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 (四库全书本)/卷139
玉海 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三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兵制
兵制〈四〉
宋朝侍卫亲军 三衙
五代于唐六军诸卫之外别为私兵 艺祖诏殿前侍卫之司各阅所掌兵简其骁勇升为上军复籍郡国骁勇之卒致之阙下又申严一阶一级之法使截然知分守所存临试有法劝惩有方民不知兵而安于耒耜兵卫乎民而习于干戈去其冗滥而不使有伤财之患严其法制而不使有犯上之忧故能以十五万之众方行天下 五代史五代军制无足称惟侍卫亲军之号今犹因之而甚重然原其始起微矣当唐末方镇之兵凡一军有指挥使一人而合一州之诸军又有马步军都指挥使一人盖其卒伍之长也自梁以宣武军建国因其旧制有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本方镇军校之名〉后唐因之至明宗时始更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康义诚为之〉当是时天子自有六军诸卫之职六军有统军诸卫有将军而又以大臣宗室一人判六军诸卫事此朝廷大将天子国兵之旧制也而侍卫亲军者天子自将之私兵也推其名号可知矣〈后唐秦王从荣以河南尹为大元帅典六军〉天子自为之将则都指挥使乃其卒伍之都长耳然自汉周以来其职益重汉有侍卫司狱凡朝廷大事皆决侍卫狱是时史弘肇为都指挥使与宰相枢密使并执国政然是时方镇各自有兵天子亲军不过京师之兵而已今方镇名存实亡诸六军诸卫又益以废朝廷无大将之职而举天下内外之兵皆属侍卫司矣亲军之号始于明宗其后又有殿前都指挥使亦亲军也皆不见其更置之始今天下之兵皆分属此两司矣 殿前司始于周世宗太祖为殿前都虞候初诏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点检位都指挥使上太祖由此受禅〈后周显徳三年十月甲申以太祖皇帝兼殿前都指挥使十二月壬申以张永徳为殿前都点检〉建隆二年闰三月戊辰慕容延钊罢自是都点检不除〈建隆二年七月庚午高怀徳罢殿前副都点检自是亦不除〉殿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衙〈唐制有十二卫为南衙汉之南军也六军为北衙汉之北军也末年以大臣总之〉其实两司而侍卫司都指挥使外又分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司亦参马步军总于都指挥使两司三衙合十一员分天下兵而领之此祖宗制兵之大略也三衙用边臣戚里及军班出身各一人太宗时侍卫都虞候以上各置十员职位相亚易于迁改且使军伍素相服习边藩缓急亦得选用〈故事择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军政号令则在密院旧制不许接坐宰相坐待漏院管军于帘外倒杖声喏而过与汉周间异矣 朝廷待遇二帅礼继二府而不入品序止于本官为次 政和四年六月诏有司定班序 古者天子必有亲兵实自将之以备不虞强主威汉北军唐神䇿之类是也 祥符八年六月四日诏宣取兵士见御宝文字乃得交付〉 建隆元年正月辛亥酬翼戴之勲殿前副都点检则高怀徳都指挥使则王审琦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则石守信都虞候则张令铎马军都指挥使则张光翰步军都指挥使则赵彦徽〈后唐明宗时药彦稠迁侍卫步军都虞候 雍熙以来田重进傅潜王超继为都虞候自超罢职无复任者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虞候副国初有都点检后不复置〉 国朝兵制禁军殿前侍卫司分领之殿前司领骑兵之额三十七步兵之额二十六侍卫司领骑兵之额三十五步兵之额八十三御前忠佐军头司领步骑之额四皇城司领步兵之额二左右骐骥院领骑兵之额二〈两朝志殿前司骑军额三十步军额十有六侍卫司骑军额三十有三步军额五十有六 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殿前侍卫两司将校毋得冗占直兵限其数著于令干徳四年闰八月乙亥诏诸军不得选军中骁勇自为牙队 景徳四年十月丁未枢密院上新置殿前侍卫司将校具员〉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以节度使充副都指挥使以观察使以上都虞候以防御使以上充侍卫步军国初有都指挥使副使都虞候自后多缺〈干徳四年六月杜审琼权知步军事〉 神宗史志殿前侍卫司以节度使为都指挥使而副使都虞候无定员以刺史以上充备则通治缺则互摄兼统制四厢军〈设吏殿前二十八马司十八步司二十四各分案六〉殿前有神武宣武骁骑上下军宁朔骁胜虎翼左右五军各十指挥并有指挥使都虞候马军有云骑武骑各十指挥步军有虎翼左右五军十指挥每军有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范祖禹曰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二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彼此相维不得专制所以无兵变也 熙宁中裁定神卫剰员万有千人官制正名归步军司〉凡军校迁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则遥领团练使员隘则从上落军职为正团练刺史之本任或为他州总管钤辖 哲宗史志殿前司掌殿前诸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整肃禁卫卤簿仪仗掌宿卫之事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掌马军步军诸指挥之名籍
艺祖平定天下养兵止二十二万而京师十万馀明强干弱枝之势也如周畿兵如汉中垒
宋朝六军
龙武羽林神武六军掌郊祀朝会仪仗判司官一人以判金吾街仗将军兼领左右各三军自左右卫以下官名存而事废太祖太宗朝以处将帅后多以皇族为之天禧元年令内职兼摄环卫熙宁三年令边将统摄咸平五年加楚王元佐左羽林上将军旧制六军置统军无上将军之名盖有司之误祥符八年二月丙寅元佐天䇿上将军 治平三年九月诏六军更不除上将军
宋朝四厢军
职官志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马军司有龙卫左右厢〈端拱初以龙卫左厢都指挥使孔守正习练军旅特置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以宠之 端拱元年十月甲子置四厢都指挥使以范廷召孔守正为之〉步军司有神卫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都副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捧日旧曰日骑〈旧曰铁骑兴国二年改日骑〉雍熙四年改天武旧曰控鹤兴国二年改龙卫旧曰龙捷兴国二年改神卫旧曰虎捷兴国二年改〈长编兴国二年正月庚辰以美名易禁军旧号 国初张光翰虎捷左厢赵彦徽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捧日四厢管旧城左厢及殿前司马军天武四厢管旧城右厢及殿前司马军龙卫四厢管新城左厢及马军司马军神卫四厢管新城右厢及步军司马军谓之上四军各有左右厢厢各三军〈王城之兵以内政寄令立厢部之帅总车骑之军拱严轩陛徼循都城 周之七萃汉之八屯〉左右厢起于唐本用李靖兵法诸军各分左右厢统之自府兵法坏京师变为彍骑谓之禁兵诸道变为长征谓之镇兵昭宗之末禁旅尽矣朱梁以方镇建国遂以镇兵之制用之京师京师兵有四厢而诸军两厢其厢使掌城郭烟火之事而军旅渐有厢军之名自周世宗于方镇寄招禁军别立营部由是州郡始有禁军太祖作阶级法专治禁军而天下镇兵通谓之厢军〈张洎谓甲卒战马数十万萃京师〉 熙宁三年五月置左右厢公事所以京朝官分治京城四厢从韩维之请也 绍兴十三年五月甲子兵部郎钱时敏言今将享庙及郊当用仗内马步导从之人而龙神卫上四军未及旧额三分之一诏殿前马军司招填
宋朝捧日奉宸队 绍兴宿卫亲兵
黄帝以师兵为营卫周有虎贲旅贲秦置宫门屯卫汉置期门羽林后汉五营魏中领军三营晋中卫左右卫江左镇卫四军宋齐领军掌禁兵梁有五将军扈卫唐初十二卫后置北门四军梁置六军为亲卫后唐置捧圣马军严卫步军晋改为护圣奉国周初改龙虎捷显徳置殿前诸班为亲兵取唐殿前射生官之义今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指挥散都头散祇候金枪班东西班内员寮直钧容直散直外殿直皆马军又有簇御马太宗改为御龙直复有骨朵弓箭直皆步军捧日队殿前诸班也奉宸队殿前诸直也捧日谓君如日左右承捧之奉宸即唐千牛卫营尝更是名唐朝黄麾为近仗其后七军仪仗又为禁兵今捧日奉宸二队称亲兵扈卤簿捧日队每队三十一人奉宸队分左右充禁卫兴国九年二月御崇政殿改转诸军将校自军都指挥使以下员僚以上按名籍劳绩升之数日而毕先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咸平三年五月御便殿迁补千三十一人四年十月己亥朔谓宰臣𫎇正曰向于军校超擢八九人委以方任五年四月谓枢臣周莹曰国朝之制军员有缺但权领之三岁一迁补乃御便殿按籍次补祥符四年八月二日诏内外禁军军员补转未均今汾阴转员宜立久远规制〈指挥使以下不别迁补皆自下而升龙卫不入捧日神卫不入天武宁朔如骁胜例二十日谕王钦若朕阅殿前诸班直名籍每班唯及三百人以下宜増置押班二人〉七年又诏殿帅曹璨等详定密院详酌十月诏御龙诸直为一转员僚直拱圣骁云骑骁胜武骑宁朔神骑以上为一转水军神勇宣武殿司虎翼卫圣步军虎翼奉节广勇神射以上为一转天禧元年十月诸班直诸军分三番引验于崇正殿
建隆兵様
建隆二年五月甲戌令殿司及诸州升强壮退老弱初置剩员以处退兵三年五月帝以六师老壮不等乃蒐强壮曰兵様其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之制谓之等杖诸州设旗给赏募之祥符中重定等杖自五尺八寸至五尺五寸为五等诸州部送阙下及等者隶次军嘉祐二年复定等杖自上四军至武肃忠靖皆五尺以上差以分寸而视其奉钱之数
建隆飞山营
二年二月丙寅幸飞山营阅炮军
干徳骁雄雄武军
干徳三年八月戊戌朔诏郡国选兵之骁勇者部送阙下九月二日己巳诸道藩郡长吏先奉诏于本城兵士内选择骁勇者相继到阙太祖御讲武殿亲阅之中选者万馀人以骑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仍命武臣习其行阵之势教以申严之令二军并隶侍卫亲军 曾巩曰太祖修教习之法黜老懦之兵举中国之兵才十六万人平五强国不知兵之少也
开宝归圣归化军 水军
开宝七年十一月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部浙中及江南水军凡千三十九人并令黥面籍为王师以归圣归化为军额
太平兴国易禁军号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庚辰诏改簇御马直曰簇御龙直铁骑曰日骑龙捷曰龙卫控鹤曰天武虎捷曰神卫骨䤪子直曰御龙骨䤪子直散手雄威曰雄勇龙骑曰雄猛以美名易禁军之旧号也雍熙四年五月庚辰改殿前司日骑曰捧日骁猛为拱辰雄勇为神勇又改上铁林为殿前司虎翼腰弩为神射步军铁林为虎翼端拱二年正月改军头引见司为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有马步两直〈雍熙四年置步直端拱元年置马直熙宁四年十二月壬申诏拨入殿前司〉 建隆二年十一月改左右雄捷骁武军为骁捷左右备征为云骑左右平远为广捷怀徳为怀顺
太平兴国皇城司
在右承天门内北廊本名武徳司太平兴国六年十一月甲辰改今名有皇城使 会要云掌皇城管钥木契亲从亲事官名籍冰井务隶焉分房四设吏十有九及命妇朝会须冰干办官本三人〈熙宁元年十一月一日以七员为额〉掌宫城出入禁令庆历八年臣僚上言皇城司在内最为烦剧祖宗任为耳目之寄近年员数倍多并不选擢乞止差四员选经历有心力沈厚之人嘉祐五年十二月详定宫殿皇城门关防条贯政和六年十一月诏嘉王楷提举皇城司 中兴会要提举官一提点二干办五绍兴元年二月诏行在禁卫所改为皇城司三年正月二十六日造入殿门圆号千〈以黄〉入宫门方号八千〈以绯〉入皇城门圆号三千〈以绯〉绍兴十三年八月钱愐除太尉提举皇城司引见司提点一员干办三员以阁门官充掌禁卫军入见之事宿趫材于中垒严藻卫于上兰法钩陈壁垒之文森玉陛干将之卫宫隅七雉实护中宸饬晨门而共法驾比夕柝以扈宸闱〈唐亲卫城门郎重中禁尊皇居〉张方平曰国初循周制置诸班直属殿前司亲从官
属皇城司其宿卫之法殿外则相间设庐更为防制殿内则专用亲从为亲兵 亲从亲事官五指挥每岁换给敕号〈政和七年正月十八日置五指挥并班直亲事官增额二千五百馀人〉中兴皇城司亲从绍兴间三千七百三十馀人至嘉泰开禧增至四千八百三十馀人续又増一千馀人 嘉定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议臣言皇城一司总率亲从严护周匝参错禁旅权亚殿岩汉以儒生位执㦸唐以勲臣子弟备宿卫今请专以知阁御带兼领
淳化金吾四营
淳化五年八月判左右金吾街仗魏丕以新募千馀人引对崇政殿太宗亲选得五百七十人其中取身品优者三人为等分四营营设五都都有员僚节级一如禁兵之制命田守信知右街事帝以京师浩穰街司循警用禁军非旧制特命左右街各置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至是始分营部令魏丕更召募以充其数 至道元年八月阎承翰等为金吾都监 祥符七年六月金吾引驾仗诣文徳殿䂍矟堂仍祭飨 绍兴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诏街仗司以二百人为额汉中尉即执金吾执金革御非常〈缇绮执金〉环尹之列执金为贵
咸平保毅军 民兵
咸平四年九月庚寅命使臣往陜西点检籍军系税人戸家出丁一号曰保毅军官给粮赐令分番守城垒遣御史吴旧与漕臣主其事五年正月己酉旧言凡得六万八千七百九十五人其缘边军士先选中者升为将军名保捷〈元年初置秦州极边保毅〉五月壬寅籍河南民丁为兵
咸平广捷兵
咸平五年正月甲寅置广捷兵五指挥先是帝闻南方以标枪旁牌为兵器命有司制之帝即位令内侍萧延皓取广徳军教习至是试于便殿悉呈其技颇精练帝以为可用捕贼守边特立为是军仍选神威等军充其数六月四日以河东州兵为神锐二十四神虎指挥十先是命张延禧乘传料简万三千馀人立此军训习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壬午以威虎十指挥隶虎翼先是边兵捍寇虎翼多胜盖用劲弩也时新置威虎皆材勇之士故以増之
咸平初置振武指挥
咸平五年五月丙辰命使臣分往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陇麟延等州于保安保毅军内与逐处官吏选有勇力者共二十万人各于本州置营升为禁军号曰振武指挥既而帝曰边防缺兵朝廷须为制置盖不得已也候边鄙乂宁即可消弭景徳元年七月陜西转运司西面缘边诸州于保毅军内简习成振武军四十指挥帝曰数年前西贼远围灵州诸路总管遣人乘𫝊飞奏请授兵者曾无虚日当时以河东兵不可减遂议立此兵尚虑简阅未精冗食边廪又累遣使选择所存皆少壮拳勇渐习武艺朕询于知兵及详练边事者皆云自立此军边声颇振戎人知惧矣二年五月知镇戎军曹玮言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请给以闲田蠲其赋从之〈至天圣六年弓箭手凡五十四指挥七千九百馀人九月诏并为二指挥皇祐三年二月泾原经略夏安期选弓箭手万三千人分隶东西路上阵图法〉三年七月十日令河北治振武军营舍十一月罢募振武军有愿投者令隶虎翼庆历三年正月募关中民补振武
祥符初置虎翼军 神卫水军 庆历万胜军
初太祖置神卫水军以习舟师及江淮平不复用祥符六年七月诏在京诸军内选江淮习水卒于金明池试战棹立为虎翼军置营于池侧其江浙淮南诸军并令准此选卒置营〈据会要时帝谓近臣曰太祖朝多幸船场制造兵棹盖防水路用兵时神卫诸军立水军以备其用及江淮已定不复振举可于江浙淮南选取习水兵士立成指挥就以此置营故有是诏〉七年五月诏诸州简兵有善水者以补神卫水军 庆历二年九月壬子置福建广东西澄海军各两指挥十一月庚辰置登州澄海水军 庆历元年七月壬戌置万胜军二十指挥立神勇之上康定初元昊反诏募神捷兵然所募杂市井之人不足备战守既而易名万胜为二十营至和三年并为十营治平二年并万胜悉以为神卫 祥符二年五月合龙骑十二营为六六年十月合龙猛十一营为八 咸平五年二月壬辰以泾原环庆骑兵之半易河北步兵 绍圣四年十二月癸卯诏置都大兵籍具京师诸道兵数奏御别申枢府
康定乡兵 熙宁保甲
古者寓兵于农后世寓农于兵又其后也籍农以为兵名同而实异建隆四年正月始调关西乡兵赴庆州咸平四年九月点陜西义兵税戸家一丁号保毅五年八月诏河北忠烈宣勇军选自乡民无人可代者放还农康定元年十二月乙酉诸路籍乡兵所籍强壮河北二十九万河东十四万命端明判兵部李淑及贾昌朝王洙郭稹同详定其制先是吴遵路议复民兵诏籍河东乡丁下其法于诸路〈三月己卯命遵路计置河东粮草实录云详定弓手强壮通制〉又命王洙同判兵部修乡兵制度庆历二年二月乙未简河北强壮劲勇刺手背为义勇三月乙卯又简河东弓手武勇者为义勇陜西弓手为保捷每岁九月农隙训阅十月庚戌陜西言刺保捷军凡一百八十五指挥六年三月程琳请入冬训阅一月而罢嘉祐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大名帅李昭亮请补河北义勇阙数自来年始河北总十八万九千人河东总七万七千人陜西至治平初总十五万六千人治平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乙亥宰臣韩琦言唐府兵最近古今义勇河北几十五万河东几八万稍加简练与府兵何异陜西西事时三丁选一为弓手后刺为保捷事平简放今存无几请刺陜西义勇自永兴河中凤翔始〈三丁选一六丁取二刺手背〉诏屯田徐亿钱公纪职方李师锡往陜西除商虢外凡刺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五人枢副胡宿请且刺缘边军谏官司马光论不可不从三路乡兵唯义勇最盛〈后以运粮戍边〉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密院言秦陇等十二州民俗尚武可以备边请如环庆保毅给粮廪熙宁元年五月二十五日枢使吕公弼请河北每指挥择才勇百人为上等三年十一月命陜西立教阅赏罚格十二月分七路四年五月罢提举官吕大忠言弓箭手近屯田义勇近府兵择用一焉兵屯可省
保甲之制始于熙宁二年十二月九日乙丑司农定制先行于畿县遂推之五路以遍于天下〈十家为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一都己未立更戌法〉畿内置鼓旗则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之诏义勇保甲及民兵合七百十八万二千二十人则九年府界诸路之籍亲阅于元丰三年五路义勇悉改为保甲元丰四年正月庚戌也御延和殿阅试四月六日也是岁府界河北河东陜西岁费三十一万三千一百六十缗而团教赏一百万缗有奇岁遣使提举按阅元丰后民兵日盛募兵日衰义勇保甲隶密院民兵隶兵部五年九月辛丑也保甲五日一阅遣使遍教二路留神按阅艺精者厚赏八年诏依义勇法岁赴县教阅一月十月罢提举官以提刑兼领唯冬教三月十一日又罢监教官元祐元年三月五日定监司按土兵赏格行之〈艺祖建京师于平土谓非重兵不足以制四海故皇城之内有诸班之兵京城之内有禁卫之兵京城之外别营犹数十里中夜则造朝入则奔趋营居西者必给东仓之米以远其途负粮两石不得雇代以阅其力尝谓虽京师有警皇城之内只有精兵数万及王安石为相思复三代民兵创教保甲而潜消禁旅〉 国朝籍郡国及旁塞之民与丁壮以备战守曰义勇弓箭社保毅寨戸土丁弩手峒丁枪手弓箭手敢勇蕃兵各因其方名之通谓乡兵元祐以降民兵亦衰〈绍兴六年柴斌请金均房保甲名保胜军〉 太宗籍两河之人为乡兵因大军方兴之威犹恐其乱乃密诫州郡克期一日而事毕司马光谓康定庆历间三路新置乡兵共数十万何尝得一人之力元祐四年范纯仁奏畿内保甲更不教阅右丞王存
言京师之地四达而平非有重山峻岭之崄金城汤池之固所以维御四方威制夷狄为根本之固者以营卫严也庆历治平间禁厢之籍至百馀万新城里外连营相望其后论者以兵冗费广乃议并营中外禁兵以五十八万为额而京师兵籍益削于是三路添籍民兵畿内亦置保甲四时教阅使人为胜兵平日不费钱粮缓急得为武备此先帝之意也陛下即位之初罢三时之阅止冬间一教若遂不教即其法遂废宝元二年三月乙卯阅试卫士戊午赐陜西缘边军士缗钱四月丁亥募河东陜西民入粟实边康定元年正月诏陜西募强壮备边二月甲午括畿内京东西淮南陜西马甲寅出内库珠偿民马直四月丙戌省陜西缘边堡寨乙巳增补河北强壮军六月甲辰增置陜西河北河东京东西弓手庆历元年二月辛丑京东西淮浙江南荆湖置宣毅军五月癸酉阅试卫士八月甲申括河北马十一月壬子置泾原弓箭手十二月甲午置陜西䕶塞军二年二月乙未刺河北义勇军十月庚戌刺陜西保捷军六年五月丙申诏陜西市蕃部马 纪真宗时内外兵九十一万二千宝元以后兵百二十五万九千治平中兵数少损犹百十六万二千
庆历兵录 瞻边录 嘉祐兵数
庆历五年丁度为兵录五篇宋祁为之序曰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卒之锐而票者充之处则卫镇出则更戌二曰厢兵诸州隶焉卒之力而悍者募之专于服劳间亦戌更三曰役兵郡有司隶焉人之游而惰者入之业壹事专处而无更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材者籍之阙者辄补岁一阅焉国家制兵大抵如此然兵无常帅帅无常镇权不外假力不他分所以维四方憺四夷鼓行无前也〈太祖内辑师旅而率以节制外卑藩服而纳以䋲墨〉 丁度𫝊五年四月庚戌为枢副建请择河北河东陜西禁军补禁旅之缺因上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 庆历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书密院请诸路将帅各置亲兵月特给钱二百选武勇者诏陜西河东诸路总管置亲兵百五十人招讨钤辖百人招讨都监等七十人 嘉祐五年枢副欧阳修与曽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 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天下百年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兵额有四曰禁兵厢兵乡兵
蕃兵分隶殿前侍卫总管司籍藏枢密院由天
圣至宝元间増募诸军陜西蕃落广锐河北云
翼京畿广捷虎翼效忠陜西河东清边弩手京西江淮荆湖归远总百馀营康定初西边用师募神捷兵既而易名万胜为二十营议者欲益募土兵于是増置陜西蕃落保捷定功至岚府州建安登州平海皆为禁兵内外马步凡増数百营又京东西河北河东江淮荆湖浙建各募宣毅大州二营小州一营凡二百八十八故庆历中内外禁厢军总一百二十五万及西师罢枢使厐籍奏与中书议拣汰之法用其言省兵数万人嘉祐七年〈通略五月〉宰相韩琦上言愿诏密院同三司量岁入金帛数约可赡兵马几何立为定额仍核见开宝至道天禧庆历中外兵马之数于是诏中书枢密院同议枢密院掇祖宗已来兵数以闻盖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兵马步十九万三千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兵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天禧之籍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募兵寖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治平之兵一百十六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六十六万三千校庆历之籍减几十万校开宝之籍増至七十万二千又陜西州军悉置壮城如河北备城垒之役盖景祐中本城四十三万八千逮治平三年乃五十万厢兵总诸州本城教阅骑军之额四步军之额六不教阅骑军之额三十有五步军之额一百九十有五〈元丰禁军六十一万馀人〉庆历五年禁军之数比景祐以前増置八百六十馀指挥四十馀万人八年〈三月甲寅〉学士张方平言昨在三司计会天下财用出入之籍及建隆以来兵数太祖蓄兵不及十五万人太宗不过四十万人章圣备御西北兵籍颇増祥符以后至于宝元陜西河北京东西増置保捷一百八十五指挥武卫七十四指挥宣毅一百六十四指挥江淮湖浙福建诸路又添〈阙〉 百二十四指挥凡内外増置禁军约四十三〈阙〉 通三朝旧兵且八九十万人其乡军义勇州〈阙〉小分剩员等不与焉太祖收天下劲兵列营〈阙〉
分营于外则曰就粮者本京师之兵而廪食〈阙〉
听以家往其边防要郡须兵屯守即遣自京〈阙〉 镇之兵亦皆更戌 会要建隆四年八月以河东乐平县降人为效顺指挥干徳二年二月名辽州降军曰顺效怀恩三年四月改西川感化耀武等军为虎捷九月五日蜀诸州置兵名以充宁兴国八年〈阙〉月濮州平海改崇武至道元年二月十一日殿前司选七百馀人帝阅其趫健者教以弓矢四〈阙〉 天武等军子弟七百人三年九月真宗与近〈阙〉 防曰北有劲兵号曰骁勇无厢分主之已分〈阙〉 擢主兵久次为厢虞候使兼郡符咸平三年〈阙〉 诏定州等无敌忠锐定塞指挥升禁军〈马军云翼〉 大中祥符元年二月诏步军司阅保宁军分四等第一等徙营亳之永城馀归农亩或隶诸州为剩员〈阙〉 四年九月宣示威平中简郡兵充马军置〈阙〉 令在骁胜下云骑上六年四月命沿边补〈阙〉 八年正月庚寅置禁军左右清卫指挥十〈阙 厢兵五百人奉宫观〉九年九月诏二广湖南〈阙〉 合澄海四百人名忠敢秦州曹玮选床子弩〈阙〉 人名定功天禧元年五月玮又选五百七十〈阙〉 建威指挥六月乙亥诏选天下厢军隶禁军〈阙〉 千馀人天圣元年九月四日蜀募奉节兵五〈阙〉 升庆州安塞为禁兵七年四月河阴置水军〈阙〉 年十一月升蕃兵为禁军在横塞下康定元〈阙〉 五日永兴军置威捷庆历元年十月升府州〈阙〉 州飞骑为禁军十二月密院言京东西宣毅〈阙〉 人赴京师改隶禁军从之二年二月又升泾〈阙〉 兵秦州韩琦请罢䕶塞兵増置蕃兵三年五〈阙〉 东义勇愿隶诸州就粮神虎宣毅禁军者听〈阙〉 转运使明镐阅同州厢军得材武者三百馀〈阙〉 强弩奏为清边军其后陜西河东悉置此军〈阙〉 年二月诏京东选厢军加教阅二字征役同〈阙〉 年五月并州韩琦请置壮城兵五百人闰七〈阙〉 淮荆湖新立就粮禁兵教阅忠节军大州五〈阙〉 州三百人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置北京作坊兵〈阙〉 州之镇兵也内属侍卫司总诸州骑兵之额〈阙骑射威边至忠锐招收〉步兵之额百八十三〈武和武肃至本城定功〉在
京诸司之军额有五〈广牧至杂役隶宣徽院〉嘉祐四年五月庐江宁洪潭福越置禁军曰威果八月京西立教阅厢军治平二年八月陜西置壮城兵熙宁元年十二月十一日密院奏京东置教阅厢军曰忠果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辛卯〉又改团结厢军额加教阅二字淮南曰壮武江南曰武雄荆湖曰静江两浙曰崇节福建曰保节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密院言诸路厢军名额自骑射至牢城凡二百二十三或因工作水陆运榷酤或因通山险堤堰邮传马牧而立宜并为一额五年十一月杭州置教阅捍江兵六年泸州置宁远武宁十月邓州置忠果七年九月成都置武宁八年闰四月京西置教阅忠果十年五月都水监请立河清兵阶级条例十一月五日废河北监牧兵五千増置府界广固保忠元丰二年十二月唐汝州置土兵勇捷四百人五年七月兰州置马军广锐步军保捷各五百人十月七日定诸路教阅厢军名额〈有马二十二无马二百二十九指挥厢军旧隶密院官制行分隶戸兵工三部戸兵工部置籍掲贴进册以副上枢府元祐二年二月八日之诏也以太师文彦博言本兵之府不可无籍〉 熙宁七年正月朔颁诸班直禁军名额诸班自殿前指挥使至御龙弩直诸军自捧日至广南澄海清化先是元年九月密院言鄜延正兵弓箭手保毅义勇属戸七万九千八百三十九人近二十六指挥计八千八百四十四人二年十月命京东漕臣并省诸军指挥至少者三年三月并龙猛八指挥为六〈额三百人〉十一月二十三日诏诸路并诸指挥自是部伍齐肃无名存实阙者〈本志并营在二年通略二年八月〉康定庆历以来诸军间有并废至熙宁中大整军额有就而合者如龙卫三十九并为二十有以全部附隶如并入威猛广捷而废宣威并入神骑而废契丹直有并营而増额者如宣武二十并为十二増一百人有易名者如骁猛以第一指挥改骁雄而厢军沿五代制兵额参杂复命并合五年六月以并厢军毕奖江东漕臣韩铎 熙宁三年十二月己未立更戌法壬申枢密使文彦博对资政殿上在京府界并诸路禁军数〈神宗患兵之冗亲制选练之法立为定额盖熙宁之籍天下禁军凡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上自出治平兵数参照诏殿前司虎翼除水军一指挥外存六十指挥各五百人为额总三万四百人在京増广勇五指挥共二千人府界定六万三千人京东五万一千两浙四千江东五千江西六千湖南八千湖北万二千福建四千五百二广各千二百川陜三路共四千四百人河北人数尚多须后议之陜西河东京西淮南前已拨并四年十二月诏厢军并为一额天下凡八百四十指挥为兵二十二万七千六百而府界不与 神宗史志兵部凡聨其什伍而教之战为民兵材不中禁卫而力足以充役为厢军就其乡井募以御盗为土军厢禁土军因老疾而裁功力之半为剰员羌戎附属分隶边将为蕃兵皆以名数置籍而颁行其禁令枢密院有兵籍房元丰五年改官制议者欲废枢密归兵部上曰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专命官綂之互相维制于是不废司马公曰诸军分畨屯缘边及诸路使之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皇祐格马军满四百步军五百人为一营熙宁并营陜西马步军营三百二十七并为二百七十马军额以三百步军以四百人总拨并者马步军五百四十五营并为三百五十京师之兵类皆拨并畿甸诸路及厢军总会畸零定以常额康定二年六月己亥王尧臣言陜西兵二十万可战者止十万泾原最当要害请益兵三万 元丰五年六月上谓辅臣曰艺祖养兵止二十三万京师十万馀诸道十万馀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外内相制无偏重之患承平百馀年盖因于此〈嘉祐中宋庠言祖宗收方镇之权常欲畿甸蓄禁兵四十万 陈师道曰开封无山川之阻为四战之地太祖以兵为卫畿内常用四十万人 太祖言可以为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熙丰时内外禁旅合五十九万人元丰兵令悉以雄节之类升同禁军由是禁军始遍天下艺祖聚天下精兵以强京师取太原兵以为龙卫取幽州兵以为神武左右员竂本藩镇厅头也左射拱圣本诸州骑兵也忠节之军陞自川陜虎翼之军选自江淮皆总于三衙训练精闲故坐制四方如臂运指国史论祖宗故事经武圣略所列将帅凡十四人李汉超至冯继业自建隆二年以诸郡本城共百役或更戍他郡不徙以逸民力也
熙宁将兵
熙宁七年九月枢副蔡挺请置三十七将将有正副皆给虎符从之乃部分诸将总隶禁旅谓之将兵癸丑选使臣为将副河北十七府界七京东九京西四所领兵二十万又分置陜西诸路将兵八年三月癸巳朔五路置四十二将各七八万人〈熙河九鄜延九环庆八秦凤五泾原十一〉元丰四年二月乙丑东南诸路兵分十三将〈淮东一淮西二浙西三浙东四江东五江西湖北湖南全邵福建广东广西邕州自六至十三〉总天下九十二将〈东南兵三千以下唯置单将〉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密院修将官敕书成绍兴五年四月乙卯改铸东南十将京畿第二将绍兴铜虎符 绍兴十一年四月壬辰京东淮东宣抚使韩世忠淮西张俊并为枢密使京西湖北岳飞为枢副乙未诏罢三宣抚使逐司统制官以下各带御前字入衔铸印给之依旧驻札将来调发并三省枢密院取旨统制官等各以职次高下轮入见五月庚子诏曰凡尔有众朕亲綂临肆其偏裨咸得专达辛丑正总领官之名各报发御前军马文字丁未遣俊飞往楚州总淮东全军还驻镇江
崇宁三卫
崇宁四年二月十日己酉置三卫郎中郎博士二十六日诏三卫郎为侍郎亲卫勲卫翊卫皆有郎中郎 天禧元年三月御史台请増置常朝武官遂以慕容徳琛等为诸卫大将军率府率 建隆元年以登州团练使李万超为右武卫大将军
建炎御营五军
建炎元年五月丁酉命中书侍郎潜善兼御营使同知密院伯彦副之六月甲子右相李纲兼使因杨惟忠等所部为五军本以行幸总齐军中之政其后遂专兵柄密府几无预四年六月甲戌宰相范宗尹兼知密院事罢御营使及官属以其事归密院为机速房焉自庆历后宰相不兼枢密八十馀年自此始复兼绍兴三十一年上将视师冬十月庚申以杨存中为御营宿卫使虏平复免明年孝宗即位隆兴元年六月十三日又以御营使命之然但自名一司掌殿前忠勇等军非建炎之比也 御营使一员或二员以宰相兼副使一员以执政兼参赞军事以从官兼提举事务以大将兼其将佐有都綂制綂制已下官
建炎十军
建炎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诏陜西河北募兵各三万京东西各二万合为十万创置军号骁胜壮捷忠勇义成龙武虎威折冲果毅定难靖边凡十军每号四军每军二千五百人二年二月京畿至淮南募振华军五百人绍兴五年十二月二日诏神武右军改中䕶军〈隶江东宣抚〉左军改前䕶军〈隶淮东宣抚〉后军改后䕶军〈隶湖北襄阳招讨〉刘光世所部为左䕶军〈淮西〉吴玠所部为右䕶军〈川陜〉王彦所部为前䕶副军〈荆南〉十年十一月十八日淮北宣抚判官刘锜招收使臣三百人效用一千人军八千一百以补雄威振华忠锐十八年四月殿前司募备军一百三十六人二十七年三月朔步帅赵密言神卫虎翼飞山雄武旧额三万九千五百请募兵补其缺三十年七月诏诸路募三衙缺额禁兵隆兴元年二月荆南募武勇效用千人十月江西募效用胜捷吐浑雄威五千人 苏辙曰雍熙间天下之兵仅三十万宝元庆历间沿边至七八十万自是天下以百万为额 关中兵至二十八万强兵莫如沿边之土人惰兵莫如内郡之禁旅 吕大
忠曰〈阙〉 边鄙边鄙之患轻在御敌而重在养兵
建炎诸军团结
建炎元年六月乙亥同知密院汪伯彦请两河京东西増置射士县五百人置武尉掌之县令领其事凡四县置二将江浙淮南大县増二百人小县二百从之〈十一月辛亥増福建十二月乙酉増二广二年五月庚戌増湖南北〉丙戌李纲上三议一曰募兵谓莫若取财于东南募兵于西北诏陜西河北各三万京东西各二万人丁亥诏诸军团结以五人为伍伍有长五伍为甲甲有正四甲为队五队为部皆有二将五部为军有正副綂率〈一千二百五十人为军〉九月戊子朔诏罢团结二年九月乙未诏诸路禁兵隶帅府土兵射士隶提刑司即调发皆毋过三之一 绍兴二年十月朱胜非言屯军二十万月费二百万𦈏十一月己巳吕颐浩言陛下专意军政㨂汰其冗修饬器甲今张俊军三万韩世忠四万岳飞军二万二〈阙〉 十一万三千刘光世四万老弱颇众选之可〈阙〉 文神武中军杨沂中后军巨师古皆不下万人而御前忠锐如崔増姚端张守忠等军亦二万臣上考太祖取天下正兵不过十万况今有兵十六七万何惮不为三年十二月己酉上从容语武备曰今养兵已二十万有畸 绍兴三年正月甲子诏御前忠锐第七将徐文以所部屯定海县听沿海制置司节制
建炎民兵
建炎元年八月丁卯三省枢密院奏以诸路民兵为忠义巡社令宪臣提领张悫之为戸部尚书也建言河朔之民愤于贼虐自结巡社请依唐人泽潞步兵山河子弟遗意聨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虏且从靖康诏旨以人数借补官资仍仿义勇増修条例下之诸路未及行会许翰与京东西路安抚大使权邦彦继以为言乃以忠义巡社为名自本院参酌〈阙〉 其法五人为甲五甲为队五队为部五部为社俱有长五社为一都社有正副二都社有都副总首〈阙二社共为一千二百五十人所结及五百人以上阙官有差〉岁冬十月按试于县仍听守令节制岁中巡社増耗者守贰令尉黜陟皆有差其法精审齐整可以久行前此论民兵者皆莫及先是六月戊子张纬上给田募兵法后不克行时京东留守宗泽沿大河鳞次为垒结连两河山水寨及陜西义士二年二月壬午诏募河南北淮南土人有名籍者为振华军以六万人为额五月戊戌河北制置使王彦以八字军屯河南 绍兴五年四月戊午诏福建广东帅臣措置团结濒海居民为社六月己巳罢福建诸州系籍枪杖手自熙宁间始有之十二年五月甲辰陈兖知州总领节制本路诸州水寨民兵
建炎神武军
建炎四年六月戊寅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其将佐并属枢密院八月令神武中军选亲兵通旧六百人不隶禁卫分三畨于禁中直宿 绍兴二年九月癸亥上谓辅臣曰朕命杨沂中治神武中军皆宿卫兵也五年十二月庚子诏神武乃北齐军号久欲厘正宜以行营䕶军为名〈一阙 十阙 罢神武军号中军隶殿前司〉乾道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四川㨂䕶卫兵隶殿前名神武军神武中军旧止三部自杨沂中职殿岩始増为五军又置䕶圣踏白选锋䇿选〈阙〉游奕神勇马步凡十二军时江海之间盗贼间作分置诸军控制之如泉之左翼赣之右翼循之摧锋明之水军皆隶本司总七万馀人殿前兵籍为天下冠〈绍兴二十九年又置破敌军〉 自兴国幽蓟之师而兵籍日増康定庆历间广置义勇保捷宣毅万胜诸军其数一百二十五万仰视开宝之籍不啻四倍虽厐籍汰省八万人岂能救冗兵之害善乎韩琦之言曰祖宗虽以兵定天下然有征伐则募置事已则省故兵精而用不广又就粮之兵不多边陲有事则以京师之兵益之乾道中训练两浙弓兵名御前神武军而殿前已有神武军额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改为忠武
建炎纂祖宗兵制
建炎四年七月诏王铚权密院编修纂集祖宗兵制其后书成上览之称善赐名枢庭备检
陈傅良曰国初州郡无禁兵著在令甲自骑射至牢城名额二百二十三总为本城而已禁兵皆三司之卒分屯更戍今屯驻驻泊之名而钤辖都监监押之官所部领也三边之兵间因事宜升为禁军者所谓四十四处禁军是已是为就粮自元昊叛而西北有保毅王伦起而东南有宣毅于是列郡稍置禁军至嘉祐中置威果凡二十五指挥既云多矣亦无过九大郡要害之处熙宁按天下厢军之籍五十万人而不知战于是教阅之法起其后以厢军团并为额今两浙崇节福建保节之类是已教阅之兵因别为额而隶之将下今两浙雄节福建广节之类是己方戍法之行也三司禁旅转徙于四方而州郡厢军大抵以供百役盖劳之则易使散之则易养此艺祖神谋也自州郡各有禁军三司之卒不出常坐食于京师于是养兵始为大患
绍兴都统制兵 御前军
唐天宝末置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统朔方卢龙节度都统之名始于此乾元元年李桓为都统淮南江东西节度使都统之官始于此唐制或总五道或总三道又有行营都统副都统一时兵兴称谓不一建炎元年五月以河北兵为御营五军三年四月又更置御前五军而刘光世所领西兵则谓之巡卫军在五军之外是岁又改为神武军绍兴元年十二月又改为行营四䕶军十一年四月三宣抚司罢乙未乃改其部曲称某州驻札御前诸军十八年五月甲申罢四川宣抚司川陜军亦如之杨政改充御前都统制其军皆不隶三衙〈详见官制〉韩世忠之军还镇江惟背嵬一军赴行在渡江后诸将为綂制军马必以资序带六等兵马 淳熙十一年枢臣周必大以荆鄂二帅势均力敌乃合为一司鄂为正荆为副嘉定戊辰改雄淮军为武定 乾道六年正月诏殿司水军改为御前水军 都统驻札之地沔州兴元金川江陵鄂州池州江州镇江建康平江许浦〈水军〉又利州有副都统制庐州强勇军光州武定军高邮武锋军
绍兴三衙兵
三衙诸军殿前司本辛永宗中军部曲而益以他军也马军司本王彦部曲而益以解潜刘锜田晟之军也步军司本颜渐部曲而益以他军也自绍兴五年至七年规摹始定然马步不能敌殿司之半故杨存中权势独盛乾道七年春移骑军屯于建康以为出师之渐号马军行司 绍兴初内外大军凡十九万四千馀而川陜不与宿卫神武右军中军七万二千八百〈右军张俊中军杨沂中〉江东刘光世淮东韩世忠湖北岳飞湖南王𤫉四军十二万一千六百七年四月五日刘锜言行营前䕶副军并为十二将曰侍卫马军司 绍兴五年十二月庚戌废神武中军隶殿司以杨沂中主管殿司又以都督府兵分隶三衙七年四月丙申复合马司馀军及八字军为六军十二将命刘锜主之而解潜典步军如故自是三衙始复矣八年九月马军每十将为五军九年三月改衙兵为游奕军始令殿前立神勇步兵一军三十二年隶步军六月二十七日成闵请复还殿司名䕶圣步军以吴拱所领二千赴步军司隆兴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诏忠勇军属步军司七月十二日诏马司龙卫骁勇武骑旧额一万三千八百人今止八百八十九人宜以二千人为额乾道二年四月镇江武锋军隶步司八年三月八日以西兵为御前游奕军〈孝宗又为䕶圣一军寓阴相维持之意马步之数通一万四千七百有奇也〉
绍兴宿卫亲兵
建炎四年八月三日中军选亲兵通旧为六百人分三畨绍兴二年八月己亥〈十二日〉给事胡安国言自古盛王虽用文徳必有亲兵成王即政周公指虎贲与常伯同戒于王欲其知恤虎贲犹今侍卫亲军也康王初立太保俾吕伋以虎贲百人迎于南门伋太公之子自诸侯入典亲兵犹今殿前马步军都帅也本朝命三衙分掌亲军望修明军政九月六日〈癸亥〉上曰朕命沂中治神武中军皆宿卫兵宜増修器械〈五年十二月一日罢神武军号中军隶殿前司〉三年八月十七日宫门内殿门外建三衙管军宿舍〈凡三楹〉六年正月赵鼎奏旧制三衙用边臣戚里及军班出身各一人以示激劝七年七月五日密院言诸班直禁旅旧额三千六百馀人今止五百馀人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壬午〉诏宿卫亲兵非祖宗法罢之其三路人改为皇城司亲从亲事先是杨沂中提举宿卫亲兵二年三月己酉除中军统制
绍兴制胜军
三十二年十二月〈孝宗末改元〉镇江都统刘宝言昨罢宣司背嵬一军请置一军补填以制胜军为名诏令招效用兵一千人馀二千人选于步军
绍兴荆鄂民兵
绍兴三十一年虏入寇诏淮汉等郡籍民为兵续觱守荆南请籍民为义勇其法取于主戸之双丁十戸为甲五甲为团皆有长又择邑豪为总首农隙教以武事官给其粮至乾道间举七县之籍得义勇八千四百十九人淳熙初张栻为帅益修其政义勇増多至万五百人分为五军军分五部后四年赵雄又増三千三百人〈时十一年冬〉通为万三千八百馀人又绍兴末武昌令薛季宣亦求得故陜西河北弓箭手保甲法五家为保二保为甲六甲为队据地形利便则为总不限以乡总首副总首领焉诸总皆有射圃而旗帜亦别其色至今犹存绍熙四年冬凡万五千二百一人荆鄂二郡率四五家有一人为兵
隆兴复环卫
隆兴二年五月八日壬辰进呈洪适周操讨论环卫官故事汤思退奏环卫唐时有职事本朝无职事祖宗旧制自方镇罢皆归环卫先是上欲复祖宗环卫官四月二十六日命学士院讨论至是下诏曰祖宗选用将帅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则环尹品式备具近来久不除授非所以储才而均任也其依旧制应以才略闻者令兼领如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领左右卫上将军之类既而阁门条具仪制诏以十员为额朝参侍殿依御带例宗室不在此制仍不差戚里及非战功人著为令二十五日诏临安府建第舍以待环卫淳熙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立环卫官格其法正任除
上将军〈承宣使至刺史为正任〉遥郡除大将军〈以阶官领刺史至承宣使为遥郡〉正使除将军〈武翼大夫己上〉副使除中郎将〈武翼郎已上〉使臣已下左右郎将〈训武郎已下〉是时李显忠首除左金吾卫上将军上曰在内则兼在外则否此正如文臣馆阁庶可见人才 太平兴国二年五月癸亥安远节度使向拱换左卫上将军张永徳等皆罢节制归环卫 元丰二年十六卫大将军二百九十四员将军一百六十二员并宗室 乾道八年四月以戚世明军政修除右千牛将军令训练土兵姚公赞右监门中郎将
乾道民兵 神劲军
乾道元年十二月十四日诏湖北保伍军器仍存之八年十月十二日淮南漕臣冯忠嘉言教阅保甲民兵请如淮东三丁四丁取一五丁六丁取二真州无为二司分领教阅四年正月五日湖北王炎言荆南团结义勇民兵八千四百十九人给资粮假弓弩二十七日四川宣抚虞允文言兴元路义士人材可用令晁公武访陜西弓箭手旧法得之泸州盖祖宗朝所颁凡一百四十一条分十三门为一书令录上〈义士敕令格式名曰义士専法行之〉五年三月十二日允文言兴元洋州大安军义士二万六千一百四十人结成队伍〈兴洋在绍兴初义士在籍者七万后仅存六千今公武籍兴元之丁増至一万六千四百三十四人风声气俗𫝊陜服之旧安于弓箭手之良法〉七年正月十七日宣抚王炎言关外成西和凤州有忠勇军旧保甲也请依十资格转补
淮南万弩营经始于绍兴季年乾道五年十一月一日复置名曰神劲军命御前后军綂领教阅置寨于仪真募万弩手以本军忠勇使效为名淮东之籍千四百淮西之籍千六百六年二月真州置神劲营寨收万弩手一千五百九十七人往者大将别置一军曰背嵬乃亲军之称九年十一月十五日马帅赵撙以所领五军骑步各一千人为亲随选锋军诏可 绍兴末孝宗命张浚置御前万弩营于建康癸未戌泗州甲申与虏斗皆有功乙酉讲解散归其家乾道中令徐子寅复置于真州〈冠带群胡韶勺世仇畏战靡靡明主所忧阜陵之成规宿师于内郡而移戌于边城〉 淮西山水寨民兵乾道五年九月二十四日诏参议官许子中措置 荆门民兵绍兴三十一年荆门守臣姚岳籍民兵置枪杖号强壮子弟号令齐一 湖南飞虎军淳熙七年八月置隶步军司以一千五百人为额 治平间于广东潮梅循惠等州置枪手熙宁间于诸州缺兵处増置保丁若广西邕州之峒丁本以防遏交趾而钦廉宜融平观诸郡各有土丁钦廉之沿海宜融之防遏率以三等戸五丁取一至四等已下则戸以一丁充团结平观则团结父子全丁并蠲其身丁税钱绍兴二年许中帅广西始调羁縻州峒丁赴静江防拓先是建炎元年十月庚辰命李棫提举广西左右两江峒丁三年命广西提举峒丁李棫即邕州置司买马七月乙巳命江西闽广荆湖团㨂枪杖手峒丁以备调发 广西自嘉祐间宪臣李师中帅臣余靖奏团结训练土丁以备边熙宁绍圣大观以来修为成法每岁农隙分之州县更畨教阅一月而罢庶几寓兵于农之意
乾道兵额 忠锐军 忠武忠勇军
乾道三衙江上四川大军新额总四十二万八千人殿司七万三千人〈元年七月十三日旨〉马司三万人〈二年正月二十六日诏以二万八千人为额六年正月十五増二千人〉步司二万一千人〈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旨〉建康綂司五万人池州一万二千人〈二年二月二日旨〉镇江四万七千人〈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旨〉江州一万人〈四年十一月四日定〉楚州武锋军一万一千人〈九年四月十五日郭均招填〉平江许浦水军七千人〈二年十月十三日旨〉鄂州四万九千人〈二年十月九日旨后又増至五万二千人〉荆南二万人〈二年十一月四日旨〉兴州六万人兴元一万七千人金州一万一千人〈并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旨〉
乾道四年六月一日诏诸州弓弩手团集教阅名忠锐军五年正月十一日诏浙东弓弩手名御前忠锐军置正副准备将〈三年罢忠锐第五将九年六月二日发忠锐军归本郡〉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复置御前弓马子弟所隶密院八年春二月二十二日置忠武军选二浙土兵弓手为之八月一日诏二浙㨂中厢军名曰御前忠勇军〈刘沂兼綂制〉十一月十六日罢二浙所发忠勇军九年四月十五日密院言忠武军艺以精归之州县 天之壁垒象在羽林王之爪牙职于圻父 太微诸星有上将次将之位 章沟徼道昼警夜谁而殿岩以肃旄头驱先旗别队分而卤簿以整冠鹖衣虎铩㦸百重而仗仪以焕兕臣彪将供设职严章佩银黄绶纡紫朱
玉海卷一百三十九
<子部,类书类,玉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961年 (提及)
- 1114年 (提及)
- 960年 (提及)
- 962年 (提及)
- 1007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002年 (提及)
- 988年 (提及)
- 987年 (提及)
- 1000年 (提及)
- 1057年 (提及)
- 974年 (提及)
- 977年 (提及)
- 989年 (提及)
- 1071年 (提及)
- 981年 (提及)
- 1068年 (提及)
- 1060年 (提及)
- 1116年 (提及)
- 1117年 (提及)
- 1209年 (提及)
- 994年 (提及)
- 995年 (提及)
- 1001年 (提及)
- 1004年 (提及)
- 1028年 (提及)
- 1051年 (提及)
- 1056年 (提及)
- 1097年 (提及)
- 1040年 (提及)
- 1059年 (提及)
- 1069年 (提及)
- 1086年 (提及)
- 1089年 (提及)
- 1039年 (提及)
- 1062年 (提及)
- 1008年 (提及)
- 1023年 (提及)
- 1087年 (提及)
- 1074年 (提及)
- 1041年 (提及)
- 1090年 (提及)
- 1105年 (提及)
- 1127年 (提及)
- 1161年 (提及)
- 1163年 (提及)
- 1130年 (提及)
- 1159年 (提及)
- 1184年 (提及)
- 1170年 (提及)
- 1171年 (提及)
- 1164年 (提及)
- 1193年 (提及)
- 1177年 (提及)
- 1172年 (提及)
- 1169年 (提及)
- 1180年 (提及)
- 1168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