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磻溪随录/卷二十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续篇(上)[编辑]

[编辑]

愚于均田正赋。养士选贤。任官制军之制。既究其条理。而次其说。盖天下万世治乱大体。实在于此。而毫发无后世不可行者。是惟自备遗忘。而或有同志者。亦不隐焉。又于闲中。或因见闻所及。有所札录。随段以记。不复类具。盖有所不暇。而本非有意于撰述也。虽然。为人上者。既有诚心能是数者。即均田以下诸事。则民生可遂。教化可行。而凡他度数之可正者。乃有以议尔。苟于此不能。虽有嘉谟嘉猷。徒虚语也。

朝礼[编辑]

朝礼。每月朔。世子百官朝。外官。各于所在。行望阙礼。○每月五日,十一日,十五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东西班六品以上。朝参。方有本司紧务者。勿参。○每日。议政府,六曺堂上官。宗正府,成均馆六品以上。,司宪府,汉城府六品以上。官各一员。弘文馆官二员。轮次常参。议政府六曹当直堂下官。亦常参。○朝参常参。凡有禀事者。以次陞殿。○东西班九品以上。各以衙门次第。间日轮对。毋过五人。

凡朝。若雨霑失容及泥潦。并停。

外官下直肃拜。差使员上来肃拜。今固有之矣。守令边将之遆归者。亦宜依古制。必使肃拜引见。问以其处军民事及其所行政务。则于知人用人治民抚军之道。必有所裨矣。

周制。天子有四朝。一曰。外朝。秋官朝士掌之。二曰。中门。即所谓治朝夏官司士。正其位。朝夕视政。三曰。内朝。亦谓路寝之朝。正朝视事毕。退适路寝听政。四曰。询事之朝。小司寇掌其政。以致万人而询焉。

礼记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玉藻

丘濬曰。周有三朝。一曰。外朝。二曰。治朝。三曰。内朝。亦谓之燕朝。即路寝也。外朝。不常御。人君每日出。视治朝。见群臣以通上下之情。退适路寝。听政治。以决可否之计。盖视朝之时。百官班次以进。奏对之际。机务杂沓。未易一一以详悉也。故于退朝之后。再御燕寝。取其事务之要切者。重听之。与左右臣工。委曲讲究。必罄其本末终始。如此则便。不如此则弊。俾上心晓然于中。而奉行之臣。亦灼然知其必如此。然后行下。如此则朝廷所行之事。皆所当行。所禁之事。皆所不当行。太平之根。本在此矣。

唐制。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郞,太常博士。每日常参。武官五品以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参。三品以上。直诸司及长上者。各准职事参。若雨霑失容及泥潦。并停。又唐故事。天子日御宣政前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不能临前殿。御紫宸便殿。见群臣曰。入阁。宣政。前殿也。谓之正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入阁。其不御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阁门而入。故谓之入阁。又有含元前殿。含元。非大朝会。不御。○丘濬曰。孔子吉月。必朝服而朝。唐制。常日则隆。而朔望反杀。失轻重矣。虽曰是日。荐食陵寝。有思慕之心。盖于鸡鸣。先行荐食之礼。昧爽。乃御殿受朝乎。

赵重峯奉使中国而还。上疏于宣祖曰。臣到中国。窃见皇上视朝之仪。六部有事。无不面禀。言官。有论怀章亲奏。十三道府国官员。有为进表。而来者。并其带行吏卒。而引跪于御阶切近之地。为班首者。跪告曰。某司吏某等。某国吏某等。见。皇帝亲传玉音曰。知道。吏卒之小帽敞衣者。咸得仰睹天光。而俯伏稽首。蛮夷之人。辫发而左衽者。无不礼见于御路。皇帝亲传与饭吃三字。如臣愚舂之衷。尚有感祝之意。四海万姓之传闻其事者。孰不曰吾皇庶几无疾病。躬临万机。而欣戴之心。自不容已矣。我朝虽有六曺常参之礼。而绝无参现禀事之时。外方陪笺之员。尚不得面见。则其进贡吏卒。尤无可望矣。殿下临朝不数。公辅侍从。罕望衣裳。监司守令之行。未闻面承圣教。而只于政院。命以依前言送四字而已。噫。依前言送四字。岂足以感动人心乎。公朝如是。外邑庶官之怠于民事者。不足问矣。我庄宪大王。逐日临朝。讲论时政。守令之辞朝者。亦皆一一面教曰。某邑有某灾。某邑有某弊。汝往慎职。务苏子民。是以。政府无日不坐。六曺之事。无不关白。最其大者而禀决。馀悉自理。机务不烦。而圣治日隆矣。伏愿殿下上法天朝。内遵祖规。

仁祖时。许䙗上疏曰。古昔圣王之为治也。昧爽丕显。坐而待旦。日昃不遑食。晋接臣僚。煕釐庶绩。而至于汉唐致治之君。日御正殿。视朝听政。群臣入对。进言奏事。上既励于治。故下必勤于职。百事以举。万民以赖。今殿下则不然。深居九重之内。罕见群臣之面。一日万机。只凭书记一言之决。而动为十纸之多。一刻之施。而动为数日之迟。上既懈于治。故下亦怠于职焉。百司全不坐衙。而时或坐衙泛泛度日。许多机务。皆委于吏胥。纲领隳失。条目淆乱。该物各司之所掌。而聚会于户曺。军籍兵曹之本务。而黜为都案厅。工曺之匠人。侵责各官征送之价。不啻千百。而官无所纳。兵曺之步兵。督捧贫民输纳之数。不可胜计。而用必不足。铨曺之用人。履历朔数。茫然不识。本兵之分军。苦歇久近。濛然不辨。至于钱谷之出纳。狱讼之曲直。祭享之牲币。大礼之仪注。专望其口。漫不知何事。曹植所谓亡于吏胥之手。今将验矣。诚可痛矣。虽然。此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来者远矣。殿下亦不知其然也。臣请言之。夫常参朝参。朝宗常行之法也。载在五礼仪。逐日御便殿。以接群臣。谓之常参。间日御正殿。以朝群臣。谓之朝参。先告烽燧。次告囚徒。次告军政。因以百官启辞。台阁论劾。政曺除拜。皆于榻前为之。祖宗朝视朝。则然矣。自燕山荒淫。此礼遂废。而中庙即位。三将无识。不为更设。因循至今。臣曾于丁酉年间。见史官草册。每日前面。必书停常参三字。盖以为应行而不行。示存羊之意。而惜之也。复于上年见之。则已不书之矣。臣不觉泪下曰。历代为治之法。祖宗视政之礼。从此泯然。今殿下若欲念乱而图治。则莫逾于率由旧章也。臣愿命考五礼仪。复设此礼。而自上日临不怠。又于百官启辞之后。进而问之曰。某管某事。某事几何。其决几何。某掌某物。某数几何。其用几何。一一责之。能者赏之。不能者黜之。且令百司。逐日坐衙。以昨日所务之事。一一面陈于前。则百官震肃。各自理职。井井条条。莫不整顿。吏胥何得而干与于其间乎。夫然后祖宗朝美法良谟。可次第以复行矣。轮对。祖宗朝接庶僚之美法也。殿下以庸庸无取而废之。嘉言善谟。岂人人之所能为也。日久人多。则岂无一二之可取乎。而殿下遽废之。是因噎而废食也。臣实惜之。且闻祖宗朝常参之外。日御便殿。以接臣僚。或以继夜。事无不讲。言无不尽。至今想望而叹美也。臣愿殿下。宜法祖宗。日接臣僚。而无为深居九重。使上下隔阂。庶政淹滞也。

元正。百僚会朝。外藩则遣所部官。奉笺以朝。

今世以元正冬至生日。为三名节。受百官朝贺方国亦拜表陈贺。

按周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盖六服诸侯。各以朝岁。四方以时分来。或春或夏或秋或冬。更递而遍。又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古制可考者。如此而已。未闻有如后世所谓三名节朝贺也。古者朝聘。皆陈事述职之事。上下一于恭敬谨礼。将夫警戒之意。无非所以奉天勤民。思尽其职也。后世则无端。君受贺以位为乐。臣称贺以谄为分。此正天理人欲之判也。如有愿治之君。盍图所以参酌古意。以定一代之制也哉。

汉书高祖七年。长乐宫成。冬十月。朝贺置酒。

此后世岁首行朝贺之始。汉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故也。武帝始行夏正。而以正月为岁首。然朝贺则仍其旧。用十月焉。至后汉。始命行朝会礼于正月。此礼。三代以前无有也。然岁序更端之始。群臣会朝。则固当然也。但不当贺尔。宜于是时。申戎有位。使各儆其职。可也。

晋书礼志云。魏,晋。冬至日。受方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献岁之旦。

此后世冬至。行朝贺之始。蔡邕独断谓冬至。阳气起故贺。然已违先王之典矣。至于宋人。五月朔亦贺。尤为无理。

唐书玄宗。以生日。宴百官于花芦楼下。丞相源乾曜,张说。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布于天下。咸令宴乐。寻又移社就之。

此后世人君。以生日为节。而表贺之始。前代每一君为一节。如宋太祖为长春节。太宗为乾明节之类。至明。一以万寿圣节为名。范氏曰。太宗不以生日宴乐。以为父母劬劳之日也。乾曜等。以人主生日为节。又移社以就之。夫节者。阴阳气至之候。不可违也。社者。国之大事。不可移也。明皇享国既久。骄心浸生。乾曜与说。不能以义正君。又为谄首。以逢迎之。其罪大矣。

真西山。告于理宗曰。太宗之思亲。发于真诚。至今读者。犹为之感怆。明皇君臣。上骄下谄。大陈宴享。创立节名。后世沿循。遂成典故。臣子以此为尊其君。固已末矣。人主亦从而忘其亲。其可乎哉。近代以来。士大夫又以其尊君者。而尊用事之臣。馈遗之珍。歌颂之侈。视人主之生日。殆过焉。其害盖至此也。法太宗之诚。鉴明皇之失。而杜人臣交私黩货之源。是在圣君。

按后世。以元朝冬至生日。为三名节。受朝贺。皆非三代之制也。然元朝。则正岁之初。群臣朝君。固宜尔也。但贺非所当矣。冬至。则一阳始生。先王以至日。闭关。后不省方。厥有深意矣。受天下朝贺。因以宴乐。大与此义。乖违也。至于生日为节。则作俑于唐明皇。无义甚矣。其视太宗。亦有愧焉。大明太祖。尝有诏曰。冬至。先王闭关之日。生日。是朕感怆之辰。其勿朝贺。此真百世卓然之举。惜乎。惑于诸臣之谄。有始而不克终也。

唐元朝仪。其仪多循秦,汉俗规。而或有可参取者。姑附此以备考。元正前一日。尚舍设御幄于太极殿。有司设群官,客使等次于东西朝堂。置案陈车舆。设文官三品以上位于横街之南道东。襄宁侯位于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于道西。武官三品以上位于介公之西小南。文官四品,五品位于道东。六品以下位于横街之南。又设诸州朝集使位。都督刺史三品以上位于文武官三品之东西。四品以下。分方位于文武官当品之下。诸州使人。又于朝集使之下诸亲于四品,五品之南。设诸蕃方客位三等以上东方南方。在东方朝集使之东。西方北方。在西方朝集使之西。每国异位重行北面。四等以下。分方位于朝集使六品之下。又设门外位。文官于东朝堂。介公,酅公。在西朝堂之前。武官。在介公之南小退。每等异位重行。诸亲位于文武官四品,五品之南。诸州朝集使东方南方位宗亲之南。使人分方于朝集使之下。诸方客东方南方。在东方朝集使之南。西方北方。在西方朝集使之南。每国异位重行。其日将士。塡诸街。勒所部列黄麾仗。屯门及陈于殿庭。群官就次。侍中版奏。请中严。诸侍卫之官。诣阁奉迎。吏部兵部主客。户部赞群官客使。俱出次。通事舍人。各引就朝堂前位。引四品以下及诸亲客等。应先置者入就位。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衮冕绛纱袍。御舆。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宝郞。奉宝置于前。公王以下及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上公一人。诣西阶。脱舄升当御座前。北面跪。称某官某等言。元正首祚。万福维新。伏惟皇帝陛下。与天同休。按此。宜改以元正首祚。万物惟新。伏愿皇帝陛下。圣敬日跻。承天之休。下制辞。改以惟尔百辟。万方。各恭其职。警戒无怠。同承天休为当。邦国则云卿士百工。乃降阶纳舄复位。在位者。皆再拜。侍中传承诏。降诣群官。东北。西面称有制。在位者。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在位者。皆再拜。三称万岁。又再拜。初群官。将朝中书侍郞。以诸州镇表。别为一按。俟于延明门外。侍郞就侍臣班。初入户部。以诸州贡物。陈于太极门东东西庙。礼部以诸蕃贡物可执者。蕃客执入就位。其馀陈于明堂前。上公将入门。中书侍郞。降引其按入。诣西阶下立。上公将升。中书令降立。取所奏之文以升。上公已贺。中书令前跪。奏诸方表。降置所奏之文于案。侍郞引案退。至西阶前案出。初侍中已宣制。朝集使及蕃客。皆再拜。户部尚书。进诣阶间跪。奏称户部尚书臣某言。诸州贡物。请付所司侍中前。承制退。称制曰可。礼部尚书。以次进诣阶间跪。奏称礼部尚书臣某言。诸蕃贡物。请付所司侍中前。承制退。称制曰可。太府帅其属。受诸州及诸蕃贡物。出归仁纳义门。执物者随之。典仪曰。再拜通事舍人。以次引北面位者出。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降出御舆。入自东房。侍臣从至阁。引东西面位者。以次出。蕃客先出。按诸州贡物。诸蕃贡物。不必分户礼二部。皆宜礼部主掌。

经筵讲仪[编辑]

○经筵讲仪。以下缺。

静庵告于中宗曰。我国君臣之分隔绝。迩来屡教讲官。平气以坐。而群臣不知上意之诚否。故未能猝变旧习。以此观之。习俗之难变。固矣。贞熹王后临朝时。群臣莫能仰视。循成此习。若成宗朝。则岂有如此事乎。废朝。沈顺门。以仰视。被罪。积威之极。群臣震慑。今之俯伏。亦废朝之馀习也。

赵重峯上疏曰。讲官俯伏。实非至敬之道。祖宗朝例赐便坐。如庄宪大王。常参传香之日。亦不停讲。而温颜假色。从容顾问。有若家人父子然。当此之时。上下之志。无有不通。而民咨国病。罔有不达。所以𬣙谋定业。以至今日休者也。自贞熹王后垂帘。群臣莫敢仰观。厥后习以为常。至于明良相遇。而一向俯伏。明庙当筵。亦尝每许便坐矣。夫群臣之分。判若天地。天之与地。必须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然后能生育万物。而成交泰之功。故君须虚心而望其启沃。下瞻天颜而审其纳否。然后可以诚孚志通。补阙匡失。而臻太平之盛矣。自古以来。未有上骄其势。下怵其威。而能成治道者也。

燕礼[编辑]

○凡燕。每岁春或秋。礼燕群臣。宗亲,文武官堂上以上及台谏,侍从。并赴。其馀。有特命。乃赴。○凡燕。皆自经费有司具设。馔品器数。皆有定式。务从简约器数。御前十五器。二品以上。十三器。三品以下。十一器。汤三进。炙面亦在其中。则上下皆三进。此酒五行。有特命则七行。或九行。其觞有定制。其行位拜数。登降之节。俱有定仪。若馔品过制。则执法。举劾论罪。礼仪违则。则规正引出。唯以明礼义和君臣。为务。○乐用雅乐。革去女乐。凡簪花馔花等事。一切革去。

觞制造小锺。其容一合定为恒式。凡大小公宴。以此行用。又以颁赐京各司及各道各邑。藏为垂样仿造。以为常用。造锺。皆刻年月日。颁赐字。

今国俗。宴享用油蜜果。或高至尺许。以为观美。此等事所宜痛改者也。凡造油蜜果。方经四寸。以周尺厚五分为式。御前十五枚。正二品以上。十枚。堂上以上。八枚。堂下六枚。当以是为定规。然此特因今为式尔。油蜜果。则虽不用。可也。

志曰。燕享。所以训恭俭。示慈惠。凡所备具。皆以此意为制。然后可无末流之弊。

观察使,节度使,赴京使,使邻国使臣。辞朝,还朝。并燕于阙内。停亲燕。则赐燕于礼曺。○外方进笺员。命馈于礼曺郞官。主之。其贡献陪持吏卒。亦遍及焉。

按古之人君。礼燕臣工者。其意盖深矣。一事而众美具焉。诚为治之。不可废者也。今国典。虽有燕礼。而久废不行。盖由奢侈成风。一行公宴。则国用糜竭故也。今国恤时。贵戚家一次进奠。其费亦逾千金。其他可知。宜昭圣俭。痛革俗弊。考究古礼。定其仪式。省其馔费。限其器数。务令极简。毋或逾制。而唯以明等位。笃恩义。讲治道。浃上下。为务。每年行之。岁若不登。则阙之。如此。则于圣主体群臣同休恤。而使臣工。竭心徇国之道。必有大益也。

或曰。国典。有每岁议政府,六曺进宴。忠勋府进宴。宗亲府,仪宾府进宴之文。虽不可如此烦渎。每岁一次。诸衙门合设进宴。则如何。曰。夫宴者。人君以臣下竭力尽能。立事于国。故飮食以劳之耳。人臣进宴。非古意也。此非但古礼所无。虽唐宋之制。亦无此规。臣之于君。唯当竭力尽能。以补益之。岂可进以飮食。而为报其君也哉。义既不当。则其亏礼亵分。务侈蠧财之弊。又曷可胜既耶。

汉书。高祖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贺。礼毕。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罢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宋制。以春秋季,仲月及诞圣节,郊祀礼毕。巡幸还京。宴群臣。大宴于集英殿。次宴紫宸殿。小宴垂拱殿。有司预具。宰相率百官。入宣徽阁门。通唱致辞谢。宰相升殿进酒。各就坐。酒九行。曲宴七行或五行。每上举酒。群臣立侍。次宰相。次百官举酒。或传旨命釂。即皆搢笏起飮再拜。或上寿。更衣赐花有差。其或两府使相赴镇还朝。咸赐宴。

按汉仪。止是次起上寿。则已非先王之制矣。至于后世之仪。则又有赐花簪花等事。尤为戏娱。与古人祗敬重礼之意。大相反。无复可论也。后之人君。如欲定制。则宜取古礼。究得其意。而酌以今日之宜。定为一代之制。可也。

昏礼[编辑]

○国家昏礼。宜遵古制。访选贤德。罢今聚会子女。阅视容色之弊。窃尝闻之。此事亦非东国旧俗。太宗朝。欲以李续子为驸马。使瞽媒池和。往问之。续不肯。太宗怒。籍续家。于是乃令士大夫子女。聚入阙庭。亲阅定之。其后因以成例云。

在宣庙嘉礼时。李珥上疏曰。古之帝王所与为昏姻者。莫非先圣之后。仁贤之裔。而其求之之道。不过曰。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而已。未闻聚会阙庭。辨其优劣。如今日之为。已然之事。虽不可追。自今以后。勿以容色服餙。次等级。勿以推数吉凶。为急务。先观父母之贤否。以察其家法。次观威仪之合度。以察其女德。且出姓氏。先问大臣。必得众心允协。然后乃定。则天人之意。无不同矣。盖父母之贤否。非九重之内所可的知。若不咨询。而遽定名目。则群下虽有所见。何敢发言。三代已后。家法之正。无如赵宋。其立后也。必咨于大臣。此真后世之法也。夫用一贤士。去一不贤。尚待国人之皆可。则况求圣女。以配至尊。而断以独见乎。至于六礼之仪。不须一仿前例。当使儒臣。广考古仪。讲求礼经。以立垂后之制。则昏姻之礼正。獜趾之化可冀矣。

宋元祐中。哲宗将立后。范祖禹上书宣仁。陈择后四事。一曰。族姓。曰古之帝王。所与为昏姻者。必大国诸侯。先圣王之后。勋贤之裔。不然则甥舅之国也。不以微贱。上敌至尊。故其福祚盛大。子孙繁昌。二曰。女德。曰三代之兴。皆有贤妃。其亡也皆有嬖女。此皆诗书所载。以为永鉴者。母仪万国。表正六宫。非有德。孰可以当之。然闺门之德。不可著见。必观其祖考。察其家法。参以庶事。乃可知也。三曰。隆礼。曰天子之与后。犹天之与地。日之与月。孔子曰。冕而亲迎。亲之也。今亲王娶妻。亦无齐体之礼。天下岂有独尊而无配偶者。愿正基本。以先天下。四曰。博议。曰古者。天子聘后。上公逆之。诸侯主之。国有大事。大臣不容不预闻也。夫用一执政。进一近臣。必欲协天下之望。况立皇后。以母天下乎。其书凡数千言。忠正恳备。可为后世法。详在本书。其书曰。臣伏奉诏旨。皇帝纳后六礼。令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两省给舍,礼部太常寺。同共详议。臣窃伏思。此乃国家大事。万世之本。福祚所系。风化所先。自古圣王重之。今陛下宜先知者。有四。不可不谨也。臣谨稽之上古。参之后世。为陛下悉数而详陈之。一曰。族姓。二曰。女德。三曰。隆礼。四曰。博议。所谓族姓者。臣闻古之帝王所与为昏姻者。必大国诸侯先圣王之后。勋贤之裔。不然。则甥舅之国也。不以微贱。上敌至尊。故其福祚盛大。子孙繁昌。昔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为帝正妃。其子孙。皆有天下。五帝三皇。皆黄帝之后也。舜娶帝尧之二女。釐降于沩汭。遂有天下。大禹娶涂山。是生夏启。天下归之。子孙享国。四百七十馀年。成汤娶于有莘氏。子孙有天下。六百馀年。周之先祖后稷。生于姜嫄。世有贤妃。大王娶太姜。是生王季。王季娶太任。是生文王。文王娶太姒。其礼尤盛。大雅歌之曰。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自古昏礼。未有如文王之盛也。太姜。炎帝之后也。太任。太昊之后也。太姒。大禹之后也。太姒。生十子。武王,周公。皆圣人也。其馀。皆为显诸侯。周之子孙。遍于天下。太姒之德也。诗人美文王之圣。本由太任。其诗曰。思齐太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又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文王之化。自家及国。以至天下也。周南关睢。后妃之德。人伦之始。风化天下。皆美太任太姒也。武王亦娶于姜。是生成王。周有天下。三十馀世。八百馀年。其基本。盖由此也。故族姓。不可不贵。所谓女德者。臣闻三代之兴。皆有贤妃。其亡也。皆有嬖女。夏之兴也。以涂山。其亡也。以妹喜。商之兴也。以有娀。其亡也。以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其亡也。以褒姒。此皆圣贤所记。诗书所载。垂之后世。以为永鉴者。秦汉以后。昏姻多不正。无足取法。惟后汉显宗。明德马后。唐太宗。文德长孙后。皆有后德。出于勋贤之家。其馀败乱。足以为戒而已。恭惟本朝太祖皇帝以来。家道正而人伦明。历世皆有圣后内德之助。自三代以来。未有如本朝家法也。皇帝圣德明茂。睿质纯粹。天监在下。必生圣女。以佑皇家。惟陛下远观上古。近鉴后世。上思天地宗庙之奉。下为万世子孙之计。选卜窈窕。以母仪万国。表正六宫。非有德。孰可以当之。然闺门之德。不可著见。必视其世族。观其祖考。察其家风。参以庶事。亦可知也。昔汉之初。大臣议欲立高帝子齐王。皆曰。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乃立代王。是为文帝。文帝为汉之贤主。亦由其母家仁善也。故女德。不可不先。所谓隆礼者。臣闻。天子之与后。犹天之与地。日之与月。阳之与阴。相须而后成者也。孔子对鲁哀公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哀公曰。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煍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盖深非之也。臣今与众官。讨论讲议。皆约先王之礼。参酌其宜。不为过隆。愿陛下。勿以为疑。进言者必曰。天子至尊。无敌于天下。不当行夫妇之礼。臣谨按礼。冠昏唯有士礼。而无天子诸侯之礼。故三代以来。唯以士礼。推而上之。为天子诸侯之礼。盖以成人之与夫妇。自天子至于士。则一也。臣窃闻亲王宗室之间。娶妻殊无齐体之礼。敬而亲之之义。天下岂有独尊而无配偶者哉。至于鄙慝之礼。或杂戎狄之俗。或习委巷之风。下自士族。上流宫禁。有涉于此者。愿陛下。一切屏绝之。以正基本。以先天下。故礼不可不隆。所谓博议者。臣闻古者。天子聘后。上公逆之。诸侯主之。故春秋书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夫国有大事。大臣不容不预闻也。昔慈圣光献之立也。吕夷简定其议。故其诏曰。览上宰之敷言。其册曰。宗公鼎臣诵言于朝。先是。茶商陈氏女。亦预选择。王曾宋绶。皆以为言。继有言者。遂罢陈氏。仁宗所以为圣者。能从众也。进言者必曰。此陛下家事。非外人所预。自古误人主者。多由此言也。天子以四海为家。中外之事。孰非陛下家事。大臣无不可预之理。且陛下用一孰政进一近臣。必欲协天下之望。况立皇后。以母天下乎。臣恐陛下一日降诏云。立某氏为皇后。则大臣虽有所见。亦难乎论议矣。今陛下所选择。莫若出其姓氏。宣问大臣。若圣志既定。而众议佥同。则卜筮协从。鬼神其依。天人之意。无不同矣。故议不可不博。臣幸备劝讲其所职在以帝王之事。裨益圣德。故敢献其所闻。臣之愚诚。惟中宫正位之后。四海之内。室家相庆。则宗社之福也。

一。凡男女昏娶年岁。必从礼制。禁早昏者。

古礼。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后贤又酌礼。令男自十六至三十。女自十四至二十。其参人情。亦至矣。今王室子女。昏娶太早。贵戚慕效之。因以成风。伤教化。致疾夭之本。实在于此。宜自国家。一从礼制。申禁在下之违者。

一。申明亲迎之礼。

今国家王子王女。昏姻。皆行亲迎之礼。而士大夫家。因陋苟简。婿留妇家。故不曰娶妻。而曰入丈。是。阳反从阴。大失男女之义。宜明饬礼法。以正人伦之道。

一。凡昏姻币帛。从人服餙馔食之节。皆定其式。痛禁奢侈之弊。

昏姻奢侈之习。为今莫大之弊。贫者。苦于无财。而耻不若人。必破家从俗。贵势者。因以求请纳贿。无所不至。不有上之人明礼正俗。俗无由自正矣。古礼既极简当。令文亦甚省约。凡币帛从人服餙飮食之类。差以贵贱。皆定其式。宜自国家。一遵其制严饬。在下毋或敢逾。若有逾犯者。治以重律。

丧葬[编辑]

○宗亲宰臣之丧。辍朝致赙吊祭等事。并依常典。

辍朝。国家期亲及三公。三日。大功亲及一品。二日。六卿参赞同。小功亲及正二品。一日。

致赙。宗亲文武官。从二品。绵布十一疋。正三品。八疋。从三品及宗亲六品以上。四疋。台谏侍从同。○若有特旨。则不在此限。○礼葬者。无致赙。

吊祭。文武官正三品以上及功臣宗亲。皆致祭。国家缌麻以上亲。则虽异姓无职人。亦致赙致祭。○因公在外死者。战死者。勿论职秩。并致赙致祭。

或曰。宗室至众且多。属疏品卑者。似不可尽为致祭。宜限三四品。则如何。曰。礼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死必赴。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则凡在宗籍者。不可不致赙致祭也。曰。是则今例。亦然矣。至于朝臣。则今从二品以上。乃致祭。此及堂上。何也。曰。礼士丧。亦赴于君。君使人吊。又赙襚。又君亲视大敛。古者。君臣之际。可见矣。今纵不能一如古礼。吊祭不可不及堂上。而致赙及于从三及侍从之臣也。

举哀临丧有旨乃行。

礼葬王妃父母。嫔,贵人,大君,王子君及夫人。公主,翁主及宗亲仪宾。文武官正一品及一等功臣。为一等礼葬。从一品及二等功臣。为二等礼葬。正二品及三等功臣。为三等礼葬。仪宾从二品者。同三等。

一。凡丧葬。明立限制。痛禁奢侈之弊。虽礼葬者。亦勿许逾制。发民以病民力。

一。凡发引。自大君以下。皆用轮车。驾以马。以马引车。亦谓之驾。或用轝驾马。用彩车双轮。或独轮。随所宜。车上设彩餙。即俗所谓上装。驾车以马。四方有索。使人执之。若路险行远。则或用轝杠。驾马亦可。凡造轝。务使轻致。纸轝极好。○凡士夫家。贫不能具马者。用牛驾之。亦可。毋得用人肩舁。今俗用人肩舁丧轝。谓之担持。用人肩舁者。论以僭礼。

一。礼葬者。赐国马以驾车。二匹。可也。赐以司仆马。丧家。亦宜以其所有马。备用。又定护车及仪从人数。一等六十名。护车人。二十名。仪从人。四十名。○护车。即执引者。引。即绋也。丧车前后左右。有索。使人执之。以备倾侧。二等四十五名。护车人。十五名。仪从人。三十名。三等三十名护车人。十名。仪从人。二十名。此外。不得调发闲户。

古者。君于臣丧。皆赗以马。助其送葬。况在礼葬者乎。赐马送丧。实合古仪。

一。应在礼葬者。非至亲大勋。皆给价。使备凡百以行。不得调发人夫。护车,仪从人之类。若营墓夫。则不入此内。若路远百里。以外。则发引间一路。给其护行人料。给料人数。一等。六十名。二等。四十五名。三等。三十名。每名一日米三升式。马料则皆八疋。每疋一日黄豆四升式。以经费会减。○凡给料者。该司外方则监司计程列站。发关各其邑。排日悬录所下数。终到官。回送原关。以为凭考之地。

礼葬给价。一等米一百五十斛。二等。百二十斛。三等。九十斛。京中。或葬处。随丧家自愿。给之。○元数内。准常式。米钱或布。参半以给。○石人之类。本不当有者。不宜论于礼葬中。

一。礼葬营墓夫。亦定其数。凡葬时。役使人数。皆在此中。一等。二百名。二等。一百五十名。三等。一百名。皆三日赴役。此亦役以闲户。而闲户之役。三日外。亦不得加役。若其邑闲户已为尽役。则切不得分定他邑。以致民弊。募人以役。会减本邑经费。给价。每一人三日米二斗。凶年则一斗五升。为式。若本家愿受价米。则以价给之。

一。非礼葬者。不得调发护车,仪从人。无朝命而监司,守令擅调者。以擅调军兵律论。杖一百。边远充军。○与者受者。俱同。营墓夫。或减人倍役。而私征役价者。主丧人及当该官。俱以赃律论。此谓除出役丁。收其役价。而责一人以数人之役者。若依式。以价受于官者。非以此论。又近来勋贵之丧。若自国家给役夫。则收其役价。而又为私借役夫于守令者颇多。其弊所至。不可胜言。如此者。主者及听从守令。皆论以枉法。

一。沙台石。亦以僭礼论。沙台石。本禁法。而近来法弛。贵势家寻常用之。宜申明旧法。虽一等礼葬。勿许用。与隧道同论。

一。堂上以上唯论实职者。葬。定给营墓夫。从二品。四十名。堂上。二十名。皆三日赴役。此亦以闲户。若其邑闲户。已役无馀。则依上例。以经费。依式募人以给。或以价。给本家。

一。远方朝士。从仕于京。身死不能归葬者。礼曺启闻。给丧需。自户曺量给米钱。以补行丧所需。○量其情势。参以程道。以定其㮣。若路远不便。自京尽给者。则量于中路。折关支给。回原关会减。可也。

一。举使朝臣。客死外方者。自其处办丧备。其处经费会减。外官在任身死者。自其所部资送等事。俱见本条。

纸轝竹格之法。极轻致。非唯便好于行丧。亦甚华美。卿大夫用之。小无所歉。此法近来新出。令通行于世。可也。若用轮车。则上设小方床。即悬床。以备倾侧之途。亦无不可。小方床。今虽禁法。然原其本意。施于肩轝。多用舁人。故不许士夫用也。若施于车上。则有便好。而别无伤害民力。不当为禁也。

今畿民之不堪支保者。莫甚于担持之弊。国无定法。而监都事守令。皆得任意调发。故非但贵显者为之。虽士庶家。苟有攀连之势者。皆得传传请托。发民担持而后已。古者。天子车辂。皆以马驾。自秦始皇。以人舁之。天子尚然。况人臣而无论贵贱。发民肩舁。使斯民不获保耶。由是。一国之中。畿内及直路尤残。人户萧然。城池废没。国政得失。此亦可见。今畿邑担持之役。以里次轮回。或月五六次。或逐日。而至而裹粮待候。多至累日。鞭驱之苦。人所不堪。或有故者。借人代送。则一次价米四五斗。是一次所入。亦重于其田赋矣。营墓夫。则虽无豫为待候之事。而多有越境赴役。必经累日。故亦甚苦。近年。虽有勿许担持给驾牛之教。徒有其教。而守令不之行。此非但纲纪解弛而然。盖缘担持之规。国无禁令。故人得为之。丧家初既担持。中路。守令虽欲给以驾牛。不但牛无出处。驾牛。亦是本家所当备。而使一路守令办给。则无出处矣。器械有异。势不得行。而又难于狼狈境内。故未免依前发民给之也。必先自王子。不许担持。然后驾马之法。可行。不然。虽有上教。转相仿效。终不得行也。盖王子得用。则贵戚独不欲为之乎。贵戚所为之事。宰相朝士。独不欲为之乎。朝士大夫。皆得为之。则凡其族类。谁不欲为之。人子之送其亲。情固无穷。既人人得为。则虽有知其非法之不可者。亦慊于送亲之不若人。不计其他而为之。此其势固然。而终至于传传请托之未已也。若国有定法。则非但民生得所。士夫亦各得其分。而无憾于葬亲矣。人人安分。则皆得其分之所当为也。今无势者。虽借得担夫。事多龃龉。中路狼狈者多。而不得不然者。以人皆为之故也。若国有定法。则人皆安之。可无此患。且丧葬。本当亲戚邻里自为相助。各称其家。而尽其心而已。岂必非理求假。冒用民力而后。为无憾耶。至于礼葬。则其弊尤甚。一度礼葬。畿民荡残。有同经乱。公庀之礼。虽极隆厚。安葬事役。必有其限。而其间。虐使征布。民之受害。无有限极故也。假如各色人夫。千名。则监司例以千名。分定于诸邑。诸邑发民。各定色吏。赍粮往候客地。其间色吏操弄。已为不少。而主家典事者。必责以难堪之事。使之重纳价布。偿役。然后只以穷不能纳价者不限日役之。是以一日之役。或至数十日。一夫之价。或至三四十疋。而所入人夫。又无定限。不啻数千。皆称贷纳布。归而分征邻里。而不足偿矣。此特其一事。其间祭需器具。凡百事为。皆分定各邑。责办民间。而无事不然。是以。丧家奴隶。亦皆致富。而万民破产矣。必明有定式。痛革其弊。然后生民。可得保矣。

或曰。杂记士丧。亦得乘人。则是亦用人也。曰。此亦使人执引。引车。非用人肩舁也。按仪礼上丧礼。祖奠。荐车,荐马餙柩属引。引。即绋也。盖用马驾车。而又有引。使人执之。以备倾侧也。若不用马。何以有荐车荐马之文。其下又何以有公赗马之事乎。郑注。引杂记之文。以释属引。而曰古者人引柩。而后人因以为近。于后世肩舁。恐非经旨也。古者。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城郭宫庙凡百公役。皆在其中。岂如今之无论千里百里。人得发民担持乎。果令如是。则是其末弊也。尚可谓之古法乎。古者。公卿以上。皆是有土之君。而其用民力。亦不逾常式。其馀士庶。则制令百家为族。而使之相葬。是其亲戚邻里。相助以葬而已。

一。外方上番军士死。则令其同队。草葬立标。同队十人。皆给由。使之草葬。若无检体之物。则自公给之。移文本官。令其亲属收去。公恤其资。酌定其式。以钱给之。每五十里。米一斗为式。如百里则二斗。五百里则十斗之类。总计其数。以钱代给。其亲属告本官。本官给。文来纳本曺。然后施行。○若路远。不可自京尽给者。则量于中路邑。折关支给。回原关会减。边镇防军身死者。同。

今京城。每岁冬。上番军士。冻死者非一。而传曳尸体。暴弃道傍。犬,豕恣食之。惨不忍见。夫乡闾村落之间。虽有行乞之尸如此者。主民教者。犹当悼其俗之不美。而责其村里掩葬之矣。岂以京都王化所本。而远方军民。为国事来京。至于冻死。宰相百官目见如斯。以为常事。而莫之念乎。政之废也。噫其久矣。宜自朝廷。明定令式。若有军士死者。令其同队。即告兵曺。依式施行。其无亲属收去者。则公给所资。令永埋之。其埋葬时。亦可依军礼。令其队长。率同队以随。带飮食奠之。若有如前暴弃者。则兵曺官吏。从重治罪。可也。或谓军士尸体。当以驿传送。此则未妥。凡事过重。则反有所不行处。若如此。则非但驿卒偏苦难堪。其所传之尸。亦未必善去矣。

一。坟墓定限。禁耕牧。宗亲文武官一品。四面各限一百步。二品。九十步。三品。八十步。四品。七十步。五品。六十步。六品。五十步。七品至九品。四十步。生员进士及有荫者。同九品。女从夫职。庶民十步。○耕垦。在葬前者。勿禁。○京城底十里。官门五里。人家百步内。勿葬。

当申明此法。勿论左右。案山内。一从步数。

陵寝[编辑]

○陵寝。四面各距一千步。似当。

今以五里为限。○徐花潭上疏曰。古者。有冢人之官。掌公墓之地。定于一处。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昭穆为左右。又令同姓诸侯大夫士。葬于前后。今一从风水之说。世各占之。每开山陵。虽宗戚之墓。皆令沟而去之。山外民田。亦皆荒之。一陵之入占地甚广。民无蒭牧之所。隆运至于千岁之远。则园陵相望于郊畿之外。田野尽荒不容馀地。百里之内。敻绝人迹。弊至于此。臣不知其何以处之也。

坐衙[编辑]

○凡官府坐起。非有故。日必开坐。长官,佐贰,郞官会坐仪。见法典。

今诸道监司开坐。都事不同参坐。营中百事。皆无干与。只日一问安而已。都事。乃监司佐贰也。是岂设官本意哉。当令监司开坐。都事必同参坐。一如京衙门佐贰官例。兵水使虞候。各邑贰官。皆同此。

凡京外官府坐起必张牌。外方则坐起吹又张牌。将开坐。张肃整牌于大门外两傍。则吏民皆肃整。以入决事。凡有私客。皆不敢入。非公事。则皆是私客。将罢坐。改张回避牌。则各房吏卒。皆退。只有俟候者。府中闲暇。为官者。乃许优便。或接应宾客。或讲书琴射。闻中国之制。如此云。

今八方官府。开坐时。接私客。应私事。公私杂乱。事多非便。至于京诸司。则官员既在其家。而官府坐起。尤为近戏。若令京衙门长官。亦挈家赴居其司。而凡京外坐起。又定规。如此则官府事体整肃。而听事专一。请托不恣矣。

赵重峯上疏曰。臣到中国。见礼部坐起之仪。堂上未坐前。郞中,员外郞,主事司务,观政进士。东西相向立于堂上而暂揖。历事监生相向。立于东西阶上。堂吏立于其后。堂上。自后阁出坐。则郞中以下。俱向堂上立而揖。止一揖于三堂上。不各揖。堂上于椅上。微揖。郞巾以下。分立东西。相向一揖自与其郞位相揖也。而出。监生堂吏。以次进于檐下。一揖而退。郞中以下。退于其局。同坐议事。外官白事者。立于庭下。进跪月台上。郞中一人。手持揭帖。一揖而置于堂上之案。堂上曰。起来。外官乃起一揖而退。堂上受投文。即我国所志。分付于四司。退歇于火房。郞官详议其事。白以决之。以故。凡奏下公事。不过一二日而覆奏。民帖则即日决给。中朝之礼貌整肃。而治事不滞如此。我朝六曺等处。礼貌疏而弊风严。戏慢无理之事。今虽少革。而佐郞之于正郞。犹不敢仰首与言。凡有公事。一付之曺司。曺司不能尽治其事。启下公事。或经旬月。而不思申覆。军民讼牒。不赂于书吏。则不即决给。臣恐此弊不除。则国事终无可治之日矣。

巡宣[编辑]

○观察使巡行列邑。必从容留住。实察诸事。节度使亦然。

监司巡部。将以观民风俗。察民苦乐。宣布王化。导达下情。而审守令之贤否。验政治之得失也。此非奔驰晷刻之间所可能。今之为方岳者。例皆倏巡。忽过一日一邑。或至数县。而守令罕相接面。监司之巡。岂但使荣耀道路而已。宜令监司。简其驺从。所到从容留住。大邑则五六日。小邑亦必三四日。凡有剖决。皆务详审。接见守令。同参听政。清夜之际。又为引问。使邑中诸事。无不毕达。躬至学校。讲问精洽。凡百规度。度量衡之属亦是亦皆验察。如是而后。风俗之美恶。民情之苦乐。守令贤否。治教得失。庶可考实。而政刑黜陟。无所失当矣。若其供亿。则一以经费。从优会减。有定式则列邑。亦无难支之弊矣。节度使。虽主兵政。其从容阅视实察。凡事亦然。

今观察使巡列邑。诣学拜圣。而节度使则否。节度使。虽主军务。亦非学外之事。节度使巡到。亦拜圣。

女乐优戏[编辑]

○悉罢京外娼妓女乐。

娼妓之设。诲淫引逸之具也。化一世而入于荒淫昏靡之域者。莫甚于此礼。公庭不言妇女。言之亦在所禁。而况于狎昵乎。古者。上自朝廷郊庙。以至官府闾巷。政教号令。衣服飮食燕乐。莫非以天理。而为之制度。故人皆习其事。安其俗。而不自知其日迁善远罪也。后世朝廷官府。以及闾巷凡百规制。一切苟且。唯人欲之取便。是故。习其事。安其俗者。亦日流于恶而不自知。此所以世道污下。乱日常多。虽有严刑峻法。而不能禁人之入于罪也。明王有作。当一齐正之。况于官设娼乐。导以淫荡者乎。

或曰。我庄宪大王朝。有罢官妓之议。人皆谓许稠刚严。必力主之。问于稠。则不可曰。官物。取之无妨。若罢此。则年少朝官。客于外者。必有作奸冒夺。陷于罪者。于是。其议乃止。许稠。名相也。必有所见矣。曰。人之情欲。纵之则愈炽。吾闻以礼制心。未闻导欲止欲也。人欲之起。皆由于视听。所以古人。必尊其瞻视。而放淫声。远邪色也。今也畜淫娼。一闻使客之来。必令冶容姿。姱衣裳而待之。及其来也。则行酒以侑之。执乐以挑之。称之曰房妓。而公然眤寝。彼为使客者。亦曰官物取之无妨。而不以为嫌。因以牵情溺欲。害政事。伤风教。而丧失其本心者。不可胜数。夫有此而不为所夺者。上也。不可人人而责之。无此而安焉无失者。人人皆能。至若不胜其欲。而夺民妻女。陷于罪戾者。至下之人也。本无足论。国家立制。而不务明礼法。正人心。而唯为至下之人。预设其具。以济其私欲者。此岂理也哉。苟如其说也。则好货。亦人欲之所不能无者。恐人之陷于罪。而预为非义之货。无妨之制。以待之乎。今夫奉使官府者。则虽名士大夫。多未免于流连。而私客乡闾者。则虽庸下之流。未闻以久客而犯奸者。势使然也。以此见之。稠之言。亦未免俗见。而娼妓之罢。无可持疑者。且以近事言之。京选未罢时。士大夫荒乱靡靡有同花徒罢去。其弊即止。顷年丰呈时。暂聚乡妓。朝士争妓相斗辱者甚多。其得失。亦可验矣。且彼亦人也。上之人。既不能教以人伦。而编籍为妓。使不得有定夫。欲有定夫。则辄罪之。是何等规制乎。

大明法官员及官人子弟。并不得近娼女。我国中庙朝。己卯年间。尝罢之。及群小得志复设。

一。迎诏时罢假山优戏。

按假山优戏。本出胡俗。不经之甚。大违祗承诏敕之礼。且招集八方优人数千馀。累月留京。其破民家产。荡人心目者。其为害亦甚非细。宜一切罢之。或谓此虽戏儡。不经之甚。用于迎诏久矣。擅罢非便。此是我国因袭旧陋。而未改尔。非中朝典令。所有其罢否。非中朝所当知。然若谓擅罢非便。则备陈其由。通咨而罢之。

供馔[编辑]

○官员所供京官。皆自家供。今固如是矣。虽京衙门长官。率眷赴居公衙。亦自家供。

一。各邑使客支供。皆定器皿数。支供飮食堂下使客。九器。奉命者。依堂上例。堂上以上。十一器。正二品以上。十三器。今例饭羹追进。令醋皆入数内。唯汤炙依今例追进。口排以进饭羹酱入数内。汤炙幷二器。二品以上。三器。酒。则无过三酌。觞用赐锺。其制见上下宴酌同。

一。凡外方宴使客必以礼宴无流连之宴凡使臣。奉命至藩府与竣事回还。及赴京。聘邻国使出境与还至境上。皆设礼宴。其他过行邑。则勿许开宴。○其馔品器数。亦有定式。二品以上。十三器。三品以下。十一器。汤三进。酒五酌。或七酌。唯大宾大飨。有九酌。大飨则必立司正。

静庵告于中宗曰。废朝时。士大夫肆意耽乐。风流奢靡。而社稷几危。游乐之害事。于此可见。今之有识者。亦为习俗所移。指俭约为萧条。以宴游丰侈。为太平气像。一言丧邦。其此之谓欤。赵重峯奉使中国而还。上疏于宣祖曰。臣窃见中原之人。无不节用。官员家供。止以数器。自从私家所食。尤尚俭素。宴飮之际。酌以小锺。限其行数。不敢逾节乱性。荒废厥事。所以公私咸裕。庶政不坠。我国之俗。专以丰馔崇飮。为务。财尽而不知忧。民穷而不知恤。上命而不知从。以暴殄天物。斲伤国本者。罔有纪极。内司庶官。虽行家供。而豪奢之辈。盛备馔品。贫弱之士。羞不能及。里巷之间。不计远虑。而糜费尤甚。此何等风俗。而不思改之乎。外方列邑。虽有限品定器之教。专不奉行。间有欲遵者。而经行使臣。视其馔品之丰约。以定其人之贤否。故名为有识者。方且屈而从俗。无知守令。又何足责。是以。君无故不杀牛。而营吏趍从。亦必屠牛以飨之。大夫乃得三饭。而七岁衙儿。或具多品。至如诏使之来。大邑间设九爵之宴。而私行无赖者。亦皆张筵设乐。穷宵酣飮。彼酒与殽。非天陨而地涌也。轮定邑吏。为肉礼房。月给三牛之价。而官员所食者。或至十牛。轮定官婢。为酒母。月给三石之米。而官员所飮者。几至二十石。以至客舍将校。困于灯席。园头官奴。困于菜果。卖田征族。侵索村氓。而犹不能支。则裂衣为囊。相率而逃。中原庶官。一鸡一鱼。不敢横敛于民间。而我国为官者。以养口腹之故。害及祖宗之赤子者。不知其几千万。则可不君臣相誓。汲汲乎菲食而正供也哉。而况远方将士。尤多崇飮。弃镇越境。浮觞连日。不惟割剥残卒之为。可虑贼乘其虚。则谁复防守。呜呼。中原之地。酒祸犹少。而我国之人。崇飮夭死者。不可胜记。彼虽以欲败身。在圣主济世寿域之心。实所矜悯。而祸源不可不防也。臣谨具小锺子十枚以进。伏愿圣上。法皇祖之禁秫。体光庙之戒酒。二。以垂样于京中。八。以垂样于各道。使其仿为白锺。于大宾大祀乡飮乡射之际。一从华礼。刻定爵数。俾勿纵醉。其他非时非礼之宴。及与私行飮。过三酌者。一依酒诰之法。则庶无糜财病民妨政废事之样矣。

衣冠[编辑]

○衣冠之制。宜一遵华制。

衣冠制度。当一遵华制。遵华制者。盖为得人文之宜。法象之正也。今中国有失者。则亦当考究古制也。

去笠。代以冠巾。

公服者。公服之里。必贴里广带。旧公服里。若着贴里。俗称固道贴里。乃戎服也。时或叠鼓叠锺。则百官。即列信地。脱公服。则不待更着。而便是戎服也。盖安不忘危之意也。今则此制亦废矣。○今按公服。里着深衣。尤好。

妇人服。去足头里。代以𨱁子。

官吏服。外方。一同京吏。

赵重峯奉使中国而还。上疏于宣祖曰。臣窃见中朝衣冠之制。幞头软脚。名曰雁翅。其制。勾曲其端横插之。而曲处向上。有若举翮奋迅之象。故又名展翅。红袍青袍。襞积一如道袍。而不如团领。其他常服。自上达下。不尚浮大。而距地寸数如一。窃考洪武所定之规。文官之衣。距地一寸。武官之衣。距地五寸。袖阔俱一尺。袪口。文则九寸。而武仅容出拳。穿衣撒直领。其制前如贴里。后如直领。左右两旁。各有襞积。今虽文武同制。而整齐端严。儒巾。或曰。民字巾。形如民字故也。其制。或竹结而裹以缁布。或糊纸为之而着漆。虽常着而行于烟雨之道。不如我国士巾之遇露辄垂。举人之在监者。及武学生之参礼于西庭者。俱服儒巾。黑团领。其他学生。中外俱服襕衫。玉色而缘。以青绢缘。广二寸。东士之所谓青衿者。与此大异。宦者之巾。竹结布裹。形如帽子。有职者有檐。自项后上起高于帽一寸。形如立瓦。无职者止着帽子。但以布。自前裹之。垂其馀于顶后。所服之衣。或穿贴里。或穿衣撒直领。前如贴里。后如直领。带用细绦儿。虽侍立于榻前者。止服此衣。禄薄之宦。亦所易备。文武庶官。皆佩牙牌。以记职名。而俱黑其绶。宦者则赤以别之。辽东广宁。虽是远郡。而任事椽吏巾。如书吏而稍高。俱服团领。盖守令冠带听事。则吏不敢不服其服。而我国外邑之吏。俱无礼服。甚不如人形。平壤义州等处。吏服尚同。各司之吏。他邑若令依此改之。则虽刀笔之贱。俨俱礼服。而庶无怪僻之习。矣。男童不编其发。十五以下。则剪而垂之。十五以上。则緫于顶后。俱戴帽子。卿士庶人之子。俱二十。然后乃冠。女子既嫁者。束发于顶。而加以䯻。其制北人。结以铁丝。南人。用竹为之。俱裹以绢。又卷绢为首帕。名曰𨱁子。冬日则或以毛皮为之。名曰煖额。自额绕䯻。结于顶后。而上横以笄。妇人因事出外。则餙𨱁子以文绢。或加皮金。新妇亲迎之际。亦止戴此而已。或施七宝妆严。俗所谓花冠也。背子之袖。甚阔而无长衣。其长裙。不施趱短。而不务丰餙。其衣冠靓妆。而犹有俭约之俗。如此。臣路见向化达子。我国童男及女人敛发之容。不幸而近之。是虽习俗流传之久。而于圣上一变至道之机。若入因循。则异时华史。谓朝鲜为冠带之国乎。窃闻卿士之家。欲仿此。以敛其男女之发。而无上命。故未敢也。若令士夫先行。而民以渐改。则庶乎变夏之不难矣。脑包。即我国之所谓耳掩也。其制虽小。而便于常着。女人则惟老病者服之。而其制尤小易备。我国耳掩。好尚侈大。常民犹用两具之皮。女人毛冠。几用三具。其大者。几用五具。以故皮价甚高。贫而老病者。不得着。若令依此改之。一禁侈大之习。则皮价不涌。而遍及老病之人矣。中原。虽有笠制。而人不能备。其出入之际。文官着忠静冠。武官着毛帽而有檐。儒用儒巾。或着方巾。吏用吏巾。常人皆着帽子。而东方之人。不论贵贱。通戴笠子。虚费重价。若从华俗。使吏士常着其巾。庶人止戴帽子。则随土所产。或染苎布。或染麻布。而为之。不必用毛段。穷人庶无费价买笠之患矣。中原之制。不惟简约易备。而如今天下同文之日。如云南贵州。距京师万馀里。曾是椎䯻侏离之域。大小男女。一遵华制。况我箕邦。距京师不满四千。实与五服诸侯无异。而衣冠多有可羞者。臣谨具图样以进。请以此下于工曺。颁于八道。使之改作。悉从华制。

深衣。依韩氏说。

韩久庵深衣图说曰。深衣之制。礼记本篇及玉藻所载。明白简切。本无难晓。而注疏诸家。曲生意见。纷纭穿凿。遂使经文本义。为所掩盖。朱子晩年所服。与家礼不同。必有定说。而今其遗书。未见明证。仅出于门人蔡,杨氏之说。而当时犹恨不得闻其详。但知一扫疏家之谬。不知并与注家而扫之。扫去一重又有一重。其不得经文本义则一也。愚尝出于僭妄。每读经书。不用一字训诰参错其间。直将白本。平心玩索。积有年纪。庶几或得作者之意。一朝似见字义勾法。皆为恰当。移易不得。既而反以求之人身上宜穿着便起居。可用于古。而亦可用于今。噫。圣人制作在易。而求诸难。有如此。夫抱经尚友。恨不得与蔡,杨诸先达。上下论辨。而献疑于朱夫子也。至于丧服领衽。先儒已有成说。虽不敢忘为容喙。而以深衣之制。推之。亦不能无惑。如或好礼君子。因此起疑。以为䌷绎之端。则其于复古之制。岂胜幸甚。○续衽钩边。○续。连也。仪礼丧服篇曰。袂属幅。续与属。古字通用。衽。衣前两襟也。古衣皆为上衣下裳。裳从一边围腰。前面固已不分开矣。别用一幅布。交解裁之。上尖下广。分缀于衣之两襟。左掩其右。俾免分开。古人所谓右衽敷衽敛衽。皆指此而言也。惟深衣。衣与裳连缀。自领下至裳末。一面分开。不用别幅为衽。只两襟对下。才相连续。故云续衽。两衽既不得交掩。则须用结纽。ᄭᅵᆫ니라左右交钩。然后可无分开之患。故又云钩边。今之箕排领。돕지即其遗制也。玉藻云。衽当旁。旁即布幅边旁也。郑氏错认旁。为人身两旁。故说衽字。不去强解。凡裳幅交解处。皆谓之衽也。衽。本衣襟交接之名。故凡两物连接。借以为喻。则固有之。檀弓曰。衽。每束一释之者。以小要。银锭连合棺与盖之际。故名为衽。是也。何尝直以裳幅。为衽乎。且衣裳连缀。则裳之两边。皆在前面。左右缝合。更不须言也。既曰续衽。又曰钩边。何其文义之重叠烦复。别为致详于不必详之地耶。吾恐其必不然也。郑注既误释经文。而疏家又误释注文。愈往愈失。至以无用之剩幅。左右交垂。不有蔡,杨诸公。推求朱子之意而改正之。则后世几不免服妖。而独惜其得注意。而不得经意。犹为隔壁之说也。○曲袷。袷领缘也。衣领两边。当頣颔处。裁割。取方。如今丧服。前阔中之制。以安项。而以二寸皀绢。纯其边。故云曲袷。经曰。曲袷如矩。以应方。郑氏云。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疏云。方领。似今拥咽。司马温公曰。方领如今上领衣。但方裁之本。出胡服。须用结纽云云。郑氏所谓小儿衣领。今尚有之。与司马公所谓上领衣相似。疏家所证拥咽。虽未详其制。以文义见之。亦不过拥护咽项。如上领衣也。隋炀帝游幸。频数百官。取其简便服之。汉时未有。故郑以小儿领喻之。其实一也。然则司马氏以前方领之制。不至专失。但郑氏既误释续衽。而又欲以两襟交掩。故其领亦疑其向上绕项也。若知两襟对一布旁。相当为续衽。则两领割处。左右交合。即成曲袷。虽欲引而上向。亦不可得也。经曰。抱方负绳。绳在背而方在前。不亦皎然明甚乎。盖为方领。则不得不为续衽。为续衽则不得不为钩边。虽为三事。而实相因也。朱子曰。两襟交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若不用别幅为衽。必欲牵引两襟。至于腋下。将不胜其拘挛。便身之服。恐不如此。而虽强令交掩。亦未见曲袷如矩之状矣。然则裁割方领。其不着尺寸。何也。曰。人身肥瘠不同。但令阔狭随宜。不必拘也。且玉藻曰。深衣三袪。诸家皆以腰缝之围释之。窃详其文义。若云深衣腰三袪。则诚如诸家之说。今只云深衣三袪。而指为腰围。岂非扤捏乎。恐其不然也。愚意以为袖口曰袪。左右袖。既有袪。两袖中间。又有方领如袖口。故云三袪。盖欲以明深衣之为方领也。经曰。袪尺二寸。则其空围。实二尺四寸也。今方领空围。亦二尺四寸。则足以安中人之项。而正如袖口之有袪。然则其尺寸。亦不为无所据矣。曰。钩边之结纽。当用几个子耶。曰。于经无所考。此必有其制。而今缺不得矣。但仪礼士丧礼。杀冒之制。君缀旁七。大夫五。士三。杀冒虽与深衣。为异物。而钩边与缀旁。其用正相似。且古人于贵贱等级之数。必致其详。以此为准。恐为无于礼者之礼也。○袪。袪。袖口也。擅弓曰。鹿裘横。袪裼之可也。诗曰。羔裘豹袪。疏云。袂是袖口大者。袪是袖头小称。经曰。纯袂缘。纯边各广寸半。于袂必着缘字。然则袂口外。别有缘寸半以为袪。而以皀绢。纯其上。似非纯。即为袪也。○纯。袂口裳边。经无表里。皆纯之文。恐或只纯其外也。惟曲袷。说文云。衣无絮为袷。即袷字之义。似当皀绢四寸。夹缝为二寸。且不云纯而云袷。则似当布外别缀。如令上领。故亦云曲领也。或云。袷。交领也。两领以交而合。故谓之袷。未知孰是。○负绳。衣之背缝及裳之中缝上下相接。故云负绳也。○大带。玉藻。天子,诸侯,大夫,士,居士,弟子之带。皆不同。而其曰。凡带有繂无箴功。繂。说文云。索也。尔雅云。以竹为索。所以维持舟者。盖编索为著。以帛褙起。不令贴屈。如今品带之质。不用箴线为功也。又曰。诸侯索带终纰。大夫索带纰垂。士练带繂下纰。然则以带边所餙。为贵贱之等。诸侯纰终。其带。大夫不纰其腰。纰其垂绅。士则惟繂下为纰。以此见之。带之有繂。亦不竟带。而未详其制。又曰。大夫大带四寸杂带。君朱绿。大夫玄华。士缁纰二寸。再缭四寸。然则惟大夫之大带为四寸。士及君大夫杂带。皆以二寸。再缭之为四寸。未知深衣之带。为大带。为杂带也。或者谓冕服之带。为大带。燕服之带。为杂带。士贱无冕服。故无大带。则深衣之带。亦恐以二寸再缭。为是也。曰。幷纽约用组三寸。长齐于带。带之左右屈而为纽。仍合幷其纽。用组约之。令不解也。组𬘓三寸其博也。此则恐指大夫以上。大带所用之组而言也。若大夫杂带及士带。则本二寸。岂组博反广于带乎。恐以次而差细也。曰。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又引子游之言以为三分带下。勾绅居二焉。绅勾縪勾结勾三齐。然则绅长下与裳齐。亦未知何所据也。

言语[编辑]

○言语即华语。文官凡言文官。在东班者。皆是。五品以下。每岁十二月。会承文院。讲汉语。二书或吏文五分以上。赏加一资。不通者降一资。武职外官则否。无故不参者。罢职。○相臣一员。坐承文院。与本院官员承文院官员。则有故者外。齐会。及吏礼曺堂上台谏各一员。合坐试讲。

一。四学及各州县学。每三朔。一讲汉语。其内舍陞试时。本经外必讲汉语。二书。陞营学及大学。内外舍及陞朝。同。汉语。今所用老乞大,朴通事等书。皆俚俗驵𩦱之语。不足讲习。宜别摭经史语录以及物名度数。凡闲人事无害于义者。条条编集。如朴通事例。为一卷书。又以五伦全备记。其中续添供笑条及歌调可刚者。删取成书为当。二书。皆具谚解以资讲习可也。○又二书之外。幷与四声通解,正音指南,雅语指南等书。京及各道营学刻板。俾诸司及各邑学校。皆印藏数十件。且使人人得以印看可也。

本国言语文字。既为二途。东方谚文。亦有音无义。政事经学以及事物名数。多碍滞难通。至于事大之际。国家机务。徒凭舌人。是岂小事哉。夫人声之轻重迟疾。风气所拘。固有不同者。东方之音。轻清而浅促。然中国之地。四方之人。亦奚必均齐哉。唯其同其音。而一其语语之而无不通。是则天下之人。无有所异也。昔我庄宪大王一新百度。有意于是。既设承文院。令文官始出身者。必习汉语吏文。又撰四声通考。以卞其音。又令凡百名物。皆称以汉语。至今尚有传习者。每官府开坐。吏辄唱日。禁乡谈。则府中上下于凡物名。皆以汉语。不得用乡谈。今其制虽废。而尚有传习之可见者。如当直曰当당直디。家事曰家갸事스。下处曰下햐处츄。铜曰铜퉁。头盔曰头특盔퀴。大红曰大다红훙。紫的曰紫ᄌᆞ的디。鸦青曰鸦야青칭。假的曰假갸的디。网巾曰网망巾긴。团领曰团튄领링。帖里曰帖텨里리。脑包曰脑ᄇᅶ包ᄇᅶ。钱粮曰钱쳔粮랑。甘结曰甘간结계。帖子曰帖텨子즈之类。然日用言语。仍其乡谈。故众楚一齐之势。不能渐变。而终至还废。今则文官之通汉语者。绝无矣。如欲追先王之志。而变夷为夏。即民间言语。纵难一变。凡诸文字。皆从华音。士子所习经书谚解。一以洪武译音。即洪武正韵翻译。使之讲诵。如此则言语虽异。字音则同也。如此则其于言语。亦思过半矣。如未能然。则京外学校之士。必使本经外。依上式讲习。汉语稍待能通。然后陞次。而凡在五品以下官。皆令岁一试讲。以升降其资。可也。如此则不必置承文院诸官。但令出身者。习之也。

度量衡[编辑]

○度量,衡。工曺制造。以颁诸司,诸道,诸邑。审究法。原用铜精造。颁诸司。又颁诸道诸邑。令各藏在官府。而依式精造。烙印行用。凡造度量衡。皆刻其年月官司号。○度之制。十釐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量之制。十勺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衡之制。十釐为分。十分为钱。十钱为两。十六两为斤。大称百斤。中称。三十斤。小称。三斤或一斤。

一。每岁正月。京则京府。外则各邑。悬度量衡于市。以为民式。

一。私处所造。每春分秋分。京府各邑。平校烙印。

一。每观察使巡到。必纳各邑所用度量衡。校验。其有不如式者。罚之。

按古今以十斗为斛。即石而本国以十五斗为斛。是乃袭谬因苟而然。失筭数之纪。乖度量之用。宜厘改之。以十斗为斛。或以为本国斗小。十五斗。当中国十斗。故如此。是亦不然。果令斗小。则当改其斗升。以求大小之真。不可不正其本。而欲齐其末也。夫天地之数。生于一而成于十。十者。数之极也。是以积勺为合。积合为升。积升为斗。积斗为斛。皆以十焉。是以古者斗小。而十斗为斛。今中国斗大。而亦十斗为斛。十斗为斛。古今不易之制也。苟不可易而易之。则物失其则。而用乖于事。夫如是。故今斛拟之于数。则失其纪。准之于法。则违其度。以之会计。则奇零而难用。以之駄载。则过重而难运。是岂可以仍循苟且。而终不之改者乎。且本国斗小。未必为失。而中国大斗。亦未必是。古斗虽不可见。按魏李悝之言曰。百畒之田。平岁。收粟百五十石。大熟则四倍收六百石。下熟自倍收三百石。人月食一石半云。则粟一石半为粟米七斗矣。又汉诸葛亮一日所食。不过数升。而司马懿以为食小事烦。以此等说推之。则今本国斗与古斗不相远。而中国斗失于太大也。今中国斗倍过于本国斗。而此则称唐斗。又有小斗。较唐斗仅半者。谓之周斗云。大抵量之大小。则定律管而求声气之应。然后可以得其正矣。而至于十斗为斛。则乃不易之定法也。

晋武帝时。掘地得古尺。尚书奏今尺长于古尺。宜以古为正。潘岳以为习用已久。不宜复改。挚虞论之曰。昔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其形容象物。制器以存时用。故参天两地。以正筭数之纪。依律计分。以定长短之度。其作之也有则。故用之也有征。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准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措之规矩。则器用合宜。一本不差。而万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长于古尺。几于半寸。乐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历象失占。医署用之。孔穴乖错。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征。皆絓阂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从古也。唐虞之制。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训。谨权审度。今两尺并用。不可谓之同。知失而行。不可谓之谨。不同不谨。是谓谬法。非所以轨物垂则。示人之极。凡物有多而易改。亦有小而难变。亦有改而致烦。有变而之简。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长短。非人所恋惜。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于得。反邪于正。一时之变。永世无二。是变而之简者也。宪章成式。不失旧物。季末苟合之制。异端杂乱之用。当以时厘改贞夫一者也。宜如尚书所奏。

一。制嘉量置于阙庭。以为永世之式。嘉量合法。则度衡。亦可考矣。○于阙庭一畔。别造屋。如今碑阁以储之。

按舜之巡狩。同律度量衡。而孔子论武王反商之政。而曰谨权量。四方之政行焉。又夏书云。关石和匀。王府则有。而周量刻铭曰。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玆器维则。盖圣人既一天下之长短大小轻重之式。使凡造作出纳交易之者。咸有则焉。而奸伪无所容。天下均平。率归其极。而又虑岁久而或差也。故设关石于王府。造嘉量而垂法。以为后世取准之地。圣人之意至矣。下逮秦时。商君亦能一衡石丈尺。虽其所谓衡石丈尺。或非先王之旧者。而犹知沿而行之也。至于后世。则鲜或举之矣。无怪夫国政不平。民伪日滋。万事紊乱。莫知其纪也。明王有作宜讲究法。原真得其正。然后铸为其式。颁行四方。又依古法。作为嘉量。置之王宫。以为后式。可也。

周礼。㮚氏为量。改煎金钖则不耗。郑玄曰。消涷之精。不复减也。不耗然后权之。权。谓称分之也。权之然后准之。准。故书或作水。杜子春云。当为水金器有孔者。水入孔中。则当重也。量之以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以其容为之名也。四升曰豆。四豆曰区。四区曰鬴。鬴六斗四升也。鬴十则锺。方尺乃积千寸。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其底深一寸也其耳三寸。其实一升。耳在旁。可举也。重一匀。重三十斤其声中黄锺之宫。㮣而不税。得以平量而不租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时。是。允。信也。言是文德之君。思求可以为民立法者。而信至于道之中。嘉量既成。以观四国。以观示四方。使放象之。永启厥后。玆器维则。又长启道。其子孙使法。则此器长用之。○王昭禹曰。量之为器。内方而外圜。则天地之象也。其臀一寸。其耳三寸。则阴阳奇耦之义也。其重一匀。则权衡之法寓焉。其声中黄锺。则律吕之法寓焉。夫黄锺为律之本。而宫为五声之纲。量之所制。其本起于黄锺之龠。其成也。声又复中于黄锺之宫。岂非以天下之法于此乎出。而五则之法于此乎成欤。非特此也。宫于五行为土。于五常为信。则以量为法则之主。且以立信于天下也。○郑敬仲曰。量之为物。其粗则寓于规矩法度之末。而其妙极于天下之精微。盖出于时文之思索。而归之大中至正之道。民所取中而芘者也。

汉志五度之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唯引十丈曰引。则用竹长十丈,高一分,广六分。五量之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不满之处。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状似爵。凡律度量衡。用铜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齐风俗也。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于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铜也。用竹为引者。事之宜也。盖引长而难以收藏。故用竹篾为之。为宜也。○丘濬曰。班志于度量二者。皆言其所以制造之质。或用铜。或用竹。独于权衡略焉。乃于下文。緫律度量衡用铜者。意者权衡。亦用铜欤。后世于度量二者。用木为之度。间有用铜者。而斗斛之制。则用铜鲜矣。权之为器。非若度量。虽有长短大小之不同。而各自为用。惟权之一器。则兼衡与准。而参用之。所以为之质者。亦各不同。准必以绳。权必以铜。而衡则以木若铜为之也。后世一惟用木耳。

制造[编辑]

○凡制造之麤恶不如法者。及淫巧过度者。禁之。

月令曰。季春之月。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孟冬之月。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致同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方懿曰。工固有巧也。然过乎巧。则为淫矣。以其淫。故足以荡上心焉。此仲春孟冬。皆言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前则因其作而戒之。后则因其成而又戒之。

王制曰。用器不中度。不鬻于市。兵车不中度。不鬻于市。布帛精麤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奸色乱正色。不鬻于市。

按先王之世。百工饩廪称事。凡为工匠者。皆有定业。而得食于其事。又从而有不如法之禁。此所以器皿丝布之类。无麁恶不可用。服用玩好之类。无淫巧荡心之物也。我国法制不明。而以力为制。工匠未有定税。而随闻勒使。不酬其直。古者。工匠岁税有常数。常税之外。更无横侵。凡为公役。皆偿其直。故能者获厚。而各劝于技。本国工匠。未闻有常税。而官府但随名捉致威力。役使不给。其直风俗如此。故有势者。亦因假官令。名之曰行下。捉致役之。能者。每被苦役。而不能者。安逸无害。故百工制造。无一不麁。非人才智尔殊也。法教使然也。四民得所劝戒有法。田制既行。而学校有法。则自然四民得所矣。工商有定税。而无横侵。官工有常廪。而考其功。上下其食则劝戒有法矣。然后宜令有司。以时发禁。市上凡麁糙不坚致不如法。淫巧过度。足以荡人心者。皆罚之可也。凡事。若不使人知禁。而防之于未然。因以成俗。则难可变。今之麁布。亦其一也。夫然后知先王之世。工匠所造市上物货。莫不有式有禁。其意深矣。此乃所以正人心兴事功。同天下保风俗之一道也。

又按李觏曰。理财之道。去伪为先。民之诈伪。尽其常情。矧玆市井餙行𠎝慝。何所不至哉。奸伪恶物而可杂乱。欺人以取利。则人竞趍之矣。岂惟愚民见欺。使人妨日废业。以作无用之物。人废业则本不厚矣。物无用则国不实矣。下去本而上失实祸。自此始也。丘濬曰。市肆所陈。虽工商之事。然风俗之奢俭。人情之华实。国用之盈缩。皆由于斯。此二言者。皆深有所见。提政教之要者。不可不念也。

家舍[编辑]

○凡家舍贵贱。皆有其制。法典。大君。六十间。王子君,公主。五十间。翁主及宗亲,文武官二品以上。四十间。三品以下。三十间。七品以下及有荫子孙。二十间。庶人。十间。或五间。凡私家母。得用花拱草拱田矆。凡家庙不在此间数内○造家地步数。见田制篇。度地奠民。亦冬官所当掌。

按家舍传子孙。公卿之子。不必为公卿。而所传田家不可。令即损撤。若新造家者。则必须依令无逾也。

道路桥梁[编辑]

○道路桥梁。工曺本府。考察修治都城内路。大路广三十六步。中路十八步。小路九步。凡路两傍。皆有沟渠。大路沟广二步。小路一步。沟广。不入道路步数内。下皆仿此。道路沟渠。分授各里长。不得侵占掘取。或投污秽之物。外方邑城内路。大路十八步中路九步小路六步及凡道路。大路自诸道达京城之路。十二步。中路两官相通之路。九步。小路自乡村达官之路。六步。其次。又有村间相通往路。其广二步。皆有其制。凡官路。每十里。立小堠。三十里。立大堠堠。刻某府。东距几里。地名某。南西北同。

或曰。道路宽广若是。何也。曰。京中之路。不但开列市廛。通行轩骑。民庶之繁。法驾举动时。队卫百官。不如是。不能以整列而行。外方郡邑。虽非京比。亦必容市廛人民之众。及凡道路。常时必容。行旅车马之通。军事亦有师旅之行故也。今京内道路。则既宽且平。无可改修。至于郡邑。率多苟且者。又间有当新筑城池。合县新设处。其旧邑宿路。虽不可猝然尽改。若新筑新设处。则街衢道路。预为经度分画。使民知避。田野之际。作顷时。亦必预画。使民无犯。徐待民力有馀。以渐治之。盖今俗不知用车。故其治道也。例是苟简。任其狭仄。俟民业有定。出力平治。使皆用车可也。苟一番整治。则后无别段费力。不过年例修补而已。按古者都邑。前朝后市。此制极好。但我国地形不平。例为因山为宫。势不得后市。只宜如今开廛于街道两傍。而稍远王宫官府。使得内朝外市。可也。○市廛。本开城邑者。今法制未备。郡邑无市廛。而散出场市于远外空荒之处。其害非细。城邑之路。依此展治。俟后人民完庶。则宜使旁开市廛如制也。

一。凡桥梁。以渐作石桥。

按道路桥梁。亦王政之所必理者也。今我国桥梁之作。公家不与知。而必待僧徒私自劝缘为之。其政废俗弊也如此。四民定业。然后待力有馀。暇其可造成处。以渐成之可也。量出财储。以国储。禀报会减。依式调役。凡一岁。用民力有常数。○若僧徒未罢前。则先役以僧徒。或雇役。给价。募人以役。○凡工匠辈。皆准酬其直。以石为桥。永使牢固。今土木之桥。每岁劳费。必作石桥。然柱桥不如虹桥之完牢。作虹桥。尤好。

用车[编辑]

○凡诸司诸邑诸营镇诸驿。并置大车便车曲车杠辀。以输物。令民间。亦置田车。以便输载。其险阻处。亦不必用。

按舟车之利大矣。陆地所用。莫如车。我国虽土地不平。其平夷可以用车处亦多。而俗窒不知用。宜令自官始之。使民兴行也。今村闾道路。任其狭仄。不加平治者。亦是不用车之故。

藏冰[编辑]

○藏冰。京及各邑。依今例。外各镇各驿。即察访道。皆许藏冰。浦边渔户及站店铺子等。亦不禁私藏。

按今例各邑外。不得藏冰。宜令镇驿站店。皆得藏冰。使为官者遍及。而庶民疾病行旅暑渴者。亦得以波及焉。

僧尼巫觋淫祠[编辑]

禁僧尼。○凡僧徒不得受田。田制行。则自如此。○虽田制未行前。亦不许僧徒有田。凡今僧徒田。使民告官。耕食三年内。主僧不还俗为民。则令永为己业。○又今或有寺位田者。此则尤当革罢。以给民。

今僧徒游手游食。寔繁有徒。居处器用。僭拟王宫。平民逃赋。相率以入。由是。异说昌炽。人心蔽锢。民小财耗。国不为国。为政者。悉使返之南畒而后。可以一道德而同风俗。蕃万民而裕邦国矣。

一。行谕国内。僧徒令皆还俗。今僧尼还复为人。谓之还俗。姑仍今称。○还俗者。复其身三年。乃属相当职役。或为军士。或为工匠。皆依其愿入属。其能文可任事者。择属吏任若或士族通经书愿入学者亦听其不还俗者。征赎布。定其期限。限内不还者。征赎布十疋。凡绵布。皆以六升蜜织三十尺。令受验帖。无验帖者。到处紏察。论以极律。年六十以上者。免征布。○其验帖。该曺緫之。分送各道。各邑计数准给。具某郡某寺。年貌父名。该曺印板而空。其书某郡某寺年貌父名处。如今案帖式。随给置簿。藏于本邑。以为后考。

或曰。近来诸山城。有守直寺。使僧居之。除杂役。此则何以处之。曰。若仍今之为。则山城守僧。当免赎布。然事极苟且。殊与制禁本意相反。盖山城。本不当有而有者也。山城而可设邑。则宜为邑城。聚居民庶。岂可使僧看守。若高仄山巓。不可设邑。而别设为山城者。则皆当撤罢者也。其说已在兵制城池条。

一。凡寺刹营造者。主者。杖一百。没入其货物。守令听许印给劝缘文者。同罪。凡空寺材瓦。撤以补公廨之用。

一。自今以后。谓立法之年。令民不得出家为僧。凡为僧者。没为奴。限其身为官奴。或驿奴。○许人紏告四口赏一使之为奴。亦限其身。与子。为僧徒弟者。与者受者。俱杖八十。边远充军。

一。凡有公家大小役。役以僧徒。僧徒未尽还之前。则凡有公家大小役。役以僧徒。一岁无过二十日。皆给料如常式。

一。凡寺刹锺鼓。皆属公。小磬之类。姑勿论。其锺之盈尺以上。悉属公。大者则悬于城门。以警晨昏。数多则合铸。为大锺而悬之。若本邑已有。则邻邑输之。其馀则悉以为铸钱之用。若有旗帜军器等物及畜养牛马者。皆治罪属公。

或曰。旧例。度帖丁布。亦二十匹。今此赎布。定以二三十匹。以深示惩革之意。如何。曰。凡事太重。则反有所不行处。今寺刹遍满山谷。缁髡相半于平民。如是者。几百年矣。且国家失政。民不胜其役。故不得已逃于彼者多。本之则非其罪也。宜先明教化。轻赋役。令君子知道。小人乐业。如此而又为之制。使知禁戒。则彼岂肯违天性。悖人伦。冒法禁。而为僧也哉。法行既久。彼将自息。不患作法之不急。唯患持法之不久也。

唐高祖时。傅奕上疏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吓愚欺庸。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口诵梵言。以图偸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其徒矫托皆云。由佛攘天。理窃主权。其为害政。良可悲矣。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祠。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西晋以上。不许中国髡发事胡。至石符乱华。乃弛厥禁。主庸臣佞。政虐祚短。事佛致然。梁武齐襄。尤足为戒。今天下僧尼。数盈十万。刻绘泥像。以惑黎庶。国家安有不亡者乎。陛下以十万之众。自相夫妇。十年滋产。十年教训。兵农两足。利可胜既耶。昔高齐章句子他言。僧尼塔庙外见毁。宰臣内见疾。妃嫱阳忌阴谤。卒以谗死。周武帝入齐。封宠其墓。臣窃贤之。太宗尝问奕曰。卿拒佛法。奈何。奕曰。佛西胡黠人尔。欺訹夷狄。以自神。至入中国。而孅儿幻夫。模象庄老。以文餙之。有害国家。而无补百姓也。帝善之。

○巫觋淫祀。亦严禁。犯者。每主家。笞三十。或罚布二疋。或朝官而有犯者。则削其仕版。巫觋。杖六十。或罚布四疋。○巫觋。凡有病人救疗事。则使之救疗。有裁缝工役等事。则使之执役。其愿纳巫衣钲鼓。不复为巫者。听其里人为保。并为纳招而除其役。后若不改其习。治以全家之律。并坐保者。若保者紏告。则免其并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