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至大金陵新志 (四库全书本)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至大金陵新志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至大金陵新志     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提要
  等谨案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张铉铉字用鼎陜西人尝为奉元路学古书院山长至正初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诸臣将重刊宋周应合所撰建康志而其书终于景定中嗣后七八十年纪载缺略虽郡人戚光于至顺间尝修有集庆续志而任意改窜多变旧例未为详审复议増辑以继景定志之后因聘铉主其事凡六阅月而书成首为图考次通纪次世表代表次志谱列传而以摭遗论辨终焉令本路儒学雕本印行至明嘉靖中黄佐修南雍志尚载有此书板一千一百六十四面是今所流传印本犹出自原刻也其书略依周志凡例而元代故实则本之戚光续志及路州司县报至事迹其间如官属姓名己入前志者不复具录而世谱列传则前志所有者仍捃载无遗体例殊自相矛盾又其凡例中以戚志删去地图不合古义讥之良是至于世表年表则地志事殊国史原不必仿旁行斜上之法转使汜滥无稽戚志删除深合体例铉乃一概訾之亦为寡识然其学问博雅故荟萃损益本末灿然无后来地志家附会丛杂之病其古迹门中所载梁始兴忠武王安成康王二碑朱彛尊皆尝为之跋不引是书为证岂其偶未见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陆 费 墀


  至大金陵新志原序
  郡志之见于世者多矣其间名是而实非语此遗彼者比比皆是求其纪载有法序事详密使人如身履其地而目击其事者则百不一二见焉岂以其陵谷之变迁事文之繁缛故纪述有难详与不然何其可观者鲜若是哉甲申春浮光士张君铉以其所撰金陵新志首稿见示其修志本末略曰首为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所存次述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中为表志谱传所以极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终以摭遗论辨所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至其终又曰文摭其实事从其纲亦详矣哉是年夏集庆路将以是编锓诸梓上之台佥曰善且以序见属辞不获命应之曰是编首稿固尝见之而有以知其叙事之详也使其中皆然岂不能使览者如身履其地而目撃其事哉予闻张君博物洽闻而作事不茍于是编也容有始详而终略者乎是夏四月初吉奉直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都事索元岱序















  修志文移
  集庆路总管府承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札付据监察御史索奉直呈尝谓陵谷之在霄壤犹有变迁州郡之阅古今岂无因革倘遗文之或泯奚往迹之能明切观景定建康志者地理有图人物有传溪山之胜靡不载风土之冝冈或遗可以知群贤出处之机可以见六朝兴亡之迹爰稽故实殊广见闻惜故板之不存幸残编之仅在今不印证久必陆沉如蒙将见在全书责付集庆路令儒学从新绣梓以广其传不特可备观览于邦人亦足以垂监戒于天下其于风化不为无补呈乞照详施行得此施行间又据集庆路申据儒学申准本学周教授关尝谓郡有志书所以考古今之沿革政具方荣所以验风俗之盛衰此季札过鲁得以考历代之礼乐为喜夫子言夏殷之礼亦以文献不足为恨切见集庆一路旧称三吴都会实为名胜之邦古今纪载山川景物英雄忠义之士不一而足至于志书历宋景定年至马裕斋方行修辑完备惜其旧板已经烧毁不存而日近郡士戚光妄更旧志率意涂窜遂使名迹埋没无闻志士莫不惋惜今次莫若因旧志之已成增本朝之新创重新绣梓印行亦为一代盛典岂不韪与然此未敢擅便申乞照详得此申乞照验施行宪台依准所言合下仰照验委官提调于本路儒学钱粮内支掇刊板先具委定职名依准申台奉此又准本路判官周奉训牒呈该准来牒备奉宪台札付委自当职提调重刊建康志书等事除依准外切谓古者诸侯置史以纪国政采诗以观民风此国有史记诗有国风之所由也后世州郡各为志书亦此之遗意如欲述方册之旧闻所合著朝廷之盛治照得集庆为江南要郡自我朝混一迨今六十八年中间恩命之所加风化之所被台察之设置州郡之沿革名宦之政绩人才之贤否山川之变迁风俗之移易与夫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俱有关于政教甚大茍不广其见闻考之事实裒集成编以续前志岁月既久渐致湮沉如蒙以礼敦请名儒赴学讨论编辑以成其书庶见国家政化之隆台察纪纲之重然此牒请施行准此行据本路儒学申准本学周教授明道书院房山长关照得景定旧志已行刊雕在手所有续纂新志非仗大手笔未易成就近闻陜西儒官张用鼎名铉学问老成词章典雅必得其人事能就绪然非致礼币诣门敦请岂肯俯临修纂关请详酌合用礼物以凭敦请施行准此议备礼币移委本路判官周奉训周教授房山长等亲诣寓所敦请于至正三年五月初十日到局修纂十月望成书计壹拾伍卷重行点校缮写当年十二月十二日本路帅府判刘知事王教授同于本局关领呈台至正四年三月内本路照得近奉宪台札付为刊修郡志事行下各州司县儒学院务会集耆旧儒职人等讲论搜集申到置立衙门经理田土各各事迹移委判官周垚亲赍礼币礼请到奉元路学古书院山长张铉纂成金陵新志壹拾伍卷计壹拾叁册发下本路儒学校正去后回据状申本学王教授与学正方自谦训导陈显曾等校正相同如将前项新志刊板縁实在学粮销用不敷冝从总府从长规书分派刊造便益申乞照详得此行下本路儒学与录判王渊重行计料板物工价参详张山长纂撰金陵新志壹拾叁册儒学会集儒职校正相同诚为有补于将来拟合刊板印行以广其传分派溧阳州学刊雕五卷溧水州学明道书院各刊三卷本路儒学刊造二卷及序文图本照依元料工物合用价钱于各学院钱粮内除破移委判官师珍知事刘伯贞司吏朱谦监督并工刊雕申覆宪台照验当年五月内承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令史孔淮承行札付该来申为刊雕金陵新志板物价钱共中统钞壹伯肆拾叁定贰拾玖两捌钱玖分玖釐送据照磨所呈照算相同宪台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承此


  职名一 台府提调官掾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御史中丞董守简资善
  都事樊执敬朝散   索元岱奉直
  石思让奉议
  令史艾宗勉     蔡茂正
  刘孟琛       孔淮
  督工校勘典吏陈以咸
  集庆路总管府
  府判周垚奉训    师珍承直
  知事刘伯贞
  职名二 台府官掾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御史大夫托欢
  御史中丞巴延    董守简
  任择善
  侍御史实保     冯思温
  王绅
  治书侍御史顺昌   秦从徳
  经历道拉实     纳苏罗丹
  都事樊执敬     索元岱
  石思让
  照磨赵俨      默好古
  管勾郭汝能     盖继祖
  监察御史阿尔斯兰布哈 实巴尔图
  托欢        僧努
  逹实密       茂巴尔
  太平        谔勒哲特穆尔
  默尔吉济特     玛鲁
  谔勒哲特穆尔    张思诚
  王武        杨秩
  张珪        王多罗岱
  李贞一       石思让
  王时可       噶海齐
  夀昌        赵翔
  常有恒       王永澄
  丁好礼       杨惠
  令史蔡茂正     费诜
  房圭        赵瑄
  任性善       苏徳信
  刘孟琛       萨题勒密实
  孔淮        王鹏
  额森特穆尔     李忠
  梅友贤       艾宗勉
  赵范        谔勒哲布哈
  通事        巴延
  译史阿克实     喜山
  安珠
  知印宝柱      巴延
  宣使段汝舟     徳夀
  和尚        吴谦
  布延特穆尔     锡沙布哈
  大悲努       乌呼讷
  典吏张梓      吴允恭
  许镐        栾敬直
  库子刘允      郝元良
  萨都拉
  察院书吏      陈仲信
  吕嗣祖       邵处义
  周宗鲁       慕完
  杨旭        朱明实
  刘伟        逹实
  张弘        武瑛
  高守中       耿权道
  石允中       额森呼图克
  邵忠        程伯荣
  许瑞        吕谦
  苑天常
  集庆路总管府
  达噜噶齐特哩
  总管张塔海特穆尔
  同知罗垒
  治中廉青山
  府判周垚      师珍
  推官高仲荣     刘忠
  经历牛明善
  知事刘伯贞



  修志本末
  一古者九州有志尚矣书存禹贡周纪軄方春秋诸侯有国史汉以来郡国有图志图志兼记事记言之体自山川物产民俗政教沿革废置是非善恶灾祥祸福无不当载载而上之王朝修为通史著为经典则褒贬之义见焉金陵在禹贡为扬州历代为都为国为州为府典章文物冝可考征而陵谷变迁事文散逸自宋以来病之今志略依景定辛酉周应合所修凡例首为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所存次述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中为表志谱传所以极天人之际究典章文物之归终以摭遗论辨所以综言行得失之微备一书之旨文摭其实事从其纲总为一十五卷卷各有类类例繁者析为上中下卷具如后录如其笔削以俟君子
  一金陵得名自楚威王筑城石头因山立号始见史传而山川形势表然为东南重镇则其来远矣上古帝王有建国朝会于斯若云阳氏之居云阳建康丹徒接界有云阳岭详见通纪夏禹之会群神茅山详见后山川志周初太伯之国勾吴茅山古名勾曲形如勾己勾转为句句容以是得名也近延陵濑渚皆吴境也春秋楚灵王之筑城濑渚见后古迹固城下皆见史传而年世悠邈事难详究今依景定志以周元王四年己巳越相范蠡筑城长干为金陵城邑之始断自是年表其行事迄今至正癸未凡一千八百一十五年损益旧闻附著时事首尾该涉粗为详备而春秋以前事迹散见诸篇文有错互览者详焉
  一金陵图志存者惟唐许嵩建康实录宋史正志乾道志吴琚庆元志周应合景定志而刻板已亡所见卷帙类多讹缺惟景定志五十卷用史例编纂事类粲然今志用为凖式参以诸志异同之论间附所闻折衷其后至于事文重泛非关义例者本志既已刊行不复详载
  一古之学者左图右书况郡国舆地之书非图何以审订至顺初元郡士戚光纂修续志屏却旧例并去其图览者病焉今志一依旧例以山川城邑官署古迹次第为图冠于卷首而考其沿革大要各附图左以便观览
  一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皆诸侯史也乘梼杌缺亡不可复知以春秋经传考之诸所记载或承赴告或述见闻其事有关天下之故者虽与鲁无预皆书于册若蔡郑会邓齐郑如纪鹢退石陨沙麓崩郭亡之类于鲁无预或非赴吿亦书其非义之所存及闻见所不逮者虽本国事亦或弃而不录若隐公元年𫝊举不书之例及隐桓庄闵之春秋其词略传称定哀之世多微辞之类疑此皆非圣人笔削新意史䇿旧章固存斯义修景定志者用春秋史记法述世年二表经以帝代纬以时地人事开卷了然与建康实录相为表里可谓良史而戚氏讥其年世徒繁封画鲜述所作续志悉芟去之以论他郡邑可也而非所以言建康岂惟前代事迹漫无统纪亦将使昭代之典暗而不彰今不敢从述世年表悉依前例
  一建康自至元丙子归附至今至正癸未六十八年典章㳂革民俗得失视他郡宜多可纪而官府文案两经焚毁故老晨星无从询访古云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言相去益远则见闻乖谬情志益难遽通况士民殊习朝野异趋偏辞隅论故难据依今自丙子前杂稽史传归附后用戚氏续志及路州司县报至事迹附以见闻可征者辑为斯志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所谓埤毫芒于泰山存十一于千百篇帙既繁不无缺谬与我同志者考订而附益之深所愿焉
  一除图考通纪外表志诸篇各有叙叙所以为作之意人物志析为世谱列传皆据前史纂其名实钜细兼该善恶毕著传末例有论赞不敢僣越惟范蠡传前志用吴越春秋及史记传文辞颇芜颣今略加润色明李纲所以说高宗之意蠡非王者之佐也然金陵城邑经始于蠡六代建都因其遗迹故论者谓江左形胜古今一也范蠡用之佐勾践称伯江淮由微弱以致富强孙皓陈叔宝用之则由强大而致覆亡易于反掌所谓无竞维人在徳不在险者著矣李纲说见末卷奏议
  一历代以来碑铭记颂诗赋论辨乐府叙赞诸作已具周氏戚氏二志不复详载今辑其篇第志于古迹卷中其关涉考证者随事附见自馀文记郡州司县采录未完郡庠续为编辑附于志末
  一溪园先生周应合宋末名儒其修郡志以马制置光祖供给搜访之勤帅宪运漕诸府幕官论辨考订之助数月成书犹多讹谬铉也曩因授徒来往是邦十五馀年虽尝从诸缙绅先生游览商略得其大㮣而忧患之馀学荒辞陋误膺郡聘无能为役始自夏五入局编纂疲罄心思凡六阅月以仲冬朔旦缮写成编不敢上之太史列于掌故施之承学或可资披证之万一云















  新旧志引用古今书目
  尚书今文禹贡      汲冢周书
  春秋左氏传周左丘明   春秋外传周左丘明
  史记西汉司马迁     战国䇿汉刘向
  吴越春秋晋赵晔杨方   西汉书汉班固
  东汉书吴谢承宋范晔刘昭   后汉纪魏荀悦
  三国志晋陈夀     吴书吴韦昭
  晋书唐太宗      晋阳秋晋孙盛
  晋纪晋徐广      晋记宋裴松之
  汉晋春秋晋习凿齿    宋纪齐王智深
  齐书陈许亨      宋书梁沈约
  齐书梁萧子显      梁书陈书陈姚察
  续晋阳秋齐檀道鸾    南北史唐李延夀
  隋书唐魏徴      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五代史宋欧阳修     南唐书宋胡恢陆游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通鉴纲目宋朱熹
  宋鉴长编宋李焘    金国志
  宋季三朝政要    二王本末宋陈仲征
  水经汉桑钦撰魏郦道元注   丹阳记齐山谦之
  京都记齐陶季直     建康实录唐许嵩
  金陵古迹编宋石迈   六朝事类宋张敦颐
  六朝事类别集宋吴彦䕫  六朝进取事类宋王漻乾道建康志宋史正志   庆元建康志宋朱舜庸吴琚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   句曲志宋张侃
  咸淳溧水志宋周成之方逊  溧阳志宋赵廓夫
  古今州郡记梁陶弘景   帝代年历梁陶弘景
  风土记晋周处     扬都赋晋庾阑曹毗
  扬州记晋曹宪     搜神记晋干宝
  齐史十志齐江淹    世说宋临川王刘义庆
  吴地记齐任昉     三吴决录齐孔逭
  淮海乱离志梁萧图肃   梁旧事梁萧大圜
  舆地志陈顾野王     地形志隋庾季才
  古今帝代记后周眀克让  区宇图志唐姚思廉
  梁实录梁周兴嗣     三十国春秋梁萧方等
  通典唐杜佑      元和郡国志唐李吉甫
  方舆记古今国典岁时广记南唐徐锴
  南唐近事宋郑文宝    寰宇记宋乐史
  舆地广记宋欧阳忞    祥符图经
  方舆胜览宋祝穆    山川地理图宋程大昌
  通志宋郑樵      路史宋罗泌
  江表传       吴录唐张勃
  江乘记       六朝宫苑记
  丹阳尹录      苑城记
  金陵六朝记     秣陵记
  建康宫阙簿     江表志
  唐十道四蕃志    宋朝事实
  宋会要       江南野史
  尚书蔡传辑录董鼎   夷坚志宋洪遵
  茅山志刘大彬张天与    集庆续志戚光
  诸家文集诗集    金陵览古诗朱存陈轩杨备马之纯金陵百咏宋曾极陈嵓   金陵故事
  名臣事略苏参政伯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