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绛雪园古方选注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篇名>绛雪园古方选注 书名:绛雪园古方选注 作者:王子接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魏序

属性:夫士君子立言,不有实学,焉能附于古圣贤之末;非有卓识,又安能窥夫古圣贤之心。 余尝 言可 上契 一百 化生 其要 十年 三 者 相 之 暇 选注,又觉珠玉之在前矣,殆仲景之功臣,古昔圣贤之羽翼也。以之砭俗学而示来兹, 流之一壶也。夫余髦矣,一官去守,匆匆北归,不能更与王子把臂朝夕,疑义相晰,不 然。书此为序,兼志别焉。 \x时雍正辛亥季春年家弟 乡魏荔彤念庭氏题。\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尝读《周礼》,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声、五气、五 色视 准乎 其于 《脉 尚 轩岐着《灵》、《素》,伊芳尹巫咸作《汤液》,扁鹊解《八十一难》,皆医中上圣,莫或俪 至东汉张仲景着书一十六卷,其《伤寒论》申明六经治病,采择祖方,化成百十三方、 九十七法,处方则一成而不易,用法则万变而不滞,上绍轩黄,下开来哲,犹马迁之于 子美之于诗,平原之于书,可谓兼先圣之长,其医学之集大成者乎?厥后唐王冰始有注 宋钱仲阳发议论,迨成无己有方解,吴鹤皋有方考,柯韵伯有《名医方论》,国朝汪 集众说而成注,递相祖述,辅翼前人,厥功伟矣。独于方之有矩,法之有规,犹鲜有旁 通之者。夫用药之道,等于用兵,废孙吴之法,而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乌合之众, 足为节制之师也明矣。然车战之制,房 用之而卒以致败,则神明变化之用,终有未尽 余不敏,窃选古方之合于三方四制十剂者,为之显微阐幽,申明其方之中矩,法之中规 柔有变,约制有道,治三焦则分大小之制,处铢两则分多寡之数,其间辨五行之生化, 时之温严,审人事之阴阳虚实,与夫药性之君臣佐使,无不调而剂焉,所谓运用之妙, 一心,皆古人未发之蕴,而犹不敢参以臆说也。盖医之精义,皆具于书,顾世人习焉而 耳,因厘为三卷。上卷独明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中下二卷发明内科、女 疡科、幼科、眼科及各科之方,末附杂方药性,名曰《古方选注》。虽不敢谓有当于立 业,然古人之书本可以不朽,而余得疏通推阐于后,则质之古人,或不至以余言为缪戾 于《周礼》疾医之旨,殆亦有合也夫?遂书之以为序,雍正十年九月望后六日古吴王子 三序并书,时年七十有五。


<目录>

<篇名>绛雪园古方选注条目

属性:(仲景《伤寒论》辨六经为病,非辨风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热为治,非专治伤寒 也。 或变, 寒论 桂枝汤,和剂祖方也。 白虎汤,寒剂祖方也。 四逆汤,温剂祖方也。 麻黄汤,汗剂祖方也。 栀豉汤,吐剂祖方也。 承气汤,下剂祖方也。 栀豉汤、瓜蒂散,宣可决壅也。 五苓散、十枣汤,通可行滞也。 附子汤、理中丸,补可扶弱也。 陷胸汤、承气汤,抵当汤,泄可去闭也。 麻黄汤、葛根汤,轻可散实也。 龙骨牡蛎汤,重可镇怯也。 石脂丸、桃花汤,涩可去脱也。 猪胆导、蜜煎导,滑可去着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燥可去湿也。 黄连阿胶汤,润可去枯也。 白虎汤,寒能胜热也。 白通汤、四逆汤,热可制寒也。 桂枝汤,解肌表之汗,是宣发形肉之阳气也。 麻黄汤,发经络之汗,是疏通血脉之阴气也。 葛根汤,解肌肉之汗,是升提津液之清气也。 大青龙汤,泄胸中之汗,清内扰之阳气也。 小青龙汤,发心中之汗,涤内蓄之水气也。 麻黄汤,邪伤营而不伤形者,竟发汗以散邪也。 桂枝汤,邪伤卫而已伤形者,服之 粥渍形以为汗也。 麻黄细辛汤,用附子升肾液以为汗也。 附子汤,用人参固肾液以止汗也。 柴胡汤,重用寒凉,阳经之邪不欲其太升也。 乌梅丸,重用辛热,阴经之邪不欲其太收也。 麻黄汤,病从外之内者,仍治其外也。 栀豉汤,病从内之外者,仍调其内也。 桂枝汤,病虽入里而表症仍在者,当先和其表也。 调胃承气汤,症虽有表而里症甚者,当先调其内也。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从半表半里者,当和其内外也。 小柴胡汤,治轻邪在腠理。 大柴胡汤,治浊邪入募原。 桂枝汤,仅解太阳初感之邪。 柴胡汤,可调三阳半表之症。 麻黄附子汤,治邪从阳分注经之症。 附子汤,治邪从阴分内注于骨之症。 小青龙汤,治表热里寒。 大青龙汤,治表寒里热。 四逆散,解少阴里热。 当归四逆汤,散厥阴表寒。 通脉四逆汤,救少阴亡阳。 茯苓四逆汤,救太阳亡阴。 白虎汤、承气汤,存中焦之阴,以和胃气。 白头翁汤、四逆散,救下焦之阴,以清脾气。 麻黄附子细辛汤、黄连阿胶汤、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半夏汤、苦酒汤,治阳邪伤 少阴 桃花汤、猪苓汤,治阳邪伤少阴之阴。 附子汤、吴茱萸汤,治阴邪伤少阴之阳。 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干姜四逆汤,治阴邪伤少阴之阴。 附子督麻黄,从少阴出太阳。 大承气不设监制,从太阴入阳明。 麻黄汤,发营中热汗。 瓜蒂散、栀豉汤,吐胸中寒饮。 瓜蒂散,吐上焦之重剂。 栀豉汤,吐中焦之轻剂。 十枣汤、大陷胸丸,治中焦之水,泻之于内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术,治下焦之水,引而竭之也。 小青龙汤,治动而逆上之水。 五苓散,治静而不行之水。 十枣汤,治弥漫之水。 大陷胸,治痞满之水。 真武汤,治沉着之水。 小青龙,治寒邪未解之水,故温以汗之。 十枣汤,治阳邪未解之水,故引而竭之。 小青龙,入太阳治阳水,功兼外散。 真武汤,入少阴治阴水,功专下渗。 乌梅丸,治阴经厥利,故兼温补。 白头翁汤,治阳邪热利,故专凉散。 十枣汤、五苓散,下太阳水道之邪。 大柴胡汤,下少阳气分之邪。 三承气汤,下阳明谷道之邪。 桂枝加大黄汤,下太阴转阳明之邪。 桂枝加芍药汤,和太阳转太阴之邪。 柴胡汤加芒硝,下少阴转阳明之邪。 大柴胡汤,下少阳无形之邪。 柴胡汤加芒硝,下少阳有形之邪。 桂枝加芍药汤,下太阴无形之邪。 三物白散,下太阴有形之邪。 四逆散,下少阴无形之邪。 大、小承气汤,下诸经有形之邪。 桂枝汤,太阳表剂,多从是汤加减。 栀豉汤,阳明表剂,多从是汤加减。 小青龙汤,义重半里,故加减中麻黄可删。 小柴胡汤,义重半表,故加减中柴胡必存。 桂枝汤,加附子,加大黄,是方外随症可复。 青龙汤加减,真武汤加减,即于方内求义损益。 附子汤、吴茱萸汤,加人参从阳固阳。 白虎汤、泻心汤,加人参从阴济阴。 当归四逆汤,不去芍药,和肝阴也。 白头翁汤,重用芩连,泄肝热也。 乌梅丸,黄连一斤,黄柏六两,重泻肝热也。 复脉汤,生地一斤,麦冬八两,急救肝阴也。 柴胡汤,有加减法者,少阳有变动之用。 乌梅丸,无加减法者,厥阴为止静之体。 桂枝汤,有疑似症;柴胡汤,亦有疑似症。 柴胡汤,有坏病;桂枝汤,亦有坏病。 桂枝汤症罢,桂枝不中与,随症治之,仍不离桂枝。 柴胡汤不中与,设法救逆,仍不出柴胡。 桂枝一味,外邪未离营卫,六经皆可用。 柴胡一味,邪留腠理半表,三阳皆可用。 桂枝汤、麻黄汤,主治太阳营卫,亦可治阳明营卫之邪。 真武汤,主治少阴水气,亦可治太阳汗后亡阳。 四逆汤,主治太阴下利清谷,亦可治太阳脉反沉者。 五苓散,主治太阳消谷水逆,亦可治阳明饮水多者。 猪苓汤,主治少阴下利,亦可治阳明小便不利。 抵当汤,主治太阳瘀血在里,亦可治阳明蓄血。 瓜蒂散,主治阳明胸中痞硬,亦可治少阴温温欲吐。 大青龙汤,脉微汗出恶风者,不可与。 白虎汤,脉浮发热无汗者,不可与。 瓜蒂散,诸亡血虚者,不可与。 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 猪苓汤,阳明病汗出多者,不可与。 承气汤,表邪未解,热不潮者,未可与。 建中汤,呕家不可与。 桂枝汤,酒家、亡血虚家不可与。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法〕,适寒温,服一升〔法〕。 服 令 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法〕。若汗不出者,乃服二、三剂〔法 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和方之祖,故列于首。《太阳篇》云,桂枝本为解肌,明非发汗也。桂枝甘草 辛甘 枣 解 足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甘草汤

属性: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顿服〔法〕。 桂枝汤中采取二味成方,便另有精蕴,勿以平淡而忽之。桂枝复甘草,是辛从甘化,为 阳中 一里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芍药甘草汤

属性: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上二味, 咀〔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此亦桂枝汤之变,偏于营分,纯一不杂之方。 读《伤寒论》反烦、更烦、心悸而烦,皆用芍 芍,惟许弘《方议》、《圣惠方》是赤芍。今里气不 草,酸甘化阴止烦。观其去姜枣,恐生姜散表,大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加桂汤

属性:桂枝五两(去皮) 白芍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汤,太阳经药也。奔豚,肾邪上逆也。用太阳经药治少阴病者,水邪上逆,由于外 召寒 数, 四分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加芍药汤

属性:芍药六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加芍药汤,此用阴和阳法也。其妙即以太阳之方,求治太阴之病,腹满时痛,阴道 虚也 监桂 留滞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生姜四两(切)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 二枚 (擘) 上六味, 咀四味〔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丝不乱,桂枝生姜和卫,芍药大枣和营。今祖桂枝人参汤法,则 偏于 仍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加葛根汤

属性:葛根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 二枚 (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 〔 桂枝加葛根汤,治邪从太阳来,才及阳明,即于方中加葛根,先于其所往,以伐阳明之 邪。 又可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加附子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 子一 枚( 上六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 骨 外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属性: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茯苓三两 白术三 两 上六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小便利即愈。 苓术芍甘,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水邪不去,而反变症,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 枝, 甘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去芍药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芍药专益阴气。桂枝汤去芍药者,误下阳虚,浊阴必僭于中焦,故去芍药之酸寒,存一 片阳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茯苓甘草汤

属性: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 茯苓甘草汤,治汗出不渴,其义行阳以统阴,而有调和营卫之妙。甘草佐茯苓,渗里缓 中并 虞。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属性:茯苓八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法〕,先煮茯苓减二升〔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 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肾气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阳渗泄,保心气以御水凌,甘草、大枣补脾土 以制 草汤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苓桂术甘汤

属性: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 此太阳、太阴方也,膀胱气钝则水蓄,脾不行津液则饮聚。白术、甘草和脾以运津液, 茯苓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小建中汤

属性: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法〕,温服一升〔法〕 ,日三服〔法〕。 建中者,建中气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 枝, 胶饴 柔阳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蜀漆三两 (洗去腥)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上为末〔法〕,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法〕,纳诸药,煮 取三升,去滓〔法〕, 火迫心经之阳,非酸收可安,故去芍药,而用龙、牡镇摄,藉桂枝、蜀漆疾趋阳位,以 救卒 从阳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属性: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为末〔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法〕,温服八合〔法〕,日三服〔法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义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钝之药, 不佐 越之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甘草汤

属性: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温服七合〔法〕,日三服〔法〕。 一药治病,是曰奇方。甘草为九土之精,生用则凉,故可伐肾泄热。治咽痛者,功在缓 肾急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桔梗汤

属性: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桔梗味苦辛,苦主于降,辛主于散,功专开提足少阴之热邪,佐以甘草,载之于上,则 能从 舟载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半夏散及汤

属性: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法〕,白饮和服方寸匕〔法〕,日三服〔法〕。若不能散 服 咽之〔法〕。 半夏散,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少阴之邪,逆于经脉,不得由枢而出, 用半 夏治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苦酒汤

属性: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法〕,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法〕,少 少 苦酒汤,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疮者,疳也。半夏之辛滑, 佐以 劫涎敛疮,即阴火沸腾,亦可因苦酒而降矣,故以名其汤。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小柴胡汤

属性: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 半夏八两(洗) 生 姜三 两(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煎,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 日三服〔法〕。 柴胡汤,不从表里立方者,仲景曰∶少阳病汗之则谵语,吐下则悸而惊,故不治表里, 而以 清气 气, 自解 治在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柴胡桂枝汤

属性:柴胡四两 黄芩一两五钱 人参一两五钱 半夏二合半(洗) 甘草二两(炙) 桂枝 一两 五钱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为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 无往 桂枝 参、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柴胡桂枝干姜汤

属性:柴胡八两 桂枝二两(去皮) 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 栝蒌根四两 牡蛎二两(熬) 甘 草 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 初 揭出三阳经药以名汤者,病在太阳,稍涉厥阴,非但少阳不得转枢外出,而阳明亦窒而 不降 结, 皆从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属性:柴胡四两 大黄二两 人参一两五钱 半夏二合(洗) 生姜一两五钱(切) 大枣六 枚 龙骨 钱 茯苓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法〕,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法〕, 温 足经方治手经病者,参、苓、龙、牡、铅丹,入足经而可转行于手经者也。手少阴烦惊, 从 升 少 也 之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生姜泻心汤

属性:生姜四两(切) 干姜一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甘草 三两 大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泻心汤有五,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然其或虚或实,有邪无邪,处方之变,则各 有微 干 宰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甘草泻心汤

属性:甘草四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 君以 将已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附子泻心汤

属性: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用) 黄芩一两 黄连一两 大黄二两 上四味, 咀三味〔法〕,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法〕,纳附子汁〔法〕,分 温 附子非泻心之药,见不得已而用寒凉泻心,故以附子名其汤。盖气痞恶寒,阳气外撤, 此际 再 用 气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半夏泻心汤

属性: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大枣 十二 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方名半夏,非因呕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是少阴表证误下之,寒反入里, 阻君 半夏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栀子干姜汤

属性: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二服,温进一服〔法〕,得吐者止后 服 烦皆由热,而寒证亦有烦,但微耳。干姜和太阴在里之伤阳,而表热亦去,栀子清心中 之微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黄芩汤

属性: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再夜一服〔法〕。 黄芩汤,太少合病,自利,邪热不从少阳之枢外出,反从枢内陷,故舍阳而治阴也。芍 药、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属性: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太少合病,独治阳明者,热邪入里僭逆,当从枢转出阳明。用甘草、大枣和太阴之阳, 黄芩 容着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黄芩人参汤

属性:黄芩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干姜一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黄芩人参汤,《伤寒论》中有方而无症。此太阳才入少阳,故仿小柴胡汤之和解,用桂 枝之 守中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属性:干姜三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厥阴寒格吐逆者,阴格于内,拒阳于外而为吐,用芩、连大苦,泄去阳热,而以干姜为 之向 转,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黄连汤

属性:黄连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大 枣十 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夜二服〔法〕。 黄连汤,和剂也。即柴胡汤变法,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胸中 热欲 专和 从上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黄连阿胶汤

属性: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一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法〕,纳胶烊尽小冷〔法〕,纳鸡子黄搅 令 芩、连,泻心也;阿胶、鸡子黄养阴也;各举一味以名其汤者,当相须为用也。少阴病 烦, 少阴 者沉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属性:浓朴八两(去皮炙) 生姜八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太阴病,当腹满,是伤中也,与吐下后邪气入里腹胀治法不同。浓朴宽胀下气,生姜散 满升 阴结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旋复代赭石汤

属性:旋复花三两 代赭石一两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洗) 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旋复代赭石汤,镇阴宣阳方也,以之治噫。噫者,上焦病声也。脾失升度,肺失降度, 阴盛 姜、 中二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属性: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法〕,日三服〔法〕。 仲景治下焦利,重用固涩者,是殆以阳明不阖,太阴独开,下焦关闸尽撤耳。若以理中 与之 直 其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芍药甘草附子汤

属性: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法〕,分温三服〔法〕。 芍药甘草附子汤,太阳少阴方也。太阳致亡阳,本由少阴不内守,少阴表恶寒,实由太 阳不 散失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属性: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麻子仁半升 生地一斤 阿胶二两 麦 门 冬半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法〕,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法〕,纳胶烊消尽〔法〕 ,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炙甘草汤,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虚劳,三者皆是津涸燥淫之证。《至真 要大 脾以 之咸 载引 津液 门户 相交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当归四逆汤

属性: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白芍三两 细辛三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 甘草二两(炙) 通 草 二两 上七味, 咀〔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当归四逆,不用姜附者,阴血虚微,恐重劫其阴也。且四逆虽寒,而不至于冷,亦惟有 调和 得行 阴, 之络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属性: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木通二两 大枣二十五 枚 (擘) 上九味, 咀〔法〕,以水四升,清酒四升〔法〕,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日三服〔法〕。 厥阴四逆,证有属络虚不能贯于四末而为厥者,当用归芍以和营血。若久有内寒者,无 阳化 发表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乌梅丸

属性:乌梅三百个 人参六两 当归四两 黄连一斤 黄柏六两 桂枝六两 干姜十两 蜀椒 四两 上十味,各捣筛,合治之〔法〕,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 泥, 日 乌梅渍醋,益其酸,急泻厥阴,不欲其缓也。桂、椒、辛、附、姜,重用辛热,升达诸 阳, 生阳 法矣 至 肝 之


<目录>上卷\和剂

<篇名>烧散

属性:取妇人中 近隐处,剪烧灰〔法〕,以水和服方寸匕〔法〕,日三服〔法〕。小便即利, 阴 裤裆穿之日久者良。阴阳易本无客邪,惟病患愈后,蕴蓄之热,乘虚袭人,溷逆三焦, 仍取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白虎汤

属性:石膏一斤(碎,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白虎汤,治阳明经表里俱热,与调胃承气汤为对峙,调胃承气导阳明腑中热邪,白虎泄 阳明 母性 阳明 自解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白虎加人参汤

属性:石膏一斤(碎,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阳明热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参者,何也?石膏辛寒,仅能散表热,知母甘苦,仅能降里 热, 而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竹叶石膏汤

属性: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粳米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法〕,温服一 升〔法〕,日三服〔法〕。 竹叶石膏汤,分走手足二经,而不悖于理者,以胃居中焦,分行津液于各脏,补胃泻肺, 有 于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葛根黄芩黄连汤

属性:葛根八两 甘草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法〕,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再服 〔 是方即泻心汤之变,治表寒里热,其义重在芩连整肃里热,虽以葛根为君,再为先煎, 无非 定,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栀子柏皮汤

属性:栀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栀子、柏皮,表剂也。以寒胜热,以苦燥湿,已得治黄之要矣,而乃缓以甘草者,黄必 内合 使 则在表也。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白头翁汤

属性:白头翁二两 秦皮三两 黄连三两 黄柏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白头翁汤,治厥阴热利后重者,太、少二阴下利属寒,惟厥阴下利主热,以厥阴司相火 也。 者皆 乃于 胡之 如是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文蛤散

属性: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法〕,以沸汤和一钱匕服〔法〕,汤用五合〔法〕。 蛤禀天一之刚气而生,故能独用建功,味咸性燥,咸寒足以胜热,寒燥足以渗湿。大陷 胸汤 斯毕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大黄黄连泻心汤

属性: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 寒, 即寓 伤正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茵陈蒿汤

属性: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法〕,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法〕,分温三服 〔 茵陈散肌表之湿,得大黄则兼泻中焦之郁热,山栀逐肉理之湿,得大黄则兼泻上焦之郁 热。 同义


<目录>上卷\寒剂

<篇名>猪肤汤

属性:猪肤一斤(用白皮,去其内肥,刮令如纸薄)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法〕,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法〕 ,温分六服〔法〕。 肾应彘,而肺主肤,肾液下泄,不能上蒸于肺,致络燥而为咽痛者,又非甘草所能治矣, 当 循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四逆汤

属性: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温再服〔法〕。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四逆者,四肢逆冷,因证以名方也。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少阴用以救元 海之 者 开 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通脉四逆汤

属性: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用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温再服〔法〕。其脉即出者愈。后加 减 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 姜附 其脉 太阴 方之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人参四逆汤

属性: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五钱 附子一枚(生,去皮,切八片)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四逆加人参,治亡阴利止之方。盖阴亡则阳气亦与之俱去,故不当独治其阴,而以干姜、 附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茯苓四逆汤

属性:茯苓六两 干姜一两五钱 附子一枚(生)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上五味, 咀〔法〕,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茯苓四逆汤,即真武汤之变方。《太阳篇》中汗出烦躁,禁用大青龙,即以真武汤救之, 何 参 逆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属性:干姜三两(强人四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猪胆汁四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纳猪胆汁〔法〕,分温再服〔法〕。 四逆加胆汁,为阳虚阴甚从治之方,津液内竭,脉微欲绝,是亡阴亡阳。由于吐已下后, 用 胆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白通汤

属性: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脐,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白通者,姜、附性燥,肾之所苦,须藉葱白之润,以通于肾,故名。若夫《金匮》云, 面赤 之阳 由胃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白通加猪胆汁汤

属性: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法〕,分温再 服 白通汤,阳药也。少阴下利,寒气太甚,内为格拒,阳气逆乱,当用监制之法。人尿之 咸, 阴,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附子汤

属性:附子二枚(生用,去皮) 茯苓三两 白芍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附子汤,少阴固本御邪之剂,功在倍用生、附,力肩少阴之重任,故以名方。其佐以太、 厥 开 生 君 其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术附汤

属性:白术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二两(切) 大枣 十二枚 (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初服其人觉身如痹,半日 许 使 湿胜于风者,用术附汤。以湿之中人也,太阴受之,白术健脾去湿,熟附温经去湿,佐 以姜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桂枝附子汤

属性:桂枝四两(去皮) 熟附子三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切) 大 枣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 桂枝附子汤,两见篇中,一治亡阳,一治风湿。治风湿者,以风为天之阳邪,桂枝、甘 草辛 固心 用之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甘草附子汤

属性: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甘草附子汤,两表两里之偶方。风淫于表,湿流关节,阳衰阴胜,治宜两顾。白术、附 子顾 解也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 (炮,去 皮, 上五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恶寒止,停 后 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者,下后微恶寒,显然阳气涣散于中下矣,当急救其阳,毋暇顾恋 阴气 之策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甘草干姜汤

属性: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 咀〔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同为辛甘化阳,而有分头异治之道;桂枝走表,治太阳表虚; 干 二 为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干姜附子汤

属性: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去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法〕,顿服之〔法〕。 干姜附子汤,救太阳坏病转属少阴者,由于下后复汗,一误再误,而亡其阳,致阴躁而 见于 势力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理中丸及汤

属性: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大〔法〕,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法〕 ,日三四服,夜二服〔法〕。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法〕,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 切〔法〕,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加减法 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相偶之处。 仲 皆不及于汤,恐汤性易输易化,无留恋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参、甘草甘以和阴也,白术 、干姜辛以和阳也。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桂枝人参汤

属性:桂枝四两 甘草四两(炙)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煮四味,取四升,去滓〔法〕,纳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法〕,温 服 理中加人参,桂枝去芍药,不曰理中,而曰桂枝人参者,言桂枝与理中,表里分头建功 也。 后纳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吴茱萸汤

属性: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法〕,温服七合〔法〕,日三服〔法〕。 吴茱萸汤,厥阴阳明药也。厥阴为两阴交尽,而一阳生气实寓于中,故仲景治厥阴以护 生气 故以 则参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真武汤

属性: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七合〔法〕,日三服〔法〕,后加减。 术、苓、芍、姜,脾胃药也。太阳少阴,水脏也。用崇土法镇摄两经水邪,从气化而出, 故 名真武。茯苓淡以胜白术之苦,则苦从淡化,便能入肾胜湿;生姜辛以胜白芍之酸,则酸从 辛化,便能入膀胱以摄阳。然命名虽因崇土,其出化之机,毕竟重在坎中无阳,假使肾关不 利,不由膀胱气化,焉能出诸小便,故从上不宁之水,全赖附子直走下焦以启其阳,则少阴 水邪必从阳部注于经而出矣,非但里镇少阴水泛,并可外御太阳亡阳。


<目录>上卷\温剂

<篇名>桃花汤

属性: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法〕,温服七合〔法〕,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 服〔法〕。若一服愈,余勿服。 桃花汤,非名其色也,肾脏阳虚用之,一若寒谷有阳和之致,故名。石脂入手阳明经, 干姜 尽撤 纳石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麻黄汤

属性: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七十粒(去皮尖)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法〕,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法〕,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破营方也。试观立方大义,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 必从 内攘 其大 表, 戢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属性: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泡,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八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法〕, 温 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黄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黄开毛窍, 杏 虽 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去皮,切八片)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温 少阴无里症,欲发汗者,当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液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 黄,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麻黄附子细辛汤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少阴得太阳之热而病者,用麻黄发太阳之表汗,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欲其引 麻黄 肾根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麻黄升麻汤

属性: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 十 八铢 芍药 干 姜桂枝各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分温三服〔法〕。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法〕,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以麻 黄升 甘淡 分热 阴气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属性: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连轺,即连翘根。弘景曰∶方药不用,无人识者。苏恭 亦 退入 草二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法〕,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法〕, 分温三服〔法〕,半日服尽〔法〕。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表里分解法,或太阳之热,或阳明之热,内合太阴之湿,乃成瘀热 发黄 白皮 从小 也。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大青龙汤

属性: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 姜三两 (切)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温 麻黄、桂枝、越脾互复成方,取名于龙者,辛热之剂,复以石膏,变为辛凉,正如龙为 阳体 用石 达下 《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小青龙汤

属性: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 草三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温服一升〔法〕。 小青龙汤,治太阳表里俱寒,方义迥异于大青龙之治里热也。盖水寒上逆,即涉少阴, 肾虚 芍药 纲药 以敛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桂枝麻黄各半汤

属性: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麻黄一两(去节) 芍药一两 杏仁二十四粒(去皮尖) 甘 草一 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法〕 ,温服六合〔法〕。 桂枝、麻黄互复,注解者皆为两解法,是以浅陋之见测仲圣之深心,良可慨也。曷不观 其法 阴阳 为小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桂枝二麻黄一汤

属性: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炙) 麻黄十六铢(去节) 杏 仁 十六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法〕, 温 桂枝铢两多,麻黄铢数少,即啜粥助汗之变法。桂枝汤减用四分之二,麻黄汤减用四分 之一 第十 之向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桂枝二越脾一汤

属性: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十八铢 甘草十八铢 生姜一两二铢 大枣四枚(擘) 麻 黄十 八铢 上七味, 咀〔法〕,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法〕,纳诸药,煮取二升,去 滓〔法〕,温服一升〔法〕。本方当裁为越脾汤、桂枝汤合饮一升〔法〕,今合为一方,桂 二越脾一。 桂枝二越脾一汤,治脉微无阳。无阳者,阳分亡津之谓,故于桂枝汤照原方用四分之二 以和 脉复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葛根汤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白芍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切) 上七味, 咀〔法〕,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法〕,纳诸药,煮取三 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覆取微似汗〔法〕,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倍葛根,以去营实,小变麻桂之法也。独是葛根麻黄治营卫 实, 则 者 经


<目录>上卷\汗剂

<篇名>葛根加半夏汤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 草 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法 葛根汤,升剂也。半夏辛滑,芍药收阴,降药也。太阳、阳明两经皆病,开阖失机,故 以升 奠安


<目录>上卷\吐剂

<篇名>栀子豉汤

属性:栀子十四枚(擘,生用)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法〕,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为二 服 栀子豉汤为轻剂,以吐上焦虚热者也。第栀子本非吐药,以此二者生熟互用,涌泄同行, 而 既欲其宣,又欲其降,两者气争于阳分,自必从宣而越于上矣。余以生升熟降为论,柯韵伯 以栀子之性屈曲下行,淡豉腐气上蒸而为吐,引证瓜蒂散之吐,亦在于豉汁。吾恐瓜蒂亦是 上涌之品,吐由瓜蒂,非豉汁也。存之以俟君子教我。


<目录>上卷\吐剂

<篇名>栀子甘草豉汤

属性:栀子十四枚(生用) 甘草二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得二升半〔法〕,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法〕, 分 栀子豉汤,吐胸中热郁之剂。加甘草一味,能治少气,而诸家注释皆谓益中,非理也。 盖少 之热


<目录>上卷\吐剂

<篇名>栀子生姜豉汤

属性:栀子十四枚(生用)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得二升半〔法〕,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法〕, 分 栀子豉汤加生姜,则又何说也?盖栀豉为轻剂,以吐胸中之热,若呕则热更在脾,窒于 胃矣 此章


<目录>上卷\吐剂

<篇名>栀子浓朴汤

属性:栀子十四枚(生用) 浓朴四两(姜炙) 枳实四两(汤浸,去穣,炒)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二服,温进一服〔法〕。得吐,止后 服 栀子浓朴汤,下后遗热心烦,起卧不安,腹满,是三焦病矣,故以上涌下泄为治。凡用 栀子


<目录>上卷\吐剂

<篇名>瓜蒂散

属性: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香豉一合 上三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 稀糜 不可与瓜蒂散。(赤小豆,按本草用细粒赤豆,今人用半红半黑者,恐非) 瓜蒂散乃酸苦涌泄重剂,以吐胸寒者,邪结于胸,不涉太阳表实,只以三物为散,煮作 稀糜 即能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小承气汤

属性:大黄四两(去皮)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炙)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法〕,分温二服〔法〕。初服汤当更衣,不 尔 承气者,以下承上也,取法乎地,盖地以受制为资生之道,故胃以酸苦为涌泄之机,若 阳明 辛 气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大承气汤

属性:芒硝三两 大黄四两(去皮,酒洗) 浓朴八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法〕,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法〕, 纳 芒硝入肾,破泄阴气,用以承气者,何也?当知夺阴者芒硝,而通阴者亦芒硝。盖阳明 燥结 实制胜之法,以攻阳明,安能使下焦燥结急去,以存阴气,故用假途灭虢之策,借芒硝直入 下焦 下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调胃承气汤

属性:大黄四两(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 咀〔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法〕 ,少少温服之。 调胃承气者,以甘草缓大黄芒硝留中泄热,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泄 尽胃 芒硝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桃仁承气汤

属性: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枝二两(去皮) 大黄四两(去皮)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法〕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法〕, 温服 桃仁承气,治太阳热结解而血复结于少阳枢纽间者,必攻血通阴,乃得阴气上承,大黄、 芒 热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小陷胸汤

属性:栝蒌实大者一枚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法〕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法〕,分 温三服〔法〕。 结胸,按之始痛者,邪在脉络也。故小陷胸止陷脉络之邪,从无形之气而散。 栝蒌生于蔓草 趋少阴,陷脉 故名小。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大陷胸汤

属性: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法〕纳芒硝一二沸〔法〕,纳甘遂末〔法〕, 温服一升〔法〕。得快利,止后服。 大陷胸汤,陷胸膈间与肠胃有形之垢并解,邪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邪不在一 经矣 陷。 处,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又〕大陷胸汤

属性:栝蒌实一枚(去皮) 甘遂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人参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胸中无坚,勿与之。 大陷胸汤有二方者,一陷中下二焦之邪,此陷上中二焦之邪也。栝蒌陷胸中之痰,甘遂 陷经 清化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大陷胸丸

属性:葶苈半升(熬)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大黄八两(去皮) 芒硝半升 上四味,捣筛大黄、葶苈二味〔法〕,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法〕, 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法〕,温顿服之〔法〕。一宿乃下。如 不下,更服〔法〕,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大陷胸丸,从高陷下,三焦并攻。结胸项强,邪据太阳之高位矣,故用葶苈、杏仁以陷 上焦 之。 水煮 热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大柴胡汤

属性: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三两 枳 实四 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一 申 大柴胡汤,下也。前章言少阳证不可下,而此复出下法者,以热邪从少阳而来,结于阳 明, 加生 二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柴胡加芒硝汤

属性: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五枚 大 枣四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二服〔法〕。以解为瘥,不解,更作服。 芒硝治久热胃闭,少阳热已入胃而犹潮热、胁满者,则热在胃而证未离少阳,治亦仍用 柴胡,但加芒硝以涤胃热,仍从少阳之枢外出,使其中外荡涤无遗,乃为合法。钱塘张锡驹 云∶应以大柴胡加芒硝,其理亦通,姑志之。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柴胡加大黄芒硝桑螵蛸汤

属性:柴胡二两 黄芩十八铢 人参十八铢 甘草十八铢(炙) 生姜十八铢(切) 半夏五 枚 (洗) 上前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法〕,下芒硝大黄桑螵蛸,煮取一升半,去滓 〔法 柴胡加桑螵蛸汤,此亦有方而无证。大都用柴胡汤,其邪必从少阳而来,热及于阳明者, 加芒硝。热实于阳明者,加大黄。其邪入阳明,而后可议下。然里虚之应下者,加芒硝当佐 人参以安中,若加大黄,当佐桑螵蛸固阴续绝以安下,此少阳而有阳明症者,下之之方也。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桂枝加大黄汤

属性: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 两(去 皮) 上六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 大黄入于桂枝汤中,欲其破脾实而不伤阴也。大黄非治太阴之药,脾实腹痛是肠中燥矢 不去 阴之 双解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枳实栀子豉汤

属性: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煎,取四升〔法〕,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法〕,纳豉,更 煮 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微汗、微下方也。大都瘥复必虚实相兼,故汗之不欲其大汗,下之不欲 其大 栀、 枳实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四逆散

属性:柴胡十分 枳实十分(炙) 芍药十分 甘草十分(炙)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法〕,白饮和服方寸匕〔法〕,日三服〔法〕。 四逆散,与四逆汤药品皆异者,此四逆由于热深而厥也。《素问·厥论》云∶阴气虚则 阳气 微热 芍药 此 药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白散

属性: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上三味,为末〔法〕,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法〕,以白饮和服〔法〕。强人半钱匕, 羸 一杯〔法〕。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 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 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白散,结胸者亦可服。其义仍在, 水灌水,外寒实表,热却于内,故用桔梗、贝母开 提 破 本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麻仁丸

属性:麻子仁二升 杏仁一斤(去皮尖) 白芍八两 大黄一斤(去皮) 浓朴一尺(炙去皮) 枳 实八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法〕,饮服十丸〔法〕,日二服〔法〕。渐加,以利为 度 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 芍安 遂脾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抵当汤

属性: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去 皮, 酒浸) 上四味,为末〔法〕,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不下,再服 〔 抵当者,至当也。蓄血者,死阴之属,真气营运而不入者也,故草木不能独治其邪,务 必以 之血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抵当丸

属性:水蛭二十个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去皮) 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法〕,取七合服之〔法〕。 时当下血,若不 下 血蓄少腹中者,亦必以水蛭虻虫攻之,乃为至当,总非桃仁承气等足以动其血,故仲景 云∶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五苓散

属性:猪苓十八铢(去皮) 茯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桂五钱(去皮) 上五味,为末〔法〕,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法〕,日三服〔法〕。多服暖水〔法〕,汗出愈 苓,臣药也。二苓相辅,则五者之中,可为君药矣,故曰五苓。猪苓、泽泻相须,藉泽泻之 咸以润下,茯苓、白术相须,藉白术之燥以升精。脾精升则湿热散,而小便利,即东垣欲降 先升之理也。然欲小便利者,又难越膀胱一腑,故以肉桂热因热用,内通阳道,使太阳里水 引而竭之,当知是汤专治留着之水,渗于肌肉而为肿满。若水肿与足太阴无涉者,又 之方。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猪苓汤

属性: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 阿胶一两 滑石一两 泽泻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法〕,纳下阿胶烊消〔法〕,温服七合〔法 〕,日三服〔法〕。 五者皆利水药,标其性之最利者名之,故曰猪苓汤,与五苓之用,其义天渊。五苓散治 太阳 是 取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者, 不可与也。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十枣汤

属性: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大枣十枚(擘)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法〕,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法〕 ,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法〕,温服之〔法〕,平旦服〔法〕。若下少病不 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法〕,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法〕。 攻饮汤剂,每以大枣缓甘遂、大戟之性者,欲其循行经隧,不欲其竟走肠胃也,故不名 其方 佐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牡蛎泽泻散

属性:牡蛎(熬) 泽泻 海藻(洗去盐) 蜀漆(洗去腥) 葶苈(熬) 商陆根(熬) 栝 蒌根以上 各等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法〕,更入臼中治之〔法〕,白饮和服方寸匕〔法〕。小便利, 止后服〔法〕。日二服〔法〕。 牡蛎、泽泻名其散者,治湿取重咸也。盖逐水宜苦,消肿宜咸,牡蛎、泽泻、海藻之咸, 蜀 之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蜜煎导法(附)

属性:蜜七合 上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如饴,勿令焦。俟可丸,捻作挺,如指许长二寸,当热作令 头锐 蜜煎外导者,胃无实邪,津液枯涸,气道结涩,燥尿不下,乃用蜜煎导之。虽曰外润魄 门,


<目录>上卷\下剂

<篇名>猪胆导法(附)

属性:大猪胆一枚 上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猪胆导者,热结于下,肠满胃虚,承气等汤恐重伤胃气,乃用猪胆之寒,苦酒之酸,收 引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秫米半夏汤

属性:秫米一升 半夏五合 上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入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半,徐 炊令 出则 秫米半夏汤,非治奇经 络方也。按《二十六难》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 阳 阳 不环 只 用 北地之膏粱茹粟也。甘酸入胃经血分。千里水扬之万遍,与甘澜水同义,取其轻扬,不助阴 邪,炊以苇薪,武火也,火沸入药,仍徐炊令减,寓升降之法。升以半夏,从阳分通卫泄邪 ,降以秫米,入阴分通营补虚,阴阳通,卧立至,汗自出,故曰汗出则已矣。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马膏生桑桂酒方

属性:马膏( 项上脂) 生桑灰(桑枝炒灰) 桂(用桂枝) 白酒 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 坐等 《灵枢》云∶季春痹者,北地之真中风也。春三月阳气清明,其风之中人也,不能深入, 中 故外用和阳润燥涂熨之法。邪中左颊则口 于右,邪中右颊则口 于左。无邪者,筋急引颊 移口,皮肤顽痹,故用马膏甘辛柔缓以摩其急,润其血脉,通其痹。中邪者,筋弛纵,缓不 胜收,故用桂之辛热,酒之活络,急以涂其缓,和其营卫,通其血络。以桑钩钩之,钩其颊 也。坎,颊间之坎陷也。即以生桑灰者,生者,活也,随时采活桑枝炒灰,取其性锐力足, 通节窍,祛风痹。高下以坐等者,以桑灰置之坎中,务使高下浓薄相等,然后以膏熨急颊, 令桑性入络,调匀马膏舒筋润痹。三拊者,轻手拊拍其三次也。饮以美酒,病在上者,酒以 行之。啖美炙肉,助胃气上升于络也。若夫燔针劫刺,俟明者释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生铁洛饮

属性:生铁洛 以清水浸一伏,研澄,饮水。按《甲乙经》铁洛为饮,作为后饭。 生铁洛,未经锻炼,是炉冶间初槌生铁,飞出如蛾者,治夏令之时邪。以夏气在脏,所 恶于 大筋 气所 故以 花, 能论》又云∶夺其食则已,是谷气又在禁例。或者以麦食为后饭,并可镇肝,存之以俟君子。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泽术麋衔散

属性:泽泻十分 白术十分 麋衔五分 上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泽术麋衔,岐伯治酒风,即《风论》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其伤在脾胃,病身热解 惰, 留肌 在表 以去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药熨法

属性:醇酒二十升 蜀椒一升 生干姜一斤 桂心一斤 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纳酒中,置酒马矢 中,盖封 涂, 渣与 至于 药熨大人之寒痹。大人者,富贵之人也。寒痹者,时痛而皮肤不仁也。其血脉筋骨虽痹, 而 气 尽 亦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角发酒

属性:左角发(方一寸左之长发) 刺厥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陶隐居云∶吹其左耳极三度,复吹其右耳三度)。再剃其 左 角之 邪客于四脏一腑之络,乃为尸厥者,以心肾为水火络,肺脾为天地络,胃为中土络,此 五络 五络 以通 醒。 犀角 腑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兰草汤

属性:兰草 水煎服。 兰草,《纲目》曰省头草。朱震亨曰∶花叶俱香,燥湿不变。《内经》∶脾瘅口甘。岐伯 曰 自 味 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四君子汤

属性: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炒)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上水煎,温服。 汤以君子名,功专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气,而输布于四脏,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 入 草 广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十全大补汤

属性: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生地三 钱 白 上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四君四物,加黄 、肉桂,是刚柔复法。盖脾为柔脏,制以四君刚药,恐过刚损柔,乃 复黄 是谓 法天 柔互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归脾汤

属性: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茯神二钱 炙甘草五分 黄 二钱 当归一钱 枣仁二 钱 (炒 水二盏,煎七分,食远服。 归脾者,调四脏之神志魂魄,皆归向于脾也。盖五味入胃,必藉脾与胃行其津液,以转 输于 博浓 者生 中州 肾, 气灌 与远 汤用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补中益气汤

属性:人参三分(嗽者去之) 白术三分(土炒) 黄 一钱(蜜炙) 当归五分(酒焙) 柴 胡二分 或三 上件药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气者,专言后天之气,出于胃,即所谓清气、卫气、谷气、营气、运气、生气、阳气、 春升 温之 以畅 下而 麻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人参养营汤

属性: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土炒) 茯苓七分 广皮一钱 甘草一钱(炙) 熟地七分 当 归一 钱 上水二钟,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温服。 养营者,调养营气循卫而行,不使其行之度数疾于卫也。故于十全大补汤中减川芎行血 之品 观 主 《古今录验》续命汤 麻黄三钱(去节,泡,去沫,炒) 桂枝三钱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石膏二钱 甘 草三 钱( 上九味,水煎温服,当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古今录验》者,其方录于竹简,从古至汉,始刊于《金匮》附方中。续命者,有却病 延年 命丝 以治 不宜 热,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二陈汤

属性:半夏二钱(姜矾制) 陈皮一钱(去白)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一钟五分,加生姜一片,煎八分,温服。 二陈汤,古之祖方也。汪 庵谓其专走脾胃二经,豁痰去湿。余细绎之,其功在利三焦 之窍 以前 陈者 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平胃散

属性:茅山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五两 紫浓朴(去皮,姜汁炒)三两二钱 广陈皮三两二 钱(去 白)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同煎七分,温服。 胃为水土之脏,长生于申。水谷之入于胃也,分为三隧,其糟粕一隧下入小肠,传于大 肠, 下焦 发谷 肠处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栝蒌根桂枝汤

属性:栝蒌根三钱 桂枝一钱五分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上六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食热粥发之。(分两 遵喻 《金匮》诸篇,每多合论,其间或邪异而病在一经,或邪同而病在各经者,分证论治, 悉相 选又 告耳。即如太阳痉湿病,非但发热无汗恶寒,更加身体强KT KT ,脉反沉迟,明是风湿 混扰于太阳,阳气为湿邪所滞,不得宣通,非寒邪之沉迟脉也。治以栝蒌根桂枝汤者,风则 用桂枝汤成法,湿则君以栝蒌根,酸苦入阴,内走经络,解天行时热以降湿,合之桂枝和营 卫而治痉,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防己黄汤

属性: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 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 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 分。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防己茯苓汤

属性:防己三两 黄 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汉防己,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 者, 盖 阳 方 其 应桴,并识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百合知母汤

属性:百合七枚(擘) 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 泉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滑石代赭汤

属性:百合七枚(擘)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 泉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百合鸡子汤

属性: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纳鸡 子黄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百合地黄汤

属性: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纳生地 汁煎 通章言百合病,百脉一宗,不但主于营卫,而手足六经悉能致其病,汗吐下皆非所宜。 本文 各经 六 若仅属厥阴、阳明二经为病,期以二十日愈。读第四章未经汗吐下者,治以百合地黄汤,中 病勿更服。大便如漆,热邪已泄,再服恐变症也。论症以溺时头痛为辨,盖百脉之所重在少 阴太阳,以太阳统六经之气,其经上循巅顶,下通水道,气化不行,乃下溺而上头痛,少阴 为生水之源,开阖涩乃溺而淅然。若误汗伤太阳者,溺时头痛,以知母救肺之阴,使膀胱水 藏知有母气,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阳病救阴之法也。误下伤少阴者,溺时淅然,以滑石上 通 泄 阴 引伸诸方,总不外乎补阴补阳之理,举此可以类推,学人宜自得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升麻鳖甲汤

属性:升麻二两 当归二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甘草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黄 半两 (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金匮》原文,阴毒去蜀 椒、 升麻入阳明、太阴二经,升清逐秽,辟百邪,解百毒,统治温厉阴阳二病。如阳毒为病, 面 走 烈 《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白虎加桂枝汤

属性: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上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内经》论疟,以先热后寒,邪藏于骨髓者,为温、瘅二疟。仲景以但热不寒,邪藏于 心者 经》 膏知 疟虽 清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蜀漆散

属性: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按∶浆 水乃 《金匮》云牡疟,《外台》曰牝疟,皆言心经之疟也。心为阴中之阳,邪气结伏于心下, 心 而 故 镇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属性: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正疟,寒热相间,邪发于少阳,与伤寒邪发于少阳者稍异。《内经》言∶夏伤于大暑, 秋伤 久伏 深且 故 乎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柴胡桂姜汤

属性: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 栝蒌根四两 牡蛎三两(熬) 甘 草 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 复 夏月,暑邪先伤在内之伏阴,至秋复感凉风,更伤卫阳,其疟寒多微有热,显然阴阳无 争, 柴胡 即用 药独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达原饮

属性:常山一钱 槟榔二钱 草果一钱 浓朴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知母二钱 石菖蒲七分 青皮 上水二钟,煎八分,露一宿,发后温服。 疟发间日者,《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全元起本“募”作“膜”),其道 远, 《圣 表, 《 胃 浓朴温除肠胃之浊邪,黄芩、知母清理肠胃之热邪,复以菖蒲透膜,青皮达下,甘草和中, 而疟自解。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侯氏黑散

属性: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左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 参三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初服二十日,用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 大蒜 程云来云∶《金匮》候氏黑散,系宋人较正附入唐人之方,因逸之,其辨论颇详。而喻 嘉言 冷服 诚 药多炒黑,不从气而从味,取其苦涩以走于空窍耳。再读方下云,初服二十日,用温酒调, 是不欲其遽填也;后服六十日,并禁热食,则一任填空窍矣。夫填窍本之《内经》久塞其空 ,是谓良工之语,煞有来历,余故选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射干麻黄汤

属性:射干三两 麻黄四两 紫菀三两 款冬花三两 北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生姜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射干汤,以苦辛温入肺者,为复方。喉中水鸡声者,痰气出入而 咯也。由肺中冷,阳 气不 之品 泻之 肺经 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浓朴麻黄汤

属性:浓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麦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浓朴麻黄汤,大、小青龙之变方也;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 ,与桂枝、芍药、甘草和营卫无涉,故加浓朴以降胃气上逆,小麦以降心气来乘,麻杏石膏 仍从肺经泄热存阴,细辛、半夏深入阴分,祛散水寒,干姜、五味摄太阳而监制其逆,一举 而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则肺经清肃之令自行,何患咳逆上气作声有不宁谧者耶?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麦门冬汤

属性: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麦门冬汤,从胃生津救燥,治虚火上气之方。《金匮》云∶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 下气 故 病 冷 于 枣 上 火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葶苈大枣泻肺汤

属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葶苈泄水下行,与甘相反,妙在大枣甘而泄中气,故用其甘以载引葶苈上行,泻肺用其 泄, 舟楫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千金》苇茎汤

属性:苇茎二斤 薏苡仁半斤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苇,芦之大者;茎,干也。是方也,推作者之意,病在膈上,越之使吐也。盖肺痈由于 气血混一,营卫不分,以二味凉其气,二味行其血,厘清营卫之气,因势涌越,诚为先着。 其瓜瓣当用丝瓜者良。时珍曰∶丝瓜经络贯串,房隔联属,能通人脉络脏腑,消肿化痰,治 诸血病,与桃仁有相须之理。薏仁下气,苇茎上升,一升一降,激而行其气血,则肉之未败 者,不致成脓,痈之已溃者,能令吐出矣。今时用嫩苇根,性寒涤热,冬瓜瓣性急趋下,合 之二仁,变成润下之方,借以治肺痈,其义颇善。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贲豚汤

属性:甘草二两 芎 二两 当归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 两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贲,与“愤”同,俗读奔;豚,尾后窍;又,小豕也。病从腹中气攻于上,一如江豕以 臀愤 退 芎 欲 欲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栝蒌薤白白酒汤

属性: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栝蒌薤白半夏汤

属性: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枳实薤白桂枝汤

属性:枳实四枚 浓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胸痹三方,皆用栝蒌实、薤白,按其治法却微分三焦。《内经》言∶淫气喘息,痹聚在 肺。 喘息 之气 和胃 无足 较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附子粳米汤

属性: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斤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粳米汤,温胃通阳于肾之剂。本论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是 邪高 也。治 可温经 也。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当归生姜羊肉汤

属性: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 呕者 寒疝为沉寒在下,由阴虚得之,阴虚则不得用辛热燥烈之药重劫其阴。故仲景另立一法, 以 入 气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甘遂半夏汤

属性: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 枚 (一本作无)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甘遂反甘草。反者,此欲下而彼欲上也。乃以白芍约之,白蜜润之,则虽反而甘遂仍得 下渗。《灵枢》有言∶约方约囊是也。甘遂、半夏逐留饮弥漫于肠胃之间,虽利而续坚满, 苟非以甘草、白蜜与甘遂大相反者激而行之,焉能去其留着之根。相反为方,全赖芍药酸可 胜甘,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小半夏汤

属性: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小半夏加茯苓汤

属性: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外台》茯苓饮

属性: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三者皆小制之方,从脾胃二经分痰饮立治法。盖胃之支脉有饮,则胃逆为呕而不渴,主 之以 漫于 若 《外台》茯苓饮,取四君子有调元赞化之功,加枳实陈皮下气消痰,专治脾经,功兼及胃。 后一方是痰饮兼治之法也。举此三者,治痰饮可以类推。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大半夏汤

属性: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浓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 方曰 者, 参扶 胃气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橘皮汤

属性: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橘皮竹茹汤

属性: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橘皮汤治呕哕,橘皮竹茹汤治哕逆。呕者,张口有物有声;哕者,撮口有声无物。若呕 哕四 止。 中虚 谓病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黄土汤

属性:甘草 白术 附子(炮) 干地黄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赤小豆当归散

属性: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十两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金匮》云∶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明指脾络受伤,血渗肠 间, 血, 以灶 脾以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蜘蛛散

属性:蜘蛛十四枚 桂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蜘蛛性阴而厉,隐见莫测,可定幽暗之风,其功在壳,能泄下焦结气。肉桂芳香入肝, 专散 滑为 。 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生脉散

属性:人参五钱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三钱 上水二钟,煎八分,随时服。 凡曰散者,留药于胃,徐行其性也;脉者,主于心,而发原于肺;然脉中之气,所赖以 生者 味收 露降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玉屏风散

属性:黄 一两(炙) 防风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煎八分,随时服亦可。 黄 畏防风。畏者,受彼之制也。然其气皆柔,皆主乎表,故虽畏而仍可相使。不过黄 性 曰玉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泻白散

属性:桑白皮一钱 地骨皮一钱 甘草五分 白粳米百粒 上为末,开水调服,水一钟,煎八分,温服亦可。 肺气本辛,以辛泻之,遂其欲也。遂其欲当谓之补,而仍云泻者,有平肺之功焉。桑皮、 甘 气 逆 气 粳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益黄散

属性:人参一钱 黄 二钱 炙甘草五分 陈皮一钱(去白) 黄连少许 芍药七分 生甘草 五 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杯,煎五分,食远服。 土色黄,脾胃应之,不直补土,而从土中泻火、清金、制木,以远客邪,故曰益黄。此 东垣 令肝 中泻 言∶热淫于内,以酸收之。芍药酸寒,能泻肝而收肺阴,黄连甘草入心而泻脾热,金旺火衰 ,而肝风自熄,脾胃受益矣。东垣以之治小儿慢脾风,真神品也。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导赤散

属性:生地 甘草梢 淡竹叶 木通 各等分 上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导,引也。小肠一名赤肠,为形脏四器之一,禀气于三焦,故小肠失化,上为口糜,下 为淋 品, 令气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浆水散

属性:桂枝五钱 干姜五钱 熟附子五钱 炙甘草五钱 良姜一钱 半夏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先用土浆二盏,煎一盏,和渣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三服。 土浆水,功专去暑湿,解渴热,故以名方。夏月暴泻亡阳,汗多腹冷,气少脉微,君以 桂枝 附, 元神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温胆汤

属性:茯苓七钱 半夏一两 广皮一两五钱 甘草四钱(炙) 竹茹一两 枳实一两 每服四五钱,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水一钟五分,煎七分,食远温服。 温胆汤,膈腑求治之方也。热入足少阳之本,胆气横逆,移于胃而为呕,苦不眠,乃治 手少 和中 从出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酸枣仁汤

属性:酸枣仁二升(炒黑,勿研)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川芎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先煮酸枣仁得六升,后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虚烦、胃不和、胆液不足,三者之不寐,是皆虚阳溷扰中宫,心火炎而神不定也,故用 补母 苓泄 而寐矣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温脾汤

属性:干姜二两 肉桂心二两 熟附子二两 炙甘草二两 枳实二两 浓朴二两 大黄四钱 上 咀,用一两,水二碗,煎六分,顿服。 脾寒泄泻腹痛者,许叔微制温脾汤,仿仲景温下之法,以下肠胃之冷积。夫脾既寒矣, 肠既 通用 芍药 大黄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凉膈散

属性:薄荷五钱 连翘五钱 芒硝二钱五分 甘草一两五钱 黄芩五钱 山栀五钱 大黄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白蜜一匙,微煎温服。 膈者,膜之横蔽心下,周遭相着,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者也,不主十二经。凡伤寒 蕴热 厥阴 贯膈 小 历络 下, 胃 而 虚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益元散

属性:桂林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粉,水飞,每服三钱,温水下或新汲水下。 渗泄之剂,不损元气,故名益元。分两六一,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又名天水。滑 石味 其下 通而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大顺散

属性:甘草三两 干姜四两 杏仁四两(去皮尖) 肉桂四两 上先将甘草同白砂炒微黄,次入生干姜同炒,令姜裂,又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 度, 大顺散,《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易桂枝,而变为里法。治避暑于广厦,餐生 冷, 快脾 复 皆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冷香饮子

属性:附子(炮)一钱 陈皮一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草果(同吴茱萸炒黄黑) 生姜十片 水一钟,煎滚即滤,井水顿冷服。 冷香饮子,治霍乱阴阳暌隔,烦躁脉伏者。草果、陈皮温脾去湿定呕,炙草、生姜奠安 脾经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清暑益气汤

属性:人参五分 麦门冬二分 五味子九粒 黄 五分 甘草二分(炙) 茅山苍术一钱 白 术 五分 二 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大温服。 清暑益气汤,东垣治脾胃虚衰所生受病之方也。夏月袭凉饮冷,内伤脾胃,抑遏真阳, 而外 元气 分消 俾 柏 饮食房劳,避暑而为暑所中者,当清解与补益兼施。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桂苓甘露饮

属性:茯苓一两 猪苓五钱 泽泻一两 甘草二两 白术五钱 肉桂五钱(去皮) 滑石四两 石膏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下,新水亦得,生姜汤尤良。 消暑在于消湿去热,故用五苓去湿,三石解热。湿热既去,一若新秋甘露降而暑气潜消 矣。 又 之 为盐之精,故能凉血涤热,从小便而出。子和亦有桂苓甘露饮,本方加人参、木香,再加干 葛、藿香,虽兼补虚散邪,然湿家忌汗,不若河间之专也。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清脾饮

属性:柴胡一钱 黄芩一钱 广皮八分 半夏一钱 甘草三分 白术(炒)七分 浓朴一钱 青 皮七 上水一钟,生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热减时服。忌生冷油腻。《济生方》有草果一 钱。 脾不曰健而曰清者,太阴受病,清少阳所胜之邪也。盖少阳太阴为顺乘之脏腑,太阴疟 寒热 胡汤 草果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生津甘露汤

属性:升麻五分 防风五分 羌活一钱 柴胡一钱 石膏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酒炒) 黄 一 钱 柏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酒炒) 龙胆草一钱半(酒炒) 炙甘草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酒一匙,煎一盏,热食远服。 消渴门中,生津甘露汤一名清凉饮子。东垣治心火亢甚,乘于脾胃,亦是至而不至乃为 不及 恐 左 气 胆 用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竹叶黄汤

属性:竹叶二钱(淡) 石膏( ) 麦门冬 人参 黄 甘草 半夏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 芎 上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四方互复,独以竹叶、黄 标而出之者,明其方专治肺经热消,非概治二阳结之消渴者 也。 剂, 复以 火。 补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清燥救肺汤

属性:经霜桑叶三钱(去筋) 杏仁七分(去皮尖,炒黄) 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 石膏 二钱五 分 水一碗,煎六分,食远服。 燥曰清者,伤于天之燥气,当清以化之,非比内伤血燥,宜于润也。肺曰救者,燥从金, 石膏之辛,麦门之甘,杏仁之苦,整肃肺经之气,人参、甘草生津补土,培肺之母气,桑叶 入肺 虽 言 论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升阳益胃汤

属性:羌活五钱 防风五钱 柴胡二钱 独活五钱 川黄连二钱 白芍五钱 黄 二两 甘草 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早饭午饭之 间。 升阳益胃汤,东垣治所生受病肺经之方也。盖脾胃虚衰,肺先受病,金令不能清肃下行, 则 白 健 藉 泄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外台》杏仁煎

属性:杏仁一斤(去皮尖,捣,熬作酪) 白蜜五合 酥油五合(以牛乳煎成者) 生姜汁三 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纳杏仁酪煎搅可减半,纳姜汁煎如稀糖,纳酥蜜煎令如稠糖。每服 一匙 七小 杏仁煎,润剂也。治劳役表 ,寒袭于肺,上气干咳,肺痿声哑,群复滑润之品,仍无 肠泄 同气 地黄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调中散

属性:桂枝一两五钱 生干姜 五味子 人参 白术 赤茯苓 炙甘草 当归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温服去渣,夜再服。 一阳发病,少阴嗽泄,三焦不利,上咳下泻,心火不宁,其动若掣,明是咳泻,属三焦 不利 守真 佐以 高出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硝石矾石散

属性:硝石(芒硝之底,沉凝者准) 矾石(烧)等分 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 候也 硝石矾石散,悍剂也。女劳黑疸腹满者,死证也。读仲景原文,当急夺下焦之瘀血,庶 可斡 迨 不 于 直 除 匮》另有酒疸之黑,乃是湿热瘀而不行,营血腐惫之色,又非硝石散之所治矣。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猪膏发煎

属性: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洗洁)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金匮》云∶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时珍曰∶释者为膏。《礼·内则》云∶以水润释而 煎之 之实 因使 虚胃 妇 吹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补肝汤

属性:桃仁三两 桂心三两 柏子仁三两 山萸肉三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二钱 细辛八钱 防 上 咀,水九升,煮五升,去滓,分三服。 《举痛论》厥痛计一十三条,只有二条为热,余皆为寒。其寒热厥气犯胃而痛,惟肝藏 为最 以辛 曰∶ 肝邪 胃, 导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二妙散

属性:茅山苍术(生用) 川黄柏(炒焦) 上为末,捣生姜煎沸汤调服。即《集要方》二神汤各钱五分,水煎,空心服。 二妙散,偶方之小制也。苍术生用入阳明经,能发二阳之汗,黄柏炒黑入太阴经,能除 至阴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观音应梦散

属性:人参三钱 紫衣胡桃肉一两(连皮鬲)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食远服。 《日华子本草》云∶食酸齿 ,细嚼胡桃即解。病有多食梅子,敛痰饮于膈,酸寒之性 搏激 散之气 授以此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三生饮

属性:乌头三钱 附子三钱 虎掌三钱 木香八分 上水二钟,煎一钟,或温服,或冷服。 三生者,一本而用其三,不炮不制,故名。即《肘后方》名三建汤者是也。《大明本草》 云 力 泄 直上直下,为斩关夺门之剂。苟非寒痰气厥,昏不知人,证偏于实者,不可轻用。但后人方 中,虎掌皆用南星,以南星亦名虎掌,乃相沿之误,实非南星也。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王荆公妙香散

属性:人参一两 益智仁一两 五花龙骨一两 茯神五钱(去木) 茯苓五钱 远志肉五钱(甘 草制)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服。水煎服亦可。《良方》加木香二钱五分,麝香一钱。 妙香散,治有梦之遗精,经言手、足少阴之厥,令人妄梦。《良方》加以木香、麝香, 通其神明,使人不梦淫邪泮释,自无精泄之患。其妙在于二香,而荆公之方,无此二味,亦 名妙香,其意何居?抑或传流日久而脱文耳。夫精之藏蓄在肾,统摄在脾,至疏泄之时,则 惟听命于心,故用茯苓、远志通肾以泄邪火,人参、益智固脾以摄真精。茯神安神,朱砂定 气,龙骨秘精,三者皆安镇心经之药,炙甘草调和阴阳,则心有所主而精不摇矣。二香能清 梦寐,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金铃子散

属性:川楝子(去核)一两 延胡索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水煎服亦可。 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 洁古 去小 方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茯神汤

属性:茯神(去木) 羚羊角(镑) 北沙参 枣仁(炒) 葳蕤 远志肉(去心) 五味子 各三两 龙骨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列《素问》病机六十二证,每证各载数方,河间选其可因者,尝录于《宣 明方 张大 气张 益阴 以视 肾精 汨乎 又言∶肝气当治而未能,乃为煎厥,详在后论丸方中。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赤茯苓汤

属性:赤茯苓(去皮)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 麦冬(去心)五钱 桔梗一两 人参一两 芍 药五 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生气通天论》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血郁于上,使人薄厥。薄者,气血相薄也。怒则 气上 厥。 郁, 行。 元素曰∶槟榔之性下行,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方义清肺之郁而坠其逆, 其厥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大川芎丸

属性:川芎一斤 天麻四两(用郓州者)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食后,茶酒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秘方茶酒调散

属性:石膏(另为细末) 菊花 细辛(去苗) 香附子(去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茶酒调下,食后,每日三服。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沐,濯发也。《经》言∶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头痛不可 以出 女多 用大 辛 痛,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白术散

属性:牡蛎(焙赤)二钱 白术一两一分 防风二两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计时。如恶风倍防风白术,如汗多面肿倍牡蛎。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渗也。《经》言∶食则汗出,甚则自汗,喘息恶风,口渴不 能劳 治皮 咸寒 必为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地黄饮子

属性:熟地八钱 熟附子一钱二分 官桂八分 石菖蒲一钱 远志肉一钱(甘草制) 淡肉苁 蓉 干一 川石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五分,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服。 饮,清水也。方名饮子者,言其煎有法也。喑啡之证,机窍不灵,升降失度,乃用一派 重浊 交阴 白茯 肺肾 自解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鳖甲汤

属性:鳖甲(去栏,醋炙)一两 生地黄一两 当归一两 白芍一两 柴胡(去苗)一两 官 桂三 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木香五分,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鳖甲汤,治伏梁。伏,匿藏也。梁,石绝水为梁,喻其郁气阻于腹中也。张子和曰∶伏 梁, 伯曰 动亟夺 子皮攻 亦能破 汤。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白术汤

属性:白术一两 浓朴(生姜汁炒)一两 当归(去苗)一两 龙骨( )一两 艾叶(炒熟) 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白术汤治飧泄,食不化而出清谷,用温固升清之法。《经》言∶热气生清,清气在下, 则生 义。 和,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吴茱萸汤

属性:吴茱萸(汤淘,炒)二两 官桂(去皮)二两 干姜(炮)二两 蜀椒(出子,炒去汗) 五钱 陈 皮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空心去滓,温服。 吴茱萸汤,治浊气上升而生 胀,用温散降浊之法。《经》言∶寒气生浊,浊气在上, 则生 中健 轻,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犀角汤

属性:犀角(镑)五钱 升麻三钱 元参五钱 连翘五钱 射干一分(去毛) 麦门冬一两(去 心) 沉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同煎至八分,食前,去滓温服。 结阳者肿四肢,阳别于阴,虽非死病,亦危证也;本论云∶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 于阳 以 木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地榆汤

属性:地榆四两 甘草三两(半生半炙)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三盏,纳缩砂仁七枚,每服可加,炒用亦可,煎至一半,去滓温 服。 结阴者,阴气自结不和于阳也。结则下瘀血,若瘀血去尽,而再结再下,三结三下,断 续不 之入 之征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圣济》大建中汤

属性:人参二两 黄 三两 当归三两 白芍二两 炙甘草二两 远志(去心)三两 龙骨二 两 泽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风邪从肺乘胜至脾,脾风传肾,燥土之气,肾之所恶,真精不守,乃冤热腹痛而出白液, 病 矣。《圣济方》治以人参、黄 、当归、白芍、炙草柔脾之阳,以化燥气,佐以远志强志益 肾,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建中加减汤

属性:人参一两 黄 四两 当归一两 白芍四两 炙甘草一两 生地四两 麦冬四两 龙骨 四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饧少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肾风传心,亦用建中法者,以心主营而出中焦,故病则筋脉相引搐搦,名曰螈。当此之 时, 更甚 保护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黄汤

属性:黄 二两(姜汁炒) 人参二两 五味子二两 枸杞子一两 熟地一两 生干姜一两(新 改)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原方有桑皮、麦冬,无干姜、 桂枝。 心移寒于肺,饮一溲二,谓之死阴,不治三日而死。《圣济方》治之以黄 汤。余考 其证与 统归于 中用人 肺二经 阳,干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麦冬饮子

属性:麦冬二两(去心) 知母一两 人参一两 炙甘草一两 生地一两 茯神一两 栝蒌实 一 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竹叶数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是亦死阴也。虽不若移寒之三日而死,然热久消渴,烦心短气, 津 葛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鸡屎醴散

属性:大黄一钱 桃仁一钱 鸡屎醴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汤调下,食后临卧服。(腊月干鸡屎白半斤, 袋 醴,甜酒也。少曲多米,酿之一宿而成,仅有酒香者佳。水气鼓胀,用鸡屎白者,鸡无 前阴 于脉 一剂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柴胡地骨皮汤

属性:柴胡(去苗) 地骨皮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细含咽之,食后服。如有病患大便实 者, 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者,手足太阳热结也。胃之水谷不得转输于下, 则令 内开 而行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蠲痹汤

属性:黄 二钱五分 防风一钱二分(去芦) 当归二钱五分(酒洗) 羌活一钱二分 赤芍 一钱 二分 上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一钟,食前服。 蠲,去之疾速也。痹,湿病也,又言痛也。痹分三气杂至,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 湿胜 抑 药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木香散

属性:木香一两 良姜五钱 干姜五钱 草豆蔻三两 陈皮一两 枳实五钱 川芎三两 赤芍 五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岐伯以心脉急为心疝,是寒伤营也。心不受邪,乃传于小肠,而又不能为之散邪,故小 腹有 气, 分之 有殊 热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柏子仁散

属性:柏子仁三两 当归五钱 防风三两 细辛三两 川芎三两 枳壳三两 白术三两 茯苓 三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柏子仁散治疹筋。疹者,初病即可得而诊见也。《经》言∶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是人 腹必 虚, 病也 白术 标之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益胆汤

属性:苦参一两五钱 黄芩二两(去朽) 官桂一两 人参二两 茯神一两五钱 炙甘草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随时温服。 益胆者,益胆汁也。《内经》胆疸治之以阳陵泉,针刺法也,前贤旁通其义,变易汤药 之治 官 甘苦 疸已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通肾汤

属性:菖蒲(锉)二两 五加皮(锉)一两 生干地黄(焙)二两 羚羊角二两 赤芍药二两 甘 草 (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通肾汤,治解亦。解,舒缓也;亦者,疑也,不可必之辞。病有脊脉痛,少气,安卧不 欲言 内滞 通窍 当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豆蔻散

属性:肉豆蔻五个(面裹煨) 炙甘草三钱 浓朴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一盏调下,食前,白汤亦得。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民病濡泄。濡,润也。杨子曰∶泄,歇也。谓洞泄下 水, 阴之 之。 可治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越桃散

属性:大山栀子三钱 高良姜三钱 上和匀,每服三钱,或米饮,或酒调下,痛立止。 越桃,山栀也,产于南阳山上者佳,故名。痢后小便利者,下焦有寒也,若腹中虚痛不 可忍 泻其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中满分消汤

属性:川乌二分 柴胡二分 升麻三分 麻黄二分 干姜二分 半夏三分 草果五分 益智三 分 茄二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食前热服。 分消者,上下分消其邪也,谓以辛热散之,苦热泄之,淡渗利之,使其阴阳自然分化, 不必 阳之 姜、 黄 中, 其气 中满 吸门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五膈汤

属性:杏仁(去皮尖) 香豉(熬) 曲 干姜 吴茱萸 蜀椒(炒去汗)各等分 上六味,捣筛蜜丸,饮服七丸,日三服,忌冷。 膈病,非独三阳结,犹有忧、气、恚、食、寒之证。夫忧、气二膈,结气于胸,以杏仁、 香 之 不 验,得以流传。又有饮膈、热膈,非结气所致,兹不具赘。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进退黄连汤

属性:川黄连(姜汁炒)一钱半 干姜(炮)一钱五分 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 桂枝一 钱半 夏( 上进法∶用本方三味不制,水三茶钟,煎减半,温服。退法∶桂枝不用,黄连减半,或 加肉 黄连汤,仲景治胃有邪,胸有热,腹有寒,喻嘉言旁通其旨,加进退之法,以治关格, 独超 则进 黄连 先通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苍术石膏汤

属性:苍术五钱 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锉细,和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苍术石膏汤,太阴阳明经降剂,治湿淫者。《经》言∶湿上甚为热,仲景云∶湿邪以寒 战而 身 知母佐石膏,刚柔相配,不伤脏腑之正气,可谓详审精密矣,虽与白虎汤相似,其义各有微 妙。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回阳返本汤

属性:熟附子(上) 干姜(中) 甘草(下) 人参(中) 麦门冬(中) 五味子(下) 腊 茶(中) 陈皮 上用澄清土浆水一钟,煎六分,临服入白蜜五匙,隔冷水顿冷服,取汗为度。 节庵变易仲景之白通汤,而为回阳补虚之制。葱白、干姜、附子借以通阳温经,人参、 麦冬 心化 大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羊肉汤

属性:左牡蛎三钱 龙骨二钱 川桂枝一钱 大白芍一钱五分 熟附子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生姜 上都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温服不计时。 羊肉汤,救逆汤之复方也。韩 和曰∶救逆不应,当复羊肉,为效甚速。盖以阳盛于上 而衰 上失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安胃汤(新制)

属性:川椒五分(炒去汗) 安吉乌梅一钱(去核) 川黄连一钱 人参三钱 枳实一钱五分 生 淡干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煎八分,温服。 安胃者,毋使乘胜之气犯胃也。倦不思食,无不由于脾胃为病,然揆其寒热虚实,却有 盛衰 之论 行阳 气,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犀角地黄汤(新改)

属性:暹罗犀角三钱 生地五钱 连翘三钱 生甘草五分(原方有丹皮、赤芍,无连翘、甘草。) 上水二钟,武火煎八分,温服,无时候。 《局方》犀角地黄汤,厥阴阳明药也。温热入络,舌绛烦热,八九日不解,医反治经, 寒之 《本 甘草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治桃仁汤

属性:槐角子一两(碎) 桃仁一两(碎) 艾叶一两 大枣十五枚 上水煎服。 虫蚀谓之 ,三尸虫最灵异,分处三焦,能上下接应,每藏于肠胃卑湿处,以蚀外来之 五味 味五 五木 能出 复以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鼠粪汤

属性:韭根一大把 鼠粪十四粒(两头尖者)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再煎三沸,温服尽。必有粘汗出为效,未效再作服。 鼠粪韭根,皆厥阴药也。阴易是妇人病温后,毒移男子而病也。盖妇人以肝为先天,冬 不周 以韭 如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脚气鸡鸣散

属性:紫苏叶一两 木瓜一两 生姜(连皮)二两 桔梗五钱 广皮一两 吴茱萸一两 槟榔 七 个。 上为粗末,分作八服,每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碗半,去滓,再用水二碗,煎滓 取一小碗,去滓,两次煎汁相和,安顿床头,次早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 服后 《经》以脚气名厥,汉名缓风,宋齐后始名脚气。按前贤论,皆由风寒暑湿乘虚袭于三阴经 ,宜急为重剂以治之。《外台》疗脚气,惟唐侍中方为最验。至明,周文采《医方选要》鸡 鸣散,药品相同,惟多桔梗一味,取义于五更服,故曰鸡鸣散。紫苏色赤气香,通行气血, 专散风毒,同生姜则去寒,同木瓜则收湿,佐以桔梗开上焦之气,广皮开中焦之气,妙在吴 茱萸泄降下逆,更妙在槟榔沉重性坠,诸药直达下焦,开之散之,泄之收之,俾毒邪不得上 壅入腹冲心,而成危候。鸡鸣时服者,从阳注于阴也。服药须冷者,从阴以解邪也。东垣分 南北二方治法,各随其所胜者而偏调之,证相宜者而倍用之,是亦发前人之未发,在圆机者 ,斟酌变通,斯为善矣。


<目录>中卷\内科

<篇名>神效散

属性:白浮石 蛤粉 蝉蜕 上为细末,用大鲫鱼胆七个,调三钱服,不拘时,神效。 膈消,《圣济总录》治以麦冬饮子,河间因之。余再读《本事方》用神效散,其识见之 高远 复移热于膈,炽若燎原,故渴而求救于水,饮如长鲸之吸川,虽补水降火无及也。妙在即 以 更 轻浮 能利 成中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肾气丸

属性:熟地八两 山萸肉四两 山药四两 泽泻三两 丹皮三两 白茯苓三两 肉桂一两 熟 川附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送,或临卧温酒下,每服当以 美膳 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 脏 从 分头导纳,丝丝不乱。独取名肾气者,虽曰乙癸同源,意尤重于肾也。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六味地黄丸

属性:熟地八两 山萸四两(去核) 山药四两 泽泻三两 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 上法制,共捣烂,烘燥入磨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下,冬 用酒 六味者,苦、酸、甘、咸、辛、淡也。《阴阳应象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五脏 之精 气化 气, 者补 附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扁鹊玉壶丸

属性:硫黄八两 上法制,服食具载注中。 玉壶,指人身而言。道书曰∶金精满鼎气归根,玉液盈壶神入室。玄寿先生曰∶硫是矾 之液 今 以 凡硫黄八两,配真麻油八两,以硫打碎,入冷油内炖炉上,炭火宜微勿烈,以桑条徐调, 候 若 再 六 中 字 配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天王补心丹(其方有四,惟此《道藏》者通)

属性:人参五钱 当归一两 柏子仁一两 丹参五钱 茯神五钱 枣仁一两 天门冬一两 麦 门冬 上法制为末,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灯心汤服一丸;或噙化。 补心者,补心之用也。心藏神,而神之所用者,魂、魄、意、智、精与志也,补其用而 心能 心 而 以 则 精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四神丸

属性:补骨脂四两 肉豆蔻二两 吴茱萸一两 五味子三两 上为末,用大枣百枚,生姜八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捣丸,每服二钱,临卧盐 汤送 四神者,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补骨脂通癸水之真阳,肉豆蔻保戊土之真气,俾 戊癸 相辅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斑龙丸

属性:鹿角霜八两 鹿角胶八两 菟丝子八两 补骨脂四两 柏子仁八两 熟地八两 白茯苓 四两 上将胶溶化,量入无灰酒,打糊为丸,每服六七十丸,淡盐汤下。 《干宁记》云∶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故得称龙;鹿有纹故称斑,用其角为方,故 名斑 以气 运精 之血 燥, 而功 士酣 寮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天真丸

属性: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开,入后药) 当归十二两(洗,去芦) 鲜山药十两(去 皮) 肉苁蓉十两(去甲,清水浸淡,晒干) 天门冬(去心,焙干)一斤 上四味,共捣烘燥磨末,安羊肉内裹缚,用无灰酒四瓶,煮令酒尽,再入水二升煮,候 羊肉 糯米饭 焙干 焙 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养形补精以全神,故名天真。人参、黄 、 白 肺 阴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大造丸

属性:紫河车一具(用米泔水浸,超时轻轻摆开,换水洗洁,净白如杨妃色者佳,用竹器盛于 长流 汁入 绢袋 清 水浸 苁 蓉七 净) 生 杜 上法制为末,河车捣为丸,量加炼蜜,每服三钱,侵晨百滚汤送。 大造者,其功之大,有如再造,故名。括苍吴球宗丹溪之旨,创立大造丸,世咸遵之。 第药 潜阴 九, 归、 肺, 量宏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固精丸

属性:鹿茸一具 鹿角霜(分两同茸) 阳起石五钱 韭菜子一两 淡肉苁蓉一两 五味子五 钱 茯 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固精丸,治无梦之滑精。夫房劳过度,则精竭阳虚,阳虚则无气以制其精,故寐则阳陷 而精 独用 去淫 行阳 而成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葶苈丸

属性:葶苈(隔纸炒) 杏仁(麸炒,去皮尖) 桑根白皮(锉) 猪苓(去黑皮) 泽泻 椒 目以 上各五钱 上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白汤下,病不知,加至三十丸。 《圣济 葶苈丸治涌水。涌或作涌。按《经》义,肺移寒于肾为涌水者,无形之邪移于肺之子也。 按 郁 下 目 之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槟榔丸

属性:槟榔(锉) 大黄(锉炒) 枳壳(去瓤,麸炒)各二两 桃仁(去皮尖,麸炒) 大 麻仁(炒) 木香各一两 《圣济方》有青皮(汤浸,去白)一两,蜜丸,每服十丸,温酒下。 槟榔丸,与润肠、通幽二方同义,和剂也。治小肠移热于大肠之 瘕证。夫大肠为传导 之腑 伏 麻仁润下大肠之热,治在腑者,宣而通之,病在下者,因而夺之。河间减去青皮,勿杂肝胆 之药也。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左金丸

属性:吴茱萸(去闭口,盐水浸一伏)一两 川黄连六两(盐水炒) 上为末,水法为丸,或粥糊丸,每服三十丸,开水送。 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 捷, 其气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礞石滚痰丸

属性:青礞石一两(以焰硝一两同入瓦罐,盐泥固济,晒干,火 石色如金为度,无金星者不 用) 上为细末,水法为丸,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 礞石性寒下降,阴也。焰硝性热上升,阳也。用以同 ,不特取焰硝有化石之能,并与 礞石 相及 重, 之热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威喜丸

属性:云茯苓四两(去皮,作匮以猪苓四钱半入内,煮二十余沸,日干,拣去猪苓,晒干为度) 黄 蜡四两(溶化) 上即以蜡丸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下,以小便清为度。忌米醋,尤忌怒 气劳 《抱朴子》云∶茯苓千万岁,其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名威喜芝。今以名方者,须择云 茯苓 有续 痰火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鳖甲煎丸

属性:鳖甲十一分(炙) 阿胶三分(炙) 蜣螂六分(熬) 蜂房四分(炙) 虫五分(熬) 鼠妇 三分 威 三分 三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 令泛 鳖甲煎丸,都用异类灵动之物,若水陆,若飞潜,升者降者、走者伏者咸备焉。但恐诸 虫扰 鳖甲 血闭 退热 其热 血。 截之 攻补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虎潜丸

属性:龟甲四两(炙) 虎胫骨一两(炙) 熟地三两 当归一两五钱(酒洗) 白芍二两(酒 炒) 牛膝 阳一两五 钱 上为末,羯羊肉酒煮烂,捣丸,盐汤下。冬加干姜一两。 虎,阴兽。潜,伏藏也。脏阴不藏,内热生痿者,就本脏分理以伏藏其阴也。故用龟甲 为君 恋失 知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黑地黄丸

属性:白术一两六钱(炒黑) 熟地一两六钱(炒黑) 五味子八钱(蒸熟) 生淡干姜(清 水浸淡) 春七 上为末,枣肉为丸,每服百丸,清米饮汤送下。 地黄丸,名之以黑者,白术、熟地皆须炒黑也。《经》言∶脾寒则湿,肾热则燥,故治 脾恶 乃 后 五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来复丹

属性:太阴玄精石一两 舶上硫黄一两 橘红二钱 硝石一两(用硫黄为末,微火炒,结砂子 大) 上为末,醋糊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易》言∶一阳来复于下。在人则为少阳生气所出之脏,病上盛下虚,则阳气去,生气 竭, 阴 石 胆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至宝丹

属性:暹罗犀角(镑) 朱砂(研,水飞,观音面者佳) 雄黄(研,水飞) 琥珀(研) 玳 瑁(镑) 各一 灰酒 熬成 上将犀玳为细末,入余药研匀,将安息膏重汤煮,入诸药搜和,分作百丸,蜡护,临服 剖用 至宝丹,治心脏神昏,从表透里之方也。犀角、牛黄、玳瑁、琥珀以有灵之品,内通心 窍, 李杲 为圣 阳, 蛎救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万氏牛黄清心丸

属性:西牛黄二分五厘 镜面朱砂一钱五分 生黄连五钱 黄芩三钱 山栀三钱 郁金二钱 上为末,蒸饼为糊丸,如黍大,每服七八丸。 喻嘉言《治中风门》云∶热阻关窍,汤剂中调入牛黄清心丸。但古有数方,其义各别, 若治 达表 宜。 丸调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苏合香丸

属性:苏合香(白者良,研)二两 安息香(无灰酒煮,去砂)二两 暹罗犀角(镑,研) 龙 脑冰 片( 研极细) 丁 上十一味为末,逐一配匀,量加炼蜜和剂,分作五十丸。另以朱砂一两,水飞为衣,蜡 护, 方 苏合香能通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窍,故君之以名其方,与安息香相须,能内通脏腑。 龙脑 附入 脾, 不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木香砂煎丸

属性:木香一分 砂(醋内化,滤净炒)五钱 京三棱(生用)一分 巴豆(去膜,勿去油, 研) 一分 分肉桂 (去 上一十二味,将京三棱、巴豆、大黄三味各捣研为末,同置银石器内,用醋一升,煎一 两沸 每服 牛羊 小 砂方出自唐宋,症癖痼疾,推之不移者,非此不化。木香专走三焦, 砂亦能化三焦 之痼 载 砂 桂 通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天真丹

属性:沉香一两 琥珀一两 巴戟天(酒浸,去心)一两 葫芦巴(炒香)一两 茴香(盐炒 香, 去盐 一两 牵牛 上十味为细末,用元浸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空心温 酒下 天真丹,治下焦阳虚,脐腹痼冷,腿肿如斗,囊肿如升,肌肉坚硬,按之不 ,是皆形 气不 当 破 补 去 其 积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资生丸

属性:白扁豆一两 山药一两五钱 人参三两 白术(土炒)三两 莲肉一两 芡实一两五钱 橘红 三 钱 上为末,炼蜜丸,每丸二钱重,每服一丸,醉饱后二丸,细嚼,淡姜汤下。 《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取以名方者,因三焦五脏生生之气,全资脾胃而输化 也。 山 豆蔻运上焦之气而使之输也,麦芽、苡仁、茯苓、泽泻理下焦之气而使之化也。三焦气行, 五脏气充,而生气勃然矣。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伐木丸

属性:茅山苍术(米泔水浸二宿,去皮毛)二斤 黄酒面曲(造法另载本草)四两同苍术炒赤 色 皂矾 上法制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汤任下,日二三服。 伐木丸出《张三丰仙传方》。三丰云∶此乃上清金蓬头祖师所传,治黄肿如土色,其效 如神 及。 安太阴, 仙品也。李时珍云∶以皂矾加入平胃散,胡桃、枣子为丸,又以皂矾、当归、百草霜为剂, 总不及此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宁肺散

属性:御米囊(醋炒)一两六钱 乌梅肉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 宁,甸安也。嗽久则劳于肺,气散不收,肺胀病剧者,始用以安肺。河间云∶嗽久不已, 诸 也 粟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禹功散

属性:黑牵牛头末(入磨一次,不复再磨)四两 大茴香(炒)一两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临卧服。 禹功者,脾湿肿胀肉坚,攻之如神禹决水。牵牛苦热,入脾泻湿,欲其下走大肠,当以 舶茴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神香散

属性:丁香七粒 白豆蔻七粒 上为末,清汤调下,如小腹痛者,加砂仁七粒。 神香散,景岳之新方也。以之治干霍乱痧胀腹痛,属于寒湿凝滞脉络者,殊有神功,与 辰砂 于脉 气逆 以油 之 非另 戒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霹雳散

属性:雄黄五分 雌黄五分 人言四分 冰片五分 生山栀二十枚 牛黄五分 急性子一钱 生绿 先将绿豆冷水洗,去皮,同余药各生晒干为末。大人用七分,十五六岁者用四分,或粉 面糕 霹雳者,破泄阴霾也。是方治阳狂,殊为不合,若治痴癫,颇有批却导 之妙。按《内 经· 脏病 热, 又必 栀子 牛黄 必倒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小金丹

属性:辰砂二两 水摩雄黄一两 叶子雌黄一两 紫金(炼熟,金箔)五钱 上药同入合中,外固了埋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炭二十斤, 之七日 终, 大, 小金丹为辟疫之方,全用金石者,取天地五行自然之气也。辰砂生禀青阳,受气于丙, 有木 土埋 精气 然方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獭肝丸

属性:獭肝一具(阴干) 为末,水服二钱,日三服,以瘥为度。 獭肝丸,奇方也,葛稚川治尸疰鬼疰,仲景治冷劳皆取用之。按獭肝性温,能驱阴邪而 镇肝 邪与 一月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吐蛊散(新制)

属性:白矾 建茶 土常山 马兜铃根 雄黄 刺 皮灰 桑枝汁 蒜汁 鸡翅下血(赤雄) 败鼓 上等分为末,每服五分,以吐为度。 按《周礼》有秋官庶民掌除毒蛊者,蛊之为害,由来久矣。其名有五∶所谓蛇蛊、蜥蜴 蛊、 其毒于 妄图福 国中 吐蛊 蜈蚣 而败,能令病患自言造蛊者之名,土常山出天台,性凉味甘如蜜,岭南人呼为三百头牛,马 兜铃 白 建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雪羹

属性:大荸荠四个 海蜇(漂去锻石矾性)一两 上二味,水二钟,煎八分服。 羹,食物之味调和也;雪,喻其淡而无奇,有清凉内沁之妙。荸荠味甘,海蜇味咸,性 皆寒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炼真丸

属性:茅术(去皮,米泔浸,麻油炒)三两 茯苓三两 黄柏三两(童便、人乳、盐水各制一 两) 泽 泻一两 蛇床子一两(酒炒) 淫羊藿(去刺,羊脂拌蒸)一两 白莲须(酒洗)一两 五 味子一 两沉香(另末,勿见火)一两 人参三两 鹿茸大者一对(酥炙) 大茴香(去子)一两 凤 眼 草一两(即樗荚) 金铃子(酒蒸,去皮核)三两 大槟榔七两(童便浸切) 上为末,用干山药末为糊丸,空心盐汤送四钱,临卧温酒再服二钱。 炼真者,炼本身之精气神,不为阴邪所蔽,常使虚灵不昧,以复天真也。世有膏粱之人, 再 热 不 渗 羊 ,五味子收五脏之阴,功专摄金气以生真水,二者兼固精气神,以寓生生不息之机也。沉香 入肾壮阳暖精,大茴香开上下之经气,内接丹田,二者芳香走窜,诸药虽具补泻之功,借其 芳香乃能内入也。人参升举五脏之阳,鹿茸督率奇经之阳,二者宣发真阳以迎合精气神也。 金铃子泄气分之热,引相火下行,凤眼草清血中之热,使真阴内守,二者又为诸药之向导也 。 取其迅坠诸药至于下极之功,且佐术、苓、泽泻、黄柏、金铃等扫 除清道,不致茸、茴、蛇、藿反助素蕴之湿热,亦种玉之一则也。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菟丝子丸(《济生》)

属性:菟丝子(酒拌生用)二两 鹿茸(酒炙)二两 淡肉苁蓉(酒拌)二两 淡附子一两(炮) 五 味子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小便失禁,古方多用固涩,或兼通太阳,究非寻源探本之治。盖小便癃闭,则用附子等 独开 诸阳 丸稍 类,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猪肚丸

属性:牡蛎四两( ,另研极细) 白色苦参三两 白术四两 猪肚一具(洗洁,砂罐煮烂, 石 臼捣 上药同猪肚捣令极匀,如药干,量增肚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日 刘松石猪肚丸,治肥贵人湿热遗精之方也。即仲景黄连猪肚丸之义。盖肥贵之人,嗜鲜 美, 胃泄 固涩 不越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大补阴丸

属性:黄柏(盐酒炒褐色)四两 知母(酒炒)四两 熟地(酒蒸)六两 败龟板(去衣墙, 雄者, 酥炙) 上为末,猪脊髓和蜜丸,每服七十丸,淡盐汤下。治虚呃用参术汤送下。 丹溪补阴立法,义专重于黄柏,主治肾虚劳热,水亏火炎,以之治虚火呃逆,亦为至当。 《 巨 之 上 板 胃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通关丸(一名滋肾丸)

属性:黄柏(去皮,锉,酒洗,焙) 知母(锉,酒洗,焙干)各一两 肉桂五分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顿两足,令药易下行。如小便利,前 阴中 东垣滋肾丸,原名通关丸。《难经》关格论云∶关则不得小便。口不渴而小便不通,乃 下焦 气, 治以 所主 亦能 阴中 之亦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大黄虫丸

属性:大黄(蒸)十分 黄芩二两 杏仁一升 桃仁一升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金匮》血痹虚劳脉证九条,首条是汗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而为痹,然痹未至于干血, 后 五劳 饮食 于肺 房劳 喘息 者, 痹血 本文 之血 者几 清 性 功, 舒润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又〕大黄虫丸

属性:虫二十枚(去足) 桃仁二十粒 大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丸,每以一丸,酒一升,煮一丸,取八合,频服之。新血下如豚 肝。 《金匮》云∶产妇腹痛,内有干血着脐下,用三味为方。盖因瘀积未久,荣卫经络血亦 未必固 劳之用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百劳丸

属性:当归一钱 乳香一钱(去油) 没药一钱(去油) 虻虫十四个 人参二钱 大黄四钱 水 蛭十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用百劳水下,取恶物为度,服 白粥 百劳丸,许州陈大夫流传,出自仲景方。治一切痨瘵积滞,未经药坏证者。细绎是方, 无非 用百 良治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禹余粮丸

属性:蛇含石(本草名蛇黄,大者三两,以新铁铫盛,入炭火中,烧蛇黄与铫子一般红,用钳 取蛇 如 蒲黄 子 同二 以上三物为主,其次量人虚实,入下项药。(喻嘉言曰∶治水多取转,推此方三物,既 非大 羌活 川芎 京三棱(炮) 蓬莪术 白豆蔻 白蒺藜 陈皮 青皮 木香 大茴香 (炒) 牛 上为末,入前药拌匀,以汤浸神曲,捩去水,为糊和药,再杵极匀。丸如桐子大,食 前温酒 于小便 禹余粮丸用三物治肝脾胃之药为主者,以水病莫不本之于三脏也;蛇黄得蛇性之走窜灵 异, 之气 青皮 三 占 使 之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小温中丸

属性:白术二两 茯苓一两 陈皮一两 半夏(汤泡,去皮脐)一两 甘草三钱 神曲(炒) 一两 香 一两五钱 上为末,醋水各一盏,打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术六钱,陈皮一钱, 生 七 小温中丸,太阴气胀,土郁夺之之法也。《经脉篇》曰∶太阴虚则臌胀。又曰∶脾气实 则腹 热矣 西北 于坤 立下 导去 湿热 也。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四神丸

属性:甘枸杞子(拣红润者八两,煮酒一杯,清水一杯和匀,以杞子浸三时,漉出,晒干,分 为四 以 青 焙 水制) 一两五钱 茯苓九钱 女贞子(淘漂蒸至极黑,酒浸六时,布袋擦去皮)九钱 目有赤脉者,加白蒺藜。 上为末,蜜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四神丸,奇方也。《本草》言∶枸杞子味甘气平,退虚热,补精髓,治目昏云翳。按孙 思邈 神效 服之 者之 删去 斟酌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毓麟丸

属性:木棉子(取当年者,去壳,其仁白如糯米色者佳。每斤棉子用真秋石一两六钱,和水溶 化, 入酒 修合 干, 再 法, 研末,仍是大红色者佳)八两 线鱼鳔(用黄麻切,炒炭,拌入,炒成珠)六两 沙苑蒺藜 六 两补骨脂(胡桃肉拌蒸,盐酒同炒)二两四钱 柏子仁(去油者)三两二钱 当归(酒洗, 晒 干,焙)三两二钱 生杜仲粉(去皮切片,另磨粉,筛去绵)三两二钱 生牛膝(酒拌,晒 干) 三两二钱 楮实子(酒浸十二时,蒸六时)二两四钱 云茯苓五两 川萆 (酒浸晒)四两 麦 门冬(去心)四两 五味子二两四钱 上法制,共捣烂,远火焙干,磨为末,用羊内外肾四件两副,盐酒拌,蒸烂捣膏,量加 炼蜜 妇皆 去浮 精气神,命曰人。男女相媾,功在阴阳气交,交则神合,合则化形,如露珠之一滴,升 于丹 方, 有至 熟地 脏腑 子仁 膝通 味摄 上焦之热,使热药不伤肺气。丸以羊肾血肉有情之品,俾能留恋 五内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备急丸

属性: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脂,出油,用霜)一两 大黄一两 生干姜二两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纲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 密器 未瘥 备,先具以待用也;急,及也,谓临事之迫也。《金匮》以备急丸救中恶客忤神昏口噤 者, 荡 监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控涎丹

属性:白芥子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各等分 上为末,糊丸,每服五七丸至十丸,临卧姜汤服。 控,引也;涎,读作羡,湎涎也,水流貌,引三焦之水湎涎流出于水道也;白芥子色白 入肺 饮,甘 当审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玉真丸

属性:硫黄二两 硝石(原方作一分,配硫四分之一也。《准绳》作一两,即焰硝) 石膏( 通 赤 上为细末,研匀,生姜汁糊丸,如梧子大,阴干,每服二十丸,姜汤或米饮下,更灸关 元穴 玉真丸,治肾厥头痛之圣药也。头以配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之气皆会于此,故六淫 七情 少 玉 神 如 惟东璧能知之,乃曰硫黄与硝石同用,配合二气,调燮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急 头痛,旨哉言乎!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紫金丹

属性:信白砒五分 豆豉膏二钱(用水略润少时,以纸挹干,研膏) 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用腊茶清极冷吞下,临卧服, 以知 信,白砒,有大毒,须 炼得法,庶不伤人。凡白砒一钱,用石膏一两同研匀,贮熔银 罐中 余威 象, 丸,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惊气丸

属性:白花蛇肉(去头尾)一尺及骨五钱 干蝎一钱二分 白附子五钱 白僵蚕五钱 麻黄五 钱 天 砂一 钱 上为末,入研脑、麝少许,同研极匀,炼蜜拌丸,如龙眼大,每服一粒,金银花薄荷汤 化下 《本事方》论云∶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涎潮昏塞,醒则精神若痴,俗 呼为 气, 循 明 行 以 化 气 沉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麋茸丸

属性:麋茸一两(治如鹿茸) 菟丝子一两(生取末) 舶茴香五钱 上为末,以羊肾四只,酒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梧子大,阴干如肾膏,少加酒糊 丸 少阴寒湿腰痛,不用姜、桂、术、附,而用麋茸、羊肾,足征许学士之深心,善于护阳 者也 肾之府 锋陷阵 粹之品 阳 良图。


<目录>中卷\内科丸方

<篇名>姜桂汤(附)

属性:老生姜汁三钱(冲) 肉桂二钱四分(去皮) 人参三钱 当归二钱四分 南枣三枚 上水二钟,煎八分,冲入姜汁,分三服,随时服。 伤寒脏结证,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戒之不可攻,而《舌鉴》论白苔十九证,皆用汗下辛 热之 三因 水复 寻思 郁蒸 之正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四物汤

属性:生地三两 当归三两(酒洗) 芎 一两五钱 芍药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温服。 四物汤,物、类也,四者相类,而仍各具一性,各建一功,并行不悖。芎归入少阳主升, 芍 血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逍遥散

属性:柴胡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甘草五分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上水二钟,加煨姜一片,薄荷五分,煎八分,食远温服。薛立斋加丹皮一钱,山栀炒黑 一钱 逍遥,《说文》与“消摇”通,《庄子·逍遥游》注云∶如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 行 志 索 苦 用 薄 甚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旋复花汤

属性:旋复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尺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旋复花汤,通剂也。治半产漏下,乃通因通用法。仲景云∶妇人三十六病,千变万端, 无不 胎气 摄之 中,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甘草小麦大枣汤

属性: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小麦,苦谷也。《经》言心病宜食麦者,以苦补之也。心系急则悲,甘草大枣甘以缓其 急也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定岩散

属性:鼠粪三钱(两头尖) 土楝实三钱(经霜有核者佳,不用川楝) 露蜂房三钱 上 存性,各取净末三钱,和匀,每服三钱,酒下,间两日一服。 定,止也,溃岩服之,痛定而烂止也。 鼠粪性主走阴,专入厥阴血分,通经下乳。楝 实用 驱肝 内膜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安胎饮子

属性:建莲子(去心)三钱 台州青苎三钱(洗去胶) 白糯米三钱 上用水一钟,煎五分,每日清晨服。自怀妊两月服起,至六个月,无堕胎之虞。 小产,由于房劳伤损足三阴,肾伤则精气不固,肝伤则血热妄行,脾伤则胎元自堕。建 莲子 能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达生散

属性: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炒) 甘草二钱(炙) 广皮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酒炒) 大 腹皮 上水二钟,煎八分,随时服。 《葩经》注云∶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无留难也。昔湖阳公主体肥难产,方士进瘦胎 饮有 白术 补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千金》神造汤

属性:蟹爪一升 生甘草二尺 阿胶三两 上煎药作东向灶炊,以苇薪煮之,东流水一斗,煮至二升,滤去滓,入真阿胶令烊顿服, 或 神造者,制方之妙,一若神仙所作者也。蟹爪尖专下死胎,甘草奠安中气,不使尸气上 乘, 生气 生气


<目录>下卷\女科

<篇名>补脬饮

属性:生黄丝绢一尺(剪碎) 白丹皮根木 白芨各一钱 上水一碗,煮至绢烂如饧,空心服,咽时不得作声。 脬,妇之膀胱也。临产为稳婆伤破,小水淋漓无度,观其补法,有不可思议之妙。生丝 造者 外窍 五脏 门泌 州大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乌骨丸

属性:乌 鱼骨四分 茹 一分 上以雀卵为丸,如绿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乌 骨丸,皆血肉之品。盖血枯气去,苟非有情之物,焉能留恋气血,而使之生长。乌 鱼 通经 每 也 按《素问》用 茹,《农经》言有毒,蚀恶肉,排脓血。茹 无毒,亦能通经脉,治六 极伤 药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聚精丸(附内科方)

属性:黄鱼鳔一斤(切碎,蛤粉炒) 沙苑蒺藜八两(马乳浸,隔汤蒸一炷香) 上为末,炼蜜丸,每服八十丸,白汤下。 震,一索而得长男,长男,盛阳也。震始于寅,在人属少阳,初关精气,动念在兹,有 勇猛 面长 精全 固精 知巽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加味香附丸

属性:金华香附一斤(四两煮酒浸两宿,捣碎焙干,磨为末;四两米醋浸,同上法;四两童便 浸, 洗) 海螵蛸六两(捣稍碎,炒) 当归四两(酒洗) 川芎三两 白芍四两(酒炒) 怀熟地八 两(捣 膏,焙干) 上为末,用浮小麦粉酒醋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晚服两次。忌食莱菔及牛肉生 冷。 震,阳也,其动也厉;巽,阴也,其正也贞。巽阴从阳,非泛从也,阴不失柔顺从容中 正之 者, 内肝伤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坎气丹(附内科方)

属性:坎气二十四条(男者良) 人乳粉二两四钱 熟地八两(砂仁一两五钱陈煮酒八两制久 晒 者良) 上法制烘燥,入磨为末,用酒酿四两,白蜜四两,同炼捣为丸,每服五钱,清米饮汤送。 坎,再索而得中男,在人为肾中之阳,阳险乎中,得子非易;若少阴男人,耳薄鼻尖, 毛悴精寒者,尤难种子。《易》曰∶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必得少女之心,有孚于夫,刚中 得正,孕虽险亦可求而得男,承上文说言乎兑之义。《易》曰∶劳乎坎者,肾虽为作强之官, 阳 熟地、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斑龙丸(方见内科丸方中)

属性:艮,三索而得少男,得其所止之阳也。《象》曰∶艮其限阳极于上,不能退听于阴,索 而不 之候 气。 阳, 子宫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疏肝清胃丸

属性:夏枯草 蒲公英 金银花 漏芦 橘叶 甘菊 鼠粪 紫花地丁 贝母 连翘 白芷 山 上法制,等分为末,另用夏枯草煎膏为丸,每服五钱,开水送。 乳岩发于乳中,按《胃经循乳穴歌》云∶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又《肝经 循乳 两经 淡无 明, 入阴 连 消 痛 实 其用意远矣。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椿皮丸

属性:椿根白皮一两五钱 白芍药五钱 良姜(炒成灰)三钱 黄柏(炒成灰)二钱 上为末,粥浆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椿皮丸,治瘦人带下,热胜于湿,又弱而不禁攻者,瘦人多血热,故以椿皮苦涩入血, 清热 阳, 成不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白蔹丸

属性:白蔹八两 狗脊(KT 去毛)一两 鹿茸(酒蒸焙)二两 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室女冲、任虚寒,及嫁,房劳带下,阴中肿痛,阳虚之体,而得火证,当以白蔹杀火消 肿为 本治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固阳丸(新制)

属性:黄 (酒炒)三两 当归(酒净)三两 干姜一两六钱 赤石脂一两二钱(泥罐中 赤, 研 水飞) 一 两二钱 二 钱肉 上法制为末,酒糊丸,每服五十丸,温酒下。 治带诸方,燥湿清热者居多。若夫久旷失志,心阳内耗而命门失守,或内劳无度,液脱 阳离 散之 不 白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兔脑丸

属性:母丁香六粒 明乳香(去油)六分 麝香六厘 上为细末,选八月腊月天医日修合,临时活劈兔脑为丸六粒,朱砂为衣,阴干,蜡丸收 藏。 老 兔脑丸,四味单用,皆能催生,非特复用为方也。兔性善走,用其脑者,神在精髓也。 盖孕 通气 皆有 其 功 必 故并赘之。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千金》吉祥丸(应在斑龙丸后)

属性:天麻(煨)一两 芎 一两 桂心一两 桃仁一百枚 牡丹皮一两 桃花瓣一两 柳絮 一 两 实 子一 上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五丸,空心苦酒下,日三服。 吉祥者,《诗》言吉梦熊罴,男子之祥也。妇人血积胞门,或寒凝子宫,致任脉不荣, 积年 品。 血海 瘀, 足以 之品 方


<目录>下卷\女科丸方

<篇名>回生丹

属性:大黑豆三升(用水浸取壳,用绢袋盛壳,同豆煮熟,去豆不用,将壳晒干,其汁留用) 红 花 斤(为 末) 上将大黄末一斤,入净锅,下米醋三斤,文火熬之,以长木箸不住手搅之,成膏,再加 醋 熬成大黄膏,取入瓦盆盛之,大黄锅焦亦铲下,入后药同磨∶ 人参二两 当归一两 川芎一两(酒洗) 香附一两(醋炒) 延胡索一两(醋炒) 苍 术一 两(米泔浸,炒) 蒲黄一两(隔纸炒) 茯苓一两 桃仁一两(去皮尖油) 川牛膝五钱 (酒洗) 甘草(炙)五钱 地榆五钱(酒洗) 川羌活五钱 广橘红五钱 白芍五钱(酒炒) 木瓜 三钱 青皮三钱(去穣炒) 白术三钱(米泔浸,炒) 乌药二两半(去皮) 良姜四钱 木香四 钱乳 制就) (酒浸蒸,捣 上三十味,并前黑豆壳共晒干为末,入石臼内,下大黄膏匀,再下炼熟蜜一斤,共捣千 槌, 二钱 回生丹,催难产,破血晕,却有神功。难产皆由气滞不宣,血晕每多恶露瘀塞,下气行 血, 制, 胞衣 牛膝 通卫 气, 因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薏苡附子败酱散

属性:薏苡仁十分 败酱五分 附子二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盒饭下。 小肠痈,仲景详言腹无积聚,昭然是气结而成,奈诸家以方中附子为据,纷纷注释是小 肠寒 之头 苡开 胱之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大黄牡丹汤

属性:大黄四两 芒硝三合 丹皮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当是甜瓜子)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 当下 《金匮》上章用附子,后人硬派小肠痈是寒结,此汤用大黄、芒硝,又妄派大肠痈是热 结, 肺气 硝开 下未 也。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排脓散

属性: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子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 服。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排脓汤

属性: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排,斥也。脓,血肉所化也。前方枳实、赤芍佐以桔梗,直从大肠泄气破血,斥逐其脓。 后 自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茄蒂汤

属性:鲜茄蒂七个 鲜何首乌(量疖轻重等分) 水二钟,煎八分,一服出脓,再服收口。 对口疖生于哑门空处,或由湿毒上壅,或由肾虚火炽,患者每多溃不收口,或烂延缠颈, 甚 何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真人活命饮

属性:白芷一钱 防风七分 陈皮一钱五分 皂角刺五分 穿山甲三片(切,蛤粉炒) 土贝 母 一钱 银 花三 上酒水各半,煎数十沸,即服。 疡科之方最繁,初无深义,难以类选,兹取其通用者绎之。如活命饮,行卫消肿,和营 止痛 之闭 之壅遏 乳香、没 首方。


<目录>下卷\外科

<篇名>柴胡连翘汤

属性:柴胡五钱 连翘五钱 瞿麦穗六钱 黍粘子二钱 生地三钱 当归一钱五分 黄芩五钱 (炒)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后服。 柴胡连翘汤,和剂也。马刀挟瘿,邪走手足少阳经而来,结于耳下,治以柴胡,散少阳 之结 和手 硬,


<目录>下卷

<篇名>痘疹科

属性:按痘喜流通气血,清凉攻毒,此常法也。若补益辛热,处其变也。余所选痘科方,补益 居多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清凉攻毒散

属性:石膏三钱至一两 黄连一钱至三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 荆芥穗四分 青皮七分 细木通 四分 分 即泻黄散,毒重者加大黄。 上 咀,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 石膏味辛性寒,痘中每用两许以及数两,更有始终不彻用及数斤者,然必确系肺经火毒, 壮 火 黑 口 空 之 地丁、丹皮凉血攻毒以行浆。服石膏之后,服泻用之而反实,血滞用之而色红活,气伏用之 而精神焕发,斯为至当。苟非气分火毒,妄用大剂石膏,必有亡阳恶寒之祸。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紫草承气汤

属性: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 枳实一两 紫草一两 上 咀,为粗末,每服五钱,水半盏,煎二三分,温服,以利为度。如未利,加芒硝一 字。 紫草承气汤,大黄功专荡涤,为斩关夺门之将,痘科用之,盖为毒滞脾经而设。痘从命 门出 紫而 急急 实, 壅者 重者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保元汤

属性:人参二钱 黄 三钱 甘草一钱 肉桂(春夏二三分,秋冬六七分) 上 咀,水二钟,煎六分,去滓,温服。 元气者,未生之前所固有之气也。不用升降固涩疏泄,但维持调护之,故曰保元。魏桂 岩分 薄发 血推 不用 恐 以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参归鹿茸汤

属性:鹿茸(酒炙,去毛)三钱 人参一钱二分 绵黄 (蜜炙)一钱五分 当归身(酒洗) 一钱五 分 上用水煎,去滓,入醇酒一杯,温服。 鹿茸汤,提浆之方也;形呈乎气,毒载乎血,痘浆之成,必赖气足,乃能领血载毒而出, 化 晕 草 足。《金镜录》有言,头面苍蜡,见之切莫慌张,其斯之谓与?若未服是汤,周身痘色 白 根无红晕,而头面之浆渐呈蜡黄者,此或毒重冰伏,即宜详审,切勿轻用。盖参、 、鹿 茸亦可提毒于胸,以致气高而殒,不可忽也。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十一味木香散

属性:木香 丁香 桂心 诃子 人参 半夏 青皮 甘草 前胡 大腹皮 赤茯苓各等分 每服五钱,姜三片,水一大钟,煎六分,温服。 木香散,手太阴阳明之方也。肺气表虚,变为寒燥,毒陷泄泻,里虚表白,白必灰,灰 必陷 故君 青 药 不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十二味异功散

属性:人参七分 白术七分 官桂七分 附子五分 半夏五分 丁香七分 木香七分 当归七 分 每服五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一大钟,煎六分,温服。 异功散,治脾肾里虚之方也。脾不升浆,变为寒湿,里虚泄泻,毒因陷伏,头虽温,足 乃冷 和胃 收战 温脾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鸡鸣散

属性:牛蒡子(炒香研细,临服加入雄鸡血五匙,状元红少许,调匀,以炒荆芥三分,煎汤送) 鸡属巽风,其性应日而动,当其引颈长鸣,阳升于顶之候,剪取冠上之血,故曰鸡鸣。 痘发 头面 佐 乍 提 血桑


<目录>下卷\痘疹科

<篇名>鸡屎丸

属性:鸡屎一堆(溏而有尖,白色者良) 六一散三匙 冰片少许(为衣) 上丸,如绿豆大,灯心汤送下。(按∶岐伯治臌方,用醴去屎,今痘家用屎者,取浊阴 也。 治痘用浊阴方甚多,如人中黄、人中白、童便、金汁,皆不足为异。至于人粪、牛粪、 犬粪 用起 语, 阴中 衣, 毒之


<目录>下卷\〔附〕痧疹

<篇名>防风解毒汤

属性:防风八分 荆芥八分 薄荷七分 牛蒡子(炒,研)一钱 石膏一钱 知母八分 连翘 一 钱 上水一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痧疹初发,以肺经药主之,风温虽分,逐年岁气杂至,要皆轻清之邪;或从口鼻,或袭 三焦 防 壳 出


<目录>下卷\〔附〕痧疹

<篇名>竹叶石膏汤

属性:竹叶三十片 石膏五钱 西河柳叶五钱 牛蒡子(炒,研)一钱五分 荆芥穗一钱 蝉 蜕 一钱 草 一钱 上水一钟五分,煎八分,不拘时服。 痧疹热邪壅于肺,逆传于心胞络,喘咳烦闷,躁乱狂越者,非西河柳不能解。仲淳间尝 独用 神秘 表 者 结


<目录>下卷\〔附〕痧疹

<篇名>麻黄散

属性:麻黄(蜜酒拌炒) 升麻(酒炒) 人中黄 牛蒡(炒,研) 蝉蜕(去头足)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严寒之时,风邪袭肺,玄窍为寒所闭,目微红,泪汪汪,鼻塞喘嗽咽肿,此痧疹不得出 也。 蒡蝉


<目录>下卷\〔附〕痧疹

<篇名>猪尾膏(痘科方)

属性:小公猪尾尖刺血,或半盏,或一盏,入生脑子少许,辰砂一钱,同研成膏,木香汤化下。 猪 破 受风 变脚


<目录>下卷\〔附〕幼科

<篇名>抱龙丸

属性:琥珀五钱 辰砂三钱 雄黄七钱(香麻油煎十二时,再用水萝卜汁煮) 胆星二两一钱 僵蚕 文 火上 上法制,各为末,蒸饼为丸,金箔为衣,灯心薄荷汤送下。 抱,保也;龙者,肝脏也。肝脏受惊则魂升,搐搦不语,用以熄风化痰,镇惊发音,保 守肝 镇 声 以 祛 风


<目录>下卷\〔附〕幼科

<篇名>五疳保童丸

属性:大干蟾蜍一个(五月五日收,风干,烧存性) 皂角(去皮弦,烧存性)一钱 海蛤粉 (水 飞)三 上为末,陈神曲为稀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二服。 儿童面黄肌瘦,疳积腹膨,皆由寒痰食积,治以蟾蜍,其性灵异,穴土食虫,主杀疳虫, 散 顽 热 按∶钱仲阳如圣丸方,白芜荑、川黄连、胡黄连各二两五钱,使君子一两,麝香五分,以干 蟾蜍酒煮成膏,为丸,亦一法也。治肝脾疳热,津液干涸,热甚者宜之。


<目录>下卷\眼科

<篇名>洗肝散

属性:薄荷叶一钱 甘草五分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五分 山栀仁(炒黑) 一 钱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食远沸汤调下。 天行时热,目赤胞肿,怕日羞明。风则散表,热则泻里,风热相兼则用洗肝散表里兼治 之。薄荷、甘草清利上焦,开泄肝气,以肝开窍于目也。羌活、防风升发太阳之气,以太阳 经有 目赤 矣。


<目录>下卷\眼科

<篇名>普济消毒饮

属性:黄连 黄芩各五钱(俱酒炒) 白僵蚕一钱(炒) 连翘一钱 黑元参二钱 鼠粘子一 钱 柴胡 上为末,半用沸汤调,时时服之,半用炼蜜为丸,噙化。 时行疫疠,目赤肿痛胞烂者属湿热;憎寒壮热,头面胀者属风热,此皆邪发于手三阴者 也。 翘 正 毒 下


<目录>下卷\眼科

<篇名>消障救睛散

属性:石蟹一钱五分(生研) 羚羊角一钱(镑) 草决明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白蒺藜一钱 龙 胆草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白睛 肉,状若鱼胞浮鳔,世人咸用外点钩割,殊非正治。余因制消 汤方,功胜钩割。 用 熄肝风,散恶血,草决明疗青盲,去白膜,连翘泻客热,散结气,专泄大小 之热,酒炒龙 胆退湿热之翳,白蒺藜散风破血,木贼防己疗风胜湿,甘菊化风,茺蔚行血,诸药皆入肝经 ,仍能上行于肺,用之屡验,故敢质诸当世。


<目录>下卷\眼科

<篇名>磁朱丸

属性:磁石 朱砂 神曲 先以磁石置巨火中 赤,醋淬七次,晒干另研极细二两,辰砂另研极细一两,生陈神曲 研极 丸, 瞳仁散大,孙思邈、倪微德、李东垣皆言心火乘肺,上入脑灼髓,以火性散溢,故瞳子 散大 精, 《 火 配


<目录>下卷\〔附〕耳鼻科

<篇名>桂星散

属性:辣桂 川芎 当归 石菖蒲 细辛 木通 木香 白蒺藜(炒去刺) 麻黄(去节) 甘 草 (炙) 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一钱。


<目录>下卷\〔附〕耳鼻科

<篇名>犀角饮子

属性:犀角(镑) 木通 石菖蒲 甘菊花(去蒂) 玄参 赤芍 赤小豆(炒)各二钱 甘 草(炙) 一钱 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目录>下卷\〔附〕耳鼻科

<篇名>益肾散

属性:磁石(制) 巴戟 川椒各一两(去闭口者) 石菖蒲 沉香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猪肾一只,细切,和以葱白小盐,并药湿纸十层裹,煨令香熟, 空 合论桂星散,犀角饮子、益肾散三方,治风虚、风热、肾气厥三者,皆属耳之暴聋,虽 各有 其 之 利 从 规 玄 寄 闭塞不聪,此即《经》言地气冒明也,由于肾经浊阴上逆,蒙蔽其阳,治以益肾散,辛热发 其阳,重坠镇其逆。然亦不可久服。河间、洁古二老论曰∶耳目不可以温补也。喻嘉言曰∶ 凡治年高肾气逆上而耳不聪者,当以磁石镇之,但性主下吸,不能制肝木之上吸,须佐以地 黄、山药等群阴之药辅之,令阴气自王于本宫,不上触于阳窍,自然空旷无碍而能听矣,是 亦治肾虚耳聋之良图也。至于精髓告竭,宗脉耗损者,即有填补之方,终难复聪,不复多赘。


<目录>下卷\〔附〕耳鼻科

<篇名>芷辛散

属性:白芷一两 辛荑仁五钱 苍耳仁(炒去皮)二钱半 薄荷叶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葱汤或茶清调服。 《准绳》芷辛散,专治鼻渊。《三因方》易名苍耳散,又谓其统治鼻中之病。按《灵枢》 云 阴 则能入里托散鼻中之病矣。苍耳仁善通顶脑,去鼻中恶肉死肌,薄荷叶气味俱薄,能清至高 之风热。合而言之,风火在上,非辛散不能愈也。再按,《经》言∶胆移热于脑,则为鼻渊 ,是胆热为病之本矣。余谓前方与黄芩、鲜生地、天麦冬同用,以清胆热,亦治本之理欤?


<目录>下卷\咽喉科(内附口齿)

<篇名>玄参升麻汤

属性:玄参一钱 升麻八分 白僵蚕一钱 鼠粘子一钱 连翘一钱 防风五分 黄芩六分 川 黄连 上 咀,作一服,水二钟,煎八分,稍热噙漱,时时细咽之。仲淳治喉癣,有贝母、花 粉、 咽喉诸证,历考汤方,皆辛散咸软,去风痰,解热毒,每用噙化咽津法,急于治标而缓 于治 阴, 风 之 风 盖


<目录>下卷\咽喉科(内附口齿)

<篇名>《圣济》透关散

属性:雄黄 猪牙皂荚(去皮并子) 藜芦(去皮用仁)各等分 上三味,捣研为散,先含水一口,用药一字许,吹入鼻中,即吐去水,少时涎出立愈。 《备 缠喉风,喉者,气之门户也。上通肺气,热闭于喉,肿绕于外而颈大,或麻或痒,滴水 不入 生花 之毒 加 去


<目录>下卷\咽喉科(内附口齿)

<篇名>玉钥匙

属性:马牙硝一两五钱 白僵蚕二钱五分 硼砂五钱 片脑一字 上为末,以纸管吹五分入喉中,即愈。 钥匙者,喻治咽喉功效之神也。自其风邪客于喉间,气郁为热,壅遏而为咽痛;自其火 邪生于肺胃,风毒结肿而为喉疼;自其肾虚于下,阳越于上而为咽痛;自其饮酒湿热,脾胃 湿热上攻而为咽痛,所因之邪不同,至其乘肺则一也;用马牙硝,为朴硝之精结于上,轻清 而味咸,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白僵蚕感清化之气,以去风痰,硼砂味苦咸,消上焦热痰, 清喉中肿痛,苏颂赞硼砂为治咽喉之要药。片脑大辛,入肺善走,散热破结,是药吹入喉 中,火散风消,立时痛缓。惟云治标,未及其本,亦救急之良法。


<目录>下卷\咽喉科(内附口齿)

<篇名>《圣济》蜂房汤

属性:露蜂房(炒) 猪牙皂荚(炙去皮子) 川椒(去目并含口、炒) 北细辛(去苗)各 等分 一 方有蛇床子(炒) 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煎沸,热渫冷吐。 齿牙之病,不越乎风火湿 、肾虚二者之因。蜂房汤风火湿 蛀 之方也。蜂房、川椒 去风 渫漱含 渫,


<目录>下卷\咽喉科(内附口齿)

<篇名>东垣神功丸

属性:兰香叶(俗名省头草) 藿香叶 木香 以上各一钱 升麻二钱 缩砂仁五钱 生地(酒 洗)三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加至二百丸止,白汤下,食远服。 神功丸,治湿 龈烂之方也。肾为胃关,膏粱酒色之人,肾虚则水道不利,酒肉太过, 则湿 脱, 佐 反 之


<目录>下卷\咽喉科(内附口齿)

<篇名>《良方》安肾丸

属性:桃仁(麸炒) 肉苁蓉(酒浸,焙) 补骨脂(炒) 干山药 川石斛 白蒺藜(炒, 去刺) 川 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 《五味论》曰∶齿为骨之所终,故齿痛有属于肾者,肾虚则齿豁,精固则齿坚。至其为 病, 而上 桃仁 龙雷 以安


<目录>下卷\折伤科

<篇名>接骨丹

属性:七气罂口(古屋上广汉前上层生瓶,年深者良,用纯钢锉生锉末,研之无声,水飞)一 钱古 文钱(约五百年者良,火 ,醋淬七次,研之无声,如尘者佳)五分 上和匀,每服七厘,先用甜瓜子仁(去壳,三钱)嚼烂,吐出拌药,再服下,清酒过口。


<目录>下卷\折伤科

<篇名>〔附录〕乌古散(邵以正真人方)

属性:用路上、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久浸乌碎瓦一块,洗洁,火 ,米醋淬五次,黄色为度, 刀 罂,小口瓶也。七气者,日月风雨露霜雪也。火土结成,坚刚性利,复借天之七气,能 透骨 专腐 因 后


<目录>下卷\折伤科

<篇名>里东丸

属性:五灵脂(炒酱色为度)九两五钱五分 番木鳖(用麻油在铜灼内煎滚,放在内约二沉二 浮 即好) 不干 在火 三 两 文五 铢钱 (去尾 上钩) 二钱 五分 上酒糊为丸,朱砂为衣,蜡丸,永久不坏,每丸一钱五分重,好酒开送下,清晨服时须 先略 里东丸,少陵僧所传,细绎是方,都用血肉灵动之药,盖草木具无形之气,不足以治形 伤也 肿则 入阳 更 血 心 肌 用以逐败恶之血。六者去瘀生新,安神定痛,分两次之者,治伤之条目也。草乌,外风袭入 破伤之处,即为破伤风,用以祛经络之风,从表而出。全蝎,外风袭入,内风必从,用以直 攻破损之处,消散内风。二者非防微杜渐,亦折伤中所必有之证也。当归补营血,用以去瘀 生新。京墨灰,涩能固卫气,用以生肌肤,合伤缝,二者各具收成之理。统论全方,虽非控 经定证,然其调治折伤之法,井井有条。先退肿,后定痛,腐其坏肉,去其恶血,祛其风, 活其血,俾经脉流通,则气血条畅,脂膏流着于伤处,其骨自接。


<目录>下卷\折伤科

<篇名>败蒲煎

属性:败蒲席(一握)三寸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绯帛如手大(烧灰) 乱发如鸡子大 (烧灰) 大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成纳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锉 败蒲 《金匮》败蒲煎,治马坠伤者。驰骋之时,阳鼓于上,卒然而坠,伤在于首,病头胀颈 粗, 败 瘀 伤 逐


<目录>下卷\金簇科

<篇名>王不留行散

属性: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 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 月三 日采) 草十八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 小疮 金刃伤处,封固不密,中于风则仓卒无汁,中于水则出青黄汁,风则发痉,水则湿烂成疮。 王不留行疾行脉络之血,灌溉周身,不使其湍激于伤处,桑根皮泄肌肉之风水,蒴 叶 释名 燥刀 生肌


<目录>下卷\金簇科

<篇名>地榆绢煎

属性:地榆八两(洗净,捣为细末) 绢一疋(小薄者) 上用清水洗净绢,糊以炭灰,淋清汁二斗,煮绢,候灰汁尽为度,绢已烂熟,擘得成片 段, 入 心 饭 而 绢能接肠补囊及一切脏腑伤残者,得乎桑之力也。以桑受日出之生气,又为箕星之精, 故称 金八 以桑线缝之,桑膏涂之,是亦取生气也。


本作品由于校订不足而错误百出。您可以参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尝试改善它,再移除这个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