机欲避大乘佛。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者。修行五戒十善不止之力。今以人天少机得感如来。若以大乘机感。如立门中。而今以人天少机感故。云立门侧。遥见其父居师子床者。以言远机感居十力无畏坐佛也。宝机承足者。权实二智为两足。二谛境为宝机。言如来常以权实二智照二谛境。如宝机承足。诸波罗门譬八地以上。刹利譬七地以下。居士譬内凡夫。然此中佛应是一果佛。若尔则是法身。法身之地内凡夫那得共在者。只就一果应身为明故然。不就真身也。以真珠璎珞。贾直千万。庄严其身者。言诸菩萨以万行功德智慧以修己身。吏民譬避支。僮仆譬声闻。白拂譬无相解。言二乘人以无相解拂烦恼尘。然是则二乘人自拂。何关拂佛。解言。二乘人能自拂。正由佛教故。义关拂佛净名言众生病故我病。众生病喻我病亦喻。是其义也。亦可。佛无可拂故。但自为执非为拂佛。如诸菩萨以真珠璎珞。自庄严也。覆以宝帐者。譬佛慈悲两德覆六道四生。垂诸花幡者。花幡是能化人目。譬四摄能化众生。香水洒地者。言以禅定水洒净戒地。淹烦恼尘。散众名花者。譬七净。罗列宝物者。譬佛果诸功德。教从佛出故言出。化功归佛故言内。前人受教为取。佛授记为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者。言万德备有也。从穷子见父以下。第二明见父生畏避心。穷子见父有大势力者。譬佛有大乘教力。即怀恐怖者。大乘教非其人天少机分也。悔来至此者。悔以少机感大乘佛。窃作是念。此或为王。或是王等者。言是说一乘佛。或是说三乘佛。非发言但理中为论故云窃。非我庸力得物之处者。言虽复说一乘佛。说三乘佛。非我人天少机相宜也。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者。五戒十善为贫里。衣食譬人天果。言不如更就五戒十善教中修行易感人天果也。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者。若以人天少机。久就说大乘佛。或用大乘教逼我少机强使修行也。作是念已疾走而去者。言就其人天少教也。从时富长者以下。第二明父见子。内合如来见众生有人天少机。就中亦有二。第一正明见子。以对上正明子见父。第二从即作是念以下。明父见子开畅念。以对上子见父生畏避心。子见父生畏避。父见子生欢喜者明矣。时富长者。于师子坐。见子便识者。即知是我所失子。内合如来在法身之地。见人天少机众生。即知是我昔二万亿佛处。以大乘为化者也。心大欢喜者。或更如本得为子故生喜。内合亦尔。或更发其本大乘解故生喜。从即作是念以下。第二明父见子开畅念。内合如来见众生善根不断。始发可化之机。即开畅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者。言今既发可化之机。后必更发大机故。言我大乘教有所付也。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者。言从众生失大乘解以来。恒思欲以大乘为化。而机未故无由得化也。而忽自来甚适我愿者。言今始发可化之机。即称如来本意故。云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者。言虽复废大乘教来久。而众生既发可化之机故。犹欲以大乘为化。故云贪惜。惜者谓不可轻也。然此中所明。非言已发大机。但言因此可化之机后必发大机之谓也。然所以知此譬领上火宅中第二明长者见火起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二。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者。但其文虽有广狭之殊而其大意即同。何者。此言门侧之子。即同上火宅被烧三十子。亦同方便品见六道众生。又此言见子欢喜之父。即同上火宅见火起生惊怖长者。亦同方便品能见五浊如来。所以知领上火宅第二见火起也。问曰此子但在门侧不为火烧。上子在于宅内。亦得被烧。然则子义虽同。烧与不烧既殊。那得相即。解言上子虽复被烧。岂无人天少机。此子虽有人天少机。岂不被烧。是乃上中。但明为五浊所惛之义。不明有人天少机。此中亦但明有人天少机之义。不明为五浊所惛故然。然此亦圣人随其处处所宜互举而出也。又问上子但受火苦。而不见其父。此子得见其父不为火苦。见父与不见既殊者。亦子义虽同。那得相即。解言上子但受火苦。而不见其父者。直明众生为五浊所惛之义不明以人天少机感佛故。然此子见父而不为火苦者。但明以人天少机感佛之义。不明为五浊所惛故然。然是亦互举出之。又问上父见子而惊。此父见子生喜。然则父义虽同。惊喜相违。那得相即。解言夫众生机有二。一戒莫恶机。二劝修善机。上就见戒莫恶机为明。故惊而不喜。此就见劝善机为明。故喜而不惊。此亦互举为显。若通为论。即此三义共在一体。所以知此譬领上火宅中第二见火起譬也。从即遣傍人以下。第三名唤子不得譬。即领上火宅中第三。长者求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第三。明以大乘化众生不得。然上火宅第三求子不得譬有二意。第一明长者将欲求子。先以己身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内合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第二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内合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犹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今皆领之。但开文倍一为三。第一从初讫何为见捉。名为一唤不来。即领上火宅中第一。先以己所得力富作思惟。而诸子无知故。力富非其时。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一。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第二从使者执之犹急以下。名为再唤不来。即领上火宅第二。以畏语作思惟。而诸子犹无知故。不得以畏语求子。亦远领方便品第二。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第三从父遥见之以下。难唤故放。内合二拟宜皆息。即遣傍人急追将还者。傍人譬实智。法身当正体故。智为傍人。此即领上云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亦远领方便品我所得智慧。微最第一。尔时使者疾走往捉者。譬以智就机。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者。譬无大机言有大机可以实智作拟宜。而今无大机云何以实智作拟宜。此即领上云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亦远领方便品。云众生诸根钝。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从使者执之以下。第二名再唤不来。领上第二以畏语作思惟。亦远领方便品以大乘教作拟宜。使者执之喻急强牵将还者。譬以大乘教作拟宜。若论就机。比智教亲故。云执之喻急。此即领上云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是舍已烧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亦远领方便品云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从于时穷子以下。亦明无大机自念无罪而被囚执者言自无大机。而以大乘得为作拟宜也。此必定死者。若违机犹用大乘为化。即生邪见故。云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辟地也。此即领上云父虽怜愍善言慰诱。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亦远领方便品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从父遥见之以下。唤子不得中。第三名父放子。内合智教二家拟宜皆息。就中开为二。第一先明父放子。内合智拟宜息。第二从使者语之以下。名使者放子。内合大乘教拟宜息。在法身地而见故云遥。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者。言非可以实智拟宜也。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者。权智譬冷水。少乘机譬面。言宜以权智拟宜。称会其少机。莫复与语者。复不可以实智作拟宜也。所以者何。父知诸子志意下劣者。言唯有少机也。自知豪贵为子所难者。言实智非少机分。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者。即如上云不道是我昔二万亿佛处。以大乘为化者也。从使者语之以下。第二明使者放子。内合大乘教拟宜息。我今放汝。随意所趣者。不复以大乘教作拟宜。随欲可受也。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浬。以求衣食者。还其人天教也。本义即如上释火宅譬。从初讫何为见捉。明以大乘劝教作拟宜。从使者执之喻急以下。讫闷绝辟地。以大乘戒教作拟宜。从父遥见之以下。两家息化。从尔时长者以下。第四名唤子得譬。即领上第四明长者求子得譬。亦远领方便品第四。明以三乘化众生得。上第四。明长者求子得中。初开为四。第一明长者以三车作思惟。第二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第三明正以三车得诱诸子。第四明诸子信从三车之诱。今皆领故亦开为四。第一从初讫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名父先与二使人思量唤子之事。内合如来先以二乘教作拟宜。此即领上第一以三车作思惟。亦远领方便品先以少乘作拟宜。第二从时二使人以下。讫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名为正得唤子。内合如来正得三乘机。领上第二善知诸子心中所乐。此不正领方便品。第三从又以他日以下。讫即时长者名之为儿。名为教作。内合正以三乘得化。即领上第三正以三车得诱。亦远领方便品正以三乘得化。第四从尔时穷子以下。讫然其所止。犹在本处。名为子称父意。内合三乘众生。信受三乘教。即领上第四明诸子信从三车之诱。亦远领方便品三乘人。受三乘教修行。就第一先与二使。共量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无威德者。直遣二使。内合直以二乘教作拟宜。第二从汝可诣彼以下。明教二使与子相言方法。内合以二乘教中所说作拟宜。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蜜遣二人者。二人譬二乘教。内合如来将欲化众生。以二乘作拟宜。长者不自唤传遣二人故云方便。内合亦然。不用一乘教。先以二乘教作拟宜。是方便也。此即领上云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勉斯害。亦远领方便品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在法身地始拟宜故云蜜。形色憔悴无威德者者。言二乘教不明声闻辟支弗有三十二相也。然向者言三乘皆是方便。今此何故但言二乘者。今此止道二乘领解故。仍道二乘也。亦可既云是三改言是一。故云皆三方便。然论其取舍唯二可弃。所以此中但举二也。从汝可诣彼以下。第二名教与子相言方法。内合以二乘教中所说作拟宜。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值者。彼谓机。子谓三乘人。言此二教中有四谛十二因缘义可修。胜汝五戒十善也。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者。若二乘人机可顺即应令修也。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者。言治道断九十八使烦恼也。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者。言此二乘教。有为众生诠理。作修道外缘。即是共作义。从时二使人以下。此譬中第二。正得唤子。内合如来正得众生有二乘机。即领上第二明长者善知诸子心中所乐。上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就中亦有二。第一明父得唤子。内合如来得可以二乘化机。第二从尔时穷子以下。明子受唤。内合众生机称二乘教。时二使人即求穷子者。言拟宜已毕即以二乘教正照物机也。既已得之具陈上事者。言得应闻二乘教机也。上事即教中所说事。就第二子受唤中亦有二。第一正明子受唤。内合正明物机称教。第二其父见子。愍而怪之。此二句。明父爱愍子心怯。内合如来爱众生唯有应闻二乘机。先取其贾。寻与除粪者。但言二乘人机有可治道断惑之利。不譬正修行也。释悔即如上释。本义此中分重少少有异。而今不记。从又以他日以下。此譬中。第三名为教作。内合正以三乘化众生得。即领上第三长者正以三车得诱诸子。亦远领方便品正以少乘得化。上云思惟是事已。即就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本义从此下。别为一种教作譬。所以穷子领解凡作九譬。然犹云第四唤子得譬。与此第五教作譬。皆共领上第四求子得譬。所以今合为第四唤子得譬也。就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状有所畏。名为教作缘由。言将欲教作故。舍其贵服。更着秽服。内合如来亦欲为说三乘故。舍万德庄严一果真身更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庆身也。而此文不适领上事。但以义领。第二从语诸作人以下。正明教作。内合正为说三乘。他日谓见机之次。窗牖譬方便智。言见机之后。以方便智。见众生有三乘机。若以实智见一乘机。如户中见。羸癁憔悴者。譬三乘无可大善自资也。粪土尘坌污秽不净者。譬备有九十八使烦恼。璎珞譬种智。细濡上服譬功德。严饰之具譬众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者。言示凡夫太子身现。同九十八使。所以言更者。长者昔日服秽作家事。而后着贵居坐。而今将欲教诸子作家事故。更着其秽。故云更。内合如来既弃凡夫色身。已登万德法身。而今将欲化物。更示凡夫形。故云更。右手执持除粪之器者。执之言修。亦示同方修智慧断烦恼如来生死已离而亦示同方厌生死。故云状有所畏。从语诸作人以下。第二正明教作。内合正为说三乘。正颂上第三明长者正以三车得诱诸子。亦远领方便品正以三乘得化。然上第三正用三车得诱中有四。第一赞叹三车。第二示车所在。第三劝取三车。第四保与不虚。今但略第二示车所处。馀三皆领。虽但领三。开文亦有四。第一从初讫得近其子。名为劝勤。内合劝取三果。即领上第三劝取三车。第二从后复告言以下。名为许与好物不虚。内合许与三果不虚。领上第四保与不虚。第三从诸有所须以下。赞叹须具。内合赞叹三果。领上第一赞叹三车。第四从好自安意以下。名为安慰作人。内合安慰三乘人。此重不领上事。但以义领。但不领第二示车所处云如是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勤作勿得懈息者。言勤修无漏证彼三果也。即领上云汝等于是火宅宜速出来。第二许与不虚。汝常此作勿复余去者。言但当勤修无漏勿复就汝五戒十善也。当加汝贾者。言二乘果胜汝人天果也。即领上云随汝所欲。皆当与汝。第三叹须具。瓮器譬戒。米譬智慧。面譬禅定。盐酢譬无常苦空无我观行智。言二乘果中备有如是种种之美也。莫自疑难者。言实有非虚。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者。譬罗汉有六通。但不及如来故云老弊。即领上云汝等所可珍玩之具。希有难得。今若不取后必有悔。第四安慰作人。就中即有三。第一直慰。第二释。第三从汝常作时以下教。第一直慰可见。第二释慰。标疑云。所以我如汝父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庄者。即言我老汝庄。故云如父。内合如来教化来久。汝等皆是受我化者也。第三教。汝常作时无复欺怠嗔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者。内合汝等三乘人。从今至今日法花以还。其修行时。常应自言我等若都不感如来者。见恶如馀外道也。本义云。如新学轻毛菩萨。自今以后。如所生子者。言应谓我等从佛化生。故如佛所生子。即时长者名之为儿者。佛亦即称是我真弟子也。直就外譬应言我长者。但直言长者。长者自言如傍人言也。从尔时穷子以下。此譬中大段第四。名作人称长者意。内合三乘人受三乘修行。领上第四诸子信受三车之诱。然上中有四句。一句心各勇踊。言得外凡夫善。二句互相推排。言得内凡夫善。三句竞共驰走。言入无相治道断结。四句诤出火宅。言出三界证无馀果。今皆领之。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者。领上心各勇踊生外凡夫善。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者。领上互相推排生内凡夫善。心相体信者。领上竞共驰走观无相治道断结。出入无难者。领上诤出火宅。出三界证无馀果。二十年譬四谛十二因缘。本义云。譬二谛。亦云譬二乘教。然其所止犹在本处者。言犹未发大机也。本义云。从语诸作人以下。讫得近其子即如言领上第三劝取三车。云汝等于是火宅。宜速出来。从后复告言以下。讫当加汝贾。领上第二示车所处。云如是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从诸有所须以下。讫须者相给。亦如言颂上赞叹三车云汝等所可珍玩之具。希有难得。今若不取。后必有悔。从好自安意以下。讫而汝少庄领上第四保与不虚。云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从汝常作时以下。教作譬中第三。作人称长者意。从初讫如余作人。领上心各勇锐。从自今已后以下。领上互相推排。从尔时穷子以下。领上竞共驰走。从过是已后以下。领上诤出火宅。出入无难者。其无为果无异如来。然有为功德智慧不及故。云犹在本处。从世尊尔时长者以下。第五名为付财物譬。然此譬不领今日上譬。远领昔日大品座席时事。言昔日如来说波若。即命须菩提为诸菩萨覆讲。推寻此意欲令知汝等声闻皆亦作菩萨。而于时须菩提犹不达此意。至今方觉。所以亦领于时如来所指深意也。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无令漏失。明父付财于子。内合如来命须菩提覆讲。第二从尔时穷子以下。明子受父敕。内合须菩提承旨覆讲。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者。明其付财物时。言有疾将死故。付其子。内合亦然。初教化功将废故。使须菩提复讲。初教化功将废。如有疾将死。穷子须菩提自譬己身。众宝譬波若中所明菩萨种种尊行。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者。广说为多。略说为少。自分为取。授人为与。言教中所说。若广若略。汝悉应知。我心如是。当体此意者。诫莫违也。今我与汝便为不异者。应所说不异也。宜加用心无令漏失者。亦诫莫失我所说也。从尔时穷子以下。第二明子受父敕。内合须菩提承旨覆讲。而无悕取一餐之意者。譬都不谓己分。然其所止故在本处者。言犹在其二乘机中也。下劣之心亦未能舍者。言犹不舍其求少之心也。从复径少时以下。第六名为见子志至大譬。领上第五明长者见子勉难譬。上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亦远领方便品第五。明如来见众生发大乘机。上云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复侄少时者。传教之后。去今日法华不久故言少时也。父知子意渐已通泰者。譬于波若维摩修行渐渐益解无五浊弊也。成就大志者。言发大机。自鄙先心者。鄙其昔日不求大之心。从临欲终时以下。第七名为付家业譬。领上第八等与大车譬。亦远领方便品第八正说今日法华。上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上第八等与大车中。初开为二。第一直明等与大车。上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第二释平赐之意。今但领第一平赐略不领第二释。就中有三。第一集为证众。第二从即自宣言以下。会父子义。第三从今吾所有以下。正付。内合可推。临欲终时者。譬废维摩化功也。亲譬分身诸佛。国王譬多宝佛。大臣譬十地。刹利譬九地以还。居士譬七地以还。第二会父子义。此是我子者。是我以大乘所化者也。我之所生者。从我化生也。某城譬二万亿佛时大乘教。舍吾逃走者。譬失解背佛流行。跉跰辛苦五十馀年。即如上释。其本字某我名某甲者。会名。昔在某城。怀忧推觅者。言失大乘解以来。恒觅大乘机也。此实我子。我实其父者。亦如上可推。从今吾所有以下。第三正付。内合正为说法华。从此下正领上等与大车。前二重但以义领。非过领上事。今吾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者。言皆为子分也。内合记三乘人皆如我作佛。此明显一。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者。言知是方便也。此明开三。从是时穷子以下。第八名为穷子得家业故欢喜譬。领上第九明诸子得车欢喜譬。上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亦远领方便品第九三乘人受大乘修行。上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释文自可见。从世尊大富长者以下。第二合上开譬。本有八譬。今皆合之。而并合第六见子至大譬。第七付家业譬。故开文为七。第一初二句。合第一父子相失譬。第二如来常说。我等为子。此一句。合第二父子相见譬。第三从我等以三苦故以下。讫乐着少法。合第三唤子不得譬。第四从今日世尊以下。讫无有志求。合第四唤子得譬。第五从我等又因以下。讫不知真是佛子。合第五付财物譬。第六从今我等方知以下。讫然佛实以大乘教化。并合第六见子至大譬。第七付家业譬。第七从今法王以下。竟长行。合第八得家业故欢喜譬。上第一父子相失譬中有四重。第一子背父而去。第二父觅子不得。第三子还近父。第四父失子忧念转深。而今但总合不别也。今二句初一句。大富长者。即是如来者。总合第二父觅子不得与第四父失子忧念转深。言如来从众生失大乘以来。恒觅大机而不得。又见失大乘解即为五浊所惛。起慈弥深。即如上长者觅子不得忧念转深也。我等皆是佛子者。亦总合第一子背父而去。第三子还近父。言众生失大乘解侄离五道而背佛。理非永绝犹有感佛出世之机。即如上子理非永背其父。游行不已遂到其父所止之城。如来常说我等为子。此一句合上第二父子相见譬。上开譬中有二。第一子见父。第二父见子。今但合第二父见子。略不合第一子见父。上云尔时穷子。牖赁展转。遂到父舍。住立门侧。今合第二。言如来说此等是我昔。二万亿佛所所化者也。即如长者于师子坐见子。便识是我所失子也。从世尊我等以下。合第三唤子不得譬。上开譬中有三。第一一唤不来。第二二唤不来。第三难唤故放。今但合二重唤不来。略不合第三难唤故放。我等以三苦故者。三苦者即是三界苦。非道苦苦坏苦行苦。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者。诸热恼谓五浊八苦。迷惑无知乐着少法者。言唯有少机而无大机也。是即如上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又言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略不合第三难唤故放。上云不须此人。勿强将来。又言我今放汝。随意所趣。从今日世尊以下。合第四唤子得譬。上开譬中有四。第一父先与二使人思量唤子方法。第二正得唤子。第三教作。第四作人称长者意。今皆合之。从初讫戏论之粪。合第一先与二使思量。从我等于中以下。合第二正得唤。从然世尊以下。合第三教作。从我等从佛以下。合第四作人称长者意。今合第一。而上第一与使思量中有二。第一直遣二使。第二教二使与子相言方法。今但合第二不合第一。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者。戏论之粪谓九十八使烦恼。言如来为我等如是作拟宜也。即如上长者教二使。言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从我等于中以下。合第二正得唤子。而上中有二。第一直明父得唤子。第二子受唤。今皆合之。先合第一父得唤。于中者。于三教中也。言如来见我等有于三教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贾机也。即如上长者二使。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也。从既得此已以下。合第二子受唤。我等于三教中修行自以为足。即如穷子先取其贾寻与除粪也。而上第二子受唤中有二。第一直明子受唤。今已合。第二父见子心怯。生爱念心。内合如来见众生唯有少机。起慈悲心。而今略不合。上云其父见之愍而怪之。从然世尊以下。合第三教作。上中有二。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明教作。今皆合之。从初讫宝藏之分。合第一教作缘由。从世尊以方便力以下。合第二正明教作。而上教作缘由中有三意。一明见子身羸。二明舍贵服。三明着贱服。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蔽欲乐于少法者。言佛知众生唯有少机也。即如上长者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癁燋焠。粪土尘坌污秽不净也。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者。言不用大乘为化也。即如长者即脱璎珞细濡上服严饰之具也。略不合著贱服云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者。合第二正明教作。上中有四。第一劝勤作。上云汝等勤作勿得懈息。第二许与不虚。上云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贾。第三叹须具。上云诸有所须。瓮器米面盐酢之属。勿有疑难。第四安慰作人。上云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有虑。而今总合不别也。从我等从佛以下。合第四作人称长者意。上中有四。第一领上心各勇踊。上云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而今不合。第二领上互相推排。上云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而亦不合。第三领上竞共驰走。上云心相体信。亦不合。第四领上诤出火宅。上云出入无难。今但合此也。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贾。以为大得者。涅槃谓罗汉果。罗汉功德智慧。非是远求佛果。故云一日之贾。言罗汉得少分功德智慧。以为大得。即合上出入无难。于此大乘无有志求者。言不求佛果一切功德智慧也。即如上作人虽复出入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从我等又因以下。合第五付财物譬。上开中有二。第一明父付财物于子。第二子受父敕。今略不合第一父付。但合第二子受父敕。就中有二。第一正合。第二释上意。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者。言昔日大品座席时。受佛敕旨。为诸菩萨复讲大乘。即如穷子受父敕旨领知众宝。而自于此。无有志愿者。言于时犹不达如来所指深旨。都无求大之意。即如穷子虽蒙父敕领知众物。而无悕取一[冫*食]之意。第二释。所以无志愿者何。言如来欲令我等得。故使我复讲。而不知我等亦是佛子。故不求也。亦可所以使我等复讲者何。本义云。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者。合第七见子至大譬。而今不须。从今我等以下。并合第六见子至大譬。第七付家业譬。既云为说法华。即大机发自去。故并合也。上第七付家业中有三。第一集为证众。第二会父子义。第三正付。今不合前二重。但合第三正付。今此中亦有三。第一正合上事。第二以义释合第三从是故以下。亦以义结合。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者。言为说法华也。即如上长者今吾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也。我等方知者。亦可发大机故。云并合第六见子至大譬。第二释。标疑云所以知无吝惜者何。昔日不为说。但由我等乐少不求大。若乐大即为说。故知无吝惜。从而昔以下。引昔证释。从是故以下。第三以义结合。是故者。言佛意本来在大故也。从今法王以下。合第八得家业故欢喜譬。上云我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本义云。从是故以下。合第八得家业故欢喜。亦好。随欲可用。从尔时摩诃迦叶以下。第二偈颂。上长行中初开为二。第一叙其今昔所怀。第二正领上十譬。今六十八行偈即为二。第一初二行偈。颂第一叙其今昔所怀。第二从譬如童子以下。六十六行偈。颂第二正领十譬。上第一叙其今昔所怀中有二。第一叙其昔日不求大之所以。第二叙其今日得大生喜。今略不颂第一叙其昔日不求大之所以。但颂第二叙其今日得大欢喜。可见。上第二正领十譬中有开合。今初四十一行偈颂开譬。从佛亦如是以下。二十五行偈颂合譬。上开譬中有八譬。今皆颂之。从初讫到父住城有十三行偈。颂第一父子相失譬。从佣赁展转以下。七行半偈。颂第二父子相见譬。从即敕使者以下。三行偈。颂第三唤子不得譬。从即以方便以下。八行半偈。颂第四唤子得譬。从示其金银以下。有二行偈。颂第五付财物譬。从父知子心渐已广大二句。颂第六见子至大譬。从欲与财物以下。四行半偈。颂第七付家业譬。从子念昔贫以下。二行偈。颂第八得家业故欢喜。上第一父子相失譬中有四。第一子背父。第二父觅子不得。第三子还近父。第四父失子忧念转深。今皆颂之。而不次第。今初一行半偈。颂第一子背父。上云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游。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从其父忧念以下。六行半偈。颂第二父觅子不得。上云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从豪富如是以下。二行半偈。颂第四父失子忧念转深。上云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馀年。从尔时穷子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三子还近父。上云时贫穷子。游诸聚落。迳历国邑。遂倒其父。所止之城。从邑至邑者。从五戒得五戒报。从国至国者。从十善得十善报。或有所得者未来报。或无所得者。报非即得。善法恒不足故云饥饿羸瘦。非唯乏善。亦备九十八使。故云体生创癣。从佣赁展转以下。七行半偈。颂第二父子相见譬。上中有二。第一子见父。第二父见子。今皆颂之。初六行半偈颂第一子见父。从长者是时以下。一行偈。颂第二父见子。上第一子见父中有二。第一正见。第二生畏避心。亦皆颂之。初三行偈。颂第一正见。上云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从穷子见父以下。三行半偈。颂第二生畏避心。上云穷子见父有大势力。悔来至此。或是为王。或是王等。从长者是时以下。一行偈。颂第二父见子。上中亦有二。第一正见。第二开畅念。今但颂第一正见。上云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略不颂第二开畅念。上云我财物藏库。今有所附。从即敕使者以下。颂第三唤子不得譬。上中有三。第一一唤不来。第二二唤不来。第三难唤故放。今初三句颂第一一唤不来。上云即遣傍人。急追将还。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从迷闷躄地以下。一行一句。颂第二二唤不来。上云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从长者知子以下。颂第三难唤故放。上云不须此人。勿强将来。我今放汝。随意所趣。从即以方便以下。颂第四唤子得譬。上长行中初有四。第一先与二使思量唤子方法。第二正得唤子。第三教作。第四作人称长者意。今皆颂之。初二行偈。颂第一思量。穷子闻之以下。一行偈。颂第二正得唤。从长者于牖以下。四行半偈。颂第三教作。从长者有智以下。一行偈。颂第四子称父意。上第一思量中有二。第一直遣二人。第二教与子相言方法。亦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直遣。上云蜜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后一行颂第二教方法。上云汝可诣彼。徐语穷子。雇汝除冀。穷子闻之以下。颂第二正得唤。上中有二。第一得唤。第二子受唤。今但颂第二子受唤。上云尔时穷子。先取其贾。寻与除粪。略不颂第一正得唤。上云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从长者于牖以下。四行半偈。颂第三教作。上中有二。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明教作。今皆颂之。初二行偈。颂第一缘由。从方便附近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二正明教作。上第一教作。缘由中有三。第一见子身羸。第二舍贵服。第三着秽。初一行偈。颂第一见子身羸。上云于窗牖中。得见子身羸癁燋焠。粪土尘坌污秽不净。从于是长者以下。一行偈。颂第三着秽。上云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但不颂第二舍贵服。上云即脱璎珞细濡上服严饰之具。从方便附近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二正明教作。上中有四。第一劝勤作。第二许与不虚。第三叹须具。第四安慰作人。亦皆颂之。方便附近。语令勤作。此二句。颂第一劝勤作。上云汝等勤作。莫得懈息。既益汝贾一句。颂上第二许与不虚。上云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贾。从并涂足油以下。一行一句偈。颂第三叹须具。上云诸有所须。瓮器米面盐酢之属。莫得疑难。又以濡语汝若我子二句。颂第四安慰作人。上云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从长者有智以下。一行偈。颂第四子称父意。上中有四句。一句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二句由是之故。于二十年。常令除粪。三句心相体信。四句出入无难。今但颂第四出入无难。略不颂前三重。从示其金银以下。颂第五付财物譬。上长行中有二。第一父付。第二子受。今亦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父付。上云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今我众物所应取与。汝悉知之。后一行颂第二子受。上云穷子受敕领知众物。而无悕取一[冫*食]之意。父知子心渐已旷大。此二句。颂上第六见子至大譬。上云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今但颂上二句也。从欲与财物以下。颂第七付家业譬。上中有三。第一集为证众。第二会父子义第三正付。今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集众。上云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从于此大众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二会父子义。上云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从凡我所有以下。一行偈颂第三正付。上云今吾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释二十年如上释。从子念昔贫以下。二行偈。颂第八得家业故欢喜譬。上云我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从佛亦如是以下。有二十五行偈。颂合譬。上长行有七重合。而今略不尽合初一行偈。颂合第三唤子不得譬。从而说我等以下。一行偈。颂合第四唤子得譬。从佛敕我等以下。十七行半偈。颂合第五付财物譬。从导师见舍以下。四行偈。颂合第七付家业譬。从我等今日以下。一行半偈。颂合第八得家业故欢喜譬。而此五重颂合。但总颂不别。皆可见。但颂合第五付财。其文少广。而亦只道昔日虽蒙复讲而无悕取之心。更无异意也。从世尊我今以下。中根人领解中。第二叹佛恩深难报结成领解。就中有三。第一初五行半偈。直叹得恩见利。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六行半偈。叹难报。第三从诸佛希有以下。亦六行半偈。叹所说与物根性相称。此三重皆有二。第一直叹中二者。第一初一行总叹得恩。第二从我等长夜以下。四行半偈。据事别叹。皆可见。第二叹难报中二者。第一初一行半偈。亦总叹。第二从手足供给以下。五行偈。亦据事别叹。亦皆可见。第三叹所说与物根性相称中二者。第一初一行一句偈。亦总叹。第二从诸法之王以下。五行一句偈。据五乘别叹。一行一句叹人乘教称人乘根性。从诸佛于法以下。二行偈。叹天乘教称天乘根性。从随诸众生以下。二行偈。叹三乘教称三乘根性。

药草喻品第五[编辑]

此是譬说化中根人中。第三明如来述成中根人领解。借三草二木作述故。云药草喻品。就中有二。第一正述。第二偈末。从加叶当知以下。重劝信前三后一之意。上领解中有二。第一正领十譬。第二叹佛恩深难报结成领解。今但述第二叹佛恩深难报。略不述第一正领十譬。所以尔者。领十譬即有所因故不述。何则方便品。有长行偈二说。火宅亦有长行偈二说。因此四说而领故无疑可失。所以不述。但第二叹佛恩深难报。此是须菩提自意作叹。所以如来亦为述也。就中有长行偈。长行中有二。一以法说为述。二以譬说为述。故即法说譬说有二。先以法说为述。然上第二叹佛恩深难报。中有三。第一直叹得恩见利。第二叹难报。第三叹所说与物根性相称。今皆述之。从初讫诚如所言述其第一直叹。上云世尊我今。得道得果。于无漏法。得法眼净。从如来复有以下。述其第二叹难报。上云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怜愍教化。利益一切。无量亿劫。谁能报者。从加叶当知以下。述其第三叹所说与物根性相称。前二重可见。但述第三所说与物根性相称中有二。第一泛言如来所说与物根性相称不虚为说。第二从于一切法以下。正述上事。第一可见。但第二正述中有二。第一从于一切法以下。讫一切智地。通述上人天乘教称人天乘根性。上云诸法之王。能为下劣。忍于斯事。取相凡夫。随宜为说。言人乘教称人乘根性。又言诸佛于法。得最自在。知诸众生。种种欲乐。随所堪任。而为说法。言天乘教称天乘根性。而此但明能知药。不明知病。第二从如来观知以下。述上三乘教称三乘根性。上言随诸众生。宿世善根。又知成就。未成就者。种种筹量。分别知已。于一乘道。随宜说三。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者。明能知药。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者。明能知病。此明二乘教称二乘根性。从又于诸法以下。明三中菩萨乘教称菩萨根性。但明能知药。不明知病。从譬如以下。第二举譬为述。然此譬但述第三所说与众生根性相称。不述第一得恩见利。第二恩深难报。本义云。从初讫皆不虚也。述其叹佛恩深难报。从于一切法以下。述其正领如来开三显一之义。就中亦有三。第一从于一切法以下。讫一切智慧。先出所领之法。即是权实二智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譬如三千以下。讫是故不即。为说一切智慧。将明今日得解先道四大声闻昔日不解三一之义。第三从汝等迦叶。甚为希有竟长行。正述今日得解开三显一。又云从此譬如以下。领十譬中。但述其第五付财物譬。何者馀八譬。皆从佛语作领无疑可失。第五付财譬。但须菩提自意。远领昔日大品座席时事。所以如来亦助述成。亦好。随欲可用。就中亦有开合。就开譬有五。第一从初讫名色各异。总出受润草木。内合亦总明廪教见利众生。第二从蜜云弥布以下。亦出能润云雨。内合能利物应身。第三从其泽普洽以下。正明施润。内合正说法利物。第四从诸树大少以下。明润与草木根性相称皆令长实内合如来所说。与物根性相称。皆令得利。第五从虽一地以下。明草木蒙利不同。内合众生因教蒙利不同。世界山川溪谷土地。皆是草木所生之本。即譬众生宿因。草木譬人天乘。药草譬三乘。小根茎枝叶譬人天乘。中根茎枝叶譬二乘。大根茎枝叶譬三中菩萨乘。根譬信。茎譬戒。枝譬定。叶譬慧。从迦叶当知以下。第二合譬。就中有二。第一随上别合。第二从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以下。因合仍叹中根人能得如来随宜说法之义。上开譬中有五。第一总出受润草木。第二出能润云雨。第三正明蒙润。第四润称种物根性。第五蒙利不同。今但略第一总出。馀四皆合。从初讫而听法。合第二能润云雨。从如来于时以下。合第三正明施润。从既闻法已以下。合第四润称种物根性。从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以下。合第五蒙利不同。就合第二能润中有四。第一直合。第二从未度者以下。唱四弘誓。第二从今世后世以下。唱三达智。第三从汝等天人以下。虽观众。第四从尔时无数以下。众受劝。从如来于时以下。合第三正明施润。然上中有上中下之别。今但总合不别。言如来随诸利钝说法令利。即如上云雨能润下中上根茎枝叶也。从既闻法已以下。合第四润与种物根性相称。上云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从如来说法以下。合第五蒙利不同。上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就中即有三。第一从如来说法以下。讫不自觉知。正合上第五蒙利不同。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以义释合。第三从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以下。举外譬结合。一相无为果章门。一味有为果章门。解脱离灭三相释无为果章门。究竟至于一切智。释有果章门。即合上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从其有众生以下。明蒙教见利各各不同。而众生不自知蒙教得如是各利。即合上而诸草木各有差别。第二释合。标疑云所以不自知者何。言但如来明达众生各性所乐。随欲为说。皆令得利。如是之义。众生那何得知。故云不自知也。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此三句。明能知众生宿习。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此三句。牒上事。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此三句。释上三句。以何法。得何法。此二句。明能知得报。若具文应云。以何法念。得何法。以何法思。得何法。以何法修。得何法。但文略也。本义云。初三句知众生所须境不同。次三句明现在心修不同。次三句明宿因不同。次二句证未来果不同。从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以下。第三结合。不自知可见。从如来知此以下第二因合仍叹加叶能知如来随宜说法之意。就中即有二。第一先所所知之义。第二从汝等加叶以下。正叹能知。就中有二第一直叹。第二释皆可见。如来述中根人领解。中有长行偈。长行已竟。从此下第二偈颂。上长行中有法说譬说。今皆颂之。凡有五十一行偈。初四行偈。颂第一法说。从加叶当知以下。四十七行偈。颂第二譬说。上第一法说中有三。第一述直叹得恩见利。第二述叹难报。第三述叹所说称物根性。今四行初开为二。第一初一行。正通颂上三重。亦可。三中但颂第三所说与物根性相称。第二从如来尊重以下。三行偈。以义颂昔日但说五乘。不须一乘之意。可见。从加叶当知以下。颂譬说。上有开合。今初十行半偈。颂开譬。从佛亦如是以下。三十六行半偈。颂合譬。上开譬中有五。第一总出受润草木。第二出能润云。第三正明施润。第四润与种物根性相称。第五蒙利不同。今此颂中。但略第一总出受润草木。后四重皆颂。初三行偈。颂第二能润云譬。上云蜜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从其雨普等以下。三行半偈。颂第三正用施润。上云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上中下根。从其云所出以下。三行半偈颂第四润称种物根性。上云一雨所润。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所润是一。而各滋茂二句颂第五蒙利不同。上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皆可见。日光掩弊。地上清凉者。譬如来出世即外道耶法自灭。皆从佛化。即如起云掩日热光皆清凉也。叆叇垂布。如可承揽者。譬佛应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可承揽。从佛亦如是以下。颂合譬。上合中有四。第一合能润云譬。第二合正明施润。第三合润称种物根性。第四蒙利不同。今但不颂合第四蒙不同。馀三皆颂。从初讫故现于世。七行半偈。颂第一合能润云譬。从为大众说以下。十六行偈。颂第二合正明施润。从佛平等说以下。十三行偈。颂第三合润称种物根性。上第一合能润云譬。中有四。第一明四弘誓。第二明三达智。第三明劝众。第四明众受劝。今但颂四弘誓及劝众。略不颂三达智与众受劝。今七行半偈。初五行半偈颂四弘誓。上云未度者令度。从诸天人众以下。二行偈。颂劝众。上云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从为说大众以下。十六行偈。颂第二合正明施润。上云于时如来。观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所堪任。而为说法。从佛说平等以下。十三行偈。颂第三合润称种物根性。上云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就中有二。第一正颂。第二从如是加叶以下。一行半偈。结颂。本云。颂合不自知。从迦叶当知以下。述中根人领解中。第二重劝加叶等信前三后一之义。亦可见。

授记品第六[编辑]

此是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中。第四明如来授记中根人。即因之立名。故云授记品。就中有二。第一正为四大声闻授记。第二品末一行偈。许为下根说同归之理。就第一正授记中有三。第一正为四大声闻授记。第二从尔时大目健连以下。别为三声闻授记。第三从我诸弟子以下。有一行半偈。通为五百弟子授记。就第二别为三声闻授记中。即有二。第一三声闻请记。第二如来随请授记。第三五百人授记。可见。从我及汝等以下。一行偈。许为下根人说同归之理。然此语应当在化城之初。盖是出品目家。欲以偈集列故尔也。

化城喻品第七[编辑]

从此下。凡有三品。是明广开三显一。化三根人中。第三举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化下根人。以化城喻为化。故云化城喻品。若准例上应有四段。而唯有三事略无述成。又领解亦入授记中故。直开为二。第一此化城一品。正举宿世因缘。化下根人。第二后二品。授记下根人。此品初开为二。第一初一长行偈。先叹能见。即是佛智。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正明宿世结缘。长行中有二。第一先出所见。第二从我以如来知见以下。正出能见即可见第二偈颂七行偈。亦分为二。第一初五行偈。颂上所见。从如来无碍智以下。二行偈。颂上能见。亦可见。从佛告诸比丘以下。第二正明宿世结缘。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明结缘之由。第二从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竟长行。正明结缘。言远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见父出家修道成佛。共诣佛处种种供养。请闻说法。时佛即为说四谛及十二因缘之义。时十六子。闻法发心。亦随出家。皆为沙弥。亦请无上大道。时佛即为说法花经。是则名为结缘之由。佛说经已。十六沙弥各皆登坐为时众复讲法花经。是则正明结缘。于时第十六沙弥。今我释迦。时闻复讲大众。即今汝等是言三乘人。昔来有如是结缘之事。故今亦教化。不可不信也。所谓举宿世因缘。化下根之旨。唯是也。就第一结缘之由亦有二。第一从初讫哀愍而敷演。无量劫集法。明十六王子及十方梵王。请转法轮。是则结缘之远由。第二从大通智胜佛。受十方梵王请以下。明受请为说法。是则结缘之近由。就第一请转法轮中。初开为二。第一明大通智胜佛修道成佛。第二从其佛未出家时以下。正明请转法轮。就第一修道成佛中有三。第一明成佛坐树下至十劫犹不现世。第二明诸天见知作种种供养。从尔时以下是。第三明过十少劫乃成佛。从诸比丘以下是。就第二请转法轮中。自有二。第一十六王子等请。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十方梵王请。十六王子唯请大乘法轮。可见。就第二十方梵王请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胜诸天光。先明发请之由。第二从尔时东方以下。出正请。第一可见。言因见六种震动。大光明。而请也。就第二正请中。第一东方梵王请。次东南方梵王请。此二王皆请少乘法论。次南方梵王请。次西南方梵王。乃至下方梵王请。此三王皆请大乘法论。次上方梵王请。此王并请大少乘法论。就此诸梵王。皆有六事。一见光而惊。二共议。三众中有智人为证。四诣佛三业供养。五请说法。六佛默然为许。皆可见。从尔时大通智胜佛。受十方诸梵天王以下。结缘由中第二明大通智胜如来。受十六王子及诸梵王请。为说法轮。即是结缘之近由。就中有三。第一为说二乘法轮。第二从尔时十六王子以下。别为十六王子说大乘经。第三从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以下。明大通智胜如来。说法花已。即入定为作复讲之由。就第一说二乘法中即有二。第一明受请为说。第二从佛于天人大众中以下。时众因说皆得益。可见。就第二别为说大乘经中亦有二。第一十六王子请说。第二从尔时彼佛以下。随请为说。就第一请中即有三。第一明十六王子出家。第二从俱白佛言以下。正请。第三从尔时转轮圣王以下。明王眷属。见十六王子出家皆亦随出。亦可见。就第二正为说中亦有三。第一随请为说。第二从说此经已以下。明奉行。第三从佛说此经以下。明说经劫数。从说此经已以下。结缘近由中。第三明大通智胜如来。说法华已。即入定为作十六王子复说之缘。言佛既入定。不可令空法坐故。十六王子。皆升法坐复讲也。至此以前皆是举长行明宿世事中第一。先明结缘之由。从是时十六菩萨沙弥以下。竟长行。第二正明结缘。就中亦有法说譬说。就法说中开为三。第一正明登坐覆讲结缘。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明结缘以来。恒教化来之相。第三从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以下。明今日相值先三后一意。就第一正明?讲结缘中。亦有二。第一明升坐复讲。令时众得益。第二从大通智胜佛以下。智胜佛从定起。赞叹十六沙弥。仍劝时众亦可见。就第二结缘以来。恒教化来之相中有五。第一正明结缘以来。恒教化。第二从诸比丘我今语汝以下。明十六沙弥现已成佛。第三从诸比兵以下。更结恒教化。第四从尔时所化以下。会通古今。第五从我灭度后以下。举未来亦不废。深证结缘之旨。余国作佛者。言作他佛身教化也。方便所说者。谓初说有三也。从诸比丘若如来以下。举法说正明结缘中之第三明今日相值先三后一之意。就中亦有四。第一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第二从便集诸菩萨以下。明为说今日法华。第三应有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但经文略而以义玄出。第四从比丘当知以下。明以少乘化众生得。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者。若之言如。欲明昔来教化如今日相值。以大乘为化故。言如也。涅槃时到者。说法华时。去涅槃经教不赊。大乘机发仍说法花故。云涅槃时倒。又解言。正发大乘机时。如来三乘化功将断。故言涅槃时到。众又清净者。谓发大机。言不以五浊为障故云清净。信解坚固者。谓大乘信。了违空法者。亦已达空理。从便集诸菩萨以下。第二为说法华。便集诸菩萨者。即是上言四众围绕。世间无有二乘唯一佛乘者。即上方便品。云先三是方便。今一是真实。此次以义玄出第三以大乘不得化。从比丘当知以下。第四明以三乘得化。以方便深知性乐。深着五欲者。言见有三乘机也。为是等故。说于涅槃者。为说三果也。是人若闻。即便信受者。言随教信受也。问曰。上方便品及火宅。同明初不得以大乘为化。故先以三乘为化。而后见大乘机发。即为说法华。此中先明见大乘机发为说法华。更明以大乘不得化故。以三乘为化。此二不同。何故尔也。答曰。此中不以次第者。只欲承上。即明我昔作沙弥时。知汝等有大机。即为?讲法华。汝等于时已得大乘解。以此为因。今日相值。亦发大机。是故我即为说今日法花。岂可不信。若尔何不速为说。所以次明无大机故。不得为说。唯有三机故。以三乘为化也。方便品及火宅。用次第者。欲明如来出世本意。唯欲为说大乘。而众生无大机故。先用三乘为化。因教修行后发大机。故即为说法华也。所以今此中譬说。还述上方便品。及火宅次第为说也。今此法说总取第一正明结缘。第二结缘以来恒教化。为一种法说。第三明今日相值先三后一之意中。四重各为四种法说。大合为五种法说。皆为下五种譬作本。从譬如五百由旬以下。第二譬说。就中亦有开合。就开譬中凡有五种譬。第一从初讫欲过此难。名为导师譬。此譬近即为上第一正明结缘。及结缘以来恒教化作譬。中即拟穷子领解八譬中第一父子相失譬。及火宅十譬中。第一宅主譬。远即拟方便品十种法说中。第一明释迦怗同诸佛以为化主。第二从所将人众以下。名为懈退譬。此譬近即为上第四以义玄出。初不得以大乘为化作譬。中即拟穷子领解中第三明长者唤子不得譬。及火宅中第三明长者救子不复譬。亦远拟方便品第三。初不得以大乘为化。第三从道师多诸方便以下。名为设化城譬。此譬近即为上第五以三乘化得作譬。中即拟穷子领解中第四唤子得譬。及火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四明以三乘化众生得。第四从尔时导师以下名为知止息譬。此譬近即为上第二明见发大乘机作譬。中即拟穷子领解中第六见子志至大譬。及火宅中第五见子勉难譬。亦远拟方便品第五明见众生发大乘机。第五从即灭化城以下。名为将至宝所譬。此譬近即为上第三为说今日法华作譬。中即拟穷子领解中第七付家业譬。及火宅中第八等与大车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八正为说今日法华。今第一导师譬。譬如五百由旬者。本义云。三百由旬譬三界。第四百由旬譬七地所断习气。第五百由旬譬八地以上所断无明。然明宿世结缘。化下根中。不宜明地上事故。私释五百由旬直譬五道众生。即义同上火宅云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止住其中。亦同穷子领解云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险难恶道者。譬五浊八苦。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者。本义云。生死逆流者希故。云无人。非谓绝无一二人也。私释。无人之处人常怖畏。义如五浊八苦理自可畏也。若有大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者。言众生理有欲过生死五浊八苦。至于佛地也。有一导师。聪慧明达者。导师譬为复讲沙弥。善知险道通塞之相者。应失解为塞。应益解为通。言十六沙弥。善知众生根性相生也。将导众人欲过此难者。言欲出生死也。从所将人众以下。第二懈退譬。为上第三以义玄出以大乘不得化作譬。中路懈退者。中路譬人天乘教。言失其大乘解流行人天教中也。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者。言失解更求。非可易得故云疲极。而复怖愄不能复进者。以少机望大乘教。既非其分故。云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者。修大乘得佛果非近也。今欲退还者。欲归其人天教也。即义同上火宅。云父虽怜愍。善言慰诱。而诸子等。不肯信受。又同穷子领解。云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从导师多诸方便以下。第三设化城譬。为第五以三乘化得作譬。就中有三。第一从初讫而欲退还。名为导师善知。众人心性譬。义同上云如来深知。众生性乐。又同火宅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复同穷子领解云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第二从作是念已以下。正设化城譬。即同上云为是等故。说于涅槃。第三从是时疲极之众以下。名众人受化城譬。即同上云是人若闻。即便信受。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者。譬三界外有三果也。汝等勿怖莫得退还者。譬劝取三果。义同上火宅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亦同穷子领解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今是大城。可于中止者。示三果今在三界外。义同上火宅。如是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随意所作者。与三果不虚也。义同火宅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亦同穷子领解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贾。若入是城。快得安稳。先至宝所。亦可得去者。言得离三界也。此叹三果。即义同上火宅云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有悔。亦同穷子领解云诸有所须。瓮器米面盐酢之属。莫自疑难。私释。宝处譬法华经。亦可得去者。言因二乘之力速至法华。亦可如前出三界。若以宝所譬三果者。下言宝所在近。亦应譬三果。然义似非尔。故知。但譬法花经也。从是时疲极之众以下。第三明众人信受化城譬。即同上云是人若闻。即便信受。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者。义同火宅云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具。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亦同穷子领解。云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决得安稳者。义同火宅云互相推排。亦同穷子领解。云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者。义同火宅云竞共驰走。亦同穷子领解。云过是已后。心相体信。生安稳想者。义同上火宅云诤出火宅。亦同穷子领解。云出入无难。本义云。于是众人前者。同竞共驰走。从入化城以下。同诤出火宅。然但疑者。上火宅。但云三车在于门外。若以此为例。即应言过三百由旬。化作三城。何故只言一城。答曰。三车一城。则是一种。何则。声闻断正使别相枝条。缘觉浸断少习。菩萨正习清尽。则其知见有上中下之别。故上火宅以譬三车也。而此三无学人。同是三界因尽果亡。则其二种无为无差。故此以譬一城也。又问上火宅中。但闻三车在于门外。而不适乘。若以此为例。此中亦不应适入。而犹言入者何也。答曰。本义云。上火宅即是中根。或以理惑教。或以教惑理。故既出门外知无车可乘。但索而不乘。今此即是下根以教惑理故。即信而入也。然疑者。夫今此三说但为明三品众生得解之相。亦复可然。而此三说皆是同明三无学人修三乘。证果之相。所以此三说即同更无异意。但如是之义。今三品众生。不能等悟。故有此三说也。所以今私释者。上火宅中不言适乘者。三车本无。但欲令诸子出于火宅故。以三车为劝。所以实不得乘也。此明入者。亦非适入之谓也。但其信诱语。则义似实入也。内合皆可推。然则虽复三车得乘。化城不入。亦是一种义。无可妨。又问上火宅中。直言三车在于门外。而不言有化车。此中不直言有城。便言化作一城。何故尔也。释曰。上火宅不言化作三车者。上火宅中。正以尽无生二智为体。然则此二种智。理是非无。所以不言化作三车。此只以因尽果亡二种无为处为城。然则此二种无为。理自非有。故言化作。二种无为譬化城。至四安乐行品强力譬可证。从尔时导师以下。第四名为知止息譬。为上第二法说见发大乘机作譬。上云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此诸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者。言因三乘教修行。仍发大乘机。又义同上火宅云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亦同穷子领解。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从即灭化城以下。第五名为将至宝处譬。为上第三法说为说法华作譬。上云便集诸菩萨。世间无有二乘唯一佛乘。亦义同上火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亦同穷子领解。今吾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即灭化城者。譬昔三是方便。即是开三。汝等去来宝处在近者。宝所譬法华一果。明今一是真实。即是显一。从诸比丘以下。第二合譬。就中有二。第一正合。第二举外譬怗合。五譬皆合。但文略。从初讫应去应度。合第一导师譬。从若众生但闻以下。合第二懈退譬。从佛知是心以下合第三为作化城譬。若众生住于二地此一句。合第四知止息譬。从如来尔时以下。合第五将至宝所譬。合第一导师譬可见。但合第二懈退譬。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者。言无大机。合上所将人众中路懈退。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者。言不欲修大乘。合上前路犹远。今欲退还。从佛知是心以下。合第三为作化城譬。上开譬中有三。第一导师知众心怯。第二正为设化城。第三明众人受化城。佛知是心。怯弱下劣者。合上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者。合第二正为作化城云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略不合第三众人受化城。上云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生已度想生安稳想。若众生住于二智者。合第四知止息譬。上云知此众人。既得止息。无复疲倦。二地者即是尽无生二种智。言由此二智仍发大机故。云合第四知止息譬。又云此句合第三为设化城中第三明众人受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但隐从不显。从如来尔时以下。第五合将至宝所譬。就中有二。第一明显一。第二从但是如来以下。明开三所住地谓二种智。所得涅槃者。谓二种无为。合上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所在近。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者。开三是方便。合上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从如彼导师以下。合中第二举外譬怗合。但略第二懈退譬。馀四譬举。即可见。正明宿世结缘中。长行偈有二。长行已竟。今第二偈颂。上长行初开为二。一者结缘之由。二者正明结缘。今四十九行半偈分为二。初二十二行半偈。颂第一结缘之由。从是诸沙弥等以下。二十七行偈。颂第二正明结缘。上第一结缘由中有二。一者明远由。二者明近由。今二十二行半偈分为二。初十二行偈。颂第一远由。从无量慧世尊以下。十行半偈。颂第二近由。上第一远由中有二。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请法。十二行偈。初四行颂第一行道得佛。从彼佛十六子以下八行偈。颂第二请说法。上第一修道得佛中有三。第一不速现成第二诸天供养。第三正现成佛。今四行偈。初一行偈颂第一不速现成佛。从诸天神龙王以下。二行偈。颂第二诸天供养。从过十少劫已以下。一行偈。颂第三正现成佛。从彼佛十六子。以下八行。颂第二请说法。上中有二。第一十六王子请。第二十方梵王请。今八行。初二行半偈。颂第一十六王子请。从为觉悟群生以下。五行半偈。颂第二十方梵王请。上中有二。第一发请之由。第二正请。初二行半偈。颂第一发请之由。后三行偈。颂第二正请。从请佛转法轮以下是。上有六方梵王请。而今总颂不别也。从无量慧世尊以下。十行半偈。颂第二近由。上中初开为三。第一受请为说二乘法轮。第二别为十六王子。说大乘经。第三说经已。入定为十六王子复讲之缘。今十行半偈。初五行偈。颂第一说二乘法。从时十六王子以下。四行半偈。颂第二别为说大乘。从彼佛说经已以下。一行偈。颂第三入定。皆可见。上第一为说二乘法中有二。第一正为说。第二时众得益。五行偈。初二行偈。颂第一正为说。从宣畅是法时以下。三行偈。颂第二得益。上第二别为说大乘中有二。第一请。第二为说。四行半初二行偈。颂第一请。从佛知童子心以下。二行半。颂第二为说。从是诸沙弥等以下。二十七行偈。颂第二正明结缘。上中有法说譬说。今二十七行初八行。颂第一法说。后十九行偈。颂第二譬说。上第一法说中有三。第一正明结缘。第二结缘以来恒教化。第三今日相值先三后一之意。今八行初三行。颂第一正明结缘。从彼佛灭度后以下。三行偈。颂第二恒教化。从我在十六数以下。二行偈。颂第三今日相值先三后一之意。上譬说中。即有开合。今十九行偈。初十一行半偈。颂第一开譬。后七行半偈颂合譬。上开譬中有五种譬。今皆颂。初三行偈。颂第一导师譬。从众人皆疲倦以下。一行偈。颂第二懈退譬。从导师作是念以下。五行偈。颂第三设化城譬。从导师知息已此一句。颂第四知止息譬。从集众而告言以下。二行一句偈。颂第五将至宝所譬。从我亦如是以下。颂合譬。上合譬中初有二。第一正合。第二举外譬怗合。今但颂第一正合。略不颂第二举外譬怗合。上合中有五。今皆颂之。初二句颂合第一导师譬。从见诸求道者以下。一行偈。颂合第二懈退譬。从故以方便力以下。一行偈颂合第三设化城譬。次二句颂合第四知止息譬。从尔乃大众集以下。四行半偈。颂合第五将至宝所譬。本义云。从诸佛之导师以下。一一行偈。颂第二举外譬怗合。

法华义疏第三终

法华义疏第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编辑]

举宿世因缘开三显一。化下根人中。凡有三品。即分为二。化城喻一品。正明宿世结缘。化下根人。此品与授学无学人记品。为下根人授记。若准上来。先有佛说。次有领解。次有述成。次有授记。何故唯有授记不有领解及述成者。下根之人。解既在后。虽有内怀。不敢发口领解。是以如来明达此心。不待领解即为赐记所以因得授记。仍申己领解。所以虽有领解。不别立品。既有授记。即述成自去。故亦略也。何则若无可述。那得赐记。然此品中。富楼那受记。又千二百人授记。亦五百人受记。亦总为诸声闻授记。何故止言五百弟子授记品者。五百人得受记名号眷属多少悉皆是同。又能领解。余者不尔。所以止言五百弟子授记品也。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富楼那家授记。第二从尔时千二百以下。明诸声闻家授记。就第一富楼那家授记中亦有二。第一经家叙富楼那闻未闻内心欢喜。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正明赐记。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者。谓上方便品及火宅之说。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总明上中二根人得记也。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者。即谓化城品中事也。深心本愿者。言十六王子时一切智愿也。就第二正明赐记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先明富楼那本是大行菩萨。但欲化物十方世界。内秘菩萨。外行声闻。助作佛事。以此为例。上中二根皆然。而但此明者。欲以举下况上也。第二从诸比丘以下正赐记。就中亦有二。第一记行因。第二从无量阿曾祇劫以下记果。皆可见。偈中凡有二十一行半偈。分为二。初七行偈颂第一富楼那本。从今此富楼那以下十四行半偈。颂第二正赐记。就中有二。初七行半偈。颂上赐因。从其后得成佛以下七行偈。颂记果亦可见。从尔时千二百罗汉以下。第二诸声闻授记。就中自有二。第一正赐声闻。第二从尔时五百罗汉于佛前以下。明得记下根人领解。就第一正赐记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先赐千二百人。从其五百罗汉以下。赐五百人。就第一千二百人得记中亦有二。第一经家叙求记内心所请。第二从佛知此心以下正赐。偈中凡十一行偈。亦分为三。第一初六行偈。颂千二百人得记。从其五百比丘以下三行半偈。颂五百人得记。从加叶汝已知以下一行半偈。以义颂总诸声闻得记。从尔时五百罗汉以下。第二明得记人领解。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有二。第一举法说略领解。第二举譬广领解。第一法说可见。但就第二譬说即有开合。开譬中有五譬。第一名为系珠譬。即领上化城中第一导师譬。第二其人醉卧不自觉知二句。名为不自觉知譬。领上化城中第二懈退譬。第三从起已游行以下。名为行他国譬。领上化城中第三设化城譬。第四从于后亲友以下。名为亲友相值譬。领上化城中第四知止息譬。第五从而作是言以下。名为示宝珠譬。领上化城中第五将至宝所譬。譬如有人者。即下根人自譬己身。至亲友家者。亲友譬十六王子。家譬三界。言圣人以化处为家。醉酒而卧者。譬以五浊八苦为惛。是时亲友官事当行者。譬化缘既尽就化他方。以无贾宝珠系于衣里与之而去者。大乘譬无贾宝珠。言十六王子为说大乘。而后就化他方。衣里譬大乘信。而不能亡坏体信。故言系于衣里。问曰。若言至亲友家而醉者。是则亲友与酒令醉。内合亦然。则是十六王子与众生五浊八苦令惛。释曰。圣人云何作烦恼缘。但此文少倒。应言有人醉酒至亲友家而卧。问曰。众生与十六王子。皆以三界为家。则此众生从何而来故云来至耶。答曰。王子与众生虽共一家。王子既为化主。自当家主故。则众生义自成来。故云来至亲友家也。若以流来义亦可得。又问。既云众生以五浊八苦为障其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则义如以酒为乱其正志故不为系珠。而若如此文。当其醉时而系。若尔当以五浊八苦为惛时。为说大乘故耶。释曰。五浊八苦。若非登圣那得绝无。但或有动不动义。如醉酒或甚或可。当系珠时。虽醉犹可。故得为系。内合亦然。众生五浊不动时为说也。一云。亦可当系珠时无正是珠之信。但有系物之信。因此为系也。内合亦然。于时无正大信。但有乐欲之信。因此为说也。好则好矣。但违上来所说发大机故。为说大乘之旨。一云。亦可当其醉时都无一信。而犹为系者为后有利故也。为后可利。即是大乘机发。即问。若尔今日亦应无信。然则展转无穷。何时成信。释曰。何无成信。或因一说而信。或二三说而成。或须无数而成。众生神根各异。解悟不同。所以圣人随机为说亦无穷也。此家以未来善感教者也。是人醉卧都不觉知者。第二不自知譬。领上第二懈退譬。言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当系珠时。虽醉犹可。但醉卧久故。忘而不知也。内合五浊八苦起动久故。忘其大信也。从起已游行以下。第三游他国譬。领上化城中第三设化城。言以三乘得化。就中有二。第一名亲友见醉起行譬。如来见众生发少乘机。领上化城云导师知众所乐。第二从若少以下。名得少为足譬。三乘人受三乘为足。领上化城云众人受化城。起已游行者。言酒虽未醒。理非永卧故起行也。内合众生虽无大机。理非永迷故。亦发三乘机也。到于他国者。今失其本大乘解。将入三乘教中。如到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者。为欲得二果勤修四谛及十二因义也。至此以前领上化城云汝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者。明二乘得少分为足。即领上化城云我等今者免斯恶道生已度想生安隐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者。第四名亲友相值譬。颂上化城第四知止息譬。言如来见发大机。上云此诸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从而作是言以下。第五名为示珠譬。颂上化城中第五将至宝所譬。言为说今日法华。上云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所在近迥者大城我所化作。就中有三。第一何为衣食乃至如是者。非其求少。即领上云迥者大城我所化作。第二从我昔以下。非其忘本为正示。即领上汝等去来宝所在近。第三从汝今以下。以义领劝修今一。从佛亦如是以下。第二合譬。从初讫令发一切智心。合第一系珠譬。而寻废忘不觉不知者。合第二不自知譬。从既得阿罗汉道以下。合第三行他国譬。一切智愿犹在不失者。合第四相值譬。从今者世尊以下。合第五示珠譬。从世尊我今乃知以下。悬合第六得珠欢喜譬。皆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二行半偈。上长行中有法说譬说。今初二行半偈。颂第一法说。后十行偈颂譬说。颂法说可见。上譬说中有开合。初六行偈颂开譬。后四行偈颂合譬。上开譬有五譬。今皆颂之初一行三句偈。颂第一系珠譬。时卧不觉知。此一句颂第二不自知譬。从是人既已起以下二行偈。颂第三行他国譬。次三句颂第四亲友相值譬。示以所系珠。此一句颂第五示珠譬。从贫人见此珠以下一行偈。悬颂得珠欢喜譬。然上言醉酒。此言贫穷。唯是少异。上言醉酒。譬以惑为障。此言贫宝。譬穷大乘功德。又此中但言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而不言有酒。所以知非亲友酒也。从我等亦如是以下颂合譬。上中有六合。今但略不颂合第四今相值譬。余皆颂之。初一行颂合第一系珠譬。我等无知故不觉亦不知者。颂合第二不自知譬。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者。颂合第三行他国譬。从今佛觉悟我以下一行偈。颂合第五示珠譬。从我今从佛闻以下一行。颂悬合第六得珠欢喜譬。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编辑]

就中有二。第一请记。第二佛赐。就第一请中有二。第一阿难罗睺罗请。第二尔时学无学人以下。二千人请。第二赐记中亦有二。第一先赐阿难罗睺罗。第二从尔时世尊以下。赐二千人记。就第一赐阿难罗睺罗记中。先记阿难。后记罗睺罗。记阿难中有五重。第一正记。第二从尔时会中以下。大众生疑。第三从尔时世尊以下。如来释疑。第四从阿难面于佛前以下。明阿难因赐记得宿命知。第五从尔时阿难以下。以偈叹佛。皆可见。就第二记罗睺罗中。有长行偈可见。从尔时世尊以下。第二二千人得记。就中亦有二。第一正记。第二尔时学无学以下。亦叹佛。就第一正记中。亦有长行偈。亦可见。

法师品第十[编辑]

此品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五种法师功德。故因为品目也。夫开三显一以明因义中。初开为四。第一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大众怀疑致请。第三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别流通因义。从此品以下四品是。第四别流通因义。四品分为三重。第一此法师品与见宝塔品。明受持因义者功深。流通因义者报重。慕觅流通之人。第二持品。明堪流通者奉命流通。第三安乐行品。劝接退堕之人。就第一觅流通中二品。即自为二。第一此品明释迦自觅。第二见宝塔品。多宝如来助觅。就释迦自觅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我今获大利偈直觅。第二从药王今告汝以下。因明流通方法作觅。又就第一直觅中亦有二。第一明随喜功深报重。第二从若复有人以下。明通经功深报重。就第一随喜功深中亦有二。第一明现在弟子随喜。第二从佛告药王以下。明后世弟子随喜。就第二明通经功报中有长行偈。长行中有四。第一明现在师功深报重。第二从若善男子以下。明后世师功报之相。第三从若有恶人以下明谤此二师罪报重。第四从药王其有以下。明应供此二师。二世师中皆有二。一先明下品师。二从何况以下。明上品师。皆可见。第三谤罪报重。谤经则三宝理永绝。故重于谤佛也。然只取一边不论福厚薄也。偈颂中凡有十五行偈。初二行偈不颂上文。泛劝尊重此经。从若有能受持以下四行偈。颂第一现在师。从吾灭后恶世以下三行偈。颂第二后世师。从若于一劫中以下二行偈。颂第三谤罪报重。从有人求佛道以下四行偈。颂第四应供。从药王今告汝以下。第二因明流通方法作觅。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有三。第一从初讫当知是为增上慢者。先叹经。第二从善男子以下。正明流通方法。第三从药王我于余国以下竟长行。助护通经人。就第一叹经中有五重。第一格量为叹。言诸经中法华最尊。第二从药王当知以下。据人为叹。言在人则人尊。第三从药王在在处处以下。据处为叹。言在地则地贵。第四从多有人在家出家以下。就因为叹。言诸修行中不如闻此经。第五从其有众生求佛道者以下。就果为叹。言诸果中不如法华寿量果。然若论称机为说令得利者。则诸教皆尔。所以偏叹法华最第一者。只就会前开后为论故。然会前者。明三乘无异路语万善同归。开后者。语万善皆成佛。佛寿命无穷极中。则开涅槃之前路。化常住之由渐。前后两望。二仪双明。所以下即言已说当说今说。前四重可见。但就第五据果叹中。即有法说譬说。法说亦可见。就譬说即有开合。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者。水譬寿量果。高原譬初教及第二波若教。干土譬八十年果。言前二教中求寿量果不得。但得八十年果。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者。譬闻维摩教。转见湿土者。湿土譬维摩教七百阿曾祇果。言为得水则湿土少近。内合于寿量果七百阿曾祇少近。泥譬今日法华经。其心快定知水必近者。至法华方知寿量果。本义云显土譬无量义经。从菩萨亦如是以下第二合。就中有三。第一正合。第二释合。第三从药王若有菩萨以下诫劝。开方便门者。开昔三是方便。示真实相者。示今一是真实。一因一果之理尽在此经中。故云藏。金刚心时方穷其底故言深。以诸馀义不可破坏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远。得之者希故云无人能到。从药王若有善男子以下。因明流通方法作觅中。第二正明通经方法。可见。从药王我于余国以下。第三明助护通经人。就中有五。第一明遣化人为救。第二明遣四部众为听法众。第三明遣天龙神。第四明令说法者得见我释迦身。第五令不忘失文句。皆可见。偈颂中凡有十八行半偈。上中有三。第一先叹经。第二正明通经方法。第三助护通经人。今十八行半偈。初五行偈颂第一叹经。从若人说此经以下四行半偈。颂第二正明通经方法。从若我灭度后以下九行偈。颂第三助护通经人。上第一叹经中有五第一格量叹。第二据人叹。第三据处叹。第四就因叹。第五据果叹。今五行偈。初一行颂第一格量叹。次四行偈颂第五据果叹。略不颂第二据人叹。第三据处叹。第四据因叹。上第五据果叹中。有法说譬说。今不颂法说。但颂譬说。即有开合。初一行半偈颂开譬。从药王汝当知以下二行半偈颂合譬。上合中有三。一正合。二释合。三诫劝。今但颂正合略不颂其二。从若人说此经以下四行半偈。颂第二正明流通方法。初二行半偈。正颂上事。后二行偈。以义明应起忍。从若我灭度后以下九行偈。颂第三助护通经人。上中有五。第一遣化人。第二遣四部众。第三遣天龙神。第四令见释迦身。第五令不忘失句。今皆颂。但不次第。今九行偈。初二行偈。颂第二遣四部众。若人欲加恶以下一行偈。颂第一遣化人。从若说法之人以下二行偈。颂第五令不忘失句。从若人具足德以下一行偈。颂第四令见释迦身。从若人在空闲以下一行偈。颂第三遣天龙神。从若人乐说法以下二行偈以义结劝。

见宝塔品第十一[编辑]

此是觅流通人中。第二多宝如来助觅。就中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有十九重。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第二从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以下。明塔中出声赞叹释迦。第三从尔时四众以下。明时众见塔欢怪并生。第四从尔时有菩萨以下。明大乐说菩萨欲释众怪即问如来。第五从佛告大乐说以下。如来答宝塔来之所以。第六从是时大乐说以下。明大乐说仍发愿欲见多宝如来。第七从佛告大乐说以下。佛答汝若欲见多宝如来者。应集十方分身诸佛。第八从大乐说白佛言以下。明大乐说仍发愿欲见分身诸佛。第九从尔时佛放白豪一光以下。明释迦放光照十方分身诸佛。所以放光集诸分身者。欲明诸佛尚尊重法而来。况汝等大众岂可不重。第十从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以下。明十方分身诸佛既被光明。各与其菩萨等共议欲来。第十一从时沙婆世界即变清净以下。明释迦三段变土欲容诸分身佛。于时只是神力变土。是故经家述之。所以三变者。是表破三乘执心也。则其转广。广二乘狭意也。第十二从尔时东方释迦牟尼以下。明分身诸佛皆集。遣使问讯释迦。第十三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明释迦既得相闻即起开塔示之。第十四从即时一切众会以下。经家叙大众见闻塔中事。灭度佛谓多宝如来。说如是言者。谓上塔中出声叹言善哉释迦也。叹未曾有以下。明今时众叹也。第十五从尔时多宝如来以下。明多宝如来分坐唤释迦坐。第十六从即时是释迦牟尼佛以下。明释迦就坐。所以多宝如来与释迦佛共坐者。灭度既坐欲明不生而现生。释迦与多宝并坐者。欲明双树灭非实灭。第十七从尔时大众见二如来以下。明大众见二如来在空。仍复愿欲在于空。第十八从即时以下。明如来以神力接大众在空。第十九从以大音声以下。正唱觅通经人。第二偈颂凡有四十八行。上长行中有十九重。然今但颂四段不颂十五重。今四十八行偈。初三行半偈。颂第五答宝塔来之所以。从又我分身以下三行偈。颂第七明若欲见多宝如来应先集分身诸佛。从为坐诸佛以下五行半偈。颂第十一沙婆世界变清净。此亦经家自作偈颂。从告诸大众以下三十六行偈。颂第十九正觅通经人。

持品第十二[编辑]

此品明五种人受持弘经。故云持品。此是明别流通因义中第二堪流通者。奉命流通。五种人发誓流通故即有五重。第一药王菩萨及大乐说。颁类有二万诸菩萨发誓流通。第二从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以下。明得记声闻等发誓流通。第三从复有学无学以下。明得记学无学人等发誓流通。第四从尔时佛姨母以下。明尼众发誓流通。第五从尔时世尊以下竟品。明八十万亿诸大菩萨发誓流通。今此五种人虽复皆誓流通。而初大行等誓通秽土。次三种人皆誓通净土。最后八万亿大土不别净秽直誓皆通。前四重可见。但就第五八十万亿人誓通中有长行偈。长行可见。就偈中有二十行偈。分为六。第一初一行偈。直誓我等当流通。第二次一行偈。誓为欲弘通此经故。能忍白衣诸难。第三从恶世中比丘以下九行半偈。誓亦为欲弘通此经故。能忍诸恶比丘种种无道。第四从浊劫恶世以下三行偈。亦为欲弘通此经故虽有恶鬼种种诸难而不惜身命。第五从世尊自当知以下二行半偈。亦为欲弘通此经故不违恶比丘耶律。第六从诸聚落城邑以下三行偈。结誓弘通。皆可见。

安乐行品第十三[编辑]

此品明四安乐行劝接新发菩萨。故因为品目也。此是别流通因义中之第三劝接新发退堕。何则新发菩萨闻上若能弘通此经功深报重。内心即有我等亦弘通。但上持品中。诸大土等发誓流通云。我等于后世为欲弘通此经故。虽遇白衣刀杖之苦。恶鬼入身之乱。求名比丘毁谤之辱。恶僧耶律之啧。当起大忍不惜身命。即怀。是乃行中最难。诸佛所叹。若非久发大士谁能若斯。是以文珠知时。为诸新发菩萨请问住于恶世得通此经之方法。所以如来即举四安乐行用答文殊请问。有四安乐行。菩萨若能修此四安乐行者。虽在恶世无可忧虑。以劝新发退堕之类。四安乐行者。一身善行。二口善行。三意善行。四慈悲行。所以通名安乐行者。今此四行。皆能离危得安。远感乐果。故通称安乐行也。然万行皆可用为劝。何意只就此四行为劝者。今此四行。前三行即是自行。后一慈悲行则是外化行。菩萨之道。将欲正他先正己身。正己之要莫如三行。正他之要慈悲为本。天下万行虽罗。要必在此二行。菩萨若能修此四行。上则为诸佛所称叹。中则为诸天所护念。下则为诸人所供敬。然则虽复恶世。无忧刀杖之困。恶鬼入身之乱。况复求名比丘毁谤之辱。恶僧耶律之啧。所以如来据此四行为劝也。然此是私意。本释少异。四安乐者。一智慧行。二说法行。三离过行。四慈悲行。若判自行外化。第一第三是自行。第二第四是外化行。亦好随欲可用。就中初开为二。第一文殊问。第二如来答。就第一文殊问中亦有二。第一先叹上中发誓诸大士。第二从世尊菩萨以下正问。就第二如来答中亦有二。第一直唱有四法。第二从一者菩萨以下。别出四法。就中自有四。第一初一长行与偈明身善行。第二从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以下。亦一长行与偈。明口善行。第三从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法欲灭时以下。亦一长行与偈。明意善行。第四从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中以下。亦一长行与偈。明慈悲行。就第一身善行中亦有二。第一正明身善行第二从文殊是名以下。结身善行。就第一正明身善行中。第一立行近二处章门。第二从云何以下。释两章门。先释行处。后释近处。行处即是身之行善。近处即是身之止善。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者。言观假名空能亡是非。于善不卒喜。于恶亦不卒惊。从又复于法以下。明观实空能不存诸境。从云何名菩萨亲近处者以下释近处。即是身之止善。就中有二。第一明不亲近假有。第二从复次菩萨以下。明不亲近实有。就第一不亲近假有中。有十种不亲近。一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是骄慢缘。二不亲近诸外道。是邪见缘。三不亲近诸戏境。是恶业缘。四不亲近诸杀生。是发恶秽缘。五不亲近求声闻。是为求大最妨缘。为今日法花亦最不宜。六不亲近诸女人及处女寡女少女。是爱染缘。为求道最妨。七不亲近五种不男。是不定缘。八不独入他家。是生疑缘。九不乐畜年少子等。是散乱缘。十不亲近常好坐少乘禅师。本义前九皆是应不亲近境。从常好禅定以下。明应亲近境。是名初亲近处者结。从复次以下。第二明不亲近实法有。此中文似缘不着真谛。故云止善而非也。但解实法即空。不存诸境故即是止善。就中亦有二。第一正明真谛空。第二举俗有证真空。就第一正明真谛空即有二。前六句明心行处灭。从一切言语以下十一句。明言语道断。第二举俗有证空。但以因缘有者。证心行处灭。从颠倒生故说者。证言语道断。从常乐观以下结。上有结假名亲近故云第二亲近也。偈颂中凡有二十七行半偈。分为二。第一初二十三行偈。正颂上事。从若有比丘以下四行半偈。明得果行报。释此中文。本义配上长行作重解释。而私意少不安。故但直颂不作重也。但从颠倒分别以下二行偈。颂上常好坐禅。初一句明好禅之由。次一句正颂上常好坐禅。言由有颠倒分别心故。舍此就彼山间常好坐禅。然则何暇弘通此经于世间。故知常好坐禅犹应入不亲近境。本义云。此二行非颂常好坐禅。从颠倒分别以下五行偈。皆颂上不亲近实法有。颠倒分别一行。但举非显是。从文殊以下。明身行中第二结。从又文殊师利以下。第二明口善。本义云说法行。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明口之止善。第二从善修如是以下。明口之行善。不乐说人及经典过者。经过谓文句好恶。然言其短可忌。言长何过。夫好举他美必欲有报。所以君子不须也。第二行善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六行半偈。分为二。第一初十一行半偈。正颂上事。从我灭度后以下五行偈。亦明得果行报。从又文殊师利以下。第三明意善行。本义离过行。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三。第一明止善。第二从当于一切众生以下明行善。第三从文殊师利以下。得果行报。皆可见。第二偈颂六行。即分为三。初二行偈颂第一止善。从是佛子说法以下三行偈。颂第二行善。从第三法如是以下一行偈。颂第三得果行报。从又文殊师利以下。第四明慈悲行。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正明慈悲行。第二从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以下。亦明得果行报。第一可见。但就第二得果行报中有二。第一直明若能以慈悲弘通此经。在人为人所恭敬。在天为天所救念。第二所以能得如是报。即释言。此经于诸经中最尊故。上则三世诸佛皆尊护。下则非诸人易得。所以能弘通者得如是报也。就中举法譬二说为释。法说可见。举譬说为释中。即有二譬。前譬为上。上则三世诸佛所尊护作譬。后譬亦为下。下则非诸人易得作譬。各有开合。强力圣王譬如来。诸国譬三界所化处。少王譬四魔。种种兵具譬如来种种神力。众譬从佛化诸弟子。随功赏赐者。譬随机为说诸馀经。髻中明珠譬法华。合可见。后譬亦有开合。开譬可见。但就合中有三。第一正合。第二举外譬怙合。第三结合即可见。第二偈颂凡有三十七行半偈。分为二。第一初十四行半偈。正颂上长行。从我灭度后以下二十三行偈。总结劝四乐行。上长行中有二。第一正明慈悲行。第二明得果行报。今十四行半行偈。初四行偈颂第一正明慈悲行。从譬如强力以下十行半偈。颂第二得果行报。颂第一正明慈悲行可见。上第二明得果行报中有二。第一直明报尊。第二释报尊。今不颂第一。但颂第二释。上释中有二。第一举法说为释。第二举譬为释。今不颂第一法说。但颂第二譬说。上中即有二譬。二譬各有开合。今十行半偈。初三行偈颂第一强力譬。从如有勇健以下。一行偈颂后譬。从如来亦尔以下三行半偈。颂合第一譬。从既知众生以下三行颂合后譬。从我灭度后以下二十三行偈中第二总结劝四行。就中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偈。直劝欲通此经当依此四行。第二从读是经者以下明报重。就中有四。初一行偈。明现报重。从不生贫穷以下三行半偈。明未来报重。从若于梦中以下十六行偈。明梦报重。最后一行偈。总结皆重。

从地踊出品第十四[编辑]

因从地踊出菩萨等。明佛寿长远。故因为品目。此经正说大开为二。第一明因一义。第二明果义长远。此前以来。皆明因一义已竟。从此品以下入分别功德品。讫如是之人等于是无有疑。明果义长远。今既明万善皆是一因。即义自应明以万善为一因所得果相。所以此明以万善为一因而得故佛寿命亦长远无穷。但昔或言八十。又云七百阿曾祇者。亦是如来方便之说。非是实说。明此果义亦例同因义。初开为四。第一从此品初讫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二从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以下竟此品。明大众怀疑致请。第三举寿量品。广开近显远断疑生信。第四入分别功品讫如是之人等于是无有疑。别流通果义。夫此四重所由来者。众生久闻如来寿命只是八十。复闻七百阿曾祇。执以为实。若卒闻佛寿长远无穷。必生疑怪。处心不安。所以如来知时欲令大众动其八十七百之执。怀疑致请。不卒明佛寿是长远。方指从地踊出菩萨曰。此是我今成佛以来。始令发心得不退地者也。又言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第一略说来意如是。大众梦闻我今成佛始令发心得住不退者。即生疑。常云菩萨之道必无量劫修行方得。今如来成佛唯是四十馀年。然则那得言此是我今成佛始令发心得住不退地者耶。又闻我从久远教化是等众。则动其七百阿曾祇之执。今所言久远是何久远犹指四十馀年而言耶。复有馀久远耶。若指四十馀年不足久远。若是余久远者。如来成佛非但四十馀年过去。若然今将来亦应长远。非但七百阿曾祇。既有此疑。即不可不请。所以第二有疑致请。夫如来深旨唯在广说。不在于略。但欲从时宜故须此略说。而今大众请问既至。即称如来本意。复有何待。所以第三广举微尘之譬。明如来成佛以来既久。非但四十馀年。今将来亦长远无穷。非但七百阿曾祇。然则非但四十即是开近。非但七百即是显远。广略二说既竟。果义自圆。即应流通。所以第四有别流通果义。本义云。亦有四。第一从此品初讫当精进一心偈。名为寿量家别序。第二从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以下。讫我从久远教化此等众。名为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三从尔时弥勒菩萨等心生疑怪竟品。明大众怀疑致请。第四从入分别功德品一品半。广明佛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不须别流通果义。就第一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先出略说所因第二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以下。正明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就第一先出略说所因中亦有四。第一明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请佛我等亦欲弘通此经于此娑婆世界。第二从止善男子以下。如来举娑婆菩萨止他方菩萨。第三从佛说是时以下。无量菩萨从地踊出证成佛语。第四从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洹河沙诸菩萨众以下。明大众得见从地踊出菩萨。请问其本。若论他方菩萨请佛弘通者。欲令释迦举娑婆菩萨。娑婆菩萨如言出来者。欲令大众请问其本。仍显佛寿长远。故云此四重皆是略说所因也。第一第二可见。但就第三娑婆菩萨从地踊出证成佛语中有二。第一经家叙踊出之相。第二从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以下。明踊出菩萨与释迦往复问讯。就第一经家叙中有八。第一直明踊出。第二从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以下。明踊出菩萨形色。第三从先尽在此以下。明其住处。第四从是诸菩萨以下。明其来意。第五从一一菩萨以下。明其将众数。第六从从地出已以下。明其三业供养如来。第七从是菩萨摩诃萨以下。明其作供养劫数。第八从尔时四众以下。明大众见诸菩萨遍满无量国。从菩萨众中以下。第二明踊出菩萨与释迦往复问讯。就中有四重。第一踊出菩萨问讯如来。第二从尔时世尊以下。如来答。第三从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以下。踊出菩萨赞叹释迦。第四从尔时世尊以下。释迦报叹踊出菩萨。从尔时弥勒菩萨以下。略说所因中第四明大众请问踊出菩萨根本。就中亦有二。第一此中菩萨众问其释迦如来。第二从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以下。明他方菩萨问其分身诸佛。就第一此中菩萨等问释迦中亦有二。第一经家叙弥勒及众菩萨欲问之意。第二从无量万亿以下。以偈正问。凡有十九行半偈。分为三。第一初一行偈。总请答其今将问。第二从是从何所来以下十四行偈。正问其所见。第三从世尊我昔来以下四行半偈。总结请。第一可见。但就第二正问中有六问。第一初一句问住处。即问上第三先尽在此娑婆世界。第二次一句问其来意。即问上第四闻佛言我有娑婆菩萨此等必当弘通。从巨身大神通以下一行半偈。问其身形色好妙。即问上第二是诸菩萨皆作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第四从一一菩萨以下九行偈。问其眷属。即问上第五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第五从是诸大威德以下二行偈。问其师。是不关上经家叙。第六从如是诸菩萨以下一行偈。问其裂地而出。即问上第一是时娑婆世界地皆震裂。皆可见。从世尊我昔来以下四行半偈。第三总结请。然上经家叙踊出中。第六明踊出菩萨以三业供养。第七明其作供养劫数。第八明大众见诸菩萨遍满无量国。而此不问此三重者。以三业供养。今现诸人皆能不足为问。劫数长短即是如来神力。亦无可怪。若如来使见。即有缘谁其不见。所以不问此三重也。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问踊出菩萨根本中。第二他方菩萨问其分身诸佛。就中亦有二。第一问。第二从尔时诸佛各告以下。分身诸佛答且待须臾。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以下。第二正明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就中有二。第一许答。第二从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以下正答。就第一许答中亦有长行偈可见。本义云。至此以上。皆是寿量家别序。就第二正答中亦长行偈。然上弥勒凡有六问。一问其住所。上云是从何所来。二问其来意。上云以何因缘集。三问其身形色好妙。上云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议。四问其眷属。上云一一诸菩萨所将无数众。五问其师。上云是诸大威德谁其为说法。六问裂地。上云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四方地皆裂皆从中踊出。而可答中。但答其三问。略不答馀三问。从初讫调伏其心令发道意。超答其第五问师。从此诸菩萨以下。还答其第一问住所。从阿逸多诸善男子等以下。答其第二问来意。问身形色问眷属。问裂地。此三问皆非所答之要。所以略而不答。第二以偈颂答。凡有八行半偈。分为二。第一初七行半偈。直颂答。第二从我今说实语以下一行偈。以义劝信。上长行有三答。一答师问。二答住处问。三答来意问。今七行半偈。但杂颂答。不次第也。从尔时弥勒菩萨以下。明果义长远。中第二明大众怀疑致请。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经家叙大众疑念之相。第二从即白佛言以下正请。第一可见。但就第二正请。亦有二。第一先出所疑念。第二从世尊得佛未久以下正请。就第一先出疑念中亦有二。第一以法说为出。第二以譬说为出。皆可见。就第二正请中亦有二。第一弥勒自陈已解。第二从然诸新发菩萨下。正为未解请。亦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四行偈。上长行有二。第一先出所疑念。第二正请。初十一行偈。颂第一先出疑念。从我等从佛闻以下三行偈颂第二正请。上第一先出所疑念中有二。一以法说为出。二以譬说为出。今十一行偈。初五行偈颂以法说为出。譬如少庄以下六行偈。颂以譬说为出。从我等从佛闻以下三行偈颂第二正请。上中有二。第一弥勒自陈己解。第二正为未解者请。今三行偈。亦分为二。初二句颂第一弥勒自陈己解。从愿佛为未来以下二行半偈。颂第二正为未解请。

寿量品第十五[编辑]

此品极明如来寿命长远。以微尘为量。故云寿量品。此是开近显远以明果义长远中第三广开近显远断疑生信。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三重。第一如来三过诫信。第二从是时菩萨以下弥勒等奉敕。第三从尔时世尊知菩萨以下。正广说。前二重可见。但就第三正广说中。即有法说譬说。法说中亦有二。第一从初讫寿命无量阿曾祇劫常住不灭。明成佛已来久远非但四十馀年。第二从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以下。明今将来亦长远无穷。非但七百阿曾祇。就第一明过去长远中亦有三。第一正明过去久长。第二从从诸善男子于其中间以下。明四种方便。自显久远之旨。第三从如是我成佛已来以下。结过去久远。就第一正明久远中有二。第一举法说略明久远。第二举微尘广明久远。就第一直略明中亦有三。第一诫听。第二从一切世间以下。明惑者见应便谓今始成种智。第三从然善男子以下。正略明久远。就第二举微尘广明久远中亦有三。第一如来先举微尘问大众。第二从尔时弥勒菩萨等以下。大众答佛问。第三从尔时佛告诸大菩萨以下。正广明久远前二可见。但就第三正广明久远中即有二。第一直言久远。第二就化处明久远。化处即他方此方二处。亦可见。从诸善男子以下。明成佛已来长远中。第二明四种方便。自显久远之旨。就中即明四种方便故。自有四重。一明燃灯佛等。二明名字不同。三明现始成种智。四明所说不同。言能以此四种神通无方化物。若未成佛。那得如是。本义云。就第一法说中有四。第一明释迦过去中神通益物。第二从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少法以下。明现在神通益物。第三应有未来神通益物而略。故今以义玄出。第四从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以下。即所谓开近显远之言。结三世化物不虚亦好。随欲可用。于是中间。谓从过去至今王城之前间。我说燃灯佛等者。就实为论。定光燃灯即是释迦。但欲化物作二而言也。次二重可见。就第四明所说不同中有三。第一直言为欲化物故所说不同。第二释能不同之所以。第三从以诸众生以下。重释所以须无定。或说己身或说他身者。言或说他身为己身。说己身为他身。此二句明教益。或示己身或示他身者。言或示他身。为己身。示己身为他身。此二句明形益。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者。言或示他事为己事。示己事为他事。此二句通明万事皆能相返为示。第二释能不同之所以。标拟所以能如是相返者何。释曰。理本无定性如来明达此理。故能得如是相反也。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者。观三界无有定性。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理本无死可忧。无生可喜。亦无退作下愚。亦无出作圣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亦无在世者是凡灭度者是圣也。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亦无圣义是实可取。亦无世事是虚可舍。亦无如理可叹异理可非。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言不以三界见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者。言明达此理故能得如是相反也。从以诸众生以下。第三重释所以须无定。言宁理实尔。而所以欲如理无定为说者。亦由众生心性各异欲乐不同故然。可见。从如是我成佛已来以下。明成佛过去久远中。第三结过去久长。常住不灭者。即是明常。但具须五时之人犹不知。便谓如今世云常在此处不移也。从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以下。举法说。明如来寿命长远中。第二明今将来亦长远无穷复倍上数。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明今将来亦长远无穷。第二从今非实灭度以下。释物疑。疑者。若言如来寿命今将来亦长远无穷复倍上数者。即应久住于世教化众生。而今犹云我将灭度。即难信长远。所以释此疑曰。所言将取灭度。但为化物方便示灭。非实灭也。本义云。从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少法以下讫而言灭度。明现在神通益物。就中有三。第一从初讫作如是说。明王宫不生而现生。第二从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以下。明现生之后应灭之前神通益物。第三从如是我成佛已来明双树非灭而现灭。亦好。第一可见。但就第二释疑中有二。第一正释。第二从诸善男子以下。结示灭非实灭。就第一正释中亦有三。第一直明示灭但约化物。第二释所以化物唯因现灭。言欲以难遭为劝故。第三重释所以以难遭为劝。第一可见。但后二重释中各有二。第一正释。第二从是故以下结。亦可见。从又善男子以下。第二结示灭非实灭。诸佛如来法皆如是者。言方便化物。则诸佛如我释迦也。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者。正结方便示灭者非虚也。本义云。从此又善男子以下。法说中第四即所谓开近显远之言。广开近显远以明果义长远断疑生信中本有二。第一法说。第二譬说今法说已竟。从此下第二譬说。即有开合。就开譬中亦有七种譬。皆为上法说作譬。然上法说或取或不取。简作七种法说。为此七种譬作本。上法说中本有二。第一明成佛已来久远。第二明今将来亦长远无穷。就第一成佛已来久远中有三。第一正明久远。第二举四种方便。自显久远之旨。第三结成佛过去久远。就第一正明久远中亦有广略二说。今不取略说。就广说中亦有三。第一如来举微尘问大众。亦不取。第二大众奉答。亦不取。第三正广明久长。就中有二。第一直明久长。第二据化处明久远。今皆取为二种法说。第二举四种方便。自显久远之旨中。即有四种方便。一燃灯佛等。二名字不同。三现始成种智。四所说不同。今略第一燃灯佛等第二名字不同。唯取第三现始成种智。第四所说不同。为二种法说。又略不取第三结久远。是故成佛已来久远中。简取四种法说。上第二今将来亦长远中有二。第一正明今将来长远复倍上数。第二释物疑。今不取第一正明今将长远。又第二释疑中有二。第一正释。第二结示灭非实灭。就第一正释中有三。第一直言现灭为欲化物。第二释所以化物唯因现灭。第三重释所以以难遭为劝。今不取第一直言现灭为欲化物。唯取后二重释为二种法说。又取第二结示灭非实灭。自为一种法说。大合凡为七种法说。今此譬说亦有七种譬说。第一名良医譬。为上第一常在娑婆说法教化作譬。第二以有事缘远至余国二句。名医就他方譬。为上第二就化他方作譬。第三从诸子于后以下。名医还本譬。为上第三现始成种智作譬。第四从父见子等以下。名医治子病譬。为上第四所说不同作譬。第五从其诸子中以下。名子不顺医教故方便示死譬。为上第五欲以难遭为劝作譬。第六从是时诸子以下。因示死子得益譬。为上第六以难遭为劝有益作譬。第七从诸善男子以下。名医不妄譬。为上第七法说结示灭非实灭作譬。本义云。上法说本有四。第一过去神通益物。第二现在神通益物。第三应有未来神通益物。第四总结三世益物不虚。今从初讫远至余国为上第一过去神通益物作譬从诸子于后以下。为上第二现在神通益物作譬。从其父闻已以下。为上第三应有未来神通益物作譬。从诸善男子以下。为上第四总结三世化物不虚作譬。上四段中。又别出重广多。然今此譬多开略也。今此七譬。虽复为上七种法作譬。若别为论。前四譬总为上第一成佛过去长远作譬。后三譬亦总为今将来长远作譬。譬如良医智慧聪达者。良医譬如来。智慧譬三达智。明练方药善治众病者。言亦能知病识药称机为说也。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者。譬受化众生等。至此譬上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者。第二名医就他国譬。上第二法说明此中众生化缘既尽。就化他方作譬。上云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曾祇国导利众生。从诸子于后以下。第三名医还本譬。为上第三现生王宫始成种智作譬。就中有二。第一明父见子病发还来。内合如来见发可化之机现生王宫。第二从诸子饮毒以下。明子见父还归愿救苦患。内合众见佛生王宫。愿赐教化。后者谓就化他方之后也。他药譬外道耶教。地譬五道。即譬上云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少法德薄垢重者。至此明还来之由。内合现生之由。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者。正明还归。内合正现生宫。即譬上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三菩提。从诸子饮毒以下。第二明子见医还愿救苦患。内合众生见佛始成求化。失心譬失解。不失心譬不失解。是谓昔在娑婆教化时解也。从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以下。第四名医治子病譬。为上第四法说诸经所说不同作譬。色譬理上之文。香譬文下之理。捣苁和合者。譬必须文理相称为化也。即譬上云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从而作是言以下劝服药。内合自推。从其诸子中以下。第五名方便示死譬。为上第五欲以难遭为劝作譬就中凡有二意。一不失心者。随教服药。能除病故不为示死。内合利根众生能随教勤善。故不为此现灭。二者失心不随医教不能除病故。正为此示死。内合钝根众生不从佛教。不能遣恶故。正为此等现灭。上中有二。第一正释。第二结。从初讫而谓不美。譬上正释。上云若佛久住于世薄福之人不种善根。从父作是念以下。譬上第二结。上云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从父作是念以下讫勿忧不差。譬双林之前如来自唱至八十年当入涅槃。从作是教已以下。譬正在双林唱灭。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者。良药譬佛教。言佛虽灭度。所说经教犹留于世。汝等当学勿忧不增善也。他国譬双林。使譬音声。言至双林以大音声普告众生。大觉世尊今将灭度。从是时诸子以下。第六名因示死有益譬。为上第六以难遭为劝有益作譬。上中有二。第一正释。第二结释。从初讫毒病皆喻。譬上第一正释。上云斯众生等必当生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从其父闻子以下。譬上结释。上云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非实死故更来也。上既云非实灭。故此云更来。然则若有缘其施化无息。若尔佛寿命今将来亦长远。复倍上数。不论可证。从诸男子以下。第七名医不妄譬。为上第七法说结示灭非灭。言良医只欲令利其子故非死而示死者。理实非虚。即譬上云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从我亦如是以下合譬。上开譬中凡有七譬。而今略不别合。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曾祇劫者。通合上成佛已来久远中四种譬。从为众生故以下。亦通合今将来亦长远中三种譬。初二十行半偈颂法说。后五行偈颂譬说。上法说中有二。第一明成佛以来久远。第二明今将来亦长远。今二十行半偈亦分为二。第一初二行偈。颂第一成佛已来久远。第二从为度众生故以下十八行半偈颂第二今将来亦长远。上第一成佛已来久远中有三。第一正明久远。第二举四种神通化物证成久远。第三结久远。今但通颂不别。上第二今将来亦长远中有二。第一正明今将来长远复倍上数。第二释疑。今不颂第一正明久远。唯颂第二释疑。上第二释疑中有二。第一正释。第二结示灭非实灭。初八行半偈。颂第一正释。从神通力如是以下十行偈。颂第二结示灭非实灭。上第一正释中有三。第一直言现灭为欲化物。第二正释所以化物唯因现灭。第三重释以难遭为劝。今八行半偈。初二行偈颂第一直明现灭为欲化物。从众见我灭度以下六行半偈。通颂第二正释所以化物唯因现灭第三重释所以难遭为劝。皆可见。从神通力如是以下十行偈。颂上第二结示灭非实灭。但文少广。意则是一也。从如医善方便以下五行偈。颂第二譬说。初一行颂开譬。从我亦为世父以下四行偈颂合譬。上开中凡有七譬。前四譬为成过去久远作譬。后三譬为今将来亦长远作譬今不颂为过去久远中四譬。但颂未来长远中三譬。然但通颂不别。上合中有二。第一通合成佛已来久远。第二亦通合未来长。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此二句颂上通合成佛过去久远。从为凡夫颠倒以下三行半偈。颂通合今将来长远。

分别功德品第十六[编辑]

此品分别闻经五种功德故。云分别功德品。入此品。讫如是之人等于是无有疑偈以来。开近显远以明果义长远中。第四别流通果义。就中开为二。第一先明时众因闻佛寿长远皆得益。第二从尔时佛告弥勒菩萨以下。正劝别流通果义。本义云。就广明佛寿长远中。开为三。第一寿量一品。正广明佛寿长远。第二分别功德品初二长行。总为时众授记。第三从弥勒以偈颂长行。示己领解。而今不须。就第一明时众得益中有三。第一正明得益之相。第二从佛说是诸菩萨以下。天雨花散佛供养。第三从尔时弥勒菩萨以下。明弥勒以偈赞叹如来令益无数众。此中文。本义微妙细释。而不能受。故随文直唱而已也。即所谓阙所不审。第二天雨花。有花必有实。故以花证佛语不虚。第三弥勒以偈叹佛。凡有十九行偈。分为四。第一初一行偈叹佛寿命长远。第二从无数诸佛子以下十行偈。叹上得益。第三从雨天曼陀罗以下六行偈。叹上天雨花。第四从如是种种事以下二行偈总结叹本义从此下示己领解。就第二叹得益中有二。初八行偈叹菩萨得益。从复有八世界以下二行偈。叹凡夫得益。就叹菩萨得益中亦有二。初七行偈正叹。如是等以下一行偈结叹。就叹凡夫得益中亦有二初一行偈正叹。后一行偈结叹。从尔时佛告弥勒菩萨以下。别流通果义中。第二正劝别流通果义。本义云。从此下入大段第三流通说。亦不须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三。第一直明流通果义者功深报重。第二从若有善男子以下作格量。第三从若有善男子以下。举菩提证结。皆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九行半偈。上长行中有三。第一直明功深报重。第二作格量。第三举菩提证结。今略不颂第一第三。但颂第二作格量。十九行半偈。分为二。初十四地偈。正颂上格量。即明五度。亦可见。第二从其有诸菩萨以下五行半偈释疑。何者每言若能一念信解则疑。然则都无常信耶。所以举无量劫修行菩萨为释。亦可见。夫此经例同众经有三大段。第一序说。第二正说。第三流通说。今者第一序说第三正说已竟。从此以下第三流通说。就中开为二。第一从此下讫妙庄严王本事品。举十品半经文。明他分流通。此二普贤菩萨一品明自分流通。此二重来意者。夫流通之义要在化他。所以先明他分流通。然若但劝化他则新学之徒或生退堕之心。所以亦明自分流通以劝之也。就第一他分流通开为五重。第一此品与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菩萨品。凡举三品半经文。正明受持者功深流通者报重。命觅通经之人。第二举如来神力品。明堪流通奉命誓流通。第三举属累品。明如来以经付属。第四药王菩萨本事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品凡举三品。为新发菩萨说其弘通方法。第五陀罗尼品妙庄严本事品举二品。诸大菩萨等誓救弘通之人。就第一觅弘通中即分为三。第一此品直明功深报重觅弘通人。第二随喜功德品。据随喜功德作觅。第三法师品常不轻菩萨品。据五根明利作觅。就第一此品直觅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明佛现在时流通功报之相。第二从又复如来灭后以下。明佛灭度后时流通功报之相。就第一明现在时中亦有二。第一直言功报无量。第二从阿逸他以下。明其报重之相。即有二相。一明见佛常在耆阇山。二明见娑婆世界成流离地。就第二灭后时中亦有四。第一明能受持者不须作塔。第二从况复有人以下。明亦应兼行五度。第三从若读诵受持是经以下。明若并造塔及僧坊持戒其报已近菩提。第四从阿逸他若我灭后以下。明受持此经人。立处应起塔。如供养佛塔作供养。就第一不须起塔中有二。第一明先已造故。第二从若我灭度后以下。明与作同故。皆可见。第二偈颂上长行中现在时灭后时有二。今不须第一现在时。但颂第二灭后时。上中有四。一明不须塔。二明应兼行六度。三明应并造塔持戒。四明其人立处应起塔。今十九半行偈。初十一行半偈。颂第一不须塔从何况持此经以下三行偈。颂第二兼行五度。从若见此法师以下五行偈。颂第四其立处应起塔。不颂第三并造塔持戒也。上第一不须塔中有二。第一明已造故。第二明与作同故。今十一行半偈。初五行半偈颂第一已造故。从若人持是经以下六行偈。颂第二与作同故。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编辑]

此品明随喜功德利益故。仍为品目也。此是正觅弘通人中。第二据随喜功德作觅。就中自有二。第一弥勒问。第二如来答。二重各有长行偈。就佛长行中亦有四。第一明第五十人随喜功德。第二从阿逸他以下。明须臾间诣僧房听经功德。第三从若复有人以下。明分坐功德。第四又从若复有人以下。明告经名功德。就第一第五十人随喜功德中有三。第一如来作格量问弥勒。第二弥勒作答。第三如来正明福多。后三重不开。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八行偈。初九行偈颂上第一第五十人随喜功德。从若有劝一人以下五行偈。颂第四告经名功德。从若故诣僧房以下二行偈。颂第二须臾间听经功德。从若于讲法处以下二行偈。颂第三分坐功德。皆可见。

法师功德品第十八[编辑]

此品中明五种法师功德故。仍为品目也。此品与常不轻菩萨品。觅通经人中。第三据五根明利作觅。就中自在二。第一此品正据五根明利作觅。第二常不轻菩萨品证果报不虚。就此品正据五根明利作觅中亦有二。第一总明能持者得六根好报。第二从是善男子以下。别列六根好相。然此中六根功德。大合六千。其所以本疏妙释。而私意不及故不记也。即所谓阙所不明。就第二别列中。自列六根故。即有六重。六重各有长行偈。则寻文可见。

常不轻菩萨品第十九[编辑]

此品明如来昔日为名常不轻菩萨时事故。仍为品目也。此是据五根明利作觅中。第二证果报不虚。言如来为常不轻菩萨时。殷勤受持是法华经。为众广说令入佛道。以此功德生生世世得值无量诸佛。亦得六根清净。今现成佛。然则能持此经果报不虚自明也。就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有四。第一结前罪福之相。第二从大势以下。正明本事。第三从于意云何以下。会通古今。第四从当知此经以下。仍劝大众。获大罪报如前所说者如上火宅偈末所述。所得功得如向所说者如上法师功德品所明。就第二正明本事自有二。第一先明事本。第二从最初威音王如来以下。正明本事。自可见。第二偈颂凡有十九行半偈。上长行中已有四。第一先结罪福之相。第二正明本事。第三会通古今。第四仍劝大众。但略第一先结罪福之相。馀三皆颂。初十行偈颂第二正明本事从彼时不轻以下三行半偈。颂第三会通古今。从我于前世以下。颂第四仍劝大众。上第二正明本事中有二。第一先明事本。第二正明本事。今十行偈亦分为二。初一行半偈。颂第一先明事本。从是佛灭度后以下八行半偈。颂第二正明本事。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编辑]

此品中现如来神力。仍为品目。此是明他分流通中。第二湛流通者奉命流通。就中自有二。第一正明奉命流通。第二从尔时世尊以下。如来述劝。第一可见。就第二如来述劝中。即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现神力作劝。第二从佛告上行等菩萨以下。发口正劝。就第一现神力中凡有八种神力。一现舌相广长。二放无量色光。三现还摄謦咳四现共禅指。五现六种地动。六令大众见。七现空中唱言。八现璎珞反成宝盖。即临文自别。从尔时佛告以下。第二发口正述。就中即有二。一正劝。二从是以下结劝。第二偈颂凡有十六行偈。亦分为二。第一初四行偈。颂第一现神力。从属累此经故以下十二行偈。颂第二发口正劝。然上有八种神力。今但颂五种神力。略不颂令大众见。空中声。璎珞反成宝盖三种神力。

属累品第二十一[编辑]

此品明如来以经附嘱故。仍为品目也。此是他分流通中。第三明如来正以经附属。就中有四。第一正附嘱。第二从时诸菩萨以下。明大众奉旨。第三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如来辞众事竟。第四从说是语时以下。明大众闻敕欢喜。就第一正附嘱中自有三。第一正附嘱。第二释附嘱之意。第三从汝等亦应以下。教弘通方法结劝。后三重可见。

药王本事品第二十二[编辑]

此品明药王菩萨昔日苦行通经。故仍为品目。此品与妙音王品。观世音品凡三品。明他分流通中。第四明流通方法。言若欲弘通此经者。直如此三大士修行也。而此三品分为二。第一此药王本事品。明以苦行弘通。第二妙音品观世音品。明以普现色身弘通。然此三大士。皆能苦行现身。但互举为明也。就此品中即有三。第一宿王花菩萨作问。第二从尔时佛告以下。如来答。第三从说此品时以下。经家叙时众得益。并出多宝如来赞叹宿王花菩萨。第一可见。但就第二如来答中亦有三。第一正明苦行弘通。第二从佛告宿王花菩萨以下。会通古今。第三从宿王花若有发心以下。仍劝弘通。就第一正明苦行弘通中亦有二。第一明现身苦行弘通。第二从作是语已以下。明后身苦行弘通。从佛告宿王花以下。佛答中第二会通古今。从宿王花若有发心以下。佛答中第三仍劝弘通。就中自有四。第一直劝。第二叹经功德最胜。即举十譬为叹。第三从宿王花以下。叹经功用。第四从若人得闻此法花经以下。结劝弘通。就第一直劝中即有二。第一劝学意见。第二以格量劝。就第二叹经功德最胜中。即举十譬为叹。可见。就第三叹经功用中亦有二。第一举法说作叹。第二从如清凉地以下。举十二譬为叹。从若有得闻此法花经以下。第四结劝。就中自有二。第一总结劝弘通。第二从若有人闻是药王以下。别劝受持药王品。第一可见。但就第二劝受持药王品中亦有六。第一明转女身生无量寿国。第二从是时诸佛以下。明诸佛亦叹。第三从宿王花以下。结药王德。第四从若有人闻以下。明闻药王品随喜最重。第五从是故以下。别附嘱药王品。第六从宿王花汝若见以下。重劝宿王汝殷勤供养弘通此经人。余皆可见。但就第五别附嘱药王品中即有二。第一直附嘱。第二释附嘱之意。从说是药王菩萨以下。品中第三经家叙时众得益。并出多宝如来赞叹宿王花事。

妙音品第二十三[编辑]

此中明妙音菩萨事。故仍为品目也。此品与观世音品。明流通方法中。第二明普现色身弘经益物。言若欲弘通此经。应如此二大士所为也。就此品中开为二十重。第一从初讫遍照其国。明如来放光召妙音菩萨。第二从一切净光庄严国中以下。明妙音菩萨被召。即请花宿王智佛欲往。第三从尔时花宿王智佛以下。明花宿王智佛许往仍教莫轻彼事。第四从妙音菩萨白佛言以下。明妙音奉敕。即以神力自为其坐。第五从尔时又文殊师利以下。明文殊问释迦佛是何故也。第六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明如来随事而答。第七从文殊师利白佛以下。问妙音因行愿欲学。亦愿欲见彼菩萨身。第八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明释迦推多宝佛。第九从时多宝佛以下。多宝如来召妙音菩萨。第十从于时妙音以下。妙音受召至来。作礼释迦。亦陈其佛相闻。仍愿欲见多宝如来。第十一从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以下。明释迦随愿令见。第十二从尔时花德菩萨以下。明花德菩萨问妙音本行。第十三从佛告花德以下。明如来答。第十四从尔时雷音王以下。会通古今。第十五从华德汝但见以下。正明普现色身益物之事。第十六从尔时华德以下。明华德问妙音所得三昧。第十七从佛告华德以下。如来答。第十八从说是妙音以下。明彼此菩萨众因问妙音所得三昧皆得利益。第十九尔时妙音菩萨以下。明妙音还归覆命。第二十从说是妙音以下。明时众得益。

观世音品第二十四[编辑]

此品亦明观世音菩萨普现种种色身说法度物。故云观世音品。就中初开为三。第一无尽意菩萨问名观世音之所以。第二如来随问而答。第三时众得益。第一不开。但就第二如来答中亦开有四。第一从初讫福德之利。明其悲心拔苦。慈心与乐。第二从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以下。正明普现种种色身说法化物。第三从我今当供养以下。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第四从尔时持地菩萨以下。明持地菩萨劝大众。应进观世音菩萨。就第一拔苦与乐中亦有三。第一从初讫是故众生常应心念。明悲心拔苦。第二从若有女人以下。明慈心与乐。第三从无尽意若有人以下。举格量劝进慈悲二德。就第一悲心拔苦中亦有二。第一正明悲心拔苦。第二从无尽意以下结劝。就第一正明悲心拔苦中亦有二。第一先明能救外难。第二从若有众生多于淫欲以下。明能拔内恶。就第一能救外难中即有七难。一火难。二水难。三风难。四被害难。五罗刹难。六杻械难。七急贼难。内恶即心之三恶。第二明慈心与乐可见。从是故以下结。第三举格量劝进。亦可见。就第二正明普现种种色身说法度物中。即有问答。答中亦有正答结答。亦可见。就第三无尽意作供养中有五。一作供。二观世音不受。三无尽意请受。四如来劝受。五受。从尔时持地菩萨以下。第四劝进从佛说是以下。品中第三时众得益。皆可见。

陀罗尼品第二十五[编辑]

此中明以陀罗尼神咒誓救弘通者故。仍为品目也。此品与妙庄严正本事。明化他流通中。第五明诸大菩萨等誓救弘通人。就中即有二。第一此品正明以咒守救。第二妙庄严王本事品。如来证述不虚。就此品中自有四。第一药王将发誓护。先问如来弘通得福之相。第二从佛告药王以下。如来以格量反问药王。即明福德甚多。第三从尔时药王菩萨以下。正明发誓守救。第四从说是陀罗尼品以下。明时众得益。第一第二可见。但就第三正明发誓守救中。有五种人誓救。则寻文可见。前四人中即无馀意。但就第五罗刹女中自有二。第一罗刹女誓救。第二从佛告诸罗刹女以下。如来述答。品中第四得益。亦可见。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六[编辑]

此中明妙庄严王本事故。仍为品目也。此是发誓守护中。第二如来证述不虚。就中有三。第一正明本事。第二从佛告大众以下。会通古今。第三从佛说此以下。明时众得益。第一正明本事。即随文自见。但证述有三意。一者只是父子之间。必须善教相护乃入佛道者。即今世弘通此经之人。必赖诸菩萨守护。乃得势利不论明矣。二者净藏净眼二子。亦能信受法花经功德故。今得药王药上者。则今诸菩萨发誓守护弘通此经人。诺哉有意耳。三者于时耶见妙庄严。随其子教信受法华经故。亦得今花德身。于时净德夫人与其二子。同心善教其王故。亦得今光焰庄严身者。则今世众生可不勤受弘通此经人所说哉。

普贤劝发品第二十七[编辑]

此品明普贤菩萨劝发自行流通故。仍为品目也。大段第三流通说中。初开为二。第一明他分流通。第二明自分流通。今他分流通已竟。此是第二明自行流通。此自分流通来意。即如上释。言若能自行具足。即化他自然。就中开为五重。第一明普贤菩萨将欲劝自行流通。从东国来请佛。欲闻说法华经。又问何为能得此经。第二从佛告普贤菩萨以下。如来举四法而答。第三从尔时普贤菩萨以下。普贤正劝自行流通。第四从尔时释迦牟尼佛以下。如来述答。第五从说是普贤劝发品时以下。明时众得益。前二重可见。但就第三正劝自分流通中有三。第一明若能自受持读诵者。我当以种种守护。第二从世尊若有菩萨以下。请念知恩。第三从是故以下结劝。就第四如来述答中亦有三。第一直述其以种种神力守护。第二从普贤者以下。别述其请念知恩。第三从是故以下。述其第三结劝。从说是普贤以下。品中第五明时众得益。

法华义疏第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