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四十八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祖师四十八训
作者:王学孟 
  1. 吾人当知,斯道乃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体;成佛、成仙、成圣 、成贤之大用,会通三教,贯彻天人;有无显微,体用合一,中边本末,事理兼赅。是道也,以覆冒万物而言,则谓之“天”。以主宰万物而言,则谓之“帝”。以真实无妄而言,则谓之“诚”。以万物共由而言,则谓之“道”。以无所不理,各得其理而言,则谓之“理”。在天谓之“天理”,在地谓之“地理”,在物谓之“物理”,在事谓之“事理”。是理也,以赋畀而言,谓之“命”。以禀受而言,谓之“性”。以应酬万变言,谓之“心”。心之所之谓之“志”。心之所忆谓之“意”。感于万事,而生喜、怒、哀、乐,谓之“情”。千名万号,不可枚举,究其本源,莫非“一理”之流露也。故无生真宰,把“理性”散将下来。何谓“理”之究竟?中庸云:“性即理也,理即五常也。”学者必先穷乎“理”,而后可以尽性,未有不明乎“理”,而能尽性者,未有不能尽性而能返本还原者。
  2. 凡传“穷理尽性”之道者,必须尊师重道,谨严授受,方不致将前贤至 尊至贵之道统,自我而贱;后绪之继承任重,自我而轻。
  3. 末后一著,乃千真之嫡派,万圣之命脉也。见者成佛,修著成圣。必须 上根上器,大德之子,方能承受,无缘无份者,难使信受也。故曰“若是根薄缘分浅,难入龙华古道场。”不信者可不必强传也。
  4. 无为正法,乃“色里之真空,无中之妙有;竖穷三界,横亘十方;迎之 不见其道,随之不见其尾。”而造次第,有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之分。清净法身者,充实而有光辉,乃大人造诣之境也;本于地度。圆满报身者,大而化之,圣人造诣之境也;本于宗动天之度。千百亿化身者,圣而不可知,神人造诣之境也;本于至静不动天之度。三次传授,与之分清别浊,讲明尽人合天之道,确有把柄。此所谓:“一法包含无量法,一门辟破万般门。”高出一切,然后可以收复一切。不明是不足以扫千门而收万教;三教归一即万法归一也。
  5. 末后大道,乃发万圣之未发,补万贤之未备,道合三教,理贯人天,注 书立说,必须引经据典;合天、合地、合人、有理、有气、有象、知理者, 可以制礼,而亲亲之杀,尊贤之等,方有条而不紊。知气者,可以制乐,知 参天可以作六律;知两地可以作六吕,而六律之隔八相生,五音之三分损益 ,有其源。而宫商角徵羽之五音与君臣民事物之五等,与夫十宫之周天,有 其本矣。再明伏羲之卦,本于天地:文王之卦本于伏羲。孔子交易,乃合天 地、伏羲、文王而一之。易未画时,易既画时,天地在易。未有不知天地而 知易,亦未有知易而不本于天地者。夫然后上推往古,下推将来,以一贯之 也。不明乎此,而注易经者,皆伏羲、文王、孔子之罪人也。
  6. 学者言过去、未来、现在,必以尧、舜、禹、汤、文王三代以上为过去 的道统,为传道之春。此时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明世者,故曰:“九劫成道”。太上、释迦、孔子为现在之传统,由老子至今三千馀年;释迦、孔子至今不足三千年,截长补短,合为三千年。其间分:正法一千年,相法一千年,末法一千年。现在之世为传道之夏。
  7. 凡办道者,必须通达元会运世之嫡传,然后可讲过去、未来;如不明乎 此,而妄谈未来之事;是为自欺欺人,乃道中之罪人也。
  8. 无极天、太极天,乃理性、气性之源。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悉本于此。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丝丝入扣,扣扣皆丝;如不明理、气源流,而妄谈性命者,皆孔、孟之罪人也。
  9. 凡传道者,必须洞明:“穷理尽性”、“一合理相”、“三品一理”之 理,到底为何事?然后可以掌道、传道。如不然,揠苗助长,上之得罪于圣贤,下之为害于将来;不同三教圣人,是为异端邪说。
  10. 斗牛官之说:有天上斗牛宫,有地下斗牛宫。道统之传二花发西川铺锦 绣,月明北海庆风云。”花发西川者,乃道光初年,千元甲子,九紫当运。 西川乃天上“井、鬼、柳”之分,为离宫初度;地下之坤宫。为十二袁祖道 传成都,正当九紫之运。故夏九姑娘通天:夏者、夏至也。九者、紫数也。 姑娘者、中女也。“离”乃先天乾位,后天姤位;故曰:“西干”。袁祖为乾元之体,向后五年一爻,至金公为“剥”卦;至花根满三十六,为六六之数,而阳尽阴纯矣。故金祖之后,二女掌道,乃坤爻之偶数。自癸酉至丁丑,五年六十月,坤爻已终。正当上元甲子,一自当运,青齐乃上天“女、虚”之分,地之艮宫。一阳生于子,三阳成于艮。北海者,一自坎也。故曰:月明北海庆风云”。坎宫为地雷复,卦之“震、艮”,坤为先天之震,故曰:“东震”。西者、西川,东者、山东。
  11. 当时有毁灭三教者,凡中国学人,必须将三教圣人之心法命脉;宏其中 ,肆其外,彻底讲清,实践深造。即佛门“南无”二字,可以阐明三易、一贯。学、庸、及九重天、天外天;本然、气质、人心、道心。及仙经、道藏、十三经中蕴奥,无入不通;丝丝入扣,若合符节;方可会通三教,贯彻天人;理服天下,然后能重整三教之道统。如不明乎此,而妄称三教者,皆小言破道之习也。
  12. 凡学习者,必须认理认道,而鸾笔之事,有正有邪,多有为其误者。 学者必须认理,虚心求教明人,自然至流为邪妄。
  13. 凡千门万户,认理来归者;必须听从掌道之分派,将其所有之事合盘交出。将道理、性理讲通,方不至于差之毫厘,谬之千厘,自误误人之弊。然后因材器使,交于凭据;方成一团和气,一道同风,庶几与道有益无害。方为助天阐道,而为圣贤之亚流,仙佛之嫡派,光前裕后流芳万古也。不依调度、偷道、盗道、妄传、妄受者、誓愿自己承当,与掌道者无干。
  14. 斯道乃三教合辙之秘,万圣当归之蕴。苟非上根利器,天资高,学力到,闻道早者,不能洞彻底里。如孔圣之徒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而一贯之道,颜、曾而外,知者落落。释迦佛传道西竺,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馀会,口吐五千四十八卷大藏经典,后来拈花示众,一点禅机,惟摩诃迦叶,破颜一笑,灵山一笑,人天百万,悉皆惊疑。由此观之,“道”岂易传之事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以讹传讹,愈传愈讹,自误误人,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如昔杨朱,墨翟,其文章志向,岂不与孔、孟齐肩并驾;只是理气源头,见之未悉;天、人开窍,知之未彻;即道行天下,摩顶放踵,难逃异諯之名。虽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更改。呜乎可畏也哉!庚辰条规,必传授归一者,恐学道稍有领会者,欲传入“空色、有无、显微、费隐,两在测之际;范围天地,曲成万物之机。”不能穷源究委,焉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稍有讹传,即误善男信女;生死机关,性命大事;人己两误,九玄七祖皆受其累。吾非好劳慈逸,盖恐他人不似我之尽心;是以传道领袖,必吾亲自拔取,庶几免于讹谬也。
  15. 财乃养命之源,易于起人贪心,贪心便成堕落。其及门之士,各方功资,必须分文报上;服食用度,自上领下,方为上下有序,财帛分明。若各方功资,不行交上,私自用费,以假公济私论。
  16. 佛有四种弟子,而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固同堂而受业。 周文二南之化,亦起自闺门。而修、齐、治、平之序,修身为齐家之本。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又为修身之本。凡同门道伴,其家人有愿闻斯道者,大庭广众,同堂听讲,男左女右,勿许混杂。听讲毕,各归各房,不准乾坤同室,不准坤道扶持;男女分清,各免嫌疑。如稍系恋念,便入堕落之途,人禽关头,只争一念。故孔子以勿视、听、言、动。佛门以相,无人、无我、众生、寿者。道门以常能遣其欲。而吾道以戒淫念、戒杂念,为降龙伏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言虽不同,而义实一也。
  17.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则理。国有三公莫知适从,二则乱。故五花十叶,必受命于当家一人,顶、保、引、证,恩执、众生,受命于五花十叶,尊卑有等,上下有分,方可有条而不紊。如大小领袖,各自当家,不尊上命,是为混乱佛纲,公义责罚。
  18. 事有常变,道有经权;开创、守成各有其宜。现今西乾道统,日就紊乱;三华以西为魔,西华以三华为魔,降至今日,三华之分,不知其凡几;西华之分,亦不知为有凡几,彼此争论,一概成魔。故无皇圣中,降临东震,倒挂金牌,更上换下,扫除一切有象,旁门小街,而同归先天一贯,穷理尽性,至命大道。此“道”费隐兼该,显微同源,明体达用,有序有条;非我亲传亲授,不能泛应曲当。不能超出一切,焉能收服一切。再者十字手印凭据,他人未有全者;必吾亲到方可服众之心,释众之疑。故当时虽系收圆,实同开创,事无钜细,必吾亲自料理一番。迨至万法归一之后,分定然后制礼,此及通权达变之时,而非处常守成之时;仰众悉知见谅,莫谓我揽权好事,予不得已也!
  19. 圣贤学问,必本末兼该,体用并重。学有真实经济,方可以处则独善, 出则兼善。如:大禹之序畴,文王之翻卦,孔子之系辞,邵子之经世,自风 后、太公、子房、武侯,以来原有一脉真传;只是世风日下,学不归真,其 学尽矣!今幸天不爱道,泄漏一线玄机;故性命工夫而外,制礼、作乐。易学、甲学、乙学、壬学、禽学、历学,各有入门真法,学者必须各精一业,不必贪多,方可致用。然又必须诚实安分者,传之方不致有遗害流毒,妄泄天秘之谴。
  20. 现今千门万户,皆称祖师,岂知真祖只有一个,馀皆烘名阐教,混度大 地人缘者。吾等逢人即度,其归与不归,无关轻重。自中洲会,燕南赵北, 江滨会,星盘已齐。今日逆水行舟者,无原人也。其各门之人,果系佛门栋 梁;必神差鬼使,预先有兆,见面闻风,争先来归。其不来者,必先前办道 ,奢华枉费,败坏伦常,名填黑籍者。末后大道,会三教而归一,合万法而 不二。得者成仙,见者成佛,修者成圣。【若是根薄缘份浅,难入龙华古道场。】不惟自己不进,反去阻隔他人有误。无皇圣中,收圆大事,各人誓愿,各人承当。【佛家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误了末后事,披毛戴角还。】
  21. 学道之人,必须仁义为本,忠信为先。在官者、忠于其职,靖恭尔位。 在野者、奉公守法。不许做宰杀、酒家、烟馆、赌局、花柳败类之絮,致玷 清规。至于三教圣人之道,虽系正事,然德修谤兴,道高毁来;文王难免羑里之囚,孔子尚有陈、蔡之厄。故圣人云:“欲作精金美玉的人品,须从烈火中炼来;想成掀天揭地的事业,当自薄冰上履过。”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受魔难不成佛。“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之修道者,皆然。今人何独不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长春真人曰:“为人谁不遭魔劫,不似西方荆棘多。”又曰:“道高一尺魔千丈,心猿全凭用力降。”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2. 自十二袁祖、五老之后,各门虽高下不等,优劣各异,其无有真传则一 也。其所传者,不过取坎填离。开荒下手之法,其法真心用者:守上则虚火 上炎,不是取龚齿痛,就是眼目生灾;守下则寒湿下注,不是涸冷沈寒,就 是遗精疝气。大抵提太过,上实下虚,成戴阳之症,故后来取坎填离之功,亦不取用,不过只落得迷斋而已。然而开荒四十年来,领袖奔走天涯,割恩舍爱,倾家败产,遭魔受难。绕得铺张中外,亦实可怜!现今 无皇亲临东震,传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实明心见性之嫡派,超生了死之捷径;会三教而同归一贯,合万法而尽入中庸。理天、气天,独开千古之生面,人心、道心,确得万圣之真宗。进步于百尺杆头,上透三十三天;撒手于涧底崖畔,下照一十八狱。竖穷三界,横五十方;真性充塞,周乎在在。千江有水千江月,月或有时而亏;万里无云万里天,天或有时而蔽。真如佛性,虽视之弗见,听之不闻;而实四维上下,有感斯道。“任他沧千万变,无极真如镇常存。”此乃末后一著:即一指躲阎罗之法眼。自达摩祖以来,即是此道。至慧能六祖得道有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曰:“释游从此绝宗风,儒明得吾万法通;末后三期开普渡,正心诚意合中庸。”至后来因开荒下种,故传取坎填离。上乘法门,以待末后方传,通天彻地,无、太、皇,三极一贯之道,方可三教归一,万法归一,而成收圆结果之大事也。
  23. 太极、皇极之事,已有数家凭据;实不敢交给,恐生贪妄,致起争端。故先交于五行、十地之位,待后事业做出,再侯上天定度,吾不敢妄加批评。
  24. 现今凭据在吾掌握,当时之家,必须让吾先当,才有统绪者。不如此,难言一道同风。待后事定,功成自有天人公论。吾即退老林泉,他人当家主事,亦所情愿。但当时吾若缩首退步,让于他人执掌,不惟天下人不肯来归。即吾所度星盘中人,必不依从此理,势之必然也。吾岂好为人师哉!
  25. 现今吾道四京通行,吾注之书,北、东、南、三京刊板,吾即不争大小。吾门弟子,会通三教,贯彻天人者,指不胜屈,吾等岂肯轻拜他人为师。 吾之不辞当家者,顺助天道也。高卢之险,吾岂不知,吾不得已也。
  26. 手印合同,乃龙华三会之凭据,汉上云城之路引,必归吾道者,方可与 交。道不同不相为谋,吾来度他,他欲自外吾,奈何哉!
  27. 吾之傅道,一不换人三师,二不改人六师。吾不过讲明大道,收圆了意 ,助人成功。轩辕黄帝曾拜七十二师,圣人云:“学无常师”,而各门中人 多闻太师王伯党为此者谬矣!当初道统,原是 无生老中建立,至道光二十五年,收为瑶池金母,今日 无生老中,因金祖归空,开荒事罢;故亲临“东震”,转盘换象,安排收圆 大事,好救九二原人。凡办道,吃的、穿的,所传之道,所当之住,皆是 无生老中的,天地所赐的,如今 老中亲自临凡,救度原人,收圆证果。而学道之士,竟忘了无生宝地;安名 立号,依功定度,依因结果;高增菩提,永绪长生。婴儿见娘,漂舟到岸; 孤客还乡,一概忘却。将 老中所命之人,以敌人待之,以亲为仇,何不通之甚也! “上天难坏无生中,人间费尽古佛心。”古有其言,今竟有其事,可哀也哉!
  28. 所谓手印凭据者,为同门师友相认之识别也。现今千门万户,贤愚不等 ,淑慝各异,虽同名曰:“道”而“道”实有天渊之别。如无凭据合同,何 能辨别真伪?不但惧不肖者,诈骗财产;尤恐混入匪类,受其连累。孔门弟子,千秋万古,皆成一家。现今吾道,远近皆知;有此凭据,不但当时可以同道相亲,彼此关照,即至日久年远,师生道友之后人,亦执此相认。此吾之所以不避嫌疑,立此之相认凭据也。凡有此凭据者,即同道;无此凭据,又当别论。
  29. 凡学道者,当明师徒之大义:以及天、地、君、亲、师五恩并重。故君 在臣无权,父在子无权,师在徒无权,今之为徒者,今日得道,明日即想权 归于己。夫与君争权,谓之奸臣。与父争权,谓之逆子。与师争权,谓之叛徒。夫学道之人,舍恩爱者,为成圣贤佛仙也。焉有不忠所事,而能成仙成佛成圣成贤者,众各勉之。
  30. 吾“道”乃三圣之嫡派,万法之真宗。亲奉 无皇圣中之敕旨,玉皇大帝之大帝之牒文。三曹会议,千真万圣,搭手助道;一赦即登觉路,一指便通天界大无不包,细无不贯,知有无之同源,明事理之一致。守一、归一、贯一、了若指掌。明心、存心、修心、显若列眉。 注书立说,毫无纤尘,句句道破真空性,讲道论德,确有的归,言言透彻赋性天。阐理学、数学、象学之真宗。   千古独开生面。剖不易、变易、交易之蕴奥,万代可做法程。穷则独善无愧。尚志达则兼善。乘时立功,存悲天悯人之心,挟补天济人之道。而浅学无知之辈,纵以横逆相加;吾以无心处之,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人不知而不愠,君子无入而自得焉!
  31. 乩笔之事,吾不敢不信,不敢全信。如若有不信,无生老中,命我之事,即闲言冷语,后来无不应验。再如李老夫子所传之易卦、太乙及参易变方,愈久愈信,其真若此者,岂可不信?至于老中在山东亲命三极,而太极早归,又换一太极;皇极虽有其人,亦未知是否?至今诸般大事,仍是我等承当,现今又出几家太极、皇极。今吾左右为难。欲说皇极所用改天换地、未来卦爻是真,又不在情理。正与有不知过去、现在,而能知未来者。吾岂敢顺一时之人情,误大地之善信,惹后世之笑谈,造弥天之大罪!吾欲待不信,又有乩笔之命,吾既不敢误人,又岂敢误神?吾有一法可辨真假,可定从违。李老夫子所传经济之学,吾未明之处, 恳求指示,如果乩笔之能明显讲出,即敢真信。再者,掌太极者,能传太极之道。掌皇极者,能传皇极之道。吾即认真合办。如此,方可内不失己,外不失人,上不失神,下不误世。
  32. 凡吾门学人,不准读非圣之书,不准无用之学。明体者,当以金刚经、清静经、大学、中庸、读熟讲通,自能于性命心源有益。达用者,当熟读易经、河、洛;明卦爻之吉凶,知阴阳之消长,识五行之生克,达奇正之变化,晓休咎之趋避,然后方有经济,至于礼乐,政刑、诸子百家;十三经、二十一史、天文、地理之浩繁;各随其材学,不求其多,当求其精;那怕千著会,只怕一著熟。
  33. 诸家丹经,惟参同契,悟真篇,与一气之流行,日月之盈亏,颇有见解 。而吾之三易深源、一贯探源,已赅括其义过之。如欲看来亦可,如欲不看亦可。其男女、龙虎、铅汞、鼎炉、火药之寓言;浅见者,多妄忆错会,流入旁门。吾人既得末后一著,最上一乘之法;三教圣经,足可证验。诸般丹经法不可用也。
  34. 丹经所言,九转金丹者,因先天之乾坤,变后天之坎离,取坎中之阳, 阳为九,故曰:“九转”。九转即是还阳补离成干,则曰“金”。日月会合,炼作混元一气则为“丹”。故先天以乾坤,为性命。其曰:龙虎者,因先天之“离”居东,为青龙。天之“离”居南,为赤龙。先天之“坎”居西,为白虎。后天之“坎”居北,为黑虎。坎为中男,为婴儿。离为中女,曰姹女。意能运使,曰黄婆。此东三,南二,中近五,之三家也。究其所以,不过以离坤为性,坎气为命,神气合一,即是性命双修。儒家以凝神息命为入手,是修上一关,带起下二关,无为唯近路也。道家以积精息念为入手,是修下一关,透出上二关,有为之远路也。此为真水、真火九转金丹,九转还阳丹,九转紫金丹,龙虎大丹,太乙还丹之真诀也。神为火,企为药,阳升为“活子”。烹炼有地,采取有时,为“候”。小周天,本于日月盈亏。大周天,本于一气之流行。日月象也,流行气也,象为质性,气为气性,总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即理之性,成阳降衷之性,人生而静之性,证之中庸无声无臭之天 。金刚经离一切相之佛性。清静经空无所空之性。 故末后之道,悉本于三教圣经为入手,达乎理天,气天为了手,方可以尽人合天,优入圣域。而后穷理尽性,穷神知化,大化圣神之造诣,次第,方可脚踏实地,为三教嫡派,万世之标准也。
  35. 道本一理,原无二教,因为人生之气质有清有浊,根有利钝,见有高下 ,识有明暗,学有深浅,师有真假,而三乘之法,正旁之别分矣。教者初见之时,当现身说法,彼以丹经入者,当与谈真性命,真火药,及降龙有法, 伏虎有术,筑基炼己,温养沐浴,脱胎神化有诀。讲透一切,然后辟破一切,扫去一切,渐渐引入真如佛性,彼方心服口服。如不谈彼之所有,彼满腹意见,反以我道为不通也。
  36. 此深入佛海者,不可与之谈有为之法,有象之法。若谈有为,彼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与之谈有象,彼曰:“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必与之谈“西来大意”,“音前荐取,语后当承;说话当人”,此三义,与之讲明:过、现、未来,一合理相,真如佛性;自尔竖穷三界,横亘十方,而超出威音那畔;为永劫常存,永不退转之金刚体、般若性、菩提子、无上正等正觉之正法。知法相无相,妙无不无,却有实在;方可高不入于顽空,下不流为执相。担荷正法,大振宗风,而为通宗合教,辞理兼优,随方演教,无量渡人,天人师表,大觉法王。再为之讲明:“六字真言”,及“观音”之大用,“常”“变”方可以渡佛门高僧。
  37. 学人当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法本无为,强名曰“修”。金刚经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法尚应拾,何况非法。无法可得,名阿罗汉。无行可行,名须萻菩提。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法离一切相,不得真传者,多入顽空而不达应作如观之作用,一合理相之实体,无上正等正觉之究竟。故吾传道,先指明真如佛性,诸法空相;通天彻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实理。此“理”,人之本有,现现成成,因拘于气禀,蔽于物欲,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忘其固有,流浪生死。故教以有事戒淫念,无事戒杂念之法;二念净尽则神合虚空,超出三界外,不囿五行中,而为万劫不坏之大觉金仙也。
  38. 与时文之儒,无兼通博览之学者;切不可与之谈仙经、释典,成仙、作 佛之语。盖自昌黎辟佛毁老以来,后之儒者,皆不达三圣同源之理。其著书之说,动以异端,归之佛、老致令注下犹龙,沈冤莫伸;西山圣人,曲高和寡。更见缁衣、黄冠之辈,愈趋愈下,鲜有达者;末后之世,三教皆然。欲与时儒接访,必须先自“天命之谓性”之天,理、气分清。先讲气天一贯,凿开天度,阐明化源;则天根月窟之来往,神鬼屈伸之消息。即升降而推两仪,由两仪两分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之周转。大化流行,上运星斗,下托大地,中贯万类。“复”之一阳为奇,而参天之数生。“姤”之一阴为偶,而两地之数显。律、度、量、衡;河、洛、卦、爻。著策之数,莫不由此一本而分万殊。气之所布,即天之所在。气无不在,即天无不在。阳气上升,自子至午,一百八十二度有奇,由七日之复,而潜、现、干、现、干、跃、飞、亢之六龙有据矣。阴气下降,自午至子,一百八十二度有奇,由履霜之渐,而姤、遁、否、观、剥、坤之六卦有微矣。阳气上升,乘气而化者,则鸢几戾天,鼠化为驾。阴气下降,乘气而化者,则鱼跃于渊,雀化为蛤。一气流行,充塞宇宙,谓之“天”。人生之时,囡地一声,元气入身,谓之“命”。主持形骸,谓之“性”。应酬万变,谓之“心”。感于万事,而生喜怒哀乐爱恶欲,谓之“情”。心之所之,谓之“志”。心之所忆,谓之“意”。飞潜动植,咸禀一气而生,谓之“一贯”。大无不包,谓之“费”。细无不贯,谓之“隐”贯乎有象,谓之“显”通乎有形,谓之“微”至真无宰,谓之“诚”塞满乾坤,谓之“大”独立不倚,谓之“中”因物付物,谓之“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有感悉通,无求弗应,谓之“神”。阳生阴杀,万物共由,谓之“道”学道而得于心,谓之“得”大而元会运世,次而春秋寒暑,再次而晦朔弦,以及子午卯西,都来一呼一吸,亦合用天造化。此个消息,视得到,说得出;而格物穷理,内圣外王,明体达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贤人之能事毕矣!然此犹气数之命,气质之性,人心、识神之所自来;而非本然之性,降衷之性,人生而静之性,性善之性,道心、元神之所自来。此道天人合一,显微无间。“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微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方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天为性之所自出,则三教一天,万物一天;天无二则无二;知此则三教归一,万法归一,非虚语矣!故曰:“教不归一,便非正教;法不归一,即是邪法。”此造化之大体也。故圣人继天立极,代天宣化。则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刑以驱之,赏以引之,正以一之,学以教之,行以率之。格其非心,复其理性。穷神达化,尽人合天。此由愚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道也。此条可以度儒。
  39. 奇技淫巧,圣王所禁;故公输、墨翟之巧,不入圣贤之班。子贡见老者抱瓮灌涯,子贡教以桔槔之法。老者曰:“吾闻有机事者,必有其心,则淳朴不完。”现今外洋机器非不轻巧,省人无限之力;而不知人生也,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恶念生。最近江南电报,数遭雷打,可见奇巧之事,犯天之忌。吾等学人,总以礼义为干橹。勤可补拙,俭可养廉,学可破愚,忠可教人,诚可通天,道可济世;凡圣王所禁亦上天之禁。朴素浑坚,顺天乘时;自可化斯世为唐虞,登斯民于仁寿。故奇技淫巧,概不准学。昔日蚩尤能造迷天大雾,终为黄帝之戳。黄巾能驾席灵难逃三义之擒。道可回天,邪不胜正,吾何畏彼哉?
  40. 学者当知,吾道乃发前圣未发之秘,补前贤未补之蕴。不但会通三教,而理天实超三教之上。不但包含万法,而无极实为万法之祖。道大莫容,曲高和寡。办此道者,当存遁世不见而不悔之志。果能入于其道,自然天下化成。
  41. 学人先读易经,及皇极经世。于天地之始终,物类之变化。胸有成竹,方不为异说旁门所惑。
  42. 学者必先将理天、气天,讲熟参透,方知理性、气性之来由。天人一贯,洞会交连之的归。成己成人,步步脚踏实地。方可作砥柱于中流,挽狂澜于既倒。
  43. 学者必将九重天之三卦:知“干”之纯阳,则知恒星之行健,而气盈有 其根矣。知“离”之中含一阴,则知日轮之次健。知“坎”卦之二阴一阳,则知月行最迟。行健者,一日绕地一周,而过一度。次健者,一日绕地一周,而不及恒星一度;历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复会于初起之度,为气盈。行迟者,每日不及恒星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月轮天二十七日半,与天会。二十九日半,与日会,为朔虚。此三卦之分。盖为天虽一气流行,因高者轻清而行速;下者重浊而行迟,至地之坤,则不行矣。九重天与地之四正卦,分作十二爻者,千古历法,未发之秘。十二爻则十二重天,而岁不差在其中矣。“历法”一学门中之事,学者不可不知。
  44. 灵光一点,为三教之宗。只恐下乘之人,见地不到。学者必先将,真宝、假宝、半真半假之宝、及真体、假体、半真半假之体、无极天路、太极天路、地狱路、常而不变之身、变而有常之身、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及“明德”、“理性”讲清,而学人自不疑惑矣!再讲明:有事戒淫念之伏虎,无事戒杂念之降龙;三华自聚,五气自朝之妙,讲明行真,则人人尽成活佛矣!
  45. 办道各习一业,卜、筮、医及地理、阳宅,皆可营身糊口,方能久住他 乡。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久而自明。若无一点生业,只靠两盘费,如 何办得过?故开道必须事有营身之计,方可有成。
  46. 大丈夫,能屈能伸,真学问,无地不可。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膈行于 鱼盐之中。子胥乞食,太公卖卜,俱成将相之业。学人其各免之。
  47. 学者知此事,乃了三圣未了之愿,成诸佛未成之功。不比开荒之有名无 实。一人真则人人真,继往圣,开来学;会群圣之大成,辟鸿濛之生面;挽 唐虞之盛世,登仁寿之直途。功盖宇宙,名垂异域;光前裕后,香烟万代; 道成天上,名留人间,在此一举。
  48. 此道乃开天、收天之大事,原始、返终之钜典。成圣、成贤、成仙、成佛之真业。故自五百年前,上天定就脚册;二百年前,捎书传信;四十年开荒下种。捎书传信之世,只留经卷,教人敲打唱念,纸上寻道,而不传道。 开荒下种,传道而不传真道。数十年来,使办道之士,奔走天涯;倾家者、不知凡几?废命者、不知凡几,徒流者、不知凡几?遭毁受谤,吃斋熬口;舍恩割爱,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不知发了许多嗟叹!盼明不明,已成不成,想收不收。九转金丹,分明说的好听,只是男子斩白虎,而白虎愈见狂猖;女子降赤龙,而赤龙仍然妖娇;男不婚,女不嫁,功不成,名不就。前不归村,后不归店。学者见坎离功夫不成;各自钻研,海底捞月,敲竹唤鳖,鼓琴引凤,三十时辰,定黑铅,愈行愈错。又兼此处飞鸾,彼处通慧;这里收圆,那里赴会。哄的大地男女,脚不粘地,此祖彼祖,到头来尽成画饼。当今之世,旁门小道,异端邪说;较之杨朱、墨翟,为害尤深。此正修行人,行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吾今将三圣心法,直指真传,与中庸之“率性”,大学之“明德”,金刚经之“一合理相”心印经之“三品一理”。系辞传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下手之法,彻底澄清;能使见者成佛,得者成仙,修者成圣。格物穷理,如庖丁之解牛;辨事与非,若伯乐之相马。人心、道心、辨得明,为修真下手之初程。理天、气天、见得到 ,为成功了手之究竟。一贯真传,有贤关、圣域之分;尽人合天,有理天、气天之别。不易、变易、文易、彻羲皇未画之前。无极、太极、皇极,推盘古未出之始。呼奇及偶通复姤,河洛不须龟龙?魂阳魄阴分老少,卦爻何劳蓍策?亲亲杀杀贤贤,制礼不自周公。一为律二为吕,作乐何必伶伦?禁未然、施已然,礼经乃律法之体。已定经、未定史,十三为世之一源。可则因,否则革,多损少益。贤守经,圣达权,创变守常。理无为,气善恶,象则造作。理不易,气变易,象则交易。理生气,气生象,子会开天。象还气,气还理,午会传道。皇降帝、帝降王、王降伯、一本万殊。伯变王、王变帝、帝变皇、万殊一本。见得到、说得出、做得成,即是圣贤。看得破、解得脱、悟得彻,便成仙佛。导断港、引绝河、同归道海、功同神禹。扫异端、辟旁门、共造理天,业超亚圣。此收圆了意之大法也,哈哈笑、笑哈哈、四大部洲共一家。而四十八条完矣。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