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磻溪随录/卷七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卷七 卷八

田制后录考说(上)[编辑]

[编辑]

田制可考者。已具于前。此复录乡党户口之制及务农树艺赋税水利。听民去狭就宽。常平,义仓,救荒等要语。以备参考。

乡党[编辑]

周礼大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畒。一易之地家二百畒。再易之地家三百畒。其六乡之法。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郑玄曰王国百里内为六乡。其外为六遂。闾二十五家。族百家。党五百家。州二千五百家。乡万二千五百家。及三年则大比。大比则受邦国之比要。比长每比下士一人。闾胥每闾中士一人。族师每族上士一人。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各掌其所治之政教戒令。六遂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六遂之地。自远郊以达于畿中。有公邑家邑小都大都。为邻里酂鄙县遂。犹郊内比闾族党州乡也。郑司农云田野之居。其比伍之名。与国中异制。故五家为邻。玄谓异其名者。示相变耳。邻长每邻一人。里宰每里下士一人。酂长每酂中士一人。鄙师每鄙上士一人。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各掌其所治之政教戒令。

○齐桓公用管仲。管仲曰善牧者。非以城郭也。辅之以什。司之以伍。伍无非其里。什无非其家。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不求而得。不召而来。故人无流亡之意。吏无备追之忧。故主政可行于人。人心可系于主。是以制国。郊内则以五家为轨。轨十为里。里四为连。连十为乡。乡五为帅。国内十五乡。自五至帅。郊外则三十家为邑。邑十为卒。卒十为乡。乡三为县。县十为属。属有五。自五至属。各有官长。以司其事。以寓军政焉。

○汉因秦制置郡县。每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为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风俗通曰有秩者。言其官才有秩耳。啬省也。夫赋也。言当均其赋税也。三老掌教化。啬夫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盗赋。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者。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

叶氏曰汉县乡亭之制。本于商鞅。鞅虽改法。要是周衰国大者。不用旧制。齐秦楚裂地名官以自便。往往在商鞅之前矣。古者百里之狭。自为朝廷。由后世观之。疑若烦民。然三老啬夫游徼。犹各有职任。近民而分其责。若后世荡然无复纪秩。而令长悍然独以征取为事。则又鞅之所不为也。

○后魏初。不立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孝文太和十年。给事中李冲以为三正理人。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曰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党长取乡人彊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复二夫。党长复三夫。三长三载无愆则陟用之一等。太后览而称善。引见公卿议之。中书令郑义等曰冲求立三长者。乃欲混天下为一法。言似可用。事实难行。太尉元丕曰此法若行。公私有益。方今有事之月。校比人户。新旧未分。人心劳怨。请过今秋。至冬间月。徐乃遣使为宜。冲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不因调时。百姓徒知立长校户之勤。未见均徭省赋之益。心必生怨。宜及课调之月。令知赋税之均。既识其事。又得其利。因人之欲为之易行。著作即傅思益进曰人俗既异。险易不同。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朝改法。恐成扰乱。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遂立三长。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均省。上下安之。

○隋文帝令五家为保。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畿外置里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以相检察。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令理民间词讼。李德林以为本废乡官判事。为其里闾亲识。剖断不平。今令乡正专理五百家。恐为害更深。且今吏部緫选人物。天下不过数百县。于六七百万户内。铨简数百县令。犹不能称才。乃欲于一乡之内。选一人能理五百家者。必恐难得。帝从威言遂置之。后十年。虞庆则等关东诸道使还。幷奏云五百家乡正。专理词讼。不便于人。党与爱憎。公行货赂。乃废之。

○唐令四家为邻。四邻为保。百家为里。五百家为乡。每里置正一人。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听随便量置。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幷免其课役。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其村满百家。增置一人。掌同坊正。其村居如满十家者。隶入大村。不须别置村正。诸里正。县司选勋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强干者充。其次为坊正。若当里无人。听于比邻里简用。其村正。取白丁充。已上论乡党。

户口[编辑]

周礼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

司民主民数者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生齿。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齿。版即籍也。国中王国之内。登上也下除也。每岁有生者登而载之。死者下而除之。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祀司民之星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冡宰贰之。以赞王治。其正本登于天府。其内史司会冡宰三官所掌者。乃其副贰耳。

○徐干中论曰夫治平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为国之本也。先王周知其万民众寡之数。乃分九职焉。九职既分则劬劳者可见。勤惰者可闻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役既均。故上尽其心而人竭其力。然而庶功不兴者。未之有也。庶功既兴。故国家殷富。大小不匮。百姓休和。下无怨疾焉。然而治不平者。未之有也。故泉有源治有本。道者审本而已矣。故周礼孟冬。司寇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冡宰贰之。其重之也如是。今之为政者。未之知恤也。辟犹无田而欲树艺。虽有农夫。安能措其强力乎。是以先王制六乡六遂之法。所以维持其民而为之纲目也。使其邻比相保。受赏罚相延及。故出入存亡臧否逆顺。可得而知也。及乱君之为政也。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逋逃者有之。于是奸心竞生而伪端并作。小则滥窃。大则攻劫。严刑峻令。不能救也。人数者庶事之所自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贡赋。以造器用。以制禄食。以起田役。以作军旅。国以建典。家以立度。五礼用修。九刑用措。其唯审人数乎。

○东晋哀帝兴宁二年三月庚戌。大阅户口。令所在土断。谓之庚戌制。土断。谓令西北士民侨寓东南者。所在以土著为断也。孝武时范寗陈时政曰。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自尔渐久。人安其业。丘垅坟柏。皆以成行。无本邦之名而有安土之实。今宜正其封疆。土断人户。明考试之科。修闾伍之法。难者必以为人各有桑土之怀。下役之虑。然斯诚兼幷之所执。而非通理之论也。古者失地之君。犹臣所寓之主。列国之臣。亦有违适之礼。且夫普天之人。原其氏出。皆随代移迁。何至于今而独不可。帝善之。安帝义煕九年。宋公刘裕谓人居土。上表曰。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画野。各安其居。故井田之制。三代以崇。秦革其政。汉遂不改。富强兼幷。于是为弊。在汉西京。大迁田景之族。以实关中。即以三辅为乡闾。不复系之于齐楚。九服不优。所托成旧。自永嘉播越。爰托淮海。朝运匡复之筭。人怀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暇给。是以宁人绥理。犹有未遑。及至大司马桓温。以人无定本。伤理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于时财阜国丰。实由于此。自玆迄今。弥历年载。画一之制。渐用颓弛。杂居流寓。闾伍不修。王化所以未纯。人瘼所以犹在。自非改调。无以济治。夫人情滞常。难与虑始。谓父母之邦为桑梓者。诚以生焉敬爱所托。请依庚戌土断之科。庶存其本。稍与事著。然后率之以仁义。鼓之以威声。超大江而跨黄河。抚九州而复旧土。则恋本之志。乃速申于当年。在始暂勤。要终必易。于是依界土断。

○唐令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岁造计帐。三年造户籍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一送户部。

○历代盛衰户口。周武王克商。平治天下。周公相成王致理刑措。人口千三百七十万四千九百二十三。此周之极盛也。平王东迁三十馀年。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五千里外。非天子之御。自太子公侯以下至于庶人。凡千一百九十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三人。

○汉自高祖至孝平元始二年。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馀。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此前汉之极盛也。光武中元二年。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馀。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至桓帝永寿二年。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口五千六万六千。此后汉之极盛也。

○昭烈据蜀。曹操据中原。孙权据江东。三国鼎峙。战争不息。蜀有户二十八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吴有户五十二万。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后。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

○隋文帝承后周。得户三百六十万。平陈又收户五十万。俭约为治。干戈不用。洎于炀帝大业二年十八年间。至八百九十万七千馀户。

○唐高祖初。有户二百馀万。贞观之际。励精为治。频至丰稔。至玄宗天宝十四载。户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百。口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此唐之极盛也。经禄山之乱。肃宗乾元三年。户一百九十三万三千一百。至文宗开成时。户四百九十九万六千七百。

马端临曰汉以后。以户口定赋。故虽极盛之时。而郡国所上户口版籍。终不能及三代两汉之数。盖以避赋之故。遆相隐漏。岂足凭乎。

杜佑曰昔贤云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适卫。冉子仆。曰美哉庶矣。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固知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反是而理者。未之有也。夫家足不在于逃税。国足不在于重敛。若逃税则不土著而人贫。重敛则多养羸而国贫。不其然矣。羸者。大贾蓄家也。正数之户。既避赋役。则至浮浪。为大贾蓄家之所役属而收其利也。说见管子。三代之际。井田定赋。秦革周制。汉因秦法。魏晋以降。名数虽繁。不救时弊。东晋之宅江南也。慕容符姚迭居中土。人无定本。伤理为深。遂有土断之令。财丰俗阜。实由于此。其后法制废弛。旧弊复起。义煕之际。重举而行。已然之效。著在前志。隋受周禅。洎于大业。有户八百九十万。时承西魏丧乱。周齐分据。暴君污吏。赋重役勤。人不堪命。多依豪室。禁纲坠紊。奸伪尤滋。高颖睹流冗之病。建输籍之法。定其名轻其数。高颖奏以人间课税。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多。长吏肆情。文帐出没。既无定簿。难以推校。乃请为输籍之样。其法凡民课输。皆籍其数。使州县长吏不得走弄出役。遍下其样于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自是奸无所容矣。使人知为浮客。被强家收太半之赋。为偏氓奉公上。蒙轻减之征。浮客。谓避公税。依强豪作佃家也。昔汉文三年。除人田租。荀悦论日古者什一而税。天下之中正。汉家或百一而税。可谓至轻矣。而豪强占田逾多。浮客输太半之赋。公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惠不下通。威福分于豪人也。不正其本。适足以资富强矣。高频设轻税之法。浮客悉自归于编户。隋代之盛。实由于此。先敷其信。后行其令。烝庶怀惠。奸无所容。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频之力焉。国家贞观中。有户三百万。至天宝末百三十馀年。才如隋氏之数。大唐之盛。迈于西汉。约计天下编户。合逾元始之间。而名籍所少三百馀万。直以选贤授任。多在艺文。才与职乖。法因事废。隳循名责实之义。阙考言询事之道。崇秩之所至。美价之所归。不无轻薄之曹浮华之伍。习程典亲簿领。谓之浅俗。务根本去枝叶。指以迂阔。风流相尚。奔竞相驱。职事委于群胥。货贿行于公府。而至此也。夫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乃均其事役。则庶功以兴。国富家足。教从化被。风齐俗一。夫然故灾沴不生。悖乱不起。所以周官有比闾族党州乡县鄙之制。维持其政。纲纪其人。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其敬之守之。如此其重也。及理道乖方。版图脱漏。人如鸟兽。飞走莫制。家以之乏。国以之贫。奸宄渐兴。倾覆不悟。斯政之大者远者。将求理平之道。非其本欤。

○宋太祖承五代之乱。有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削平僭据。至开宝九年。天下主客户三百九万五百。至神宗元丰六年。天下主客户一千七百二十一万一千七百。口二千四百九十六万九千三百。南渡后高宗绍兴三十年。诸路主客户一千一百三十七万五千七百。口一千九百二十二万九千八。马端临曰西汉户口极盛之时。率以十户为四十八口有奇。东汉户口。率以十户为五十二口。可准周之下农夫。唐人户口极盛之时。率以十户为五十八口有奇。可准周之中次。自本朝元丰至绍兴。户口率以十户为二十口。以一家止于两口。则无是理。盖诡名子户漏口者众也。

叶适上疏孝宗朝曰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欲而必遂。是故昔者战国相倾。莫急于致民。商鞅诱来三晋愿耕之民。以实秦地。汉末天下殚残而三国争利。孙权搜山越之众以为民。至于帆海绝徼俘执岛居之夷而用之。盖蜀之亡也。为户二十八万。吴之亡也。为户五十馀万。而魏不能百万而已。举天下之大。不能当全汉数郡之众。然则因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自古而然矣。今天下州县。直以见入职贡者言之。除已募而为兵者数十百万人。其去而为浮屠老子及为役而未受度者。又数十万人。若此皆不论也。而户口昌炽。生齿繁衍。几及全盛之世。其众强富大之形。宜无敌于天下。然而偏聚而不均。势属而不亲。是故无垦田之利。无增税之入。役不众兵不强。反有贫弱之实见于外。民虽多而不知所以用之。直听其自生自死而已。而州县又有因其丁中而裁取其绢价者。此其意岂以为民不当生于王土而征之者欤。夫前世之致民甚难。待其众多而用之。有终不得者。今之欲有内外之事。因众多已成之民。率以北向。夫孰敢争者。而论者曾莫以为意。此不知其本之甚者也。以臣计之。有民必使之辟地。辟地则民足税增。其居则可以为役。出则可以为兵。而今也不然。使之缩居憔悴。无地以自业。其驽钝不才者则为浮客为佣力。其怀利强力者则为商贾为窃盗。苟得朝暮之食而不能为家。丰年乐岁。市无贵粜。而民常患夫斗升之求。无所从给。大抵得以税与役自通于官者。不能三之一。有田者不自垦。而能垦者非其田。此其所以虽昌炽繁衍。而上不得而用之也。夫吴越之盛。近自唐季。人民偏集。以十五州之众。当今天下之半。计其土地。不足以容之。肩摩袂错。戚处而不自聊。荆楚之地。荒墟林莽。千里无聚落。分吴越之民。以实荆楚。则田益垦而民自足。居可以为役。出可以为兵。财赋不理而自富。臣以为当今之务。莫愈于此。马端临曰自天子以至庶民。各有其职。君子之任公卿者其职。而庶民之为军土者亦职也。是以古无谓职为役之称。古之所谓役者。或以起军旅则执干戈冒锋镝而后谓之役。或以营土木则亲畚锸疲筋力而后谓之役。夫子所谓使民以时。王制所谓岁不过三日。皆此役也。后世如乡亭军士等职。至困至贱。较其笞棰困踣之状。则与以身任军旅土木徭役者。无以异矣。于是因谓职为役。有军役身役之称。○已上论户口。

务农[编辑]

周公作无逸曰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又曰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

○周宣王即位。不籍千畒。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恊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厐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覛土。覛,视也阳瘅愤盈。瘅厚也愤积也土气震发。农祥房星也晨正。立春之日晨中于午日月底于天庙。营室土乃脉发。先是九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烝。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灾也谷乃不殖。稷以告王曰史帅阳官。春官以命我司事。主农事官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祇袚。袚除监农不易。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先时五日。先耕时也瞽告有恊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御治也各即其齐。三日王乃淳濯飨醴。淳沃也。濯溉也。飨飮也。谓王沐浴飮醴酒。及期耕日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乃行。祼灌也。灌鬯飮醴。皆所以自香洁。百吏庶人毕从。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膳夫掌王之飮食膳羞之馈食。农正田大夫主敷陈籍礼而祭其神。为农祈也。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墢。一墢。一耟之墢也。王无耦。以一耟耕。班三之。班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也。王一墢公三卿九墢。庶人终于千畒。终尽耕也其后稷省功。大史监之。司徒省民。大师监之。毕。宰夫陈飨。膳宰监之。膳夫赞王。王歆大牢。班尝之。庶人终食。是日也。瞽率音官。以省风土。廪于籍东南。锺而藏之。而时布于农。稷则遍戒百姓。纪农恊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众也曰徇。行也农师一之。先往。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大保六之。大师七之。大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修其疆畔。日服其镈。鉏属不解于时。财用不乏。民用和同。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以于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三时春夏秋。一时冬也。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而和于民矣。

○卫文公承国破灭之后。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魏文侯使李悝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畒。理田勤谨则畒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谓促遽之甚。恐为风雨损之。还庐树桑。还绕也菜茹有畦。瓜瓠果蓏。茹所食之菜。畦区也。木实曰果。草实曰蓏。植于疆场。于是魏国富强。

○汉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而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玆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民今年田租之半。

按古者籍田之义。若是其深切。汉时亲耕。犹为实事。故能大有益于劝农兴化。唐宋以来。此礼虽或不废。徒为观游之美宴乐之具。非徒无益。反害于民。愿治之君。宜省其繁文。去其酒乐。后世亲耕仪。有奏乐之节。酒宴之仪。其制礼也如此。已无足论。此等仪节。尽宜改定。凡称贺肆赦进官之类。一切革除。既从事以实。而又令州郡长吏各率其属。耕以劝之可也。人主不可独耕于京师而已。又令外方承而行之。每亲耕后。颁教申饬监司守令。各于所部。率其佐贰以下。依法耕之。以为民先。○每邑社稷坛近处定置籍田各一顷。亦使民受之。常时亦受种而耕获。入其九分之一。以补社稷祭祀所需。此则免其税。除其保布。○如君上五推。世子七推。公卿九推。则观察节度使亦九推。守令十二推。贰官至乡官十五推。凡镇将教官驿官在其地者。皆会以职次耕。亦须如此。定其仪式。

○龟错言于文帝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无有水旱之灾。而蓄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馀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税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畒。百畒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价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景帝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工也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大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下诏曰方今之务。才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𤰕𤰕垄也古畎字岁代处故曰代田。代易也古法也。后稷始𤰕田。以二耟为耦。倂两耟而耕广尺深尺曰𤰕。长终畒。一畒三𤰕。一夫三百𤰕。而播种于𤰕中。播布也。种谓谷子。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耨鉏也因𬯎其土。以附苗根。𬯎谓下之。音颓。故其诗曰或芸或秄。黍稷儗儗。音拟。小椎甫田之诗。儗儗。盛貌。秄音子。芸除草也。秄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必寐反盛暑陇尽𤰕平。则根深而耐风与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芸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畒五顷。九夫为井。三夫为屋。夫百畒于古为十二顷。古百步为畒。汉时二百四十步为畒。古千二百畒则得今五顷也。用耦犂。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畒一斛以上。缦田。谓不𤰕者。音莫干反。善者倍之。善为甽者。又过缦田二斛以上。

按我国为田。有畒而无畎。是以其收。率皆卤莽。今中国田皆有畎。闻之辽人。辽东田亦皆一畒三畎。以故辽田一日耕。比我国田悬小。而辽田一日耕。丰年能出粟五六十斛。其止出二三十斛者。谓之失稔。虽是土厚。实以其田畒耕种之法得宜而致也。信知古圣人遗法。无非尽善也。我国亦宜改造狭小鐴犂。依古法一畒三畎。播种于畎中。而耨陇草以培苗。俗既如此。则其利益可胜言耶。导民成俗。实在乎民长。已上论务农。

树艺[编辑]

周礼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地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又曰大司徒颁职事邦国都鄙。以登万民。一曰稼穑。二曰树艺。树植。艺莳也。诗云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载师宅不毛者有里布。不毛。谓不树桑麻也。罚以一里二十五家之泉。

○司马迁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荻。陈夏千畒漆。齐鲁千畒桑麻。渭川千畒竹。此其人皆是富给之资也。

按高丽成宗时。令诸道州县地品不成田畒。桑栗漆楮。随地之性。劝课栽植。又仁宗时令民随节植桑。至于漆楮栗柏梨枣菓木。各当其时栽以兴利。则亦是因古制而为之令者也。已上论树艺。

赋税[编辑]

宣公十五年。初税畒。公羊传曰初者何。始也。税畒者何。履畒而税也。何休曰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按行。择其善畒谷最好者。税取之。○杜预曰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馀畒。十取其一。故哀公曰二。初税畒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履畒而税也。何讥乎。始履畒而税。古者什一而藉。什一以借民力。以升与民。自取其一为公田。曷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而颂声作矣。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春秋经传数万。指意无穷。至此独言颂声作者。民以食为本也。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畒。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公田卜畒。即所谓什一而税也。○穀梁传曰古者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范寗曰非。责也。吏。田畯也。言吏急民。使不得营私田。公田稼不善则非民。民勤私也初税畒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畒什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悉。谓尽其力。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朱子曰彻。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畒。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畒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鲁自宣公税畒。又逐畒什取其一。则为什而取二矣。故有若请但专行彻法。欲公节用以厚民也。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谓什二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杨氏曰仁政必自经界始。经正而复井地均谷禄平。而军国之需。皆量是而以为出焉。故一彻而百度举矣。上下宁忧不足乎。以二犹不足。不教之彻。疑若迂矣。然什一天下之中正也。多则桀寡则貉。不可改也。后世不究其本。而唯末之图。故征敛无艺。费出无经。而上下困矣。又恶知盍彻之当务。而不为迂乎。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玆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唯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什一而税。尧舜之道也。多则桀。寡则貉。今欲轻重之则是小貉小桀而已。

○管子曰地之生财有时。人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度量不生。则赋役无限也。则上下相疾也。

○魏文侯时。租赋增倍于常。或有贺者。文侯曰今户口不加而租赋岁倍。此由课多也。譬如彼治冶。令大则薄。令小则厚。治人亦如之。夫贪其赋税不爱人。是虞人反裘而负薪也。徒惜其毛。而不知皮尽而毛无所附。

○秦孝公十二年。初为赋。纳商鞅说。废井田。改定贡赋法。始皇建守罢侯。贵以自奉。提封之内。撮粟尺布。一夫之后。尽专于己。徂春历秋。往还万里。人用无聊。海内咸怨。夏之贡殷之助周之藉。皆十而取一。盖因地而税也。秦则不然。舍地而税人。故地数未盈。其税必备。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务兼幷而自若。加之以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太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竭天下之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二世承之。不变其失。反更益之。海内遂反。

○汉高承秦之弊。轻租税。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赋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又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四年。初为筭赋。汉仪注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筭。为治库幷车马。文帝累赐田租之半。景帝令田租三十而税一。时上溢而下有馀。

○蕫仲舒言于武帝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也。卒计令人一岁之中。屯戍及力役之事。三十倍多于古也。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既收田租。又出口赋。而官更夺盐铁之利。率计令人一岁之中。失其资产。二十倍多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言贫人自无田。而耕垦豪富贵家田。十分之中。以五输本田主也。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矣。

○晋武帝平吴之后。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

按舍地税人。创于秦政。而成于晋武。万世弊法之始也。

○唐李翱作平赋书曰。人皆知重敛之为可以得财。而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也。何也。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而天下之人不来。由是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虽欲诛暴逆而威四夷。岂可得邪。轻敛则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土地无荒。桑柘日繁。尽力耕之。地有馀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强。人归之如父母。虽欲驱而去之。其可得邪。是故善为政者。百姓各自保。而亲其君上。虽欲危亡。弗可得也。

○欧阳修唐史。论曰古之善治其国而爱养斯民者。必立经常简易之法。使上爱物以养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故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产而取。以给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为用度之数。是三者常相须以济而不可失。失其一则不能守其二。暴君庸主纵其佚欲而苟且之。吏从之变制合时。以取宠于其上。故用于上者无节。而取于下者无限。民竭其力而不能供。由是上愈不足而下愈困。则财利之说兴。而取敛之臣用。记曰宁畜盗臣。盗臣诚可恶。然一人之害尔。取敛之臣用则经常之法坏而下不胜其弊焉。唐之始时。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其用之也有节。蓄兵以府卫之制。故兵虽多而无所损。设官有常员之数。故官不滥而易禄。及其弊也。兵冗官滥。为之大蠧。

唐史天宝之际。天下税入之物。租钱二百馀万贯。粟二千五百馀万石。庸调绢七百四十馀万匹。绵百八十馀万屯。布千六百五万端。诸色句课。不在其中。帝骄于佚乐。用不知节。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于是钱谷之司。始事朘刻。及至兵兴。财用益屈。所在促迫。取办无复常准。下户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其土着者百无四五。德宗时杨炎改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所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而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视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定。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民力未及宽。而僭叛相继。自是以后。财利之政行。聚敛之臣进。回残賸利。名目万端。以至盐铁屯田和籴恬苗推利借商进奉献助。无所不为。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

○吕氏东莱曰赋役之制。自禹贡始。可见禹贡。既定九州之田。赋以九州之土地。为九州之土贡。说者以为以其田赋之当供者。市易所贡之物。考之于经。盖自有证。何者。甸服百里赋纳緫。至于五百里米。自五百里之外。其馀四服。米不运之京师。必以所当输者。上贡于天子。以此知当时贡赋一事。所以冀州在王畿甸服之内。全不叙土贡。正缘已输粟米。以此相参考。亦自有证。盖当时寓兵于农。所谓贡赋。不过郊庙宾客之奉。都无养兵之费。故取之于畿甸而足。大略言之。三代皆沿此制。夏后氏五十畒而贡。商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畒而彻。三代之赋略相当。周官所载。九畿之贡而已。九州之贡。所谓出者半。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或以半输王府。或以三之一输王府。或以四之一输王府。所谓土贡未必能当贡赋之半。留之于诸侯之国。以待王府之用。皆是三代经常之法。又曰田制不复古。纵得薄敛。如汉文帝之除田租。唯惠有田之民。不能惠无田之民。田制不定。上之人虽欲复古。其道无由。兵制不复古。民既出税赋。又出养兵之费。上之人。虽欲权减。兵又不可不养。兵制不定。此意亦无由而成。要之寓兵于农。然后方始定。已上论赋税。

水利[编辑]

魏襄王时。史起说王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畒。赋田之法。一夫百畒。邺独二百畒。是田恶也。漳水在其傍。是可为用。于是以起为邺令。遂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傍。终古泻卤兮生稻粱。泻卤。即斥卤。谓咸卤之地也。

○秦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抵壶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渠成而用溉。注塡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畒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幷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李冰为蜀守。壅江水作堋。穿二江成都中。双过郡下。以通舟船。因以灌溉诸郡。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汉文帝以文翁为蜀郡太守。穿煎泄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人获其饶。

○武帝时大司农郑当时言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馀里。漕关东径易。又可以溉渠下民田万馀顷。帝发卒数万。穿之二岁而通。人以为便。是时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诸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泽名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馀顷。他小渠陂山通道不可胜言。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因名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葇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

○元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用广溉灌。岁岁增多。至三万顷。人得其利。及后汉杜诗为太守。复修其业。时歌之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后汉章帝时。王景为庐江太守。郡部安丰县。有楚孙叔敖所起芍陂。先是荒废。景重修之。境内丰裕。其陂径百里。灌田万顷。

○顺帝时马臻为会稽太守。始立镜湖筑塘。周回三百十里。灌田九千馀顷。人获其利。

○曹魏时司马懿镇关中。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百姓欣赖。正始三年。懿为太傅辅政。又请穿广济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后又广开进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颖之南北万馀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又魏郑浑为沛郡太守。郡居下湿。水劳为患。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以为终有经久之利。遂躬率百姓。兴功一冬皆成。比年大收。顷畒岁增。租入倍常。郡中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又徐邈为凉州。土地少雨。常苦乏谷。邈请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彩马牛。通供中国之费。西域入贡。财货流通。皆邈之功也。

○东晋张闿为晋陵内史。时所部四县并以旱失田。闿乃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馀顷。每岁丰稔。葛洪为其颂。乃征拜大司农。

○宋孝宗时浙东大饥。朱子为提举。请募饥民兴修水利。朝议难之。复请曰连年灾旱。国家发仓廪以赈之。若于数外微有增加。以为募民兴役之资。则救灾兴利。一举而两得之。臣亲见所至原野。极目萧条。唯是有陂塘处则其苗之蔚茂秀实。无异于丰岁。于是益知水利之不可不修。若令逐村逐保各有陂塘之利。则民间永无流离饿殍之患。国家亦永无蠲减粜济之费矣。

○孝宗乾道末。臣僚言江西连年荒旱。不能预与水利为之备。于是乃降诏曰朕惟旱干水溢之灾。尧汤盛时。有不能免。民未告病者。备先具也。豫章诸郡县但阡陌近水者。苗秀而实高仰之地。雨不时至。苗辄就槁。意水利不修。失所以为旱备乎。唐韦丹为江西观察使。治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万二千顷。此特施之一道。其利如此。矧天下至广也。农为生之本也。泉流灌溉。所以毓五谷也。今诸道名山川原甚众。民未知其利。然则通沟渎潴陂泽。监司守令顾非其职欤。其为朕相丘陵原隰之宜。勉农桑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虽有丰凶。而力田者不至拱手受弊。亦天人相因之理也。朕将即勤惰而寓赏罚焉。已上论水利。

听民去狭就宽[编辑]

汉景帝元年。诏曰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硗狭。无所农桑系畜。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崔寔政论曰昔圣人。分口耕耦。地各相副。今青,徐,兖,冀。人稠土狭。不足相供。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稀。厥田宜稼。悉不垦发。小人之情。安土重迁。宁就饥馁。无适乐土之虑。故氓之为言。瞑也。谓瞑瞑无所知。犹群羊聚畜。须主者牧养处置。置之茂草则肥泽繁息。置之硗卤太零丁耗减。是以景帝诏郡国。为人得去硗狭就宽肥。至武帝遂徙关东贫人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今宜遵故事。徙贫民不能自业者于宽地。此亦开草辟地振人之术也。

○仲长统昌言曰远州之县界至数千里。诸夏有十畒共桑之迫。远州有旷野不发之田。而世俗安土。有死无去。君长不使。谁能者往。缘边之地。亦可因罪徙人。便以守御。

○宋叶适上疏曰今户口昌炽。生齿繁衍。然而偏聚而不均。故地有旷土。民多无业。税不增而兵不强。其驽钝者为浮客为佣力。强力者为商贾为盗窃。其以税与役职役自通于官者。不能三之一。有田者不自垦。而能垦者非其田。此其所以户虽炽衍。而上不得以用之也。夫吴越之地。自钱氏时。独不被兵。又以四十年都邑之盛。四方流徙。尽集于千里之内。而衣冠贵人不知其几族。故以十五州之众。当今天下之半。计其地不足以居其半。而米粟布帛之直。三倍于旧。鸡豚菜茹樵薪之鬻。五倍于旧。田宅之价。十倍于旧。其便利上腴争取而不置者。百倍于旧。未知十年之后。将复何以救之乎。夫其民窘若此则其穷而无告者。上岂宜不察乎。田无所垦而民不能给。徒相聚抟取攘窃以为衣食。使其俗贪淫诈靡。而无信义忠厚之行。则将尽弃而鱼肉之乎。此不可不虑也。汉之末年。荆楚甚盛。不惟民户繁众。蓄积饶实。材智勇力之士。群出于其中。及其更唐五代。不复振起。今皆为下州荒县。而闽浙之盛。自唐而始。独为东南之望。亦古所未有也。极其盛而将坐待其圮。此岂智者之为乎。且其土地之旷者。伏藏狐兔。平野而居虎狼。荒墟林莽。千里无聚落。奸人亡命之所窟宅。其地气蒸郁而不遂。而其狭者凿山捍海。摘决遗利。地之生育有限。民之锄耨无穷。至于动伤阴阳。侵败五行。使其地力竭而不应。愁居戚处。不自聊赖。则臣恐二者之皆病也。分闽浙以实荆楚。去狭而就宽。此当今之急务也。夫如是则田益辟而民自足。居可以为民。出可以为兵。兵众不务而自强。财赋不理而自富。岂非安民制狄之长策乎。已上论听民去狭就宽。

常平义仓救荒[编辑]

魏文侯相李悝曰粜。甚贵伤人。人。谓士工商。甚贱伤农。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人无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粜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熟。大熟则上粜三而舍一。中熟则粜二。下熟籴一。使人适足。价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官以敛藏出粜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按班志悝之言曰善为国者。使人无伤而农益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畒。岁收畒一硕半。为粟百五十硕。除十一之税十五硕。馀百三十五硕。食人月一硕半。五人终岁。为栗九十石。馀有四十五硕。硕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馀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馀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文。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粜至于甚贵者也。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熟。上熟其收自四。馀四百硕。中熟自三。馀三百硕。下熟自倍。馀百硕。小饥则收百硕。中饥七十硕。大饥三十硕。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人适足。价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粜不贵而人不散。取有馀而补不足也。于是行之魏国。国以富强。○上熟其收自四。馀四百硕者。平岁百畒。收百五十硕。今大熟四倍。收六百硕。计人终岁。馀四百硕。官籴三百硕。此为籴三舍一也。中熟自三。四百五十硕也。终岁馀三百石。官粜二百硕。此为籴二而舍一也。下熟自倍。收三百石。终岁馀百石。官籴共五十石云。下熟粜一。谓中分百硕之一也。小饥则收百硕者。平岁百畒收百五十硕。今小饥收百硕。三分之二也。中饥七十硕。收二分之一也。大饥三十硕。收五分之一也。

○汉宣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价而粜。以利民。名曰常平仓。时岁数丰穰。硕至五钱。农人少利。寿昌奏置此法。人便之。上乃下诏赐爵关内侯。

司马公曰常平仓。乃三代圣王之遗法。非独李悝耿寿昌能为之也。谷贱不伤农。谷贵不伤民。民赖其食而官取其利。法之善者。无过于此。

○隋文帝开皇五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奏。古者三年耕。馀一年之积。九年作。馀三年之蓄。虽水旱为灾。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请令诸州百姓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一家一石以下。贫富为差。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即以此谷赈给。帝从之。名曰义仓。或曰社仓。时在处委积。人免饥馑。后以百姓不思久计。轻易损费。社仓所储。并纳本州。遇有旱荒。先给远年粟。至炀帝时。国用不足并取义仓。以充官费。至唐太宗时。复令天下州县置义仓。以备凶年。勿许杂用。武后中宗之际。公私窘迫。贷义仓支用。神龙以后。天下义仓。费用向尽。

胡氏曰赈饥莫要乎近其人。隋义仓。取之于民不厚。而置于当社。饥民之得食也。其庶几乎。后世义仓之名固在。而置仓于州郡。一有凶饥。无状有司固不以上闻也。良有司敢以闻矣。比及报。可委吏属。出而施之。文后反复。给散艰阻。监临胥吏。相与侵没。其受惠者。大抵城郭之近。力能自达之人耳。居之远者。安能扶老携幼数百里。以就龠合之廪哉。

五代周显德六年。淮南饥。世宗令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世宗曰民犹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解者。安责其必偿也。

胡氏曰称贷所以惠民。亦以病之。惠者纾其目前之急也。病者责其他日之偿也。其责偿也。或严其期。或征其耗。或取其息。或予之以米而使之归钱。或贫无可偿而督之不置。或胥吏以诡贷而征诸编民。凡此皆民之所甚病也。有司以丰取约予为术。聚敛之臣以头会箕敛为事。大旱而税不蠲。水潦而税不蠲。蝗蝻螟贼而税不蠲。长官督税。不登数则不书课。民户纳欠。不破产则不落籍。出于民尚如此。而况贷于公者。其责偿固不遗馀力矣。世宗视民犹子。匡救其乏而不责其必偿。仁人之心。王者之政也。

丘濬曰胡氏此言。非但称贷之弊。乃今日义仓之弊也。义仓本以为荒歉之备。使吾民不至于捐瘠。而有司者。方其收也。急于取足。不复计其美恶。及其储也。恐其浥烂。不暇待其荒歉。所予者不必所食之人。所征者多非所受之辈。胡氏所谓其责偿也或严其期。或征其耗。或取其息。或与之以米而使之归钱。或贫无可偿而督之不置。或胥吏以诡贷而征诸编氓。此数言者。切中今日义仓之弊。所谓义者。乃所以为不义。本以利民。反有以害之也。但见其事烦扰。长吏奸而已。其于赈恤之实。诚无益焉。

按社仓。本以劝课人民。节有馀备凶歉者也。宜置于当社。令其社中掌之。不当移为州邑之储也。此与今本国还上。其本自别所谓还上。军国之储也。当贮于城邑。官府管之。不宜散置于外面也。后世义仓属于州郡。典以官吏。逐年敛散。而本国还上。亦逐年贷民还纳。故其事相同也。既前期与民。后征其偿。官司管纳。驭以刑狱。则于是有严期督迫约予丰取。不待凶年。勒配分给。贫民流亡。代侵邻族。猾吏用奸。诡受横征。百端弊害。以至囚系满圄。鞭扑遍境。徒为陷人之纲。而无复救民本意矣。王安石青苗法。人皆称其不便。此与青苗。有何异乎。若夫常平之制。丰不伤农。饥不伤民。公私无弊。上下俱利。法之善者。无逾于此也。国典亦令京外置常平仓。而不曾举行何也。如欲措置之善。变今还上。列邑皆置常平。依法粜籴。社仓则劝谕父老。从愿设立。令当社人士。公共主干。而勿与官司。依隋初及朱子社仓之制。量宜定式。令当社人土公共主干。官司则但兴助修饬而已。不得监主主管。如此然后得也。或曰社仓置于当社则乡里之间。难以得其人。未能设立。或徇私糜废则奈何。曰朝家诚心劝谕。不为侵扰。民见其利。不被其害。则因以成俗。固无不可行者。纵使未能设立。或修废无常。犹无年年毒民之害矣。民苟免于其害。则可以安业务农。家有盖藏之积。又有常平以辅益之。则饥岁济活。岂可还上比也。

○宋孝宗时。颁社仓法于诸路。初朱文公居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乾道戊子。建人大饥。文公与乡之人士。请于府。得常平米六百石赈贷。至冬加息。一石息米二斗计米以偿。自后随年敛散。小歉则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之。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仓收贮。乃以元数六百石还府。以见储米三千馀石。以为社仓。不复收息。每石止收耗米三升。以是一乡之间。虽遇凶年。人不缺食。各社社首保长。排簿各人户口。保明其非逃亡作过无行止之人。然后照状支给。其不愿请贷之户。不支其法。详见朱子社仓事目。后于召对。请以其法推广行之。因曰愿下诸路。晓谕人户。有愿置立者。州县量支常平米斛。其有富家愿出米作本者。亦从其便。息米及数。亦与拨还。如有乡土风俗不同者。更许随宜立约。申官遵守。其不愿置立处。官司不得抑勒。则亦不至搔扰矣。孝宗从之。诏令本乡土居。或寄居官员士人有行义者。状陈州县。量于义仓米内支拨。其敛散之事。与本乡耆老公共措置。州县并不干与抑勒。朱子尝记金华社仓曰。世俗之所以病乎此者。不过以王氏之青苗为说耳。然青苗者。其给之也。以金不以谷。其处之也。以县不以乡。其职之也。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敛亟疾之意而不以惨怛忠爱之心。是以王氏能行于一邑。而不能行于天下。○又记宜兴社仓曰。有治人无治法。不可易之至论也。先王之世。使民三年耕者。必有一年之蓄。故积至三十年。则有十年之畜。而民不病于凶饥。此可谓万世之良法矣。其次则汉之所谓常平者。今固行之。其法亦未尝不善也。然今独其法令簿书管钥之仅存耳。盖无人以守之。则法为徒法。而不能以自行也。而况于所谓社仓者。聚可食之物于乡井荒闲之处。而主之不以任职之吏。驭之不以流徒之刑。苟非常得忠信明察之士。如今日之数公者相与幷心一力。以谨其出纳。而社其奸欺。则其法之难守。不待日而见之矣。幷此以告后之君子云。

○朱子曰自古救荒。自有两说。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若待他饥时理会。更有何策。又曰赈饥无奇策。不如讲求水利。

○吕氏东莱曰大抵荒政。统而论之。先王有预备之政。上也。修李悝之政。次也。蓄积有可均处。使之流通。移民移粟。又次也。咸无焉。设糜粥最下也。

○赵抃知越州。吴越大旱。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被灾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按宋法诸灾伤地。分有兴工役可以募人者。如农田水利及城隍道路陨岸土工种植林木之类。监司预行检计工料钱谷之数。具利害秦闻。此意甚好。每令饥岁。国家或发仓廪。或移他粟。而许多饥民。势不能尽周。故或有白给者。其数不过升合。其馀率皆称贷取息。即还上是以饥民虽得一时之活。而至秋还偿。整竭所收。虽逢乐岁。及春则无食。犹夫前日。其贫无所收者。便至流亡。侵督之害。及于邻族。官有鞭笞之扰。民多冤号之声。虽督遍邻族。邻族亦贫者。有死而已。终无可出。于是官谷亦未免欠缩。况得参饥民之录者。例多主吏亲切。里正族属及豪家奴仆耳。至于无告之民。则反见遗落。今若以仓储常平粜发之外。量分其数。其老弱残疾妇女无依之类。计口白给。其馀则广募饥民。优给雇价。筑堤堰以兴水利。如此则救灾兴利。一举两得。民之饥者。食于其力。故无图录之弊。无后偿之忧。从其自募。故无生怨之心。优给其价。一人之役而足以资其老幼。故应募者众。而惠之所及者广。水利一兴。则永无凶年之害。民不缺食。国不阙税。可以千万岁永赖矣。其与今日之为。利害相去霄壤也。其他工役。虽非水利之为急。苟合于时务。亦在所宜商量也。已上论常平仓,义仓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