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经义考 (四库全书本)/卷06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十七 经义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六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六十七
  陈氏廷敬尊闻堂易说
  七卷
  存
  潘耒曰先生于易言理必归于至醇言象不流于小数盖酙酌于程朱传义而择其中者也
  黄氏与坚易学阐一
  十卷
  存
  与坚自序曰舜之授禹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箕子之陈范曰皇建其有极夫中与极惟一理而自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以阴阳之变化著为易又以气合理而出之者也上古以来世道之变以滋萌矣历经四圣人画之卦繋之彖衍之爻与象以穷其变而所以不变者皆一也非推其不变以穷天下之变而后以为易乎其后易教寖衰因沿各别西汉则杂于禨祥东汉则入于谶纬魏晋则流于术数由六代迄隋唐浸淫于道德之旨而以易老并称之易之变至于不可胜穷而究不能穷其理之变此皆诸儒笺疏之过也言易者莫盛于汉时而其紊乱亦自汉儒始梁丘施孟费直之徒训诂竞起各师其说焦京诸家又有占候测验之书互反飞伏之法务加穿凿以求胜迨魏王弼以老庄救之汨没弥甚㡬百年间虽其为说精粗大小各有不同而务为矜奇以乱人之耳目驱天下而胥悖于易也则一矣宋周邵二程张朱六子出始精研四圣人之道以为是阴阳也舍日用寻常更无别趣令学者当体求之确有持循而易之道始大著于天下夫易终古此理也岂以时之变而遂变焉者乎道如是即圣人不能辞其故而人欲舍是以求新终于不返而已矣今夫天地一阴阳也日月山川其在天地亦仅守厥常人尽俯仰安之耳若日月有薄蚀山川有崩竭少有异史即书之以为灾然则㡬百年间其或有言阴阳而好为诡怪殊特以欺世犹夫薄蚀崩竭与常殊皆天地不祥之气所酿成以是言易不滋惧矣乎后之学者苟能察于理知邪说之流害亦返而求其所谓一者斯已耳余即六子遗书述其大槩得文一十二卷曰阐一乙丑春自使黔南返不戒于舟悉沉江中此于暇日补缀旧业仅存九十九首次为十卷仍因旧名之凡以核之严辨之切欲稍稍以明道其或以所得弇浅尚有未能亦原其志焉可矣
  毛氏奇龄仲氏易
  三十卷
  存
  奇龄自述曰仲氏者余仲兄与三也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仲氏在崇祯之季避难得锢疾授生徒以说经自娱而尤长于说周易当余出亡时仲氏泣送余谓曰古贤处忧患者必明易汝知之乎余拜而受言暨余归被徴而仲氏病至乞假而仲氏已不可见矣顾其说易实有西汉以还魏晋六朝遗法为宋元诸儒所未及者余哀其志就兄子口授诸说易大旨暨各卦诂义而扩大之为仲氏易虽然使仲氏为易而止如是乎
  推易始末
  四卷
  
  李澄中曰推易始末者西河毛氏发明仲氏易推移之义盖即前儒卦变卦综之说而畅之历载变卦反对六十四卦相生夲义卦变十辟卦变六子卦变卦综乾坤主变七图说并载推易及推易折衷二图说于后
  易小帖
  五卷
  
  按此系西河氏杂纪说易之可议者
  易韵
  四卷
  
  厐垲曰古文多用韵易上下象传并杂卦传无一不用韵者盖其辞类赞赞必有韵昔人所谓赞易是也大可于韵学精晰故著此书
  乔氏易俟
  六卷
  存
  严绳孙曰石林尊人侍御圣任先生以理学名家易俟六卷大约得之过庭之训为多
  纳兰氏成德大易集义粹言合订
  八十卷
  存
  成德自序曰宋陈友文大易集义六十四卷曾穜大易粹言七十卷二书摭拾宋儒论说凡十八家而粹言所采二程横渠龟山定夫兼山白云父子七家其康节濓溪上蔡和靖南轩蓝田五𡶶屏山汉上紫阳东莱十一家之说皆集义上下经所引粹言则未之及也粹言有繋辞说卦序卦杂卦集义止上下经余窃病其未备因于十一家书中将讲论繋辞以下相发明者一一采集与粹言合而订之间以臆见考其源委定其体例芟其繁芿补其脱漏成八十卷庶使两书之发凡起例互相吻合而十八家之精义奥旨无不网罗毕具繇是而上求三圣之心于千载之下和合诸儒之言于一堂之中虽人自为说有彼此浅深详略之不同而会而归之罔所乖刺测度摹拟无有不备从衡变化无有不通理象之粲然者莫是过矣自揣固陋未必有当于集义粹言所以为书之宗要或亦陈曾两公之所不废也
  汤氏秀琦读易近解
  三卷
  存
  宋荦曰临川汤秀琦字弓庵
  李氏周易参义
  三卷
  存
  郑玥曰镜字明远嘉兴学生
  杨氏说经
  一卷
  存
  缪泳曰吴江杨氏说经十五篇镂板以行闻有易集注未之见也
  洛书成卦图
  一卷
  
  潘耒曰邑人杨维箕好学深思博通经史象纬之学布衣芒𪨗教授村墟中始以九宫演八卦顺而布之九变而成六十四卦复逆而布之亦九变而成六十四卦倒装对待皆出天然错综进退曲尽其妙
  李氏公柱读易述馀
  四卷
  存
  徐善曰嘉善李松子乔撰无繋辞松庚辰进士晚名公柱
  朱氏易韦
  十二卷
  存
  姜氏易原
  三卷
  存
  宋俊序曰六经皆圣人治世之书而易独为圣人治心之学治世者夲乎人治心者原于天自庖牺一画而三圣人各阐其秘后贤虽竭其推测亦听夫人之自为易而已其于先后天之理何有说者谓易为卜筮之书数书也然不通乎理又乌乎言数理者何心是也舍心不可以穷理岂离理又可以言天乎易原一书姜子治心之书也举六十四卦而皆返之于心即皆合之于天于忧患中而悟洁静精微之旨直与匡鼎说诗郭象注庄等而岂艰深怪僻如扬雄焦赣者同日而语哉
  施氏名未详周易辨疑
  未见
  王世贞曰郡丞施君易学辨疑微而入于理显而周乎象指要而删其蔓得意而超乎筌何其说之有根底也
  耿氏名未详述古易
  未见
  钱一夲序曰易有古今之分汉费直夲初画全卦再画夲卦又画覆卦繋以彖爻与用九用六之辞后以一传字加彖传之首郑玄夲于费夲有省移初九至用九爻位之文加爻辞之上合彖传于经于彖传加彖曰字于象传加象曰字王弼夲移文言附乾坤二卦之后加文言曰字以孔子赞文之辞夲以释经乃各附当爻每爻加象曰字历代因之是为今易汉艺文志云易经十二篇吕大防定为经二卷传十卷晁说之釐为八卷吕祖谦复定为十二卷一以古为断是为古易瀛海耿侯之述古易也其自彖传以下有所更置序正者易辞也其于易画上下二篇以今文上篇三十卦一百八十爻下篇三十四卦二百有四爻通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古文上篇一十八卦一百有八爻下篇一十八卦一百有八爻通为三十六卦二百一十六爻变之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侯之言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之体也三十六卦二百一十六爻易之用也文王泄天地鬼神之秘于指掌其用至妙而难言故寓不言之意于谱卦之中使学者得意而忘言呜呼得意忘言兹侯之述古之遐思乎夲至愚极陋原不能言而窃逆以意卦有六十四而侯谱之止于三十六乾卦一爻之䇿数也爻有三百八十四而侯谱之止于二百一十有六全干六爻之䇿数也侯尝忧象数难明而谓象数立则天地鬼神未来之秘如指诸掌举全易之象而统之于乾象举全易之数而统之于干数乾象立天下其有遗象乎干数立天下其有遗数乎夲又反复以研侯意反对三十六卦其实又只是六大卦如卦之有六爻自乾坤至畜履合六卦为一大卦自泰否至噬嗑贲自剥复至坎离皆然此上篇三大卦也自咸恒至损益合六卦为一大卦自夬姤至渐归妹自丰旅至既未济皆然此下篇三大卦也乾坤阴阳刚柔之所自始管领二大卦如卦之初二两爻剥复阳刚消长之际管领二大卦如五上两爻是又合三十六而止成一卦六爻云尔此正所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象岂远乎哉数岂多乎哉此非今之学者所易窥也
  樊氏名未详易麈
  未见
  按樊氏未详其名卷帙亦亡乌程沈尚书演为之作序文载集中
  洪氏名未详周易翼义
  未见
  史继偕曰积斋洪先生言易无失朱子之义故曰翼义翼义即所以翼经也先生子孝廉一愚君出其家藏晚年论定之书梓之福安黉舍学者得之无异布帛菽粟矣
  郭氏易学集解
  二卷
  
  吴应箕曰鲁国郭季公负大略又能精观世变其于易数十年守之而一朝言之宜其有不言言辄有当也
  按郭氏易解去著书姓名而题曰无名氏知其姓者有吴上舍序也
  亡名氏周易真文
  二卷
  未见
  易林说疑
  二卷
  未见
  以上二部载澹生堂书目
  易说
  二卷
  存
  按易说二卷未详何人所撰郑端简公家所藏抄本或系端简公稿亦未可定
  易十三传
  十三卷
  
  按易十三传未详谁氏所撰第知为嘉靖间人其云十三传者干上九传一姤初六传二姤九二传三姤九三传四姤九四传五姤九五传六姤上九传七大过初六传八大过九二传九大过九三传十大过九四传十一大过九五传十二大过上六传十三证以历代纪年盖仿邵氏经世书而于六十四卦相生图则又不主邵氏之说
  周易宗孔篇
  未见
  陆元辅曰周易宗孔篇不知谁氏所撰盖万历中人大意以为彖传即通卦解欲识文王之旨者取诸此而足象传即六爻解欲识周公之旨者取诸此而足独大象乃孔子自抒己见以广易之用不必与文周同故列之后其中或采之诸家或附以己意于世俗不无刺谬要以孔子言为宗云予未见此书黄徴君虞稷为予说
  易义
  六卷
  
  右易义六卷吴兴书估得之馀杭孙氏不知谁氏子作第卷首有伯龙二字私印



  经义考卷六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