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百弗庵先生文集
卷二
作者:崔兴远
1808年
卷三

[编辑]

与梅阳宋丈命基○甲戌[编辑]

久违颜色。时因往来人。扣得迩来起居节以自慰则有之。而曷足以副如渴之忱耶。即日春暮。风寒犹峭。伏惟静养德履神相万康。杖屦啸咏。日有趣味。是区区所愿祷也。兴源搬迸畏约。备尝苦酸。自是分内。而一年离母之情。有非人理可堪。且贱疾转痼。志业日益衰飒。自知渐见踈绝于长者之门。时自顾省。不觉拊躬伤悼。窃想执事未必知也。先亭遗址在公山下夫仁洞。有岩壑泉潭之胜。实非可以等闲旷废者。自今春谋筑数间屋子。以为藏修之计。屋虽不侈。既是重构先祖之亭。则不可无举梁之词。窃念今之世。能道先祖事者。惟执事在耳。义当躬造轩下。再拜以请。而畏忌深伏。末由冒进。敢倩族弟兴谦。奉书替恳。若蒙俯谅情势。亟惠一言得及于成室之前。从此先德可以阐扬。溪山可以增色。其为感幸当如何。不任冀望之切。旋自悚仄之至。

与冥庵李丈柱大○己未[编辑]

日前辱临获陪累日。多闻所未闻。感幸感幸。不审几日。返旆軆度若何。顷尝窃覸尊丈硏经史通古今。其于昼夜之理哀乐之节。宜无所不究。而血瓜之泪。累年不止。若将毁身灭性而无所惜。下情为之慨然。思欲一语告慰。而见有不忍听受之色。未敢轻易容喙当俟异日。更进吐尽也。伏惟恕鉴。

答冥庵李丈[编辑]

时候起居。固少者事。而有便亦阙。宜荷谴罪。反承辱书。辞意有不敢当者。顾此颛蒙。何以得此于长者。拜读感镌。继增赧汗。仍伏审彼时寓史返奠。静养神相。向来栖屑之苦。便属既往。无挠出场。为第一幸贺耳。兴源奔迸之馀。归侍老母。私计幸甚。而亲候随年衰减。正是人子煎惧时节。且贱疾近益苦。家庭日用之间。省定疏节。犹不能以时。况其进此而有何工夫。可以仰塞俯教。味道进功之谕。诚非兴源所可堪承。无或出于诱进之意。而不自觉其为过耶。愧缩无以为喩。窃想执事年来秉烛之得。必有人不及知者。一切块蛰。未易一造承聆。向风驰诚。第切区区。婿郞承做时文。此此时年少第一事业。亦宜及时专笃。然使之一向滚汨于此。而不复知有大于此。固非古人教人之道。而如兴源本末之工俱无可以及人者。有何指教如所示。惟望执事之教。无失于轻重之间。大冶炼成之责。恐不在他也。

答曺仲吉善迪号耻斋○丁巳[编辑]

迷儿送留多时。恐贻劳渐大。此每入念中未安。恪谨听受之示。于渠过矣。今在化导之下。虽似用力。后必懦慢。须一于镌诲。千万至希。书法尤无所教。且渠伤于细字。手容拙钝。未易长进。然习之之久。亦或少进而为足于日用耶。小学毕后。亦观其识得如何。而择可授者授之。作文字。亦量其才性而教之如何。

与曺仲吉癸亥[编辑]

闻所苦添谻报盖久。发伻奉探。岂宜稽遅。而时险异常。废却人事。事皆含意未遂。老兄岂知兴源近来如此而不置之薄乎。见今春意正和。必有与时俱和之喜。区区慰祝是切。兴源病日益深。鬂发欲雪。齿豁形换。见者惊怪。老亲所以惟忧。乌得不至于添患哉。自诛悯叹而已。顷往凝川。初欲从永路进诊老兄。路闻多痘。不可妄迤冲冒。遂未免东望怅然而归。伊时兄必梦余矣。迷儿久离贤师。其父又不能教。其志行固无可言。而其醮亦迟甚悯。日前河上人有求故许之。然彼必指秋为期。成否何可必耶。

答曺仲吉乙丑[编辑]

顷有便。病后神气颓懒。兼以齐事。不能作一字以候。其回得接辱惠书。辞意轸恳。奉读再三。深叹不较之量也。况悉远程归税无添。此尤慰深。凉气始至。人意乍快。伏惟调学益有清新之乐。无以致此身听其緖馀。但自羡想而已。兴源以晩志懒习。又复只居。所以不能自伸于奉亲者。实有万般难既者。以故于看文字讲义理。却渐踈越。惟忧贫谈农是事。如此虚度。溘然而逝。则与枯枿朽株何异。拊躬浩叹。思欲振拔自图而莫之措也。幸老兄怜之教之千万。

与曺仲吉戊辰[编辑]

顷者得二君子来会讲论心法之妙下学之要。及教法之有序词章之为害。源也亦不无一二新得之益。其为感幸。如聋瞽之得视听。只缘老兄催还。其乐未尽。又值风寒陡酷。不瑕之虑。甚于别怀之恶也。兴源与李骑省入公山。先看吾先祖溪亭旧址。转辗游息于夫仁桐华间。登高入深。临泉步石。看尽所欲看。古人风雩浴沂之兴。庶几可想。而只恨不得与老兄同也。临别约以后日。又会于银海上耸间。与老兄各招二三少辈。讲学数五日。则今日未尽之乐。可以复续。李兄本乐此事者也。遂乐闻而别。未知果成否。自山中归后。非但身苦欲添。立夫病一向弥留。种种为病母之忧。还是苦世界一愁怜身耳。儿也姑留山房。看向来所讲之书。近当招还矣。适因过便。暂此草伸。

与曺仲吉己巳[编辑]

岁前因过去人。作数字寄。计已获关照。昔时所请文字。已为三年前事。而尚不见施。其必有所以。则朋友之道。当忠告而善噵。不宜苟隐以伤其直谅之义也。欲委进申请盖久。而病本畏寒。不能遂意。徒自悚悯。郑令公又移为莱伯。实朋友之共荣也。莱伯贤则江边民命有蒙泽。故织女耕夫无不引领仰恃。仁声之感人可知也。

与曺仲吉[编辑]

前者奉请文字无他。兴源之愚。自幼妄欲与兄弟至死同炊。竭力于事亲。因推而及之于伯叔父母。作为家范。传示子孙。及长而各有妻子。异姓多聚。古今异宜。兼此鱞居苦贫。无以厚其生理。故不免分别门户。竟违初心。都由己之性躁德薄。有始无终而然也。近来宗法渐坏。为宗孙者多昧承祀处宗之重。徒以祭位田民作一私物。以至于任自典卖。间阙祭祀而不知耻焉。厥或不然而罕有能行四时正祭之家。为支孙者鲜能知尊祖敬宗之义。而不以奉先为心。亦多不肯行忌祭墓祭。以故代未及尽。香火断续无常。及其祧迁后岁一之祭则益无谓矣。岂不有违于朱夫子参定仪式之意乎。习俗滔滔。愈往愈甚。安知后日之弊不有甚于今日也。亦安知吾子孙独不为习俗所染也。于是乎思欲为先考伯仲叔位。别立助祭护墓之䂓。而贫无以办其资矣。岁乙丑季秋。祢祀之夜。语诸弟曰。吾辈当新谷之成。辄增思亲之怀。此可见爱亲秉彛幸未尽泯也。推是心求所以助祭之道。岂无其策乎。自今以后。见新谷之成。与夫凡物之得。必各先为随力除出。年年无忽。以限此生。则吾辈当初所欲为之意。庶可以遂其万一。诸弟咸曰诺。遂与之立约。今得数三十石谷。若使复加几许岁年。则三位祭祀之具。墓所修护之资。与夫祧迁后岁一之祭。可得以无阙而备仪矣。或有子孙之贤者遵行此法。使吾辈未成之志。得成于后世。亦窃有望焉。而顾文拙学踈。无以发其志意。能识此心者。惟吾老兄在耳。敢望老兄为之惠一言。以幸吾子孙千万。

答李季白宜翰○戊辰[编辑]

春中自智妙得伏承前年至月半间所惠书。以悉先大夫有追赠旷典。美痾又得差复。间界看讨新志笃实。令人万万奉贺起拜。倾向之不已。顾以家间大小忧病。一切休废人事。尚阙谢仪。宜以不敏罪之也。伏惟近日静养益胜。存省上得力浅深几许。分别得内外轻重者。又几许也。窃见左右之学识非不博矣。苟能更加进就得约处。则其有益于后辈观感。又岂可量焉哉。深为之祝。兴源本自庸下。早孤失学。何敢有向人说者。兼之年来母病身病。朝曛所事。不过检考医家文字而已。惟以仲叔弟辈气质颇胜。志向甚好。固有远期之望矣。进叔病中经痘。馀苦尚淹。立夫偶得奇疾。废卧半年。以是益无世况可言也。鹤洞丈顷又来访。而既困于贫。又以才子久病。奔走医药。意象可悯。苍水老益数昨往访而新归之馀辛酸不去善人之困。一何甚哉。又一长吁。来往相对之间。虽不无多少讲讨。既自鲁劣。未易有一分进益。柰何。霁翁事。岂忍言岂忍言。其伯胤又是纯孝人也。方过于哀。殆柴尽云。尤可泪矣。

答李季白丁丑[编辑]

圣母宾天。臣民普痛。得宠书盖三年。其间日月既多。便仍又非一二。而稽谢至于此。则逋慢之诛。乌可文也。春日渐和。伏惟静养学候连摄胜相。顷因持国君。闻起堂于静处。招与学子做工夫。未知所教也何事。南州多英才。贤者所化噵。必不止于一词艺而已也。沙桥事。尚忍言尚忍言。其所遭所处之轻重得失。既往何须提。但不能相辅于其初。又不能相济于其后。平日知友之所痛甚。固如所谕。而及闻出狱。未能即往相握。遽承其凶音于千万梦外。此兄泉台必有相憾矣。讷隐老丈,黄鹤处士。次第奄忽。南州士友。便失依仰。怆叹怆叹。盛谕教子欲不后时学。未知于古人义方之教。果如何。然保门户。亦非细事。岂敢所忽。而柰自家所不能何。但今之教学。盖滔滔于名利。而义理殆骎骎然将晦。以故世道日非。风俗渐下。此固君子之所可忧者也。未知高明何以为计。时惠德音。以振昏惰是望。

答宋伯绥履锡号南村○丁亥[编辑]

八月所惠书。至今披读。肝胆相照。何日敢忘于怀。而委废笔砚。尚阙谢仪。不敢望原恕也。岁暮寒剧。不审静养起居如何。伏惟以时益胜。兴远不孝。病残宜灭于乙酉而终不灭。忽焉三霜已过。自知顽忍老而益甚。岂有神明所佑。而相识如执事者。犹爱而不察其实。忧怜之深。勉戒太多。令人愧悚。欲钻地而不可得也。

与宋伯绥戊戌[编辑]

年前历候。岂能尽积阻鄙悃。迨若梦中所经。想人心亦然。换节风气不佳。静养起居。伏惟神卫。第以年光迅速。令季房三霜已尽。孔怀如割益可想。顾昏废没人情。终不得一哭其几筵。而止悲恨在中。兴远分外蒙授。实千万梦寐所不及。惶愧战缩。不知所以为心。馀日无几。思欲自近胜己。得与讲欢于静僻之间而闻其所欲闻者久矣。一切拘忌。勇图末由。只可驰神而已。

与宋伯绥己亥[编辑]

九耋尊老命驾于数舍之地。此昔闻而今见也。使泉声岳色一倍奇绝。感幸万万。第吾侪一别。未易前期。是为耿结。殆数月不已。想老丈亦然也。近日备无互极。调将难适。谨问静摄履玆如何。兴远一目之视。翳花渐甚。无以看古人格说。以自消遣。长日兀坐空斋。无复代间意况。佥尊史气力充健。视听无损。膝下群玉环侍就养。此何等清福。时自起羡而驰神也。返御之后。谋起一少年。以探动静。而各汨其亲忧。尚未之抽出。殊欠道理。今始使从子宇镇纳拜伸仪。

与郭君若正朝○丁卯[编辑]

仲弟于寓中。忽患痘疾。病亲下惊遑状。岂可胜言。盖自初三日夜始痛。到初七日乃发瘢。今至起胀第二日。而颗粒本不密。脾胃亦安定。白饭及鱼肉等物。能时时进吃。见者皆云圣痘。少慰惊心。然前头大岭尚多。且闻少有虗渐。是可为虑。无他可救之人。只付于昧识一末弟。人事安得无失耶。曾伏闻伯府丈与令咸兄。皆累救壮痘。见验颇多云。兴源兄弟于伯府丈令咸兄。皆累承容接之雅。而如君若氏则便是兄弟矣。其欲活我弟之心。必无异于吾矣。君若氏之必欲活者。伯府丈令咸兄独不欲活耶。然于伯府丈。不敢奉状直乞。只以书乞于令咸兄。素知有急人高义。何独于吾弟生死。惜一临救耶。伏愿君若氏谅此忧泣状。上下周旋。毋负此血望。千万千万。

与郭君若庚辰[编辑]

三嘉崔姓诸人。来留仁里。作谱牒印出云。然否。此鄙门百年所营而尚未得成者。盖有十分审慎之节。忽地斯人未尽询采而轻举之。是何事也。贤者在傍。宜有立论。使得谨审广议。合席归一而为之未为晩也。而有此汲汲径直之举。其间委折有不可知者。自门中起此少辈。其详当在口伸。亦有以谅教之否。

答李谨夫致远○庚午[编辑]

尝往来于君子之乡。闻高风而倾向之者久矣。一识之愿。兄弟固无间。乃或遂或不遂。则岂亦有数幸不幸耶。近又妹甥入为高门令倩。自此便成瓜葛之好。其所慕悦。自倍平昔。即宜奉一书。以亟通于隶人。而颓缓莫之及也。八月中甥儿之来。惠以长笺。寄意勤挚。三复玩绎。恍如奉芝宇承明论。此所欣浣。奚翅披云见日。况审侍彩起居神相。燕超甥妇。婉顺容姿。听来可爱。而道途修𨘷。未易相见。此怀远可知也。兴源等俱以凡庸之质。又乏师友之益。固无一二可以向人道者。惟是病与为邻。长事沉吟。为老人无限之忧。其不孝甚矣。怜叹柰何。甥君端雅聦敏。固渠天赋之美。观感濡染。亦渠古家之风。乃舅之愚。于渠有何丝豪之益。而尊兄听之失实。轻将君子作成等语。加之于不可加之人。读至于此。不觉愧汗焉耳。渠以庭招方告归。玆奉咫尺。敬伸谢仪。

答金章天翼汉○壬辰[编辑]

不料玉郞带兄书至。惊喜若梦。因承冬令。静养节宣连摄康迪。仰慰良深。弟旬间为痘警所动。深入溪堂。此乃故儿所尝游业之地。梅竹岩泉。无非触动怀緖。却无静悰可闻耳。会万之归。姑不可速图。须宽限无费忧恋如何。

答孙士刚思翼○乙巳[编辑]

兴远积戾在身。平生所遭。无非逆境。但此孙女归之仁善之门。不宜遽有是𥚁。近者德门运气且不佳。不惟圣奎有此胖合之戚。令咸贤契。奄以青年冤折。贤侄女金氏孺人。又复不淑。始知气数斡旋。终有不可得而常者。窃惟亲爱之隆。摧痛靡堪。惟愿万加裁制。无伤天和。

答金用汝商砺○癸酉[编辑]

以齿痛面热。达夜呻楚。接书。书意似若有求志问道者然。使吾如得一益。其慰不啻诸痾祛軆。但忙急未易多说。从可图面悉。惟望高捷萟围。出入应接之间。必以去俗习立士气为心则幸矣。曾对时尝语到。其可记耶。马以牛换送。不欲其病后软脚为徒行也。

答金用汝壬辰[编辑]

病呻垂死之中荷勤问。乃平日之情也。第遣辞不近。还自愧叹。因悉静履连胜。是慰是慰。兴远年来衰病顿甚。每诵不学便衰之训。惕然自愧。又添泄痢转辗沉谻。去鬼关咫尺。向日妄动。未必不为祟。而免服相吊。情所不已。则虽以此而见添。亦不自恨也柰何。

答高日就命昇○丁丑[编辑]

相望落落。会晤无便。有时起想。第有后疏之叹。不意佥札远到。伏承审寒沍。軆度均摄康福。区区感慰。不比寻常。孟明叔明之继逝。是何人家𥚁变惨叠至此。孤儿飘泊。祠宇无托。至行埋安之仪。承来不觉感涕交幷。恨不得预知一进。痛哭于是日也。日后香火之资。盛教诚得。其在子孙之列者。不惕意同力。而但连荒之馀。家势无以从心。未副拔例之教。些少之物。安能为万一之助耶。愧叹不可喩。明年楸下之会。如无疾病谻忧。敢不趁赴。此事措画之道。想已有定筹。亦须更加周度。以为日后万全之图千万。

答孙季心国济○戊辰[编辑]

去年腊月所惠书。辞旨谆复。爱之以德。责之以善。令人玩读。不忍释手。岁色忽新。春意蔼然。伏惟承养友欢。益茂新祉。区区贺祝无涯。兴源以病身奉病母。又当新年。喜惧之私倍万。立夫弟又得眩逆之证。经时弥苦。兄弟同病。已是怪事。晩学初志。旋为魔戏。可悯可惜。书中多少推借。皆非野拙所敢当。惊汗愧缩。不知所以为心也。毁誉浮实。虽为斯世中通患。然相爱如兄。闻之宜为之虑之深戒之切。谋所以息其浮说。更须兄时以至论嘉谟药石我也。迷儿顷自苏湖讲得心经大学。日前又蒙李兄委访。邀会沙桥兄。作公山游。得数五日讲论。此年来第一乐事。恨不得与兄同也。何当相握。惟希自爱加勉。

答河履甫一浩[编辑]

往年蒙贤器委访。以有畏忌。竟失奉接。每兴言怅想而已。即拜辱问。仰认前后眷厚之意。感戢何量。第谬嘱。不相悉甚矣。兴远杜门养病。若能欺世。然无闻之实。终无以自揜。以是不惟不能自强。人亦不以是相期。想以相去稍间。未详其实状而然也。玆未唯命。幸有以曲谅而远恕否。顾此空踈。猥被朝家收召之恩。此可惧而不足喜。谕提及之。尤令人增愧赧。贤胤妙岁才华之富。闻甚艳叹。爱而不见。恨如之何。

与宋令寻学濂○辛丑[编辑]

前承奉板舆。复奠旧宅。继营重喜宴。此孝子之所用心也。岂不欲同庆相贺。而病昏不能细探。以致此后时之叹。殊非平素之意。恨愧不可言。伏惟尊府茂纳荣欢。益膺寿耈。侍下友欢。次第休相。区区欣慰实深。既失面贺。又阙书伸。玆因历闻。急起伻谢。二百铜自溪堂觅寄。以伸浅情。或望恕其不敏而少助孝厨之供如何。

答郑光仲㮋○戊辰[编辑]

日前徒步之访。深感厚意。而适苦扰。未能从容谈论。别后怅恨倍甚。忽承惠书。辞意郑重。既叹不较。且审动静连吉。对越入德之门。寻究条序而进。其乐益可知也。第恨一切伏枕。不能参听其緖馀耳。因念左右以好门庭好资质。既又多闻于中州君子之乡。而又欲讲明此事。朋友之所敬仰。实不浅浅。而但于相对时窃闻所论。甚欲先看注脚诸门说。恐或由于脊梁不强。知见不真。懒于自思得。而看记他说。作为谈讨之用。是可惧也。兴源亦自是有这个病者。误己已甚。而乃反为人妄论及此。其亦僭矣。然是感其不遐也。不敢以未有诸己而无其说。须恕之而以其所得者时论教之千万。

答郑用晦熺○丙午[编辑]

昔年一书。未记承拜。及此后札誊本以示。则合幷通读。益见勤意。不即修谢。至今为逾岁罪恨事。尊史何能尽谅耶。新蓂再著。伏惟学业鼎新。是所奉慰焉耳。兴远支离人世。作一癃丑物。无足奉闻。贤朋凋丧。警语难闻。平日爱慕如左右。亦未易相从。则颓然竆庐。拔昏无路矣。时自瞻怅而已。

答申士观国宾○壬寅[编辑]

月前远屈良勤。而寓地狭陋。归旆告促。不能挽与之作移晷话。见面而已。迨用怅失。忽地委札。辞意郑重。无异更接真范。因审险途迤还平吉。感与慰幷。远自山中。又为搬移于洞之南十数里地。素有眩证。乘劳欲添。前头净地顺避。亦难如意。此生良自愁怜。

与李德吉弘绩○丁亥[编辑]

日寒比酷。不审动静何似。兴远忽忽阕制。复为代间如常人。顽忍之耻。盖无以向人说者。兼臂脚痿战疼酸。不能立不能步。又不能书。只是窝里能言一坐尸。而手下又无人服勤。凡百应接。无非窘窒败意思处。此生于世。良可苦也。贤胤远来久留。益见天资好处。期爱无量。而以吾所处无日不烦扰。不得恒与之同处。此心怅缺可知矣。今因同行。不得挽止。送别之情。又不可言。

答李德吉戊子[编辑]

玉郞带宠书至。喜可知也。况审高秋。动静佳吉。此君身䫉稍长。志气又有可望。奇爱倍甚。顾残喘癃丑。岂容有可教噵者哉。又岂有观效可说者哉。第其天资多见其有所恃而无忧也。惟令从贤师友。至老不怠则可矣。如何如何。

答郭天擎丁丑[编辑]

得书盖久矣。谢仪尚阙焉。愧恨之馀。时以红流唱答。自慰怀想。计左右亦然。谨候霜天。侍馀学况胜吉。源拙宿疾转成多般怪证。废事喜卧。上为亲忧。下误后生。以是意思败落无可言。柰何。相别忽焉夏秋冬。其间所工何事。贤堂侄德夫君天资固好。且其识行可卜远大。不以下行而忽之。以朋友之道相磨则所相益。必不止于区区时工也。闻顷从其渭阳学。今已还否。不能各为书。须致恨意焉。

答文宽之再博○辛丑[编辑]

顷因曺兄猥有所托。伏蒙勤念。有此盛门秀士远屈于寂寞之滨。又承长笺。辞旨郑重。盥手拜受。不知为谢也。谨审尊史有相。兴远八耋无闻。只作世间食蟊。近以毒轮。贴席呻楚。自怜而已也。书中自谦太多。推奖过重。古人所谓儗人不伦。非独为处人之道。于处己亦无二个方法。则贤者于此似不免庄士口上一言之失。如何如何。尊先公遗墨。拜玩以来。宛若亲承当日风范。不觉竦然起钦。非但以鄙家一二先迹得托于其间。私自感幸也。

答朴圣和鼎篆○甲午[编辑]

春间惠书。稽谢良愧。今书又勤。令人倍感。仍审秋霜。重患馀苦。乘虚颇侵。理或无怪。惟谨约其七情。无或过中失常。得与运气无违。则日月之久。自当不期安而自安。心性上所益。必有不可状者矣。以是期勉焉耳。老拙自损一视。兀然日无所为。若赖天之灵。粗保澄静。免于外诱则幸矣。孙巨济不意云逝。其忘外求善事亲。为可痛惜。

答朴圣和辛丑[编辑]

季君袖致手毕。审友欢均吉。为慰。戚拙老病。随时转甚。精神筋力。半存半没。知是日昃之离。理也柰何。定于一次去来。已为无益。而又此再来。顾老昏无馀地。数日之留。只见面而已。岂有分寸相益。遽尔送别。徒自怅失。大抵晩悟志学。近来初见。惟同衾唱和之间。幷致友道。则来头所就。何所不至。第切冀望。

答柳仪之凤祚○戊戌[编辑]

便中获接惠墨。可谓字字见情。因审侍下起居连摄康吉。为慰又无量。兴远废瞽无所为。每自以欺人为惧。忽蒙有恩授。是诚千万梦外。惊懔愧汗。罔知自容。相爱如兄。何不为之忧。而反为称道。不出俗套乎。益令人无说可复耳。孙儿若忧患可离。道路或通。则送修贵边人事。岂敢或迟。而见今景色。末由猛图。不但情理不安。人谓又可悯。他万倩呼漏置。

与柳仪之壬寅[编辑]

温热交递。不审定省动止如何。兴远精力随岁损下。真是日昃之离。只俟大限。忽哭大山兄云亡。吾道竆矣。自今便成靡依一衰翁。又何以为怀耶。闻其大葬有期。无以筋力尽情哭诀。而追惟昔日。不忍无文。遂令孙儿强病驰去。操文代哭。惟恐远役致添。其必转拜那边。须看渠气息。劝飮童便如何。

答权无悔以复○丙午[编辑]

兴远孤陋。未尝获亲颜范。伏蒙不鄙。使贤咸委致长笺。辞意甚郑重。拜受悚仄。若无所容。第审尊軆起居神相。区区不任慰慕。示谕尊先祖倡义事迹及李卫率所撰状录。得以究观先辈精忠大节。与夫高明裒辑阐扬之盛意。不胜感叹。然至欲使兴远猥有一言。则兴远诚非其人。岂敢当也。顾以愚钝自幼记闻不能及人。今且老洫。眊聩及之。只作一个村里陈人。尚何敢拟议于此等事哉。是不惟兴远自知甚审。亦远近士友之所共知也。不意今者承此谬托。固知虚名袭人。转误崇听。致有分外之寄。愧忸之极。不觉汗出沾背。书末语及先谊。兴远虽无似。敢不惕念。而顾其才力所不能及。则终有所不能自强。以是不免虚辱厚意。益增悚兢。无以为喩。伏望曲赐谅恕。更就当世秉笔之君子。图所以有辞于百世则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