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山集 (四库全书本)/卷5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十一 演山集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演山集卷五十二     宋 黄裳 撰杂说
  怒有以责之也至亡国也不足以责之思其治者而已下泉之诗是也怨有以亲之也至亡国也不足以亲之哀其亡者而已黍离之诗是也政有得失则于物有善恶物有善恶则于情有喜怒情有喜怒则于声有美刺故曰声音之道与政通其君不骄则其宫不乱则其音不荒其财不匮则其羽不乱其羽不乱则其音不危故曰五者不乱则无惉滞之音矣诬上则天下之诚心丧行私则天下之和心丧此亡国之音所以作也
  禽兽有闻而无知有情而无文故不知音众庶有知而无徳有文而无实故不知乐
  声变而为音故审声以知音音比而为乐故审音以知乐政者乐之安乐怨怒中淫恭慢之所自作故审乐以知政乐与礼同出乎仁义之实礼之实节文仁义之成乐则乐其成而已然而乐之和已有节文在中焉子曰礼者理也乐者节也以其乐为主不得谓之礼耳故曰知乐则几于礼心彻而为智智彻而为徳偏得乐则和而有所流偏得礼则中而有所倚非所谓有徳
  极音致味以物为音为味也朱弦之有遗音玄酒之有遗味以徳为音为味也先王之制礼乐也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则虽极音致味不足以厌其志而教民平好恶反人道之正则内足而无待乎外矣故虽朱弦之浊疏越之迟三叹之希元酒之质爼鱼之腥大羮之淡足以胜其欲是以先王之制礼乐也务使人以礼而后动以节而后作
  天命之谓性人为之谓习孟子曰天下之言性者则故而已矣故所谓习非所谓性
  性之中含孕万物之理率而一之不散其朴则其体无乎不在不流其真则其用无乎不善道者无乎不在无乎不善者也昜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所谓率性之谓道则成之者性之谓也所谓修道之谓教则继之者善之谓也
  道者天也合而言之也故率性之谓道教者仁也散而言之也故修道之谓教率性而为已修道以为天下不为天下后世计则道无事乎修矣
  道之无不在也虽稊稗瓦甓之间无不在也道之不可湏臾离也虽躇步跐蹈之间不可离也惟其无不在故不可须臾离
  隐微之中有无不在道隐而见微而显有必然之理此君子所以慎其独也能慎其独然后为已则能率性为天下则能修道天下之道由中而生者也礼曰至徳为道本道不在小亦不在大道不在高亦不在下惟过与不及然后道丧
  以五礼制中以六乐致和然后能赞天地之化育故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君子成位乎中焉不和则不相交不中则不相合
  君子之道其微也在所不睹在所不闻其显也在乎天地位万物育茍非知道之无不在知我之不可湏臾离安能至于此极哉
  君子有时中则有时不中矣此其所以为中庸更而不可拘续而不可穷其纵不流其守不固流者执庸而不及中者也固者执中而不及庸者也执庸者害道之常此为庸者之无忌惮也执中者害道之变此为中者之无忌惮也杨墨失中子莫失庸
  过者太高而不及者太下非时中者固三者皆非所穷未能至道能中则无过不及能庸则无固此其所以为至徳欤
  中者人道之至神者天道之至
  智者过之故夫妇之愚不可以与知此所谓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故夫妇之不肖不可以能行此所谓不肖者不及也
  智者行之然后愚者得以知焉贤者明之然后不肖者得以行焉
  莫之知避者不知罟获之为害也不能期月者不知中庸之为善也不知其为善则不知其为害故不知避与不知守皆非有智者
  舜行道者故曰其大智也欤回明道者故曰回之为人也
  均天下国家能义而已辞爵禄能廉而已蹈白刄能勇而已不可均而均之则伤义不可辞而辞之则伤廉不可蹈而蹈之则伤勇在乎爵禄也可辞在乎中庸也不可辞而勿辞之斯能廉矣在乎白刄也可蹈在乎中庸也不可蹈而弗蹈之斯能勇矣
  南方阳明而主生有君子之道焉生则子民之仁明则君国之智北方阴险而主杀有强者之道焉君子之强而强不足以名之者以其能强能弱也宽柔以教所谓能弱不报无道所谓能强衽金革死而不厌所谓能强而不能弱能强则不流能弱则不倚
  富贵不能淫故国有道不变塞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故国无道至死不变
  百姓日用其道故曰费日用其道而不知故曰隐费则显诸仁故曰匹夫匹妇可以与知可以能行隐则藏诸用故曰圣人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知者以其神其徳有所不能者以其神其行孝弟之始行乎父兄之间则匹夫匹妇其孰不知哉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则虽圣人有不知者而况匹夫匹妇乎
  天地不为人咨怨而废寒暑君子不为不能者而卑其道孟子曰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是故语君子之大者其混成体一妙用体变而不见其迹故天下莫能载此其极高明者语君子之小者则置法以民制行不以已而不戾其情故天下莫能破此其道中庸者天下之人同有一性而人之性同有一道君子之教则修是道而已改而不止则贤智过之愚不肖不及言其不远人也欲离之而不可得也言其不尽人也欲即之而不可得也千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故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则已先尽子之道而已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则已先尽弟之道而已庸徳言行以徳行之为贵庸言言谨以言谨之为贵能谨则不易其言矣心有所造然后发为言行言顾行行顾言
  富贵贫贱在外者也吾无所加损焉非在我者也以其不愿乎其在外者故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无入而不自得焉不陵下以其富贵不能淫不援上以其贫贱不能移二者出于不愿乎其外
  上不怨天处已有命下不尤人处已有义莫非命也君子道其常小人道其幸道其常则以为善而后得福故居易以俟之道其幸则以为不善而未必得祸故行险以要之幸亦命也君子不以为命而谓之幸
  妻子兄弟室家父母君子逹此以治天下者也逹之天下所谓譬如行远其道本诸身而已所谓自迩父母其顺天下顺之
  视之弗见无形也听之弗闻无声也凡丽乎声形之间者有新则有故无故而日新者其鬼神之徳欤易曰日新之谓盛徳惟圣人为能体道鬼神数能行之体物而已体物而不可遗故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文王圣父也述之可也武王所以为达孝瞽叟顽父也谐之而后可也舜所以为大孝
  舜传之贤而曰子孙保之者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天下为公传之贤也犹其传之子
  尊为天子必得其位也徳为圣人必得其名也子孙保之必得其夀也富有四海之内必得其禄也大徳材也禄位名夀因其材而笃贤者也
  舜言徳为圣人而武王不言者其避文王欤此亦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不及文王之意然而公之为盛也不足以言徳
  乐由中出不可以为伪乐得其道而正乐兴焉乐之由中出者也乐得其欲而淫乐兴焉乐之由伪作者也均是乐也而乐有内外在外之乐无常其欲无已无常之乐不赴无已之欲则忧至焉物累其心又累其乐之去则惑而已矣
  反情以和其志则以道制欲广乐以成其教则以道制人之欲
  成性存存非幻不灭道义之门阖则义入而归道辟则道出而行义
  川谷异制民生异俗迟速异齐饮食异和衣服异宜器械异制先王将使四海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此非所同者使之同归于善而已四方之政事上下之志四方之传道尝患其法不相通其情不相知其善不相闻自非以意致徳以神会道之人居则丽乎方动则丽乎形虽欲相感以情相闻以善不可得也然而先王将务四海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不亦难乎置官设属使取四方之善训而同之盖无难者合方氏通其财物以合其事除其怨恶同其好善以合其情此齐其政而已欲其从之也轻则必有训而后喻焉训方氏道四方之事以训其事道上下之志以训其情虽然予道而已欲得四方道而训之则其传道乌可废哉四方之传道盖见于文辞予取而诵焉正岁万物更新之时训方氏则布而训四方正其始也新物使人志淫而好僻有戻于训焉训方氏务若其情而训之使人好恶之情好善而恶恶则亦观新物而已
  四肢之于安佚人之情也乐徇其情恶劳其形不能非礼勿动而使非僻之心辄乘安佚以蹈其舎则无所不至矣而况王乎天下视仪而动听唱而应者也先王制礼视有旒听有纩言有纪动有佩堂上之行门外之趋为之乐仪以防其肆使听其声而其意以诚使顾其体而其气以正周旋中规折旋中矩进揖退扬而后锵鸣之佩左中角徴右中宫羽君明事物之意在其中焉非僻之心无自而入是故祭祀朝会师田封建之时王在五路则其步趋之节责大驭焉五路之上王安佚矣然而顾车之行而闻肆夏之声则由吾于堂中顾车之趋而闻采齐之声则由吾于门外王之言动造次无非礼者乐师之所教大驭之所御与有力哉
  君子之祭不尽志无以致钦不尽物无以致爱致斋于内散斋于外斋之日有所思祭之日有所见此尽志也内心也其备小物也水草之葅陆产之醢在焉其备美物也三牲之俎八簋之实在焉其备阳物也昆虫之实在焉其备阴物也草木之实在焉此尽物也外心也惟圣罔念作狂则为僭为豫为急为蒙惟狂克念作圣则惟谋惟哲惟乂惟肃此狂与圣所以序八者之间欤伯夷叔齐避地者也柳下恵少连辟色者也虞仲夷逸辟言者也辟世之士其朱张欤言行不见于天下孔子不得而论之序在六民之中非夷也非虞也非惠也晨门荷蒉丈人接舆长沮桀溺之徒一方之见皆以孔子有求于世而非之者孔子所以论列四辟之士而见其志焉故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往来不穷谓之通万物之理也推而行之谓之通四序之运也往不穷于幽来不穷于明则亦推而行之而已












  演山集卷五十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演山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