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本)/卷13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三十三 皇朝文献通考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
  王礼考
  册立
  皇太子  册封附
  等谨按马端临以册立皇太子仪附见帝系门今载入王礼考古称建储为国本史册所载或以贵恣招諐或因谗间获咎往往有之盖古今事势不同未可执一而论也我
  
  列圣相承
  天眷有徳付托得人
  圣祖仁皇帝时以理密亲王分居嫡长册建东宫教诲成全至再至三其后终以罪废嗣是臣僚有以建储
  请者
  特召诸大臣宣谕以为君难为臣不易今欲立皇太子必能以朕心为心者方可立之岂宜轻举及
  顾命之际以神器授我
  世宗宪皇帝天下臣民莫不倾心悦服佥谓
  圣祖之深识远虑高出于从古帝王万万也我
  皇上生知天纵自冲龄即蒙
  圣祖踵爱及
  世宗践阼之初
  眷注攸属
  召集诸王大臣密书
  谕旨藏之
  乾清宫最高之处
  神明化裁创古人所未有初不假受册出阁之虚文也皇上缵绪以来慎选臣僚授经内廷程课尤密等恭
  
  谕旨谓建储一事如封建井田不可行之近世仰见睿照高深洞彻时势实古今所未发又以史册所载建立储贰事迹有关鉴戒者编辑古今储贰金鉴一书垂示久远煌煌
  圣训具载简端谨述之卷中以开千禩之惑云
  康熙十四年十月丙寅
  册立嫡子允礽为
  皇太子前期一日遣官告祭
  天
  
  太庙
  社稷至是日
  御太和殿遣辅国公叶伯舒大学士图海为正使户部尚书觉罗勒徳洪兵部尚书王熙为副使持节行
  册立礼
  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子侍卫
  等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次日
  御太和殿受贺
  颁诏天下
  诏曰自古帝王继
  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祖宗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
  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允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
  太皇太后
  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
  
  地
  宗庙
  社稷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允礽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沛於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焕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是岁礼部题
  
  册立
  皇太子典礼一前期遣官祭告
  岳镇
  海渎
  历代帝王陵寝
  先师阙里
  皇帝亲视香帛一前期一日遣官各一员告祭
  
  地
  太庙
  社稷
  皇帝亲视玉帛香祝版是日
  皇帝率皇太子亲诣
  奉先殿行告祭礼一前期一日礼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一于
  太和殿内正中设
  制册案一于左旁设宝案一于右旁设
  制册宝彩亭二于丹陛下设
  节案一香案一于
  皇太子殿门正中设
  制册案一宝案一于殿门左旁是日早设
  大驾卤簿乐悬于
  太和殿前王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于常朝处齐集内阁礼部堂官将
  制册宝节自内阁捧出由
  御道左旁行置
  太和殿内各案上鸿胪寺官引诸王各官至
  太和殿前王贝勒贝子公等于丹陛上文武各官于丹墀下排立礼部堂官奏请
  皇帝陛殿
  皇帝具礼服陞
  太和殿
  阅册宝毕作乐
  陞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鸿胪寺官引正副使于常朝行礼处排立赞礼官赞行三跪九叩首礼乐作礼毕乐止礼部堂官鸿胪寺官引正副使至丹陛上立赞礼官赞有制正副使跪宣读官宣
  制毕大学士于案上捧
  节授正使官正使受
  节前行礼部官举
  制册宝案出鸿胪寺官引王等入
  殿内坐
  赐茶毕还宫正使执
  节在前礼部官捧
  制册宝随后置丹陛下彩亭内正使捧
  节授礼部官礼部官一员执
  节前引校尉举亭列御杖二对黄盖一柄在前至皇太子殿门置彩亭于
  殿门外正副使捧
  制册宝节置黄案上
  皇太子在殿门内向
  节跪迎正使捧
  制册授
  皇太子
  皇太子恭受授右旁接
  制册内监副使捧
  宝授
  皇太子
  皇太子恭受授右旁接
  宝内监赞礼官赞叩兴
  皇太子行三跪九叩首礼兴内监捧举进内
  皇太子随后行正副使持
  节复
  若 皇太子年幼保姆奉以行礼礼部堂官奏请
  皇帝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
  皇帝具礼服陞舆王以下内大臣侍卫等官皆随行至
  太皇太后宫门前降舆立门内丹陛东礼部堂官传令内
  监奏请
  太皇太后陞座
  太皇太后御内殿乐作陞座乐止
  皇帝在宫前丹陛上立王以下公以上在门内丹陛上大臣侍卫在门外丹墀内二等三等侍卫在宫大门外排立鸣赞官照常处立赞行三跪九叩首礼乐作礼毕乐止
  皇帝就原位立礼部堂官传该内监奏请
  太皇太后还宫乐作入宫乐止
  皇帝出诣
  皇太后宫行礼与
  太皇太后宫行礼同礼毕
  皇帝还宫次公主王妃以下大臣命妇以上以次恭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宫行庆贺礼如常仪次
  皇太子以次恭诣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帝
  皇后宫行礼如常仪一次日
  皇帝陞太和殿诸王文武各官进表行庆贺礼颁诏天下如常仪是日和硕亲王以下文武各官以上
  
  皇太子前进笺行庆贺礼一是日
  皇太子诣
  武英殿与亲王郡王等行礼一直省文武官员于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帝前进表
  皇后
  皇太子前进笺庆贺
  四十八年三月辛巳以复立
  皇太子
  颁诏天下前期遣官告祭
  
  地
  太庙
  社稷是日行册立礼次日
  颁诏天下
  诏曰朕惟建立储嗣承奉宗祧国本攸关元良是托信能饬身澡徳敬学勤修行懋著于宫庭论允孚于臣庶申命主器实协彝章皇太子允礽久践青宫夙标誉望克殚诚孝笃守恪恭不意忽染迷惑狂易之疾朕深惟
  祖宗洪业及万邦民生所系至重不得已而有退废之举嗣后渐次体勘当国家有此大事时性生奸恶之徒各庇邪党借端构衅朕觉其日后必成乱阶遂穷极始末究其情实因而确得病原悉由镇魇所致亟加除治尽涤前疴累月以来朕因诸事愤郁心神耗损允礽朝夕侍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徳益昭丕基克荷此诚仰赖
  上天垂庥
  列祖笃祜以默相我国家于有永者也兹特昭告天
  
  宗庙
  社稷载稽典礼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授以册宝复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用洽四海之人心茂衍万年之历服聿成庆典宜沛洪恩於戏春阳应律协气溢于宫闱海润流膏恩波遍于寰㝢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五十三年二月庚戌
  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九卿等赵申侨陈奏皇太子为国本应行册立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纎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但关系甚重有未可轻立者昔立允礽为皇太子时索额图怀私倡议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㡬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
  太祖皇帝并未预立皇太子汉唐以来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其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事者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安得有克尽子道如武王者今众皇子学问见识不后于人但年俱长成已经分封其所属人员未有不各庇䕶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将来无事乎且为君难为臣不易古来人君穷兵黩武者有之崇尚佛老者有之任用名法者有之朕御极五十馀年朝乾夕惕上念
  祖宗遗绪之重下念臣民仰望之殷乾纲独断柔远能迩体恤臣庶毫无私心当吴三桂叛乱时已失八省势几危矣朕灼知满汉蒙古之心各加任用励精图治转危为安是以数十年来海㝢宁靖今欲立皇太子必能以朕心为心者方可立之岂宜轻举即臣僚为国为民念兹在兹先忧后乐者实不易得太子之为国本朕岂不知立非其人关系匪轻朕将允礽从幼教训迨后长成变为暴虐无所不为不知忠孝不识廉耻行事乖戾有不可言者推其故皆由疯狂成疾迷惑所致此疾有二十馀载矣凡人醉后伤人醒时知悔伊似长醉不醒所为过恶身不自知伊之仪表及学问才技俱有可观今一至于此非疯狂而何自废而复立以来朕尤加意教训心血耗尽因伊狂疾终不痊愈故又行废黜孟子云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大学云人莫知其子之恶盖父之于子严不可宽亦不可诚为难事如朕方能处置得宜耳尔诸大臣俱各有子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其长成一诱于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立皇太子事未可轻定特召集尔众大臣明示朕意
  雍正元年八月甲子
  世宗宪皇帝御乾清宫西煖阁
  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
  谕曰我
  圣祖仁皇帝为
  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薄海内外莫不倾心悦服共享全安之福
  圣祖之精神力量默运于事先贯泣于事后神圣睿哲高出乎千古帝王之上自能主持若朕则岂能及此也
  皇考当日亦曾降
  旨于尔诸臣曰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贻累于尔诸臣也朕自即位以来念
  祖宗付托之重
  太祖
  太宗
  世祖创垂大业在于朕躬夙夜兢兢惟恐未克负荷向日朕在藩邸时坦怀接物无猜无疑饮食起居不加防范此身利害听之于天盖未任天下之重也今躬膺
  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当日圣祖因二阿哥之事身心忧悴不可殚述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
  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
  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
  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诸王大臣等各竭忠悃辅弼朕躬俾朕成一代之令主朕于尔等亦必保全成就笃厚恩谊岂非家国天下之大庆乎朕意若此诸王大臣其共议之诸王大臣
  奏曰
  皇上圣虑周详臣下岂有异议惟当谨遵
  圣旨
  上曰尔诸臣既同心遵奉谕旨朕心深为慰悦乃命诸臣退仍留总理事务王大臣将密封锦匣收藏于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乃出
  乾隆元年七月甲午
  上御乾清宫西煖阁
  召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入面
  谕曰朕受
  皇考付托之重践阼以来兢兢业业无刻不以敬天勤民为念宵衣旰食日理万几务期海宇乂安庶政咸
  理仰副我
  皇考付托得人之圣心以绵
  宗社无疆之庆朕思
  宗社大计莫如建储一事自古帝王即位首先举行所以重国本而定鸿基也朕即位已逾半载而未经降旨者并非不稽古典而视此事为缓图良以后世人心不古往往有因建储太早以致别生事端者或本人恃贵骄矜渐至失徳或左右逢迎谄媚诱引作非甚且有奸宄之徒窥视谗构以揺动之是以
  皇祖当日于建储一事大费苦心及授神器于我皇考时一言而定万世之业我
  皇考御极之元年
  圣心即默注朕躬不肯宣布中外而传集诸王大臣九卿
  特加训谕
  亲书密旨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此我皇考监古宜今宝爱玉成之妙用也今朕当春秋方盛之时皇子年齿又尚冲幼揆之事势虽若可缓而国本攸系自以预定为宜再四思维惟有循用
  皇考成式亲书密旨照前收藏在我
  皇考神明化裁创举于一时而朕继志述事踵行于今日此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将来皇子年齿渐长日就月将识见扩充志气坚定万无骄贵引诱之习朕仍应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若夫以建储为嫌忌而不肯举行者此庸主卑陋之见朕亦深鄙者也今传集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面降此旨非谓诸臣不知朕心必俟朕之谆谆告谕也诚恐天下读书泥古者以朕不早建储为疑用是特为宣晓如有拘牵旧制复行奏请者著该衙门将奏章发还今日朕亲书密旨著总理事务王大臣亲看宫中总管太监谨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三年十月辛卯
  谕曰二阿哥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皇考命名永琏隐然示以承宗器之意御极后不即册立者恐幼年志气未定恃贵骄矜或左右谄媚逢迎至于失徳甚且有窥伺动揺之者故于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
  皇考成式亲书密旨召诸王大臣面谕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是虽未册立朕已命为皇太子矣今于本月十二日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深为悲悼一切典礼著照皇太子仪注行元年密藏之谕旨著取出将此晓谕天下知之寻大学士恭拟谥曰
  端慧皇太子于十一月甲寅遣官行
  册谥礼
  十八年十一月壬子朔
  谕会典馆总裁官曰詹事乃东宫僚佐储贰未建其官原可不设第以翰林叙进之阶姑留以备词臣迁转地耳古称建储为国本大计朕酌古准今深知于理势有所难行载在史册者姑置弗论即如理密亲王当
  皇祖时
  圣慈钟爱初无间言嗣以东宫既建狎眤匪人陷于失徳再致废黜然其先所置宫僚何尝非一时之选如汤斌即所称当代醇儒然亦何俾万一盖别立宫府则僚属多人贤否参杂断难保其不滋事端夫以
  皇祖之包含宏大尚迫于
  宗社之重必不可容可见建储一事亦如封建井田固不
  可行之近世也是以
  皇考鉴于前事默定
  宸𠂻不事建储分府惟择老成宿望大臣如朱轼鄂尔泰
  傅敏张廷玉蔡世远等劝读内廷
  圣谟深远
  慈覆如天朕缵承以来恪遵
  家法今皇子等读书内廷亦惟慎简师傅俾之薫陶徳性讲习经书日有程课其视出阁就傅有名无实者相去为何如耶夫豫教固所当重实则存乎人此
  苍穹之敷佑
  宗社之贻庥景运灵长有非人力所致者矣会典载詹事官春秋进讲虚文缛节甚属无谓又如皇太子贺笺论体制当由内阁撰拟乃由詹事颁发此亦前明坊局闲曺借以招事示权已耳果尔则贺
  皇太后
  皇后表笺亦当由内务府颁发耶此皆沿袭之谬著该总裁官改正进呈
  四十八年九月戊午奉
  上谕朕阅馆臣所进职官表志詹事府一门其按语内称詹事为东宫官属我国家万年垂统家法相承不事建储册立詹事府官员留以备词臣迁转之阶等语是书馆臣因朕前降谕旨于建储一事之断不可行明切训示故于按语内特为掲出其实书生拘迂之见岂能深计及此且使是书留传后世安知不又訾议馆臣为无奈迎合谕旨非其本怀耶用是不得不再为明白宣谕夫尧授舜舜授禹唐虞固公天下禹之传启亦非于在位时有建立太子之事三代以后人心不古秦汉预立太子其后争夺废立祸乱相寻不可枚举远而唐高祖立建成为太子至于兄弟相残建成被害近而明神宗朝群臣奏请预立国本纷纭扰乱大率皆为后来希荣固宠之地甚至宵小乘间伺衅醸为乱阶如挺击等案神宗召见太子泣为慰藉父子之间至于如此阅之真可寒心可知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即我
  朝而论
  皇祖时理密亲王亦尝立为太子且特选公正大臣如汤斌者为之辅𨗳乃既立之后性情乖张即汤斌亦不能有所匡救群小复从而蛊惑遂致屡生事端上烦
  皇祖圣虑终致废黜且即理密亲王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晳纵欲败度不克干蛊年亦不永使相继嗣立不数年间连遭变故岂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是以
  皇祖有鉴于兹自理密亲王既废不复建储迨我皇祖龙驭上宾传位
  皇考绍登大宝十三年励精图治中外肃清
  皇考敬法
  前徽虽不预立储位而于宗社大计实早为筹定雍正元
  年即
  亲书朕名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内又另书密封匣
  以随身至雍正十三年八月
  皇考升遐朕同尔时大臣等敬谨启视传位于朕之御笔复取出内府缄盒密记核对吻合人心翕然此天下
  臣民所共知也朕登极之初恪遵
  家法以皇次子乃
  孝贤皇后所生嫡子为人端重醇良依
  皇考之例曽书其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乃禀命不融未㡬薨逝遂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将其名撤出追谥为端慧皇太子是未尝不立嫡也但不以明告众耳嗣后皇七子亦
  孝贤皇后所出秉质纯粹深惬朕心惜不久亦即悼殇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且汉文满洲𫎇古语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未明言乃复因病旋逝设依书生之见规仿古制继建元良则朕三十馀年之内国储凡三易尚复成何事体是以前于癸巳年复书所立皇子之名藏于匣内常以自随是年
  南郊大祀令诸皇子在
  坛襄事曽以所定皇子默祷于
  上帝若所定之子克承堂构则祈
  昊苍眷佑俾得年命延长倘非
  天意所属则速夺其算朕亦可另为选择毋悮我国家宗
  社生民重寄本年恭诣
  盛京祗谒
  祖陵亦如告
  天之言默祝于
  太祖
  太宗之前仰祈
  灵爽式凭永垂昭鉴朕非不爱子也诚以宗社为重若朕之子孙皆以朕此心为心实大清国亿万斯年之福也今日召对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面降此旨即朕前所默告
  上帝
  祖宗之言岂容有丝毫虚饰耶朕于天下一切庶务无不宵旰勤求悉心筹画宁于继体付托之重转不早为定计乎秋间朕于避暑山庄河岸御枪打䴔䴖失足落水湿衣其时不特御前王公大臣等闻知俱即趋至问安即汉军机大臣亦接踵前赴该处朕仍率伊等谈笑而行并未有因内廷禁地太监等敢于阻止者设朕起居偶有违和大臣等俱可直诣寝所此皆由朕平日君臣一体无日不接见诸臣面承谕旨何至有若前代夜半禁中出片纸之语为杞人之忧乎总之建储一事即如井田封建之必不可行朕虽未有明诏立储而于
  
  祖之前既先为斋心默告实与立储无异但不似往代覆辙之务虚名而受实祸耳故现在詹事官属虽沿旧制而其实一无职掌祗以备员为翰林陞转之资耳因再明切宣谕我子孙其各敬承勿替庶几亿万年无疆之休其在斯乎总之此事朕亦不敢必以为是其有欲遵古礼为建立之事者朕亦不禁至于父子兄弟之间猜疑渐生酿成大祸时当思朕言耳并谕馆臣将此旨冠于是编之首俾天下万世咸知朕意十月庚子
  谕曰朕历览前代建储诸弊及我朝
  家法相承于立储一事之不可行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史册所载因建立储贰致酿事端者不可枚举自当勒成一书以昭殷鉴著皇子等同军机大臣及上书房总师傅等将历代册立太子事迹有关鉴戒者采辑成书陆续进呈即著皇孙等之师傅为誊录书成名为古今储贰金鉴
  十二月壬辰
  谕曰朕恭阅康熙三十二年
  圣祖实录礼部奏祭
  奉先殿仪注将皇太子拜褥设置槛内
  上谕尚书沙穆哈曰皇太子拜褥应设槛外沙穆哈即行
  奏请
  谕旨记于档案经
  圣祖降旨交部严加议处部议革职一事礼臣安设拜褥
  未协既经
  圣祖面谕已遵奉移设乃沙穆哈胸中即豫存畏忌皇太
  子之见奏请
  谕旨记档以为后日卸责地步我
  皇祖洞烛其隐将伊革职
  皇祖之仁慈大度皇太子维时年㓜尚无纵恣事迹礼臣因关系储位即心怀顾忌如此厥后日渐失徳致遭黜废夫仁如
  圣祖册立储贰犹致有理密亲王之事设后之人主未能
  
  圣祖之慈爱明哲而为太子者又不能小心谦谨必致渐生嫌隙鲜有能始终获保万全之理可见建储册立之断不可行也在书生拘迂之见必有窃议其非而后之人不思深虑远仍踵前辙或启事端彼时当益信朕言之早经灼见耳前经朕叠颁谕旨明切晓谕并令皇子同总师傅军机大臣编辑古今储贰金鉴垂示久远因恭阅
  皇祖实录礼臣安设拜褥请
  旨记档即此一节益可见朕所虑之不爽并令编入古今
  储贰金鉴卷首
  四十九年正月庚子奉
  上谕皇长孙绵徳前因与革职礼部郎中秦雄褒往来馈遗书画革去承袭定郡王嗣后加恩封为公爵绵徳为皇长子定安亲王嫡长子系朕长孙设如书生拘迂之见若明洪武时懿文太子既殁刘三吾建议谓皇孙世嫡礼宜承统洪武泥于法古遂立建文为皇太孙其后酿成永乐靖难之变祸乱相寻臣民荼毒皆刘三吾一言丧邦之所致也朕惟深鉴于历代建储之失是以再三宣谕并令纂辑储贰金鉴一书为万世法戒若如洪武之泥古立储封建以
  祖宗神器之重轻为付托岂我大清宗社万年之福乎今念绵徳之子奕纯新岁可以得子朕庆抱元孙五世一堂实为古稀盛事自应特沛恩施以衍奕禩云礽之庆绵徳著加恩晋封固山贝子嗣后宜益加谨饬常存敬畏以期永承恩泽副朕谆切训勉之至意此旨并著入于储贰金鉴
  十二月
  上召训诸皇子大学士军机大臣谕曰昨和珅福长安伊龄阿复审内务府郎中海绍妄断地亩酿成人命一案讯出海绍曾于上年十月具稿呈堂内务府大臣俱经阅画而原参折内未将曽经画稿之处声明实属回䕶请将内务府大臣交部严加议处朕以内务府大臣取巧回䕶自应严议乃述旨时仅写馀依议字様竟未声明叙入经朕朱笔添出盖因六阿哥兼管内务府欲为之隐讳耳方今纲纪肃清诸皇子皆谨慎小心奉公守法诸臣亦断无有畏惮迎合者而因有皇子在内形迹之间犹不免稍存瞻顾此甚非也即朕有错误处不容大臣及御史等明言乎即如前代之建储册立其流弊不可屈指数朕近阅
  皇祖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三十六年八月
  上谕内务府总管海喇孙等膳房人花喇额楚哈哈珠子徳住茶房人雅头伊等私在皇太子处行走甚属悖乱著将花喇徳住雅头处死额楚交与伊父英赫紫圈禁家中一事其时理密亲王尚在年幼
  皇祖何等英明而膳房人花喇等即敢心存彼此依附觊觎皇祖洞烛先几将花喇等正法以示惩创厥后群小复从
  而蛊惑遂致屡生事端上烦
  皇祖圣虑终至废黜自理密亲王既废不复建储迨我皇祖传位
  皇考十三年励精图治中外肃清及朕缵承洪业五十年间日理万几朝干夕愓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重熙累洽海宇升平使理密亲王及弘晳父子继践尊位不数年间屡遭事故岂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夫以我
  皇祖之慈爱明哲犹有理密亲王之事设后之人主未能
  
  皇祖之仁慈英断而为太子者又不能小心谦谨必致渐生嫌隙鲜有能始终获保万全之理可见建储册立之断不可行也又朕偶阅续通志载李林甫构陷太子瑛一事纪载未明因检查通鉴辑览称明皇惑于武惠妃之譛欲废太子瑛张九龄犯颜强谏武惠妃密使宫奴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若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即以其语奏闻明皇为之动容九龄实贤臣若明皇能断应立抵武惠妃之罪乃致九龄反罢斥李林甫专国阿附宫闱构陷太子卒与鄂光二王废黜同日赐死夫以储位之故构煽交乘致明皇一日而杀三子天下衔冤足见储贰一建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从而揣测其懦者献媚逢迎以陷于辜其强者设机媒孽以诬其过往往酿成祸变遂致父子之间慈孝两亏而臣工亦必由此身罹刑宪平心而论其事果有益乎无益乎朕即位之初即默告
  上天若蒙
  穹苍眷佑愿如
  皇祖御极六十年之久不敢复有奢望其时朕年甫二十五岁并未计及六十年当至八十五岁至过五旬万夀后始亿及此因暇日侍
  圣母时面奏及此曽蒙
  慈谕皇帝如此勤政爱民天下臣民亦必不肯听皇帝归政朕因默念若得
  上天嘉佑
  圣母夀逾百龄朕即八十五岁亦何敢即言归政今既始愿不遂追忆斯言实深悲咽朕春秋七十有四距归政尚十一年自当仰体
  上天爱养亿兆董治百官犹日孜孜不敢自暇逸倘𫎇嘉贶将来得归政颐养亲为授受岂非古今稀有之盛事而朕之心亦可明于天下后世朕办理天下一切大小庶务无不宵旰勤求悉心筹画即安置一物亦必期其稳妥宁于继体付托之重转不早为详慎定计是朕非不立储特不肯效立储之虚名俾众人有所窥伺致父子之间有责善则离之不祥尔此正朕维持调䕶之殷衷
  天地
  祖宗实鉴朕心若子子孙孙皆能以朕此心为心则我大
  清亿万年可永承
  鸿贶于无疆也总之立储一事如井田封建之必不可行尚有过之将来书生拘墟之见必有心生窃议且谓今日诸臣有意迎合不知此等阳为国家根本之论而阴实遂其钻营结纳之私即亿万年后朕之子孙有泥古制而慕虚名复为建立之事者亦所不禁但人心不古如江河日下之势父子之间必有为小人构成衅隙复启事端彼时始信朕言之不爽然悔已晩矣此事前屡颁训谕并令皇子及总师傅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垂示久远兹恭阅
  皇祖实录处治膳房人花喇等事用是再行明切申谕并
  著补载入古今储贰金鉴
  册封亲王亲王世子郡王仪
  
  册封亲王及世子
  命下礼工二部制
  册宝皆以金若嗣封王注名于册宝世相传授 预期礼部诹吉奏请命内大臣散秩大臣一人为使内阁学士翰林院学士礼部侍郎一人副之届期鸿胪寺官设案于
  太和殿丹陛正中南向王府官备鼓吹一部于长安门外銮仪卫设采亭于礼部堂上仪制司官陈
  
  册宝于亭内校尉舁亭由东长安门入至
  太和殿阶下亭止奉
  节升阶陈于案封使及执事官朝服俟于丹墀礼部侍郎升东阶就
  节案左右封使升东阶诣案前北面西上侍郎举节西面授正使持
  节偕副使降阶銮仪校舁采亭从导以
  御仗出
  太和中门至长安门外封使及执事官咸乘马鼓吹前导诣王邸第是日府属官预设
  节案于堂内正中前设香案均南向左设
  册宝案西向设乐于仪门内设仪仗于庭中封使及王
  府第门下马正使持
  节前行副使奉
  制册礼部官奉宝随行乐作王率所属官朝服迎于大门外道右跪候过兴随入乐止正副使奉
  
  册礼部官奉宝由中阶升堂各陈于案正副使就案东立宣册官礼部官立于其后均西面引赞引王升西阶就堂内北面立乐作赞行三跪九叩礼兴乐止进至香案前跪礼部官诣
  册案展
  制册宣册官西面宣读讫以
  制册授正使正使授王王祇受转授从官从官跪接兴陈于案次宣宝讫以授副使副使授王如受
  册仪封使皆复位立王退立拜位乐作行三跪九叩礼
  毕乐止正使奉
  节出副使及执事官从王率属出大门外跪送如初迎仪封使回还
  节有司皆退若
  册封郡王制
  册印皆银质金饰馀与亲王及世子同
  册封郡王长子贝勒贝子仪
  凡
  册封郡王长子贝勒贝子
  命下工部制
  制册以纸为之前期礼部奏请
  命内阁侍读学士侍读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一人为正使礼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一人副之届日鸿胪寺官设案于
  太和殿阶下正中礼部仪制司官奉
  
  册于采亭銮仪校舁行入至
  殿阶下陈
  节于案陈采亭于案左封使及执事官入俟丹墀礼部侍郎就
  节案左立封使诣案前北面侍郎举
  节西面授正使正使持
  节出銮仪校舁亭导以
  御仗副使及执事从出
  太和中门至长安门外乘马诣府第如封诸王仪是日府属官设乐于仪门内设仪仗于庭中长子贝勒贝子迎
  节册受
  册送
  节均如诸王仪
  册封公主仪
  
  册封公主正使用内大臣散秩大臣副使用礼部满侍郎内阁满学士翰林院满掌院学士札钦天监择吉后行文各该衙门移取衔名开列奏请
  钦派正副使仍将
  册封仪注奏
  闻得
  旨行知正副使及公主府行太常寺派宣读官部派笔
  帖式二员前引
  凡分别固伦和硕品级应备冠服仪仗俱于指婚后奏明
  
  册封公主
  命下工部制
  册以金礼部诹吉奏请
  命正副使持
  节往封如亲王之仪是日府属官豫设
  节案于公主府厅事正中前设香案左设
  册案设乐于仪门内设仪仗于庭中封使及府门下马
  正使持
  节入采亭从公主礼服率侍女迎于仪门内道右跪候过兴副使奉
  册随
  节升自中阶以
  
  册陈于案退就案东立宣册官礼部官立于其后均西面侍女引公主由西阶升诣堂中北面立乐作行六肃三跪三叩礼兴乐止进至香案前跪礼部官诣
  册案展
  制册宣读官西面宣
  册讫正使奉
  册授内监内监跪接授侍女侍女跪授公主公主祇受仍授侍女陈于案公主兴退就拜位行六肃三跪三叩礼毕乐止正使奉
  节出副使及执事官从公主跪送
  节于仪门如初迎礼封使回还
  节有司皆退
  册封福晋夫人仪
  凡亲王世子郡王福晋长子贝勒贝子夫人间五岁礼部彚疏请行
  册封礼
  制册封使各视其夫爵是日鸿胪寺官设案于
  太和殿阶下礼部奉
  节
  册  节  册视彚封人为数于采亭銮仪校舁入至
  殿阶下陈
  节于案陈亭于案左各府属官备鼓吹于长安门外封使及执事官朝服入俟丹墀礼部侍郎率属立
  节案左封使诣案前礼部奉各
  节授正使銮仪校舁亭副使及执事官从出
  太和中门至长安门外乘马鼓吹前导诣各府第福晋等迎
  节册受
  册送
  节均如公主仪
  册封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仪与封福晋夫人同
  凡封郡主县主郡君间五岁礼部彚请遣使往封均用纸册
  凡亲王嫡继福晋所生女俱封郡主侧福晋所生女降二等封郡君亲王世子郡王嫡继福晋所生女俱封县主侧福晋所生女降二等封县君凡亲王郡王妾所生女均不准封郡王长子贝勒嫡夫人所生长女封郡君其馀俱作为侧夫人所生之女贝子嫡夫人所生长女封县君其馀俱作为侧夫人所生之女入八分公嫡夫人之长女封乡君其馀俱作侧夫人所生之女凡贝勒以下准封嫡出之女一人其馀及侧夫人妾所生之女均不准封凡亲王郡王庶出女许字外藩者照公嫡出女之例请封
  凡郡王等有降革者令将原封
  册诰缴回
  乾隆十三年三月议准宗室庶女从无受封之例有许字蒙古者念其远适外藩格外加恩以示优礼嗣后本家奏准许婚后报宗人府请
  旨交部照例具题
  二十七年四月奉
  旨凡王公之女请封俱先呈报宗人府再行知礼部三十七年九月镶黄旗满洲都统奏准郡君额驸明亮奉
  旨降为二等侍卫职衔其妻郡君停给俸禄
  册内填写降级縁由
  三十八年正月奉
  旨嗣后福晋及多罗格格以上俱称位其夫人以下概应称人不得称位
  四十三年四月辅国将军特通额之次女请封四十六年十月贝子明韶之次女请封俱因长女自幼病故礼部奏明请
  旨给封
  四十四年十月𫍯亲王弘畅之四女五女照亲王嫡岀女授为郡主品级嗣于四十八年十月彚封题准弘畅已縁事降为郡王其女应照郡王嫡出女之例降封县主品级制给
  册诰授封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