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盛京疆域考/卷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盛京疆域考
◀上一卷 卷三 元魏 隋 唐 渤海 下一卷▶


元魏

[编辑]

【 地形志北齐魏收著 魏太武击走冯宏始有辽东六郡数传至于孝武胡后攘羭尔朱构祸国分为二厥后东魏篡于高齐西魏篡于宇文周而河北自晋州以东河南自洛阳以东皆为齐境其西为周境是辽东数郡由东魏入于北齐矣然郡县悉仍魏旧故统于魏书且自后燕慕容宝封高骊王安为辽东带方二国王句骊遂略有辽东郡县北魏北齐之闲屡封高骊皆有辽东郡公之目则辽水以东当时已非魏齐所有特高骊郡县无考今第就魏地形志所有者录之而已】

  营州原注治和龙城太延二年为镇真君五年改置永安末陷天平初复 【 按魏书地形志营州属有乐良郡平州北平郡属有朝鲜县释地者不一其说然考魏世祖本纪延和元年徙营邱成周辽东带方玄菟乐浪六郡民于幽州开仓赈之是当时已徙其民矣其地形志北平郡朝鲜县注云延和元年徙朝鲜民于肥如复置县属北平郡是朝鲜一县明为侨置而乐良郡注云正光末复置疑亦因迁来之民侨置此郡盖皆在直隶境非两汉旧地然则辽河以东没入高骊久矣】

  昌黎郡 【 郡治龙域 【 域:城】 今直隶境】 领县三原注晋分辽东置真君八年并冀阳属焉 【 李氏地理韵编云昌黎郡在今锦州府境按顾亭林五昌黎之说有云魏并柳城昌黎棘城于龙城而立昌黎郡志云有尧祠榆顿城狼水即燕之旧都龙城此又一昌黎也又顾氏方舆纪要云后魏昌黎郡亦治龙城省昌黎县入焉然则昌黎郡治在今锦州北边以外本注推原于晋盖沿旧名而其地则异韵编亦未考实耳】

  广兴 【 今锦县地】 原注真君八年并徒河永乐燕昌属焉有鸡鸣山石城大柳城

  定荒 【 今锦州府境】 原注正光末置有鹿头山松山 【 顾氏方舆纪要云后魏正光末析龙城广兴二县地置定荒县高齐时废李氏地理韵编云在今锦州府境按龙城在今义州北边外既云析龙城广兴二县地置则定荒当在义州境而本注云有松山按松山在今锦县之西是定荒仍兼锦县境】

  龙城 【 今锦州边外】 非奉天境从省

  建德郡 【 当在今锦州边外】 领县三原注真君八年置治白狼城 【 李氏地理韵编云在今锦州府境然观本注治白狼城则仍在锦州边外】

  广都 【 今广宁县地】 原注真君八年并白狼建德望平属焉有金紫城

  阳武 【 当在锦州府境】 原注正光末置有三合城

  石城 【 本注云有白鹿山祠按白鹿山今喀喇沁旗地】 非奉天境从省

  辽东郡 【 疑在今锦州府境】 领县二原注秦置后罢正光中复治固都城 【 按顾氏方舆纪要襄平城在营州东南后魏正光中侨置辽东郡于此领襄平新昌二县而李氏地理韵编谓仍汉晋之旧恐难确信以当时辽水之东皆为高骊有也详见下襄平县注】

  襄

  平 【 今锦县境】 原注二汉晋属后罢正光中复有青山 【 晋书载记慕容廆以辽东僻远徙居徒河之青山是青山本古徒河县境今本注云有青山则襄平当在锦县境内李氏地理韵编以为同前后汉非】

  新昌原注二汉晋属后罢正光中复 【 李氏地理韵编谓在今海城县东恐误】

  平州原注晋置治肥如城

  辽西郡 【 同前后汉】 领县三原注秦置

  阳乐 【 疑同前后汉】 原注二汉晋属真君七年并令支合资属焉有武历山覆州 【 州:舟】 山林榆山太真山 【 文献通考契丹考有云距幽州北七百里有榆关东临海北有兔耳覆舟山山皆陡绝今本注有覆舟山其地盖去榆关不远】

  海阳 【 疑同前后汉】 原注二汉晋属有横山新妇山清水肥如 非奉天境从省

  【 按魏中分天下然辽地仅有其半所置郡县皆辽西之境至辽东郡则但存其名而已又库莫奚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至魏时渐立部落与辽西接壤盖鲜卑灭而奚兴其是否侵人奉天境内亦无从考信也】

[编辑]

【 隋初混壹区夏未遑从事于边鄙辽水东西高句骊蚕食几尽开皇十七年文帝使拜句丽王元辽东公优册为王明年句骊率靺鞨万馀骑寇辽西帝怒命汉王谅总水陆军讨之馈运不继师出榆关复遇疾疫进次辽水元惶惧谢罪乃罢兵待之如初炀帝嗣位藩礼颇阙大业七年诏讨高骊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八年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海冥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等道右十二军出临屯候城肃慎襄平等道凡一百十三万馀人号二百万进至辽水高骊阻水拒守大败之乘胜进围辽东城车驾渡辽命尚书卫文昇等抚辽左之民建置郡县会宇文述等渡鸭绿水东为高骊所败帝乃引还惟于辽水西拔高骊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归九年帝复亲征适杨玄感作乱六军并还高骊尽锐来追殿军多败十年又发天下兵征高骊而盗贼蜂起所在阻绝军多失期师至辽水高骊亦困弊乞降乃顿怀远镇受其降班师后天下丧乱隋遂以亡是终隋之世不能有辽左之土文献通考称高骊至隋渐大东西六千里则当时辽之东西固高骊境也即隋师所出之道所称郡县旧名不过推本两汉之故其实高骊皆已易置隋不得知其详也至辽东郡及通定镇隋所创置未能经久兹故摭前后出师大略附于元魏 【 脱后字】 焉】

[编辑]

【 地理志石晋刘昫宋欧阳修等撰 唐初承隋之旧未即用师于辽东武德初高句骊王建武再遣使入朝拜辽东郡王太宗己禽突厥颉利诏瘗隋战士胔毁高骊所立京观建武惧筑长城千里东北首扶馀西南属之海未几其东部大人盖苏文杀建武立建武弟之子藏侵侮邻国□书让之 【 脱拔字】 不奉诏贞观十九年帝亲征之盖牟等城进围安市不克拔辽盖二州人以归明年诏牛进达李𪟝等伐之二十二年诏薛万彻自海道伐之高宗永徽六年诏程名振苏定方等伐之显庆三年复遣名振率薛仁贵伐之后二年诏契苾何力等讨之乾封元年盖苏文死高骊内乱诏李𪟝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分五道进讨卒灭高骊以其地置安东都护府治平壤后都护府内徙垂拱中又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高骊乃复国焉当高骊破灭之初唐己尽有辽地然不即郡县其疆而仅领之以羁縻州于是渤海方强遂略有高骊故地辽水东西大半没于渤海是有唐一代辽东初没于高骊继没于渤海即辽西一隅亦不过置之屯戍兼防契丹未尝革其戎索之旧也今据新唐书地理志录存之而即以渤海次焉】

  安东上都护府原志总章元年李𪟝平高丽国得城百七十六分其地为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之用其渠帅为都督刺史县令上元三年徙辽东郡故城仪凤二年又徙新城圣历元年更名安东都督府神龙元年复故名开元二年徙于平州天宝二年又徙于辽西故郡城至德后废

  高丽降户州十四府九原注太宗亲征得盖牟城置盖州得辽东城置辽州得白岩城置岩州 【 通鉴辑览注岩州在今辽阳州东北】 及师还拔辽盖二州之人以归高宗灭高丽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后所存州止十四 【 按旧唐书地理志云初置领羁縻州十四惟其所列无诸比识利拂涅拜汉四州而以新城辽城哥勿建安四都督府足之既多缺略亦属牵强】

  南苏州 【 今海龙厅大围场内 文献通考贞观二十一年李𪟝破高骊于南苏班师至颇利城渡白狼黄岩二水怪其浅狭间契丹辽源所在云此水更行数里合而南流即称辽水按白狼水即大凌河旁源详见前汉志交黎县注下此言合而南流即 【 脱今字】 称辽水盖仍沿水经注之讹黄岩水今莫能指名观上 【 上:此】 水合而南流即辽水一语似即颇利城或谓即奉化县境按之道里似乎可据又唐书契苾何力传乾封二年高丽兵十五万屯辽水引靺鞨数万众据南苏城何力进击破之胡氏通鉴注南苏汉高句丽县地有南苏水城因此名按南苏水为今之东辽河发源围场是南苏州即今围场无疑方舆纪要诸书均以为金州厅境谬即李氏地理韵编以为今兴京境者亦未确】

  盖牟州 【 今辽阳州东北境 贞观十九年伐高丽李𪟝攻盖牟城拔之以其地为盖州胡氏通鉴注盖牟在辽东城东北又贾耽方域考营州道内有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之语今按唐贞观行军之道渡辽水先拔盖牟次攻辽东白岩次及安市系由北而南胡氏鉴注及贾耽之说皆为吻合辽金史志以及释地各书均以为今盖平县治则沿误耳】

  仓岩州 【 今昌图府境 薛仁贵传乾封初泉男生内附遣将军庞同善等往慰纳诏仁贵援送同善至新城夜为虏袭仁贵击之同善进次金山衄虏不敢前高丽乘胜进仁贵又败之拔南苏木底仓岩三城乃负锐提卒进攻扶馀据此则仓岩当在昌图府境】

  磨米州 【 当在奉天府境 通鉴贞观十九年伐高丽凡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沙卑麦谷银山后黄十城按唐书高丽传太宗既破南北部傉萨兵高丽震骇后黄城及银城并自拔数百里无人烟然则后黄银山二城宜皆安市近地沙卑城则张亮海道之师所拔至磨米一州与盖牟辽东相提并数当亦去盖牟不远】

  黎山州 【 当在奉天境】

  延津州 【 今铁岭县境 按辽志延津县注本渤海富寿县地有延津故城更名所谓故城疑即此】

  木底州 【 今海龙厅大围埸境】

  安市州 【 同汉晋旧 贞观十九年破高丽辽东城进次安市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以十五万众来援距安市四十里而屯帝曰虏堕我策中矣遂大破 【 脱之字】 围安市三日不下乃班师总章中高丽大长钳牟岑率众反诏高偘等讨之偘徙都护府治辽东州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

  诸比州 【 按前高丽降户注云高宗灭高丽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后所存州止十四是置州之初盖兼高丽故也 【 也:地】 非皆在辽东境也后所存州十四盖有所并省非馀州陷没止存十四州属都护也然则十四州之地宜半在朝鲜半在辽东舆地诸家谓皆在奉天境内殊难考信如诸比以下四州卫乐以下五州皆此类】

  识利州

  拂涅州

  拜汉州 【 以上四州李氏地理韵编谓当在奉天境姑存其说】 代那 积利 【 二州皆在朝鲜】 非奉天境从省

  新城州都督府 【 今新民厅东北 通鉴贞观十九年江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折冲都尉曹三良引十馀骑直压城城中惊扰无敢从 【 从:出】 者又高丽传贞观二十年李𪟝率营州都督兵伐高丽由新城道以进次南苏木底虏战不胜焚其郛而还永徽五年高丽以靺鞨兵攻契丹战新城契丹败之六年诏程名振等讨高丽渡辽水趣新城高丽以其兵少开门渡贵端水逆战名振等大破之焚其外郛而还总章元年李𪟝复讨高丽次新城合诸将谋曰新城贼西鄙不先图馀城未易下进击西南山临城遂降之近 【 近:进】 拔城十有六顾氏方舆纪要曰在金州卫西按唐伐高丽凡由陆路进者必先趋新城以至南苏木底且其地与契丹为进 【 进:近】 自应在开原新民之境金州处西南一隅为唐世行师所不及顾说不足信】

  辽城州都督府 【 今州治 按高丽传贞观二十年征高丽围辽东城帝渡辽水营马首山身到城下见士填堑分负之群臣震惧争挟块以进城遂溃以其地为辽州马首山即今辽阳西南之首山观帝渡辽水营马首山身到城下似彼时辽城去今州治不远说者谓在今州治北七十里恐不足据】

  哥勿州都督府 【 当在奉天境 按泉男生传既求内附诏契苾何力率兵援之乃举哥勿南苏仓岩等城降】

  卫乐州都督府 【 当在奉天境】

  舍利州都督府 【 当在今金州厅境】

  居素州都督府 【 当在奉天境】

  越喜州都督府 【 当在今铁岭县境】

  去旦州都督府 【 当在奉天境 按以上五州姑据类编存之】

  建安州都督府 【 今盖平县西南六十里 贞观十九年营州都督张俭将胡兵为前锋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数千级帝次安市破高丽援兵因议所攻帝曰吾闻安市地险而众悍莫离支击不能下因与之建安恃险绝粟多而士少若出其不意攻之不相救矣建安得则安市在吾腹中𪟝曰不然积粮辽东而西击建安贼将梗我归路不如先攻安市帝曰善仪凤元年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

渤海

[编辑]

【 渤海之先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万岁通天中契丹□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走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武后封比羽为许国公不受命诏李楷固索仇击斩之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祚荣因高丽靺鞨兵以拒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建国自号震国王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据辽地南至于海西渡辽惟锦州以西尚为蚕食所未及先天中朝命拜渤海郡王始去靺鞨号称渤海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为海东盛国五季之末灭于辽今考其地属奉天省据辽史沿革录之州县或失其本属亦为散附于末不隶辽左版图则从省】

  西京鸭渌府 【 今通化县东并下神州见辽志渌州】 领州四原志鸭渌朝贡道也 【 辽史阿古齐传渤海既平复叛阿古齐与康默记讨之会贼游骑七千自鸭渌府来援势张甚阿古齐一战克之遂进军破辉发城】

  神州 【 附郭】 县三 【 唐志贾耽曰自鸭渌江口舟行百馀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溯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溯流二百里至神州】

  神鹿

  神化

  剑门

  桓州 【 今怀仁县通沟口见辽志桓州】 县三 【 辽志桓州云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又通典曰汉建安中高丽王伊夷模更作新都于丸都山下在沸流水之东云云今怀仁县通沟口有高丽王墓碑所叙与通典略同可称确据】

  桓都

  神乡

  淇水

  丰州 【 今通化县东北境见辽志丰州】 县四

  安丰

  渤恪

  隰壤

  硖石

  正州 【 今通化县坟见辽志正州】

  长岭府 【 今海龙厅境】 领州二原志长岭营州道也 【 唐志贾耽曰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辽史康默记传从征渤海先登拔之与韩延徽下长岭府军还所下城邑多叛默记与阿古齐平之破辉发城按此则府当去辉发不远】

  瑕州

  河州

  鄚颉府 【 今昌图府境见辽志韩州】 领州二

  鄚州

  颉州 【 唐志作高据辽志改】

  越喜 【 今昌图府境】

  万安 【 今昌图府境】

  定理府 【 今铁岭县西南 盛京通志作兴京城西北】 领州二

  定州 【 盛京通志作兴京境】

  沈州 【 今承德县治见辽志沈州 明一统志汉辽东郡地渤海置沈州辽东行部志沈州在唐时尝为高丽侵据李𪟝东征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实今之沈州也唐季为大氏所有】

  定理

  平邱

  岩城 【 当即白岩城】

  慕美

  安夷 【 今铁岭县西南六十里见辽志双州双城县】

  沈水

  安定 【 今铁岭县西南六十里见辽志双城作安定郡者疑系字讹】

  保山

  能利 【 按辽志沈州有县九未载其名元一统志沈州本挹娄故地渤海建定理府都督定沈二州故县九云云后罹兵火定州与县并废今据增入其分属则不可得而详矣】

  铁利府 【 今承德县西南七十里见辽志广州】 领州六

  广州 【 今承德县西南六十里 辽志广州注云高丽为当山县】

  汾州

  蒲州 【 承德县北四十里 盛京通志蒲州辽初已废自应以蒲河得名今承德县西北四十里香炉山蒲河源在焉州之设亦应在此】

  海州

  义州

  归州

  怀远府 【 今昌图府境见辽志信州】 领州九 【 按唐书渤海传以南京为沃沮故地西京为高丽故地定理为挹娄故地东平为沸涅故地铁利为铁利故地怀远为越喜故地其说不尽可据按文献通考四裔考沃沮濊貊并属乐浪沃沮凡二国东沃沮在句骊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北与挹娄夫馀南与濊貊接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馀里与挹娄接人皆乘船捕鱼挹娄古肃慎国在不咸山北夫馀之东千馀里滨大海南与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有石砮楛矢夫馀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最为平敞由黑水稍东南行十日得拂涅越喜铁利等部其地距渤海北东际于海云云合而观之是东沃沮为朝鲜北境北沃沮为吉林东南境之滨海处挹娄为吉林东境拂涅越喜铁利为吉林北境及黑龙江之东境唐书以渤海之西京为高骊故地南京为沃沮东平为拂涅定理为挹娄铁利为铁利怀远为越喜而辽志沿革则以沃沮拂涅挹娄铁利越喜等部俱在今奉天境内按渤海五京原不尽在奉天且其地域亦不应若是之狭据以传信误人实多附辩于此】

  达州

  越州

  怀州

  怀福 【 今昌图府境】

  豹山 【 今昌图府境】

  乳水 【 今昌图府境以上三县均见辽志信州下以意定之当系诸此】

  纪州

  富州 【 今铁岭县治见辽志银州】 领县二

  富寿 【 今铁岭县境见辽志银州延津县】

  优富 【 今铁岭县境见辽志银州永平县】

  美州 【 当在奉天境见辽志遂州】

  山河 【 当在奉天境并下二县见辽志遂州山河县】

  黑川

  麓川 【 同州地】

  福州 【 五代史记契丹传胡峤与部曲东之福州又东行过一山名十三山又东行数日过卫州有居人】

  邪州

  芝州

  安远府 【 今通化县境见辽志慕州】 领州四宁郿慕常

  慕州

  慕化

  崇平

  铜 【 独奏】 州 【 今海城县东南四十里见辽志铜州 按□奏州之名见渤海传内当如今之直隶州】

  花山 【 见辽志铜州析水县】

  附载郡州县之失其属者

  铜山郡 【 今铁岭县东北四十里见辽志咸州元一统志铜山郡故城在咸平府南】

  安宁郡 【 今昌图府境见辽志凤州】

  麓州 【 当在奉天境见辽志麓州】

  集州 【 今承德县东南四十五里见辽志集州】

  奉集 【 同州】

  银州 【 今铁岭县地见辽志银州新兴县】

  盖州 【 今盖平县治】 又改辰州 【 见辽志辰州】

  永丰 【 今海城县西六十里见辽志辽阳府仙乡县满洲源流考永丰县在今海城县西六十里辽水东岸明时有永丰堡亦在海城西南六十里】

  鸡山 【 今辽阳州西八十里见辽志辽阳府鹤野县】

  紫蒙 【 今辽阳州东见辽志辽阳府紫蒙县】

  金德 【 又为】 常乐 【 今辽阳州治见辽志辽阳府辽阳县】

  长宁 【 又改】 兴辽 【 今辽阳州西南见辽志辽阳府兴辽县】

  平阳 【 今广宁县境见辽志懿州宁昌县考证下】

  麓郡

  麓波

  云川 【 以上麓郡麓波云川三县今广宁县境见辽志乾州司农县】

◀上一卷 下一卷▶
盛京疆域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