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摩经义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维摩经义疏上卷

上宫皇御制

维摩诘者。乃是已登正觉之大圣也。论本既与真如冥一。谈迹即示万品同量。德冠众圣之表道绝有心之境。事以无为为事。相以无相为相。何有名相可称。国家事业为烦。但大悲无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士。处宅毗耶村落。而化缘既毕。将归妙本。现身有疾。假寝于床。谓以因疾致问。为开不思议之理。是以文殊知时。承旨问疾。仍显大士种种妙行。以劝新发。然则疾之为体。必以大慈悲为本。教之所兴。抑小扬大为宗。维摩诘是西国之音。秦言净名。和光同尘。不为众累所染。故称净名也。妙唱其人故言所说。经者。训法。训常。圣人之教虽复时移易俗。先圣后贤不能改其是非。故称常。亦为物轨侧。故称法。而亦是汉中之语。外国云修多罗。修多罗五义亦如常释。今人法两同。故以经代修多罗也。两同之义。亦如常释。一名不思议解脱者。解脱是八地以上权实二智。此二智本迹虽殊。并非二乘所议。故云不思议。然诸经明权实二智不同。今此经若并照二谛理为实。变现施为为权。此二智并绝拘累。故称解脱也。此经有二名。上言维摩诘。以人名为目。下言不思议解脱。以法为提。重上人名故于法谓之一。佛国品第一者。宝积长者奉来献盖因显十方诸佛净土。仍复广明菩萨净土之行。故称佛国品。若如余经。应言序品。而此经序事非一。凡有四事。随事立别名。故不言序品也。此经亦同众经初开为三。一序说。二正说。三流通说。夫圣人说法度物。所以须此三者。理既深微。众生根钝。若卒闻深理。非但难受。更生谛心。所以第一先现殊常之相使物生乐。现此序事必为正宗。物乐既成。理无复须。所以第二即说正宗序正既竟。则当时众生皆得利益。但圣人慈悲无穷。远及末代同获今利。所以第三有流通说也。文处者。此经品凡有十四。初四品为序说。从问疾品以下。讫见阿閦佛国品中。讫举众皆见以来减八品经文。为正说也。阿閦佛国品中。从佛告舍利弗汝见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以下减三品。为流通说也。第一序说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弊于一切诸来大众以还。名为通序。第二从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以下竟上卷经。名为别序也。如是等五事普贯众经所证义一故称通序。诸经作序各各不同。或有放光地动。或有遣书乞食。如今此经。献盖为序。种种不同故称别序也。通序中即有五事。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住处。五同闻人。文虽有五。内意为三。如是我闻二事证阿难传述有本非是自作。二一时显传述之意。言称机之教。所以须传。三举住处同闻证上二义。言虽复我闻。闻必有处。亦与谁等共闻。所以即举此住处同闻为证也。如是者。解有多种。而今但据一家所习。如是者信也。圣人之教为物可信故。发初言如是。所以释论云。佛法如海。智为能度。信为能入。如是者信也。肇法师亦同此意而少迦润饰云。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也。我闻者。明阿难亲承无传闻之谬。且欲表外道我自知之过。一时者。感应相称一闻而说。故为物深利也。次举住处同闻为证。言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时我法也。毗耶离此言好稻城。庵罗是果名。而此无翻。肇法师亦云。似桃而非桃。但先言㮈。此事在彼经。而此经说在方丈。而言在庵罗者。举其付嘱之处也。次亦举同闻为证一时。言如是人等机为称也亦可。为证我闻。言有如是等人共闻故。所闻非虚也。然但疑者。此中同闻菩萨皆是八地以上。既云定位以上尚不须机者。八地以上何方发机而称此经。所以但私怀者。阿难举此同闻众者。只欲为证我闻。非是正证一时也。以此为推。此中三众泛举共闻。非适称机所抑扬者也。就中开为二。第一先列方丈众。第二从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以下。举庵罗众为结。就第一列方丈众中有三。第一先列比丘众。第二列菩萨众。第三列凡夫众。然若从尊至卑。则应先列菩萨。若从卑至尊。应先列凡夫。而今先列比丘者。略有二意。一就事为论。声闻之人心存自度不在化他。恒仕佛边无往施化。所以得先列也。菩萨者心存益物施化无方。不恒从佛往来无定。所以列之少疏。凡夫者着欲去道奉觐事希。所以列之在远。二者就理为论。声闻厌生死求涅槃。凡夫爱生死畏涅槃。二皆违佛深旨俱失中道。所以列之前后二边也。菩萨者心存益物故不厌生死。欲证万德常果故不畏涅槃。不同凡夫之偏。妙得中道。所以列之两间也。比丘者。此无适翻。但龙树菩萨以三义为释。一怖魔。二破恶。三乞食。而阙无叹德列名者。或云。此经正以抑小扬大为宗。若叹德其执弥坚。所以略也。但称大者表异尼众。然当佛说此经时。未有列同闻。但阿难后集之日。深领佛意而存之也。岂言抑扬故略。且阿难集经既在双林之后。于是声闻皆为菩萨。谁复有执且不叹德。犹复可然。而定位列名一无可妨。何犹不显。而未闻旧义穷释。但私怀者。佛命遣问疾即有五百声闻八千菩萨。而今皆略唯显十弟子与四菩萨。然则或弥勒呧时好量此土所宜。略而不存也。就第二列菩萨众中。自有五重。第一明类。菩萨是。第二唱数。三万二千是。第三从众所智识以下叹德。第四从其名曰以下列名。第五从如是等以下结数。或云。此经正以高扬菩萨双观。抑下二乘偏修为宗。然则七地以下观行断结与二乘同。所以此叹中亦只举八地以上为叹。而今亦不须。前二可见。就第三叹德中开为三。第一从初讫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通叹八地以上三地菩萨。第二从逮无所得以下。别叹三地。第三从无量功德皆成就以下。通结叹三地。何则八地以上一入空观永无出入之异。所以第一通叹。虽无出入之异。非无深浅之殊。所以第二别叹也。而同超二乘利物义等。所以第三通结叹。就第一通叹中亦有二。第一叹往行。第二从为护法城以下叹现德。众所智识者。明大士出世慈悲化物。即有心之类远近皆识。肇法师云。日月在天。有目皆睹。大士出世。有心皆识。此句叹名。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者。大智谓佛智。八地以上万行为佛智本行。今八地以上菩萨已能备修。故云皆悉成就也。又云。大智是八地以上智。本行谓七地以下。而既云此中菩萨。只就八地以上为叹。若是七地。于义不便。故不须也。此句正叹往行。诸佛威神之所建立者。举行本结叹。明行本既高。所生之行那得不深。肇法师云。天泽无私。不润枯木。佛威虽普。不立无根。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乎哉。从为护法城以下。第二叹现德就中亦有二。第一散叹第二从心常安住以下。据法门叹。就第一散叹中亦有二。第一略叹自行外化。第二能师子吼以下。广叹自行外化也。为护法城者。夫世城有二义。一外恶不能干。二王道能通流。内合。八地以上菩萨能摧天魔制诸外道。则义同世城外恶不能干。能护佛法流通大乘。则义同世城王道能通。故云为护。此句略叹外化。受持正法者。圣教当理非邪。故云正。能为物范。故云法。今八地以上菩萨坚奉不失。故言受持。从能师子吼以下。第二广叹自行外化。就中即有六句。初四句广上外化。后二句广上自行。能师子吼者。为众说法无所怖畏。即义同师子吼不畏众狩。名闻十方者。善行既满天下。则有听之类无不称闻。此句似叹名。而以名闻证成师子吼德。明有如是尊德故。其名亦满十方。此句上弘佛道。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者。菩萨慈悲不待物请。故言不请。教化众生同证极果。故云友而安之。肇法师云。理接真友不待请。护如慈母之赴婴儿。此句明下化群生。绍隆三宝能使不绝者。弘通经教故法宝不绝。必有受行故僧宝不绝。依教修善终成种智故佛宝不绝。怙上能师子吼广上王道通流。此句明上弘佛道。降伏魔怨制诸外道者。菩萨无故现威欲伏。但魔是邪见之主。今见大土广道。即自然怀耻。故义言伏制。魔言降伏。外道称制者。魔则审知己非。故起恶心欲破佛法。故言降伏。外道者虽求正道。但悟执乖宗。故言制。此句明下化苍生。亦即怙上不请之友广上外恶不干也。悉已清净永离盖缠。此二句广上自行。能受持正法故三业悉清。亦能永离五盖十缠。从心常安住以下。叹现德中之第二据法门叹。就中即有七种法门。一无碍解脱。二念即是正念。三定即是无相定。四总持。五辩才即是四辨。六六度。七方便。即寻文可见也。从逮无所得以下。叹德中第二别叹三地就中自有三。第一从初讫乃如雷震。别叹八地。第二无有量以下。别叹九地。第三从近无等等以下。别叹十地。三皆有二。一定位。二正叹德。逮无所得不起法忍者位。从已能随顺以下。正叹德。至理本无能得所得之别。故言无所得。逮之言及。明解能及此理。故云逮无所得也。忍之言慧。能安无生之理。故名忍。既成此解亦不动有无二边。故言不起也。正叹德中亦开为三。第一叹下忍。第二从深坚固以下。叹中忍。第三从深入缘起以下。叹上忍。下忍中亦有三。第一叹德。第二从功德智慧以下叹体。第三从名称高远以下叹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者退凡有三。一位退。二行退。三念退。如来以三不退妙法弘导三退也。今八地菩萨亦顺佛。能转不退妙法。于世间弘导三退。轮是能转送物。此佛法亦能转众生于佛果。故云法轮。此句叹外化德也。善解法相智众生根者。法相二谛理。及大小乘之法相。知根谓利钝及其所乐。此二句叹能识药知病。亦是自行也盖诸大众得无所畏者。总结叹自行外化。明两德超群数之表。妙解出二乘之境故能盖诸大众一无所畏。从功德智慧以下。第二叹体。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者叹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者。相即三十二相。色即八十种好。称第一者。事中作谈。三界所无。理中为论。绝于报累。故称第一也。舍诸世间所有饰好者释疑。然释有三。一云。法身之地本无色相。但惑者见。故言舍诸世间所见色相也。二云。菩萨本来已舍世饰。唯有出世之严。故云舍诸世间饰好。三云。舍之言异。八地色相皆从妙本而作。故云异于世间饰好也。名称高远逾于须弥者。第三叹名。言八地菩萨内外两德适然成就。故美称远闻逾于须弥也。从深信坚固以下。第二叹中忍。就中亦有自行外化。无生之信不可移坏即义同金刚之坚。此句叹自行。法宝普照而雨甘露者。妙解为物作侧故称法。众圣所重故言宝。一念之中照机斯尽。故云普照。甘露之药能令诸天益寿。八地妙解亦能导物令长法身慧命。故以甘露为譬也。于众言音微妙第一者。明八音妙向称机而说也。从深入缘起以下。第三叹上忍。就中亦有自行外化。深入缘起者。明达色尘之无也。此句叹智。断诸邪见者。十使之惑并非是正。通称邪见也。有无二边无复余习者。断常二见不合中道。故称边见也。此二句断。从此以上叹自行。演法无畏犹师子吼者。说法称机一无畏之失。此句明上弘佛道。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者。慈悲说法利物。义同春雷之润百草。此二句叹外化。中上二忍亦应别叹名体。下忍中已叹也。从无有量以下。别叹中第二叹九地。就中亦有二。第一定位。第二从集众法宝以下。正叹德。无有量者。色法即有形量。心法非形量。今九地菩萨明达心数之境。故云无有量也。过达色境故已过量。肇法师云。少异此释。既得法身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有量。六地以下名有量。故云已过量。从集众法宝以下。第二正叹德。就中亦有自行外化。集众法宝如海导师者。明开导群生共入法海。劝令修善终得功德智慧之宝。即义同导师将诸商人共入大海。善教采宝方法令得多利也。此句叹外化。了达诸法深妙之义者。言明达假有即空。此句明能识药。善知众生往来所趣者。往言过去。来言未来所趣者。起病之所以。及心所行者。谓善恶。此二句明能知起病之原也。此皆叹自行。然照药知病似乎外化。但未被前人。故犹是自行。但私怀者。开导集宝。岂非自能识药知病。岂非益他。若尔则应言通兼自行外化。唯其别者。上句叹上弘佛道慈心与乐。下句叹下化苍生悲心拔苦也。不别叹名体者。例上八地可推。故不叹。亦可九地过达色境。故从其所达。不叹名体也。从近无等等以下。别叹中第三叹十地。就中亦有二。第一定位。第二从关闭一切以下。正叹德。无等等者。佛道无等。而佛佛相齐。故云无等等。十地菩萨既近佛果。故云近无等等也。从佛自在慧以下。出无等人家之德。言有如是德。故谓之无。十地菩萨虽未能全佛慧。亦已将近来也。从关闭一切以下。第二正叹德。亦有自行外化。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者。五道之果理非是善。所以通称恶趣也。十地菩萨已超五道之报。故云关闭。不生五道非但十地。初亦然。而凡生因断极于十地。故就十地叹不生。此句叹自行。从而生五道以下。叹外化。而生五道以现其身者。明法身无生而只欲化物故犹现受生也。从为大医王以下。释现生之意。明只欲利物故无生而现受生。从无量功德以下。叹德中第三通结叹三地。就中自有三。第一通叹自行外化。第二从其见闻者以下。通叹化道无违机之失。第三从如是以下。结叹也。无量功德皆成就者。通叹自行。无量佛土皆严净者。通叹外化。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者。叹化道无违机之失。明化道无违机。故见闻皆益。亦所作皆不虚设。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者。第三结叹也。从其名曰以下。第四列名。大合三万二千菩萨而今但列五十二菩萨名也。如是等三万二千人者。第五结数也。从复有万梵天尸弃等以下。同闻中第三列凡夫众。就中即有四。第一列色界梵王。第二从复有万二千以下。列欲界帝释。第三从并余有大威力以下。列八部众。第四从诸比丘以下。列人众也。尸弃梵王名。秦言顶髻。非在此故云从余来也。天帝者。须弥顶住三十三天。此列欲界天。第三列八部。龙有二种。一地龙。二虚空龙。种有四生。神者。受善恶报。其形胜人劣天。轻微难识者也。夜叉者。秦言轻健。有三种。一飞在虚空。二在地。三在天。常为诸天守门也。乾闼婆者。诸天乐神。居地上宝山中。天须乐时。作异相现率尔而去也。阿修罗者。秦言无酒神。此神男丑女端。有威力能与天共斗也。迦楼罗者。金翅鸟神也。紧那罗者。亦是诸天乐神。劣于乾闼婆。似人而头上有一角也。摩睺迦者。地龙。无脚腹行。此上八部鬼神皆以神力变为人形。座会听法者也。从诸比丘以下。第四列人众。而所以鬼神后列者。鬼神是诸天所使。故续天而列也。诸比丘是凡夫出家之类。故后列也。从彼时佛与以下。列同闻众中。第二举佛边众为结。佛边众者。即谓庵罗众。然此经正在方丈而说。今所以举此佛边而结者。付嘱之因。即此二众皆令为一众。所以尽举二众证成我闻。具方丈之众不如庵罗广大。所以但举庵罗为结也。彼时佛与无量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者。彼时者。是明阿难立于后集望前说法。故言彼时亦可方丈众将来之彼时。为无量众说法者。于方丈众未至之前。为庵罗众说法也。从譬如须弥山王以下。重显于时所会之貌。蔽于一切诸来大众者。谓方丈众也。但别序初尔时者。承上推便。则应是方丈众来集之尔时宝积长者奉来献盖尔也。然宝积长者献盖既在方丈众来集之前。故不得然。所以释者曰。庵罗说法无无时故。方丈众来集之前。佛为庵罗众说法之尔时。宝积长者奉来献盖。然则当方丈众既集之时。宝积长者即与庵罗合为一众。所以可知。此言无量之众。并宝积而唱。以此为推。则阿罗举此庵罗说法。只欲明方丈众至来之始相也。然所以知。此说法者。必是方丈众未致之前。为庵罗众说。且此言诸来大众。亦是方丈众者。下卷菩萨行品之初。言佛为庵罗说法之时。净名与文殊将方丈众诣佛致敬。或解言彼时以下为入别序文。释彼时。阿难立于后集望前说法故云彼时。为无量众说法者。亦如前为庵罗说。诸来大众。未集之前为庵罗众说法之时。复有馀众奉来也。此家。阿难凡举此庵罗说法者。只欲明宝积奉来献盖之始也。然则别序初尔时自然而去。复有一云。就列同闻众中开为二。第一正列同闻。第二从彼时佛与以下。略叙于时因付嘱为时众说法之貌。诸来大众者。因付嘱说法之时。或有馀众奉来者也。此家。阿难举此说法者。非为显宝积献盖之始。亦非明方丈众奉来之始相。只是略显于时因付嘱说法之相。下尔时者。直言如来将使净名宣不思议之尔时。宝积长者奉来献盖也。

从尔时毗耶离城以下。序说中第二别序。就中开为三。第一此佛国品名为原起序。第二方便品名为述德序。第三弟子菩萨二品名为显德序也。何则净名宝积同是法身大士常为护法城之侣。行居俱游寝食共处。而今但宝积独来净名不至。即知疾故不来。遣文殊问疾。因显不思议之理。所以称此品名为原起序。就中开为五。第一明宝积等献盖。第二从佛之威神以下。明佛受盖。第三从尔时一切大众以下。明大众叹未曾有三业供养。第四从长者子宝积以下。明宝积得见盖中所现十方净土。仍请问净土因果之义。第五从佛言善哉宝积以下。如来广明净土因果之义。以答其问。尔时者。明如来将使净名宣不思议之尔时。亦可佛在庵罗为众说法尔时。就第二如来受盖中亦有四。第一合五百盖为一。第二从遍覆三千以下。明盖所覆。第三从又于三千以下。出因盖所现种种之相。第四从又十方以下。明现十方净土及诸佛说法也。合五百为一者。略有三意。一者此经正以不思议为宗。如来既是为法之主。所以亦先现不思议之相。为序净名不思议之说也。二者欲表行因虽殊。所得之果即是法身一果。三者欲遣五百长者分别之心。故合为一也。第二遍覆三千者。欲表如来慈悲普盖六道也。第三亦现种种之相者。亦欲表如来照达法界无所不应也。第四现十方净土者。欲令众生慕净舍秽殷勤修福也。第三三业供养。可见也。就第四请问中有二。第一先叹如来神力。第二从尔时长者子以下。正请问。就第一叹中。凡有三十六行偈。分为九重也。第一初二行偈叹佛三业。第二从既见大圣以神变以下二行偈。叹合盖因现十方净土。第三从法王法力超群生以下五行偈。叹佛有法王之德。第四从始在佛树力降魔以下六行偈。叹佛一化始终之德。第五从毁誉不动如须弥以下二行偈。叹佛平等之慈。第六从今奉世尊此微盖以下四行偈。叹佛合盖遍覆三千仍现种种之相。第七从大圣法王众所归以下八行偈。叹佛身口二密。第八从稽首十力大精进以下四行偈。叹佛智断两德。第九从悉知众生去来相以下三行偈。叹佛真俗二智也。目净修广如青莲者。一身之中目为上。故为叹初也。此句叹身业也。心净已度诸禅定者。叹意业。久积净业称无量者。证成上二业。明久来既积净业故得如是尊报也。导众以寂故稽首者。叹口业。第二叹佛合盖仍现十方净土。可见也。就第三叹佛有法王之德中。开为三。第一初一句正叹法王之德。于万法能得自在故称法王。能降天魔制诸外道故言法力。此二德出于众数。故云超群生。第二次一句释法王。明常以法财施一切故称法王。从能善分别以下。第三出法财之相。亦分为二。第一初二行偈。就通门明说有不乖无。第二后二行偈。就别门明说无不乖有。不别假实故言通门。假实别明故称别门。能善分别诸法相者。言明达假有因缘之义也。于第一义而不动者。动之言乖。虽达假有之理。亦不乖于真无之理也。此二句正明说有不乖无。已于诸法得自在者。释能说有不乖无。明已于诸法得自在故能得如是也。是故稽首此法王。结也。从说法不有以下。第二就别门明说无不乖有。说法不有亦不无者。实法举体即空。故言不有。有既非有。无何所无。故言亦不无。一云。亦非无者。明俗谛非无。以因缘故诸法生者。言有无无定。故但藉因缘而生。此二句明说实法无不乖实法有。无我无造无受者。明我造受举体即空故云皆无。善恶诸业亦不亡者。明真谛虽无非无俗谛故言亦不亡。此二句明说假名无不乖假名有也。就第四叹佛一化始终中。六行偈分为三。初二行偈叹佛觉三昧初成。次三行偈叹佛成以后说法。第三后一行偈结叹。始在佛树力降魔者。明佛始在菩提树下降天魔也。得甘露灭觉道成者。明得甘露灭种智得成也。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者。明佛无故建威欲伏。使受行其正道。但立正则诸邪自然摧伏。一云。此一行叹未成之前事。已无心意无受行者。明佛从外道者。一无心从其行。只欲推伏回邪入正。第二叹成佛后说法三行分为二。初二行叹十二年中说相教。次一行叹三十年中说五时般若也。三转法轮于大千者。即谓四谛教。三转者。一是。二教。三利也。明众生因此转得生三慧也。其轮本来常清净者。明四谛之理灭累生解本来常然也。天人得道此为证者。明[牛*句]邻五人得罗汉果。八万诸天得须陀洹道。三宝于是现世间者。觉道既成即为佛宝。所转四谛自成法宝。[牛*句]邻五人自为僧宝。以斯妙法济群生者。谓五时般若妙于相教。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三乘众生只闻有相四谛或有退事。而既闻无相即得无漏真解。无复退为生死者也。从度老病死以下一行。第三结叹。或云。三行皆叹十二年中相教。随欲可用也。从毁誉不动以下二行偈。第五叹佛平等之德。八风不能动。喻若须弥八风者。称讥苦乐利衰毁誉也。于善不善等以慈者。明众生虽复行非修善如来等慈无。所分别。心行平等如虚空者。释能平等言明达平等之理。修心如虚空故能然。孰闻人宝不敬承者。明谁闻等慈不归敬之。肇法师云。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人天者。岂人天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从今奉世尊以下四行偈。第六叹佛遍覆三千。仍显种种之相。可见。十力爱现是变化者。十力是智慧之美名。爱见是大悲之异目。因十力以见机。藉大悲以拔苦。理有如是深益。故现是化变也。从大圣法王以下八行偈。第七叹佛身口二密就中有三。第一初一行偈。将欲叹二密先出二密之主。第二次一行略叹身密。第三举六行叹口密。六道四生各见世尊谓同己类。故云身密也。唯佛能得故云不共也。就第三叹口密中。自有三密。第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者。佛以一音说法。则东西二人皆谓同其语也。第二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者。明其所闻不同。或闻说集也。第三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者。明其生解不同。或有苦义是刚语。则生恐畏而厌离者。或有苦义是濡语。则生欢喜而断疑者。一往虽尔。而但此一音所在难有。今前述法空法师解释。妙本绝无一音。但应迹道中则有万别。今此一音但据听者为论耳。何者。或东西二人闻佛说法。东人谓说苦。西人谓说集。互相非曰。如来说苦。汝言说集者非。如来说集。汝言说苦者非。今此二人各执其一。故得成一音。而犹不清去。若随人言成一音者。或有二人。一人言并说苦集。一人言并说灭道。应成二音耶。然则何异应中万音耶。私释小异。则其二闻不成二故。于佛自成一音。然犹不清去。何者。今此二人所闻都无所因耶。犹有所因乎。若都无所因。则此二人只是妄闻。于佛无可以为叹。若有所因。则此二人必有称当者。宁言二闻不成。若有称当。则所谓一音何难。释曰。如来智力都非无。故难无所因。而非定相。故难可定称。所以二闻无不当者。无定相故亦非一相。又中公解言。妙本无言。唯是一极。而感者各异。不容是一。而言一音者。带迹论本故称一也。而但疑者。本中则万德有别。本何称一。而亦未闻穷释也。但私怀者。本中万德虽别。体则唯一圆而已。肇法师解言。一音者即是密而难得其意。又或解言。初一音是语之一。明若化东方人时。佛则以东方一音说法。而万类皆我语。次一音是所说法中之一。应为说苦者。佛则为说一苦。而或闻说苦。或听说集。次一音亦只就一苦。生解不同。即如前释。此解为文则便。而难犹不离。何则苦集之别东西二音。皆是感者自别。如来道中何有只用一方音亦唯说一苦之定。亦未闻穷释也。但私怀者。此是假设。不作则已。若作则无不能为也。从稽首十力以下四行偈。第八叹佛智断两德。就中自有二。第一初二行偈叹智。后二行偈叹断。叹智可见。但叹断中。初行叹断分段因果。后行叹变易因果。可见。从悉知众生以下三行偈。第九叹佛真俗二智。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叹佛世智。从常善入于以下一行半叹真智。皆可见也。从尔时长者以下。请问中之第二正请。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陈请问之意。明请问非但为自。必为五百长者也。第二从愿闻以下正请问。就中即有因果二问。愿闻得佛国土清净者问果。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者问因。今此二问所由来者。因亦合盖中所现净土生疑。此是但如来神力所现。理应必有实土。所以请问得佛时之极净土。及菩萨净土之行也。从佛言善哉善哉以下。品中第五如来广明净土因果之义以答请问。就中开为三重。第一许说。第二从佛言宝积众生之类以下正答其问。第三从舍利弗作是念以下释疑。第一许说中亦有二。第一如来敕许说。第二明宝积奉命。可见。就第二正答中即有二。第一答其果问。上言愿闻得佛国土清净也。第二从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以下。答其因问。上言愿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也。就第一答果问中亦有三。第一正答。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答。第三又从所以者何以下重释。今第一正答。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者。夫论国土。虽有净秽之殊。此是皆由众生善恶为感。故于众生必有定称己国之义。若论至圣。即智置真如之理。永绝名相之域。无彼无此。无取无舍既以大虚为体。照万法为心何有名相可量。宁复定称己国也哉。而大悲无息随机施化。则众生所在无所不至。故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然宝积上问必问得佛净土。何意今答直以佛土为也。释曰。如来本无己土。唯取所化众生以为佛土。众生则通在净秽二土。如来即同应施化。今若但举净土为答。或谓唯取净土众生以为佛土。不取秽土众生。所以通举佛土为答。而不言佛之净土也。然若诸佛菩萨本其无土。唯取所化众生之类以为佛土者。即应直答言十方世界皆是菩萨佛土。何意烦曲。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释曰。凡此中之意欲显诸佛菩萨无定己土。若直言十方世界是菩萨佛土者。则无以显诸佛菩萨无定己国之义。所以曲答以显诸佛无定土也。又问。宝积唯问得佛净土。不求菩萨土。何意今答中兼举菩萨为答也。释曰。若论无定己土。则七地以上皆同诸佛无土也。若直称佛土为答者。物谓则无土之称唯在于佛。非在菩萨。无以显七地以上皆同诸佛无土之义。所以兼举菩萨为答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答。就中即有二。第一就众生报为释。第二从随诸众生以下。就佛应土为释。明夫国土有二种。一众生报土。二如来应土。此二土如来皆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皆取以为佛土也。所以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然若辨报应二土。虽复本由圣教。正以众生善恶为感。故嘱众生则彰。应土虽是本由物机正以如来神力为现。故嘱如来则彰也。标疑云。佛若无土。只应道无土所以烦取众生之类。以为佛土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者。明菩萨在因之日。随所化众生根性可堪。教令修善。使感净秽二土。菩萨行满成佛。还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故取以为佛土也。若直以现在化主为释。则应言菩萨随所化众生。而欲显因时教化义故。云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此二句。前句就五乘众生为释。后句别就三乘众生为释也。何则前句直云化。化语通在五乘。后句言调伏。调伏是理中之解。理中之解非人天乘所能。故知其然。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者。就应土为释。明亦随众生机乐。示现种种应土之相。令入佛慧。亦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故取以为佛土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前句入佛智慧。就初地以上为释。后句起菩萨根。就住下为明也。问曰。夫论入中施化。虽有广狭之殊。菩萨亦当分皆能。何意上正答中兼举菩萨为答。今释答中但取如来入中施化以为佛土。不取菩萨施化为菩萨土。答曰。上正答中兼举菩萨者。已如上。释答中偏举如来入中施化者。略有二意。一宝积上问本在佛土。不问菩萨土。二清取他土以为己土者。只在七地以上。降此以下或有实土。极净无土。唯明于佛。有此二意故。今释答中偏举如来入中施化以明土相。又问。今报土实有所化众生。故诚应入中施。义嘱化主以为佛土。应土只现无实。则为何众生施化。取以为佛土。释曰虽非实众生应中非无也。故为应众生。亦以应为施化。所以亦应中施化。义嘱化主为佛土。且若以远义传取者。则应中虽无实众生。犹有因应实得益者。所以亦即因此以为佛土。然则报土兼显因时。应土只就果为明矣。又解言。三重即如前。但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者。不别言因时教化。但直云菩萨随其所化众生所在取以为佛土。所以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若具言。所以者何。诸佛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行菩萨佛土。但文互举。应土亦然。随以应土入道众生所在。以为佛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三重显上释。就中即有法说譬喻。标疑云。若成佛时无定土者。则菩萨时只应以无相教化众生令得种智。所以犹劝净土还入中施化以为佛土者何。释曰。菩萨在因之日。劝取净土者。本非自为。必欲饶益诸众生故。释应土亦然。释疑者。若无土直应言无土。所以烦作应土以为己土者何。释曰。亦欲化物故也。第二举譬为释。人譬欲取净土菩萨身。造室譬欲取土之心。明若人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内合。菩萨上弘佛道下化苍生故。取此报应二土之心方成。非是空取。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者。言若但空无地。室不能成亦应言若但地不由空亦不能成。但文略耳。内合亦然。若二事唯偏。则菩萨取土心亦不成。又解言。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内合。菩萨欲具空有二行故。取土心则成。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者。言若但空解而无有中化物。则取土心亦不成。此是中公所须。内合可见。又一解言。佛若无土。直应噵无土。所以入他土施化取以为己佛土者何。释曰。入中施化仍取他土以为己土者。非无意也。必欲饶益诸众生故也。释譬亦然。取他土以为己土者。必欲成就众生。非于空也。应言诸佛菩萨愿取佛国者。亦略举一也。然以此文为求。所言兼显因时。亦似当也。

宝积当知以下。第二答因问。就中开为三。第一正明万善是净土因。第二从如是宝积以下。明诸行相资乃能共成独一不能第三从是故若菩萨以下。劝进净因。就第一正明万善是净土因中。凡有十七事。不可配怡随文直释也。直因心是菩萨土者。明菩萨在因之日。自修无相直心。用教众生令修直心。菩萨无相直心则感佛果。众生有相直心自感净土。然则众生直心为当正因。菩萨直心但为远缘。今以缘为因而答。故云菩萨直心是净土因也。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者。明菩萨善教众生。令修直心复能还不谄。使生其菩萨国也。众生若不修直心。则此土不成。欲显此意故。云不谄众生来生其国也。然则正以众生直心为感。故实是众生净土。而今以本缘义。且菩萨行满成佛。还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故称其国也。此下十六事。例同此释。而善有二种。一行善。二报善。初言直心是行善。不云不谄是报善。因有四种。一同性相生。谓之习因。如初修直心还能不谄不类是。二异类相生。谓之报因。如善恶生苦乐之类是。三相资因。如行施为因即生持戒之类是。四相似因。就报因中押出一因。如不杀生复得长寿之类是。今十七事。或具四因。或二三因。或单一因。即临文可推也。就中略举十重问答作料简也。第一问曰。宝积上问唯诸菩萨正因。不求众生正因。而今既云菩萨直心犹作远缘。但众生直心乃当正因。然则应言菩萨无正因。今以缘为因作答岂非问答不相当也。答曰。菩萨实有正因之义。但隐而不答者。赤可。问答不相当。而菩萨本来无自正因之意。但欲令众生免诸重苦故。教修直心使感净土。则正因之义要在众生直心。所以于菩萨唯以缘为因而答也。第二问曰。如言菩萨本无正因之意。正因之义要在众生者。今修直心感彼净土。必在何等众生也。答曰。往生净土凡有三种。一七地以上乃至金刚。不论可推。唯有应生无实生也。二者初心以上乃至六地。但以宿业且以愿力往生非今受乐发心作因而生也。三者外凡之中赤地凡夫无所可论。今受菩萨教化。发心修直心感生净土者。正在共位凡夫也。第三问曰。上答果中。则通取净秽皆以为佛土。以此为例。因赤虽有净秽。皆是本由如来为答也。以此为例。必上答果中。亦是唯举净土众生为佛土也。答曰如来本无己土。唯取所化众生之类以为佛土。则通在净秽。如来即同应施化故通净秽皆为佛土也。今答中。偏举净者。略有二意。一者宝积上问唯求净因不问秽因。二者夫圣人之情只欲与净不在秽。但众生欲乐不同。不适圣意。是以各从其所堪修。犹劝秽之因使免三涂之重苦。若寻圣人本意唯在于净。所以今答因中。偏举净因为答也。第四问曰。既云土是累法故诸佛本无己土。诸菩萨等亦不求者。只应以无相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何故犹劝净因使得此累土耶。外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外虽殊。必是言不乖也。答曰。不乖也。但众生神根各异。欲乐不同。则不可纯以无相为化。且在秽土即五浊障深。为化不便。既生净土无五浊障。为化安便所以先劝净因使感净土者。只欲终同无土之等也。第五问曰。若言既生净土无五浊障。学道有由故先劝净土者。一生净土。都无复三涂耶。犹有还耶。若犹还者。虽生净土。亦可无益也。答曰。若以上品净业往生上品净土者。或以发愿欲化众生受彼三涂。而无故复恶实受者也。若以下品净业往生下品净土者。唯是无定。或值善缘增修无相亦可不还。若不如是不还何为。然虽还不还。一生净土多胜秽土之报。所以圣人殷勤劝修净也。第六问曰。常言。六心以还既是位退。所以或解言。退为声闻。或解言。退作四重五逆。既云今发心修直感彼净土者。正在共位凡夫。然则六心以下尚尔。共位凡夫虽复上品净业往生上品净土。那得不退也。答曰。外凡入初心略有二种。一者或修上品净业从上品净土入者。无有退事也。或从此入者唯是无定也。第七问曰。若外凡人先作三途应受恶报。今蒙菩萨教化。如教修行上品净业。先受何报恶报若先。则此净业何用。净业若先。其恶业灭乃往耶。若灭而往。可言从上品净土入初心者无复退恶也。若不灭者。虽在净土。犹含恶业。岂言既生上品净土无复恶也。答曰。净业力强先受净报。若恶业是胜先受恶报。随其轻重可量也。无量寿经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但为一念。非谓一生终身修行也。二业若等。先熟为先。等业何以熟有先后。曰。众生业力受报。所以叵思议也。若是净业为胜恶业。则其恶业不灭。何为岂言虽在净土。犹含恶业。故复恶不息也。或有不灭而往。然既生净土。则所向皆说正道。故无相为缘渐渐益。何有恶业而不灭也。然则一生上品净土不还三途明矣。第八问曰。既言虽复净土业。而其恶业是胜先受恶报。且等业以熟为先者。则劝取净业。未明其利也。答曰。今所言修直以取净土者。必就如教修行。如行得利者为论。非谓不得边也。然虽复先受恶报。恶报既尽之后。得值善缘更发乐心。资其本善。亦得往生。岂言劝修业未明其利也。第九问曰。同一净业所感净土犹有三界耶。若无者。同一太虚何故尔也。若有者。既以一业所感。何故受处不同。答曰。何无三界。今受处不同者。以定为别故然。何则若人在此欲界修净业时。学色界定者即受彼色界处。若学无色界定亦受彼无色处即问。然则三界乐品有差别耶。答曰。但其一界中有上中下之别。而三界无差别也。但定有必深浅。而定即但为慧缘。不为定缘。所以三界乐品亦无差别也。即问。然则此净业但感乐报。不感智解。答曰。傍缘何无。正感唯然。第十问曰。因时教化菩萨行满成佛。还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且以远缘之义故称其国者好矣。然但疑者。既言相似之人得入真观。必无量劫修行方得入者。况乎成佛非是数劫之期。然则既生净土。虽复住寿无量。今一菩萨行满成佛之间。必净土众生或有无相为缘断结故凡成圣。或复修馀业即万亿生感于无量世界。岂但守其直心恒在一处也。然则佛国之称正在化主但其远缘之义无所复论也。答曰。如言实非恒在一处。亦其远缘正在于初直心。而此菩萨行满成佛时。远望昔日作缘之义。虽复万亿生感于无量世界。随其所在常应施化。且虽有复修馀业。则此业亦皆由初直心而生。所以远缘之义犹不离也。且或有无量生感于一处者。十善是菩萨戒。戒则无量。今略举其十戒。具则无愿不得故言满愿。忍辱修容故诸相具足。明由智慧化故三聚中正定者来生也。始为四摄所摄。今则自行摄。得免他摄故云解脱所摄。八难者。三途北郁越单长寿天。此五是地难。世智辨聪是心难。佛前后是时难。聋盲喑哑是形难也。此八难以人天四轮为除也。从如是宝积以下。第二明诸行相资乃能共成。上直心当处明有感土。故今更明诸行相资乃独一不能也。随其直心则能发行者。言心直故能发众行。然则直心乃是万行之始。夫此意明行之次渐微著相因也。随其发行则得深心者。明众行既积则其道心转深也。随其深心则意调伏者。明道心既深故能弃恶从善意无粗趪也。随其调伏则如说行者。言心能调柔故则闻如说得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者。所闻如说得行故能施众共回佛果。随其回向则有方便者。明既能回向而不着故则大乘方便之所由。此上明菩萨本缘。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者。既有大乘方便故则能成就众生行立。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者。明众生既立净行故则能得净土。此二句明众生正因。随佛土净则说法净者。明土净无秽则有净说也。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者。既有净说故受化之徒能得净慧。随智慧净则其心净者。净智既生心亦随明。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者。明心为万德之本。今心既净则所生一切功德那得不净。故言则一切功德净也。此皆明净土之利也。从于是宝积以下。第三劝修净因。然既云净土正以众生善业为感。而今何故但劝菩萨。不劝凡夫者。略有二意。一凡此中问答唯指菩萨。不在凡夫。所以今亦指菩萨为劝。二者。若举其师则弟子自从。故不别劝也。从尔时舍利弗以下。如来答请问中之第三释疑释疑即文自显也。就中初开为二。第一经家叙舍利弗疑念之相。第二从佛知其念以下正释疑。而舍利弗生此疑者。因上劝修净云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而生。就第二正释疑中亦有三。第一如来自释。第二从尔时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证释。第三从于是佛以足指案地以下。如来还现神力除疑也。此三重来意者。疑有三种。一者轻发言即去。二者中须语乃去。三者重待神变得除。所以须此三重为释也。就第一如来自释中亦有三。第一如来举譬问真子。第二对曰以下仰答。第三从舍利弗以下。如来还自正释。日月喻如来。所照众色喻如来净土。盲者不见喻二乘。一云。日月是天子宫殿。恒乘日月宫照天下众色。日月中天子譬如来。日月譬如来净土行。所照五色譬如来净土果报。盲者不见亦同先意也。从尔时螺髻以下。第二证释。若直言众生罪故而不出得见者。物疑此事但言非实。故举无罪螺髻所见为证释也。就中亦有三。第一螺髻梵王先陈其所见问真子。第二从舍利弗以下。真子举其所见作答。第三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明证能见不见之所以也从是佛以下。第三现神变除疑。就中有二。第一变秽令净利根断疑。第二从佛摄神足以下。摄神钝根断疑也就第一变秽令净中亦有四。第一如来举所变问真子。第二明真子用所见奉答。第三从佛语以下。如来述答。第四从佛当现此以下。正明利根断疑。未曾见闻娑婆世界有净土。故云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佛国土常净若斯者。若之言如。明我所得报土常净即如今此应土之清净也。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者。解此同异有三种。一云。异处异质。谓净秽殊隔。界坢不同。二云。同处异质。如娑婆世界净秽杂有不相妨碍。三云。同质异见。如恒河流水有福见水。饿鬼见火也。肇法师似同此意。即文推便。后二可当也。第一解少难何者。若言处质皆异者。那得言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也。从当佛现此以下。第四正明利根断疑。得无生忍者。明初地入佛慧。亦可入八地。此则证上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也。发无上心者。明住下人入初地。此则成上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也。从佛摄神足以下。第二因摄神钝根断疑。二乘根钝睹净还秽。方悟无常而得益也。法眼谓得初果也。漏尽意者。谓得罗汉果。

方便品第二

此品明维摩诘以种种方便化物。故因为品目也。此是别序中之第二述德序。何则当说此经时。未有此序。但后阿难深取佛意。欲令末代众生闻其高德敬重其说。故举此一品。全叹净名德行。所以名为述德序也。然就实为论。净名既是过去金粟如来。但晦明化物应为弟子。进则不可使同正觉。退则不可等列极下。是以今据八地以上为述也。就中初开为二。第一将欲述人家之德。先述有德之人。第二从已曾供养以下。正述人家之德。第一可见。就第二正述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世主所敬。述其妙本。第二从欲度人故以下尽品。述其方便之迹。此二叹来意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所以本迹双述。真应并叹也。述本所以起物尊重之心。叹迹所以遣物即事之惑。就第一述本中。亦开为三。第一以本行为初。六句作三双为正叹。举权实而结。第二从大愿成就以下。举本愿为始。四句作二双为正叹。举身心两德而结。第三从诸佛咨嗟以下。举外人通结叹也。已曾供养无量诸佛者。出其行本。行本既高。所生品行微妙明矣。深殖善本者。菩提心是众善之本。故云善本也。历劫修行故云深殖。或云。七地行为八地作因。故称善本。此二句名以本行为初。从得无生忍以下。以六句作三双为正叹。得无生忍者。明八地以上智合无生之理。此句叹空解。辩才无碍者。涉有化物。四辩无滞。此句叹有解。此二句空有相对为一双。游戏神通者。明外游适意。此句叹外德。逮诸总持者。一文持。二义持。具二不忘。此句叹内德。此二句内外相对为一双。得无所畏者。谓四无畏。降魔劳怨者。谓四魔劳我。此二句叹其刚用。入深法门者。谓明达诸法门。此句叹其柔用。此三句刚柔相对为一双善于智度者。叹实智。通达方便者。叹权智。此二句即所谓举权实二智而结。从大愿成就以下。第二明以本愿为始。四句作二双为正叹。举身心两德而结。大愿成就者。谓上弘佛道下化苍生愿。此愿是愿中之要故称大。此句名以本愿为初。明了众生心之所趣者。明能照众生心之所乐。又能分别诸根利钝者。言明达众生根性。此句叹其杂照。久于佛道心已纯淑者。淑之言善。明于佛法中称当纯善。向佛无所杂。此句叹其能纯。此二句纯杂相对为一双。决定大乘者。明善达运载之理仰求心决也。此句叹自行。诸有所作能善思量者。府应六道为众生说法。无差机感。此句叹外化。此二句自行外化相对为一双。住佛威仪者。四威仪与佛不殊。此句叹其身业。心如大海者。明达万机无不遍照。此句叹其心业。此二句所谓举身心两德而结。从诸佛咨嗟以下。第三举外人通结。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者。明既有如是德行。故在上为诸佛咨嗟。在下为诸天所供敬也。从欲度人故以下。正述人家德中第二述迹。就中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叹其未病以前方便之迹。第二从其以方便现身有病以下讫品。述其现疾以来方便之迹。就第一亦开为三。第一略明欲度人故现居毗耶。非实生也。第二从资财无量以下。别述种种之迹。第三从长者维摩诘以下。结其方便益物。第一可见。就第二别述中亦有二。第一从资财无量以下。讫入诸酒肆能立其志。叹其只就毗耶化物之迹。第二从若在长者以下。叹其遍入三界无方化物之迹。就第一现迹毗耶中亦有二。第一而以禅为味。叹其静在家庭之时行。第二从若至博奕以下。叹其出门游乡之时迹也。就第一中亦有二。第一举六度叹其行善益物。明为众生除六弊之患也。第二从虽为白衣以下有六句。叹其能处恶不损己。皆可见。就第二叹其出门游乡之时行亦有二。第一叹其游近乡说法度人。第二从游诸四衢以下。叹其游远乡种种化物。亦可见也。问曰。既云妙本无形应物现形。然今叹本中犹叹身心。又叹迹中般若度。岂非妙本之有。则本迹无可以为辨。而犹别叹者何也。答曰。妙本实无形色。而上叹身心者。身谓法身。心谓智慧。非本有色身心也。亦可。真身是应色之本故。本亦举身心。而非本实有身心也。且上叹中。每事皆实。故知别叹本也。为八地以上有妙色。此文则便。叹迹中则云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是谓非生而现生。亦非居而现居。岂非是迹。故知本迹可别也。且第六度虽复妙本之能。既非自为。即用齐物。齐物之义宁复非迹。且博奕嗜酒淫欲之类皆是非实。则应迹所为明矣。从若在长者以下。别述中第二叹其遍入三界无方化物之迹也。长者邑中有德者也。多以俗法训世。故为说出世胜法。居士积财具德。故令除其贪着散财求福。刹利是王种。自恃多瞋故使忍辱。婆罗门净行。有智多慢。大臣补国。故教令正法。王子贪国逆害。故教忠孝。内宫尊女人。多邪态为事。故教令正直庶民者其卑薄福。教修福。梵天说胜慧者多著于乐。故教胜慧。帝释五欲自恣。故教观无常。护世四天王。典领鬼神不令得害于人。故生四天王中教诸鬼神护人也。从长者维摩诘以下。第三结以方便益物之道也。从以其方便现身有疾以下。第二述现疾以来方便之迹。就中亦开为三。第一明其现疾致宾之相。第二从其往者以下。明其因疾为宾说法。第三从如是长者维摩诘以下。明诸宾发心得益。第一可见。就第二因疾为宾说法中。亦开为三。第一先诫离恶。第二从诸仁者此可患厌以下。劝修善。第三从诸仁者欲得佛身以下。结上诫劝。就第一诫离恶中。即举五门为诫。初举无常门讫不可信也。从为苦为恼以下。举苦门。内心不适谓之苦。外逼谓之恼。内外皆不随故言众病所集也。从是身如聚沫以下。举空门。自有十譬。即分为二。第一前五譬明内我所空。从是身如梦以下五譬明外我所空。或云。初五譬。别明内五阴空。后五譬总明内五阴空也。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炎。行如芭蕉。识如幻。明以智手摩不得实。从是身无主以下。举无我门。亦有二。第一历以四大譬明无我。第二从是身无实以下。总四大通寄馀事明无我也。如地者。地假。四微任持无主。今此身亦假。五阴而无主。即如地。如火者假。薪焚烧扬炎而无主。此身假名。东西而无主。即如火。如风者。风连持鼓动而无主。明念念连持而无主即如风。如水者。水随方圆而无实。明此身掘折从礼而无主即如水。是身无实四大为家者。言但合四大成身。何有实。是身为空离我我所者。内身尚无我。外我所那得不空。是身无智如草木者。言无神我。是身无作风力所转者。动转谓有作。但风力所转实无作。从是身不净以下。明不净门。就中亦有二。第一初明三十六物不净。第二从虚伪以下。皆明理不净。虚伪之法智者皆以下净。故言理不净。一云。上已明四门。此下复明不净无常苦无我。翻倒。又一云。从虚伪以下。结上五句。虚伪结空门。虽假澡浴结不净门。必归摩灭结无常门。为灾以下结苦门。阴界结无我门。皆可见。随欲可用也。从诸仁者以下。因疾为宾说法中之第二劝修善。就中分为三。第一直劝乐法身。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劝第三从无量功德以下。明法身因。诸仁者此可患厌者。将欲劝佛身故。先诫厌上五门。第二释劝。佛身者。既是法身。故可乐也。就第三明法身因中亦有三。第一总万善是法身因。第二从戒定慧以下。别明行体。第三从如是以下。总结万善是法身因。从诸仁者以下。因疾为宾说法中第三通结诫劝。可见也。然此中法身是何身也。解有二。一云。是犹七百阿僧祇身。二云。是常住身。何则虽复当说此经。未明常住。而此经正滞只在文殊奉旨问疾以后。今此品者但是出经阿难后集之日。深取佛意欲令末代众生闻其高德敬重其说。故以此一品全叹净名无方化物之德。所以知明常亦无可慊。若是七百阿僧祇身者。举五门为诫中。余门可以为诫。但无常门不可以为诫也。何则若是七百阿僧祇身犹未免无常。岂言当乐如来身。然疑者只就阿难作论。亦复可然。然此品中事亦是净名所说。阿难但领佛意。而存之也。则净名意何也。且此品事必取问疾以下事为存耶。若是者言常住亦不然也。释曰。因此现疾所明非一。受众亦无数。岂必其然。且净名意然。若非文殊问疾之众。则为说常亦可无妨也。为此经已明常住家则自去也。从如是长者以下。述其现疾以来方便之迹中。第三明问疾诸宾。闻法发心得益也。

维摩经义疏上卷终


维摩诘经疏卷第中

上宫皇御制

弟子品第三

明如来闻净名有疾。遣五百弟子问疾。故因为品目也。此品及菩萨品。别序中之第三显德序也。何则如来三达适然万机同照。岂其不知为遣问疾。但文殊可往。五百声闻不堪。八千菩萨亦不能。而犹遣者。乃是欲令诸人各陈昔日受屈。因显净名之妙辩德行无等双。是故名为显德序也。就中开为二。第一明经家叙净名悕使之想。第二从佛知其意以下。正命遣。第一可见。就第二正命遣中自有二。第一先遣声闻。第二遣菩萨。然先遣声闻。后命菩萨者。若菩萨既辞不能。则声闻无复可遣。先命声闻皆辞不堪。即命菩萨。理无可推。自受应往。所以先遣声闻后命菩萨也。就第一遣声闻中亦有二。第一别命五百弟子。第二总结不堪。第一命舍利弗。此人十弟子中智慧第一。所以第一命也。就中自有二。第一佛命。第二辞不堪。就中亦有三。第一宜辞。第二释辞。第三结不堪。第一宜辞可见。就第二释辞中即有二。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一缘由可见。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开为三。第一出总呵。己为宴不称理。第二从夫宴坐者以下。据事别呵。第三从若能如是以下。总结呵。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者。夫论理中之宴。不必如舍利弗也。真子既为少乘故。患世散乱欲隐山林以摄身心。而净名致呵者。若解万境即空不存彼此者。何有身心而生散乱也。若存万法是有不能亡者。虽入山林。则散乱何离也。第二别呵。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者。言彼此俱亡。无山可入。无世可避。是则身心不现于三界。是名为宴。汝存彼此。弃俗入山。则身心现于三界。岂名好宴。此句呵不能摄身心。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宴坐者。起之言出。智虽合空。而现有中种种威仪。无方化物。乃名为宴。汝则唯心自度。益物为烦那得好宴。此句呵不能平空有二境也。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者。道法谓圣法。言虽能圣法。亦俗法中现凡夫事。随机化物。乃名真宴。汝存凡夫可舍圣道可取。则成分别。那得为宴。此句呵不能平凡圣二境也。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者。二谛理为内。六尘为外。言不着二谛。不着六尘。内外双亡乃名好宴。汝存六尘可弃二谛可修则成是非。那得好宴也。此句呵不能亡是非。肇法师云。身为幻宅。曷为住内。万物机斯虚。曷为在外。小乘防念故系心于内。凡夫多求故驰想于外。大士齐观故内外无寄也。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者。动之言出。若能解诸见即空无可舍。亦修行三十七品。乃名真宴。汝存诸见可遣道品可修。则是取相。何名好宴。此句呵不能平真俗。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者。若能解烦恼即空无可断。是则自证涅槃。汝存烦恼已断方入涅槃。则成分别。何名为宴。此句呵不能证涅槃方便。肇法师云。烦恼真性即是涅槃。慧力强者观烦恼即空。是入涅槃。不待断而后入也。此中大意皆同举是显非。但遂事文异也。从若能如是以下。第三总结呵。从时我世尊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也。第二命目连。此人十弟子中神通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例同上。就第二释辞中。亦开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维摩诘说是法时以下。明因呵傍人得益。而此目连所以被呵者则有二失。一者为无相机妄说有相。二者为大乘机妄说小乘。有此二过。所以净名致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二。第一总呵。第二从法无众生以下。据事别呵。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者。明不应违机而说也。夫说法者当如法说者。明必应审察前机乃可为说也。就第二别呵中自有二。第一从此讫当建此意而为说法。呵其乖无相机为说有相也。第二从当了众生根有利钝以下。呵其乖大乘机为说小乘也。就第一呵其乖无相中亦有二。第一直举无相呵其有相。第二从唯大目连以下。因结呵仍教无相说法也。就第一正呵中。即有三十句分为二。第一初十句就假名空作呵。第二法无我所以下有二十句。举实法空作呵。就第一假名空中亦有二。第一前四句明众生空。第二后六句举理空为证也。法无众生者。第一义中无众生可得也。离众生垢故者。何知无众生。作无众生观时。与理相符即能离计众生之垢。故知无众生。下三例同此释也。又一云。此举能计破所计。所计谓众生。能计则惑情也。法无众生者。明无相法中无所计神我众生也。离众生垢故者。离之言空。明能计惑情尚空。况其所计。故云无众生也。法无有我离我垢故者亦同。一云。计我之垢既空。故所成行者亦空也。法无寿命离生死故者。识心相续不断。谓之寿命。亦同上释。一云。生据其始。死据其终。寿命据中。明始终皆空。中间寿命那得不空也。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者。前后谓生死二际。亦同上释。一云。前际谓过去。后际谓未来。人据现在。过去未来二际既空现在之人那得不空也。从法常寂然以下。第二明理空为证。明理既自空。则众生空明矣。法常寂然灭诸相故者。明真谛即然。法离于相无所缘故者。世谛中心为能缘境为所缘。而真谛中能缘心离于相也。何者。所缘境既空。那得能缘。一云。应言法无所缘离于相故。随欲可用。此二句明心行处灭。法无名字言语断故者。名生于言。言既断故无名字也。法无有说离觉观故者。说由觉观而起。然理中无觉观故无说也。此二句明言语道断也。法无形相如虚空故者。结心行处灭。明相因有生。理与虚合。故无形相。既与空合。虽欲缘何所缘。故云结心行处灭也。法无戏论毕竟空故者。结言语道断。明戏论因有而生。理既竟空。何有戏论。理既毕空。虽欲言何所言。故云结言语道断也。从法无我所以下。举无相正呵中之第二。就实法空作呵。有二十句分为四。初一句通明实法空。从法无分别以下有六句。明六尘空。从法无动摇以下有五句。明六识空。从法无好丑以下八句。明六根空。法无我所者。根与识尘皆是我所故言通。第一义中亦不可得。离我所故者。即如上释。一云。离之言空。理中根与识尘举体即空。故知无我所。就第二别明六尘空。有六句分为二。第一初三句正明六尘空。第二从法同法性以下三句结即无相。法无分别离诸识故者。世谛中六尘有分别。而第一义中六尘举体即空离于识故无分别。一云。分别六尘唯识所能。明能缘六识既空。所缘六尘那得不空。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者。比由相待而生。理本无相待。故无比。法不属因不在缘故者。因由缘起。缘既自空。故不嘱因也。从法同法性以下。第二结即无相。法同法性入诸法故者。明此六尘法即体无相。故言法同法性也。入诸法故者。言真谛入诸法。明若真谛异诸法。则此六尘法那得同真谛。真谛通诸法。故此六尘法亦得同法性。法随于如无所随故者。明六尘法随真如也。无所随故者。物谓如与法既是别体。有前后相从。故言随。所以明如与法同是一相无相无随不随。故此六尘法得随于如。若是别体。那言得随也。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者。法谓六尘。实际谓真谛。明此六尘举体即空。能不动有无二边。故云住实际。亦可。法则如上。谓真谛。上举事明真谛。此还就真谛明真谛。明理极唯是。释文自去也。从法无动摇以下。第三明六识空。即有五句分为二。初二句正明六识空。从法顺空以下三句。亦结即无相。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者。明世谛中有六识驰走六根分别六尘。而真谛中识体即空不依六尘故无动摇。一云。六尘举体即空。明所缘六尘既空。能缘六识。那得不空也。法无去来常不住故者。明亦世谛中亦有六识往来六根。而真谛中六识念念不住故无去来。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此三句第二结即无相。明此六识即三空不异也。从法离好丑以下。第四明六根空。即有八句分为二。第一初四句正明六根空。第二后四句举理空为证。法离好丑者。世谛之中六根有美恶之别。而真谛中无可别也。法无增损者。世谛六根有盛衰。而真谛中亦无盛衰也。法无生灭者。世谛中六根有初生后灭。而真谛中本无生灭也。法无所归者。世谛中因六根作善恶必有所归。而真谛中无作善归于人天。作恶归于三涂。故云无所归。一云。外人计五大生五根。死时五根还归五大。而真谛中绝无尔也。从法过眼耳以下四句第二举理空为证。明理既自空。则六根那得不空。法过眼耳鼻舌身心者。明理非六根所及也。或云。以空过诸根。不见诸根。法无高下常住不动者。高言圣。下言贤。明至理不能以诸智移动。或云。天为高。人为下。言理无高下也。法离一切观行者。亦言至理非诸观之所及。或云。从法无我所以下讫诸边不动。通明三空。从法无动摇以下讫应无作。明六识空。从法离好丑以下讫法无所归。明六尘空。从法过眼耳以下讫离一切观行。明六根空。而大意即同。随欲可用也。从唯大目连以下。呵己乖无相中。第二因结呵仍教无相说法。法相如是岂可说乎者。结呵。明理既如是。岂可违机妄说有相。从夫说法者以下。教无相说法。即有二。第一举法说并师弟子明不存。第二举譬并师弟子明不存。可见也。从当了众生以下。别呵中之第二。呵其乖大乘机为说小乘也。当了众生根有利钝者。呵其不知众生病相。善于知见无所挂碍者。呵其不知为除药。此二句明不能下化苍生。以大悲心赞于大乘者。若机大者即应为说大乘也。念报佛恩不断三宝者。明若能称机为说者。乃名念报佛恩不断三宝之种也。而汝既违前机为说小乘。则差乎佛意。岂言念报佛恩令长三宝之种也。此二句明不能上弘佛道。然后说法者。言应如上。而可为说也。从维摩诘以下。释辞中第三明因呵傍人得益也。从我此辩以下。辞不堪中第三结不堪。第三命迦叶。此人十弟子中头陀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我世尊以下。因呵迦叶得未曾有。就第二正出呵事亦有二。第一正呵。第二从迦叶若能如是食以下。结呵。然此迦叶所以被呵者。己有四失。一者迦叶内计富者宿世畏罪修福故今得富乐。贫者宿不修福故今受贫因。若今不修善未来亦贫。我应只就贫家乞食。所以净名呵己慈悲不等曰。贫富岂常。则应平等为化。不可别也。二者亦计但以人天劣果报利施主。不在佛果。所以净名亦呵其运心不远也。三者亦计富里尘美恐生着心。应舍富乡只就贫里。净名呵者。若解六尘即空。不存美恶。何有六尘可避。若存六尘可避。则六尘终日不离。然此意非但迦叶。外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四者我能具智断两德。故必有胜田之德。若施我者应多得益。故应勤乞食。而净名呵者。若能双亡邪正不存尊卑者。真可谓有胜田之德。而汝存尊卑。自举兼人。则成分别。何名胜田。若以分别为胜田者。无人不有分别之心。故皆有胜田之德。非但汝也。呵此四失故。就正呵中。自有四重。第一从初讫应次行乞食。呵其慈悲不等过。第二从为不食故以下。呵其运心不远过。第三从以空聚想以下。呵其不能亡六尘之过。第四从迦叶若能不舍八邪以下。呵其计胜田德之过。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此二句正呵其慈悲不等过。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者。教也。从为不食故以下。第二呵其运心不远过。为不食故应次行乞食者。言为令施主得涅槃不食之报故须行乞食。而汝计但欲令施主得人天受食之果者则非也。此句明初将行乞时立意。为坏和合相故而取揣食者。为令施主坏五阴生死和合之身得无相法身故取彼揣食。汝计令得人天五阴身者非也。此句明正受食时立意。为不受故应受彼食者。明欲令施主得无受法身故应受彼食也。而汝计令受人天五欲乐者非也。此明当食时立意。从以空聚想以下。第三呵其不能亡六尘之过。就中亦有三。第一总呵。第二从所见色以下。别据六尘作呵。第三从无自性以下。明理空证结上总别二呵。以空聚想入于聚落者。言若能观聚即空。何有美尘而生染也。一云。观六尘即空与无人空聚等者。有何生染也。从所见色以下。第二别据六尘作呵。所见色与盲等者。明所见色即空与盲等者。何有色而生着。所闻声与响等者。响中虽有美恶二声。而人不爱憎者。知其无实故也。若观声尘即空与响等者。何有声尘而生染也。一云。响由声而生而于声无染为喻也。所嗅香与风等者。嗅香虽在风中。而风不别憎爱。若观香即空与风等者。何有香而生染也。一云。无香之风虽对鼻不发识。无由生染亦然。所食味不分别者。观味即空不分别者。何味为着。受诸触如智证者。若能观诸触即空。如无生智证诸法者。宁复生着。知诸法如幻相者。此明意尘。言若观诸法即空。何有生着。从无自性以下。呵其不能亡六尘中。第三明理空证通结上总别二呵。无自性者。无自五阴。无他性者。无他五阴。一云。无自性者。属己六尘举体即空。无他性者。属他六尘亦不有。本自不然今则无灭者。法若本自有生终亦有灭。本无生故今亦不灭。此明始终皆空也。一云。本自不然今则无灭者。此释自他六尘所以是空。明法无始终一切皆空。何有自他六尘之实也。从迦叶若能不舍八邪以下。别呵中第四呵其有胜田德。就中亦有二。第一呵己有福田体。第二从其有施者以下。呵己有福田用也。就第一呵有福田体中有二。第一呵有智田。第二从如是食者以下。呵有断田也。不舍八邪入八解脱者。言若观八邪即空。空中无可舍用入八解脱者。可谓正行。汝存必舍八邪方修八正。是则分别。那得有正行。此句呵有正行。一云。若能现同八邪。而不违八解脱。不同声闻凡夫之偏可谓正行也。八邪者。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念。七邪精进。八邪定也。八解脱。解脱有三种。一入禅定。二数论所明内无色相等。三八正道。今以八正道为八解脱也。以邪相入正法者。若能观邪境即空无可舍用入正法者。真可谓观正境。汝存邪正可分别。那得观正境。此句呵观正境。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者。若能同观凡圣泯然一空。空无二故。以一食施汝时。即是供养一切。若能如是亡者。真可谓正人。汝则抑凡扬圣。自谓福田。既成取相。宁是正人。一云。若能如维摩诘以一食充满一切而不尽者。可谓正人。迦叶既不能如是。何名正人。此句呵其谓正人。从如是食者以下。呵己有福田体中之第二。呵有断田。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者。明理中无断不断可别。若能双亡断不断者。可谓有断田体。汝存断不断可别。那得有断田体也。一云。若能如是以一食施一切者。则是大士中道之食。非凡夫有烦恼食。非二乘离烦恼食也。非入定意非起定意者。入定是智。起定是愚。理中皆无别也。一云。非入定意者。明大士恒在定而能现同散乱。非起定意者。明虽能现同散乱而未乖静也。非住世间非住涅槃者。明真谛即然也。若能如是亡不存尊卑者。可谓有断田体而汝不能。何得断田体。此句呵己计有断田体。一云。凡夫乐于住世。二乘欲出世。大士心存济物。故不同声闻欲出世。亦不忘佛地。故不同凡夫欲住于世也。从其有施者以下。第二呵己有福田用。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者。明真谛中无施圣得大福。施凡得少福。若能如是亡者。可谓有福田用。汝既不能。何得有福田用。此句据始明无用。不为益不为损者。明真谛中亦无施圣后得福。施凡见损。若能如是亡者。真可谓有福田用。而汝存益损既成分别。那得有福田用。此句据终明无用。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者。谓如上不存。迦叶若能如是食者为不空食人之施也者。正出呵事中。第二结呵。从时我世尊以下。释辞中之第三明因呵迦叶得未曾有。就中即有五重。第一叹未曾有法。第二从即于菩萨以下。叹未曾有人。第三从复作是念以下。叹未曾有德。第四从其谁不发以下。发未曾有心。第五从我从是来以下。立未曾有志。皆可见。是故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第四命须菩提。此人十弟子中解空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缘由。第二从时摩诘以下。正明被呵。第三从说是法时以下。因呵时众得益。就第二正明被呵中亦有四。第一叙致呵之相。第二从唯须菩提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我世尊以下。明因呵内怀之相。第四从维摩诘言以下。净名还须慰喻。取钵盛满饭者。示非惜也。不即与者。恐舍去不尽论语也。然此须菩提所以被呵者。亦有四失。一己计贫者恶贫悔宿不施。亦能近取譬不起悭心。故今世虽贫将来必富。富者恃其富乐无畏不施。无自困故不知他乏。是故今世虽富将来必贫。所以应但从富而乞也。净名呵者。虽贫虽富。因教乃益。今汝舍贫则慈悲不等也。二者己计我是解空第一。虽入富乡无畏着尘。我将但就富乡教化。净名致呵者。第一义中则无能解不解。汝存我解。岂是解空第一。三者己计我避外道就从佛学故可谓正学。净名呵者。第一义中则无邪正之异。若能如是解者。可谓正学。汝存邪正则成是非。岂言正学。四者己计我能具智断两德。故必有胜田之德。故应须乞食利益施主。净名呵者。第一义中本无以智断结。若能如是解者。可谓有福田德。汝存智断具与不具。岂言有胜田体。呵此四失故。就第二正呵中自有四。第一呵其心不等。第二从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以下。呵其解空第一。第三从若须菩提不见佛以下。呵其避邪就正。第四从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以下。呵己有胜田德。就第一呵己心不等中亦有二。第一正呵。第二结呵也。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者。明若能有中乞食等者。诸法空亦能平等无别。此句举末验本。诸法等者于食亦等者。明若能解诸法空平等无别者。有中诸行亦能平等也。此句举本验末。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者。第二结。明若能本末等者乃可取食也。就第二呵己解空第一中亦有三。第一呵己不能亡是非。第二从亦不解不缚以下。呵不能亡智愚。第三从虽成就一切法以下。双结上二重。就第一呵己不能亡是非中。即有四句。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者。第一义中三毒举体即空。无可断故言不断。是非。而三毒举体既空。则行者与谁为俱。故言不与俱。是是。下三句皆同此。而汝存三毒已断方能不俱者。岂名解空第一。一云。声闻断故不与俱。凡夫不断故则与俱。大士明达平等空故不同声闻断而不与俱。亦不同凡夫不断而与俱。若能如是。可谓解空第一。下诸句皆同。一云。若能见三毒即空无可断。则此解合理三毒自亡。即行者与谁为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者。若论理空。非须身坏方求是空。即现体自空。若能如是解者。可谓解空第一。汝计坏身方随一相。岂名能解空第一。不灭痴爱起于明脱者。解痴爱即空无可灭。是则明脱。汝存痴爱既灭方得解脱。何名解空第一。此句明不能亡结。以五逆相而得解脱者。即同此释。亦不解不缚以下。第二呵己不能亡智愚。即有五句。亦不解不缚者。解是智。缚是愚。而真谛中无可别。不见四谛非不见谛者。见谛是智。不见是愚。而第一义中亦无别也。非得果。亦应有非不得果。但文阙耳。明第一义中无二乘见四谛故得果。凡夫不见故不得果。非凡夫法者。有漏是凡法。无漏非凡法。应有非离凡夫法。亦阙也。而真谛中亦无别也。非圣人非不圣人者。言真谛即然也。言若能上来所说双亡智愚者。可谓解空第一。汝既非然。岂言解空第一也。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者。第三结上二重。明虽成就一切善法。而能双亡是非。亦能亡智愚。乃可取食也。从若须菩提以下。第三呵其避邪就正。就中亦有二。第一呵己就正。第二从彼外道以下。呵己避邪。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者。明第一义中无佛可见。无法可闻。若能如是。真是就正。汝存佛法见闻。岂是就正。一云。今须菩提不能如是亡。故更是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以下。第二呵己避邪。富兰那迦叶者。字富兰那。姓迦叶。此是计邪见外道。末迦梨拘赊梨子者。末迦梨字。拘赊梨其母名。此是计自然外道。删阇夜毗罗胝子者。删阇夜字。毗罗胝其母名。此是计无为外道。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者。阿耆多翅字。舍钦婆罗粗衣名。此是五热炙身外道。迦罗鸠驮迦旃延者。迦罗鸠驮字。迦旃延姓。此是计断常二见外道。尼犍陀若提子者。尼犍陀外道出家总名。义如佛法中沙门也。若提其母名。此是计同须拔外道也。是汝之师因其出家者。明第一义中无邪正之异。汝存佛是我师者。佛空外道空。一相无二。故外道亦汝师也。外道若非汝师。空无二故。佛亦非汝师。一云。第一义中本无如来外道之异。若能如是解者。真可谓是佛弟子。因佛出家。汝存佛异外道。汝则既是取相邪见。故云此六外道是汝师。因其出家也。此据始用为呵。彼师所堕汝亦随堕者。亦空无二故也。一云。汝存堕与不堕故更成邪见。所以若外道堕。汝亦堕也。此据终用作呵。乃可取食者。若能如上所说。乃可取食也。从若须菩提以下。正出呵事中。第四呵己有胜田德。就中亦有四。第一呵己有胜田体。第二从其施汝者以下。呵己有福田用。第三从为与众魔共一手以下。结第一无福田体。第四从于一切众生以下。结无福田用也。就第一呵己有福田体中。即有四句分为二。初二句明无断田。后二句明无智田也。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者。入之言解。若解邪见即空无可舍。彼岸即空无可到者。真可谓有断田体。汝存邪见可舍有馀涅槃可到。既是取相分别。子缚犹存。奈得断田体乎。一云。第一义中本无邪见彼岸之异而汝自计我能已舍邪见到于彼岸。凡夫入诸邪见不到彼岸。是则分别取相。故更是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也。私释。空中无分别故。若欲到彼岸。亦不应舍诸见。故云入诸邪见。若欲舍诸见。亦不应须到彼岸。故云不到彼岸。空无二故。取皆应取。舍皆应舍也。下诸句皆同此。住于八难不得无难者。住之言不舍。无难谓无馀果也。释文二家皆同其释。若解八难即空无可舍。无难无可得。真是断田。汝存八难可舍无难可证。同是取相果缚尚存。那得断田。一云。汝存凡夫住八难我证无难。则成大邪见。故更是住于八难不得无难也。此二句明无断田用。同于烦恼离清净法者。同之言不乖。离之言不着。释文如上。一家亦同其释。汝存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者。亦明空无二故也。此二句明无智田。

从其施汝者以下。第二呵己有福田用。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亦空无二故也。一云。若论至理。一相无别。而汝存福田非福田。故汝则更成邪见。所以施汝者不名施福田也。此句据始用为呵。供养汝者堕三恶道者。亦空无异故也。一云。汝存分别。更自邪见。故施汝者必堕三涂。此句据终用为呵也。从为与众魔以下。第三结第一无福田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者。汝计魔具结业两存故无断田。我能断故有断田体。而理中空无二故。魔与汝亦无别。此句结上无断田体。一家即如其上。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者。汝存我有清智。亦空无二故。即等无别。一家亦如其上。此句结上无智田体。从于一切众生以下。第四结上第二无福田用。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者。汝计外道无资施主之用故。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而空亦无二故。汝亦等诸外道。一家亦如其上。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者。明亦空无二故也。但终不得灭度者。只言令施主终不得灭度也。一云。须菩提终不得灭度。释文亦如上。汝若如是乃可取食者。言如上来所明也。从时我世尊以下。正明被呵中之第三。明其闻呵内怀之相。从维摩诘言以下。第四净名还须慰喻。就中亦有四。第一正慰喻。须菩提取钵勿惧是。第二从于意云何以下。举譬问善吉。第三善吉答。我言不也是。第四从维摩诘以下。净名举合重慰喻。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慰不应惧。第二释慰。第三重释。从何以故以下。是所以言如幻化不应惧者何。不离是相者。明即是幻化相也。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著也。故云汝亦不应惧也。第三重释。何以不著文字。文字性离无有文字者。明文字性即空故不着。非有而不着也。是则解脱者。明名性皆空无累故为解脱也。一云。空为解脱缘故。名空为解脱也。从维摩诘以下。释辞中第三。明因呵时众得益。故我不堪诣彼问疾者。辞不堪中第三结不堪也。第五命富楼那。弥多罗其母名。此人十弟子中说法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下。净名入定令比丘知识宿命。第四从我念声闻以下。富楼那因呵发未曾有志。然此富楼那所以被呵者。不审前人根性。为有大乘机而说小乘。故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即有二。第一先教。第二从无以秽食以下正呵。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者。明为人说法应当然也。就第二正呵中即有四。第一呵己不知三世根性。第二从欲行大道以下。呵己说与机差。第三从富楼那此比丘以下。结第二说与机差。第四从我观小乘智慧以下。结第一不知三世根性也。无以秽食置于宝器者。明无以小乘应大机也。当知此比丘心之所念者。明应审此比丘心之所念乃可为说也。此句呵己不知现机。无以琉璃同彼水精者。亦明无以小乘同彼大机也。一云。流离譬大乘机。水精譬小乘法。明不可相比也。汝不能知众生根原者。谓不知人根。此句呵其不知过去根性。无得发起以小乘法者。明莫说小乘令起小乐也。彼自无创勿伤之也者。言此比丘本来无小乘病。汝今莫为说小乘令生小乘创也。此句呵其不知未来益也。从欲行大道以下。第二呵己说与机差。就中即有三句。三句皆以外譬为显。即可见也。从此比丘以下。第三结上第二呵己说与机差。从我观小乘以下。第四结第一呵己不审前根性。一云。从富楼那以下讫而教导之。通合上小径牛迹二譬。从我观小乘以下。别合萤火譬。而大意不乖随欲可用。从时维摩诘以下。释辞中之第三。明净名入定使比丘令识宿命。就中亦有三。第一正明入定令识宿事。第二从于是以下。明诸比丘报敬净名。第三从时维摩诘以下。因为说法固成大乘心。从我念声闻以下。释辞中第四明因呵发未曾有志。是故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第六命迦旃延遣问疾。此人十弟子中论义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明被呵。第三从说是法时以下。明因呵傍人得益。就第一出致呵之由。中亦有三。第一明佛为比丘略说法要。如来所说五义皆是入道之要诠。故云法要也。第二明己述覆。我即于后敷演斯义是。第三出其所述之法。三相不住迁灭是无常义。八相刀切是苦义。内离人是空义。五阴不自在是无我义。灰身灭智是寂灭义。然此迦旃延但传佛内。所以被呵者。略有二意。一者就理为论。此诸比丘必应以三圣共度。故虽无所失而致此呵也。二者就事作论。当佛说时机可有相。故佛亦为说有相。但迦旃延传述之时机转无相。而迦旃延不知犹为说有相。所以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即有二。第一总呵。第二从迦旃延诸法毕竟以下。遂事别呵也。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者。解有四种。一云。说此五义时。此心随说五义而生灭。故言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二云。相心缘无常境。从境立名故名生灭心行也。亦应无以苦心行乃至寂灭心行也。三云。勿以心行家生灭为实相法。应说心行即空为实相法也。四云。无以心行生灭有相法口说无相法也。当以心缘无相而说之。而实相法者。十二年中。茍以生灭等乃至灭身无为。并取五义为第一实相法。以假名为非实相也。今呵者。当以假实即空为实相法。肇法师云。夫实相幽玄妙绝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所能言。迦旃延闻五义。谓法有生灭之相。故云无以生灭心行而说之。从迦旃延以下。第二别呵。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者。明三聚法即体自空无生灭。是无常义。汝今但以观法生灭为无常义。则不知无常为义之所以也。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者。亦如上空为苦之本也。汝则但以境逼心行为苦义。不知苦义之本也。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者。明诸法究竟空无所有。是空义。汝则但知内离人故空者。不知空义也。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者。言外道所计神我五阴不自在故无我。皆空无二者。是无我义也。一云。无我者除神我之无我也。或云。假名我。我空为二。汝则但知五阴不自在故无我。既不知无我之所以也。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者。生体不可得故言不生。本自不生。何有还灭。故言不灭。理本无有生灭。是寂灭义。汝则但知身灭智亡是寂灭义。则不知寂灭之所以也从说是法时以下。释辞中之第三。因呵傍人得益。故我不任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也。第七命阿那律。此人十弟子中天眼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明被呵之相。第四从彼诸梵众以下。梵王请问天眼之极也。就第一出致呵之由亦有三。第一明经行处。依经行道故云经行也。第二明梵王来问阿那律天眼广长之相。第三阿那律顺答。即可见。然此阿那律所以被呵者。佛恒赞叹阿那律得天眼第一。梵王内计。我亦得天眼。若阿那律天眼胜我所得者。即应就学。若无胜者。如来何以为叹。而阿那律不知此意。直随所见而答。净名呵者。梵王应以佛真无相天眼。而阿那律以有相直举其所见而答。所以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自有二。第一举两章门先定其相。第二从假使作相以下。释两章门仍结难。唯阿那律天眼为作相耶者。明作世谛有相而见耶也。无作相耶者。明无作真谛无相而见耶也。从假使作相以下。第二释仍结难。假使作相即与外道五通等者。释第一章门。明若存五尘而见即同外道。此复何奇为梵说乎。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者。明若不存五尘即是无为。不应有见。岂应为梵王说乎。世尊我时默然以下。第三被呵之相。明欲言有作相见。恐同外道。欲言无作相见。上已随答。所以默然不知所趣也。从彼诸梵王以下。第四梵王请问天眼之极。就中自有四。第一梵王请问天眼之极。第二净名。以佛真天眼而答。第三明梵王得益。第四致敬而还。可见也。故我不任彼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也。

维摩诘经疏卷第中一终


维摩诘经疏卷第中二

上宫皇御制

第八命优波离。此人十弟子中持律第一。就中亦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开为五。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于是二比丘以下。二比丘赞叹净名。第四从我答言以下。优波离述叹。第五从此比丘以下。二比丘得益。就第一致呵之由亦有三。第一叙比丘犯律内怀之相。有二比丘犯律行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是。第二正问。第三优波离依律而答。所犯者。若是初篇。不得悔过。故知是属第二篇。然犯律既是恶中之极。不别上下。皆应为惭。所以唯耻如来而不耻优波离者。即有二意。一佛则本师亦是受戒之主故。惭愧极深。优波离则非本师亦非受戒之主。惭愧犹可。二者如来既灭三毒永无馀习。都无违犯亦无误犯。故惭愧亦深。优波离犹有馀习亦有误犯。则与己气类相似。故惭愧亦可也。有此二意故。唯耻如来而问优波离也。从来问我言以下。第二正问。问意者略有三。一者问疑。不知己犯定属何篇。欲闻轻重之相。二者愿教诲过方法。悔凡有四。一悔弃本心。二悔违佛意语。三悔在乱心。四悔当来苦果。三者愿或因悔过得免咎耶。我即为其如法解说者。第三明优波离依律而答。明所犯应属第二篇。二十人中悔过。若能如是。罪可得免。皆答己所求三事也。然所以净名致呵者。则应以无相作答。而还以有相答。故致此呵。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三。第一正呵。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不释呵。第二从其知此者以下结呵。无重增此二比丘罪者。明此二比丘等犯律定执实罪。故来问汝。汝亦存相为说罪报。则其执心弥坚。亦可增新罪。故言无重增也。当直除灭勿扰其心者。明当应为说无相遣其所执旧罪。勿为说有相令其扰乱也。就第二释中亦有二。第一先明罪体空。第二从优波离颠倒是垢以下。明诸法空为证罪空。就第一罪体空中亦有三。第一直明罪体空。第二从如佛所说以下。明罪本心空。第三从如优波离以下。举问答明罪本心空。彼罪性不在内者。身与六根为内。则是罪因。不在外者。境与六尘为外。则是罪缘。明真谛中罪体即空无可见。故云不在因缘内外也。不在中间者。作罪诸具及与作罪心六识为中间。释文同上。从如佛所说以下。第二明罪本心空。明罪福之起必以心为本。言能生心既空。则所生罪体空明矣。就中亦有三。第一将欲明心空故。先明心为众生及净垢之本。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是也。第二正明心空。心亦不在内者。不在六根。不在外者。不在六尘。不在中间者。不在六识。从如其心然以下。第三通结以心空类万法皆空。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者。本心既空。末罪自空。诸法亦然不出于如者。非但心罪是空。一切诸法亦皆空不出于如。从如优波离以下。第三据问答证成上二重。就中即有三第一问。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心相得解脱有二种解。一云。只汝观心得解脱时。所观心宁有垢不。第二答。我言不也者。心体即空。空中何所垢。故言不也。二肇法师云。得解脱时。谓其初成罗汉得第一解脱。尔时心冥逐。义无复心相。故答不也。第三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者。正类之令解一切众生心皆空也。从唯优波离颠倒是垢以下。释呵中之第二。明诸法空为证罪空。就中亦开为二。第一先明清秽。上明心为清垢之本。未辨其相。物谓何其言清。何其言垢。所以此明三倒是垢。无三倒是清也。第二从优波离一切法以下。正明诸法空为证罪空。就第一辨清垢中。则有三句。妄想是垢无妄想是清者。明想倒。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者。明心倒。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清者。见倒。一往倒是垢。无三倒是清。而就理为论。则无倒不倒可辨。故云罪空也。从优波离以下。第二正明诸法空为证罪空。言诸法皆然。故罪亦空也。呵即有二意。其知此者是名奉律者。言若能解罪与心一切皆空者。可称持律第一自行足也。其知此者是名善解者。若能如是除人罪者。乃名善解法义化他行足。从于是二比丘以下。释中第三明二比丘赞叹净名。从我答言以下。第四优波离述叹。从是时二比丘以下。第五明因呵得益。即有二。第一直明得益。疑悔即除发无上心是。第二明发愿。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是也。故我不任诣彼问疾。辞中第三结不堪。第九命罗睺罗。此人十弟子中持戒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开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于是维摩诘以下。净名劝诸长者出家。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二。第一明长者问罗睺罗出家利相。第二罗睺罗答。我即为说出家功德之利者。明得四沙门果涅槃功德道品等利也。一云。道品为功德。无馀果为利。明始修道品功德。终得无馀果之利也。又云。功德者二种涅槃体。利者其因。然所以净名致呵者。长者根机宜闻无相大乘出家。而罗睺罗乖其机感。为说有相小乘出家功德之利。所以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自有三。第一总举无相大乘二种出家。直呵己有相小乘出家也。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呵。第三从若能如是以下。总结呵。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者。明不应违机为说有相小乘出家功德之利也。就第二释呵中自有二。第一举无相出家呵己有相出家。第二从罗睺罗出家者以下。举大乘出家呵己小乘出家。标疑云。所以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者。明无相出家即然也。而为说有相出家故非也。此明举是显非。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者。明有相出家即应然也。此明举非显是。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者。于无相中发心出家则然也。从罗睺罗出家者以下。第二举大乘出家呵已小乘出家。就中亦有二。第一据自行明大乘出家义。第二从降伏众魔以下。据外化明大乘出家义。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者。彼者涅槃。此者生死。彼此既有。则义自应有中间。故云中间。明大乘出家也。就自行为论。亦即无相大乘出家乃名真出家。今前机应闻如是即无相大乘出家。汝为说即有相小乘出家者即非也。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者。明大乘出家建意亦然也。智者所受圣所行者。即明此上二句即是众圣所受行处也。从降伏众魔以下。第二据外化明大乘出家义。就中亦有二。第一明降魔。第二从摧诸外道以下。明制外道。就第一降魔中亦有二。第一直明降魔。今降伏魔怨。此句是明大乘出家建意必欲降令入佛道也。肇法师云。正道既受邪径自塞。经云一人出家魔宫皆动。斯之谓也。从度五道以下六句。因释疑仍显魔所益。明物闻伏魔。则疑故欲逼扰故然。所以释曰。非故欲逼。只欲令得善也。度五道净五眼。此二句是果。得五力立五根。此二句是因。此四句正明魔所得益。不恼于彼离众过恶者。正释疑。明非故欲伏。只欲离恶故也。亦可。六句通明所益释疑。一云。从度五道以下六句。释所以能得降众魔者。只以智断具故也。六句分为二。初四句明智。后二句明断。度五道者明下化苍生。净五眼者明上求佛道。立五根者因。明始登信首永无退转。得五力者果。明五根增长绰有馀势故言力。后二句明断。不恼于彼者。言于他上不起瞋。离众过恶者。除自结。从摧诸外道以下。第二明摧外道。就中亦有二。第一直明摧外道。明大乘出家建意只欲制诸外道回邪归正也。肇法师云。日月不期去暗而暗自除。出家不期摧外道而外道自消也。从超越假名以下。亦释疑仍显外道所得。明只欲令离恶得善故摧。非故欲恼也。超越假名者。明欲令识假实二空使不存相。出淤泥者。亦欲令出五阴淤泥。无系著者。亦欲令不存著于五阴。无我所者。亦欲令不存我所。无所受者。亦欲令不受六尘。此五句正明外道所得。无扰乱者。外无欲恼。内怀喜者。内无嫉妒。护彼意者。只欲回邪意入正。随禅定离众过恶者。亦欲令得善离恶也。此五句正释疑。明只欲令得善离恶故摧。非故欲恼摧也。亦可。十句通明释疑所益。一云。从超假名以下七句。释所以能得摧外道。只以智断两具故能摧也。七句分为二。初六句明断。第七句内怀喜明智。护彼意随禅定离众恶者。通结上智断两德若能如是是真出家者。明大乘出家中之第三。通结自行外化能具于大乘出家者乃名真出家也。从于是维摩诘以下。释辞中之第三。明净名劝诸长者出家。就中亦有四。第一直劝身出家。第二明诸长者辞以父母。第三净名劝心出家。第四明诸长者随教发心出家。可见。故我不任诣彼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第十命阿难。此人十弟子中总持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维摩诃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我世尊以下。出己被呵内怀之相。第四从即闻空中以下。空中出声和谐两家也。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三。第一明乞乳。第二净名问。第三阿难答。即可见。如余经云。佛知波罗门当堕无泽地狱故。将欲得济度。故现有风病令阿难乞乳。亦为示末世诸病比丘乞药方法也。净名所以呵者。乳光经云。七圣共度一人。一佛。二阿难乞乳。三净名呵。四母牛说偈。五犊子说偈。六空中声。七化人构乳也。而就事为论。净名呵意有四。一明法身不须乳。二迹受非实。三令外道生谤。四令诸弟子怀愧也所以。就第二正呵中亦有三。第一直明法身无病。第二从阿难转轮圣王以下。释无病之所以。第三从阿难当知以下。劝识法身义。一云。亦为三。一就理正呵。二举世无疾为况。三还就理为结呵。又云。文中即有五唱阿难。故自为五重。然大意皆同。随欲可用。止止阿难者。一言已吐四过并成。违理大甚故重言止止也。如来之身金刚之体者。言法身不可俎坏。诸恶已断者。明断德具。众善普会者。智德具。当有何疾者内无患。当有何恼者。外无迦。一云。诸恶已断者。明无苦因。众善普会者。有乐因。当有何疾者。无苦果。当有何恼者。有乐果。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者。言默往取乳。莫言如来有疾也。一云。往之言去。可默去也。莫使异人闻此粗言者。言勿令闻外道。从阿难转轮圣王以下。正出呵事中第二释法身无疾之所以。亦云。举世无疾为况。即可见。从当知阿难以下。正出呵事中第三劝识法身义。或云。还就理结呵。思者业。欲者烦恼。此二句直明法身非有业烦恼。佛为世尊过于三界者。离三界因果。一云。过三界枝条因果也。佛身无漏诸漏已尽者。明断因尽。亦云根本相灭。佛身无为不堕众数者离有为果报。此二句正释法身。如是之身当有何病者。结法身无疾。然此中诸文皆以已断众恶为宗。又云。金刚不坏。若是众恶已断金刚不坏。则是常住明矣。上方便品云。若非正在方丈内说。序与流通明常住亦无可慊。诺矣。从时我世尊以下。释辞中第三明被呵内怀之相。从即闻空中以下。第四明空中出声和谐两家。如居士言者。述净名妙本无病。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者。述阿难应中亦非无现疾乞乳。行矣阿难取乳勿惭者。应中无失故勿惭也。一云。从行矣以下。述阿难应中非无疾。此上皆述净名妙本无疾。从世尊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从如是五百以下。弟子品中第二总结不堪也。

菩萨品第四

此是显德中之第二命菩萨问疾。故因为品目也。就中开为二。第一别命四人。第二总结八千人皆不堪。第一命弥勒菩萨。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开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说是法时以下。因呵时众得益。致呵之由者。弥勒既是补处菩萨。昔为兜率诸天说八地以上三不退地之行。一云。八地名不退。七地以下为八地作因故称行。今为说七地行故云不退地之行。然所以净名致呵者。今弥勒凡有四执。一存己有胜行。二存受记。三存菩提果。四存灭度涅槃。前二是因执。后二是果执。今诸天机应闻无相空行。而今以此四存为说。故则说与机差。所以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不可以身心得。遣其所执四事。第二从寂灭是菩提以下。广明菩提之相。就第一遣四事中。亦开为三。第一一往举生明无受记。第二从若弥勒得受记者以下。以次第遣其所执四事。第三从弥勒当令此诸天子以下。结劝舍着。亦可。遣其能封心。就第一一往举生明无受记中。亦开为三。第一就有明生无定故无受记。亦可。就无常门明无受记。第二从若以无生以下。就空明生空故无受记。第三从为从如生以下。就空有合门明生空故无受记就第一就有明无受记中。开为三。第一直举三世总难。第二从过去耶以下有三句。别举三世作定难。第三从若过去生以下。还举三世无定作释难。解生略有二种。一云。没此后一生天宫即成佛。二云。从天宫没一生坏佉王家乃成佛。第二定难可见。但就第三举三世无定释难证。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故可无受记。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故可无受记。若现在生。现在生则念念迁灭不住故亦可无受记。即引佛诚言为证。即时亦生亦老亦灭者。明暂无停住。然所以但现在引佛诚言为证者。过去未来但义未实。故则一言可信。但现在今有故。但以一言难去。所以引佛言为证。从若以无生以下。第二就空明无受记。若以无生得受记者者。提章门。无生即是正位者。会无生。即真如正位也。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菩提者。正明无受记。言空正位中无始受记终得菩提果也。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者。结生空故无受记。从为从如生以下。第三就空有合门明生空故无受记。上来但就空有别门明生空故无受记。物谓空有合时若可得耶。故此明空有合时亦不可得。就中亦有三。第一立定难。第二从若以如生以下。举理释难。第三从一切众生皆如也以下。举四如结难。为从如生得受记耶者。如是空之异名。生是有之别目。言汝计如与生合为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者。灭亦有之别名。或计如与灭合为得受记耶。一云。弥勒计得如理生智灭烦恼。故将欲合定故云。计以如理生智得受记耶。如理生智灭烦恼而得受记耶。从若以如生以下。第二举理释难。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者。明如本无生。如与谁合而得受记也。一云。若以如理生智为得受记者。如中无智可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者。明如本无灭。如与谁合而得受记。一云。若以如理生智灭烦恼为受记者。如中无烦恼可灭也。从一切众生皆如也以下。第三举四如结难。有四句分为二双。一切众生一切法亦如也。此二句我与我所相对明空无异。亦云有情无情相对。众贤圣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此二句自他相对明无异。亦云宾主相对。明今此四处皆空无异者。无异空中岂得为诸天子说一生当得菩提记乎。私译少异。就第一先明生空故无受记中。只开为二。第一就有明无受记。第二就空明无受记。就有明无受记。有如前释。但就空门明无受记中开为二。第一直就空门明无受记。第二从为从如生以下。还就空门遣其没此生彼之计。灭之言没。言空中本无没此生彼也。从若弥勒以下。遣其所执四事中之第二。正以次第遣其所存四事。遣四事故自有四。第一遣其受记。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者。并决。从所以者何以下。释并。明弥勒与众生性空无二故。记不记亦等也。第二遣菩提。若弥勒得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者。亦并决。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者。释并。众生即菩提相。有四种解。一云。菩提即是佛无上智。言真谛中弥勒空众生空。一相为二无得不得。故云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亦得。二云。今言菩提即是真谛。弥勒众生皆即真谛。故云一切众生亦得。三云。众生性空即智无相空。故云一切众生亦得。四云。一切众生皆有菩提智理。故云一切众生亦得。若弥勒得灭度一切众生亦灭度者。亦有四种解。一云。如上空无二故。得亦同得。不得亦同。众生性空本来自空。无复更灭应得涅槃。故云无复更灭。二云。众生性空即涅槃空。非方更灭而即。故云无复更灭即涅槃相。三云。即以众生性空为涅槃。故云即涅槃相无复更灭。四云。众生本有灭理。故云即涅槃相非复更灭而即。从是故以下。第四遣其胜行。无以此法诱诸天子者。此法谓其所存三不退地之胜行法也。实无发菩提心者亦无退者者。发心者谓弥勒。亦无退者谓馀人未发心之类也。一云。发心者谓住下初发心也。无退者谓八地以上三不退也。或云。无以此法诱诸天子者。总结无以上所存三事为诱诸天子也。从实无发心者以下。正遣所存胜行也。从弥勒当令此诸天子以下。遣其所执四事中。第三结劝舍着。或云。此上遣其所执四事。从此以下遣其封心。就中亦有二。第一直劝舍着。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劝舍着。明菩提非色故不可以身得。非心故不可以心得也。一云。菩提空故不可以身心也。从寂灭是菩提以下。正呵中第二广明菩提之相。上则除荡众相皆空不可得。则物情无寄。故此就名用明无相之相是菩提之妙相。一云。上明能得果人空。从当令此诸天子以下。明所得菩提果空。就中凡有二十五句。分段各各不同。而今随文宜释。寂灭是菩提者。菩提是西国之音。此言道种智。此智明照寂灭之境。故从境立名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者。释所以寂灭是菩提。明不存诸相故也。一云。智体即空故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者。种智从境而生。智体既寂故诸相不得。故云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者。明智不存前境可观。离诸缘故者。明缘体既空故不观。一云。观体即空故云不观。离诸缘故者。观体即空故不缘诸缘故也。不行是菩提者。智不行前境。无忆念故者。无前境能生忆念故。一云。行体即空故不行。无忆念故不行也。断是菩提者。诸见尽亡为菩提。何则离诸见故。然断非种智。但能严智。故以能严明菩提也。又解。直云智能舍诸见故言断是菩提。离是菩提离诸妄见故者。智体妙绝妄想诸倒。一云。断与离皆是空之异名。断是菩提。亦空是也。离是菩提者。五见空故亦是也。障是菩提障诸愿故者。智障生死诸愿。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者。智无贪着。不与六尘相涉。入生死故。云不入是菩提也。一云。达烦恼即空故。不见十二入相会入。顺是菩提顺于如故者。智顺真如空。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者。智住真空性。智体即空。不出空法性也。至是菩提至实际故者。智至照实际。一云。智体空极同空际也。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者。智观不二之理。意者智。法者境。离之言空。智境皆空不二也。等是菩提等虚空故者。智观平等之理。如虚空无高下也。一云。智·境皆空如虚空无差别。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者。智观空理不见三相有为。一云。智境皆空则是无为。无为无生住灭。是菩提也。智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者。佛果圆智明了众生心行差别是菩提。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者。智能不见根尘十二入相和会也。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者。智观烦恼即空。乃至无馀习故。无烦恼聚合生死。一云。不与六尘合是菩提。何则不合时能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者。明空观不见形色所处是菩提也。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者。智观乃至名字皆空。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者。明一切皆空也。一云。智体即空如化故无取舍。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者。佛定常是静是菩提。智体即空绝于动乱。何则真谛之理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者。佛顺寂灭之理常清净。一云。智体善寂本来清净。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者。明不见前境可取。离攀缘故者。攀缘体即空故。一云。智体即空无取。何则离于攀缘故。无异是菩提。不见前境可异。诸法等故者。明一切皆空平等故。一云诸佛功齐故云无异。十力四无畏等故。言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者。智非譬况所及。一云。佛并绝金刚以下之所形待故言无比。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者。智体微妙绝于尘累。非下情所测。故云难知也。从世尊以下。第三因时众得益。故我不堪任诣彼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第二命光严菩萨。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直心是道场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说是法时以下。因呵得益。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四。第一明净名与光严相逢。第二明光严致敬问其所从来处。第三净名答从道场来。第四光严复问道场何所是。然所以此光严被呵者。就理为论。大士万行皆能利益众生。同归佛果故。莫非道场。而光严但识释迦得道摩竭道场。则疑路远来疾。更复近有道场。故请问何所是也。是以净名。呵其未广识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五阶。第一从初讫舍有为故。就诸行明场。第二从四谛是道场以下。就缘明场。第三从降魔是道场以下。就外化明场。第四从十力无畏是道场以下。就仰学佛地明场。第五从如是善男子以下。总结上四重。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者。道是能通为义。场以决判为义。道当佛果圆智。场据学地为明。明学地直心能判善恶远感佛果。故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者。释信质直无虚假也。从此以下讫于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以来。皆是修心之美行。弘佛道之平等场也。发行是道场能辨事故者。直心既立则能发行众善。所以能发行。能辨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者。众善既积其心转深。其心转深则增益诸功德。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者夫由直心则能发行。由发善行则心转深心。深心变为菩提心。何则上弘佛道下化苍生无所错谬。六度即兼自行外化。故皆是真道之美场。四无量心者。乃是大士广化众生之要行。故亦是道之尊场。神通者。由因地五通能得果上六通。故是道场。解脱者。谓八解脱也。方便者。善察药疾之宜化众入道。四摄。从已而化。二皆大士化物之巧行。成道之要场。故云是道场伏心者。修心二谛之理。而如理解乃称正观。道品者。若能备修则能舍生死有为之法。故云是道场。从四谛是道场以下。第二就缘明场。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者。四谛为缘能生智解。终得如来不诳之果也。或云。四谛真实不虚诳世间。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者。缘起者十二因缘。因缘相感无尽也。亦可。因缘即空。空无可尽也。若能悟此因缘所由则智自明。智心既明则道心自成。故云缘起是道场。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者。解烦恼即空仍生明解得佛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此二句即同释烦恼。从降魔是道场以下。第三就外化明场。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者。明不为魔所动也。降魔非故强势逼恼。但欲令改恶从善生信入道。故知外化行。三界是道场无所起故者。但欲化物。虽处三界非业所系。故云无所起。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者。说法度众一无所畏。如师子吼也。从力无畏是道场以下。第四就仰学佛地功德明场。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者。永绝诸恶故无过也。三明是道场无馀暗故者。诸暗永尽无滞碍也。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者。一念知一切法者。谓金刚心。成就一切智者。仰学佛果一切智。从如是善男子以下。第五总结上四重。菩萨若应诸波罗密者。八地以上菩萨有无并照。永无出入之异。能以八万波罗密相应故云诸波罗密。此句明自行。从教化众生以下明外化。诸有所作举足下足皆从道场来者。八地以上菩萨所有施为。皆乘万善功德诸行而来向佛果。住于佛法矣者。至佛果方住。从佛果而望为来。从因而望为去。或云。诸有进止无非佛法故云住也。从说是法时以下。第三因呵得益。故我不任诣彼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第三命持世菩萨。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所言未讫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即语魔言以下。明净名求女于魔。第四从尔时维摩诘以下。净名为天女说法。就第一致呵之由中亦有四。第一明魔至来之相。第二明持世不识是魔。从我意谓之以下是。第三明魔以天女施持世。从即语我言以下是。第四明持世辞不受。然所以净名致呵者。魔将欲娆持世宴坐之心。但恐持世不相与故。帝释是佛檀越。诸弟子敬重。所以变形作帝释而来也。而持世不识此事。故净名致此呵也。从所言未讫以下。第二正明被呵。非帝释也者。直呵己不识变形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者。呵己不识魔来意也。从即语魔言以下。第三净名求女。就中即有四。第一直索。第二从魔即惊惧以下。明魔怖畏欲隐舍去。第三从即闻空中以下。空中出声劝与。第四明魔奉女。魔以畏故俯仰而与是。可以与我如我应受者。言持世是出家菩萨故不宜受。净名白衣故应受也。次三重可见。从尔维摩时诘以下。第四为天女说法。就中亦有二。第一正为说法。第二从于是波旬以下。魔见说法竟。告女等共还天宫。就第一正为说法中亦有二。第一正说法。第二从汝等已发道意以下。复为说法乐以代其五欲乐也。就第一正说法中亦有三。第一令知属己。第二从今汝以下劝发心。第三从即随所应以下。各从所宜为说也。从复言汝等以下。第二复为说法乐。夫女人之性以乐为美。若不明法乐代其五欲乐者。恐难忘其五欲乐。所以明此法乐以代其五欲乐也。就中亦有四。第一净名开法乐劝应用。第二天女等问法乐之相。天女即问何谓法乐是。第三从答言乐常信佛以下。广列法乐。第四结。是为菩萨法乐是。就第三广列法乐中。亦开为四。第一就三宝明法乐。第二从乐离五欲以下。就厌离恶门明法乐。第三从乐随道意以下。就修善门明法乐。第四从乐伏众魔以下。就善恶杂门明法乐。夫天下事品虽罗。要在离恶取善。离恶取善。必以三宝为本。所以第一先就三宝为明也。第二厌恶纯是自行。就第三修善中。即自行外化兼明。则可见。第四杂门中。亦兼明自行外化。众魔者四魔。深法者大乘法。二乘畏故言莫畏。亦云。深法是无生理。凡夫若闻。畏而不信。故云不畏。三脱门者三空门。非时二乘中途果。同学者。发菩提心同求佛果之类。一云。凡同学谓己志所述。非同学者谓二乘。不同大士所行故云非同学。亦云。凡违我志者皆是非同学。恶知识者。忍恶不从圣教者也。善知识者。改慎从圣教者也。心喜清净者。随喜他善不使嫉妒。是为菩萨法乐者。第四结。从于是波旬以下。说法中之第二。魔见说法竟。告天女还天宫。就中有七重第一魔告女等欲还天宫。第二从诸女言以下。天女辞不欲还。第三从魔言居士以下。魔求放于净名。第四从维摩诘言以下。净名许放。第五从于是诸女问以下。天女请问住天宫之法。第六从维摩诘言以下。为说住天宫之法。第七从尔时天女以下。天女致敬随魔还天宫。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者。上与者闻空中声畏而与。非其心故求欲还也。第二第三可见。第四净名许舍。我已舍矣汝便将去者。本为说法故受。说法既竟。无可惜也。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者。大士恒因事发愿。故云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如魔得女愿心满也。第五天女问住天宫之法。我等云何止于魔宫者。昔为魔类。今作菩萨。则邪正有别。那得共住魔宫也。第六为说共住魔之法。就中亦有二。第一正举无尽灯法门劝学。第二从汝等虽住魔宫以下。劝流通。可见也。从尔时天女以下。第七明天女致敬随魔还天宫。从世尊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第四命善得菩萨。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世尊说是法时以下。因呵得益。然所以被呵者。此善得立意。三年集财七日大施。净名呵者即有四意。一财施虽多犹有穷竭。二财不益神。三前来得精。后来得粗。四当于施时犹有先后。不能一时等与。所以今举法施呵己财施。然既言菩萨随机施化故则无所不为。且布施是六度之初行亦入四摄。何意为呵者。明非绝财施是不可为。但己财施为极故。净名致此呵也。其欲呵者即应早呵。所以既满七日方来呵者。财施虽不如法施。亦理非不修。若七日未满。则其所指无次第。所以须满七日方来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开为五重。第一直举法施呵其财施。第二从我言居士以下。善得问法施。第三从法施会者以下。一往略举法施直答其问。第四善得复问法施体相。何谓也是。第五从谓以菩提以下。广列法施体相。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者。明不应三年聚财七日行施。此句正非其财施。当为法施之会者。明法施始有资神益解。终得微妙极果。此句劝法施。何用是财施会为者。结财施不应为也。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者。第二善德问法施。从法施会者以下。第三一往略举法施直答其问。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者。明法施不同财施有四劣之异。一言宣唱。有识同闻各各得益。远资法身慧命。是名法施会者。结法施。何谓也者。第四善德复问法施体相。上虽闻法施最胜一时同益。而未闻其体相。故今复间其体相也。或云。此言何谓也者。非善得语。此是净名将欲广明法施之相故。更自立问何谓也。从谓以菩提以下。第五广明法施体相。就中即有二。第一正明法施体相。第二从如是善男子以下。结劝法施。就第一正明法施体相中。即有三十二句分为二。第一初十七句明自行。第二从于身命财以下十五句明外化行。谓以菩提起于慈心者。解有二种。一云。欲化众生令得菩提果者。应起慈心。二云。若见前人欲以菩提乐施众者。教化令起慈心。下诸句亦然。随欲可用。以救众生起大悲心者。明拔苦必以大悲。以持正法起于喜心者。言嫉妒能障诸善。故应起喜心。以摄智慧起于舍心者。智慧是无相之真解。若非舍心则正智无由可摄。故起舍心。以摄悭贪起檀波罗密者。教令起布施行。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密者。教应起持戒行。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密者。若非忍则存彼我不能平心。故起忍。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密者。言能不存身心。必由精进而得。或云。若存身心则精进不成。以菩提相起禅波罗密者。菩提果必由禅定而得故。以一切智起波若波罗密者。一切智是果。波若是因。明果智必由因解而成。教化众生而起于空者。虽欲化物。若不由空则化存偏故。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者。言有无并用万事备成故。示现受生而起无作者。无作是空。即同上句。护持正法起方便力者。正法如来劝诫二教。与理不违故称正。为物作则故言法。若非方便无以护通正法故。以度众生起四摄法者。四摄为化物之要行。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者。可知。从于身命财以下。第二明外化行。于身命财起三悭法者。舍烦恼身命财。修法身·慧命法财也。于六念中起思念法者。于戒·施·天·佛·法·僧思念不忘。于六和敬起质直心者。身·口·意为三。四时得重养与人共之。五持戒清。六修漏尽慧。若行六即与物相和而有敬。非直心无以具六法。正行善法起于净命者。明若欲正行善法。不以邪心为命。故云起于净命。如法得财为净命。心净欢喜近贤圣。即令人心净和悦。近愚即生忧苦。不憎恶人起调伏心者。若能自调伏心。即三毒不起故不憎恶人。以出家法起于深心者。出家难事。薄心非成。故起深心。以如说行起于多闻者。虽欲如说行。若不多闻无由得故。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者。空闲能无诤故。趣向佛慧起于宴坐者。非定心无由向佛慧故也。解众生缚起修行地者。若自行不能。安得济众。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者。非福德非可得成故。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智业者。不修因中智业。无由得佛果。此句据有为明。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者。据空为明。欲得佛果亡想真解者。必须因中修慧业而得。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者。唯善能遣诸恶。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者。佛道法者大乘无漏之法。从如是善男子以下。广明法施中第二结劝法施也。就中自有二。第一结。是名法施之会是。第二从若菩萨以下。劝明内得大施主之称。外为一切作福田。所以法施宜修也。从世尊维摩诘以下。释辞中第三因呵得益。就中亦有二。第一明时众得益。波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菩提心是。第二从我时心得清净以下。明善德自得益。就中亦有三。第一直言自得益。我时心得清净是。第二以三业赞。叹未曾有口业。礼足身业。若非内意身口二业无由可发。故知意业亦并也。第三从即解璎珞以下。以财报恩。就中亦有六。第一明即解璎珞报恩。第二明净名不受。不受意有二。一须得施主意。二应任受者之怀。第三善德请受。示其施意任受者怀也。从我言居士以下是。第四明净名受璎珞善为财施。上既言财施不如法施。而今善德犹以财施净名。净名亦受者。欲令净名复显善为财施之义。使亡时众不平等之心。何则如来既是可敬之最。乞人是可爱之极。尊卑虽殊。生福不异。故分为二。一分奉如来。一分施乞人。若尔如来即无尊可多奉。乞人无卑应少施。虽复财施。若能如是上下平等者。可言善为财施。非但显施。即现净土佛身。及种种庄严之事者。欲表若能平等作财施者。终必得如是之报也。璎珞变成四柱宝台者。表行满成佛四等普覆四生。四面不障碍者。表四辨化物无妨碍也。从时维摩诘以下。第五更举财施弘通法施。即有五句。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者。举下齐上明平等。言爱乞人等佛上敬心重。等于大悲不求果报者。举上齐下明平等。言敬佛等乞人上悲心重也。是则名曰具足法施者。结也。从城中贫人以下。第六明贫类见闻净名神力所变及其所说发心得益。故我不任诣彼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从如是诸菩萨以下。品中第二总结不堪也。

维摩诘所说经疏中卷终


维摩诘经疏卷第下

上宫皇御制

文殊问疾品第五

上来虽覆命五百声闻八千菩萨。各陈昔日受屈皆辞曰不堪。一无欲往。故不成问疾。但至此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陈佛意方成问疾。故因为品目也。从此品以下。入见阿閦佛国品讫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以来。经三段中第二正说也。就中开为二。第一从此品以下讫香积品凡有六品。明净名正在方丈之内。自宣不思议权实二智之理化三根人。第二从菩萨行品以下。入见阿閦佛国品讫举众皆见以来。明从方丈就于庵罗。与佛共明种种妙法证成方丈不思议之说也。一云。正说唯在初六品。从菩萨行品以下。为流通说也。而至处当释。就第一净名正在方丈化三根人中自有三。第一问疾与不思议二品化上根人。第二观众生与佛道二品化中根人。第三入不二法门与香积二品化下根人。就第一举二品化上根中亦有二。第一问疾品中。人则唯净名一人。事则唯现疾一事。故名为略明不思议。第二不思议品中。人则诸佛菩萨皆现。事则广明种种不思议之事。故名为广明不思议也。上根之人闻此广略二说。生信益解。改凡成圣。一云。就第一正在方丈宣不思议中。但开为二。问疾一品略明不思议。不思议品以下五品广明不思议也。五品即因上事而来故分文。亦即当品而释也。然今据前释而述也。就此问疾品。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更不可见。名问疾缘由。第二从且置是事以下。正明问疾。就第一问疾缘由中。亦开为六。第一佛命。第二文殊奉旨。第三从于是众中以下。明大众愿与文殊共往。第四从于是文殊以下。文殊与大众共入方丈。第五从尔时长者以下。明净名知文殊与大众俱来。空其室内。第六从维摩诘言以下。明净名与文殊略申宾主之礼。往伏除疑。第一可见。就第二奉旨中亦有二。第一先叹净名难酬之德。第二从虽然以下。正明承旨可往。就第一叹难酬中。亦有二。第一总叹。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是。第二从深达实相以下。举法门别叹。就中有九句分为三重。第一初四句据四辨为叹。第二有四句就杂门作叹。第三有一句举二智结叹。深达实相者。义辨。真理绝伪超于有相。故称实相。善说法要者。辞辨。辨才无滞者。乐说辨。智慧无阂者。法辨。从一切菩萨以下四句。第二就杂门为叹。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者。善达因地一切诸行。诸佛秘藏无不得入者。明善达果地所说十二义也。肇法师云。近知菩萨之仪式。远入诸佛之秘藏。秘藏谓佛身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此二句困果相对。明困果之理无所不达。降伏众魔者。明降四魔也。此句叹其刚用。亦可。外化行。游戏神通者。乘于五通化物适意。即义同游戏。此句叹其柔用。亦可。自行。此二句刚柔相对。明刚柔之义无所不能。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者。第三举二智结叹。慧者实智。方便者横智。明能具此二智故。上所叹诸德亦悉清。从虽然以下。奉旨中第二正明承旨可往。第三第四可见。但就第五明净名知文殊与大众来空其室内中自有二。第一明净名空其室内以为论端。第二从既入其舍以下。明文殊见室空。夫论现疾之情。欲令新学菩萨虽遇疾患。而起大悲安心化物莫有惓废。空其室者。正为欲遣众生是非之惑。而就别为论。因空室生五事。由现疾生六论也。因空室生五事者。第一文殊见室空问净名。居士此室何以空。净名答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非但我室。第二文殊问。何无侍者。净名答言。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第三身子见室空作念。此诸菩萨大弟子等当于何坐。净名知意。先举至理呵不应求坐曰。唯舍利弗。为法耶。为床坐耶。即借坐于灯王。仍广明菩萨种种不思议之理也。第四普现色身菩萨见室空问净名。居士父母妻子及诸知识悉为是谁。象马车乘奴婢仆使皆何所在。净名答言。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即广显大士种种之行。第五身子见室空作念。日时已室。此诸菩萨当于何食。于是净名知意。先以八解脱为呵曰。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即请饭香士。以一食充满一切。因显种种作佛事之义。因空室生五事略如是。由现疾生六论者。第一文殊问言。居士此疾何所因起。净名答言。菩萨病者以大悲起。第二文殊问言。居士此疾其生久如。净名答言。从痴有爱。即我病生。第三文殊问言。居士此疾当云何灭。净名答言。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即我病灭。第四文殊问。居士此疾为何等相。净名答言。我病无形不可见。第五文殊问。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净名答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等义而可慰喻。第六文殊问言。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净名答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先应令识病因后教作观。因疾生六论略如是也。而文殊普现发口显问。舍利弗但念而已者。二大士与净名同是大乘。所以若心有怀即便发口相问无所惭也。但身子既为小乘。于诸大士即进退难便。所以不能发口。但念而已也。从时维摩诘以下。第六略申宾主之礼。就中亦有二。第一主先赞宾。第二从如是居士以下。宾谦答。就第一主赞宾中。自有二意。一善来文殊师利者。直赞来。当物机必有深益。去来者向背为语也。从方丈望庵罗为来。从庵罗望方丈为去。不来相而来者。实中为论。庵罗一涉即谢不至方丈。故云不来相。而假中作论。庵罗一涉相续不灭来至方丈。故云而来。二不见相而见者。亦实中作论。庵罗文殊即谢。无至方丈可见。故云不见相。而假中作论。庵罗文殊相续不灭。即至方丈而得见。故云而见也。此二句赞来不存相也。从文殊言以下。第二宾谦答。就中亦有二。第一直述。第二释述。如是者。明居士所言理无非是。若来已更不来者。若假中来竟者。实中更有不来也。若去已更不去者亦同次应有若见已更不见。但文略耳。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标疑云。所以去来无定者何。来者无所从来者。假中来者实中为论。庵罗之涉即灭于庵罗。方丈之涉只生方丈。故云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者。假中去者实中为论。庵罗文殊自灭于庵罗。不去至方丈。故言无所至所可见者。假名道中庵罗与方丈有相见之义。而实中为论。庵罗见即灭不至方丈。彼此各生各灭。文殊无能见之义。净名亦无所见之功。故云更不可见也。从且置是事以下。第二正明问疾。就中亦开为三。第一先传佛问意。第二从居士是疾何所因起以下。陈其私怀。第三从说是语时以下。时众得益也。且置是事者。将欲传佛相问故请止初论也。从居士以下。正传佛相问。即有三问。一居士是疾。宁可忍不。二疗治有损。三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者。仍传如来深意。言非但问此三句。大悲无极广问一切。从居士是疾以下。第二陈其私怀。就中亦开为二。第一只就方丈内事作论。第二从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以下。泛为外诸新学菩萨作论也。就第一只就方丈内事作论中。亦开为三。第一因病作论。第二从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以下。因室空作论。第三从居士所疾为何等相以下。因疾寒热相作论。就第一因疾作论中亦有二。第一文殊以三事问净名。第二净名答其三问。三问者。一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此句问其起疾之因。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一论。二问。其生久如。此句问其得起病日数久近。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二论。三问。当云何灭。此句问疾见差迟速之期。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三论。就第二净名答三问中亦有二。第一先答后二问。第二从又言是疾以下。追答其第一问。就第一先答后二问亦第三。第一正答后二问。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双释。第三从譬如长者以下。寄譬重显答意。上第二问云其生久如今答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者。言众生由有痴爱实病用感菩萨。故菩萨亦有应病。上第三问言当云何灭。今答言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者。明若众生用感菩萨痴爱实病灭。则菩萨应病亦随灭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双释。标疑云。所以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者何。菩萨为众生痴爱实病故入生死。有生死则菩萨亦有应病。故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且众生痴爱实病灭。则菩萨亦无馀病。故云众生病灭则我病灭。从譬如长者以下。第三寄譬重显答意。即开合有二。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者。显上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者。显上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第二舍可见。从又言以下。答三问中第二追答第一因起问。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者。牒上语。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者。正答其问。明若非妙本大悲则应病亦无由起。故云以大悲起也。就中略举五幡问答作料简。第一问者。文殊问疾本在佛命。而今净名何故不答佛问。唯答文殊私问耶。不答佛问略有三意。一者必方丈事毕。净名与文殊共就如来当面敬答。故此不答也。二者文殊传佛命次即陈私问。无间答佛问。故亦即不答也。三者实而为论。虽命文殊私问。即是佛问。何则上既云世尊殷勤致问无量。文殊即领此意而问。则此中文殊所问无非佛意。所以净名亦不别答也。第二问者。上三问中先问起病之因。何今答中先答后二问耶。释曰。大众未明菩萨之病但应非实。若即先答第一因起问曰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者。则便谓菩萨犹有实病以大悲起者。是以先答后二问曰菩萨本无实病唯有化物应病者。众生因此方悟若尔菩萨病者但应非实。即次明菩萨病者以大悲起者。使悟众生实病因痴爱而生。菩萨应病以大悲而起。所以先答后二问。后答第一问也。第三问者。然则文殊应先问第二其生久如。第三当云何灭。而文殊未达此义故。犹先问因起耶。而既云维摩诘文殊同是已登正觉之大圣也。岂复方有胜负之异也。释曰。何其不达而文殊先问因起者。欲显大悲是菩萨万化之元。净名先答后二问者。欲显大士之病唯应非实。若文殊不先问因起。则无由显大悲是菩萨万化之元。净名若不先答后二问者。亦无由显菩萨之病但应非实。是盖二圣同达当时之宜互相出之耳。第四问者。如言大士本无实病但为物病者。亦可因痴爱而起用答第一何所因起问。何不犹言因痴爱而起也。释曰。众生有痴爱实病以感菩萨。菩萨有大悲心故亦有应病。然则立于应病望众生痴爱。既为远缘。但菩萨大悲既亲。所以今取亲作因用答第一因起问也。第五问者。菩萨有大悲心故亦有应病者。则应菩萨应病从有大悲而生。用答第二其生久如问。何故不然也。释曰。不得。何则既云大士本无实病。唯有化物应病。所以答云从有众生痴爱实病则我病生也。所以亦差必须众生痴爱实病灭也。若言从大悲而生。以答第二其生久如问者。大悲则菩萨自事故。病亦自生非由物感。若尔则但为物病之旨不知所在也。且大悲无无时故。则应常日寝床。而大悲虽常亦不恒寝。所以不得言从有大悲而生也。或解言。三问中先答后二问者。病本为物。所以欲先显为物之意故先答屯。亦可。有迹必有本。有本未必有迹。所以先答迹也。答第二问其生久如曰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者。明由众生有痴爱烦恼得生死病以感菩萨。菩萨以有大悲故。应同其病。明众生痴爱无始故。菩萨大悲病亦无始也。答第三问当云何灭曰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者。明众生既无尽。我病亦何时灭。此明病无终也。此是旧义所须。推寻此释。直言众生痴爱实病无始终故。菩萨大悲应病亦无始终也。而新义又释曰。夫众生实病凡有二种。是故菩萨应病亦从有二。一者生死烦恼常病。为此菩萨亦有入生死大悲常病。二者须现寝疾所得除灭痴爱别病。为此菩萨亦有现寝别病。若以通入生死常病为论。亦复可然。而今所问者。但是现疾可灭痴爱别病。非问通入生死大悲常病也。何则若是入生死大悲常病故须现寝床者。则诸圣皆应寝床。岂独净名。且若是大悲常病者。只是净名亦应恒日常卧。而或有不寝。且必是常病无始终者。寄譬结答。岂可言其子病愈父母亦愈也。世子病必有愈时。而未闻旧义穷释。但私怀者。亦可。恒日常寝绝不寝。亦可。诸圣皆寝。只一净名犹不寝。何则寝与不寝岂是圣人自有。是必众生感机不同故然。若见净名病愈起行。而或见犹寝床者。是则所谓恒寝亦绝不寝也。且若有缘则诸圣皆现寝。无缘只净名亦不寝。众生亦有见诸圣皆寝。或见唯净名寝绝不寝。岂有定哉。以此为推。众生痴爱实病无始终故。菩萨大悲应病亦无始终者。无可慊也。从文殊师利言以下。论方丈内事中第二因空室作论。就中自有二。第一明文殊问净名。第二净名答文殊问。就第一文问中。自有二问。一问此室何以空。问意者。既为白衣。应有事业。且身居疾。应须供养之具。而今室内悉无所有故致问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论中第一论。二问何无侍者。问意者。亦居疾之时。必须看养。而今都无侍者故问也。此是因室空生六论中第二论。第二净名答中亦有二。第一答其室空问。第二答其何无侍者问。就第一答室空问中亦有二。第一举理空正答。第二从又问以何为空以下。举六幡问答往伏除疑。第一正答。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者。明诸佛国土本来即空。宁复问此室空。问以事空。答以理空也。就第二举六幡问答往伏除疑中亦有二。第一切三幡明境空。后三幡明智空。第一问以何为空者。室以无物故空。今诸佛国土现见诸物。以何义说为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以真谛空故说为空也。又问空何用空者。若诸佛国土本来即空。直置自空。何用空室方明空耶。答曰。真谛以无分别故空。欲显无分别空故须空室也。若欲显真谛空故须室空者。则真谛空室空有二空故。又问。空可分别耶。真谛之理绝于分别故。答言。分别亦空。然但旧解小异。以何为空者。为是理空。因室空事空耶。答曰以空空者。明是理空故以空智来空。上空是境空。下空是智空。又空何用空者。明理自是空。何假空智耶。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者。明理非假智。然非智无由可见。故以无分别空智来乃得此空也。智是有法。空是无法。便有二相可分别故。问空可分别耶。空中都无二相可分别。故云分别亦空。从又问以下。第二举三幡问答明智空。又问空当于何求者。恐惑者见二大士善谈空义。便谓空义在正不在邪。则此空智只应就二大士可求。故又问此空智当于何求。答曰。六十二见举体即空。于中可求也。既云空中可求。则无可求明矣。而物谓然则只应就外道可求。故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也。答曰。诸佛解脱空不异六十二见空。于中可求也。而物又计然则只应就诸佛可求。故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众生心行空亦无异诸佛解脱空。于中可求也。穷上极下及以中间。无相平等都无异相。若欲求正智。只应就此平等空中可求也。一家以互无解释。明六十二见中求正智不可。喻如无相中无智可得也。私怀。空智只就此三境举体即空可得也。从又仁所问以下。答第二何无侍者问。就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释。又仁所问何无侍者者。牒上问。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者。侍以伏从为义。众魔外道皆从我化。故云皆吾侍也。第二释。所以皆吾侍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教令入道。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不动化令从己。故云皆吾侍也。从文殊师利言以下。只就方丈内事作论中。第三因疾相作论。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四论。就中即问答为二。问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者。寒热羸疲为病相。故问以何为相也。一云。四大之中为何等相也。第二净名答自有三。第一直言无病相可见。第二从又问此病身合耶以下。有二幡问答往伏除疑。第三从而众生病以下。结无病相。我病无形不可见者。病体即空。无病故无形状可见也。一云。法身之地本来无病相可见也。第二往伏除疑。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者。或闻我病无形不可见。便谓别有一病无形不可见者。故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也。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者身即空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心亦空也。明身心既空。无病可合也。一云。物疑病相微细与身心合故不可见。故问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者。明法身已离身相也。亦非心合心如幻故者。明智无相也。肇法师直云。物闻我病无形不可见。便谓心病无形故不可见。身病微细故不可见。故为之生问也。答意同前。第二问。四大之中何大之病者。物疑犹是四大之病而不可见。故问四大之中何大之病也。答曰非地大者。地体即空也。不离地大者。明地外亦空也。馀三大类此皆尔也。一云。四大是疾病之本故。更别问。故答曰非地大者。明法身非地大也。亦不离地大者。应病不离地大也。从而众生病以下。第三结无病。亦可。结法身无实病相可见。从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以下。文殊陈其私问中。第二泛为外诸新学菩萨作论。就中亦开为二。第一明慰喻。第二明调伏。然慰喻是外化行。调伏是自行。何则文云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调伏则文云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慰是安慰义。喻是开喻义。若论慰喻略有三别。一初地以上虽复优劣之异。同是真观明解现。故唯能慰他自不须慰。二者六心以下但自须慰不能慰他。三者但七心以上虽入定位。未有真解。不能在病优然化物。故必须他慰亦能慰他。一云。七地以下虽是真观。未能常现。故犹须慰也。慰喻此是因疾生六论中第五论也。就中即问答为二。文殊问维摩诘言无疾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者。病来在身意。法身羸羸诸苦为逼。正志迷乱思痛无间。何暇慕道。是以必须他人善慰方得安心趣理。故问言无病菩萨云何慰喻有疾菩萨也。若是同位亦得相慰也。而但疑者。今文殊奉旨而来。则此慰喻应是问疾文殊。然何意反问有疾净名。释曰。略有三意。一者在病多集。则智人慰喻。必善慰喻。二者为病所安。必居疾自知。傍者不达。三者净名上既言本自无病但为物病。亦应巧于慰喻。有此三意故反问净名也。然三犹不去。何则夫慰喻者必是止其迷惑令得正志之谓也。若从居疾所安。则何慰之有。且虽是智人。有疾之时岂可问云何慰喻汝也。又上所说之理岂唯净名所巧。文殊亦能同达。同能之间。必问疾者宜慰也。有此难故。私释少异。寻夫文殊反问净名者。慰喻调伏如教受行。必是为行可难。若无疾文殊为法主者。则时众必不清信。所以更使居疾净名自说。以劝新学也。就第二净名答中亦有二。第一正答。第二结答。就第一正答中亦有二。第一就别门明慰喻。第二就杂门明慰喻。说身无常者。应为病者说此身无常遣其贪着此身。不说厌离于身者。亦应为说虽观无常犹留生死广化众生。亦明凡夫计常故乐世而不厌离。二乘观无常故厌世而不化物。皆违佛意俱失中道。菩萨观无常故能不存着不厌离。故能留生死广化众生。不同二乘凡夫之偏。妙得中道。如此为说。是名慰喻有疾菩萨之谓也。下三句亦同。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者。虽观身苦。莫同二乘唯存自度绝于外化也。说身无我而教导众生者。虽观无我。而以假我教化众生。莫同二乘但观无我绝于外化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者。虽观空寂。莫同二乘唯取毕竟寂灭绝于外化。从说悔先罪以下。第二就杂门明慰喻。一云。就四精勤明慰喻。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者。虽为说此病皆由我宿罪业。至心悔过。莫为说定有罪性入过去也。若存罪性入过去者。罪不得灭。一云。虽悔先罪。不得灭身入过去也。以己之病愍于彼疾者。应为说以己方人。今我轻苦尚尔。况乎三涂之重苦哉。则勤施化也。外论云。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者。应为说当识宿世造作恶业故今受病苦。推知现不造恶必未来无苦。殷勤化物也。肇法师云。当识宿世苦无量。今苦何足致忧苦。救彼苦也。当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者。明当忆己所福以为尊宝。但修正行念于净命。勿为将救身疾起于邪命。邪命者。谄饰要利存生。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疾者。言勤福化物也。菩萨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者。第二结答。明无疾菩萨即应如上所明慰喻有疾菩萨劝忆自行外化。令其生乐道之心也。一云。此中诸句。上半明实智。下半明权智。亦好。随欲可见也。从文殊师利言有疾菩萨云何伏其心以下。第二明调伏。然调伏亦有三别。一六心以下虽有调伏之义。理解未有。犹是位退故调伏没而不明。二初地以上虽复优劣之异。同是真观故不须调伏。三但七心以上乃至三十心虽入定位。未有真解故须调伏也。一云。七心以上七地以还皆须调伏。何则住前可知。但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虽是真观。未能并照。犹有优劣之异故亦须调伏也。就中亦问答为二。问言。有疾之时。以疾为逼正志迷乱不能念道。云何调伏其心而得慕道也。就净名答中。亦开为三。第一从初讫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就自行外化二行明调伏。第二从彼有疾菩萨复应作是念以下讫而不永灭是名方便。劝离着以明调伏。第三从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以下讫品。广明菩萨种种中道之行。结成调伏之义。就第一二行明调伏中。亦开为三。第一明忆自行以调伏心。第二从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以下。忆外化以调伏心。第三从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以下。双结上二重。就第一劝忆自行中亦有二。第一明观假名空以调伏心。第二从彼有疾菩萨为灭法相以下。明观实法空以调伏心。就第一观假名中自有三。第一直明观假而调伏心。第二从又此病起以下。观知病本而调伏心。第三从当起法相以下。明举实法过假名而调伏心。就第一直明观假名而调伏心中亦有二。第一直观是假无实而调伏心。第二释。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者。万法计实为妄想。横计四句为颠倒。以此妄想颠倒诸烦恼为因而生此身者。此句明病因。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正明唯是假无实也。言但是假无实故。亦无受病行者也。一云。上句明因虚无有实法。谁受病者者。明果伪。无有实法者。上下通用。第二释。标疑云。所以无受者何。明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故云无受苦者也。从又此病起以下。第二出病本。又此病起皆由着我者。正出病本。是故于我不应生著者。明不应着也。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者。明应离也。当观无我以除我也。我患既去。十六知见俱亡。故云及众生相。略举一也。从当起法想以下。第三以实法过假名而调伏心。当起法想者。明应知但有五阴和会。以成此身。无实众生也。起唯法起灭唯法灭者。明起灭唯是五阴。无定别有神我众生起灭也。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者。明五阴法不相知也。明应如上来所说推思以调伏其心也。从彼有疾菩萨以下。明忆自行以调伏心中。第二明观实法空以调伏心。就中亦有三。第一明应离计实法之心。第二从云何为离以下。出其所离法。第三从得是平等以下。举毕竟空为结。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者。言为灭存实法相也。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者。明计五阴实有心亦是颠倒也。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者。明因此颠倒必召未来苦患。故我应修道离之也。此因中说果。亦可是过患。从云何为离以下。第二出所离法。云何为离离我我所者。凡夫以五阴为我所。圣人以涅槃为我所。今通举凡圣二我所也。云何离我我所谓二法者。列所离体。二法者。一凡我所法。二圣我所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者。出所离体。内者自我所。亦可通凡圣内我所。外者他我所。亦通凡圣假名我。云何行于平等谓我等涅槃等者。出所离名。明举上齐下悉皆平等空也。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者。释上平等。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者。重释二皆空也。明但以名字无实故空。非是强空。如是二法无决定性者。结五阴涅槃二法皆空无定性也。亦云。内者五阴。外者山河等。一云。云何谓离二法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以上只明凡夫我所。二法者。依正二报也。从云何平等以下。显万法皆空平等也。此言如是二法无决定性者。就我与涅槃为二。又云。上二法。我与我所自为二。从得是平等以下。第三举毕竟空为结。亦可。以空遣空为结。得是平等无馀病者。存实有之病永尽也。唯有空病者。唯有偏空之病也。空病亦空者。言所计空亦空也。凡物情易染故。上以法除我。次以空除法。此以毕竟空空于空者。乃无患之极也。从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以下。就二行明调伏中。第二明忆外化以调伏心。就中义家多须分段解释。而今不据过段。随文直释。则所谓阙所不明也。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者。明大士本来无受身之业。但欲化物故犹受六道之身。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者。言所化众生未具佛法。终不独灭而取自证也。此二句明慈能与乐。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者。明大士忘其身苦同苦而化也。此句明悲能拔苦。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者。明应如是与群生同其苦乐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者。上直言调伏众生。而未明调伏之相。故从此以下明其调伏之相也。前法自无。妄想为有。故云但除妄想之病。法无可除也。一云。但除众生妄想病。而不除能化法也。一云。菩萨教人虽复断生死因。犹留生死四等益物尔也。而不除法者。莫同二乘教人灰身灭智除却生死之法也。为断病本而教导之者。上直言病是应除。而未明为除方法。是以从此以下明其除之方法。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立两章门。第二从何谓以下。释两章门。为断病本。立病本章门。而教导之。立除方法章门。明为欲断物病本。用为断之法而教导之也。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有病本者。明攀缘诸境无而计有颠倒之心。能造诸业则为病本。此句正释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者。出其所缘之境。云何断攀缘以下。释除方法章门。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者。言若能解诸境即空无所得者。则攀缘自亡也。何谓无所得谓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者。出无所得境。自五阴为内见。他五阴为外见。亦可。五阴外诸境。皆是外见。明善达二见即空。病本则自亡也。从文殊师利以下。就二行明调伏中。第三双结自他二行。就中自有二。第一举法说为结。第二举譬为结。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者。明如上来所说。明达假实即空无所存着。复能并忆自他二行者。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之法也。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者。明如上修行并断自他老病死苦者。乃名菩萨菩提也。若不如是己修治为无惠利者。明若不能并断自他苦者。虽有修行。内未足为有惠。外未足为有利也。第二举譬为结。譬如胜怨乃可为勇者。明自胜己怨。复能害他怨者。乃名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者。合可见也。从彼有疾菩萨复作是念以下。明调伏中。第二劝离着以明调伏。明虽忆自行外化以调伏心。若存自他二境修行。则所修不广。不能与物同其苦乐。所以劝应离着。就中亦有四重。第一正劝应离着。第二释。第三从所生无缚以下。举缚解重显上释。第四从何谓缚何谓解以下。仍辨缚解。如我是病非真非有者。假故非真。即空故非有。此句劝于自上不应着。若众生病亦非真非有者。此句劝于他上不应着。此二句劝虚假。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者。明此爱见悲虽善。犹是存相不能平等自他二境广化众生。故云应舍之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标疑云。所以应离爱见悲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者。明菩萨为断自他客尘烦恼故。而起无相大悲也。此句将欲非其爱见悲故。先举无相大悲为是。释客义不同。或以根本为主。枝条为客。或云。居在理外为客。今所须者。一切不善理非恒在。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者。此句明爱见悲是过故应离也。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者。此句正显劝离意。从所生无缚以下。第三举缚解重显上释。言所以化物。只欲先离自恶邪。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者。明自行既精。即所生能解他缚。故云莫以爱见为覆己也。此句正显上释。次取佛诚言为证。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是有是处者。明善恶之生必始于己非由他也。是故菩萨不应起缚者。结不应着。问曰。凡夫或以散心好说禅方。学者寻说修习获得深静。且凡夫惑心为说十地浅解。亦学者寻说修行或得阶级之解。以此为推。则所言若自有缚不能解他缚者。或悉不然。且如来既是无缚之极。而善星犹生邪见。又舍利弗亦是无缚。而其二弟子惑倒弥兴。然则若自无缚能解他缚。亦非悉然。释曰。从他得益略有二种。一者或从其行。二者或从其说。今此明者。只述其行边为论也。今所难。受凡夫散心之说而得益者。或是但述其说不从其行故然。何则若从其行。其行即是缚故亦可增缚。而增善者。但述其无缚之说故。云善星断现善根。若非如来未来因亦可断。岂言佛为善星无益哉。且舍利弗二弟子惑倒弥兴者。习其僻教故然。若从其行。其行既是无学故亦可得无学也。然犹不清去。虽复行说便是凡夫行说。亦是身子行僻教。岂得行唯是凡。说非凡说。亦可唯行属舍利弗。僻教非舍利弗乎。但私怀者。细论事相。何无如此。而今此只就天下道理为论故其然也。何则若论天下道理。遣恶取善必始于己方能劝人。若自不能。安得进人。且偏谈益善生恶。生恶虽复凡圣皆有。不如因凡之多。其益善虽复通在凡圣。不及因圣之美。理既如是。则缚解之致明矣。从何谓缚何谓解以下。第四仍辨缚解之相。上直言缚解而不显其相。故须辨也。就中开为三。第一一往据禅定及方便直显缚解之体。第二从又无方便慧缚以下。举方便智慧妙辨缚解。第三从又复观身以下。仍简方便智慧。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者。明若着禅味随业受生而不自在。是为菩萨缚也。以方便生是菩萨解者。明不以业生。但为化物应生能得自在者。是菩萨解也。就第二举方便智慧妙辨缚解中亦有三。第一先列四章门。第二从何谓无方便慧缚以下。以次第释四章门。第三从文殊师利以下。结劝观无缚。然夫方便是涉有积德之心。亦有能资空解之功。智慧是能照之解。亦有能导有之力。此二必要相带为用也。无方便慧缚者。言若无方便为资。则此空解能唯证空而住。不能导有化物。故此空解为空被缚也。有方便慧解者。明以方便为资。则此空解不偏证空而住。亦能导有化物。故此解得解也。无慧方便缚者。若无空慧为导方便。则此方便终日住有不能断结。故此方便为有被缚也。有慧方便解者。明以空慧为导。则此方便不为烦恼所缚。故此方便得解也。第二释四章门。即次第释可见也。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者。第三劝观无缚也。从又复观身以下。辨缚解中。第三料简方便智慧。上直言方便智慧而未显其相。故此亦因显简之。亦可见。在前为新。在后为故。从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以下。净名答文殊问以明调伏中。第三广明菩萨种种之行。结成调伏之义。就中有二。第一总开中道之端。第二从在于生死以下。列诸中道行。就第一开端中亦有三。第一直开端。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第三从是故以下。结劝中道。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者开端。不住其中者。莫同二乘偏住自调中也。亦复不住不调伏心者。莫同凡夫偏住不调伏中也。第二释。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者。释上亦复不住不调伏心。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者。释上不住其中。从是故以下。第三结劝中道可见。一云。不住其中者。即言莫着上来所说中也。从在于生死以下。第二列诸中道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垢行非净行。此上六句皆明不偏住也。虽过魔行而现降魔者。明现受生死而降魔也。求一切智无非时求者。二乘中间证果为非时。亦云。化物未竟自证员果。名非时求也。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此句明虽观诸法即空。不偏证空而住。亦能有中化物也。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者。明不同凡夫也。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者。明不同二乘也。乐离谓离烦恼也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者。明不弃空也。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虽行无相而度众生。虽行无作而现受身。虽行无起而起诸善行。此四句皆同意。可见也。亦明不同二乘凡夫之偏也。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数法者。六度是无相行。而遍知众生心数法也。二乘虽得第六波若度。而不能观有化物也。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而不贪着生于梵世。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此三句明超凡夫也。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此二句明不同二乘行四念精勤唯求灭身心也。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者。明虽同二乘行四如意足。而得大乘自在神通也。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者。明虽能五根即空。亦能分别诸根利钝也。二乘虽知己。而不能知他根也。虽行五力而乐求十力者。明不同二乘行五力求入见谛也。虽行七觉意而分别佛之智慧者。明不同二乘行七觉唯求阿罗汉果也。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者。明不同二乘行八正止于八邪也。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者。止者定也。观者慧也。此二助道之胜法也。明虽行而不堕入涅槃也。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者。明不同二乘观空即不能在有修行也。虽行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观。虽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此三句即同可见。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者。言菩萨虽现得佛道。而不舍菩萨之行也。明得佛而不舍菩萨即至中明矣。从说是法时以下。正明问疾中。第三明时众得益也。

维摩诘经疏卷第下一终


维摩诘经疏卷第下二

上宫皇御制

不思议品第六

此品明菩萨种种不思议之事。故因为品目。此是化上根中。第二广明不思议也。广义即如上释。就此品大开为六。第一从初讫当于何座。明身子念座。第二从知其意以下讫五百天子得法眼净。讥身子有求仍明无求也。第三从文殊仁者以下讫便得坐师子座。明借座灯王以应所求也。第四从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以下讫穷劫不尽。明因身子叹广明诸佛菩萨有不思议权实二智能现不思议之迹。第五从是大迦叶以下讫三万二千天子发菩提心。明迦叶自慨叹绝分劝新学发心。第六从维摩诘语大迦叶以下讫品。净名述成迦叶上叹。此六重皆是因空室生五论中第三论也。第一念座可见。就第二讥有求中自有四。第一先问身子来意。明云何仁者为法来耶。为求床座耶。第二身子答。我为法来。非为床坐也。第三从维摩诘言以下。正讥有求。第四从说此法时以下。明得益。前二可见。就第三正讥中亦有二。第一呵其念座。第二从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以下。呵己为法来。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者。明夫求法者亡身致命而求。汝言既为法来者。岂应求座也。且汝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及三界皆空。将安何身求此座耶。就第二呵己为法来中自有四。第一正明理中无求。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无求。第三从法名寂灭以下。举无相形显释。第四从是故以下。结无可求也。夫求法者不着三宝亦不就四谛者。明理中无三宝可依。亦无四谛可观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可见。第三形显释第四结可见。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者。明唯应以无求为求乃名真好求法也。从说是语时以下。讥其有求中。第四明时众得益也。从尔时长者维摩诘以下。六大段中。第三明借座灯王以应所须也。就中即有六。第一明净名问文殊何处有妙高坐。然所以问客者。文殊广化无方。即无所不致。必知有妙高座之处。且求座本由于客。欲从客情所乐。所以反问也。第二从文殊言以下。明文殊答。第三从维摩诘现神通力以下。明净名借座灯王。第四从即时彼佛以下。明灯王佛遣座。第五从诸菩萨大弟子以下。叙大众见未曾有之相。第六从尔时维摩诘语文殊以下。明净名劝大众就坐。就中自有二。第一先劝大众。第二别劝身子。身子是求坐之主。所以别劝之也。就第一劝大众亦有三。第一劝。第二明有神通得升。第三明新发不能升。即可见。就别劝身子中亦有四。第一劝。第二明身子辞不能。第三明净名教礼灯王。第四明大众礼灯王得升。从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以下。六大段中。第四明因身子叹仍广明诸佛菩萨有不思议权实二智能现不思议之迹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明身子略叹。第二从维摩诘言以下。明净名因身子叹广明不思议之迹。就中亦有三。第一将欲明迹先举其本。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也。解脱者则是权实二智也。此二智俱出千累故言解脱。明诸佛菩萨有此权实二智为不思议之本故能现种种不思议之迹也。第二从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下。广明不思议之迹。第三从舍利弗我今略说以下结也。苞山呑海。吸风服火。变声改质。促长演短。皆是不思议之迹也。然释不思议有三家。一云。须弥芥子同是虚假故得相容也。二云。须弥非实入芥子中。但圣人神力令见感者也。三云。实入不知。亦不知不入。不知其所以然。犹然故名不思议也。从是时大迦叶以下。六大段中。第五明迦叶自慨叹绝分劝新学发心也。就中自有三。第一明经家叙迦叶闻不思议叹未曾有也。第二从谓舍利弗以下。正出慨叹之事。第三从大迦叶说是语时以下。明三万二千天子发心也。就第二正明慨叹中自有四。第一明声闻绝无成佛之分故如盲者。第二从智者以下。畅菩萨能发心也。第三从我等何为以下。明二乘所失甚重。皆应号泣振三千也。第四从一切菩萨以下。明菩萨得利处重应欣庆也。所以然者。一闻此理。即超生死魔不能娆。而况行应者乎。第三明得益则可见。从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以下。六大段中。第六明净名述成迦叶叹。迦叶上言若能信不思议魔无如之何。而今现见新学菩萨。为魔扰乱。云何言无如之何。所以释云皆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凡夫下劣。何得如是也。就中即有四。第一正明菩萨为欲化物现作魔王。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作魔王。第三从凡夫以下。明凡夫不能。第四从是名以下结。皆可见也。

观众生品第七

此品明菩萨观众生。故因为品目也。此下两品为化中根人。即如上释也。中根之人闻上问疾品即生四疑。上答问疾云。菩萨本无实病。但为物病。中根乐存即执。理中实有众生。故现疾必以众生为本。二者又闻菩萨爱众生喻世父母之爱己子则生疑。世之父母爱子虽重。犹是偏爱。菩萨若同此者。爱见未已。何能平等化物。三者上慰喻云。菩萨虽观无常。犹留生死忍苦济物。又明调伏云。菩萨虽无受身之业。但为化物犹受六道之身。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中根生疑。留身生死忍苦济物。唯上地所议。非是新发可堪。又闻上举菩萨种种中道之行结成调伏则生疑。理若应为则为。若不应为则不为。何其无定。如此踟蹰道门置心不安。所以举此品为释也。今遣此四疑故自有四重。第一从初讫菩萨观众生为若是。明菩萨观众生即空无实如幻如梦。以遣第一实有众生之疑执。第二从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以下。明菩萨慈则是无相之慈。以遣同世父母偏爱之疑。第三从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以下。广明住佛功德之义。以遣第三留身生死忍苦济物唯在上地。非新发所堪之疑。第四从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以下。遣其何无定之疑。就第一明观众生空中。凡举三十譬为释。分为三。第一初一幻譬总开端。第二从如智者以下有十四譬。就别门明空。假实别明故言别。从如第五大以下。明实空。第三从如无色界色以下有十五譬。就通门明空。通明假实故言通。此三重皆有二。一正明空。二以为若是结。可见。就第二明菩萨慈则是无相之慈以遣同世父母偏爱之疑中。即问答为二。文殊问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者。明若观众生可境皆空无实。云何行慈以被群生。就第二净名答中即有三。第一直答云。菩萨明达三空即以为说众生。令修无相终得极果。名真大慈也。第二从行寂灭慈以下。广明无相慈体。第三结无相慈。然此中文殊发问。外文直因上三空而来。内心则为遣同世父母偏爱之疑故来也。就第二广明慈体中亦有四。第一借空理为慈作譬。第二从阿罗汉慈以下。借三乘人为譬。第三从行自然慈以下。借佛果为譬。第四从行无厌慈以下。借因中万行为譬。就第一借空理为譬中。凡有九句。初句行寂灭慈无所生灭故者。明空理寂灭无生灭也。明慈寂灭无生灭亦如空理也。下八句例同此释。内者根。外者尘。明空理中无根尘可合也。就第二借三乘人为譬中。自有四句。初句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者。明慈如罗汉能破结贼也。下三句亦同此。就第三借佛果为譬中。亦有四句。初句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者。佛果无师故云自然无因得也。明慈无相故无因亦如佛果无因。下三句例同可见。就第四就因中万行为譬中。亦有十一句。初句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者。菩萨观空无我化物无厌。慈亦如此也。下诸句例此可推。菩萨之慈为若是也者。第三结。又一解。皆作令他得解。明菩萨慈令前人得寂灭之理故名菩萨慈为寂灭慈也。无所生故者释。所以名菩萨慈为寂灭者。令前人得无生寂灭理故。名为寂灭也。下诸句类皆尔。分段不异也。又解。直云菩萨慈寂灭也。所以名寂灭者。慈无所生故也。次举各一问答以明悲喜舍。则可见。从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住以下。第三明住佛功德之义。以遣第三留身生死忍苦济物唯在上地。非是新发所堪。今明虽复新发菩萨。住佛功德之力。何其不堪。就中凡有十二问答。即寻文自见。身为本者。言善恶必借此五阴身而起也。贪者行阴。分别者受心。颠倒者想心。无住者识心。识前更无心。故云识为无住。想以识为本。识前更无心。以何为本。故云无住则无本也。文殊师利从无住立一切法者。明因识故次第生乃至身也。或云。无住者谓空理。言诸法皆以空理为本也。从时维摩诘以下。第四遣其何无定之疑。就中初开为三。第一明经家叙天女现身以花散众。将为论端。第二从尔时天问以下。明天女正与身子共论。显无定相中道之理。第三从尔时维摩诘以下。明净名赞叹天女之德。结成无定之相。然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将欲因女身论义化物。故现为天女耳。以花散者。欲以生论。花有着不著者。亦是天女神力所为。欲以大士不偏中之行抑新发及二乘之分别偏执也。从尔时天问以下。第二正共论义。问答虽多。今次第相生。但为七幡。第一因花着不著作论。第二从舍利弗问天止此室其其已久如以下。因住室久近作论。第三从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以下。因问所证作论。第四从舍利弗问天女汝于三乘中为何志求以下。因问所求作论。第五从汝何不转女身以下。因问转身作论。第六从舍利弗问天女汝于此没当生何处以下。因问生作论。第七从舍利弗问天女汝久如当得菩提以下。因问得果作论。今此七重往伏中。问答虽多。皆以无定为宗。则所谓结成上无相明矣。就第一因花生论自有三。一天问身子。何以去花。二身子答。非出家法故去也。第三天女呵身子自有四。第一直呵勿谓此花为不如法也。第二释。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耳者。明此花即空无心。故本无去不去。仁言为不如法更是分别也。第三从若于佛法出家以下。明如法非法之义。第四从观诸菩萨以下。明华着不着之所以。言心存分别故着。无分别故不着。又心中有畏故着。无畏故不着。且结习未已故着。结习尽故不着。皆可见也。虽名菩萨。七地以还犹未尽结习。何但偏下二乘者。菩萨虽未尽结习。而发行之日即建断一切余习之心。且将欲化物不畏生死留身在世。故言尽也。就实为论。犹是未尽。二乘畏生死不能化物。只欲断正使不在余习。所以偏下之也。从舍利弗言天止此室以下。第二因住室久近成论。亦有九重。第一身子问天女。住室久近几何。见天女呵己辞辨有若净名。谓必在此室久。数染净名馀风故能如此。所以致此问也。第二天女答。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所证。室中无久近之相也。第三身子僻领谓是其得空解脱来年月答。言止此久也。第四天啧。耆年所证解脱空中何有久相耶。第五经家叙身子嘿然。第六天问身子何故默然。年宿曰耆。十弟子中智慧第一故。称大智仁者。既具二义。何故嘿然不答。第七身子答。解脱无相不可说故嘿然也。第八天更责身子。身子但知解脱无言。未能齐一。所以今呵者。理中为论。言即不言。不言即言。诸法皆然。故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解说者不内者六根。不外者六尘。中间谓六识。亦可。内为生死。涅槃为外。道品为中间。亦非内外者。内谓能说己身。外谓所说法。中间谓音声也。三处皆空。有何碍而不答也。第九身子问。若尔何故昔以离淫怒痴为解脱耶。天女答。但为存有增上慢者。佛为说离烦恼为解脱也。若不存有无增上慢者。佛说烦恼即解脱也。从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以下。第三因问所得成论。闻上天女明空辨了。必应己体极果故问之也。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答中自有二。一正答。言我不存故无得证也。二释。言若见己有得。必轻他未得。然则于佛法中既为增上慢。所以无得证也。从舍利弗问天以下。第四因问于三乘中所求作论。复闻上无得无证应是行地悠悠凡夫。故问于三果中为何志求也。又释。如问答应是大乘。故发此问。所以复致呵也。答中有二初就迹为答。明以化三乘故我为三乘。汝云何定问哉。亦汝云何专心为定大乘乎。第二舍利弗如人入赡匐林以下。据本为答。开为二。第一先明有大无小还以有大成结。第二从舍利弗吾止此室以下。先明无小有大还以无小成结。或云。就人明有大。从吾止此室以下。第二先明无少有大成结。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者。此明无小。从但闻菩萨以下明有大。或云。吾止此室以下讫诸佛之法。但就室明无小有大。从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以下。就八未曾有明有大。或作四双解释。然今不须也。从舍利弗此室常现以下。还以无少成结。或云。通结唯有大无乐少者也。故彼家大开为五重也。然上问住室久近。决不道其年数。只言如耆年解脱使不存而已。今此何意自言十二。解言。上欲除其存故不言年数。今则因上言如耆年解脱。可解不定之相。故以实为答也。然何故止言十二年者。欲破二乘执十二年之事为实故。止言十二年。或云。净名现居方丈。于今或十二年也。从舍利弗言汝何不转女身以下。第五因问转身成论。今闻迹为三乘。本即是大。然必积德既深。理不应受女身。故问何不转女身。就中亦有三。第一就本身问答。第二从即时天女以下。转身问答。第三从即时天女还摄神力以下。复本身问答。就中第一本身问答中自有二。第一身子问。第二天女答。答中有四。一直答。明真谛中本无男女之相。故我于十二年求女身不得。当何所转。二举譬反问身子。三身子答譬。四天为合譬明诸法皆空无可转也。从即时以下。第二转身问答。就中亦有四。一经家叙二人转身。二问身子何故不转女身。三身子答。我今不知所以转为女身。那得转为男也。亦可。此化非有法。空无可转。四天女顺教身子。有三句。初句汝既无故无可转。一切女亦空故无可转。二句明皆空故非女而现女。三举佛语总证。从即时天女还摄以下。第三复本身问答。有四意。一经家叙身复本。二天问真子女色何在。三身子答本来无生灭故无在不在。四天以理空会诸法皆空无生。承佛语成证。可见。从舍利弗问天以下。第六因问所生成论。时人见神力自在钦仰情重。谓是邻极之人。死后所生必当花妙。故问汝此没当生何所。身子问佛化生实非生灭。而汝那得不没生乎。天答。众生皆如佛不没生。岂佛独哉。或云。身子领意曰。若是如佛化生者。汝即非没生也。故天则顺答。众生犹如佛非生灭。岂我独也。从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菩提以下。第七因问得极果成论。闻上第六云我如彼生。便谓应是高行之人。不久得菩提。所以致此问也。就中自有三。第一就无明无得。第二从舍利弗言今诸佛以下。就有明无得。第三从天曰以下。通就有无明无得。第一中亦有四。一身子问。二天女答。言汝还为凡夫我得菩提。三舍利弗言。我为凡夫无有是处。四天曰。我得菩提亦无是处。菩提空故无住处。今行人亦空。无能得者也。从舍利弗言以下。第二就有明无得。正有一问答。问言。若都无得。那得云诸佛已得当得耶。答曰。皆以世俗因缘中说。非菩提有去来今实有得相也。从天曰以下。就空有明无得有三。一天问身子。汝得阿罗汉耶。二身子答。无所得故而得。就空即无得。就假明得。三天女顺答。诸佛菩萨亦然。就空即无得。就假有得。无实得也。从尔时维摩诘以下。第三明净名赞叹天女之德结成无相之义也。就中亦有三。第一叹往行。第二从已能游戏以下。叹现德。第三从以本愿故以下。叹现无方益物也。皆可见也。

佛道品第八

此品明菩萨行以非通达佛道。故因为品目也。此化中根中第二。即如上释。中根闻上不思议品。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即疑。如来之道只应以是弘是。不应以非通是。云何犹作魔王以通佛事耶。所以举此品为释。就中开为三。第一从初讫是为通达佛道。先明内怀无相大悲外现行非。随物机宜方便度物。是名菩萨通达佛道。以遣不应以非通是之疑。第二从于是维摩诘问文殊何等为如来种以下。明尘劳为如来种类证。第三从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以下。明净名种种不思议之迹。结成行非通是。就第一中。自有二幡问答。初幡定名。正问答为二。可见。后幡正明行非通是之相。亦问答为二。答中自有四别。第一初三行就恶果门明行非通是。第二从示现贪欲以下。的就恶因门明行非通是。第三从示行谄伪以下就杂门明行非通是。第四从文殊师利以下一行结。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者。明令他人得无恼恚果也。下诸句类如此释。一解。直就当心为释。外虽现无间。而内心无恼恚也。下诸句亦同。就第二因门中亦有二。初就三毒。后就六弊。明虽现三毒六弊而不乖三善六度也。第三第四可见。从于是维摩诘以下。第二类证明尘劳为如来种。一云。此重明所由来者。众生闻上行非通是。复疑。只欲化物故然。非是实也。正论成佛唯在于善。所以今明善善由恶起。无善自生。是故尘劳犹为佛种何唯于善。就中有二。第一正明尘劳为如来种。第二从迦叶赞言善哉以下。迦叶述成。就第一中。有二幡问答。自为二。初一问答正明尘劳为如来种。后一幡更显尘劳为如来种之意。就第一幡中亦有三。一问。二答。三结。然所以问文殊者。物疑。净名行非不应通是。故令释净名也。第二答。有身为种者。三有中身为种也。五盖者。贪·瞋·睡眠·悼悔·疑。六入者六根也。七识者。三禅·三空·欲界人天合为一成七。第四禅有无相定。非非想有灭尽定。故不用之。三途可见知也。八邪翻八正也。九恼。憎我善友爱我怨家憎我己身。就三世为九恼也。从以要言以下。第三结。从何谓也以下。第二番问答。明更释尘劳为如来种之意。即问答为二。问不开。只问何谓尘劳为如来种耶。答中亦有三。第一举法说。偏就不得边为释。明二乘之人畏避尘劳。唯见无为入正位故。终不能发菩提大道。故云尘劳为佛种也。所以一云。反释明得。第二从譬如高原陆地以下。举譬并就得不得边为释。明二乘之人偏存正位。畏避烦恼故不能发菩提种。凡夫两楹未定故。遇缘则能发心为如来种。从是故当知以下。第三结。即有法说譬喻。可见。从尔时大迦叶赞言善哉以下。第二明迦叶赞述文殊所说。兼复自慨绝分。就中亦有三。第一总赞所说非虚。第二从尘劳之畴以下。正述上语。第三从是故文殊以下结。可见。反复者。言凡夫必得佛果能报佛恩。故云有反复。二乘无尔事。故无反复。从尔时会中有菩萨以下。品中第三明净名种种不思议之迹结成行非通是。就中开为二。第一普现菩萨问。第二净名以偈答。此是因空室生五论中第四论也。第一普现菩萨问。仁者既为白衣。此室狭少亦无所有。父母亲属及诸须具皆何所在也。然推寻斯问。内意者。净名本是不可思议。但应迹道中现同俗类。恐惑者见形不及其道。故生斯问也。就第二净名答中。凡有四十二偈分为三。第一从智度菩萨母以下讫胜幡那道场有十二行偈。就本明菩萨但以种种道品为属。无世之眷属也。第二从虽知无起灭以下有二十七行偈。就迹明无而现有。斯亦大士不思议之能。以正不思议非其人之惑也。第三从如是道无量以下有三行偈。通结本迹。此中诸句或有分文细释。而今随文直释。七净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分别净。六行净。七涅槃净。七财者。信·戒·闻·舍·慧·惭·愧也。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此品明菩萨入不二法门。故因为品目也。此下二品。凡举六品化三根中第三化下根。上观众生品云。菩萨观众生即空如第五大。下根闻之即便生疑。若尔菩萨亦同二乘。以观空为宗。何以菩萨为尊也。故此品明菩萨不二观之行以遣此疑曰。虽同观空。观空亦不同。何则二乘观者心存空有。故舍有证空。但求自度不在化他。是故虽名观空更成相观。菩萨观者在有不失空。在空成万化。空即有。有即空。不偏有无。等会不二。故名为真空观。岂言便同二乘。以遣之也。就此品中大开为三。第一明净名劝各说。第二明诸菩萨各说。第三从说是语时以下明得益。就第二各说中。亦开为三。第一明诸菩萨寄言诠无言。第二从如是诸菩萨以下。明文殊寄言遣言。第三从于是文殊问维摩诘以下。明净名寄无言以诠无言。此三皆显无言理无深浅。但众生闻诸菩萨各以寄言诠无言。便谓理必可以言诠。所以文殊寄言以遣言。物复计理虽无言。应有能遣之言。所以净名嘿然不言。以遣能遣之计也。生灭为二者。明理本无生灭之异故不二也。下诸文类此可见也。一相无相为二者。一相即是无相。但欲遣二故云一相也。而惑者执以为二也。尽不尽为二者。有为无常故尽。无为常故无尽。就一空为论。即无二也。四种空种为二者。四种四大。空种空大。亦一空无二也。空无相无作为二者。三界一空行。但未达以为三。福罪不动为二者。福是欲界善行。罪是十恶。不动者。色无色行。三行皆是一相无二也。从我与起为二者。从我即我也。起者彼也。亦不二。有所得相为二者。得在于我。相在于彼。我无得相。谁有取舍也。从如是诸菩萨以下。各说中第二明文殊寄言遣言。自有二。一诸菩萨问。二文殊答。从于是文殊问以下。第三明净名嘿然遣言。自有三。一文殊问。二净名不答。三文殊赞述。然若以无言为极。文殊亦应无言。何犹发言赞述耶。解言。理实应尔。然若文殊不述者。惑心唯疑净名嘿然不答。犹不知以无言为极。是故文殊将欲传物故发言赞述也。从说是不二以下。品中第三明得益也。

香积佛品第十

此是化下根人中之第二也。下根之人闻上佛道品行非通是。便谓但有言而非实。故今明揣食是累。而今请饭香积佛土大作佛事。应知行非通是。信在有征也。因为品目故云香积品也。就此品大开为二。第一正明以食证行非通是。第二明得益。就第一中亦开为十。第一明身子念食。第二从维摩诘知其意以下。净名致呵。第三从若欲食者以下。许所须。第四从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下。示有食处。第五从维摩诘问众菩萨以下。明净名问众菩萨谁能堪往取食。第六从于是维摩诘以下。明净名遣化菩萨。第七从彼诸大士见化菩萨以下。明众香菩萨见化菩萨叹未曾有。第八从于是香积如来以下。明香积佛惠饭令还。第九从维摩诘语舍利弗以下。明净名即以食施众。正证行非通是也。第十从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以下。明净名与众香菩萨更相问答。仍明二国化物方法。第一真子念食者。佛法之制当中乃食。故云日时已至也。此诸菩萨当于何食者。自举则难故称菩萨也。第二致呵。即举八解为呵。八解脱厌欲界亦能解人缚。仁既受行。云何以欲食心而闻法乎。第三许所须。第四示有食处。可见。就第五明净名问谁能堪往。即有四意。一净名问。二文殊欲显净名之德令众无答。三净名欲厉未成故则言无乃可耻。四文殊欲进新学故引佛言曰勿轻末学。从于是维摩诘以下。第六净名遣化菩萨。就中亦有三。第一明作化菩萨。第二从而告之曰以下。教就彼礼法。第三从时化菩萨以下。明奉教升上方。亦可见。从彼大士以下。第七明众香菩萨见化菩萨叹未曾有。就中即有四。第一明众香菩萨叹未曾有即问于其世尊。第二从佛告之曰以下。明众香佛答。第三从彼菩萨言以下。复问净名之德。第四从佛言甚大以下。佛答。明净名神力甚大化物无穷。从于是香积如来以下。第八明赐饭令还。就中自有七。第一明赐饭。第二从时彼九百万以下。明上方菩萨求随于佛。第三从佛言可往以下。许求。第四从时化菩萨以下。明与众香菩萨俱来。第五从维摩诘即化作以下。明净名待宾之相。第六从化菩萨以下。明净名受饭。第七从香饭普勋以下。明闻香妙气则人天皆来集。前二可见。就第三许往中自有二。一直许。二教。教中亦有三。一教摄身香。二教舍本形。三教莫怀轻浅。后四重亦可见。从维摩诘语舍利弗以下。第九明以食施众正证行非通是。就中亦有五。一明净名劝食。二从有馀声闻以下。疑饭少。第三从化菩萨曰以下。答无尽。第四从于是钵饭以下十二字。正明不赐。第五从其诸菩萨以下。正明食饭者得利。从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以下。第十明净名与众香菩萨更相问答。仍明二国化物方法。就中即有八。第一净名问上方法。第二从彼菩萨以下。众香菩萨答但以众香为化也。第三从彼诸菩萨以下。众香菩萨问此问法。第四从维摩诘言以下。净名答此间众生强刚难化故。今以种种苦切之语为调伏也。诸难处者。八难处也。愚人处者。谓外道异习。无议语者。谓以美言令悦人者也。余诸句皆可见。第五从彼诸菩萨闻是说已以下。明上方菩萨叹此间化大士等。第六从维摩诘言以下。明净名述成彼菩萨叹。言一世在此以十善法化物令利。必胜于彼百千劫修行。就中自有三。第一直述。第二从然其一世以下。正明化功不如此。第三从所以者何以下。举十善成释。十善者。六度自为六。度八难为七。大乘法为八。诸善根为九。四摄为十。第七从彼菩萨曰以下。明上方菩萨间净名如言此土妨难甚多。菩萨修行何道得免此过往生净土耶。第八从维摩诘言以下。净名答。有八法。在此菩萨修行此法。能得免过往彼净土。就中自有二。第一总答。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列八法。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者。大悲。所作功德尽以施之者。大慈。此二合为一法。等心众生谦下无阂二。于诸菩萨视之如佛三。所未闻经闻之不疑四。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五。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六。常省己过不讼彼短七。恒以一心求诸功德八。从维摩诘文殊说是法时以下。第二大段明大众得益也。

菩萨行品第十一

此品佛为众香菩萨说菩萨行。故因为品目也。从此品以下。入见阿閦佛国讫举众皆见以来。正说中之第二就庵罗与佛共明菩萨种种妙行。证成方丈之说。何则此上六品中所说皆是难信难受之要行。净名本是不可思议。但一化之迹现同世俗居士示为弟子。恐惑者见形不悉信其所说。所以方丈事毕。即就庵罗求印可于极人。更相与佛共明菩萨种种妙行证成方丈之说。令物生信也。一云。此经正体唯在方丈所说。从此品以下既出方丈。故应入流通说。然今不须。就此品中大开为六。第一从初讫为此瑞应。明将欲诣佛先现瑞相于庵罗。第二从于是维摩诘语文殊以下。正共诣佛致敬。第三从尔时阿难白佛言以下。因阿难请问香气。直明香饭能益物之力。第四从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以下。如来因阿难叹广明作佛事不同之义。第五从菩萨入此门者以下。对阿难击切上方菩萨。第六从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以下尽品。明上方菩萨请佛说法还宫。就第一现瑞中自有三。一现瑞。二阿难问佛瑞所由。三佛答。可见。就第二诣佛致敬中亦有二。一诣佛致敬。二从于是世尊以下。如来如法慰问。就第一致敬中有三。一净名唱应就。二文殊述唱。三正致敬。皆可见。今正是时者。谓化与物机相称时也。就第二佛慰问中亦有三。一慰。二佛问真子见不。三身子答已见。亦可见。就第三因阿难问香气直明香饭能益物之力中。又开为七。第一阿难问佛是何香。二佛直答菩萨毛香。三身子语阿难我毛亦出此香。四阿难问香所从来。五身子答。六阿难问净名香与饭气力久近。七净名答。可见。但就答饭力中有三。第一就资身为答。二从若声闻以下。就资道作答。三从譬如有药以下。举譬结答。寻文皆可见。七日势消饭常法也。入正位者内凡。心解脱者罗汉果。至发意者。明大乘人得脱凡。无生忍者七地。补处者十地。第三结即有开合。可见。问曰。上方菩萨毛香真子身香皆是一香耶异耶。若是一者。今佛何意唯称上方菩萨。若异者。今阿难所闻者是谁香也。释曰。香即故是一香。然今佛唯称上方菩萨者有二。一者上方菩萨是香饭之本。二者欲令真子自显己利。因令大众发心。又问。众香菩萨将来时。其香积佛已有三戒。一摄汝身香。二舍汝本形。三莫怀轻浅。其所戒者何香也。若故是今毛香者。则众香菩萨既违其佛所戒。释有二。一云。所戒者。谓生烦恼香。非今入道之香也。所以生烦恼香随教摄而不放。然当佛戒时。但直言摄汝身香。不别二香。且上方菩萨何须方有生烦恼香。所以不用此释。一解言。香即故是入道一香。但其放摄必有宜时。何者大众未食香饭之先。放此身香。恐物生着或起非道。故戒令摄之。今即大众既食香饭。各见自利皆发道心。故随宜而放影共佛事。此亦皆是其佛本意。岂违其佛所戒。从阿难白佛言以下。品中第四明因阿难叹如来广明作佛事不同。就中亦有二。一先明以是通是。二从阿难有此四魔以下。明以举非通是正证上佛道品行非通达佛道之旨。二皆有结。可见。举善中即有十三事。其缘类出于余疏。今不记也。从菩萨入此门者以下。品中第五明对阿难击切上方菩萨。就中有三。第一先诫上方菩萨莫存胜劣之想。明菩萨入此门者见净而不喜。见秽而不忧。但于诸佛叹未曾有。诸佛平等无二。但为化物故现土不同。汝等上方菩萨亦应不存彼胜此劣之想也。第二从阿难汝见以下。对阿难举地与空二譬。释诸佛功德智慧平等无二。第三从阿难白佛以下。因阿难答非我境界。仍明如是之事唯菩萨乃可得证也。此是亦证成上佛道品迦叶自慨绝分。于如来道。犹如败种之言也。从尔时众香菩萨来者以下讫品。第六明众香菩萨请法还宫。就中又开为三。第一从初讫当念如来。明悔过请法。第二从佛告诸菩萨以下。明佛为说法。第三从尔时彼诸菩萨以下。明众香菩萨奉教还宫。然失而悔者。三诫皆亦应悔。何但悔此生劣想之过者。香与形美随诫不失。故但悔劣想也。且上释迦击切中但举胜劣为切。故虽失不失。随敕而悔过也。从佛告诸菩萨以下。第二佛为说法。就中有四。第一直劝有尽无尽二种法门汝等当学。有为是相故名尽。无为无相故名无尽。第二从何谓以下。出有尽无尽体相。第三从如菩萨者以下。教行。第四从何谓不尽有为以下。释不尽不住之相。前三可见。但就第四释不尽不住中有三。第一就功德门释不尽有为。第二就智慧门释不住无为。然功德智慧者云何取别者。功德是万行之都名。智慧是达理之深号。有中亦有照境识达是非。即名方便属功德门。然推寻不尽不住。但劝有行。既云菩萨观空方得断结。空有二行为菩萨。如鸟二翼。何意但劝有行。释曰。理即然也。而二乘人唯以空为证。绝于有中化物。故明留身生死平等化物。乃当佛意。亦是行中最上。以劝之也。所谓如鸟二翼。即智慧门中自明也。然此中所说。皆是大士留身生死忍苦度物。明义同慰喻调伏之说。所谓证方丈之说明矣。慈悲是菩萨外化之本。故先出之。发心求佛果一切智是自行之本。故不可忘也。下诸句可见。莫轻末学敬学如佛者。慈下敬上天之大义也。所以外老亦云。不善人善人之资。不爱其资不贵其师。虽智大迷。又书云。予示天下。匹夫匹妇一能胜予。又百行云。愚人一德智者之师。此四但言少异。内意皆同。然则㤭是恶中之极明矣。莫着己乐者。莫举己功。唯举人善。欲化物故。观生死如园。以法施人。还能益我。故云为善师想。非但法施。财食亦然。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者。明修因如彼以成己佛土也。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者。言处苦化物无厌疲也。若己身不清。不能化物。故先出己身于三界。常求无念智慧。解有二。一云。八地以上时免三退故云无念。二云。无漏心无相而行境。皆名无念。少欲知足者。言不过分。外老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甚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春秋传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而不舍世法者。言己虽能然莫违世自异也。外论云言逊危行。斯之谓也。不坏威仪者。道威仪也。言教物令受天报。亦可。自现为梵主请佛说法。从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者以下。就智慧行释不住无为。二乘观无常则入涅槃。菩萨不然。从又具福故以下。第三并就功德智慧二门结释。就中亦有三。初就功德智慧二门结释。后就自行外化二行结释。从集众法宝以下是。从诸正士以下。第三结劝学。可见。从尔时彼诸菩萨以下。第三奉教还宫也。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令众见彼国。因为品目。然若随文为目。亦可观如来身品。而今因得益为目故云见阿閦国品。此品初讫举众皆见以来。入正说。此品末从佛告舍利弗以下。入流通。即如上释。就中开为四。第一从初讫若若观者名为耶观以来。明佛身无相不可见。第二从尔时舍利弗问难摩诘以下。因真子问净名本处。更明理本无生灭遣物封执。第三从是时佛告舍利弗以下。如来明理中虽无生没。俗谛道中亦有生没。为说净名本处。第四从是时大众渴仰以下。因大众渴仰正令见净名本国也。今第一明法身无相不可见。而此说来意者。上菩萨行品初。净名语文殊可共见佛。大众不知理中无佛可见。亦不解本迹之义。见迹便谓实有佛身如今可见。所以今此更使净名明佛身无相不可见出于百非。遣物执迹迷本之惑。佛问净名。汝将欲作何相观如来耶。净名答。答中有三。第一直答妙本无相不可见。第二从我观以下。就境事别明不可见。第三结不可见。此是近则为释法身无相不可见。远则证成上观众生品。何则佛与净名既为法主。且是一极之人。而然者犹即所化众生空明矣。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以自身空类佛妙本。法身亦然。无相不可见。此中法身。解有四。一云。是常住身。何则此经虽未明常。经之正体唯在方丈所说六品。所以序及流通明常。亦无可慊。二解言。此经未明常住。犹是七百阿僧祇身。所言无相不可见者。是谓理无相也。尚非理无相。虽常无常不可见。则法身之常法非言是常住也。三云。不别序正流通。直云此经略明常住。故外文虽似理无相。内意即指常住法身。然但疑就理作论。略明常义何但此经。于初教亦已出焉。四云。此经已明化主身是常住。但未显一乘及正因之义。从我观以下。第二就境事别明不可见。就中有三。第一先就三世明不可见。第二从不观色以下。就五阴明不可见。第三从非四大起以下。就百非明不可见。此皆举本不可见。遣其执迹并本只是之惑。或云。从我观以下不观识性。明应身不可见。从非四大起以下。明真身不可见。前际谓未来。此中诸句。若就真谛明不可见。即明真谛即然。故不可见。若就妙本无相明不可见。亦即明妙本法身法即然也。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道品。从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以下。第二因真子问净名本处。更明理本无生没遣物疑执。何者此明佛身中。净名既言我观佛身无相不可见。如自观身实相不可见。因此物疑。若自身空不可见。今自生为居士何也。所以今此更明理本无生没。假说设虽复生没。菩萨之生唯为化物。非以结业而生也。近缘虽尔。远则证成上观众生品天女生没无定之旨。何者上真言天女无生没。故此佛前明净名无生没为证也。假说设虽复生灭。菩萨之生唯是应生。非以结业而生没。就第二正明理本无生没中亦有二。第一举法说作问答明无生没。第二举譬说作问答明无生没。可见。从是时佛告以下。第三如来明理中虽无生没。俗中非无。以显其本。就中有三。第一如来正显其本。第二真子叹未曾有。第三净名真子作二番问答。明虽复俗中非无生没。菩萨之生唯是应生。非是结业而生。从尔时大众渴仰以下。第四因大众渴仰令见其本。近缘虽尔。远则证成上不思议品之说。就中有四。一佛敕可令见。二净名奉敕令见。三佛劝大众发心。四还本。就第三劝发中有三。一直劝。二大众发心。三如来赐记。可见。得益至此而止。故知正说至此而已也。从佛告舍利弗汝见妙喜世界及不动佛不以下。经中第三大段流通说也。就中开为二。第一从此讫法供养品以来。名流通缘由。第二嘱累一品正付嘱流通。就第一缘由中。亦开为二。第一从此讫法供养品中则为供养去来今佛。正叹此经。在人即人尊。在地则地贵。受持者功深。流通者报重。劝觅流通之人。第二从法供养品中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以下尽法供养品。明举财供格量明不如法供养之尊。就第一正叹经中亦有二。第一身子叹。尽此品是。第二帝释叹。从法供养品初讫则为供养去来今佛是。就第一真子叹中亦有五。第一佛问真子见不。所以问者。欲令因问叹其所见仍明流通。第二直答唯然已见。第三从世尊愿使以下发愿。第四从世尊我等以下。叹弘经人。法由人弘故叹人。第五从其诸众生以下。正叹经。就中亦有二。第一总明依经七品功深。第二从若有手得以下。别列其报轻重之相。即有六句。初句明手得。二从若有读诵以下。明深得。三从其有供养以下。明在人即人尊。四从其书持以下。明在地即地贵。五从若闻此经以下。明随喜功深。六举少证上句。

法供养品第十三

此品明通法者悕悦圣心。故因为品目也。从此品初讫则为供养去来今佛。正叹经中第二帝释叹。就中亦开为四。第一先叹所通之法。明理相决定分明无可疑。第二从如我从佛以下。明依经七品功报之相。第三从世尊以下。明誓护通经之人。第四从佛言善哉以下。明如来述成。第一皆可见。从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以下。流通缘由中。第二举财供养格量明不如法之供养。就中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以是因缘福不可尽。正格量明财供不如法之供养。第二从佛告天帝过去以下。引古证今。就第一格量中亦有三。第一明佛作格量问天帝。第二从释提桓因言以下。明帝释顺答。第三从佛告天帝以下结会。就第二引古证今中开为三。第一正引古事。第二从天帝时王宝盖以下。会通古今。第三从如是天帝当知以下结劝。就第一正引古事有三。第一先出法供养之本。第二从佛言善男子以下。正出所供养法体。从第三佛告天帝以下。明报利。第一可见。但就第二出所供养法体中有二。第一先出法体。第二从闻如是经以下。出其供养之相。或云。从初讫所共叹誉。出其法正体。从能令众生以下。出其用。亦好。难信难受者。非凡夫心可得。非但分别之所能得者。明非直由智慧分别能知。要修功德为资乃可得。一云经理深微不可以分别心可得。菩萨法藏所摄者。明经含菩萨大乘法藏也。陀罗尼者。此言总持。明经以总持印印之。不亡不退及六度也。一云。从此以下皆明能益物。明以无相印印物胸衿令不亡得不退成就六度也。善分别义顺菩提法者。叹深经之为也。一云。使物尔也。众经之上者。明三藏十二年中。方等为上也。入大慈大悲者。叹经入大慈大悲也。一云。令行者入大慈大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者。叹深经离绝诸非也。一云。皆化令入道。顺因缘法者。明法从因缘生故无自性。无我众生寿命者。假名空。空无相起作者。实法空。明深经顺无相空理也。一云。使物解此理。从能令众生以下。等二明用。言体有何用有能益物之用。从若闻如是以下。第二明其供养之相。就中亦有二。第一先就七品功德明其相。言修此七品是名法供养。第二从又诸法以下。就如说修行为得。明其相。言非但修此七品功德为法供养。复能如说修行。解因缘假实二空。又不迷四依之境。亦能业行同亡。是名最上法之供养。依于义不依语者。谓依无常义莫依外道常语也。依于知不依识者。谓依无常之知。莫依外道邪常之知也。依了经不依不了义经者。谓依说无常教。莫依外道说常教也。依法莫依人者。谓依无常法。莫依外道说常之人也。从佛告天帝以下。正明本事中。第三明闻法供养时得益。就中自有四。第一明闻法报恩。第二从白佛言以下。发誓护请。第三从佛知其意以下。如来赐记。第四从天帝以下。正明得益。自有二。第一明自月盖比丘益。第二从月盖比丘以下。明他益。从天帝时王宝盖以下。引古证今中第二会通古今。从如是天帝以下。第四结劝也。

嘱累品第十四

此品明以佛忧累而嘱之。且以忧累阿难故。因为品目也。此是流通说中第二正付嘱流通也就中开为三。第一付弥勒。第二付阿难。第三明诸人欢喜奉行。就第一付弥勒中亦有四。第一正付。第二弥勒奉旨。第三从佛言善哉以下。如来述成。第四从于是一切菩萨以下。明余诸菩萨亦奉旨发誓流通。就第一正付中亦有三。第一正以经付嘱。第二从如是辈经以下。劝流通。第三从弥勒当知以下。明流通所除过。凡举三种二事为诫。可见。从弥勒菩萨以下。第二弥勒奉旨。就中亦有三。第一奉上第三诫离恶。第二从奉持如来以下。奉第一正以经付嘱。第三从若未来世以下。奉上第二劝流通。第三如来述成不开。就第四馀能者誓流通中即有二。第一明诸菩萨誓流通。第二明四天王誓护通经人。从是时佛告阿难以下。品中第二付嘱阿难。就中亦有三。第一佛付。第二奉旨请经名。第三佛为说。从佛说是经已以下。品中第三明诸人欢喜奉行也。

维摩经疏下卷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