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 (民国109年立法110年公布)
外观
← | 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 (民国99年) | 科技产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 立法于民国109年12月30日(非现行条文) 中华民国109年(2020年)12月30日 中华民国110年(2021年)2月3日 公布于民国110年2月3日 总统华总一经字第11000008931号令 |
科技产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 (民国112年) |
|
第一条
- 为促进投资、发展经贸及提升创新能量,特制定本条例。
- 主管机关得依本条例之规定,选择适当地区,划定范围,报请行政院设置科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第二条
- 本条例之主管机关为经济部。
第三条
- 园区之设置及管理,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但其他法律之规定,较本条例更有利者,适用最有利之法律。
第四条
- 本条例所称区内事业,指经核准在园区内制造加工、组装、研究发展、贸易、谘询、技术服务、仓储、运输、装卸、包装、修配之事业及经主管机关经济部核定之其他相关事业。
- 本条例所称在区内营业之事业,指区内事业及其他经核准在园区内设有营业或联络处所之事业。
第五条
- 园区业务由主管机关所属加工出口区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办理,掌理下列有关园区之事项:
- 一、关于申请投资在区内营业之事业之审核事项。
- 二、关于各项设施之筹建事项。
- 三、关于财务之计画、调度及稽核事项。
- 四、关于业务之企划及研究发展事项。
- 五、关于吸引投资及对外宣传之筹划事项。
- 六、关于保税仓库之设立及经营事项。
- 七、关于储运单位之设立、管理及经营事项。
- 八、关于加工出口业务之行政管理事项。
- 九、关于公有财产之管理及收益事项。
- 十、关于土地使用管制及建筑管理事项。
- 十一、关于工商登记、管理及建筑之核准发证事项。
- 十二、关于工厂设置及职业安全卫生检查事项。
- 十三、关于工商团体业务及劳工行政事项。
- 十四、关于产地证明书、再出口证明核发事项。
- 十五、关于货品输出入签证事项。
- 十六、关于外汇、贸易管理事项。
- 十七、关于防止走私措施及巡逻检查事项。
- 十八、关于公共福利事项。
- 十九、其他依法律赋予之事项。
- 前项第八款至第十九款事项,于分处所在之园区,得由该分处掌理之,并受管理处之监督及指挥。
- 管理处及分处业务管理规则,由主管机关会商有关机关定之。
第六条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之种类,由主管机关视经济发展政策及园区之位置、面积等情形定之。
第七条
- 区内事业保税货品输往课税区者,比照进口货品之方式处理。
第八条
- 区内事业之废品下脚处理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九条
- 园区之下列事项,由各该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设立分支单位或派员,受管理处或分处指导、协调办理之:
- 一、税务之稽征事项。
- 二、货品输出入之验关及运输途中之监督、稽查事项。
- 三、邮电业务事项。
- 四、电力、给水及其他有关公用事业之业务事项。
- 五、有关授信机构之业务事项。
- 六、有关检疫及检验之业务事项。
- 前项分支单位,以集中管理处或分处内办公为原则。
第十条
- 申请设立区内事业者,应填具申请书,并检附有关资料,向管理处申请或向分处申请核转,由管理处会同有关机关审查后核定。
- 区内事业设立申请核准后,管理处或分处得派员至区内事业查验,未依投资计画完成,或投资计画实施后,未依计画经营,管理处或分处得要求区内事业于一定期间内提出改善或变更计画;改善或变更计画未依限提出,或未经管理处核准,或核准后未确实执行者,得废止其投资案并勒令其限期迁出园区。
- 有关区内事业之申请设立审查、投资计画之实施、完成、延期、变更与废止及其他相关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十一条
- 申请在区内设置营业或联络处所之事业,应填具申请书,并检附相关资料,向管理处或分处登记。
- 在区内设有营业或联络处所之事业登记事项有虚伪不实情事,管理处或分处得撤销其登记。
- 在区内设有营业或联络处所之事业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管理处或分处得撤销或废止其登记:
- 一、未依照登记事项经营。
- 二、自行停止营业三个月以上。
- 三、届期未办理变更登记。
- 四、有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六条规定之情形,经管理处或分处依第三十八条规定勒令出区。
- 五、租借厂地期限届满,未续(另)订租约。
- 六、经有关主管机关撤销或废止其公司、商业、法人登记或专门技术人员之资格者。
- 在区内设有营业或联络处所之事业,结束在区内营业时,应向管理处或分处申请注销其登记。
- 经管理处或分处依第三十八条规定勒令出区者,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登记。
- 在区内设有营业或联络处所之事业,其登记之申请条件、程序、撤销或废止、变更或注销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管理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十二条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除前二条以外之其他申请事项,均由管理处或分处核定或转请有关机关核办之。
第十三条
- 区内事业聘雇外国人从事就业服务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第一款专门性或技术性工作之许可业务,中央劳工主管机关得委托管理处或分处执行,管理处或分处应依就业服务法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 园区内之土地(以下简称区内土地),管理处得自行或委托公民营事业开发;开发所需用地为私有者,依下列方式办理:
- 一、依法征收。
- 二、由土地所有权人以地上权设定方式,提供管理处开发。
- 管理处得与公营事业依据园区设置计画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书,由公营事业提供土地供管理处办理开发事宜。
- 前项合作开发协议书应包括开发方式、土地提供、分配、使用、出租、租金代收、税捐、法律纠纷处理等权利义务事项。
- 第一项开发所需用地为公有者,由各该公有土地之管理机关迳行提供开发,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条、国有财产法第七条、第二十八条、第六十六条、预算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八十六条及各级政府财产管理法令相关规定之限制。
第十五条
- 园区内得划定一部分地区作为社区,由管理处配合园区之需要,作有计画之开发及管理;其涉及土地使用之拟订、编定或变更者,应依都市计画法或区域计画法之规定办理。
- 前项社区之开发及租用管理办法与其土地租用及费用计收标准,由主管机关定之。
- 社区内之建筑物,得由在区内营业之事业请准自建或由管理处兴建出租;必要时,得开放民间投资兴建出租。
- 前项建筑物以租与园区从业人员为限;其租金基准,由投资兴建人拟订,报请管理处核定,不受土地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之限制。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或民间事业投资兴建社区内之建筑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让售,其让售对象以在区内营业之事业为限。让售时,应先报经管理处同意:
- 一、经有关主管机关撤销或废止其公司登记、商业、法人登记或投资兴建资格。
- 二、依第三十八条规定应迁出园区。
第十六条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得依其需用情形租用区内土地,除给付土地租金外,并应负担公共设施建设费用。
- 前项土地租用及费用计收标准,由主管机关定之。
- 租用第一项土地兴建建筑物,积欠租金逾四个月者,管理处或分处得终止租约,收回租地,不受民法第四百四十条及土地法第一百零三条第四款规定之限制。
第十七条
- 园区内建筑物(以下简称区内建筑物)之兴建及租售,得依下列方式办理:
- 一、由在区内营业之事业自行兴建。
- 二、由管理处自行兴建租售。
- 三、由公民营事业投资申请核准兴建租售。
- 前项第二款由管理处兴建租售者,其租售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不受国有财产法第七条、第二十八条、第六十六条、预算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及第八十六条规定之限制。
- 第一项第三款公民营事业投资申请核准兴建程序、审查及租售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十八条
- 管理处开发之园区内供公共使用之土地及公共建筑物与设施,其所有权登记为国有,管理机关登记为加工出口区管理处。但以委托管理所开发之园区土地,其管理机关仍登记为原机关。
第十九条
- 园区内私有土地或建筑物之转让对象,以在区内营业之事业为限。
- 前项土地或建筑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管理处或分处得协议价购,不适用政府采购法之规定;所有权人拒绝参与协议或经开会未能达成协议者,得办理征收:
- 一、不供在区内营业之事业使用。
- 二、使用情形不当。
- 三、高抬转让价格。
- 四、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或歇业。
- 五、因更新计画需使用土地。
- 六、依第十条及第三十八条规定应迁出园区。
- 依前项第一款至第四款规定取得私有土地或建筑物时,对于原所有权人或占有人存于该土地或建筑物内外之物资,得由管理处或分处限期令其迁移,逾期得代为移置他处存放或变卖或声请法院拍卖;其费用及所生之损害,由原所有权人负担;其经变卖或拍卖者,所得价款扣除费用后,如有馀款,依法处理。
- 依第二项第五款取得私有土地或建筑物时,对于原所有权人得优先核配建筑物或提供迁厂之土地,并补偿其拆迁停工之损失;其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 经解散之在区内营业之事业,其馀留物资,应于一年内处理完毕;逾期者,由管理处或分处变卖或声请法院拍卖;所得价款扣除费用后,如有馀款,依法处理。
- 管理处或分处协议价购、征收或声请法院拍卖取得之土地或建筑物,土地得出租;建筑物得租售予在区内营业之事业。
- 前项土地出租及建筑物租售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不受国有财产法第七条、第二十八条、第六十六条、预算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及第八十六条规定之限制。
第二十条
- 园区内之私有厂房及有关建筑物有前条第二项第二款或第六款之情形,管理处或分处得进行强制拍卖。
- 有前条第二项第二款之情形,经依前项规定进行强制拍卖时,管理处或分处应公告及通知建物所有权人于二年期限内改善不当使用情形。
- 管理处或分处依前项规定限期改善时,应嘱托地政机关办理注记登记。二年期间不因建物所有权移转而中断,效力仍及于继受人。建物所有权人因有不可归责之事由致迟误之期间,应予扣除,如有正当理由者,并得请求延展之。
- 于前项期限内完成改善者,管理处或分处应嘱托地政机关办理涂销注记登记;届期未完成改善者,管理处或分处得处以建物所有权人该建物所在园区土地当期公告现值总额百分之十以下之罚锾,并得通知建物所有权人于一个月内提出改善计画。管理处或分处于接获改善计画后得通知建物所有权人进行协商,建物所有权人应于接获进行协商之通知日起一个月内完成协商。
- 建物所有权人未依前项规定遵期提出改善计画、届期未与管理处或分处完成协商或有前条第二项第六款情形者,管理处或分处得作成书面处分并载明该厂房及有关建筑物依查估市价审定之合理价格后,予以公开强制拍卖。
- 前项强制拍卖,由管理处或分处嘱托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所属各分署办理之,其程序除本条另有规定外,准用行政执行法之规定。
- 前二项强制拍卖之厂房及有关建筑物,如投标无效、应买人所出之最高价未达查估市价审定之合理价格,或不符合其他拍卖条件者,不得拍定。
- 前项情形,管理处或分处得以同一或另定合理价格,依前三项规定嘱托重行拍卖。
- 经拍定之厂房及有关建筑物,不适用土地法或其他法令关于优先承买之规定,并应由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所属各分署通知地政机关涂销注记登记、他项权利登记与限制登记,及除去租赁后,点交予拍定人。管理处或分处认无继续拍卖之必要时,得向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所属各分署撤回嘱托,并嘱托地政机关涂销注记登记。
- 前九项公告及通知事项、不可归责事由扣除期间与请求延展期间之事由、嘱托登记之事项、查估市价审定之方法、程序及应遵行事项、强制拍卖应买人之资格与应遵守取得厂房及有关建筑物之使用条件、嘱托及强制拍卖相关程序、与金钱债权执行程序竞合及抵押权人参与分配之处理等相关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二十一条
- 区内事业免征下列各款之税捐:
- 一、由国外输入自用机器、设备之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但于输入后五年内输往课税区者,应依进口货品之规定,补征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
- 二、自国外输入原料、燃料、物料、半制品、样品、实验用动植物及供贸易、仓储转运用货品之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但其输往课税区时,应依进口货品之规定补征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
- 三、取得园区内新建之标准厂房或自管理处依法取得建筑物之契税。
- 区内事业产制之保税产品输往课税区者,按出厂时形态之价值扣除附加价值后课征关税,并依进口货品之规定,课征货物税及营业税;其提供劳务予课税区者,应依法课征营业税。
- 前项附加价值之计算,由主管机关会同财政部定之。
- 依本条规定免征税捐者,除进口货品仍应办理通关手续外,无须办理免征、担保、记帐及缴纳保证金。
第二十二条
- 区内事业从事转运业务者,得按其转运业务收入之百分之十为营利事业所得额,课征营利事业所得税。但总机构在中华民国境内者,其在区内之分支机构不适用之。
- 前项事业应依所得税法第九十八条之一规定,缴纳其应纳营利事业所得税。但不得适用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
- 前二项区内事业从事转运业务课税之申请程序、期限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作业办法,由主管机关会同财政部定之。
第二十三条
- 主管机关得报经行政院核准于园区内,划定保税范围,赋予保税便利。
- 区内事业于前项保税范围内,得生产非保税产品。
- 为确保第一项保税便利,其保税货品之通关、加工、管理、自行点验进出区、按月汇报、产品内销应办补税程序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由主管机关会同财政部定之。
第二十四条
- 区内事业免税之货品因修理、测试、检验、展示、委托加工或提供劳务而须输往课税区者,应经管理处或分处核准,并经海关查验,得免提供税款担保。但应于出区后六个月内复运回区内,并办理结案手续;届期未运回区内者,应向海关申报补缴税捐。
- 前项输往课税区之货品,因委托加工或其他特殊情形,经管理处或分处核准者,得不运回区内迳行出口或输往保税区,并办理结案手续。
- 第一项货品如须延长复运回区内之期限者,应于复运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叙明理由,检附有关证件,向管理处或分处申请展延;展延期间,以六个月为限。
第二十五条
- 课税区厂商售与区内事业之货品,视同外销货品。
- 前项货品入区时,其须申请减征、免征或退还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或运返课税区者,除经海关核准者外,应向海关办理入区相关手续。
- 前项已申请减征、免征或退税货品运返课税区时,应按输往课税区时之价格及税率,课征有关税捐或补征已减免或已退之税捐。但机器设备入区已逾五年者,不在此限。
第二十六条
- 区内事业得将其货品在园区内,作有关业务之储存、陈列、改装、加工制造及他项处理。但应具备帐册,分别详细记载货品出入数量及金额,以供管理处或分处及海关稽核。
- 前项货品,得在园区内无限期储存;如有缺损,应于十五日内申述理由,报请管理处或分处会同海关及税捐稽征机关查验,经查明属实,并有正当理由者,准在帐册内减除。
第二十七条
- 区内事业输出入货品时,应向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其属贸易主管机关公告限制输出入货品项目者,应先向管理处或分处申请核准。
第二十八条
- 园区内,除必要之管理人员、警卫人员、员工与其眷属及在区内营业之事业值勤员工外,不得在区内居住。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应将所属员工名册、照片,报请管理处或分处核发出入许可证。
- 进出园区之人员、车辆,应循管理处或分处指定之地点出入,并须接受海关及警卫人员所为必要之检查。
第二十九条
- 管理处对园内事业所需人才培训、创新技术研究发展、新创事业培育,及技术人员与仪器设备之交流运用,得选择适当之学研机构进行产学合作;并得与相关机关(构)进行创新合作。
- 前项产学合作实施方式及技术人员与仪器设备之交流运用办法,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三十条
- 管理处或分处为维护园区之环境卫生、安全及办理公共设施,得向在区内营业之事业收取管理费;为办理第五条规定掌理之事项,得收取规费或服务费。在区内营业之事业并应于期限内缴纳。
- 前项收取管理费、规费、服务费之范围及收费标准,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三十一条
- 园区应设置作业基金,为下列各款之运用:
- 一、园区之开发、扩充、改良、维护及管理。
- 二、园区开发及相关事业之投资或贷款。
- 三、园区开发管理相关之研究规划、设计及宣导事项。
- 四、各项作业服务事项。
- 五、其他经行政院专案核准者。
- 前项作业基金之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由行政院定之。
第三十二条
- 区内事业违反第二十四条或第二十七条规定,未向管理处或分处申请或未经管理处或分处核准,将货品运入或运出或届期未运回园区者,予以警告或处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锾或停止其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货品之输出入。
第三十三条
- 区内事业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一项但书规定,不具备帐册或为虚伪不实之记载或拒绝管理处或分处及海关之稽核者,除命其限期改正外,处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锾;届期未改正者,得按次处罚,至其改正为止;情节重大者,并得停止其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货品之输出入。
- 区内事业违反依第二十三条第三项所定办法中有关保税货品之通关、加工、管理、自行点验进出区、按月汇报、产品内销应办补税程序规定,海关得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届期未改正者,处新台币六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锾,并得按次处罚;处罚三次,仍未完成改正者,得停止六个月以下保税业务之一部或全部。
第三十四条
-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处新台币六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锾:
- 一、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在区内居住者,非属必要之管理人员、警卫人员、员工与其眷属及在区内营业之事业值勤员工。
- 二、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规定,进出园区之人员、车辆,不依管理处或分处指定之地点出入,或拒绝接受海关、警卫人员所为必要之检查。
第三十五条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不依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缴纳管理费、规费或服务费者,处新台币六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锾,并通知限期缴纳,届期仍不缴纳者,并得停止其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货品之输出入。
第三十六条
- 区内事业有从事走私行为或其他违法漏税情事者,依海关缉私条例或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 区内事业以保税货品名义报运非保税货品进口,应于放行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填具报单,向海关申报补缴税捐;逾期申报者,除补缴税捐外,并自货品进口放行之次日起至税捐缴清之日止,就应补缴税捐金额按日加征万分之五之滞纳金;如未申报,经海关查获者,除补缴税捐及加征滞纳金外,应另依海关缉私条例有关规定处分。
第三十八条
- 在区内营业之事业有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六条之情事,除按各该条处罚外,并得勒令该事业限期迁出园区。
第三十九条
- 管理处或分处对区内事业产品出口价格得随时稽查。其经查获低报出口价格者,依有关法令处罚之。
第四十条
- 本条例规定应处罚锾之案件涉及刑事责任者,应分别依有关法律处罚。
第四十一条
- 本条例施行细则,由主管机关定之。
第四十二条
- 本条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