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笔史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笔史
作者:梁同书 

笔之始

[编辑]
   《法苑珠林》二十五卷:昔过去久远阿僧祗劫,有仙人名最胜,不惜身命,剥皮力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为众生故。
   成公绥《弃故笔赋》:“有仓颉之奇生,列四目而并明。乃发虑于书契,采秋毫之颖芒。加胶漆之绸缪,结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属象齿于纤锋。”是笔始于仓颉也。
   《物原》: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
   《困学纪闻》引《御览》太公《笔铭》曰: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尚书中侯》云:元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写之。
   《援神契》云:“孔子作《孝经》,簪缥笔。”又:“绝笔于获麟。”
   《曲礼》:史载笔。
   《诗》:彤管有炜。
   《尔雅》:“不律谓之笔。”《说文》:“笔,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庄子》:画者吮笔和墨。
   《博物志》:“蒙恬造笔。”《初学记》:“秦之前已有笔矣,恬更为之损益耳。”
   《韩诗外传》:周舍为赵简子臣,墨笔操牍,从君之后,伺君过而书之。
   《淮南•本经训》:“苍颉作书,鬼夜哭。”高诱注以为“鬼或作兔。兔恐见取毫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
   崔豹《古今注》云:白笔,古珥之遗象也。腰带剑,首珥笔,示君子文武之备焉。

笔之料

[编辑]
   兔毫 出宣州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制笔精妙。见《元和郡县志》二十八卷。右军《笔经》云:“中山兔肥毫长,故可用。”
   青毫 紫毫 颜师古《隋遗录》:“张丽华试东郭<夋兔>紫毫笔,答江令‘璧月’句。”段公路《北户录》:“宣城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三两。”白乐天诗:“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又云:“宣城石上有老兔,
   食竹饮泉生紫毫。”
   羊须 《天中记》:陶隐居用羊须笔,封丹鼎。
   羊毛 天下独出嘉兴,硖石为第一,秀水等县次之,嘉善、海盐皆不佳。
   青羊 《树萱录》:番禺诸郡,多以青羊毛为笔。
   黄羊 西北之境有黄羊。西夏有国时,尝取其尾毫为笔。钱少詹大昕说。
   鹿毛 马缟《中华古今注》:“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晋王隐《笔铭》:“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和难秃,亦有鹿毛。”张华用鹿毛笔。
   《地理志》:“蕲州土贡鹿毛笔。”
   麝毛 狸毛 郑虔谓麝毛一管,可书四十张,狸毛八十张。《朝野佥载》:“欧阳通笔,用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树萱录》:“番禺诸郡为笔,或用麝毛、狸毛。”
   鼠须 《法书要录》:“右军写《兰亭序》以鼠须笔。”《世说》:“右军得笔法于白云先生遗之鼠须笔。”又云:“锺繇、张芝皆用鼠须笔。”《归田录》:“蔡君谟为永叔写《集古目录序》,
   欧以鼠须栗尾笔为润笔。”
   虎仆 见《博物志》,李日华《六研斋二笔》云:“皇甫松赋:‘书抽虎仆。’虎仆者,小兽,状似狸,善缘树,皮毛斑蔚如豹。取其尾毳缚笔,最健。即九节狸也。”
   虎毛 《云仙杂记》:有僦马生甚贫,遇人与虎毛红筦笔一枝,曰:“所需但呵笔,即得之。”
   <虫向>蛉 《广志》:<虫向>蛉、鼠毛,可以为笔。
   丰狐 龙筋 猩猩 狼毫 文■《披沙记》:“笔有丰狐、<虫向>蛉、龙筋,虎仆及猩猩毛、狼毫。虽奇品,而醇正得宜,不及中山兔毫。”《考槃余事》:“朝鲜有狼尾笔,亦佳。”
   石鼠 出蜀,毛可作笔。见《广韵》“<鼠夋>”字注。
   貂鼠 明戚晋叔以貂鼠令工制笔,圆劲,稍觉肥笨。
   狨毛 獭毛 二种见山谷《笔说》。
   鹅毛 白香山《渭村退居》诗: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
   鸭毛 鸭毛笔,见《北户录》。
   鸡毛 雉毛 《博物志》:“山岭外少兔,以鸡雉毛亦妙。”《树萱录》:“番禺诸郡为笔,或用山雉、丰狐之毫。”陈眉公《妮古录》:“宋时有鸡毛笔、檀心笔。”(檀心,不知何物。)
   鸡距 白香山《鸡距笔赋》:“足之健者有鸡足,毛之劲者有兔毛。就足之中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长毫。”黄山谷诗:“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
   猪毛 王佐《文房论》:永乐初,吉水郑伯清以猪鬃为笔,健而可爱,其心则长。
   黄毛 《续文献通考》:朝鲜国贡黄毛笔。
   胎发 萧祭酒笔,用胎发为柱。唐齐已《送胎发笔寄仁公》诗:“内惟胎发外秋毫,绿玉新裁管束牢。”
   人须 张怀瓘《书断》:“岭南[无]兔,尝有郡牧得其皮,使工人削笔。醉失之,大惧,因剪己须为笔,甚善。更使为之,工人辞焉,以实对,遂下令使户输人须。或不能致,辄贵其直。”
   出《岭南异物志》。
   荆笔 《拾遗记》:任末,字叔本。年十四,削荆为笔。
   荻笔 《南史》:陶弘景四五岁,以荻为笔。
   木笔 《孔六帖》:于阗以木为笔。
   竹丝笔 见岳珂《玉楮集》。
   仙茅笔 见朱竹垞集。
   

笔之制

[编辑]
   《通雅》云:笔有柱有被,有心有副。
   《妮古录》云:“笔有四德:锐、齐、健、圆。”《考槃余事》云:“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 
   韦诞《笔经》:制笔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强者为刃,软者为辅,参之以檾,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泽以海藻。濡墨而试,直中绳,勾中钩,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笔妙。
   《柳公权帖》:近蒙寄笔,深慰远情。但出锋太短,伤于劲硬。所要优柔,出锋须长,择毫须细,管不在大,副切须齐。副齐则波掣有凭,管小则运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
   李诩《戒庵漫笔》:兔用肩毫,取其劲也。有全用者,有参半者,故笔有全肩、半肩之号,今笔标作“坚”字,非。笔干,竹冬管不蛀,交春斫者则蛀。
   《避暑录》:笔出于宣州,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治平,嘉祐前,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熙宁后,世始用无心散卓笔,其风一变。
   山谷《笔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东坡云:“近日都下笔皆圆熟少锋,虽软美易使,然百字外力辄衰,盖制毫太熟使然。鬻笔者既利于易败而多售,买笔者亦利其易使。唯诸葛高独守旧法。”又云:“系笔当用生毫。
   笔成,饭甑中蒸之,熟一斗饭,乃取出。悬水瓮上数月,乃可用,
   此古法也。”又云:“杜君懿胶笔法,藏笔能二三十年。每一百枝,用水银粉一钱,上皆以沸汤凋研如稀糊,乃以研墨胶笔,永不蠹,且润软不燥。”《考槃余事》:“东坡以黄连煎汤,
   调轻粉蘸笔头,候干收之,则不燥。山谷以川椒黄檗煎汤,
   磨松烟染笔藏之,尤佳。若有油腻,以皂角汤洗之。”又《文房宝录》云:“养笔以硫黄酒舒其毫。”
   卫夫人《笔阵图》有云,笔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
   右军《笔经》:诸郡兔毫,惟赵国毫中用。赵国平原广泽,无杂草木,唯有细草,是以兔肥毫长而锐。须仲秋收之。采毫竟,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裁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
   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然后安之。毛杪合锋,
   令长九分,管修二握,须圆正方可。
   李阳冰《翰林禁经》有九生法:一生笔,纯毫为心,软而复健。
   《山谷题跋》:笔工最难。其择毫,如郭泰之论士;其顿心著副,如轮扁之斫轮。
   制笔谓之茹笔,盖言其含毫终日也。《笠泽丛书》有《哀茹笔工》诗一首,林逋集有《美葛生所茹笔》诗二篇。元王恽《赠笔工张进中》诗云:“进中本燕产,茹笔钟楼市。”
   今制法如故,而茹笔之名隐矣。
   《南部新书》:柳公权《笔偈》曰:“圆如锥,捺如凿,只得入,不得却。”盖缚笔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
   白香山与元微之各有纤锤细管笔,携以就试,目为毫锥。见香山《代书百韵》诗注。
   柳宗元《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今更商榷使尽其功献长句》云: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
   《考槃余事》:旧制笔头,式如笋尖,最佳。后变为细腰葫芦样。当从旧制。
   《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
   晋《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给漆笔四。
   陆机与弟书:在平原尝按行曹公器物,有琉璃笔一枝。
   《拾遗记》:晋武帝以《博物志》成,赐张华麟角笔管,辽西所献也。
   《朝野佥载》;欧阳通以象牙、犀角为笔管。
   《五代史》:苏循献晋王画日笔三十管。
   《清异录》:伪唐宜春王从谦,用宣城诸葛笔一枝,酬以十金,号为“翘轩宝帚”。 
   《梁书》:元帝为湘东王时,记录忠臣义士文章之美者,用笔有三品:一金管,一银管,一斑竹管。
   《青箱杂记》:纪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
   《珍珠船》:隋高僧敬脱善书大字。笔长三尺,其粗如人臂,乞书者一字而已。
   《清异录》:开元二年,赐宰相宝相枝各二十,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颇况诗:手把山中紫罗笔。
   段成式寄温飞卿葫芦笔管。
   《白孔六帖》:李靖五世孙彦方,其旧物有佩笔,以木为管弢,刻金其上,别为环以限其间。笔尚可用也。
   《研北杂志》:袁伯长有李后主所用玉笔,管上有镌字文,镂甚精。
   《山堂肆考》:唐世举子入场,嗜利者争卖健毫圆锋,其价十倍,号定名笔。
   《汗漫录》:司空图隐中条山,芟松枝为笔管,曰:“幽人笔当如是。”
   《卢氏杂记》: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笔一管,粗于常用。刻《从军行》一幅,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无不精绝。似非人工,云用鼠牙刻。崔郎中铤文有《王氏笔管记》。
   《戒庵漫笔》:御用笔,冬用绫裹管,里衬以绵,春用紫罗,至夏秋用象牙、水晶、玳瑁等:皆内府临时发出制造。
   《通雅》:古有以金、以银、斑象、玳瑁、玻璃、镂金为管,或绿沈漆管,棕竹、紫檀、花梨管,皆不若白竹之便持用。
   

笔之匠

[编辑]
   李仲甫 《列仙传》:仲甫,颖川人。汉桓帝时,卖笔辽东市上,一笔三钱。有钱亦与笔,无钱亦与笔。
   韦昶 《书断》:晋韦昶好作笔。王子敬得其笔,叹为绝世。昶字文休,诞兄,官至散骑常侍。
   南朝姥 《酉阳杂俎》:南朝有姥善作笔,萧子云尝书用,笔心用胎发。
   铁头 开元中笔匠,能莹管如玉,莫传其法。亦见《酉阳杂俎》。
   管子文 《开元遗事》:“有书生谒李林甫,称管子文,后化为笔。”《大唐奇事》:“管子文去后,有故旧大笔一,其人携以白李林甫。林甫以笔置书阁,焚香拜祝。
   其夕,笔忽化为一五色禽飞去,不知所之。”
   黄晖 齐己《寄黄晖处士》诗:蒙氏艺传黄氏子,独闻相继得名高。锋铓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苌凤 《龙须志》:罗隐喜笔工苌凤,语之曰;“笔,文章货也。吾当助子取高价。”
   汝州士 石晋末,汝州有一士,不知姓名。每夜作笔十管,付其家,至晓阖户而出。面街凿壁,实以竹筒,如引水者。有人置三十钱,一笔自跃出,以势力取之,莫得也。
   笔尽则取钱,携一壶买酒,吟啸自若,率常如此。凡三十载,忽去不知所在。
   又数十年,复有见之者,颜貌如故,人谓之笔仙。
   顾笔仙 《续文献通考》:宋顾笔仙鬻笔遇仙,年九十七。一日积苇庭巾,自举火焚之,乘火云而去。
   诸葛高 欧阳公《圣俞惠宣州笔》诗: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李晸 许颂 欧阳公《笔说》:余书惟用李晸笔,虽诸葛高、许颂,皆不如。
   葛生 林逋集: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挥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诗二篇以录其功。
   吴政 吴说 《东坡外集•书吴说笔》云,吴政已亡,其子说,颇得家法。
   程弈 《东坡志林》:钱塘笔工程弈,所制有三十年前意味,使人作字,不知有笔。
   李文政 东坡诗自注:昔李公择种竹馆中,戏语同舍:“后人指此竹,必曰李文政手植。”刘贡父笑曰:“文政不独系笔,亦知种竹耶?”以其姓氏适同,故云尔。
   俞俊 东坡《觅俞俊笔》诗,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
   张武 《六砚斋三笔》:山谷《与王直方柬》云:“子瞻明日必来,当设砚席于清凉处,多堆佳纸俟之。张武笔,其所喜也。”
   杜君懿 东坡云:君懿笔,藏二三十年不蠹。
   杨仲 山谷《与黄斌老书》云,偶得杨仲笔,似可用,谩寄十枚。
   吴无至 《山谷题跋》:有吴无至者,豪士晏叔原之酒客,今乃卖笔于市,作无心散卓,大小皆可人意。(《通雅》引作“吴无星”,恐讹。)
   张耕老 山谷《试张耕老羊毛笔》云:老羝拔颖,霜竹斩干,双钩虚指,八法回腕。张子束笔,无心为朴。鸡著金距,鹿戴千角。
   严永 山谷《跋王孝子孙寒山诗后》云:“试嘉阳严永獭毛笔。”又《跋与杨景山书古乐府后》云:“邑中老儒杨景山乞书,因取严永旧无心枣核笔书。”又有《赠笔工严永帖》。(在戎州时。)
   张真 山谷《跋戏答陈元舆诗后》云:眉山杨明叔作墨瀋,请作大字,试舒城张真笔。
   张通 山谷《笔说》:张通既作笔有声,故书戒之。
   郎奇 侍其瑛 李展 山谷《书侍其瑛笔》云:南阳张又祖,喜用郎奇枣心散卓。今侍其瑛秀才以紫毫作枣心笔,含墨圆健,恐又祖不得独贵郎奇而舍侍其也。宣城诸葛高三副笔,锋虽尽而心故圆。
   弋阳李展鸡距,书蝇头万字而不顿。
   今都下笔师如蝟毛,作无心枣核笔,可告以诸葛高、李展、侍其瑛也。
   吕道人 吕大渊 张遇 诸葛元 山谷《笔说》:“歙州吕道人,非为贫而作笔,故能工。黟州吕大渊;悟韦仲将作笔法,为余作大小笔二十余枝,无不可人意。见余家有割余狨毛,则以作丁香笔,周旋可人。
   往在僰道,有严永者,蒸獭毛为余作三副笔,亦可用。又为余取高丽猩猩毛笔解之,拣去倒毫,别拈心为之,率十六七,用极善。”又云:“张遇丁香笔,拈心极圆,束颉有力,可学徐季海《禹庙》诗字,
   侍其瑛、诸葛元皆不能也。”
   元道宁 吴希照 林为之 以上三人,据吴师道《礼部集》,皆见山谷帖。
   阎生 李庆 张鼎 山谷《林为之送笔戏赠》诗:阎生作三副,规模宣城葛。外貌虽锐泽,毫心或粗粝。巧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李庆缚散卓,含毫能不泄。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郑友直 山谷草书杜诗,试郑友直笔。见孙退谷《庚子销夏记》第八卷。
   许頔 蔡君谟云:宣州诸葛高,造鼠须及长心笔绝佳。常州许頔所造二品,亦不减之。
   诸葛渐 蔡忠惠纪之,见吴礼部集。
   柳材 柳东 李之仪《姑溪题跋》:元祐中,钱唐倪本敦复通守当涂,抵书相问劳,籍以十笔,其签云“河东柳材”,试之颇相人。自后访柳不可得,而念不少缀。异时予得罪流是邦,既到,首幸得偿所念。
   而材乃历阳人,死已久。得柳东,
   所艺宛转抑扬,二十年之负恍然见慰。问之,盖材族人,于是知渊源有自来也。
   屠希 晁说之《赠笔处士屠希》诗:“屠希祖是屠牛坦,今日却屠秋兔毫。自识有心三副健,可怜无补一生劳。”陆放翁诗:“屠希一笔价必千,绍兴初载海内传。高皇爱赏登玉几,求书早暮常差肩。”
   绍兴间,希尝从驾,四方皆贵希笔,一筒至千钱。
   朱元亨 陆放翁《跋后山居土长短句》末云:绍兴二年正月二十四日,雪中试朱元亨笔书。
   吕文质 楼钥《攻愧集•赠笔工吕文质》云:四明吕文质,居桃源溪上,多游浙右,作笔殊佳。在人品中,则贾长头也。
   俞珣 楼攻愧《试俞珣长头笔》诗:倦游俞老入中州,霜兔抽毫饱盛秋。平日相亲管城子,结交今得贾长头。
   周寿 杨诚斋有《试毗陵周寿墨池样笔》七古一首。
   蔡藻(一作澡。) 《朱子题跋》:“蔡藻造笔,能书者识之。因试其所制枣心样,喜其老而益精。”元吴澄诗所谓“蔡澡朱所褒”是也。
   汪伯立 《六研斋笔记》:谢塈知徽州,于理庙有椒房之亲,贡新安四宝: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珪墨,羊斗岭旧坑砚。
   仲璋 黄伯思《东观余论跋干禄字碑后》云:试姑苏仲璋笔。
   贺发 《玉楮集•试庐陵贺发竹丝笔》诗:此君素以直节名,延风揖月标韵清。何人心匠出天巧,缕析毫分匀且轻。居然束缚复其始,即墨纡朱封管城。世间官爵岂必计,且幸一家同汗青。
   沈俊之 《文丞相集》有《沈俊之笔赞》云:厥体孔良,厥心孔端。资汝心匠,达汝心官。
   刘远 谢郎 元遗山诗: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前刘不知何名。)
   码应科 吴兴冯笔,至与子昂、舜举擅名三绝。吴澄《谢冯笔》诗:“坡公诧葛吴,蔡澡朱所褒。迩来浙西冯,声实相朋曹。”仇远诗:“精艺惟数冯应科。”
   张进中 字子正。淇上王仲谋、上党宋齐彦、吴兴赵子昂,皆与之游。以一笔工,而数得持笔入禁中,见元王士熙《张进中墓表》。王恽有《赠进中》诗。
   吴昇 姚恺 陆震 杨鼎 杨茂林 沈秀荣 仇远《金渊集•赠溧水杨老》诗:“浙间笔工麻粟多,精艺惟数冯应科。吴昇姚恺已难得,陆震杨鼎相肩摩。中山博士子墨卿,贻书荐至杨茂林。”
   又《赠沈秀荣》诗:“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
   潘又新 郭畀天锡《客杭日记》:客有惠杭州潘又新笔者,书小楷数千而不伐,可爱可爱。
   范君用 郭天锡有《赠笔工范君用》七律。
   范君实 张伯雨有《赠笔生范君实》诗。
   温生 王冕元章有《谢友惠温生笔》诗。
   许文瑶 张光弼有《赠制笔生许文瑶》七古,见《文苑四先生集》。
   周伯温 钱竹汀少詹跋钟鼎款识云:其墨迹元时为谢长源所得,有周公谨、赵子昂、柯敬仲、周伯温、斡克庄、达兼善、王止仲诸人题识。克庄之跋云:“至正元年后五月廿二日,在武林驿,
   以潘云谷墨,试张掖周伯温所遗黄羊尾毛笔。”
   伯温,名沙剌班,出宿卫起家,历江西肃政廉访使。尝与克庄同修辽、金、宋三吏。西北之境有黄羊焉,相传西夏有国时,尝取其尾毫为笔。岁久亡其法,伯温以意命工制之,馆阁诸公多为赋诗。
   盖色目之好事者。
   陆文宝 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国初吴兴笔工陆文宝,酝藉喜交名士。杨铁老为著《颖命》,托以秦中书令制官。复自注:“中书令,秦无此官。”
   陆继翁 曾棨赠诗:美哉文宝名已久,当有家法传继翁。
   施文用 《戎庵漫笔》:弘洽时,吴兴笔工造笔进御,有细刻小标记云“笔匠施阿牛”。孝宗鄙其名,易之曰“施文用”。
   刘节文 傅子封 解缙有《赠笔工刘节文》七古,甘彦初有《赠笔工傅子封》七律,并见《文苑四先生集》。
   许颖 常州人。
   王古用 湖人,住南京。
   郑伯清 吉水人。
   张天锡 吴兴人。以上四人见《通雅》,言与陆继翁同时。
   张文贵 《考槃余事》:画笔以杭之张文贵为首称。
   钱叟 朱竹垞集有《赠笔工钱叟序》:我朝名人诗文集中,标笔工姓名者当复不少,予寡陋疏懒,不能遍检录出。倘有好事者为予补之,则幸甚。
   刘必通 孙枝发 今世京师散卓水笔,此二家最擅名。
   夏岐山 沈茂才 潘岳南 王谔廷 陆锡三 姚天翼 沈秀章 王天章 陆世名 以上九人予常用其笔,岐山、岳南制尤佳。予悼之云:“曾闻笔是文章货,健锐圆齐制必良。可惜夏潘亡已久,一番抽管一悲凉。”
  “陆沈姚王亦有闻,试来毕竟未精纯,评量记取涪翁说,李庆阎生是等伦。”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