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群书治要/卷九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八 群书治要
卷九
作者:魏徵 
卷十

孝经

[编辑]

仲尼居,仲尼,孔子字。曾子侍,曾子,孔子弟子也。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子者,孔子。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以,用也。睦,亲也。至德以教之,要道以化之,是以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参,名也。参不达。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故曰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人亲爱莫善于孝,故言教之所由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大雅者,诗之篇名,无念,无忘也。聿,述也。修,治也。为孝之道,无敢忘尔先祖,当修治其德矣。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爱其亲者,不敢恶于他人之亲。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己慢人之亲,人亦慢己之亲,故君子不为也。爱敬尽于事亲,尽爱于母,尽敬于父。而德教加于百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故德教加于百姓也。形于四海,本书形作刑,形,见也。德教流行见四海也。盖天子之孝也。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吕刑,尚书篇名,一人,谓天子,天子为善,天下皆赖之。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诸侯在民上,故言在上,敬上爱下,谓之不骄,故居高位而不危殆也。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费用约俭,谓之制节,奉行天子法度,谓之谨度,故能守法而不骄逸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居高位能不骄,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虽有一国之财而不奢泰,故能长守富。富贵不离其身,富能不奢,贵能不骄,故云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上能长守富贵,然后乃能安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薄赋敛,省傜役,是以民人和也。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惧,兢兢,戒慎,如临深渊,恐坠,如履薄冰,恐陷。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不合诗书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不合礼乐则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诗书则不言。非道不行,非礼乐则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法先王服,言先王道,行先王德,则为备矣。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早也。夜,暮也。一人,天子也。卿大夫当早起夜卧以事天子,勿懈惰。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事父与母,爱同敬不同也。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事父与君,敬同爱不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兼,并也。爱与母同,敬与君同,并此二者,事父之道也。故以孝事君则忠,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为忠也。以敬事长则顺,移事兄敬以事于长则为顺矣。忠顺不失,以事其上,事君能忠,事长能顺,二者不失,可以事上也。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忝,辱也。所生,谓父母,士为孝当早起夜卧,无辱其父母也。

因上旧有子曰二字,删之天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四时以奉事天道。分地之利,分别五土,视其高下,此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行不为非为谨身,富不奢泰为节用,度财为费,父母不乏也。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己者,未之有也。总说五孝,上从天子,下至庶人,皆当孝无终始,能行孝道,故患难不及其身,未未下九字恐有脱误之有者,言未之有也。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上从天子下至庶人皆当为孝无终始,曾子乃知孝之为大。子曰:夫孝,天之经也。春秋冬夏,物有死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山川高下,水泉流通,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悌恭敬,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天有四时,地有高下,民居其间,当是而则之。则天之明,则,视也。视天四时无失其早晚也。因地之利,因地高下所宜何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以,用也。用天四时地利,顺治天下,下民皆乐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也。其政不严而治,政不烦苛,故不严而治也。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见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先修人事,流化于民也。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也。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若文王敬让于朝,虞,芮推畔于野,上行之则下效法之。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善者赏之,恶者罚之,民知禁,不敢为非也。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不敢遗小国之臣,古者诸侯岁遣大夫聘问天子,天子待之以礼,此不遗小国之臣者也。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古者,诸侯五年一朝天子,天子使世子郊迎,刍禾百车,以客礼待之。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诸侯五年一朝天子,各以其职来助祭宗庙,是得万国之欢心,事其先王也。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治国者,诸侯也。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之心,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养则致其乐,故亲安之也。祭则鬼飨之,祭则致其严,故鬼飨之。是以天下和平,上下无怨故和平。灾害不生,风雨顺时,百谷成熟。祸乱不作,君惠臣忠,父慈子孝,是以祸乱无缘得起也。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故上明王所以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以其孝治天下,故致于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觉,大也。有大德行,四方之国,顺而行之也。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异于万物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者德之本,又何加焉。孝莫大于严父,莫大尊严其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尊严其父,莫大于配天,生事爱敬,死为神主也。则周公其人也。尊严其父配食天者,周公为之。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郊者祭天名,后稷者周公始祖。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文王,周公之父,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上帝者,天之别名。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周公行孝朝,越裳重译来贡,是得万国之欢心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岂圣人所能加。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因人尊严其父,教之为敬,因亲近于其父,教之为爱,顺人情也。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圣人因人情而教民,民皆乐之,故不肃而成也。其政不严而治,其身正,不令而行,故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本谓孝也。父子之道,天性也。性,常也。君臣之义也。君臣非有天性,但义合耳。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父母生子,骨肉相连属,复何加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君亲择贤,显之以爵,宠之以禄,厚之至也。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人不能爱其亲而爱他人亲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能敬其亲而敬他人之亲者,谓之悖礼也。以顺则逆,以悖为顺,则逆乱之道也。民无则焉。则,法。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恶人不能以礼为善,乃化为恶,若桀纣是也。虽得之,君子所不贵,不以其道,故君子不贵。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君子不为逆乱之道,言中诗书,故可传道也。行思可乐,动中规矩,故可乐也。德义可尊,可尊法也。作事可法,可法则也。容止可观,威仪中礼故可观。进退可度,难进而尽忠,易退而补过。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畏其刑罚,爱其德义。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淑,善也。忒,差也。善人君子,威仪不差,可法则也。

子曰: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乐竭欢心以事其亲。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虽尊为君而不骄也。为下不乱,为人臣下,不敢为乱也。在丑不争,丑,类也。以为善,不忿争。居上而骄则亡,富贵不以其道,是以取亡也。为下而乱则刑,为人臣下好作乱,则刑罚及其身。在丑而争则兵,朋友中好为忿争者,惟兵刃之道。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之亲,今反骄乱分争,虽日致三牲之养,岂得为孝子。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五刑者,谓墨,劓,膑,宫宫下旧有割字,删之,大辟也。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事君先事而后食禄,今反要君,此无尊上之道。非圣人者无法,非侮圣人者不可法。非孝者无亲,己不自孝,又非他人为孝,不可亲。此大乱之道也。事君不忠,侮圣人言,非孝者,大乱之道也。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夫乐者感人情,乐正则心正,乐淫则心淫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上好礼则民易使。礼者,敬而已矣。敬,礼之本,有何加焉。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悦者众,所敬一人,是其少,千万人悦,是其众。此之谓要道也。孝悌以教之,礼乐以化之,此谓要道也。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非家至而日见之也。但行孝于内,流化于外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天子父事三老,所以敬天下老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天子兄事五更,所以教天下悌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天子郊则君事天,庙则君事尸,所以教天下臣。《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以上三者教于天下,真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至德之君,能行此三者,教于天下也。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欲求忠臣,出孝子之门,故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以敬事兄则顺,故可移于长也。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君子所居则化,所在则治,故可移于官也。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七人者,谓大师,大保,大傅,左辅,右弼,前疑,后丞,维持王者,使不危殆。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尊卑辅善,未闻其官。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令,善也。士卑无臣,故以贤友助己。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委曲从父命,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为孝乎。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尽孝于父,则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尽孝于母,能事地察,其高下视其分,察也。长幼顺,故上下治,卑事于尊,幼顺于长,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事天能明,事地能察,德合天地,可谓彰也。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虽贵为天子,必有所尊,事之若父,三老是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必有所先,事之若兄,五更是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设宗庙,四时斋戒以祭之,不忘其亲。修身慎行,恐辱先也。修身者,不敢毁伤,慎行者,不历危殆,常恐其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事生者易,事死者难,圣人慎之,故重其文。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至于天则风雨时,孝至于地则万物成,孝至于人则重译来贡,故无所不通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孝道流行,莫敢不服。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上下下旧有治字,删之能相亲也。君臣同心,故能相亲。

论语

[编辑]

学而

[编辑]

有子曰:孔子弟子有若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先能事父兄,然后仁可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孔子,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悦之,少能有仁也。

曾子曰:孔子弟子曾参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言凡所传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传之者也。

子曰:导千乘之国,导谓为之政教也。敬事而信,为国者举事必敬慎,与民必诚信也。节用而爱人,节用,不奢侈也。国以民为本,故爱养之。使民以时。不妨夺农务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文者,古之遗文。

子夏曰:孔子弟子卜商也。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尽忠节,不爱其身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主,亲也。惮,难也。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人君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也。

为政

[编辑]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之大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归于正也。

子曰:导之以政,政谓法教。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苟免。导之以德,德谓道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正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小人比而不周。

哀公问曰:何谓则民服,哀公,鲁君谥也。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康子,鲁卿季孙肥也。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庄,严也。君临民以严,则民敬上也。孝慈则忠,君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则民忠矣。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用善人而教不能者则民劝。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无信,其馀终无可也。大车无𫐐,小车无𫐄,其何以行之哉。大车,牛车,𫐐,辕端横木以缚轭者,小车,驷马车,𫐄,辕端上曲钩衡者也。

八佾

[编辑]

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人。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和易,言礼之本意,失于奢不如俭也。丧失于和易,不如哀戚。

祭如在,言事死如事生。祭神如神在。谓祭百神。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定公,鲁君谥。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

[编辑]

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急遽也。颠沛,僵仆也。虽急遽僵仆,不违仁也。

子曰:民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此党,谓族亲也。过厚则仁,过薄则不仁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有者,言不难也。不能以礼让为国乎。如礼何。如礼何者,言不能用礼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俱不得中,奢则骄溢招祸,俭约则无忧患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迟钝也。言欲迟,行欲疾。

公冶长

[编辑]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孔文子,卫大夫孔圉。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敏者,识之疾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子产,公孙侨也。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足恭,便僻貌也。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丘明,鲁大史也。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讼犹责也。言人有过莫能自责也。

雍也

[编辑]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颜回,孔子弟子也。迁者移也。不贰过,有不善未尝复行也。

述而

[编辑]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也。不善不能改也。是吾忧也。夫子常以此四者为忧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慎齐,尊祖考,慎战,重民命,慎疾,爱性命也。

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道不远,行之则是。

泰伯

[编辑]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畏惧之貌也。言慎而不以礼节之,则常畏惧。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绞,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偸。兴,起也。能厚于亲属,不遗忘其故旧,行之美者也。则皆化之,起为仁厚之行,不偷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大也。毅,强而能断也。士弘毅然后能负重任致远路也。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以为己任,重莫重焉。死而后已,远莫远焉。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欲各专一于其职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言此者,勉人学也。

子曰:巍巍乎。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美其有成功,能择任贤臣。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则,法也。美尧能法天而行化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荡荡,广远之称也。言布其德广远,民无能识名焉。焕乎。其有文章也。焕,明也。其立文垂制又著明。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禹,稷,契,皋陶,伯益也。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乱,治也。治官者十人,谓周公,召公,太公,毕公,荣公,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其一人谓文母也。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斯,此也。言尧舜交会之间,比于此周,周冣盛多贤,然尚有一妇人,其馀九人而已,人才难得,岂不然乎。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力下脱乎字,沟洫,禹,吾无间然矣。间,非也。菲,薄也。致孝于鬼神,谓祭祀丰洁也。黻,祭服之衣,冕,冠名也。

子罕

[编辑]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篑,土笼也。此劝人于道德也。为山者其功虽已多,未成一笼而中道止者,我不以其前功多而善之,见其志不遂,故不与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平地者将进加功,虽始覆一篑,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据其欲进而与之。

颜渊

[编辑]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约身。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犹见归,况终身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行善在己不在人。曰:请问其目,知其必有条目,故请问之。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四者,克己复礼之目。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敬事此语,必行之。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仁之道莫尚乎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为诸侯,在家为卿大夫。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子张,孔子弟子颛孙师也。谮人之言,如水之浸润,以渐成之,肤受,皮肤外语,非其内实也。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无此二者,非但为明,其德行高远,人莫之及也。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曰:盍彻乎。盍,何不也。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也。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谓什二而税。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子张问崇德辨惑,辨,别。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徙义,见义则徙意从之。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爱恶当有常,欲生之,一欲死之,是心惑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与人等。必也。使无讼乎。化之在前。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季康子问政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而正,孰敢不正。康子,鲁上卿,诸臣之帅。

季康子患盗,问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言民化于上,不从其令,从其所好。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就,成也。欲多杀以止奸也。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亦欲康子先自正也。偃,仆也。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民之化于上也。

樊迟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孔子弟子樊须也。慝,恶也。修,治也。治恶为善。子曰: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劳于事,然后得报。攻其恶,毋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问智。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举正直之人用之,废邪枉之人,则皆化为直也。樊迟退,见子夏。曰:何谓也。子夏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言舜,汤有天下,选择于众,举皋陶,伊尹,则不仁者远,仁者至矣。

子路

[编辑]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孔子弟子仲由也。先导之以德,使人信之,然后劳之。易曰:悦以使民,民忘其劳。请益。曰:毋倦。子路嫌其少,故请益,曰无倦者,行此上事无倦则可矣。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孔子弟子冉雍也。言为政当先任有司,而后责其事也。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汝所不知者,人将自举之,各举其所知,则贤才无遗矣。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问往将何所先行之也。子曰:必也正名乎。正百事之名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礼以安上,乐以移风,二者不行,则有淫刑滥罚矣。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所名之事,必可得而明言也。所言之事,必可得而遵行。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情,情实也。言民化上各以实应也。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令,教令也。

子适卫,冉子仆,冉有御也。子曰:庶矣哉。庶,众也。言卫民多也。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胜残,胜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不用刑杀也。诚哉是言也。古有此言,孔子信之。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三十年曰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

子曰: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国,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者是其几也。以其大要,一言不能兴国也。几,近也。有近一言兴国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事不可一言而成知,如此则可近之。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言无乐于为君,所乐者,唯乐其言而不见违也。如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人君所言善,无违之者,则善也。所言不善,而无敢违之者,则近一言而丧国矣。

叶公问政,叶公名诸梁。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莒父,鲁下邑也。子曰: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事不可以速成,而欲其速,则不达矣。小利妨大,则大事不成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虽之夷狄无礼义之处,犹不可弃去而不行之。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南国之人也。言巫医不能治无常之人。善夫。善南人之言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也。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善人善己,恶人恶己,是善善明,恶恶著也。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不责备于一人,故易事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度才而官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自纵泰,似骄而不骄,小人拘忌,而实自骄矜也。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言用不习之民使之战,必破败,是为弃之。

宪问

[编辑]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有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虽曰君子,犹未能备也。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公叔文子,卫大夫。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也。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也。

子谓卫灵公之无道也。季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𬶍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言虽无道,所任者各当其才,何为当亡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而犯之。事君之道,义不可欺,当犯颜谏争。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有人来,不逆之以为诈,不亿疑之以为有不信,然而人有诈不信有以先发知之,是人贤逆诈亿不信,所以恨耻之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敬其身也。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病犹难也。

卫灵公

[编辑]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也。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乎哉。言不可行也。子张书诸绅。绅,大带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而害仁,死而后成仁,则志士仁人不爱其身也。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据见万物之生,以为四时之始,取其易知也。乘殷之辂,大辂越席,昭其俭也。服周之冕,取其黈纩塞耳,不任视听。乐则韶舞,韶,舜乐也。尽善尽美,故取之。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危,俱能惑人心使淫乱危殆,故当放远之也。

子曰: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文仲,鲁大夫也。柳下惠,展禽也。知贤不举,为窃位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责己厚,责人薄,所以远怨咎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乱大谋。巧言利口则乱德义,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材大者道随大,材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季氏

[编辑]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归咎于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古之良史也。言当陈才力,度己所任以就其位,不能则当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言辅相人者,当能持危扶颠,若不能,何用相为也。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柙,槛也。椟,柜也。失虎毁玉,非典守者过耶。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城郭完坚,兵甲利也。费,季氏邑。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疾如汝言。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治之不均平。不患贫而患不安,忧不能安民耳,民安国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政教均平,则不患贫矣。上下和同,则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后季氏家臣阳虎果囚季桓子也。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便辟,巧避人所忌以求容媚。友善柔,面柔者也。友便佞,损矣。便,辩也。谓佞而辩。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动则得礼乐之节。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恃尊贵以自恣。乐佚游,佚游,出入不节。乐宴乐,损矣。宴乐,沈荒淫黩也。三者自损之道。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躁,不安静。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隐,匿,不尽情实。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未见君子颜色所趋向而便逆先意语者,犹瞽者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贪得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顺吉逆凶天之命。畏大人,大人即圣人,与天地合德也。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谓有所不通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千驷,四千疋也。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首阳,山名,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此所谓以德为称。

阳货

[编辑]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君子慎所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不见侮也。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应事疾则多成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由,汝闻六言六蔽乎。对曰:未,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仁者爱物,不知所以裁之,则愚也。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荡,无所适守。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父子不知相为隐之辈。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狂,妄抵触人也。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言礼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贵者乃贵其安上治民。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之所贵者,移风易俗也。非但谓钟鼓而已。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哉。言不可与事君。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无所不至者,言邪媚无所不为。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其邪好而夺正色。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其邪音而乱雅乐。恶利口之覆邦家也。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国家也。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好称说人恶,所以为恶也。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讪,谤毁也。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窒,塞。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智者,徼,抄也。抄人之意以为己有。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讦,谓攻发人之阴私。

微子

[编辑]

柳下惠为士师,士师,典狱之官也。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苟直道以事人,所至之国,俱当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周公谓鲁公,鲁公,周公之子伯禽也。曰:君子不施其亲,施,易也。不以他人之亲易己之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用也。怨不见听用也。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大故,谓恶逆之事也。

子张

[编辑]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饰其过,不言情实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厉,病。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阳肤,曾子弟子也。士师,典狱官也。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民之离散为轻漂犯法,乃上之所为,非民之过也。当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也。

子贡曰:纣之不善也。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纣为不善以丧天下,后世憎之甚,皆以天下之恶归之于纣也。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更,改也。

尧曰

[编辑]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无以万方,万方不与也。万方有罪,我身之过。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亲而不贤不忠,则诛之,管,蔡是也。仁人,箕子,微子,来则用之。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权,秤也。量,斗斛。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重民,国之本也。重食,民之命也。重丧,所以尽哀也。重祭,所以致敬也。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悦,言政公平则民悦矣。凡此五五作二帝三王所以治,故传以示后世也。

子张问政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屏,除也。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人所利而利之,不亦惠而不费乎。利民在政,无费于财。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言君子不以寡小而慢之。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不宿戒而责目前成,为视成也。慢令致期谓之贼,与民无信而虚刻期。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谓财物俱当与人,而吝啬于出内,惜难之,此有司之任耳,非人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