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牛溪先生集/卷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牛溪先生集
卷之四
作者:成浑
1621年
卷五

简牍一

[编辑]

与栗谷论理气第一书壬申

[编辑]

霖阴不止。想惟道况清和否。倾仰不自已。前禀别纸乞答示何如。今看十图。心性清图退翁立论。则中间一端。曰四端之情。理发而气随之。自纯善无恶。必理发未遂而揜于气。然后流为不善。七者之情。气发而理乘之。亦无有不善。若气发不中而灭其理。则放而为恶云。究此议论。以理气之发当初皆无不善。而气之不中。乃流于恶云矣。人心道心之说。既如彼其分理气之发。而从古圣贤皆宗之。则退翁之论。自不为过耶。更望于此痛加血战。极意消详。以解钝涩之惑。千万至祝。

别纸

[编辑]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有人心道心之二名。何欤。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理气之发不同。而危微之用各异。故名不能不二也。然则与所谓四端七情者同耶。今以道心谓之四端可矣。而以人心谓之七情则不可矣。且夫四端七情。以发于性者而言也。人心道心。以发于心者而言也。其名目意味之间。有些不同焉。幸赐一言。发其直指何如。人心道心之发。其所从来固有主气主理之不同。在唐虞无许多议论时已有此说。圣贤宗旨皆作两下说。则今为四端七情之图而曰。发于理发于气。有何不可乎。理与气之互发。乃为天下之定理。而退翁所见。亦自正当耶。然气随之理乘之之说。正自拖引太长。似失于名理也。愚意以为四七对举而言。则谓之四发于理。七发于气可也。为性情之图。则不当分开。但以四七俱置情圈中而曰。四端指七情中理一边发者而言也。七情不中节。是气之过不及而流于恶云云。则不混于理气之发。而亦无分开二岐之患否耶。并乞详究示喩。

答书栗谷先生

[编辑]

圣贤之说。或横或竖。各有所指。欲以竖准横。以横合竖则或失其指矣。心一也。而谓之道谓之人者。性命形气之别也。情一也。而或曰四或曰七者。专言理兼言气之不同也。是故。人心道心不能相兼。而相为终始焉。四端不能兼七情。而七情则兼四端。道心之微。人心之危。朱子之说尽矣。四端不如七情之全。七情不如四端之粹。是则愚见也。人心道心相为终始者何谓也。今人之心直出于性命之正。而或不能顺而遂之。间之以私意。则是始以道心而终以人心也。或出于形气。而不拂乎正理。则固不违于道心矣。或拂乎正理。而知非制伏。不从其欲。则是始以人心而终以道心也。盖人心道心。兼情意而言也。不但指情也。七情则统言人心之动。有此七者。四端则就七情中择其善一边而言也。固不如人心道心之相对说下矣。且情是发出。恁地不及计较。则又不如人心道心之相为终始矣。焉可强就而相准耶。今欲两边说下。则当遵人心道心之说。欲说善一边。则当遵四端之说。欲兼善恶说。则当遵七情之说。不必将枘就凿。纷纷立论也。四端七情。正如本然之性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则不兼气质而为言也。气质之性则却兼本然之性。故四端不能兼七情。七情则兼四端。朱子所谓发于理发于气者。只是大纲说。岂料后人之分开太甚乎。学者活看可也。且退溪先生既以善归之四端而又曰。七者之情亦无有不善。若然则四端之外亦有善情也。此情从何以发哉。孟子举其大槪。故只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而其他善情之为四端。则学者当反三而知之。人情安有不本于仁义礼智而为善情者乎。自注。此一端。当深究精思。善情既有四端。而又于四端之外有善情。则是人心有二本也。其可乎。大抵未发则性也。已发则情也。发而计姣商量则意也。心为性情意之主。故未发已发及其计较。皆可谓之心也。发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其发直出于正理而气不用事则道心也。七情之善一边也。发之之际。气已用事则人心也。七情之合善恶也。知其气之用事。精察而趋乎正理。则人心听命于道心也。不能精察而惟其所向。则情胜欲炽。而人心愈危。道心愈微矣。精察与否。皆是意之所为。故自修莫先于诚意。今若曰。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则是理气二物。或先或后。相对为两岐。各自出来矣。人心岂非二本乎。情虽万般。夫孰非发于理乎。惟其气或揜而用事。或不揜而听命于理。故有善恶之异。以此体认。庶几见之矣。

别纸之说。大槪得之。但所谓四七发于性。人心道心发于心者。似有心性二岐之病。性则心中之理也。心则盛贮性之器也。安有发于性发于心之别乎。人心道心皆发于性。而为气所揜者为人心。不为气所揜者为道心。

第二书

[编辑]

连承手诲。获审静况超胜。欣溯无任。昨来别纸之诲。谨已三复领读矣。浑于退溪之说。常怀未莹。每读高峯之辨。以为明白无疑也。顷日读朱子人心道心之说。有或生或原之论。似与退溪之意合。故慨然以为在虞舜无许多议论时。已有此理气互发之说。则退翁之见。不易论也。反欲弃旧而从之。故敢发问于高明矣。人心道心与四七之名理。非欲强比而同之。牵此而合彼也。圣贤无限道理。必欲幷口而一谈。齐举而比较。正如罗众味于前。啖嚼于一口之中。不惟不知其味。幷与其酸醎甘苦之正而失之矣。浑之发问。乃欲知四七之与人心道心意味旨意之同不同。以为理气互发之论果合于此否也。大抵四七之与人心道心。虽其立言意味之差不同。皆其说性情之用耳。然则若非理气互发之说为天下之定理。则朱子何以有此言也。此说甚长。所见未明。已入高峯,退翁是非丛中。何能涣然自释于来喩耶。如高峯事兄之说。非不明白直截。而或疑道理有如此耳。愿更深察或原或生之义。常加精思何如。续有所得。当即驰禀也。愚意以为人心道心。以其发于心者而言也。则与四七之发于性之目。意味差不同云耳。非谓人心道心只发于心而不与性情干涉也。来喩兼情意而为言者。正是鄙见差不同者。而在浑不能说出耳。此是道理筑底处。大头脑处。于此错则无不错矣。正要极意硏究。要归于正者也。适患吐血。气甚不平。言不能尽所欲言。谨俟后禀焉。

高峯四七说曰。论人心道心则或可如此说。若四端七情则恐不得如此说。愚意以为论人心道心可如此说。则论四端七情亦可如此说也。如何而不得如此说耶。此处愿赐解释归一之论。至祝至祝。愚以为于性亦有主理主气之分言。则于发于情也。何以无主理主气之异乎。此处亦愿赐一转语。幸甚。

答书栗谷先生

[编辑]

数日来。道况何如。前禀心性情之说。自谓详尽。而及承来示。又多不合。三复以还。不觉怃然。夫理者气之主宰也。气者理之所乘也。非理则气无所根柢。非气则理无所依著。既非二物。又非一物。非一物。故一而二。非二物。故二而一也。非一物者何谓也。理气虽相离不得。而妙合之中。理自理气自气。不相挟杂。故非一物也。非二物者何谓也。虽曰理自理气自气。而混沦无间。无先后无离合。不见其为二物。故非二物也。是故。动静无端。阴阳无始。理无始。故气亦无始也。夫理一而已矣。本无偏正通塞清浊粹驳之异。而所乘之气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杂糅参差。是生天地万物。而或正或偏。或通或塞。或清或浊。或粹或驳焉。理虽一。而既乘于气则其分万殊。故在天地而为天地之理。在万物而为万物之理。在吾人而为吾人之理。然则参差不齐者。气之所为也。虽曰气之所为。而必有理为之主宰。则其所以参差不齐者。亦是理当如此。非理不如此而气独如此也。天地人物。虽各有其理。而天地之理即万物之理。万物之理即吾人之理也。此所谓统体一太极也。虽曰一理。而人之性非物之性。犬之性非牛之性。此所谓各一其性者也。推本则理气为天地之父母。而天地又为人物之父母矣。天地得气之至正至通者。故有定性而无变焉。万物得气之偏且塞者。故亦有定性而无变焉。是故。天地万物。更无修为之术。惟人也得气之正且通者。而清浊粹驳。有万不同。非若天地之纯一矣。但心之为物。虚灵洞彻。万理具备。浊者可变而之清。驳者可变而之粹。故修为之功。独在于人。而修为之极。至于位天地育万物。然后吾人之能事毕矣。于人之中有圣人者。独得至通至正至清至粹之气。而与天地合德。故圣人亦有定性而无变。有定性而无变。然后斯可谓之践形矣。然则天地。圣人之准则。而圣人。众人之准则也。其所谓修为之术。不过按圣人已成之规矩而已。若万物则性不能禀全德。心不能通众理。草木之全塞。固不足道矣。禽兽之或通一路者。有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雁行有兄弟之序。雎鸠有夫妇之别。巢穴有豫知之智。候虫有俟时之信。而皆不可变而通之。其得各遂其性者。只在吾人参赞化育之功而已。夫人也禀天地之帅以为性。分天地之塞以为形。故吾心之用。即天地之化也。天地之化无二本。故吾心之发无二源矣。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感动之际。欲居仁。欲由义。欲复礼。欲穷理。欲忠信。欲孝于其亲。欲忠于其君。欲正家。欲敬兄。欲切偲于朋友则如此之类。谓之道心。感动者固是形气。而其发也直出于仁义礼智之正。故主乎理而目之以道心也。如或饥欲食。寒欲衣。渴欲饮。痒欲搔。目欲色。耳欲声。四肢之欲安佚则如此之类。谓之人心。其源虽本乎天性。而其发也由乎耳目四肢之私。故主乎气而目之以人心也。道心之发。如火始燃。如泉始达。造次难见。故曰微。人心之发。如鹰解韝。如马脱羁。飞腾难制。故曰危。人心道心虽二名。而其源则只是一心。其发也或为理义。或为食色。故随其发而异其名。若来书所谓理气互发。则是理气二物。各为根柢于方寸之中。未发之时。已有人心道心之苗脉。理发则为道心。气发则为人心矣。然则吾心有二本矣。岂不大错乎。朱子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吾兄何从而得此理气互发之说乎。其所谓或原或生者。见其既发而立论矣。其发也为理义。则推究其故。何从而有此理义之心乎。此由于性命在心。故有此道心也。其发也为食色。则推究其故。何从而有此食色之念乎。此由于血气成形。故有此人心也云尔。非若互发之说或理发或气发。而大本不一也。大抵发之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非气则不能发。非理则无所发。自注。发之以下二十三字。圣人复起。不易斯言。无先后无离合。不可谓互发也。但人心道心。则或为形气。或为道义。其源虽一。而其流既岐。固不可不分两边说下矣。若四端七情。则有不然者。四端是七情之善一边也。七情是四端之总会者也。一边安可与总会者分两边相对乎。朱子发于理发于气之说。意必有在。而今者未得其意。只守其说。分开拕引。则岂不至于展转失真乎。朱子之意。亦不过曰四端专言理。七情兼言气云尔。非曰四端则理先发。七情则气先发也。退溪因此而立论曰。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所谓气发而理乘之者可也。非特七情为然。四端亦是气发而理乘之也。何则。见孺子入井。然后乃发恻隐之心。见之而恻隐者气也。此所谓气发也。恻隐之本则仁也。此所谓理乘之也。非特人心为然。天地之化。无非气化而理乘之也。是故。阴阳动静而太极乘之。此则非有先后之可言也。若理发气随之说。则分明有先后矣。此岂非害理乎。天地之化。即吾心之发也。天地之化若有理化者气化者。则吾心亦当有理发者气发者矣。天地既无理化气化之殊。则吾心安得有理发气发之异乎。若曰。吾心异于天地之化。则非愚之所知也。自注。此段最可领悟处。于此未契。则恐无归一之期矣。且所谓发于理者。犹曰性发为情也。若曰理发气随。则是才发之初。气无干涉。而既发之后。乃随而发也。此岂理耶。退溪与奇明彦论四七之说。无虑万馀言。明彦之论。则分明直截。势如破竹。退溪则辨说虽详。而义理不明。反复咀嚼。卒无的实之滋味。明彦学识。岂敢冀于退溪乎。只是有个才智。偶于此处见得到耳。窃详退溪之意。以四端为由中而发。七情为感外而发。以此为先入之见。而以朱子发于理发于气之说。主张而伸长之。做出许多葛藤。每读之未尝不慨叹。以为正见之一累也。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虽圣人之心。未尝有无感而自动者也。必有感而动。而所感皆外物也。何以言之。感于父则孝动焉。感于君则忠动焉。感于兄则敬动焉。父也君也兄也者。岂是在中之理乎。天下安有无感而由中自发之情乎。特所感有正有邪。其动有过有不及。斯有善恶之分耳。今若以不待外感。由中自发者为四端。则是无父而孝发。无君而忠发。无兄而敬发矣。岂人之真情乎。今以恻隐言之。见孺子入井。然后此心乃发。所感者孺子也。孺子非外物乎。安有不见孺子之入井而自发恻隐者乎。就令有之。不过为心病耳。非人之情也。夫人之性。有仁义礼智信五者而已。五者之外无他性。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而已。七者之外无他情。四端只是善情之别名。言七情则四端在其中矣。非若人心道心道心之相对立名也。吾兄必欲并而比之。何耶。盖人心道心。相对立名。既曰道心则非人心。既曰人心则非道心。故可作两边说下矣。若七情则已包四端在其中。不可谓四端非七情。七情非四端也。焉可分两边乎。七情之包四端。吾兄犹未见得乎。夫人之情。当喜而喜。临丧而哀。见所亲而慈爱。见理而欲穷之。见贤而欲齐之者。自注已上。喜哀爱欲四情。仁之端也。当怒而怒。当恶而恶者。自注。怒恶二情。义之端也。见尊贵而畏惧者。自注。惧情。礼之端也。当喜怒哀惧之际。知其所当喜所当怒所当哀所当惧。自注。此属是。又知其所不当喜所不当怒所不当哀所不当惧者。自注。此属非。此合七情而知其是非之情也。智之端也。善情之发。不可枚举。大槪如此。若以四端准于七情。则恻隐属哀。羞恶属恶。恭敬属惧。是非属于知其当喜怒与否之情也。七情之外。更无四端矣。然则四端专言道心。七情合人心道心而言之也。与人心道心之自分两边者。岂不迥然不同乎。吾兄性有主理主气之说。虽似无害。恐是病根藏于此中也。本然之性则专言理而不及乎气矣。气质之性则兼言气而包理在其中。亦不可以主理主气之说泛然分两边也。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分两边。则不知者岂不以为二性乎。且四端谓之主理可也。七情谓之主气则不可也。七情包理气而言。非主气也。自注。人心道心。可作主理主气之说。四端七情则不可如此说。以四端在七情中。而七情兼理气故也。子思论性情之德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举七情而不举四端。若如兄言七情为主气。则子思论大本达道。而遗却理一边矣。岂不为大欠乎。道理浩浩。立论最难。言之虽无病。见者以私意横在胸中。而驱之牵合则未尝不为大病。故借圣贤之言。以误后学者亦有之矣。程子曰。器亦道道亦器。此言理气之不能相离。而见者遂以理气为一物。朱子曰。理气决是二物。此言理气之不相挟杂。而见者遂以理气为有先后。近来所谓性先动心先动之说。固不足道矣。至如罗整庵。以高明超卓之见。亦微有理气一物之病。退溪之精详谨密。近代所无。而理发气随之说。亦微有理气先后之病。老先生未捐馆舍时。珥闻此言。心知其非。第以年少学浅。未敢问难归一。每念及此。未尝不痛恨也。向与兄论理气。所见不异。私心喜幸。以为吾两人于大本上虽不可谓真见。亦可谓识其名义矣。今承来示。靡靡欲趋于理气二岐之病。岂再数长廊柱而差误耶。何其见之不定耶。兄既以明彦及鄙人之论为明白直截。而又疑道理更有如此者。尤不可晓也。二说一是则一非。不可两可而俱存也。若道理既如此。而又有如彼者。则是甘亦可唤做苦。白亦可唤做黑也。天下安有定论乎。兄若不信珥言。则更以近思录定性书及生之谓性一段。反复详玩。则庶乎有以见之矣。此是道理筑底处大头脑处者。诚如来喩。于此差却。则不识大本。更做甚事。无已而必以人心道心为辞。欲主理气互发之说。则宁如整庵以人心道心作体用看。虽失其名义。而却于大本上。未至甚错也。如何如何。世上悠悠之辈。既不足以骤语此。而吾两人相从于寂寞之滨。不可各尊所闻。各行所知。故急欲归一。而不觉倾倒至此。伏惟恕其往僭而徐究深察。幸甚幸甚。

第三书文失不录

[编辑]

答书第三书既失不录。而犹载此答者。此下先生第四书。即因栗谷此答而发。故录之。○栗谷先生

[编辑]

未发之体。亦有善恶之可言者。甚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大本也。安有善恶之可言耶。众人之心。不昏昧则必散乱。大本不立。故不可谓之中也。幸于一瞬之间。或有未发之时则即此未发之时。全体湛然。与圣人不异矣。惟其瞥然之际。还失其体。昏乱随之。故不得其中耳。其所以昏且乱者。由其拘于气质故也。若曰拘于气质而不能立其大本则可也。若曰未发之时亦有恶之萌兆则大不可。盖其或昏昧或散乱者。不可谓之未发也。

心性情图

[编辑]

善恶之情。无非感物而动。特所感有正有邪。其动有中有过不及。斯有善恶之分耳。

程子曰。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此晓人深切。八字打开处也。其所谓理者。指其乘气流行之理。而非指理之本然也。本然之理固纯善。而乘气流行。其分万殊。气禀有善恶。故理亦有善恶也。夫理之本然则纯善而已。乘气之际。参差不齐。清净至贵之物及污秽至贱之处。理无所不在。而在清净则理亦清净。在污秽则理亦污秽。若以污秽者为非理之本然则可。遂以为污秽之物无理则不可也。夫本然者。理之一也。流行者。分之殊也。舍流行之理。而别求本然之理。固不可。若以理之有善恶者为理之本然。则亦不可。理一分殊四字。最宜体究。徒知理之一而不知分之殊。则释氏之以作用为性。而猖狂自恣是也。徒知分之殊而不知理之一。则荀杨以性为恶。或以为善恶混者是也。昨书以为未发之时亦有不善之萌者。更思之。尤见其大错。吾兄之不识大本。病根正在于此。未发者。性之本然也。太极之妙也。中也大本也。于此亦有不善之萌。则是圣人独有大本。而常人无大本也。孟子性善之说。为驾虚之高谈。而人不可以为尧舜矣。子思何不曰君子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而乃泛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耶。千万不是。切宜速改。

右议论间。有先贤所未发者。不遇吾兄。未易辨论至此。于此相合则无所不合矣。今世之所谓学者。岂无聪明才辨之人哉。可语此事者。殊不多见。见此论而不怪笑者亦鲜矣。

第四书

[编辑]

昨蒙手诲。获承道履清和。欣溯无任。且被长书开导。累累千万言。辞旨明畅。义理直截。伏而读之。庶几有牖昏之赐矣。非但此也。吾兄哀我之误入。血诚开示。犹恐其言之不尽。不辞劳且勤如此其至也。则诲人不倦之盛心。恻怛相与之诚意。不胜叹服钦动。慨然而心切也。前后二书皆一意也。此在前日已讲之说。敢不钦领乎。浑于退溪先生。有金注之惑。每于理气互发之说。不以为然。而犹恋着不能舍。及其读人心道心之说。而看所谓或生或原之论。则与退溪之言暗合。故慨然向之。欲弃旧而从之。此其所以改思之端也。互发之说。非我创新。乃老先生之说也。今以一端元论书呈。伏希视至焉。先生之所自得。乃在此段。其正其非亦在于此段矣。至于人心道心之说。犹不能无疑焉。古人以人乘马出入。譬理乘气而行。正好。盖人非马不出入。马非人失轨途。人马相须不相离也。然则人马之出门。必人欲之而马载之也。正如理为气之主宰而气乘其理也。及其出门之际。人马由轨途者。气之顺理而发者也。人虽乘马而马之横骛不由其轨者。气之翻腾决骤而或过或不及者也。以此求理气之流行。诚几恶几之所以分。则岂不明白直截。而性情体用之理。可以昭晣而无他岐之惑矣。人之察理者。由夫已发之后善恶之所由分者而名之。曰。如此。性之发而无不善也。如此。气之不齐而流于恶也。以此玩之则只于才动之际。而便有主理主气之不同。非元为互发而各用事也。人之见理见气。各以其重而为言也。如是求之。与吾兄之诲不背焉矣。奈何。朱子之说曰。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陈北溪之说曰。这知觉。有从理而发者。有从气而发者。正如退溪互发之说。何耶。四七之对举而分属。固然矣。人心道心亦情也。奈何以道心为理发而人心为气发乎。人之有是形气。大而身心。小而百骸。无非有物则者矣。声色臭味之欲。亦发于天理之不可已者矣。今言戒其过而节其情。亦可以为训矣。奈何独以耳目口鼻之欲。属之气而谓之人心耶。无乃是气者亦有造作自用之时。而别为一场流行耶。不然。何以从气上说出耶。人之乘马。相须以行。而今也指其人为道心。指其马为人心。似不成说话。而人心道心之分言。亦不知端的之所在矣。深望吾兄说出此端意味。极反复而谆切。再示提诲。则此处打破一重。则其外无不沕合矣。大抵要为之汲汲归一。何可强为之哉。亦待乎潜思玩索。至于一朝见到而脱解。则卒烂熳而同归矣。适有外客连至。走草言不能达意。伏惟加以逆志之恕。千万开示。至祝至祝。

退溪元论

[编辑]

滉谓就天地人物上看。亦非理在气外。犹可以分别言之。则于性于情。虽曰理在气中。性在气质。岂不可分别言之。盖人之一身。理与气合而生。故二者互有发用。而其发又相须也。互发则各有所主可知。相须则互在其中可知。互在其中。故浑沦言之者固有之。各有所主。故分别言之而无不可。论性而理在气中。思,孟犹指出本然之性。程,张犹指论气质之性。论情而性在气质。独不可各就所发而分四端七情之所从来乎。兼理气有善恶。非但情耳。性亦然矣。然安得以是为不可分之验耶。从理在气中处言。故云性亦然矣。

别纸

[编辑]

从人生受形以后而言。则未发之性。自注。幷气质言。亦应有善恶之一定者矣。然未可谓之未发之中也。愚所谓未发之体者。指气禀一定而言也。非言未发之中也。非但情也性亦然矣二句。亦如鄙言之所指者矣。来喩未发之中未可以恶言者极是。鄙言无所因袭。臆度创造之见也。

昨出柳矶。以手激水而思之曰。水之就下。理也。至于激而在手。气所为也。然则气有作用时。有互发时耶。李某之所为。罪大恶极。而卒保首领。天道无知。是亦气之作用耶。既而又思曰。如以气之所作无底定。而无理以为主宰。则到今日月无光。天地坠落已久矣。岂不误耶。思之反走无定如此。不觉自笑而归。幸一哂何如。

答书栗谷先生

[编辑]

即承委问。以审道履如宜。感仰感仰。珥。粗保。感兄愤悱。知其将有所悟。不惮缕缕。毕呈鄙见。而不被挥斥。乃蒙领略。何幸如之。道理不必聪明绝人者乃得见之。虽气禀不能高明通彻。而若积诚用功。则宁有不见之理乎。聪明者。见之易。故反不能力践而充其所见。诚积者。用功之深。故既见之后易于力践矣。此所望于吾兄者也。理气之说与人心道心之说。皆是一贯。若人心道心未透。则是于理气未透也。理气之不相离者。若己灼见。则人心道心之无二源。可以推此而知之耳。惟于理气有未透。以为或可相离。各在一处。故亦于人心道心。疑其有二源耳。理气可以相离。则程子所谓阴阳无始者为虚语也。此说岂珥杜撰乎。特先贤未及详言之耳。昨为长书。待兄之需。辨说颇详。譬喩亦切。一览可以契合矣。如此而犹有疑。则姑置此事。多读圣贤之书。更俟后日之有见可也。珥则十年前已窥此端。而厥后渐渐思绎。每读经传。辄取以相准。当初或有不合之时。厥后渐合。以至今日。则融会沕合。决然无疑。千百雄辩之口。终不可以回鄙见。但恨气质浮驳。不能力践而实之。每用慨叹自讼耳。

长书

[编辑]

理。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二者不能相离。既不能相离。则其发用一也。不可谓互有发用也。若曰互有发用。则是理发用时气或有所不及。气发用时理或有所不及也。如是则理气有离合有先后。动静有端。阴阳有始矣。其错不小矣。但理无为而气有为。故以情之出乎本然之性而不揜于形气者属之理。当初虽出于本然。而形气揜之者属之气。此亦不得已之论也。人性之本善者理也。而非气则理不发。人心道心。夫孰非源于理乎。非未发之时亦有人心苗脉。与理相对于方寸中也。源一而流二。朱子岂不知之乎。特立言晓人。各有所主耳。程子曰。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夫善恶判然一物。而尚无相对各自出来之理。况理气之混沦不离者。乃有相对互发之理乎。若朱子真以为理气互有发用。相对各出。则是朱子亦误也。何以为朱子乎。人心道心之立名。圣人岂得已乎。理之本然者固是纯善。乘而气发用。善恶斯分。徒见其乘气发用有善有恶。而不知理之本然。则是不识大本也。徒见其理之本然。而不知其乘气发用。或流而为恶。则认贼为子矣。是故。圣人有忧焉。乃以情之直遂其性命之本然者。目之以道心。使人存养而充广之。情之揜乎形气而不能直遂其性命之本然。者目之以人心。使人审其过不及而节制之。节制之者。道心之所为也。夫形色。天性也。人心亦岂不善乎。由其有过有不及。而流于恶耳。若能充广道心。节制人心。使形色各循其则。则动静云为。莫非性命之本然矣。此从古圣贤心法之宗旨。此与理气互发之说。有何交涉。退溪之病。专在于互发二字。惜哉以老先生之精密。于大本上犹有一重膜子也。北溪陈氏之说。未知亦知朱子之意之所在乎。抑真以为互发如退溪之见乎。是则未可知也。道理决是如此。但当持守此见。力行而实之。不当狐疑不定。使异同之说乱吾方寸也。释徒之言曰。金屑虽贵。落眼则翳。此譬圣贤之说虽贵。误见则为害也。此言甚好。圣贤之言。意或有在。不求其意。徒泥于言。岂不反害乎。夫子曰。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虽曾子尚以为当然。若非有子之辨。则后世之丧家者必弃粮委货。而送死者必以薄葬为是矣。此岂圣人之意乎。朱子或原或生之说。亦当究其意而得之。不当泥于言而欲主互发之说也。罗整庵识见高明。近代杰然之儒也。有见于大本。而反疑朱子有二岐之见。此则虽不识朱子。而却于大本上有见矣。但以人心道心为体用。失其名义。亦可惜也。虽然。整庵之失。在于名目上。退溪之失。在于性理上。退溪之失较重矣。自注。如此段议论。岂可骤挂他眼乎。不知者必以为谤毁退溪矣。苏斋于人心道心。欲从整庵之说。此亦以互发之说为不然故也。其见本是。但不必资于互发之说。而人心道心亦各得其名义矣。何必乃尔。今以此议论质于苏斋。则似有契合之理。但非其时。故不敢尔。

物之不能离器而流行不息者。惟水也。故惟水可以喩理。水之本清。性之本善也。器之清净污秽之不同者。气质之殊也。器动而水动者。气发而理乘也。器水俱动。无有器动水动之异者。无理气互发之殊也。器动则水必动。水未尝自动者。理无为而气有为也。圣人气质清粹。性全其体。无一毫人欲之私。故其发也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人心亦道心也。譬如清净之器储水。无一点尘滓。故其动也。水之本清者倾泻而出。流行者皆清水也。贤者则气质虽清粹。未免有少许浊驳杂之。故必资进修之功。然后能复其本然之性。其发也。有直遂其本然之性而不为形气所揜者。有虽发于性而形气用事者。形气虽用事。而人心听命于道心。故食色之心。亦循轨辙。譬如储水之器虽清净。而未免有少许尘滓在里。必加澄净之功。然后水得其本然之清。故其动也。或有清水倾出。尘滓未动者。或有清水虽出。而尘滓已动者。必止其尘滓使不混淆。然后水之流行者乃得其清也。不肖者。气质多浊少清。多驳少粹。性既汨其本然。而又无进修之功。其发也多为形气所使。是人心为主也。间有道心杂出于人心之间。而不知所以察之守之。故一任形气之私。至于情胜欲炽。而道心亦为人心也。譬如储水之器污秽不净。泥滓满中。水失其本然之清。又无澄净之功。其动也。泥滓汨水而出。不见其为清水也。间有泥滓未及汨乱之际。忽有清水暂出。而瞥然之顷。泥滓还汨。故清者旋浊。流行者皆浊水也。性本善。而气质之拘或流而为恶。以恶为非性之本然则可。谓之不本于性。不可也。水本清。而泥滓之汨。遂成浊流。以浊谓非水之本然则可。谓之非水之流则不可也。中人之性。在贤不肖之间。推此而可知之矣。理不离气。真如水不离器也。今曰互有发用。则是或器先动而水随而动。或水先动而器随而动。天下宁有此理乎。且以人乘马喩之。则人则性也。马则气质也。马之性或驯良或不顺者。气禀清浊粹驳之殊也。出门之时。或有马从人意而出者。或有人信自注。信字与任字同意。而微不同。盖任字。知之而故任之也。信字。不知而任之也。马足而出者。马从人意而出者。属之人。乃道心也。人信马足而出者。属之马。乃人心也。门前之路。事物当行之路也。人乘马而未出门之时。人信马足。马从人意。俱无端倪。此则人心道心本无相对之苗脉也。圣人之血气。与人同耳。饥欲食渴欲饮。寒欲衣痒欲搔。亦所不免。故圣人不能无人心。譬如马性虽极驯。岂无或有人信马足而出门之时乎。但马顺人意。不待牵制而自由正路。此则圣人之从心所欲。而人心亦道心者也。他人则气禀不顺。人心之发而不以道心主之。则流而为恶矣。譬如人信马足出门。而又不牵制。则马任意而行。不由正路矣。其中最不顺之马。人虽牵制而腾跃不已。必奔走于荒榛荆棘之间。此则气禀浊驳。而人心为主。道心为所掩蔽者也。马性如是。不驯则每每腾跃。未尝少有静立之时。此则心中昏昧杂扰而大本不立者也。虽不驯之马。幸而静立。则当其静立之时。与驯良之马无异。此则众人之心昏昧杂扰中体虽不立。幸有未发之时。则此刻之间。湛然之体与圣人不异者也。如此取喩。则人心道心主理主气之说。岂不明白易知乎。若以互发之说譬之。则是未出门之时。人马异处。出门之后。人乃乘马。而或有人出而马随之者。或有马出而人随之者矣。名理俱失。不成说话矣。虽然。人马或可相离。不如譬以器水之亲切也。水亦有形。又非理无形之比。譬喩可以活看。不可泥着于譬喩也。

人生气质之性。固有善恶之一定者也。故夫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曰。上智与下愚不移。但非其性之本然。而昏昧杂扰。故不可谓未发之中也。未发者。性之本然也。昏昧杂扰则气已揜性。故不可谓性之体也。今承来书。详究其指。则兄之所见非误也。发言乃误也。前呈鄙书。太厉声气。追愧追愧。来书所谓汲汲归一。何可强为。亦待乎潜思玩索者。此言极是。道理须是潜思自得。若专靠人言则今日遇雄辩之人。以此为是。则悦其言而从之。明日又遇雄辩之人。以彼为是。则亦将悦其言而迁就之矣。何时有定见乎。柳矶激水之说。可谓见物思道矣。犹有所未尽也。夫水之就下。理也。激之则在手者。此亦理也。水若一于就下。虽激而不上。则为无理也。激之而在手者虽气。而所以激之而在手者理也。焉可谓气独作用乎。水之就下。本然之理也。激而在手。乘气之理也。求本然于乘气之外。固不可。若以乘气而反常者谓之本然。亦不可。若见其反常。而遂以为气独作用而非理所在。亦不可也。某也之老死牖下。固是反常。但治道不昇。赏罚无章。则恶人得志。善人困穷。固其理也。孟子曰。小役大。弱役强者。天也。夫不论德之大小。而惟以小大强弱为胜负者。此岂天之本然哉。特以势言之耳。势既如此则理亦如此。故谓之天也。然则某人之得保首领。谓之非理之本然则可。谓之气独为之而无理则不可也。天下安有理外之气耶。自注。此段最可深究。于此有得。则可见理气不相离之妙矣。

理气之妙。难见亦难说。夫理之源一而已矣。气之源亦一而已矣。气流行而参差不齐。理亦流行而参差不齐。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夫如是则理气一也。何处见其有异耶。所谓理自理气自气者。何处见其理自理气自气耶。望吾兄精思着一转语。欲验识见之所至也。

第五书

[编辑]

昨因客至。草草报谢。殊切叹恨。未委即今静履和胜否。下赐图说。积日沿溯。粗窥一斑。感幸无已。今也无多言。四七之对说为理为气。姑且置之。只有人心道心四字见不得分明。敢此申禀矣。于此处打透。则鄙人疑晦于二岐之惑。可以消落。而盛意汲汲归一。诲人不倦之仁。或庶几得力矣。来喩性情本无理气互发之理。凡性发为情。只是气发而理乘之也。敢请再三详订于高明。此理真是如此。建天地俟后圣而不悖不惑耶。窃愿更入容思量何如。果如此也。朱子何以曰。或生或原。北溪何以曰。这知觉。有从理而发。有从气而发。从古议论。何以仁义皆归之理发。而知觉运动食色形气皆归之气乎。人之五脏百骸。无非有是理而具是形矣。今于物则之地。性情之发。主理而言其善恶之几可矣。何必曰。人心道心从理从气而发乎。得非斯气也能主张于形气。而能过能不及。任其所自为。而理不能管摄也耶。来喩人心道心虽有主理主气之异。其源皆理。而发之者皆气也。所谓或生或原。见其既发之后。而特取其所重者而立名也。如此立说。岂不简便而易晓耶。然朱子之意果如此。则当变文立说。明其如此。略如诚几图之意也。不曰或生或原也。或生或原从理从气之说。鄙人𫘤钝。不知果如来喩看否也。所谓生于此原于此。从理从气等语。似是理气二物先在于此。而人心道心生于此原于此。从此而发也。吾兄善说道理。横说竖说。无所不可。切愿曲为敷畅。使此元说可合于来喩也。前之粗闻道理。粗有据依。每以退翁之说为疑。而及见人心道心之解。三思变乱。念虑纷纭。极为愤悱。欲决而从退翁之言则艰涩不稳。欲弃而守旧见则唯此或生或原之说。横格而不去。道理见不真。故有此摇惑也。守此胶漆之盆。无益于得。而不能读书。不能精思。此生真可借也。

答书栗谷先生

[编辑]

夜来。道况何如。昨送长书。照详否。午来闲坐。感理气之妙本无离合。遂作短律一首书呈。于此相合则无所不合矣。但兄既知理气之不能一瞬相离。而犹恋着互发之说。反复思之。未喩其故。无乃为或原或生之说所缚。转动不得乎。周子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此二句岂有病之言乎。若误见则必以为阴阳本无。而太极在阴阳之先。太极动然后阳乃生。太极静然后阴乃生也。如是观之。大失本意。而以句语释之。则顺而不碍。或原或生之说亦如是也。夫五行出于理气。而犹曰木生火火生土者。以其序言之也。若泥其言而以为火必生于木。而非本于理。可乎。发道心者气也。而非性命则道心不发。原人心者性也。而非形气则人心不发。以道心谓原于性命。以人心谓生于形气。岂不顺乎。形气之生人心。亦犹木生火之谓也。若兄已悟则此简为剩语。若未悟则不为无助也

理气咏。呈牛溪道兄。栗谷先生

[编辑]

元气何端始。无形在有形。穷源知本合。自注。理气本合也。非有始合之时。欲以理气二之者。皆非知道者也。沿派见群精。自注。理气源一。而分为二五之精。水逐方圆器。空随小大甁。自注。理之乘气流行。参差不齐者如此。空甁之说。出于释氏。而其譬喩亲切。故用之。二岐君莫惑。默验性为情。

性者。理气之合也。盖理在气中然后为性。若不在形质之中。则当谓之理。不当谓之性也。但就形质中单指其理而言之。则本然之性也。本然之性。不可杂以气也。子思孟子。言其本然之性。程子张子。言其气质之性。其实一性。而所主言者不同。今不知其所主之意。遂以为二性。则可谓知理乎。性既一。而乃以为情有理发气发之殊。则可谓知性乎。德水李珥。拜。

余性与世抹杀。阅人虽多。少有相合者。惟兄乃不相弃。必是臭味不异故也。珥有吾兄。而所见尚有不同者。则此学之孤单。不亦太甚乎。他见之或有异同。学者所不免。但此道理大头脑。分是非邪正之处。不可不同也。珥之缕缕如此者。不特为兄。乃亦自悯其孤单耳。

第六书

[编辑]

昨领诲言。三复慨然。玆蒙寄札。兼被明道韵语。见明语精。毫发不爽。拜受恩诲。益以感陨。第前来相往复之纷纷。彼此俱不得人言之真意也。今而后庶几归一之喜。而犹有所未也。请略言之。退溪之所云互发者。岂真如来喩所谓理气各在一处。互相发用耶。只是滚在一物。而主理主气。内出外感。先有两个意思也。浑之所谓性情之间元有理气两物各自出来云者。亦看如此也。岂所谓人马各立。出门之后相随追到耶。浑则笔力未足。下语太重。是为罪耳。吾兄前后勤喩。只曰性情之间有气发理乘一道而已。此外非有他事也。浑承是语。岂不欲受用以为简便易晓之学。而参以圣贤前言。皆立两边说。无有如高诲者。故不敢从也。昨赐长书中有曰。出门之时。或有马从人意而出者。或有人信马足而出者。马从人意而出者属之人。乃道心也。人信马足而出者属之马。乃人心也。又曰。圣人不能无人心。譬如马虽极驯。岂无或有人信马足而出门之时乎。浑究此数段。皆下两边说。颇讶其与只有一边气发理乘之语稍异而渐近于古说也。又读今书。有曰。发道心者气也。而非性命则道心不发。原人心者性也。而非形气则人心不发。以道心原于性命。以人心生于形气。岂不顺乎。浑见此一段。与之意合。而叹其下语之精当也。虽然。于此亦有究极之未竟者焉。吾兄必曰。气发理乘。无他途也。浑则必曰。其未发也。虽无理气各用之苗脉。才发之际。意欲之动。当有主理主气之可言也。非各出也。就一途而取其重而言也。此则退溪互发之意也。即吾兄马随人意人信马足之说也。即非性命则道心不发。非形气则人心不发之言也。未知以为如何如何。此处极可分辨。毫分缕析。以极其归趣而示之。千万至祝。于此终不合则终不合矣。虽然。退溪互发之说。知道者见之。犹忧其错会。不知者读之。则其误人不少矣。况四七理气之分位。两发随乘之分段。言意不顺。名理未稳。此浑之所以不喜者也。示喩相合相同。悯其孤单之意。窃以为不必如此也。君子之于道。苟有深造自得之实。则举天下无相同者。心平气和。乐道无悯矣。伯夷不忧于饿死之日。而况吾兄乎。至于忧道之无传。学道之无人。则不得不忧耳。惟此至大至精要妙之理。难以一朝而大悟。一口而倂食。要在学随见进。见由行深。久久涵索。昭然会心。默识心通。左右逢原。然后乃得也。如浑残疾昏愦。尸居馀气。安能精思实到。而有自得之功耶。吾兄迈往之韵。离绝于人。人自无追之者。然自信之深。当由于果熟自落之时也。不可张旺发扬。有些虚骄骛外自高之病也。浑非谓兄今日有此病也。虽高明之人。不可不察此于吾身也。昨书有引而发问以试鄙见者。近日困于淫思。精神尤薾。不欲深思。故姑未仰对以禀得失。至于一读之际。忽自心语曰。理气之不同。气自涉形迹。便有过不及。其为不同。只在此处而已。未知此意如何。后当敷衍此意为献。亦愿吾兄自发元央之谱。度与愚昧也。

情之发处。有主理主气两个意思。分明是如此。则马随人意。人信马足之说也。非未发之前有两个意思也。于才发之际。有原于理生于气者耳。非理发而气随其后。气发而理乘其第二也。乃理气一发。而人就其重处言之。谓之主理主气也。

答书七月○栗谷先生

[编辑]

夜来。清况何如。昨承辱复。备悉雅旨。庶有归一之望。幸其幸甚。别论理气。为长书以上。详照而还报何如。来示所谓气涉形迹。与理不同者。固是大纲。其中有许多曲折。须是穷得十分尽头。乃可谓得其旨耳。长书之说颇详。珥本欲留此一转说。以待吾兄自为论说。而今被兄穷问到底。若不说到极处穷其本源。则终无归一之期。故又罄橐中所有。此皆圣贤之意也。或散出于经传。而不总合而言之。故珥今合而为说耳。理通气局四字。自谓见得。而又恐珥读书不多。先有此等言而未之见也。以道心为本然之气者。亦似新语。虽是圣贤之意。而未见于文字。兄若于此言。不疑怪而斥之。则无所不合矣。

长书

[编辑]

理气元不相离。似是一物。而其所以异者。理无形也。气有形也。理无为也。气有为也。无形无为。而为有形有为之主者理也。有形有为。而为无形无为之器者气也。理无形而气有形。故理通而气局。理无为而气有为。故气发而理乘。理通者何谓也。理者无本末也无先后也。无本末无先后。故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自注。程子说。是故。乘气流行。参差不齐。而其本然之妙。无乎不在。气之偏则理亦偏。而所偏非理也气也。气之全则理亦全。而所全非理也气也。至于清浊粹驳糟粕煨烬粪壤污秽之中。理无所不在。各为其性。而其本然之妙则不害其自若也。此之谓理之通也。气局者何谓也。气已涉形迹。故有本末也有先后也。气之本则湛一清虚而已。曷尝有糟粕煨烬粪壤污秽之气哉。惟其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故参差不齐而万变生焉。于是气之流行也。有不失其本然者。有失其本然者。既失其本然。则气之本然者已无所在。偏者偏气也。非全气也。清者清气也。非浊气也。糟粕煨烬。糟粕煨烬之气也。非湛一清虚之气也。非若理之于万物本然之妙。无乎不在也。此所谓气之局也。气发而理乘者何谓也。阴静阳动。机自尔也。非有使之者也。阳之动则理乘于动。非理动也。阴之静则理乘于静。非理静也。故朱子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阴静阳动。其机自尔。而其所以阴静阳动者理也。故周子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夫所谓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者。原其未然而言也。动静所乘之机者。见其已然而言也。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则理气之流行。皆已然而已。安有未然之时乎。是故。天地之化。吾心之发。无非气发而理乘之也。所谓气发理乘者。非气先于理也。气有为而理无为。则其言不得不尔也。夫理上不可加一字。不可加一毫修为之力。理本善也。何可修为乎。圣贤之千言万言。只使人检束其气。使复其气之本然而已。气之本然者。浩然之气也。浩然之气充塞天地。则本善之理无少揜蔽。此孟子养气之论。所以有功于圣门也。若非气发理乘一途。而理亦别有作用。则不可谓理无为也。孔子何以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乎。如是看破则气发理乘一途。明白坦然。而或原或生。人信马足。马顺人意之说。亦得旁通而各极其趣。试细玩详思。勿以其人之浅浅而辄轻其言也。

气发理乘一途之说。与或原或生人信马足马从人意之说。皆可通贯。吾兄尚于此处未透。故犹于退溪理气互发。内出外感。先有两个意思之说。未能尽舍。而反欲援退溪此说附于珥说也。别幅议论颇详。犹恐兄未能涣然释然也。盖气发理乘一途之说。推本之论也。或原或生人信马足马从人意之说。沿流之论也。今兄曰。其未发也无理气各用之苗脉。此则合于鄙见矣。但谓性情之间元有理气两物各自出来。则此非但言语之失。实是所见差误也。又曰。就一途而取其重而言。此则又合于鄙见。一书之内。乍合乍离。此虽所见之不的。亦将信将疑而将有觉悟之机也。今若知气发理乘与人信马足马从人滚为一说。则同归于一。又何疑哉。道心原于性命。而发者气也。则谓之理发不可也。人心道心俱是气发。而气有顺乎本然之理者。则气亦是本然之气也。故理乘其本然之气而为道心焉。气有变乎本然之理者。则亦变乎本然之气也。故理亦乘其所变之气而为人心。而或过或不及焉。或于才发之初。已有道心宰制。而不使之过不及者焉。或于有过有不及之后。道心亦宰制而使趋于中者焉。气顺乎本然之理者固是气发。而气听命于理。故所重在理。而以主理言。气变乎本然之理者固是原于理。而已非气之本然。则不可谓听命于理也。故所重在气。而以主气言。气之听命与否。皆气之所为也。理则无为也。不可谓互有发用也。但圣人。形气无非听命于理。而人心亦道心。则当别作议论。不可滚为一说也。且朱子曰。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或原于性命之正。或生于形气之私。先下一心字在前。则心是气也。或原或生。无非心之发。则岂非气发耶。心中所有之理。乃性也。未有心发而性不发之理。则岂非理乘乎。或原者。以其理之所重而言也。或生者。以其气之所重而言也。非当初有理气二苗脉也。立言晓人。不得已如此。而学者之误见与否。亦非朱子所豫料也。如是观之。则气发理乘与或原或生之说。果相违忤乎。如是辨说而犹不合。则恐其终不能相合也。若退溪互发二字。则似非下语之失。恐不能深见理气不相离之妙也。又有内出外感之异。与鄙见大相不同。而吾兄欲援而就之。此不特不知鄙意之所在也。又不能灼见退溪之意也。盖退溪则以内出为道心。以外感为人心。珥则以为人心道心皆内出。而其动也皆由于外感也。是果相合而可援而就之耶。须将退溪元论及珥前后之书。更观而求其意何如。

性情本无理气互发之理。凡性发为情。只是气发而理乘等之言。非珥杜撰得出。乃先儒之意也。特未详言之。而珥但敷衍其旨耳。建天地而不悖。俟后圣而不惑者。决然无疑。何处见得先儒之意乎。朱子不云乎。气质之性。只是此性自注。此性字。本然之性也。堕在气质之中。故随气质而自为一性。自注。此性字。气质之性。程子曰。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以此观之。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决非二性。特就气质上单指其理曰。本然之性。合理气而命之曰。气质之性耳。性既一则情岂二源乎。除是有二性。然后方有二情耳。若如退溪之说。则本然之性在东。气质之性在西。自东而出者谓之道心。自西而出者谓之人心。此岂理耶。若曰性一。则又将以为自性而出者。谓之道心。无性而自出者。谓之人心。此亦理耶。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处切望反复商量。

前日图说中之言。非以为扩前圣所未发也。其图及所谓原于仁而反害仁等之说。虽是先贤之意。无明言之者。浅见者必疑其畔先贤之说。故云云耳。不以辞害意何如。

第七书文失不录

[编辑]

第八书文失不录

[编辑]

第九书文失不录

[编辑]

答李宜仲义健戊戌三月

[编辑]

去秋危急。远闻老兄出京。音徽永阻。杳如隔世。向风长思。不堪悲慕。前月见李春英。始获李质夫书。方审安信。极以为喜。韩君之往。托以寻问吾兄声闻。而何意得承手札于卧病中耶。蹶然而兴。不觉感叹之深也。备审初回仙乡。起居超胜。尤所忻耸。拜贺无已。虽然。永亦山乡。所谓二患。不减东郡。将何以安泊耶。大抵老病之人。多从平地近海而居。以取便鱼盐。何不来居临津之下。以就一万之富室耶。浑自前岁八九月得腰痛。今则腰脊大痛。满身骨节皆痛。处处流注。屈伸行止。叫号宛转。今已过月。以此老人气力摧残几尽矣。今始问医。外熨内药。而药材未备。亦未及服饵也。倘未见愈。此为终竟之疾也。辞逆旅之馆。以归真宅。岂不好哉。但以苦恼为恨也。且负罪稽诛。过尔优逸。固宜灾生虑表。以自倾覆。正月大风。火发旁舍。父子两庐。倏忽灰烬。人力莫近。草芥卜遗。传家书册。皆入烈焰。栖食俱失。势不自存。欲西入龙川。求食奴婢间。而以我之病不能去。重困于涸辙。天之所命也。任运委分。待尽沟壑。方以此为事而已。倘得与兄握手相见而死。则无所恨焉。情欲即伻专人。往候新寓。而贫困转深。不能为也。不入白云而长在县内。则犹为百里而近。庶可望数得好音也。惟望川颐闲完养。断房节食。以享大耋之福。

答郑二相丁亥九月

[编辑]

六七月以来。不见手札。悬悬可言。逢人每问远音。皆以平安为答。小慰渴思。今玆承见今月二日顺天所惠书。岂胜欣耸。急手开缄。仰审近况未佳。驰虑无已。许浚来言。顷见李景鲁。乃道老兄止酒修养。面如红玉。酒齄尽去。不觉喜幸。而今见来书。则恐或流传之妄也。伏想宗家大事。必须勾处。而以疾不临。可知违豫之非轻。不胜忧虑之深也。何以速得平安之信。以解远念耶。浑。仅仅延活。秋来还入溪庐。凶年人事汨没。精力日耗。不能读书。以负残生。可叹可叹。崔希稷,沈方叔相继沦谢。老来每闻故旧之亡。益觉伤痛。益知馀日不远。西日凛凛。深惜无闻而死也。馀外不宣。伏祝屏绝两斧。以安静简淡为趣。则晩香亭前秋容无愧也。

与郑左相别纸庚寅

[编辑]

称念是今俗至轻之事。至于拿鞫逮捕。弊及于民。为大臣似当力陈轻重之伦。不使宰相朝官骈首就狱。有如大狱可矣。然曺诗本非大段。而至于尽递两司。相臣罢免。老兄亦无一言以正之。何敢望独言称念狱乎。

答寅城府院君郑公壬辰

[编辑]

浑至召募军已半月。军府不立。事同儿戏。殊可寒心。兵仅千人。而乌合农夫。未经训练。又不解战阵。只令伏兵射贼十馀级而已。严其军律则怨诽而将散。任其优逸则解弛而无纪。自守犹不足。况用之于攻讨乎。京师之民。何以知浑在此军乎。老兄之示如此。尤可愧栗。千兵之中。堪战者不满三百。以此而能立事乎。贼兵四合。焚掠屠戮之惨。所过波血。田野荒废。军粮无资。使军士自赍粮食。困竭而将溃。今月之内贼兵不退。不知所以为计矣。白面书生。不闲军旅。精神昏耗。气力奄奄。自无力量运动得起。惟有一死徒然。忧愧而已。

答寅城府院君别纸癸巳

[编辑]

礼曰。丧事即远。有进而无退。今日之事。决无追服之礼。可知矣。东汉群盗发宪陵。亦无分注服变之文。南宋闻诸帝陵掘发殆尽。而未有变除之节。于此二者。先儒论礼之阙失者无有。以愚思之。未能以臆见决之也。然宁失于厚。至情所发。有何不可。仁心仁闻。足以孚感人心。重回天意如来示。甚善也。

与寅城府院君别纸癸巳

[编辑]

大盗入国。宗社灰烬。万民涂炭。收京之日。所宜大驾前进。汛扫庙地。慰谢遗民。急行赈济。少答民望。以为祈天永命之本可也。岂合宴安边隅。不以趋事赴时为意乎。况此寝园之变。尤不可不进者乎。昔者梁元帝不还建康。先儒大以为非。今日倘是久留于此。则深恐重失人心也。明日似当力请。或未蒙允。似当请对极陈矣。如何如何。

答李持平济臣丁丑六月

[编辑]

赐喩丧祭疑礼。以浑懵学。何敢容喙。第承辱询。不得不以私臆奉对也。祥冠之制。仪礼用黑经白纬。而家礼以黪代之。盖从俗而不失古意也。仪礼大祥承祭之服缟冠缁衣。则以黪色近缟而当时用之故也。今时王制。既以白笠为礼。虽非缟黪。而岂可违之耶。仪礼承祭服如此者。以夺情变除。示用稍近吉之服也。既祭而私居。则用素缟麻衣者。示孝子哀素之节也。今制径用白笠以承祭。似非礼意。所定法不可易也。来喩黄笠。不知何谓。恐近于服妖也。祭礼设饭于西。非独丘仪如此。家礼时祭进馔之仪。已如此矣。丧礼虞祭以下。家礼不明言有羹饭。丘氏仪节有羹饭。而陈设如其图焉。然初丧象生。故凡设奠皆如平时。至于虞而后用祭礼。至于卒哭。而读祝主人之西。专用神之之道矣。然则自虞而西饭。恐亦无悖乎礼也。鄙见如此。未知得否。

与李兵使济臣壬午七月

[编辑]

伏惟入朝起居万福。今已陛对蒙圣奖否。行轩过境。废疾者不能往送。此恨久而愈新耳。城主送示琼章一篇。奉读之胸中洒然。如羾寒门而濯清风。信乎作者之手段也。初欲步韵和答。而终日悲吟。不能出口吻。病人精力耗竭已尽。其能效嚬乎。只申愧谢而已。未委何日朝辞。伏愿万里穷边行役。起居万福。且惟儒将登坛。折冲樽俎之间。而异类自服矣。唯愿仁心仁闻。广被边氓。恒使讙声四合于田野。则北门壮固。隐然为国之长城矣。贱生呻病之中。僭易及此。伏希笑纳也。谨拜谢状。不宣。

与宋云长翼弼丁丑二月

[编辑]

安峡山川。可居云否。鄙人拙计。每思人生强半。馀日几许。唯当汲汲定居。数间茅屋。一架书册。酣饫其中。粗窥一斑道理。是为至切至重事。岂合奔走道路。求田问舍。费了残生。虽使清溪白石环绕门前。何益于身心道德。而日月如流。衰老猝至。因而溘死。空负一生者多矣。愿兄母如叔献之易其言计也。

答宋云长书丁丑二月

[编辑]

十六日便回。伏承手札。恭审安达南村。慰幸慰幸。第未知风雪中还家。气味何似。驰傃正深。山中三日之会。深荷不鄙之赐。陪奉诲言。闻所未闻。察己病而观人善。其有发于昏耗大矣。幸甚幸甚。今又展读转觉四十非之语。令人尤慨然也。第恨观理少定见。敬身欠整肃。竞辨起而戏谑多。恭已少而和敬失。皆主人之陋也。拜谢拜谢。蒙喩道窟换田之旨。不胜欣耸。如今不决之论。可谓定矣。即修书沈君。以致其意耳。虽然。以贤兄之清疏脱略。常有超世独立之志。驰神泉石。意思歆动。又有利害二三言计多岐之惑。则鄙人犹虑来言之易易也。千万不退转。至祝至祝。且仆卧田间垂四十年。饱谙田家之事。请言佃人之态。夫佃人之佣耕也。志不着于其诚。力不尽于其勤。随众而循循。悠悠而卒岁。如斯而已。及其出分而为其家也。凌晨而作。其容钦钦。望田而趋。其行促促。内志达于四体。外业积于勤动。村人遇之。皆知其为非昔日之佃客也。夫然后知其人之为已务实。真心立而实功行也。呜呼。今之君子为学。皆大家之佃客也。鄙人详于农。能望其外而知之矣。如何如何。斯言鄙且俚。不足以为献。然不可不使金希元知之。非但希元知之。希元之先生亦宜知之。如浑者。谨已自言而自知之矣。盍相与勉之哉。道窟之盗。非所忧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盗贼无常居。亦闻交河多盗。盗非君子之所宜忧也。伏惟尊察。自此何以嗣音。临书黯黯。谨拜上谢。不宣。

与宋云长书丁丑十二月○时有仁圣王后丧

[编辑]

国丧卒哭之前。大小祀并停。故国家陵寝香火亦绝。然则人民在畿甸之内者。如正朝寒食等节祀。可以祭其先墓乎。此义殆未安。而亦无所见于礼经。疑而未能断也。时祭。吉祭也。虽非朝官。服衰者固不敢行也。至于朔望参忌祭。亦可略设时物。行奠献于家矣。以此推之。墓祭亦可仿此。而以陵寝废祭。臣民独举为未安。尊兄有见于礼经可据者。示以定论。至祝至祝。尝见礼记被私丧而服君丧者。不敢行练祥之祭。俟君丧毕。卜日追行。无官者不在此类。然则朝官与士民固异。然畿甸之士。又与居远方者不同。目见陵寝废祭。而举先墓之节祠。亦有未可乎。伏愿详订而回教。至祝至祝。

姊妹夫。以姊妹之年纪而为之序。于义理何如。尹耼之父。年后于叔献。而叔献呼之为兄。坐之在上云。闻之极未安。鄙见以为姊妹为一位。以年而坐。婿与男子兄弟为一位。以年而坐。恐得伦理之正也。

老大衰落。世事无一切要。只是静坐。安定心神。时阅少义理以浸灌栽培。乃是第一义。而亦不能专一于斯。日月逝矣。贸贸无闻而就死地。岂不深惜。尊兄不如我之澌顿。想有端的用心处。时时想望。不胜向风也。

见叔献录示答尊兄论庶母礼书。其言多主于情而不据于礼。又匆匆说过。欠精详。殊可恨也。未委今已达关听否。渠于此少虚心采纳之意。要须博考前书。据故实以屈之。难以口舌争也。渠所谓舜受瞽瞍朝之喩。恐不然。家长生时妾有生子娶妇者。子妇则在诸子诸妇之列。而妾则不得与于其间。则平日之礼。有时而子在正位矣。在私室则自可尽尊敬之礼。而陪家长则恐不然。然则婢妾立妇女之后者。不独丧礼为然也。鄙见如此。未知如何。人伦。上有父母。下有子妇。其间若着妾位。则为逼于嫡而为剩位矣。叔献平日。每疑丧礼立妇女后之语。欲着庶母于主妇之前。从前所见如此。非但今日也。岂不误哉。

答宋云长书

[编辑]

赐谕别纸。复玩数过。极有说到处。不胜叹服。窃以礼家无庶母之位。非无位也。朔望参温公仪。婢妾在家众之中。凡祭礼。在执事之列。故不序庶母位也。若果异位而不可不序其隆杀。则圣贤之制。名物度数至纤至悉。岂有遗此一节。使后人无所承用耶。鄙意礼无庶母位者。乃在婢妾之列。已明言之也。如明诲极分明。叔献见之。必起疑端。未知答书以为如何也。且鄙见欲参于馂与宴者。祭与朔望参。乃礼之严敬处。不可以父之婢妾尊于其间。馂与宴。乃一家合同和豫之礼。虽旁亲宾客自外而至。亦可序坐。故庶母可出参礼。以展亲爱之情耳。虽然。礼学精深。未易穷原。岂可今据所见以为断定。礼有妇呼庶母为小姑而有服者。要当深考礼经。参合思绎。博观古史。且待吾学之进可也。不敢妄为之论也。如何如何。

浑年垂五十。始愿不及此。而静循初心。何知无所成一至于此哉。慨叹之怀。方切于中。思得一承清论以涤烦襟。而不可得也。溪上春暄。愿不负宿诺。以成鄙望。千万之祝。鄙人亦知老兄肯为过袁阆之室也。别纸条禀来语。幸一垂定论也。叔献喜变通。自是渠病。今之谤议。自家当与外人平分其过可也。如何如何。己卯正月

见喩静中之功。遇动而挠。此正真经历语。如浑者。闭门静坐三两日无客。则精神意思甚专且安。或遇闲应接。则气惫于外。神汨于内。不能收拾得来。此非徒自家养不得力。恐是羸病所使然也。当看吾心与吾气所病各有攸属。不可槪坐以吾学之偏也。浑疾。秋冬胜似春夏。然老兄见属之语。岂其嘉奖引诱。使之自奋耶。何如是过情乎。己卯十二月

浑今被圣旨。优加非常之恩。使之必赴天陛。揆以愚贱之分。夫岂敢当。朝廷之礼愈厚而其责愈重。则驽服驱驰于皇路。岂无偾车之辱耶。此则非但私忧。寔为公共之耻。浑今闷迫者。只是虚汗长流。衣巾通湿。少出寒冷。辄作寒战彻骨之证。旋违调适。立生危恶之候。浑欲感奋自力。毡车登载。而亦不可得也。奈何奈何。尊兄垂喩之说。恐非知我之言也。古语有曰。孔子岂不是至圣血诚。孟子岂不是麤拳大踼。而到处无著手处。然则如浑昏愚。是何等滓秽。而劝之使任正君之责耶。此言出口。有识者闻之。岂不相笑耶。浑之侥冒此等恩遇。只是终始不仕节次推排。而生出无限惊怕之事。今应不暇自恤。当至京师。以取樊英常秩溢世讥诋之声。然即日登道。则必至僵仆道路。生行死归。而又非朝廷眷怜收用之本意也。进退路穷。坐增煎迫而已。庚辰十二月

浑初六日。登对后蒙兄赐札。即略陈大略于答状。其已呈彻否耶。浑于榻前。自陈癃废之状而曰。臣不进不退。无理无义极矣。臣今日之进。非为经筵供职。只为面陈情状而归死矣。臣于去夏得眩运疾。闭卧经时。官限三满。职名数易而不拜。超绝异数。偃然当之而不感。人于朋伴间。苟有敬人之心者。不敢为也。况朝廷何地。而臣敢为之哉。当今天日已寒。臣复蛰藏于深穴。如裸虫之入地。复为夏日之事。则臣以何心忍为此乎。只当归死沟壑。使朝廷无有事体不安之事。无有命令不行之臣也云云。启辞如此。而今复留京。则实如白先生先告辞诀而后不能去也。退溪先生。三朝旧臣。位至大官。而径自引退。则浑以癃废之人。布衣微贱。自知分义。不敢留仕。安有不可之理耶。辛巳十月

浑求退得进。超陞职名。揆之私义。断不可拜受。惶窘闷迫。不知所出。二十日。乃上辞免陈乞之章。殚竭情状。而其末款有曰。臣势穷理。极宁为匹夫逃遁之行。延颈违命之诛。以求私义之所安者。臣之志决矣云云。圣旨依前不允。浑昼夜苦思。以冬寒癃蛰。日享圣眷。而安卧病坊。甘心恩豢者。全无义理。不如只据逃遁之语。舁疾出国门。为足以略成初心。而稍胜留京。故决退于此矣。然君恩罔极而莫报涓埃。眷恋惭惶。情未能忘。中心岂能安乎。呜呼。贱臣负国。至此而极矣。留此欲待向阳稍安。归于彼耳。辛巳十二月

与宋云长别纸壬午九月

[编辑]

叔献官位极崇。为执政。为大臣矣。自古未有儒者得如许位。以此观之。则世道必好。生民必蒙福矣。世道不好而生民不见德。则叔献必非儒者。二者之决。必不久而见矣。如何如何。叔献遗我书曰。吾受命而未始厥事。何得受世道之责乎。浑笑之曰。君欲分受命与始事为两端。其为自谋则善矣。然后世公论。讵能曲从君言乎云云。未知鄙说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