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球阳记事/卷之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七 球阳记事
卷之八
尚贞王
自十五年起至二十九年
琉球国 蔡温、尚文思、郑秉哲等著
卷之九

目录

[编辑]

尚贞王

[编辑]

十五年,册封使汪楫、林麟焻等赍敕至国,并钦赐御笔“中山世土”四字。册封正使翰林院检讨汪楫、副使内阁中书舍人林麟焻赍敕至国,谕祭故王尚质,封世子尚贞为中山王,并以御笔大书“中山世土”四字并蟒縀锦币,赐王及妃。【赐王蟒縀锦币三十疋;赐妃二十疋】既而公务照例全竣而归国。

今番禁止诸像募化银两并开钵乞米钱。

圣祖加赐縀疋。王舅毛国珍、紫金大夫王明佐等奉表入京,谢袭封恩。时谢恩例,给縀二十疋。圣祖恩加十疋,共赐縀币三十疋。著为例。

十六年,圣祖加赐縀币。耳目官向世俊、正议大夫郑永安奉表入贡。时进贡例给赏縀四十疋。圣祖以琉球忠顺,恩加十疋,共縀币五十疋。著为例。

改称寺社奉行。王令金宝器【上间亲方安时】任御祈念奉行职时,改称寺社奉行,而总理禅家、圣家之事也。

十七年,移安不动像于护国寺。往昔之时,仲城郡有糸蒲寺,原奉不动明王并胁立二体。一日,他寺炎烧。时明王飞来禁城漏刻门,即移安于法堂。嗣后奉移神应寺。是年,护国寺住僧赖久日修护摩时,移奉于此寺也。

火烧宫古山藏三座。弘治年间,鲭祖氏仲宗根丰见亲玄真定贡税制法式,向后创建御物藏船于藏仕上世藏。此时只以茆草盖之。康熙壬戌,忽逢火灾,烧其三藏。至乙丑年重修其三藏,瓦以盖之。

谕定百工朔望衣冠见朝。往昔之世,每朔望佳节,自按司至众官悉皆见朝。但穿朝衣,不带顶冠。是年之春,改定朔望日群臣皆穿衣冠,以为入朝。

始定耳目官附赐与力役。耳目官向嗣孝【前川亲云上朝平】入闽赴京时,始附赐与力役,以为办用。与力役自此而始。

始定宫古岛、八重山岛大阿母坐于彼岛诸女之上。

始定祥云寺、桃林寺住僧三年交代。自往昔世,祥云寺、桃林寺住僧不期年数,以务其住职。而为其住持者多有不便。由是圆觉寺住僧喝三长老呈请三年一次,必期交代。幸准其请,三年交代自此而始。

真境名阿母欺渎银河,为波被害。具志头郡银河水神至灵至感,祷祈必应。守护人民,呵禁不祥。故诸郡人为崇信,来到河边洗手洗额,名曰抚水。此时银河水神讳忌女人月水并赤衣服、丹手巾、红带子、赤箸子等。一日,东风平郡富盛邑有真境名阿母者,其亲族与友利同来银河洗手洗额。真境名阿母奴女思户不知河神之忌,而临其河水,以洗月水渎染之裙。少顷之间,怒涛猛起,三人一同卷入海中。阿母与思户不见死骸,独友利抱高濑石,随波浮沉,万死一生时,有具志头郡安里邑宫城与友人同登岩石游观,忽看银河有人沉浮。宫城惊,忙以系牛马之绳结自己腹,而其绳之馀授岩上之人,跃身入海,泅水救济友利。友利抱着宫城,相与沉溺。岩上之人惊惊引绳,两人登岩。友利拜谢曰:“为君我得再生,恩如父母。而今之后,养汝父、爱汝如母。而终予一生,愿君见予如子。”而回去焉。由是今世之人往至银河之时,不敢佩红丹色以为游观也。

十八年,始悬钟于禁城中门。素禁城御仲门无有撞钟。今番王令辅臣急做钟,架撰小钟,而朝晚并夜半时必鸣此钟,以报时刻。

创建硫磺城拜殿。往古之世,恐有海贼来侵,恒设精兵,整置军器,収贮硫磺于此城,预备拒御,名之曰硫磺城。至于近世,宫础犹存。且城内有一神岳,素结一宫,那霸人民恒以崇信焉。是年,运粮水梢、人民等喜捐钱银,创造拜殿。至甲戌年,再建岳门以壮观焉。

十九年,始塑芥隐僧像,以安圆觉寺。圆觉寺内无有开山僧像。是年,住僧石峯题请奉芥隐僧像之事。幸蒙俞允,即塑其像,以为奉安其中焉。

与那城郡海水涨退三次。秋九月十六日夜丑时,海潮涨退三次,忽然涨满八分,忽然退去尽干。至于四次,渐渐涨满,与常无异。

改修叶壁山玉陵。尚真王始造一瓦屋于伊平屋岛。其屋内亦结一屋,以板盖之,以二石龛【俗叫厨子】放在其中,以奉宗祖尸骨矣。至于是年,历年久远,既致坏。彼岛设理题请重修玉陵。由是,王命杨自昌【伊是名亲云上昌武】重修玉陵,筑石作屋,亦以石灰涂其屋,以供坚固伟观矣。

始设沙吏长。自往昔时,本国之人知涂壁墙,未设沙吏。至于是年,小禄郡仪间邑大岭奉命,始为沙吏长,【俗叫势头】以涂壁墙。后蒙褒嘉,升筑登之。乾隆癸亥,始赐俸米贰石。【米壹石、杂石壹石。】

二十年,清圣祖俱许贡船蠲税及增人数。耳目官毛起龙、正议大夫蔡铎等奉表入京。先是,接贡船于关上纳税费用甚多。且明朝以来所遣贡船二只,以百五十人为定,海阔人少,往来不便。由是具疏以乞免其税,并加增人数。礼部议奏:“琉球纳税,照荷兰国例,该应蠲免。止贡船人数,应遵会,何必更增?”圣祖曰:“琉球来享最久,且吴三桂、耿精忠谋叛之时,安南归吴三桂,琉球则耿王遣使招之,终不肯服。而克笃忠诚,恪恭藩职,其恭顺之诚,深可嘉尚。”命再下礼部议。贡船以二百人为定,并接贡船被免纳税。圣祖又以旧制,给赏缎疋皆系外库所贮,命部换赐内库缎币。俱著为例。

八重山海岛衔谢人恩。西表岛之民名称那边,一日,独负稻秧,赴于名嘉良地。行到滨嵜,北风严烈,寒气甚极。时有一海岛,【俗叫多武知也又】将揪鱼以吃,海鱼抱鸟以入潮中,相拉互扯,海鸟几乎溺死。那边忽倏看之,捞収此鸟,搬之于岩下,烧火煖之,切鱼给吃。遂嘱之曰:“嗣后汝勿为危事,切要慎惧。”再三吩咐,以便放飞。自是以来,那边往还田野之时,海鸟揪鱼给与那边,以报其恩。因此他儿孙皆叫我鸟。至于孙子,屡有如此之事。

龙福寺狮像腹内现在稻谷。《遗老传说》:往昔之时,此狮像屡行寺外田地,而吃尽稻谷。农夫深忧之,往见其田亩,有狮啼痕印于地。农夫甚奇怪之,转至寺内视其狮像,腹脚淤泥,严然如活狮蹲居也。众农夫佥以题奏。王赐田地七亩,附于寺院,以供狮狮像喂养。而后狮子不敢出外而吃去稻谷。至于今世,其地属寺中俗叫狮田。是年才加修葺时,身体浑全无稍间隙。而其腹内有稻皮犹存。奉行向良俊【仪间亲云上朝武】、大工渡嘉敷等皆观见之,大惊且异,以告住僧胜林等。人民皆飞来而亲见之,果如其言,无不奇怪也。

加置高所座敷奉行一员。

请安观音像于久志郡。尚経【丰见城王子朝良】、顾思敬【久志亲方助丰】为总地头时,请来观音石像,创建其宫于久志邑,奉安之于其中,以为崇信。自此之后,村中人民每月朔望、十八日、念三日皆到此寺而祈祷焉。

二十一年,塩屋村铁匠舍倏在异衣,暂时而灭。大宜味郡塩屋村秋八月间修造船只时,设小舍以造铁钉。一日清晨,忽有珍异之衣,放在于其舍中。而其衣不能知绢与布,人皆聚集,大奇怪之。振举看之,现出黄红之色,亦放在于地,变有洁白之色。而煌煌彩光,大异常衣。人想神衣误在此舍,高捧其衣,来的根所。而盆上铺纸,纸面置衣,焚香拜礼,即到消灭。今在塩屋邑屋宜亲看其衣,且时在此所现看之人,子孙姊妹皆传听其事,不稍相异焉。

置御系图官。王命尚弘德【东风平王子朝春】始授御系图奉行职,而始令群臣各修家谱,已誊写二部以备上览。其一部藏御系图座;一部押御朱印,以为颁赐,各为传家之至宝。从此之后,按司、亲方或二三年交代,或四五年交代。今限一年交代。[1]

始定御书院亲方六员,每员各赐知行高四十斛,并当官三员,每员各赐知行高二十斛。

瓦以改盖内间东殿。金丸未即大位时,擢任御锁侧官,并拜授内间地头职,屡谏尚德王。王大怒恶之,金丸即避隐于内间邑。至于金丸践祚,其茅宅空地,无构家室。尚象贤【羽地王子朝秀】任国相时,题奏创建宫殿。尚质王命辅臣修造东殿。【广二橺、长三橺】但以茅草盖之。是年,発大美御殿帑金,重修以㭴木,改以瓦盖之,撰擢邑人而看守其殿。即赐赤八卷,并田地。【田高二石四斗,地高三斗八升馀。】

志坚原比屋死后求看三弦。昔有一妓女名叫志坚原比屋。南风原郡宫平邑少年曾携来此妓,弹弦唱歌,昼夜宴游。本邑照屋偶看其所玩之三弦,心甚求之。比屋推辞不卖。照屋再三恳求,比屋勉强卖之。厥后比屋倏染一症,适死此村,屡次现形,比及三年,照屋一夜相遇于路,比屋求见其三弦。照屋请来比屋,仝到其门。忽化清风而去焉。照屋恐有其遗恨,即把三弦弹以闻之。以后无以再遇觅看之事。

濑洲村属于源河村。羽地郡近邻本郡源河村。由是总地头官呈请属于源河村。

始废真和志郡花城村。

改定圣家僧寺知行高。素赐护国寺知行高六十斛、临海寺三十斛。其知行之内各十斛。乃为修葺其寺之费。又神应寺、万寿寺、神德寺、圣现寺、神宫寺知行二十五斛,其知行之内各十三斛。乃为修葺其寺之费。至于是年,各寺住僧呈请以还其所修葺之知行。从此后自公朝以为修葺。

始建狮子形向八重濑岳,以防火灾。东风平郡富盛村屡遭火灾,烧失房屋,民不堪其忧。由是村人请乞蔡应瑞【唐荣大田亲云上】见其风水。应瑞遍相地理,嘱之曰:“我见彼八重濑岳,甚系火山。早作狮子之形向,八重濑可以防其灾。”村人皆从其令,蹲坐狮子石像于势理城,以向八重濑。自尔而后,果得免火灾之忧矣。

改修板敷石桥。具志坚邑之东有一大江,自古设杠,以通往还,名之曰板敷杠。未阅数年,朽烂甚极。今番改建石桥,以致坚固。

二十二年,设置御系图中取三员。

叶慕永改修宇平桥。昔设木板以为杠梁,以通往来,名之曰宇平杠。然易颓易败,屡次修葺,人民不堪其忧。王命叶慕永【友寄亲云上兼道】新筑石桥。从此之后,人民免嵜岖之崄,牛马喜任载之安矣。

圣祖免贡物海螺壳。耳目官温允杰、正议大夫金元达等奉表入贡。时贡物内被免海螺壳三十个。由是康熙壬申,加进白刚锡一千觔。[1]

始赐姓于群臣。洪武年间,察度王通中华后,始有姓并讳也,然未为尽备。至于是年,令群臣各修家谱时,赐姓氏于群臣。既而群臣悉皆有姓与讳也。[1]

始定擢吟味官者进城拜谢。原是,擢吟味官者进城,无有拜谢之礼。今番朝议,转达王上,而始赐俸。自以有行拜谢之礼。

小波藏邑屡次灾殃,乞还其田亩。真壁郡小波藏邑有数亩田地。自往古时,以为神根所之田,每年祭祀,必取其田地稻穗,例荐神前。康熙甲寅,再正经界,取其田亩,授给高岭郡,以为仲城里主地。自此之后,根所人家屡遭火难,或人氏夭死,或畜兽忽毙。数年之间,必当祭祀之日屡有灾殃,而家财穷乏矣。由是康熙庚午年,郡邑之人恭具呈文,乞还真壁郡。而灾殃自息,民人相安焉。[1]

宫平邑新垣为鬼见眩。南风原郡宫平邑有新垣者,一日,从首里回家。経过波武加真地时,见人集酒宴,妓亦歌弦。忽有一人手招新垣。即为他所眩,往至其地,半醒半眩。此时与鬼一同宴游,已至晓天,相约以诺。每夜又会,而悉皆散去。新垣全醒而视之,独在古墓之傍。而其所会者皆曾死之人。新垣大惊而回。自此之后,每晚果有飞来,高叫催会。新垣请僧告神,设谯以禳之间,新垣倏発热症,其屎如黄泥。即请医士服药调治。历阅数日,其屎出尽,症即全愈。

始定唐荣官员各指人等荐举以授总唐荣司。素有唐荣诸大夫公同相议人知才智,佥具呈文,以为荐举,以授总理唐荣司。【俗称总役】至于今日改定,自诸大夫以至通事,各位擢举,置任此职之人,【内纪其人之名并自用名印,外亦封包。俗叫入札。】固封名印,禀报法司,以多荐举之人转闻圣上,擢为总理唐荣司。其入札自此而始。[1]

二十三年,始定闻得大君加那志三年一次亲到乌帽子井。往昔之世,西原郡小波津村有小波津者,常耕田亩为业。其田亩之旁有一清泉,小波津至于此地时,放在茆乌帽子于此井上,以为耕耘,名之曰乌帽子井。小波津一日往乌帽子井边,见一神女自天降来临泉沐浴。此女容貌美丽,琼色倾世,而衣服异常。小波津大奇怪之,秘密暗步后侧盗之,藏在稻束内。天女因衣被盗,不能上天,留迹人间。遂与小波津结为夫妇。已历数年,生下一女一男。此女子年已及七八岁,携弟而游,且歌曰:“母之飞衣,在稻束下。若汝不啼哭,吾将其飞衣给与于汝。”母闻大喜,即挖开稻束视之,果有飞衣。即身穿此飞衣,两腋挟二子,乘清风而飞去。由是闻得大君加那志每年二三月间必造此井,以为崇信。此年,始定三年一次新到此井,以为祭祀。每逢佳节祭祀,则令我谢祝女为五谷致祷后至于癸卯,尽裁其礼。翌年之春,改遣火钵阿母志良礼【此时跟从阿母加麻二口,导引库理役一名护送,外城役一名。】取来其水,以为献上。永著为例。[2]

创建关帝王神像。康熙癸亥,册封敕使汪楫、林麟焻惜乎本国无供帝王,竟以创建帝王庙之意深以许愿。乃捐白银伍十两,请乞创建此像。至庚午年,王令贡使能塑辟帝王、关平、周仓圣像。明年之夏,奉此神像而回来。即上天妃庙内另筑一坛,奉安其像,以致圣诞及春秋之祭礼,永为护国伏魔之神焉。

羽地郡松田村属于本郡我部村。[1]

设置役人一员筭用座,以为宿卫。素筭用座伹有家来赤头一人以为宿卫。然系藏在要紧筭帐之所。由是置役人一员,轮流更番,以为看夜焉。[1]

加祭尚巴志王、尚圆王献帛爵礼。自往古世,每年春秋、二仲、上戊日,祭历代先王神主于崇元庙。然各位神主不行献帛、献爵之礼。但舜天王、英祖王、察度王、尚质王各四位神主必有行献帛、献爵之礼。特所以行此礼者,以有功德故也。独尚质王系子祢祭故,得以与其祭。尚巴志王、尚圆王有功德而不与其祭者,似乎阙礼也。今番朝议,尚巴志王、尚圆王亦行其礼焉。

始赐“向”、“朝”两字为姓、名乘头字,明本同一气。往古之时,君上同宗未有定姓、名乘。由是王谕赐同宗一族,不论贵贱,皆“向”字为姓、“朝”字为名乘头,以明同宗一族也。

始定以银铜簪分别普新之士。往昔之时,普新子弟皆用铜簪,勤小赤头职者始用银簪。不勤其职者依旧铜簪。簪裂俱是四方之茎、银台花头也。

加增宫古御藏主部两员。自往昔世,宫古御藏有于两所,一有城内金嬉,一有那霸渡地,通夜看守两藏。此以加增主部两员。[1]

二十四年,八重山头官长荣氏石垣进粟补助,以蒙褒嘉。本国凶荒,五谷不登,费用甚多,公座缺乏。法司官行文诸岛,以借粟米。由是,八重山头职荣氏信明【石垣亲云上】具疏,恳请奉进粟一百石,以补其缺乏。幸准其请,遂蒙褒美,赏赐御褒书并画一轴、白蔴二十束、烧酎一壶。

请城截西厨房。自往昔时,于禁城下庭御殿之后设定厨房,以备宴待中华人之用,俗呼唐当藏。当此时也损破已甚,柱材朽烂,而今没用此房。由此法司官恭具疏奏,以为废毁矣。[1]

始置护国寺知事僧。护国寺住僧盛海题请设置知事僧事。即令快忠为知事僧,专掌圣僧公务也。至今犹然。

始裁官役僧并作事僧。

加增御系图座笔者一人。

始定正议大夫坐于申口座之下、座敷之上,而带用黄地八丝龙纹。

始定陞吟味役者拜座敷位。升吟味官者,不论年纪长少,撰伶俐能干者,擢令议公事。是以或有自当座陞者,或有自亲云上陞者,不系爵位。然吟味官,任重职者也。于是朝议,升吟味官者,直令拜座敷位焉。[1]

始定王子及按司次男以下为下司士。往昔之时,王子及按司之子皆称按司。从是年,改定长子为按司,次男以下皆为下司士焉。[1]

二十五年,总地头温允杰借钱济民。佐敷间切一遭凶年,多欠赋税。从此之后,百姓甚致无力可施。康熙癸酉,屡次暴风,五谷未登,而国朝乏用,急催补纳。人民无所倚告,深苦焦之。总地头温允杰【森山亲方绍基】闻之悯之,将钱八千贯文借与百姓,完补赋欠纳悉清。至于后日,令民渐次纳偿,免其利息。由是间切居民依然而安。

二十六年,赐僧芥隐谥号国师。

蔡寿至八重山改盖寺院,并穿井汲泉。八重山御藏及寺院等处皆以茅艸盖之,屡遇火灾。且郡邑无有穿井,皆用溪水,人多疾病。蔡寿【渡久地亲云上政包】奉命为在番,到彼山时,其藏馆、寺院改盖以瓦,并穿井汲水,始教穿井之法矣。

王命马廷楷、孙继盛改修石火石桥。丰见城下有一江水与海相通,自古设杠以渡人民。或为虫蛀所害,或为风雨被伤,而不能坚固,屡加修葺。至于秋天洪水横流,已至倾圯。于是王命马廷楷【宇地原亲方良屋】、孙继盛【糸满亲云上嗣昌】新筑石桥,以得人马之安也。

仍定王子及按司冠。王及世子、世孙及王子弟五色浮织冠,俱用金线而织之。又按司五色浮织冠,伹用黄线而织之。

始置麻姑山、八重山大目指、大笔者、胁笔者各一员,以随在番官办理公务,并例赐赤八卷冠。

始赐御右笔主取俸米八斛。【米五石、杂石三石】

始定诸役职半途交代之例。自昔之时,诸奉行并诸座役职,或升为他职,或告病辞职,或奉命出外,则不管月之多少,准作周年勤职,令他人交代其职。今番改定,六个月以上勤务其职,准作周年勤职而交代焉。五个月以下勤务其职,不准周年勤职,宽期而交代其职焉。

二十七年,改修临海堤并桥二座。嘉靖年间,那霸有汪农大亲者,常游此地,以观光景。亦恐为贼兵见劫,高筑雉堞【俗称三重城】并堤塘,以备防御。其堤桥数座原为板杠,康熙甲戌秋七月间飓风陡作,为海潮所破,尽成平沙。是年重加修葺,至丙子年告成。时改筑石桥,竖石为栏,以供海门壮观焉。【临海堤原有三桥,清风明月,骚客、渔人多集此桥,以为酒宴,得名最著,俗呼中桥。明朝之末塞其东桥,但中桥、西桥今番改修焉。】

久米仲里郡泊邑生得异人。久米山仲里郡泊邑农民名曰太良姊、于户、男锅,共计三名,其容貌心志与人非异,惟有前齿四颗形似狗齿,头发似秃,项上及两耳之上稍有发毛数十根。至于年长,不甚盛长焉。是年,检者官恭具文禀明此事。

翁自道带来黄薯植于国。蕃薯有数种,有皮赤实白,有皮实俱白,有皮赤实黄。是年,有翁自道【伊舍唐亲方盛富】者,黄薯自闽而带来,以植之于家宅,以致繁昌,而分与各处。其蕃薯独具别种,凌风耐寒,繁蔓蕃衍,四季不衰,使民得利焉。

彗星夜见。冬十月初四日,彗星出见,郡黎大惊惧之,遂遣使往问唐荣,尽画古图并纪书以呈圣览。而其图并文今不可考焉。

辟马场于平良邑。首里无有戏马场,人皆行至各处习骑马之法。至于是年,下地平良邑西始辟马场,人民恒以骑马,俗名曰平良真地。[1]

始置裱褙主取。自素设置裱具师,而无主取之分。至于是年,鄂承宗始授裱具主取。我国裱具主取自此而始。

始定国书院亲方、诸殿与力进城拜谢之礼。自往昔世,国书院亲方职并世子、世孙及王子弟、法司官等与力,虽现授其职,而无有拜谢之礼。今年始定实擢其职,则擢日进城,行朝见拜谢之礼焉。[1]

加赐圆觉寺知行四十斛。往昔之世,圆觉寺赐知行三百斛。厥后裁一半,为百五十斛。至于近世,裁五十斛,为百斛。又裁四十斛,为六十斛。近年加增四十斛,现赐百斛。

二十八年,重修荒神堂。自古而来,渡地邑西建立荒神堂,那霸人民及航海水梢必到此宫设坛祈福。至于近世,宫殿颓坏。是年,邑人及运粮船人等募缘钱银,重修宫并拜殿也。

祷雨且収埋尸骨。春三月间旱魃肆虐,田野干涸,屡次设堂祷雨而无有效验。王幸于知念、玉城,虔诚祷雨,终不雨降。由是王发仁慈,恩泽尸民,竟令首里、泊、久米村、那霸、诸郡邑等处,将人之尸骨投弃山野晒日湿雨者,皆収埋之于地中。则不阅数日,云起四野,油然大雨。

请安仁王石像于护国寺门。住僧盛海题请奉安仁王像。幸蒙俞允,请来仁王石像,安置于护国寺门。

圆觉寺山门改奉观音及罗汉。圆觉寺山门原安佛像,败坏甚极,不知何神。是年之冬,住僧兰田题奏,改以观音并十六罗汉像而奉安于此山门上。其古像竟収二箱,移置于荒神堂内。

八重山桃林寺社改盖以瓦。是年之春,重修神社,盖以陶瓦,及筑石作墙,甃石造径,以备海岛伟壮。

始设造笔役。那霸有慎【大见武筑登之亲云上宽明】奉命为造笔役,恩赐年俸米三石。

夏五月初二日,宫古岛有大地震。此日府库及拜殿、寺院、假屋等四围石墙崩坍。【招来久具松原,与那霸川满、下里、西里、东仲宗根、西仲宗根等村人民,仍旧重筑。时在番役叶氏友寄亲云上兼道。】

二十九年,改修《中山世谱》。唐荣总理官蔡铎奉命,改以汉字,校正《琉球世鉴》,名之曰《中山世谱》。

始凿天界寺井,以得清水。此寺地内屡次凿井求泉,而未得一点泉水。伹日往民家,挑水而来。住僧了道令蔡应瑞遍视凿井得水之处,即凿井于此地,涌出清水,味甚甘美。自此而来,不但寺院便水,天当旱魃,四邻民人尽来此井汲得泉水,亦足息渴矣。

移建大日石堂于波上山。嘉靖甲申,日秀上人谨书“阿”字于石上,创建波上山海边,教人知即身成佛之意,而无有堂屋。恐历年久远为风雨所破。至于此年,护国寺住僧赖贤缘募人民,移基此地,创建石堂,奉安其阿字于堂内,名之曰大日如来堂。

始定耳目官以下之冠。百官之冠,素有紫、黄、赤、青、绿、黑之色,以定品级。而或用濮院绸,或用蕉布,永有绸与布之分。是年始定,申口官座敷当官,俱用绢绫景绸等;势头以下至诸郡訯理,皆用下绸绉纱等;自掟、目差以至诸郡有一职者,皆用棉布及蕉布,以为八卷冠。且用棉布大带与月色蕉布之衣以为朝见。[1]

圆觉寺佛殿背改挂金刚会普庵禅师画轴。圆觉寺佛殿素挂普庵禅师号。是年,改挂金刚会次描普庵禅师图,以挂此殿。

久米岛仲里地头代比嘉引比嘉川水补田水防旱灾,真谢、宇根、比嘉、谢名堂四村永得其利。真谢等村田地少水,尤患旱灾,共计可出米二百五十石馀。居民每旱,汲水灌田,不堪其劳。比嘉亲云上督民筑堤,以留比嘉川之下流。又开沟,长一千一百间,引之补其田水。于是四村不惟免其劳,亦永得其秋収。久米岛引水入田自此而始。

久米岛仲里地头代嘉手苅引江水补田水,以利后世。仲里间切仪间村嘉手苅村田地狭而瘠,稍值飓旱,便欠赋数,盖百姓所受田地内,有嘉佐意原并户意原之水田,可出米百石。又有嘉阳田原及为川原之水田,亦可出米百五拾石。但是水少易涸,每逢天旱,耕而无获,所以大致民疲。兹因嘉手苅【人名】任地头代职,若生良策,始筑土堤于山田川之下,以障沠流。自其所汇开沟引水,补其可出百石之田水。次亦如前法,以引呈中川之不流,补其可出百五十石之田。自此每年贡赋不欠,百姓永受其利。[3]

始设尚稷王及妃、尚圆王妃、尚懿王、尚久王五位神主,以行祭礼。自昔尚稷王及妃、尚圆王妃、尚懿王、尚久王五位未尝有设神主以致祭祀。今按此五位,皆系各王所自出之祖,而不奉神主,以行祭祀,则于王之心有不能自已者也。于是乎令唐荣众官议奏。众官皆议曰“创建各王神主,奉安崇元庙。创建各妃神主,奉安天王庙,以行祭礼。则与昔王者所行之祭礼无以相异”缘由以闻。王令辅臣新设各位神主,以行祭礼,自此而始也。

移安尚永王妃、尚宁王妃神主于天王庙。素有尚永王妃神主,安置向宪【大宜味按司朝昆】之家,尚宁王妃神主安置马氏【惠祖按司】之家。是年朝议,转达王上,移安各神主于天王庙。

创许国书院从朝至夕放在炉中火。自往昔时,国书院自己至未时,则炉中减火于斯之时,或至大臣,或来远客,不便进茶进烟。是以当官在禁中,炉不减火;当官退禁中,炉中减火。国书院早晚不减火,自是而始也。

改定摄政家迹赐知行四百斛,今年裁少百斛,现赐三百斛。

注释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无此节。
  2.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此节中无“翌年之春”之后的内容。
  3. 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此节只有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