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老稼斋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老稼斋集

作者:金祖淳
1820年
卷一

我高王考兄弟六人。遗集之已行世者五。高王考曰梦窝。次曰农岩。次曰三渊。皆先生兄也。次曰圃阴。次曰泽斋。皆先生弟也。独先生老稼集未及行。学者病之。三从叔致仕公。先生曾孙也。尝以族曾祖茅洲公所刊定先生诗五卷。剞劂于关东。未几。当庚辛之际。公风波忧畏。遂不克竣事。印本之堆笥箧者殆二十年。庚辰岁首。祖淳拜先生庙及像。亟请布集于公。公仍命祖淳弁卷。祖淳逡巡不敢终辞也。呜呼。先生我东之逸民也。身不离畎亩之中。行不出州里之外。宜若无可见于世。然昔先生之居松溪也。人之视之若渊明之处柴桑。尧夫之寓东洛。上而荐绅学士之所景仰。下而牧竖芸夫之所称道。至于今百年如一日。岂其无然而致之哉。先生天姿高敏。识解绝伦。于儒者事。靡不精通。故家庭之严如文忠公。而常叹其才。同气之贤如梦,农,渊,圃诸公。而自谓不可及。一时名公硕士之知其蕴者。又莫不以王佐相推。譬则如龙泉之宝不出匣。而光气之潜迸者。已干斗牛。此先生之所以为先生。而穷达不得以限之者也。惕隆盛悼闵凶。废举务农。没身自靖者。渊明之悟往知来。寄情松菊也。贞不绝俗。和不同流。安时而处顺者。尧夫之观物翫化。闲中今古也。岂先生之性。夙有慕于渊明,尧夫者耶。将先生之时。与渊明,尧夫有相似者耶。呜呼。先生其真逸民也。先生平日。存其诗不存其文。故今集寔遵略若可憾。然读之者即其诗味其旨。其于知先生之为先生。固有馀裕。而从此高王考六昆弟之集。可以并传于天壤之间。吾家之文献。大备矣。岂少幸也哉。至夫品藻诗道。小子不惟不敢。茅洲公之跋。实取诸农,渊二祖定论。而又敢赘为。

上之二十年庚辰三月。从玄孙祖淳。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