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02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三 畿辅通志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二十四
  川
  大名府
  卫河 源出河南卫辉府辉县苏门山东流经新乡汲县又东北由濬县历彰徳府之内黄入魏县南界又东经大名县东南又东北抵府城东又东北入山东馆陶县界即古清河也一名白沟亦名永济渠亦名御河
  淇水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水经注
  白沟迳问亭东即魏界也又东北迳赵城西又东北迳空陵城西又北迳乔亭城西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水经注
  永济渠即古之清河水经云淇水魏武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禹贡锥指
  卫河源出河南卫辉府辉县西北七里之苏门山东流经新乡县北过卫辉府城北一里又东北入濬县境谓之白沟隋大业四年又引白沟为永济渠亦曰御河自是卫河専有御河之名由濬县经内黄北魏县东南又经大名府城南东北历山东东昌府馆陶县西漳河合焉又东北流至临清州西与会通河合方舆纪要
  卫河者即水经淇汤诸水合流以出者也过内黄合漳水大名府志
  漳河 有旧漳新漳二河旧漳自河南临漳县流经魏县东南至府城西南阎家渡入卫新漳自广平府广平县流经魏县东北至府北界下流抵山东馆陶县入卫河
  马颊河 在府城东五十里旧自开州北流经此阔约百步今虽枯竭故道犹存每遇雨潦辄流入山东朝城等界
  按此马颊即通典所云出澶州清丰东北至平昌合笃马河者非禹贡九河之马颊也
  沙河 在府城东北四十里
  河南约长二十里东西阔二里许流常不定故亦名流沙河下流合于漳水方舆纪要
  雕马河 在府西南宋时引漳水注此绝卫河而注城中复北出以入于卫今涸旧渠犹存
  硝河 源自河南濬县之大齐村流经滑县分为二道一由内黄入大名县南界东北注于三角潭分十之三自饮牛口注卫十之七自梅家口注卫一由开州为马驾河东北流经戚城又东汇为赵村陂至白仓北会傅家河又北迳清丰县西北而注于南乐县之岳儒固河
  濬县北四十里有大齐村相传亦黄河故道众流所钟盖即硝河上源也方舆纪要
  硝河以两岸产硝故名旧志
  硝河自滑县北界其一迳开州马驾河东北注戚城东汇为赵村陂而西引王家潭口迳白仓北会傅家河北注岳儒固以达于束馆镇或北注于大名其一由石村潆内黄东北迳大岩屯横腰大名县南界又东北注三角潭而十之三自饮牛口注卫十之七自梅家口注卫间水溢硝河北注之势不能直则一由石村分注开州火烧店迳清丰之秦村而会于岳儒固一由内黄城东迳南乐西近徳固复注岳儒固其水泄卤下垫凡所经流数载不复刍牧计南北纵百六七十里衡或十数里少者二三里大名府志
  龙窝河 在南乐县东四十里自山东观城县界流经本县之英村至龙窠村而止
  唐开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其决口谓之龙窝自宋以来县为大河经流之道其后河既南徙馀流断续不一因随地立名云方舆纪要
  朱龙河 在南乐县西南四里源自开州澶渊陂分流过清丰县城北至县西南赵家庄曲折南回复入开州注黒龙潭
  岳儒固河 在南乐县北四里岳儒固村河西南自清丰界来经本县近徳固村豆村迤东流至岳儒固汇为傅家潭东北注为方山固河又北为潘家河北入大名界即古金堤所障者河久枯竭夏秋水盛弥漫里许冬春始涸南乐县志
  洪河 在东明县东南三里西自河南滑县卫南陂分流经县界洪门村云台口又经南关东关又东北合濮河漆河入山东濮州界
  漆河 在东明县北源自河南原武县黒阳山流迳县西漆堤北又东抵县北关外又东合于洪河
  濮河 在东明县南即古濮渠也俗讹为普河源自河南封邱县流迳长垣县北又东迳河南滑县南又东迳开州东南又东至县南又东北合于洪河濮水上承济水于封邱县地理志所谓濮渠水首受济者也其故渎自济东北流东迳匡城北又东迳蒲城北又东迳韦城南又东迳长垣县故城北又东迳须城北又北迳襄邱亭南东迳濮阳故城南又东迳济阴离狐县故城南又东与济同入钜野水经注
  濮河俗讹为普河自县南三十五里袁长官营东北流经袁旗营有桥跨其上又东北迳赵官营又东北合洪河东明县志
  贾鲁河 在东明县东南
  元至正四年河决白芳堤又决金堤水势北侵安山沿入会通运河九年督漕运使贾鲁以二䇿献一议修北堤以制横溃一议挽河东行以复故道丞相脱脱题其后䇿十一年四月命鲁为总治河防使发民十五万军二万人供役十一月工毕河复故道南汇于淮东入于海其濬故道通长二百八十里有竒始自白茅长百八十里继自黄陵冈至南白茅辟生地十里南白茅至刘庄村接入故道十里入山东界河防考
  贾鲁河在县南六十里东明县志
  灉河 在东明县南五十里旧自黄河分流折而东北入山东曹州界今湮
  按尔雅河出为灉今东明之灉自大河分流东入曹郓与禹贡所称灉沮会同者道理差合而元和志以灉沮二水俱出雷泽县平地似与尔雅之文不合或川源变迁今昔不同欤俟考
  清河 在开州东二十里澄碧汪洋居民因造纸为业长数里
  淇河 在开州
  沮洳之山淇水出焉山海经
  淇水迳雍榆城南又北迳白祠山东历广阳里又北迳顿邱县故城西水经注
  顿邱县淇河在县北五里上接清丰下入观城界寰宇记
  淇水自濬县合卫河支流复引而东流入开州又东北入内黄县及清丰界方舆纪要
  白家河 在长垣县东南三十里自毛家潭东经盛家桥入黄河
  淘背河 在长垣县南三十里自河南封邱县东流入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纸坊集入黄河凡遇黄河汎溢即由此北行亦一要害
  五里河 在长垣县北自河南滑县流入经小务口抵樊相堡又东南流入于河又逯家河在县东北三里亦自滑县流入经小务口抵盛家桥至东明县入于河二河盖皆濮水之支流也
  古济水 在东明长垣二县界
  济渎东过平邱县南又东过济阳县北又东北迳宽朐县故城北又东北与濮水合水经
  澶水 在开州西南古澶渊也一名浮水亦名繁泉今名为澶州
  澶渊在顿邱县南今名繁污春秋杜预注
  浮水故渎上承大河于顿邱县而北出东迳繁阳故城南张宴曰县有繁渊春秋盟于澶渊即繁渊也亦谓之浮水焉水经注
  临河县澶渊在县东南十七里黎州东北八十里寰宇记
  澶水在顿邱废县西南二十里伏流至古繁水城西南谓之繁泉明一统志
  澶州陂在州西南其水由州南界东北经城东二十里曰清河头分为二流一注霸家河又东迳濮州入张秋河一流迳清丰县东南界孙固城北汇为朱龙河开州志
  大河故道 有三其一自河南滑县流入经开州西北又东北迳清丰县北又东北经南乐县西北又东北经府城东又东北入山东馆陶县界此西汉以前黄河经行之故道也
  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邱东南流入渤海夏河水决濮阳汉书武帝纪
  河水故渎东北迳戚城西又迳繁阳县故城东北迳阴安县故城西又东北迳昌乐县故城东又东北迳平邑郭西又东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邱堰水经
  河之故渎则为北渎王莽时塞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水经注
  贵乡县大河故渎俗名王莽河西去县三里昌乐县王莽河西去县十六里元和志
  大名县大河故渎在县东三里俗名王莽河注水经云故渎又东北迳元城西北至沙邱昔禹治洪水播为九河自此始也 徳清军王莽河在城西南五里寰宇记
  一自滑县流入经开州西南又东北经清丰县南又东北入山东观城县界此东汉以后及唐宋时黄河所经之故道也
  河水东迳铁邱南东北流而迳濮阳县北为濮阳津水经
  澶州顿邱黄河在县南三十五里 清丰河在县南五十里临黄河南去县三十六里元和志
  澶州有濮阳大韩大吴商胡王楚横陇曹村依仁大北冈孙陈固明公王八凡十三埽大名府有孙杜侯邨二埽景徳元年河决横陇埽庆历八年决商胡埽皇祐元年合永济渠注乾宁军是谓北流嘉祐元年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河不能容是夕复决五年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埽曰二股河自魏恩东至徳沧入海是谓东流神宗熙宁二年开修二股河东流八月北流闭而河自其南四十里许家港东决汎溢大名诸军州境十年七月大决于曹村澶渊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泺分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元丰元年五月河复归北四年小吴埽大决自澶注于御河八年三月河流虽北而涨水往往东出于是囘河东流之议起元祐元年张问请于南乐大名埽开直河并签河分引水势以解北京水患于是减水河之议起四年正月诏罢囘河及修减水河元符二年六月河决内黄口东流遂断绝宋史河渠志
  开州河旧经城南宋所开商胡六塔渠故址皆在州境明外史地理志
  黄河故道在开州南正统十三年河决阳武循故道至开州南一百二十里东流抵濮州过张秋入海其流奋击声闻数十里俗名响子口明志
  一自河南封邱县流入经长垣县南又东经东明县南又东入山东曹州界此宋南渡以后黄河所迁之故道也
  曹甸都巡河官总东明埽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以开州之长贰提举河防长垣之令佐勾管河防事金史河渠志
  兰阳仪封之河旧出其县北与长垣东明分水元至元中河屡决汴梁遂出兰阳仪封之南而长垣东明界中无河矣禹贡锥指
  长垣县南六十里废东明县南五十里皆有黄河故道明一统志
  按黄河自金明昌五年南北分流元世祖至元时会通河成河始全入于淮不经府境明万历五年荆隆口决而长垣东明复被河患盖亦一时溃入之水非河之正流也
  瓠子河故道 在开州南
  元光之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于是久之不事复塞后二十馀岁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天子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寘决河卒塞瓠子而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史记河渠书
  濮阳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汉元光之年河水南决武帝元封二年塞瓠子口筑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宫故亦谓瓠子堰为宣房堰而水以瓠子受名焉平帝以后未及修理永平十二年显宗诏王景治渠筑堤景乃防遏冲要疏决壅塞瓠子之水绝而不通惟沟渎存焉水经注
  濮阳瓠子口在县西南十七里河津是也寰宇记瓠子口在开州城西南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屯氏河故道 在大名县东南
  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广深与大河等元帝永光五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汉书沟洫志
  大名县屯氏河俗名毛河寰宇记
  大名东南有屯氏故河明外史地理志
  六塔河故道 在清丰县东南三十里详大河故道西湖 在开州西南
  旧时河流汇入积而成湖夏秋时弥漫甚广后渐浅涸然犹渟流荡漾周数百亩方舆纪要
  张家泽 在大名县东二里鱼藻繁衍冬夏不涸昔有县令张珩者结庐读书泽上因名方舆纪要
  长罗泽 在长罗县北
  吴祐年二十每牧豕长罗泽中后汉书吴祐传
  长罗县有长罗泽即吴季英牧猪处也水经注
  高鸡泊 在元城县界唐中和末宰相王铎出为义昌节度使过魏涂劫之于高鸡泊即此
  胡柳陂 在开州东南五十里接山东濮州界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勗与梁军大战于湖柳陂即此
  西渠 在府城西
  大名县西渠唐开元二十八年刺史卢晖移通济渠自石灰窠引流注于城西夹水制楼百馀间以通江淮之货故有西渠之名寰宇记
  鸡爪渠 在清丰县东宋绍圣初河决内黄吴安特请开清丰口鸡爪河以泄水势即此
  鳯沟 在长垣县西四十里
  莲花池 有四一在大名县东二十里一在南乐县东十八里一在南乐县西北三十里一在开州城内儒学后
  三角潭 在大名县东十五里方塘百亩岁久不涸或以为龙湫也建龙王祠于其上祷雨辄应
  白水潭 在大名县西五里
  大名县白水潭林树交䕃菱荇纵横为近郊之胜名胜志
  白龙潭 在魏县西漳水汇流处
  乾宁三年李克用自将击魏败魏人于白龙潭五代史唐纪
  傅家潭 在南乐县西北四里周约二里许
  黄龙潭 在清丰县南三十五里断堤之间约二十馀顷
  余家潭 在东明县东十里北曰长潭南曰圆潭相去一里许
  黒龙潭 在开州西南大旱不竭俗称龙湫又有莲花潭在黒龙潭南三里方五六顷每秋水泛溢则二潭水相通
  阎家潭 在长垣县东南六十七里明正统十四年河水决入县境回流冲啮因成此潭弘治五年筑堤环之潭西七里曰牛家口东三里曰大冈皆筑堤以防决溢处又毛家潭在县东南十五里
  寒泉 在开州南即卫风所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也通典泉在濮阳东南濮阳废县在今州西南二十里
  御井 在开州治南
  御井泉极甘洌宋真宗驻跸时所饮之井
  琉璃井 在长垣县荆冈集年久砖近水者色如琉璃故名
  宣化府
  桑干河 源出山西大同府马邑县桑干山自山西天镇县流入西宁县与蔚州分界迳县南二十里又东迳顺圣城南又东迳宣化县南界又东迳保安州南至州东南二十里与洋河合为燕尾河又东南流迳缙山北名缙河又南流与妫水合为合河口又东南经沿河口入顺天府宛平县界即古
  桑干水也亦曰湿水
  湿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泉发于山侧东北流迳馆阴县故城西又东北流左会桑干水县西北上平洪源七轮谓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自源东南流右合湿水乱流枝津桑干湿水并受通称矣湿水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又东迳阳原县故城南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北又东北迳桑乾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又东流祈夷水注之又东北迳石山水口又东迳潘城县北东合协阳关水又东迳下洛县故城南又东迳高邑亭北又东迳三台北又东迳无乡城北又东温泉水注之又东涿水入之又东南左会清彛水又南入山水经注
  桑干河发源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雷山之阳有金龙池者浑泉溢出是为桑乾东下大同古定桥抵宣府保安州雁门云中诸水皆会穿西山入宛平界明外史河渠志
  桑干河源出大同府马邑县桑干山金龙池接天镇卫流入宣府东城西城深井堡保安州矾山堡缙山下名缙河南流名合河经沿河口流至宛平县陆陇其畿辅地图记
  燕尾河在保安卫南二十里桑干河洋河合流如燕尾然明一统志
  东洋河 源出边外自山西天镇卫界东迳怀安县界柴沟堡西北合西洋又东至堡东五里合南洋河又东迳万全县南旧左卫北又东合北来之清水河又东南经府城南五里至保安州东合桑干河即古于延水也亦曰修水于延水出塞外子元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山海经曰梁渠之山修水出焉于延水即修水也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又东迳零丁城南右合延乡水又东南于大甯郡北右注雁门水自下通谓之于延水又东迳罡城南又东左与宁川水合又东迳小甯县故城南又东黒城川水注之又东南迳茹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鸡鸣山西又南迳且居县故城南东南流注于湿水水经注
  洋河在镇城南五里源出境外至此流入桑干河水冬月尽冰唯对城一泓融液不冻腊日洗马不灾明一统志
  西洋河 在怀安县西北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流入迳西阳河堡南五里又东至柴沟堡西北入东洋河即古延乡水也
  延乡水出丁零县西山东迳延陵县故城北俗指谓之琦城川又东迳罗亭又东迳马城北又东注修水水经注
  南洋河 在怀安县西南五里东注东洋即雁门水也
  雁门水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其水东北流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又东迳三会亭北又东迳西伺道城北又东迳大𡩋郡北修水注之水经注
  南洋河在柴沟堡西南五里至堡东七里而合东洋河如燕尾然方舆纪要
  泥河 在宣化县东十五里自关子口西南流四十里合东洋河即古黒城川水也
  黒城川水有三源出黒土城西北竒源合注总为一川东南迳黒土城西又东南流迳大甯县西而南入延河水经注
  清水河 在宣化县西源出边外自张家口流入南流迳万全县东又南至县界入洋河即古宁川水也
  延水又东左与宁川水合水出西北东南流迳小甯县故城西水经注
  按旧志县西二里有一河自葛峪堡西流入合小泉水入洋河亦曰清水河此别是一水非宁川也
  沽河 在赤城县东其源有二皆自塞外流入一曰独石水由独石口迳独石城西为西河一曰红山水由红石山迳独石城东为东河俱流至城南而合又南迳龙门山下名龙门川又南迳云川堡东又南迳县东门外又南迳龙门所南曰扬田河又南与阳乐河合为南河又东南经滴水崖堡南亦曰白河又南迳延庆州静安堡又东至东河口由边外达顺天府密云县之石塘岭关此通州白河之上源也
  沽河出御彜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东南流大谷水注之水发镇北大谷谿西南流迳独石北界又南九泉水注之水导北川左右翼注入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泉之称其水南流至独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流迳独石西又南迳御彜镇城西又东南光谷水注之水源出镇城东北光谿西南流迳镇城东又西南流注大谷水乱流南注沽水又南出峡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又南左合干谿水水引北川西南迳一故亭东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西南迳赤城东故河有赤城之号又东南与鹊谷水合又东南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西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迳渔阳县故城西水经注
  独石水在开平卫南源出东山红山水在开平卫东源出红石山俱迳云州堡入龙门川方舆纪要龙门川在云州堡东合独石红山之水从龙门峡南下故名明一统志
  杨田河经龙门所城南二十里宣镇志
  赤城堡之东河由独石云州东南流即通州白河之上源也名胜志
  滴水崖之水悬崖而下者即白河上源又东有白河堡镇河墩皆白河所经也蓟门考
  白河自滴水东南流绕静安堡之西南东三面又东北至东河口仍出边外延庆州志
  汤泉河 在赤城县西源出西山东流至城西南合水泉河又东合东河其水泉河源出赤城县西北二堡子南流而入汤泉
  按明统志有赤城汤在宣府镇城东一百四十里自龙门镇北乡赤城寺侧山根涌出暴热而流傍有冷泉随人浴之皆可愈疾此即今汤泉河也
  爱阳河 在万全县西即爱阳川也
  归化州有爱阳川辽史地理志
  河在炭山西北二十里本放牧之地下有顽冰黒色者数尺冰上有浮草性凉尤宜牧马其地又生黄花其大如钱发于土上人马蹂践萎悴明日复
  生如新宣镇志
  东沙河 在万全县西北新河口东北一百里自塞外流入水浅沙淤
  阳乐河 在龙门县南东流至赤城县界入沽河即古阳乐水也
  阳乐水出且居县东北流迳大翮山小翮山北历女祈县故城南世谓之横水又谓之阳曲河又东南迳一故亭又东左与旧卤水合水出西北山东南流迳旧卤城北又东南流注阳乐水阳乐水又东南迳旁狼山南又东南迳温泉东又迳赤城西屈迳其城南东南入赤城河水经注
  按今龙门县有龙门河源出县西娘子山东南流迳县南二里又东迳雕鹗堡西南即水经注所云横水也又有南河源出县南狗儿村东北流至堡西南七里合龙门河即水经注所云旧卤水也龙门南河合而东迳堡南统谓之南河又东至赤城县界合枯河即水经注所云阳乐水东南入赤城河者也
  妫河 在延庆州南半里怀来县南一里自延庆发源西流历延庆州怀来县境又西南流五十五里入桑干河本古清夷水今讹曰妫河也
  清彛水出长亭南西迳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乡川水注之又西北迳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又西会牧牛山诸泉南注沧河又西灵亭城水注之又西得泉沟水又西南得桓公泉又南迳沮阳县故城北又屈迳其城西南流注于湿水水经注妫川在永宁县西十五里源出缙阳山流迳此入延庆州界又西流至怀来城东南又西流入于桑干河俗亦名清水河方舆纪要
  壶水河 在蔚县北一里自蔚州流入又东北流百里至西宁县东城界小渡口入桑干河即古祈夷水也
  祈夷水出平舒县北迳桑干故城东而北流注于湿水水经注
  壶流河在广宁县南源出荷泉其形如壶经蔚州入桑干山西通志
  金河 在蔚县东八十里源出小五台山西流入壶流河其水映石如金故名
  西沙河 在西宁县东顺圣东城西一里又龙王河在东城东一里皆泉水涌出南流入桑干河
  水沟口河 在怀安县北自山西天镇县流入经县西南三十里折北流至县西北合柳河水又东北迳城北至万全左卫界入洋河即古托台谷水也托台谷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迳阳门山南托台谷谓之托台水东迳三会城南又东迳托台亭北又东北迳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水经注
  柳河 在怀安县七里东流入水沟河
  涧河 在延庆州东南三十里源出八达岭东四里东南流迳昌平州界入榆河
  溪河 在延庆州南源出团山西南流经永宁城西流入州界合妫河即古沧河也
  魏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下导九十九泉积以成川西南流谷水与浮图沟水注之又西南合地裂沟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流入沧河又西迳居庸县故城南有粟水入焉又西与右阳沟水合又左得清夷水口水经注
  大柳河 在延庆州西南二十里源出怀来县养鹅池又黒龙河在州西三十里源出黒龙庙南流入妫河
  阪桥河 在延庆州西北十里源出阪泉西南流入妫河
  按水经注有阳沟水出居庸县东北西南流迳县城北西迳大翮山小翮山南又南注沧河即此
  龙潭河 在延庆州西北十里源出缙阳山西流入桑干河
  温泉河 在延庆州西北三十里源出佛峪山南入妫河
  大翮山右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土亭山其水东南流左会汤沟水乱流南注沧河水经注
  溪水 在延庆州东四海冶堡北门外水有三源一出堡西南昌平州黄花路界东北流经堡西至堡北有数源自西北来流合焉一出堡南东北流经堡东北与西水合又东北流三里出边外入沽
  粟水 在延庆州西
  粟水出居庸县下城西枕水又屈迳其县南南注沧河水经注
  按州志有沽河源出州北十里屈家堡西南流经城西又屈经城南门外南入妫河此即水经注之粟水今俗呼沽河非古沽河也
  涿水 在保安州东南
  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又东北与阪泉合又东迳平原郡南又东北迳祚亭北入湿水水经注
  怀戎有涿水隋书地理志
  按怀戎有涿泉出涿鹿山下即隋志所谓涿水也
  矾山水 在保安州东南源出矾山南流至易州界入涞水又有龙池在矾山北二里水自平地涌出澄清可鉴潴而为池溉田甚广又有二郎沟在州东南八十里亦出矾山下东北流入桑干河居民资以灌溉
  协阳关水 在保安州西南
  水出协谿东北流历笄头山又北迳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又东北注湿水水经注
  韭菜川 在赤城县北
  川在开平卫城东发源东山流经卫城南与毡帽山水合县志
  望云川 在赤城县北
  柳河川 在龙门县西一名柳沟
  顺圣川 在西宁县东
  在镇城西南一百里废顺圣县治延袤二百里县志川中有龙池明永乐中尝产龙马宣镇志
  按此即桑干河之支流也
  牛心川 在怀安县东万全左卫东南四十里马兰溪 在延庆州西
  灵亭城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泻溜归于泽泽水所钟以成沟渎渎水又左与马兰谿水会水导马兰城城北负山势因阿成谿南流出城东南入泽水泽水又南迳灵亭北又屈迳灵亭东又南注清夷水水经注
  神仙溪 在延庆州城北二十里
  西海子 在怀安县东北万全左卫城西水环三十里流入洋河
  鸳鸯泊 在赤城西北
  在云州堡西北一百里纵横八十里停积不流宣镇志
  红草沟 在万全县西北十二里又孙才沟在洗马林堡西南十里
  玉石沟 在怀来县保安卫东北二十五里产花班石似玉琢磨可以成器
  苞香沟 在西宁县西南三十里出稿本诸香九龙池 在府城东九十馀里九窍涌出南流入延庆州界
  九女池 在府城南深井堡南四十五里
  修水池 在龙门县西赵川堡东八里白庙堡内莲花池 有三一在怀来县西五里相传辽萧太后种花之所一在蔚县东六十里周围百五十步一名东湖一在延庆州四海冶堡南产鱼
  养鹅池 在怀来县东南二十里水四时不竭王灵池 在西宁县东城南三十里相传祷雨辄应大海沱潭 在龙门县雕鹗堡东三十里大海沱峰峪间有泉下汇为潭祷雨辄应
  龙潭 在龙门县西赵川堡东北十三里潭水涌出南流一里沙淤又怀来县西北四十里亦有龙潭
  白龙潭 在延庆州东永宁城东南四十里水深莫测祈雨有应
  东庄泉 在赤城县东龙门所东二里又有凉水泉在所东南七十里
  神泉 在赤城县西北马营堡北三里池方一亩其水迸出转流成河浴之愈疾
  独石泉 在赤城县北独石城东北隅水极澄澈其甘如饴满而不溢
  龙池泉 在万全县东南徳胜关内水清澈如鉴南引入城可资溉灌
  沙城暖泉 在万全县西南去柴沟堡东北八里平地涌出冬温夏凉南流入洋河
  大水泉 在万全县西北膳房堡北三里又正南泉在新开口堡南四十步清水泉在堡西南六十步
  鹰窝泉 在龙门县东南长安堡西北三里引流入堡中汇而为池可给居人
  娘子山泉 在龙门县西娘子山下泉水溢出势甚浩瀚可资灌溉明正统十四年竭后涌出如旧
  桓公泉 在怀来县南
  清夷水西南得桓公泉源出沮阳县东西北流入清夷水水经注
  金波泉 在蔚县东二十里古代王城内有二泉合流而北入金河
  温泉 在西宁县东顺圣东城东二里又保安州东三十里亦有温泉
  桥山下有温泉石池吐出能治百疾北流入湿水水经注
  奉圣州有温泉冬可浴辽史地理志
  三泉 在西宁县东南二十里有三泉堡
  柳园泉 在西宁县西三里源出城西北南流东屈迳城南又东南入桑干河
  塔儿泉 在怀安县东南十五里有古塔高四丈馀泉出其下故名
  冷泉 在怀安县东北万安左卫城西三里
  玉液泉 在延庆州城南水味清甘西流入清水河白马泉 在延庆州城北三里其深莫测傍为白马村
  阪泉 在保安州东南
  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史记黄帝纪注阪泉导源涿鹿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渊而不流霖雨并则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水经注
  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括地志
  矾山堡西南十里有七旗里泉即阪泉也东北流合黒龙池水头寺津及龙王堂池诸水又东环堡城北又东南入缙山河黒龙池在堡西七里水头寺津在堡西南四里龙王堂池在堡西南三里即蚩尤泉也保安州志
  潘泉 在保安州西南古潘县地即古潘泉也潘泉故渎上承潘泉于潘城中其泉纵横十数步东出城注协阳关水雨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唯洴泉而已水泉志
  暖汤 在赤城县北云州堡宝济乡一处出泉凡七十二眼
  𨫼底汤 在龙门县西赵川堡东南八里
  汤在宣府镇东六十里冬夏水溢望之热气氤氲病者浴之立愈明统志
  深井 在镇城西南六十里深不见底故名明统志康济井 在万全县北二里山巅极清彻
  洪赞井 在龙门县东长安岭西
  古井 在延庆州西北七十里元时凿水极甘冽上有团柱亭
  舜井 在保安州西南七十里舜乡堡
  怀戎县城内有舜井括地志
  易州
  五里河 在州东五里源出州北梁村流至定兴县与易水合
  巨马河 即涞水也在涞水县东三里自顺天府房山县分流南入县界至定兴入白沟河
  清水河 在涞水县北于家庄南流至县东北入巨马河
  易水 在易州南一名武水亦曰中易源出宽中谷流至定兴合巨马河入白沟
  易水出西山宽中谷历武夫关东出兼武水之称水经注
  武水名中易在易州南三十里发源宽中谷流至定兴河阳渡合巨马河入白沟舆图
  濡水 即北易亦曰北濡在易州北源出穷独山南入定兴亦与巨马河合
  濡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水经注
  濡水名北易出穷独山南入定兴与涞水合舆图
  雹水 在易州南三十里一曰瀑河亦曰鲍河即南易水也源出独石岗经安肃容城下流安州新安与徐水会为长流河
  易水出广昌县东南郎山东北燕王仙台其东谓之石虎罡罡之东麓即泉源所导也其水东流有毖水南会浑波同注俗谓之雹河水经注
  雹水在州治西南六十里易州志
  鲍河即雹水今之南易水也在县北关外安肃县志安州雹河自容城入流至新安为长流河安州志按寰宇记易州有三易水其中易出故安阎乡城谷中即桑钦水经之易水郦道元所云兼武水之称者今自易州而归于定兴之河阳渡史云燕太子丹祖送荆轲于易水上即此也其北易一名安国河出穷独山中亦曰濡水即郦道元所云易会北濡乱流入涞者也今亦自易州南入定兴与涞水合而源泉白杨诸泉皆会焉其南易为雹水出石兽岗即郦道元所云石虎罡东麓泉源浑波同注俗谓之雹河者是也今自易州经安肃容城而达于安州之依城河三易唯南流自为一派中北二水源亦微弱自入定兴与涞水合而其流始大以同出易州曰武曰濡曰雹互摄通称总谓之易水兹特从其分出之名而列之并详附其源流于此
  女思谷水 在易州西南五十里
  女思谷水出西南女思涧东北流注于易谓之三会口水经注
  子庄溪水 在易州西南五十里即紫荆关水也自紫荆关流迳州南下流入白涧口
  白杨水 在易州西
  白杨水出遒县之白杨岭下时人谓之虎眼泉也水经注
  白杨水流经州南三里与五里河合旧志
  源泉水 在易州西北
  源泉水发北溪东西流注濡水水经注
  源泉在州西北八里南流注于易水方舆纪要
  浑塘沟水 在易州北
  浑塘沟水出遒县西白马山南溪中东南流入濡水水经注
  檀山水 在涞水县西北
  濡水东合檀山水水迳县西北檀山西南南流与石泉水合水出石泉固东南隅广二十许步深三丈水经注
  紫水 在涞水县西
  紫水出圣人城北大亘下东南流左会垒砢溪水水出东北西南流注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迳圣人城东又东南右会檐石水水出檐石硎东南流迳圣人城东南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于涞水水经注
  涞水至河阳渡与易水合自下通名为白沟河定兴县志
  按巨马源出涞山至房山分为二支一东流涿州一南流涞水详顺天府
  马跑泉 在易州东北二十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马跑泉出因名
  圣女泉 在涞水县西北
  濡水入遒县城东大陂内有泉满而不流俗谓圣女泉水经注
  军士川 在易州西一百里原出龙村社下流入于易水
  白涧溪 在涞水县西北
  涞水迳楼亭北左属白涧溪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然望同积雪故以物色受之其水又东北流谓之石曹水伏流地下溢则通津委注谓之白磵口水经注
  雷溪 在易州西南
  雷溪在易州西南发源五回岭即徐河上流也滩石湍急声闻若雷故名明一统志
  金台陂 在易州东
  濡水分为二渎一出金台陂水经注
  金台陂在州东南三十里陂侧有台燕昭王所建置金于上以招贤士故名名胜志
  神井 在易州南城上火神庙内其水面与地平搏虎涧 在广昌县南五里晋李存孝搏虎处木瓜涧 在广昌县东南四十里唐李克用讨刘仁恭于此
  冀州
  滹沱河 在州北自保定府束鹿县流入与漳水合东下衡水武邑又东入深州之武强县界之河自
  本朝顺治二年入州境有二口一由束鹿县韩村庄至州界赵家庄入漳一由智邱村四七营温浪口等村过堤北入漳自合漳后即入衡水武邑界达河间府境冀州志
  胡卢河 此漳滏之会流也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自赵州宁晋县东北流经南宫县北又东至州界合于滹沱
  信都有胡卢河文献通考
  漳河由磁洺州南入冀州与胡卢河合宋史河渠志漳河在州西北三十五里自宁晋县胡卢河东北流经南宫县北又东流至此方舆纪要
  漳滏合流至冀州之王家庄乃与滹沱合又二十里至冀州堤北又二十里至衡水县之浪子桥又七十里至衡水之石桥又四十里至武邑之圏头又三十里至武邑之赵桥又二十里至武强之小范磁州志
  漳河 在南宫县南此漳水自山东邱县东行之一支也自广平府威县流经县南又东北经枣强县东南与河间府故城县接界又北经武邑县南与河间府阜城县接界俗亦谓之老漳河详广平府
  小漳河 在新河县旧城西十里漳河之分流也自赵州宁晋县流经县界又东经冀州合盐河熙宁七年知冀州王庆民言州有小漳河向为黄河北流所壅今河已东乞开濬宋史河渠志
  新河县西南仙汪庄以东杨庄以北至于严城明成化以前皆为河泊有蒲鱼之利又县界河沟村有古河受钜鹿北下北分为二支一支趋北由县东冯招村东入冀州一支东流由千家庄南入冀州俱通盐河盖皆漳河之分流也河渠考
  索卢河 在枣强县西北三十里卫河分流也自河间府故城县界流经县西南复折而北出河间府阜城县合于刘麟河
  索卢水旧有广川长河之名故索卢县以此名也或曰索卢之溢涸视卫河之盈缩云方舆纪要
  饮马河 在枣强县东南三十里索卢之分流也下流仍合于索卢河
  黄卢河 亦名黄路河在枣强县南自广平府清河县流迳南宫入县界又东北入河间府阜城县黄路河在南宫县东南八十里上流自清河县城北流入县境又北入枣强县又东北至河间府阜城县合于刘麟河今湮废其地斥卤水潦数集方舆纪要
  韩家河 在武邑县西昌泥村东北流入深州武强县之龙知河又堤南河在县西北明正徳中滹沱冲啮经此又东冲孙木市亦名孙木市河
  夹河 在武邑县北三十里漳河支流也自衡水县界流入又东入滹沱河
  盐河 在衡水县西南二里许自冀州流入北通漳水冬春则涸秋夏常盈以地生盐故名
  洚水 在冀州北旧曰绛渎亦曰洚水枯渎又云枯洚渠自顺徳府广宗县流入南宫县北又东北迳州城北而入衡水武邑县界合于漳河
  导河北过洚水禹贡
  信都有禹贡洚水东入海汉书地理志
  绛渎东南流经九门县南又东南迳南宫城北又东南迳缭县故城北又北迳安城南又北迳辟阳亭又北迳信都城东散入泽渚西至于信都城东连于广川县之张甲故渎同归于海水经注
  清河郡经城县界有枯洚渠北入信都杜佑通典南宫洚水故渎在县东南六里元和志
  洚水禹贡导河北过洚水即此今谓之枯洚渠西南自南宫县界流入又云洚水枯渎在州东南二十里 南宫县洚水在县东南六里自清河郡经城县流入寰宇记
  南宫县洚水在县治南自广宗县流入又东北入冀州界 冀州水在州治北自南宫县东北流经州城北而入衡水武邑界 衡水县洚水在县南自冀州流入其东岸即武邑县也又东北流经武邑县北而入于漳水方舆纪要
  洚水枯渎历板台经南宫冀州而下趋于衡水旧有大防以备水患岁久堤坏每夏秋潦水交集由虹江口至旧县汪洋数十里冲啮为民患正定府志
  长芦水 在州西漳水支流也今亦曰长芦沟自宁晋县流经南宫县入州界又东北入衡水县界长芦水东迳堂阳县故城南又东迳九门坡又东迳扶柳县故城南又东屈北迳信都县故城西其水侧城北注又北迳安阳城东又北迳武阳城东又北为博广池又北迳下博县故城东而北流注于衡水水经注
  信都县衡水亦曰长芦水即浊漳之下流也西北去县六十二里 衡水衡水县南二百步 武邑县水北去县三十二里元和志
  漳水自宁晋县东北流经南宫县北又东流至州西北入衡水县界谓之长芦水方舆纪要
  长芦沟在州西二里金史地理志衡水武邑俱有长芦河即此派也冀州志
  黄河故道 在州东南及南宫县东南枣强县南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渤海入海广深与大河等汉书沟洫志
  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经馆陶县东东北出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又迳南宫县西北注洚渎右渎又东北至广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界城亭北又东北迳长乐郡武强县故城东又东北迳广川县与水故道合又东北迳广川县故城西又东迳棘津亭南水经
  开元十五年冀州河溢唐书五行志
  熙宁元年河决冀枣强埽北注瀛州 元丰四年刘定言王莽河一径水自大名下合大流注冀州又临清徐曲御河决口恩州赵村坝子决口两径水亦注冀州城东 元祐四年都水监言前年河决南宫下埽去年决上埽今年决宗城中埽以大河卧东则南宫宗城皆在西岸以为卧西则冀州信都武邑在东岸 政和六年四月辛卯高阳关路安抚使吴玠言冀州枣强县黄河清宋史河渠志南宫县宋时大河经县东而入枣强县界 枣强县宋元祐初河自南宫决入县界合索卢水金天会中复溢入后大河南徙故渎遂堙方舆纪要
  按宋庆历八年河决澶州商胡埽自魏之北至恩冀乾宁入于海是谓北流自魏恩东至徳沧入于海是谓东流今冀州及南宫枣强皆宋时北流之所经也迄熙宁二年従宋昌言程昉议开二股以导东流而北流闭元丰四年河决小吴埽复北流而东流淤哲宗绍圣初复濬二股而北流又闭至元符二年东流断绝河竟北流及金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而东恩冀之流始涸
  武强湖 在武邑县西北即武强渊也与武强县接界
  武强渊西南之侧水有武强县故治故渊其名耆宿云邑人有行于途者见一小蛇疑其有灵持而养之名曰担生长而吞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系狱担生负而奔邑沦为湖县长及吏咸为鱼矣今县治东北半里许落水渊水又东南结而为湖又谓之郎君渊耆宿又言邑沦之日令子东奔又陷于此故渊得郎君之目矣渊水北通谓之石虎口又东北为张平泽泽水所泛北决堤口谓之张刀沟北注衡河谓之张平口水经注
  武邑县武邑湖在县西北三十二里元和志
  武强湖在武邑县北三十里后魏皇始三年曽移武强郡治于此郡县皆以此名名胜志
  北沼 在衡水县西南二十里夏秋水涨通于横漳杜村沟 在衡水县西南十里旁有洼地二十馀顷明弘治中开此沟以泄水患寻淤正徳间复疏通之民获种植之利
  葛荣陂 在冀州西南二十里
  信都东二里有葛荣陂贞观十一年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注之唐书地理志
  荣攻信都时盖筑此陂以灌城方舆纪要
  赵照渠 在冀州东二里
  堂阳渠 在南宫县西二十里堂阳镇即堂水故渎也唐景龙初开引钜鹿县诸水以灌田
  堂阳应劭曰在堂水之阳汉书地理志注
  堂阳西南三十里有渠自钜鹿入县境下入南宫景龙元年唐书地理志
  堂阳渠即古堂水也在南宫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渠开自唐景龙初引钜鹿北下诸水入县溉田数百顷南宫县志
  通利渠 在南宫县西五十九里唐延载元年开以溉田
  小河渠 有二皆在南宫县东渠旁地极膏腴民有种植之利
  羊令渠 在衡水县南二里
  衡水南一里有羊令渠载初中令羊元珪引漳水北流贯注城隍唐书地理志
  圣井 在武邑县西北三十五里龙堂村每旱祷雨以瓶悬井之半瓶中有水雨即应
  赵州
  洨河 在州南五里自正定栾城县流入又东达宁晋县合葫卢河
  洨河在赵州南五里自栾城县流经此下流达宁晋县葫卢河方舆纪要
  州南有安济桥跨洨河上自州以西水皆平漫经桥下东流始成渠近河田亩咸资灌溉旧志
  清水河 即元氏县之北沙河也自元氏县经栾城入州境至州东南五里与洨河合
  槐河 在州西南源自正定府赞皇县经元氏县入高邑县界俗讹为淮河又曰黒水又东经州西南亦曰白沟河又东入柏乡县界曰野河又东入宁晋县葫卢河
  槐水出赞皇山隋图经
  高邑县黒水一名淮河发源于赞皇经元氏东流入县境名胜志
  赵州平棘县槐水一名白沟河南去县二十五里元和志
  野河在柏乡县西北五里一名淮水源自赞皇县东流历元氏高邑赵州始入县境又东抵宁晋县入葫卢河方舆纪要
  午河 在柏乡县西十里东南流经县北合于野河午河源出太行之麓绕县正南故以午名名胜志午河源出临城县西北诸山东南流入柏乡境又东经县北三里下流合于野河方舆纪要
  新沟河 在柏乡县北二十五里故城镇南源自高邑县南榆柳村流经县界合野河昔时槐河诸水每逢霖潦往往泛溢元元贞间柏乡令鲁贞始开此沟以泄水民获树艺至今赖之
  滏阳河 在隆平县东俗呼清水河自顺徳府任县流经县界又东至宁晋县与漳河会流入葫卢河滏阳河历曲周隆平入大陆泽俗呼为清水河名胜志
  滏阳河自任县四十里至隆平县之牛家井又九十里至宁晋之铺头又十里至宁晋县孝口漳滏遂合流为一磁州志
  按滏阳旧于曲周入漳康熙二十三年漳徙而南至宁晋而复与滏阳会
  漳河 此自山东邱县北行之一支所谓新漳河也自广平府钜鹿县流经隆平县至宁晋县之孝口与滏阳河合流为葫卢河详广平府
  新沣河 在隆平县东二十里此大陆之下流明嘉靖十六年知县王冕开非顺徳之沣水也
  槐武河 在隆平县北三十里王桥村即柏乡县野河之别流也亦曰沙河由县东北注宁晋县葫卢河
  隆平北有槐武河名胜志
  槐武河在隆平县北即野河也亦曰沙河自柏乡县流经此又东北入宁晋县方舆纪要
  老僧河 在隆平县东北六里下流入槐武河相传有老僧寻水至此以杖卓地泉涌成溪故名名胜志
  神泉河 在隆平县北五里源出顺徳府唐山县之尧山东流经此入老僧河
  泥河 在临城县北五里源出泥河村北岗东入于泜
  临城县泥河东合泜水方舆纪要
  泜河 在临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源出本县敦与山东南流合沙河入顺徳府内邱县界又自顺徳府唐山县流入隆平县入滏阳河
  敦与之山泜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彭水山海经临城县泜水在县南二里出白土细滑如膏以之濯锦色若霜雪元和志
  泜水东经百畅亭亭在临城县西寰宇记
  临城县泜水将至城五里断伏不流二百馀步复出东流经钓盘山下合沙河俗名三断绿杨河方舆纪要
  泜水在县西史称韩信斩陈馀于泜水上即此东南入顺徳府内邱县临城旧志
  泜水在县南三十里自顺徳府唐山县入经县南魏家庄至邢家湾入滏隆平县志
  按泜河有二在元氏者为北泜此为南泜同名而异流近志以二水混而为一谬矣
  沙河 在临城县西南十五里即古彭水也源自正定府赞皇县流经县界合于泜
  赵郡房子有彭水隋书地理志
  沙水源出赞皇山东流经临城县东北五里会于泜水或以为即古彭水也方舆纪要
  按赵州之清水河亦曰沙河而槐武河之入宁晋者亦有沙河之称与此共为三派名谓虽同源流各异
  葫卢河 在宁晋县东南即宁晋泊也土人呼为北泊周百馀里漳滏诸流群趋东下贯泊而出达于冀州
  周广顺二年契丹将高谟翰以苇筏渡葫卢河至州周兵屯贝州以拒之薛居正五代史
  熙宁八年发夫増治葫卢河宋史河渠志
  宁晋葫卢河其上流即漳水也自顺徳府南和任县达隆平而东北汇大小群川以注于县境而赵州西境及滹沱以南之水亦悉东南流至县境汇为大泽每至春秋之交霖潦为患方舆纪要
  葫卢为近邑诸河之所汇葫卢之名不知始于何时赵武灵王曰吾国东薄洛之水或谓葫卢即薄洛之讹宁晋县志
  七里河 在宁晋县南二十五里槐午诸水自柏乡
  县注此东入滏阳河
  七里河在泊中昔年任县隆平水涨自张家口注宁晋泊俗呼为南水明隆万间南水六月至七月即从七里河口归滏阳八月种麦麦熟后水至田不粪而肥如是者百馀年至崇祯时水遂绝
  国朝顺治二年南水复至如初辛丑夏南水突至遂成湖泊盖由滹沱南徙由贾家口横截滏水于是七里河淤为平田泊水无归河之路是以汇为大泽康熙中于泊中开水口数处极南为史家口极北为侯皋村口两水口冲流日久有成河之势宁晋县志按宁晋泊恃滏阳河泄水自七里河湮塞泊无归滏之路往往漂溢为患旧时史家嘴侯皋村二处虽有水口尚多浅溢
  今上雍正四年兴修水利于洨口营上等村疏濬水口使浅溢之处尽为宽深复筑小堤以障水之外入设斗门以节水之内出由是积潦消而污莱变
  为沃壤矣
  碱河 即寝水也在宁晋县东十里
  宁晋有寝水金史地理志
  碱河即寝水自稿城迤南栾城赵州迤东由宁晋入滏阳河是恒被滹沱水淤今下流已壅上流渠虽存无水宁晋县志
  滹沱河故道 在宁晋县东北明成化八年河决晋州紫城口入宁晋泊正徳十三年紫城口淤塞河分二股一股南由宁晋一股东溢东鹿未㡬二股并由束鹿而宁晋遂无滹沱之患
  泲水 即济水在高邑县南自正定府赞皇县流经临城县又东入县界又东入于槐河
  泲水清涟漂者资焉名胜志
  泲水在高邑县南一名白漕水或以为济水发源赞皇山经临城县又东流入县境至县东南合于槐河方舆纪要
  广阿泽 即大陆泽在隆平县东北三十里与顺徳府钜鹿任县两县接界下达宁晋县之葫卢河赵州昭庆县有大陆泽杜佑通典
  昭庆县广阿泽在县东二十五里尔雅曰晋有大陆广阿又大陆别名淮南子曰钜鹿大陆广阿咸一泽也元和志
  隆平县大陆泽亦曰广阿泽自顺徳府钜鹿县流入至宁晋县为葫卢河县有广阿大陆之名以此方舆纪要
  湫水潭 在柏乡县北三十里苏村方广亩许其深莫测
  广润陂 在州东二里旧引太白渠水注之又东南二十里有毕泓皆唐永徽五年平棘令弓志元所开
  大白渠 即栾城县冶河也自栾城县至州界入洨水
  大白渠东迳宋子县故城北谓之宋子河又东迳敬武县故城北又东谓之斯洨水地理志曰大白渠东入洨河者也水经注
  平棘有广润陂引大白渠水注之唐书地理志
  赵州大白渠即栾城县冶河也方舆纪要
  水闸渠 在州西南二十里下流入于洨水
  旧引清水河入城濠壅而无泄为东北田畴患明天顺间知州何濬凿此渠西入永通桥与洨河合赵州志
  千金渠 在柏乡县西
  柏乡西有千金渠开元中令王佐浚以疏积潦唐书地理志
  新渠 在宁晋县西南
  宁晋地旱卤西南有新渠上元中令程处默引洨水入城以溉田经十里馀地用丰润民食乃甘唐书地理志
  涵虚泉 在州治西南味极甘冽为城中第一泉惠民泉 在州南望汉台西北
  野姑泉 在临城县南盖山上亦曰舒姑泉
  昔有舒氏女与其父采薪于其处坐牵挽不动父归告家人比再来女坐处惟见清泉女母曰吾女本好音乐乃弦歌泉涌汩流见朱鲤一双今作乐嬉戏则涌出见宣城记正定府志
  狗跑泉 在临城县北流入槐河
  双井 在州东二十里双井村二井相并清冽可饮圣井 在临城县东北圣井冈上旱祷辄应
  鹁鸽井 在临城县北二十里
  深州
  滹沱河 旧在州西北自保定府束鹿县流入安平县界又东入州境又自州东北入饶阳县界历宋金元明决徙数见
  本朝顺治二年由束鹿南历冀州入漳而州境遂无水
  患康熙中复自束鹿分道决入州界
  滹沱河在安平县南二十三里自束鹿县流入又东达深州 深州河在州北四十里自安平县流入又东北入饶阳县界 饶阳县河在县北方舆纪要河自明天启后渐徙而南
  本朝顺治二年自束鹿南决入冀州与漳水浑涛而安
  平饶阳之地不复有滹沱矣禹贡锥指
  康熙五年河自束鹿县倾井村张岔口村枣营村分岔入深州境清水河束鹿县志
  鸦儿河 亦曰了儿河在州南二十里自束鹿县流入下流过献县南合于葫卢河春冬则涸雨潦则盈
  河在滹沱卫漳间盖支流两分而为河因名了儿河深州志
  胡卢河 此滹沱漳滏之会流自冀州衡水县流入武强县界又东入河间府献县界
  胡卢河自冀州新河镇入深州武强县宋史河渠志胡卢河在深州南四十里自冀州东北流入州境历衡水县北而入武邑武强二县界方舆纪要
  漳滏合滹沱其水愈大自武邑之赵村桥二十里至武强之小范又二十里至献县磁州志
  按胡卢河即宁晋泊也漳滏贯泊而出故兼得其称至冀州而下则漳滏之名为滹沱所掩而滹沱之目亦与胡卢互举矣
  龙治河 亦曰龙知河滹沱支流也自深州东南流入武强县合于漳水
  亭子河 在武强县东三十里冀州长卢沟之支流也东入武邑界又雁河在县南十二里自深州流入又于家河在县西北八里每秋涨可通舟楫
  古饶河 在饶阳县西南三十里今湮
  饶阳在饶河之阳汉书地理志
  魏武因饶河故渎决滹沱北注杜佑通典
  饶河本滹沱之支流也昔时引而北注合于易水今涸方舆纪要
  白马河 俗曰黄河亦曰白马沟在饶阳县南八里自滹沱分流入武强县今涸
  白马河水上承滹沱东迳乐乡县北饶阳县南又东迳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水经注
  枯白马渠在饶阳县一名黄河今名白马沟李公绪赵记云魏白马王彪所凿寰宇记
  古黄河在饶阳县南八里今绝流其故道阔十里两岸俱古堤旧志
  院西口河 在安平县北二十五里其西通祁州沙滋𣸦三水分流入饶阳界注于滹沱今废
  傅家池 在深州东南五十里受滹沱之水以入于漳后滹沱北徙池亦淤塞
  莲花池 在深州东四十里为水聚处
  武强渊 在武强县南与武邑县接界
  衡漳又东北右合张平口故沟上承武强渊渊之西南有武强县故治故渊得其名水经注
  骆驼湾 在武强县西北五里滹沱决溢时此为锺水之处稍东南曰吴家湾嘉靖间议濬渠于此以泄积水未果
  贾家沟 在武强县东北东流合于漳水又阎家沟在县东亦滹沱末流也东合龙池河又古河岔河皆在县北分自清漳者今涸
  交津口 在武强县东
  白马河东入衡水谓之交津口水经注
  交津口昔时漳水经流之道也方舆纪要
  圣水井 在武强县南二十里地名三龙堂盖与衡水武邑接界三县各有龙堂内皆有井旱祷辄应
  古龙井 在安平县西三十里深数丈泉涌不竭
  定州
  派河 在定州南二十里即沙水也自正定府阜平县流经曲阳县西又南经正定之行唐县又东南过新乐县与郜河会又南下定州又东入保定府祁州与𣸦滋二水合
  定州派水在州南 新乐县派水在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
  沙水即派河在新乐县南关外由阜平经曲阳行唐新乐定州以至祁州陆龙其畿辅地图记
  郜河自行唐东入沙水舆图
  河当九省要津日渡不给新乐县志
  唐河 在定州北即𣸦水也自保定府唐县流入曲阳又东南经州界又东入保定府祁州与滋沙二水合
  𣸦水东南过中山上曲阳县水经
  𣸦水亦名唐河在州北八里寰宇记
  𣸦水即唐河由唐县西南过曲阳定州至祁州合滋沙二水陆龙其畿辅地图记
  清水河 在定州北十里发源白龙泉流至城北入𣸦水俗亦谓之唐河
  卢奴城西北平地泉涌而出俗亦谓之唐水也东南至唐城西北隅塌而为湖入𣸦水水经注
  州北十里有唐水源自本州南宋村白龙泉东流而下合𣸦水以有清浊之分故名为清水河定州志
  灵河 在曲阳县西四里源出县西白土涧东流至三角潭与曲逆溪水合流注于沙河曲逆溪源出县西十里砚山下其流多曲故名
  龙泉河 在曲阳县北五十里一名漱玉泉突出地中溢而南泻折而东入唐县界注唐河
  漱玉泉在县北五十里平地涌出溢而南下转折而东与𣸦水合即龙泉河也曲阳县志
  狄水河 在曲阳县东三里发源恒山南流至定州入𣸦水相传宋将狄青治漕于此因名方舆纪要
  卢奴水 在定州北一名黑水池亦曰黑龙潭泉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水色正黑俗名黒水池水经注
  俗谓黒水曰卢不流曰奴故汉置卢奴县即今黒龙泉也定州志
  恒水 在曲阳县西即禹贡恒水也东流入唐县界俗谓之横河
  上曲阳恒山北谷禹贡恒水所出汉书地理志
  𣸦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自下𣸦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水经注
  有槐河在县北即恒水曲阳县志
  天井泽 一名天井淀旧在定州境今湮
  天井泽在州东南四十七里周六十二里元和志水经注派水历天井泽南水流所播为泽俗名天井淀寰宇记
  西溪 在定州西北通黒龙泉水底清彻湛若玻璃每中秋夕州人于此翫月以为佳景云
  大龙窝潭 在曲阳县西北三十里又小白龙潭集圣池 在曲阳县南少容山上引五台山圣水注之故名
  舜泉 在定州东
  郡城东有舜甘泉中山记
  黑虎泉 在定州西北二十里周围亩许流入𣸦水玉泉 在曲阳县南二十里尧山之侧泉从石鏬涌出又马跑泉亦在尧山下
  圆觉泉 在曲阳西北三十里旁有圆觉寺故名下流入于沙河
  陈家庄泉 在曲阳县南十五里平地腾涌状如沸汤居民资以灌溉下流入沙河
  长星沟 源自曲阳县流至定州入于𣸦亦曰长星川又曰七星沟
  长星沟在上曲阳县长星渚渚水东流又合洛光水又东迳恒山下庙北又东迳上曲阳县故城北又东南流胡泉水注之又东迳平乐亭北左会长星川东南迳卢奴城南又东北合𣸦水水有穷通不常津注水经注
  安喜县长星川南去县八里元和志
  定州长星川今名七里沟寰宇记
  按定州志州南七里曰嘉河水自嘉山来俗名七里沟由西而南而东与新河合盖即长星故渎也
  清泉井 在定州文庙东北
  宋韩琦建学时所凿其水比他井清而重明一统志
  神渚水 在深泽县西二十五里滹沱滋河之水冲啮所成方广四百步其深无际天将雨则波涛泛溢流沫成轮若神物居其中故名


  畿辅通志卷二十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畿辅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