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第 0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中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何谓能立因相?

 两成尊重故,  由等流殊胜;  烦恼因性故,  由劣亦胜故。

言“两成尊重”者,由所托处成制底塔故。谓是说法之地,其所依身成如大师尊重性故,即是持经之人施宝之地,及能施者无如是事故。次下经文,显此法门乃是诸佛亲所证会等流之性。“颇曾有法是如来说不”者,此明何意?言无有法是如来独说,皆是诸佛共宣扬故。

又此施珍宝福是苦恼事生起之因,法门功德乃是烦惑断除之要,优劣悬隔,是故下文将地尘为喻,如来说作非尘,由此说为地尘;所言世界,如来说为非界,由此说为世界者,此有何意?言此地尘不是染等性尘,是故名作地尘。又彼世界非是烦恼之因名界,为此说为世界。界是因义,即是世之因也。斯言意显彼福乃是烦惑尘坌之因,由其外尘虽是无记,彼福纵善方之极卑,况并成佛福因而不更为微劣?又彼能成大丈夫相所有福业,嫓此成菩提因持说法门之福亦为是劣。由彼众相非是正觉之体性故,为此名为大丈夫相,是彼标相故。由持说福能得大觉性,为此名劣,亦胜过施宝之福,况法身因而不超越,是故劣亦胜也,即是宝福极卑为能成立因。此既成立施宝之福与此福因有差别已,次下诸文更复成立。欲何所明?颂曰:

 彼果胜苦故,  难逢胜事故,  境岸非知故,  于馀不共故,  是甚深性故,  胜馀略诠故,  胄族高胜故,  望福福殊胜。

此述何义?答:施宝之福获得自身所受用果,彼身是胜。以能舍彼无边之身,此福胜前,由彼自身是苦性故,何况为彼而行其施。

尔时具寿妙生,了彼自身是苦事故,由法势力遂便堕泪。此之法门复是难逢。妙生自从生智已来,亦未曾闻,复是胜事,此言欲显般若之名。此下意欲成立是胜妙事,即经云“如来说为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即非波罗蜜多”。为何意趣作如是说?答:境岸非知故。由其所知境岸,除佛于馀无能知者,复是于馀不共故。此之法门所有实想即实想者,除佛教已馀处无故。言实想者唯此处有,言非实者是于馀不生义,是故文云“若能生如是想者,彼当成就第一希有”。又此法门亦是甚深,由于此经或少受或遍持,于我等想不复生起。“于我等想不生故”者,明于所取义无有颠倒。“于我等想即是非想”者,明于能取无有颠倒。此二如其次第,明我、法二无性智,佛于此义随印妙生所说之事。言“不惊、不怖、不畏”者,此三皆名为惧,即是惊惧、怖惧、畏惧,然随事不同故有三别。言惊者谓,于非处生惧(若正译梵音应云越怖,今言惊等者,此为不能移旧;若准论释,惊义未甚相当,下二准此应可思之也),违越正理如越正道,可厌恶故。言怖者(应云续怖),相续生惧怖,既生已不能除断故。言畏者(应云定怖),生决定心一向畏惧。此等若无,便成心离惶惑(若不见本音本意,于文即未闲释义,为此注出本音,斯乃可亡疑惑,馀家释别,义非此论)又此法门胜馀略诠故者,由经说此是最胜波罗蜜多如来所说(经是略诠),又此法门族胄高胜故。言胜族者,谓由诸佛所共说故。然彼宝施无有如斯众德圆备,即是成立此福望前福聚昇,况理别也。所云“于身是其苦性,彼施即是苦果性故,其福卑劣”者,然此法门若有持说,彼之大士行诸苦行,此亦岂非是招苦报?如何不是得苦果耶?为除此难,故有下文。欲显何义?颂曰:

 彼行堪忍时,  虽苦行善故,  彼德难量故,  由斯名胜事。  由无恚怒情,  不名为苦性,  有安乐大悲,  行时非苦果。

此述何义?答:纵令彼人行苦行时有苦恼果,然于彼时由有堪忍性故,此名胜事。有其二因:一是善性故,由诸波罗蜜多皆以善为体性故;二是彼德难量故,如经云“此即是其非波罗蜜多”。由彼德岸曾无知者,为此名为不知其岸。由与胜法相应故,即此难行之苦,望前苦恼自有殊别,何况我想瞋想悉皆无故必无其苦;非但无苦更生悲乐,如经云“我无是想亦非无想”。言非无想者,此显有想与悲心相应。准斯语理,若诸有情于我想等不除遣者,苦行之时见有苦恼,即便欲舍菩提之心,是故应离诸想,乃至广说。此何所显?若人不发胜菩提心,便有如斯过失,生瞋恨心。颂曰:

 生心因不舍,  是故应坚求。

问:于何处心是此心生因而遣坚固勤求?复于何处是不舍菩提心因令进求也?颂曰:

 谓是得忍边,  及此心方便。

此谓入初地胜义之心、得忍边际行无住心即是。文云“应离诸想发起无上正等觉心。何以故”者,此谓显其无住著心生起之因。若于色等处有住著心者,此必不能进求佛果故。“诸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者,文意欲明施摄六到彼岸,即是生起无住著心方便,谓得忍已虽复遭苦,而不弃舍大菩提心。问:如何起行为利有情,复遣不住利有情事。此则取舍同问,疑情遂发。答曰:菩萨如是应行布施,为利诸众生等。此显何意?颂曰:

 应知正行者,  是利生因故,  于有情事相,  应知遍除遣。

此述何义?言此正行者是利益众生因,应知即是利益有情而不取有情所有相貌。何谓有情相貌事耶?颂曰:

 彼事谓名聚。

彼众生者即是名字施设,唤为众生及所依事。何者是其正行?谓于众生事相皆除遣故。由彼名字想者即是非想,以彼自体本非有故。即彼众生不是众生,谓于五蕴名为众生。由彼众生自体无故,此我法无性。何以故?由佛世尊并除诸想,此明我法二想皆无。如何能成最胜妙事?颂曰:

 最胜除其想,  诸世尊无此,  由真见相应。

此述何义?由非彼二是实有性,而诸大师强除彼想。然诸如来与真见相应故,果不住因位,如何得见彼果之因?既有此疑,答:如经云“妙生如来是实语者”,有其四句。颂曰:

 果不住因位,  是得彼果因;  世尊实语故,  应知有四种。

此实语性有其四种。何谓为四?颂曰:

 立要说下乘,  及说大乘义,  由诸授记事,  皆无有差舛。

由佛自立要期,元求佛果无有妄谬,于下劣乘及以大乘并诸授记并无谬故,于此随其次第,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而相配属。言如来者,由于声闻乘说苦等四谛是实不虚;于其大乘说法无性所显真如称实知故。如来是知义,于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所有授记如其事故皆无妄谬,故曰如来。经云“如来所证法及所说法,此即非实非妄”者,此有何意?答曰:

 不得彼顺故,  是非实非妄;  如言而执者,  对彼故宣说。

言诸如来所有说法,此说不得彼故,而是随顺于彼,由彼说法不能亲获内证法故,于其言下无有体故,故非是实;由顺彼故,故非是妄言。我现证无上觉者,此据文句道理而有此说。问:何故世尊自立要言我是真实语者,而所说法非实非虚,一说两兼,理成难信。由此答云“如言而执者,对彼故宣说”,言诸圣人是无为所显者,然真如性常时遍有,如何佛果以无住心方能证得非有住心?又复如何常时遍有实体真如,或有得者或不得者?为除此疑,说入暗喻。此明何义?颂曰:

 常时诸处有,  于真性不获,  由无知有住,  智无住得真。

此中意道真如之性虽是常时遍有,由其无智有住心故即不能得,是不清净义;由其有智无住心故即便得见,是清净义。然佛世尊是真如所显,由斯理故,以有住心不能证得。由此颂曰:

 无智由如暗,  当暗智若明,  能对及所治,  得失现前故。

“犹如暗”者,是与暗相似义,由斯以暗比其无识。以其日光譬同有智有眼,如文具述,故云“能对及所治,得失现前故”。随其所应,由其有眼者,显得能对。夜分晓已,显破所治冥暗谢故。日明既出者,显能对现前。日光既照,见众色像。次后之文欲说何事?颂曰:

 由如是正行,  获如是福量;  于法正行者,  业用今当说。

“由如是正行”者,此明文正行。颂曰:

 于文有三种,  受持读演说。

文有三者:一、受持;二、读诵;三、演说。言“受持”者,谓持法人。“读诵”者,依多闻说,虽不能持,由能读故亦多闻摄。义正行者,谓是周遍得其义故。颂曰:

 义得由从他,  及己闻思故。

义之得因,从他及己。何谓从他?云何由己?为闻思故。如其次第从他及己而得者,据遍得义。此谓文、义正行。颂曰:

 此谓熟内己,  馀成他有情;  由事时大性,  望福福殊胜。

此受持等,但为成熟内己。“馀成他有情”,即是于他广为正说。获如是福量者,显其福量差别。“由事时大性,望福福殊胜”,此舍身福望前舍身福,由事大故有其差别。及由时大,由一日中尚以极多自身而行布施,复经多时于法正行者。业用今当说。何谓彼行业用耶?颂曰:

 非境性独性,  能依是大人,  及难可得闻,  无上因增长。  若但持正法,  所依处成器,  蠲除诸业障,  速获智通性。  世妙事圆满,  异熟极尊贵,  于此法修行,  应知获斯业。

经云“不可思”者,此显不是凡情比度所行境界。言“不可称”者,此显独性所获之福,于声闻等是不共性故。言“为益发趣极上最胜乘有情故说”者,显此法门是大人所依大乘教,名极上乘大乘行,名最胜乘。乐下劣者不欲闻故,此显难闻性,听者难得故。由能成就不可思量等福聚故,此显增长无上之因,福种增长故。此中文云“不可思不可称”者,谓以非量非度,如次应知。“当知是人则为以肩荷负”等者,此即显其能持法者,由彼持法即是持菩提也。“所在之处香花供养”者,此显所依之处成胜妙器。由被轻辱故,所有应生恶趣之业皆当消尽故,此显净除业障。言此为善事者,谓遭轻辱时,显被辱之人有福德性故,言此为善事(自古翻译皆无此语,由梵本中字隐密故)。于然灯佛先供事诸佛所得之福,比于末代于此法门能受持等获多福故,此显得成智通性,多福资粮悉圆满故。乃至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此显果报不可思也。即是世妙事圆满、果报极尊贵,谓于护世帝释婆罗门等所有圆满皆当摄取。言“狂乱”者,应知此是狂心因。言不可思果报者,此之多性胜性二种,皆非凡情所测。斯谓于法正行便能安住如是众德,是故名此为正行业果报功用。又复如前三种问答,此中重问,义有何殊?答曰:

 由自身行时,  将己为菩萨,  说名为心障,  违于无住心。

“妙生!实无有法可名菩萨”者,若无菩萨,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行菩萨行耶?答此疑曰“实无有法如来于然灯佛所”如是等,此显何义?颂曰:

 授后时记故,  然灯行非胜;  菩提彼行同,  非实由因造。

此中意言,我昔于然灯佛所,非是胜上行菩萨行。而我昔行时,实无有法可于彼边证得正觉,若证觉者即不记我后时成佛。此中意者,言彼行时自云我当成佛。若言菩提非有者,佛亦是无,即总拨无。佛为除此难,文云“妙生!言如来者,即是实性真如异名”,谓无颠倒义名为实性,无改变义是曰真如。“妙生!若有说云如来证得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妄语”者,此显何义?答曰“菩提彼行同,非实由因造”,由昔菩萨修行之时实无可行,诸佛亦尔。无法可证正等菩提,此还总拨实无无上正等菩提?答斯难曰“妙生!如来所有正觉之法,此即非实非妄”者,此有何意?然真如理是佛所证,彼即非实由从因生,诸有为相是聚相义,彼即无其色等相故。颂曰:

 无彼相为相,  故显非是妄;  由法是佛法,  皆非有为相。

谓此无彼色声等相,色等相无是其自相,由此故云“无彼相为相,故显非是妄”。“是故如来说,一切法即是佛法”,此显何义?由如来证此法故。“由法是佛法,皆非有为相”者,此显以无为体。此何所陈?由一切法以真如为自性,此乃但是佛所觉悟,是故一切法名为佛法。由此色等不能持其自体相故,所有彼诸色声等法皆不是法。由不是法,是故此成其法即是毕竟能持非有之相。丈夫之喻何所显耶?颂曰:

 谓以法身佛,  应知喻丈夫,  无障圆具身,  是遍满性故,  及得体大故,  亦名为大身,  非有身是有,  说彼作非身。

烦恼、所知二障无故,名圆具身。言“遍满”者,是遍行义,遍诸处故名为“具身”。“及得体大故,亦名为大身”,此遍行者应知即是真如之性。在诸法中无有异性故,云“非有身是有”。“说彼作非身”,如来说为非身。由此名为具身。大身者,斯何所陈?以非有为身故,名彼为非身。即真如性故,由其无身故,是故名此为具身大身。若言无有菩萨者,正觉亦无、所觉亦无,亦无众生令入涅槃,亦不严净诸佛国土。有何所为,诸菩萨等令诸众生入于圆寂,又复作意净佛土耶?为答斯难,故有下文。此显何义?颂曰:

 不了于法界,  作度有情心,  及清净土田,  此名为诳妄。

若言此心是其诳妄,为此不名菩萨者,若尔由何得名?答“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性者”如是等,此文欲显何义?答曰:

 于菩萨众生,  诸法无自性,  若解虽非圣,  名圣慧应知。

此明何义?言法无性。法无性者,此据众生及菩萨所有之法。于彼若能信解,或世出世,谓是异生及圣皆名菩萨。由此便成决定许有覆俗、胜义二种菩萨,此即显其顺彼。再说菩萨菩萨,经文前云“如来是无得所显”者,义成明白。若如是者,岂彼圣人全无所见?为答斯难,许有五眼。为显其义,颂曰:

 虽不见诸法,  此非无有眼;  佛能具五种,  由境虚妄故。

此乃如何不是妄耶?为答此难,先为喻已。“彼诸众生种种性,其心流转我悉知之”,如是广说。此显何义?言彼非是妄见,由境虚妄故。何者是虚妄境?谓种种妄识。颂曰:

 种种心流转,  离于念处故,  彼无持常转,  故说为虚妄。

即是种种识有六识殊故,复是其妄。何因名识为心流转?经云“如来说为无陀罗”者,此显离于念处性故。由彼念处是此持处,彼若无者即是无持。陀罗喃、阿罗痾、陀罗此之三名,共目二义,皆得名持,亦有流注义,由无持故心即流散。言“无持”者,为显常转之缘。既无持故,显其常转,是虚妄性(问:何故本经初留梵语陀罗,不译为汉字者,有何意趣?答:梵本三处皆是陀罗,而义有差别。今时译者若也全为梵字,即响滞于东土;如其总作唐音,顿理乖于西域。是故初题梵字,可谓义诠流转所由,于内道持,便是正述执持之事。作斯译者,方称颂本无著菩萨之意、符释者世亲菩萨之情。如其不作斯传,定贻伤手之患。若总译为流,持理便成不现;咸为持字,流义固乃全无。作此双兼,方为惬当。若译为流,于理亦得;然含多义,不及陀罗。一处既尔,馀皆类知,诸存梵本者咸有异意。此《波若》已经四译五译,寻者当须善观,不是好异,重译意存鞠理。西国声明,自有一名目多事、一事有多名。为此陀罗一言,遂含众义,有流、有持,理应体方俗之殊致,不得恃昔而胶柱。若勘旧译,全成疏漏,无暇言其藏否)。“何以故”者,由有过去等心不可得言故。所云过去未来心者,由是过去未来性故,是不可得。其现在者,即是遍计所执,自性非有故。此显流转之心是妄识性所缘,无有三世性故。复有何意说福聚喻耶?答曰:

 应知是智持,  福乃非虚妄;  显此福因故,  重陈其喻说。

此述何义?心既流转,是诳妄性故,所有福聚亦并成虚。此既是妄,何成于善?既有深疑,理须明决。答:流转之心可是其妄,所言福聚体不是虚,由是正觉智之持故。如何显此是其持性?如云“妙生!若此福聚者,如来即不说为福聚”。此何意趣?由五取蕴体是虚妄,若此福聚是取蕴者,如来即不说此福聚为福聚性,是不说为智之持处义。若言如来是非集造所显,如何如来说有诸好及众相耶?为除此难,故云“不应色身圆满及相具足观于如来”。言“色身”者,是堕好义故。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