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湖北巡抚张映汉奏报审讯传习天主教沈方济各等人及派员缉拏沈方济各等人情形片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奏报审讯传习天主教沈方济各等及派员缉拏沈方济各等情形
大清湖北巡抚 张映汉
嘉庆二十四年七月十四日
1819年9月3日
湖北巡抚张映汉奏覆讯取传习天主教刘方济各等人供词情形折
据军机处录副奏折,朱批时间为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十四日。

  再,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内开,奉上谕:琦善奏,拏获传习天主教犯刘方济各等,讯据供称,在湖北谷城、南漳、郧县等处传教多年,并供出习教各犯姓名开单具奏,单内人犯俱载有年岁住址,著张映汉迅即派员前往谷城等处按名查拏解省,该抚亲提审讯,与案内楚省先获各犯质证明确,一并按律定拟具奏。张映汉前经准其来京祝嘏,现在审办此案人数众多,该抚不可因起程期近草率了事,如迟至八月未能审结,即奏明留楚办案,无庸来京。其豫省现获之刘方济各等三犯,著琦善即派员解赴楚省归案审办。将此谕知张映汉,并谕琦善知之。钦此。

  又于十四日奉上谕:昨据琦善奏,拏获西洋传教首犯刘方济各供称,伊于乾隆五十六年同来京办事之西洋人喇弥哟到广东澳门地方,喇弥哟进京,伊即由广东、江西到湖北传教,喇弥哟到京后,曾通过信息,说在京城西洋北堂办事。等语。当交英和传提喇弥哟讯问,据奏称,传到西洋人南弥德,据供,原名喇弥哟,系西洋拂郎西亚国人,于乾隆五十六年自本国起身来京,经过王家营,在客店内住宿,闻开店人说才有西洋人刘姓从京中回去,曾在店住宿一夜,并未见面,到京后闻得有西洋人刘姓在东堂当差,已经回去,此外并无刘姓人同伴到澳门之事。至我们带信,系带至广东总督衙门转交苏姓,并不与别人带信。等语。与琦善所取刘方济各供词不相符合,显系恃无质证,诡词支饰。刘方济各现已解往楚省,著张映汉即提该犯,讯以自本国到澳门与喇弥哟同舟时,是否已称刘姓,抑仍用本国姓名;其喇弥哟到京后与伊通信,系在何年,托何人带至湖北交与伊手;喇弥哟在京曾否传教,谅伊亦必知悉,俱令据实供吐。该抚讯明后,录取供词,由驿覆奏。将此谕令知之。钦此。先后遵旨寄信前来。

  伏查,此案前经臣会同督臣庆保,饬据襄阳府属地方文武各员拏获习天主教沈方济各等二十二犯解省审办,究出有刘方济各一犯闻拏逃赴河南,随飞谘河南抚臣密拏,会同督臣附片具奏在案。嗣提现犯研鞫,据沈谷瑞即沈方济各供称,藉隶安徽石埭县,方济各系伊教名,自伊父在时即习天主教,念十戒经。该犯于嘉庆元年到京行医,并作裁缝。三年上与素识习教的浙江人杨老大会遇,引该犯入天主堂习教。六年上在天主堂内曾见过喇弥哟,那时他在西洋北堂充当《格物穷理》的差使(朱批:京中无此差使),因他是上等人,不能与他叙话。到二十一年九月,该犯自京起身到湖北谷城县,在已获的孙瑞章、徐光美两家始会遇西洋人刘方济各与直隶宛平人何依纳爵在那里传教,同教人皆称他二人为神父,每月四次与众人讲说西洋经卷,谓之坐瞻。凡入教之人,各出钱一二百文,在神父处报名,该犯亦即入会,到本年正月间,本县查拏严紧,该犯即被拏获,刘方济各与何依纳爵闻风潜逃,今听说刘方济各已被河南拏获。何依纳爵是直隶宛平县人,年约三十馀岁,中等身材,光面有须,从前在京时住宣武门内城根东头马道地方,现在不知逃往何处。再,刘方济各的刘字,本不是他的姓,按西洋话是克肋得三字,以汉话切音是刘字,方济各三字,按西洋话是佛郎西斯果。这刘方济各曾听说是乾隆五十六年间从西洋由广东澳门来到湖北,在谷城县天主堂落住,后天主堂拆毁,才到孙瑞章家居住,他曾否与喇弥哟同舟及曾否到京,实不知道。惟该犯二十一年九月自京起身时,喇弥哟曾著人送书信一封交与该犯转寄与刘方济各,书面写刘爷开拆,其书信中的话,不得知道。各等语。以上系讯据沈方济各一面之词,是否尽确,及其解说刘字与方济各三字是否果系西洋国方言,均须与刘方济各质对方得确实。至其馀孙瑞锦等二十馀犯,讯据仅止习教随众听讲,并无称为神父及坐瞻传徒情事。查刘方济各等三犯,准河南抚臣知会,已于六月十二日起解,计不日即可到楚,一俟解到时,臣再遵照圣谕指出各情节,逐层彻底研究,务得确情定拟,断不敢稍事草率。

  至奉到应缉各犯单内,查有与现获之犯姓名相同者,有与从前各县投悔案内之犯姓名相同者,又有据现犯供指已经身故者,有现在应行缉拏者,自应一并分别确查访缉。臣已由省拣委同知方士淦并明干标弁数名,飞驰各该县会同该地方文武,照单内所开各犯住址地方按名缉拏,其即有前已投悔者,亦仍应拘案确讯,其与已获之犯重名者,亦应查明是否即系其人,其称身故者,并应确查有无虚捏,取具地邻甘结,以昭切实,总期不使一名漏网,分别惩办。仍谆嘱委去员弁并地方文武,务须安静密办,断不得捕风捉影,惊扰良民。仍飞谘直隶督臣、顺天府府尹,按照讯出逸犯何依纳爵住址、年貌,一体严缉。

  除俟刘方济各等犯解到后质讯各犯确供,再遵旨由驿覆奏外,谨将审讯现犯大概供情及派委缉拏各犯缘由,合先附片陈明。谨奏。

  (朱批):另有旨。

  (宫中朱批奏折)

本作品来自清朝时期的法令约章文书案牍。依据1910年12月18日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第三十一条第一项,该类别不能得著作权。


清朝政府结束超过一百年,再同时根据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以及通常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作品保护期所约定,该类作品已无事实持有者而无论在何地均属于公有领域。而该类作品因属政府公文,故在美国亦为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